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烟道如何设计才合理

锅炉烟道如何设计才合理

锅炉烟道如何设计才合理
锅炉烟道如何设计才合理

锅炉烟道如何设计才合理

烟道是燃气锅炉排放烟气的主要途径,若是设计的不合理,很容易会使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无法正常排出锅炉外部,给燃气锅炉造成伤害。那么,燃气锅炉的烟道,在设计上都有哪些要求呢?

1、烟道应该尽量设计的平直一些,这样会使得烟道的气密性好、附件少及阻力少,水平烟道在敷设时应保持1%以上的抬头布置,尽量避免顺坡布置。

2、燃油燃气锅炉房的烟道和烟囱应采用钢制或钢筋混凝土构筑,烟道和烟囱的最低点应设置水封式冷气水排水管道。

3、金属烟道的钢板厚度一般采用4~6mm,设计烟道时,应配置足够的加强肋,保证强度和刚度要求。

4、烟道的热膨胀应进行补偿,补偿量应进行计算并正确选型。

5、钢烟道应有保温措施及可靠的固定。

6、燃油燃气锅炉房宜一台锅炉对应一根烟囱,当受条件限制需几台锅炉共用一个烟道或烟囱时,应使每台锅炉的通风抽力均衡。

7、烟道布置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必要的热工测点和环保测点。单台

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20t/h或单台额定热功率大于等于14MW的燃油锅炉,必须安装固定的连续监测烟气中烟尘、SO2排放浓度的仪器。

8、在烟气容易聚集的地方以及当多台锅炉共用一座烟囱或一条总烟道时,每台燃油燃气锅炉后的烟道上均应装设防爆门,防爆门的位置应有利于泄压,应设在不危及人员安全及转弯前的适当位置,当爆炸气体可能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是,防爆装置上应装设泄压导向管。9、对于一些烟道较长的锅炉房,应对其阻力进行核算,选取相应的鼓风机、引风机(在有引风机时),以保证排烟畅通。

10、烟囱应考虑相应的防腐措施,烟囱出口的烟气温度宜高于烟气露点温度15℃;当排烟温度低于烟气露点温度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烟气倒灌。

余热锅炉简单介绍

余热锅炉简单介绍 一、什么是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是综合利用工业炉余热的一种辅助设备,一般安装在烟道里面,吸收排放烟气的余热(或叫废热)产生蒸汽,并使烟气温度降低。若不装引风机,放置余热锅炉时,其总阻力要小于烟囱抽力。若有引风机,则因为引风机只能承受250℃以下的温度,烟气温度应降至250℃以下,一定要设置余热锅炉,才能保证整个加热炉系统的安全运行。若余热锅炉在运行时发生故障,又没有旁通烟道,则会影响加热炉的正常运行。 余热锅炉与一般锅炉的区别就在于,余热锅炉是不需用燃料,而是利用烟气余热来产生蒸汽的锅炉,因此虽然一次投资较大,但若蒸汽能充分的利用时,则其投资最多在4~6个月内就能回收。相对一般锅炉来讲,因余热炉烟气温度低,故要求的受热面积要比一般锅炉大很多。 余热锅炉还有如下特点: 1. 热负荷不稳定,会随着生产的周期而变化。 2. 烟气中含尘量大。 3. 烟气有腐蚀性。 4. 余热锅炉的安装会受场地条件限制,另外还存在如何与前段工艺的配合问题等等。 二、余热锅炉的结构形式 1. 按循环系统来分,可有强制循环和自然循环两种。前者因要用电,设备也较多,运行成本较高,故现在比较少用。 2. 按受热面形式,主要有烟管锅炉和水管锅炉两种。前者管内通烟气,管外通水,后者与此相反。从综合考虑,一般多采用水管锅炉形式。 3. 从水管结构形式来看,有排管式、蛇形管式、双汽包弯管式、直排管式、斜排管式等等。另外还有一种叫热管余热锅炉,其管内为特殊液体,并抽真空,管外通烟气上部在汽包内加热汽包内的水。我们本次是采用的直排管式余热锅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便于操作管理。 三、余热锅炉系统流程介绍 汽包→下降管→排管受热器→上升管→汽包(水消耗后给水泵补充给水) 四、受热面介绍 由φ89、φ108、φ133、φ159管道组成,共六组,每组重约2350kg,约88m2受热面,共重14100kg,约530 m2受热面(见排管图),可以产0.4~0.6MPa的蒸汽4~5t/h饱和蒸

