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解

绪论

客观性试题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确立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为中国医药发展奠定基础的著作是哪部?()

①《黄帝内经》②《伤寒杂病论》③《神农本草经》④《难经》

【答案】①

2、标志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确立,为临床中医学发展的奠基之作是哪部?()

①《黄帝内经》②《难经》③《伤寒杂病论》④《金匮要略》

【答案】③

3、中医学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隋代巢元方等著的什么书?()

①《神农本草经》②《脉经》③《诸病源候论》④《温病条辨》

【答案】③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每个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不得分)

1、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标志是什么?()()()()()

①《黄帝内经》②《难经》③《神农本草经》④《伤寒杂病论》⑤《黄帝内经素问》

【答案】①②③④

2、金元四大家是指哪四大家?()()()()()

张仲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

【答案】②③④⑤

3、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观反映在以下哪些方面?()()()

()()

天体地球的物质观人体生命的物质观疾病产生的物质观治疗疾病的物质观形神物质观

【答案】①②③④⑤

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唯物辩证观整体观念天人一体观辨证论治辩证论治

【答案】②④

是非题

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神农本草经》是现在可考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答案】√

2、《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各9卷81篇,共162篇。()【答案】√

3、《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景岳所著。()【答案】×

4、《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被历代医家奉为“四大经典”。()【答案】×

5、医药学的产生与人类的劳动、生活实践密不可分。【答案】√

限制性试题

名词解释

1、中医学:中医学即中国医药,亦称祖国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延长寿命的科学。

2、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明中医学的基本概论、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的学科。

3、中医理论体系: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一元论(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4、整体观念:所谓整体观念,是指中医学对人体本身的完整性以及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统一性的整体认识。(此概念的内涵有两个要点,一是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二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填空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开始于时期,到

时期完成。

【答案】战国;东汉末年或三国时期

2、晋代医家王叔和著一书,对脉学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答案】《脉经》

3、明清时期,出现了学派,标志着中医学对传染性热病的认识和研讨发展到了新阶段。

【答案】温病

4、《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两精相搏谓之。”

【答案】精;神

简答题

何谓辩证论治?

【题解及答案】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部分。所谓“辨证”,就是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则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经过研究、考虑而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辨证是决定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解决疾病的手段,也是辨证的最终目的。

主观性试题

论述题

1、试述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

【题解及答案】所谓整体观念,即指中医学对人体本身的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统一关系的整体认识。整体观念包括两方面的内涵:①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器官组成,各脏腑、组织、器官都具不同的生理功能。然而它们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这种整体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沟通,联系于六腑、形体官窍、五志、五液、五色、五味构成5个生理活动系统,这5个生理系统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并在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循环贯通作用下,形成有机的整体,完成统一的生命活动。这种五脏一体观反映人体内部是个统一整体。②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类生存于大自然之中,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大自然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自然界的季节气候,昼夜晨昏的运动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发生生理和病理的反映。都说明了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密切相关。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客观性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案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以下哪项是中医理论的总纲?()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

【答案】②

2、以下哪种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间架结构?()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

【答案】③

3、用阴阳概括事物或现象的对立关系,二者之间必须是相互联系的。此话是下列哪项的内涵?()

阴阳的相关性阴阳属性的规定性阴阳的相对性阴阳的可分性

【答案】①

4、对两个事物或现象进行阴阳属性划分,是有一定原则的。这是下列哪项的内涵?()

阴阳的相关性阴阳属性的规定性阴阳的相对性阴阳的可分性

【答案】②

5、事物的阴阳属性随着时间、地点、及对立面的变更,则其属性也随之改变,是指阴阳的什么性质?()阴阳的相关性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相对性阴阳的可分性

【答案】③

6、“在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是指阴阳的什么属性?①阴阳的相关性

②阴阳的相对性③阴阳的普遍性④阴阳的可分性

【答案】④

7、“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是下列哪项的内涵?()

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五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答案】②

8、“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揭示了阴阳间的什么关系?()

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答案】②

9、具有“滋润、下流”性质,是五行中哪一行的特性?()

木土水金

【答案】③

10、五行中哪一行具有“曲直生长”的特性?()

木火土金

【答案】①

11、请判断五行中土对于火的关系。()

为母为子所胜所不胜

【答案】②

12、请判断五行中土对于金的关系。()

为母为子所胜所不胜

【答案】①

13、请判断五行中土对于木的关系。()

为母为子所胜所不胜

【答案】④

14、请判断五行中土对于水的关系。()

为母为子所胜所不胜

【答案】③

15、五行结构系统中,一行对另一行克制太过称作什么?()

相克相乘相侮所胜

【答案】②

16、五行结构系统中,“反克”又叫作什么?()

相乘相侮所胜所不胜

【答案】②

17、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是什么?()一

阴阳五行气道

【答案】③

18、下列哪项对气的描述是错误的?()

无形的无质的流动的精微物质

【答案】②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每个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不得分)

哪些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精气学说

【答案】①②⑤

2、用阴阳概括事物或现象的对立关系,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阴阳属性的规定性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可分性阴阳的相对性阴阳的相关性

【答案】①⑤

3、列哪些属性为阳?()()()()()

温热内守明亮滋润凝聚

【答案】①③

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下列哪些?()()()()()

阴阳的对立制约阳阴的对立统一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答案】①③④⑤

5、阴阳平衡是一种什么样的平衡?()()()()()

相关平衡相对平衡动态平衡恒量平衡功能态的平衡

【答案】②③④⑤

6、确定下列人体的脏腑组织哪些属阳?()()()()()

体表北部肝心肾

【答案】①②④

7、哪些可以归属于五行中的木类?()()()()()

春南化肝青

【答案】①④⑤

8、下列哪些可划分为五行中的土类?()()()()()

脾甘署平旦口

【答案】①②⑤

9、五行结构系统中存在哪些关系?()()()()()

相生相克制化相乘相侮

【答案】①②③④⑤

10、精气学说应用于中医学中的哪些领域?()()()()()

探讨生命的起源说明脏腑生理阐述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防治

【答案】①②③④⑤

二、是非题

判断下列各题中划线部分的正确或错误,正确的在线下标R,错误的标W。

1、“阴阳”的最初含义,是指对太阳的向背而言。

【题解】阴阳,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即向日光的地方为阳,背日的地方为阴。如《说文》解释为:“阴,暗也。”“阳,明也。”【答案】R

2、阴阳概念,从原来表示对阳光向背的具体概念,演变为不再有具体内容的抽象概念。

【题解】阴阳概念,从最初的日光向背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周易》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已经从复杂的自然、社会的具体现象中抽象、概括、总结出阴(——)和阳(一)两个基本范畴,认为“阴”和“阳”两个对立方面,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源及其规律。这就是所谓“道”的含义,这时阴阳就从具体概念演变为抽象概念了。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说阴阳两个对立方面是自然界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规律。

【答案】R

3、炎上,积极、进取、刚强、好动、亢进、增加、无形、生长等特性为阴。

【题解】阴阳学说规定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事物或属性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

寒冷的、晦暗的事物或属性都属于阴。对于人体来说,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这些是从众多的自然、社会和人体复杂现象中抽取出来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原则性属性,用这些基本原则就容易判断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了。

【答案】W

4、前半夜为阴之阳,后半夜为阴中之阴。

【题解】根据阴阳的可分性,昼为阳。前半夜应为阴中之阴,是说前半夜阴气有逐渐加重、加深的趋势;后半夜阴气将尽,阳气萌发,故为阴之中阳。

【答案】W

5、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

【题解】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物质势力。这两种对立的势力不是对抗性矛盾,而是一种相互制约、控制的关系。

【答案】R

6、阳盛阴衰或阴盛阳衰是阴阳异常消长的结果。

【题解】阴阳消长是发生在阴阳平衡允许的范围内增长或消减,如阴阳的消长超出了阴阳平衡允许波动的范围,就会导致阴阳的偏盛或偏衰。增长太过就是阴阳的偏盛,消减太过是阴阳的偏衰。

【答案】R

7、阴阳平衡,允许阴阳之间有一定范围的不平衡。

【题解】阴阳平衡允许阴阳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不平衡,所以阴阳平衡是一种相对动态的平衡,而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平衡。

【答案】R

8、“物极必反”可以用来形容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

【题解】“物极必反”是说事物发展的“物极”阶段,就必然向其相反面转化,它可以用来揭示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即“物极”阶段,各向其相反面转化,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

【答案】W

9、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题解】五行的概念,已不是原始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本身,它是把自界的事物,作了广泛的比较与联系,用“比类取象”的方法,按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形态分别纳入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特性的属性分类之中。因而,五行的含义可进一步理解为:“五”是指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性的五种事物属性;“行”指五种事物属性之间内在联系的运动变化规律。

