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泰国历史

泰国历史

泰国历史
泰国历史

第二章历史简况

第一节古代部分

泰国历史有很多空白,没有一部具有权威性的泰族古代史,泰国的历史一般都从以素可泰石碑提供的资料为主线的素可泰王朝开始编写。据考古和国内外史籍记载,十三世纪泰族人建立素可泰王朝以前,在现今泰国这片土地上已有其他民族与泰族共同在此活动、生息。

公元三世纪,孟人在泰国中部湄南河盆地建立了两个国家,中国史籍称之为林阳和金邻。从记载看,林阳的领土在当今泰国的西南部,并伸展到缅甸西部,首府在今泰国的莲边。金邻位于林阳东边的湄南河流域地区,首府在今泰国的佛统。在南部沿海地区,孟人还建立了盘盘、赤土等国家,盘盘国大约位于今泰国佛丕、华欣一带,赤土国位于今泰国南部的宋卡、北大年一带。

公元六世纪以后,孟人在湄南河下游建立了堕罗钵底国,中国史籍称之为投和、堕和罗国。堕罗钵底国以今日的那空巴统府为中心,东至孔敬府,西至北碧府,南至叻武里府,北至猜纳府。到七世纪初,堕罗钵底国已经成为湄南河下游地区的重要国家。堕罗钵底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国王,国王以下设有朝请诸将军,协助国王总理朝政,此外还有参军、功曹、主簿、赞府等官,主管国家事务。地方分设州、郡、县三级行政区。由于堕罗钵底国土地肥沃、地处当时的国际交通要道,因而农业和商业都比较发达。十世纪时,随着柬埔寨吴哥王朝的强盛,堕罗钵底国被吴哥王朝征服,成为其属地。

公元七世纪下半叶,在现今泰国北部还有一个孟人统治的国家,叫哈里奔猜国,该国以今日的南奔为中心,其疆域和人口都不及堕罗钵底国。十世纪前后,在现今泰国北部出现了第一个泰人国家兰那王国,十三世纪末,兰那王国灭掉了哈里奔猜国。

一、素可泰王朝时期

公元十一、十二世纪时,泰国地区仍处在部族、部落国家割据分立的状态之中,北部有以泰族为主体的清盛国、帕耀国和以孟族为主体的哈利奔猜国,中部有以罗斛族为主体的罗斛国和以泰族为主体的差良国,这些部落国家当时都隶属于柬埔寨的吴哥王国。公元十三世纪初,素可泰城也处于吴哥王国的统治之下,而此时的吴哥王国国势渐渐衰落,公元1238年,原隶属于吴哥王国的泰族首领邦克朗刀联合另一位泰族首领帕孟,脱离吴哥王国,攻克了素可泰城,建立了以泰族为主体的素可泰王国,邦克朗刀为第一任国王,尊号“室利·鹰沙罗铁”。素可泰王国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国家,我国元代以后的史籍将素可泰王国称之为暹国。

素可泰王国在建立初期,仅拥有素可泰城及其附近很少的领土,但很快便向四周扩张,

到第三任国王兰甘亨(1275——1317年)统治期间,素可泰王国已成为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强国,其领土包括今泰国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老挝的琅勃拉邦,南抵马来半岛北部,西至今日缅甸东南的丹那沙林地区,东到今日老挝万象地区。

兰甘亨国王在位期间,不仅把素可泰王国建成了一个军事强国,而且在政治、外交、经济和文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政治方面,他创立了一整套军政合一的政治制度,规定国内成年男子皆为士兵,各地贵族首领既是地方的行政长官,又是地方武装部队的统领。国王是最高军事统帅,以下设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棚目等级别。和平时期,人民各自从事生产,遇有战事,成年男子便组成军队,各地方行政长官统领各地军队,听候国王的调遣。兰甘亨国王实行原始民主政治,规定任何人都可觐见国王,对愿意来归顺和效力的外来人员,一律欢迎和优待。

在外交方面,为巩固素可泰王国的独立地位,兰甘亨国王同北方两个邦国兰那王国和帕耀王国建立了盟友关系,当他后来向南扩展时,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与此同时,他还与中国的元朝建立友好关系,以求得元朝在政治上的支持。

在经济方面,兰甘亨国王注重发展生产,他在位期间,素可泰王国的农业、渔业和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兰甘亨国王还请来中国制陶工匠,传授制陶技术,以发展本国的陶瓷事业。素可泰时期著名的宋加洛瓷器曾远销爪哇、菲律宾、日本等地。

在文化方面,兰甘亨国王积极引进经锡兰改造后的上座部佛教,宣扬平等主义和现状改革,来对抗以吴哥王国首都为中心的贵族文化。他一面派人到锡兰去学经,一面聘请锡兰高僧到素可泰讲经传教,并大兴土木,建造寺庙,以传播佛教。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兰甘亨国王还创造了统一的文字,后来经过改造和发展,沿用至今。

兰甘亨国王死后,素可泰王国国势渐衰,各地首领乘机扩充自己的势力,一些属国宣布脱离素可泰王国,使国家很快处于分裂状态。南部阿瑜陀耶王国兴起后,发兵攻打素可泰,1378年素可泰被阿瑜陀耶王国降服。

二、阿瑜陀耶王朝时期

当泰国北部的素可泰王国日渐衰微时,湄南河下游的乌通城太守乘机扩张其势力,力量日益增强,于1349年率领人马来到阿瑜陀耶,在那里兴建城池,宣布脱离素可泰王国,建立了阿瑜陀耶王国,乌通王为第一任国王,尊号“拉玛铁菩提王”。阿瑜陀耶王国建立后,迅速征服了湄南河中下游部分地区。在巩固了政权之后,阿瑜陀耶王国便不断向外扩张,经过多位国王的征战,到十七世纪时,阿育陀耶王国已控制了现今泰国的大部分领土,东面的柬埔寨也成了阿育陀耶王国的附属国。阿瑜陀耶王国的势力甚至远达马来半岛南端的马六甲,

是当时中南半岛上的强国。

阿瑜陀耶王朝传位三十四代,历经四百多年,是泰国封建王朝的成熟时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政治方面,阿瑜陀耶王朝实行君主制,全国各府都隶属于中央封建政权,各府的统治者都由国王任命,所有的附属国每三年要向阿瑜陀耶王国纳贡。中央行政机构设有内政部、宫务部、财政部和田务部,内政部设内政大臣,其职责是治理地方政事、监督人民、拿办盗匪和惩治犯人;宫务部设宫务大臣,专管宫内事务及审理国民的诉讼等;财政部设财政大臣,负责管理国家的财政收入;田务部设田务大臣,主管农田和粮草储备。地方各府也相应有类似的设置。阿瑜陀耶王朝建立了“萨迪纳”土地制度,在这个制度下,国王掌握着全国的土地所有权,只有通过国王授权,王族、贵族和大小官员乃至平民才能获得土地。平民每人可得15-25莱土地的使用权,官员则按照不同的等级授予数量不等的土地。王族可以获得10万莱土地,最高武官和重要的地方官员可以获得1万莱。这种土地权制度,对泰国社会等级和政治结构的形成至关重要,人们根据土地拥有量的多寡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当时的泰国社会主要分为两大阶级,一个是封建地主阶级,包括王族和有田100莱以上的官吏,他们控制着国家大部分耕地,主宰着国家的行政和司法职能;另一个是农奴阶级,他们从封建主那里租得30莱以下的土地耕种,承担着缴纳贡赋、服劳役和兵役的义务。为了加强封建统治,拉玛铁菩提王在位时颁布了《证据法》、《叛逆法》、《夫妻法》、《强盗法》等一系列法律,戴莱洛迦纳王时期设立了法庭,由精通法律的僧侣担任法官。

在经济方面,阿瑜陀耶王朝的主要生产部门有水稻、甘蔗和棉花等农作物种植,此外捕鱼和狩猎也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阿瑜陀耶王朝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沿海城市特别是首都阿瑜陀耶城的商业贸易比较发达。阿瑜陀耶城常常聚集着来自中国、印度、马来、安南、日本等国的商人,以及后来的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到十七世纪,阿育陀耶城的人口已达15万之多,超过当时伦敦的人口,成为当时国际贸易的重要市场。

在文化方面,阿瑜陀耶王朝继续发扬光大上座部佛教,从锡兰请来了许多僧侣,传播佛教教义。戴莱洛迦纳王十分重视发展佛教,他本人也曾在寺院学习了八个月的巴利文。在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下,佛教逐渐成为全国人民普遍信奉的宗教,这时期的文化、艺术深受佛教的影响。素可泰时期创造的泰文,到了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已被社会广泛使用。同时,阿瑜陀耶前期出现了一种用桑树制成的沙纸,这种纸可以卷起来放入长木匣内,文字和纸的进步,为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阿瑜陀耶前期,最为流行的文学作品是诗歌。

在外交方面,阿瑜陀耶王朝同中国明王朝的关系密切,中泰当时密切交往的主要目的在于经济贸易。明代初年,中国实行“海禁政策”,严禁私人同海外各国进行贸易,也严禁

外国商船到中国通商,因此阿瑜陀耶王国经常遣使来中国进贡,通过这种特殊方式达到贸易的目的。通过这种“朝贡贸易”,阿瑜陀耶王朝获得了生丝、丝绸和瓷器等物品,而中国也从“贡品”中获得了沉香、苏木、犀角、象牙、翠竹、花锡之类的奢侈品。随着官方交往的增多,民间贸易和科技交流的范围也有所扩大,中国向泰国提供了大统历法和各种量器、衡器,泰国向中国赠送了优良的水稻和果树品种。

十六世纪后,随着西方人的到来,阿瑜陀耶王朝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增多。1516年,阿瑜陀耶与葡萄牙签订了通商条约,这是阿瑜陀耶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通商条约。此后,阿瑜陀耶与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先后建立了通商贸易关系。西方殖民者通过这些条约,加紧对阿瑜陀耶进行掠夺,引起封建统治者和人民的不满。1686年,在阿瑜陀耶宫廷中担任国王宠臣的希腊人华尔康,与法国殖民军共同密谋,企图篡权。阿瑜陀耶统治者发现后处死了华尔康,驱逐了法国人。从此,阿瑜陀耶对西方国家关上了门户,此后的140年间,泰国与西方国家几乎断绝了所有来往。

