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0年以来国内五四运动研究热点述评

2000年以来国内五四运动研究热点述评

2000年以来国内五四运动研究热点述评
2000年以来国内五四运动研究热点述评

2000年以来国内五四运动研究热点述评

张雪萍

[摘要]本文分别从五四与中国现代化、五四精神的再阐释、五四运动中的知识分子、五四启蒙问题、五四区域研究、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五四运动与儒学七个方面介绍了2000年以来国内研究五四运动的主要成果。特别是对一些新成果、新观点做了较详尽的介绍。

[关键词]五四;现代化;五四精神;启蒙;儒学

[中图分类号]K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8(2004)03—0073—06

80多年来,人们对五四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成果浩若星辰,自2000年以来,学者们对五四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提出了自己对五四的新见解、新观点,现就一些主要研究成果作一述评。

一、关于五四与中国现代化的问题

20世纪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世纪,本世纪的三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划时代的作用。但是处于前两次巨变之间的“五四”占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呢?对此学者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马广荣认为五四运动使“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深入到最深层面——思想文化层面,它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这是因为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精神思想,并且找到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由被动到主动的指导理论,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最后,五四运动使爱国主义得到升华,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社会动员、凝聚人心、整合社会意识形态的旗帜,谁抓住了爱国主义这面旗帜,谁就占据了领导现代化的精神制高点 。

李可亭认为五四运动既是鸦片战争后开始的“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逻辑环节,同时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转折”。并指出五四时期倡导的现代意识,奠定了20世纪中国一切具有现代意识的现象基础,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具体表现在:一、理性精神增加:提出了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二、爱国主义精神升华。三、竞争开放意识增强。四、现代学术范式建立。五、现代家庭观念产生 。

周建超则重点论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历史地位,认为这种地位表现在:一、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二、提供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前提,从而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指导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新的有效的理论武器;三、从根本上抛弃了华夏中心主义,彻底砸烂了自我封闭的思想体系,大大解放了思想,从而为此后物质、制度、思想、社会诸方面的全面现代化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

张荣华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起点。五四先驱认识到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现代化之所以失败的关键在于“国民素质没有得到彻底的改造,或者说,中国以往的革新缺少

思想层面改造的内容,缺少人的现代化”。因而高举人的现代化的旗帜,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进而高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因此五四运动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开端,而且是由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的转折点 。

二、对于五四精神的再阐释

五四精神具有无穷的魅力,85年来一直激励和鼓舞着进步的人们,吸引着人们去讨论、研究。那么,什么是五四精神呢?

有的认为是爱国主义,有的认为是民主与科学,有的认为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有的认为是理性精神、个性解放,有的认为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有的认为是破旧立新的革命或变革,有的认为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等等。陈敏荣认为五四精神就是“从文化上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精神”。作者指出五四志士从文化入手,提出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问题,认识到科学和民主在实现中国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发出国民主体意识觉醒的呼唤,第一次提出人的现代化问题。“纪念五四运动,要强调五四运动的革命精神,更要高度重视五四的科学民主精神,从而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袁庆新认为五四运动的主旋律是“强调人的价值,宣扬人的主体性,主张人的自由自主”。而“民主、科学、爱国都是围绕着人的觉醒和解放提出来的”。如果没有人的觉醒,没有认识到个人的价值、人的个性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是不可能产生五四这场以人的思想解放为核心的启蒙运动的 。

温延峰认为爱国主义是五四的灵魂。这是因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并产生中国共产党,因此,马克思主义还没有成为动员和指导中国人民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五四从进步青年的学生运动开始,到工人、商人、农民参加的全国性革命运动,不仅在于他们高举“科学、民主”的大旗,而且还在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凝聚力,推动人民为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斗争。“五四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其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都是爱国主义” 。

张静如也认为五四时代是创新的时代。“这集中体现在当时的先进分子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高度的创新精神上”。其主要表现在他们能够把创新同时代、同社会进步联系起来;他们强调要打破旧观念、树立新观念;他们坚信新的必然会代替旧的;他们把创新用于改造社会。同时,五四先进分子“在实践上进行了许多方面的创新”,比如宣传各种新思潮,提倡民主和科学,树立马克思主义旗帜,建立中国共产党等 。

三、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的研究

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人们对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的特点。

炎冰认为先进知识分子是五四运动的主将和中坚,并指出:从知识分子的人格主体和文化心理层面分,五四运动发生与他们求真求新传播文化的职业本位意识,倡导个性追求自由的内心向往,济世救民安邦救国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其群体队伍的扩大与成熟和“抵强御侮”“国存自强”的民族意识等紧密相关 。

关于知识分子道路的选择问题,陈瑛指出五四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是与其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首先,他们有一定的依附性,又有一定程度的相对独立性。他们同情劳动人民,却又与他们有感情上的距离,愿意帮助他们改变贫穷的状况却又感到无能为力。其次,知识分子是以独立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社会阶层,亲身参加

2000年以来国内五四运动研究热点述评

一线的实践活动较少,参加集体活动较少。但是他们有着深入思考认识问题,较快接受新鲜事物,目光敏锐,眼界开阔,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的优点,所以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有了新的觉醒,认识到同工农相结合的重要性,并最终走上了同工农并肩战斗的唯一正确道路 。