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

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 燃煤锅炉房烟道和风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烟道和风道的布置应力求简短平直、附件少、阻力小、气密性好,避免出现“袋形”、 “死角”及局部流速过低的管段。 2.多台锅炉共用烟囱、烟道和风道时,总烟、风道内各截面处的流速宜接近;单台锅炉配置两侧风道或两个烟道时,宜使每侧风道或每个烟道的阻力均衡。 3.烟道和热风道应考虑膨胀和热补偿措施。烟道和砖烟囱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 4.金属烟道和热风道应进行保温。钢烟囱在人员能接触到的部分也应进行隔热处理。 5.鼓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安全网,防止硬物或纤维杂物被吸入风机。 6.多台锅炉共用总烟道或总风道时,支烟道、支风道上应装设能全开全闭、气密性好的闸 板阀或调风阀。 7.燃煤锅炉的烟道在适当的位置应设置清灰人孔。砖烟道的净高不宜小于1.5m,净宽不宜小于0.6m。砖烟囱宜布置在地面上,不宜设地下烟道。 8.在烟道和风道的适当位置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的要求,设置永久采样孔, 并安装用于测量采样的固定装置。 9.钢制冷风道可采用2~3mm厚钢板,钢制烟道和热风道可采用3~5mm厚的钢板,矩形或圆形烟风道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必要时应设加强筋。 10.室外布置的烟道和风道,应设置防雨和防暴晒的设施。当锅炉房使用含硫量高的燃料时,除有烟气脱硫措施外,烟道和烟囱内壁应采取防腐措施。 11.鼓风机吸风口的位置宜满足下列要求: 室内吸风口的位置可靠近锅炉房的高温区域; 室外吸风口的位置应避免吸入雨水、废气和含沙尘的空气。 12.烟风门及其传动装置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风门的布置应便于操作或传动装置的设置; 电动、气动调节或远传远控的风门,应布置在热位移较小的管段上; 需同时进行配合操作的多个手动风门,各风门的操作位置宜集中布置; 当烟风门的操作手轮呈水平布置时,手轮面与操作层的距离宜为900mm;当垂直布置时,手 轮中心与操作层的距离宜为900~1200mm。 燃煤锅炉房烟道、风道的断面尺寸,按下式计算确定:

燃气锅炉应急预案

燃气锅炉应急预案

————————————————————————————————作者:————————————————————————————————日期: ?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防范及应急处理 1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的危险性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含量98%,丙烷含量0.3%,丁烷含量0.3%,氮气含量1%及其它物质,高发热量9650千卡/标方,低发热量8740千卡/标方,爆炸极限:5%-15%。我们所说的天然气可能泄漏的区域是指从调压站到锅炉(包括锅炉)之间的天然气管线、阀表、配件等。 如果天然气泄漏遇到明火、静电、闪电或操作不当等会发生爆炸、火灾,在密闭空间会使人缺氧、窒息,甚至死亡,给单位安全生产和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的分析 2.1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的分类 按照泄漏部位分为:室内燃气管线泄漏,锅炉本体泄漏,燃烧器泄漏,控制、调节、测量等零部件及其连接部位泄漏。 2.2 泄漏原因分析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除了因员工违章操作引起和自然及外力引起外,主要有以下原因: 2.2.1室内燃气管线:长期运行管线腐蚀泄漏。 2.2.2锅炉本体泄漏:由于施工完后未按有关技术要求烘炉,或锅炉升降温过快炉墙砖缝开裂密封不严;燃气锅炉运行时振动大,焊缝脱焊或造成炉墙保温层开裂;观火孔、防爆门、人孔门等关闭不严;锅炉在运行时自动熄火。 2.2.3燃烧器泄漏:燃烧器在长期运行后,空燃比失调,使燃烧工况发生变化。 2.2.4 控制、调节、测量等零部件及其连接部位泄漏:由于这些部件经常动作可能会造成开关不灵活、关闭不严,或由于锅炉运行过程中振动大造成连接部位松动天然气泄漏;或由于法兰、密封垫片、密封胶等老化造成泄漏。 3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的辩识 锅炉房内天然气发生泄漏时,固定报警器会发出自动报警,自动开启排风扇。 4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的防范措施 4.1 在燃气锅炉房设计和施工时严格按照GB50041-2008《锅炉房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由有设计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和有施工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使锅炉房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就更加规范,杜绝不安全隐患,防止天然气的泄漏。 4.2 建立健全锅炉房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逐渐建立《燃气锅炉房安全规则》、《燃气热水锅炉事故处理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巡回检查制度》、《防止静电危害十条规定》、

