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像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影像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影像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影像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影像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发表时间:2014-07-08T11:13:20.0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2期供稿作者:白杨

[导读] 面对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重新关注影像学,在临床工作中利用好影像学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白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430030)

【摘要】在现代心脏大血管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医学影像检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除普通X线检查、放射性核素显像、超声心动图等传统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外,多层螺旋CT和MRI、PET等新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影像学技术在心脏大血管领域的应用范围,成为诊断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逐一对目前常用的各影像学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进行简介,从而对影像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进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择影像学技术进行日常诊治。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影像学综述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268-02

Advances in cardiovascular imaging technology

Bai yang1

(1 Division of Cardiology, Departments of Internal Medicine, Tongji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Abstract】The modern imaging technology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ith the improvements of the ordinary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X-ray examination, radionuclide imaging and the echocardiography, and the appearances of the new technologies which included of the multi-slice CT, MRI and PET, the imaging technology provided an increasing array of tests to evaluate cardiovascular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The modern imaging technology had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pros and cons and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medical imaging techniques, and thus gives a better guide to clinicians for good choices of the imaging techniques.

【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maging Review

前言

近年来,心血管CT、MRI及核医学检查有了长足的发展。而PET等新技术的出现更进一步提高了对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过程的了解,影像学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重新关注影像学,在临床工作中利用好影像学技术,成为当务之急[1]。

本文将对上述多种影像学技术分别叙述,阐述其优缺点及临床应用:

1 各影像学技术简介

1.1 多排螺旋CT(MSCT)多排螺旋CT是指扫描架每旋转一周可完成多个层面的容积数据采集并重组成多个层面图像的CT设备。目前,作为CT技术的革新,多排螺旋CT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中[2]。

MSCT有时间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1],可有效减少扫描射线剂量,为非侵入性检查,有利于患者的恢复[3],可获得优良的心脏及血管CT图像并计算各种心脏参数等优点[2]。

MSCT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范围:(1)CT冠脉造影(CTA):最新的螺旋CT对冠脉狭窄检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达80%-90%[4]。(2)心脏CT重建:通过心脏血管显影及重建图像,可以清晰的显示心脏及周围血管的结构及病变[5],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心肌病及排查肺栓塞[6]。(3)大血管CT重建:用于对大血管病变的诊治,如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狭窄等。Hayter等认为MSCT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特异度达100%,敏感度为99%[7]。

当然,MSCT在诊疗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之处:CTA诊断的可靠性尚有待提高。对严重钙化、心率难以控制在70次/分以下及心律失常者误差较大[1]。对于急性及慢性肾衰竭或对比剂过敏者仍受限制。

1.2 磁共振显像(MRI)磁共振成像是断层成像的一种,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目前,MRI已经发展成为诊断心血管病的重要手段。

MRI拥有无电离辐射损伤,可通过三维断面成像获得多方位的图像而无需重建,对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晰,影像信息丰富等优点。

MRI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计算心功能参数,MRI可得到包括射血分数、室壁运动状态在内的心室功能参数。(2)诊断各类心肌疾病,MRI具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力,特别适于用来诊断各类心肌疾病。(3)冠状动脉的MRI检查可完成对冠状动脉扫描及图像重建,准确性较高。(4)对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的诊断,通过心肌灌注扫描,再配合药物负荷诱导即可评估心肌缺血程度。(5)血管内MRI,根据病变在MRI中显像性质不同,可辨别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对斑块的坏死内核及纤维帽诊断敏感性分别为100%和83%[8]。

但MRI也存在着检查费用高昂,对体内留有金属物品者、危重病人、妊娠3个月内者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检查受限,检查及后期处理时间长[9],心尖及心底部定位困难等不足之处[10,11]。

1.3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其通过追踪带放射性核素的代谢物质(目前比较常用的是FDG)在体内的聚集,来反映生命代谢活动的情况,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是核医学领域比较先进的临床检查影像技术。

PET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安全性好的优点[12],可在分子水平上达到对疾病的早期、准确诊断。

PET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范围:依靠PET技术可检查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部位、范围,准确评价心肌活力,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且能通过分析心肌血流量,结合药物负荷,测定出冠状动脉储备能力,从而评价冠心病的治疗效果[13]。

但单纯的PET也存在着空间分辨率较低,对检查者的经验有较高要求,检查费用昂贵等缺点[14]。

1.4 超声显像技术超声显像技术是声学、医学、光学及电子学相结合的技术。以高于可听声频率的声波即超声波进行检测、显像,从而服务于临床诊治。

超声显像技术拥有无电离辐射、对心脏活动要求小、禁忌症少、可量化分析心脏功能、检查速度快等优点。

超声显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范围:(1)超声心动图:传统的超声心动图包括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可以提供关于心脏大小、运动功能等多方面的信息[9]。(2)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G):作为一种新的超声心动图技术,通过这项技术可以解决心脏的定量分析问题并提供更清晰的立体结构[15]。(3)心肌声学造影(MCE):目前超声造影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心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现状