十六世纪中叶,阿瑜陀耶西面的缅甸东吁王国日渐强盛,对阿瑜陀耶王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从1549年起,缅甸军队开始大举进攻阿瑜陀耶,1564年在缅军的强大攻势下,阿瑜陀耶被迫议和。1569年,缅王莽应龙利用阿瑜陀耶的内部矛盾,征服了阿瑜陀耶,此后的15年中,阿瑜陀耶成了缅甸的附属国。1584年,纳黎萱王经过斗争,使阿瑜陀耶重新获得独立。纳黎萱国王在位期间,泰国发展至全盛,其版图涵盖兰那、南掌、素可泰、柬埔寨直至新加坡的整个马来半岛,逐渐恢复强国地位。十八世纪后,阿瑜陀耶最高统治层内讧加剧,地方封建主的分立割据也日益严重,1765年缅王孟勃乘阿瑜陀耶国力衰弱之机,派大军进攻阿瑜陀耶,1767年缅军占领了阿瑜陀耶城,阿瑜陀耶王朝至此结束。

三、吞武里王朝时期

1767年缅军攻陷阿瑜陀耶城,在城内烧杀掳掠十五天后,主力部队撤回了缅甸,留下少量军队镇守阿瑜陀耶城。阿瑜陀耶王朝覆灭以后,军队残部逃往东南沿海地区,他们积蓄力量,希望重整旗鼓,光复国土。此时的泰国各地封建主据地称雄,军阀拥兵自重,全国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在众多军阀中,郑信将军崭露头角。郑信生于1734年,他的父亲郑镛原籍广东澄海,为生活所迫,前往暹罗谋生,并在暹罗娶妻生子。郑信少时被暹罗大臣昭披耶节基收为义子,成人后入宫廷当御侍,后升任为达府的军政长官,爵号披耶。阿瑜陀耶城被缅军攻占后,郑信组织力量抗击缅军,各阶层人民迫切希望恢复国家独立,纷纷投奔郑信,郑信力量不断壮大。经过一系列激烈的战斗,郑信重新夺回了阿瑜陀耶城,暹罗又获得了独立。由于阿瑜陀耶城已被缅军毁坏殆尽,郑信便在阿瑜陀耶南部湄南河西岸的吞武里建立了

都城。1767年12月18日,郑信登基为王,史称郑王。

国家获得独立后,郑王致力于恢复国家的统一,经过几年征战,郑王制服了各地的封建割据势力,1770年泰国重新统一。统一全国后,郑王又开始对周边国家征战。1776年,郑王恢复了对北大年、吉打、吉兰丹和丁加奴等马来苏丹国的控制。1778年征服了老挝的万象王国。1781年,郑王派大将披耶却克里率大军进攻柬埔寨。在内政方面,郑王实行加强王权,争取商业阶层和中小封建主,打击僧侣、贵族的政策。这一政策激起僧侣、贵族的仇恨,他们利用人民的不满,把斗争矛头指向郑王。正当郑王派大军进攻柬埔寨时,1782年国内故都阿瑜陀耶城发生了声势浩大的斗争,在柬埔寨的大将披耶却克里闻讯赶回吞武里,趁机处死了郑王,历时十五年的吞武里王朝灭亡。

四、曼谷王朝时期

吞武里王朝灭亡后,1782年4月,披耶却克里自立为王,并把首都迁往湄南河东岸的曼谷,建立了曼谷王朝,也称却克里王朝,披耶却克里号称拉玛一世。拉玛一世即位后,对外继续扩张势力,极力恢复阿瑜陀耶王朝时期的势力范围。柬埔寨和老挝地区的各个小王国重新成为泰国的藩属国,马来半岛上的小国也被迫接受其统治,到拉玛一世去世时,泰国完全恢复了阿瑜陀耶王朝极盛时期的版图。但当时缅甸仍是泰国的劲敌,直到第一次英缅战争(1824——1826年)之后,缅甸力量受到极大削弱,才无力与泰国作战。

拉玛一世在位期间(1782——1809年),极力恢复和发展封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他首先树立国王的权威,国王不仅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国家的化身,集军、政、财、神、司法和立法诸权于一身,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家的一切法律、命令要由国王颁布,全国的行政事务都要以国王的名义进行。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拉玛一世恢复和健全了封建等级制度,王室成员获得最高的爵位,官阶也最高。通过对王室成员加封,拉玛一世将权力牢牢掌握在手中。曼谷王朝初期基本沿袭了阿瑜陀耶王朝的中央行政组织形式,但有所发展。拉玛一世设立了军务部、内政部、财务部、宫务部、农务部和地方政务部六大部门,六部最高长官均由王室成员担任。另外还把全国行省划分为四等,各省最高长官也由王室成员担任,代表国王行使权力,同时受中央政府的严格监督。

在经济方面,曼谷王朝建立以后,经济得到恢复。十九世纪初,除原有农业耕作区得到恢复外,还开垦了湄南河三角洲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大大增加,大米生产逐步趋于专业化。此外还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种植甘蔗、黑胡椒、烟草和棉花等经济作物。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碾米、榨糖、酿酒等手工作坊大量出现,制革、纺织、金属冶炼和造船等专业性的手工业生产也有所发展。曼谷王朝初期的对外贸易仍由王室垄断,大米是曼谷王朝

最重要的出口产品。

在文化方面,拉玛一世专门设立了国家宗教事务厅,把佛教组织及其活动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内。拉玛一世登基后不久,对佛教僧职级别进行调整,以恢复僧侣的威信,并大兴土木修建佛寺,推动了佛教的传播。佛教的传播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拉玛五世改革以前,泰国的文化教育同佛寺紧密相连。人们将孩子送入寺院当僧人或短时期出家,在寺院里学习文化和佛教知识,这便是寺院教育的起源。寺院教育主要是传授佛教教义、佛教礼仪和学习巴利文等。

拉玛二世即位后(1809——1824年),加强了王室对行政部门的控制,他在中央各部之上设立了四个最高职位,以监督各部最高长官及其工作。这四个职位都由王子担任。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允许葡萄牙在曼谷设立第一个西方国家的大使馆,还曾在清朝道光及嘉庆年间两次遣使赴北京。拉玛二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他创作的《预言长诗》、《赴六坤抗击缅军诗》和《进攻缅城诗》等作品,记述了他的戎马生涯。他根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提供的素材创作的《卡威》、《猜耶策》等作品,也获得很大成功。

拉玛三世在位期间(1824——1851年),继续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他不仅与中国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还鼓励美国的传教士把西药和印刷技术引进到了泰国。拉玛三世十分重视文学的发展,1836年他下令将重要的文学作品镌刻在卧佛寺的墙上,还将佛教经典、星相卜文和传统医学镌刻在另一面墙上,保留了大量的文化精华。

拉玛四世蒙固王即位后(1851——1868年),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其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竞相在东南亚进行殖民渗透的严峻形势,开始实行全面的社会改革。从登基开始,蒙固王就宣扬朴素的民主思想,而且身体力行。他废除了经过国王面前必须爬行的旧礼节,一切外国使臣的朝见可免予殿前匍匐及跪拜,以示平等。蒙固王在宫廷中推行西方教育,并对泰国教育从寺院走向世俗起了积极的作用。在经济上,他逐步采用雇佣工人来代替无偿的徭役制度,限制出卖个人为奴的条件,在曼谷市修筑道路,发展交通。他下令设立造币厂,用锡币和铜币代替长期流通的贝币。在军事上,蒙固王按照欧洲军队的模式,开始建立新型军队。在宗教方面,他提倡信仰自由,允许西方人在曼谷建立教堂,也允许穆斯林在曼谷建立清真寺。

蒙固王自幼与西方人有所接触,学习过英语和地理、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报刊书籍,对西方有一定的了解。为了抵抗西方国家的入侵,他与邻国化干戈为玉帛,又与西方多国建立外交关系。1855年4月18日,泰国与英国签订了《鲍林条约》。条约规定,英国臣民在泰国享有治外法权,可以在泰国自由贸易和在曼谷永久居留;

泰国对英国商品只征收商品价格百分之三的进口税,鸦片和金块银块可免税进口,允许英商直接与泰国公民进行贸易活动;允许英国军舰进入湄南河口,在北榄要塞停泊。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蒙固王对英国做出了种种让步,企图以此来获取西方国家的友好。但实际上,这个条约使泰国丧失了国家主权,对以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鲍林条约》的签订,开了泰国历史上允许外国人在本国土地上自由经商的先例,也彻底打开了泰国的大门。此后泰国被迫先后与美国、法国、丹麦、荷兰、德国、瑞士、挪威、比利时、意大利、俄国等十五个国家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泰国逐渐成为欧洲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供应地。

第二节近代部分

1868年蒙固王不幸因病驾崩后,其子朱拉隆功继位,即拉玛五世(1868——1910年)。朱拉隆功即位后,为巩固国家的独立和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加速泰国社会向现代化发展,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革。

在政治方面,朱拉隆功国王按照西方的政治制度来改造泰国,他向西方的议会制学习,改革国家政府体制,设立内阁政府,将泰国按照西方的模式设立了十二个部,行使相应的职权,建立了两个国务会议,专门听取人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他重新划分省区,由中央政府按行政系统对全国实行统治,把封建的按爵位授田的“萨迪纳”制改为薪俸制,还改革了税务制度,将王室预算和国家预算分开,各种税收由财政部专员征收,发行统一货币,并以人头税代替了服兵役。朱拉隆功国王模仿西方国家制订了各种法律,推行新的法律制度,建立司法机关,案件统一由司法机关按照一定程序统一审理。

在军事方面,为了加强国家的军事实力,朱拉隆功国王模仿欧洲的军事制度,建立常备军,实行义务兵役制,创建军校,引进先进的军事装备。

在社会方面,朱拉隆功国王废除了一些繁琐的仪式和落后的制度,要求臣民不再行跪拜礼。他逐步废除了奴隶制,取消了各种封建依附关系。为了提高民众的素质,朱拉隆功国王大力提倡兴办教育,成立了教育部,对以寺院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推行西式教育,在曼谷建立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派遣王族子弟到西方国家留学。为了维护泰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朱拉隆功国王在曼谷兴建了医院,为人们免费接种疫苗,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此外,他还注重发展现代交通和邮电事业,修建铁路,开办邮电局。

朱拉隆功国王在位四十二年期间,对国家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增强了泰国的国力,为泰国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泰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10年10月,朱拉隆功国王驾崩后,次子瓦差拉冗继位,是为拉玛六世(1910——1925

年)。拉玛六世即位四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初期,泰国宣布保持中立,1917年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泰国获得了战胜国待遇,废除了许多和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了部分主权和治外法权。但帝国主义依然控制着泰国的许多重要部门,掠夺着宝贵的自然资源,泰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使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王朝的矛盾变得尖锐起来。

