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翠湖公园

翠湖公园

翠湖公园
翠湖公园

翠湖公园

时间:2019-04-26 13:10:36 | 作者:李雨晴

翠湖公园是我们玩耍的乐园,一年四季风景各异,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天,嫩绿嫩绿的小草争先恐后从泥土中探出头来,在春风中东张西望。高大挺拔的柳树抽出碧绿碧绿的枝条,在微风中飘啊飘啊,正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路边的夹竹桃树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像一张张笑脸欢迎人们的到来。湖水是那么的绿,绿得像一块翡翠;湖水是那么的清,清得能看见湖底各式各样的小石子。

“绿树荫浓夏日长”,在炎炎夏日里,绿荫长廊是人们爱去的地方,藤树密密层层的枝叶把长廊顶上遮得密不透光,就像搭了一条长长的凉棚。假山上的大树长得郁郁葱葱,把假山覆盖得严严实实。湖中一小片一小片的睡莲,开出淡黄色的花朵,像亭亭玉立的小仙女。湖水很浅,很清凉,是最吸引小朋友玩耍的地方。

秋天,大树褪去绿衣,穿上黄装,落叶纷纷扬扬地飘下来,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秋高气爽的季节,来公园散步游玩的人们仍是络绎不绝。

冬天,大雪纷纷,把翠湖公园打扮得银装素裹。树枝上积满了雪,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湖面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我捡起一块石头向湖上一砸,“咔嚓”一声,薄冰就碎了一个窟窿。“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在一片冰天雪地里,只有梅花傲然怒放。

这就是美丽的翠湖公园,一个令人向往的好地方。我爱翠湖公园!

完整word版公园设计调研报告1精

公园设计调研报告 一.调研的目的 综合考擦学生在本课程中所学的内容,并通过本次课题设计所学景观设计专业知识做一次全面系统的展示。完成一套完整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综合运用景观设计手法,结合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及当地的人文历史等因素,将设计方案合理化,设计概念明确化,设计目标人性化,并且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和定向调研,收集大量公园景观设计资料。 二.调研对象 漯河市沙澧河开发建设生态休闲主题公园 三.调查时间 2013年1月4日 四.公园概况 公园总面积280000平方米,经过几代园林人的不懈努力。现在的荒草废地将会变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绿荫覆盖、景色秀丽的生态休闲公园。 五、主要设置内容 文化科普区、生态综合区、观赏休憩区、儿童游乐场、游船区等。 1、文化科普区:以取水口建筑为基础,结合漯河当地的民俗画进行雕刻润色,展 现漯河人民的生活场景。还有一个露天广场(供演讲、老人唱戏、晨练晚练等、卖书摊、阅读区等(图书区 2、生态综合区:主要有生态种植密林区、人工种植树林区、人工种植缤纷区、开敞草坪区、水生植物种植区等6种类型,展现春花含笑、夏绿浓荫、秋叶硕果、冬枝傲雪四季不同的绿化景观、还设有钓鱼台等。 3、观赏休憩区:有安静休闲区(竹园、樱花园、盆景假山园里边都设有休息的 地方。 4、儿童游乐场:公园游人儿童占很大比例,所以又一个大面积供儿童玩的游乐区。 5、游船区:有很多各式各样的船(快艇、小型轮船、脚踏船、水上自行车等。 另外,该园林设有以下配套设施,园椅、园灯、公共厕所、垃圾箱等。 公园的设置内容之间互有交叉、穿插,令游客步移景异,并且能在静距离范围内找到既能找到的活动区、游乐场、还能很快寻得一处幽静之所,颐养身心。这就是要求动静之区必须就近连通,并且互不干扰。这也是设计的难点。 在园区道路设计上,结合公园的出入口、地形设置园区主要干路,务必保证通过这些主要道路能够顺利抵达各个小园区,另外一些曲径通幽的小路也是赏园必须必备的,会大大增加游园的趣味性,然而如果过度曲折道路,会使游园者劳累不堪且 易迷路,所以园中小路 设计之时重点是要把握这个度。 六.植物的分配 本案设计除道路、广场、花坛,其余地面均以暖季型的马尼拉和冷季型的黑麦草坪设置是整体植物配置的基调和主体。,使四季常绿,草混合型草坪整体覆盖.1.园路绿地的植物配置 园路绿地的植物配置,有观赏性和遮阴两种功能,根据园路的主、次及走向,酌情采用适宜的配置方式。选择桂花、香樟、樱花、马褂木等作为主要树种种植,用以遮挡东、西两侧太阳辐射及为道旁座椅上的路人提供遮荫。同时相应形成高大的

公园调研分析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公园调研分析报告 篇一:公园调研报告 昆明市洛龙公园、桃源广场调研报告 指导老师: 目录 1.引言................................................. .. (3) 1.1poe(postoccupancyevaluation)方法................................................. . (3) 1.2调研概况................................................. ................................................... .. (3) 2.场地分析 (4)

2.1场地概况................................................. ................................................... .. (4) 2.2场地自然条件................................................. ................................................... (4) 2.3区位分析................................................. ................................................... .. (6) 2.4功能分区................................................. ................................................... (12) 2.5游路分析................................................. ................................................... (22) 2.6景观节点分析.................................................

