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研究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研究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研究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研究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01T14:14:37.9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作者:李再雄

[导读] 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治理有利于确保河道的防洪排涝、引水交通、生态调节等功能的基本完善。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滇中路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增加,但同时各个城市地区也出现了显著的生态环境污染情况,其中以城市河道的生态问题最为突出。对于各个城市地区来说,必须要重视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本文也在充分阐述城市河道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构建人工湿地、灵活使用人工增氧、开发生态性护岸机制、贯彻综合治理体系四个方面,综合全面的探讨了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措施,给我国各个城市的河道生态治理带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环境修复;生态环境

引言

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治理有利于确保河道的防洪排涝、引水交通、生态调节等功能的基本完善,以及满足人们对河流的生态景观功能和文化功能的需求。进行城市河道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护最主要的目的是构建完善的河道生态系统。当前我国城市河道的治理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促进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环境修复的基本原则

1.1综合性原则

对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治理应当建立在不影响河道正常的防洪、排涝、引水、交通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河道的治理和修复,促进河流的生态修复、水质的提高、生态景观的构建。同时,也要重视城市河流文化建设和市民亲水活动的需求。

1.2因地制宜原则

提高城市河道治理的有效性,必须从城市河道实际情况出发,只有充分尊重地理环境条件,才能提高城市河道治理的有效性,解决城市河道建设投入与产出比问题。具体需要按照城市文化、历史生活习惯,给出有效治理城市河道的措施,达到全面改进与优化城市河道的目标。在改进城市河道时,还要从当地的气温、湿度、地理环境和工业生产情况出发,在综合光照等条件情况下,围绕地方特有的植物体系,形成全面科学的治理方案,从而达到有效降低成本与提高治理效率目标。

1.3修复维护原则

提高城市河道治理的有效性,达到综合治理城市河道目标,还要在合理配置生态资源的基础上,保障达到特定的排涝、防洪与通航作用。在塑造河流良好生态服务与环境保护战略功能的基础上,达到全面综合治理目标。而且在设计城市河道水、陆空间时,还要从河道现有生态资源体系入手,在尊重河道历史的基础上,通过阶段性的维护,达营造生态群落,不断优化城市河道环境。

1.4自然性原则

城市河道治理和修复的自然性原则要重视对水体自净能力修复、对水体污染源进行治理;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修复,提升城市河道的服务价值和生态稳定性,更好地发挥调节城市生态环境、局部小气候、改善空气质量等作用。

2城市河道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我国各个城市的河道生态环境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城市地区在这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2.1城市河道的防洪能力变弱。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在扩张建设过程中,河道的过流面积遭到压缩。再加上城市居民的不断增多,使得城市水文效应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最终降低了河道的防洪能力。

2.2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不高,并且出现了较为显著的水质污染问题。在当前城市河道体系中,地表径流会携带城市污染物直接流入河道中,同时一些没有达到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也会流入到河道中,使得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显著下滑,并带来显著的河道水体污染情况。

2.3水质下降、污染严重

城市规模增大、人口增多,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到河流、特别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固体废弃物渗流液等污染严重超标的废水排放,加剧了城市河流水质的下降和污染。当前我国对城市污水处理的法律制度、行政措施、技术手段等方面问题严峻,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污水处理体系,对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的意识较为淡薄,加剧了城市河流水质下降和污染的现象。

3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措施

3.1实施生物修复措施

为了改善城市河道的水质,可以采取生物措施进行改善,在河道放生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通过动物的进食等作用对河水污染物进行富集和净化,也能加快河道污染物的分解。同时,也可以在河岸、河心岛等位置种植水草、树木,可以实现对河道富营养物质、污染物的吸收和截留沉降,促进城市河道水质的净化和改善,促进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此外,在采取生物措施进行修复时,动植物种类的选取要最好选择本地的种植物,避免造成生物入侵的现象,对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更加严重的问题。

3.2构建人工湿地

想要充分发挥城市河道的生态功能,就应该立足于河道来构建水文生态系统,并充分构建人工湿地体系。人工湿地的建立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河道的水资源调节能力和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改善区域气候,提高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当前我国各个城市地区的现代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湿地面积也显著降低,因此更有必要构建人工湿地项目。在具体建设中,城市地方部门可以通过人工河道治理的整体方式,并通过水陆过渡带等途径来隔离污染水,并修建各个湿地项目。

3.3实施人工增氧

当前影响城市水质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生产而导致的工业废水排放带来的污染。虽然国家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经济发展转型工作初见成效,但是对受损水体进行治理,仍是城市河道及生态环境治理的重头戏。加强对工业废水污染的治理,需要从控制水体含氧量入手。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