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 地方课程 人与社会 01 清明时节雨纷纷

二年级 地方课程 人与社会 01 清明时节雨纷纷

二年级 地方课程 人与社会 01 清明时节雨纷纷
二年级 地方课程 人与社会 01 清明时节雨纷纷

北京师范大学大连普兰店区附属学校

学科地方课程课题:清明时节雨纷纷

小学二年级地方课程教1

小学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声律启蒙》(节选一)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声律启蒙》(节选二)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声律启蒙》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声律启蒙》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续小儿语》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吕坤及其《续小儿语》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吕坤的哪些诗?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增广贤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教案 本学期仍以学校校本课程为依托,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学生心灵成长需求为目标,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交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实施阅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少年儿童的整体素质。 3、根据班级实际,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个体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形成。 4、营造阅读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6、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文字的感受,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培养阅读和写作的乐趣和愿望。 二、具体措施: 1、“读故事学写作”。因为故事中的一些优美句子和段落,这些句子又恰好是诗句的最好的解释。让学生在轻松的过程中理解古诗,达到熟读成诵。 2、“重朗读增积累”。老师让学生反复地读,读出节奏和重音。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 3、“做比较深感悟”。通过比较朗读,让学生从中产生移情体验,进行知识牵引,拓展视野,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 4、后期力求让学生“在吟诵中学会唱”。老师利用“半吟半唱”伴随手语的方法来进行尝试教学,帮助学生领略文章的美,陶冶情操。 5、在黑板一角上,开辟“欣赏角”,由值日生上课之前带领同学朗读,要求学生背优美词句,并且抄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让阅读声充满校园。 6、通过丰富多采的朗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背、赏中培养读书兴趣。 结合本班实际及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活动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富于童趣。 口语交际部分: 1.有趣的游戏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3.养成“大胆”,“大方”,“大声”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说明 (2)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说明 一、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乘法的含义。 4、乘法的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 5、除法的含义。 6、用乘法口诀求商。 7、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图形与几何 1、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2、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3、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三)综合与实践 1、有趣的七巧板。 2、我们身上的“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

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正确选择口算和笔算。 (2)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并能熟记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3)经历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活动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利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4)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吧两个不相等的数量调整为相等的数量,能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5)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理解简单乘、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能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1)初步认识多边形,能正确区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能用折、剪、拼等方法把一种图形变换成另一种图形。 (2)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初步了解线段的一些特征,会用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3)联系具体情境认识厘米和米,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建立1米和1厘米的

二年级-地方课程-人与社会-02-惟妙惟肖皮影戏

北京师范大学大连普兰店区附属学校 学科地方课程课题:惟妙惟肖皮影戏 教学目标课型 知识 与技能 过程 与方法 情感、 新授课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二年级通过学习了解皮影相关知识、人物造型特征及美感。 能利用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用线画一幅有特点的皮影人物画。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自主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自主态度与 价值观 信息整合重点难点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PPT 皮影的相关知识及人物造型特征 如何表现出传统皮影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课程导入 教学内容 一、激趣导课: 教师、学生活动 欣赏:播放《指鹿 为马》片段的皮影戏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引出 课程内容‘ 片段,请大家说一说 这段动画片的人物造 型和平时看的动画片 有什么不一样?就是 这部动画片,一下激 起了我们对于皮影的 研究兴趣,下面就请 同学来共同探究一下 吧。我们在这节课上, 将分成了六个小 组:一、皮影的起源 和历史二、皮影的造 型特征和图案特 点三、皮影的地区风