翠湖留下的心影 阅读答案(2015昆明中考试题)

翠湖留下的心影阅读答案(2015昆明中考试题) 翠湖留下的心影 张长① ①翠湖,这个昆明市中心的公园,园内楼台亭阁,曲水回廊,树影婆裟,波光潋滟,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中突现这样一个好去处,实为难得。汪曾祺先生在《翠湖心影》②中曾说:“城市有湖,这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不多的。” ②翠湖原名“九龙池”。据清人倪蜕《滇云历年传》载:“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名九龙池。”翠湖还有一个老名字:“菜海子”,想是当年“清回透彻,蔬圃居其半”。再早,翠湖只是昆明城外一片沼泽,出水成河,名“洗马河”。明初,沐英带兵入云南,曾在这里“种柳牧马”。1919年政府在此地修建公园,因其“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的湖光山色而改名“翠湖”。 ③翠湖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尤以雨季。草木繁茂,翠湖的绿树几乎覆盖了全部楼台亭阁。高处望去,只是一片绿树碧水,此时,就只剩一个字——“翠”。引得汪曾祺又一次赞叹:“翠湖这名字取得真好!”汪曾祺海写道:“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往这里穿过。”可以想见当时地处西郊的翠湖有多么静谧。 ④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昆明城区较以往扩大许多,翠湖早已置身城市中心,成了一个大大的街心花园。闹市中能有这样一个好去处,自然会成为路人、游客抄近道、游览、休闲、健身的首选。我家住翠湖边,以往是好福气,现在却是好无奈。 ⑤每日里尚未破晓,必有一中年壮汉在湖边仰天作狮子吼,道:“欧——吼!”此公中气十足,声音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闻此一声,心头一颤,整个人都要随他痛惜良久。随即,这类吼叫声层出不穷,此起彼伏,一时间翠湖中百家争鸣。 ⑥稍后歌舞健身大军正式入园。“水月轩”面积不足一亩,却有五六群唱歌跳舞晨练的人,他们自带音响,各踞一方。五六种风格各异的音乐轰轰然混成一片,旁人早已分不清楚,舞者却能安之若素,互不见怪,依旧踩着自己的节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⑦也有占据一个小亭子,一角小回栏,在一支笛子或一把二胡的伴奏下的独唱,哪怕声音沙哑,尖锐刺耳,歌者也自得其乐。还有郑重地穿上演出服,化了妆的大妈们,三五成群,开足音响,边跳边唱,其乐陶陶。最有气势当数彝族的左脚舞,一来便几十上百人围成个大圈子,弹着十几把月琴、三弦,一跳几个小时,中间不停不歇,通宵达旦也不成问题。 ⑧临窗而望,如今的翠湖被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团团围住,已成了一个小小的盆景,昔日那一片“柳林洗马”田园风光早已没了寻处。 ⑨“逝者如斯夫”,吾梦寐以求之。我一直试图找回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翠湖心影”。《翠湖心影》的那份静谧。一日傍晚,小雨淅沥,翠湖不再人头攒动,歌舞欢腾。我当即决定独自漫步翠湖,寻找一丝逝去的静谧。穿行于园中,听听细雨中沙沙作响的树语,看看影影绰绰的楼阁,品品这些百年前留下的风景……“细雨鱼儿出”,“泼喇”一声,湖里果真跃起了一条大鱼。刹那间,我仿佛回到了《翠湖心影》里,心头一阵惊喜。然而当鱼儿落入水中,湖面却荡起了五颜六色的霓虹。那种变幻使我明白:鱼,早已不是汪曾祺的那条大红鱼了,翠湖留下的只是心影罢了。 ⑩明天,又将是这个小盆景歌舞喧嚣的一天。 【注】①张长白族,原名赵培中,1938年出生于澜沧江畔云龙县一个叫漕涧的白族村庄里。曾做过乡村医生。1957年开始创作,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云南省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作家。②汪曾祺先生就读西南联大时,常常穿过翠湖去图书馆看书,留下深刻印象。多年后回忆往事,写下

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邵局长对云南省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调研的指示精神,中国旅游研究院组成了以戴斌院长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对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为期3天的全面调研。期间,专家组先后考察了滇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世博集团、石林5A级旅游区以及阳宗海旅游度假区等景区(点)和企业,并召开3次座谈会广泛征询和听取了昆明市各级领导、主要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又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召开了2次内部研讨会,最终形成了《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一)主要成就 1、旅游业确立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 “十一五”期间,昆明市接待旅游者突破1亿人次大关,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分别是“十五”时期的1.51倍和1.52倍,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8%以上,旅游总收入约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2011年,昆明市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次突破百万大关,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00.4万人次,同比增长16.66%;接待国内旅游者突破4000万人次大关,达4002.1万人次,同比增长15.29%。旅游总收入达到367.2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8.95%,旅游直接就业人员达到12.8万人。旅游业已经成为昆明市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2、旅游业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综合作用稳步加强 在“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导向下,昆明市培育了一大批以石林、阳宗海为代表的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的精品旅游区和以世博旅游集团为代表的具有较好投融资能力的产业主体,洲际、豪庭、豪生、希尔顿、索菲特、温德姆华美达等国际酒店品牌也相继落户昆明,昆明市成为全国五星级酒店最多的城市之一。截至2012年3月,全市投资额3亿元以上的开工在建重大旅游项目达23个,计划投资额62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146.37亿元。有力地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当地老百姓的就业,旅游业在昆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 3、旅游业对“春城”城市形象品牌的提升发挥了关键作用

翠湖湿地公园简介

翠湖湿地公园简介 一、公园全称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二、基本情况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海淀区上庄镇上庄水库北侧,占地面积约157公顷,东西长1.9公里,南北宽1.2公里,水域面积90公顷,分为封闭保护区、过渡缓冲区和开放体验区。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原生、栽植湿地高等植物348种,隶属于77科229属;野生鸟类16目38科174种;鱼类4目9科20种;两栖动物1目2科3种;爬行动物1目2科4种。开放体验区面积36.2公顷,因地制宜的设计了湿地文化长廊、蝴蝶谷、观鸟阁、蛙声伴客、临湖映眺、观鱼区、湿地植物体验区等景点。 公园坚持生态优先、公益为主,以重在保护、最小干预为管理原则,通过多年来的人工修复和封育保护,逐步形成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诗中描绘的“野色湖光两不分,碧天万顷变黄云。分明一幅江村画,着个闲庭挂夕曛”的自然湿地景观。未来还将逐步建成一座集生态、科普、人文、休闲为一体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三、大事记 1、2003年海淀区为保护发展生态环境,规划了“碧水海淀”工程,并根据翠湖周边特点确定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2、2003年7月,刘淇同志视察时将湿地命名为“北京翠湖湿地公园”;

