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逆性育种

抗逆性育种

抗逆性育种
抗逆性育种

抗逆性育种

一抗逆性育种意义与基本方法

1 抗逆性育种的意义

抗逆性品种的推广应用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 作物逆境的种类

环境胁迫可以分为三大类:温度胁迫(temperature stress)、水分胁迫(water stress)和矿物质胁迫(mineral substance stress)。温度胁迫中有低温和高温的危害,低温危害中又有冻害(freezing damage)和冷害(cold damage)之别。水分胁迫(water stress)中有干旱和湿害、渍害(logging damage),干旱又有大气干旱(atmospheric drought)与土壤干旱(soil drought)之别。两大类之间有的胁迫因素共同危害,如高温加干(salt and alkaline damage)和酸性土、铝害。

3 抗逆性育种的方法

(1)对胁迫环境因素抗耐性的间接育种

(2)直接育种

a 选择试验点

b 人工模拟危害环境或在仪器设备中鉴定

(3)针对抗逆性的基础特性的育种

二抗寒性育种

1 抗寒性的含义

寒害:泛指低温对作物所引起的损害。分为冻害(freezing damage)和冷害(cold damage)两种。

抗冻性:指其在0℃以下低温条件下具有延迟或避免细胞间隙或原生质结冰的一种特性。

抗冷性:指其在 O ℃以上的低温度下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到成熟的特性。

2 抗寒性的鉴定和鉴定指标

三抗旱性育种

1 抗旱性的含义

2 抗旱性的鉴定与选育

有关的性状指标:

(1)形态指标:根系长度、数量及其分布,植株冠层结构特征等。

(2)生理指标:对蒸腾气孔调节、对缺水的渗透调节、切叶的持水力等。

(3)生化指标:植物的脱落酸水平、脯氨酸和无结构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等。

育种方法:杂交育种、远缘杂交、遗传工程等。

四耐湿性育种

湿害:由于土壤中水分过剩, 造成土壤中空气不足而引起作物生育障碍的现象。

1 耐湿性的含义

气象原因造成的:生育期间雨量过多或过于集中

非气象原因造成的:作物布局不当

湿害根据其发生的时期来分:一类是秋冬湿害,使越冬作物幼苗损伤;一类是春季或夏季湿害,此时麦类作物正处于拔节到成熟的阶段,对产量影响很大,其中孕穗期受湿危害最大。

耐湿性:是指在土壤渍水条件下,作物根部受到缺氧和其他因素的胁迫而具有减免受害的能力。

2 耐湿性的鉴定与选育

鉴定方法:场圃鉴定法和盆钵鉴定法。

育种方法:杂交育种法

五耐盐性育种

1 耐盐性的含义

盐害: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量对作物造成损害。

耐盐性:作物对盐害的耐性。

盐胁迫的两个组成部分:渗透胁迫和离子效应

耐盐性包括:

避盐性:如玉米、高粱等作物通过泌盐以避盐害;又如大麦通过吸水稀释吸进的盐分。

耐盐性:通过细胞渗透调节以适应因盐渍而产生的水分胁迫。

2 耐盐性的鉴定技术与指标

(1)营养液栽培法

(2)萌发试验法

(3)田间产量试验法

六耐铝性育种

1 耐铝性的含义

铝害:由于土壤中可溶性铝含量过多而起的对作物生长的抑制。

2 耐铝性的鉴定和育种

多采用营养液培养法。

(整理)遗传育种学考试总结

一 1.进化的基本要素 变异、遗传、选择 2.品种 具有在特定条件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3.良种 是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二 1.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类。 2.有性繁殖 是指经过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种子繁殖后代的方式。 3.无性繁殖 是指没有发生受精作用的繁殖方式 三 1.无性融合生殖的概念,无性融合生殖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 无性融合生殖:是未经授粉受精或有授粉但没有发生精卵融合过程而产生有生活力种胚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 2.有性繁殖植物根据授粉习性可以分为(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植物。 3.自花授粉、异花授粉、自交的概念。 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花朵的花粉叫作自花授粉。以自花授粉为主的植物叫作自花授粉植物又叫自交植物。 异花授粉:在自然状态下雌蕊通过接受其他花朵的花粉受精繁殖后代的植物称为异花授粉植物,又叫作异交植物。 自交:指来自同一个体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或具有相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交配或来自同一无性繁殖系的个体间的交配。 4.判断对错:黄瓜雌雄异花同株,同株上的雄花给雌花授粉,A.属于自花授粉 B.属于自交。选A 5.判断对错:营养系品种内个体株间授粉属于自交。错 6.自花授粉植株通常以自然异交率(5%)作为自花授粉的上限;常自花授粉植物自然异交率通常在5~50%之间 7.自花授粉植物的花朵是(完全花),花器官结构有(花冠隔离型)和(粉药包围型)两种类型。 8.自花授粉植物和常自花授粉植物经常会出现自交或近交衰退的现象。 错误。自花授粉植物和常自花授粉植物在遗传上纯合程度很高,一般不携有致死或半致死基因,因而不发生近交或自交衰退现象。 9.自然异交率为52%属于哪种植物?属于自由授粉,自由授粉植物又称常异交植物。 四 1.植物可以按群体内遗传的同型和异型以及组成个体遗传的纯合性和杂合性把品种分为(同型纯合)、(同型杂合)、(异型纯合)、(异型杂合)四类。 2.种的选育包含两个相互关联的步骤:一是(自交系选育);二是(配合力测定)。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绪论 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作物品种(Variety)概念: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相对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品种属性:生产资料属性;经济类型属性;地区性时间性。作物品种的类型: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等。) 优良品种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2.作物育种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哪些学科关系密切?你打算如何学好作物育种学这门课程? 作物育种学(crop breeding)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主要任务: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 ?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创新与利用; ?选择的理论与方法; ?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 ?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 ?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及种子生产 3.常规育种技术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什么? 主要任务: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和增强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抗病、虫、草害和抗旱、寒、碱等)。 特点: 综合多个优良基因; 同步改良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水平; 盲目性大; 育种是科学艺术。 4.现代作物育种发展动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研究 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3.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间的协作 4.种子产业化 5.调查了解农作物优良品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8讲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一、选择题 1.(2019广东梅州适应考试)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对。在含有5-Bu、A、G、C、T五种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突变体大肠杆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体大肠杆菌体内可能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 B.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分子中氢键数目减少 C.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 D.在此培养基上至少繁殖3代,才能实现DNA分子某位点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答案 B 根据题干信息,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 配对,使得碱基对发生改变,所以突变体大肠杆菌体内可能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A正 确;T—A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则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 分子中氢键数目增加,B错误;根据题干可知,DNA复制时,5-溴尿嘧啶可与碱基A互补配对,也可与碱基G互补配对,所以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C正确;5-溴尿嘧啶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和G配对,T—A碱基对复制一次时有A—5-溴尿嘧啶配对,复制第二次时有5-溴尿嘧啶—G配对,复制第三次时可出现G—C配对,所以需要经过3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D正确。 2.(2019广东佛山段考)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同源染色体上具有重复的同源序列,则可能出现错配(图1)。图1细胞中染色体发生错配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的两个如图2所示。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出现联会现象 B.图1中同源染色体的部分区段未能准确对位 C.图示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移接 D.其余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含有的片段分别是FBBBd、FBBD

专题8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限时集训(八) (限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5·海南高考)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 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 2.(2015·海南高考)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3.(2016·东北四市联考)二倍体水毛茛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B.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2的长度较q1短 C.突变后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了改变 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4.化学诱变剂EMS能使基因中的G烷基化,烷基化的G与T配对。CLH2基因控制合成叶绿素酶,该酶催化叶绿素分解。研究人员利用EMS处理野生型大白菜(叶片浅绿色)种子,获得CLH2基因突变的植株甲(叶片深绿色)和乙(叶片黄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株乙叶片呈黄色,说明其叶绿素酶失去活性 B.若植株甲自交获得叶片浅绿色的植株,说明浅绿色为显性性状

C.获得植株甲和乙,说明EMS可决定CLH2基因突变的方向 D.EMS处理后,CLH2基因经两次复制可出现G-C替换为A—T的现象5.在854只小鼠群体中,A1和A2是一对等位基因,研究表明该群体中384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A1,210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A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能改变A1和A2的基因频率 B.A1和A2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C.A1的基因频率是57%,A2的基因频率是43% D.该小鼠群体所有的A1和A2基因,构成小鼠的基因库 6.(2016·江苏高考)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15482049】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7.(2016·河北衡水四调)某小麦种群中,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且开花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A.50%和40% B.50%和62.5% C.50%和80% D.62.5%和50% 8.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华南沿海发现了两个牡蛎未定种,结合线粒体和基因组分析,命名其中一种为电白牡蛎,电白牡蛎无闭壳肌痕。而分布在辽宁

