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

自主研究课题/主任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的作用,促进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合作、竞争”的运行机制设立自主研究课题/主任基金支持生物基材料与制浆造纸前沿科学领域的研究课题。

第二条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主任基金鼓励校内优秀科研工作者在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开展

高水平研究,支持交叉学科和新思想、新概念、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资助与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有关的研究课题,校内从事研究工作的非实验室固定人员均可在本实验室制定的“自主研究课题/主任基金申请指南”范围内提出课题申请,经重点实验室审议后批准立项,获批项目课题组成员必须有本实验室固定人员参与。

第三条资助经费从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费预算中支出,用于资助立项的课题研究,专款专用。

第二章申请与审批

第四条申请程序:

(1) 申请者根据本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主任基金项目申请指南”,在规定的申报日期前,填报《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主任基金申请书》(一式两份)。申请书中需填写联合申请人,联合申请人必须为本实验室固定人员。

(2) 申请人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从事科研教学、博士后研究、产业部门的非实验室固定人员。

(3) 实验室对申请项目审查,经实验室主任批准立项。

第三章项目与成果管理

第五条申请者应根据批准的资助金额和研究期限,提出详细的研究计划和经费预算。根据重点实验室的有关规定,资助经费转至项目申请人经费管理本,按照纵向项目进行管理

第六条实验室主任有权调整、暂停或取消不能实现原计划目标的课题。

第七条资助课题结束后,必须向实验室提交下列资料:(1)结题报告;(2)发表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的复印件;(3)研究工作中的各种原始技术档案及目录清单。

第八条使用资助基金购置的仪器设备和加工的实验装置归本实验室所有。

第九条凡在课题资助下发表的论文或取得的其它成果,必须标注联合申请人姓名,还需明确标注“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主任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英文为:“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based material and Green papermaking, 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an, 250353, Shandong, P.R. China.”和“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Foundation (No. ****)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based material and Green papermaking”)字样,在成果鉴定和申报各类奖励时也必须作出相应标注。

第四章附则

第十条本办法由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9年3月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截至2015年9月)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汇总 2015-09-08 姜进举 截至2015年9月,科技部一共批复了三批共计174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其中第一批36家,第二批63家,第三批75家。 其中海洋领域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如下: 1.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批),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市 2.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批),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国资委 3.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第二批),长沙矿冶研究院,国资委 4.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与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批),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 5.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批),福建福鼎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 6.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批),鞍钢集团公司,辽宁省 7.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批),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市 8.深海载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国资委

附件 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拟新建立项名单 (按拼音排序) 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推荐部门 1 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包头稀土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2 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技厅 3 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省科技厅 4 创新天然药物与中药注射剂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江西省科技厅 5 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本草天工科 技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省科技厅 6 创新中药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科委 7 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湖南省科技厅 8 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福鼎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科技厅 9 大型电气传动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科技厅

第三章--职业与职业理想

第三章职业与职业理想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职业的形成与发展,职业的特点、功能和作用,掌握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规则,进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对于正确择业并做好就业准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第一节职业的形成与发展 一、职业的形成过程 (一)职业的含义 人类通过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创造衣、食、住、行以及其他所需的物质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生产活动逐步演变成为人们的职业活动。所谓职业是指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所产生、由行为主体按照社会需求和个人生存发展需求而持续输出体力或智力的一种劳动形式。 (二)职业的形成 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产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的需要而不断发展 的。 二、职业的发展与演变 (一) 社会进步促进了职业的发展 1.社会经济发展是职业发展变化的首要因素职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进步,社会职业也一定会发展变迁,经济的发展要求为它提供人才和物力,社会经济结构对职业结构的发展演化起决定作用。职业结构,如职业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等,更替频率在加快。 2.科学技术进步对职业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应用必然导致部分职业更替,如电报、发报等逐渐走向末路,但随之而来的电子信息、网络服务、电子保安等不断涌现。 (二)我国现代职业发展趋势 1.职业结构多元化 (1)经济结构调整与职业结构变化经济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经济部门的产业组合、地区分布状况,以及对经济结构发挥影响作用的科技资源、教育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配置方式。 职业结构,通常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各种职业在各产业部门中所处的地位和分布状况、在行业内部的职业组合形式、在职业内部的职位层次划分等基本态势。 经济结构的调整制约着职业结构的多元化趋势。 (2)就业结构向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就业结构是职业结构变化组合的前奏。就业结构主要指劳动力资源的流转方向和组合方向。今后五年到十年内,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平均寿命长,加之人口生产具有惯性运动的特点,我国劳动力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就业供给居高不下,就业需求严重不足的矛盾。 (3)优化人才产业促进地区的合理分布今后五年到十年国家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人才。高级专门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优化人才产业,主要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人才在年龄、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结构方面更加合理、适用。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水平和效益。这集中表现在: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航空技术;选择一批有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通过实施工程项目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新兴产业成长;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如纺织、机械、交通运输等,为促进产业升级提供支持;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技术装备;加强产学研结合,发展科技中小型企业,使之成为科技投入和人才投入的新主体。

