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的统计分析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的统计分析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的统计分析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的统计分析

第21卷第6期大学化学2006年12月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的统计分析

罗杨合1,2李勇2陈振林1谢复青1

(1贺州学院化生系广西贺州542800,2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

摘要综述了1989~2005年发表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相关文献。对论文发表的年代、期刊源和改革的热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反映了国内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概貌和发展趋势。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人们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中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为了了解国内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概貌和发展趋势,我们通过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到1989~200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244篇,对论文发表的年代、期刊源和改革的热点进行了统计分析。

1论文的年代分布

1989~2005年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按年代分布情况如表1。

表1论文的年代分布

年代论文量/篇百分比/%年代论文量/篇百分比/%年代论文量/篇百分比/% 198910.4119956 2.4620013614.75

199041.6419967 2.8720023413.93

199110.4119978 3.2820033112.70

199252.05199813 5.3320042610.66

199320.821999187.382005176.97

199472.8720002811.48合计244100

由表1可见,总的研究呈上升趋势,1989~1997年相关论文量很少,这也说明我们的统计时间从1989年开始是合理的。从1998年开始相关论文量迅速增加,2001年论文量最多,占总论文量的14.75%。由此可见,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

2论文的期刊源分布

对论文期刊源进行统计分析能使科研人员掌握论文的搜集途径,缩短查找资料的周期。相关论文期刊源分布情况见表2。

从总体上看,244篇文献分别发表在155种刊物中,分布比较分散,这说明分析化学实验

25

教学改革及其研究在全国普遍受到重视。从期刊种类看,各种学报提供的信息比较集中,占总载文量的56.15%。载文量相对较高的刊物有5大学化学6(22篇)、5实验室研究与探索6(12篇)、5实验技术与管理6(6篇)、5化工高等教育6(6篇)以及5卫生职业教育6(5篇)、5化学教育6(4篇)等。

表2论文的期刊源分布

刊名相关载文量(篇)占总载文量的百分比(%)

41种师专、高专学报5522.54

49种学院学报5823.77

23种大学学报249.84

大学化学229.02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24.92

实验技术与管理62.46

化工高等教育62.46

38种其他各类刊物6125.00

3实验教学改革热点分析

对相关文献按主题进行统计分析可知,更新与整合教学内容、完善考核制度、优化教学模式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文献218篇,占文献总量的89.3%,是实验教学改革的热点。其他研究论文26篇,占文献总量的10.7%,主要涉及某些具体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条件的控制及影响实验结果因素的分析,一些异常实验现象的解释及纠正等。现对实验教学改革的热点简要分析如下。

3.1实验内容的整合与更新

3.1.1分析化学实验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国内综合性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对四大基础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进行了整合,打破了四大化学界限,减少了实验总学时,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内容。这些做法最初只在综合性大学基地班试行,现已逐步推广。针对分析化学实验内容与无机化学实验有不少相似之处,有人提出将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整合为一门课[1],目前已有几个版本的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教材,但主要是供非化学专业学生使用。也有人认为应将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定性分析转移至无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中的分析天平使用及滴定操作转移至分析化学实验,这样可以避免课程的重复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还有人提出整合分析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以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促进学科间渗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1.2精选和压缩定性分析实验内容

精选和压缩定性分析实验内容,可以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定量实验训练,牢固树立/量0的概念。有人认为定性分析实验选择一至二组阳离子分析即可,而把重点放在未知物分析和混合物分离;也有人提出把定性分析内容压缩成/混合阳离子分析0一个实验;有些学校则砍掉了定性分析实验,但这样处理使课程失去完整性。多数师范院校则主张保留定性分析实验以突出师范性,还有人认为采用酸碱系统定性分析法更有利于学生今后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工作。

26

3.1.3更新定量分析实验内容

一是突出代表性,提高课时效率。针对现行定量实验内容陈旧、重复费时的现状,有人主张每类分析方法各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实验,增设一些文献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探索实验和选做实验[2]。二是突出实用性和地方性,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实验中引进区域资源材料分析和与地方工农业生产相关的实验项目[3],也可以让学生自拟一些感兴趣的实验,如树叶中铅含量的测定、矿泉水中钙镁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等。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又加强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三是突出前沿性和交叉性,开阔学生的视野。前沿性表现为在实验中引进教师及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所介绍的最新科研成果作为实验内容;交叉性则表现为分析化学手段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例如环境科学中的有机化合物检测等。绿色化学是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热点,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也越来越得到重视[4]。主要措施有:通过开展微型化实验[5]或将普通实验半微量化[6],减少或取消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加强常见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等。

3.2实验考核制度的完善

实验考核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化学实验考核制度的改革体现了以下3个鲜明特点:

3.2.1考核内容全面化

比较有代表性的考核方式有/切割式0评分、分段考核、累计评分、综合评分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体现/重平时看发展0的原则,从平时考核、操作技能考试和实验理论考试3个方面全面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其中,平时成绩主要从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实验纪律、桌面卫生、出勤等方面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40%~80%。

3.2.2考核标准具体化

平时成绩、操作技能考试和实验理论考试都有各自的量化指标和分值。如预习报告的考核要求主要是写预习报告、理解原理、实验方法清楚、正确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的考核要求主要是实验完成情况、操作规范、读数准确、独立思考;而实验报告则从实验数据、数据可信性、现象分析、结论、思考题等几方面考核。对操作技能考试和实验理论考试也要定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分值。

3.2.3考核方法科学化

主要措施有:对实验台编号,建立学生实验卡,/一卡、二查、三考0(填写实验记录卡,检查实验预习和基本操作情况,分段安排单项操作技术、实验综合能力和理论基础知识考试),/三度、三试、二严、一析、一改0等(考卷有广度、深度和科学评判尺度;考试内容有口试、笔试和操作设计考试;教学与命题人员分离严,评分严;请专家剖析考试结果;综合分析学生成绩后改进教学的措施)。计算机的普及解决了实验考核中的许多难题,如评定和管理成绩,建立考试题库等。利用计算机评价学生实验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不仅可以防止学生拼凑数据,而且避免了以教师所测数据作为评分标准的片面性,也避免了不同班级学生采用同一实验数据评分而造成的误差,使成绩评定合理化和公正化。

3.3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

根据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有人对实验操作训练提出了/三阶段0教学模式[7]:第一阶段,规范化操作训练;第二阶段,验证分析化学理论,正确树立/量0的概念,培养观察思维能力;第三阶段,综合设计实验,全面检查学生各种实验操作技能。根据不同实验内容的要求不同,有

27

人提出了/三层次0教学模式[8]:第一层次,理论验证型实验,也称/模仿式0实验,属于基本实验;第二层次,灵活应用型实验,也称/发现式0实验,属于综合设计实验;第三层次,知识创新型实验,也称/研究型0实验,属于提高型实验。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有人提出/全程实验0教学模式:即学生自己准备仪器、试剂、试样,自己独立完成分析实验的全过程,指导教师也不像在传统实验教学中那样详细介绍实验的成败关键及注意事项。

3.4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人们在实践中总结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其中关注较多的有分类指导教学法和设置障碍教学法。

分类指导教学法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合并同类实验,建立实验分类指导卡,确定验证性实验、推理性实验、应用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方案设计实验五级目标。二是将实验操作分成若干单元进行规范化循环训练。比如,有人将基本操作分为分析天平的称重、滴定操作、移取和定量转移溶液、重量分析及分光光度法基本操作、电位滴定操作5个单元,并将每一项操作分解成若干内容,要求学生反复练习,达到规范化的要求。三是根据学生的程度,分快慢班实验。

设置障碍教学法是为了克服学生做实验/照方抓药0的现象而提出的,主要从两方面去实施:一是全面使用未知试样或实物样品,增加实验内容的未知性和复杂程度;二是引进相互制约机制,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例如在酸碱滴定分析实验中,安排两个学生一组,一个配制酸标准溶液,另一个配制碱标准溶液,每个人配制的溶液供两人在以后的实验中使用,所配制的溶液是否合格对两人测定结果都有影响,因此每个学生都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认真做实验。

其他较新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还有:异步教学法,/学导式0教学法,/交互式0教学法,/一看、二讲、三练、四比赛0教学法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电教手段在教学方法中的运用也已非常普遍,使分析化学实验结果直观、形象、规范和可再现。此外,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中还强调师生情感的交流,保持师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全方位开放实验室,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操作的机会。

4评价与展望

10多年来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基本上改变了过去定性实验/照方抓药0,定量实验重复/称量)))标定)))测定0操作的情况;克服了甚至不需做实验就可以完成实验报告(照抄课本的现象结论或者通过化学计算),学生基本操作不规范,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理论与实际脱节等一系列不足。但是,有些研究成果的可行性还有待在实践中检验,有些文章内容重复,在短短的篇幅内几乎涉及到改革的各个方面,甚至有少数文章存在一稿多投及抄袭之嫌。

分析化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而又蓬勃发展的学科[9]。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也将随着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如今,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已拓展到有机物、药物和生命物质等多学科领域,研究任务已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发展到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分析要求已从常量水平发展到微量水平甚至超痕量水平。因此,实验教学内容将在经典的化学分析基础上引进现代仪器分析,教学要求将从理想体系的单一分析过渡到复杂的真实体系的综合分析,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也将发生新的变化。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还应与科学、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下转第52页)

28

B(c B ,sln)=B(p B ,g) K r =

p B /p

?

x B

K r 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平衡常数了,因为它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由(1)式可求$g sln G ?m (B r )、$g sln G ?

m (B r )也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与传统意义上不同,用新符号以示区别。通过(2)式,可以得到(3)式对应的公式: p B =p ?e -1

e

$g s ln S ?m (B r )

R

e -$g sln U ?m (B r )

RT

x B (6)

上式中的$g

sln U ?m (B r )是1m o l 物质B 从溶液中逸出至气相(标准压力)所需的能量,也就是该力场环境下的相对分子间力Lf ?