园艺植物育种学 (自己整理 复习题)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胡老师) 第二章选择育种 实生选种:对实生繁殖群体进行一次或多次定向选择,达到改善品种群体的遗传组成或获得优良新品种的一种选育种途径。 意义:野生植物的驯化、优良品种和类型的培育 遗传力:指植物某性状从亲代传递到子代的能力 1、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 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 混合选择法的优点: (1)简单易行,不需要很多的土地、劳动力和设施。 (2)对异花授粉植物避免强迫自交,不会产生后代生活力的衰退现象。 (3)一次就可以选出大量植株,获得大量种子。 混合选择法的缺点: 不能根据后代性状表现对亲本单株进行基因型优劣鉴定,所以选择效果较差。 单株选择法的优点: 可以根据后代性状表现鉴定当选植株进行遗传优劣鉴定,提高选择效果。 单株选择法的缺点: (1)需要隔离,成本较高,技术要求较为复杂。 (2)异花授粉植物因强迫自交会导致后代生活力衰退。 (3)单株选择一次所留种子数量有限,不易将所选的的优良单株后代立即应用于生产 2、适合异花授粉作物的选择方法有哪些? 单株-混合选择法:用于株间存在较明显差异的群体 混合-单株选择法:用于株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的群体 母系选择法:用于以营养器官作为收获对象的种类 集团选择法:集团内相对一致,避免自交衰退。 3、选择的实质是什么? 选择的实质是差别繁殖(造成植物群体中个体有差别的繁殖率,从而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选择作用的基础:遗传与变异; 4 选择为什么有创造性作用? 杂种优势 4、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选择差(Sd)与入选率(影响选择强度) (2)遗传力(直接影响) (3)性状的变异幅度(基础) (4)选择方法 选择效果(当选植株后代性状的平均表现值,与原群体性状平均表现值得差值)与入选率成反比,而与选择差以及原始群体该性状的变异幅度呈正相关。 6 株选的方法有哪些? 分项累进淘汰法:根据经济性状的重要性顺序进行淘汰 分次分期淘汰法:根据目标性状出现的先后进行淘汰 多次综合评比法:进行初选、复选和决选

小麦育种试题库

作物育种学各论 小麦育种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产量潜力 2、环境胁迫 3、营养品质 4、一次加工品质 5、二次加工品质 6、伯尔辛克值 7、洛类抗源 8、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9、双二倍体 10 、收获指数 11 、抗逆性育种(小麦) 12 、T 型不育系 13 、化学杀雄剂 14 、(小麦)避旱性 15 、(小麦)免旱性 16 、(小麦)高光效育种 17 、(小麦)冻害 18 、(小麦)寒害 19 、(小麦)异附加系

20 、(小麦)异代换系 2 、 在 小 麦 矮 秆 育 种 上 , 最 广 泛 采 用 的 矮 源 是 日 本 的 和 。 3 、在小麦矮化育种上,最广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赤小麦,其具有矮秆基 因 、 ;另外一个是 ,其具有矮秆基因 、 , 其引 入美 国后 作为杂 交亲 本育成创世界高产记录 的品 种 。 4 、在生产上,所应用的小麦类型有三类,最广泛的是采用 ; 在一些国家近年开始推广,种植面积有所扩大; 仅在少数国家种 植。 5、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有 、 和 构成,所谓产量 构成三要素。 6、根据小麦具体品种的穗部形态和单位面积穗数的多少,我国北方冬麦区一般 大穗型品种 ,北方多为 品种。在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 ,单株穗数的遗 二、填空题 1 、 我 国 小 麦 与 国 外 小 麦 相 比 , 具 有 如 下 比 较 突 出 的 特点: 、 、 。 将小麦划分为 、 、 7、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决定于其构成因素 。 、 和 的协调发展。 8、.一般而言 ,我国冬麦区自北向南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逐渐 ,南方多为

传力。 9、小麦每穗粒数是由和构成。高产条件下,每穗粒数可以由较少的和较多的构成,也可以由较多的和较少的构成。 10 、在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增加是最重要而可靠的指标。 11 、我国小麦与国外小麦相比,具有如下比较突出的特点:、、。 12 、在育种过程中选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对小麦品质改良至关重要。早代材料数 目多、样品小,应多注意的性状,测定方法应,便于单株选择,结果准确。 13 、在小麦抗锈病育种中,1923 年从澳大利亚引进,1942 年西北农学院用其为亲本,育成的,到1959 年推广面积600 万h ㎡,成为我国小麦育种史上面积最大的品种。 14 、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我国小麦品种是共认的抗性最好也最为稳定的抗源。 15 、意大利育种家N.Strampeli 将作为早熟矮秆亲本育成一系列中秆的推广品种,不但成为意大利小麦育种的骨干材料,而且被许多国家引进利用。 16 、小麦矮化育种中,日本用达摩小麦杂交育成。在美国,O.A.Vogel 用其为亲本与Brevor 杂交,1961 年育成创世界小麦高产纪录的冬性半矮秆品种。 17 、小麦现代品种的收获指数已从古老品种的0.3 ~0.35 提高到0.4 ~0.5 ,甚至更高。不少学者认为已经达到极限,想进一步提高产量,必须注意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汇总

