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老化性皮肤病的概念

光老化性皮肤病的概念

光老化性皮肤病的概念
光老化性皮肤病的概念

1、光老化性皮肤病的概念:

光老化是指皮肤长期受到光照而引起的老化,主要由UV A、UVB照射引起皮肤氧自由基产生过多,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变性、断裂和减少,黑素合成增加,主要表现为:色素异常:色素沉着斑、日光型角化、脂溢性角化。

其他:雀斑也能治疗

面部红血丝:毛细血管扩张

其他:酒渣鼻、皮肤异色症及座疮消失后遗留的红斑

皮肤松弛、细小皱纹、毛孔粗。

其他:座疮消失后遗留凹陷性瘢痕

皮肤颜色晦暗。

2、容易发生光老化的年龄:

在人25岁之后。由于人们在环境中长期受到紫外线UV A、UVB照射是引起光老化主要原因。尤其对肤色较浅的人来说,遮挡紫外线能力较弱,更易发生光老化。另外工作劳累,失眠,饮食不规律可以加速光老化的过程。

3、光子嫩肤治疗光老化性皮肤病的原理和疗效:

原理: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

强脉冲光可发射的谱段范围为430-1200nm,决定了不同疾病可选择不同的波长进行治疗。

对于浅表色素性疾病,如色素沉着斑、雀斑等,可选择波长560nm、590nm进行治疗。对于较深黑色性疾病,可选择波长615nm、695nm进行治疗。

色素沉着斑:100%

雀斑:100%

老年斑:85%

黄褐斑:74%

血红蛋白吸收峰值约为585nm,血红蛋白吸收了能量后,产生了热能从而使血管发生凝固、破坏。因此去除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等其他血管扩张性疾病。

毛细血管扩张:85%

酒渣鼻:74%

强脉冲光作用于皮肤后产生的光化学作用,使真皮层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内部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产生新的胶原蛋白,排列更加有规律,恢复皮肤的弹性,消袪皱纹,缩小粗大的毛孔。

光老化皮肤松弛:90%

毛孔粗大:72%

4、光老化性皮肤病如何预防?

尽量避免强烈日光的照射,外出时应打伞、穿浅色衣服或外用遮光防晒剂,

日光保护因子(SPF)大于15的防晒剂。

坚持自我面部保健按摩可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加皮肤细胞活力、

光子嫩肤:恢皮肤的弹性,消袪皱纹,缩小粗大的毛孔。改善红脸症(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斑(雀斑、黄褐斑)等

应注意切勿选用含激素、汞、砷等成分的化妆品。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临床能力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临床能力 考核内容和要求 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申请人在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应在本学科从事临床工作至少三年,完成皮肤病与性病基础培训,掌握其基础理论知识和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临床处理技能。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皮肤病与性病学临床知识包括临床皮肤病学、性病学、职业性皮肤病、皮肤病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 (2)本专业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浅部真菌感染、疣、带状疱疹、脓疱病、药疹、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玫瑰糠疹、银屑病、痤疮、脱发、疥疮、白癜风、色素痣以及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抱疹、霉素)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3)皮肤病常见皮损诊断与鉴别诊断。 (4)皮肤病常用治疗原则。 2、熟悉 (1)皮肤病理学、皮肤免疫学、皮肤真菌学和皮肤生理学。 (2)重症药疹、湿疹、红斑狼疮、寻常型和特殊类型银屑病、大包性皮肤病、硬皮病、皮肌炎、皮肤恶性肿瘤、皮肤血管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软下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3)皮肤病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 3、了解 (1)皮肤病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2)本专科一些少见病和疑难病诊治原则。 (3)艾滋病的诊治原则。 (4)典型麻风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临床技能 1、掌握 (1)斑贴试验、皮内过敏试验方法及诊断意义。 (2)疥螨检查、真菌检查、淋球菌检查方法。 (3)皮肤活检术。 (4)换药、湿敷、皮损内注射、刮疣等治疗方法。 (5)常用的皮肤理疗方法:熟悉紫外线、二氧化碳激光、激光、微波、氖氖激光、PUVA疗法等的适应症、禁忌证和操作方法。 2、熟悉 (1)真菌培养及常见菌的鉴定技术。 (2)了解免疫组化染色体等实验技术的原则及临床应用。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遵纪守法,服从组织,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 应掌握皮肤病和性病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发展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处理皮肤病性病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处理急重症和某些疑难病,具有对本专业本科生带教能力,掌握有关研究技术,写出有一定新见解的学位论文,毕业后达到住院医师水平。 3.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皮肤病与性病专业的外文文献,并能较好地撰写论文的外文摘要。 4. 注意体育锻炼,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变应性皮肤病 2.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3. 红斑银屑性皮肤病 4. 麻风性病防治研究 5. 皮肤组织病理学研究 6. 遗传性皮肤病基因研究 三、学习年限与时间安排 1. 学习年限:三年 2. 学习时间安排: 第一学年学习学位课程,第二至第三学年学习专业课和专业外语,临床实践,必要环节的培养和学位论文研究。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1.公共必修课学时学分 (1)自然辩证法 40 2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0 1.5

