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进一步推进证券市场的开放与发展

进一步推进证券市场的开放与发展

进一步推进证券市场的开放与发展
进一步推进证券市场的开放与发展

进一步推进证券市场的开放与发展

1、多层次、多品种的市场

目前市场中金融产品单一是首要的问题,这一方面导致资本市场供给相对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使投资者无法建立风险对冲机制,风险控制能力受到削弱,抑制了有效需求。在当前,那些既借鉴了国际经验又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金融产品应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创新的重点。

2、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机构投资者的结构将面临着重要转变。目前我国的机构投资者主要由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财务公司等组成,类似于成熟资本市场的保险基金、共同基金还很少,一些所谓的“私募基金”也没有机会在阳光下出现。随着QFII制度实行,外国机构投资者也开始进入,对这些新出现的机构形态,在证券法的修订中都应尽量得到体现。

3、市场准入制度

市场的准入规则有待完善。准入规则需要不断完善,如何从通道过渡到保荐人制是首要的问题。随着WTO的承诺的实现,进一步将是面对国外中介机构进入这个市场的问题。证券法既有必要从法律层面保障一个公平的环境,也有必要考虑对国内金融的保护问题。

4、市场交易制度

交易制度问题的首要问题是否需要引进做市商。引进做市商将显著提高成交的及时性和价格的稳定性,尤其是做市商制度在处理大额买卖指令方面的及时性,是指令驱动制度所不可比的。做市商制度已经有必要提到法律的层面来进行讨论了,目前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条件和时机。

5、证券市场的风险管理

通常监管部门对市场风险程度的判断与盈利机构的判断是不一致的,这也是过去常常导致市场异常波动的来源之一。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证券法的修订,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使得监管部门和盈利机构之间能够更为及时地进行沟通,既能够使市场的交易足够活跃,又能够及时地控制风险。

6、混业经营的竞争力问题

混业经营将直接影响证券公司的竞争力。无论现在的情形如何,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于证券公司以及参与到证券市场中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决定其竞争力的是四个要素:资本实力、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和客户。基于这四个要素,在共同分享客户信息和销售渠道的基础上,金融产品的交叉销售将成为竞争的利器,而强大的资产负债表能够支持金融机构开拓更多的金融产品。理由很简单,因为客户需要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作为监管部门基本监管依据的证券法,在此次的修订中,对于混业经营的问题可能需要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考虑,为以后可能出现的混业经营做出法律上的安排。

在应对各种问题时,我们不得不自觉地借鉴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经验。其中有三个原则必须提出来:首先是市场化的原则,这是最为基本的。法律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所以这一快一慢之间,为了鼓励市场的发育,法律必须给市场以空间。市场能够自身调节的事就不用在法条中过细地给予限制,有所为有所不为。

其次的原则是要综合配套,相互协调发展。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各个方面积极因素的支持,与其他形态的资本市场、与国有企业改革、与法制环境等各个层面都有一个相互协调的关系。局部市场的发展要能够支持经济全局的发展,不能脱离于整个经济发展之外。

再者就是要渐进,分阶段分步骤地推动问题的解决和体制的完善。我们希望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时间表,使市场中所有参与主体能够树立对未来的合理预期,证券法也是这个预期蓝图的一部分。

最后我想说明的是,由于证券市场面临着对外开放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进入,真正面临的挑战是,能不能建立一个机制,培养一批市场的主体,使他们有可能按证券市场的运作规则向着不断完善的方向演进。国际化就其内容本身而言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困难在于如何使规则和监管适合监管对象和市场主体的发育状况,而且使规则的更新与对象的成长形成良好的互动。要给市场参与主体足够的学习时间,具体来说,就是让投资人、金融中

介机构以及企业都有机会和时间来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新的规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观点:

《证券法》应对证券市场的各种关系都有本质的规定,才能使这部法律保持至高无上。法律要有前瞻性,要尽可能地面面俱到,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金融创新活动要有本质约束。在写法上应粗细结合,看得清的写细一些;看不清的可以写粗一些,但绝不能省略,可规定由国务院根据形势发展另行制定。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证券行业从零开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新中国从此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1949年6月,天津证券交易所重新设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1950年2月,新中国在北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1952年7月和10月,政府相继关闭了天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958年以后,受当时中国国内外政治局势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1954~1958年,政府连续5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35.54亿元,但到了1955年,中国取消商业信用,同时限制国家信用。1958年又完全否定了国家信用。1968~1978年中国进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无债时期。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上市交易的有被称为“沪市老八股”的8只股票,“老八股”都是一些集体企业或国有小企业,带有很强的试水性质,试点不成功,也无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改革开放的特区隆重地举行了开业典礼。 这两个特殊的日子,已经作为辉煌的起点,载入了史册。沪深两家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也象征着中国百年证券的历史长河,千折百回,历经险阻,终于汇流成涛天的大潮,即将朝着无垠的大海奔去。二十年的历史表明,证券市场的诞生顺应了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但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提供了样板,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了动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金融意识,有力地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京成立。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证券发行规模控制与实质审查制度。从那之后直至2000年之前,股票发行依靠的是行政审批,投行经历的是“额度制”阶段。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不仅给“股票市场到底姓社姓资”的争论画上了

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

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 本文题要:通过对证券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的分析,得出:1.现代企业制度的真正内涵是升么。2.证券市场在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中的作用。3.如何通过完善证券市场去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此后理论界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普遍的观点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就是,合适企业治理结构的形成,即借鉴成熟市场经济中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来改造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以改变目前国有企业的低效运行状况,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从市场经济整体来看,企业治理结构运作是在一定市场背景下进行的,因而有的学者提出培育充分竞争市场环境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林毅夫等.1997)。从发达国家情况看,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至为关键。本文力图通过对这二者之间关系的把握,提出以完善和发展我国证券市场以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改革思路。 一、委托代理问题、证券市场功能 对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近年来人们已有了深入的探讨,一种主流观点认为:一方面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链条过长导致监督低效率,另一方面委托人不是真正的资产所有者因而无法避免廉价投票权问题。因而提出通过私有化强化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对应来克服国有企业监督低效和激励机制缺乏而导致的低效运行状况。(张维迎.1995)这种观点注意到了国有企业存在的很多问题,但照此逻辑,个体所有制应该是最佳企业制度安排,它既没有委托代理层次,又因为自己是劳动者可以自我监督而无需专业化的监督。可事实恰恰相反,个体所有制在现代经济中重要

近三十年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近三十年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初步的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债市场、金融证券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组成的较为完善的证券市场体系,同时在吸收引进外国资金、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虽然自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过纵观这些年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在的制度设计,可以很清晰的发现中国证券市场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证券市场;股票;发展 我国最早出现的股票是外商股票,最早出现的证券交易机构也是由外商开办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众业公所。上市证券主要是外国公司股票和债券。l872年设立的轮船招商局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l914年,北洋政府颁布的《证券交易所法》推动了证券交易所的建立。l917年,北洋政府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证券经营业务。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证券交易所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l920年7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此后,相继出现了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天津市企业交易所等,逐渐形成了旧中国的证券市场 一、近三十年中国证券发展 今天最能代表中国股市的量化指标是上证指数(上证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100点),它的最初发布日是1991年7月15日,以133点报收,到了年底的12月31日,已是292点。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全面放开股价,上证指数从前一天的623点冲到1,334点,并在5月26日达到全年最高点1,429点。但由于这一年有30多只新股票上市,比1991年增长了3.88倍,对投资者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自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集中交易市场的形成,自此我国的证券市场就书写着自己曲折甚至稍许离奇的历史,并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有序化的发展道路,证券市场开始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证券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健康和稳 定的,因而了解证券市场则是有其必要性的。证券市场是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从广义上讲,证券市场是指一切以证券为对象的交易关系的总和。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将证券市场定义为:通过自由竞争的方式,根据供需关系来决定有价证券价格的一种交易机制。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和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回顾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证券市场虽然起步晚、时间短,但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证券市场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正日益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事物的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在中国证券市场这短暂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册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使得我们党政领导人逐渐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指导其健康发展,避免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出现。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建立为起点,回顾我国这十五年的发展历程,证券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0-1998年)是证券市场由局部地区试点转向全国性市场发展阶段。这一个阶段的证券市场发展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分散式柜台交易转向集中撮合方式交易。沪交所和深交所逐渐将柜台交易收权经营,改变原来混乱、控制不便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交易额和交易程序的简捷性。二是扩展局部地区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证券交易环境。经过上海和深圳的试点,我国对证券市场的发展逐渐摸索出自己的道路,这符合我国的政策要求和国情需要,这对下一个阶段工作的进行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三是南巡讲话,培养有价证券的金融市场。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对深圳的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不仅推动了沿海城市的发展进步,也促使了证券市场在人们心中开始产生的疑虑逐渐消于无形,打破人们对股票的错误认识四是国家监管,建立证券监管体制。我国对证券市场进行集中统一监管和行业自律,国家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对市场进行宏观监控,使其发展有序、平稳。 第二个阶段(1999-2002年上半年)以证券法的颁布为标志,促进证券市场规范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市场发展体现了法制化的特征。该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证券市场的地位,为其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同时规定了证券市场运行的各种原则,推动证券经营机构与银行、财政、信托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集中统一监管的证券体制。 第三个阶段(2002年下半年至今)是证券市场改革发展进一步深化的时期。2004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证券市场的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其发展特点表现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监管工作也强化了资本市