单元过关检测(七) 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一般认为,艾滋病病毒最可能产生的变异是() A.环境改变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 解析: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故C正确。 答案:C 2.下列有关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它发病率比较高 B.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一个氨基酸 C.每个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中,基因是不断变化的 D.在一个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解析:B错误,只增加一个碱基对有可能会导致突变位点后所有氨基酸都改变;C错误,在生长过程中,基因本身不改变,改变的只是基因的表达状态;D错误,基因库是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答案:A 3.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纯合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 A.根据杂种优势原理,从子一代中即可选出

B.从子三代中选出,因为子三代才出现纯合子 C.隐性品种可从子二代中选出,经隔离选育后,显性品种从子三代中选出 D.只能从子四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解析:根据所需,若新品种为隐性纯合子,则在F2中即可找到,若新品种为显性个体,在F2中即可出现该性状的个体,但不一定为纯合子,经隔离选育后在F3中才能确定是否为纯合子。 答案:C 4.(2016·武昌联考)人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可能导致遗传病的发生。下列遗传病中,属于染色体数目改变而引起的是() A.21三体综合征B.白化病 C.猫叫综合征D.红绿色盲 解析:21三体综合征是多了1条21号染色体导致的,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故A正确。白化病是单基因遗传病,故B错误。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C错误。红绿色盲属于单基因遗传病,故D错误。 答案: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缺失一个基因不属于基因突变 B.产前诊断能确定胎儿性别进而有效预防白化病 C.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倍增

8育种学资料整理

8育种学 一、名词解释(6X3’=18’) 1.嵌合体:组织发生层的细胞中含有不同的遗传物质,由此发育形成不同遗传背景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2.驯化引种:如果引入地自然条件与原产地差异较大,或引入植物本身的适应范围较窄,只有通过改变(或扩大)植物的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环境的引种方式 3.回交: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 4.自交不亲和性:指在两性花植物中,雌雄配子都有正常的授粉受精能力,在不同基因性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子,但花期自交不能结子或结子率极低的特性。 5.特殊配合力:是指某特定杂交组合的某性状实测值与根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 6.多倍体育种:利用各种园艺植物染色体倍性特点,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各种园艺植物表现优良的倍性群体。 7.杂种优势:两个不同基因型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其植株性状的表现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8.诱变育种:是指人为地采用各种物理的或化学的手段,诱发有机体产生遗传物质的变异,经过选择和鉴定,培育和创造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9.自交系:指从某品种的一个单株连续自交多代,结合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10.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选择,选育出自交不亲和性能稳定遗传、同一株系内株间授粉不亲和的自交系。 11.有性杂交育种:又称组合育种,是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择选配亲本,通过人工杂交,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之中,对其后代进行培育选择,比较鉴定,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的定型新品种的一条育种途径。 12.园艺植物育种学:研究园艺植物现有品种的改良以及培育优良新品种的原理、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13.品种:是经人类选育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要求的、遗传上相对稳定的栽培植物群体。 14.种质:是指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15.良种繁育:是一门研究保持品种种性和优质种子生产技术的科学。 16.繁殖系数:指种子繁殖的倍数。在生产上常用单位面积的种子产量与单位面积的用种量之比来表示。 17.普通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系与其他亲本系所配的几个F1的某种性状平均值与该试验全部F1的总平均值相比的差值。 18.雄性不育性:两性花植物中,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 19.远缘杂交:指的是亲缘关系疏远类型之间的杂交,即物种以上分类单位之间的杂交,如种间、属间、科间的杂交。 20.非轮回亲本:在回交育种过程中,只参加一次杂交的亲本称为非轮回亲本。 21.合成杂交:参加杂交的亲本为4个,先进行成对杂交获得两个单交种,两个单交杂种间再进行杂交。 22.添加杂交:先用两个亲本进行成对杂交获得单交种,用单交种或从其后代中选出综合双亲优良性状的个体,再与第三个亲本杂交,其杂种或后代还可以再与第4、第5个亲本杂交,每次杂交只增加一个亲本。 23.亲本选择:是指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类型作为杂交亲本。 24.亲本选配:是指从入选亲本中选用哪两个(或哪几个)亲本配组杂交和配组的方式。 4.果树辐射育种工作中,应怎样选择原始材料,才能有利于获得期望的突变类型?答:选择诱变处理的材料应考虑以下原则:(1)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材料(丰产、优质、成熟期适宜、抗病害的品种)(2)亲本材料综合性状优良(3)处理的材料避免单一化(4)选择敏感性强的品种或器官作辐射材料(5)选用单倍体、原生质体等作诱变材料。 5.亲本选配的原则:(1)亲本性状互补(2)不同类型的