医学影像发展与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形成 医学影像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现一项新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从疾病的形态学诊断发展到疾病的功能诊断,从大体形态诊断发展到分子水平诊断,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从诊断的临床辅助科室发展到临床治疗的介入科室。以致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治疗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亚学科。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并把X线用于人体检查,开创了放射医学的先河。在此后的100多年内X线检查占着主导地位,幷广泛地用于临床,使得放射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放射科医生来源有二,在大的教学医院的主要是医疗系毕业的学生,中小医院主要是放射中专班毕业的学生。此时放射科技术人员,在大的教学医院有解放前教会医院培养的技术人员和自己培养的学徒,中小医院的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没分家。在20世纪60~80年代,放射科医生基本上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技术人员则是招工顶职、复员军人、护士改行,或者是初高毕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发展很快,新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影像技术不断产生,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在临床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60年代出现影像增强技术,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间的检查彻底解放出来;20世纪70年代出现CT成像技术,该设备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结束只能观察人体的骨骼和骷髅的历史,还能够观察人体的软组织病变,解决了传统X线难以解决的诊断难题,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20世纪80年代出现MR 成像技术,它以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技术,能够观察人体更加细微的病变,解决普通X现、CT和心血管造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无辐射损伤和无创伤的特点,在人体的功能成像和分子水平有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出现介入放射学,它通过微小的创伤解决了临床上某些疾病难以处理或创伤大的问题,使得放射科成为继内科和外科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20世纪80~90年代出现CR和DR成像技术,使得放射科进入全面的数字化X线检查,在成像质量、工作效率、图像保存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显示极大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出现激光打印技术,使放射科技术人员彻底告别暗室手工冲洗胶片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图像质量,幷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和打印;超声技术近来发展越来越快,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以无创伤、效率高、诊断准确而受到广大的临床科室亲眯;核素扫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成像。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PACS,实现了医学影像的大融合,将各种数字化的图像串联起来,可进行数字化图像的远程传输和远程会诊,并与医院的HIS、CIS、RIS等进行联网,实现了数字化医院。 由于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学的CT、MR、介入、普放,超声和核医学等亚学科逐渐建立,医学影像技术学科也逐渐形成。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X线的临床应用,放射学的形成,医学影像学的形成。总体走向是建立现代医学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向分子、生理、功能代谢/基因成像过渡;从胶片采集、显示向数字采集/电子传输发展;对比剂从一般性组织增强向组织/疾病特异性增强发展。;介入治疗,以及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具体走向是:影像信息更加具有敏感性、直观性、特异性、早期性;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由显示诊断信息向提供手术路径方案发展;图像采集与显示:由二维模拟向三维全数字化发展;图像存储由胶片硬拷贝向软拷贝无胶片化,乃至图像传输网络化发展;从单一图像技术向综合图像技术发展

全国实用医学影像新技术

2012年全国实用医学影像新技术培训班在南通开课,通过这次学习,受益匪浅 会议邀请了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分会委员、南京市医学影像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南京鼓楼医院硕士生导师刘广月主任技师在会上做了“现代医学影像学检查中的新技术应用”。江苏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通市医学影像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南通附属医院影像科主任技师周学军做了“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肺部的应用”。徐州市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陈新沛副主任技师在会上做了“电子版三角函数眼异物定位报告书的设计与制作”的专题讲座。该论文的研究成果,改变了原有三角函数眼异物定位报告书手写手绘的状况。新的电子版三角函数眼异物定位报告书,利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设计而成,可在医生工作站的计算机上,对眼球异物进行测量计算和填写填画工作,当诊断报告书写完成后,可通过打印机成文,也可通过网络系统将定位诊断报告书传输到临床医生办公室,还可以存储到计算机内,达到了现代化医院需要电子版病例检查结果的要求。该项创新技术经江苏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查新证明,国内未见利用电子版三角函数眼异物定位报告书的文献报道。该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江苏省2010年医学新技术成果引进二等奖和徐州市近日颁布的2010年徐州市科技成果三等奖。该篇论文还被今年1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19次全国学术大会暨国际影像技术论坛会议选为大会宣读论文,该论文也是在本次会议上我省唯一一篇数字X线摄影技术方面被选入大会宣读的论文。 会上还传达了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19次全国学术大会暨国际影像技术论坛会议的有关精神,介绍了2012年将在我国长春召开的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20次全国学术大会的信息和征文状况。 与会代表还就医学影像设备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降低辐射剂量、提高医学影像技术质量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规范等有关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的研讨。