第一部分中国证券市场的产生及发展阶段

第一部分中国证券市场的产生及发展阶段 目的要求:掌握中国证券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不同阶段。 重点难点:中国新兴证券市场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 1、中国早期的证券市场 注重点: (1)1872年,由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仿照西方国家的形式组成股份有限公司,并向社会公开招股,成为中国第一只企业股票。1894年,清政府开始发行公债; (2)1916年,汉口成立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1914年,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成立,这是证券交易所的雏形。1916年,汉口成立了旧中国的第一家综合性证券交易所,第一家专营证券业务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也在1919年成立。1920年,经孙中山多方努力,北洋政府批准上海建立了证券物品交易所,后来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交易所。 (3)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应是1949年10月10日发行的“沁源县信用合作社粮食股票”。1952年,新中国关闭证券交易所;在1949年6月和1950年2月分别在天津和北京成立了新的证券交易所,为国民经济的恢复服务。 (4)1959年,证券市场在新中国彻底消失。在1950年至1958年,我国还发行过6次公债,累计发行额折合人民币共计41.95亿元,到1968年全部偿清。1958年,国家停止了对外借款。1959年国内政府债券的发行终止。 2、新兴证券市场的产生 注重点: (1)1981年,重新开始发行国债,中国新兴证券市场开始萌芽; (2)1983年7月,新中国第一家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问世,并印制了股金证和股东手册。在它的示范作用下,我国企业界引发了连锁反应;1984年9月,北京市成立了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定期3年的股票。同年,成都蜀都大厦股份公司的前身“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股份公司”发行了法人股;11月18日,上海“飞乐音响公司”部分公开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规范化的股票,中国新兴证券市场“第一股”正式诞生。 (3)1986年,证券柜台交易正式出现; (4)1997年10月,第一家证券公司产生; (5)1990年12月,“两所一网”开业,中国新兴证券市场正式诞生。 中国金融市场体系分类启动情况表

2020证券从业资格《证券市场概述》讲解: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2020证券从业资格《证券市场概述》讲解:证券市场 的产生与发展 一、证券市场的产生 产生原因: (一)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新的筹集资金手段。自身积累、银行借款不能满足巨额资金需求。 (二)股份制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建立、公司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为证券市场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客观要求。 (三)信用制度的发展:证券市场的产生成为必然。信用工具一般有流通变现的要求,要求有流通市场。货币资本和产业资本相分离。 二、证券市场的发展阶段(五大阶段) (一)萌芽阶段 1602年,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立; 1698年,柴思胡同——乔纳森咖啡馆,因众多经纪人在此交易而闻名; 1773年,英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该咖啡馆(乔纳森咖啡馆)成立;1802年获得英国政府批准; 1790年,美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费城成立; 1792年5月17日,华尔街梧桐树协定,订立最低佣金标准以及其它交易条款; 1793年,汤迪咖啡馆在纽约从事证券交易;1817 年更名为纽约证券交易会, 1863年更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在独立战争之前主要从事政府债券交易,之后股票交易盛行。