种子生产与经营实践作物育种学实践报告

实 习 报 告 实习小组: 学院(系、所):农学院 学科专业:农学 带队老师: 实习时间:2015年6月

水稻、玉米制种技术实践教学报告 —作物育种学和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课程 一、目的意义 1、参观新津县粮经复合产业示范区的现代玉米杂交制种基地和眉山思蒙现 代水稻制种基地,了解基本的制种方式。 2、通过本次实践了解玉米和水稻种子的育种生产和经营管理,学习基本的 育种和栽培技术,了解农业机械化种子生产过程。 3、将课堂学习的理论和现代生产相联系,巩固课堂知识,在实践中学习更 多的现代农业生产技能,为走向社会早作准备。 二、实践时间 2015年6月 三、实践地点 1、新津县粮经复合产业示范区 2、眉山思蒙水稻制种基地 四、实践内容 1、了解新津县粮经复合产业示范区的玉米制种的基本状况,学习相关的专 业知识。 2、在师兄和老师的带领下于新津县粮经复合产业示范区的玉米制种基地, 进行人工去雄实践 3、参观思蒙水稻制种基地听老师和经理讲解相关技术,并通过水稻幼穗的 剥穗进行小麦幼穗分化的鉴定。 五、实践过程 2015年6月日一大早,我们就匆匆集合上车奔赴新津,进行玉米地的参观和学习,经历了一路的波折,我们终于来到了新津县粮经复合产业示范区:(一)新津县粮经复合产业示范区实习 基地建立在新津,占地面积3500多亩,在这个玉米育种基地共种植了四个品种,基地还是比较现代化的,制种过程中大部分都是使用机械,包括机械化整地、施肥、播种、收获等方面。在老师给我们讲了基地的基本建设和公司情况之

后,老师让一个技术人员(貌似是个师兄)为我们做详细解说,同时也在旁边给我们一一解释,下面是所讲的主要方面: (1)播种 首先要考虑父母本的花期是否能相遇,如果按照生育期进行播种,花期不能相遇则要进行父母本分期播种。老师给我们说了不同地区为了调节花期相遇各地不同的播种方式。这个基地于3月底四月初先进行父本播种,差不多在两叶一新的时候在进行母本播种,母本的穴距是25cm,父母本的行比是1:5。在南方玉米植株密度可以在3500株/亩左右,北方7000/亩或者更多。由于北方的气候条件,北方往往不父母本分期播种,以防止跑墒。 (2)摸苞去雄 玉米制种,去雄是非常关键的,由于去雄的机械不太适合而且价格又高,这个基地是在在大喇叭口时期人工摸苞去雄,在地里,我们看到了很多玉米株顶端,听技术人员讲,那都是前几天去雄的结果,去雄很重要,必须完全去同时又要注意不能带走棒三叶从而影响穗的结实率。去雄的时间很严格坚决不能见雄去雄,防止去雄不及时带来种子混杂,说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但做起来时间还是很紧的。实际上玉米去雄的方式还是很多的什么雄性不育、化学去雄······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采用劳动力最大的去雄方式。同时为了加深我们的印象,老师和师兄还带我们去了一块没有处理的田地,让我们感受人工去雄,我们一群人都下去抽了一行,在感觉辛苦的同时还感觉挺有趣的。 (3)去杂去劣与隔离 为了保证杂交种子的纯度,在玉米的各个生长期,要严格控制与所种品种不一样的植株,进行去杂去劣贯穿整个玉米种植过程,可见其重要性,不过集中期只有三个,第一次去杂时在苗期,进行间苗、定苗的同时要根据苗期叶片,茎杆的特征,去除杂株;第二次在去雄之前,这个时期的其它植株特征十分明显,是去除杂株最好的时期,而且应着重去除父本行中杂株,做到“去雄不见杂”,为去雄打下良好基础;第三次是去雄达到90%以上时,对后期弱苗,小苗,病苗及遗漏杂株进行一次性去除,并将去掉的带离田块,将病苗全部掩埋。与去杂去劣同等重要,隔离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玉米花粉相对其它花粉来说保持活性的还是时间较长,特别容易造成混杂,隔离的具体事宜就不再一一解释。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整理

