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1单片机科技大赛策划书

51单片机科技大赛策划书

51单片机科技大赛策划书
51单片机科技大赛策划书

电物学院第一届51单片机科技大赛

策划书

主办方:电物学院科技与创新协会

承办方:电物学院科技与创新协会

创新创业部瑞萨车模部

一.活动概况

活动名称:

51单片机科技大赛

活动背景: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

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更好地拓展学

生素质,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我电物学院科协团队决定在

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举办51单片机科技大赛。单片机编

程是一项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动脑能力及创新能力,丰

富课余知识,培养实践精神的活动。通过举办此比赛为广大

学生提供一个高质量的锻炼机会和展示、检验自己能力的平

台;积极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思维,努力锻炼,养成主动探索

真理的好习惯。

活动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人才标准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因而当今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增强个人竞争力成为每一个大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51单片机科技大赛通过其大众化、简易化的程序设计活动,为广大工大学子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实践相结合的极佳锻炼平台,引导学生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自觉完善知识结构,强化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让同学们学以致用,主动思考,从而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知识应用能力。

活动主题及宗旨:

主题:创新放飞梦想,实践塑造未来。

宗旨:展示青春风采,弘扬校园文化,拓展学生素质,共创

美好未来

主办单位:

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科技与创新协会

活动时间:

初赛:2013年4月20日

决赛:2013年4月27日

活动地点:

初赛: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实验室

决赛: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地点未定

参赛范围:

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全体学员

报名方式:

1.在宣传地点报名:填写报名表。

2.短信报名

3.各学院科协组织报名

二.活动准备及流程安排

前期宣传:

1、摆摊宣传

制作宣传海报以及宣传单,并上交给宣传部,在第一、三食堂前的广场进行宣传,发宣传单,同时由干事进行讲解。

宣传所需物品:帐篷、桌椅、横幅、海报、笔记本、宣传单若干、报名表若干、相机、矿泉水等

2、广播宣传

电物学院科技与创新协会将会在利用帐篷宣传的同时将此次活动以广播稿的形式在校广播台进行宣传,号召大家积极参加,同时在本次活动结束之后,我们也会将本次活动的内容在广播台进行播发。

3、板书宣传

全校范围内在各个楼层下黑板上书写比赛信息。

4、院内各社团的宣传

将宣传材料交给其他各社团主席并交代具体事宜,并后续跟进其他各社团的宣传。

5、科协网站宣传

在科协人人主页以及相关微博平台上进行关于本次讲座的动态展示。

赛前筹备:

比赛地点及宣传地点申请。成立大赛评定小组,成员由指导老师、科协主席及部长组成,在此次比赛中担任评委职务。

赛场布置:

1. 比赛当天各负责人必须提前一个小时到场,尽快完成各项布置工作,准备迎接参赛各选手、评委和观众。

2. 比赛需要一间实验室,一间教室,活动桌椅若干,粉笔,气球,横幅,矿泉水,胶带,彩带,剪刀,打分表,奖状和证书等。现场工作;

1. 负责部门:创新创业部

2. 活动具体负责人:创新创业部部长

3. 工作人员安排:

(1)主持人1名:

(2)接待人员2名:

(3)计时人员2名:

(4)统分员2名:

(5)拍照与维持会场秩序2名:

(6)微博端决赛直播人员1名:

活动规则

初赛:初赛形式为现场编程。在比赛现场出题,各选手在四十分钟内根据所给的题目进行编程,编程完成后由裁判组检查程序的正确性,确认程序正确之后停止该选手的计时,以编程所用时间

进行排名,所有参赛选手中共选十人进入决赛,第十名之后的选手以及超过规定时间四十分钟的选手将做淘汰处理。

决赛:决赛的题目是做一个摇摇棒。所有进入决赛的选手随机分为每两人一组,各组选手用一天时间做一个摇摇棒。当晚决赛时选手需提前10分钟到场,迟到15分钟为弃权。在晚上决赛评分现场各组选手将自己完成的摇摇棒带去现场进行评分,在程序的正确性和摇摇棒外观等方面由各评委进行打分,去除一个最高分,去除一个最低分,取余下得分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由得分高低作为排名标准。

本次比赛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各参赛选手应正确对待比赛,各评委和统分人员也会做到公平公正。另外,统分人员做好携带计算工具,一定要仔细计算参赛选手的成绩,防止出任何差错。

评分标准

本次比赛设置总分为100分,其中作品完成评分50分,创新评

分30分,焊接评分20分。各评分详细介绍如下:

一.1能够顺利完成作品,达到作品本身要求,显示效果良好,评分41~50分

2.完成作品,但是显示效果不理想(比如闪烁现象严重,个别LED灯损坏等),评分31~40 分。

3. 没有完成作品,没有达到显示效果,评分21~30分

二.参赛选手可适当对作品进行自由发挥,进行创新改进。根据选手创新情况,酌情给分10~30分。

三.1.选手焊接焊点圆滑光亮,焊接牢固,无虚焊,焊况良好,评分15~20分

2.焊点不圆滑,有脱焊虚焊情况出现,评分10~15分

3.脱焊虚焊情况十分严重,焊点有短路情况出现,焊况十分不美观,评分5~10分

比赛具体流程

1.主持人宣读规则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及现场秩序。

2.主持人介绍参赛选手、评委老师。

3.各参赛队伍的比赛顺序由抽签来决定,各参赛选手派选一名

代表进行抽签,抽签结束后准备进行比赛。

4.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5.主持人宣布比赛题目

6.各选手根据比赛题目进行现场编程。

7.根据比赛规则从所有的初赛选手中筛选出十位最佳选手进入

决赛。

8.决赛选手向观众、评委团进行作品展示。

9.评委团对各参赛作品打分

10.决赛评委评分后选手可以进行申诉,对自己作品分数有意

见者,可在10——15分钟里提出申诉,及说明理由,是否重新评分视情况而定(过时不能申诉)