(二)初步发展 股份公司数量大增(以英国为例,1911-1920年 64 000家,1921-1930年86 000家); 至此90%的资本处于股份公司的控制之下;1921-1930年全世界共发行有价证券6 000亿法郎。 (三)停滞阶段: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四)恢复阶段:二战以后-20世纪60年代。 (五)加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重要标志是反映证券市场容量的重要指标——证券化率(证券市值/GDP)的提升。 三、国际证券市场发体现状与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和经济世界化推动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 (一)证券市场一体化 从证券发行人或筹资者层面看 从投资者层面看 从市场组织结构层面看 从证券市场运行层面看 (二)投资者法人化 (三)金融创新深化 以各类奇异型期权为代表的非标准交易大量涌现,成为风险管理的利器。 (四)金融机构混业化

2020年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现状

2020年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证券公司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银行、信托下属的证券网点。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标志着新中 国集中交易的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二十多年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 革和市场经济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制度不断健全、体系不断完善、 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 我国证券公司也经历了不断规范和发展壮大的历程。 内容选自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证券经营机构行 业投资趋势调查及盈利空间预测分析报告》 由于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初期证券市场不够成熟、证券公司经营不够规范,特别是2001年以后股市持续低迷,2002-2005年证券业连 续四年亏损,行业风险集中暴露,证券公司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2004年开始,按照国务院部署,中国证监会对证券公司实施了三年 的综合治理,关闭、重组了一批高风险公司,化解了行业历史遗留 风险,推动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进一步完善,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和 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运作水平明显提高,证券业由此步入 规范发展轨道。 根据证券业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证券 公司120家,其中上市证券公司22家、合资证券公司11家;根据交 易所统计,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共有证券营业部7,199家。2014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中,共有38家证券公司获得A类评级, 其中,AA级公司20家,A级公司18家;52家证券公司获得B类评级,其中BBB级公司20家,BB级公司19家,B级公司13家;6家 证券公司获得C类评级。 同时,根据证券业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底,证券公司总资产 为4.09万亿元,净资产为9,205.19亿元,净资本为6,791.60亿元。2014年度,证券业营业收入2,602.84亿元,净利润965.54亿元。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世界上最早买卖股票的市场出现在荷兰,时间是1602年。因为荷兰海上贸易发达,刺激大量的资本投入,因而产生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的需求。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因为当时还没有完备的股票流通市场,更没有独立的股票交易所,所以只能靠本地的商人们零星地进行股票买卖中介,股票交易也只能在阿姆斯特丹的综合交易所里与调味品、谷物等商品混和在一起交易。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政策,由此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当代证券市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社会资金的巨大需求,国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并率先在上海、深圳等地展开。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只股票———上海飞乐音响于1984年11月诞生。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开始上海股票的柜台交易。1988年,深圳特区尝试对一些企业进行股份制改制,选择了5家企业作为股票发行上市的试点,其中包括一家由深圳几家农村信用社改组而成的股份制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由此产生了经人民银行批准公开发行上市的中国第一支股票。同年,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开始了深圳股票的柜台交易。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开始仿效上海和深圳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并相继设立证券公司或交易部进行柜台交易,提供证券交易服务。 从1990 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已由过去 单一依靠货币市场转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新的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推动国有 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壮大国有经济的实力, 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开始发挥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但我国的证券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对如何完善股票市场还缺乏经验,加上中国进行股票市场实验的独特时代背景和经济背景,致使股票市场的运作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困扰,阻碍了股票的健 康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已与宏观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国证券市场仍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与其他新兴市场一样,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规范和完善。 以下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着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证券市场规模 证券市场规模过小。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仍有很大不足:全世界平均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8%,发达国家约为25%;而我国仅为2.7%,至2007 年中期上升至10% 左右。另外,从股市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看,世界平均为30 % 左右;2006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武汉东湖学院 期末论文 题目: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1班 年级: 2012级 学生姓名:孙俊 学号: 2012040111006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1) (一)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1) (二)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2)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4) (一)中国证券市场取得的成就 (4) (二)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5) 三、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前景 (6) 四、结论 (7) 参考文献 (8)