作物育种学总论整理 绪论 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具有三性(DUS):特异性(Distinctness) 、一致性(Uniformity)、稳定性(Stability)。 2.作物品种类型: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 3.优良品种: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要求,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生产上所谓的良种,包括具有优良品种品质和优良播种品质的双重含义。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 1.不同作物的授粉方式: 自花授粉作物(<4%): 水稻、小麦、大麦、大豆等 异花授粉作物(>50%): 玉米、黑麦、甘薯、白菜型油菜 常异花授粉作物(5-50%): 棉花、甘蓝型油菜、高粱、蚕豆等 2.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化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却上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3.雄性不育性:植物的雌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 4.无性系:由营养体繁殖的后代。 5.无融合生殖:植物的雌雄性细胞不经过正常受精和两性配子的融合过程而直接形成种子以繁衍后代的方式,包括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胚生殖、孤雌生殖、孤雄生殖。 6.自交的遗传效应 ①保持纯合基因型 ②使杂合后代基因型趋于纯合、并发生性状分离Xmn=(1-1/2n)m ③自交引起杂合基因型的后代生活力衰退 7.异交的遗传效应 ①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杂交) ②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8.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突变或杂合基因型连续自交和选择育成的基因型同质纯合群体。 9.杂交种品种:在严格选择亲本(自交系)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10.群体品种:遗传基础复杂、群体内植株基因型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或异质性的一群植株群体。 11.无性系品种:由一个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的一个群体。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绪方理论 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农业生产中扮演什么角色? 品种的概念是指一种生态类型,其中栽培作物适应某些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和相对一致的生物学和形态学特征,并区别于同一作物的其他类似群体。(品种属性:生产资料属性;经济类型属性;区域及时性。作物品种类型:纯系品种、杂交品种、综合品种、无性品种等。) 优良品种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产品质量;保持稳定的产量和产品质量;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2.作物育种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哪些学科密切相关?你打算如何学好作物育种课程? 作物育种是研究培育和培育优良作物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主要任务是研究繁殖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良种化;培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作物育种的主要内容 ?制定育种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创新和利用;?选定的理论和方法; ?人工创新和变异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和育种方法有哪些?作物育种不同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3.常规育种技术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什么? 主要任务: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增强对不利环境(抗病、抗虫、抗草害、抗旱、抗寒、抗碱等)的抵抗力。)。 特点:合成许多优秀基因;同时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水平;失明;育种是一门科学和艺术。 4.现代作物育种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研究 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和方法研究 3.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之间的合作。种子产业化 5.调查和了解优良作物品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一章作物繁殖方法和品种类型 名词解释: 育种目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新品种的选育应具有优良特性,即对选育品种的生物学和经济特性有具体要求。 生物量:作物整个生长期通过光合作用和生产积累的有机质总量(有机质90% ~ 95%,矿物质5% ~ 10%)。 经济产量:产量的一部分(谷物、块根、块茎等)。)对于种植目的具有经济价值。 经济系数或收获指数:将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率。株型育种:优良的形态和生理特征集中在一株植物上,以获得光能的最高利用率,并将光合产物运输到籽粒中,以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检测题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香蕉只有果实,种子退化,其原因是(C ) A.传花粉的昆虫少 B.没有进行人工授粉 C.减数分裂不正常 D.喷洒了植物生长素 2.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籽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D )A.单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杂交种 3.科学家做了两项实验:(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籽番茄。(2)用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株,给其雌蕊授二倍体花粉,子房发育成无籽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上述无子番茄性状能遗传 B.若取无子番茄植株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C.上述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D.若取上述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4.血友病是由于人类X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发生隐性突变而形成的血液凝固机能缺陷病。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技术手段,成功地把一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以后所生的儿子中(C) A.全部正常 B.一半正常 C.全部患血友病 D.不能确定5.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C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 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 6.据调查,某小学的小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 B X B(42.32%)、X B X b(7.36%)、X b X b(0.32%)、X B Y(46%)、X b Y(4%),则在该地区X B和X 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D )A.6%、8% B.8%、92% C.78%、92% D.92%、8% 7.下列不存在生殖隔离的是( A) A.东北虎和华南虎B.马和驴杂交后代不育 C.鸟类和青蛙D.山羊和绵羊杂交后杂种不活 8.甲是一种能生活在多种土壤中的小型昆虫,常被昆虫乙大量捕食,DDT和aldrin是用于控制这些生物的杀虫剂,aldrin对甲和乙的毒性相同,但DDT对乙的毒性比对甲更强,现用DDT和aldrin单独处理田块,下图7—12中,哪2个图能分别代表DDT和aldrin单独作用时对害虫数量的影响(D ) 图7—12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9.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是AA=Aa

小麦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

第二节小麦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 的遗传与选育 一、我国小麦品种种植区划和育种目标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小麦分布广,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耕作制度差别很大,各地小麦生产发展也极不平衡,因此对品种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 因为任何一个品种都是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经过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成培育的。因此优良品种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为新育成的品种必须要能够适应当地生态环境,以求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生态条件,争取高产、优质,同时克服不利的生态条件而争取稳产。 我国小麦品种种植区划和育种目标 同一生态区域内的很多品种,形成一种生态类型,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能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品种适应该区的自然生态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和各种自然病虫灾害的能力,因而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强,生长发育正常,并对不利条件、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耐性,以及保持产量相对稳定等优良性状,表现出高产、稳产。 生态区域(生态、耕作制度)品种生态类型 要制定正确的育种目标,首先要了解我国小麦的品种种植区划及