余热锅炉的结构设计与布置

余热锅炉的结构设计与布置 余热锅炉型式为:无补燃、卧式烟道、单压汽水系统自然循环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由烟道系统和余热锅炉本体两大部分组成。此外,余热锅炉还装有压力表、温度计、水位计、安全阀、吹灰器等主要附件。 一、烟道系统 从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烟气有两路出口:一路进入余热锅炉,流过各级受热面,从主烟囱排入大气:另一路进入旁通烟囱,排入大气。余热锅炉入口烟道上装有入口挡板,旁通烟道上装有旁通挡板。当燃气轮机工作而余热锅炉不工作时,旁通挡板开启,入口挡板关闭。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同时工作时,旁通挡板关闭,入口挡板开启。同时,相应调节挡板的开度可以使余热锅炉、汽轮机和燃气轮机在负荷方面更好的匹配。 入口烟道和旁通烟道都装有膨胀节,这是由于烟道受热后要伸长,会对烟道的支架产生热应力,采用膨胀节能吸收烟道的伸长量,从而减小热应力。 主烟道型式采用长方体结构,卧式烟道,长、宽、高分别为H=9m、W=2m、L=3m。 二、余热锅炉本体 余热锅炉本体采用模块式结构。经过工厂试验的各模块便于装运,可缩短现场安装工期,降低建造费用。 (一)入口过渡段烟道 入口过渡段烟道内装设导流板,使烟气均匀地流入过热器段。 入口过渡段烟道由内壁面耐热不锈钢板、中间保温层和箱体钢板、外壁铝合金护板组成。(二)受热面组件 受热面组件包括: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低压蒸发器。各组件由管束、联箱、支吊架等组成。 1、管组 每个受热面组件均采用不同数量的螺旋肋片管组成特定结构的管组。 选定的螺旋肋片管主要尺寸为:管束,材料为20钢;翅片材料为20钢,翅片高度=15.5mm,翅片厚度Y=1mm,翅片节距s=5mm。 过热器受热面管组采用蛇形管组型式,管束正三角形错列布置,横向节距=76.9mm,纵向节距=66.6mm,横向管子根数为26,纵向管子排数为12。 蒸发器受热面管组为双集箱立式管组。管束正三角形错列布置,横向节距=78.4mm,纵向节距=67.9mm,横向管子根数为25/26,纵向管子排数为39,每3排一组,一共13组。余热锅炉蒸发管束的上集箱利用连通管与锅筒连接,下集箱利用连通管与底部的连接集箱连接,锅筒与连接集箱之间布置一根总下降管。 省煤器受热面管组采用蛇形管组型式,管束正三角形错列布置,横向节距=111.1mm,纵向节距=96.2mm,横向管子根数为18,纵向管子排数为30。 低压蒸发器受热面管组为双集箱立式管组。管束正三角形错列布置,横向节距=129.0mm,纵向节距=111.7mm,横向管子根数为15/16,纵向管子排数为18,每3排一组,一共6组。余热锅炉蒸发管束的上集箱利用连通管与锅筒连接,下集箱利用连通管与底部的连接集箱连接,锅筒与连接集箱之间布置一根总下降管。 2、支吊架 采用“蜂窝状”吊架,一定数量的吊架、吊架顶板和吊架底板组成一个大的管组。管子的肋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 第一节土建 第13.1.1条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锅炉间属于丁类生产厂房、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热水锅炉超定出力大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 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 二、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间均属于丙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置防火墙 与其他房间隔开; 三、燃气调压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不发火花地坪。 第13.1.2条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锅炉基础与楼地面接缝得应采用 能适应沉降的处理措施。

第13.1.3条锅炉房应预留能通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洞,安装洞 可与门窗油或非承重墙结合考虑。 第13.1.4条钢筋混凝土烟囱和砖烟道的混凝土底板等内表面,其设计计算温度高于100℃的部位应采取隔措施。 第13.1.5条锅炉房的柱距、跨度和室内地坪至柱顶的高度,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的规定。 第13.1.6条需要扩建的锅炉房,土建应留有扩建的措施。 第13.1.7条锅炉房内装有振动较的设备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第13.1.8条钢筋混凝土煤仓壁的内表面应光滑耐磨,壁交角外应做成弧形,并应设置有盖人孔和爬梯。 第13.1.9条设备吊装孔、灰渣池及高位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13.1.10条烟囱和烟道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 第13.1.11条锅炉间外墙的开窗面积,应满足通风、泄压和采光的。第13.1.12条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邻时,其相邻的墙应为防火墙。第13.1.13条油泵房的地面应有防油措施,有酸、碱侵蚀的水处理间地面、地沟、混凝土水箱和水池等,应有防酸、碱措施。

浅谈燃气锅炉房的管道设计

浅谈燃气锅炉房的管道设计 摘要:随着天然气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商业用户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因此在燃气设计中我们会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工业、商业用户的设计,在此主要针对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锅炉房中的天然气管道设计进行探讨。设计前期首先应对锅炉房的位置进行勘察,判断锅炉房的位置、建筑结构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前期勘察过程非常重要,锅炉房的位置和建筑结构是否满足要求是燃气管道系统设计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天燃气管道系统设计安全措施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优质的能源,在世界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以及在我国改善能源结构的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随着天然气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商业用户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因此在燃气设计中我们会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工业、商业用户的设计,在此主要针对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锅炉房中的天然气管道设计进行探讨。 1.前期勘察 设计前期首先应对锅炉房的位置进行勘察,判断锅炉房的位置、建筑结构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前期勘察过程非常重要,锅炉房的位置和建筑结构是否满足要求是燃气管道系统设计的前提条件。前期勘察过程中应以《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1]作为依据来判断。锅炉房宜为独立的建筑物,当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时,严禁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如公共浴室、教室、餐厅、影剧院的观众厅、会议室、候车室、档案室、商店、银行、候诊室)的上一层、下一层、贴邻位置以及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旁,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一层靠建筑物外墙部位。住宅建筑物内,不宜设置锅炉房。锅炉房出入口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但对独立锅炉房,当炉前走道总长度小于12m,且总建筑面积小于200m2时,其出入口可设1个;非独立锅炉房,其人员出入口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其各层的人员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楼层上的人员出入口,应有直接通向地面的安全楼梯。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室外开启,锅炉房间内的工作间或生活间的门应向锅炉间内开启。 2.锅炉房内天然气管道系统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2.1燃气调压设施