《 格 四、皮影的制 作 五、皮影的玩 法 六、皮影艺术的明 天 请在我们各组同学准 备的资料中中国对皮 影进行了较系统地研 究,现在就请你跟随 我们走进光影间跳动 的精灵——皮影的探 究过程吧!引出课题: 《走进皮影 画皮影》 小 组 合 作 学习 二、 探究学习: 1.一组分享探究皮影的传说 与历史: “有一种艺术,是完 整的戏剧,比莎士比 亚早 1800 年;使用影 像,比卢米埃尔发明 探究学习,学生 自主完成学习任 务 的电影早 2100 年;是 纯粹民间具有‘摇滚’ 精神的音乐,比猫王 早 2150 年。这种艺术 是中国独有的,这就 是皮影戏……” 皮影最早诞生于 2000 年前,俗称“影 子戏”,是我国古老而 神奇的戏曲艺术,因 为它比电影出现的 早,也被认为是现代 电影的鼻祖。请同学 们看我们组给大家搜 集的有关皮影的美丽 传说。放幻灯片《皮 影的美丽传说》 皮影 戏的概念》 一口叙说 千古事,双手对舞百 万兵。曾是人们对皮 影戏的记忆,一幅白 白的纱,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计划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3.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与课标解读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与课标解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2011版)》在“学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长度单位》课标解读 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长度的量化把握离不开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还原长度单位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长度单位知识的理解,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厘米和米是两个最基本的、学生最容易感知、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是学会测量物体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尝试估测物体长度的基础,课程实施中,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 一、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一)让学生经历用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呈现古人用庹、拃、脚长等“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测量就是用“单位”量,测量长度必须有长度单位。 2.让学生经历“用拃量课桌长”的测量活动,亲眼见证“同样用拃量,而且量的都是同样课桌的长,量得的结果确实有可能不一样”,从而引发认知冲突。 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分享,感受测量单位不统一,测得的结果自然不一致,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4.介绍有关长度单位的数学史,使学生感受数学有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渗透数学文化。 (二)让学生经历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并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课程实施中,在学生充分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后,引入测量工具刻度尺,引导学生结合刻度尺,通过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等数学活动,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 1.借助实际大小的尺子和实物,通过观察、比画、比较等活动,感知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例如,教学1厘米时,借助手指、田字格、图钉等物体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2.通过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演示,让学生了解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多少个长度单位。 3.通过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让学生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巩固初步建立起来的长度单位表象。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学)案