与之相适应的品种生态型特点,因为作物品种种植区划是以经济、自然(气候、土壤、生物)、栽培、管理条件和品种生态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的,它是制定育种目标的重要依据。 我国小麦品种种植区划和育种目标 小麦品种种植区划的目的,就是根据各地的生态条件(气候、土壤、生物等),耕作栽培水平和社会经济要求等的差别,在全国范围内划分不同的小麦生态类型区,使同一区内各种条件较为一致,所用的品种类型也相对一致,以便育种、引种,并因地制宜地运用耕作栽培技术。制定育种目标,还应当研究当地品种生态类型的优点和缺点,了解现状、分析问题,为品种选育提供科学指导。 可见,任何一个小麦品种,在生产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时间性。因此在制订育种目标时,首先必须根据品种种植区划,充分考虑生态条件和生产发展要求,研究当地品种生态类型的优缺点,据以制订正确具体的育种目标。即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育新品种。 (一)我国小麦品种种植区划 由于我国小麦分布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种植制度、品种类型和生产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形成了明显的种植区域。比如:l961年出版的《中国小麦栽培学》,根据自然条件(特别是年平均气温、冬季气温、降水量及其分布)、耕作栽培制度、小麦品种类型、

教案精选:高三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三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与 进化》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三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教学设计 【考纲解读】 (l)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6)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做听课的主人:(知识网络自主构建) 以变异为中心写出本专题的知识网络:变异的类型;育种方法名称及原理;变异与进化的关系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热点考向聚焦】 一、变异的类型 例题1、.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 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

生了变化 例题2、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变式训练1、在一块高杆(显性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变式训练2、下表是苋菜抗“莠去净”(一种除草剂)突变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碱基和氨基酸所在的位置。正确的说法是( ) 抗性品系CGT丙氨酸GGT脯氨酸AAG苯丙氨酸TTA天冬酰胺 敏感品系CGA丙氨酸AGT丝氨酸AAG苯丙氨酸TTA天冬酰胺 氨基酸位置227 228 229 230 A. 基因中碱基的改变,一定能引起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改变 B. 其抗性的产生是由于基因上的密码子发生了改变 C. 其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上决定228号

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第1章建设回顾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农作物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种子产业始终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1996年以来,国家组织实施种子工程建设,推动了种子产业快速发展, 有力地支撑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1.1 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种子法》相继颁布实施,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种子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出现了新变化,产业自身也伴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 (一)种子法律框架已经建立,产业发展纳入法制化 《种子法》施行后,种子法律制度逐步健全。农业部先后出台了9个配套规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依据《种子法》制定了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为种子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指导种子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二)产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商品种子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种子工程引导,国家对种业公益性、基础性设施建设进行持续投入,相继建成一批国家种质资源库(圃)、农作物改良中心和分中心、农作物区域试验站、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分中心、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种子加工中心、农作物(原)良种繁育基地(场)等。这些项目建设,促进了新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完善了种子社会化服务和管理,提升了安全供种能力,有力地推动了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 (三)种子商业价值不断增加,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种子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种子市场的商业价值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现在的350亿元左右,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其中,玉米、水稻、蔬菜是种子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到种子市场总容量的70%。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进入了快车道,“十一五”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专用品种、非粮作物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对种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种子企业蓬勃发展,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通过近几年种子市场全面开放,种子生产经营呈现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全国各类持证种子企业有8500多家,其中70%左右为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也发展到80余家。实行育繁销一体化、经营区域覆盖全国的种子企业超过100家,前10家大型种子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接近15%。种子产业集中度逐步增加, 种子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初步确立。 (五)管理模式发生转变,市场监管逐步规范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种业发展需求,种子管理理念和方式正在发生转变,种子管理体制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在依法废除不利于种子市场开放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的同时,加强了种子品种质量管理,规范了市场竞争秩序。通过政企分开和国有种子企业改制,强化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种质资源保护制度、品种审定制度、新品种保护制度、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制度、种子标签管理制度、

