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选修4第三章 第3节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案

人教选修4第三章 第3节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案

人教选修4第三章 第3节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案
人教选修4第三章 第3节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案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2.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2.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重点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离子方程式书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分组实验]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Na2CO3、NH4CI、(NH4)2SO4、NaCI、Na2SO4、NaHCO3溶液的酸碱性。①小组做NaHCO3、CH3COONa、Na2CO3实验②小组做NH4CI、(NH4)2SO4实验③小组做NaCI、Na2SO4④小组做CH3COONa、NH4CI实验。先看实验目的、步骤,明白后再做实验。

[板书]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投影]实验步骤:1各取少量试剂放入试管中,加入1―2ml 蒸馏水溶解。2用干净的镊子夹取一小块pH试纸于表面皿中,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溶液于试纸上。3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与标准比色卡对比,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回答]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①溶液呈碱性②溶液呈酸性③溶液呈中性④CH3COONa呈碱性,NH4CI呈酸性。

[讨论探究]从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分别呈中性、酸性、碱性都有,哪么,与生成盐的酸与碱的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板书]二、寻找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讲述]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讨论](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粒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讲解]CH3COONa溶于水时,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H3COOH,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平衡时,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副板书]

CH3COONa+H2O CH3COOH+NaOH或CH3COO-+H2O CH3COOH+OH-

[讨论] 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小结]NH4Cl溶于水时电离出的NH4+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消耗了溶液中的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H+,建立新平衡时,c(H+)>c(OH-),从而使溶液显酸性。

[板书]1、CH3COO-+H2O CH3COOH+OH-NH4++ H2O NH3·H2O+H+

[小结](投影)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5)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号。

[练习]写出NH4Cl及CH3COONa溶液中所有微粒的化学式,并按浓度大小排列顺序。

[板书]2、盐类的水解: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实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注意:

1.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2.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3.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号。

[讨论]以NaCl为例,说明强酸强碱盐能否水解。

[学生小结]由于NaCl电离出的Na+和Cl-都不能与水电离出的OH-或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强酸强碱盐不能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因此其溶液显中性。

[板书] 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讨论]分析Na2CO3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Na2CO3的水解

第一步:CO32-+H2O HCO3-+OH-(主要)

第二步:HCO3-+H2O H2CO3+OH-(次要)

[板书]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盐类实例能否水解引起水解的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溶液的酸碱性强碱弱酸盐 CH3COONa 能弱酸阴离子促进水的电离碱性

强酸弱碱盐 NH4Cl 能弱碱阳离子促进水的电离酸性

强酸强碱盐 NaCl 不能无无中性

(投影显示空表,具体内容由学生填)

[课堂练习]

1.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的是

A、硫酸

B、氢氧化钾

C、氯化铁

D、硝酸钡

2.在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平衡:

Fe3++ 3H 2O Fe(OH)3+3H+

在此溶液中滴入饱和的FeCl3溶液,下列哪个变化的说法正确

A、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

C、溶液中H+离子浓度增大

D、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3.常温下,将0.1mol的下列物质置于0.5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目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Na2O2②Ba3(PO4)2③Na2S ④NaAlO2⑤AlCl3

A、⑤①③④②

B、⑤②①③④

C、⑤①④③②

D、②⑤①③④

4.(1)碳酸钾的水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KAl(SO4)2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氢钡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硫酸钠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铝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H3COO-+H2O CH3COOH+OH-NH4++ H2O NH3·H2O+H+

2、盐类的水解: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实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注意:

1.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2.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3.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号。

Na2CO3的水解

第一步:CO32-+H2O HCO3-+OH-(主要)

第二步:HCO3-+H2O H2CO3+OH-(次要)

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也不把生成物(如H2CO3、NH3·H2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盐类的水解》