内容摘要:30年,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中国证券市场从开始出现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推动着资本经济的不断壮大。本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每个发展阶段中国证券市场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同时也从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证券市场发展成就问题前景 Abstract: 30 years, the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has gon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200 years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now, China's stock market from childish gradually mature.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day, on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refront, and promote the growing capit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of review and summary, for 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i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Key words: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The problem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一)、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我国证券,股票属于进口,中国作为这么长时间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商品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现代帝国主义列强与剥削,证券市场相对较晚出现,证券市场这个早产儿出现在在殖民社会。 鸦片战争时期,帝国主义在中国用大炮打开了门锁,他们使用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大肆侵略中国的土地,经济侵略的步子逐渐加大,野心颇大的洋人们开始在中国开办企业,发行股票,因此在中国出现的第一张股票、债券都是由洋人发行的。中国债券的发行比股票要略晚。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软

宁夏省2016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产生及发展试题

省2016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基金年度报告中不必披露的财务指标是()。 A.基金本期利润 B.期末可供分配利润 C.资产负债率 D.本期份额净值增长率 2、可转换债券实际上是一种普通股票的__。 A.长期看涨期权 B.长期看跌期权 C.短期看涨期权 D.短期看跌期权 3、一般来说,夏普比率受非系统风险__的影响。 A.反方 B.同方 C.方向不定 D.以上皆不确定 4、发行人应在招股说明书披露后__日向中国证监会报送正式印刷的文本。A.3 B.5

C.10 D.15 5、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证券回购券种不包括__。 A.企业债 B.融资券 C.特种金融债 D.国债 6、用公式R=(1+R1)(1+R2)…(1+R3)-1计算的收益率为__。 A.算术平均收益率 B.几何平均收益率 C.时间加权收益率 D.简单净值收益率 7、关于风险调整衡量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一般而言,当基金完全分散投资或高度分散,用夏普指数和特雷诺指数所进行的业绩排序是一致的 B.夏普指数可以同时对组合的深度与广度加以考察 C.一个分散程度差的组合的特雷诺指数可能很好,但夏普指数可能很差D.基金组合的绩效可以从深度与广度两个方面进行 8、《公司法》规定股份的董事会成员为()人。 A.3~10 B.5~15 C.5~19

D.5~20 9、新股竞价发行是国际证券界发行证券的通行做法,也称__。 A.招标购买方式 B.承销购买方式 C.同一价购买方式 D.支付购买方式 10、β系数__。 A.大于0且大于1 B.是证券市场线的斜率 C.是衡量资产系统风险的指标 D.是利用回归风险模型推导出来的 11、某公司股票每股发行价为7.00元,目前股价为10.00元,如果该公司每季度发放股利每股0.20元,那么持有2000股该公司股票的股东年收益率(长期持有)为__ A.1.0% B.2.0% C.4.0% D.8.0% 12、严格地说,证券是用来证明证券持有人有权取得相应()的凭证。 A.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B.投票权和表决权  C.权益 