余热锅炉基本基本知识

燃机余热锅炉基本原理介绍 燃机余热锅炉,英文简写为 HRSG(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布置大量的换热管(通常采用螺旋鳍片管)来吸收燃机排气的余热,产生蒸汽供汽机发电或作为供热及其它工艺用汽。 燃机余热锅炉发展至今,形成了各种结构形式和布置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燃机余热锅炉按照其循环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即受热面水平布置的强制循环余热锅炉和受热面垂直布置的自然循环余热锅炉,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强制循环锅炉需配置循环泵依靠循环泵的压头实现蒸发器内的水循环,而自然循环则主要靠下降管和受热的蒸发管束中工质的密度差来实现循环。强制循环就国外而言主要在欧洲使用较多,国内主要用于燃机燃用重油等含灰较多燃料、受热面需吹灰和清洗的情况,如我厂提供深圳南山电厂、月亮湾等电厂的 9E 级燃机余热锅炉及浙江金华、广州明珠等 6B 级燃机余热锅炉。自然循环就国外而言主要用于美国,国内主要用于燃机燃用天然气、轻油等清洁燃料的燃机余热锅炉,如我厂提供的深圳金岗、天津滨海等的6B,江苏无锡、海南南山的FT-8 及海南洋浦 V94.2 燃机余热锅炉。 强制循环和自然循环余热锅炉的结构形式见附图 1 和附图 2。 附图 1 强制循环余热锅炉

附图 2 自然循环余热锅炉 燃机余热锅炉按照是否补燃分为补燃型余热锅炉和非补燃型余热锅炉,除非是用于热电联产或其它特殊工艺要求,一般应选用非补燃型余热锅炉,因为补燃会降低余热锅炉的效率。 一般补燃采用烟道式燃烧器,布置在进口烟道中,仅利用燃机排气中的氧气而不掺入补燃空气,补燃后烟气温度控制在 750℃以下。 烟道式补燃燃烧器的布置位置见附图 3,其结构见附图 4。

燃气锅炉房燃气供气系统设计

燃气锅炉房燃气供气系统设计 天然气具有高效和清洁的特点,在国家能源结构优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针对燃气锅炉房燃气供气系统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在燃气锅炉房燃气供气系统的设计中,一定要由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严格的系统设计,要高度重视燃气供气系统合理设计的重要性,以确保房燃气供气系统的稳定运行。 燃气锅炉房燃气供气系统在保证锅炉安全性能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合理地设计燃气锅炉房燃气供气系统,直接影响到锅炉的可靠运行。燃气锅炉房燃气供气系统还与锅炉房系统的运行和投资成本息息相关,合理的设计燃气供气系统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工作者要充分研究燃气供气系统的设计方案,认识到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确保燃气供气系统的稳定运行。 1、燃气锅炉房燃气供气系统设计的前期勘察 燃气锅炉房燃气供气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到燃气供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进行锅炉房燃气系统设计之前,要进行详细、全面的前期勘察。 根据燃气锅炉房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考察,以相关设计规范为标准来判断锅炉房的位置是否合理,锅炉房的建筑结构是否在规范要求之内,以及检查锅炉房燃气管道系统是否具备相应的设计条件。 在前期勘察阶段,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锅炉房适合为单独的地上建筑物,如果锅炉房与其他建筑物相连接,或者是在其他建筑物内部,就要注意严禁设置在人员较为密集的地方,也不能设置在重要部门的上下层、贴邻位置或者设置在疏散口、重要通道的旁边。 ②注意锅炉房适合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者是地下一层与建筑外墙相邻的部位,严禁与锅炉无关的甲类、乙类以及使用可燃液体的丙类危险建筑相邻。 ③如果锅炉房的起源为大于空气密度的液化石油气等燃气气体,要注意严禁设置在地下室内。

汽化冷却系统方案设计

新疆伊犁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年产100万吨炼钢工程 余热锅炉汽化冷却系统设备及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中国五冶 二0一0年十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主要施工方法 (3) (一)、烟道式余热锅炉及汽包吊装 (4) (二)、静设备安装 (10) (三)、泵安装 (15) (三)、泵安装 (15) (四)、汽化系统蒸汽管道安装 (18) 三、施工机械、工具一览表 (28) 四、吊装安全注意事项 (29) 五、劳动力计划表 (30)

一、工程概况 1、余热锅炉汽化冷却系统 (1)、本系统主要设备有(部分为2#余热锅炉预备):余热锅炉(烟道式)、汽包、除氧器、软水箱、电动给水泵、电动软水泵、低压热水循环泵、定期排污扩容器、汽包、除氧器及排汽消音器,取样冷却器、磷酸盐加药装置等共计20台(套)设备分布在塔楼+15.100、+18.850、+27.500、+36.200、+42.200m 各层平台。 (2)、设备总重量约170t ,最重单件设备汽包约21t ,安装标高+42.200mm ;其次为烟道式余热锅炉I 段约15t (未装配氧枪口装置、下料口装置及固定支架) ,支座安装标高+15.130mm 。 (3)设备进场路线,如下图示 C轴线 F轴线D轴线炉子跨 E轴线转炉基础 北 厂大门进场路线(加料跨) H轴线 G轴线 在进行路线上的障碍物必须及时清除,保证有足够的宽度来保证设备和吊车进场。并且进场路线处屋顶梁、瓦暂不能安装。