11.统分人员确定每支队伍的成绩。

12.由主持人宣读比赛结果,一等奖获奖选手做获奖感言。

13.由导员作总结性讲话,给参赛选手颁奖,并合影留念。

14.比赛结束由工作人员清理现场,离开时注意各种用电设备

是否关闭。

赛后宣传:

(1)整理本次比赛的媒体资料。

(2)将本次比赛的作品进行收藏,并对获奖小组进行风采展示。比赛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获奖证书+奖品待定

二等奖2名:获奖证书+奖品待定

三等奖3名:获奖证书+奖品待定

优秀奖4名:获奖证书+奖品待定

经费预算:

报名表:0.1*80=8

打分表:0.1*80=8

宣传单:0.1*300=30

活动流程表:0.1*80=8

横幅:2*40=80

气球、彩带等装饰物:20

胶带、剪刀、矿泉水等物品:30

奖品及证书:待定

共计:184+元

活动主办方保留解释及修改各项活动程序、细则及结果的权利,如有情况将以公文通知,或短信通知。

附录

51单片机科技大赛活动报名联系表

比赛具体流程

1.主持人宣读规则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及现场秩序。

2.主持人介绍参赛选手、评委老师。

3.各参赛队伍的比赛顺序由抽签来决定,各参赛选手派选一名

代表进行抽签,抽签结束后准备进行比赛。

4.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5.主持人宣布比赛题目

6.各选手根据比赛题目进行现场编程。

7.根据比赛规则从所有的初赛选手中筛选出十位最佳选手进入

决赛。

8.决赛选手向观众、评委团进行作品展示。

9.评委团对各参赛作品投票,然后由统分人员确定每支队伍的

成绩。

10.由主持人宣读比赛结果,由导员作总结性讲话,给参赛选

手颁奖,并合影留念。

11.比赛结束由工作人员清理现场。

单片机大赛评分标准

本次比赛设置总分为100分,其中作品完成评分50分,创新评分30分,焊接评分20分。各评分详细介绍如下: 一.1能够顺利完成作品,达到作品本身要求,显示效果良好,评分41~50分

2.完成作品,但是显示效果不理想(比如闪烁现象严重,个别LED灯损坏等),评分31~40 分。

3. 没有完成作品,没有达到显示效果,评分21~30分二.参赛选手可适当对作品进行自由发挥,进行创新改进。根据选手创新情况,酌情给分10~30分。

三.1.选手焊接焊点圆滑光亮,焊接牢固,无虚焊,焊况良好,评分15~20分

2.焊点不圆滑,有脱焊虚焊情况出现,评分10~15分

3.脱焊虚焊情况十分严重,焊点有短路情况出现,焊况十分不美观,评分5~10分

基于-89C51单片机的秒表课程设计汇本

《单片机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MCU-51单片机的秒表设计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人员: 指导教师:王瑞瑛、汪淳 2014年6月17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 (3) 2 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3) 2.1实验题目 (4) 2.2设计指标 (4) 2.3设计要求 (4) 2.4增加功能 (4) 2.5课程设计的难点 (4) 2.6课程设计容提要 (4) 3 课程设计报告容 (5) 3.1设计思路 (5) 3.2设计过程 (6) 3.3 程序流程及实验效果 (7) 3.4 实验效果 (16) 4 心得体会 (17)

基于MCS-51单片机的秒表设计 摘要:单片机控制秒表是集于单片机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技术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高科技产品,具有功耗低,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本次设计容为以8051 单片机为核心的秒表,它采用键盘输入,单片机技术控制。设计容以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和PCB 板制作三部分来设计。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的原理,用集成电路芯片、LED 数码管以及按键来设计计时器。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拥有正确的计时、暂停、清零、并同时可以用数码管显示,在现实生中应用广泛。 关键词:秒表;8051;定时器;计数器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单片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又一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配合本课程的教学和平时实验,以达到巩固消化课程的容,进一步加强综合应用能力及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启发创新思维,使之具有独立单片机产品和科研的基本技能,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是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能力转化为工程素质的重要阶段。 2 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51单片机实例程100讲全集