刘雨则研究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边际性问题,指出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先行者,“启蒙者作为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虽然他们后来成为传统文化的坚决批判者,但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和选择之间,却存在着文化角色的边际性矛盾。”这种边际人格既是两个文化体系对流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文化的结果,因而在边际人身上不仅具有两种以上的文化期望和文化冲突,他们角色行为也常是困惑的、矛盾的、边际性的 。

屠文淑从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层面分析指出,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先驱都经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接触到西方文化的浸染,挖掘社会病根鞭辟入里,反对封建伦理势不可挡,然而对自身文化心理沉积是封建残余缺乏自觉的审视和理性审察,“疏漏了关注和审察自我心理和思想中的旧残痕”,在他们反封建的言行中,常常会出现难以诠释的悖逆和矛盾,客观上会成为思想变革和文化变革的阻力 。

叶青分析了五四运动以后知识分子队伍分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救国方略的理解不同。“由于各自社会经历、政治信仰、知识结构等的差异,使他们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略,选择不同的主义,以至形成不同的政见” 。

赖某深认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觉醒的重要标志是:从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到认清其真面目,从孤军奋战到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巨大力量,从面对眼花缭乱的社会思潮无所适从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正是有了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才有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觉醒。同时,先进知识分子的新觉醒为中共的创立在组织上及思想理论上准备了条件 。

四、关于启蒙的问题

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经历了长期、曲折的过程,从魏源、龚自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建立共和制度,但并未完成思想上的解放,五四运动所倡导的启蒙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龙潜指出五四文化启蒙的特点,一是具有补课性质;二是在帝国主义列强枪炮的逼迫下进行。因而“五四启蒙运动显得慌乱,匆忙,紧迫,饥不择食,急于求成,几年内做完几十几百年的事,忽略文化变异的渐进性”。来势凶猛的欧风美雨造成了异质文化之间的碰撞,这为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代条件,但由于它来得过于凶猛,文化的濡化过程被省略,来得快去得也快。民智有所启发,但却没有普及理性。科学与民主两个口号的提出,使五四文化启蒙具有明显的现代化色彩,照说可以加速新文化的建设,但激烈的反传统的结果,导致了民族文化未能衔接与传承,使民主、科学流于空洞口号。这样,便注定了五四文化启蒙运动带有先天性的弱点,因此它仍然是一次未完成的文化启蒙运动 。

伍醒等认为五四启蒙嬗变的原因“是国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际上由于被先进知识分子尊为先生的英、法、美等国老是侵略中国这一事实,动摇了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好感,反而苏俄社会主义文明对中国知识界的影响日益增加。国内则主要由于:一、中国政治黑暗迫使启蒙运动的领导者不得不去涉足政治,“启蒙者一个个转型,就使得启蒙运动的嬗变无可挽回”。二、五四后期,启蒙运动主体的青年学生分子参加政党,投身政治运动当中,启蒙阵营的力量遭到巨大削弱。三、“启蒙的主题个人主义被政治运动的主体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所取代”,启蒙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4年第3期 (总第178期)

运动也就被政治运动所取代 。

黄华文认为五四民主启蒙未能实现主要因为:其一,民主理论与民主进程具有同步性。中国的民主进程几乎没有,当然外来的民主理论不能在中国实现。其二,启蒙代表人物自身理论水平有限,对西方各民主理论源流、流派、适应条件缺乏正确的理解和研究。因而无法形成适合中国的民主理论体系。其三,中国思想主流的改向,“使五四启蒙运动的民主理论建构失去了社会依托”,启蒙也因而告终 。

高力克在《五四的思想世界》一书中对五四民主启蒙未能实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其一,中国社会的主体是阿Q式的农民,而不是英国的市民,因而中国启蒙的基本困难,即在于其匮缺自由主义现代性由以生长的欧美式市民社会的土壤。其二,中国启蒙运动肇端于中西文明的冲突。这一由西方现代性激活的外源性的启蒙运动,与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之间难免具有深刻的价值断裂性。其三,中国迟到的启蒙理想,在其西方故乡早已过时。中国和西方启蒙及自由主义的这一不幸时差,使中国的自由主义和启蒙运动与其西方导师的当代思潮大异其趣。其四,中西启蒙的不幸时差,还导致了中国启蒙思潮内部之理想的冲突,其中包涵着启蒙与反启蒙、后启蒙的思想冲突。这种现代性的分裂,也是中国的启蒙和自由主义姗姗来迟又匆匆而去的重要原因。其五,中国启蒙运动源于寻求国家富强的民族主义目标,因而启蒙始终与民族主义结伴而行。当中国的国家利益遭到侵害时,中国启蒙思潮内部的民族主义激情迅速膨胀,终于压倒了自由主义因素 。

五、五四运动的区域研究

以往学者们研究五四,只重视京、沪两地,近几年学者们则把目光放到更广阔的其他地区,比较突出的是对武汉、贵州、南昌三地的研究。

田子渝的《武汉运动史》采用多维的思维方式对武汉的五四运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一、武汉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的作用有限,仍然是一个配角的作用”。二、五四运动以后,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作者从武汉的特点出发,更重视“活动载体的研究”,指出在传统的报刊图书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武汉地区还有自己的特点,即通过人际交往,已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通过交谈、信件等交往手段,去影响自己周围的人,并促使他们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 。