3、2005年5月20日,经建设部批准正式将公园升级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4、2007年10月,海淀区明确定位湿地公园是注重生态效益的公益性项目而非普通经营开发,进而确定翠湖湿地的建设与管理原则是生态优先、公益事业; 5、2008年3月,翠湖湿地公园一期正式交由海淀区园林绿化局管理,同时成立翠湖湿地公园管理处专门负责公园的各项日常工作; 6、2013年9月,翠湖湿地公园二期开放体验区,面对中小学生开展集科普、生态、人文为一体的主题活动。

昆明翠湖周边环境现状分析

5号线之翠湖站——周边环境现状分析

总述: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五华区,北邻云南大学,西有云南陆军讲武堂博物馆,云南省科技馆,东北向不远处是昆明动物园,南向主要有宾馆,餐厅。原名菜海子。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亦因湖东北曾有九个出水泉眼,又名"九龙池"。翠湖水光潋滟,绿树成荫,楼现波心,环境优美,是昆明城内的一颗绿宝石。享有"城中之玉"的美称。 翠湖公园区位图 园中两道长堤相互绵亘,分湖为四,堤畔遍植柳树,湖内多种荷花,“翠堤春晓”为昆明一景。园内碧波涟漪,杨柳拖青,雕梁画栋,姹紫嫣红,给人以清新秀丽、怡静幽雅之感。翠湖面积21.6公顷,其中水面15公顷,是一个以水体为主的古典建筑园林。 翠湖公园由水月轩、西南岛、金鱼岛、海心亭、观鱼楼、九龙池等景点组成。在湖西面的儿童乐园里,有“金鱼戏水”、“浪卷珍珠”、“碰碰车”等游乐设施,是儿童们喜爱的一块天地。节假日来到翠湖,或沿堤漫步、阵阵清风徐来,柳丝拂面,气爽心扉;或荡舟湖面,波摇影晃,心旷神怡;或邀友品茗,谈天说地,悠哉悠哉。在翠湖,一年数次举办的菊花展、百花展、郁金香花卉展、画展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特别是大型艺术灯展,像一朵绚丽的彩霞,宛如一串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数十万人前往观赏。白昼,疑是蓬莱仙境。入夜,却是瑶池琼楼。是诗是画,情景交融,无限神韵,不尽风流。 1985年,西北利亚海鸥不知何故飞临翠湖与人为友,从此年年必至,年复一年,至今已有22年光景。在高原的闹市中心,这一群从天而降的精灵,给昆明带来了生气,也给翠湖平添了奇景。每到海鸥来临之时,昆明人无论男女老幼,一有空闲就会到翠湖嬉鸥。有的游人买一袋面包,把它掰碎抛向空中,丢向水面,或捧在手里,让海鸥吃饱、留下。湛蓝的天空、和熙的阳光,伴随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一派欢乐详和的升平景象。

【原创】重磅报告:聚龙小镇调研报告

【原创】重磅报告:聚龙小镇调研报告 一个楼盘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是让你写篇文章赞美它?是三番五次的来看它?还是心甘 情愿在这儿落地工作、在这儿买房安家? 以上全选。 聚龙小镇满足了我们对一个理想社区的全部想象。 1项目概况聚龙小镇,位于福建省惠安县西部聚龙山麓。十年前,这里原本是当地经济最为贫穷落后的黄塘镇。而今,这里已成为国内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四大神盘”之首,生活着来自全国30多个省份的6000多户居民。其实它并不是一个行政概念上的小镇,约20000亩的体量,让它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生态宜居社区。聚龙小镇以“森林”、“湖泊”、“运动”、“人文”为主题,规划建设多种配套设施,是一座集养生、休闲、文教、商务、酒店、医疗、运动、人居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项目宗旨 以“倾力构建人间桃源真品质人居幸福小镇”为开发理念,打造“最有人情味的生活圈”、“没有陌生,心有所安,情有所归”人间桃源。 据统计,聚龙小镇业主中,福建省的居多,有约39%来自福建省外,港澳台的约3%,约1%来自国外。随着聚龙小镇名

声大噪,相信业主构成中省外比例还会更高。 2特色配套青山绿水间的聚龙小镇显得格外秀丽,这里的湖光山色为整个项目增值不少。以50万平米聚龙湖为主的大大小小的湖滨公园有十来个,甘泉湖、逸龙湖、逸翠湖、运动公园水系、桃花源水系、大门口及黄塘溪水系等等,水系面积上千亩。聚龙会客厅信用良品店邻里情厨房龙谷山房小镇教堂聚龙爱心屋业主开心菜园3社群文化 核心价值观 聚龙小镇是一个桃花源,适合在此处喝茶、闲聊、畅谈人生。明德:根植内心的修养;慎独:无需提醒的自觉:自在: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利他: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知行合一:在感恩中用心奉献;呵护家园,我的责任。这里倡导一种“远亲不如近邻,这里没有陌生”的邻里关系。 社区公约 我们见面主动微笑问好;我们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尊老爱幼;我们积极参加小镇活动,热心公益,分享快乐……《聚龙小镇文明公约》共有15条,像前三条一样,罗列了业主应有的文明规范。这是成为聚龙小镇业主必须签署的一份公约。这些公约的字句,在中国很多城市的公共场合都可以见到,它们或者书写在板报上、粉刷在围墙上,成为中国人公共空间的鲜明特征。当然,这些倡导性的话语,往往只有提示的作用,被人们习惯性地忽视。在日常的社会环境中,如果对