目录 目录 (1) 函数的使用和熟悉 (4) 实例3:用单片机控制第一个灯亮 (4) 实例4:用单片机控制一个灯闪烁:认识单片机的工作频率 (4) 实例5:将P1口状态分别送入P0、P2、P3口:认识I/O口的引脚功能 (5) 实例6:使用P3口流水点亮8位LED (5) 实例7:通过对P3口地址的操作流水点亮8位LED (6) 实例8:用不同数据类型控制灯闪烁时间 (7) 实例9:用P0口、P1 口分别显示加法和减法运算结果 (8) 实例10:用P0、P1口显示乘法运算结果 (9) 实例11:用P1、P0口显示除法运算结果 (9) 实例12:用自增运算控制P0口8位LED流水花样 (10) 实例13:用P0口显示逻辑"与"运算结果 (10) 实例14:用P0口显示条件运算结果 (11) 实例15:用P0口显示按位"异或"运算结果 (11) 实例16:用P0显示左移运算结果 (11) 实例17:"万能逻辑电路"实验 (11) 实例18:用右移运算流水点亮P1口8位LED (12) 实例19:用if语句控制P0口8位LED的流水方向 (13) 实例20:用swtich语句的控制P0口8位LED的点亮状态 (13) 实例21:用for语句控制蜂鸣器鸣笛次数 (14) 实例22:用while语句控制LED (15) 实例23:用do-while语句控制P0口8位LED流水点亮 (16) 实例24:用字符型数组控制P0口8位LED流水点亮 (17) 实例25:用P0口显示字符串常量 (18) 实例26:用P0 口显示指针运算结果 (19) 实例27:用指针数组控制P0口8位LED流水点亮 (19) 实例28:用数组的指针控制P0 口8 位LED流水点亮 (20) 实例29:用P0 、P1口显示整型函数返回值 (21) 实例30:用有参函数控制P0口8位LED流水速度 (22) 实例31:用数组作函数参数控制流水花样 (22) 实例32:用指针作函数参数控制P0口8位LED流水点亮 (23) 实例33:用函数型指针控制P1口灯花样 (25) 实例34:用指针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显示多个字符串 (26) 实例35:字符函数ctype.h应用举例 (27) 实例36:内部函数intrins.h应用举例 (27) 实例37:标准函数stdlib.h应用举例 (28) 实例38:字符串函数string.h应用举例 (29) 实例39:宏定义应用举例2 (29) 实例40:宏定义应用举例2 (29) 实例41:宏定义应用举例3 (30)

基于51单片机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电子通信工程 团组:电子设计大赛1组 姓名: 指导老师:

目录 一、摘要 (3) 二、系统方案的设计 (3) 三、硬件资源 (5) 四、硬件总体电路搭建 (13) 五、程序流程图 (14) 六、设计感想 (14) 七、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附录 1 程序代码 (17)

一、摘要 本设计以STC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温度信号由温度芯片DS18B20采集,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单片机。文中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单片机通过对信号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实现温度控制的目的。文中还着重介绍了软件设计部分,在这里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模块有:数码管显示程序、键盘扫描及按键处理程序、温度信号处理程序、led控制程序、超温报警程序。 关键词:STC89C51单片机 DS18B20温度芯片温度控制 ,LED报警提示. 二、系统方案的设计 1、设计要求 基本功能: 不加热时实时显示时间,并可手动设置时间; 设定加热水温功能。人工设定热水器烧水的温度,范围在20~70度之间,打开开关后,根据设定温度与水温确定是否加热,及何时停止加热,可实时显示温度; 设定加热时间功能。限定烧水时间,加热时间内超过温度上限或低于温度下限报警,并可实时显示温度。 2、系统设计的框架

本课题设计的是一种以STC89C51单片机为主控制单元,以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实时存储相关的温度数据并记录当前的时间。其主要包括:电源模块、温度测量及调理电路、键盘、数码管显示、指示灯、报警、继电器及单片机最小系统。 图1 系统设计框架 3 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 DS18B20 从设备环境的不同位置采集温度,单片机STC8951获取采集的温度值,经处理后得到当前环境中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值,再根据当前设定的温度上下限值,通过加热和降温对当前温度进行调整。当采集的温度经处理后超过设定温度的上限时,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开启降温设备(压缩制冷器) ,当采集的温度经处理后低于设定温度的下时 , 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开启升温设备 (加热器) ,这里采用通过LED1和LED2取代!!! 当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太剧烈或由于加热或降温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温度传感头出现故障导致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将环境温度调整到规定的温度限内的时候,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扬声器发出警笛声,这里采用HLLED提示。

51单片机课程设计源程序

TIME0_DOWN EQU F0 ;将F0设置为定时器0定时到标志 FINISH_ID EQU 30H ;学号发送标志 KEY_FLAG BIT 00H ;有键按下标志 KEY_LONG BIT 01H ;键长按 KEY_D EQU 31H ;键值存放地址 ADC0809_AD EQU 8000H ;设置ADC0809地址 DAC0832_AD EQU 0000H ;设置DAC0832地址 ADC_FLAG BIT 02H ;设置ADC0809读数据标志 ADC_DATE EQU 32H ;设置ADC0809数据地址 ADC_0 EQU 33H ;ADC0809转化为BCD码后个位存放地址 ADC_1 EQU 34H ;十分位存放地址 ADC_2 EQU 35H ;百分位存放地址 ADC_3 EQU 36H ;千分位存放地址 ORG 0000H ;程序开始,跳转至主程序 0000 020030 LJMP MAIN ORG 0003H ;外部中断0入口0003 020141 LJMP INT0_IN ORG 000BH ;设置定时器0中断入口地址 000B 020132 LJMP TIME0 ORG 0013H ;外部中断1入口0013 020151 LJMP INT1_IN ORG 0030H ;主程序开始地址 0030 758169 MAIN: MOV SP,#69H ;初始化堆栈指针 0033 C292 CLR P1.2 ;显示器清零 0035 D292 SETB P1.2 0037 753000 MOV FINISH_ID,#0 ;将标志位清零 003A C2D5 C LR TIME0_DOWN 003C C200 CLR KEY_FLAG 003E C201 CLR KEY_LONG 0040 753100 MOV KEY_D,#0 0043 C202 CLR ADC_FLAG 0045 753200 MOV ADC_DATE,#0 0048 753300 MOV ADC_0,#0 004B 753400 MOV ADC_1,#0 004E 753500 MOV ADC_2,#0 0051 753600 MOV ADC_3,#0 0054 C291 CLR P1.1 ;初始化键盘,行线置零,有键按下触发中断 0056 C293 CLR P1.3