林建曾发现:五四在贵州历史上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贵州社会的特殊性,这一影响又是极其有限的,它不曾出现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的“六三”以后学生运动走向社会,走向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更广泛、更深入发展的新阶段。作者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阻滞贵州社会经济进步发展的封建主义和与之相勾结的帝国主义的存在。贵州广大民众亟欲改变现状,而向往美好社会,因此,任何变革社会的新思潮都会在贵州激起反应,但又由于贵州经济落后,一直保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传统儒家思想保持其统治地位,而现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处于初步、微弱的发展状态,长期生活在封闭式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对新思潮、新观念知之甚少,破旧立新尚须时日。再加上贵州青年知识分子对五四的响应不曾与贵州当时的社会实际相结合,所谓反帝只停留在抵制日货阶段,所谓反封建,矛头也主要指向北洋政府,相反,对贵州军阀集团并不涉及,反为之所利用,结果在军阀、帝国主义的压制下,经历运动后不久即再次恢复了死水一潭 。

李健对南昌的五四运动进行了研究,指出: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江西,南昌学界商界纷纷响应。“青年站在运动的最前列,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商界也投身于五四运动中,表现出应有的爱国精神”。江西督军陈光远迫于形势又顾及自身利益,对这次运动采取了同情支持和镇压相结合

2000年以来国内五四运动研究热点述评

的两面政策,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江西学生运动的发展 。

六、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

五四时期的人物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以往学者们大多注重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的研究,近年来,关于这一时期其他重要人物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突出的是对梁漱溟、钱玄同、高一涵的研究。

关于梁漱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学术界,过去一般认为梁漱溟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东西方文化论战,是站在陈独秀、胡适一派对立面的,是东方文化派或顽固守旧派的主将与代表人物,他的文化思想代表了保守的社会层面。对此,熊吕茂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指出:梁漱溟并不笼统地反对或赞赏西方文化,也不是笼统地反对或赞赏东方文化;并不是反对民主和科学,而是始终赞赏民主和科学;并不是文化保守主义者,而是文化多元主义者;并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去反对现代化,而是顺历史潮流憧憬现代化。同时,作者还指出,梁漱溟并没有限于中西文化孰优孰劣之争,而是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一种文化多元论的眼光来处理西、中、印文化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寻找拯救人类文明的良方 。

刘贵福论述了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关于思想革命的主张,并对其思想革命的特点及产生这些特点的社会思想原因进行了分析。钱玄同在五四运动中成为激进的反传统者,反对封建纲常礼教,甚至主张提倡“废汉文”。“钱玄同此时的思想重点是向西方学习,而并非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去创造新文化”。他的这种激进态度一方面是因为形势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其自身的原因,因为他的思想中有无政府主义、进化论思想、经学思想的影响,其思想性格也是导致其激进的原因 。

张春丽对高一涵的人权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指出,作为《新青年》阵营中陈独秀的重要助手,高一涵也竭尽所能宣传西方的人权说,他所诠释的人权更多的是指“国民素质的自由和解放,这也把握了民主思想的真谛”。因此,高一涵对民主的宣传已经“跨越了具体的政治建制层面,转向对民主政治内在精神的探讨,具有更为宽广更为深邃的思想启蒙意义” 。

七、五四运动与儒学

孙玉石的文章《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孔思潮之评议——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说明了启蒙先驱们不得已而为之的历史选择,不得不谈“学说”而重“时事”的苦衷,也指出了这股思潮背后的问题所在:一、是启蒙者们构筑了一个关于孔子和儒学传统学说的整体观,这样即使有一些肯定孔子和孔教的说法,也难以改变其全面非孔的形象,他们的激进主义就是包含在他们为孔教构筑的“系统”中;另外,则是他们过分漠视新旧思潮争论中温和论的调和作用,拒绝了对于新旧之间某种联系和对话可能性的思考,也就失去了对孔子和儒学传统激进主义的批判中的冷静分析 。

欧阳哲生从分析儒家的渊源流变入手,区别了儒家、儒学、儒教三个概念。从政治文化、伦理、学术三个层面探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健将与儒学、儒家、儒教之间的关系,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伦理的排拒,对“礼教”的批判,有其合理的一面,“在于否定了儒家的等级伦理观念”;也有其缺失的一面,其主要缺失是“对儒家伦理蕴涵的超时代性、超阶级性的合理内核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分析” 。

刘玉凯在《“传统”与“断裂”的困惑——关于“五四与传统文化”的讨论》一文中指出,五四反传统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主要反对的是封建意义上的传统,即传统中的封建因素,而非整个传统文化”。五四先驱者们表面上全盘反传统,实质上反的是传统中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那些最腐朽的东西,重点是三纲及由此衍生的贞洁观念及奴隶道德 。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4年第3期 (总第178期)

陈祖怀认为新文化运动对孔教的猛烈抨击,“直接埋下了对中国社会的巨大伤害和伦理道德急剧沦丧的文化种子,并长久成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沉重内伤”,这主要是因为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对儒学本真意义上的主旨研究不足,对儒家源流演变深层原因分析不够,对儒学中包含的积极性研究不足 。

注释:

马广荣:《五四运动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党建研究》,2000年第5期。

李可亭:《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商丘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

周建超:《“五四”启蒙与文化现代化》,《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张荣华:《“五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山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陈敏荣:《对五四精神的重新审视》,《理论月刊》,2002年第5期。

袁庆新:《“五四”精神与现代化》,《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温延峰:《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灵魂》,《理论观察》,2000年第3期。

张静如:《五四时代是创新的时代》,《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2期。

炎冰:《知识分子与五四运动》,《扬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陈瑛:《五四运动与中国知识分子的道路》,《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5期。

刘雨:《边际性:“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角色体验》,《天津大学学报》,2002年第9期。