2、主要设备参数

3、编制依据 1)中冶赛迪设计伊钢炼钢连铸图纸 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4)《压缩机、泵、风机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5)《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98 6)《炼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GB50403—2007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8) 《建筑设备防火规范》GBJ16-87 9)设计及制造厂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二、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布置 (1)根据施工程序和工艺布置,以及现场现有条件,本系统按各平台具备安装条件分层分阶段进行安装。根据本系统特点,我们此处以烟道式余热锅炉和汽包安装作为代表进行叙述。烟道式余热式锅炉分为四段(固定烟道I段、Ⅱ段、Ⅲ段、Ⅳ段)和一件活动烟罩,重约72t。烟道间均采用外径法兰螺栓联接,法兰密封采用陶瓷纤维绳。I段下端沿口安装标高为+12.611m,Ⅳ段与环缝洗涤塔接口标高为+34.582m,顶部最高(Ⅲ段、Ⅳ段接口处)标高为+41.100m。根据现场到实际情况,首先安装固定烟道I段,然后安装Ⅱ、Ⅲ、Ⅳ段及汽包;待提升装置安装后再安装活动烟罩。 (2)吊装准备 1)安装方位的确定:应先在设备基础上标明0度、90度、180度的方位,吊装前再确定设备本体的安装方位应和基础的方位对应,并对其几

锅炉房防火防爆

锅炉房防火防爆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文件编号:KG-A0-8978-56 Word格式/完整/可编辑

锅炉房防火防爆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通常为民用建筑服务的锅炉房,都是为建筑采暖提 供热源,一般以热水或蒸气锅炉应用较多。 一、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 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丁类生产厂房,但根据锅 炉的燃料不同,锅炉房的建筑的耐火等级应符合《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的要求,燃油和燃煤锅炉房分别为一、二级。 但如装设总额定蒸发量不超过4. OOT/h、以煤为燃料的 锅炉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 燃油锅炉的油箱间、油泵间、油料加热间的火灾危险 性,为丙类生产厂房,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二、锅炉房防火防爆措施 1 ?在总平面布局中,锅炉房应选择在主体建筑的 下风或侧风方向,且应考虑到由于明火或烟囱飞火,对周围的甲、乙类生产厂房,易燃物品和重要物资仓库,易燃液体储罐,以及稻草和露天粮、棉、木材堆场等部位必须保持的防火间距,可以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一般为25m?50m。燃煤锅炉房

大烟道余热锅炉施工方案

盐城市联鑫钢铁有限公司烧结余热 回收工程项目 大 烟 道 余 热 锅 炉 安 装 方 案 河南省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盐城联鑫项目部 2015年7月

批准:审核:编制:

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属盐城市联鑫钢铁有限公司烧结余热回收工程项目,包括2#烧结线环冷机余热锅炉,2#大烟道(2#烧结线机尾)余热锅炉,和1#大烟道(1#烧结线机尾)余热锅炉。锅炉辅机、烟气系统、汽水系统以及相关的工艺连接管线,电气仪表安装。 根据设计安排,现场先进行2#烧结线环冷机余热锅炉和2#大烟道(2#烧结线机尾)余热锅炉安装,2#环冷机锅炉安装详见环冷机锅炉安装方案。下面介绍大烟道余热锅炉安装方案。 1.2、大烟道余热锅炉结构特点 大烟道(烧结线机尾)余热锅炉选用江苏中天能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型号QC133/480-7.5-1.47/340烧结机大烟道余热锅炉。 大烟道锅炉采用烧结机烟道内置受热面模块(一套翅片管过热器,一套翅片管蒸发器,一套热管蒸发器),利用烧结线机尾的高温烟气来加热热水(锅炉给水为来自环冷锅炉的除氧水)产生蒸汽。设备工艺技术成熟,充分利用烧结工序中可利用的能量,最大限度的回收烟气余热,换热效率高,阻力小,故障率低,不消耗一次能源。且对烧结工艺影响小。各受热面安装在大烟道上,直接与烟道焊接。节省空间和投资,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锅炉因不含省煤器,锅炉给水直接进入锅筒。进入锅筒的水与锅筒内的饱和水混合后,沿锅筒下方的下降管(回流管)进入各级蒸发器吸收热量产生汽化从而形成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经导

气管(上升管)送至锅炉汽包(汽水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的蒸汽经过热器后随过热蒸汽管出口管送至蒸汽管网,分离出的水与锅炉补给水混合后重新回流至各级蒸发器进行加热汽化,形成连续的产汽循环系统。汽水系统如附图1所示。 1.3 设备组成 整套锅炉系统由受热面(包括蒸发器、过热器)、汽包及管网系统组成。 (1)受热面 受热面由热管过热器、翅片过热器、翅片蒸发器三部分构成。蒸发器、过热器是整套锅炉的核心部件之一,是整套锅炉的受热面,负责吸收烟气余热,并将水转化为蒸汽。本系统受热面设备工艺布置是在22与21小烟道之间布置1套“翅片管过热器”(分2台上下并联);在21与20小烟道之间布置1套“翅片管蒸发器”(分2台左右并联布置);在19与18小烟道之间布置1套“热管蒸发器”(分2台左右并联布置)。 蒸发器上有下降管接口(供水)、上升管接口(产汽)、排污口等。进水来自汽包,产汽也供至汽包,饱和蒸汽经过过热器产生过热蒸汽至蒸汽管网。排污排至定排扩容器。 (2)汽包 汽包即负责给各蒸发器供水,又负责对过热器供汽。汽包主要由锅筒本体、汽水分离器、人孔、液位计、安全阀、锅筒底座及预留管口等组成。 (3)管网系统及辅助设备