第三节现代部分

一、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1925年11月,拉玛六世因病去世,胞弟帕恰迪波即位,是为拉玛七世(1925——1935年)。拉玛七世即位时,泰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对泰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产生了很大冲击。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对已纳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泰国是一个沉重打击。由于世界市场对粮食和其他原料产品需求锐减,大米、橡胶、锡等商品的价格暴跌,导致泰国出口急剧下降,国家财政收入大大减少,人民生活十分艰辛,民族工业生产陷入停滞。拉玛七世为了减少国库开支,弥补赤字,决定裁减政府官员和军警人员。这一措施引起在政府和军队中供职的中下层官员对王室贵族和高级官员的不满。泰国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要求改变君主专制政体的呼声越来越高。

早在1928年,泰国就出现了第一个西方意义上的政党,即民党。民党的政治纲领是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和司法的独立;维护国家安全;减轻刑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翻贵族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民党中一部分人是小资产阶级、中小官吏,他们的思想纲领是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代表人物是法学家比里·帕侬农;另一部分人是与大商人、大地主和军事要员有密切联系的青年军官集团,代表人物是陆军上校帕凤。1932年6月24日,民党发动政变,逮捕了内政部长、陆军参谋长和警察总监等40多名政府要员和王室成员,占领了车站、警察局、电台等要害部门,成立了临时政府,并起草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临时宪法。拉玛七世迫于形势,在临时宪法上签了字,国王成了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民党任命70人的国民议会作为立法机关,行政权力机构是国民委员会,玛努帕功被任命为泰国第一任总理。这次政变推翻了泰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对泰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政变后,泰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但是其权力受宪法限制,内阁总理负责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掌握实际的政治权力。

1932年12月10日,泰国颁布了永久宪法。永久宪法取消了临时宪法对国王的限制,国王再次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于一身。永久宪法颁布后,民党内部发生了分歧,被推翻的保皇派开始策划恢复君主专制。当时的内阁总理玛努帕功也公开转向保皇派,从内阁中打击

民党。1933年4月1日,拉玛七世下令解散议会,撤销国民委员会。4月19日,新成立的政府清洗了民党成员和少壮派军人,保皇派实现了复辟,国王重新执掌政权。1933年6月10日,一些少壮派军人再次密谋政变。6月20日黎明,一大队配有坦克和重机枪的士兵和海军陆战队占领了曼谷所有战略要地,士兵冲进政府领导成员的官邸,挟持了内阁总理、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政变取得成功。6月22日,议会正式复会,会上决定取消国王4月1日颁布的复辟令。6月25日,组成了以军人帕凤为总理的新的立宪政府。之后,保皇派不甘心失败,组织了几次复辟斗争,但都没能获得成功。1934年1月12日,拉玛七世以医治眼疾为由,离开了泰国,去了英国。

1933年6月帕凤就任总理后在国内采取了一系列防止和镇压民主运动的措施。他积极反共,宣布复辟政府时期颁布的“禁止共产主义条例”继续有效,还颁布了新的出版条例,禁止媒体登载任何不利于公共秩序、社会道德以及反对与泰国有外交关系的列强的言论。披耶·帕凤对外采取亲日政策,与日本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1934年9月,帕凤政府公开宣称,泰国必须摆脱英国的依赖,转而效仿日本和德国。日本派遣了大量专家顾问进入泰国各级军政部门,1938年3月,帕凤政府还与日本签订了《日暹条约》,给予日本人一系列特权。

二、军人政权时期

从1938年12月军人披汶·颂堪就任泰国总理到1988年军人炳·廷素拉暖拒绝接受新一任总理任期的50年时间里,大部分是泰国军人集团实行独裁统治,他们或是直接出任政府总理,或是在幕后操控文官傀儡政府总理,掌控着泰国的内政和外交事务。

(一)披汶时期的军人政权

披汶于1938年和1948年两次出任泰国总理,在泰国建立军人政权达十五年之久,是泰国建立的军人政权中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个。1938年12月,披汶第一次出任政府总理,独揽国防、内政、外交三个重要部门的大权,控制了军队、政府、议会和司法机关,把1932年政变后建立起来的以议会为主导地位的君主立宪制,改变为在军人集团主导下的军人专制政治体制,开创了军人统治的先河。

披汶出任泰国政府总理期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候,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披汶政权为发展军人集团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势力,维护军人集团的统治地位,压制国内的民主势力,走上了效仿德意日法西斯的道路。他大肆鼓吹“大泰族主义”,推行一系列法西斯反动政令,对泰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披汶政府于1939年将国名“暹罗”改为“泰国”,提出了所谓“扩大国家

边界,建立大泰国”的口号,妄图把周边国家与泰族有共同族源的人民联合起来,在印度支那半岛中部,建立一个大泰族的国家。为了建立新的泰人国家,披汶政府对内歧视和迫害非泰族的民族,推行排华政策,人为制造泰人与华人之间的隔阂和对立。对外则不仅要收回割让给英法的,原属泰国藩属的封建宗主权,还企图把其他与泰族有共同族源民族的居住地纳入泰国的版图。根据披汶政府的计划,拟占领的地区包括柬埔寨西部边境的几个省份、湄公河两岸地区、缅甸东部的掸邦、丹那沙林沿岸地区以及割让给英国的马来各邦和槟榔屿,甚至将中国云南傣族地区和广西壮族地区都纳入泰国的版图。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披汶集团在国内大肆宣传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号召全民族团结起来反对英国和法国。长期遭受西方列强剥削压迫的泰国社会各阶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这些宣传的影响,尤其是中小资产阶级和广大青年所受的影响更大。因此,披汶军人政权在建立之初,便获得了泰国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在经济方面,披汶集团极力鼓吹经济民族主义。为推行其“泰国是泰人的泰国”的宗旨,他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民族主义政策,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将外国资本从国家的经济体系中逐出;2、同化或排斥华人资产阶级;3、发展泰民族经济。披汶政府以振兴国营企业,发展泰民族经济为由,把帕凤时期建立起来的国家垄断主义经济推向了各行各业。从1938年到1943年,在泰国重要的经济部门创办了一批由政府官员直接管理的国营企业,如泰国轮船公司、泰国米业公司和泰国物产公司等等。此外,政府通过推行经济管制政策,把大批华人及华侨经营的中小企业合并到官营或官方支持的企业之中。到四十年代初,国有垄断资本已经控制了工业、农业、商业、金融和贸易等各个领域,泰国的官僚资本逐渐形成,以披汶为首的军人集团成为泰国新兴的官僚资产阶级。军人集团经济实力的增强,也进一步巩固了军人集团的统治地位。

在军事方面,披汶政府大肆鼓吹军国主义,与日本结盟充当其帮凶。以披汶为首的军人集团深受德意日法西斯主义思想的影响,向往日本的军国主义。当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之时,披汶政府就企图借战争期间国际秩序混乱之机,同日本结盟以摆脱英法帝国主义的控制,并扩大泰国的版图。1940年12月和1941年1月,泰国军队越过法属印度支那的边境,与法国殖民者发生了武装冲突。1941年5月,在日本的支持下,泰国从法国殖民者手中取得了湄公河右岸的土地,包括柬埔寨的马德望、暹粒和诗梳风三个省,以及老挝的琅勃拉邦和占巴塞两个省。1941年12月,泰国和日本签署了《日泰同盟条约》,泰国于1942年1月向英法宣战,正式加入轴心国一方,投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1944年7月日本东条内阁的辞职,使泰国军人集团受到极大震动,披汶政府被迫宣布辞职,泰国成立

了以宽·阿派旺为总理的新政府。

从1944年披汶下台到1947年11月,泰国政府虽几经更迭,但都为文人政府,直到1947年11月,屏·春哈旺中将发动政变,推翻了文人政权。1948年4月,披汶再次出任泰国总理,披汶的重新上台又一次揭开了军人专政的序幕。披汶第二次出任总理后,对外极力消除同美国的隔阂,并支持美国主导的亚洲事务政策;对内则加强军人专政,镇压共产党和其他民主活动。披汶政府把所有公开抨击其军事政权的人都以“共产党颠覆分子”的嫌疑任意加以逮捕。对披汶政权来说,反共和反华正是极适合于压制政治反对派的工具和为军人独裁辩护的有用论据。披汶的反共政策获得了美国的支持,军人政权也就得以巩固。由于披汶的反共政策完全符合美国的旨意,再加上泰国地处中南半岛中部的特殊地理条件,美国便与泰国结成了政治和军事同盟。1954年泰国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并接受将该组织的总部设在曼谷,从而泰国成为美国在东南亚进行冷战的反共堡垒。

披汶政府与美国结盟的政策获得了大量的军事援助,这些资金使披汶政府从1950年到1952年的预算增加了一倍。到1957年披汶下台时,总数约一亿三千八百万美元的美国军事援助,已使当权的陆军集团的力量,增强到文官或海军方面的对手无法与之抗衡的地步。在这段时期,虽然泰国仍然每隔一年举行一次大选,但是民主已经消失了。以披汶为首的军人集团牢牢地控制着政权。

披汶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来自于国内的民主势力,而是来自于军人集团内部对利益的争夺。在他第二次执政的最初三年,便成功粉碎了三次军事政变。在平息三次政变的过程中,作为披汶左右手的陆军司令沙立·他那叻和警察总监炮·西耶暖的势力日益强大,对披汶构成了威胁。为利用国内民主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力量来支持其政权,从1955年开始,披汶开始在国内实施“民主政治”。他放开党禁,废除公开的书报检查制度,恢复出版和群众集会自由,使国内的政治生活重新活跃起来。政府放松对舆论管控以后,国内报刊开始猛烈地抨击政府的内外政策,中小资产阶级政党与政府相对抗,工人运动、学生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由于想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而得罪了美国,因为美国之所以援助泰国,是由于遏制所谓共产主义威胁的需要。披汶政府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1957年9月,沙立发动政变,推翻了披汶政府。

(二)沙立——他侬时期的军人政权

1958年——1973年是沙立和他侬的军人独裁统治时期。在这15年中,除了1968年——1971年三年间曾一度允许政党活动外,其余时间都是由军人集团实行全面的独裁统治,是泰国军人政权的“黄金时期”。

在政治方面,沙立执政时期与泰国现代史上其他军人统治时期相比较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政治主张。其核心是强调泰国的传统,以“国王、民族、宗教”为旗帜,主张父权制式的专制统治,公开反对现代民主制度和政党制度。以沙立、他侬为代表的军人集团认为:泰国长期以来推行的议会民主制和政党政治阻碍了国家进步,导致国内政治混乱。因此,要取消从西方借来的民主思想,建立适合于泰人特点和现状的民主制度。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沙立、他侬在泰国实行了全面的独裁统治。