二年级地方教案 1、拒绝白色污染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自行调查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从中获得了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 2、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调查工作,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培养独立解决能力,增强实践。 活动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总1)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1、游戏:根据提供的四个词,猜出是什么物品? 超市菜场、轻便结实、免费提供、袋装垃圾--塑料袋 2、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塑料袋? 3、塑料袋被评为了"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这是怎么回事? 二、确定小主题 1、关于塑料袋,你知道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图片(人们使用塑料袋、塑料袋的危害) 2、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将各自想要研究的问题写在纸上,教师将纸条选择性地贴在黑板上,合并问题,得出以下三个主题: (1)塑料袋有哪些危害? (2)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 (3)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 3、我们可以选用哪些途径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研究? 第二课时(总2) 活动过程 一、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主题一、塑料袋有哪些危害? 1、实验:一个月前将一只塑料袋和一张白纸埋入泥土中,一个月后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照片。 2、当场实验:点燃塑料袋,请大家闻闻气味证明。 3、上网查阅资料,整理后得出:(投影出示) 4、小品:《地球爷爷生病了》 主题二: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 1、首先应尽量选用无毒塑料袋。邀请环保专家介绍怎样区分有毒、无毒的塑料袋。(现场实践) 2、上网查找资料。编成小报《向白色污染挑战》 二、教师生成整合: 1、板书:"限塑令",有谁对这个词有所耳闻? 2、读了信息,你知道些什么?(时间、内容)。了解"有偿使用"的含义 3、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支持国家这个号召呢?(讨论) 三、学生代表发言: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第一课时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重难点: 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 1、交通信号灯 (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 (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 (3)你们知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4)老师给大家讲解三种颜色信号灯表示的不同意思: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 (5)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怎么根据各种颜色的信号灯安全的过马路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补充,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 2、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出示几种交通安全标志让学生辨认。(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人行横道、步行) (2)人行横道是专门为行人设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车辆,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3)机动车车道是道路中间的车道,供汽车等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4)非机动车车道是两边的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三、扩展练习 1、除了刚才我们说过的这几种交通安全标志,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标志? 2、画一画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让大家猜。 第二课时认识简单的危险标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 教学重难点: 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在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牌子,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像这样(出示图片),你们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 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它那样的标志,它们都属于危险标志一类,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二、教授新课 1、禁止标志 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案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用圆形来表示,是因为圆形给人的感觉比较直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圆形里面有一根燃着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2)圆形里面有一支点燃的烟,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3)圆形里面有一个人,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4)圆形里面有一个手掌,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5)你还看到过类似的标志吗?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认识警告标志 (1)这类标志用黄色三角形来表示,意思是有危险,要注意安全。 (2)出示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交通警告标志: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感叹号,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警告标志:当心火灾、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当心触电等。 3、生活中的危险标志 你们见过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标志吗? 三、做游戏认标志 选出十人,分为五组,每组两人。第一组的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手里拿一张画有危险标志的图片,第一组的另一个同学来表演。第一组表演完,第二组表演,比一比哪个组表演的好。 第三课时室内活动安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2、在室内做正当的游戏,注意安全。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拒绝白色污染(2课时)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自行调查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从中获得了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 2、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调查工作,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 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培养独立解决能力,增强实践。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探讨研究方法。(课内) 一、导入主题 1、游戏:根据提供的四个词,猜出是什么物品? 超市菜场、轻便结实、免费提供、袋装垃圾——塑料袋 2、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塑料袋? 3、塑料袋被评为了“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这是怎么回事? 二、确定小主题 1、关于塑料袋,你知道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图片 (人们使用塑料袋、塑料袋的危害) 2、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将各自想要研究的问题 写在纸上,教师将纸条选择性地贴在黑板上,合并问题,得出以下三个主题: (1)塑料袋有哪些危害? (2)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 (3)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 3、我们可以选用哪些途径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研究? 上网、查找书籍、问卷调查、实验、采访、统计、咨询…… 4、分小组 第二阶段:各个小组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活动。(课外) 第三阶段:汇报、成果展示。 一、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主题一、(第一组汇报)塑料袋有哪些危害? 1、实验:一个月前将一只塑料袋和一张白纸埋入泥土中,一个 月后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照片。 2、当场实验:点燃塑料袋,请大家闻闻气味证明。 3、上网查阅资料,整理后得出:(投影出示) 4、小品:《地球爷爷生病了》 主题二:(第二组汇报)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 1、影像资料:采访市场买菜者。 2、采访结束后,我们小组决定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3、上网查找资料,发现一些惊人的数字:(投影仪出示) 主题三:(第三小组汇报)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 1、首先应尽量选用无毒塑料袋。邀请环保专家介绍怎样区分有 毒、无毒的塑料袋。(现场实践) 2、上网查找资料。编成小报《向白色污染挑战》 二、教师生成整合: 1、板书:“限塑令”,有谁对这个词有所耳闻? 2、读了信息,你知道些什么?(时间、内容)。了解“有偿使用” 的含义 3、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支持国家这个号召 呢?(讨论) 4、总结 三、学生代表发言: 关于现在孩子用塑料书面和自己家长小时候动手用旧挂历包书皮的情况分析,建议同学们用家中的废旧的挂历等纸张来包书面。 课后延伸:微型课请家长来现场包书皮。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 教学课时:60课时 设计者: 课程内容: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

云南小学地方课程二年级(上册)动物王国教学设计说明

地方课程——动物王国 二年级(上)

