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设施课程标准

《设备设施课程标准

《设备设施课程标准
《设备设施课程标准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物流设施与设备学分:4

课程代码:F070100091 学时:64

先修课程:货物学、物流采购管理后续课程: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编制人:袁仁喜

审核人:曾祁制订时间:2010年9月10日

二、课程性质

《物流设施与设备》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合理选择与配置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基本能力,能够科学地使用与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并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物流设施与设备作为现代物流系统的技术支撑要素之一,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对提高物流能力与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保证物流服务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不但能熟知物流设备,更能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物流,理解物流作业的具体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对物流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起促进作用,对培养理论实践型物流人才具有较大作用。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1)具备利用有关物流设施与设备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具体问题的基本能力。

(2)通过参与案例讨论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能根据条形码技术、射频技术来进行仓储管理。

(4)能根据GPS技术进行货物在途跟踪及运输路线导航。

(5)能根据仓储管理要求合理使用相应的物流设施与设备。

(6)能根据运输管理要求合理使用相应的物流设施与设备。

(7)能根据配送管理管理要求合理使用相应的物流设施与设备。

2.知识目标:

(1)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2)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3)了解物流软件分类和主要软件在物流领域。

(4)掌握几种重要的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工作原理。

(5)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

3.其他目标:

(1)自我学习能力、表达能力。

(2)与人协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课程名称:运输组织与管理

(四)第一次课设计梗概

第一步:自我介绍,通告通信方式。介绍该课程性质、学习目标、考核要求;职业生涯与该课程的关系。(10分钟)

第二步:新课教学:(30分钟)

(1)标题——物流设施与设备。

(2)介绍我国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基础展状况,物流设施与设备的作用与瓶颈,及现代物流的市场前景。

(3)告知学生本课程的总体安排、教材的处理,上课的方式和明确教学目标——实现各项目任务时所达到的效果。同时介绍学生将来工作性质、就业的方向及所具备的职业道德。

(4)告知学生考核方式(详见考核方案设计)。

四、教学组织形式

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采用物流实训、工学结合项目教学,以任务驱动型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本课程教学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两种资源,学校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相结合,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企业现场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学做结合,边讲边学,“教”与“学”互动,做中学,学中做,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的提高。

3.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实际操作训练,在操作训练中,使学生学会处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的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仿真平台、实训软件、实物教学、物流企业现场教学等模式。

五、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

课程考核可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可参考下列形式:

平时:出勤、纪律、学习态度、参与情况、课堂训练成绩质量,占总成绩的30%。

课业任务:完成质量、按时提交、创新能力等,占总评成绩的20%。

六、教材的选用

(一)教材或讲义编写建议

注意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的明确制定,项目任务驱动安排教学环节。

(二)推荐教材

黎红. 物流设施与装备.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

(三)教学参考资料

1.朱新民. 物流设施与设备.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张弦. 物流设施与设备. 复旦大学出版社,

3.朱宏辉. 物流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4.陈百建. 物流实验实训教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七、主要教学资源要求

(一)教师要求

具有管理类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职称。

(二)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多媒体教室;物流管理软件;仓库实训室;实训基地企业。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资源包括物流企业管理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物流设施与设备综合应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满足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物流企业管理,力争做到学为所用。因此,在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

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标准的开发和应用。

2.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并考虑尽快建立本专业本课程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满足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随时、随地共享资源。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鼓励学生制作个人主页、班级网站、协会网站进行交流学习和资源共享。

4.校企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企业的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在此过程中进行实验实训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开创就业渠道。

5.建立开放式实验实训中心,使之具备职业技能考核、实验实训、现场教学的功能,将教学与培训教材合一、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