(3)英语 180 6 (4)专业英语 40 2 2. 科研方法课 (1)计算机医学应用基础(必修) 40 2 (2)医学统计学(必修) 80 4 (3)医学文献检索(必修) 30 1.5 (4)临床流行病学(必修) 30 1.5 (5)免疫学实验 15 1 (6)基因工程学试验 15 1 (7)生物芯片与蛋白纯化实验 15 1 3.基础理论课 (1)医学免疫学(必修) 30 1.5 (2)基因工程学 30 1.5 (3)分子生物学概论(必修) 30 1.5 (4)医学实验动物学 30 1.5 (5)细胞生物学 30 1.5 (6)分子遗传学 30 1.5 (7)病理生理学 30 1.5 4.专业课(专业英语)(第四学期完成) 专业课学习教学内容为:①以张学军主编的《皮肤性病学》(教辅教材,2004年人卫出版社)为基本教材;以第九版《Andrew临床皮肤病》中导师指定的章节作为辅助教材;②皮肤组织病理学;③皮肤真菌学;④麻风病学;⑤药剂学(外用药);⑥病理学;⑦病原微生物学。学习方式为: ①对指定学习内容,要求硕士生应以自学为主;②安排专家指导硕士生的门诊和病房临床实践, 要求硕士生能规范地书写门诊和住院病历至少5份;③组织导师和专家,针对本专业在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学术讲座,每学期至少5次;考核应达到的要求:①应较全面地掌握皮肤病和性病的基础知识及目前进展概况;②能较熟练地掌握常见皮肤病和性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治疗原则;③掌握常见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某些皮肤病的免疫病理特点; 考试方式为:①书面考试;②对门诊和查房时提问的问题回答正确率;③对病历(住院病历)的规范化程度的评价;④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考核成绩合格者可获5学分。

皮肤病与性病投稿须知

《皮肤病与性病》 网络投稿须知公告 一、投稿方式及流程 1.投稿方式 电子邮件投稿(即网络投稿)本刊所接收的电子稿件,一律要求用Word 文档电子版格式(图表均插入文中,并同时提供一份JPG图片格式单独发送),采用网上发送Email邮件方式投稿,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投稿”字样。本刊全国统一投稿电子邮箱E-mail:;邮寄来稿请尽量用小四号字打印在A4纸上,凡字迹潦草、涂改不清的稿件,恕不受理。 2.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电子邮件投稿请拍照后以JPG格式的附件来邮),作者单位对文稿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并声明未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注明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学历、职称、职务、单位、地址及邮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稿件录用通知书》后不再进行改动。 3.为加快稿件处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条件允许的作者请尽量优先选择电子邮件的方式投稿,本刊全国统一投稿电子邮箱E-mail:。请作者尽量勿选择邮寄稿件,以免遗失或延误时间。热忱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和订阅。 二、来稿特别注意事项 1. 获基金及获奖文稿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

出,并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本课题受××基金资助(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原件拍照,以JPG格式来E-mail告知。凡属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以上攻关课题及获科技成果奖、发明奖的论文,请予以注明,并请附有关审批机构或部门审批证明拍照,以JPG格式来E-mail告知。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拍照,以JPG格式来E-mail告知 2. 请参照《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文章格式书写,特别留意参考文献部分,请标注清楚文献标志码、期卷号、起始页码及标点符号等。 3. 请在电子文稿末注明第一作者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E-mail及手机号码。 4. 每幅图(表)均要有序号和标题,表格采用三线表,图要有简要图解。病理照片除附文字说明外,还应注明放大倍数、其特征组织相应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图片除排在word文档中外,还须单独提供原始图片或“*.jpg”格式图片,图片要求名称与文中一致,大小>300 kb,数码相机图片象素要求在400万dpi以上。 三、编辑部联系方式: 编辑部详细地址:昆明市环城南路双龙新村243号《皮肤病与性病》编辑部,邮政编码:650011。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有关稿件沟通事宜,编辑部均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联系,作者接收本刊《来稿录用通知书》后,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通过回复电子邮件方式,进行同意稿件在本刊发表的授权意愿。 未经《皮肤病与性病》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刊发票据、赠阅杂志、光盘和获奖荣誉证书及奖金亦寄给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本刊

皮肤病试题及答案

2016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 (皮肤病专业试卷)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 共100分,60分合格。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题,共50分) 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盘状红斑狼疮的实验室检查的特点() A.部分患者免疫指标阳性 B.蛋白尿 C.抗Ro(SSA)和La(SSB)抗体阳性 D.ANA高滴度阳性 E.ENA阳性 2. 亚急性湿疹选择外用药剂型() A.溶液 B.软膏 C.硬膏 D.震荡剂 E.醑剂 3. 毛囊角栓可见于哪种疾病() A.DLE B.天疱疮 C.玫瑰糠疹 D.银屑病 E.多形红斑 4.以下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环磷酰胺的是() A.肝损害 B.流感样症状 C.膀胱毒性 D.肾损害 E.血小板降低 5. 斑贴试验不适合于检查() A.接触性皮炎 B.职业性皮炎 C.特应性皮炎 D.神经性皮炎 E.化妆品皮炎 6. 银屑病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Kobner现象 B.Auspitz征 C.薄膜现象 D.靶形红斑 E.蜡滴现象 7. 色素失禁一般不见于下列那种疾病?() A. 色素失禁症 B. 银屑病 C. 红斑狼疮 D. 黑变病 E. 扁平苔藓 8. SSSS是下列哪项的缩写() A. 血管性水肿 B. 丘疹性荨麻疹 C. 寻常型脓疱疮 D. 系统性红斑狼疮 E.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9. 带状疱疹的特点哪项不正确() A. 常单侧发生 B. 多见于肋间神经 C. 丘疱疹互相融合 D. 全身表现轻微 E. 神经痛 10. 对梅毒螺旋体最有效的是() A. 青霉素 B. 链霉素 C. 四环素 D. 红霉素 E. 丁胺卡那 11. 水痘患者需隔离至() A.热退后5天 B.发疹后5天 C.发病后5天 D.所有皮损干燥结痂 E.所有皮损消退 12. 麻疹的出疹顺序() A. 面部-耳后-上肢-躯干-下肢 B. 耳后-面部-上肢-躯干-下肢 C. 面部-耳后-躯干-上肢-下肢 D. 躯干-耳后-面部-上肢-下肢 E. 躯干-上肢-下肢-面部-耳后 13. 关于嗜酸性筋膜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不正确的是() A.外周嗜酸细胞明显增多 B.ESR降低