1、独特的自然环境 一、教学目的 1、感性认识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了解云南有“动物王国”的美誉。 3、了解云南的一些野生动物。 二、教学重点 知道云南自然环境的独特性,观察了解一些云南的野生动物。 三、教学过程 (一)指导感知教材内容。 1、指名分句朗读,不会的集体互教。 2、两人一组互相朗读。 3、集体朗读教材。 4、自愿展示朗读。 (二)引导理解教材内容 1、逐句让学生读,说说你认为每句各说了些什么意思。 2、针对学生的了解,有重点地讲解个别句子的意思。 3、边回忆讲解,边齐读教材。 (三)交流聊天,感悟教材。 1、谈谈各人到过云南的哪些地方。教师针对学生谈话引导感知雪域高原、森林灌木、荒山草坡、江河湖海、农田耕地。 2、谈谈教材1—3页图片展示的千姿百态的优美风景,教材合理补充。 (四)了解云南的一些野生动物。 1、自由观察课本3—6页的动物图片。 2、两人一组,用自己的话互相说说对观察到的内容。 3、集体交流:谈谈对云豹、虎、大额牛、小熊猫、水鹿、狼的认识。

4、说说自己看着图片喜欢的动物。 (五)动手、动脑 1、收集与动物有关的图片,与同学交流。 2、讲讲自己知道动物故事。 3、交流有关动物的词语、成语、谜语。 4、谈谈自己亲眼目睹的动物。 5、说说我们这儿的动物情况。 2、猴的乐园 一、教学目的 1、认识中国的“国宝”滇金丝猴的相关情况。 2、了解云南分布着的其他一些珍惜的猴。 二、教学重点 学习中国的“国宝”滇金丝猴的相关情况 三、教学难点 了解云南的一些珍稀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 “99昆明世界园世博览会”的吉祥物是什么?(二)指导学会读文 1、指名分句读 2、指名读全文,选读得好的同学领读 3、齐读全文。 4、分小组读完全文。 (三)指导理解内容 1、滇金丝猴目前有多少只? 2、滇金丝猴目前主要生活在我省哪些地方? 3、滇金丝猴喜欢吃些什么食物?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本学期仍以学校校本课程为依托,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学生心灵成长需求为目标,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交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而实施阅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升少年儿童的整体素质。 3、根据班级实际,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个体发展,促动学生的个性的形成。 4、营造阅读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6、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文字的感受,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培养阅读和写作的乐趣和愿望。 二、具体措施: 1、“读故事学写作”。因为故事中的一些优美句子和段落,这些句子又恰好是诗句的最好的解释。让学生在轻松的过程中理解古诗,达到熟读成诵。 2、“重朗读增积累”。老师让学生反复地读,读出节奏和重音。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 3、“做比较深感悟”。通过比较朗读,让学生从中产生移情体验,实行知识牵引,拓展视野,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 4、后期力求让学生“在吟诵中学会唱”。老师利用“半吟半唱”伴随手语的方法来实行尝试教学,协助学生领略文章的美,陶冶情操。 5、在黑板一角上,开辟“欣赏角”,由值日生上课之前带领同学朗读,要求学生背优美词句,并且抄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让阅读声充满校园。 6、通过丰富多采的朗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背、赏中培养读书兴趣。 结合本班实际及教学内容,展开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活动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富于童趣。 口语交际部分: 1.有趣的游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水平。 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3.养成“大胆”,“大方”,“大声”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

地方课程亲近母语教案(二年级上)

第一单元树木之家 教学内容:指导阅读亲近母语《树》、《需要什么》和《一个树木的家庭》 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朗读水平,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学期课外阅读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交流)《亲近母语》让我们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本学期将会继续学习。 二、整体感知《树》 1.课件逐行示儿歌 (1)读作者名 (2)指名分行读 (3)讨论:你是羡慕树还是觉得树很累? (4)激发想象:树能歇息吗?(讨论交流)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 3.感情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课件示(一张桌子),过渡:小朋友们想想这张桌子需要什么? 三、指导学生学习《需要什么》 1.自由读,发现诗歌的写作特色 2.分行读 3.最有意思的是哪句?——做一张桌子,需要花一朵。 4.讨论交流,创作新诗,激发兴趣。 小结:聪明的小朋友们,通过阅读和学习,我们也能做小诗人,为自己加油! 四、课外阅读《一个树木的家庭》,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哦!