【答案】W

10、《内经》把五行间的“相生”关系称为“承制”和“相胜”的关系。

[题解]《内经》把五行间的“相克”关系称为“承制”和“相胜”,有制约和战胜之意。而“相生”关系,《难经》称为“母子”关系。【答案】W;W

11、克我者为“我所胜”,我克者为“我所不胜”。

【题解】克我者即它行克我,是我的所不胜;我克者即我克制它行,是我能战胜的一行,是我之所胜。

【答案】W;W

12、五行的“生克”有正常和异常之分。

【题解】五行结构系统中,为维持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平衡协调所发生的生克关系,是正常的“生克”;由于五行间“量”的异常而引起的生克不足或生克太过,都必然导致五行结构系统的平衡紊乱,这时的生克现象就是异常的“生克。”

【答案】R

13、五行学说中的“互害”关系,是指五行间的“相乘”和“相侮”关系。

【题解】五行学说中的“互害”,实际是指的是五行间正常协调关系下的“相克”关系。而把“相生”关系,称作“互利”关系。【答案】W

14、“精气学说”也叫作“气一元论”。

【答案】R

限制性试题

一、名词解释

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对立制约: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物质势力,这种对立表现为相互间的制约。

3、阴阳平衡:所谓阴阳平衡是讲阴阳双方的势力或数量是相对恒定的。这种相对的稳定状态是靠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依存互根来维持的。

4、生克制化:生克,即指五行“相生”和“相克”,它是指五行间正常的相互资生和相互克制的关系。制化,指五行结构在正常状态下,通过相生和相克的作用。所产生的调节作用。制即制约,化是化生,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联系,正是由于存在着这四种联系方式,才保证了制化关系的正常,维护了事物的存在和正常的活动变化。

5、相乘:即乘虚侵袭之意,是克制太过的表现,也称作“倍克”。

6、相侮:又称为“反侮”或“反克”,即恃已之强,凌彼之弱,侮所不胜的异常克制现象。

二、填空题

1、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答案】阴平阳秘

2、阴阳双方每一方都以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条件。【答案】相对立

3、阴阳之间的依存性和互根性,把阴阳双方联为一体,这就是阴阳的。【答案】统一性

4、阴阳的动态平衡,是说阴阳平衡的或是随着事物的不同运动而发生变化的。【答案】位置;范围

5、在一定时期或阶段,阴阳平衡的范围是个常数,这是阴阳的平衡。【答案】恒量或常数

6、《内经》讲:“阴胜则病,阳胜则病”。【答案】阳;阴

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答案】阴阳

8、五行,实行上是五种不同的抽象概括。【答案】属性

9、木的特性是:生发、、、。【答案】柔和;曲直;舒展

10、火的特性是:炎上、、。【答案】阳热;升腾

11、土的特性是:长养、、。[答案]生化;受纳

12、金的特性是:清凉、、。[答案]洁净;坚劲;收敛

13、水的特性是:寒湿、、。[答案]下行;滋润

三、简答题

1、什么叫“阴阳互根”?

【题解及答案】“阴阳互根”又称作阴阳的相互依存。指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单独存在,每一方都必须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例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再如,人体内部的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二者是互根互用的。

2、何谓“阴平阳秘”?

【题解及答案】“阴平阳秘”,阴平,指阴气平和;阳秘,指阳气固秘。“阴平阳秘”概指人体内部阴阳双方在对立制约和消长中所取得的动态平衡,这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如果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即为阴阳失调,它是人体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理所在。

3、简述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题解及答案】阴阳学说应用于中医学,主要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都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如:背部为阳,腹部为阴;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肝脾肾为阴,心肺为阳。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正常的生命运动,是体内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首先引起疾病的原因也可划分阴阳,即阴邪、阳邪。疾病的发生,是体内阴阳协调平衡关系紊乱,阴阳失调的结果。这种失调主要是由阴阳消长异常而导致,或阴阳偏盛,或为阴阳偏衰。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诊断方面。审别阴阳是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在治疗方面,可确定治疗原则,即阴阳偏盛,损其有余;阴阳偏衰,补其不足。在补阴补阳时,还应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问题。阴阳学说还用来归纳药物的性能,即药性分阴阳,药味分阴阳,升降浮沉亦分阴阳。

4、乘和克的次序怎样,为什么一个称“克”,一个叫“乘”呢?

【题解及答案】五行关系中,乘和克的次序一致。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它们虽然次序一致,但有着性质上的区别。克即克制,制约,是代表着正常事物间制约关系,是维持事物内部平衡协调的必

备条件,在人体则属生理现象。而乘是指相克太过。是由于被克的一方过于虚弱,克我的一方相对过强;或者某方力量过强,而对被克制一方的克制太过;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属于事物间关系的反常现象。在人体则为病理表现。正因为二者一个为正常相克,一个为异常相克,故有克和乘名称之不同。

5、简述五行学说中母子关系及所胜、所不胜关系。

【题解及答案】母子关系即是五行学说中的相生关系,生我者为我之母,我生者为我之子,如以火为例,火为木所生,故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所胜与所不胜是指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我克者为我之所胜,克我者为我之所不胜。仍以火为例,因为火克金,水克火,故火为金之所不胜,是水之所胜。母子关系就是相生关系,所胜与所不胜关系实为相克关系。

6、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题解及答案】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精气聚合而成。②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精气学说认为:气不是僵死不动的,而是具有活泼生机、运行不息的物质。事物的运动变化、人的生命活动都是靠气的流行变化维持的。

7、五行学说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对中医学有何重要意义?

【题解及答案】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和归纳事物的五行属性的,对构筑中医理论体系起了重要作用。首先,五脏配五行,五脏又联系了自己所属的五体、五官、五志、五液、六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体系。其次,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外应五方、五季、五气,阐明了人体的内环境与外在自然环境之间的统一性。第三,通过五行归类,揭示了人体五行系统中纵向与横向联系。在横向联系中,指同类间的关系一般是“同气相求”,有相互助长关系;在纵向联系中,指五行各行间的关系存在着生克乘侮的联系。

主观性试题

论述题

1、如何理解阴阳的消长运动?

【题解及答案】阴阳的消长,是指阴阳对立的两方面不是处于静止状态,而是处于一种量的交替增长与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其运动形式表现为“阳消阴长、“阴消阳长”,阳消的同时阴长,阴消与阳长同时发生。

阴阳消长运动,首先呈现出一种规律性,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交替进行,即阴消阳长之后马上是阳消阴长,并且连续进行下去。其次,阴阳的消长是发生生存在一定限度之内的,消或长超出了这个限度,就是异常的消长运动。长的太过为阴阳偏盛,消的太过为阴阳偏衰。

维持阴阳在一定限度内正常消长的机理,在于阴阳双方的互济和制约关系。在阴阳消长运动过程中,当一方不足,衰退时,则另一方必然在互根的基础转化补充其不足;而当一方偏亢时,则另一方加强其制约力,不使其偏亢。即阳得阴济,使阳不致过分亢盛,阴得阳和,则阴亦不致过分衰沉,从而维持了阴阳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运动正常进行。

阴阳消长运动的意义在于:维持了事物正常的按自身规律的发展变化。

试述阴阳平衡。

【题解及答案】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对立双方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双方的势力或数量是相对恒定的,表现为事物或现象的相对稳定状态。

阴阳平衡是一种相对、动态、恒量、功能态的平衡。所谓相对平衡,是指阴阳的平衡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即不平衡),只要这种波动不足以危及事物的稳定性,就属于阴阳平衡范畴。例如:水在标准条件下,在0℃以下为固态,0—100℃间为液态,100℃以上为气态。因此,当温度在0——100℃之间波动,水的液态相当稳定,只有温度超过100℃或低于0℃时,水的液态平衡才被破坏。阴阳的动态平衡,一是说阴阳的平衡不是绝对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断的消长运动中求得的;二是阴阳平衡的位置或范围是随事物或现象的不同运动时期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人从出生到死亡,经历了生长、成熟、衰老不同时期,其生长与衰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了各期限阳平衡位置的不同。阴阳平衡是一种恒量平衡,这是说在一定时期或阶段,阴阳平衡的范围是一个确定的数值。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范围,都属于阴阳失调。阴阳平衡是一种功能态的平衡,而不是数量上的绝对相等。如:人体内脏间的协调并不是体积或数量上的相等,而主要是功能上的相当。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体,都存在着一种维持整体自身相对稳定平衡(即阴阳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这就是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制约又是建立在阴阳统一基础上的,阴阳间依存互根,把阴阳联为一体,构成了阴阳统一整体。阴阳间任何一方偏亢,都有对方的制约控制,使其恢复正常;任何一方发生不足,对方都会转化滋助。阴阳之间的这种既对立制约又互根互化统一的关系,维持了阴阳的相对动态平衡。

3、五行结构系统内部是怎样维持协调平衡的?