在1959年沙立颁布的宪法中和1972年他侬颁布的宪法中,总理被赋予了很大的权力,可以不通过任何手续先行罢免、调动内阁成员,当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稳定受到威胁时,总理可以不必通过国王和国会就采取必要的行动。沙立在1959年担任总理后,独揽军政大权,直接控制了中央28个厅一级的关键部门。他侬在位期间,也长期雄踞着政府部门的关键职位。沙立和他侬集团对人民和各派政治力量极力压制,对政党、选举、议会等一切政治参与制度尽力破坏。他们多次废除宪法、解散国会、取缔政党,关闭进步工会,禁止五人以上的政治集会;他们操纵舆论,迫害民主人士,镇压学生运动,实行独裁统治。沙立的继任者他侬上台后,泰国政府在其控制下更加军事化,内阁成员中绝大部分都是效忠于他的军官。

在经济方面,沙立——他侬时期泰国经济显著发展,泰国经济的“起飞”正是始于独裁的沙立——他侬时期。1855年——1955年的一百年间,泰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十分缓慢,按人均计算,泰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不到1%。直到1954年,全国15岁以上的居民,有88%从事农业。沙立执政后,在巩固政权的同时,重视发展经济。他聘请世界银行专家调查团到泰国进行全面的经济考察,协助泰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他领导了泰国从六十年代开始的工业化运动,首次在泰国推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以私有化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政策。沙立政府于1960年颁布了《工业投资促进法》,有效地刺激了私人投资的增长,加快了私人资本的积聚过程,对吸引外资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沙立政府制定的合乎国情的经济政策,有效地刺激了国民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再加上沙立和他侬统治时期,结束了自1945年以来泰国政局长期动荡不安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所有这些因素促成了沙立、他侬统治时期泰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1958——1973年,泰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7.8%。其速度超过了十九世纪泰国现代化进程开始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

沙立——他侬执政的十五年间,泰国经济获得全面发展,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工农商等各部门的经济、国民的收入,都有了较大的增长。这一时期的经济成就,对巩固和加强泰国的军人政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沙立、他侬的军人政权也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

进入六十年代,美、苏加紧了对东南亚国家的争夺。1959年,美国对外政策的幕僚波克尔就曾指出:东南亚国家的军官具有卓越的才能,是反共的“最优秀力量”,并建议美国帮助他们“学会行政管理和企业经营方面的本领。”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指出:应该鼓励亚洲国家的军人进入政治经济领域,以“稳定”国内秩序。在这样的背景下,泰国军人政权得到了美国的积极支持。五十年代后半期,泰国大部分大型基建的资金都是由美国控制的世界银行和美国国际合作总署提供的,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美国对泰国的经济援助赠款总额大约增加到五亿美元。同一时期,美国给泰国的直接军事援助就高达八亿美元。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美国对泰国的经济援助每年平均约两千万到三千万美元。美国的巨额援助,成为沙立——他侬政权强有力的经济后盾。沙立——他侬集团在整个六十年代一直坚持亲美的立场,成为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重要基地。

虽然沙立、他侬集团在长达十五年的独裁统治中压制民主,但政治民主化在七十年代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1973年发生的“十月事件”集中体现了泰国人民参与政治、发展议会民主制的要求。1973年10月13日,25万人在曼谷民主纪念碑前集会,成为泰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反政府示威,他们反对军人独裁,争取民主自由,要求政府实施永久宪法。他侬政府对示威群众进行了严厉镇压,打死学生75人,武力占领了法政大学校园。在此危急时刻,普密蓬国王发表了电视讲话,宣布他侬辞职,并任命法政大学校长讪耶·探玛塞为临时政府总理。这就是泰国历史上著名的“10·14事件”。这时已经晋升为陆军司令的吉·西瓦拉也拒绝支持他侬,他侬无法控制国内局势,被迫携家外逃,结束了泰国长达十五年的军人专制统治。

(三)江萨——炳时期的军人政权

从他侬政权的垮台到1976年10月是泰国历史上第二次短暂的文人统治时期,1974年10月,新宪法生效,1975年1月,泰国举行了大选,克立·巴莫出任政府总理。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实现国家政治民主化的措施,史学界称其为“开放政治”或“民主试验”时期。在这一时期,泰国所有的社会力量都卷入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就发生了1333次罢工,323次示威,对政治家和农民领袖的暗杀事件多达三十起,最终导致了1976年的流血事件。面对严重的政治危机,文人政府显得软弱无力,这就使军人集团找到了干政的口实。1976年10月,以国防部长沙鄂·差罗如为首的军人集团发动政变,推翻了文人政府,宣布废除宪法,解散议会和所有政党,泰国进入新一轮的军人统治时期。

从1977年10月江萨出任政府总理到1988年7月炳卸任总理,这十年里泰国政府均为军人政权,他们的权力基础主要是军队,军人在国家领导机构中的比例仍然很高。但是这一

时期的军人政权与以往的军人独裁政权有所不同。七十年代以前,泰国的军人政权基本上是集权统治,尤其是1957年至1973年间,这时期以沙立政权最为典型,他几乎废除了一切民主形式,集立法、行政、司法、军队、警察大权于一身。而在江萨、炳执政时期,他们力求维持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宪法、政党、选举、议会得以有控制地运作。此外这一时期政府在内政外交方面,均实行较为温和、宽松、开明的政策。

江萨执政后(1977年10月—1980年2月),在政治上他主张推进泰国的民主化。在权力的分配上,他采取了平衡政策,内阁由四个主要利益集团的代表组成:即军人、商人、政客和专家,但军人占主导地位。这一时期,进入泰国政治圈的新集团是商人,在政府机构、国会和政党的领导层中,他们的人数与日俱增。

在对外政策方面,江萨采取了温和的外交路线,与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70年代是美国和东南亚国家关系的转折时期,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决定从亚洲进一步收缩力量。美国总统福特提出了“新太平洋”政策,宣称东南亚各国应依靠自己的力量保护其独立。国际形势的变化,迫使泰国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逐步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江萨政府虽然在改善泰国政治状况方面作出了贡献,但他未能解决国内的经济危机,因而受到抨击。江萨于1980年2月辞职,由当时的陆军司令炳·廷素拉暖接任总理。炳执政期间(1980年3月——1988年7月),历经三次大选,尽管他没有自己的政党,但每次大选后他都被各政党推举为总理。

炳在任期间,政治上在维护军人集团地位和利益的前提下,重视加强议会民主,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力,使议会民主政治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鉴于泰国政党林立,派系纷争复杂,使议会席位分散,影响政府稳定的教训,炳于1981年颁布了新的政党条例,规定凡成立的政党,必须在各府拥有5000名以上的党员,并能在全国大选中提出占众议院总数一半以上的候选人参选等条件。这一条例的实施,对于减少泰国政党数量和党派间的斗争起了很大的作用,使泰国政局出现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时期。炳在位8年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增长,成功粉碎了两次政变。1988年,他拒绝接受新一轮的总理任期,为泰国重建民主制度,走向文人政治准备了条件。

二、文官政府时期

1988年7月,泰国举行了大选,差猜·春哈旺出任政府总理。差猜成为几年来第一个由选举产生的总理。差猜执政后对部分经济和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主张国营企业私有化,改革物价,放宽外汇管制,提高政府部门和国营企业职工的工资等。1990年泰国经济增长

率达到了10%。在外交政策上,差猜强调外交要为经济发展服务,并提出“变印支战场为商场”的口号,改善同越南、老挝等邻国的关系。在其执政期间,泰国的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差猜政府内部贪污受贿现象严重,引起人民普遍不满。1991年2月,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顺通·空颂蓬和陆、海、空司令及警察总监组成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动政变,接管了国家权力,并宣布中止宪法,解散议会和政府。同年3月,普密蓬国王批准实施临时宪法,任命阿南·班雅拉春为临时政府总理,并定于1992年3月举行大选。阿南内阁除国防和内务两个部由军人掌管外,其余各部均由文官主持。1991年4月,阿南政府发表施政报告,强调新政府将坚定地维护以国王为首的民主政体,支持国会修改宪法,尽早举行大选。报告声称将继续发展泰国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低收入阶层的状况。在外交上,阿南政府努力促进东南亚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加强同东盟国家及邻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阿南政府执政时间虽然短暂,但成效显著。

1992年3月,泰国举行了新一轮的大选。在这次大选中,没有一个政党获得压倒性多数席位,由团结正义党、民族党、社会行动党、民众党和公民党组成了五党联合政府,推选武装部队最高司令素金达·甲巴允上将出任政府总理。反对党以素金达不是民选总理为由,多次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要求素金达下台和修改宪法。4月20日,反对党在曼谷举行了五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5月4日,反对党又在王家田广场组织了五万人集会。5月17日,曼谷二十万群众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活动,要求素金达下台和修改宪法。18日凌晨,军队开枪强行驱散示威群众,造成流血事件。这次事件造成50多人死亡,600多人受伤,600多人失踪,3000多人被捕,是自1973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血事件。5月20日,普密蓬国王召见素金达和反对党领导人占隆,要求他们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实行和解。5月24日,素金达宣布辞去总理职务,同日,国王颁布特赦令,对参与示威活动和在冲突中触犯法律的所有人员实行特赦。5月25日,五党联合政府宣布解散,普密蓬国王任命米猜·立初攀任临时总理。米猜上任后,宣布取消曼谷及邻近地区的紧急状态,泰国的紧张局势慢慢缓和下来。这就是泰国历史上著名的“五月事件”。“五月事件”反映了泰国各阶层要求实行政治民主化的强烈愿望和对军队长期干预政治的不满,对泰国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6月10日,普密蓬国王正式任命阿南·班雅拉春出任政府总理。阿南再度出任总理后,宣布解散议会,并定于9月份再次举行大选。

1992年9月13日,泰国举行大选,以民主党为首的几个反对党在选举中获胜,组成了以民主党、新希望党、正义力量党、统一党、社会行动党联合执政的新政府,民主党党魁川·立派出任政府总理。他表示将继承阿南政府的基本方针政策,进一步推行经济自由化,减少政

府干预,发挥市场作用,致力于开发东北部贫困地区和推动土地改革。外交上,保持与东盟各国和对华的传统友谊。

1995年7月2日,泰国举行第18次大选,泰国党获胜。1995年8月成立了由七党组成的联合政府,泰国党党魁班汉·西巴阿差出任政府总理。班汉任总理期间,在经济上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和出口工业,建立工业开发区,发展交通和旅游业,争取把曼谷建设成本地区的金融中心,加速土地改革,扩大农业投资,解决农民的土地和债务问题。在外交上,继续与美国、日本、西欧和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特别是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