51单片机实用汇编程序库(word)

51 单片机实用程序库 4.1 流水灯 程序介绍:利用P1 口通过一定延时轮流产生低电平 输出,以达到发光二极管轮流亮的效果。实际应用中例如:广告灯箱彩灯、霓虹灯闪烁。 程序实例(LAMP.ASM)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030H MAIN: 9 MOV A,#00H MOV P1,A ;灭所有的灯 MOV A,#11111110B MAIN1: MOV P1,A ;开最左边的灯 ACALL DELAY ;延时 RL A ;将开的灯向右边移 AJMP MAIN ;循环 DELAY: MOV 30H,#0FFH D1: MOV 31H,#0FFH D2: DJNZ 31H,D2 DJNZ 30H,D1 RET END 4.2 方波输出 程序介绍:P1.0 口输出高电平,延时后再输出低电 平,循环输出产生方波。实际应用中例如:波形发生器。 程序实例(FAN.ASM): ORG 0000H MAIN: ;直接利用P1.0 口产生高低电平地形成方波////////////// ACALL DELAY SETB P1.0 ACALL DELAY 10 CLR P1.0 AJMP MAIN ;////////////////////////////////////////////////// DELAY: MOV R1,#0FFH DJNZ R1,$ RET

五、定时器功能实例 5.1 定时1 秒报警 程序介绍:定时器1 每隔1 秒钟将p1.o 的输出状态改变1 次,以达到定时报警的目的。实际应用例如:定时报警器。程序实例(DIN1.ASM):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00BH AJMP DIN0 ;定时器0 入口 MAIN: TFLA G EQU 34H ;时间秒标志,判是否到50 个 0.2 秒,即50*0.2=1 秒 MOV TMOD,#00000001B;定时器0 工作于方式 1 MOV TL0,#0AFH MOV TH0,#3CH ;设定时时间为0.05 秒,定时 20 次则一秒 11 SETB EA ;开总中断 SETB ET0 ;开定时器0 中断允许 SETB TR0 ;开定时0 运行 SETB P1.0 LOOP: AJMP LOOP DIN0: ;是否到一秒//////////////////////////////////////// INCC: INC TFLAG MOV A,TFLAG CJNE A,#20,RE MOV TFLAG,#00H CPL P1.0 ;////////////////////////////////////////////////// RE: MOV TL0,#0AFH MOV TH0,#3CH ;设定时时间为0.05 秒,定时 20 次则一秒 RETI END 5.2 频率输出公式 介绍:f=1/t s51 使用12M 晶振,一个周期是1 微秒使用定时器1 工作于方式0,最大值为65535,以产生200HZ 的频率为例: 200=1/t:推出t=0.005 秒,即5000 微秒,即一个高电

基于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题:基于51单片机的交通灯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 指导教师:邵添 设计日期:2017/12/18 成绩: 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电气学院 基于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设计报告

一、设计目的作用 本设计是一款简单实用的小型数字温度计,所采用的主要元件有传感器DS18B20,单片机AT89C52,,四位共阴极数码管一个,电容电阻若干。DS18B20支持“一线总线”接口,测量温度围-55°C~+125°C。在-10~+85°C围,精度为±0.5°C。18B20的精度较差,为±2°C 。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 本次数字温度计的设计共分为五部分,主控制器,LED显示部分,传感器部分,复位部分,按键设置部分,时钟电路。主控制器即单片机部分,用于存储程序和控制电路;LED显示部分是指四位共阴极数码管,用来显示温度;传感器部分,即温度传感器,用来采集温度,进行温度转换;复位部分,即复位电路,按键部分用来设置上下限报警温度。测量的总过程是,传感器采集到外部环境的温度,并进行转换后传到单片机,经过单片机处理判断后将温度传递到数码管显示。 二、设计要求 (1).利用DS18B20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度并显示。 (2).利用数码管实时显示温度。 (3).当温度超过或者低于设定值时蜂鸣器报警,LED闪烁指示。 (4).能够手动设置上限和下限报警温度。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方案一: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方案设计框图如下:

51单片机红绿灯课程设计

1 电源提供方案 为使模块稳定工作,须有可靠电源。因此考虑了两种电源方案:方案一:采用独立的稳压电源。此方案的优点是稳定可靠,且有各种成熟电路可供选用;缺点是各模块都采用独立电源,会使系统复杂,且可能影响电路电平。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控制模块提供电源。改方案的优点是系统简明扼要,节约成本;缺点是输出功率不高。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二。 2 显示界面方案 该系统要求完成倒计时功能。基于上述原因,我考虑了二种方案:方案一:采用数码管显示。这种方案只显示有限的符号和数码字符,简单,方便。方案二:采用点阵式LED 显示。这种方案虽然功能强大,并可方便的显示各种英文字符,汉字,图形等,但实现复杂,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一。 3 输入方案: 设计要求系统能调节灯亮时间,并可处理紧急情况,我研究了两种方案:方案一:采用8155扩展I/O 口及键盘,显示等。 该方案的优点是:使用灵活可编程,并且有RAM,及计数器。若用该方案,可提供较多I/O 口,但操作起来稍显复杂。 方案二:直接在I/O口线上接上按键开关。 由于该系统对于交通灯及数码管的控制,只用单片机本身的I/O 口就可实现,且本身的计数器及RAM已经够用。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二。 3.1单片机交通控制系统的通行方案设计 设在十字路口,分为东西向和南北向,在任一时刻只有一个方向通行,另一方向禁行,持续一定时间,经过短暂的过渡时间,将通行禁行方向对换。其具体状态如下图所示。说明:黑色表示亮,白色表示灭。交通状态从状态1开始变换,直至状态6然后循环至状态1,周而复始,即如图2.1所示: 图1 交通状态 本系统采用MSC-51系列单片机AT89C51作为中心器件来设计交通灯控制器。实现以下功能:

51单片机实例(含详细代码说明)

1.闪烁灯 1.实验任务 如图4.1.1所示:在P1.0端口上接一个发光二极管L1,使L1在不停地一亮一灭,一亮一灭的时间间隔为0.2秒。 2.电路原理图 图4.1.1 3.系统板上硬件连线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端口用导线连接到“八路发光二极管指示模块”区域中的L1端口上。 4.程序设计内容 (1).延时程序的设计方法 作为单片机的指令的执行的时间是很短,数量大微秒级,因此,我们要 求的闪烁时间间隔为0.2秒,相对于微秒来说,相差太大,所以我们在 执行某一指令时,插入延时程序,来达到我们的要求,但这样的延时程 序是如何设计呢?下面具体介绍其原理:

如图4.1.1所示的石英晶体为12MHz,因此,1个机器周期为1微秒机器周期微秒 MOV R6,#20 2个 2 D1: MOV R7,#248 2个 2 2+2×248=498 20× DJNZ R7,$ 2个2×248 (498 DJNZ R6,D1 2个2×20=40 10002 因此,上面的延时程序时间为10.002ms。 由以上可知,当R6=10、R7=248时,延时5ms,R6=20、R7=248时, 延时10ms,以此为基本的计时单位。如本实验要求0.2秒=200ms, 10ms×R5=200ms,则R5=20,延时子程序如下: DELAY: MOV R5,#20 D1: MOV R6,#20 D2: MOV R7,#248 DJNZ R7,$ DJNZ R6,D2 DJNZ R5,D1 RET (2).输出控制 如图1所示,当P1.0端口输出高电平,即P1.0=1时,根据发光二极管 的单向导电性可知,这时发光二极管L1熄灭;当P1.0端口输出低电平, 即P1.0=0时,发光二极管L1亮;我们可以使用SETB P1.0指令使P1.0 端口输出高电平,使用CLR P1.0指令使P1.0端口输出低电平。 5.程序框图 如图4.1.2所示

89C51单片机课程设计之秒表设计实验报告.

这里可以加学校LOGAL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12级物信系 班别:光信息科学与技术7班 课程名称:秒表设计 姓名:龚俊才欧一景 学号:1210407033 1210407041 指导老师:张涛 2011.12.23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1 单片机秒表课程设计的概述 1.2课程设计思路及描述 1.3 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2硬件与软件的设计流程 2.1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2.2软件方案设计 3 程序编写流程及课程设计效果3.1源程序及注释 3.2原理图分析 3.3课程设计效果 4 心得体会 5 相关查阅资料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1单片机秒表课程设计的概述 一、课程设计题目 秒表系统设计——用STC89C52RC设计一个4位LED数码显示“秒表”,显示时间为 00.00~99.99秒,每10毫秒自动加一,每1000毫秒自动加一秒。 二、增加功能 增加一个“复位”按键(即清零),一个“暂停”和“开始”按键。 三、课程设计的难点 单片机电子秒表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有关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二是如何实现LED 的动态扫描显示;三是如何对键盘输入进行编程。 四、课程设计内容提要 本课程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数的原理,结合集成电路芯片8051、LED数码管以及课程箱上的按键来设计计时器。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系统能够正确地进行计时,数码管能够正确地显示时间。其中本课程设计有两个开关按键:其中key1按键按下去时开始计时,即秒表开始键(同时也用作暂停键),key2按键按下去时数码管清零,复位为“00.00”. 五、课程设计的意义 1)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单片机课程的全面认识复习和掌握,对单片机课程的应用进一步 的了解。 2)掌握定时器、外部中断的设置和编程原理。 3)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能够将单片机软硬件结合起来,对程序进行编辑,校验。 4)该课程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原理,设计简单的计时器系统,拥有正确的 计时、暂停、清零,并同时可以用数码管显示,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具有现实意义 六、课程设计仪器 a) 集成电路芯片8051,七段数码管,89C51单片机开发板 b) MCS-51系列单片机微机仿真课程系统中的软件(Keil uvision2)。