中国证券业历史发展脉络

中国证券业历史发展脉络 https://www.doczj.com/doc/a612552323.html,2004年7月16日15:49 来源:[ 搜狐财经 ]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国家向大户的举贷和王侯给平民的放债,形成了最早的债券。 ◆明后清前,在一些投资大、收益高且又具有一定风险的行业,如上海沙船业,四川井盐业,云南、广东矿冶业和山西金融业,已经较多地采用"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组织形式。 ◆十九世纪初,……开始签发庄票,代替现金在市面流通,起着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作用。 ◆ 1840年鸦片战争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相继对外开埠通商,有价证券及其交易,就跟着第一批最先进入所开商埠的外国洋行在中国出现。 ◆ 1872年,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上海商人朱其昂、朱其诏筹建上海轮船招商局。随着该局的成立和第一期股本的认定和筹集,中国第一家近代意义的股份制企业和中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张股票诞生。如仁和保险、济和保险、开平煤矿、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局等都是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华商股票。 ◆ 19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创办的新式工矿企业就有十五六家,这些矿业公司都发行了股票。至此,华商证券的发行已小有气候。1882年前后,先前成立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荆门煤铁矿、长乐铜矿及鹤峰铜矿等十几种刚上市不久的矿业股票,这些股票的价格很快超过其面值。 ◆ 1869年,上海四川路二洋泾桥北,出现了中国第一家专营有价证券的英商长利公司,后来又有几家这样的公司相继设立。 ◆ 1882年9月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成立。它的设立首开中国有组织的证券市场的先河,成为中国自设证券交易所的权舆。 ◆ 1883年10月,中国……爆发倒账金融风潮。一度空前兴盛的股票市场低落至极点。直至10年之后,一般商人仍"视集股为畏途"。 ◆ 1891年,……联络同业,组织上海证券掮客公会即上海股份公所,买卖外商在华所设各事业公司的股票。外商在华组织的证券市场初步形成。 ◆ 1897年5月,中国通商银行的创立率先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第二次高潮的序幕。公债制度…… ◆ 1903年,上海股份公所酝酿改组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并于次年按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条例》在香港注册,定名为上海众业公所。该所采取会员制,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证券交易,公所成立不久,

证券市场发展历史简介

证券市场发展历史简介 一、世界主要证券市场发展历史 世界上最早买卖股票的市场出现在荷兰,时间是1602年。因为荷兰海上贸易发达,刺激大量的资本投入,因而产生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的需求。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因为当时还没有完备的股票流通市场,更没有独立的股票交易所,所以只能靠本地的商人们零星地进行股票买卖中介,股票交易也只能在阿姆斯特丹的综合交易所里与调味品、谷物等商品混和在一起交易。 十七世纪后半叶,经济中心转移到了英国,在荷兰创立的股份公司在伦敦得到了飞跃发展。在伦敦最古老的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之中,与商品交易混在一起进行买卖交易的有俄罗斯公司(1553年创建)、东印度公司(1600年创建)等公司的股票。由于买卖交易活跃,所以在皇家交易所进行股票买卖的交易商独立出来,在市内的咖啡馆里进行买卖。1773年在伦敦柴思胡同的约那森咖啡馆中,股票经济商正式组织了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即当今伦敦交易所的前身,这就是现代证券市场的原型。1802年伦敦交易所新大厦落成开业,当时在交易所内交易的证券主要是英格兰银行、南海公司和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南海泡沫事件”是英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南海公司成立于1711年,其经营策略主要是通过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并以此谋取暴利。当时英国战争负债有一亿英镑,为了应付债券,南海公司与英国政府协议债券重组计划,由南海公司认购总价值近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券。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南海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永久性退税政策,并给予对南海(即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随着南美贸易障碍的清除,加之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又带动股价的上升。次年,南海公司承诺接收全部国债,作为交易条件,政府逐年向公司偿还。为了刺激股票的发行,南海公司允许投资者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新股票。当英国下议院通过接受南海公司交易的议案后,南海公司的股票立即从每股129英镑跳升到160英镑;而当上议院也通过议案时,股票价格又涨到每股390英镑。投资者趋之若鹜,其中包括半数以上的参议员,就连国王也禁不住诱惑,认购了10万英镑的股票。由于购买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因而价格狂飙,到7月,每股又狂飙到1000英镑以上,半年涨幅高达700%。在南海公司股价扶摇直上的示范效应下,全英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的股票以及所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一时间,股票价格暴涨,平均涨幅超过5倍。 然而当时这些公司的真实业绩与人们期待的投资回报相去甚远,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与上市公司实际经营前景完全脱节。1720年6月,为了制止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法案”(The Bubble Act),即“取缔投机行为和诈骗团体法”,自此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开始清醒,对一些公司的怀疑逐渐扩展到南海公司。从7月份起,南海股价一落千丈,12月份更跌至每股124英镑,“南海泡沫”由此破灭。“南海泡沫”事件以及“泡沫法案”,对英国证券市场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之后上百年左右的时间股票发行都在受到这个法律的制约,使英国股票市场几乎停滞不前,发展极为迟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英国的工业革命。 18世纪上半叶,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基础产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刺激了公司股票发行与交易,股票市场开始逐渐活跃起来。这期间由于产业革命取得成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世界工厂”。为了促进工业品的输出,英国一边对海外进行资本输出,一边在国内发展纺织等行业,进而在1830-1840年代发展重工业。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加强产业基础而进行的国家公共事业投资以及银行、保险等公司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首先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登场的是运河公司的股票,虽然在股票市场进行培育的进展并不大,但其后铁道公司的股票在全国形成了投机热潮,引发了在全国各地开设证券交易所进行股票交易的热潮。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共有22家地方证券交易所。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证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中国证券市场建立至今,风雨飘荡的走过近30余年,在这期间,我国证券市场获得极大的进步,逐步建立起包括骨片,债券,外汇及多种金融衍生品等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结构。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金融市场现存的缺陷也比较显著,市场体制不完善,股权结构特殊,投资者以散户为主,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证券市场监管不力等尚不成熟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立足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结合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对其原因尽享了研究,并总结了中国证券市场现状的解决方案并推动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发展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证券市场,资本,产业结构,市场监管,创新 Abstract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ustained and rapid economic growth, provides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urities industry. Since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established, wind and rain drifting through nearly 30 years, during this period, our country securities market has had tremendous progress, gradually set up including bone, bonds, foreign exchange and a variety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suchas relatively complete financial market structures. But because startedlat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financial market existing defects is more significant, imperfect market system, the special equity structure, give priority to with retail investors, risk ability is relatively weak, securities market is still immature problem such as poor regulation need to be addressed. Based on China securities market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comb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ock market, enjoy the study the reason, and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solutions and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ecurities market in the future. Keywords: securities market,capital market,regulation , industrial structure innovation. I