1996年11月17日,泰国举行第19次大选,新希望党以微弱优势获胜,与国家发展党、社会行动党、正义力量党、泰国公民党和民众党组成了六党联合政府,新希望党党魁差瓦立·永猜裕出任政府总理。差瓦立担任总理后首先面对的是财政赤字问题,他于1997年初公布了旨在削减990亿铢预算的一揽子紧缩计划,还将逾1000亿铢的硬通货投入金融市场,使泰国货币趋于稳定。这些措施使当时处于滑坡境地的泰国经济出现了良性循环的征兆。此外,在差瓦立政府的敦促下,导致资金大量外流的曼谷商业银行舞弊案的审理工作也获得重大突破,增强了人民对政府的信心。外交上也取得良好进展,差瓦立先后访问了六个东盟国家和并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加强了本地区国家多方面的合作。1997年中,东南亚地区爆发了金融危机,危机最先从泰国爆发,泰铢大幅贬值,泰国经济处境十分困难。在泰国经济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差瓦立于11月辞职,川·立派再次出任泰国总理。川·立派上台后,组成了六党联合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以使泰国经济复苏。但由于解决金融系统呆账的进展缓慢、就业形势严峻、油价上涨引起连锁反应等原因,泰国经济出现反复,人民开始质疑川·立派政府重振国家经济的能力。

2001年1月6日泰国再次举行了大选,他信·西那瓦领导的泰爱泰党在这次大选中脱颖而出,跃居泰国第一大党,2001年2月9日,他信当选为泰国第23任总理。此后,泰爱泰党的政治势力迅速扩张,先后合并了自由正义党、新希望党和国家发展党。他信执政后,相继推出了多项改革和发展措施。在政治方面,他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军队国有化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在经济方面,他信倡导“双引擎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扩大海外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推动国内市场的复苏。在社会方面,他信贯彻落实竞选总理时提出的“草根政策”,相继推出一系列有益于贫苦农民的计划,深受下层人民的欢迎。外交方面,他信政府努力提高泰国的地区影响力,并在中国的支持下,倡导和参与创建了“亚洲对话合作机制”。他信采取的改革发展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济增长较快,农民的支持率也不断提高。

在2005年2月举行的泰国大选中,泰爱泰党以压倒性优势胜出,他信成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位实现连任的民选总理,同时也是首届“一党执政”的政府总理。但是,泰爱泰党的迅猛发展态势和他信的强硬革新作风,引起原有政治格局中诸多既得利益者的不满。2006年1月,他信“售股丑闻1”被曝光,引发了大规模的反他信政治运动。从2月起,由华裔传媒大亨林明达领导的“人民民主联盟”开始在曼谷连续组织大规模示威集会,要求他信政府下台。与此同时,反对党也联合向他信政府施压。2月24日,他信宣布解散下议院,提前举行大选。虽然泰爱泰党在4月2日举行的大选中赢得多达61%的选票,但由于遭到反对党的联合抵制而被宪法法庭裁定无效。7月20日,普密蓬国王批准了他信看守政府提交的报告,决定于10月15日再次举行大选。9月19日,军人集团趁他信赴美参加联合国大会之际,以“平息政局动荡,恢复社会和经济秩序,防范可能出现的暴力冲突和流血事件”为由发动政变,推翻了他信看守政府,接管国家权力,并废除了宪法。

2006年10月,泰国前武装部队最高司令素拉育·朱拉暖出任临时政府总理,但是实权由军人集团组成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掌握。“国家安全委员会”掌权后,成立了国家资产损失调查委员会,负责对他信执政期间的舞弊案件进行调查;敦促宪法法院以2006年4月下议院选举中存在贿选为由,于2007年5月裁定解散泰爱泰党,同时宣布禁止包括前总理他信在内的111名泰爱泰党执行委员在五年内从政;引导新宪法的草拟,通过对选举程序、下议院规章、司法监督等方面进行技术设计,防范“一党独大”的格局再次出现。2007年12月,“国家安全委员会”宣布将举行全国大选。人民力量党作为泰爱泰党的继任者,也参与选举,并在2007年12月23日举行的大选中胜出,成为议会第一大党。2008年1月,人民力量党与泰国党、为国党、泰人同心国家发展党、中庸民主党、人民党组成联合政府,人民力量党党魁沙玛·顺达卫出任泰国第25任总理。

沙玛上台后就提出修订2007年宪法,从而为泰爱泰党领导层回归政坛铺平道路。此举引起反他信势力的强烈不满,从2008年5月开始再次掀起反政府的浪潮。人民民主联盟举行大规模集会,要求沙玛政府下台,并于8月26日率众冲击政府机关,先后攻占了国家电视台、财政部、总理府。民主党也提出对总理及七名内阁部长的不信任弹劾。最终泰国宪法法院于2008年9月9日裁定沙玛在出任总理后主持烹饪电视节目违反了宪法,沙玛被立即剥夺了总理职务。沙玛被宪法法院判决剥夺总理职务后,他信的妹夫颂猜行使看守政府总理的职权。9月17日,颂猜当选为总理并兼任国防部长。2008年12月2日,泰国宪法法院就

12006年1月,他信家族将旗下电信公司49.6%的股份以18.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新加坡政府控股的淡马锡投资公司,并且利用股票交易收入免纳所得税的政策优惠,以规避巨额的税款。

2007年大选舞弊案作出判决,宣布解散人民力量党、泰国党和中庸民主党,上述政党的执行委员五年内禁止参政。作为人民力量党副主席的颂猜失去继续担任总理的资格,颂猜政府宣告结束。

2008年12月15日,民主党党魁阿披实在国会下议院举行的选举中以235票当选为泰国新总理,而以阿披实为首的民主党政府的合法性备受质疑,被指未经选举上台,遭到支持他信的“红衫军”的抗议。自2006年9月19日发生军事政变以来,支持他信的“红衫军”在曼谷以及全国其他地区发动多次大规模抗议示威,尤其以2009年4月11日和2010年3月14日的两次集会规模最为庞大,引发激烈冲突和重大人员伤亡。“红衫军”要求阿披实解散国会下议院、提前举行大选。阿披实政府多次拒绝这一要求。阿披实2010年3月28日下午与“红衫军”开始和解谈判,以结束“红衫军”历时两周多的集会示威。他于5月3日晚发表电视讲话说,如果他实现和谐的政治路线图得到认可,泰国将于2011年11月14日举行新的大选。然而由于“红衫军”持续抗议示威,计划取消。2011年5月9日,阿披实正式宣布,自10日起解散国会下议院,准备迎接于2011年7月3日举行的新一届下议院选举。

2011年7月3日泰国举行大选,他信最小的妹妹英拉·西那瓦所领导的为泰党以压倒性优势战胜阿披实领导的民主党,获得半数以上议席。7月4日为泰党宣布与国家发展党、国家发展为国党、春武力量党和大众党组建执政联盟。8月5日,英拉顺利当选为泰国第28任总理,也是泰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普密蓬国王于8月9日晚批准了以英拉为总理的新内阁名单,标志着泰国新政府正式成立。这份泰国媒体公布的36人内阁名单中,由为泰党人士担任的职位达到27个,4名人士来自执政联盟之外。新内阁设5名副总理,其中执政党为泰党党魁荣育·威猜迪出任副总理兼内政部长,为泰党原议会党团负责人差林·裕班伦出任副总理,其余3个副总理职位分别由前副总理兼内政部长哥维·瓦达那、泰国证券交易所前主席吉滴拉·纳拉侬和执政联盟国家发展党党首春蓬·西拉帕差担任,其中吉滴拉和春蓬还分别兼任商业部长以及旅游和体育部长。原他信政府国防部副部长、现任泰国国家奥委会主席的育他萨·萨西巴帕出任国防部长,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原秘书长提拉猜·普瓦纳塔纳拉努班出任财政部长,原国会下议院财政、银行业和金融委员会主席素拉蓬·多威查猜功出任外交部长。

从泰国历史看泰缅关系的发展_胡博巍

泰国,旧称暹罗,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中部,全国面积约 为514,000平方公里,与法国等同,海岸线长2,600多公里。 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泰国与近邻缅甸及其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中古到近代,泰国与缅甸是东南亚一对誓不两立的世仇。 一、素可泰王国 公元6世纪,孟人在湄南河下游建立了堕罗钵底国,此 时,商业、佛教、文化已较发达。10世纪时,高棉人的吴哥王国崛起,堕罗钵底国被吴哥征服,成为吴哥王国的属地。13世纪,泰国地区的泰族开始强盛。公元1238年邦央的泰族首领第一拍銮坤邦克郎刀和素可泰的泰族结成联盟,打败了吴哥王国的军队,把素可泰地区的吉蔑帝国(后来的柬埔寨)太守赶走,并以素可泰为中心,宣布素可泰独立,建立了第一个泰族王国(1238~1377),第一拍銮坤邦克郎刀加冕为素可泰第一个独立的国王。这是泰国历史上信史可考的第一个王朝。 14世纪中叶,湄南河下游的素攀太守乌通在周围扩张势力,不久宣布脱离素可泰,建立阿瑜陀耶王国,即大城王朝。 二、大城王朝 1350年,乌通王在素可泰的南方大城建立了大城王朝,号称拉玛铁菩提一世,素可泰王国沦为其附属。大城王国是 泰族历史新时期的开端,但这个命运多舛的王朝曾两度被新 兴的缅甸王国所灭。 三、吞武里王朝 1767年,缅甸军队终于攻陷大城(王朝首府)。缅军把整个城池付之一炬,泰国四个世纪以来的文明顷刻间灰飞烟灭,国王波隆摩罗三世饿死于逃亡路上,于是郑信公布自立为王。 郑信决定进攻割据抗命的尖竹汶城,他攻占了尖竹汶城四周的几个村寨,又移兵征服了四周的春武里城后,郑军士兵趁机攻占了尖竹汶城。随后,郑信顺利地收复了阿瑜陀耶城,距阿城陷落只有六个月的时间。郑信光复阿瑜陀耶城后,在重建国家的过程中,郑王制定了召集臣民、完成统一、加强国防等重要措施。 四、近现代两国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泰国和缅甸都成为中南半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两国关系的协调发展对于维护地区的稳定与繁荣有着重要意义。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泰缅关系 却一直相当脆弱,并不时出现紧张局面。 1.近年来泰缅关系的改善。自泰国总理他信2001年初上台以来,在泰国政府积极的对缅政策推动下,近年来泰缅关系出现明显改善。2001年6月,他信总理对缅甸进行了破冰之旅,成为自1997年以来首位访缅的泰国总理。同年9月,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第一秘书钦纽对泰国进行了为 期3天的回访。由此, 两国关系开始恢复正常,并得到较快改收稿日期:2008-06-09 作者简介:胡博巍(1983),女,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助教。 从泰国历史看泰缅关系的发展 胡博巍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摘要: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泰国民族从起源到建立独立国家,再到后来历经 中古时代的四大封建王朝直到近现代,与邻国缅甸及其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通过泰国700多年的历史中发生在泰缅两国之间阶段性历史事件,透析了泰国和缅甸两国关系的发展史,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泰国;缅甸;世仇;发展历程中图分类号:D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877(2009)02-61-02 61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历史地理学 答: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历史上的中国地理,也就是过去几千年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 2、徐霞客游记 答:《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3、禹贡学会 答:1934年2月顾颉刚和谭其骧在北平创办的学术团体。以《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命名,主要成员是燕京、北大、清华、辅仁的学生和青年教师。以研究地理沿革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强调要重视当前地理的研究,并创办《禹贡》半月刊发表研究成果,1937年抗战军兴,学校内迁,学会无形解散。禹贡学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当时学术界兴起了研究历史地理学的高潮,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三位奠基人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均出自禹贡学会。 4、羁縻州 答: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羁縻地并非都是少民,果敢杨姓土司和大勐稳段姓土司全都是汉人。 二、问答题 1、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演变的情况。 答:任何行政组织都是有管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层次和幅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层次级数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就小。反之,层次级数少,管理幅度就大。一个国家的管理幅度要分成若干层次,而且层次级数是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一般来说层级越多,上下的阻隔越远,政令不