A -

B 。与实际溶液 p B =p *

B r B x B

及(3)、(6)三式进行比较,可得: r B =e

$g s ln S ?m (B r )-$g s ln S ?m

(B )

RT

e

$g sln U ?m (B )-$g sln U ?m (B r

)RT

给出了活度系数与状态函数改变量的关系。

参 考 文 献

1 韩德刚,高执棣.化学热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夏太国.大学化学,2005,20(3):62

3 时钧,汪家鼎,余国琮,等.化学工程手册.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上接第28页)

参 考 文 献

1 樊行雪,周其镇.大学化学,1995,10(2):25

2 阎俊英,习晓远.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3):106

3 黄增尉,袁爱群.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8(2):213

4 黄增尉.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4(2):4

5 罗明辉,杨勤,韦永勤,等.化工高等教育,2002(3):71

6 黄滨,罗学军,陈焕光.大学化学,2000,15(2):40

7 门瑞芝,张寒琦.高教研究与实践,2001(4):34

8 陈培丰,郑瑛.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5(1):1129 李克安.大学化学,2005,20(5):64

52

统计学论文范文

统计学论文范文 统计学论文范文 统计学课程是统计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财经类各专业学科的基础课和必修课,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市场对各种社会经济信息需求日益增加, 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乃至个人的经营、投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相关信息的取得及相应的数量分析,这些都高度依赖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和社会经济实践活动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何在统计学的教学中培养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统计学专业人才,必然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改革教学方法。 一、传统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成在的主要问题及负面影响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人生的目标模糊,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大部分学生都带着原来的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使他们在接受知识上比别的同学要慢一些,而且在课余时间,他们也不能自我加压。对于人生的长远打算更是缺乏认识,或者说有的同学是害怕思考,在回避或者逃避这个问题,缺乏青年人那种对知识广泛涉猎,锐意进取的精神。 2、学生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高等教育的学生综合素质也在明显的下降,高职专科这个层次的学生已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课的成绩较差。很多高职高专学校只要考生过了提

档线就可以录取,所以其文化课基础可想而知。 3、统计学课程的计算太复杂。 如组距数列的编制,其资料中的数据有几十至上百,要将其中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再分组,光凭眼睛观察是不行的,还有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指数曲线趋势模型、多元回归预测等等,这些计算都很复杂,手工计算量非常大,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是很难进行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的。 4、教师教学重理论,实践教学深广度不够。 有些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黑板写得满满的,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法带来很多弊病。教师讲得过多,他所能提供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主动训练能力的机会就越少,学生常处于被动位置,没有时间及时思考、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当然没法巩固。再有,讲得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掌握不了要领,课堂气氛也沉闷,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加上统计学的数学知识太多,本来他们的基础就不是那么好,无法听懂这些理论知识。 还有在当前评估热潮的推动下,许多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前所未有的实践教学,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浮于表面,实践教学深度不够,还不能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高质量地完成专业技能训练。统计学课程一般每周4~6节,总学时约60~70节,而实践课只占10%左右。这意味着该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践操作,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技能的培养被忽视了。

多元统计分析 课程论文.doc

HUNAN UNIVERSITY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有关我国居民消费因素的分析指导老师: 学生名字: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经济统计 学院名称: xxx学院

目录 概述 (1) 一、引言 (2) 二、数据概述系 (2) 三、分析方法 (3) 四、数据分析 (3) (一)相关分析 (3) (二)因子分析 (10) (三)聚类分析 (15) 五、分析与建议 (18) 六、心得体会 (19) 参考文献 (20)

有关我国居民消费因素的分析 概述 生活离不开消费,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消费也在逐渐变化,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的差异,消费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此篇论文主要目的是利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借助spss软件,对我国31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我国31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情况与统计指标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等8个指标之间的一些联系。并且通过因子得分,计算并排列出消费因素的综合得分,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31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情况做一个大致分类,进而对各个地区分类后的情况做一个分析和总结并结合文献以及资料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