心血管常用药物

临床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总结 一、降压、抗心衰药 1、钙拮抗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降压疗效与幅度相对较强,对老年患者,嗜酒患者效果较好,并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用于心衰,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患者。东方人对 CCB反应更好,耐受更佳。 1) 心痛定(硝苯地平片):5-10mg 舌下含化 10-20mg p、 o tid 5mg/片 2) 伲福达(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 p、o bid 20mg/片 3) 得高宁(缓释片):10-20mg p、o bid 硝苯地平 10mg/片极量:40mg/次 4) 拜新同(控释片):30mg p、o q、d 硝苯地平 30mg*7#不能掰开,24h 恒速释放硝苯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谷峰比达 100%,单药控制率 70%以上,对冠心病心绞痛也有效果。(进口)晨服 INSIGHT、ACTION试验证实疗效 5) 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 5-10mg p、o qd-bid(维持量) 5mg/ 片 2、5mg/片*10# 晨服 10mg/d 谷峰比仅为 33% FEVER试验证实疗效 6) 尼群地平:洛普思 10mg Bid;舒迈特胶囊 10mg Bid(应用较少) 7) 尼莫地平:尼膜同 30mg Bid;主要用于改善脑血管血供,轻度降压作用,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保护神经元。30mg*20#普通剂型: 20mg/片 8) 络活喜(长效)、施慧达、安内真、麦利平: 络活喜 5mg p、o q、d 5mg*7# 氨氯地平,可掰开(适用于心衰伴有高血压患者) ASCOT ALLHAT试验证实疗效 施慧达 2、5mg p、o q、d 2、5mg/片氨氯地平 安内真 10mg p、o q、d 10mg/片 9) 司乐平:拉西地平常见副反应: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的头痛、头晕、面红、心悸(扩管引起)与胫前、踝部水肿、疲劳、失眠、恶心、便秘、腹痛。 10)异搏定(维拉帕米 verapamil):初用可先采用每日 120mg(半片),然后按需要增量。昀大剂量: 480mg/d(1# p、o bid)。 240mg/片(较少用于降压,多用于抗心律失常;禁忌与洋地黄类地高辛合用)引起窦性停搏时,用钙剂对抗。 11)合心爽、合贝爽缓释胶囊、恬尔心(地尔硫卓 Diltiazem):(降压效力稍差,宜用于冠脉痉挛性心绞痛等)一般需270mg/d才有明显降压作用 合贝爽:90mg q、d-bid 90mg/粒*10#,注射液 5-15mg/kg/min i、v、drip 10mg/支(NORDIL试验——北欧地尔硫卓临床研究, 2000) 合心爽:30mg tid老年人不宜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禁用二度以上 AVB。常见不良反应:偶有头晕,心动过缓,抑制心肌收缩力 , AVB,面色潮红,胃肠不适以及过敏等。 * 注意的就是应避免将非双氢吡啶类的钙拮抗剂(即地尔硫卓,维拉帕米)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以免加重或诱发对心脏的抑制作用。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当发生心衰合并有高血压或者心绞痛时,CCB宜选用氨氯地平或者非洛地平, 长期应用安全性高。

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3-21T13:23:33.20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作者:于昊扬 [导读] 医学影像学为放射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其采用超声波、X光等,将人体组织通过影像使得模式表现出来,使得医生可以对患者身体开展诊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学在医疗诊断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促进了临床医学的进步。 于昊扬 (荣成市第六中学年级:高三二班;山东荣成264300) 【摘要】医学影像学为放射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其采用超声波、X光等,将人体组织通过影像使得模式表现出来,使得医生可以对患者身体开展诊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学在医疗诊断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促进了临床医学的进步。为此探析医学影像学对临床医学的影响与作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医学影响;临床医学;医疗诊断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271-01 引言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很多新技术开始应用到医疗领域,很多基本得到有效的诊断,保证了人们的健康。临床医学为医疗领域的关键组成,影响学的出现、应用与深入发展对临床医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1.医学影像对临床医学的宏观作用 1.1改变信息的呈现模式 医学影响如今可以显示的医学信息已经从传统的二维模式转变为数字化显示模式,可以开展各种图像的重建、重组以及数字化变换等;显示的复杂程度逐渐提升,可以通过3D技术、曲面重组以及密度投影、面积再现等。除了形态学信息之外还可以做功性信息以及代写性信息的实施显示。可以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融合显示,可以将形态学、功能性以及代谢性融合显示。 如今的影像学信息就是将大体解剖学的形态学信息乃至大体解剖学信息等直观的展示给临床医生,使得临床医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模式解读常规二维模式信息与横断面的信息,进而可以开展细致而丰富的开展医疗诊断。 1.2形态学信息改变时相 信息显示内部的时间分辨能力的提升已经从实时重建逐渐的发展成为动态显示,多个时期重叠显示,进而在时间的概念上扩大了采集信息的质量。比如对于肝脏的多层动态扫描可以准确的判断各个时期动态图片,进而可以捕捉到不同时期的病变与具体情况。同时采用扩散成像等独特的应用外,还可以具有显示时相方面的功能,比如可以较为显著的提升脑病变的显示时间,进而大幅度的提升抢救的效率。 1.3信息显示模式多样化 试着目前逐渐深入引用的扩散成像后,对于神经内外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脑功能成像已经成为可能,在临床中已有深入的应用,可以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心脏以及其他器官等,通过灌注成像可以提供相关器官具有的循环可以直观的了解其内部具有的信息;分子影像学以及基因影像学的出现,使得医学影响技术几乎进入到了新的医学领域之中。这些还仅仅是信息显示模块中的一小部分,这些新的信息模式给临床医生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诊断信息,进而可以直接的判断病情的情况。 1.4对于医学理论的影响 医学影像学的深入发展与新的信息呈现模式出现,对临床医学乃至于整个医学的影响十分深远。譬如在皮层影响研究总中,已经发现了传统的生理学与解剖学所部了解甚至理解错误的神经反射路径。脑与心血管的成像可以直接的了解缺血的脑或心肌的存活情况,进而需要彻底的改变传统治疗模式;接入放射等多种技术的联合开发使得教科书内部多种诊断技术与治疗技术得到更新。总体来说,介入放射学的开展为目前外科手术内部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 2.具体影响分析 2.1疾病的普查 伴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其已经广泛的应用到疾病的普查上,欧美等医疗机构已经将肺部的CT普查纳入到医保范围,同时在骨科的检查中,这两种技术也得到了较为深入的应用,使得人们可以对于自身的疾病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 2.2腹部检查 首先对于肝脏的检测,可以提供肝脏的血供应情况,通过二维、三维的信息显示,明确的得到病变部位,这是所有医生手术前必要的资料。其次为中空器官,比如胃、直肠等通过透明化技术了解详细情况,了解内外病变特征,同时还可以综合应用几种成像的模式,以求做到信息的互补。最后为妇科与盆腔的病变检查,在提升采集速度的基础上可以克服胎儿运动的影响。 2.3中枢神经系统检查 传统的CT检测对于缺血性诊断的时间盲区比较长,通过扩散成像技术使得病患的诊断时间缩短为2小时,缺血性中枢被认为是介入性治疗方法可以提早或者是及时的开展介入治疗,为其提供有效的方案。对于脑肿瘤的形态学改变研究已经很多,扩散成像技术可以对其开展更为精确地诊断,改变相关参数之后可以明确肿瘤血管具有的基本类型、血液循环的结构以及动力学等,进而提示出病变具有的基本特征,还可以通过延迟拍照技术等,分析不同时期具有的影像资料,进而推断得到病变的实际情况。 2.4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 计算机辅助检测最早出现在美国,应用到乳腺癌以及乳癌的诊断中,随着其在肺癌普查之中的应用,为其应用打开新的领域。同时在结肠癌、冠心病等多领域的诊断之中也得到了深入的应用。随着计算机辅助检测的应用,大幅度的降低了工作的强度。 计算机辅助检测实际上为从累积的资料作为依据,对于输入病例开展细致的研究,最后得出智能化的检测结果,构成综合诊断与专家分析系统,使得每个病例都得到标准化的检测。计算机辅助系统的结论仅仅为提示性的,经过医师的确认之后可以很好的补充临床的实