支持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支持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生物基新材料是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加工生产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绿色环保等特点。发展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对推动材料工业绿色转型,增加绿色产品供给,降低对化石资源依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我省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政策。 一、加强规划引导。统筹全省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创新能力等条件,研究编制全省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发展方向、路径、布局、保障措施等,引导推动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科学有序加快发展。 二、支持研发产业化创新项目。在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物基材料助剂、生物基复合材料、天然生物材料创新型增效利用等领域,支持相关企业与科研院所、下游用户联合实施研发产业化创新项目。经评审认定的项目,对研发及关键设备投入按照10%比例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3000万元,特别重大项目纳入“三重一创”建设“一事一议”支持范畴。 三、支持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加快突破行业关键技术瓶颈,支撑生物基

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支持相关企业、高校院所等围绕生物基新材料菌种定制与构建、材料合成、材料加工成型、产品应用等环节组建创新平台,对符合条件的运用“三重一创”等政策予以支持。鼓励相关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检验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等组建省级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联盟,常态化组织开展供需合作、技术对接、行业交流等活动。 四、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市围绕“龙头+配套”推动生物基新材料链式发展,打造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引领示范作用显著、集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鼓励产业集群内部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互补与协同合作,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对符合条件的集群,及时认定为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积极推荐争取国家级产业集群。 支持相关企业围绕产业链招引上下游企业,对引入上下游企业实施总投资(不含土地价款)1亿元及以上新建项目按“三重一创”政策给予补助。每成功招引1个注册资本金(实际到位,下同)1—10亿元且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万元生物基新材料企业,给予招引企业一次性100万元奖励;每成功招引1个注册资本金10亿元及以上且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给予招引企业一次性200万元奖励;单个招引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 五、支持推广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市在包装材料、农用地膜、纺织化纤材料、卫生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生物基新材料示范应用,支持

国内生物基材料的现状及发展

国内生物基材料的现状及发展 姓名:吕远 班级:生工A1101 学号:2011018099 摘要: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和化石资源枯竭等问题的关注,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日益为世界各国政府所重视。将可再生的原料转化为生物高分子材料或者单体,进而开发各种产品,获得环境友好的功能性材料,能够降低碳排放,缓解石油危机,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将对我国生物基材料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做出阐明。 生物基材料是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和其它植物及其残体和内含物为原料,通过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等手段制造的一类新型材料。主要包括生物塑料、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生物质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糖产品、木基工程材料等产品,具有绿色、环境友好、原料可再生以及可生物降解的特性。 新材料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内容。利用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开发环境友好和可循环利用的生物基材料,最大限度地替代塑料、钢材、水泥等材料,是国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新世纪以来,生物基材料受到发达国家广泛重视,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以农林生物质为原料转化制造的生物塑料、节能保温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热固性树脂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基材料和生物基单体化合物、生物基助剂、表面活性剂等生