6--真菌性皮肤病

市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真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真菌性皮肤病亦可称皮肤真菌病,是指由医学真菌所引起的人类皮肤、粘膜及皮肤附属器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二、真菌的特点:具有真正细胞核,产生孢子,以寄生或腐生等方式吸收养料,仅少数类群为单细胞,多有分支或不分支的丝状体,能进行有性生殖和(或)无性生殖、具有甲壳质的微纤维或纤维素(或其他葡聚糖)或两者兼有的细胞壁的有机体。 三、真菌的种类:发现近20万种真菌,其中仅有极少数真菌具有相当毒力,能侵袭人体。多数真菌平时无害,只有当宿主免疫受损时它们才具有侵袭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真菌按其形态可分为两大类,即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后者分为皮肤癣菌和非皮肤癣菌的霉菌。 四、真菌病的分类:共有五种表现形式:侵袭性感染、机会性感染、真菌性变态反应、真菌中毒及真菌致癌; 若按感染部位来分,则可分为浅部真菌病、皮下组织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三大类。 1.浅部真菌病:是指限于表皮、皮肤附属器和粘膜的真菌感染,主要致病微生物为皮肤癣 菌和念珠菌,大多表现轻微,容易诊断,疗效良好; 2.深部真菌病:则指那些累及真皮及以下、脏、血液和系统性真菌感染,主要致病微生物 为念珠菌、曲霉、隐球菌及毛霉等,大多为机会性感染,患者多有较严重的基础疾患或免疫抑制,如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可危及生命。 第二节浅部真菌病 头癣 一、定义:是一种累及头皮毛囊的皮肤癣菌病,通常可导致炎症性或非炎症性脱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前儿童。 二、致病微生物和发病机制 头癣患者的毛发在显微镜下有三种主要类型,即发外型、发型和黄癣,反映真菌侵入毛干的模式,但不论哪一种模式,其临床均基本表现为脱发和鳞屑并常伴炎症反应。 三、临床表现 头癣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头癣的临床表现可分为黄癣、黑癣、白癣和脓癣4种类型。 ◆黄癣或称黄癣菌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其典型皮损为黄癣痂和黄癣发,前者是黄癣菌孢子在侵入头皮部位的脓疱大量繁殖,形成圆形碟状的黄痂所致,其中央微凹,界限明显,2~5mm直径或更大,中央有一根头发穿过,可融合成片,甚至可覆盖整个头皮,可嗅及一种难闻的鼠臭味。黄癣菌的溶组织作用可破坏毛囊,故黄癣愈后常遗留萎缩性瘢痕,导致永久性脱发。 ◆黑癣可见于儿童及成人。皮损初起以丘疹为主,渐向周围蔓延,形成钱币大小的环状皮损,中央有愈合倾向,可见少许鳞屑。随着病程进展,毛发渐失去光泽、弯曲以至折断,在毛囊口形成以断发为标志的所谓“黑点”,镜检可见充满全长病发的发型关节孢子,但也有病发高位折断的情形,即在出头皮2~4mm或更长处折断,片状分布类似白癣,但无菌鞘。 ◆白癣:早期表现为环状体癣样皮损,边缘隆起,为病菌侵入部位形成的丘疹或水疱/脓疱向周围等距离扩散所致,以后演变为以鳞屑为主的斑片,无明显边缘隆起;斑头发大部或全部距头皮2~4mm处折断,外围绕以灰白色菌鞘;镜检见成堆密集发外小孢子;有时原发斑疹的周边有小的“子斑”,系菌鞘脱落播散传染所致。 ◆脓癣:主要由一些亲动物性或亲土性皮肤癣菌引起,机制为患者对真菌抗原产生迟发性

皮肤与性病学分类模拟题8含答案

皮肤与性病学分类模拟题8 一、填空题 1. 重型药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2. 药疹的发病机制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答案:免疫性反应非免疫性反应 3. 致敏药物的检测可分为______试验和______试验两大类。 答案:体内试验体外试验 4. 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青霉素链霉素巴比妥类药磺胺类药解热镇痛类药抗癫痫类药 5. 皮肤试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斑贴试验划破试验皮内试验 二、单选题 1.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患者,发疹前曾用多种药物,请从以下药物中确定何为致敏药物______。 A.鲁米纳 B.青霉素 C.链霉素 D.保泰松 E.都有可能 答案:E 2. 男,23岁。因头痛服用索米痛片一粒,1h后唇部发麻,龟头冠状沟处刺痒,继之上述部位红肿。诊断______。 A.药疹

B.单纯疱疹 C.接触性皮炎 D.包皮龟头炎 E.梅毒 答案:A 3. 药疹的变态反应下列哪项正确?______。 A.药物都是大分子物质,可有完全抗原作用 B.大多药物为低分子量化合物,也有抗原性 C.低分子量药物需在体内和蛋白质、多糖、多肽等载体结合,才能成为完全抗原 D.药疹无交叉过敏 E.药疹无多价过敏 答案:C 4. 药疹与下列哪项关系正确?______。 A.皮疹与药理作用无关,与服药量无一定相关性 B.皮疹与药理作用有关,与服药量有一定相关性 C.剂量大才能发生皮疹 D.与季节有关,春夏季易发 E.与服药时间有关 答案:A 5. 对固定型药疹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______。 A.是特定药物引起的药疹 B.边界清楚的红斑 C.停服致敏药物后可痊愈