广东省三甲医院大全

广州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广州市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州市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市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广州市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 广州市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广州市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州医学院附属广东省妇儿医院) 广州市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原广州市工人医院) 广州市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市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 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州市 广州市中医院广州市 广州市妇婴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妇婴医院) 广州市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 广州市胸科医院(广州市结核病医院) 广州市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 广州市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原广州铁路中心医院) 广州市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民营) 广州市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州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东省总队医院广州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一五七中心医院广州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广州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空军广州中心医院) 广州市 江门市 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市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原江门市中医院) 江门市 韶关市 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原韶关地区人民医院) 韶关市 惠州市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医学院附属惠州医院) 惠州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三医院惠州市 梅州市 梅州市人民医院(梅州市黄塘医院) 梅州市 汕头市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汕头市 汕头市中心医院汕头市 深圳市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原深圳市中心医院) 深圳市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深圳市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深圳市中医院) 深圳市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急救中心、原深圳市红会医院) 深圳市

医学影像学发展及应用

医学影像学发展及应用作者:陈郑达指导教师:王世伟摘要:医学影像学在医学诊断领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过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上是非常广泛的,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科学和直观的依据,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的症状、化验等方面,为最终准确诊断病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很好的应用在治疗方面。关键字:医学影像发展正文:1895年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不久即被用于人体的疾病检查,并由此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近30年来,CT、MRI、超声和核素显像设备在不断地改进核完善,检查技术核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影像诊断已从单一依靠形态变化进行诊断发展成为集形态、功能、代谢改变为一体的综合诊断体系。与此同时,一些新的技术如心脏和脑的磁源成像和新的学科分支如分子影像学在不断涌现,影像诊断学的范畴仍在不断发展和扩大之中。 X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间的电磁辐射。X 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其波长约为(20~0.06)×10-8厘米之间。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伦琴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气电离等效应,波长越短的X射线能量越大,叫做硬X射线,波长长的X射线能量较低,称为软X射线。波长小于0.1埃的称超硬X射线,在0.1~1埃范围内的称硬X射线,1~10埃范围

内的称软X射线。自从X射线发现后,医学上就开始用它来探测人体疾病。但是,由于人体内有些器官对X线的吸收差别极小,因此X射线对那些前后重叠的组织的病变就难以发现。于是,美国与英国的科学家开始了寻找一种新的东西来弥补用 X线技术检查人体病变的不足。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发现人体不同的组织对X线的透过率有所不同,在研究中还得出了一些有关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为后来CT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1967年,英国电子工程师亨斯费尔德在并不知道科马克研究成果的情况下,也开始了研制一种新技术的工作。他首先研究了模式的识别,然后制作了一台能加强X射线放射源的简单的扫描装置,即后来的CT,用于对人的头部进行实验性扫描测量。后来,他又用这种装置去测量全身,获得了同样的效果。1971年9月,亨斯费尔德又与一位神经放射学家合作,在伦敦郊外一家医院安装了他设计制造的这种装置,开始了头部检查。10月4日,医院用它检查了第一个病人。患者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朝天仰卧,X线管装在患者的上方,绕检查部位转动,同时在患者下方装一计数器,使人体各部位对X线吸收的多少反映在计数器上,再经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使人体各部位的图像从荧屏上显示出来。这次试验非常成功。1972年4月,亨斯费尔德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这一结果,正式宣告了CT的诞生。这一消息引起科技界的极大震动,CT的研制成功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