第一讲盐类的水解 【知识一览】 一、盐类的水解: 1、水解过程: 醋酸钠水解的实质是: 氯化铵与水解的实质是: 水解的结果:生成了酸和碱,因此盐的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酸+碱盐+水 2、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要写“”符号 ②一般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气体,不用“↑”“↓”符号。生 成物(如H2CO3、NH3·H2O等)也不写分解产物。 ③多元弱酸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3、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4、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的离子与水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的能力的大小,组成盐的酸或碱的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无弱不水解,有弱即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外因: ①温度: ②浓度: 二、盐类水解的应用 1. 比较盐溶液的pH大小 2. 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3. 判断溶液中离子种类、浓度大小 4. 判断离子是否共存 5. 配制易水解的盐的溶液 6.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7. 加热盐溶液 8.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泡沐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焊接时可用氯化锌、氯化铵溶液 除锈、某些肥料不宜混合使用(如:草木灰、碳酸铵、重钙等)、明矾的净水作用。 【知识与基础】 1.在盐类发生水解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B.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C.溶液的pH发生改变D.没有中和反应发生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 HCO- 在水溶液中只有电离,不水解(B) 硝酸钠溶液水解之后呈中性 3 (C) 可溶性的铝盐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 可溶性的钾盐都不发生水解反应3.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A) H2SO4(B) KOH(C) NaF(D) Ba(NO3)2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H2O+H2O H3O++OH-(B) HCO- +H2O H2CO3+OH- 3 (C) NH+ +H2O NH3·H2O+H+(D) HS-+H2O S2-+H3O+ 4 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的溶液,其pH值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HX、HZ、HY(B) HZ、HY、HX(C) HX、HY、HZ(D) HY、HZ、HX 6.指出下列溶液的酸碱性,并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显酸性或碱性的原因。 ①NaHSO4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HCO3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KAl(SO4)2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FeCl3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H2S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现有0.01mol/L的下列溶液:① CH3COOH ② NaHCO3 ③ NaHSO4 ④ KOH ⑤H2SO4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⑤③①②④B.③⑤①②④C.⑤②③①④D.④②①③⑤8.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产生氢气的是() A.醋酸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铵溶液D.碳酸钠溶液9.(1)明矾水溶液呈酸性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浑浊时,消除浑浊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纯碱与水作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增加其洗涤力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溶解时先要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类的水解(选修4)(含答案)

盐类的水解(选修4)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有关盐类水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盐类的水解过程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 B.盐类的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C.盐类的水解的结果使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D.Na2CO3溶液中,c(Na+)是c(CO32-)的2倍 答案:D 解题思路:A.盐类的水解是盐电离产生的弱碱阳离子或弱酸酸根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A正确; B.盐类的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它们在水溶液中建立起水解平衡,B正确;C.盐类的水解可能导致溶液中c(H+)≠c(OH-),使溶液呈碱性或酸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盐的水解也可能使溶液显中性,如CH3COONH4溶液,C正确;D.在Na2CO3溶液中,一部分CO32-会水解生成HCO3-,导致c(CO32-)减小,所以c(Na+)是c(CO32-)的2倍多,D错误。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原理 2.浓度均相同的①Ba(OH)2②Na2SO3③FeCl3④KCl⑤H2SO4五种溶液,按pH值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 ) A.①②④③⑤ B.⑤③④②① C.⑤④③②① D.③⑤④②① 答案:B 解题思路:这五种溶液中, 酸性溶液:③FeCl3溶液中,Fe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⑤H2SO4为强酸,其水溶液显酸性;中性溶液:④KCl溶液中,不发生水解,溶液显中性; 碱性溶液:①Ba(OH)2为强碱,其水溶液显碱性,②Na2SO3溶液中,SO3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又因为这五种溶液的浓度相同,而强酸强碱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一般的水解反应进行得不够彻底,所以pH值由小到大为:⑤③④②①。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盐类的水解规律 3.由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AC、BD、AD、BC)溶液的浓度均为1mol?L-1,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的pH=7,第三种溶液pH7,则( )