育种学名词解释

1.园林植物育种学:是研究培育植物优新品种的原理和技术的科学。 2.分子育种:分子育种是运用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技术,将目的基因或DNA片段通过载体或直接导入受体细胞,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经细胞复制增殖,新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最后从转化细胞中筛选有价值的新类型构成工程植株,从而创造新品种的一种定向育种新技术。 3.种质:种质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称。 4.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是指在引种、选择育种工作中用来作为选择、培育或改造对象的那些植物。 5.品种:品种是经过人类长期驯化、栽培和选择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生产资料;是适应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栽培的园林植物群体生态类型。 6.简单引种:引进来的种或品种,有的表现很好,可以直接利用(简单引种) 7.引种:引种驯化简称引种,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8.驯化引种:表现不好,常常有不服水土的现象,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措施,使其改变遗传性,慢慢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这就叫做驯化(驯化引种)。 9.单株选择法:把从原始群体中选出的优良单株的种子分别收获、保存、繁殖的方法。 10.混合选择法: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或品种中,按照某些观赏特性和经济性状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把它们的种子或种植材料混合收取、混合保存、混合繁殖,然后与标准品 种比较、鉴定,从而选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11.芽变:一种体细胞突变,即植物芽的分 生组织细胞自然发生遗传物质变异,当芽萌发成 枝条时,在性状上的表现与原来类型不同的现 象。 12.芽变选种:将具有特殊优良性状变异的 枝条进行选择、鉴定,从而培养出新品种的方法。 13.杂交:基因型不同的配子间结合产生杂 种的过程。 14.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 个体之间进行有性杂交获得杂种,继而选择、培 育以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15.近缘杂交:指品种内、品种间或类型间 的杂交。它用于提高后代生活力及选育新品种。 16.远缘杂交:指种间、属间或地理上相隔 很远不同生态类型间的杂交。它主要用于创造更 丰富的变异类型。 17.优势育种:通过选择配合力良好、产生 非加性效应大的亲本组合进行杂交,从而获得杂 合程度很高、表现出很强的优势的F1杂种,并 将F1杂种直接用于生产。 18.回交:两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与亲本之 一进行杂交,称为回交。 19.重组育种:通过杂交,使不同亲本的遗 传物质发生重组,从而选出具有双亲优良基因组 合的新品种 20.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性不 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F1),在生长势、 繁殖力、抗逆性、品质、产量等方面,优于其双 亲的现象。 21.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 有功能的花粉,而雌蕊仍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 的花粉而受精结实。 22.不育系:选育出的雄性不育株能够稳定 遗传,育成稳定的不育株系。保持系:用来 保持不育系的留种问题,而本身通过自交来繁育 的系统。恢复系:不育系杂种恢复可育性,为 生产提供优势较强的杂交种。 23.诱变育种: 人为地利用各种物理、化学 和生物等因素,诱导植物产生遗传性变异,根据 育种目标,从变异中选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24.辐射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中具有 辐射能的物质进行诱变。 25.化学诱变育种:利用化学诱变剂所进 行的诱变育种。 26.内照射:将放射性元素引入植物体内 进行照射的方法。 27.外照射:受照射的材料接受的辐射来 自外部某一辐射源。外照射通常采用钴源,X射 线源和中子源进行照射。 28.多倍体:细胞核内含有三个或三个以 上染色体组的植物称为多倍体。 29.多倍体育种:选育细胞核中具有三套 以上染色体优良新品种的方法。 30.单倍体: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31.单倍体育种:人工培养花药,使花药 中的单倍体细胞(花粉)单性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经染色体加倍成为纯系,然后进行选育的一种育 种方法。 32.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 统称。 33.单位性状:被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 状。 34.相对性状: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35.测交:杂种子一代(F1)与隐性纯合体交 配,用来测定杂种第一代基因型的方法。 36.完全显性:在杂合体中,显性基因占 绝对优势,把隐性基因的作用掩盖。 37.不完全显性:在杂合体中,显隐性基 因的作用都表现出来/嵌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 上遗传型不同(突变型或原始型)的细胞在同一 组织或器官中并存的现象。 38.连锁遗传:凡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 基因将不能自由组合,而表现在另一种遗传性, 称连锁遗传。 39.自交衰退:自花授粉植物在进行连续 多代自交后会出现生理机能的衰退,表现为支柱 生长势、抗病性和抗逆性减弱,生活力下降等, 这种现象称为自交衰退。 40.远缘杂交: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 远的物种之间的杂交。 41.品种退化:园林植物原有的优良种性 削弱的过程和表现。 42.多亲杂交: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 参加的杂交,又称为复合杂交或复交。 43.自交不亲和: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 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子, 但是花期自交不能结子或结子率极低的特性。 44.配合力:又称组合力,是横梁亲本系 在其所配的F1中的某种性状的好坏或强弱的指 标。 45.选择育种:指从自然界中挑选符合人 们需要的群体或个体,通过比较、鉴定和繁殖, 以改进园林植物群体的一船组成或从中选出营 养系品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