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班级:11级信息与计算科学1班姓名:程兆泽学号:20114580 我国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极具深远意义的成就之一。尤其是我国股票市场,在过去的十余年中为国有企业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在促进我国市场融资制度建立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动员资金的功能,继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在新旧经济体制的磨擦和对抗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加之市场环境及相关制度不健全,决定了其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市场。由于市场上的信息往往无法充分得以反应,大大限制了我国证券市场定价机制与信息传导功能的发挥,致使社会资源无法有效配置,证券市场从整体上表现出严重的非效率。一直以来,学术界从市场有效性理论的视角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非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冲击。扩大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社保资金入市,以及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优化都有赖于一个投资回报稳定且能够持续稳定增长的证券投资场所。此外,我国证券市场更面临着资本项目全开放、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以及游戏规则逐渐国际化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为构建证券投资的长期发展机制寻求导致证券市场非效率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充分考虑现实因素来制定我国证券市场的相关政策,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从市场运行机制的角度考虑,证券市场是通过市场的定价功能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的。其中,投资者在市场对信息的反应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流金融学涉及的有效市场假说所描述的一系列特征是在“理性人”的公理性假设下,依据严密的逻辑推导得出的。“理性人”对信息的反映特征及行为方式,决定了现实证券市场与理论上的完全有效市场. 我国资本市场在短短十几年,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规模,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自身功能的发挥,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主要是: 证券市场规模过小。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与国外还有相当大差距,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8%左右,发达国家的比例则更高,如英、美均在20%以上。我国目前股市投资者为3 300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7%。另外,从股市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看,世界平均为30%左右,美、日、英等国均在80%以上,而我国为24.2%,况且在总市值中还包括大部分不流通的市值,如果扣除这一部分,我国股市总值占GDP的比重就更低了。由此可见,我国股市规模较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我国扩大股市规模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恢复建设资本市场,1990年底,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开始运行,标志着资本市场的起步。十五年来,资本市场在“姓资姓社”的激烈争执中、在“可以试,试不好可以关”的厉练中艰难迈步、逐步前行,目前已经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不断显现,已经成为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化经济体制的重要标志。和其它成熟的国际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异常迅速的,同时,不可否认存在着许多问题。 关键词:证券市场、问题、趋势 我国资本市场在短短十几年,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规模,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虽然中国证券市场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其中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与结构性矛盾仍非常突出。同时也成为市场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表现在市场上就决定性的左右着市场的起伏。目前管理层将市场定位于“新兴加转轨”,新兴代表着中国证券市场从国际成熟市场的大视线来看,为新兴发展的市场,不成熟及过程中的问题不可避免会出现较多;转轨则意味着市场成熟化要求市场向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市场现状 1.证券市场规模过小 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西方工业化国家多在百分比的3位数以上,我国则长期处在1位数以内。按照世界交易所联盟公布的总市值数据,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排名连续下滑。截至2004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居第20位,深圳证券交易所则居第26位。沪深证券交易所加起来的总市值,仅仅略微超过韩国的证券交易所,而只相当于排名第一的纽约交易所的3 52%。此外,东京、纳斯达克、伦敦、欧洲证券交易所的总市值,分别是沪深证券交易所总和的7.96倍、7.90倍、6.30倍、5.46倍。由于2005年基本没有多少上市公司进行首发及再融资,相信沪深证券交易所2005年年底时的排名肯定是呈继续下降的趋势。据全球知名数据提供