冬春病鱼类真菌性皮肤病水霉病

冬春病鱼类真菌性皮肤 病水霉病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冬春病鱼类真菌性皮肤病水霉病 ? 1、病原 由水霉科的水霉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真菌不仅感染苗种和成鱼,也是鱼卵孵化时的大敌,又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体表损伤因水霉菌寄生而诱发并发症的主要途径。据研究,水域中共有45种以上的真菌可感染鱼类,其中尤以水霉菌和绵霉菌为甚。 水霉菌广存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于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为一种常在的霉菌,于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时各中的游离孢子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发生于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菌游离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

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表层的菌丝则向外延伸,形成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并于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游离孢子到水中,经由水而传播各处。 2、症状及流行 水霉病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时期均会发生。一般水温在18℃左右的早春、晚冬最为流行。对于成鱼多数是在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擦伤所致。 霉菌最初从鱼体伤口侵入时,吸收坏死细胞为养料,菌丝向组织内、外生长。在初期,肉眼看不出什么症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深入肌肉,蔓延扩展,在不同部位生成绵毛状菌丝,菌丝长达2~3厘米,故称为“生毛”。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黏附,使组织坏死,同时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3、防治方法 1生石灰彻底清塘,可减少此疾病的发生。 2操作小心,勿使鱼体受伤。

皮肤病与性病学-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皮肤病与性病学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专业代码100206) Ⅰ.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有志从事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临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学风严谨,身心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事业而献身。 2.要求硕士生具有坚实的皮肤性病学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国内外本学科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动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进行科学研究。 3.要求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较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典型疑难病例能熟练运用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作出正确诊断处理,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应用第一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 学习时限一般为3年。第一学期课程学习,第二至三学期上半年临床训练,选题,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准备开题,下半年临床训练,做文献综述报告和开题报告,并请同行专家评议,进行课题预实验、实验,第五至六学年上半年课题实验,参加专业英语、专业课考试;下半年撰写科研论文、学位论文,预答辩、答辩。 三、研究方向 1.接触性皮炎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 2.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3.皮肤肿瘤研究 4.性传播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艾滋病的防治)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 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三部分(见课程设置表)

皮肤与性病学分类模拟题2含答案

皮肤与性病学分类模拟题2 一、填空题 1. 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选择性感染皮肤或黏膜上皮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临床分为四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 2. 单纯疱疹病毒根据其抗原性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 答案:HSV—Ⅰ HSV—Ⅰ 3. 单纯疱疹为______所引起,带状疱疹由______引起。 答案:单纯疱疹病毒(HSV)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4. 原发性单纯疱疹的临床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隐性感染疱疹性口龈炎新生儿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接种性单纯疱疹5. 水痘的皮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形态。 答案:红斑丘疹水疱结痂 6. 带状疱疹的好发部位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______排列,多发生于身体的______,一般不超过______。 答案: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腰骶神经神经痛带状一侧正中线 7. 传染性软疣的典型皮损特点是呈______形、直径______、呈______色、表面有______,中央有______,内含______。 答案:半球形3~5mm 灰色或珍珠色蜡样光泽脐凹白色干酪样物质 二、单选题 1. 丘疹中央发生脐凹的疾病有______。 A.丘疹性梅毒疹 B.传染性软疣 C.神经性皮炎 D.银屑病 E.寻常疣

答案:B 2. 以下哪种疾病水疱分布成簇?______。 A.脓疱疮 B.水痘 C.单纯疱疹 D.天疱疮 E.多形性红斑 答案:C 3.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______。 A.螺旋体 B.衣原体 C.细菌 D.病毒 E.真菌 答案:D 4. 各种病毒所引起的皮肤病各异,引起疣的病毒是______。 A.疱疹病毒 B.痘病毒 C.副黏液病毒 D.人类乳头瘤病毒 E.细小核糖核酸病毒 答案:D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 【诊断】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 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治疗措施】 1.家庭用药 (1)糜烂型:先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雷佛奴尔溶液浸泡, 然后外涂龙胆紫或脚气粉,每日2次,待收干后再喷点维达宁喷剂或者药膏,每日2次。 (2)水疱型:每日用热水泡脚后外搽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 一次。皮干后再喷点维达宁喷剂或者药膏。 (3)角化型: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膏或与复方水杨酸酒精交替外用,早 晚各一次。最好涂药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药物浸入厚皮,便于厚 皮剥脱。 (4)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足光粉治疗各型脚气,疗效显著,每晚泡脚一次,3次奏效。具体用法可见说明。 2.中药及偏方

(1)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 于患处。适用于糜烂型。 (2)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 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感染时应用有良好效果。 (3)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 有良效。 3.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激发感染。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4.用药治疗的同时,对病人穿的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福尔马林液塞入鞋中,装入塑料 袋封存48小时,以达灭菌目的。 【病因学】 本病是由皮肤癣菌(真菌或称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 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 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 【预防】 1.要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汗脚要治疗。勤换鞋袜,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鞋子要通气良好。 2.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经常处理,用漂白粉或氯亚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传染脚气