心脏病常用药

1、降压药 (1)ACEI: (洛丁新)贝拉普利10mg*15片 (雅施达)培哚普利片4mg*10s (依苏)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mg*16 卡托普利片25mg*100 (久保克)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6、25mg*8(社保不报) (2)ARB (苏适)厄贝沙坦片0、15*7 氯沙坦钾(科索亚)片50mg*7 替米沙坦片(美卡素) 80mg*7片 (代文)结沙坦胶囊80mg*7 颉沙坦(托平)胶囊80mg*7 (3)CCB (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7s (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5mg*10s (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5mg*7 尼莫地平薄膜包衣片30mg*20 尼莫地平20mg*50片 苯磺酸氨氯地平(压氏达)片5mg*14 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30s 硝苯地平片10mg*100 (4)β受体阻滞剂 (倍她乐克)美托洛尔50mg*20片 (倍她乐克)美托洛尔25mg*20片 盐酸普萘洛尔片10mg*100 (康忻)富马酸比索洛尔片5mg*10 (5)利尿剂 吲哒帕胺片2、5mg*30 螺内酯片(氨体舒通) 20mg*100 氢氯噻嗪片25mg*100 (6)a受体阻滞剂 盐酸哌唑嗪片1mg*100片 盐酸乌拉地尔(亚定宁)注射液25mg/支 特拉唑嗪(高特灵)片2mg*28 2、调脂药 (1)她汀类 阿乐(阿托伐她汀钙)片10mg*7 阿托伐她汀钙(立普妥)片10mg*7 阿托伐她汀钙(立普妥)片20mg*7 辛伐她汀(舒降之)片20mg*7 (2)贝特类

(冠之柠)非诺贝特咀嚼片0、2*10 (耐复伦)非诺贝特胶囊(∏) 0、2*10 3、抗血小板 (波立维)硫酸氯吡格雷片75mg*7片 (泰嘉)氢氯吡格雷片25mg*20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0、1g*30片 肠溶阿司匹林片25mg*100 双嘧达莫(潘生丁)片25mg*100 奥扎格雷钠(罗奥)注射剂20mg 4、抗凝 华法林钠片2、5mg*60 (法安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5000iu 5、溶栓 尿激酶10万单位/支,150万单位/次溶栓6、抗心律失常 普罗帕酮片50mg*50 普罗帕酮注射液35mg 盐酸维拉帕米片40mg*30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1mg/支 地尔硫卓(合贝爽)注射液10mg/10ml 地尔硫唑片(恬尔心) 30mg*40 乙胺碘呋酮150mg/支 7、活血化瘀 银杏达莫注射液5ml/支 银杏叶注射液10ml/支 疏血通注射液2ml/支 血栓通注射液150mg/支 8、心肌能量药 盐酸曲美她嗪片20mg*30 9、抗心绞痛药 (德瑞宁)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40mg*20 (索尼特)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60mg*10 硝酸甘油片0、5mg*100 硝酸甘油注射液5mg/支 (异舒吉)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mg*10ml 10、保护血管内皮,降低肺动脉压 阿魏酸哌嗪片50mg*180 11、抗休克、升压药 去甲肾上腺素2mg/支 间羟胺10mg/支 肾上腺素1mg/支 异丙肾上腺素1mg/支

全国最好医院综合排名

一、全国最好医院综合排名 No.1 北京协和医院 No.2 广州中山一院 No.3 上海华山医院 No.4 解放军总院(301医院) No.5 上海瑞金医院 No.6 北京天坛医院 No.7 西安西京医院 No.8 上海仁济医院 No.9 广东省人民医院 No.10 武汉同济医院 二、全国最好的神经内科医院 No.1 北京宣武医院 No.2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No.3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No.4 北京天坛医院No.5 北京协和医院 No.6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No.7 北京军区总院 No.8 上海市中医医院 No.9 复旦大学医学院儿科医院 No.10 浙江省中医院 三、全国最好的神经外科医院 No.1 北京天坛医院 No.2 上海华山医院 No.3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No.4 西安唐都医院 No.5 上海长征医院 No.6 广州珠江医院 No.7 上海仁济医院 No.8 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 No.9 重庆新桥医院 No.10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四、全国最好的肿瘤科医院 No.1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No.2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No.3 天津市肿瘤医院 No.4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No.5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No.6 北京肿瘤医院No.7 湖南省肿瘤医院

No.8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No.9 广东省人民医院 No.10 北京市广安门医院 五、全国最好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No.1 北京阜外医院 No.2 北京安贞医院 No.3 北京协和医院 No.4 上海长海医院 No.5 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No.6 上海新华医院 No.7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No.8 西安西京医院 No.9 广东省心血管病医院霍英东心脏中心No.10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六、全国最好的耳鼻喉科医院 No.1 北京同仁医院 No.2 北京协和医院 No.3 解放军总院(301医院) No.4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No.5 上海仁济医院(西部) No.6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No.7 海军总医院 No.8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No.9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No.10 湖北省人民医院 七、全国最好的眼科医院 No.1 北京同仁医院 No.2 北京协和医院 No.3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No.4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No.5 天津眼科医院 No.6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No.7 山西省眼科医院 No.8 解放军总院(301医院) No.9 西京医院 No.10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八、全国最好的骨科医院 No.1 北京积水潭医院 No.2 解放军总院(301医院) No.3 上海长征医院 No.4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No.5 广州军区广州总院 No.6 上海瑞金医院