余热锅炉的采购技术要求

33000kVA×2硅铁炉的余热锅炉及配套设备采购技术要求 一、余热锅炉的选型及数量: 二、供货范围:招标货物除土建外的设计、制造(提供)、安装调试和服务等工程总承包,包含货物正常运行必须的功能性主体(从余热锅炉烟气放入口到锅炉废气排出口止)及其附件(锅炉内循环泵、除氧器、除氧水泵、水处理、软化水箱、取样冷却器、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装置、分气缸)、配电自控装置和安全装置等(安全阀、放空消声器)、包含锅炉安装后的报验工作完成。 三、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 3.1 15t/h,1Mpa余热锅炉及配套件工作原理简述 从硅铁炉顶抽出的烟气经过绝热烟道,进入余热锅炉,高温废气产中压蒸汽,之后的低温废气用来产低压蒸汽,可供自身系统热力除氧用,实现能量梯级利用,逐级回收,烟气降至180℃以下,进入布袋除尘器净化后在引风机作用下经烟囱排向大气。汽水系统工艺流程为外来20℃水经过软化水处理系统,到软化水箱,由软化水箱经水泵进入除氧器。除氧器除氧经锅炉给水泵进入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中压锅炉汽包,汽包内的水和蒸汽发生器内的水自然循环,在汽包内蒸汽与水分离产生1Mpa饱和蒸汽。低温蒸汽发生器内水自然循环,产生0.2MPa饱和蒸汽,用于除氧器除氧。 锅炉本体范围内的主要系统如下: (1)蒸汽及水加热系统、热力除氧器 (2)疏放水系统 (3)排污系统 (4)事故放水 (5)蒸汽放散 (6)清灰系统。 (7)汽水取样系统--锅炉本体汽水取样。 (8) 水处理系统 3.2与电炉烟囱接口处的烟气参数: a烟气量200000 Nm3/h.台 b出口烟气温度380~450℃,极端最高550℃ c含尘浓度~4.6g/Nm3 d e 4、余热回收系统参数: a锅炉出口烟气温度170℃±10℃

余热锅炉系统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

余热锅炉系统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 中国锅炉网资讯栏目https://www.doczj.com/doc/a52722859.html,/news/5/ §1概论 一、简述 在燃气轮机内做功后排出的燃气,仍具有比较高的温度,一般在540℃左右,利用这部分气体的热能,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热效率。通常是利用此热量加热水,使水变成蒸汽。蒸汽可以用来推动蒸汽轮机一发电机,也可用于生产过程的加热或供生活取暖用。对于稠油的油田可以用蒸汽直接注入油井中,以提高采油量。根据不同的蒸汽用途,要求有相应的蒸汽压力和蒸汽温度,也就需要不同参数的产汽设备。利用燃气轮机排气的热量来产汽的设备,称为“热回收蒸汽发生器”,表明回收了排气的热量,用英文字母HRSG来表示。我国习惯上称为“余热锅炉,本文也采用“余热锅炉”的名称,并把燃气轮机的排气简称为“烟气”。 “余热锅炉”通常是没有燃烧器的,如果需要高压高温的蒸汽,可以在“余热锅炉”内装一个附加燃烧器。通过燃料的燃烧使整个烟气温度升高,能够产生高参数的蒸汽。例如某余热锅炉不装燃烧器时,入口烟气温度为500℃,装设附加燃烧器后,可使入口烟气温度达到756℃。蒸汽的压力可以从4MPa升到10MPa,蒸汽的温度可以从450℃升到510℃,蒸汽可以供高温高压汽轮机用,从而增加了电功率输出。目前我国油田进口的余热锅炉的蒸汽参数有:4MPa配450℃及1.4MPa配195℃(饱和蒸汽)。前者供给中压汽轮机来发电,后者可以供生产或供生活取暖用。 注:关于多种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利用燃气轮机排气的方式,补燃问题。 二、余热锅炉的组成 (一)蒸汽的生产过程 图19-1是一台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产汽的过程。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 第一节土建 第13.1.1条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 求: 一、锅炉间属于丁类生产厂房、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热水锅炉超定出力大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二、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间均属于丙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 置防火墙与其它房间隔开; 三、燃气调压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不发火花地坪。

第13.1.2条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锅炉基础与楼地面接缝得应采 用能适应沉降的处理措施。 第13.1.3条锅炉房应预留能经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洞,安装洞可与门窗油或非承重墙结合考虑。 第13.1.4条钢筋混凝土烟囱和砖烟道的混凝土底板等内表面,其设计计算温度高于100℃的部位应采取隔措施。 第13.1.5条锅炉房的柱距、跨度和室内地坪至柱顶的高度,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房建筑模数协调 标准》的规定。 第13.1.6条需要扩建的锅炉房,土建应留有扩建的措施。 第13.1.7条锅炉房内装有振动较的设备时,应采取隔振措施。第13.1.8条钢筋混凝土煤仓壁的内表面应光滑耐磨,壁交角外应做成弧形,并应设置有盖人孔和爬梯。 第13.1.9条设备吊装孔、灰渣池及高位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护栏 杆。 第13.1.10条烟囱和烟道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 第13.1.11条锅炉间外墙的开窗面积,应满足通风、泄压和采光 的。