公园调研报告范文

公园调研报告范文 人的行为心理与公园设计分析 ——以焦作市龙源湖公园为例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公园建设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现代的公园设计更加关注人性化,强调人的活动与需求,主张依据人的活动需求与心理来进行公园的空间形态布局以及各种服务设施的设计。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律和环境心理,这样才能设计出以人为本,满足各种人群需求的高品质公园,本文以焦作市龙源湖公园为例,浅析了人的行为规律与环境心理在公园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行为心理环境心理公园设计龙源湖公园行为心理学 主要是分析人的行为(包括经验、行动等)与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和文化的)之间的相互关系,力图运用行为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来研究人在场所中的活动及人们对环境的反映,从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行为心理的研究是设计师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公园设计者不仅要抽象地关怀人, 更应该关怀具体的人,依据不同特点的 使用者,为他们创造满意的环境。

龙源湖公园为焦作市的一个综合性 公园,整个公园以龙源湖为中心,周边 设置有入口广场、大面积的草地、亲水 平台、雕塑小品、健身器材等各种游憩 场所和服务设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 不同需求,所以每天都吸引着大批市民在这里开展各种活动。 一、市民的行为、心理特点 1.1市民的心理特征 公园作为一个城市的公众开放场所,其容纳的人群具有大量性、复杂性等特点,不同的人群又有不同的心理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对公园里的人群进行分类,再对其心理特征进行分析。 公园里的人群按其年龄可分为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和儿童。老年人是公园使用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退休后有大量的可

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报告记录

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2

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报告 翠湖公园(公共开放式公园),位于昆明市中心园中两道长堤相 互绵亘,分湖为四,堤畔遍植柳树,湖内多种荷花,“翠堤春晓” 为昆明一景。园内碧波涟漪,杨柳拖青,雕梁画栋,姹紫嫣红, 给人以清新秀丽、怡静幽雅之感。翠湖面积21.6公顷,其中水 面15公顷,是一个以水体为主的古典建筑园林。 翠湖公园由水月轩、西南 岛、金鱼岛、海心亭、观鱼楼、九龙池等景点组成。在湖西面的儿童乐园里,有“金鱼戏水”、“浪卷珍珠”、“碰碰车”等游乐设施,是儿童们喜爱的一块天地。节假日来到翠湖,或沿堤漫步、阵阵清风徐来,柳丝拂面,气爽心扉;或荡舟湖面,波摇影晃,心旷神怡;或邀友品茗,谈天说地,悠哉悠哉。在翠湖,一年数次举办的菊花展、百花展、郁金香花卉展、画展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特别是大型艺术灯展,像一朵绚丽的彩霞,宛如一串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数十万人前往观赏。白昼,疑是蓬莱仙境。入夜,却是瑶池琼楼。是诗是画,情景交融,无限神韵,不尽风流。 昆明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五华山西麓,原名菜海子。亦因湖东北曾有九个出水泉眼,又名“九龙池”。昆明翠湖水光潋滟,绿树成荫,楼现波心, 环境优 美,是昆 明城内 的一颗 绿宝石。 在明朝,镇守云南昆明的沐英曾在翠湖建别墅。那时候湖面 宽阔,与滇池相通。清初,盘踞云南的吴三桂填湖修筑王府, 到他的孙子吴世瑶又把西部辟为花园,昆明翠湖公园面积锐 减。康熙年间,云南巡抚王继文在湖心岛建“碧漪亭”,在 北岸建“来爽亭”,这里便成了昆明游览的风景区。后来经

最新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报告资料

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报告 翠湖公园(公共开放式公园),位于昆明市中心园中两道长堤相 互绵亘,分湖为四,堤畔遍植柳树,湖内多种荷花,“翠堤春晓” 为昆明一景。园内碧波涟漪,杨柳拖青,雕梁画栋,姹紫嫣红, 给人以清新秀丽、怡静幽雅之感。翠湖面积21.6公顷,其中水面 15公顷,是一个以水体为主的古典建筑园林。 翠湖公园由水月轩、西南 岛、金鱼岛、海心亭、观鱼楼、九龙池等景点组成。在湖西面的儿童乐园里,有“金鱼戏水”、“浪卷珍珠”、“碰碰车”等游乐设施,是儿童们喜爱的一块天地。节假日来到翠湖,或沿堤漫步、阵阵清风徐来,柳丝拂面,气爽心扉;或荡舟湖面,波摇影晃,心旷神怡;或邀友品茗,谈天说地,悠哉悠哉。在翠湖,一年数次举办的菊花展、百花展、郁金香花卉展、画展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特别是大型艺术灯展,像一朵绚丽的彩霞,宛如一串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数十万人前往观赏。白昼,疑是蓬莱仙境。入夜,却是瑶池琼楼。是诗是画,情景交融,无限神韵,不尽风流。 昆明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五华山西麓,原名菜海子。亦因湖东北曾有九个出水泉眼,又名“九龙池”。昆明翠湖水光潋滟,绿树成荫,楼现 波心,环 境优美, 是昆明 城内的 一颗绿 宝石。 在明朝,镇守云南昆明的沐英曾在翠湖建别墅。那时候湖面 宽阔,与滇池相通。清初,盘踞云南的吴三桂填湖修筑王府, 到他的孙子吴世瑶又把西部辟为花园,昆明翠湖公园面积锐 减。康熙年间,云南巡抚王继文在湖心岛建“碧漪亭”,在北 岸建“来爽亭”,这里便成了昆明游览的风景区。后来经过不 断的修建,到1867年同治皇帝御赐“妙莲涌现”匾额时,