【题解及答案】五行结构系统的协调平衡主要是靠生克制化规律维持的。相互与相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相对的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

生中有克,以本为例:木能生火,是“母来顾子”之意,但是木本身又受水之所生,这种“生我”、“我生”的关系是平衡的。如果只有“我生”而无“生我”,那么木生火就是一种负担,对木来说就会造成“不及”;如果只有“生我”而无“我生”,那么对木来说就会形成太过,宛如收入与支出必须平衡一样。另一方面,在水生木,木生火的相生关系中,水与火又是相克关系,即相生之中,寓有相克,以防相生太过。

克中有生,仍以木为例:木能克土,金能克木,而土与金之间,又是相生的关系,形成了木克土,土生金,金能克木(子复母仇),说明五行相克不是绝对的,相克之中,必须寓有相生,以防止相克太过,才能维持平衡。

五行结构系统中,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图2-1),通过相生相克作用而产生的调节,谓之制化。五行学说正是以这种生克制化规律,来说明任何事物都是受到整体的调节,防止其太过或不及,维持着事物整体的相对稳定平衡。

图2-1

藏象学说

客观性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化生、贮藏精气,是下列哪项的功能?(2)

脾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2、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排泄糟粕是下列哪项的功能?(2 )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④大肠

【答案】②

3、心之苗为下列哪项?(1 )

血脉面汗④舌

【答案】④

4、心是依靠什么推动血液运行的?(2 )

①心搏②心气③心神④心血

【答案】②

5、心藏神的物质基础是什么?(3 )

①心气②心阳③心血④心阴

【答案】③

6、汗由什么转化而成?(1 )

①血液②水液③津液精微物质

【答案】③

7、“君主之官”是指哪一脏?(1 )

①心②肺③脾④肾

【答案】①

8、称为“华盖”的是哪一脏?(2)

心肺③脾④肝

【答案】②

9、肺依靠什么通调水道的?(4 )

①排汗②利尿③呼吸带出大量水分④宣发肃降

【答案】④

10、肺在志是什么?(3 )

肺怒悲④思

【答案】③

11、肺之液是下列哪项?(2)

①汗②涕③泪④唾

【答案】②

12、脾统血主要是脾气的什么作用?(4 )

①脾气散精②脾气升清③脾气运化④脾气固摄

【答案】④

13、脾在体是什么?(2 )

①皮②肌肉③筋④骨

【答案】②

14、请判断脾之志。(4 )

①喜②怒③忧④思

【答案】④

15、下列哪项是脾的生理特点?(2 )

①喜湿恶燥②喜燥恶湿③主升发④主宣发

【答案】②

16、肝能调畅气机的原因是什么?(2 )

①体阴用阳②喜条达恶抑郁③调畅精神情志④助血运【答案】②

17、肝在体为下列哪项?(4 )

①爪甲②泪③目④筋

【答案】④

18、为全身阴液之根本的是什么?(3 )

①肾精②肾气③肾阴④肾阳

【答案】③

19、为人体阳气之根本的是什么?(4 )

①肾精②肾气③肾阴④肾阳

【答案】④

20、判断大肠的功能。(4 )

①主受纳②受盛化物③传导化物④传导变化

【答案】④

21、称“脬”的是哪一器官?(3 )

①小肠②大肠③膀胱④三焦

【答案】③

22、主“决断”是哪一腑的功能?(1 )

①胆②肾③小肠④三焦

【答案】①

23、哪一腑为“中正之官”?(1 )

①胆②胃③小肠三焦

【答案】①

24、“太仓”指什么?(2 )

①胆②胃③小肠④大肠

【答案】②

25、“如雾”是对下列哪项功有的概括?(2)

①三焦②上焦③中焦④下焦

【答案】②

26、“元神之府”是指下列哪项?(1 )

①脑②髓③心④肝

【答案】①

27、下列哪一腑既属于六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腑?(3 )

①脉②女子胞③胆④三焦

【答案】③

28、“阴液互生”是指下列哪一对脏的关系?(4)

①心与肾②肝与肾③肺与脾④肺与肾

【答案】④

29、下列哪项不是对肝肾关系的描述?(3 )

①肝肾同源②乙癸同源③津血同源④疏泄与封藏互调节

【答案】③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每个正确答安的编号分别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不得分)

1、下列哪些属于脏的范围?(135)

①肝②三焦③心包络④女子胞⑤肾

【答案】①③⑤

下列哪些属于腑?(1345 )

①胆②脉③胃④大肠⑤三焦

【答案】①③④⑤

3、下列哪些属于奇恒之腑?(1234)()()()()

①胆②女子胞③髓④骨⑤膀胱

【答案】①②③④

4、探讨脏腑的生理功能以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下列哪些项的研究内容?(34 )()()()()

①五脏②脏腑③藏象④脏腑学说⑤六腑

【答案】③④

5、脏腑学说的形成基础是什么?()

①古代解剖②现代解剖学③生活观察④医疗实践⑤实验观察

【答案】①③④

6、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在下列哪些?(245 )()()()()

①主统血②主血脉③主藏血④主神志⑤为主宰

【答案】②④

7、心的生理特点是什么?(13 )()()()()

①为主宰②主治节③主温运④主运化⑤主血脉

【答案】①③

8、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12345 )()()()()

①心搏正常②脉道通利③心气充沛④温运正常⑤血液充盈

【答案】②③⑤

9、心藏神的功能正常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2345 )()()()

面包红润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果维敏捷对外界刺反应灵敏

【答案】②③④⑤

10、对“心之外膜”的称谓,哪些是确切的?(123 )()()()

心包心之宫城心包络膻中心之屏障

【答案】①②③

11、“肺主气”包括哪些内容?(135 )()()()()

主呼吸之气主气体交换主宗气生成调节全身气机主一身之气

【答案】①⑤

12、肺气肃降表现在哪些方面?(245 )()()()()

呼气吸气运送水谷精微到体表布散水谷精微到内脏保持呼吸道洁净

【答案】②④⑤

13、肺的生理特性是什么?(15 )()()()()

为华盖主治节主宣发肃降朝百脉为娇脏

【答案】①⑤

14、皮毛的生理功能有哪些?(1234 )()()()()

排汗调节呼吸调节体温抵抗外邪保证嗅觉

【答案】①②③④

15、肺为娇脏是因为下列哪些原因?(12345 )()()()()

易受邪畏寒畏热恶燥恶湿

【答案】①②③④⑤

16、下列对脾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245 )()()()()

先天之本后天之本罢极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生痰之源

【答案】②④⑤

17、脾的生理功能有哪些?(12345 )()()()()

主运化生成气血统血主升清喜燥恶湿

【答案】①③

18、脾主升清的含义包括下列哪些?(24 )()()()()

运化水谷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保证胃气下降使内脏位置相对恒定运化水湿【答案】②④

19、肝有哪些生理功能?(15 )()()()()

主疏泄主气机主血脉主统血主藏血

【答案】①⑤

20、肝主疏泄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12345 )()()()()

调畅气机促进消化吸收机能调畅精神情志通利三焦助血运

【答案】①②③④⑤

21、肝藏血包括哪些方面的内涵?(135 )()()()()

贮藏血液贮摄血液推动血行生化血液调节血液循环量

【答案】①⑤

22、下列哪些生理运动是气机调畅的结果?(12345 )()()()

肺之宣发肃降肝升肺降心肾相交小便排泄脾升胃降

【答案】①②③④⑤

23、肝是怎样促进消化吸收机能的?(345 )()()()()

促进脾的运化协助胃的受纳腐熟调节胆汁的分泌与排泄疏利三焦影响脾胃升降运动

【答案】③⑤

24、肾的生理功能有哪些?(234 )()()()()

主闭藏藏精纳气主水液主骨

【答案】②③④

25、下列对肾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1345 )()()()()

先天之本后天之本生命之根封藏之本阴阳之本

【答案】①③④⑤

26、肾所藏之精可以区分为下列哪些类?(134 )()()()()

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水谷之精

【答案】①②③④

27、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45 )()()()()

通调水道升清降浊运化水湿控制膀胱开合水液代谢过程中动力

【答案】②④⑤

28、肾与下列哪几项有联系?(12345 )()()()()

骨齿精髓脑

【答案】①②③④⑤

29、胃的生理功能有下列哪些?(13 )()()()()

主受纳主受盛主腐熟主化物主通降

【答案】①③

30、“决断”的含义指下列哪些?(345 )()()()()

谋虑判断力裁决力胆量

防御和清除精神刺激

【答案】③④⑤

31、胃气通降的生理意义是什么?(12345 )()()()()

使胃内容物及时下降到小肠是胃受纳的前提条件促使小肠内容下降到大肠推动大肠排泄漕粕胃降脾才能升【答案】①②③④⑤

32、胃的上下口为下列哪些?(23 )()()()()

吸门贲门幽门阑门户门

【答案】②③

33、女子胞的功能与下列那些因素有关?(12345 )()()()

肾精心脾肝冲任脉

【答案】①②③④⑤

34、下列哪些项指出了心与肾之间的关系?(1235 )()()()

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精血互化津血互化精与神相因

【答案】①②③⑤

二、是非题

将下列各题中错误之处的下方用“——”标出,并将其改正。

1、而不泻,藏精气是六腑的功能特点。【答案】“六腑”改为“五脏”