屠文淑:《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先驱的文化心理探赜》,《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1期。

叶青:《五四以后知识分子队伍分化与嬗变原因再探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赖某深:《“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新觉醒》,《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龙潜:《历史的脚步与背景——五四文化启蒙运动的文化思考》,《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伍醒:《五四启蒙嬗变的原因》,《江西社科》,2003年第2期。

黄华文:《对五四民主启蒙运动的审视》,《理论学刊》,2001年第1期。

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学林出版社,2003-11-11。

唐宝林:《五四运动研究中的一枝奇葩——评〈武汉五四运动史〉》,江汉论坛,2000年第2期。

林建曾:《试析五四前后的贵州社会变革思潮》,《贵州文史丛刊》,2002年第1期。

李健:《论南昌的五四运动》,《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熊吕茂:《梁漱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刘贵福:《钱玄同与五四思想革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张春丽:《浅析高一涵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人权思想》,《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刘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非儒反孔思潮研究回眸》,《文史哲》,2003年第2期。

欧阳哲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关系为中心》,《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2期。

刘玉凯:《“传统”与“断裂”的困惑——关于“五四与传统文化”的讨论》,《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陈祖怀:《新文化运动儒学批判的三点反思》,《史林》,2000年第2期。

(本文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法政所2003级硕士研究生 北京 100875)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觉醒 摘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五四运动就是在中华民族存亡之际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爱国为主旋律,与思想启蒙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呼唤民族觉醒,内除国贼,外争主权的运动;是一场华夏子孙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精神集中体现的运动;是一场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划时代影响的运动。 关键词:五四运动爱国民族觉醒划时代 1919年5月4日,在古都北京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群众运动,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各界民众同仇敌忾,共同奏起一曲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鲁迅先生曾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华儿女对外来侵略以及国内北洋政府无能的一种强烈愤怒,是中华儿女对国家处于危难时刻的一种拯救,是中华儿女强烈爱国精神的一种直接体现。 一、五四运动的时代条件及社会历史条件 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在1914年至1918年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过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成长起来。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达到200余万人。这样,五四运动就获得了比以往的革命斗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其次,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在当时,陈独秀就说,十月革命以后,“中国人也受到两个教训:一是无论南北,凡军阀都不应当存在;一是人民有直接行动的希望。五四运动遂应运而生”。毛泽东那个也说,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倒贵族、驱逐富人的事实,使“全世界为之震动”。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 二、五四运动的起因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件。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4月30日还

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的意义 从历史的表象看,五四运动无疑具有救亡与启蒙的双重意义。因此,认为五四运动仅仅是为了救亡的爱国主义运动或者仅仅是诉诸人的解放的启蒙运动,都难以涵盖历史本身。 当然,说五四运动具有救亡与启蒙的双重意义,并不意味着这两重意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对等的地位,更不意味着它们都是历史的主题.从文化系统的实际状况和历史条件看,五四运动的主题是救亡,启蒙是服务和服从于救亡的。因此,在五四研究中较有影响的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说虽然全面反映了五四运动的两重意义,但把二者并列对等起来是不甚妥当的。 本文认为,可以把五四运动的历史主题与现代意义区分开来处理,这可以解决两方面的问题,避免两个方面的偏颇。一方面,当今现代化运动把五四运动启蒙意义(科学与民主)提到突出位置是不奇怪的。现代化需要现代性的价值系统,这种需要相应地要求强调历史事件中具有现代意义的一面。看不到现代化运动把五四运动的现代意义进一步凸现出来,甚至否定五四运动的历史进步作用,抹煞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深远影响和历史地位,这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现代化进程发生曲折而导致的某种回流心态在学术领域的反映。另一方面,认为五四运动的主题就是启蒙,把五四运动的现代意义混同于历史意义,这是用对历史的期待代替对历史的描述。这种历史论证也是不科学的,且不利于五四运动现代意义的张扬。 (一) 分析五四运动的意义,可以从小文化和大文化系统两个方面去进行。所谓小文化,是指大文化系统中的意识形态系统,主要由思想、信仰和知识构成,包括神话、神学、传统、文字、哲学、科学等在内,其外在形式是清晰的言语或某种符号形式。所谓大文化,是指人在适应外部环境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技术系统、社会学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三个子系统在内。从小文化的角度看,五四运动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其历史作用也主要是启蒙。不过,虽然着眼点都是放在启蒙方面,研究者们却较少从系统的角度,把新文化运动中的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和白先生(白话文)放在同一横断面上进行整体性研究,因而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譬如有的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最明显的成功和确定不移的果实是白话文的胜利’,①,有的则认为“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功绩”是“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提出了公开的挑战”,力图建立“新的价值世界”②。笔者在《从文化系统论看五四运动的成果》)(见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

五四运动始末与中国新思想

五四运动的先声: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发生前,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军阀势力利用封建传统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推崇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精神支柱的孔孟之道,借以维持自己的统治。严酷的现实引发当时先进分子的反思。他们认为,辛亥革命由于忽视了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致使革命的成果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为了完成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必须“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于是,作为五四运动的先导,标志中国人民新觉醒的新文化运动便应运而生了。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 (1 916年起改名 《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启 蒙思想家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钱玄同、刘 半农、易白沙等是它的主要撰稿人。随后继起积极提倡新文 化、新思想的还有《每周评论》、《晨报》、《京报》等报 刊。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平等自由,争取实现西方立宪共和制的 国家;提倡科学,就是反对迷信和盲从,介绍科学知识,主张以科学的法则来判断一切。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们认为,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李大钊——中国 最早的马克思 主义者之一