翠湖已成佳景。正如凌士逸在莲花禅院的对联所云:“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佛楼台。”联中所讲的荷花、游鱼、杨柳、楼台,就是昆明翠湖景观的主要特色。近几年,昆明有关部门经大力修整,翠湖公园四季碧水悠悠,游人可尽兴荡舟嬉耍。春有万千垂柳滴翠,夏有碧叶红荷吐艳,秋有百花争艳,冬有棕榈青青。登舟畅游,仿佛进入如诗如画之境,览江南水乡春色,其 趣无穷。夜晚,昆明翠湖灯火五彩迷离,树影婆 娑,只见恋人成双成对,倘佯于花间月下。 昆明翠湖鱼多,并建有观鱼楼,观鱼楼挂着一幅 清代黄奎光写的对联: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 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 此联写得情景交融,洒脱超然,多 次被选入“全国风景名联”。昆明翠湖观鱼楼四周亭 台参差,迥廊蜿蜒,飞檐翘角,金碧辉煌,其间 小桥流水,杨柳依依,具有浓郁的江南园林特色, 实为园中之园。近几年昆明翠湖又新辟了儿童乐 园、溜冰场、哈哈镜展览、九龙池。还经常举办各种展览,是昆明市民休息和娱乐的好去处,每天从早到晚游人如织。每年冬春时节,上万只红嘴鸥云集昆明翠湖,成千上万的人投食喂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皆大欢喜,展现了昆明人 保护野生动物的美德,国内外游客也纷纷仿效 之。 作为一所开放性的公园,翠湖对人们的影响时 巨大的!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活动空间正在 不断的缩小,获得一个安宁的休息空间更是每 个人梦寐以求的!这时候一个开放性的公园 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能找到一处幽静的地

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报告

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报告 一、翠湖公园概况: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城西南,螺峰山下,云南大学正门对面(翠 面积21(6公顷,其中水面15公顷,是一个以水体为主的湖 古典建筑园林(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 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自明朝起的历任云南行政官员都曾在这 里修亭建楼(由于垂柳和碧水构成其主要特色的缘故,本世纪 初正式定名为翠湖。它以“翠堤春晓”而闻名四方。陆地面积中建筑占30%,道路广场占16%,绿化用地占81%。翠湖公园历 史悠久,由于位置适中,地势平坦,长年游人不断。 园内,纵贯南北的阮堤(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所筑), 直通东西的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 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 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东南面是水月轩和金鱼岛;东北面是竹林岛和九龙池;南边是葫芦岛和九曲桥;西边 是海心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1985年起,每年冬季都有大

量海鸥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过冬,其中就有一部分在翠湖栖息。每当这时,逛翠湖赏海鸥便会成为昆明人以及许多外地游客的一大乐趣。 二、园林中小品调研 1、园林中座椅

对于座椅来说:1座椅在公园中各种类型休闲者的需要; ? 2座椅的放置方式是多样的,方便人们观看美景,观? 察他人以及相互交流; 3?座椅在遮荫和有阳光的地方分别放置,供人们选择的余地(在落叶树下,以便在冬季可以晒到太阳,夏季可以遮荫。 4在距离活动区较远的地方,布置座椅为人们提供安? 静休息的场所; 翠湖公园中1公园没有放置带有座椅的桌子,不方便午餐时间在? 附近工作的人在公园就餐以及一些老年人在此打牌等;2其次作为一?座较为古典的园林建筑,其座椅的材质尽量选择看起来暖和的材料(比如木头),而在公园中放置了如上图所示的塑料和钢铁的座椅,与整座 公园的特点不相符,也不是人们喜欢的座椅~3在儿童娱乐区也没有照顾孩子的大人们提供座椅;4还有公园没有为残疾人??提供方便他们到达的桌子和座椅,这点不够人性化~ 解决:把公园中的塑料椅子换成木质的或石材的,使其能够与公园整体相匹配。还有增设一些方便残疾人的各种座椅~ 2、园林中垃圾桶 公园中应布置足够的垃圾桶;垃圾桶放置的位 置应具有可达性;垃圾桶树的形状和树的颜色与公园整体相匹配,和谐。

公园调研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公园调研报告

编号:FS-DY-51930 公园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城市主干道、公园及重要地段的生活小区作为城市的窗口,代表着城市的形象,道路及绿化建设、养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档次和水平,近日,市城乡建设委组织人员对城市主干道、部分公园、生活小区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的对象为连接各区的主干道、公园、公园、生活小区。市区主干道包括路二路共10条道路,总长度8万米,油路面积189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45.9万平方米,绿地总面积为348万平方米。这10条道路构成了市主要道路交通网络。 (一)主要道路建设、养护、管理情况 目前,这10条道路的设计及建设都由各路段所属的主

管部门负责。日常养护、城市防汛及冬季清雪防滑等管理职责均按属地原则分别由市直、高区、经区、公路部门及环翠区孙家疃镇等部门管理,由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路、路、二路;由高区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二路、;由经区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路、路、;由环翠区公路局管理的有;由环翠区孙家疃镇管理的道路有、。 (二)主要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养护、管理情况 10条主要道路除路三条道路绿化为市园林主管部门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外,其他各条道路绿化均为分段绿化建设,养护管理和工程建设改造均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区分别负责。目前,由市园林管理局直接管理的道路有路北段、路北段、南段、东段、南段、东段、东段、东段、二路东段,由经济技术开发区园林绿化管理局管理的道路有路南段、路南段、经区段,由环翠区园林处管理的道路有环翠区段,由高新技术开发区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西段、高区段、西段、西段、西段、二路西段,由孙家疃镇政府管理的道路有北段、北段。市园林管理局负责的绿地养护费用的核定,根据各条道路苗木品种、规格、数量不同而有所不同,上述道路两侧