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随着放射学发展为医学影像学,该专业从临床医学中的一个辅助性学科跃升为支撑性学科。现代的医学影像学对先进科学技术依赖之深决定了它必将随着现代科技的前沿迅猛发展,进而对临床医学整体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医学影像学对临床医学的宏观影响 (一)形态学信息显示方式的改变 医学影像学目前显示的信息类型已经从简单的二维的模拟影像转 科有重要的意义;脑功能性成像已 开发了若干年,且已在广泛的临床 应用中;CT与MRI的肿瘤灌注成像 已逐步开展,以提供参数性诊断信 息;心脏与其他实质性器官,如肝 脏,灌注成像将提供相应器官微循 环改变的更直观的信息;心脏的 MR向量成像是研究心腔内循环状 况的新方法;分子影像学与基因影 像学的出现反映了医学影像学几乎 同步地冲入了这些崭新的医学领域。 这些还只是新的信息模式的一部份。 这些新的信息模式给临床医生提供 了大量新的有用的诊断信息,直接 影响对疾病的病情与预后的判断。 (四)对医学基本理论的冲击 医学影像学的迅速进展和新的 信息类型涌现,对临床医学乃至基 础医学的冲击已经到了必需改写教 科书的程度。如MR皮层功能定位研 究已发现了传统的解剖学与生理学 不了解、甚至描述不正确的神经反 射投射路径;脑与心肌的灌注成像 可直接提供缺血的脑或心肌存活状 况,从而需要彻底修改传统的治疗 方案;介入放射学的多种技术开发 使教科书中很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的描述要作重大修改。事实上, 介入放射学的开展是当前外科手术 中蓬勃发展的微创技术的先驱。 二.医学影像学对主要应用领 域的影响 (一)中枢神经系统 1.卒中 传统的CT检查对缺血性 卒中诊断的时间盲区达24小时或更 久;传统的MRI诊断缺血性卒中的 时间盲区也为12小时左右;MRI扩 散成像、MR灌注成像以及发展较晚 但应用更普及的CT灌注成像可提早 到发病后2小时作出诊断。缺血性卒 中的溶栓治疗是公认的介入性治疗变为: 1.数字化影像 可用为各种重 建、重组和数字化存贮与传输的基 础; 2.复杂的重组影像 可作2D、3D、 4D显示、内窥镜显示、曲面重组、多 平面重组、最大强(密)度投影、最小 强(密)度投影、遮蔽表面显示、容积 再现等; 3.除形态学信息以外还可作功 能性信息和代谢性信息的显示; 4.可作不同类型信息(CT、MRI、 PET……)的融合显示与形态学、功 能性与代谢性信息的融合显示。 当代的影像学信息可以把相当 于大体解剖学的形态学信息乃至远 较大体解剖学信息丰富的各类信息 直观地提供给临床医生,使临床医 生免去解读常规的二维模式信息以 及横断层面信息的困难,得到丰富 的、很多是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提供 的信息类型。 (二)形态学信息显示时相的改变 信息显示中时间分辨力的提高 已从早期的“实时重建”,发展为动态 器官的实时动态显示和多期相采集, 从时间的概念上扩大了采集到的信 息的“质”与“量”。如肝脏的多层CT 动态扫描已经可以准确地分辨动脉 早期、动脉期、动脉晚期、门脉流入 期、门脉晚期等期相,从而可捕捉到 以往不能显示的病变和/或表现。 此外,MR扩散成像、MR灌注成 像、CT灌注成像等除特定应用外,也 具有显示时相方面的优势,如可以 显著地提早脑缺血病变的显示时间, 从传统CT的发病后24小时提早到发 病后2小时。 (三)新的信息模式不断涌现 近年开发并日趋完善的脑白质 束成像(tractography)是基于MR扩 散成像发展的扩散张量成像(tensor imaging)的直接结果,对神经内、外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 医学影像技术 13影像301 ABC 201541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恩格斯曾说过“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一个人如果没有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且不清晰自己的目标,即使他的学历很高,知识面很广,那么也只能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人,又或者只能一辈子做别人的跟班,做一个等着时间来把自己生命耗尽的人。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 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 记得一位哲人曾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它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为你生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每个人都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都在实现自己的梦想。一路上,不光需要有着克服困难的勇气,更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否则再辛苦的奔忙也只能是毫无收获的徒劳。而职业生涯的规划就是指引人生道路的北斗星,使我们的生命释放更加灿烂的光芒。

2019年——2023年大学本科结业、考取: 英语6级、计算机三级、大型仪器上岗证 2024年争取考上研究生 此时,参加工作满五年,可以考主管技师 2015年-2016 年实习一年 2016.9 —— 2024.9去往定向单位上班八年2017.2报名放射技师考试 2018年机动,同时准备本科的成人考试 2025年——2026年争取到三甲医院工作 2045年,工作30年,考得副主任技师 2050年,55岁,退休。 2050年一一2060年,在医疗设备公司担任指导操作工作,进行设备使用人员的培P 训工 作。- ^■7 4

