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 必修2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第1课时 学案

人教版 必修2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第1课时 学案

人教版 必修2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第1课时 学案
人教版 必修2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第1课时 学案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学习导航] 1.结合豌豆的特点,概述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及相关的基本操作。

2.结合教材图文,简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

3.结合教材示例,学会用遗传图解解释生物的遗传现象。

[重难点击]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

【课堂导入】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

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那么是谁发现了遗传的奥秘呢?

孟德尔——遗传学的奠基人,他经过八年的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后人对于

他的工作和评价:

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

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

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

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

其实当时很多人都在研究豌豆,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成就呢?显然他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上有创新。那么他是怎么实验的?我们循着150多年前孟德尔研究豌豆的足迹,共同探索遗传规律,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

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和杂交实验技术

1.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的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两性花。

(2)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3)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2.豌豆的人工杂交技术

(1)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2)套袋:套上塑料袋或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3)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再套袋。

(4)异花传粉时,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3.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就叫做相对性状。

合作探究

下图是人工异花传粉的实验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是什么?应该在开花前还是开花后进行?目的是什么?

答案步骤①是去雄;应该在开花前(花蕾期)进行;目的是防止自花受粉。2.步骤②是什么?操作前后都要进行套袋处理,目的是什么?

答案步骤②是人工授粉;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3.该杂交实验中,母本和父本分别是哪种豌豆?

答案该杂交实验中,高茎豌豆为母本,矮茎豌豆为父本。

4.黄瓜是单性花,对其人工异花传粉操作与豌豆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答案黄瓜的人工异花传粉无须“去雄”操作。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与皱粒

B.狗的长毛与直毛

C.果蝇的长翅与残翅

D.小麦的抗倒伏与抗锈病

答案 C

解析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性状和相对性状

(1)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

(2)相对性状的理解要点:“两个同”: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一个不同”: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的白花和绿叶、猪的黑毛和牛的黄毛都不能称为相对性状。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

1.写出下列各符号的含义

P:亲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杂交:×;自交:;父本:♂;母本:♀。

2.若该杂交方式称为正交,则反交的父本是矮茎豌豆,母本是高茎豌豆。

3.实验过程分析

(1)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图中高茎);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图中矮茎)。

(2)F1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高茎)和隐性性状(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3)孟德尔对F2中的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数量统计,结果显示787株是高茎,277株是矮茎,比例接近于3∶1,而且正反交的结果相同(相同、不同)。

合作探究

1.若F2共获得20株豌豆,矮茎个体一定是5株吗?说明原因。

答案不一定。样本数量太少,不一定完全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孟德尔实验中的比例是在实验材料足够多的情况下得出的。

2.根据性状分离的概念,下面有四个杂交组合,哪些发生了性状分离现象?

①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都是高茎豌豆②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分别为34株和14株

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和白花

答案性状分离是指同一种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所以

③④属于性状分离现象。

3.小麦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纯合的高茎小麦和矮茎小麦,该如何来区分哪种性状是显性性状?

答案让纯合的高茎小麦和矮茎小麦杂交,F1显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2.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具备的条件是()

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

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

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

答案 C

解析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实验中,豌豆必须具有一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同时亲本必须是纯种,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必须进行有性杂交,该过程中正反交实验都要做,才能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孟德尔所做的豌豆实验中,选取的性状都是细胞核控制的,所以正、反交的结果是一样的,但不是所有的正、反交的结果都相同,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会了解到。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2.孟德尔的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决定高茎和矮茎的遗传因子分别为:D、d。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F1产生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D∶d=1∶1。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①配子的结合方式:4种。

②遗传因子组成:3种,分别为DD、Dd、dd,其比例为1∶2∶1。

③产生后代的性状表现:2种,分别为高茎、矮茎,其比例为3∶1。

合作探究

1.根据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回答下列问题:

(1)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吗?

答案是的。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相同类型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

(2)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吗?

答案不一定。显性纯合子(AA)与隐性纯合子(aa)杂交后代全为杂合子(Aa)。

(3)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都是杂合子吗?

答案不一定。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2.在纯合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中,F2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分别是多少?F2的高茎豌豆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又分别是多少?