物基大宗精细化学品快速增加,产品经济性正在逐步增强。拜耳、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三星道达尔、杜邦化工等跨国公司长期致力于生物基材料的研发,推动了全球生物基材料的商业化进程。对于一异戊二烯来说,因其可生产轮胎,在工业发展上十分重要。目前,美国丹尼斯克公司与固特异公司正在合作开辟生物基异戊二烯工艺路线,以部门替换石油(petro)基橡胶和苯乙烯基弹性体工艺。生物基异戊二烯可以出产轮胎用的合成橡胶和其他弹性体,可使轮胎产业更少地依靠石油衍生物产物。同样,另一种生物基材料丁二醇也已获得大量工业化生产。 目前,我国生物基材料产业科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如全降解生物基塑料、木基塑料、聚合超大分子聚乳酸、农用地膜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全国性的“木塑热”正逐渐兴起,木塑制品年产销量已超过20万吨,并以20%以上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生物基材料作为石油基材料的升级替代产品,正朝着以绿色资源化利用为特征的高效、高附加值、定向转化、功能化、综合利用、环境友好化、标准化等方向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产品性能、制造成本、关键技术、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规模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必须加快突破生物基材料制造过程的生物合成、化学合成改性及树脂化、复合成型等关键技术,促进重要生物基材料低成本规模化生产与示范,构建生物基材料研发平台,提升生物基材料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化石资源的有效替代,为生物基材料产业培育提供科技支撑。

最新中国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排行榜

最新中国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排行榜 2010-04-07中国高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共64所,其排行榜是: 1、北京大学-15 蛋白质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区域光纤通信网及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动态及稳定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核物理与核技术(筹) 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暴雨监测和预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清华大学-15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集成光电子学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分子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煤的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碳化学与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3、浙江大学-10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各个大学分布情况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各个大学分布情况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各个大学分布情况 清华大学12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萃取分离分室)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分室) 集成光电子学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实验区) 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生物物理分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清华大学分室) 一碳化学与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分室)(评估为差,已摘牌) 煤的清洁燃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为差,已摘牌) 北京大学11 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曾评估为差,经整改未摘牌)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分子动态及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 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为差,已摘牌) 暴雨监测与预防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为差,已摘牌) 浙江大学10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分室)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聚合反应工程实验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分室)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坛南京大学6

国家重点实验室个数排名

国家重点实验室个数排名 清华大学12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萃取分离分室)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分室) 集成光电子学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实验区)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生物物理分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清华大学 分室)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一碳化学与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分室)(评 估为差,已摘牌) 煤的清洁燃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为差,已摘牌)

北京大学11 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曾评估为差,经整改未摘牌)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动态及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 分室)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 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为差,已摘牌) 暴雨监测与预防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为差,已摘牌) 核物理与核技术(筹) 浙江大学10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分室)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聚合反应工程实验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分室)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南京大学 6 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分室) 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为差,已摘牌) 上海交通大学6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基材料需求明年翻四番

特别关注 【生物基材料需求明年翻四番】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 将生物育种工程列为新兴战略之一,要求到2015年,突破一批分 子育种关键技术和装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农作物和畜禽 新品种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据统计,2010~2011年,转基因农 作物种业销售额为156.85亿美元,占种子市场总量45.5%,增长 率达21.9%。而同期非转基因农作物种业销售增长率仅为4.8%。 另一个重点工程——生物基材料工程则提出,到2015年,突 破一批生物基材料开发和产业化技术,与化石原料相比具有竞争 力的一批生物基材料实现规模化增产。据Freedonia集团去年发布 的一份报告称,生物塑料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中。该报告预测说, 到2013年全球对生物塑料的需求有望增加四倍。 生物育种工程:关键技术和装备有待集中突破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将推进生物育种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 式、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国家战略和重要 举措,农业结构、产业布局、耕作制度、生产经营体系等正在发 生一系列变革。自《种子法》实施及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 种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容量迅速扩张,种业产值由2000 年的25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50亿元。随着种业市场化、产业 化进程的推进,未来市场容量有望达到900亿元。生物育种的优 势逐渐显现,未来我国的生物育种产业任重道远。 农业产业链前端受益 农业在我国占重要地位,中国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 多于世界20%的人口。然而我国农业科研的投资、农业生产效益 率相比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目前的生产方式、发展方式还是属 粗放型,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都有一定危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产业不断被管理层提上日程。作为“十 二五”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产业就对生物农业产业做出了明 确的规划,其中特别指出要对生物育种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逐步 推进。而之前“破题”的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就着力于增强生物育 种能力、推动主要作物、畜禽水产品种丰富等,为农业产业明确 了重要的发展方向,研究、拥有杂交、基因技术的上市公司能够