2、心血旺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脏搏动力。【答案】“心血”改为“心气”

3、脾上输到心、肺的水谷精微,经心气加工生成血液,使心血得到补充。【答案】“心气加工”改为“心火蒸化”

4、肺的呼吸功能,是靠肺阴的推动作用实现的。【答案】“肺阴”改为“肺气”

5、肺能把卫气肃降到全身体表。【答案】“肃降”改为“宣发”

6、肺的助心行血作用主要是通过宣发肃降来完成的。【答案】“宣发肃降”改为“宗气”

7、脾能统血主要是脾气推动作用的体现。【答案】“推动”改为“固摄”

8、脾气健运,气血充足则面色红润有光泽。【答案】“面色”改为“口唇”

9、脾在液为唾。【答案】“唾”改为“涎”

10、肾脏调节水液代谢主要是肾的因摄作用。【答案】“固摄”改为“气化”

11、肺气充盛,纳气功能正常。【答案】“肺气”改为“肾气”

12、十一脏取决于心。【答案】“心”改为“胆”

13、人以脾气为本。【答案】“脾”改为“胃”

14、脾胃都属土,胃腑为阳,胃为阳土,容易产生燥热,损伤脾阴,所以胃喜柔润而恶燥。【答案】“脾阴”改为“胃阴”

15、小肠的功能主要是受纳化物。【答案】“受纳化物”改为“受盛化物”

16、中焦能“必槽粕”,功能特点为“如渎”。【答案】“如渎”改为“如沤”

17、心与脾的关系是气与血的关系。【答案】“气与血”改为“血液的生成与运行”

18、大肠传导通畅,肺气才能和利,有助肺的宣发。【答案】“宣发”改为“肃降”

19、心阴下降下小肠,助小肠化物和分清别浊功能。【答案】“心阴”改为“心阳”

20、尿液的贮藏依靠肾的气化作用。【答案】“气化”改为“固摄”

限制性试题

名词解释

1、藏象:藏象二字,明代张景岳解释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日藏象”。藏:是古代的脏字,藏于体内,能贮藏精气;象:形象、征象、征迹。

藏象:指脏腑虽藏于机体之内,但其生理、病理等方面都有征象表现于外。“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藏象”二字,较明显地表达了内部脏腑和外部形象之间的关系,较好地反映了祖国医学对人体、对脏腑的认识方法。

2、奇恒之腑:奇,异常、不同之意;恒,是常、通常的意思。奇恒之腑不同于脏和腑,功同脏,形似腑,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其为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器官。

3、神:广义的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活动。

4、肺主气:指肺主管呼吸之气,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主管全身之气,调节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5、通调水道:指肺脏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维持着水液代谢平衡。

6、脾统血:指脾能调节血液循环,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流行,不使其溢出脉外的功能。

7、肝主疏泄:肝具有疏通畅达、宣泄升发的功能,使全身的气机畅行,气、血、津液通畅,使代谢产生的废物不致瘀积而正常排泄。

8、天癸: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称作“天癸”。

9、水谷之海: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口,经食道而容纳于胃腑,故称胃为“水谷之海”,又称“太仓”。

10、骨:就是骨骼,它作为人体的支架,有支撑躯干、保护内脏的作用,还可化生骨髓、主司人体的运动。

二、填空题

1、血液在脉管中流动、、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系统。

【答案】心;血;脉

2、心阴,心血作为心脏功能活动的;心阳主要起的作用;心气主要是。

[答案]物质基础;温煦气化;激发心搏

3、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

【答案】红润有光泽

4、心的生理功能正常,通过经筋和别络上荣于舌体。

【答案】气血

5、喜能使通利,心情舒畅,气达志和。

【答案】营卫

6、鼻、咽喉、气管等和肺构成了呼吸系统,中医称作“”。

【答案】肺系

7、肺的主持、调理全身各脏腑之气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达到的。

【答案】宗气

8、只有功能正常,把浊气、津液和水谷精微宣散到内外上下,肺内才能清净畅通,发挥的功能。

【答案】宣发、肃降

9、肺在体为;其华在;开窍于;在志为;在液为。

【答案】皮;毛;鼻;悲;涕

10、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强健,叫。

【答案】脾气健运

11、水谷精微物质由脾吸收,然后上输于,靠的运行输送到全身,以滋养全身。

【答案】肺、气血

12、肝能通利三焦,。

【答案】疏通水道

13、爪为之余;发为之余;胃为之海;脑为海;冲为海;肝亦为海。

【答案】筋;血;骨;水谷;髓;血;血

14、肾的作用对人体呼吸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纳气

15、发的生机根源于,营养来源于。

【答案】肾;血

16、唾液中较清稀的为,较稠厚的。

【答案】涎;唾

17、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

【答案】喜润恶燥

18、小肠把由胃传来的食糜分离为清的即和浊的即两部分。

[答案]水谷精微;残渣废液

19、大肠的传异变化作用和胃的功能、肺的功能紧密联系。

[答案]降浊;肃降

20、脑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器官,称“之府。”

【答案】元神

21、肺位于上主降,肝位于下主升,一升一降,相互协调,使条和畅达。

【答案】气机

简答题

1、简述心主温运。

【题解及答案】心主温运,实指心之阳气在心的功能活动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心阳有温煦生化(蒸化)和下济的特性,保证了心的功能活动正常。心阳蒸化是指从脾胃吸收来的水谷精气(营气)得心火熬炼变赤成血的作用。心阳温煦指心阳随血运行于周身,有温暖全身,保持体温,温通血脉的作用。心火还可以下济,即心火与肾水既济相交,维持心肾间的动态平衡。

2、为什么说“汗为心之液”?

【题解及答案】汗为津液所化,“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灵·决气篇》)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与血液是相互渗透的,当血液的浓度增高时,津液就渗入血管稀释血液。由此可见,汗为津液所化,津液与血又同出一源,血为心所主,故汗亦为心所主,汗就为心之液了。

3、简述肺主气的功能。

【题解及答案】肺主气包括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肺主呼吸之气,指肺具有主持呼吸运动的功能,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理全身各脏腑组织之气的作用。这种主持、调理作用是通过宗气的作用来完成的,宗气的生成是水谷精气与呼吸之气聚于胸中由肺加工而成,又由肺宣发布散到全身,组成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肺通过对宗气的生成、分布的控制来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此外,肺有节律的呼吸运动影响着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也是主一身之气的一个重要方面。

4、肺与皮毛之间有什么联系?

【题解及答案】肺与毛之间的联系有两个方面:

(1)皮毛是由肺气宣发的气血津液及精微物质所滋养、濡润,而后才具有排汗、散气、抵御外邪的功能。

(2)肺主呼吸,汗孔有散气以调节呼吸的作用。故《素问·生气通天论》又称皮毛为“气门”,唐容川也指出皮毛有“宣肺气”的作用。

5、何谓肺朝百脉?肺是怎样助心行血的?

【题解及答案】肺朝百脉,“朝”即聚会的意思,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肺能助心行血,主要是通过宗气来实现的。宗气形成于肺,在肺作用下贯注心脉,推动血液运行。而且肺的呼吸运动又可调节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影响着血液运行,所以血液的运行有赖于肺气的敷布和调节,肺就是这样助心行血的。

6、简述脾在饮食物消化、吸收、输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题解及答案】首先讨论脾在饮食消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饮食物经口入胃,在脾的作用下,在脾的作用下,胃、小肠方能受纳腐熟化物,使食物变成能被人体利用的水谷精微,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脾的消磨作用。《医参》曾这样解释脾的消磨作用说:“脾之所以消磨水谷者,非如磨之能砻(long),杵之能舂(chong)也。以气吸之,而食物不坠焉耳。食物入胃,有气有质。质欲下达,气欲上行。与胃气熏蒸,气质之去留各半,得脾气一吸,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

脾对水谷精微的吸收过程。饮食物经过消化,其中的水谷精微被脾吸收,即汇聚于脾。《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著,留着之义,脾脏把“胃土之精”即水谷精微收集入脾。《图书编》也说:“脾居五脏之中,出纳谷气以输贯百骸者也。”“出纳谷气”,纳即指水谷精微汇聚于脾的吸收过程。出即脾吸收水谷精微之后向全身的输送作用。

脾将水谷精微输送到全身的途径是由脾气散精,先上输于肺,然后由肺贯注心脉,通过肺的宣发和血脉的运载,布达周身、四肢面骸,内而脏腑,外及皮毛。

7、何谓肝“体阴用阳”?