一.引言 消费在宏观经济学中,指某时期一人或一国用于消费品的总支出。与经济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最终阶段,是生产者生产产品的目的和导向。如果没有了消费,生产的存在也会变得毫无意义,消费促进了生产,给生产带来了源动力。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并且消费促进了货币流通,提供了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拉动了经济增长,最终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费是国民经济保持增长的动力,只有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才能促进投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的增长,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的需求,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 故消费和生活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不但可以直观了解到我国总的消费趋向,各地区不同的消费主导因素,还能客观反映我国总的生活水平也就是经济发展的大致情况。统计年鉴中的八项指标: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囊括了居民消费的全部项目,居民日常消费可以清楚地从数据中了解到。再通过分析和整合,最终可以大致分析我国总体的消费倾向以及各个地区的异同点。再结合文献资料了解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进而对我国的总体消费水平做一个最终概括。 二.数据概述 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指标:

多元课程论文_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多元统计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论文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多元统计分析 班级:统计1203 姓名:李犁 学号:1304120724 2015年7月

目录 1.引言 (3) 1.1研究问题的背景 (3) 1.2研究问题的目的 (3) 2.分析方法的简单介绍 (4) 2.1主成分分析 (4) 2.1.1主成分分析的思想 (4) 2.1.2主成分分析的几何意义 (4) 2.2聚类分析 (5) 2.2.1聚类分析的思想 (5) 2.2.2聚类分析的过程 (5) 3.农村居民收入的多元统计分析 (5) 3.1主成分分析 (5) 3.2聚类分析 (7) 4. 农村居民支出的多元统计分析 (9) 4.1 主成份分析 (9) 4.2聚类分析 (11) 5. 结论 (13)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的相关问题,利用spss软件,首先对农村居民收入进行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网络实时数据,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几个重要因素。再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按照农村居民不同的收入对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聚类,分出几个不同的收入等级。然后对农村居民支出情况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影响收入的因素,再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不同的支出等级,最后将收入与支出综合分析,大致得出结论,我国实际的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支出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1.引言 1.1研究问题的背景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人口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比任何国家都重要,小康目标能否全面实现,重点、难点在提高人民收入,要实现农村稳定,农民小康和农业现代化,前提条件就是要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2000年,在国家连续三年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作用下,我国居民消费保持了稳中有旺的运行态势。但是从城乡消费结构来看,农村消费明显不如城市消费活跃。农村消费之所以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收入停滞不前以及受到农村传统消费观念的主导 1.2研究问题的目的 劳动者报酬收入和家庭主营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的农民收入有着很大不同,另一方面,经济改革使得地区之间、农民内部之间的富裕家庭和贫穷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二元思维”造就了经济发展层面上的“两个中国”-----“城市中国”和“农村中国”,“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即农民利益和平等待遇问题,“三农”是我国的根本问题,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客观准确的分析这些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因此,本文试图用多元统计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农民收入来源及消费支出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 实验教学大纲 ××××××××化学与化工学院 二〇一三年七月

2.大纲正文格式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分析化学实验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学科基础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分析化学实验》 学时学分:总学时 96 总学分 3 实验学时 96 实验学分 3 应开实验学期一~二年级二~三学期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系各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之一,它即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是与分析化学理论课紧密配合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及分光光度法。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达到下列要求: 1. 了解分析化学试验在生产实际及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 树立量的概念,掌握分析化学试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 3. 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设计分析方案,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作风以及做事认真、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实验素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科学品质。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100字左右)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实验加深对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有关理论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操作;学习并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操作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学会运用误差理论和分析化学理论知识,找出严重影响分析结果的关键环节;学会正确合理的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以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靠。使学生初步具有解决分析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三、适用专业: 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制药工程; 四、主要仪器设备: 托盘天平、电子天平、电炉、烘箱、漏斗、马弗炉、瓷坩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容量瓶、烧杯、试剂瓶。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为单独设课,所以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该课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材中给出相关的实验内容,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任课教师向学生讲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后,方可进行实验。 3.实验1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教师

统计分析方法课程论文

统计分析方法课程论文 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相关关系的 实证研究

摘要 投资者和经营者在信息获取方面的不对称使得投资者需要借助独立第三方对其内部控制报告进行审核评价,降低投资风险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通过阐述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和盈余管理的概念,引出理论分析二者直接的关系,并提出相应假设,考虑我国资本市场特殊条件,选择截面修正琼斯模型作为计量盈余管理的模型。在实证分析阶段,选取了满足研究条件的深市A股上市公司在 2012、2013 年两年的年报数据作为总体样本,运用单变量 T 检验、pearson 相关性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越高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即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Abstract As the asymmetry between investors and operators in terms of the access to information, the former need the help of an independent third party to audit their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report to reduce investment risk and make the right investment decisions. At first ,we take a review of the history documents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 then sum up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the two series . Through elaborate internal control we leads to a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corresponding assumption. Considering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we choose the sectional Jones model as amended measur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models. At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tage,we select the Shenzhen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2012 and 2013 annual data as the overall sample, using univariate T-test, pearson correlation test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research and analysis China's listed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control audit fees correlation deeply .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more internal control audit fees , the higher degre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 namely the internal control audit fe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Key words:Internal control audit fees;Earnings management;Empirical study