选修4 第三章 盐类的水解 教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二、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三、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回忆提问】盐的定义(从电离的角度) 盐的分类按组成分:正盐 2.按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分: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 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 3.按溶解性分:易溶性盐微溶性盐难溶性盐 【演示】用pH试纸检验下列溶液的酸碱性: NaCl、Na 2CO 3 、 Na 2 HCO 3 、NH 4 Cl、 Na 2 SO 4 、CH 3 COONa、(NH 4 ) 2 SO 4 (通过示范说明操作要领,并强调注意事项) 【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1. 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①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②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 ③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讲述】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板书】二、盐类的水解 1. 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讨论】(1)CH 3 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 3 COONa溶液显碱性? 【讲解】CH 3COONa溶于水时,CH 3 COONa电离出的CH 3 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 成难电离的CH 3 COOH,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平衡时,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小结】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5)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号。 【讨论】分析Na 2CO 3 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2)Na 2CO 3 的水解 第一步:CO 32- + H 2 O HCO 3 - + OH-(主要) 第二步:HCO 3- + H 2 O H 2 CO 3 + OH-(次要) 【强调】(1)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选修四盐类的水解经典习题含解析(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一、单项选择题 1.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 A .NaHSO 4溶液 B .KF 溶液 C .KAl(SO 4)2溶液 D .NaI 溶液 1题变式 1-1.(双选)25 ℃时,某浓度的氯化铵溶液的pH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的c (OH -)=1×10-10 mol·L -1 B .溶液中的c (NH +4)>c (Cl -)>c (H +)>c (OH -) C .溶液中的c (H +)+c (NH +4)=c (Cl -)+c (OH -) D .溶液中的c (NH 3·H 2O)=c (NH +4) 2.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 -、Cl -、NH +4 、H +四种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溶液中c(NH +4)=c(Cl -),则该溶液一定显中性 B .若溶液中c(NH +4)>c(Cl -)>c(OH -)>c(H +), 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 4Cl 和NH 3·H 2O C .若溶液中c(Cl -)>c(NH +4 )>c(H +)>c(OH -),则溶液中可能含有NH 4Cl 或可能含有NH 4Cl 和HCl D .若溶液中c(Cl -)>c(H +)>c(NH +4)>c(OH -), 则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H 4Cl 和少量的HCl 2题变式 2-1.常温下将c 1 mol·L -1 V 1 mL 的氨水滴加到c 2 mol·L -1 V 2 mL 的盐酸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混合溶液的pH =7,则c 1V 1>c 2V 2 B .若V 1=V 2,c 1=c 2,则混合液中c (NH +4)=c (Cl -) C .若混合溶液的pH =7,则混合液中c (NH +4)>c (Cl -) D .若V 1=V 2,且混合溶液的pH <7,则一定有c 1<c 2 3.25 ℃时,a mol·L -1一元酸HA 与b mol·L -1 NaOH 等体积混合后,pH 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选修四:盐类水解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掌握水解的规律,学会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使学生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采用设置问题、实验、讨论、分析、归纳、讲解、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CH3COONa、NH4Cl、NaCl、Na2CO3、NaHCO3、Al2(SO4)3、KNO3、蒸馏水、试管、玻璃棒、pH试纸 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提问]酸溶液和碱溶液中的H+和OH-浓度分别有什么关系? [生]酸溶液中H+浓度大于OH-浓度,碱溶液中H+浓度小于OH-浓度。 [师]那么盐溶液中H+和OH-浓度是否一定相等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用pH试纸测量一下你面前所放的CH3COONa、NH4Cl、NaCl三种盐溶液的pH。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正确使用pH试纸] [问]这三种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生]不是。 [师]你们测定的结果是什么? [生]CH3COONa溶液pH>7显碱性,NH4Cl溶液pH<7显酸性,NaCl溶液pH=7,呈中性。[过渡]我们知道盐溶液中的H+和OH-都来源于水,而水本身是中性的,为什么加入某些盐就会显酸性或碱性,而加入另一些盐仍呈中性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一、盐类的水解 [师]下面我们先分析一下醋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任何一种盐都可以看作酸碱反应的产物,那么CH3COONa是由什么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生]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师]醋酸是弱酸、氢氧化钠是强碱,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强碱弱酸盐。请同学们写出 CH3COONa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电离情况。 [指定学生板演]H2O H++OH- CH3COONa====CH3COO-+Na+ [讲述]从这两个电离方程式可看出,在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H+、OH-、CH3COO -、Na+四种离子,由于NaOH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全部电离,所以溶液中的OH-与Na+不 会结合,不影响水的电离,但CH3COOH是弱电解质,所以溶液中的CH3COO-和H+可结合成难电离的CH3COOH分子,消耗H+,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那么CH3COO-与H+会不会无限减小,直至其中一种离子消耗完呢?

化学选修四《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原创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 基础考点梳理 最新考纲 1. 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应用。 2. 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会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自主复习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 1. 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1或0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 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的水解是盐跟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水解(反应)的实质是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了新的平衡。 3. 盐类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水解一般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一般不用“T”或“ J”。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除发生强烈双水解的盐外,一般离子方程式中不写===号,而写号。 4. 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 ① NaCI ② NH4CI ③Na2CO3 ④CH s COONa ⑤AICI 3 五种溶液中呈酸性的有:②⑤。 呈碱性的有:③④。 呈中性的有:①。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 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1) 弱碱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容液酸性越强。— (2) 弱酸越弱,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容液碱性越强。_ 2. 外因 (1) 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⑵浓度 ①增大盐溶液的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 ②增大c(H +),促进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增大c(OH -),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3. 盐类水解的应用(写离子方程式) (1) 明矶净水:Al3 + + 3H2O AI(OH) 3 + 3H +0 (2) 制备Fe(OH)3 胶体:Fe3* + 3H2O=====Fe(OH)3(胶体)+ 3H 十。 (3) 制泡沫灭火剂:AI3+ + 3HCO3===AI(OH)3 J + 3CO2 T。 ⑷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施:NH;+ CO i「+ H2O NH3 H2O+ HCO3 网络构建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盐类的水解》教案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可以把盐理解成是由相应的酸和碱反应生成的)。 强酸强碱 1.强酸强碱盐酸碱生成的盐 2.强酸弱碱盐弱酸弱碱 3.弱酸强碱盐 4.弱酸弱碱盐 显酸性的盐Al2(SO4)3溶液 NH4Cl溶液 显碱性的盐Na2CO3溶液 CH3COONa溶液 显中性的盐NaCl溶液 KNO3溶液