生物基材料产业科技发展

生物基材料产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科学技术部 二〇一二年五月

目录 一、形势与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总体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生物基材料高值化的基础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生物基材料制造关键技术与产品......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生物质定向重组及生物基化学品制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木质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生物基功能高分子材料先进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生物质基高性能树脂制备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政策与保障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完善组织管理,加强政策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构建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加强人才培养,培育创新团队........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扩大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该规划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为依据,以高值化综合利用生物质资源制造替代化石资源的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基材料为重点,提出生物基材料产业“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形势与需求 新材料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内容。利用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开发环境友好和可循环利用的生物基材料,最大限度地替代塑料、钢材、水泥等材料,是国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新世纪以来,生物基材料受到发达国家广泛重视,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以农林生物质为原料转化制造的生物塑料、节能保温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热固性树脂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基材料和生物基单体化合物、生物基助剂、表面活性剂等生物基大宗精细化学品快速增加,产品经济性正在逐步增强。拜耳、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三星道达尔、帝人化成、杜邦化工等跨国公司长期致力于生物基材料的研发,推动了全球生物基材料的商业化进程。 “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基材料产业科技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形成了如全降解生物基塑料、木基塑料、聚合超大分子聚乳酸、农用地膜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全国性的“木塑热”正逐渐兴起,木塑制品年产销量已超过20万吨,并以20%以上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生物基材料作为石油基材料的升级替代产品,正朝着以绿色资源化利用为特征的高效、高附加值、定向转化、功能化、综合利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中国科学院主管 1.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3.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4.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力学所 5.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6.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7.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8.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9.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0.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11.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2.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3.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5.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6.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7.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8.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自动化所 19.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0.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1.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2.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半导体所 23.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4.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25.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6.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27.磁学和磁性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28.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药物研究所 29.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0.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31.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32.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3.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4.微生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 35.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36.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7.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38.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39.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0.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41.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考研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最全整理

考研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最全整理 2017年的考研已经结束,马上各位考研成功的研究生新生就要入学了,2018年考研还有一个月就要报名了,新一轮的考研大战即将打响,很多考研的小伙伴选择考研都是为了更深入的对某一学科或项目进行研究,下面小编跟大家说说2018考研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最全整理,希望对你考研选择学校有所帮助。 ? ?2018考研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序号实验室名称所属单位1粉末冶金中南大学2汽车安全与节能清华大学3重质油加工石油大学4暴雨监测和预测北京大学5爆炸灾害预防和控制北京理工大学6材料复合新技术武汉理工大学7测绘遥感信息工程武汉大学8超快速激光光谱学中山大学9超硬材料吉林大学10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北京邮电大学11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北京大学12电力设备电气绝缘西安交通大学13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清华大学14动力工程多相流西安交通大学15微生物技术山东大学16分子动态及稳态结构中科院化学所北京大学17高分子材料工程四川大学18高速水力学四川大学19工业控制技术浙江大学20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大连理工大学21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厦门大学22固体微结构物理南京大学23光学仪器浙江大学24硅材料浙江大学25海岸和近海工程大连理工大学26海洋工程上海交通大学27毫米波东南大学28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华东师范大学29化工联合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30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清华大学中科院生态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31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2混凝土材料研究同济大学33火灾科学中国科技大学34机械传动重庆大学35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西安交

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详细名单

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详细名单(江苏) 清华大学12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萃取分离分室)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分室) 集成光电子学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实验区)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生物物理分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清华大学分室)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10 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动态及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室)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10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分室)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聚合反应工程实验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分室)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6 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分室)

[高分子材料] 瑞典研制出世界最强生物基纤维材料

2018-05-20 瑞典研究团队已经研制出一种生物基材料,其强度超过了所有已知的生物基材料,无论是人工合成材料还是天然材料,包括钢材和蜘蛛丝。这一成果已经在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的ACS Nano杂志上发表。 纤维素纳米纤维(CNF)是木材和其他植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研究人员报告说,利用CNF进行处理,克服了将这些纳米纤维大规模用于飞机、汽车和家具等产品中的技术难题,研制出尺寸较大、具有轻质高强等优异力学性能的生物基材料。 “天然蜘蛛丝通常被认为是最强的生物基材料,这里生产的生物基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强度是天然蜘蛛丝8倍。” 论文作者、斯德哥尔摩KTH皇家理工学院的丹尼尔·索德博格(Daniel S?derberg)介绍称,“这种材料的强度超过了金属、合金、陶瓷和无碱玻璃纤维的强度。” 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