0055《教育统计学》考查内容及要求[1]

0055《教育统计学》考查内容及要求 考核形式:在线提交论文 考核内容及评分要求: 一、结合学习或工作实际,简述学习教育统计学的意义和价值(200字以内)。(10分) 二、在给出的四个题目中选择一个完成一篇论文,每一题目的具体要求详见附件。(90分) 1、论文基本框架(20分): 本课程考核注重研究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学生须着重描述“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研究方法”,并对“结论”进行解释说明。原则上学生提交的论文中应该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内容: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实验过程 四、使用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五、结论分析 2、论文质量(70分) (1)研究中使用的数据可以采用考生自己虚拟的数据(也可以参考题中所给出的参考数据); (2)论文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内容详实,格式规范,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例进行写作; (3)须独立完成,引用内容不得超过30%。 提交要求 (1)请认真查看两个考核内容所占分值,并将以上两个考核内容按照顺序整合在一个word文档中,字数要求在2000字左右。(最终提交一个文档。) (2)请使用“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论文”做为封面;正文使用宋体五号字;标题加粗。 (3)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在平台“课程考试---在线开放式考试”模块中上交。 附件: 论文考核范围及内容:(请在以下四个题目中选择一个完成论文) 一、请利用课中讲授的卡方检验统计分析方法,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做出以下方面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并根据研究结果撰写论文。 具体要求:参考如下数据(由于不能在计算机上计算,故仅用作模拟),应用卡方分析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

二、请利用课中教授的协方差统计分析方法,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做出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并根据研究结果撰写论文。 具体要求: 1、应用协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 2、在问题提出部分需要说明协变量(至少要有1个)的选择理由。 三、请利用课中教授的偏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做出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并根据研究结果撰写论文。 具体要求: 1、应用偏相关分析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 2、在问题提出部分必须说明中介变量(或称为桥梁变量)的判定与选择理由。 四、请分析以下数据在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得出的两个班级成绩的平均值差异是否有显著差异,并根据本分析产生的结果讨论:差异与显著性差异的关系。 具体要求: 1、应用T检验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 2、论文中需解释为什么均值差异要分辨显著与不显著,为什么会出现有很大差异却不显著的现象。 参照内容如下: 实验班的考试成绩如下(31人): 100 98 98 97 97 96 96 98 93 92 90 85 85 85 84 83 83 76 76 75 74 65 65 62 62 60 50 49 47 46 38 对照班的考试成绩如下(29人): 98 97 96 96 93 92 89 88 88 85 82 78 77 76 76 76 75 69 52 54 45 39 37 31 29 28 18 14 13 分析结果如下表格所示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论文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论 文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山东省十一城市综合实力统计分析摘要:本文根据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区域的概念,并利用2009年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截面数据,就山东省11市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其次,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根据行政区域划分的11个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东各市经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城市经济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一、引言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处于核心和龙头的地位,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解决当前和未来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山东经济发展显示出不平衡的态势,鲁东的少数几个城市GDP几乎占据全省三分之二[1]。很显然,山东省各市的城市化水平也存在显着差异, 青岛、济南等的城市化水平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泰安和滨州则相对落后。随着黄河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山东作为沿海省份必须清楚的看到发展差异并找出差异形成的原因,通过核心城市的优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是现实提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文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以及区域的概念,根据区域的行政划分,从山东省11个市出发,利用2009年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截面数据,首先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11个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和排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各市经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相关措施。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毕业论文

四川理工学院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中国国有控股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评价 学生:雷鹏程何君李西京 曾学成白俊明 专业:统计学 指导教师:柏宏斌 四川理工学院理学院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 中国国有控股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评价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国有控股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对反映行业经济效益的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产品销售率等五个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反映行业盈利能力和市场能力的两个综合指标。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反映经济效益的各指标的内部结构,表明行业经济效益主要由盈利能力和市场能力两个公因子决定。根据各行业在盈利能力上的得分和市场能力上的得分将工业行业分为五类,并对各行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然后用聚类分析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表明综合评价较为客观合理。最后,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行业掌控着国家工业发展命脉,对国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因此,考核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对挖掘重点行业和弱势行业,提高整个国有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企业或行业的经济效益由众多因素来刻