《皮肤与性病学》课程标准

《皮肤与性病学》课程标准 第一篇皮肤性病学总论 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导论 [教学目标] 了解: 1. 皮肤病学的定义和范畴。 2. 皮肤的层次、结构及组织构成。 3. 皮肤的功能。 4. 皮肤与机体其他系统的生理及病理联系。 理解: 1.表皮的层次及主要细胞类型(角质形成细胞及树突状细胞)。 2.概念及术语:桥粒;半桥粒;基底膜带(BMZ);Langerhans细胞;皮肤免疫系统(SIS) 3. 掌握英文单词或术语:dermatology;venereology;epidermis;dermis;keratinocyte;Langerhans cell;melanocyte;fibroblast 应用:解释皮肤的功能。 [重点难点] 重点:表皮的层次及主要细胞类型(角质形成细胞及树突状细胞)。 难点: 1.皮肤的结构。 2.皮肤的功能。 [学时分配] 0.5学时 第二章皮肤病与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教学目标] 了解: 1. 皮肤病与性病的主观症状:痒、痛、灼热、感觉异常及全身症状。 2. 皮肤病与性病的诊断步骤:根据病史、系统检查、皮肤检查(视诊、触诊、压诊、刮诊、嗅诊、某些特殊试验如皮肤划痕试验等)、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后作出诊断。 理解: 1. 皮肤病与性病的体征——皮肤损害 ①原发损害(原发疹):斑疹、丘疹、斑块、结节或肿块(包块)、风团、水疱(大疱)、脓疱及囊肿。 ②继发损害(继发疹):鳞屑、痂、抓痕、皲裂、浸渍、糜烂、溃疡、瘢痕、萎缩、苔藓样变及硬化。 2. 皮肤损害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视诊:皮损的部位、性质、大小、数目、颜色、形状、边缘与界限、表面及基底情况、疱壁及内容物情况、分布与排列等。 ②触诊:皮温、出汗与皮脂情况,皮损的质地或浸润感,皮损的活动度或与周围组织的

皮肤性病考试要点总结及常见皮肤病名词解释

常见皮肤性病名词解释 皮肤附属器:是由表皮衍生而来,包括毛发、毛囊、皮脂腺、小汗腺、顶泌汗腺及指(趾)甲等。 角质形成细胞:此细胞具有合成角质蛋白的功能,自表皮基底逐渐向上分化,依次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最后形成角质蛋白而脱落。 黑素细胞:起源于神经嵴,是一种树枝状细胞,位于基底细胞间。 朗格汉斯细胞:起源于骨髓,为表皮中另一种树枝状细胞,常出现在棘层。 基底膜带:位于表皮和真皮之间,藉此使表皮和真皮紧密连接;它也是一种“多孔的”半透过滤器,为体液和细胞交换的通道;有许多免疫反应的物质也常出现在此处。 酊剂:是不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 振荡剂:是由不溶于水的粉剂与水或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剂型。 抗组胺药:能与组胺竞争组胺受体,使组胺不能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失去其作用,因而收到治疗效果的药物称之为抗组胺药。 硬膏:是在脂肪、蜡、树脂、橡胶等固体或半固体的粘性基质中加入作用药物,摊 涂于裱背材料或白布上制成者。 涂膜剂:系高分子化合物成膜材料溶于有机溶媒或水中,再加入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而成。涂膜剂在皮肤上能形成薄膜,使其中的作用药物与皮肤密切接触而易被吸收。 Wickham纹:用液体石蜡拭扁平苔藓皮损表面后,以放大镜观察,可见损害表面有灰白色或乳白色带有光泽小点及纵横交错的细线,称为Wickham纹。 角化不全:正常发育的角质层细胞无细胞核,角化不全时,棘细胞未经过正常角化阶段即转变为角质层细胞,使其仍含有细胞核和棘突,堆集较厚,称为角化不全,此时,颗粒层变薄或消失。常见于银

屑病及亚急性皮炎。 角化不良:指棘层及颗粒层个别或小群角质形成细胞提前异常角化。表现为胞核浓缩深染,胞浆红染,棘突消失。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型,良性角化不良如毛囊角化病;恶性角化不良如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表现为基底细胞空泡化或破碎,使原来基底细胞的栅状排列发生紊乱,表皮与真皮间界限模糊,重者甚至基底层消失,使棘细胞直接与真皮接触。 增生性萎缩:指皮下组织由于炎症细胞的浸润而使脂肪组织及细胞发生变性、萎缩甚至消失,结果脂肪组织被浸润细胞或纤维化的组织所代替,以致皮下组织的体积未见减少,有时反而增加,如结节性红斑。 色素失禁:指基底细胞及黑素细胞损伤后,黑素从这些细胞中脱落到真皮上部,或被吞噬细胞吞噬,或游离在组织间隙中。 棘层松解:指表皮细胞间失去粘连而呈松解状态,出现表皮内裂隙或水疱。 尼氏征(Nikolsky sign):用手指将疱轻轻加以推、压,可使疱壁扩展、水疱加大,或稍用力推擦外观正常的皮肤,亦可使表皮脱落或于搓后不久出现水疱,称为尼氏征或棘刺松解征。 斑秃:为突然发生的非炎症性、非瘢痕性的片状脱发,一般无自觉症状,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长毛部位。 男性型秃发:又名早秃,是头皮毛发从粗长毛渐变为毳毛的渐进过程。男女均可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遗传特性需在雄激素作用下才表现出来。 中毒性药疹:用药剂量过大所引起的药疹称为中毒性药疹。 光感性药疹:某些药物进入体内,在紫外线诱导下,可转变成对细胞有毒性的物质而产生药疹,称为光感性药疹。 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灌肠、栓剂使用,甚至通过破损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皮疹,严重者可累及机体的其他系统。 药物激发试验:指药疹消退一段时间后,内服试验剂量(一般为治疗量的1/8~1/4或更小量)以探查可疑致敏药物。