第二单元夏天的夜晚 教学内容:指导阅读亲近母语《萤火虫》、《夏日的夜晚》和《萤火虫找朋友》 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朗读水平,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夏日的夜晚,当萤火虫提着小灯笼从身边飞过,你是不是总不由得被它吸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萤火虫》。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 2.课件示(全文) (1)简单介绍叶圣陶 (2)指名分句读 (3)讨论:萤火虫飞到了哪些地方?看到什么? (4)激发想象:萤火虫还会飞到那里,看到些什么? 3.感情朗读全文 过渡: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提着蓝色的小灯笼,看到小鱼在做梦,小鸟睡正浓,张家姊妹忙裁缝,李家哥哥做夜工,它想做颗星星挂夜空,可又觉得太寂寞,我们来猜猜:萤火虫会想啥?对,找朋友! 三、同法指导学生阅读《萤火虫找朋友》 小结: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萤火虫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吗?(讨论交流) 四、日积月累 1.了解张(zhǎnɡ)和华(huá)的字理 2.练习填空(区分“一只”和“一支”) 3.理解“不怨天,不尤人。” 4.古诗诵读《凉州词》 五、课外阅读《夏日的夜晚》,有兴趣的小朋友还可以进行背诵,可以获得笑脸,累计获星哦!

二年级地方课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教案 第一课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 教学目的: 1二年级地方课教案。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知道自己在道路、乘车、乘船、乘飞机以及铁路道口应怎样做,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B: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 3、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过马路应怎样走? 4、小学生过马路为什么要戴小黄帽? 5、乘车、乘船、乘飞机应注意什么? 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三、看模拟表演,议一议: 1、表演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议一议: (1)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2)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谈心得体会。 四、小结: 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五、课外延伸 请你做个交通督导员,带领一年级的弟弟妹妹遵守好交通规则。 第二课禁毒教育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新授: 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 (1)毒品毁人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 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转移话题。

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必修一 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必修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二年级上册数学》 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课程总目标】 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4课时)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山东地方课程小学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备课教案 全册

学年下学期传统文化学科备课 设计人:任教年级:二年级任教班级:1、2、3 第 1周第 1课时总第 1课时 课题名称:《声律启蒙》(节选一)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一、简介 经典回放: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二、范读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 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堂总结

学年下学期传统文化学科备课 设计人:任教年级:二年级任教班级:1、2、3 第 2周第 1课时总第 2课时 课题名称:声律启蒙(节选二)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逐步达到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配乐简介《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编著,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几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今天我们将学习《声律启蒙》(节选二)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书认真听,标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段,模仿老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解析词语: 晚照:晴空: 宿鸟: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 佩剑:弯弓: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达成目标的策略 教师范读教师带读学生指读 释读、讲解重点点拨朗读背诵 朗读评价分组朗读比赛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第一课有趣的风俗活动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舞龙、是民族风俗活动中学习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身体素质。 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及反应、灵敏、协调能力,启发积极参与的意识,培养协作精神,陶冶良好的思想情操。 . 教学内容: 舞龙 . 教学过程: 1 舞龙: 师: 同学们,你们看过舞龙吗?生: 看过,电视上看过师: 舞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项目。 在我们自己家乡也有这个项目。 人们经常用舞龙来庆祝节日,增添节日的气氛。 那么,作为龙的传人,你们想不想自己玩玩,做个舞龙高手呢?生: 想!师: 太好了。 举起你身旁的威龙我们一起试试吧。 1 / 21