【题解及答案】体,指肝脏的实体;指肝的功能活动。肝以藏血之体(属阴)蕴育着主升主动调畅全身气机的疏泄功能(属阳),故肝体阴用阳。肝主疏泄,气机调畅,气机调畅,血运通达,藏血功能才有保障;肝藏血量充足,肝体得养,疏泄功能方能正常发挥,此外肝藏血还可以涵敛肝阳、肝气,防止得养,疏泄功能方能正常发挥,此外肝藏血还可以涵敛肝阳、肝气,防止肝疏泄太过。阴阳相生相制,维持肚脏功能的正常协调。

8、简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间的联系。

【题解及答案】肾精藏于肾,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肾阴肾阳是对肾精功能的分类,把肾精对五脏六腑的滋养、濡润作用称为肾阴;把肾精对五脏六腑的温煦、生化作用称作肾阳。肾精能化生肾气,肾气能促进入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肾精化生肾气又是肾精中的肾阳蒸化肾阴而形成。也可归纳如图3-1:

肾精肾气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

图3-1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之间关系

9、何谓“肾主纳气”?

【题解及答案】肾主纳气,是指肾脏有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浅表的作用。呼吸虽由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须下及于肾,由肾为之摄纳、潜藏,才能保证呼吸深度,使体内外气体充分交换。否则会发生呼吸运动的异常改变,如喘息等证。肾的纳气是在肾与肺有经脉相连的基础上,靠肾阳固摄来完成的。

10、三焦如何主持诸气,总公司人体气化的?

【题解及答案】所谓“诸气”,即全身所有的气。如脏腑、经络之气,元、宗、营卫等气。“气化”指各种物质在体内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复杂变化,如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布散以及糟粕的排泄等过程中的物质转化成能量、能量转化成物质;水谷转化成精微和糟粕等等。三焦是全身各种气升降出入的道路,称为主持诸气;又是发生气化的场所,所以能总司人体的气化。

11、简述脾与胃在饮食消化过程中的配合作用。

【题解及答案】脾与胃在饮食消化过程中的配合主要有三个方面:

(1)胃纳脾运,纳运相合:“纳”指胃主受纳,腐熟饮食物,为“水谷之海”,“运”指脾主运化转输,及时把水谷精微转输于全身。胃受纳腐熟悉水谷,是脾主运化的前提;脾运化水谷精微,又是胃继续受纳腐熟水谷,是脾主运化的前提;脾运化水谷精微,又是胃继续受纳与腐熟的需要。因此,胃与脾一纳一运,互相配合,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精微的任务。

(2)脾升胃降、升降相因:脾升是脾气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并布散于周身,故脾气主升;胃降是胃气将受纳腐熟的水谷及时下传至肠中,保持肠胃的虚实更替,故胃气主降。脾升与胃降之间,胃降以脾升作为其降的前提,脾升则以胃降作为升的条件,因而脾与胃一升一降,彼此协调。

脾湿胃燥,燥湿相济,脾为阴土性湿,胃为阳土性燥。脾体湿故喜燥恶湿,胃体燥故喜润恶燥,二者必须湿燥相合,才能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

主观性试题

论述题

1、心是怎样主宰全身的?

【题解及答案】心主宰全身通过的心血和藏神两条途径治理、主宰的。心主血,血液依赖于心气激发的心搏输送到全身,内而脏腑,外及皮毛,濡养着各脏腑组织器官,调节着各脏的功能状态。心藏神,神藏于心,随气血运行于全身,对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协调作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所以称心为君主之官,主宰全身。

2、肺是怎样助心治节全身的?

【题解及答案】《素问·灵兰秘血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治节”,治理、调节之意。肺能辅佐心治理全身,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随着肺的呼吸运动,调节着全身气机。

肺宣发、肃降治理、调节着全身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肺的宣降调节呼吸运动,使之有节律。

3、为什么说肾为封藏之本?

【题解及答案】肾为封藏之本,肾的生理特性以藏为主,具有摄纳、封藏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3-2):

藏精——封藏先后天之精

纳气——摄纳潜藏肺吸入之清气

约束膀胱____肾阳的气化约束膀胱的启闭开合

固摄大肠____肾陌固摄大肠

固摄汗液____肾阳通过卫气调节汗孔的启闭

约束精关____约束男子精关的开合

图3-2 肾的封藏、生理特性归纳表

8、试述心与肺间的联系。

【题解及答案】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决定了心与肺的关系就是气与血的关系。

(1)肺气助心行血:(2)心血运载肺气以布散周身:

9、肝与肾之间的生理联系如何?

【题解及答案】肝藏血,肾藏精;肝主疏泄,肾主闭藏,肝肾之间的关系称之为“肝肾同源”。(1)阴液互养:(2)精血互生:(3)疏泄与闭藏:10、脾与肾间有什么联系?

【题解及答案】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胸与肾的关系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脾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先后天相互资生和水液代谢方面。(1)先后天相互资生:(2)调节水液代谢:

气血津液营卫学说

客观性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气对各脏腑经络功能的激发,血液运行的推动作用,是气的什么性质决定的?()

①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②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③气是具有很强活力流动着的物质④气具清轻、升发、向上的特性【答案】③

2、气为什么有使内脏位置保持相对恒定的作用?()

①气具有很强活力②气是不断流动着的③气具清轻、升发向上的性质④升提控制

【答案】④

3、下列哪一种气是人体最基本的、属于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气?( 1 )

①元气②宗气③营气④卫乞

【答案】①

4、元气分布的部位是哪里?(4 )

①进入血脉②到达五脏六腑③循环于经脉之中④浒于全身各处

【答案】④

5、宗气还叫做什么?(3)

①真气②中气③大气④原气

【答案】③

6、全身气运动流行的起始部位在哪里?( 1 )

①上气海②下气海③中焦④肾中

【答案】①

7、下列哪项称做“血府”?( 4 )

①肝②心③冲脉④脉管

【答案】④

8、把水谷精微转化为津液属下列哪项气的作用?( 1 )

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载气

【答案】①

9、津液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属下列哪项的作用?(4 )

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载气

【答案】④

10、津液的输布、排泄,也要依赖气化功能。这属于下列哪项的范畴?( 2 )

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载气

【答案】②

11、气能控制津液在体内维持一定的量,是下列哪项的作用?(3 )

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载气

【答案】③

12、血液渗出脉外发挥濡养作用是什么功能?( 1 )

①血能化津②津能化血③血能载津④津血互化

【答案】①

13、下列哪项不单纯指“营气”?(3 )

①营气②荣气③营血④营阴

【答案】③

14、营气运行的起点在哪里?()

①手太阴肺经②上气海③中焦④下气海

【答案】③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每个正确答案的编号分别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不得分)

1、下列哪些是中医学里气概念的基本内涵?()()()()()

①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②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③构成客观世界的基本物质④具有很强活力⑤气是不断运动着的

【答案】①②④⑤

2、下列哪些项是气生成的原材料?()()()()()

①先天精气②肾气③脏腑之气④自然界清气⑤饮食水谷精气

【答案】①④⑤

3、气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激发脏腑、经络的功能②促进生长发育③促进生殖机能成熟④血液的生成运行⑤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

【答案】①②③④⑤

4、气的温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维持体温②温煦脏腑③温煦经络④温煦血液⑤温煦津液

【答案】①②③④⑤

5、气为什么具有温煦作用?()()()()()

①气是流动的②气属阳③气具有很强活力④气具有清轻、升发、向上的特性⑤升提作用

【答案】②④

6、气的防御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增强体质②增强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③护卫肌表④驱邪外出⑤调动正气到病所

【答案】③④⑤

7、气的固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统摄血液②统摄津液③固摄精液④固摄脏腑⑤摄纳肺气

【答案】①②③④⑤

8、下列哪些属于气能固摄的范围?()()()()()

①泪液②尿液③汗液④粪便干稀度⑤涕

【答案】①②③④⑤

9、气固摄精液是指哪些物质?()()()()()

①水谷精微②肾精③髓④先天之精⑤男子生殖之精液

【答案】②⑤

10、气可以分成哪些类?()()()()()

①元气②宗气③营气④卫气⑤正气

【答案】①②③④

11、元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

①父母生殖之精②母体精微物质③肾中精气④水谷精气⑤呼吸之气

【答案】①②③④

12、宗气积聚的部位称做什么?()()()()()

①上气海②下汽海③丹田④膻中⑤虚里

【答案】①④

13、宗气分布在哪些部位?()()()()()

①心脉②肺脉③经脉④丹田⑤足阳明胃经

【答案】①②④⑤

14、血液的运行与哪些脏器有关?()()()()()

①心②肺③脾④肝⑤肾

【答案】①③④

15、生成血液的原材料是哪些?()()()()()

①水谷精微②营气③津液④肾精⑤宗气

【答案】①②③④

16、血液的正常循行与气的哪些功能相关?()()()()()

①推动作用②温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气化作用

【答案】①②④

17、哪些属于津液的范畴?()()()()()

①汗②涕③尿④唾⑤胃液

【答案】①②③④⑤

18、津液有哪些生理功能?()()()()()

①滋润、濡养②滋润、营养③化生血液④调节阴阳⑤运输废物

【答案】①③④⑤

19、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哪些?()()()()()

①精②气③血④津液⑤神

【答案】①②③④

20、气对于血的作用有哪些?()()()()()

①化生血液②推动血行③固摄血液④血能化气⑤血能载气

【答案】①②③

21、何谓“血为气母”?()()()()()