泰国的地理环境及经贸现状研究

泰国的地理环境及经贸现状研究 内容摘要:泰国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其西部与北部和缅甸和安达曼海接壤,东北边是老挝,东南是柬埔寨,南边狭长的半岛与马来西亚相连。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突飞猛进,跻身成为“亚洲四小虎”之一,是世界的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泰国是亚洲唯一的粮食净出口国,世界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电子工业等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变化明显,汽车业是支柱产业,是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和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本文主要着眼于泰国的基本地理情况的介绍和泰国的贸易现状分析。 关键词:韩国、对外贸易、地理环境、经贸关系、进出口贸易 地理环境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国际贸易和经贸关系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也很大。泰国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强国,其地理环境和经济情况以及经贸关系如何呢?如何更好的发展经济关系以促进经济发展呢?这是考察泰国经济环境和企望借鉴韩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一、泰国的地理环境概述 1、位置。泰国位于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接壤,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地形。 2、地形。从地形上划分为四个自然区域:北部山区丛林、中部平原的广阔稻田、东北部高原的半干旱农田,以及南部半岛的热带岛屿和较长的海岸线。国境大部分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地形多变,可分为西﹑中﹑东﹑南四个部分。东北部是呵叻高原,这里夏季极干旱,雨季非常泥泞,不宜耕作。中部是昭披那河(即湄南河)平原。由曼谷向北,地势逐步缓升,湄南河沿岸土地丰饶,是泰国主要农产地。曼谷以南为暹罗湾红树林地域,涨潮时没入水中,退潮后成为红树林沼泽地。泰国南部是西部山脉的延续,山脉再向南形成马来半岛,最狭处称为克拉地峡。泰国的一般大众习惯将国家的疆域比作大象的头部,将北部视为“象冠”,东北地方代表“象耳”,暹罗湾代表“象口”,而南方的狭长地带则代表了“象鼻”。

泰国的文化特色

泰国虽然是一个仅有6000万人口的小国,然而每年都有700万境外游客到此观光旅游,此项收入每年高达70亿美金,成为泰国经济的支柱。泰国的旅游业极富地方特色,其中世界闻名的人妖特色歌舞表演,更是众多游客为之惊叹的。 人妖是泰国的一大特色,人妖表演也是许多游客的必看节目,有“没有看过人妖表演等于没到泰国”之说。 人妖,主要指的是专事表演的从小服用雌性激素而发育的男性。大多人妖都很漂亮,唯一外表上和女性的区别是手脚较大,并可通过声音鉴别,这一类人多集中在泰国。 泰国人妖在世界上都非常著名,关于泰国人妖的产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是从印度的“阉人“演变而来,还有一种说法是泰国悠久泛滥性文化。一般认为泰国人妖的产生是因为泰国的色情旅游业很猖獗,女子在这个行当能挣很多钱。一些男人为谋生计,想方设法把自己变成“女人”,而一些人贩子也为了捞大钱,拼命拐骗、制造人妖。于是,“人妖”这个特殊群体就逐渐产生了。 在泰国,人妖一般都来自生计艰难的贫苦家庭,可以说,几乎没有富家子弟愿意做人妖。在泰国,有专门培养人妖的学校,自幼接受女性化的教育和熏陶,使性格、形态都表现出女性特征。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吃女性荷尔蒙药,抑制男性第一特征发育,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并向女性发展。在此期间,学校要教授许多技艺,进行严格规范化训练,所以说人妖艺术表演水准也是相当高的。台上表演节目的人妖大多身高都在一米七以上,身材苗条眉清目秀,回眸之间,风情万种,在外貌和形态上却比台下的女性观众更具女性美。 人妖的生命和艺术生涯都是非常短暂的,一般来讲,人妖的平均寿命只有35至40岁,其中主要也是与他们长期雌性激素相关。人妖在社会立足是非常不容易的。真正能成为歌舞红星、成名赚大钱的屈指可数,大多数人妖都要为糊口拼命赚钱,并为年老做准备。 目前泰国人妖的人数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是按照泰国目前的6000万人口计算,以及社会普遍认同人妖在男人中存在的比例为2%计算,人妖存在的人数应该在60万人上下。

泰国色彩文化

泰国色彩文化 初到泰国的人会发现,满街都是穿黄衣服的人。泰国人说:这是百姓热爱国王的表现。据360教育集团介绍,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是当今世界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从2006年庆祝他登基60周年起,人们就用穿黄色上衣来表达祝福。对于这种颜色中国人比较熟悉,国王嘛,就该用明黄色,和中国的皇帝一样。这样的理解似乎正确,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巧合。代表泰国国王的明黄色,并不是王室专有,而是来源于泰国的“七彩文化”,就是每星期7天都用不同颜色来表示:自星期日始,红、黄、粉红、绿、橙、淡蓝和紫红色按序排列下来。你出生的那天,也有相应的颜色为你的代表色。七彩来源于印度宗教与神话。古代印度即有“九曜”之说,即指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罗睺与计都9个天体。泰国是个佛教国家,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从而发展出自己的“七彩文化”:每周7天,各对应一颗星,并由一位神守护,颜色也就不一样。 据史料记载,“七彩文化”发端于600多年前的大城王朝时期,到曼谷王朝发扬光大,王室成员穿着衣服的颜色每天一色,绝不可乱穿,否则就会自贬身份,被看做是平民或乡巴佬。上流社会也相继仿效,一时蔚然成风。直到1932年泰国改君主制为君主立宪制,加上西方服饰流行,这一“规矩”才逐渐消退。 如今,“七彩文化”仍然盛行。普密蓬·阿杜德国王生日在星期一,对应的星体是月亮,代表色是黄色。所以与国王相关的都是明黄色调,包括他穿的礼服,活动庆典会场布置、相关纪念物品等等。王后生于星期六,对应土星,代表色是紫红,与王后相关的活动则挂满紫红色的旗帜。 据留学360介绍,“七彩文化”体现在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泰国最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学,是以泰国历史上功绩最大的曼谷王朝第五世国王名字命名的。五世王生于星期二,所以朱拉隆功大学象征色就选定粉红色。洛坤府的象征色是紫红色,是为了纪念泰国南部现代教育先驱僧人披拉,他生于星期六。曼谷的轻轨线不像北京地铁那样以数字命名,而是以颜色命名,分别称为红色、紫色、蓝色、绿色捷运线等。每年12月5日普密蓬·阿杜德国王生日,也是泰国的国庆日,曼谷都要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仪仗队的制服就是7种颜色。 泰国国王被国民拥戴的程度,在世界上可谓难出其右。2006年庆祝普密蓬·阿杜德国王登基60周年庆典时,广场上百万民众人尽穿黄,蔚为壮观。公务员至今上班时还穿黄色上衣,私营公司也给员工都做

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只选择其中影响较直接的几个要素加以介绍。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气候: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人口增长、民族文化融合,治世乱世,经济开发。 2、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湖泊、河流、沙漠水系的变化。 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地形、地貌及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主要有一是雄伟,如泰山、喜马拉雅山。二是险峻,如华山。三是幽深,如四川青城山。四是奇特,如黄山、峰奇、石奇、松奇、云奇。五是秀丽,如四川峨眉山。中国历代的山水画,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天人合一,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拜。中国文化里较少人对大自然的征服,而是更多地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和西方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为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沿海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 以上三个阶梯的地形、地貌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变化的,这些变化属于“人化自然”的过程,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有些湖泊消亡了,有些河海岸变成了陆地;沙漠面积扩大。 我们仅从水系和古代水利工程建设上,就能发现“人化自然”的过程,发现地形地貌的变化,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出现了最初的水利事业,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导水入海,治服了洪灾。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规划修建了第一个见于历史记载的水库芍陂(今安徽寿县南)。自东汉至唐,芍陂变成人工湖,宋元此湖逐渐消失。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至今都江堰仍灌溉着成都平原上的800万亩土地,秦统一后,派史禄主持开凿了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境内),沟通了湘水、漓水,第一次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结起来。秦汉以后,中原地区与岭南交通多取道于此,近代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河渠、白渠(开凿于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于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故而得名白渠)、漕渠等。公元605—610年,隋朝开通了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给原来的地形地貌带来了变