燃气锅炉房设计

燃气锅炉房设计 1.基本概念 1.1锅炉房:锅炉以及保证锅炉正常运行的辅助设备和设施的综合体。 1.2民用锅炉房:指用于供应人们生活用热(汽)的锅炉房。 1.3独立锅炉房:四周与其他建筑,没有任何结构联系的锅炉房。 1.4非独立锅炉房:与其他建筑物比,毗邻或设在其他建筑物内的锅炉房。 1.5地下锅炉房:设置在地面以下的锅炉房。 1.6半地下锅炉房:设置在地面以下的高度超过锅炉间净高1/3,且不超过锅炉间高度的锅炉房。 1.7地下室锅炉房:设置在其他建筑物内,锅炉间地面低于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锅炉间警告1/2的锅炉房。 1.8半地下室锅炉房:设置在其他建筑物内,锅炉间地面低于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锅炉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的锅炉房。 1.9大气式燃烧器:空气由高速喷射的燃气吸入的燃烧器。 1.10人员密集场所:指会议室、观众厅、教室、公共浴室、餐厅、医院、商场、托儿所和候车室等。 1.11重要部门:指机要档案室,通信站和贵宾室等。 1.12锅炉间:指安装锅炉本体的场所。 1.13相对密度: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 1.14安全出口;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

⒉耗热量计算 2.1采暖热负荷 Q h=q h A c·10-3 式中:Q h—采暖设计热负荷(KW); q h—采暖热指标(W/m2),可按下表选用; Ac—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W/m2) 采暖热指标q h 建筑物类型 未采取节能措施采取节能措施住宅58~64 40~45 居住区综合60~67 45~50 学校、办公60~80 50~70 医院、托幼65~80 55~70 旅馆60~70 50~60 商店65~80 55~70 食堂、餐厅115~140 100~130 影剧院、展览馆95~115 80~105 大礼堂、展览馆115~165 100~150 注:1.表中数值适用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2.热指标中已包括约5%的管网热损失。 2.2通风热负荷 Q V=K V·Q h 式中:Q a—通风设计热负荷(KW);

燃气锅炉应急预案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防范及应急处理 1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的危险性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含量98%,丙烷含量0.3%,丁 烷含量0.3%,氮气含量1%及其它物质,高发热量9650千卡 /标方,低发热量8740千卡/标方,爆炸极限:5%-15%。我 们所说的天然气可能泄漏的区域是指从调压站到锅炉(包括 锅炉)之间的天然气管线、阀表、配件等。 如果天然气泄漏遇到明火、静电、闪电或操作不当等会 发生爆炸、火灾,在密闭空间会使人缺氧、窒息,甚至死亡, 给单位安全生产和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的分析 2.1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的分类 按照泄漏部位分为:室内燃气管线泄漏,锅炉本体泄漏, 燃烧器泄漏,控制、调节、测量等零部件及其连接部位泄漏。 2.2 泄漏原因分析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除了因员工违章操作 引起和自然及外力引起外,主要有以下原因: 2.2.1室内燃气管线:长期运行管线腐蚀泄漏。 2.2.2 锅炉本体泄漏:由于施工完后未按有关技术要求 烘炉,或锅炉升降温过快炉墙砖缝开裂密封不严;燃气锅炉

运行时振动大,焊缝脱焊或造成炉墙保温层开裂;观火孔、防爆门、人孔门等关闭不严;锅炉在运行时自动熄火。 2.2.3 燃烧器泄漏:燃烧器在长期运行后,空燃比失调,使燃烧工况发生变化。 2.2.4 控制、调节、测量等零部件及其连接部位泄漏:由于这些部件经常动作可能会造成开关不灵活、关闭不严,或由于锅炉运行过程中振动大造成连接部位松动天然气泄漏;或由于法兰、密封垫片、密封胶等老化造成泄漏。 3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的辩识 锅炉房内天然气发生泄漏时,固定报警器会发出自动报警,自动开启排风扇。 4 燃气锅炉房天然气泄漏的防范措施 4.1 在燃气锅炉房设计和施工时严格按照 GB50041-1992《锅炉房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由有设计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和有施工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使锅炉房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就更加规范,杜绝不安全隐患,防止天然气的泄漏。 4.2 建立健全锅炉房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逐渐建立《燃气锅炉房安全规则》、《燃气热水锅炉事故处理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巡回检查制度》、《防止静电危害十条规定》、《防止中毒窒息十条规定》、《消防安全检查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第十三章第十三章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

第一节土建 第13.1.1条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锅炉间属于丁类生产厂房、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热水锅炉超定出力大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 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 二、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间均属于丙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置防火墙 与其他房间隔开; 三、燃气调压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不发火花地坪。 第13.1.2条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锅炉基础与楼地面接缝得应采用 能适应沉降的处理措施。 第13.1.3条锅炉房应预留能通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洞,安装洞 可与门窗油或非承重墙结合考虑。 第13.1.4条钢筋混凝土烟囱和砖烟道的混凝土底板等内表面,其设计计算温度高于100℃的部位应采取隔措施。

第13.1.5条锅炉房的柱距、跨度和室内地坪至柱顶的高度,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的规定。 第13.1.6条需要扩建的锅炉房,土建应留有扩建的措施。 第13.1.7条锅炉房内装有振动较的设备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第13.1.8条钢筋混凝土煤仓壁的内表面应光滑耐磨,壁交角外应做成弧形,并应设置有盖人孔和爬梯。 第13.1.9条设备吊装孔、灰渣池及高位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13.1.10条烟囱和烟道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 第13.1.11条锅炉间外墙的开窗面积,应满足通风、泄压和采光的。第13.1.12条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邻时,其相邻的墙应为防火墙。第13.1.13条油泵房的地面应有防油措施,有酸、碱侵蚀的水处理间地面、地沟、混凝土水箱和水池等,应有防酸、碱措施。 第13.1.14条锅炉房生活间的面积指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有关规定执行。办公室的面积指标,可按锅炉房所 在地区的规定选用。