①血为气的载体②血能帅气③血能养气④血能生气⑤血能摄气

【答案】①③

22、气和津液的关系有哪些?()()()()()

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养气

【答案】①②③④⑤

23、营气的生成与哪些脏腑相关?()()()()()

①心②脾③胃④肝⑤肺

【答案】②③⑤

24、营气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①营养全身②温煦脏腑③化生血液④神的物质基础⑤推动血行

【答案】①③⑤

二、是非题

判断下列各题中划线部分的正确或错误,正确的在线下标R,错误的标W。

1、清气和谷气进入体内后,就转化为脏腑组织功能活动能量。

【题解】自然界清气由肺吸入,水谷之气由脾胃消化饮食水谷而产生,二者是人出生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清气与谷气相合于肺中,形成宗气;清气与谷气还能不断地补充先天之精气的消耗,转化为元气;水谷精气的清纯部分转化为营气,悍部分化成卫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分布于人体,供脏腑组织器官利用,是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能量来源。

【答案】R

2、气是具有很强活力不断运动着的精微物质,所以气才有熏蒸温煦作用。

【题解】气的熏蒸温煦作用是因为气属阳,阳具有热和温煦的能力;又因气具有清轻、升发和向上的特性,因而气能熏蒸,熏蒸一词的含义本身就有向上的意思。

3、汗液的正常排泄是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的协调统一。

【题解】汗液由体内津液所化,这是气化作用。汗液通过玄府(汗门)出于体表,既依靠于气的推动作为动力使津液流出,也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控制其排泄量,防止过多流失。因而在正常的排汗生理过程中,只有气的推动作用与固摄作用协调统一,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一生命运动。

【答案】R

4、精能化髓、髓可生血,不能用气化概念加以概括。

【题解】精、髓及血之间的转化,是在气的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人体内基本物质间的转化,因而是可以用气化概念加以概括的。【答案】W

5、精、气、血津液营养濡润皮毛,使皮毛获得了排汗、散气、抵御外邪的功能,也是气化过程。

【题解】精、气、血津液等作为物质营养皮毛,转化成皮毛的功能,也是气化过程,是物质转化成能量的气化过程。

【答案】R

6、脾气健运,水谷精策得以正常生化,是脾的一种功能,而不属气化过程。

【题解】脾主运化的功能正常是脾气健运,脾运水谷方能消化,生成水谷精微。这是一个功能生成物质的过程,属于气化中的功能与物质间的转化。

【答案】W

7、元气的盛衰完全取决于先天禀赋。

【题解】元气的盛衰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但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先天禀赋,而与后天的调养,锻炼等都有关。

【答案】W

8、人体的脏腑之气和经脉之气,也需得到元气的资助,才能充盛。

【答案】R

9、血是脉管中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红色液态物质。

【题解】血是脉管中的红色液态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是运行有脉管中的,如果停滞了不能运行了就不称其为“血”,而只能是地“瘀血”了。

【答案】W

10、脾胃是血液生化唯一的泉源。

【题解】脾胃是血液生化的一个重要泉源,但除此之外,精生髓,髓化血;肾精与肝血之间互相都是血液生化的途径。

【答案】W

11、尿液不属于津液范畴。

【答案】W

12、津能输布到脏腑、脑、髓、关节等部位发挥濡养作用。

【答案】W

13、心气、肺气、肝气都是血液运行的动力。

【题解】心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原动力,能激发心搏;肺气凭借百脉朝会于肺,把宗气贯注心脉,推动血行;肝主疏泄,肝气正常升发调节全身气机升降适宜,气行则帅血,推血而行。

【答案】R

14、营卫是体内上下内外循行流动的物质。

【题解】营气每昼夜沿十四径循行五十周;卫气昼行于阳二十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起着各种传导、联系、营养、温煦、护卫的作用。

【答案】R

15、卫气能启闭汗孔的开合,调节体温,是气固摄作用的具体体现。

【题解】卫气能启闭汗孔的开合,统摄着汗液,维持着体温,这主要是气的固摄作用。只有在汗孔开排汗时才是气的推动力,但也存在着固摄作用的控制,防止汗出太过。

【答案】R

限制性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气机的含义为: 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 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 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 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 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 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 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 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 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 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E.偏嗜某种食物 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 A.肺 B.脾 C.肾 O.三焦 E.肝 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 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 二、D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 A.母病及子 B.侮其所不胜 C.克其所胜 D.子病及母 E.乘其所胜 2.以下哪两个脏腑有表里关系: A.脾 B.大肠 C.小肠 D.胃 E.肝 3.下列哪两项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 A.脉 B.胆 C.脑 D.骨 E.髓 4.分别循行于躯干前后正中线的是下列中哪两项: A.冲脉 B.任脉 C.带脉 D.督脉 E.肾经 5.十二经脉分布于上肢内、外侧中线的两条经脉是下列中哪两项:A.手太阳 B.手少阴 C.手少阳 D.手太阴 E.手厥阴 6.下列病因和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中,哪两项是相对应的: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docx

习题集:《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是:参考答案:E A:古代的两点论 B: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 C: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商个方而 D:矛盾 E: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属性的征兆是:参考答案:B A:寒与热 B:水与火 C:上与下 D:左与右 E:动与静 属于“阴中之阳”的是:参考答案: E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参考答案:A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动极者镇Z以静,阴亢者胜Z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D A:阴阳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相互消长D:阴阳対立制约 E:阴阳动态平衡 “阴在内,阳之守也”说明了阴阳之 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B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热者寒之”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 关系:参考答案:C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 关系:参考答案:E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 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阴中求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 关系:参考答案:C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 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阴损及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 关系:参考答案:C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 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阴阳离决,精神乃绝”是指:参考 答案:C A:阴阳平衡关系的破坏 B:阴阳对立关系的破坏 C:阴阳互根关系的破坏 D:阴阳消长关系的破坏 E:阴阳转化关系的破坏 阴阳转化是:参考答案:A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 C:绝对的 D:相对的 E:必然的 口〔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参考答 案:C A:寒极生热 B:阴损及阳 C:寒者热之 D:重阴必阳 E:阴中求阳 对用阴阳相互转化解释的是:参考 答案:A A:寒极生热 B:阴损及阳 C:寒者热之 D:阴病治阳 E:阴中求阳 口J用阴阳互根互用解释的是:参考 答案:E A:寒极生热 B:阴病治阳 C:寒者热之 D:重阴必阳 E:阴中求阳 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参 考答案:B

中医基础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测试题 (适用于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医技等专业) 姓名:科室:得分: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哪一项是五行相生的次序: A.木→土→水→金→火→木 B.水→火→金→木→土→水 C.金→木→水→土→火→金 D.土→金→水→木→火→土 E.火→金→水→土→木→火 2.下列哪一项对人体的滋润作用较为明显: A.精 B.津 C.液 D.阴液 E.血 3.下列哪一项属于肾的生理功能: A.运化水液 B.通调水道 C.主宰全身水液代谢 D.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E.贮尿、排尿 4.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疠气形成的社会因素: A.战乱不停 B.气候反常 C.社会动荡不安 D.生活极度贫困 E.工作环境恶劣 5.下列哪一项是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 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 C.辨证求因 C.试探反问 E.详问发病经过

6.下列哪一项血的病理变化与脾胃虚弱有关: A.血虚 B.血瘀 C.血寒 D.血热 E.血脱 7.下列哪一项是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 A.动力 B.原料 C.动力和原料 D.气能化津 E.气能生精 8.寒痹又称痛痹,主要反映了哪一致病特点: A.寒为阴邪 B.寒邪易伤阳气 C.寒主收引 D.寒性凝滞 E.湿性重浊 9.瘀血在舌质上表现为: A.舌质紫暗 B.舌质淡红C。舌质淡白 D.舌质鲜红 E.舌质红绛 10.疫疠之气流行,“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A.正胜邪负 D.正气虚衰 C.正邪两盛 D.邪气致病 E.正气未虚 11.“至虚有盛候”,其疾病的本质属: A.实证 B.虚证 C.虚转为实 D.实转为虚 E.虚实错杂 12.《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男子“五八”的生理表现是: A.面始焦,发始堕 B.面皆焦,发始白 C.筋骨劲强,真牙生而长极 D.天癸至,精气溢泻 E.发堕齿槁 13.某些疾病,常反复发作,而在未发作阶段全无症状或体征,几乎与常人无异。此属下列中何种类型: A.病已痊愈 B.原发与继发 C.卒发与徐发 D.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反复交替 E.复发与休止交替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

(一)A型题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 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气的根本属性是: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 A.生殖之精 B.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以上均是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9.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10.阴阳交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 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 14.“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5.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最新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大全