29.昆明翠湖碧漪亭

昆明翠湖碧漪亭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 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 There is a Roadside Hut of the Old Drunkard,it accounts for one tenth of the green water ; When I am free,I want to have a drink together with the moon and she casts a shadow down . 【注释】翠湖碧漪亭:翠湖位于昆明城五华山西麓,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云南巡抚王继文在翠湖湖心岛上建“碧漪亭”,后称“海心亭”。有亭翼然:见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然:此指亭子四角飞檐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

对影而三:化自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作者】黄奎光,字星岩,清福建人。乾嘉时期文人。 【内容简析】联语用典自然,雅淡清疏,将翠湖的雅致,碧漪亭的灵巧,很自然的融入联中,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欲挣脱世俗羁绊,追求淡泊宁静的闲适的生活情怀。 【对仗简析】此联对仗很有趣,“翼然”和“闲了”都是形容词与助词组合结构,“占”为动词,“与”为介词,作为领字,其对仗可以从宽;“十分之一”与“对饮而三”的对仗显得非常巧妙,“对”和前面提到的“片”“孤”等一样,不是数词而能与数词相对,“之”与“而”都是助词,“一”对“三”,工整。“分”对“饮”取其动词意相对,整体上看,这联“看似不对实相对”,确是一副在对仗值得引起注意的联。 【声调简析】此联在“亭”与“时”处皆为平声,“水”与“月”皆为仄声,可视为古文句式句内平仄的相对与交替上可以从宽,此联分句句脚平仄合乎“平仄;仄平”的正格。两个领字的运用起到了“提气”之作用,使得读来通畅爽口。

翠 湖 简 介

翠湖简介 翠湖,原称菜海子,又名九龙池,位于昆明市区西北隅,五华山西麓,园通山西南,1919年建为公园。翠湖深嵌城中,湖光潋滟,亭楼倩立,垂柳依水,绿雾如海,长堤卧波,景色明秀,有春城绿宝石之誉。 柳营、菜海 唐宋之际,翠湖还是滇池的一个湖湾,处于“三面环水”的拓东城外,李专有《菜海行》曰:“昆明池水三百里,菜海与之为一体”。元代始挖海口,滇池湖面下降,翠湖渐与滇池分离,成为一片沼泽,“赤旱不竭,土人于中种千叶莲”,又种菱茨、蒲苇等,湖中产藕,鲜嫩可口,四围多菜园,故称菜海子。因湖东北有九个出泉水眼,又称九龙池。时翠湖犹存一河。西出滇池。 明洪武十五年(1382),黔国公沐英筑昆明砖城,将翠湖围入城内。洪武二十三年(1390),沐英仿西汉名将周亚夫屯军细柳营,治军严明故事,于翠湖西岸屯军种柳,建立“柳营”。沐氏后裔又将柳营改建为沐家别墅,人称“柳营别墅”,地在九龙池畔,台榭浮水,亦见豪华。终明一朝,沐氏十二代,即居于此,“红绒吸奁鉴,碧漪熨衣褶”,直至明亡。明末大西军占领昆明,其将领刘文秀据翠湖为“蜀王府”,军中称“南府”,仍维持旧有规模。清初吴三桂在云南称王割据,独据五华山南明故宫,并大兴土木,将王府扩至翠湖,“填菜海子之半,更作新府,极其壮丽”(《云南备征志》),地在今翠湖以西,科技馆、省图书馆、讲武堂一带。后吴三桂反清而死,其孙吴世墦在昆明称帝,年号洪化,其府改名“洪化府”,辟翠湖为御花园,府前又有洪化桥,世人厌之,改称承华浦。时“柳营一带,皆其(吴氏)珍馆崇台”,清平三藩之乱,“兵燹后,荡焉无存矣”(《昆明县志》)。 康熙三十一年(1692),清政府讨平吴氏政权,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在翠湖北岸建来爽亭,更就湖中小岛建碧漪亭,即后来之海心亭。至今有清末云南特科状元袁嘉谷手书“湖心亭”三字石碑,嵌于亭墙之上。自是湖心岛上,阁楼飞亭,殿楹流丹,风景初成,有李增蔚之联曰: 风雨动鱼龙,池影碎翻红菡萏; 丹青映楼阁,天光倒浸碧琉璃。

公园调研报告2篇

公园调研报告2篇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城市主干道、公园及重要地段的生活小区作为城市的窗口,代表着城市的形象,道路及绿化建设、养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档次和水平,近日,市城乡建设委组织人员对城市主干道、部分公园、生活小区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的对象为连接各区的主干道、公园、公园、生活小区。市区主干道包括路二路共10条道路,总长度8万米,油路面积189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45.9万平方米,绿地总面积为348万平方米。这10条道路构成了市主要道路交通网络。 (一)主要道路建设、养护、管理情况 目前,这10条道路的设计及建设都由各路段所属的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养护、城市防汛及冬季清雪防滑等管理职责均按属地原则分别由市直、高区、经区、公路部门及环翠区孙家疃镇等部门管理,由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路、路、二路;由高区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二路、;由经区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路、路、;由环翠区公路局管理的有;由环翠区孙家疃镇管理的道路有、。 (二)主要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养护、管理情况