在论文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模拟自然界将纤维素纳米纤维排列成几乎完美的宏观布局的新方法,该方法源自对物理控制组件(例如CNF)在纳米级制造期间的结构化方式的洞察。该方法涉及控制在不锈钢中铣削的1毫米宽的通道中悬浮在水中的纳米纤维的流动。连接去离子水和低pH水的流量有助于将纳米纤维沿正确的方向对齐,并使CNF之间的超分子相互作用能够自组织成充分包裹的状态,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索德博格表示,理解和控制完美纳米结构所必需的关键基本参数及过程,如粒径、相互作用、对齐、扩散、网络形成和组装等,使这一发现成为可能。 索德博格称,这项研究为开发纳米纤维材料开辟了道路,该材料在保持纳米纤维的拉伸强度和承受机械载荷能力的同时,可以扩展到更大的结构。该工艺也可用于控制碳管和其他纳米级纤维的纳米级组装。 根据论文,该材料的拉伸刚度为86 GPa,拉伸强度为。全文链接: 来源: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直尹丁宏 声明:凡本平台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平台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

浅谈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与建设_王新君

总第108期第2期2011年6月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GAOXIAO SHIYANSHI GONGZUO YANJIU SerialNO.108,NO.2 Jun.2011 浅谈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与建设 王新君1,彭红霞2 (中国地质大学1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2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30年发展,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大学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及国际合作交流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当前国家重点实验室现状出发,认真研究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多方位地对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建设 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主管)是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建设单位:主要以中科院各研究所、部属高校、重点大学为主要依托单位;另有建在企业(中央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利于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1]。 1发展历程 为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1984年原国家计委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主要任务是在教育部、中科院等部门的有关大学和研究所中,依托原有基础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1984-2009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走过了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正在进入提高阶段。 1.1起步阶段(1984年-1997年):建成15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成一批基础研究基地。1984-1993年,国家利用科技三项经费投资9.1亿元,立项建设了8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布局;1991-1995年,国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投资8634万美元和1.78亿元,又立项建设了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在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领域进行了布局。两批重点实验室的建成,形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初步框架。 1.2发展阶段(1998年-2007年):规范和改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探索新的实验室建设类型 ●作者简介:王新君(1972-),男,湖北天门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大型仪器管理。 ●收稿日期:2010-11-11 科技部规范了“发布指南、部门推荐、专家评审、择优立项”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建程序,在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和新兴前沿领域新建了88个实验室,同时淘汰了17个运行较差的实验室,建立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此外,根据实验室发展形势与时俱进修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加强实验室管理。尤其对实验室评估规则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强调质量、定性评价、整体评价等指导思想,取消定量指标,引导实验室出重要原始性创新成果。 1.3提高阶段(2008年以后):专项经费设立标志着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8年3月,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宣布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从开放运行、自主选题研究和科研仪器设备更新三方面,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力度。专项经费的设立,有利于营造宽容失败、摒弃浮躁,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标志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 2存在问题 2.1管理体系复杂,责权不清 1998年国家实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制改革,将部分职能从原国家计委调整到科技部,但又保留重大科学工程建设管理等职能,造成两部门对于重点实验室的宏观管理不统一,形成科技资源浪费;作为最高学术指导机构的学术委员会,其主任及成员大都是知名学者,甚至一人同时兼任好几个研究基地的学术委员,但大都比较忙,既无时间认真考虑该基地的问题,也无暇参加学委会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有些依托单位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措施不当,管理制度不健全,发展规划与高校整体发展不匹配等[3]。 2.2投入总量不足且不稳定 国家对重点实验室没有固定投入,且总量严重不足,造成大多重点实验室都缺乏稳定的运行、开放经费