最新《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大全 阴阳是:参考答案:E A:古代的两点论 B: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 C: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D:矛盾 E: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属性的征兆是:参考答案:B A:寒与热 B:水与火 C:上与下 D:左与右 E:动与静 属于“阴中之阳”的是:参考答案:E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参考答案:A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D A:阴阳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相互消长 D:阴阳对立制约 E:阴阳动态平衡 “阴在内,阳之守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B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热者寒之”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C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E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 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阴中求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C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 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阴损及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C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 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阴阳离决,精神乃绝”是指:参考答案:C A:阴阳平衡关系的破坏 B:阴阳对立关系的破坏 C:阴阳互根关系的破坏 D:阴阳消长关系的破坏 E:阴阳转化关系的破坏 阴阳转化是:参考答案:A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 C:绝对的 D:相对的 E:必然的 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参考答案:C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四) 第四章【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 A.奇经八脉 B.十二经别 C.十五别络D.十二经筋 E.十二经脉 2.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 A.经别 B.经筋 C.正经 D.奇经 E.别络 3.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 A.络脉 B.孙络 C.浮络 D.别络 E.经脉 4.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 A.经别 B.经筋 C.皮部 D.经脉 E.别络 5.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的是: A.皮部 B.别络 C.正经 D.奇经 E经别 6.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 A.浮络 B.孙络 C.别络 D.经筋 E.奇经 7.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 A.十五别络 B.浮络 C.孙络 D.正经E.奇经 8.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 A.阴跷脉 B.阳跷脉 C.足三阴经 D.经别 E.浮络 9.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 A.十五别络 B.十二经别 C.十二经筋D.十二皮部 E.奇经八脉 10.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 A.浮络 B.孙络 C.经筋 D.别络 E.皮部 11.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少阳胆经 12.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是: A.心肝肾经 B.胆胃三焦经 C.心肺心包经 D.心胆小肠经 E.肺脾胆经 13.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是: A.肝胆肾经 B.肝脾胃经 C.肾膀胱胃经 D.脾胃肾经 E.脾肝肾经 14.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 A.阳明经 B.太阳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E.少阴经 15.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 A.足少阳胆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手太阴肺经 D.足厥阴肝经 E.手少阴心经 16.“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 A.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 范文范例学习参考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试题及答案中医药类专业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期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痰湿质 D.阴阳平和质 E.气虚质 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E.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怒则气上 B.思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劳则气耗 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 A.正气不足 B.邪气侵袭 C.正邪相争 D.体质虚弱 E.气候异常 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盛转阳 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 A.脾肾 B.肺肾 C.心肺 D.脾肺 E.心肾 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A.阴偏盛 B.阳偏盛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阳胜则阴病 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请为每题选择2个及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在药食五味中,属于阴的味是()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叫做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1)辨证: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病史和症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2)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和方药,以及采用其他相应的治疗手段。 3. 证、病、症: (1)证:即证候,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生理反应状态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病变趋势及转归等本质。(2)症:即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是病人主观感觉或医生检查所获得的结果。(3)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 4.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 5. 五行生克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维持着事物之间平衡协调的变化与发展。 6.肝主疏泄:是指肝对于全身气机、血液和津液等方面具有疏通、畅达的功能。 7.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8.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将其吸收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 9. 肺主宣发肃降: 宣发,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运动特性; 肃降,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运动特性。 10.肾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11.水火既济:又称“心肾相交”根据阴阳水火升降互济理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资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资助心阴,使心阳不亢,从而维持着心肾两脏生理功能协调平衡的关系。 12.乙癸同源:又称“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互化,故称“肝肾同源”。 13. 体质:是个体在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机能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性。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习题及答案

第二节阴阳学说 名解 阴阳学说阴阳阴阳互根阴阳互用阴阳交感阴阳互藏阴阳消长 阴阳转化阴阳自与阴阳平衡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单选 1、阴阳得最初得含义就是 A、日月 B、动静 C、气候寒暖 D、日光向背 E、水火 2、阴阳得属性就是 A、相对得 B、不变得 C、绝对得D、量变得E、质变得 3、下列阴与阳得概念中最确切得就是 A阴与阳就是中国古代得两点论 B阴与阳即就是矛盾 C阴与阳即就是对立得事物 D阴与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得属性 E阴与阳说明相互关联着得事件 4、用阴阳概括事物或现象得对立关系,二者之间必须就是相互联系得。此话就是下列哪项得内涵?() A阴阳得相关性 B 阴阳属性得规定性 C 阴阳得相对性 D阴阳得可分性E阴阳得对立性 5、事物得阴阳属性随着时间、地点、及对立面得变更,则其属性也随之改变,就是指阴阳得什么性质? A阴阳得相关性 B 阴阳得相对性 C 阴阳属性得规定性 D阴阳得可分性E阴阳得普遍性 6、在阴或阳得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就是指阴阳得什么属性? A阴阳得相关性 B 阴阳得相对性 C 阴阳属性得规定性 D阴阳得可分性E阴阳得普遍性 7、昼夜之中,属于阴中之阳得时间就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8、昼夜之中,属于阳中之阴得时间就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D前半夜 E后半夜 9、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得阴阳关系就是: A.对立制约 B、相互转化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以上都不就是 10、可用阴阳得互根互用来解释得就是: A。阳胜则阴病B。阳病治阴C。阴损及阳D、重阴必阳E、阳盛格阴 11、“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说明了阴阳之间得何种关系: A:阴阳相互转化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相互消长D:阴阳对立制约E:阴阳动态平衡 12、“阴在内,阳之守也"说明了阴阳之间得何种关系: A:阴阳交感B:阴阳互根C:阴阳对立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 13、“热者寒之"说明了阴阳之间得何种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中医临床“三基”手册》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侯论》 2、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A.先秦秦汉 B.两晋隋唐 C.宋金元 D.明清 E.近代 3、在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是 ( )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丹溪 E.陈无择 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 5、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B.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E.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 6、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7、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8、“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 9、“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 10、肾病及肝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11、根据情志相胜法,大怒时可用哪种情志去制约( ) A.喜 B.思 C.悲 D.恐 E.惊 12、“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13、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火与土 E.火与水 14、用甘味药治疗肺气虚,其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乘 B.五行相侮 C.五行相生 D.五行相克 E.同气相求 15、以下可用阴阳互相互根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16、“阴中求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17、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18、肝病传脾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生 B.克 C.乘 D.侮 E.子病及母 1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20、“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 )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21、因心火旺而导致目赤易怒者, 为( ) A.母病及子 B.木火刑金 C.水来乘火 D.火来侮水 E.子病及母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2

中医药类专业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二(A2)(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计3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A)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候论》 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D) A.向上的 B.温暖的 C.无形的 D.下降的 E.明亮的 3.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D)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4.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B)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 则阳病

5.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6.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D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水与金 E.火与水 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B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8.“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B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9.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C ) A.益火补土法 B.培土生金法 C.泻南补北法 D.金水相生法 E.滋水涵木法 10.“水火既济”是指(A ) A.心肾关系 B.心脾关系 C.肝肾关系 D.脾肾关系 E.肺肾关系

11.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 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 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 1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C )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固摄作用 D.防御作用 E.中介作用 13.下列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D ) A.十五别络 B.胃之大络 C.浮络 D.皮部 E.孙络 14.唾与何脏关系密切(D ) A.心 B.肝 C.肺 D.肾 E.脾 15.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D B )

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 A.木 B.火 C.土 D.水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 A. 润下 B. 稼穑 C. 炎上 D. 曲直 8.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 不能满 C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 不能实 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 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 不能满 C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 . 藏精气而不泻, 满 而不能实 10.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 A. 脾 B. 三焦 C. 肝 D. 肾

( ) A.心 B.肝 C.脾 D.肺 12. 主统血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3. 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 A.喜 B.怒 C.思 D.忧 14. “在窍为目”的是 ( ) A.肝 B.心 C.脾 D.肺 15. “受盛之官”指 ( )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16. “血府”指 ( ) A.脑 B.髓 C.骨 D.脉 17. 朝百脉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8.“精血同源”指的是 ( ) A.心肺关系 B.肺肝关系 C.肝脾关系 D.肝肾关系 19.“先天之本”是指 ( ) A.心 B.肝 C.脾 D.肾 20.“后天之本”是指 ( ) A.心 B.肝 C.脾 D.肾 21. 心在志为 ( ) A.怒 B.喜 C.思 D.忧 22. 五脏有五华,则肺之华是 () A. 毛 B. 发 C. 爪 D.唇 23. 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 ( ) A.吸入清气 B.宣发卫气 C.生成宗气和调节气机 D.助心行 血 24.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及答案【最新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疠气形成的社会因素: A.战乱不停 B.气候反常 C.社会动荡不安 D.生活极度贫困 E.工作环境恶劣 2.下列哪一项是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 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 C.辨证求因C.试探反问 E.详问发病经过 3.下列哪一项血的病理变化与脾胃虚弱有关: A.血虚 B.血瘀 C.血寒 D.血热 E.血脱 4.下列哪一项是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