答案F2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分别是1/2和1/2,F2的高茎豌豆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分别是1/3和2/3。

3.人的双眼皮(A)对单眼皮(a)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是为什么?请用遗传图解回答。

答案父母都是杂合子,图解如下:

3.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相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自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都是黄色子叶

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

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

D.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

答案 C

解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题图F2中①②③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Yy、yy。因为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故①和②的子叶颜色为黄色,③的子叶颜色为绿色。

一题多变

(1)若F1中父本产生的含y精子无受精能力,则F2中遗传因子的组成及比例是多少?

答案YY∶Yy=1∶1。

(2)若F1中含Y的雌雄配子之间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会有一半死亡,则F2中黄色子叶和绿色子叶的分离比是否还是3∶1?

答案不是,由于YY(黄色子叶)中有一半死亡,所以黄色子叶∶绿色子叶=5∶2。

1.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花粉尚未成熟时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花粉尚未成熟时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传粉后,应套袋

答案 C

解析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自交,是纯种。杂交时,要在花粉尚未成熟时除去母本的雄蕊,保留其雌蕊并套袋,然后对其进行人工传粉,传粉后为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应对其继续做套袋处理。

2.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长毛和短毛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棉纤维的长和粗

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答案 A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根据相对性状的概念可知,B项和C项不正确,因为它们虽然说的都是同种生物,但却不是同一性状。D项不正确,因为马和鼠根本不是同种生物。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B.亲本之中一定有一个表现为隐性性状

C.若子代中出现显性性状,则亲代中必有显性性状个体

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

答案 C

解析隐性性状并非一直不能表现出来,只是在子一代中不能表现;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并非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而是只研究其中的一对相对性状。

4.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全为高茎,将F1自交得F2,F2中高茎∶矮茎为3∶1。下列选项中不是实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的是()

A.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配子

B.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

C.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D.只需A项条件,而不需B、C两项条件

答案 D

解析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条件有:①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D配子和d配子;②这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结合机会相等;③含各种遗传因子的种子必须有实现各自遗传因子表达的环境条件。

5.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____。

(2)操作①叫做_________,操作②叫做____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____________,操作后_____________。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_色。

(4)若P皆为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____,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_________,且比值为__________。生物体的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

答案(1)白花豌豆红花豌豆(2)去雄授粉要在花粉成熟之前进行要干净、全部、彻底要外套罩子(袋子)(3)红(4)3∶1AA、Aa、aa1∶2∶1性状分离

解析(1)(2)涉及植物杂交实验方法,要注意的重点是豌豆是天然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必须适时用合适的方法去雄。(3)中得到的后代性状仍为显性。(4)可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进行推理计算。

[基础过关]

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传粉前的处理是()

①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豌豆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时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

答案 C

解析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在进行异花传粉之前,必须保证雌花没有受粉,因此要在花蕾期去雄。

2.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克隆羊的黑毛和白毛

B.眼大和眼角上翘

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D.豌豆的高茎和水稻的矮茎

答案 A

解析眼大和眼角上翘不是同一种性状,所以B项不符合;C项也不符合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要求;D项不是同一物种的性状。

3.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遗传因子(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性状表现为晚熟

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

C.F1自交后得F2,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EE、Ee和ee,其比例为1∶2∶1

D.F2的性状表现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答案 B

解析在数量上,雄配子数量远大于雌配子,但F1自交时产生的两种雄配子数量之比或两种雌配子数量之比为1∶1。

4.玉米子粒黄色对白色为显性,现用白色玉米为母本,去雄后授以黄色玉米花粉,若母本植株所结子粒中出现白色子粒,下列哪项是可能的原因()

A.父本是杂合子或外来花粉授粉

B.卵细胞未受精

C.父本的花粉中无配子

D.以上叙述均不正确

答案 A

5.纯种甜玉米与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的子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子粒,这说明()

A.“甜”是显性

B.“非甜”是显性

C.子粒混杂

D.与传粉有关

答案 B

解析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就能进行相互传粉。非甜玉米上结的子粒都是非甜的,非甜玉米的胚珠可能有两种受精方式,一种是自花传粉,得到纯合非甜玉米子粒;另一种是异花传粉,得到杂合的非甜玉米子粒。由此可确定非甜对甜是显性。甜玉米果穗上结的子粒有甜的,也有非甜的。甜玉米的胚珠受精方式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自花传粉,得到的是纯合的甜玉米;另一种是异花传粉,即非甜玉米的花粉传给甜玉米,得到的是杂合的子粒,表现型为非甜。由此也可以确定非甜对甜是显性。