51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 140405 20141329 李延琦 胡黄水
2016 年 12 月 26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 题目
酒精测试仪
起止日期
2016 年 12 月 26 日— 2017 年 1 月 6 日
设计地点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 院单片机实验室 3409
设计任务及日程安排: 设计任务:分两部分: (一)、设计实现类:进行软、硬件设计,并上机编程、联线、调试、 实现; 1.电子钟的设计 2.交通灯的设计 3.温度计的设计 4.点阵显示 5.电机调速 6.电子音乐发声(自己选曲) 7.键盘液晶显示系统 (二)、应用系统设计类:不须上机,查资料完成软、硬件设计画图。 查资料选定题目。 说明:第 1--7 题任选其二即可。(二)里题目自拟。 日程安排: 本次设计共二周时间,日程安排如下: 第 1 天:查阅资料,确定题目。 第 2--4 天:进实验室做实验,连接硬件并编写程序作相关的模块实验。 第 5--7 天:编写程序,并调试通过。观察及总结硬件实验现象和结果。 第 8--9 天:整理资料,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准备答辩。 第 10 天:上交课程设计报告,答辩。 设计报告要求:
1. 设计报告里有两个内容,自选题目内容+附录(实验内容),每 位同学独立完成。 2. 自选题目不须上机实现,要求能正确完成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设计。内容包括: 1) 设计题目、任务与要求 2)硬件框图与电路图 3) 软件及流程图 (a)主要模块流程图 (b)源程序清单与注释 4) 总结 5) 参考资料 6)附录 实验上机调试内容
注:此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前填写,发给学生做为本门课程设计 的依据。

51单片机课程设计 AD转换

课程设计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传媒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2011 仅发布百度文库,版权所有.

AD转换 要求: A.使用单片机实现AD转换 B.可以实现一位AD转换,并显示(保留4位数字)设计框图:

方案设计: AD转换时单片机设计比较重要的实验。模数转换芯片种类多,可以满足不同用途和不同精度功耗等。 外部模拟量选择的是简单的电位器,通过控制电位器来改变模拟电压。显示电压值采用一般的四位七段数码管。而AD转换芯片采用使用最广的ADC0809 ADC0809芯片有28条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如图所示。 下面说明各引脚功能: ?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端。 ?2-1~2-8:8位数字量输出端。 ?ADDA、ADDB、ADDC:3位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8路模拟输入中的一路。?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 ?START: A/D转换启动脉冲输入端,输入一个正脉冲(至少100ns宽)使其启动(脉冲上升沿使0809复位,下降沿启动A/D转换)。 ?EOC: A/D转换结束信号,输出端,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出一个高电平(转换期间一直为低电平)。 ?OE:数据输出允许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入一个高电平,才能打开输出三态门,输出数字量。 ?CLK:时钟脉冲输入端。要求时钟频率不高于640KHz。

?REF(+)、REF(-):基准电压。 ?Vcc:电源,单一+5V。 ?GND:地 工作原理: 首先输入3位地址,并使ALE=1,将地址存入地址锁存器中。此地址经译码选通8路模拟输入之一到比较器。START上升沿将逐次逼近寄存器复位。下降沿启动A/D转换,之后EOC输出信号变低,指示转换正在进行。直到A/D转换完成,EOC 变为高电平,指示A/D转换结束,结果数据已存入锁存器,这个信号可用作中断申请。当OE输入高电平时,输出三态门打开,转换结果的数字量输出到数据总线上。 本次实验采用中断方式 把表明转换完成的状态信号(EOC)作为中断请求信号,以中断方式进行数据传送。 不管使用上述哪种方式,只要一旦确定转换完成,即可通过指令进行数据传送。 首先送出口地址并以信号有效时,OE信号即有效,把转换数据送上数据总线,供单片机接受。 采用中断可以减轻单片机负担。并可以使程序有更多的空间作二次开发。

