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上生物教案全册

八上生物教案全册

八上生物教案全册
八上生物教案全册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教师:

日期: 2017 年 9 月

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目录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四节鱼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第六节鸟

第七节哺乳动物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第三节社会行为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二节细菌

第三节真菌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五章病毒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二节从种到界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我根据八年级生物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目标: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能力目标:

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2)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多数学生对生物这门课比较有兴趣,其中也存在着问题:班中成绩差别悬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有的班级后进生比较多。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以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好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中学习的第五单元,是整个八年级生物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单元。其中涉及的内容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主要涉及动物的类群,让学生区别哪些是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以及这些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其中重点在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章节强调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动物与人类生活得关系。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熟悉,同时也更加了解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很多渺小的东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单元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其行为的基础之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其认识和行动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并且应当身体力行。因此,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本册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发展,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行为,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1、各种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2、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难点:1、运动的结构基础和形成机制

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据生物特征进行分类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村和新课程标准。

2、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3、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认真组织好各次探究活动,注重学法指导。

5、认真做好培优辅差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6、加强训练,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学习小组,并加强合作学习指导。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进度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尝试观察水螅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交流人类生活对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认同爱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2.认同动物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二、教学重点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模式

以学导教、三精两清

五、教学方法

观察、自学、讨论、讲授

六、教学准备

PPT课件、水螅生活和繁殖的视频。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

(一)主要特征

1.身体呈辐射对称

2.体表有刺细胞

3.有口无肛门

(二)主要动物

水螅、水母、海蜇、海葵、珊瑚虫

(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利

有弊

合理的保护与利用

第 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

尝试观察涡虫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动物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2.关注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预防。

二、教学重点

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模式

以学导教、三精两清

五、教学方法

观察、自学、讨论、讲授

六、课前准备

涡虫标本、PPT课件、涡虫生活史、血吸虫生活相关的视频等。

八、板书设计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二、扁形动物

(一)主要特征

1.身体呈两侧对称

2.背腹扁平

3.有口无肛门

(二)主要动物

涡虫、血吸虫、绦虫、华枝睾吸虫等

(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预防寄生虫病

九:备课资源

海中“霓虹灯”

水母是一种古老的生物,它是动物界中的低等动物。同海葵、珊瑚一样,它是腔肠动物的一员。

海蜇属于腔肠动物,钵水母纲。海蜇的身体由伞部和腕部组成。水母通体透明,它没有骨骼也没有保护的甲,所以身体很脆弱。水母由内外两胚层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

水母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左右。水母分为银水母、僧帽母、帆水平、雨伞水母、霞水母……它们的寿命大多只有几个星期,也有的能活到一年左右,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长些,普通水母的伞状体不太大,只有20~30厘米长,但体形较大的霞水母的巨伞直径可达2米,下垂的触手长达20~30米。它们生活在各大海洋及河湖之中,可以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通常,水母被称为海中的“霓虹灯”。它们能够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十分漂亮。水母在运动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远远望去,就好像海里的一盏盏霓虹灯。

大多数栉水母在海中游动时可以发出蓝色的光,当它发光时,全身仿佛变成了一只光彩夺目的彩球,同时触手也会闪耀着光芒,好像彩球上细长的光带。带水母的周围和中间部分,有几条平行的蓝色光带。一游动起来,光带便会左摇右摆,在蓝光映衬下,甚是妩媚动人。霞水母的伞膜带有花纹,呈粉红色或蓝中带红,闪耀着淡绿色的光芒,再加上许许多多长长的触手,真像是在翩翩起舞,婀娜多姿。

据科学家研究,水母的发光与其他动物不同。水母并没有一套发光系统,它发光是依靠一种叫做埃喹啉的奇妙蛋白质,一碰到钙离子,它便能发出蓝光。埃喹啉的量越多,水母发出的光就越强。

水母的形态十分美丽迷人,犹如温文尔雅、雍容华贵的少妇。其上面的半球状伞体玲珑剔透,下面的须状触手飘飘然,真如在碧波荡漾的仙子一般。你可知道,温柔的水母还有着歹毒的一面!

美国《世界野生生物》杂志曾列举了全球最毒的十种动物,名列榜首的不是“毒”名昭著的眼镜蛇,而是水母家族中的“大哥”──海洋中的箱水母(又名海蜂水母)。在箱水母“大巫”面前,眼镜蛇只能是“小巫”,箱水母才是世上最毒的动物。一只成年箱水母的触须上竟有几十亿个毒囊毒针,足以将20人致于死地,剧毒超过眼镜蛇的水母竟有七八种之多。