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倡新 道德、反对旧道德。它的倡导者们主张个性 解放,反对封建伦理道德。 对孔孟学说进行猛烈评击。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虽然是一场提倡资本主义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其指导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范畴,但是,这场运动毕竟打破了长期禁锢人民思想的的封建牢笼,震动了中国的思想界,启发了人民群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冲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未曾有过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在新文化运动中,面对辛亥革命以后 中国政治和社会的黑暗混乱状况,一些先 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怀疑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国的方案对中国是否适合,坚持不懈地 继续探求救国救民的新出路。正当此时, 俄国发生了震动世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 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有力地证明,不仅发 达国家,就是不发达国家,也是可以走上 社会主义道路而获得解放的。它使处于彷徨和苦闷的中国人民看到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充分暴露的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中,敏锐地认识到世界历史潮流的深刻变化,开始考虑选择中国革命新的道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 北京大学的几位教师 袁世凯为了取得日本政府对他 复辟帝制的支持,除“二十一条”第五款外全部接受

五四运动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哈尔滨广厦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期末考核论文 系别会计系 班级 14级审计一班 学生姓名孙翊中 论文题目五四运动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指导教师吴艳艳 二零一五年六月二十日

目录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主要内容 (3) 参考文献 (6) 五四运动对中国发展的 影响 摘要:

19世纪末,面对着列强侵略的旧中国在苦苦煎熬着。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失败十分的刺激了爱国人士。1919年5月4日,北京彻底爆发了中华民族的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也是旧民主主义的结束,它在某种程度上增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宣传,同时又增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在人民的思想上和先进群众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了一定的准备。 关键词: 近代史,耻辱,爱国 从最初的鸦片战争1840年开始,在各国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逐渐地丧失了独立的地位,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承受了巨大的耻辱。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每个有识之士的心头。 在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的思想逐渐进入中国并深深的影 响着青年人,在晚清民国初期随着《新青年》《民报》等刊物的发行还有白话文运动的进行,反抗传统权威的,追求自由的

思想,对学生以及工人阶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华人民再也不能沉默下去,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中华人民站了起来,根本无法沉默下去。新中国成立的渴望,反对旧思想,成为了每个爱国人士心里那不变的信念,中华人民绝对不在沉默。 一九一四年八月二十三日,日本正式对德国宣战,经过七十多天的战争,一九一四年十一月七日侵占所有的德国租借地胶州湾。一九一五年一月,日本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袁世凯于一九一五年五月九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本来要求保密的协定,让新闻界的某一记者得知,并在各种报刊刊登协定,激起了中华民族心底的怒火,让中国有知识的学者以及中国群众对日本和当时的政府满腔怒火,说二十一条协议是国耻,于此同时彻底激发了广界人士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肯定不是凭空发生的,并且也肯定不是单靠个人意愿就能发动的。他是历史产物的必然趋势,是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在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危难之际的抗议,对新中国成立的渴望,是五四运动发生的一切动力的源泉。五四运动是民国一场伟大的的群众爱国运动。他的对象指向了西方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运动是史无前例的。它充分联合了群众,工、商、学发动起来,农民和工人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中华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从形式来定义,五四运动是中国学生的爱国主义运动,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不畏艰险、不畏强暴和黑暗政府值得任何时代的年轻人和学生学习。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去看,五四运动造成的影响远远不仅仅是这样的,不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并且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垫定了一定的基础,也是彻底反抗旧政府的序幕。 在政治上,五四运动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学术界上,五四运动是中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它把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由学生等知识分子传达给老百姓。使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成为了一种新风气,同时也促进了文学革命的发展同时又成立了新的文化开端,开创了中国文学新时代,使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这典型地表现在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确实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在后期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工、商、学广大群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的革命运动。这在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有力地打破了人们对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幻想。瞿秋白当时就说:对于五四运动,“绝不能望文生义地去解释他。中国民族几十年来受剥削,到今日才感受到殖民地的况味。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学生运动的引子,本来就包括在里边。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而在这些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中,一些人经过比较,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 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工人在斗争中发生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事实,给予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上海学生联合会在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正因为如此,“‘五四’运动中有一部分学生领袖,就是从这里出发‘到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那些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开始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而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这样,五四运动就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精神的当代启示

五四精神的当代启示 五四精神得以流传,对当代的我们必定是有所启示。了相关内容,欢迎大家来参考借鉴哦! 五四精神的当代启示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以学生为主体发动的一场对抗政府的爱国运动,是中国又旧民主主义革命到 * 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如一声春雷响彻腐朽的 * ,震醒了一代满腔热血的青年,让他们拿起了武器,反抗这个千疮百孔的 * 。五四运动的开展让新一代的青年开始思考如何去拯救 * ,也让马列主义在中国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为 * 的出现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九十五年过去了,虽然那段历史渐行渐远,逐渐淡去,但是以五四精神为母体孕育的五四精神却生生不息地在中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身上进行着传承。具体来讲,五四精神就是不屈不挠、忧国忧民、敢于奉献、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在这种激励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争优创先,走在时代的前列。 那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从五四精神中去汲取到哪些营养来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呢?