[教学投影] (配合动画) 为什么有的盐溶液显中性,而有的盐溶液却显酸性或碱性呢? 分析过程: NH 4Cl 溶液 NH 4Cl 溶于水后完全电离 NH 4Cl === NH 4+ + Cl - + 水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H 2O OH - + H + NH 3H 2O NH 4+与OH - 结合生成的NH 3·H 2O 是弱电解质,从而使H 2O 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溶液中的c(H +) > c(OH -),所以溶液显酸性。 反应化学方程式:NH 4Cl +H 2O NH 3·H 2O + HCl 离子方程式: NH 4+ +H 2O NH 3·H 2O + H + 3 CH 3COONa 溶于水后完全电离 CH 3COONa === CH 3COO - + Na + 水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H 2O OH - + H + CH 3CH 3COO -与H + 结合生成的CH 3COO - 是弱电解质,从而使H 2O 的电离平衡向电 离的方向移动,溶液中的c(OH -) c > (H +),所以溶液显碱性。 反应化学方程式:CH 3COONa +H 2O CH 3COOH + NaOH

离子方程式:CH3COO- +H O CH3COOH + OH- 2 1、盐类的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盐类的水解的实质: 盐组成中的离子与水作用生成弱电解质,促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3、各类盐水解的比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绪言 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 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 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 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 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及反思

《盐类水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知道盐类水解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小组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前做导学案,小组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 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实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实质 二、教材的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盐类水解是后续电化学学习的必备基础。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1)感知情境,导入主题,研究探索,指导学法。 (2)教师导学,学生合作讨论,探讨实验设计及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对比、归纳及类推、练习训练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 (1)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学会合作。 (2)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的方法展开探索,对比归纳及类推总结,练习训练,获得对比、归纳和类推的学习思维能力。 (3)积极思考,善于应用对比、归纳总结及类推思维方法,提升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交流,提高人际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附课件) 1、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纯碱和小苏打入手 [幻灯展示] 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使学生的学习从低起点、易接受的环境开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过渡到 A级问题的六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回答 A级问题一:水的电离方程式是,若在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是向移动,理由是。 A级问题二:溶液呈酸碱性的根本原因是,溶液呈中性是因为,呈酸性