浅谈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浅谈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罗晶 摘要:我国证券市场从有至今,经过高速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规模,但仍不成熟,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证券市场规模过小,资本品种类不足,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上市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投资者缺乏投资理念,不理性投资,证券公司综合竞争能力较弱,法律、诚信环境及监管体系有待完善,监管有效性和执法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慢慢的改进。 关键词:证券市场、市场规模、资本品种、法律制度、上市公司内部管理 中国证券市场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市场化资源配置的需求日益增加,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也日益提高。未来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证券市场将基本完成从“新兴+转轨”向成熟市场的过度,迈入全面发展的时期。一个更加公正、透明、搞笑的证券市场,将在中国经济构筑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成为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一个更加开放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证券市场,也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1992年,是股市的初创阶段。特征:在经济体制转轨和股份制改造实践的基础上引入证券市场。 第二阶段:1992-1997年,是证券市场的扩张阶段。特征:以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中关于大胆实践的思想为指引,证券市场搁置了意识形态争论,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投入股市建设,使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得到迅速扩张。 第三阶段:1998年以后,股市进入规范发展阶段。特征:根据199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发(1997)19号文件的要求,中国证监会组织实施了一项改革和五项清理整顿。1997年7月1日,《证券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证券市场走向以法治市的里程碑,以《证券当》为核心的证券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证券市场规模 证券市场规模过小。以股票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仍有很大不足。全世界平均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8%,发达国家约为25%;而我国仅为2.7%,至2007 年中期上升至10% 左右。另外,从股市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看,世界平均为30 % 左右;2006 年前我国仅为24.2%,至2006 年股改后,该比例升至43% ;但距发达国家的80%仍有很大差异。而且在我国证券市场总市制中还包括了大量非流通市值。综上所述,我国股市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毕业论文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 发展前景分析 学号: 姓名: 院别: 工商管理学院专业: 金融管理与实务指导教师: 2012年 2月 10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1.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2 1.1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2 1.2证券经营机构的发展状况......................................................3 2.我国证券市场所存在的问题................................................3 2.1证券市场规模过小................................................................3 2.2资本市场主体缺位................................................................4 2.3市场分割整体性差...............................................................4 2.4流动性不足..........................................................................5 2.5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5 3.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6 3.1理论创新酝酿重大突破.. (6) .…………….7 3.2制度创新将全面推进……………………………………… 3.3产品创新将系列化 (7) 3.4资本市场将日益走向成熟稳定………………………..…………………8 3.5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