泰国地理和气候

泰国地理和气候 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部,地处北纬5° 30"至北纬21°,东经97°30" 至105°30",是东南亚地区的中心。东与柬埔寨王国毗连,东北与老挝交界,西和西北与缅甸为邻,南与马来西亚接壤,东南邻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全国面积513,115平方公里。在东南亚地区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缅甸,居第三位。 泰国南北距离为1,620 公里,东西最宽为775 公里,而最窄处仅10.6 公里。泰国的陆地边界线长约3,400公里,海岸线长约2,614.4公里,其中沿泰国湾海岸线1,874.8公里,沿印度洋海岸线739.6公里。 泰国地势北高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基本上由山地、高原和平原构成。 根据地形,泰国可分为四个自然区域: 北部:主要是山地,它是中国云贵高原怒山山脉的延伸,由北至南纵贯全境。进入泰国北部与西北部的山脉,被称为“登劳山脉”、“他念他翁山脉”。他念他翁山脉的“因他暖峰”,海拔2,576 米,为泰国第一高峰。北部遍布热带森林,起伏的山脉,湄南河的四大支流宾河、汪河、永河、难河就是发源于北部山地。 东北部:主要是高原,又称“呵叻高原”,海拔约150-300 米。其西边和南边为山脉,北边和东边有湄公河环绕,整个高原由西向东倾斜,横贯高原的蒙河顺山势流入湄公河。湄公河成为与老挝的天然国界,湄公河上游为中国的澜沧江。 中部:主要是着名的“湄南河平原”,大部分土地在海拔以下。湄南河是泰国的第一大河,长1,352 公里,自北向南流入泰国湾。中部河流很多,水网密布,土地肥沃,是泰国主要的稻谷产区和水果种植区,被誉为"亚洲的米粮仓"。 南部:是马来半岛的北部,为丘陵地带,东邻泰国湾,西濒安达曼海,海岸线很长,有沿海平原,还有众多的热带岛屿。 气候与季节 泰国地处热带,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炎热,全年温差不大,可谓“四季如夏”。除个别山地外,各地气温均较高,年平均气温一般为28℃左右。 由于受热带季风影响,泰国全年可明显分为三季:热季,空气干燥,从3月~5月,气温最高,平均32℃~38℃;雨季,日晒充足,从6月至10月,全年85%的雨量集中在雨季,月平均温度维持在27℃-28℃左右;凉季,从11月至次年2月,平均气温为19℃~26℃。北部和东北部在夜间温度较低。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

泰国风情介绍

泰国风情介绍 国家全名:泰王国 首都:曼谷(人口:600万),自18世纪起,曼谷便成为泰国的城市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心。地域:517,000平方公里 人种:75%是泰国人、11% 是华人、3.5%是马来人,其余是孟人、高棉人、普安人、以克伦人等少数民族。 语言:泰语 宗教:95%的人信奉佛教,4%的人信奉回教 政府:民主君主立宪制 时区:GMT/UTC +7(比中国晚一个小时) 曼谷的城市风光怡人,可使你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产生奇特的联想。正当你因为满目现代建筑和汽车感到失望时,丝丝香味可能会把你引入一个安静的寺庙,让你六根清净,神形缥渺。 天气:泰国现在的温度在零上20-25摄氏度之间,空气湿润,来此旅游的人要多带一些夏天所用物品。 交通网络:在曼谷和大城市首府可以租到汽车、吉普车或小型货车。泰国人大多数时候都是靠左行车的。 当地交通工具包括出租车、富有泰国特色的嘟嘟车(三轮摩托车)、三轮单车和双条车。摩托车可以在主要城镇及旅游点租到,在取车时必须仔细检查车的状态。 街头风情小食: 在曼谷,街头小吃有着独特的泰国风情,街头上有着琳琅满目的泰国传统食品:饮料如香草茶、柠檬草、薄荷茶等;此外,还有青红咖喱、泰式小炒等供应。如果你观看沿路风景的时候,不妨一试,着实让你回味无穷。 佛教: 佛教在泰国占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可以说全民皆信奉佛教,在泰国各地寺庙处处可见,闻名世界的四方佛,有“拜得四方佛赢得四方名”之说。泰国一向被誉为“亚洲最具异域风情”的国度,金碧辉煌的佛寺、妖娆多姿的热带风光。但泰国最特别的风情,还是来自她的人民……崇拜佛教与王权.早听说泰国被誉为“千佛之国”、“黄袍佛国”,但亲历佛国,现代泰国人对“国教”——佛教屹立不摇的信仰还是常令我吃惊。 无论是走在曼谷的繁华街头,还是在乡间小路上穿行,最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建筑准是庙宇、佛塔,数量之多之众让人不免惊叹。据说,目前泰国共有大小寺庙3万多座,并且随时还在增加,泰国人有钱了最想做的事就是修庙筑塔。穿桔黄色袈裟的和尚在高楼林立的闹市中静静地沿街而行,高耸入云的大厦前总会修有一座精致的佛塔,整日香火不断,打扮入时的都市人举香虔诚跪拜,一幅古老与现代画面的奇特组合,让人感到了异样的风情,特殊的魅力。 出于对佛的崇敬,泰国人对游客参观寺院的第一要求就是着装整齐,袒胸露背、穿短裤、背心是禁止入内的。游客在进入佛殿前还要脱鞋,否则,会被视为沾污佛堂。因为事先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行人在着装上还是非常在意的。可没想到同行的一位女士在游览大皇宫时,因为穿的是无袖长裙,虽是烈日炎炎,还是被导游要求套上外衣。 另外,这个民族对王权的绝对崇拜也常令外来的人感到迷惑。在现今的欧洲,古老的王室代表的也不再是权力,只不过作为一种国家的象征而存在,人们对王室或褒或贬,甚至可以将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泰国虽已在1932年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但国王在人民心中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泰国宪法规定,国王是神圣不可冒犯的,任何人不可指责或控告国王。因此在泰国人面前最好不要批评王室,如在公众场合有王室人员出席时,游客要表现适当的礼仪。 我们此行虽无缘拜谒王室中人,但我们13日到达的时候恰逢泰国王后的生日(12日)刚过,在曼谷的街头巷尾,王后的画像被悬挂得到处都是,配上红、蓝、白相间的泰国国旗及各色彩饰,整个曼谷仿佛都在过生日。也难怪泰国会将国王的生日定为国庆日。 亘久的传统,为这个美丽的国度装点出难以抹灭的色彩,也使这块古老的土地愈发地有趣神奇起来。追求自由与快乐. 特殊的泰国民族性神奇地缔造了新的组合,他们一方面尊崇过去,崇拜佛教与王权,一方面又热衷于自由与享乐,追求现世的快乐。 泰国的国名在泰语中意为“自由之国”。佛寺、殿堂外,生活中的泰国人展现出来的是无拘无束、激情四溢。 当我们乘快艇来到在普吉岛周围一个美丽、幽静的海湾中,清凉的海水、五彩的热带鱼都在向我们招手,但由于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没带泳衣,也只好望海兴叹。却只见陪同我们前来的两位泰国观光局的小姐,已一前一后,穿上救生衣、带上呼吸器,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她们也没穿游泳衣,T恤、短裤丝毫不影响她们跳入海中与鱼儿嬉戏,享受大海的乐趣。就连已年过半百的当地旅游局长先生,也毫不犹豫地投向了大海。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反到成了看客。 泰民族对自由的热爱,也表现在对他人自由的尊重,对他人的宽容与忍让上。提起泰国,人们总会想到“人妖”。“人妖”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泰国的象征。据说,在西班牙、法国等西方国家也能看到“人妖”表演。新加坡曾经是“人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l、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马六甲海峡图并做填图练习,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掌握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并通过分析对比上游和下游的河流特点,说明上游和下游的地形特点,对农业,人口分布,城市的影响。 3、读“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图”、“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两的分配图”、“热带雨林的天气示意图”了解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两种气候的特征和分布。 4、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一个地区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情况。培养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从读图开始,首先让学生看清半岛,群岛和国家的位置特点,为下面讲述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打好基础。用“东南亚的政区图”来说明东南亚的国家组成和分布。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共十个国家,中南半岛南部的狭长部分称为马来半岛,马来群岛因在我国南面的海洋中,我国习惯上又称之为南洋群岛。课文中出现的地名较多,但都是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知识。特别是把东南亚和刚学过的东亚的纬度位置进行比较,使学生很容易得出东南亚的纬度主要在热带,为这里盛产的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打下了基础。 教材用一个独立的标题突出东南亚的交通位置“十字路口”,不仅指出了它是世界海运运输的枢纽之一,在历史上也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关于东南亚的自然环境,教材也突出了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制约作用,形成了上游的水能资源丰富以及下

泰国人口分布及文化介绍

泰国人口分布及文化介绍 全国共有30多个民族,总计6000多万人口。泰族为主要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0%,佬族(老挝族)居次占人口总数之35%(一般统计会把泰族、佬族合并计算)、华族占14%,马来族占2.3%,其余是高棉族、苗族、瑶族、桂族、汶族、克伦族、掸族、塞芒族、沙盖族、孟族等民族。(泰国男女比例) 其中,中央泰国人所使用的方言版本被作为官方语言,广泛应用于政府和学校传播。 大约有14%的泰国人口是华裔,其中相当一部份来自中国广东省潮汕地区。 另外,马来族是另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2.3%),其余的少数民族包括高棉、孟族等民族。除此之外尚有京族,以及一些住在山上的部落,例如巴通族、嘎良族、拉祜族、苗族、傜族等,接近缅甸的山区有少数掸族人,这些人口大约为788,024人。 除此之外,泰国还有大量的来自其他亚洲地区、欧洲、北美等长期居住在泰国的人口,还有大量非法移民。不过由于泰国人口基数大,所以这些人口只占总人口的很小一部分。 本网注明“来源:泰国男女比例”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居外,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

以产业结构来分析,泰国的人口主要为农业人口,集中在稻米产地,即泰国的中部和东北、北方。随着全球化进程,泰国也在工业化过程中,有大约31.1%的泰国人口集中在曼谷等大城市,而且在持续增长中。 泰国有80%的人口从事农业,农作物包括水稻、橡胶、玉米等,享有“东南亚粮仓”的美名, 是亚洲唯一的粮食净出口国和世界上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泰国的大米出口量在世界上已居第一位,木薯输出位居全球之冠,橡胶名列世界第三,玉米排名第四,鱼产品出口在亚洲仅 次于日本。在泰国的10大出口商品中,农产品占6个,占出口总值的40%。1999年虾产量10万吨,产值336亿铢,为世界第一产虾大国。橡胶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90%用于出口。 到目前为止,新开发的水产品、畜产品、水果、蔬菜及花卉植物等已日益成为泰国农业的重要支柱。目前,泰国已成为亚洲第三大海洋捕鱼国,渔业产品跃居泰国农业产品出口的第4位。在饲养业方面,鸡、鸭、肉、蛋等畜禽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出口量越来越大。泰国冻鸡、鸡蛋、冻虾等冷冻制品的出口已跻身于世界10大出口国之一。另外,泰国在水果罐头和蔬菜市场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泰国菠萝罐头已占据当今世界市场的35%。 泰国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有各种热带常绿乔木,主要包括榕树、露兜树、樟树、金鸡纳树等。季风林木主要有柚木、铁树、沙尔树和芒果树,还产各种藤及竹子。 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1978-1991年,泰国橡胶树翻种计划得到世界银行的资助,产量迅速提高,1991年达到134万吨,居世界首位。现种植面积约200万公顷,2004年产量为318万吨。 在内河和泰国湾盛产多种鱼类,淡水鱼类主要有鲤鱼、弹涂鱼、鲈鱼、鳗鱼等,海鱼以鲭鱼和沙丁鱼为主。 本网注明“来源:泰国男女比例”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居外,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 一、东亚 [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 1、概述: ⑴ 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⑵ 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⑶ 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 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 → 冬夏海陆温差大 → 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 →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 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⑸ 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国,森林、矿产资源丰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绩。 半岛南部为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 出口贸易发达。蒙古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 达的国家。中国是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2、日本: [读图识记]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 位置 范围