皮肤病与性病学就业前景解读

皮肤病与性病学 专业介绍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属于临床医学医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是一门以形态学教学为主的临床学科。“皮肤病与性病学”学科在银屑病、遗传性皮肤病、性传播性疾病、皮肤激光医学、麻风病等的诊治和发病机理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应用学科,同时又与其他临床学科之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就实践工作的性质而言,皮肤性病学研究的范畴又可分为专业基础性研究和临床应用性研究,二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近年来,皮肤性病学发展非常迅速,皮肤组织病理学、皮肤生理学、皮肤病原生物学、皮肤遗传学、皮肤流行病学等领域均取得显著进展,皮肤性病学与其他各基础学科互相渗透和交叉的态势已经形成,学科发展正逐步走向均衡和协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皮肤健康的要求不仅仅限于没有疾病,而是逐步扩展到对皮肤的美学要求,这些要求也促进了其分支包括皮肤美容学、皮肤外科、激光医学、光生物医学等学科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门内容涵盖丰富、研究领域宽广、技术手段先进、发展潜力巨大的临床医学分支学科。我国皮肤性病学工作者与其他基础科学研究人员一起,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紧密跟踪世界研究热点并力求有所创新,研究水平迅速提高,在皮肤遗传学、皮肤免疫学、性传播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最近中国皮肤性病学工作者发现毛发上皮瘤和红斑肢痛症的致病基因等),大大推动了中国皮肤性病学的发展。近几十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逐渐与皮肤性病学融合,不仅为皮肤性病学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先进的研究手段,而且促使一批非医学科学

家投身到皮肤性病学研究中,这无疑大大推动了皮肤性病学相关研究工作的进程。 分数线 从分数线的图片可以看得出来,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分数线近几年以来一直稳定在320分上下,相对来说比较平稳,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最终想要的分数线,甚至可以说可用意义不大,因为是否能参加复试还是要看各个院校的分数线或自划线。再跟大家具体阐述一下国家线的概念。考研国家线是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报考统考、MBA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标准。 对于真正想拿到一个不错成绩的我们来说,国家线只是作为我们用来调剂的一个工具,理论上来说,过国家线就可以调剂。因此国家线是考研人调剂时候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必须要过线否则调剂不会成功,所以学弟学妹们定目标要高一些,不要止步于过线或者压线及格,要努力加油啊!

皮肤病与性病专业考核大纲

实践技能考核 部分

病例分析 一、病毒性皮肤病 水疱型: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手足口病 新生物型:疣、传染性软疣 二、细菌性皮肤病:脓疱疮、毛囊炎、疖、丹毒、皮肤结核、麻风 三、真菌性皮肤病: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真菌病、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 四、动物性皮肤病:疥疮、螨皮炎、虫咬伤和虫螯伤、虱病 五、皮炎和湿疹:接触性皮炎、湿疹、特应性皮炎 六、荨麻疹类皮肤病: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七、药疹:固定性红斑、发疹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性红斑、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八、物理性皮肤病:多形性日光疹、冻疮、手足皲裂、放射性皮炎、摩擦性苔癣样疹 九、瘙痒性皮肤病: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痒疹 十、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多形红斑、银屑病、红皮病、玫瑰糠疹、扁平苔癣 十一、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 十二、大疱性皮肤病:天疱疮、类天疱疮、疱疹样皮炎 十三、血管性皮肤病:过敏性紫癜、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结节性红斑十四、皮肤附属器疾病:痤疮、酒渣鼻、斑秃、臭汗症 十五、色素性皮肤病:白癜风、黄褐斑、黑变病 十六、遗传性皮肤病:鱼鳞病、毛囊角化病、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十七、营养及代谢性皮肤病:维生素B2缺乏病、烟酸缺乏症、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黄瘤病 十八、皮肤肿瘤 良性皮肤肿瘤:色素痣、瘢痕疙瘩、脂溢性角化病、皮肤纤维瘤 癌前期皮肤病:日光角化病 恶性皮肤肿瘤:Bowen病、Paget病、基底细胞上皮瘤、鳞状细胞癌、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恶性黑素瘤 十九、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 体格检查与基本操作技能 一、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身高 2、一般状况:营养、发育、精神反应、神志、体位、病容 3、皮肤浅表淋巴结 4、头颈部:毛发、眼、耳、鼻、口、咽、颈部 5、胸廓视诊 肺:视、触、叩、听 心:视、触、叩、听 6、腹部:视、触、叩、听 7、脊柱四肢检查 8、神经系统检查:深浅反射、脑膜刺激征、锥体束病理反射 9、皮肤、粘膜损害 视:性质、大小、数目、颜色、界限及边缘、形状、表面、基底、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Epidermal melainin unit:表皮黑素单元。1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的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1个黑素单元。 2、Desmosome:桥粒。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由相邻的细胞膜发生卵圆形致密增厚而共同构成。 形成细胞真皮侧胞膜的不规则突起与基底膜带相互嵌合而成,其结构类似于半个桥粒。4、丘疹:为局限性、充实性、浅表性皮损,隆起于皮面,直径小于1厘米,可由表皮或真皮浅层细胞增殖、代谢产物聚集或炎性细胞浸润引起。 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2厘米。 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见于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7、尼氏征:又称棘层松解征,可有四种阳性表现:手指推压水疱一侧,可使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可向四周移动;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以外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常见于天疱疮。 8、斑丘疹:形态介于斑疹与丘疹之间的稍隆起皮损称斑丘疹。 9、角化不良:是指表皮或附属器中个别细胞过早角化,表现为胞核浓缩变小,胞浆嗜伊红深染。可见于良性疾病如毛囊角化病,也可见于恶性疾病如鳞状细胞癌。