2学生自主的以小组形式随教师一起舞龙。 你左我也左,你右我也右,你走我也走一个个模仿的还真快。 师: 刚才同学们舞的还真不错!可是都是跟老师做的。 你们能不能自己想出点新花样、新图形呀?生: 能!师: 真的吗?好,我们就比一比,看哪一组想出的花样最多而且最有精神。 组长马上组织队员讨论跑那些图形,怎么跑。 s 形, 8 形, N 形,螺旋形,波浪形真是五花八门,俨然一副龙腾图。 我让表现较好的小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风采,并让其他小组作出评价。 嘿,表演的同学个个争先恐后,精神饱满,评价的同学也说的头头是道,掌声此起彼伏。 4 总结、放松、结束课程① 快乐恰恰恰(配乐)师: 你们听听老师手上的这个瓶子会沙沙响。 生: 哈哈,老师,你瓶子里面有小石头呢。 师: 那想不想一起试试?生: 想。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 要--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学二年级(上)课程纲要【背景分析】

2.本册中共编排的内容 (1)七个单元的新内容 数与代数:“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除法的初步认识”、“表内除法”; 图形与几何:“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方向” 统计与概率:“分类列举”(智慧广场) (2)2个综合与实践:“神奇的小棒”、“我喜欢的地方”; (3)2个智慧广场:“有顺序的数”、“分类列举”; (4)1个回顾整理(总复习)。 【课程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算一算、交流、分析活动,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根据平均分的过程列出除法算式;知道乘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体会乘法和除法的联系;能正确的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理解“倍”的意义;会用口诀计算简单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能应用表内乘法、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不要求脱式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体验策略的多样性,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建立初步的符

号感,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借助图片或直观图,通过观察、操作、做一做、拼一拼、结合现实情境等活动,通过开展指角、找角、做活动角、折角、画角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会根据给定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方向;在填写完成平面图的过程中,了解绘制地图或平面图的规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培养初步的几何观察能力,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的用途。 3.结合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分类的含义,会分类列举,能用表格、图形、文字、符号等方法呈现整理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观念。 4.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欣赏图案、设计制作、分析交流、总结反思等活动,通过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有哪些等活动,加深对角及乘法的认识和理解;能画出自己所喜欢的地方的平面示意图;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用平面示意图表示方向和位置的简洁性和明了性,提高发展想象力,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课程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采用青岛出版社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下册 地 方 教 案 执教老师:黄保群 执教班级:二(1、2、3)班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1、有趣的游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3、养成“大胆”,“大方”,“大声”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 教学设计: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口语交际课的基本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开放、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课前准备 1、教师带孩子们玩下列游戏:老鹰抓小鸡、丢手绢、贴鼻子。 2、回家与爸爸妈妈多做一些其她有趣的游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提问:同学们,电视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根据小朋友的回答一一板书游戏的名称。您们会玩这些游戏不? 二、重放“贴鼻子”的镜头,请学生仔细观察,瞧谁能说说这个游戏怎么做呢? 指名学生回答,可以说自己刚才瞧到的,也可以说平时自己怎么玩的。三、重放“老鹰抓小鸡”的录像,提问: 1、“老鹰捉小鸡”有趣不,怎样有趣?谁能说一说?(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出游戏的趣味。)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游戏怎么有趣,对自己不熟悉的游戏也可以问问同学就是怎么做的。再推选代表把一个最有趣的游戏介绍给全班。 3、老师今天也要教小朋友们一个新游戏,名字叫做“棒子、棒子、鸡”。 在这个游戏里,老师喊一个小朋友上来与老师一起玩游戏,其她小朋友一定要认真瞧,认真学习怎么玩哦!(规则:棒子赢老虎,老虎赢鸡,鸡赢虫,虫赢棒子) 4、谁能说说怎么玩呢?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观察, 5、两个人一组玩这个游戏,记得要有礼貌呀!(课前安排好搭档,要求使用礼貌用语。) 6、小结:今天我们玩得开心不?以后我们也要象今天一样养成良好习惯,即"三大"(大胆,大方,大声地说普通话)。 7、若时间充裕可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可以继续询问,再评选出最有趣的几个游戏在课下做一做。 2、我们的画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与作画时的想法。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瞧法。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