泰国当地特色

泰国当地特色 泰拳 一提起泰国武术,每个人都会立刻想到那些拳台上的霸主——泰拳手。泰拳赛刺激而紧张。泰拳比赛的场面既壮观又残酷。比赛时拳师解下头上束的“神带”,戴上橡皮手套和保护下部的硬罩,不穿上衣,只穿一条短裤,手腕部要缠上宽一寸的长绷带。每场比赛必须经过五个回合才分胜负,每一回合三分钟。如果一方被击倒,裁判数到10,仍未起来就为失败者。比赛时的乐队通常由三人组成,乐器有笛子、鼓和钹。当乐手奏乐时,拳师们便以严肃的态度步入比赛场内。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泰国,参加专门的泰拳培训课程,学习泰拳。有的是为了强身健体,有的是为了自卫,还有的是为了成为一名职业泰拳手。现在,泰国中等以上的学校,很多把泰拳列入体育课,以便使这一世界上独特的拳术更好地流传下去。 SPA和泰式按摩 泰国已经成为东南亚水疗美容业的发祥地,以亚洲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基础,重在调理,使身心达到和谐。泰国大部分酒店都有SPA中心,从面部护理到全身保养,从上到下把你呵护的面面俱到。很多SPA间的内部装修十分古朴,且充满艺术气息,这样更有助于焕发所有感官的功能。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越来越的人被肥胖、压力和缺乏运动所困扰,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因素。有些游客会在某个热带岛屿上待上一周进行斋戒调理,或者在一天观光之后做一套SPA放松一下。并通过人体的五大感观功能: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的感知来达到一种身、心、灵皆舒畅的感觉,以保持迷人的身姿和健康的身心。 泰式按摩发源于古印度的西部,创始人是印度王的御医吉瓦科库玛,是古代泰王招待皇家贵宾的最高礼节。泰国传统医药及按摩知识、技法由传教的印度僧人带入泰国,在广泛吸收他们的的宝贵经验后,铭刻在大理石上,镶嵌于瓦特波的卧佛寺的游廊壁上,成为训练传统泰式按摩的基地。 泰式按摩是各种按摩中最激烈的,按摩时无需使用按摩油。按摩师从脚趾开始向上按摩至头顶结束,其中背部、腰部和关节是按摩重点。按摩师利用两手、两臂、两脚及全身重量滚压、伸展、拉抻体验者的身体,刺激肌肉和结缔组织。按摩过程中会感到疼痛,尤其是第一次体验者,可能受不了泰式按摩的大动作,负责的按摩师会与体验者沟通按摩力度,并提醒其彻底放松身体、不要拧着劲。 大象故里 泰国是亚洲象的家园。泰国大象保护中心就坐落在泰国北部的南邦府(Lampang),游客可以在这里学习如何驾驭它们,如何把它们赶到河里洗澡。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和你的象一起在丛林中小憩。这些聪明的动物的寿命和人类一样,但是它们现在却已经成为濒危物种。象在泰国人心目中是神圣和庄严的象征,暹罗王国的国旗上就有一头优雅的白象。即便是现在,依然会看到一些泰国人模仿古暹罗的武士的样子从大象的肚子下面走过,认为这样可以给他们带来好运和力量。 游客们也可以骑着大象体验一下,晃晃悠悠地翻越群山,趟过小溪,穿越丛林。要想知道大象的力量有多么惊人,看着他们卷着重重的原木却迈着轻松的步子就一目了然了。泰国的很多岛屿上都有骑象的项目,不过,风景最秀美的还要数泰国北部。 费用:一日游800泰铢左右,包括自助午餐。但给驯象员的小费和请大象“吃香蕉”的钱不算在内。 泰式美食 泰国菜同法国、中国、意大利并列世界四大美食。无论是其味道是辛辣或者温和都遵循了互相融合互相包容的中庸之道。泰国饮食文化是受东、西方文化影响的结合体,发展到如今极具地方特色的泰式美食。拥有百多年历史的泰国菜的味道和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厨师、吃客、特定情况乃至烹饪地点来决定,每一道菜都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口味和饮食习惯进行制作加工。 泰国菜素以辛辣、酸甜著名,食材采天然新鲜之农产品为主,泰式调味复杂独特多以香茅、南姜、柠檬、红葱头、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导言 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 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⑵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郑学檬《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⑶在城镇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和文化》、李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陈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⑷在历史交通地里方面:史念海的《中国的运河》王子今《秦汉交通史》辛德勇《古代交通与文献研究》。 ⑸在历史人口和移民历史地理研究方面: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等的《简明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人口史》等。⑹在历史文化地理方面: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和《方言与中国文化》。⑺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史念海《河山集》第4集和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之地》。⑻在历史地理理论方面: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导论》. ⑼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杨正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述》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4集、勒生禾《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

泰国简介

泰国简介 国名:泰王国 (The Kingdom of Thailand) 一、国旗及其意义 :泰国国旗呈长方形,长 与宽之比为3∶2。由红、白、蓝三色的五个横长方 形平行排列构成。上下方为红色,蓝色居中,蓝色上下方 为白色。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与献身精神; 泰国以佛教为国教,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纯洁;泰 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蓝色代表王室;蓝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纯洁的宗教之中。 国花睡莲 国树桂树 国徽图案是一只大鹏鸟,鸟背上蹲坐着那莱王。传 说中大鹏鸟是一种带有双翼的神灵,那莱王是传说中的守护 神。 国家政要国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1946年即位,1950年5月加冕;总理 阿披实·维乍集瓦(Abhisit Vejjajiva) ,2008年12月当选;下议院议 长兼国会主席猜·奇触,2008年5月当选。 首都曼谷(Bangkok) 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现代与传统相交融 的大都市,依然保留着标志辉煌传统的名胜古迹。金碧辉煌的大王宫、镂金镶玉 的玉佛寺、庄严肃穆的金佛寺和四面佛等名胜古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光,使 游人流连忘返。整个大都市`居住人口约为584万。 自然地理泰国国土面积约为51.3万多平方公里,位于亚洲中南半岛 中南部,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与缅甸 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 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属热带季风气候,全 年分为热、雨、旱三季,年均气温24~30℃. 人口最新数据显示,泰国国民人口总数约为6308万,泰国是一个由 3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泰族占人口总数的40%、老族占35%, 马来族占3.5%,高棉族占2%等。此外还有苗、瑶、桂、汶、克伦、掸等山 地民族。泰语为国语。佛教是泰国的国教,90%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马来族 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二、泰国风土人情 社会风俗: 1.当泰国人打招呼时,是以双手合十,状似祷告。一般年幼的先向年长的行 合十礼,而年长的即随后回礼。 2. 泰国人视头为身体最神圣的部分,即使要表现友善,也不容许随意触摸他 人的头。如果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触摸到他人的头,需立即向他道歉。

泰国简史

泰国简史 泰国的意思是“自由之国”,在700多年的历史中,泰国引以为豪的是,它是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 泰族人在约公元1238年时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1238-1378)、阿育塔雅王朝(1350-1767)、吞武里王朝(1767-1772)和节基王朝(1772年至今)。 素可泰王朝常常被认为是泰国历史的黄金时期。这是理想的泰国,物产丰富,君主像父亲般慈善,其中最著名国王的是蓝甘杏大帝。其最大的贡献是创造泰国自己的文字。阿育塔雅时期,泰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海外交流远及欧洲各国。1767 年都城被缅军攻破,历经417 年的阿育塔雅王朝灭亡。1767 年10 月,阿育塔雅王朝的部将郑信歼灭了入侵的缅甸并于同年12 月登基为王,建立吞武里王朝。由于连年征战和对内政策失误,1782 年故都阿育塔雅城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封建主斗争,在柬埔寨前线的大将披耶节基趁势赶回吞武里,建立叻达纳哥信王朝。历时15年的吞武里王朝就此消亡。 披耶节基登基后,从吞武里迁都至对岸的曼谷,建立叻达纳哥信王朝,亦称“节基王朝”。节基为王朝的一世王,史称“拉玛一世”(1782-1809)。拉玛二世(1809-1824)继续进行王国的恢复和建设。拉玛三世(1824-1851)重新开始了同西方国家

的联系,并发展同中国的贸易。拉玛四世(1851-1868)是节基王朝的英明国王之一,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位接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国君,精佛学,重科学,知识广博。他与欧洲国家缔结条约,避免沦为殖民地,并建立了现代泰国。在他统治期间,开展了许多社会和经济改革。 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国王(1868-1910)也就是泰国史上最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帝,继承父亲进行改革,废除奴隶制,改进公共福利和行政制度。拉玛六世(1910-1925)推行义务教育其他教育方面的改革。拉玛七世(1925-1934)统治期间,泰国从君主专制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国王于1934 年3 月2 日退位,由他的侄子阿南塔?玛希敦国王继位(1934-1946)。1939 年国家由暹罗更名为泰国。现任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国王是节基王朝的拉玛九世国王,是泰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和当今世界在位最长的国王。2006 年6月9日泰国人民为普密蓬国王举行隆重的登基60周年“钻石庆典”。

泰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泰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泰国国旗 泰国各地区的传统舞蹈、音乐、宗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ailand Content ·Traditional Thai Dances

- Central - Northeast - North - South ·Music ·Others Traditional Thai Dances ·Khon dance or the masked dance drama is the highest form of dance drama of traditional Thai dance.. ·It is performed by troupes of non-speaking dancers, the story being told by a chorus at the side of the stage. ·Choreography and costume follows traditional models rather than attempting to innovate.

·The dance consists of character based on the Hindu epic Ramayana such as angels, monkeys and demons. Central Thailand Sri Nuan ·Its great popularity is due to the beautiful choreography and the sweetness of the music that accompanies it. ·The lyrics and music evoke the sweet nature of Thai girls. ·The dance is also an expression of the yearning of a young man won by such great charm. Teut-Teung (Drum Dance) ·The teut-teung drum dance, a Thai folk dance and perform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o accompany the parades(游行) held at traditional festiva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