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模台车安装施工方案

钢模台车安装施工方案

钢模台车安装施工方案
钢模台车安装施工方案

苏洼龙水电站导流洞工程及溢洪道边坡部分开挖支护工程钢模台车安装施工方案

(合同编号:JS-SWL-JJ/C-01)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苏洼龙水电站工程施工局

2017年02月17日

批准:校核:编写:

钢模台车安装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苏哇龙水电站工程导流采用围堰挡水、隧洞导流的导流方式。导流洞衬砌断面尺寸为15m×19m(城门洞型,宽×高),布置在右岸,进口高程为,出口高程为(消力池),洞身长,隧洞底坡坡度为i=‰,进口渐变段长30m,出口明洞段长。导流隧洞衬砌厚度分A~J型共十种类型,衬砌厚为~。

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要求,需安装2台钢模台车,分别在洞内0+114~0+126、0+330~0+342进行安装,负责导流洞上下游段混凝土浇筑施工。钢模台车主要由行走部分、门架部分、侧墙部分、顶拱部分、液压系统及其它附助设施六部分组成,单台车总重约。

2、安装方案

安装程序

基础处理→轨道铺设→行走部分安装→门架安装→顶拱部分安装→侧墙部分安装→液压系统安装→其它附助设施安装→调试。

安装方法

(1)基础处理:对台车安装部位的隧洞保护层开挖完成后采用砼找平或浇筑底板混凝土进行找平;

(2)轨道铺设:待安装台车部位基础处理满足要求后,由测量人员放样标明左右轨道中心线,按台车中心距离及台车正视图尺寸。沿测量放出的线垂直平铺枕木,要求枕木中心与测量放样相吻合。台车每侧枕木两端范围内枕木进行满

铺,以防沉陷量过大;中间部分按中心线间隔50cm每根铺设。铺设过程中人工铺垫细沙,采用水准仪找平,确保所有枕木顶部共面。

枕木铺设完成后进行轨道安装。本工程台车行走采用双轨形式,即每侧枕木上铺设轨道。沿枕木中心线进行铺设QU50钢轨,钢轨采用鱼尾板配螺栓的形式进行连接。

(3)行走部分安装:行走部分安装主要指四个行走脚的安装。行走脚安装前必须完成行走电机、减速器及轴承座的相应位置的安装孔钻设,并安装好与底托梁间的连接块安装。为了避免安装过程中,对电机、减速器、轴承及齿(链)轮的碰撞,待台车主体安装完成后再进行其安装施工。

行走脚由12T汽车吊吊装,安装前放出每个行走脚前后轮的中心线,及每侧行走脚前后轮的中心线间距。每个行走脚吊装到位后,采用夹轨器对其进行固定,装好与底托梁的连接柱,准备底托梁的安装。

(4)门架安装:门架安装前先进行底托梁的安装()。采用12T-25T汽车吊将底托梁放至行走脚上,通过连接柱连接到位。

为了保证门架(10090kg)的几何尺寸,防止吊装过程中产生较大变形,门架先就地组装后采用12T与25T汽车吊抬吊安装。单榀门架吊装到位后采用螺栓与底托梁连接,两侧采用I14槽钢与底托梁斜撑点焊加固。然后依次吊装完成其它门架后,吊装纵梁b对其进行整体连接。

(5)顶拱部分安装:门架安装完成后,在门架顶部采用竹跳板形成施工平台,然后进行千斤顶及液压缸安装,为上托梁及顶拱部分安装提供条件。

上托梁安装前先就地将两根上托梁及两端的横向连接杆(共13830kg)组装,

然后采用12T、25T汽车吊抬吊安装。安装到位后,依次将其余的4根横向连接杆吊装到位。

完成以上安装后,分榀()将顶拱从下游往上游吊装、加固到位。

(6)侧墙部分安装:侧墙部分安装前,先将纵梁c、最两端两榀()侧墙模板及所有单侧面千斤顶组装到位,采用12T、25T汽车吊一次性抬吊安装。在第一侧侧墙部分安装前,使最低一排千斤顶伸到最长工作状态,并在侧墙面板的[400槽钢下垫枕木,确保侧墙部分稳定。然后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另一侧侧墙部分安装,但不需调最低一排千斤顶和垫枕木等附助工作。

两边侧墙部分的纵梁c、最两端两榀()侧墙模板及所有单侧面千斤顶组装到位后,再进行其余14榀模板的安装。要求两侧各一榀先后依次吊装,确保两侧平衡。若每侧的最后一榀吊装面板无法到位时,可将原安装的端部面板拆除后安装到位,再将拆除的面板吊装加固。

(7)液压系统安装:液压系统主要抱括液压泵、液压胶管、液压钢管、液压锁、多路换向阀及液压缸等。先进行液压泵站的平台施工,然后进行侧墙液压缸安装,最后进行线路连接。

液压系统安装时可进行行走电机、变速器及门架花缆螺栓的连接,最后进行底托梁与b间的斜撑安装。

(8)其它附助设施安装:其它其它附助设施主要指振捣器、施工平台及交通梯等。

(9)调试: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台车的正常运行,需对台车安装后进行调试。主要调试内容抱括行走、止动、侧墙伸缩、顶拱起降及整体稳定等。