选修四盐类的水解经典习题含解析

选修四盐类的水解经典 习题含解析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一、单项选择题 1.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 A .NaHSO 4溶液 B .KF 溶液 C .KAl(SO 4)2溶液 D .NaI 溶液 1-1.(双选)25 ℃时,某浓度的氯化铵溶液的pH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的c (OH -)=1×10-10 mol·L -1 B .溶液中的c (NH +4)>c (Cl -)>c (H +)>c (OH - ) C .溶液中的c (H +)+c (NH + 4)=c (Cl -)+c (OH -) D .溶液中的c (NH 3·H 2O)=c (NH +4) 2.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 -、Cl -、NH +4、H + 四种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溶液中c(NH +4)=c(Cl - ),则该溶液一定显中性 B .若溶液中c(NH +4)>c(Cl -)>c(OH -)>c(H + ),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 4Cl 和NH 3·H 2O C .若溶液中c(Cl -)>c(NH +4)>c(H +)>c(OH - ),则溶液中可能含有NH 4Cl 或可能含有NH 4Cl 和HCl D .若溶液中c(Cl -)>c(H +)>c(NH +4)>c(OH - ),则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H 4Cl 和少量的HCl 2-1.常温下将c 1 mol·L -1 V 1 mL 的氨水滴加到c 2 mol·L -1 V 2 mL 的盐酸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混合溶液的pH =7,则c 1V 1>c 2V 2 B .若V 1=V 2,c 1=c 2,则混合液中c (NH + 4)=c (Cl -) C .若混合溶液的pH =7,则混合液中c (NH +4)>c (Cl - ) D .若V 1=V 2,且混合溶液的pH <7,则一定有c 1<c 2 3.25 ℃时,a mol·L -1一元酸HA 与b mol·L -1 NaOH 等体积混合后,pH 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a =b B .a >b C .c(A -)=c(Na +) D .c(A -)<c(Na +) 3-1.常温下,将a L 0.1 mol·L -1的NaOH 溶液与b L 0.1 mol·L - 1 的CH 3COOH 溶液混合,下列有关混合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 c (Na +)>c (H +)>c (OH - ) B .a >b 时,c (CH 3COO -)>c (Na +)>c (OH -)>c (H +) C .a =b 时,c (CH 3COOH)+c (H +)=c (OH -) D .无论a 、b 有何关系,均有c (H +)+c (Na +)=c (CH 3COO -)+c (OH -) 3-2.浓度均为0.1 mol·L -1的三种溶液:①CH 3COOH 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醋酸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 (OH -)=c (H +)+c (CH 3COOH) B .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c (CH 3COO -)>c (Na +)>c (H + )>c (OH -)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教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教学重点 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 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教学用具: 投影仪 学习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1: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 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 2:反应热,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符号:ΔH ,单位:kJ/mol 或kJ?mol-1 ?H为“-”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 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 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 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 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 是环境? 放热反应ΔH为“—”或ΔH〈 0 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3.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参考教案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学设计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温度等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反应的影响、水解平衡移动的分析。 2.了解水解原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类盐的水解规律分析、各类盐水解后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的分析,掌握判断盐类溶液酸碱性的规律和方法。 2.通过对盐类水解的微观分析,提高用微观规律分析宏观现象的能力。 3.通过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提高运用弱酸和弱碱的电离、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盐类水解的规律的总结,体会事物变化的那种丰富多彩的内在美。 2.通过盐类水解中丰富多样的实验现象、多姿多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教学重点 影响盐类水解因素。 (3)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规律的应用。 (4)教学建议 盐类的水解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盐类的水解是本章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是在学习盐类水解的本质及规律的基础上,研究盐类水解达到平衡后,如何改变温度、浓度等外界条件,克服盐类水解的不利影响,使盐类水解向有利的方向移动。 本节是盐类水解理论知识的迁移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重点是盐类水解的几点应用,关键是应用盐类水解平衡解决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盐类水解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培养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经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学习,学生对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孔子 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 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2)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2.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在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 主要内容:——思想:(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 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 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2)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 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 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 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政治: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 ——教育:(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基本教材。 地位和影响:——对:(1)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2)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 推广创造 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3) “六 经”是留给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 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盐类的水解》教案

盐类水解的规律 一、教材分析 “盐类水解”这一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盐类水解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内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 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有的是呈碱性、有的呈酸性而 有的呈中性的感性认知,并通过讨论活动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出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与后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紧密相连。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酸、弱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构成了中学化学的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进行具体应用和再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 2.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3.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4.通过实验探究,理论分析,由宏观现象分析微观本质,揭示原因, 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5.能在思考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6.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实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学过程 [引入] 问题情境 酸、碱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分别显示什么性?为什么? [ 过渡] 盐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呢? 1、盐的分类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生成的盐:① 强酸强碱盐,NaCI、K2SQ ②强酸弱碱盐,FeCb、NH4CI

学年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四教案:4.

第二节xx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作用;并通过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和消弭印度教派纷争的努力中,认识甘地成为“圣雄”的主要原因。 结合印度历史发展过程,探讨甘地在推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个人作用并做出历史评价。 ㈡、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注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根据“成长——思想——实践——评价”的线索,搜集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甘地追求真理,毕生都在争取祖国独立,反对种族歧视,赤诚坚韧,谦恭磊落,有着举世公认的伟大人格,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 重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难点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 关于xx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分析: 一战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整体力量(美国除外),例如一战摧垮了俄、德、奥匈、土四个帝国,削弱了英、法、意等强国。于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涨。 一、一战前的甘地:

1、出生及早年的求学生涯: (1)出生:1869年信奉印度教的土邦高级官吏家庭 (2)教育:①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熟读印度教经典。 ②留学xx,学习法律,后xx担任律师 2、南非生活时期:(1893——1915) (1)逐渐形成非暴力的思想: ①思想来源:宗教:印度教:仁爱、素食、不杀生+《古兰经》《圣经》:仁爱思想外加受到索罗、托尔斯坦、鲁斯金等人思想的影响 ②主张:反对暴力斗争,以仁慈改造社会,采取非暴力斗争的形式 (2)以非暴力为武器领导反南非种族歧视的斗争,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印度人的法律(3)1909年,出版《印度自治》,阐述争取印度自由的思想:——“甘地主义”的精粹书中主要讨论自治、文明、律师、医生机器、教育、非暴力抵抗等。 补充:甘地主义包括 ①哲学思想:宗教泛爱论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想结合的政治哲学(有利于团结印度不同种族、信仰、民族的人们共同反对殖民统治) ②政治主张:非暴力不合作:以不合作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 以非暴力限制群众的斗争,反映资产阶级的两面性③经济思想:提倡手工纺织,发展民族经济,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崇尚印度古老文明,反对西方近代的物质文明) ④社会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人人团结、小生产者互助平等。 3、xx后,“苦行僧”生活: (1)四处游说,缓和各教派之间的矛盾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2.讲解盐类水解的作用,让学生能够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解决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等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总结方法—拓宽加深”几个步骤,让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难点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讨论、归纳、讲解、总结等。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盐类的水解,了解到不同的盐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是不一样的,这是由它的组成所决定的。盐类水解的实质就是盐所电离出的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从而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我们还学习了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今天我们就上节课的内容深入探讨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及盐类水解的应用。 [板书]三、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类本身的性质。这是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其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就越强。“无弱不水解,有弱即水解,越弱越水解,谁

强显谁性”。 [思考]为什么纯碱的热溶液的去污效果比冷的好? [引导,得出结论] 外因:1.温度:由于盐的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所以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溶液浓度减小,实际上是增加了水的量,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盐的水解程度增大。(最好用勒夏特列原理中浓度同时减小的原理来解释) 3.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后,溶液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因此,控制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如在配制FeCl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盐酸来抑制FeCl3水解。 4.盐的离子与水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能力的大小: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I.加酸或碱:强酸弱碱盐溶液中,加酸抑制水解,加碱促进水解; 强碱弱酸盐溶液中,加碱抑制水解,加酸促进水解。 II.加盐溶液:加强酸的酸式盐溶液——相当于加酸; 加强酸强碱盐溶液——相当于加水; 加可水解的盐的溶液——显同性,抑制;显异性,促进。 如:Al3+与HCO-3、CO2—3、HS-、S2—、AlO-2;Fe3+与HCO-3、CO2—3、AlO-2;NH+4与SiO2—3等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进,趋于完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用“===”“↑”“↓”。 [例题]利用上述所学知识填写下表,FeCl3水解离子方程式如下:Fe3++3H 2O Fe(OH)3+3H+ΔH>0,请填写下表不同条件下对FeCl3水解平衡的影响: [过渡]水解反应有什么应用呢? [引入]大家知道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吗?它就是利用Al2(SO4)3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来灭火的。那么Al2(SO4)3和NaHCO3是怎么反应的呢?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思维导图:3-3盐类的水解(含答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北京理综)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与NaOH;③CH3COONa与NaCl;④CH3COONa与NaHCO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A.pH:②>③>④>①B.c(CH3COO-):②>④>③>① C.溶液中c(H+):①>③>②>④D.c(CH3COOH):①>④>③>② 【答案】B

2.(全国卷理综)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 ol/L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c(OH-)>c(HA)>c(HB)>c(H+) B.c(OH-)>c(A-)>c(B-)>c(H+) C.c(OH-)>c(B-)>c(A-)>c(H+) D.c(OH-)>c(HB)>c(HA)>c(H+) 【答案】A

3.(2015山东卷)室温下向10mL 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 c(A—)+ 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 c(HA) 【答案】D

4.(2014山东卷节选29.(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 OH=NaNO3+NaNO2+H2O。含0.2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 ̄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 ̄)、c(NO2-)和c(CH3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 ̄1,CH3COOH的电离常数K a=1.7×10-5mol?L ̄1,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答案】c(NO3 ̄) > c(NO2-) > c(CH3COO ̄);b、c 【解析】根据盐类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所以CH3COO ̄的水解程度大于NO2-,故离子浓度大小是c(NO3 ̄)>c(NO2-)>c(CH3COO ̄);因为CH3COO ̄的水解程度大于NO2-,所以溶液A的PH小于溶液B的PH。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使A的PH减小),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使A的PH增大),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使B的PH减小),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使B的PH增大),只有bc满足题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