首先,让我们从五四运动的旗号说起。 五四运动高举的旗号是什么呢?是“德先生”和“赛先生”,用中文说,就是民主与科学。当时中国处于一种黑暗的军阀统治时代,国内毫无民主可言,民不聊生。国外,则是备受各国的各种欺辱。有着泱泱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巨人,垂垂老矣,正在一步步的倒下。五四运动,就是让愚昧麻木的国民开始思考中国为何与西方国家形成如此悬殊的差距,西方国家是如何完成了这一逆转。这时候,提出“民主”与“科学”,是十分关键的旗号,人民没有民主,这一点致使国家愈加黑暗。由于 * 鄙视西方科学,自封“天朝上邦”,而西方国家完成了声势浩大的逆转,科技革命的力量足已显现。在当时,这无疑是振聋发聩的。在今天,对于我们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新中国的不断发展使得各项工作都蓬勃发展,各项制度愈发健全,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注意到一些缺失,我们应当积极的去思考,去反馈。至于科学,我国现在仍然是属于密集型产业国家,虽然GDP稳步提升,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我国在核心的技术领域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这就需要一代代的中国青年去正确地认识,并且努力地改变现状,让中国早日成为一个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发达国家。 其次,我想,五四运动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一种批判精神。

五四运动以后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在进步知识界中得到传播,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此时的李大钊与陈独秀一起,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在社会上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第一次向中国人民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陈独秀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上海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号召青年从事“宣传运动”、“工人运动”。 在李大钊、陈独秀即著名的“南陈北李”的推动下,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恽代英、瞿秋白、周恩来、赵世炎、董必武、陈潭秋、李达、李汉俊等一大批先进青年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也分别经过各种努力,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形成。他们通过各种报刊纷纷向中国人民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1920年,进步青年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随后马克思、列宁的一些著作被陆续翻译出版,介绍到中国来。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通过比较、思考,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并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具体地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主要由三种类型的人物所组成: 首先,是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代表人物为李大钊、陈独秀。他们在五四运动之前,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在中国当时的思想界颇有影响。五四运动以后,他们由提倡“民主”与“科学”转而开始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了中国社会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代表人物为毛泽东、周恩来等。 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加入湖南起义的新军。1913 —1918 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秋,第一次到北京,开始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发表了《民众大联合》一文。1919年,第二次到北京,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籍。1920 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和俄罗斯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从此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同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还有杨匏安、蔡和森、瞿秋白、邓中夏、恽代英等。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代表人物为董必武等。这些人原来与孙中山一起搞革命,后来逐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

试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试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概论: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昭示人们,反帝反封建是民族救亡的必由之路;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标志着国家发展的方向。五四运动虽早已结束,但其精神一直延续至今,并深深影响着新世纪的青年们。 关键词: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爱国青年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20世纪初叶中国历史发展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掀开了近代中国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伟大斗争的序幕。五四运动对20世纪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乃至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 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广泛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空前广泛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群众运动,被人们一直视为“东亚睡狮”的中国人民终于从内忧外患中警醒起来,显示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伟大力量。这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以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的青年学生为先导,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要力量、有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对中国近代政治和文化走向乃至社会变革都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中华民族曾经有着令人骄傲的辉煌,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过重要贡献。然而,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停滞状态。外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侮,内受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压迫和剥削。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华民族处于濒于亡国灭种的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的反抗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通过人民群众的三元里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武装起义和改良派的戊戌变法,中国社会内部的各种进步力量和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从各自的政治理念和利益诉求出发,在黑暗中苦苦探求着振兴中华的真理和道路。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领导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帝制,打开了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闸门。但是,辛亥革命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评价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评价 2015年05月22日15:35:21 来源:《红旗文稿》2015/10作者:谢毅 五四运动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分界的标志,是中国先进思想界方向转换的关键。 五四运动既是一场政治运动,又是一场文化运动。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按照张闻天在《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一书中提出的看法,是以1915年《新青年》(当时称《青年杂志》)的创刊为起点,以1921年社会主义问题的论战和1923年人生观问题的论战为一个终点的。 这场新文化运动,在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构成了两个不同的阶段。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五四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开始注入这场运动,并且逐步发展成了这场运动的主流。 从形式上看,这场运动似乎只是在进行思想文化问题的探讨,从本质上说,它所提出的却是怎样才能拯救中国的危亡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这个运动中,各类人物都对中国的出路问题提出过自己的主张,而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流传过的各种社会思潮也差不多在这个时期都有自己的早期表现。正因为如此,怎样评价这场运动,成为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成为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是不奇怪的。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人提出,五四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救亡运动的兴起,把启蒙运动压倒了。他们站在“西化”论的立场上,只承认以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是启蒙,不承认以社会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是更深刻的启蒙。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又有人举起文化复古主义的旗帜,反对所谓文化上的激进主义。他们根本否定在思想领域批评封建主义的必要性,着力攻击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裂,要求以儒学“取代马列主义”,使之重新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