安装设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1)安装前要仔细熟悉图纸,选择适当的起重、吊装设备,并根据所用的起重设备,确定安装方案。初步拟订:

①安装人员不少于15人;

②安装队长1名;负责安装过程中安全、质量、进度及外部协调工作。

③技术人员2名;负责质量及施工技术指导。

④安全员3名;负责现场施工安全。(以上b、c、d由定做人负责承担)

⑤现场配置12T、25T汽车吊各1台,25T自卸汽车2辆,八平柴汽车1辆分别进行吊装和地面转运及拼组。

⑥安装配置工具一套,其中电焊机2台,火焰割具3把,电动套丝机1台。

⑦按照《国家安全施工条例》相关条款配套的安全设备,如安全绳、安全带、梯子、哨子、旗子、吊篮等。

(2)各部分安装前做好构件的清点和检修工作,对有变形和损伤的构件进行校正和修复。

(3)在上述起重设备条件下,在确保起吊重量情况下,尽量扩大地面拼装工作,以减少高空作业及加快安装进度,提高拼装质量。

(4)吊装时选择正确的吊装方法与吊点。

(5)高空作业遵照国家安全操作的有关规定。

(6)钢结构的连接螺栓根据要求正确配用。不得用普通螺栓代替高强螺栓。对于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的接合面,以检查表面处理是否合格,有否损伤,有损伤或不合格的,要修复,以保证摩擦系数不少于,接合面贴合度不小于85%。连接面要清理干净,不得有污垢、油污。

(7)整个钢结构的安装及高强螺栓的施工符合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3、施工进度计划

(1)2017年2月14日前:完成安装场地整平、硬化工作;

(2)2017年2月15前:完成枕木铺设、轨道安装及行走脚处理工作;

(3)2017年2月17日~2月18日:完成行走脚及底托梁安装;

(4)2017年2月19日~2月21日:完成门架部分安装;

(5)2017年2月21日~2月23日:完成顶拱部分安装;

(6)2017年2月24日~2月25日:完成侧墙部分安装;

(7)2017年2月26日~12月26日:完成液压系统安装;

(8)2017年2月27日~2月28日:进行其它附助设施安装;

(9)2017年3月1日:进行钢模台车的调试运行。

4、安全保证措施

(1)起重工、指挥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吊装工作规定。

(2)吊装前对各种起吊工具(钢丝绳、滑轮、卡环、绳夹等)进行认真检查。发现裂纹、破损、失灵等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不得使用,同时还必须对起吊物进行检查,有脱焊断裂的要处理好后方能起吊。起吊前检查设备使用情况。

(3)起吊物件的重量不得超过起重设备的额定的起重量,严禁用起重设备斜吊、拉吊和起吊埋在地下以及被其它重物卡压的物件。

(4)严禁在起吊重物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零星物品和材料必须用吊笼或用钢丝绳绑牢固后,方可起吊。

(5)起吊物件前,要检查各捆绑点是否牢固,在棱角处要加衬垫。

(6)构件吊离地面20~30cm后,检查吊点是否牢固,检查起吊设备是否稳定,在情况良好的状况下方可进行继续工作。

(7)吊装过程中,要设置警戒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作业场区如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时,要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以保证操作人员和机具、设备的安全。

(8)构件吊装时,速度要均衡,构件要平稳。部件下放时必须慢速轻放,禁止忽快忽慢和突燃制动。

(9)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安全员坚持持证上岗。

(10)由于钢模台车安装完成后需进行一段爬坡,才能完成施工就位,钢模台车爬坡坡度控制在4~5°,尽量减小爬坡角度,以防台车在爬坡过程中发生倾覆,同时设置抗倾覆牵引钢绳,详见下图:

根据上图所示单台卷扬机作用力为5t,故两台作用力为10t,为保证钢模台车保持平衡状态,卷扬机作用于钢模台车的牵引力Cosa×10≥110×Sin4°,即Cosa≥,故90°≥a≥40°。即采用两台5t卷扬机作为抗倾覆牵引动力,可保证钢模台车在爬坡行走的安全。

5、质量保证措施

(1)台车原材料必须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2)台车在加工时必须保证焊缝的高度和质量。

(3)台车型钢需要对接时应在型钢腹板位置加设菱形缀板。

(4)台车安装完成后必须报监理站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健全质量自检制度,加强质量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质量三级自检制度。质检员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坚持旁站制,在现场进行质量跟踪检查,加强对各道工序特别是关键部位或技术复杂部位的专职检查,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人员纠正,对在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达不到质量要求或工艺要求的工序不得进入到下道工序。

(6)依据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施工措施,制定出各分部各分项工程程序控制图及质量控制点,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细则和岗位责任制等,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控制,确保整个施工过程连续、稳定地处于受控状态。

(7)对关键和特殊工序制定详细的并落实到人的施工过程控制和操作细则,技术人员实行专业分工负责责任制,专业技术人员既是该工序技术质量负责人,又是工序施工负责人,有效防止因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责任不清而导致的质量缺陷。

6、资源配置

主要设备及材料

主要设备及材料投入见表6-1:

表6-1 主要设备及材料投入表

主要人员投入见表6-2:

表6-2 主要人员投入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