A.动力 B.原料 C.动力和原料 D.气能化津 E.气能生精 5.下列哪一项是五行相生的次序: A.木→土→水→金→火→木 B.水→火→金→木→土→水 C.金→木→水→土→火→金 D.土→金→水→木→火→土 E.火→金→水→土→木→火 6.下列哪一项对人体的滋润作用较为明显: A.精 B.津 C.液 D.阴液 E.血 7.下列哪一项属于肾的生理功能: A.运化水液 B.通调水道 C.主宰全身水液代谢 D.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E.贮尿、排尿 8.寒痹又称痛痹,主要反映了哪一致病特点:

A.寒为阴邪 B.寒邪易伤阳气 C.寒主收引 D.寒性凝滞 E.湿性重浊 9.瘀血在舌质上表现为: A.舌质紫暗 B.舌质淡红C。舌质淡白D.舌质鲜红E.舌质红绛 10.疫疠之气流行,“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A.正胜邪负D.正气虚衰C.正邪两盛D.邪气致病E.正气未虚 11.“至虚有盛候”,其疾病的本质属: A.实证 B.虚证 C.虚转为实 D.实转为虚 E.虚实错杂 12.《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男子“五八”的生理表现是: A.面始焦,发始堕 B.面皆焦,发始白 C.筋骨劲强,真牙生而长极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2.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3.阴阳交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 4.“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5.“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 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7.“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 A.阳损及阴 B.阳盛伤阴 C.阴虚阳亢 D.阳气暴脱 E.阳虚阴盛 8.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9.“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的: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制化

1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木侮土 E.土侮木 11.脾病传肾属于: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 12.属于“子病犯母”的是: A.脾病及肺 B.脾病及肾 C.肝病及肾 D.肝病及心 E.肺病及肾 13.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 A.培土生金 B.佐金平木 C.泻南补北 D.抑木扶土 E.培土制水 14.“泻南补北”法适用于: 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 B.心阴虚而心阳亢 C.肾阴虚而心火旺 D.肾阴虚而肝阳 E.肾阳虚而心火越 (二)B型题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滋阴扶阳 1.“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 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的是: A.阴阳的运动 B.阴阳的交感 C.阴阳的制约 D.阴阳的互根 E.阴阳的平衡 3.万物发生和变化的根源是: 4.实现阴阳交感的基础是: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 D.相侮 E.相克 5.肝火犯肺属于: 6.肝气犯脾属于: (三)D型题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 (一)A型题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 A.水B.天 C.地 D.风 E.气 2.气的根本属性是: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 A.生殖之精 B.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 清气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 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 识思维活动E.以上均是、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 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动静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9.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一 C.事物的 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10.阴阳交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 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 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 物质 E.现象、

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 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A.制约 B. 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 14.“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 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5.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 脾 E.肾 1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脾 C.肝 D.肺 E.肾 17.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8.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9.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20.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1.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2.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前半夜 B.后半夜 C.上午 D.下午 E.以上均非 23.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 A.阳胜则阴病 B.阳病治阴 C.阴损及阳 D.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93828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绪论 第一章阴阳五行 第二章藏象 第三章气血津液 第四章经络 第五章病因与发病 第六章病机 第七章防治原则 绪论 一. 选择题: 1.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A A. 先秦、秦、汉 B. 两晋、隋、唐 C. 宋、金、元 D. 明清 E. 近代 2. “寒凉派”的代表医家是: A A. 张元素 B. 刘完素 C. 张从正 D. 朱震亨 E. 李杲 3. 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是:D A. 张元素 B. 刘河间 C. 张子和 D. 朱震亨 E. 李杲 4. 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B A. 张从正 B. 陈无择 C. 张仲景 D. 巢元方 E. 孙思邈 二. 多项选择题: 1.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代表性著作有:ABC A. 《黄帝内经》 B. 《难经》 C. 《伤寒杂病论》 D. 《针灸甲乙经》 E. 《千金要方》 2. 属于“金元四大家”的是: A. 张元素 B. 刘完素 C. 吴又可 D. 朱震亨 E. 李杲 第一章阴阳五行 一、选择题: 1. 昼夜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A. 上午 B. 上半夜 C. 中午 D. 下午 E. 下半夜 2. “阴病治阳”适用于: A. 阴损及阳 B. 阳损及阴 C. 阴盛则阳病 D. 阳虚则阴盛 E. 阴盛则寒 3.“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 阴阳对立制约 B. 阴阳交感相错 C.阴阳互根互用 D. 阴阳相互消长 E. 阴阳相互转化 4. 按五行生克关系,肝为脾之: A. 母 B. 子 C. 所胜 D. 所不胜 E. 所克 5. 属于子玻郯母的是: A. 肺玻郯肾 B. 肝玻郯肾 C. 心玻郯肾 D. 脾玻郯肾 E. 肝玻郯脾 6.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 A. 肝 B. 肾 C. 心 D. 脾 E. 胃 7. 情志与五行配属,思属于: A. 木 B. 土 C. 金 D. 水 E. 火 8. 下列各项中属于“实则泻其子”的是: A. 肝实泻肾 B. 肺实泻脾 C. 肝实泻肺 D. 肝实泻心 E. 心实泻肝 第二章藏象 一、单项选择题 1. 既属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的脏器是: A. 膀胱 B. 三焦 C. 胆 D. 脑 E. 女子胞 2. 气血生化之源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E. 肺 3. 称为全身阴阳之根本的脏是: A. 心 B. 肝 C.脾 D. 肾 E. 肺 4. 在体液代谢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E. 肺 5. 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E. 肺 6. 肾在液为: A. 泪 B. 涎 C. 汗 D. 唾 E. 涕 7. 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是: A. 化生血液 B. 推动血行 C. 固摄血液 D. 贮藏血液 E. 调节血量 8. “朝百脉”是何脏的功能: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E. 肺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 1.最早提出“六气病源说”的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E.《左传》 答案:1.E 2.《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主要反映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D.辨证论治 E.以上都不是 答案:2.B 3.《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为汗”,说明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答案:3.B

4.《素问?疏五过论》所说“尝贵后贱”可致“脱营”,体现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答案:4.E 5.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B.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E.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答案:5.C 6.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心是 A.五脏 B.六腑 C. 经络 D.命门 E.脑 答案:6.A 7. 中医学关于“证”的概念是

A.对阴阳气血失调临床表现的概括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鉴别概括 C.对疾病表现症状的综合概括 D.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概括 E.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答案:7.E 8. 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是 A.病种 B.病名 C.症状 D.体征 E.证候 答案:8.E 9.属于中医学防治特点的确切表述是 A.同病异治 B.异病同治 C.审因论治 D.辨证论治 E.防重于治 答案:9.E 10. 中医理论中阴阳的概念是 A.代表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

中医基础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测试题 及答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医基础理论》测试题 (适用于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医技等专业)姓名:科室:得分: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哪一项是五行相生的次序: A.木→土→水→金→火→木 B.水→火→金→木→土→水 C.金→木→水→土→火→金 D.土→金→水→木→火→土 E.火→金→水→土→木→火 2.下列哪一项对人体的滋润作用较为明显: A.精 B.津 C.液 D.阴液 E.血 3.下列哪一项属于肾的生理功能: A.运化水液 B.通调水道 C.主宰全身水液代谢 D.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E.贮尿、排尿 4.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疠气形成的社会因素: A.战乱不停 B.气候反常 C.社会动荡不安 D.生活极度贫困 E.工作环境恶劣 5.下列哪一项是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 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 C.辨证求因 C.试探反问 E.详问发病经过 6.下列哪一项血的病理变化与脾胃虚弱有关: A.血虚 B.血瘀 C.血寒 D.血热 E.血脱 7.下列哪一项是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 A.动力 B.原料 C.动力和原料 D.气能化津 E.气能生精 8.寒痹又称痛痹,主要反映了哪一致病特点: A.寒为阴邪 B.寒邪易伤阳气 C.寒主收引 D.寒性凝滞 E.湿性重浊 9.瘀血在舌质上表现为: A.舌质紫暗 B.舌质淡红C。舌质淡白 D.舌质鲜红 E.舌质红绛 10.疫疠之气流行,“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A.正胜邪负 D.正气虚衰 C.正邪两盛 D.邪气致病 E.正气未虚 11.“至虚有盛候”,其疾病的本质属: A.实证 B.虚证 C.虚转为实 D.实转为虚 E.虚实错杂 12.《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男子“五八”的生理表现是: A.面始焦,发始堕 B.面皆焦,发始白 C.筋骨劲强,真牙生而长极 D.天癸至,精气溢泻 E.发堕齿槁 13.某些疾病,常反复发作,而在未发作阶段全无症状或体征,几乎与常人无异。此属下列中何种类型: A.病已痊愈 B.原发与继发 C.卒发与徐发 D.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反复交替 E.复发与休止交替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与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第一章【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气的根本属性是: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 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 A.生殖之精 B. 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气 B.气 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 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 以上均是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动静 B. 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9.阴阳比较完 整而简要的概念是: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 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10.阴阳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生和变化的: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14.“无阳则阴无以生,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15.根据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1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脾 C.肝 D.肺 E. 肾17.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阳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8.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19.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