全国最新医院排行

全国最新医院及专科排名 (供参考详情请见健康导航网) 1.评比原测:以某一专科领域为基础 2.科室级别、床位数 3.人员配备:科室技术力量是否雄厚、正副教授数量 4.研究成果:是否具备国家级研究中心、年科研论文数量、年SCI被引论文数量 5.业务水平:日均门诊量、年住院人次、病死率等 6.同行评议:业界的知名度和临床医护人员的评价 7.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在线调査、网下调査表填写等多种方式获得 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综合排名 北京协和医院 广州中山一院 上海华山医院 解放军总院(解放军第301医院) 上海瑞金医院 北京天坛医院 西安西京医院(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上海仁济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武汉同济医院

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神经内科改正为 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宣武医院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宜门医院北京大学附一院 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天坛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三、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神经外科改正为 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天坛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上海华山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天津医科大学附X院 西安唐都医院西安鹿都医院 四、全国最佳医院排名■肿瘤科改正为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天津市肿瘤医院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4.复目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五、全国最佳医院排并心血管病专科 改为(由于心内,心外在一起,只能排三个) 上海长海医院 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上海新华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西安四京医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医院霍英东心脏中心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母喉科医院 2.北京同仁医院 3?解放军总院(301医院) 复目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4 ?北京协和医院 上海仁济医院(西部) 5.上海仁济医院(西部) 七,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眼科 改正为 北京同仁医院 1.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六、全国最佳医院排名?耳鼻喉科 改正为: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5.天津市肿瘤医院 北京阜外医院 1北京阜外医院 北京安贞医院 2 ?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3 ?上海长海医院 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解放军总院(301医院)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现状

医学影像发展与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形成 ◆医学影像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现 一项新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从疾病的形态学诊断发展到疾病的功能诊断,从大体形态诊断发展到分子水平诊断,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从诊断的临床辅助科室发展到临床治疗的介入科室。以致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治疗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亚学科。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并把X线用于人体检查,开创了放射医学的先河。在 此后的100多年内X线检查占着主导地位,幷广泛地用于临床,使得放射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放射科医生来源有二,在大的教学医院的主要是医疗系毕业的学生,中小医院主要是放射中专班毕业的学生。此时放射科技术人员,在大的教学医院有解放前教会医院培养的技术人员和自己培养的学徒,中小医院的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没分家。在20世纪60~80年代,放射科医生基本上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技术人员则是招工顶职、复员军人、护士改行,或者是初高毕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发展很快,新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影像技术不断 产生,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在临床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60年代出现影像增强技术,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间的检查彻底解放出来; 20世纪70年代出现CT成像技术,该设备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结束只能观察人体的骨骼和骷髅的历史,还能够观察人体的软组织病变,解决了传统X线难以解决的诊断难题,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20世纪80年代出现MR成像技术,它以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技术,能够观察人体更加细微的病变,解决普通X现、CT和心血管造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无辐射损伤和无创伤的特点,在人体的功能成像和分子水平有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出现介入放射学,它通过微小的创伤解决了临床上某些疾病难以处理或创伤大的问题,使得放射科成为继内科和外科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20世纪80~90年代出现CR和DR成像技术,使得放射科进入全面的数字化X线检查,在成像质量、工作效率、图像保存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显示极大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出现激光打印技术,使放射科技术人员彻底告别暗室手工冲洗胶片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图像质量,幷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和打印;超声技术近来发展越来越快,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以无创伤、效率高、诊断准确而受到广大的临床科室亲眯;核素扫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

2020年心血管治疗领域研究进展(全文)

2020年心血管治疗领域研究进展(全文) 2020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几乎所有人的日常及生活方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疫苗开发成了2020年医学领域的重心所在,尽管如此,除了新型冠状病毒与心血管相关疾病备受关注外,心血管领域其他研究也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在此,笔者将2020年心血管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热点1: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抑制剂还有多少惊喜可以期待,心力衰竭(心衰)治疗版图正在悄然改变 降糖药物开发的重点之一是寻找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药物,SGLT2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物由于其心肾保护作用而备受关注。近期研究提示,SGLT2抑制剂带来的心肾获益与服用者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无关,关于SGLT2抑制剂在降糖外的额外作用机制可能使其向非糖尿病患者中使用提供依据。2015年EMPA-REG OUTCOME研究显示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明显降低T2DM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2017年CANVAS研究显示,T2DM 合并2个心血管高危因素患者中,SGLT2抑制剂卡格列净使心衰住院风险降低33%,肾衰风险降低40%;2018年DECLARE-TIMI 58研究显示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使T2DM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复合主要终点相对风险降低17%;2019年CREDENCE研究显示SGLT2抑制剂卡格列净可安全

地降低T2DM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衰风险,并能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上述研究提示了SGLT2抑制剂的心肾保护作用。随后,2019年的DAPA-HF 研究明确无论是否合并T2DM,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均可以降低心衰患者心衰恶化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2020 ESC公布的DAPA-CKD研究结果显示,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无论是否患有T2DM,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可将肾功能恶化以及因肾脏疾病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39%。2020 ESC同期公布的EMPEROR-Reduced结果显示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慢性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应用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治疗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因心力衰竭住院的主要复合风险,且SGLT2抑制剂治疗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与严重不良肾脏事件风险均低于安慰剂组。既往SGLT2抑制剂对心衰二级预防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T2DM或者心衰代偿期患者,鲜有针对心衰失代偿期的研究。2020 AHA公布的SOLOIST-WHF研究,在T2DM合并心衰失代偿患者中应用SGLT2抑制剂索格列净可将心源性死亡或因心力衰竭住院和急诊就诊等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33%。该研究将SGLT2抑制剂对心衰治疗适应证向心衰失代偿患者中推广。此外,在亚组分析中还看到无论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还是HFrEF,应用SGLT2抑制剂索格列净均可减少终点事件的发生,但是在HFpEF患者中效果更好。考虑到目前HFpEF的治疗措施相对有限,而索格列净对于HFpEF的巨大保护作用可能会为HFpEF治疗提供新的靶点。2020AHA同期公布的SCORED研究,在T2DM合并CKD患者中应用SGLT2