谈谈五四运动

谈谈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在古都北京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群众运动,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各界民众同仇敌忾,共同奏起一曲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 是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了战后和平会议。会上,中国代表最初提出的取消列强某些特权的七项希望条件及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均被无理否决,最后和会竟将原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由日本接管。 消息传入国内,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5月4日下午,北大等十几所学校3000余名学生聚集天安门广场,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游行队伍到东交民巷使馆区请愿未果,就前往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是北洋政府与日本具体交涉的亲日派官僚。当时,曹已吓得躲了起来,愤怒的学生就将在曹宅的章 宗祥痛打一顿,并放火焚烧了曹宅。这时,大批军警赶到,当场逮捕了32名学生。在广大学生针锋相对的斗争下,在各界的强烈声援下,被捕学生很快被释放了,但运动的目的并未实现。5月19日,北京大中学校2.5万多人举行总罢课,并进行大规模的爱国运动6月3、4、5日,更多的学生走向街头,抗议军阀政府的倒行逆施,800多名学生被捕入狱,当局甚至用北大校舍作临时监狱来关押 学生。 骇人听闻的六三大拘捕激起全国各地更强烈的反抗。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群起响应,正义凛然、不畏强暴的爱国斗争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据统计,全国有20多个省区,100多个大中城市卷入到这场如火如荼的洪流之中,尤以上海爆发的六三运动规模最大。6月5日,上海工人自动举行罢工,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以日商内外棉第三、四、五纱厂工人带头,全市六七万工人 罢工。同时,上海商人也举行了罢市。一些地方的工人、商人积极响应,推动了斗争的发展。迅猛扩大的斗争形势给反动当局以极大压力。6月7日,北京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6月10日,下令撤销了曹、章、陆的职务。但是,6月17日,北京政府又电令中国代表,同意在和约上签字。为此,又引发了新的一轮抗争,拒绝和约签字的呼声如潮,全国各地发往巴黎抗议签字的电报就

第七讲 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学生版

第七讲五四运动后的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或史实】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含义】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基本线索】中心内容是中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革命阶段】 第一阶段:1919年~1927年(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失败)(第一次国民革命时期) 第二阶段: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 第三阶段:1937年~1945年(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时期) 第四阶段: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民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 第一阶段:1919年~1927年(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失败)(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民革命时期) 一、政治: 1、中国人民同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五四运动爆发,成为新民主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逐渐成为中国革命领导阶级;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第一次工人运动; 2、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中共三大决定和国共合作;国民党一大召开和国共合作实现;推动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二、经济: 1、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萧条。 2、社会生活:汽车在各大城市成为权贵、富商代步工具,京津航线开通、民航业拉开序幕;20年代中国电影业迅速发展;广播事业产生 三、思想: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传入:1918年,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广泛传播: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成为主流)。 2、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下面给大家说说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么,供大家阅读! 第一,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五四运动上前所未有的。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三,五四运动既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等,这些不仅使五四运动本身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涵,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 五四运动的特点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

要是: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这典型地表现为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改造抢到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到运动中。(注意:此时还没有农民阶级!只有部分农民阶级参加了)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五,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简介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团结中学夏明艳 一、教材分析 本课共两目,第一目五四运动的爆发,介绍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导火线及概况;第二目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历史分析能力,但他们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抽象思维、空间思维能力尚未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完善,其认知能力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教师需要联系实际,由浅入深、有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运用图片描述、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循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学习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导火线、口号、概况及历史意义。(2)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2)体验和感受革命先辈英勇顽强的斗争意志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四、教学重点: 1、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2、体会五四精神 五、教学难点: 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六、教学方法 采用讲述法、问题法、讨论法和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减少课堂统一讲解,设疑诱思,步步推进,引导学生自主及合作探究,力求拓宽视野,活化思维及培养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呈现方式,创设新情景,加强过程体验,实现学习目标。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播放中国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同时和学生交流: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会唱吗?有几个学生开始跟着歌曲唱了起来,继而会调动大部分人,气氛热烈。字幕在幻灯片上缓缓出现,最后定格。突出其中的一句歌词:“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讲授新课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在我们走进五四运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 [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52页的内容,联系以前的知识,试归纳,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1、背景:国际方面:一战期间,日本和美国趁西方列强无暇顾及在华利益之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更是企图独霸中国。主要体现在它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国内: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复辟帝制的逆流。

高一历史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6课五四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五四运动的起因(原因与导火线)、运动 的经过(口号、中心、主力、结果)、影响。分析归纳“五四精神”。引导学生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启发探究法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2)通过创设新情境让学生写一封介绍五四运动的信和新闻报道, 使学生自主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锻炼文字表达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法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命的影响,领会“五四精神”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课主要通过情境再现与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感受八十五年前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深刻领会“五 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 高尚的人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五四运动的原因与“五四精神”。 (二)、难点:五四运动发生的起因;体验当时爱国学生与各界群众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 1、接受式教学法:以碎步启发式为主。 2、体验式教学法:情景再现、角色扮演(模仿性学习)。 四、教学素材分析 1.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1919年1月至6月,协约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这次和会是在战争中取胜的英、美、法、意、日几个强国把持下进 行的。中国政府因战时参加协约国一方,也派代表出席会议。在全国人民的压 力下,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和取消“二十一条”、收回 日本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但遭到无理拒绝。会议决定把德国 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这个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全国人民的 愤怒。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不仅昭示了帝国主义侵略、瓜分中国的本 质,而且也把北洋军阀政府在山东问题上出卖民族主权的罪恶行径赤裸裸地暴 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清了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也教 育了原来对巴黎和会抱有幻想的知识界。于是,长期以来酝酿着的一场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风暴就以此为导火线爆发了。 2.五四运动的爆发。5月4日下午,北京13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学生们手持旗帜,上面写着“争回青岛方罢休”,“拒 绝和约签字”,“头可断,青岛不可失”,“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游行队伍 冲向赵家楼,火烧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痛打章宗祥。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大批军 警进行镇压,学生被捕去32人。第二天,北京专科以上学校学生举行罢课。6日, 又成立了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他们还到街头举行爱国讲演,开展抵制 日货、提倡国货的宣传活动等。