世界上的水母基本上都有毒,只是毒性大小不同而已,这主要与水母的觅食、御敌等活动有关。

原来,水母的细长触手既是它的消化器官,也是它的进攻武器,上面密布着带有空心毒针的毒囊,在毒囊中储有毒液。当它遇到猎物或敌人时,一条条鞭状触手上的无数毒针便会很快把毒液射入对方体内,将其麻痹或致死。接着,其所有的触手和伞状体下面的息肉紧紧攫住猎物,息肉迅速分泌相关的酶,将猎物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吸收。生活在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一带的曳手水母,其毒性极强,几分钟内就会损害人的心脏而导致死亡。

海蜇是水母中毒性很小的一类,属根口水母科海蜇属。经腌制后,海蜇的伞状体即为“海蜇皮”、口腕部和触手即“海蜇头”。海蜇皮和海蜇头味道鲜美,可以做成凉拌菜,深受人们的青睐。

本节涉及的腔肠动物

海葵

海葵属于腔肠动物门,珊瑚纲。全部海产,分布广,在浅海海底固着生活。与本纲中的珊瑚虫不同的是,海葵为单体,无骨骼。海葵触手充分伸展时,形似葵花,因而得名。遇到危险时,它会将身体收缩,把口盘和触手全部缩入体内。海葵的食性很杂,食物包括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甚至鱼类等,海葵通过刺细胞将这些动物麻痹之后,由触手送入口中,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海月水母

海月水母属于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海月水母在我国沿海广泛分布,营漂浮生活,身体盘状,白色透明,在伞的边缘生有触手。伞体上面隆起称为外伞,下面凹进称为内伞。内伞中央有四角形口,口四角各伸出l条口腕,口腕上有许多刺细胞,可放出刺丝麻痹小动物。胃与口相通,共有4个胃囊。食物在胃囊内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由口排出。

海蜇

海蜇属于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海蜇的身体可分为伞部和腕部(如下图)。伞体隆起呈半球形,外胚层和内胚层之间的中胶层很厚,含有大量水分和胶质物。伞边缘有八个缺刻而无触手,缺刻中有感觉器。伞下面是根状的口腕,口腕愈合,长有很多触手(或称丝状、棒状附属器)。大型口消失,口腕的下部形成很

多小孔,称为吸口,海蜇靠吸口吸食海水中的

藻类、原生动物、小型甲壳类等微小生物。

海蜇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经处理后可食用,伞部称为“蜇皮”,口腕称为“蜇头”。捕捞海蜇或在海里游泳时若被海蜇蜇伤,可导致红肿热痛、表皮坏死,并有全身发冷、烦躁、胸闷、伤处疼痛难忍等症状,严重时可因呼吸困难、休克而危及生命。

水螅

水螅属于腔肠动物门,水螅纲。水螅的刺细胞遍布体表,在触手和口周围分布最多。成熟的刺细胞呈椭圆形,细胞核位于刺细胞基部一侧,并有囊状的刺丝囊,囊内贮有毒液和盘旋的刺丝。当刺细胞受到刺激时,就会将刺丝囊内的刺丝发射出来。水螅有4种刺丝囊,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水螅的神经细胞散布在外胚层的基部,互相连结成一个神经网。当身体某一部分受较强刺激时,全身都会发生收缩反应。

水螅的生殖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在温度适宜、营养条件良好的环境下,水螅多进行无性生殖──出芽生殖。芽体内中空的腔与母体的消化腔相通,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当芽体生长到一定时期,逐渐长出触手和口,就会从母体脱离下来,成为可以独立生活的小水螅。当环境条件不良时,水螅进行有性生殖,即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十、教学反思: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概述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提高实施科学观察的能力。

2.通过同一类群多种动物的比较,提升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蛔虫的生活史的学习,关注个人卫生,关注蛔虫病的预防。

3.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爱护,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的情感教育。

二、教学重点

1.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模式

以学导教、三精两清

五、教学方法

观察、自学、讨论、讲授

六、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制作PPT;活体蚯蚓、蛔虫的浸制标本、蚯蚓模型、糙纸、棉球、放大镜。

观察蚯蚓

一、活动目的

观察蚯蚓的形态及运动。

二、活动准备

学生分组捕捉并饲养蚯蚓或教师统一购买。

三、活动用品

活蚯蚓、糙纸、棉球、放大镜。

五、问题与交流

1.蚯蚓应尽量选择成熟的个体。即方便观察环带,抗逆能力也较强,死亡率较低。

2.如果课时充分,可增加探究刚毛在蚯蚓蠕动中作用的内容。应注意光滑面的选择,可以鼓励学生多选择一些他们认为光滑度差异较大的平面材料进行实验。

3.个别学生可能会出现比较过激的行为表现,如尖叫甚至害怕大哭、伤害实验动物等。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与引导方面做充分准备。

4.还应注意提示学生,擦拭蚯蚓体表的棉球不是水越多越好。蚯蚓没有专门在水中呼吸的器官,如果蚯蚓完全浸没在水中,也会窒息死亡。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九: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