医学影像技术毕业论文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医学影像技术及设备的发展 系部:医学系 专业:影像技术 班级:2010级3班 学生姓名:曾小威 学号:201011735 2013年4 月10 日

摘要:随着医学影像技术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它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医学发展潮流中的一个热点趋势,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尤其是介入放射学的出现,使放射从单纯的诊断演变为既有诊断又有治疗的双重职能,并在整个医学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与内外妇儿并列的临床学科。展望21世纪,医学影像学必将得到更快、更好及更全面的发展,必将会对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所取得的成就讨论医学技术与设备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3-5个)医学影像技术,发展 正文 1.1 计算机X线摄影 X射线是发展最早的图像装置。它在医学上的应用使医生能观察到人体内部结构,这为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在1895年后的几十年中,X射线摄影技术有不少的发展,包括使用影像增强管、增感屏、旋转阳极X射线管及断层摄影等。但是,由于这种常规X射线成像技术是将三维人体结构显示在二维平面上,加之其对软组织的诊断能力差,使整个成像系统的性能受到限制。从50年代开始,医学成像技术进入一个革命性的发展时期,新的成像系统相继出现。70年代早期,由于计算机断层技术的出现使飞速发展的医学成像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到整个80年代,除了X射线以外,超声、磁共振、单光子、正电子等的断层成像技术和系统大量出现。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互相补充,能为医生做出确切诊断,提供愈来愈详细和精确的信息。在医院全部图像中X射线图像占80%,是目前医院图像的主要来源。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X射线机的结构简单,图像分辨率也较低。在50年代以后,分辨率与清晰度得到了改善,而病人受照射剂量却减小了。时至今日,各种专用X射线机不断出现,X光电视设备正在逐步代替常规的X 射线透视设备,它既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病人的X线剂量;又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字成像技术越来越广泛地代替传统的屏片摄影现阶段,用于数字摄影的探测系统有以下几种:(1)存储荧光体增感屏[计算机X射线摄影系统(computer Radiography.CR)]。(2)硒鼓探测器。(3)以电荷耦合技术(charge Coupled https://www.doczj.com/doc/a57929590.html,D)为基础的探测器。(4)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a:直接转换(非晶体硒)b:非直接转换(闪烁晶体)。这些系统实现了自动化、遥控化和明室化,减少了操作者的

心脏病常用药资料

1、降压药 (1)ACEI: (洛丁新)贝拉普利10mg*15片 (雅施达)培哚普利片4mg*10s (依苏)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mg*16 卡托普利片25mg*100 (久保克)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 6.25mg*8(社保不报)(2)ARB (苏适)厄贝沙坦片0.15*7 氯沙坦钾(科索亚)片50mg*7 替米沙坦片(美卡素)80mg*7片 (代文)结沙坦胶囊80mg*7 颉沙坦(托平)胶囊80mg*7 (3)CCB (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7s (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5mg*10s (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5mg*7 尼莫地平薄膜包衣片30mg*20 尼莫地平20mg*50片 苯磺酸氨氯地平(压氏达)片5mg*14 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30s

硝苯地平片10mg*100 (4)β受体阻滞剂 (倍他乐克)美托洛尔50mg*20片(倍他乐克)美托洛尔25mg*20片盐酸普萘洛尔片10mg*100 (康忻)富马酸比索洛尔片5mg*10 (5)利尿剂 吲哒帕胺片 2.5mg*30 螺内酯片(氨体舒通)20mg*100 氢氯噻嗪片25mg*100 (6)a受体阻滞剂 盐酸哌唑嗪片1mg*100片盐酸乌拉地尔(亚定宁)注射液25mg/支 特拉唑嗪(高特灵)片2mg*28 2、调脂药 (1)他汀类 阿乐(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7 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片10mg*7 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片20mg*7 辛伐他汀(舒降之)片20mg*7 (2)贝特类

(冠之柠)非诺贝特咀嚼片0.2*10 (耐复伦)非诺贝特胶囊(∏)0.2*10 3、抗血小板 (波立维)硫酸氯吡格雷片75mg*7片 (泰嘉)氢氯吡格雷片25mg*20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0.1g*30片 肠溶阿司匹林片25mg*100 双嘧达莫(潘生丁)片25mg*100 奥扎格雷钠(罗奥)注射剂20mg 4、抗凝 华法林钠片 2.5mg*60 (法安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5000iu 5、溶栓 尿激酶10万单位/支,150万单位/次溶栓6、抗心律失常 普罗帕酮片50mg*50 普罗帕酮注射液35mg 盐酸维拉帕米片40mg*30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1mg/支 地尔硫卓(合贝爽)注射液10mg/10ml 地尔硫唑片(恬尔心)30mg*4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