10、角珠:鳞状细胞癌中角化不良细胞呈同心圆排列,近中心部逐渐角化,称为角珠。 11、假上皮瘤样增生:表皮不规则增生,棘层高度肥厚,表皮突不规则延伸可达汗腺水平,常见于慢性感染灶边缘。 12、海绵水肿:棘细胞间水肿,细胞间液体增多,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桥拉长而清晰可见,形似海绵,故名海绵水肿。 13、棘层松解:由于表皮细胞间桥变性,细胞间粘合力丧失,细胞失去紧密联系而呈松解状态,致使形成表皮内裂隙、水疱或大疱。可见于天疱疮等。 14、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基底细胞空泡化或破碎,重者基底层消失。广泛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可形成表皮下水疱。见于扁平苔藓、红斑狼疮等。 15、Kogoj海绵状脓疱:在海绵形成的基础上颗粒层或棘层上部嗜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的多房性脓疱。见于连续性肢端皮炎等。 16、Munro微脓肿:由角质层和颗粒层内嗜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见于银屑病等。 17、Pautrier微脓肿:表皮内或外毛根鞘三个或三个以上淋巴样细胞聚集形成。见于蕈样肉芽肿。 18、色素失禁:基底细胞或黑素细胞受损后,黑素脱落至真皮内,或游离于组织间隙,或被组织细胞吞噬。见于扁平苔藓等。 19、嗜碱性变性:真皮上部结缔组织失去正常嗜伊红性而呈无定形、颗粒状嗜碱性变化,明显时呈不规则卷曲的嗜碱性纤维。见于日光性弹力纤维病等。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A1型题1)

1.下列关于寻常型银屑病的病理,哪个不正确B.颗粒层增厚 3.被认为是促发或加重银屑病的主要因素C.感染2.变态反应性接触陛皮炎的说法哪项不正确C.刺激物多具有抗原性 6.股癣发生的部位不包括E.大腿A.急性皮炎伴大量渗液--冷湿敷 B.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无渗液--粉剂 31.糊剂是C.粉剂加在凡士林D.慢性局限性浸润肥厚性皮肤病--硬膏 E.瘙痒病--酊剂或醑剂 11.湿疹的水疱位于A.表皮内5.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特点哪项不正确D.与年龄无关 7.乳房湿疹的特点是B.皮损呈棕红色 8.患者前几天曾患化脓性扁桃体炎,随后于头皮及四肢出现银白色鳞屑的斑丘疹,轻轻搔刮可出现成层鳞屑,刮去鳞屑后见半透明薄膜,首先考虑B.寻常型银屑病 9.下列哪项不是寻常型银屑病的特征现象D.甲胬肉 10.下列有关湿疹的治疗叙述错误的是C.慢性湿疹迁延不愈者,需口服糖皮质激素 33急性湿疹的好发部位耳后12.病人35岁,头皮及四肢伸侧有覆有银白色鳞屑的丘疹,手、腕、足等小关节红肿疼痛,呈梭性肿胀,X线显示受累关节边缘被侵蚀,患者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阴性,考虑为C.关节病型银屑病 15.银屑病发病与A.遗传有关13.慢性湿疹发生的部位最确切的是E.任何部位下列哪个不是银屑病的分型E.全身型银屑病 16.以下哪种剂型适合软化痂D.油膏 17.关于水痘哪项不正确C.常单侧发生水疱 18.银屑病按病程分期正确的是A.进行期、稳定期、消退期 21.慢性荨麻疹治疗应D.以抗组胺药物为主19.具有形态单一、大疱及坏死、炎症较重表现的是A.接触性皮炎 24.哪项不是诊断急性湿疹的依据E.斑贴试验20.银屑病与二期梅毒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D.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25.婴儿湿疹的皮损特点A.丘疱疹、糜烂22.药疹与下列哪项关系正确A.皮疹与药理作用无关,与服药量无一定相关性 27.酊剂是A.不挥发的药物溶于酒精23.对固定性药疹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是特定药物引起的药疹 28.常见的HNA病毒是D.风疹病毒 29.下列哪种情况可用挤压器将痤疮皮损内容物挤出C.黑头粉刺 34.不易引起瘢痕的为哪型痤疮C.寻常性痤疮30.先天梅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先天梅毒也可经父亲传染 32.湿疹的一般治疗错误的是D.反复用肥皂洗35.常见的皮肤病的DNA病毒是C.传染性软疣病毒 6.下列梅毒螺旋体检查方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暗视野法37.感染梅毒后第一期皮肤病变出现的时间是C.3周 41.治疗重症药疹及早的首选药物是C.内用糖皮质激素38.下列有关带状疱疹的病因及发病叙述错误的是C.病毒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体内 39可累及关节的病变银屑病40.患者,女性,58岁,近两年发现颈部出现多发细长状突起疣体,如米粒大小,数目渐多,与皮肤颜色一致,最可能的诊断是C.丝状疣 44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类下列哪项荨麻疹属非免疫性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42.传染性软疣的软疣小体包含A.病毒及其代谢产物 45.不能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银屑病类型是D.泛发型 不同浓度,药物的作用亦不同,应先用低浓度,以后根据需要逐步提高一旦发现过敏或有刺激,应立即停用,改用其他药物C.患者的年龄、性别、皮损部位和季节等在选药时也应注意D.一种药物用久后,可更换另一种相同或不同性质的药物46.不属于特殊类型荨麻疹的是A.丘疹型荨麻疹 47.银屑病中最重的一型是B.泛发型脓疱型 48.关于水痘和带状疱疹治疗的说法哪项正确A.由同一病毒致病 49.可防止银屑病复发的药物是E.目前尚无51.女性患者,40岁,于指背和掌面出现境界不清的皮损,角化明显,有浸润增厚,伴有皲裂,指甲变厚,冬重夏轻,考虑为B.慢性湿疹 50.关于传染性软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互样融合 52.亚急性湿疹的表现哪项不正确A.红肿减轻B.以鳞屑、结痂为主C.可阵发性加重D.渗出增多E.皮损范围缩小53.接触性皮炎的组织病理叙述错误的是E.表皮突消失 54.银屑病皮损好发于A.四肢伸侧 55.急性湿疹的特点是C.以丘疱疹为主 56.最常见的银屑病类型E.寻常型 57.银屑病转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最常见诱因是A.应用皮脂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过程中突然停药 58.引起湿疹的主要因素有B.过敏体质 59.从发病机制看接触性皮炎是C.迟发型变态反应60.对慢性肥厚性皮损首选外用药为D.软膏或硬膏 61.强效外用糖皮质激素,不宜长期外用C.阴股部62.手癣、足癣的病原菌为E.真菌 64.治疗痤疮下列抗生素首选哪一种D.四环素 63.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尽管患病率不低,目前认为是一种D.原因不明,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的皮肤病 65.艾滋病的癌瘤主要为A.卡波西肉瘤 66.艾滋病可经过下列哪种途径传播D.共用注射器67.女,24岁,右足底行走时轻度疼痛,右足跖前部可见数个黄豆大小淡黄色角质栓,除去表面角质层可见有白色软刺状疣体,表面可见小黑点,最可能的诊断是C.跖疣 71.带状疱疹水疱的特征为A.阵发性疼痛 69.女,22岁,面部皮疹2个月余,无自觉症状,皮疹为米粒大到绿豆大扁平隆起的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浅褐色,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有的呈串珠状排列,可能的诊断为。B.扁平疣 70.带状疱疹的自觉症状为C.疼痛72.带状疱疹治疗的首选药物为C.阿昔洛韦(无环鸟苷) 73.胆碱能荨麻疹最可能发生的部位B.躯干上部、上肢74.导致带状疱疹的病毒名称做C.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75.典型的神经性皮炎皮疹为C.片状苔藓样变76.酊剂为A.不挥发的药物溶于酒精 77.对痤疮瘢痕治疗无效的为D.口服抗生素药物 79.对于痤疮的日常护理哪项不正确C.挤捏 80.对于痤疮以下哪种说法不对A.只有青年人才发病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