10条主要道路除路三条道路绿化为市园林主管部门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外,其他各条道路绿化均为分段绿化建设,养护管理和工程建设改造均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区分别负责。目前,由市园林管理局直接管理的道路有路北段、路北段、南段、东段、南段、东段、东段、东段、二路东段,由经济技术开发区园林绿化管理局管理的道路有路南段、路南段、经区段,由环翠区园林处管理的道路有环翠区段,由高新技术开发区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西段、高区段、西段、西段、西段、二路西段,由孙家疃镇政府管理的道路有北段、北段。市园林管理局负责的绿地养护费用的核定,根据各条道路苗木品种、规格、数量不同而有所不同,上述道路两侧绿化带养护费用约4元/平方米;经区园林局负责的道路绿地养护费用XX年至XX年为1.9元/平方米,XX年养护费用在原有基础上翻了一番;环翠区园林处负责的绿化养护费用为1.5元/平方米;高区市政处绿化养护费用未进行详细区分,年养护费为400万元,养护面积为316万平方米,绿化费用为 1.27元/平方米;孙家疃镇政府、统一北路由隆兴物业负责,绿化养护只是其中一项内容,无法确定具体资金投入。 (三)部分公园、生活小区的绿化建设养护管理情况 1、公园,由港集团投资兴建,占地面积4.36公顷,XX年建成,XX年港集团对公园进行了改造,XX年补充栽植了紫薇、红心柳等乔木。公园目前由港集团世昌物业服务公司进行养护管理,其内部员工负责卫生保洁(人员为4-5名),绿化养护实行外

泛公园化——昆明市翠湖片区未来发展之思考

泛公园化——昆明市翠湖片区未来发展之思考 1. 翠湖片区的历史与现状 1.1. 历史文化背景 翠湖位于昆明市区五华山西麓,是城区的中心观光点。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称“翠湖”。翠湖,原称“菜海子”,因湖东北有“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又名“九龙池”。翠湖堤畔遍植垂柳,柳枝拂面,湖内多种荷花,藕花飘香,旧有“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之联,被誉为“城中碧玉”。 元朝以前,滇池水位高,翠湖与滇池湖水相通,属于滇池的小湖湾,与滇池一同滋养着昆明。翠湖又称菜海子。清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仿照西湖筑南北向长堤——阮堤二湖中,将翠湖一分为二。民国时期唐继尧又横建东西向长堤——唐堤于湖中,将翠湖一分为四,逐渐形成今日的翠湖格局。民国初年,开辟为翠湖公园。新中国成立后屡经修葺,培植花木。改革开放后,不断改善周边环境,翠湖成为城内著名游游览公园。 1.2. 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翠湖有着浓重的历史文化,是昆明的摇篮,也是昆明历史的记忆、文化的源泉、生活的家园,翠湖乃春城之眼,是镶嵌在城市中心的一颗明珠,是气质不凡的地标性城市名片。但长期以来,翠湖公园内部及周边片区发展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存在脏乱差等客观实际与市民对翠湖的期盼相去甚远。“免费”开放后由于管理经营理念、方式没有即使更新,公园超游人容量负荷运转,使园容园貌历史的韵味已经很淡薄。 翠湖“三面环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五区”的公园景观格局、翠湖题名景观、翠湖文化史迹等元素组成翠湖片区的文化景观,使翠湖片区拥有重多的历史保护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翠湖片区文物资源类型丰富,包括近现代史迹、古建筑、名人旧居、纪念址、优秀民居、重要机构旧址、碑刻等。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沿翠湖环路分布,极成了一个环状的历史文化圈。众多文物集中记载了众多云南近现代重多历史亊件,以及与中国的重要历史相关的重要史迹,在云南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翠湖本身记载着昆明的发展与兴盛,翠湖充分体现了昆明近现代文化历史文脉的发展,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翠湖公园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悠丽、文物古迹多样与现代城市风光有机融合。在翠湖片区乃至昆明的发展过秳中,历代勤劳智慧的昆明人留下了众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构成整个昆明发展历程中极具生活气息和代表性的精神文明氛围和历史文化价值。翠湖片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25处,其中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挂牌保护建筑。

公园调研报告范本基础版

公园调研报告范本基础版 Park Research Report Model Basic Edi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公园调研报告范本基础版 前言: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 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 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 价值的调研报告。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 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城市主干道、公园及重要地段的生活小区作为城市的窗口,代表着城市的形象,道路及绿化建设、养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档次和水平,近日,市城乡建设委组织人员对城市主干道、部分公园、生活小区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的对象为连接各区的主干道、公园、公园、生 活小区。市区主干道包括路二路共10条道路,总长度8万米,油路面积189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45.9万平方米,绿地总 面积为348万平方米。这10条道路构成了市主要道路交通网络。 (一)主要道路建设、养护、管理情况

目前,这10条道路的设计及建设都由各路段所属的主管 部门负责。日常养护、城市防汛及冬季清雪防滑等管理职责均按属地原则分别由市直、高区、经区、公路部门及环翠区孙家疃镇等部门管理,由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路、路、二路;由高区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二路、;由经区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路、路、;由环翠区公路局管理的有;由环翠区孙家疃镇管理的道路有、。 (二)主要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养护、管理情况 10条主要道路除路三条道路绿化为市园林主管部门统一 设计、统一建设外,其他各条道路绿化均为分段绿化建设,养护管理和工程建设改造均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区分别负责。目前,由市园林管理局直接管理的道路有路北段、路北段、南段、东段、南段、东段、东段、东段、二路东段,由经济技术开发区园林绿化管理局管理的道路有路南段、路南段、经区段,由环翠区园林处管理的道路有环翠区段,由高新技术开发区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西段、高区段、西段、西段、西段、二路西段,由孙家疃镇政府管理的道路有北段、北段。市园林管理局负责的绿地养护费用的核定,根据各条道路苗木品种、规格、数量不同而有所不同,上述道路两侧绿化带养护费用约4元/ 平方米;经区园林局负责的道路绿地养护费用XX年至XX年为