生物材料学问答题整理.doc

第1章 1、什么是生物材料? 答:目前认为:生物材料为一种与生物系统相互接触,用以诊治组织/器官疾患,替换病损组织/器官,或者改善其形态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包括生物源性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2、生物材料的类别 答:生物材料的类别如下: (1)按材料属性:医用金属材料、医用无机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复合材料…(2)按材料功能:硬组织材料、软组织材料、血液相容性材料、生物降解材料… (3)按材料来源:组织衍生材料、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 (4)按材料用途:骨科材料、心血管材料、血液透析材料、整形美容材料… 3、生物材料应用现状 答:生物材料应用现状如下: (1)软组织植入材料:医用缝合线(蚕丝、尼龙、羊肠(胶原)、聚酯…)、止血海绵、人工乳房植入体(石蜡、硅酮油、聚丙烯酰胺、聚乙烯海绵体、硅胶袋(内装硅凝胶或生理盐水)…)、经皮植入体、皮肤植入体、颚面植入体、眼耳植入体、血管植入材料、人工心脏瓣膜…(2)硬组织修复与替代材料:接骨板、人工关节、金属丝、螺钉、髓内钉、脊柱固定器件、牙根植入体、齿科材料等… (3)人工器官:人工肾(血液透析仪)、人工心脏、人工肺… (4)组织工程产品:皮肤、骨、软骨、膀胱、神经(壳聚糖、聚乙醇酸) 第2章生物大分子 1、生物大分子概念和种类? 答:生物大分子概念: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一类具有生物功能、分子量较大、结构也比较复杂的天然高分子,同时也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材料来源。 种类:蛋白质、核酸、高分子多糖及其复合物 2、胶原蛋白的特点及稳定构象,丝素蛋白的特点及稳定的构象? 答:(1)胶原蛋白: 特点:耐湿热,生物相容性良好,生物可降解,经过处理可消除抗原性,能促进组织恢复,无异物反应 稳定构象:三股螺旋和球形 (2)丝素蛋白 特点:来源广泛、生物相容性良好,力学性能优良,血液相容性相对较好,可以缓慢降解,溶解性(浓的中性盐溶液) 稳定构象:反平行折叠链构象 第三章&第十二章生物矿化和仿生材料 1、生物矿化的定义及主要分类是什么? 答:生物矿化定义:生物矿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生物体的不同部位,以各种作用方式,在有机基质和细胞的参与下,无机元素从环境中选择性的在特定的有机基质上形核、生长和相变而转变为结构高度有序的生物矿物的过程。 主要分类:无定形矿物;无机晶体;有机晶体;(P48) 2、请列举羟基磷灰石涂层的主要制备方法或简述耳石的各个自组装分级结构。 答:(1)羟基磷灰石涂层的主要制备方法:(P59) 1)固相反应法(固体-固体反应):原料磨细混合;1000-1300℃高温;合成HA 2)水热合成电化学反应法(化合物):以Ti合金为负极、石墨为正极,在由NH4H2PO4和CaCl2组成的电解质溶液下,经过一定的pH和沉积时间,120-200℃水蒸汽处理,合成HA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要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 1.本次申报针对内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其他单位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2. 已运行和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部门或地方重点实验室,从事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特色,在国内本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有能力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有比较充足的国家纵向科研项目经费。 3.实验室具备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参与国际竞争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需要。 4.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至少依托1个二级学科建设,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依托高等院校实验室的主体依托学科应为国家重点学科。 5. 实验室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科研用房集中,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仪器设备基本满足科研需要,总值2500万元以上,并对外开放使用。有稳定的管理和实验技术队伍,管理制度比较健全。 6.实验室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提供各方面的条件保障,并承诺建设期间投入仪器设备购置经费2000万元以上。 二、注意事项 1. 申报实验室必须符合指南方向,具体实验室名称和主要研究方向应比指南方向更集中,突出优势和特色,避免过于宽泛。申报时可对现有部门(地方)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人才队伍、管理体制等做适当调整,使实验室成为集中依托单位精华力量、代表相关领域最高研究水平的科研基地。原则上不支持跨单位联合申报。