精心整理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整理 一.总论 1.角质形成细胞:是表皮的主要细胞,可产生角蛋白。胞内含有张力原纤维,有桥粒结构。角质形成细胞分为5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2.表皮基膜带:①基底细胞与真皮交界面呈波浪状,由向真皮伸入的表皮角和向表皮突入的真皮乳头相互镶嵌而成②PAS染色呈紫红色染色带③可分为四层:胞膜层、透明层、基板层、网状层④功能:使表皮真皮紧密连接、渗透屏障、营养物质交换。 12.鳞屑:皮肤炎症或干燥异常时,表皮因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或水疱吸收干燥而发生角质层的脱落,肉眼可见,可大可小。 13.痂:皮肤损害渗出的浆液、脓液或血液与坏死脱落的组织及微生物等混合干涸而结成的附着物,可有脓痂、浆液痂及血痂等。 14.浸渍:皮肤因浸水过久或长期处于潮湿环境,角层吸收较多水分使表皮松软变白、起皱,称为浸渍。易发于指趾缝等皱折部位,摩擦后可形成糜烂。 15.糜烂:水疱、丘疹、浸渍等因机械摩擦等因素而形成的表皮或粘膜浅表性缺损,露出大小形态不一的红色浸润面,愈合较快不留瘢痕。 16.溃疡:皮肤粘膜局限性缺损,病变累及真皮或皮下组织,形状大小深浅不一,愈后留有瘢痕。

17.抓痕:常由于瘙痒而搔抓引起的线条状表皮损伤(仅伤及表皮),其上可有血痂,愈后不留瘢痕。 18.裂隙:线形裂口(与皮纹一致),常深达真皮,疼痛出血,多掌跖指关节处,多由于长期接触碱、脂溶性化学物质或手足湿疹等导致。 19.瘢痕:溃疡愈合后填补的新生结缔组织构成。表面平滑无皮纹、毛发等,无弹性,分增生性及 局限性皮肤增厚、粗糙。表面纹理加深加宽,将患处皮肤分成菱形或多角形的分格。主要由经常搔抓、不断摩擦使角质层、棘层增厚所致。常见于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透皮肤比软膏弱,刺激性低。用于亚急性皮炎略有少量渗液。毛发不宜应用。 皮肤癣 10mm的 9.丹毒:①由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俗称“流火”。②皮肤、皮下组织的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急性炎症。③局部红肿热痛。有头痛、发热的全身症状。 10.Ramsey-Hunt综合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累及膝状神经节,产生外耳道疱疹、耳痛、面瘫、眩晕等症状。 11.疣: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皮肤黏膜引起的一组良性赘生物。常见的有4种类型:寻常疣(瘊子)、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可刮除、物理化学法破坏、中药治疗。 12.扁平疣: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皮损为针头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多发,可沿抓痕排列成条状,偶微痒。消退前有炎症反应,异常瘙痒。病程长,消退后可复发。 13.传染性软疣:一种由软疣病毒感染引起的丘疹性皮肤病,其特点为在皮肤上发生蜡样光泽的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