51单片机红绿灯课程设计

51单片机红绿灯课程 设计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1 电源提供方案 为使模块稳定工作,须有可靠电源。因此考虑了两种电源方案:方案一:采用独立的稳压电源。此方案的优点是稳定可靠,且有各种成熟电路可供选用;缺点是各模块都采用独立电源,会使系统复杂,且可能影响电路电平。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控制模块提供电源。改方案的优点是系统简明扼要,节约成本;缺点是输出功率不高。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二。 2 显示界面方案 该系统要求完成倒计时功能。基于上述原因,我考虑了二种方案:方案一:采用数码管显示。这种方案只显示有限的符号和数码字符,简单,方便。方案二:采用点阵式LED 显示。这种方案虽然功能强大,并可方便的显示各种英文字符,汉字,图形等,但实现复杂,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一。 3 输入方案: 设计要求系统能调节灯亮时间,并可处理紧急情况,我研究了两种方案:方案一:采用8155扩展I/O 口及键盘,显示等。 该方案的优点是:使用灵活可编程,并且有RAM,及计数器。若用该方案,可提供较多I/O 口,但操作起来稍显复杂。 方案二:直接在I/O口线上接上按键开关。 由于该系统对于交通灯及数码管的控制,只用单片机本身的I/O 口就可实现,且本身的计数器及RAM已经够用。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二。 单片机交通控制系统的通行方案设计 设在十字路口,分为东西向和南北向,在任一时刻只有一个方向通行,另一方向禁行,持续一定时间,经过短暂的过渡时间,将通行禁行方向对换。其具体状态如下图所示。说明:黑色表示亮,白色表示灭。交通状态从状态1开始变换,直至状态6然后循环至状态1,周而复始,即如图所示: 图1 交通状态 本系统采用MSC-51系列单片机AT89C51作为中心器件来设计交通灯控制器。实现以下功能: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C51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十进制加法计算器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 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全球编译效率最高的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仿真。 引言 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乘除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阳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大学生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大学生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大量的设计资料了。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查阅这方面的设计资料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是在做单片机课程设计,但我们不是艺术家,他们可以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而我们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 接下来的4月,我意外的接到系学生工作处主管陈老师来电,说我系承办了院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南方擂台知识抢答竞赛,而学校又没有抢答器,要我组织几个学生做一个抢答器。我当时想,那好啊,做抢答器不难。以前有用与非门做过,于是我便爽快的答应了陈老师,并保证没有问题,保质保量完成。当是可能是我想得太简单了,抢答器不就八个按键一个数码管显示不就完了么,把最先抢到的组别显示出来。可是到主任给我们提要求的时候才发现抢答器要实现我功能远不只这么多,倒计时、蜂鸣提示、范规报警、电子计分器,这些我都没有考虑进来。主任也说了,这是一次院级的比赛,电子系做的东西要拿的出手,要做就做点样子出来。我想也好,虽有点难度,但符合我喜欢挑战难度的性格。我说行!这个活我做了! 接到任务开始布属,我把计分电路分了出去由其它几个同学做,我专攻抢答部分。由于没有独立设计电路的经验,刚开始得一步步慢慢深入,正好我会PROTEUS。软硬件的调度都靠它完成,这样可以省很多的时间。做抢答器,我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没日没夜的调试程序(当时单片机课程还没学到定时器中断,还得一边自学。)做PCB 板,采购元器件,安装,调试,运行。那时,他们的计分电路也做好了,用了16个数码管做显示。我们将计分和抢答电路板及数码管安

基于51单片机汽车信号灯的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汽车信号灯的课程设计程序源代码: #include void turn_left(); void turn_right(); void emergency(); void brake_turn_left(); void brake_turn_right(); void brake_emergency(); void turn_left_brake_emergency(); void turn_right_brake_emergency(); void delay(int z); unsigned char temp; unsigned char time=0; //记录中断次数,time=30时产生1HZ的 sbit L_FRNT=P1^0; //左前灯 sbit R_FRNT=P1^1; //右前灯 sbit L_DASH=P1^2; //左仪表 sbit R_DASH=P1^3; //右仪表 sbit L_BACK=P1^4; //左后灯 sbit R_BACK=P1^5; //右后灯 //sbit P3_0=P3^0; //sbit P3_4=P3^4; void main(void) { TMOD=0x01; //定时器0,方式1 TH0=(65536-50000)/256; //置初值,产生30MS定时 TL0=(65536-50000)%256; EA=1; ET0=1; TR0=1; //置成低电平 while(1) { }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P2=0xff; temp=P2; //P1先送0xff,P1中保存的是按键的值 //暂存键值到temp temp=temp&0x0f; //因为高四位不用,去掉 switch(temp) { case 0x0b: { L_BACK=0; R_BACK=0;} break; //刹车 case 0x0d: emergency(); break; //紧急 /*case 0x0B: //停靠 { L_FRNT=!L_FRNT; R_FRNT=!R_FRNT; L_BACK=!L_BACK; R_BACK=!R_BACK; }break;*/ case 0x07: turn_left();break; // 左转 case 0x0e: turn_right();break; //右转 case 0x03: brake_turn_left();break;//刹车左转 case 0x0a: brake_turn_right();break;//刹车右转 case 0x06: brake_emergency();break; //刹车紧急 case 0x01: turn_left_brake_emergency();break; // 左转刹车紧急case 0x08: turn_right_brake_emergency();break; // 右转刹车紧急default:break; } delay(28); P1=0xff; } void turn_left() // 左转 { if(time==5) { L_FRNT=!L_FRNT; L_BACK=!L_BACK; L_DASH=!L_DASH;

51单片机及C语言入门教程

51单片机 及C语言入门教程 注:排成16开版式,是为了方便自已打印阅读。请不要用于非法用途。 2007.12.20

51单片机及C语言入门教程 第一课 建立您的第一个C项目 使用C语言肯定要使用到C编译器,以便把写好的C程序编译为机器码,这样单片机才能执行编写好的程序。KEIL uVISION2是众多单片机应用开发软件中优秀的软件之一,它支持众多不同公司的MCS51架构的芯片,它集编辑,编译,仿真等于一体,同时还支持,PLM,汇编和C语言的程序设计,它的界面和常用的微软VC++的界面相似,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在调试程序,软件仿真方面也有很强大的功能。因此很多开发51应用的工程师或普通的单片机爱好者,都对它十分喜欢。 以上简单介绍了KEIL51软件,要使用KEIL51软件,必需先要安装它。KEIL51是一个商业的软件,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爱好者可以到KEIL中国代理周立功公司的网站上下载一份能编译2K的DEMO版软件,基本可以满足一般的个人学习和小型应用的开发。(安装的方法和普通软件相当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安装好后,你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建立自己的第一个C程序项目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建立一个小程序项目吧。或许你手中还没有一块实验板,甚至没有一块单片机,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KEIL软件仿真看到程序运行的结果。 首先当然是运行KEIL51软件。怎么打开?噢,天!那你要从头学电脑了。呵呵,开个玩笑,这个问题我想读者们也不会提的了:P。运行几秒后,出现如图1-1的屏幕。 图1-1启动时的屏幕