画,目前反映行业经济效益主要有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产品销售率等五个经济指标1。这些众多指标虽然能从多方面对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考察,但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分析问题的复杂性。在损失少量信息的前提下,设计一个或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并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对工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能够简化问题。此外,挖掘出反映经济效益的众多指标的内在基本结构,有助于指出各行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决定因素及瓶颈,也有助于对各行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二、文献综述 大量国内文献从灰色系统理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等理论与方法,考察了中国各行业、企业或地区经济效益的研究与综合评价。华中生、梁梁等用模糊聚类方法与数据包络分析分类法考察了合肥工业行业的经济状况,将各工业行业按经济效益的状况分为高、较高、一般、较差和差等五类[1](华中生、梁梁,1995)。王树岭等人利用TOPSIS 模型,对吉林省轻工业17个主要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排序,确定出相应的优势行业(王树岭等,1999)。本文以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主要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再次对各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法来验证综合评价的结果。 三、数据来源 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较多,不同文献中选取的指标不尽相同。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五个指标: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产品销售率,分别记为1X 至5X 。总资产贡献率(1X )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资产负债率(2X )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也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流动资产周转次数(3X )反映投入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成本费用利润率(4X )反映企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产品销售率(5X )反映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选取39个主要工业行业的数据整理如附录表1所示。 四、模型基本理论建立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理论 设对某一事物的研究涉及p 个指标,分别用1X ,2X ,…, P X 表示,这p 个指标构成的p 维随机向量为),,(21'=P X X X X Λ。设随机向量X 的均值为μ,协方差矩阵为∑。 对X 进行线性变换,可以形成新的综合变量,用Y 表示,也就是说,新的综合向量 1 《国家统计年鉴2009年》用这五大指标来反映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

统计学专业论文选题参考汇总范文

统计学专业论文选题 1、区域社会保障水平统计评价 2、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3、辅助信息对分层抽样成本与精度改善效果分析 4、二重抽样对提高辅助信息质量分析 5、企业统计质量控制方法应用 6、因子分析法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综合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7、我国价格波动传导机制的研究 8、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9、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福建省城乡统筹发展评价 10、福建省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分析 11、福建省(厦门市,漳州市)果蔬/光电/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12、福建省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 13、我国(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14、住宅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的实证分析 15、城乡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波动相关性的差异分析 16、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 17、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的模型构建与政策建议 18、福建省(漳州市)旅游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 19、旅游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研究——以漳州旅游产业为例 20、福建省产业结构的评价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21、福建省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实证分析 22、人民币汇率变动对FDI的影响分析 23、福建省经济增长中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的计量分析 24、中国城市化水平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25、对统计调查质量特征的探讨 26、利率变动对我国经济主体的行为影响与政策选择 27、**区域金融结构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8、关于我国统计指标消除季节因素影响方法的探讨

29、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模型解析——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 30、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检验 31、漳州市经济增长效率的随机前沿分析 32、基于面板数据的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33、福建省市域经济区位差异分析 34、福建省各区市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政府消费的产出弹性分析 35、福建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测算与评价 36、我国住房价格数据统计失真的原因探析 37、福建省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38、福建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1978-2009 39、福建省经济波动分析——基于ARCH类模型的实证 40、福建省城乡协调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41、某省各地市城市竞争力的聚类分析 42、我国东西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 43、某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 44、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45、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及其预测 46、中部六省对外贸易发展比较研究 47、闽浙苏农民收入增长及差异分析 48、某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 49、我国能源供求问题的研究 50、某省市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现状及其解决对策 51、中小企业群集及其启示 52、福建省与广东、江苏经济发展能力比较研究 53、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54、企业质量管理应用统计技术分析 55、漳州消费需求增长规律分析 56、贸易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探析 57、金融危机下漳州经济发展新思维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 设计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因子分析在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 姓名:王厅厅 专业班级:统计学级2班 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时间: 1月 3 日

目录 1.摘要: (1) 2.引言: (1) 2.1背景 (1) 2.2问题的研究意义 (1) 2.3方法介绍 (2) 3.实证分析 (10) 3.1指标 (10) 3.2原始数据 (10) 3.3数据来源 (13) 3.4分析过程: (13) 4.结论及建议 (25) 5.参考文献 (26)

1.摘要: 中国的环境问题,由于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环境法律日趋完善,执法力度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人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中国环境问题已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可是,仍存在着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问题,其中主要为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关键词: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因子分析2.引言: 2.1背景: 中国的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就,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进。可是,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环境质量还在恶化。大气二氧化硫含量居高不下,境质量呈恶化趋势,固体废弃物污染量大面广,噪声扰民严重,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一项报告表明:中国环境污染的规模居世界前列。 2.2问题的研究意义:

为分析比较各地环境污染特点,利用因子分析对环境污染的各个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并得到影响环境的内在因素,进一步对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进行分析,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各地区环境治理方法以及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政策改进环境问题,这对综合治理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3方法介绍 因子分析的意义:变量间的信息的高度重叠和高度相关会给统计方法的应用设置许多障碍。为解决此问题,最简单和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是削减变量个数,但这必然会导致信息丢失和 信息不完全等问题的产生。为此人们希望探索一种更有效地解决方法,它既能大幅减少参与数据建模的变量个数,同时也不会造成信息的大量丢失。因子分析正是这样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变量维数的分析方法。 因子分析的步骤: ·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要求原有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因子提取:将原有变量综合成少数几个因子是因子分析的核心内容。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周晓霞 (衡水学院应用化学系,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本文就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力度,使学生充分重视预习实验的重要性,以及把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收到了初步效果。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O6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2)24-0001-01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是化学系的基础课程之一。现有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我们结合本学院的现状,对分析化学实验的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改革后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科学品质;将学生化学实验教学从一般的知识技能传输验证性实验层次,提升到有目的地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度[1]。 一、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近年来,我们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建设力度,增加了小型综合性实验以及多步合成实验。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将各分支学科的重要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综合实验,不仅可以锻炼综合实验技能,而且可以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培养科学思维能力。设计性实验按照实验题目,教师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学生自行查阅文献并根据待分析样品的性质、含量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教师修改后,学生即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最后结论。 二、使学生对预习实验报告引起足够的重视 分析化学实验的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将实验内容写在黑板上,老师按照此内容讲解,长此以往,学生会认为即使不预习实验课,按照黑板上的内容一步步做就可以了,对实验课不重视,更有甚者,不做实验,实验报告上的数据都是抄袭他人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让学生重视分析化学实验课,采取了以下措施:(1)预习实验报告一定要做好,包括本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及处理方法,并且课前检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可以引起他们对实验课的足够重视。(2)引导学生多思考。讲解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再层层引导,使学生知道

2019.1《分析化学实验》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 英文名称:Analyt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A08153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2;课程总学分:1.5;实验课总学时:42 ;实验课总学分:1.5(化学专业)。课程总学时:42;课程总学分:1.5;实验课总学时:42 ;实验课总学分:1.5(应用化学专业)。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 二、课程简介 分析化学实验是高等师范学校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即是一门独 立的课程,又是与分析化学理论课紧密配合的课程。分析化学实验主要内容 为定量分析实验,重点学习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的实验原理及基本操作技能。 本课程需完成10个实验项目,大纲共安排实验项目12个:基本操作实验2个、验证实验8个、综合实验2个。12个实验中必做实验8个,选做实验4个,选做实验由学生任选其中2个实验合计组成10个实验。在授课结束后对实验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进行考核,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全部内容。合计42学时。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基本操作技能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树立“量”的概念,加深分析化学〈定量〉理论部分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为了完成本实验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工作,必须写好实验预习报告,明确各个实验的原理和实验内容,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在实验中做到心中有数。学会正确合理的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掌握天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基本仪器的使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培养学生清洁整齐、有条不紊的良好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细致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30%)、加平时实验综合成绩(70%)为实验课程总成绩。 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授课结束后对实验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进行考核。 平时实验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纪律考勤等各个环节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实验报告40%:实验报告要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应包含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最终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统计学期末论文

国贸1242班娄丁山1220702204 国贸1241班王龙雨1220702109 关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大学生素质不外乎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各种走向社会应具备的能力。我们都知道,管理者的工作质量是由他们所管理的人的工作质量来决定的,并且,企业的整个运作过程,除了一些核心技术之外,是没有多少秘密的,可以说企业是透明的,然而,一个企业能够成功,在市场上占据一席而立于不败之地,这关键在于对方法、措施的选择、运用、实施,而这关键也是人,可见,人在企业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他对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而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群体,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自身所有的就业能力素质,正是企业招聘人才的衡量标准之一。 关键词:培养环境毕业生优势综合素质工作态度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大学生素质不外乎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各种走向社会应具备的能力。首先,文化素质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说应该是已经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其次,道德素质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代的大学生虽然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走近我们的校园可以看到我们的大学生素质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高的,食堂窗口拥挤不堪,剩菜剩饭一大片;宿舍物品失窃,发卡捡到不交更是比比皆是;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也却有存在;甚至会发现有些大学生的素质不如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清楚的认识自己,正视自己你不比别人强多少,现在大学生很多见,不是什么稀罕物。对于公司来说更希望招到能够俯下身踏实工作的,富有团队意识的人。再次,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从业的必要和前提条件,很多公司在招人的时候都会进行体检,而心理素质则是一个人承受压力所必须的基本能力。最后,大学生走向社会要有强大的适应能力,耐力,知觉能力,思维能力,创新力,以及吃苦耐劳,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开拓精神的人。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早已成为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年复一年,大学毕业生都在为就业四处奔波,使出十八般武艺,据劳动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论文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论文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期末 论文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分析 ——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分析 目录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分析 ——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分析 摘要:本文综合了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先进行因子分析, 再用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在2014 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数据基础上, 本文较多运用了31个省份的因子得分,计算出单因子情况下31个省份的得分和31个省份在八项消费产生的3个因子上的综合得分, 再把该得分作为31个省份的属性, 采用离差平方和(ward)方法进行聚类, 最后将城市分为三层,对整体进行综合评价和说明。 关键词: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分析 一、引言 由于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地区、一些乡村、一些居民群体的生活目前与小康指标仍有差距,有的甚至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国现有65%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居民的生活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问题。因此,笔者就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期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问题作一研究,并以此寻求合理的解决思路。 二、因子分析法 、统计思想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变量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以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依据相关性的大小将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成为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试图用最小个数的不可观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可观测的每一个变量。 、因子的确定 利用2014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资料。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015)》做因子相关性分析得: 表一、相关矩阵表