对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对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班级:10061224 姓名:骆恺闻学号:1004121127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下面我来谈谈对这次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及看法。 一、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二、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斗争,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脱离广大劳动群众。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3)思想方法形式主义。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新文化运动后来的发展。这样,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就分了俩个潮流。一部分人(如李大钊、陈独秀)继承了它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马克思

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 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 待人。 课时编号 21-22 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教室 课题名称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 化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 2、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难点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教材处理适当删减,稍有补充 教学方法教法设计问题导学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学法设计讨论法、评价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资料教材、网络资源 信息资源网络信息、教学内容仪器设备多媒体 耗材 作业布置简述五四运动的意义。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大革命即国民革命。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指中国从1924年至1927年7月,以国共第一次合作为基础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反帝反封运动。 (一)“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军阀的运动。所谓“彻底”,是指它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军阀彻底决裂、势不两立的精神而言。工人、学生、商界,各行各业都投入到爱国运动中来。 第一次高潮,即5月4日当天发生的事。5月4日学生被捕,5月5日十几个学校的学生总罢课,5月6日中学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准备在5月7日采取更大规模的行动。反动派在这种形势下,不得不在5月7日将被捕的32名学生全部释放。 第二次高潮,是5月19日的总罢课,具体目标是挽留北大校长蔡元培,反对安福系掌握教育权。最后,蔡元培还是回来了,反动派没能达到驱蔡的目的。 第三次高潮,是6月3日学生上街讲演,反对反动政府为曹汝霖等辩护和诬蔑学生的爱国行动。学生遭到反动派的大逮捕。北京学生向全国发出呼吁,请求支援。6月5日,上海实现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特别是上海的工人,第一次独立地登上了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就使五四运动进入第二个阶段,以工人为主力,以上海为中心的阶段。 第四个高潮,上海“三罢”斗争,迅即波及全国。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京政府于6月10日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第五次高潮,是拒签《和约》的斗争。6月28日,是《巴黎和约》正式签字的日期。在全国人民拒签运动的压力下,特别是在巴黎的中国学生、工人直接干预、阻止,使中国代表终于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中国第一次拒绝了由世界上几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订的和约。 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在中国神州大地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这场运动影响深远。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五四运动,但对五四运动所长生的影响却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将发表个人看法—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关键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 在巴黎和会召开的前夕,在北京大学任图书馆管理员的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正在酝酿着一场大运动,这场大运动与以前的不同,现在缺的,只是一根导火索。?”事实说明他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在巴黎和会上,英法两国把山东半岛的权利交给了日本。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了北京,一位爱国的学生当场撕下衣布,咬破手指,写下:誓死争夺,还我青岛。接着,学生开始罢课,示威游行,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先锋队。北洋军阀派兵镇压学生,并且逮捕学生。当这个消息传到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全力支持。随后,五四运动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上海的大罢工推动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北洋政府被迫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北洋政府也释放了被捕学生。至此,五四运动结束,但其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五四运动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它领导人民大众展开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历史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促使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运动伟大的新开端,揭开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序幕,也是中国青年运动伟大开端无私运动唤起了一代人的觉醒:如毛泽东,周恩来。 爱国学生的奔走呼号,浴血奋斗,广大知识分子、商人、工人等的积极响应和支援。响遍全国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争夺,还我青岛”等口号,充分体现了国人对国家的热爱。五四运动使知识分子认识找到了指导自己行动指导理论:马列主义。认识到了,中国要取得胜利,就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像之前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都失败了,都因为他们都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由此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解放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中国现代化做好了准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产生的又一个新的理论成果,并延续着发展下去,产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的建设。党带领着人民,不断的发展生产,朝着“共产主义”社会进军。 二:五四运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919年6月5日,上海日商的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6月6日、7日和9日,上海的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罢工工人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之多。上海工人阶级的罢工风潮,迅速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在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推动下,工商业资本家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举行罢市。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使经济生活几乎陷于停顿,北洋政府被迫妥协。在爱国心的驱使下,不少的国人开始抵制“日货”,抵制外国的生产工业产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五四运动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密勒氏评论报》视角下的“五四运动”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9, 8(9), 1656-1663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a53438293.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a53438293.html,/10.12677/ass.2019.89225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llard’s Review Haiqiang Ding College of Art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Aug. 29th, 2019; accepted: Sep. 13th, 2019; published: Sep. 20th, 2019 Abstract As a great patriotic movement, there have been many studies related to the "May 4th Movement", but the existing articles mostly rely on Chines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stand on the position and perspective of the Chinese. In fact, foreign newspapers in the Chinese concession also paid a lot of attention on this moment.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newspapers, the Miller Review has re-ported and commented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t generally supports and sympathizes with this sport, but it also criticizes some improper behavior in this movement. To some degree, it pro-vided us with a rare perspective. Keywords May Fourth Movement, Millard’s Review, Paris Peace Conference 《密勒氏评论报》视角下的“五四运动” 丁海强 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9年8月29日;录用日期:2019年9月13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20日 摘要 作为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相关研究已有不少,但现有的多依托于中文史料,多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与视角上,实际上当时在华租界的外文报纸对该运动也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密勒氏评论报》作为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报纸,对“五四运动”进行了跟踪的报道与评论,它总体上对运动持支持与同情的立场,但也对运动中的不和谐现象进行了批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视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