关于燃气锅炉房设计过程中涉及规范的清单

在燃气设计中,谈到锅炉房就绕不开两本规范,《锅炉房设计规范》和《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另外《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都有互为补充的内容。 ?《锅炉房设计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工业、民用、区域锅炉房设计: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锅炉房,其单台锅炉额定蒸发量为1~7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为0.1~3.82MPa(表压)、额定出口蒸汽温度≤450℃; 热水锅炉锅炉房,其单台锅炉额定热功率为0.7~70MW、额定出口水压位 0.1~2.5MPa(表压)、额定出口水温≤180℃; 不适用于余热锅炉、垃圾焚烧锅炉和其他特殊类型锅炉的锅炉房设计(这里就包括真空热水锅炉、导热油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等)。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于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范围内的固定式(在使用中是固定的)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以及以余(废)热利用为主要目的的烟道式、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废)热锅炉。 (《特》中锅炉定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不适用于:⑴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L的蒸汽锅炉;⑵额定出水压力小于0.1MPa或者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热水锅炉(注意“或”,也就是

只要有一项不符合就不适用,功率0.1MW相当于用气量10Nm3/h);⑶为满足设备和工艺流程冷却需要的换热装置。 这两个0.1数值在针对中小型的工商业户的时候会经常遇到,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是无非就是通过系统或者本身设备参数使其不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关的规定。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5.2.1条——锅炉一般应当安装在单独建造的锅炉房内。锅炉的安装位置和锅炉房应当满足GB50041《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GB500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第5.2.3条——安置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内的锅炉,燃料供应管路应当采用无缝钢管(对比《锅炉房设计规范》第13.3.11条——燃气管道应采用输送流体的无缝钢管,并应符合现行国标《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GB/T 8163的有关规定;燃气管道的连接,除与设备、阀门附件等处可用法兰连接外,其余宜采用氩弧焊打底的焊接连接。第13.3.5条——燃气管道与附件严禁使用铸铁件。在防火区内使用的阀门,应具有耐火性能。),焊接时应采用氩弧焊打底;用气体做燃料时,应当有燃气检漏报警装置。 因14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06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05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合并,所以只执行14版规定即可。 14版中对锅炉房的设置要求规定如下(第5.4.12条): 1.宜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 确需贴临民用建筑布置时,应采用防火墙与所贴临的建筑分隔,且不应贴临人员密集场所,该专用房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对比《锅炉房

余热发电设计方案样本

余热发电项目 2台120t转炉、 3台180m2烧结环冷 余热发电工程 设计方案 设计单位: 四川华明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一月

目录 1 项目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名称及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方案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转炉余热发电系统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烧结环冷机余热电机系统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工艺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烟气收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 烟气循环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余热锅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方案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发电量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烧结余热发电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转炉余热发电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主要设备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冶炼电炉烟气全余热回收装置-高温烟道式余热锅炉(标准版)

冶炼电炉烟气全余热回收装置-高温烟道式余热锅炉(标准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43

冶炼电炉烟气全余热回收装置-高温烟道 式余热锅炉(标准版) 在电炉冶炼的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其最高温度可达2100℃,含尘量高,且所含氧化铁尘具有工业回收价值。高温含尘烟气携带的热量约为电炉输入总能量的11%,有的甚至高达20%。这些高温烟气不仅带走大量的热,而且给电炉的除尘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不但降低了氧化铁尘的回收率,而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随着钢铁行业的发展,电炉炼钢的铁水比例逐渐上升,有的甚至超过了30%。铁水比例的升高,引起电炉炼钢烟气量增加、热量浪费和除尘问题的日趋严重。如何将这部分高温烟气中的显热充分地回收,变“废”为宝,使之转化为热能,并使得电炉烟气更加稳定,为高效除尘创造条件,从而降低除尘系统运行成本和企业的生产成本,这是电炉炼钢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公司组建了专业的技

术队伍开始了电炉烟气全余热回收装置的研究,从提高余热回收量、烟尘沉降效率、锅炉的压力及使用寿命3个角度进行研发,从而降低电炉的吨钢能耗。并在江苏某企业110t电炉成功投运,并对装置出口烟气温度、吨钢回收蒸汽量等关键参数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装置达到了预期指标。 1、电炉烟气冷却方式现状 目前电炉烟气冷却的方式有水冷+机力风冷、废钢预热+水冷、水冷+热管余热锅炉等几种。 1.1水冷+机力风冷 水冷+机力风冷系统的流程见图1。电炉第四孔出口的高温烟气进入水冷烟道,同时,混入从电炉四孔水冷弯头和水冷滑套间的缝隙吸入的空气,进行燃烧,之后进入燃烧沉降室,在燃烧沉降室进行燃烧和灰尘沉降后,从燃烧沉降室出来的高温烟气经过水冷烟道冷却到600℃左右,进入机力风冷器,冷却后的烟气与电炉密闭罩的除尘烟气混合降温后进入布袋除尘器除尘,之后通过风机、消声器,从烟囱排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