多元统计分析论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地区经济指标研究 09统计班徐晓旺 【摘要】 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经济指标是评判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搜集的相应数据建立数据库,基于主成分分析、同时运用聚类分析以及判别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对全国各地区的经济状况进行综合指标分析。研究各省经济发展在全国的分布特征、筛选出具备可对比性的指标,进而探究造成差异的原因,同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地区经济指标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的车轮将会继续滚动。在整体水平提升的同时不难发现:我国各地区间发展势必存留着一定的差距,了解其具体的分布特征注定会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挖掘的信息。结合对进出口总额、居民消费水平等9个经济指标的研究,致力于分析各地区硬件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状况的异同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本文将对中国31个省份地区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首先,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众多指标做降维处理并赋予各主成分以实际意义以获取综合性指标;进而,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通过聚类分析法把我国的31个地区分类;最后,根据聚类的结果建立判别函数同时运用判别分析将新疆、广东两个省份归类。 二、主成分分析 搜集到的经济指标为: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邮电业务量、客运量、货运量、公交车运营数、居民平均工资和居民消费水平这九项指标。 在运用SPSS软件对以上数据开始分析前首先进行标准化处理,接着通过SPSS的操作,得到了如下的总方差分解结果(见表一): 表一

由表一中结果可以看到保留2个主成分为宜,这2个主成分集中了原始9个变量信息的88.392%,可见效果比较好,这样原来的9个指标就可以通过这2个综合指标来反映。此时,这2个主成分就起到了降维的作用。通过SPSS进一步的操作还可以得到如下的主成分系数矩阵(见表二): 表二 由表二可以得出前2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为: Y1 = 0.852 X1 + 0.979 X2 + 0.821 X3 + 0.957 X4 + 0.885 X5 + 0.742 X6 + 0.967 X7 + 0.226 X8 + 0.513 X9 Y2 = 0.393 X1 - 0.113 X2 - 0.419 X3 - 0.032 X4 - 0.233 X5 - 0.483 X6 + 0.109 X7 + 0.915 X8 + 0.786 X9 通过对上述线性组合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在主成分1中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邮电业务量、客运量、货运量和公交车运营数这几项指标的系数明显比主成分2的系数大,可以将Y1归类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硬件基础指标;在主成分2中平均工资和消费水平指标的系数最大,可以将Y2归类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居民生活指标。 这样就将繁冗的9个指标归结为上述2个,这两项指标相互作用,共同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主成分得分如下(见表三): 表三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实验教学大纲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学化学实验研究 英文名称::T he Research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程(必修)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化学 学时学分:54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化学教学论 二、课程简介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是研究化学实验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学生在高年级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知识和规范的操作技能、技巧,并探索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的改进,为学生从事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准备实验和演示实验的能力。掌握规范的操作技能、技巧,并具备一定的改进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准确、细致、整洁的良好科学习惯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四、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50%,采用课堂提问、实验小作业等形式进行;期末课题交流,交流成绩占50%。本课程不设书面考试。考核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1.平时做实验的态度、实验的结果; 2.每次作业及实验报告有否创新的设想; 3.交流发言或模拟演示讲课;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六、实验内容 实验一、灯的使用和玻璃管加工 目的要求:1、了解煤气灯或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掌握玻璃管的截断、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内容:1、灯的使用 2、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酒精灯、煤气灯(或酒精喷灯)、石棉网、木条、硬纸片、 锉刀、橡皮胶头、玻璃管、捅针、灯芯绳、玻玻棒、米尺、 量角器。 计划时数: 4学时 实验类型:必做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每组人数: 1人 实验二、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目的要求: 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 2、探索水电解器的代用装置。 3、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演示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 演示的初步能力。 实验内容:自行设计实验装置(要求装置简单、便于操作、现象鲜明、装置合理) 主要仪器设备药品:导线、水槽、直流稳压电源、电插板、试管、铁钉、保 险丝、1:10的稀H 2S0 4 、l0%的NaOH溶液 计划时数: 4学时 实验类型:必做 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 每组人数:1人 实验三、氧气的性质演示实验的准备 目的要求:1、了解氧气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本实验的操作 技术,总结实验成功的关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