接着按下面的步骤建立您的第一个项目: (1)点击Project菜单,选择弹出的下拉式菜单中的New Project,如图1-2。接着弹出一个标准Windows文件对话窗口,如图1-3,这个东东想必大家是见了N次的了,用法技巧也不是这里要说的,以后的章节中出现类似情况将不再说明。在"文件名"中输入您的第一个C程序项目名称,这里我们用"test",这是笔者惯用的名称,大家不必照搬就是了,只要符合Windows文件规则的文件名都行。"保存"后的文件扩展名为uv2,这是KEIL uVision2项目文件扩展名,以后我们可以直接点击此文件以打开先前做的项目。 图1-2New Project菜单 图1-3文件窗口 (2)选择所要的单片机,这里我们选择常用的Ateml公司的AT89C51。此时屏幕如图1-4

51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报告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单片机课程设计内容 利用STC89C51单片机和LCD1602电子显示屏实现电子时钟,可由按键进行调时和12/24小时切换。 1.2 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 1.能实现年、月、日、星期、时、分、秒的显示; 2.能实现调时功能; 3.能实现12/24小时制切换; 4.能实现8:00—22:00整点报时功能。 1.3 系统运行流程 程序首先进行初始化,在主程序的循环程序中首先调用数据处理程序,然后调用显示程序,在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若有按键按下则转到相应的功能程序执行,没有按键按下则调用时间程序。若没到则循环执行。计时中断服务程序完成秒的计时及向分钟、小时的进位和星期、年、月、日的进位。调时闪烁中断服务程序用于被调单元的闪烁显示。调时程序用于调整分钟、小时、星期、日、月、年,主要由主函数组成通过对相关子程序的调用,如图所示。实现了对时间的设置和修改、LCD显示数值等主要功能。相关的调整是靠对功能键的判断来实现的。 第二部分设计方案 2.1 总体设计方案说明 1.程序设计及调试 根据单片机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完成Protues仿真电路的设计和用Keil软件编写程序,并进行仿真模拟调试。 2.硬件焊接及调试 根据仿真电路图完成电路板的焊接,并进行软、硬件的调试,只到达到预期目的。

3.后期处理 对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完成设计报告。 2.2 单片机系统方框图 2.2 单片机系统流程图 主流程图键盘扫描流程图

时钟流程图 第三部分主要器件及简介 3.1 主要器件 1. STC89C51单片机; 2.LCD1602液晶显示屏; 3.2 主要器件简介 1.STC89C51单片机简介 STC89C51是采用8051核的ISP(In System Programming)在系统可编程芯片,最高工作时钟频率 为80MHz,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 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 统及80C51引脚结构,芯片内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ISP Flash存储单元,具有在系统可编程(ISP)特性,配合PC端的控制程序即可将用户的程序代码下载进单片机内部,省去了购买通用编程器,而且速度更快。 2.LCD1602液晶显示屏简介

51单片机50个实例代码

51单片机50个例程代码程序里有中断,串口等驱动,直接复制即可使用1-IO输出-点亮1个LED灯方法1 /*----------------------------------------------- 名称:IO口高低电平控制 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a610011197.html, 编写:shifang 日期:2009.5 修改:无 内容:点亮P1口的一个LED灯 该程序是单片机学习中最简单最基础的, 通过程序了解如何控制端口的高低电平 ------------------------------------------------*/ #include //包含头文件,一般情况不需要改动, //头文件包含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定义 sbit LED=P1^0;// 用sbit 关键字定义LED到P1.0端口, //LED是自己任意定义且容易记忆的符号 /*------------------------------------------------ 主函数 ------------------------------------------------*/ void main (void) { //此方法使用bit位对单个端口赋值 LED=1; //将P1.0口赋值1,对外输出高电平 LED=0; //将P1.0口赋值0,对外输出低电平 while (1) //主循环 { //主循环中添加其他需要一直工作的程序 } } 2-IO输出-点亮1个LED灯方法2 /*-----------------------------------------------

名称:IO口高低电平控制 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a610011197.html, 编写:shifang 日期:2009.5 修改:无 内容:点亮P1口的一个LED灯 该程序是单片机学习中最简单最基础的, 通过程序了解如何控制端口的高低电平 ------------------------------------------------*/ #include //包含头文件,一般情况不需要改动, //头文件包含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定义 /*------------------------------------------------ 主函数 ------------------------------------------------*/ void main (void) { //此方法使用1个字节对单个端口赋值 P1 = 0xFF; //P1口全部为高电平,对应的LED灯全灭掉, //ff换算成二进制是1111 1111 P1 = 0xfe; //P1口的最低位点亮,可以更改数值是其他的灯点亮 //0xfe是16进制,0x开头表示16进制数, //fe换算成二进制是1111 1110 while (1) //主循环 { //主循环中添加其他需要一直工作的程序 } } 3-IO输出-点亮多个LED灯方法1 /*----------------------------------------------- 名称:IO口高低电平控制 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a610011197.html, 编写:shifang 日期:2009.5 修改:无 内容:点亮P1口的多个LED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