关于写公园美景的句子

关于写公园美景的句子 关于写公园美景的句子 公园的右边是一个水池,池中的水静而绿,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在我家附近,有一个美丽的公园。公园里鸟语花香,风景优美。一年四季中无论它怎样变化,总是那样迷人。公园里有一块非常大的草坪,无数小草在微风中摇摆着,向一个个快乐的小精灵,向我招手微笑。每次看到那些小草,我就感到很亲切,恨不得跟他们来一个亲吻,小草们你挤我,我挤你都像小孩子似的。跨进公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返了青的小草、细嫩的竹子、黄灿灿的迎春花和洁白如雪的玉兰花。公园最有特色的是那藏青色的大理石广场,方方正正的,光亮照人。广场筑有两排约一米高的弧行石墙,上用行草雕刻着欧阳修的夷陵山水诗。常见晨光暮霭中,有鹤发老者,手握两尺来长的毛笔,沾水为墨,挥毫自如,苏醒着心底那段古老的知觉。行人若是路过,宁愿绕道而行,也不肯践字而行,惟恐有辱斯文,亵渎圣观。白天,灯柱上的灯闭了“眼睛”。到了晚上,一串灯都亮了,那灯光洒在池水里,池水就像漂着一层白银,真美极了。走进景山公园,抬头望去,高大的万春亭红柱黄瓦,在茂密的翠林映衬下,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穿过白石桥,迎面又是一座山,虽然不高,但很陡。在一片欢笑声中,我们奋力地向山上爬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翠湖公园里的柳树可多了,特别是在水边,柳树借助春风

的力量,与湖水嬉戏——不时轻捶,不时重打。而湖水似乎一点也不在意,任由柳枝与它玩耍。街中心设有一个大花园,五颜六色的彩旗拉起了花园的围墙,空中绳子上挂着五彩缤纷的彩灯,一闪一闪,好像是缀满珍珠的彩带。当你走进这美丽的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往里走,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绿色的世界。穿过树林,一个高大而宽敞的凉亭出现在你的眼前,有几个人悠闲地在这里说笑谈心。来到植物园,沿着山间蜿蜒而上的小路,漫步在幽静的林阴之下,眼前,奇花异草扑面而来。每当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时,总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假如我是一位画家,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画下来;假如我是一位诗人,我要用最美好的诗句来赞美它……在这公园里,最美丽的要数荷花池。你瞧,那荷叶像倒着的草帽,有的探出水面,站在水中;有的像站岗的哨兵,守候在荷花的身旁;有的漂在水面上,像一个个碧绿的盘子,为荷花收集着雨露。大大小小的荷花点缀在荷叶中间,有的还是花骨朵,正在等待开花的日子;有的花儿全开了,好像在争芳斗艳,随着轻风摇荡,真好像一幅无与伦比的风景画。我不禁想起赞美荷花的诗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穿过小径,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坪。草坪上,还有三处“生态角”。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名为‘文化之旅’——的生态角了。这是一个由植物、水平台、水景的多样组合的休闲式庭院,给人一种自然,舒适的欧陆风情的体验:在芭蕉树树叶的衬托下,洁白的护栏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在护栏的前面,是一块地面,上面铺着浅棕色的地板。在地面上,放着一张玻璃茶几,上面还放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鱼缸,在阳

翠湖公园建筑小品分析报告

昆明市翠湖公园建筑小品分析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城西 南,螺峰山下,云南大学正门 对面.是一个以水体为主的古 典建筑园林.这里最初曾是滇 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 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自明朝 起的历任云南行政官员都曾在 这里修亭建楼.由于垂柳和碧水构成其主要特色的缘故,本世纪初正式定名为翠湖。它以“翠堤春晓”而闻名四方。由于位置适中,地势平坦,长年游人不断。 园内,纵贯南北的阮堤(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所筑),直通东西的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东南面是水月轩和金鱼岛;东北面是竹林岛和九龙池;南边是葫芦岛和九曲桥;西边是海心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1985年起,每年冬季都有大量海鸥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过冬,其中就有一部分在翠湖栖息。每当这时,逛翠湖赏海鸥便会成为昆明人以及许多外地游客的一大乐趣。 一、园林建筑分析: 1.亭子的分析: 昆明市翠湖公园的建筑群大多都是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多为清

代时期的古建筑风格,在亭子的建 设利用方面也是如此。中国古建筑 到达清代时期,发展迅速,要求极 高,人们不仅看重的是其作用,更 看重的是古建筑的美观,细致,以 及和风景结合的美观,翠湖公园的 亭子也是清代时期的风格,多为攒尖式六角亭,也有重檐攒尖六角亭子,建筑物的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点,形成尖顶,颜色搭配上比较丰富,采用红色柱子,绿色的围栏座椅,蓝色的横梁,并且横梁上雕刻 了很多绘画图纹,斗拱设计复杂 但美观,彩画工艺中又结合沥粉、 贴金、扫青绿等手法来加强装饰 效果,更使建筑外观显得辉煌绮 丽、多彩多姿。而且门窗棂格图 案更为繁杂设计细腻,清代建筑 技术受木材资源日渐匮乏的影响,对传统木构架技术进行改造,逐步增加砖石材料的应用范围,因此在建筑外貌上亦有所改变,尽量在进退凹凸、平座出檐、屋顶形式、廊房门墙等方面追求变化。 在位置上,因翠湖水体面积比较大,大多亭子的选位都采用了临水建亭,水面开阔舒展、明朗流动、幽深宁静、碧波万顷,再加上亭子与周围临水植物的搭配设计,形成壮阔挺立的建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