申报表内容提纲 一、建设实验室的目的、意义(包括实验室建成后对国家和依托单位的作用、贡献等) 二、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三、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 四、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水平(国内外影响和地位;近5年承担的重大科研任务和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在推动学科发展、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等方面的贡献) 五、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队伍规模和结构的总体情况、现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的简介及其代表性成果,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和稳定,研究生培养情况) 六、已具备的科研条件(科研用房、仪器设备、配套设施) 七、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情况(开放合作、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 八、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与水平(从研究内容、科研条件、人才队伍、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等方面阐述) 九、专家(学术委员会)意见 十、实验室依托单位意见(包括建设经费支持额度等) 十一、主管部门意见(包括建设经费支持额度等) 附件1.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或专业等主要信息,研究、技术和管理人员分别排列) 附件2. 现任学术委员会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单位、研究方向等主要信息) 附件3. 实验室主要科研仪器设备清单 附件4. 实验室近5年来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清单 附件5. 实验室近5年来重要获奖清单(标注完成单位和人员排序) 附件6. 实验室近5年来重要学术专著、论文、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清单(其中专著不超过10部,论文不超过50篇) 附件7. 实验室近5年来开放课题清单

10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名称

中国科学院 1.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3.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4.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力学所 5.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6.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7.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8.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9.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0.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1.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2.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13.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15.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16.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17.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8.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自动化所 19.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0.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1.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2.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半导体所 23.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4.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25.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6.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7.磁学和磁性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28.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药物研究所 29.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0.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31.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32.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3.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4.微生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 35.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36.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37.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38.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39.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40.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生物基聚苯乳酸新材料及其单体制备的研究进展

第32卷第4期高校化学工程学报No.4 V ol.32 2018 年 8 月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Aug. 2018文章编号:1003-9015(2018)04-0739-09 生物基聚苯乳酸新材料及其单体制备的研究进展 关今韬1, 贠军贤2, 关怡新1, 姚善泾1 (1.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7; 2.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浙江杭州 310032) 摘要:以可再生资源发酵制备的光学纯苯乳酸为单体合成的聚苯乳酸,是最新研究的一种芳香族生物基聚合物新材 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紫外吸收性能,成为继聚乳酸材料之后的重要聚合物材料,在工业领域具有潜 在的广阔应用前景。高纯度苯乳酸单体的制备是聚苯乳酸工业化的关键。本文从聚苯乳酸的合成、苯乳酸单体的化学 与生物合成方法及下游分离纯化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苯乳酸的化学合成法有多条明确的路线,但步骤 繁琐,反应条件苛刻,副产物多,尚不能工业化应用;生物合成法制备苯乳酸的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很好的可持续性; 用生物安全性优良的高产菌株进行生物转化及酶法合成,成为苯乳酸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采用常规纯化方 法从生物发酵液或转化液中分离纯化得到苯乳酸时,尚存在处理量较小、工艺繁琐、反应条件苛刻等局限性;近几年 兴起的晶胶介质层析分离技术,可简化分离纯化步骤,其产物纯度高,过程简便,有望成为苯乳酸分离的新方法。 关键词:聚苯乳酸;苯乳酸;化学合成;生物合成;晶胶介质 中图分类号:TQ 9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9015.2018.04.001 Recent Advances in the Preparation of Bio-Based Poly (phenyllactic acid) and Phenyllactic Acid Monomers GUAN Jin-tao1,YUN Jun-xian2,GUAN Yi-xin1,YAO Shan-jing1 (1.College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Green Chemistry Synthesis Technology,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32, China) Abstract: Poly(phenyllactic acid) synthesized using optically pure phenyllactic acid (PLA) fermented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is a new aromatic biopolymer with excellent thermostability,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ultraviolet-absorbing property. It is alternative to poly(lactic acid) with comparable high-performance and has great potential in industry. The preparation of PLA monomer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duction of poly(phenyllactic acid). In this review, advances of poly(phenyllactic acid) preparation, monomer synthesis and downstream separation were summarized. Currently synthesis routes have disadvantages such as complex procedures, strict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multiple by-products, and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these processes are difficult. Fermentation and bioconversion using effective strains generally happen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enzymatic biotransformation is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PLA. However, conventional separation methods for PLA purification from crude fermentation broth or bioconversion feedstock have drawbacks including small volume, multiple steps and harsh reaction conditions. Cryogel chromatography has advantages of simple process and high purity, and is expected to be a potential method for PLA separation. Key words: poly(phenyllactic acid); phenyllactic acid; chemical synthesis; biosynthesis; cryogel 收稿日期:2018-01-22;修订日期:2018-04-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6240);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Z14B060001,LY16B060011) 作者简介:关今韬(199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浙江大学博士生。通讯联系人:关怡新,E-mail:guanyx@https://www.doczj.com/doc/a56297694.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