6.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

A.所有的统计结果都等于3∶1

B.统计的样本足够大时才符合3∶1

C.性状按3∶1的比例出现

D.统计的样本越小越接近3∶1

答案 B

解析孟德尔之后,科学家们在继续研究中发现,只有满足大样本即实验群体足够大时,才能够实现孟德尔统计的比例关系,越小越偏离,越大越接近。

7.下列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

C.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答案 D

解析高等生物的雄配子数一般远远大于雌配子数。

8.下列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B.杂合子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C.纯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D.杂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答案 A

解析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会发生性状分离现象。

[能力提升]

9.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植株数量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表示为()

A.GG×gg

B.GG×Gg

C.Gg×Gg

D.gg×gg

答案 C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中,高茎∶矮茎≈3∶1,符合杂合子自交的实验结果,故推测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Gg×Gg。

10.蛇的黑斑与黄斑是一对相对性状,现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甲:P黑斑蛇×黄斑蛇乙:P黑斑蛇×黑斑蛇

↓↓

F1黑斑蛇黄斑蛇F1黑斑蛇黄斑蛇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黄斑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D.乙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答案 D

解析由乙实验可知黑斑为显性性状,乙实验中亲本遗传因子组成都是Aa,则F1的遗传因子组成有AA、Aa、aa,其中AA、Aa是黑斑蛇,故乙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完全相同。

11.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A、B两棵植株进行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实验一在杂交Ⅰ中,将植株A的花粉粒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授粉后,雌花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

实验二在杂交Ⅱ中,植株B的花粉粒被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授粉。

实验三在杂交Ⅲ中,植株A的花粉粒被转移到与植株B具有相同的遗传因子组成的另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授粉。

上述三种杂交所获得玉米粒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G代表显性性状,g代表隐性性状,则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杂交Ⅰ的子代中,紫红玉米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3)杂交Ⅰ的子代中,紫红玉米粒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黄色从杂交Ⅰ可知,植株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紫红玉米粒∶黄玉米粒≈3∶1,说明紫红色是显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2)Gg gg GG、Gg(3)2/3

解析由题意可推知,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杂交Ⅱ为植株B自交,结果全为黄玉米粒,可确定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杂交Ⅲ中植株A与和植株B具有相同遗传因子组成的另一植株杂交,得到后代紫红∶黄色=1∶1,为测交实验,可进一步确定上述遗传因子组成的推断是正确的。杂交Ⅰ所得紫红玉米粒中1/3为GG,2/3为Gg。

12.观察南瓜果实的颜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吗?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果实的颜色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F1中出现黄果和白果,属于性状分离吗?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假如F1中一株白果南瓜植株自交结了4个南瓜,颜色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黄色与白色属于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白色F1中的白果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3)不属于性状分离应是杂种自交出现的,而F1出现的黄果和白果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得到的(4)各种情况均有可能在果实数量比较少的情况下,不符合白∶黄=3∶1

解析果实的黄色和白色符合相对性状的“二同一异”的特点。由图解看出: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出现了两种类型,不能判断显隐性,也不符合性状分离。F1中的白果自交,出现了性状分离,可判断白色为显性。F1自交出现的性状分离比,在数量少的情况下可能偏离这一比例。

13.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全为高茎,让F1自交,获得F2,共有556株。

(1)F2中纯合子大约________株。

(2)F2中杂合子大约________株;F2高茎植株中,杂合子大约________株。

(3)F2中矮茎植株全部为纯合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F2中取一高茎豌豆,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遗传因子组成。(用D和d表示该对遗传因子)

实验步骤:

第一步:该高茎植株的幼苗生长至开花时,让该植株进行__________,获得种子;

第二步:将获得的所有种子种植得到子代植株,观察子代植株性状表现。

结果与结论:

①若后代全部表现为高茎,则该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

②若后代植株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

答案(1)278(2)278278(3)全部为纯合子

(4)自交①DD②既有高茎,也有矮茎Dd

解析由题干知,高茎对矮茎为显性,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可见:

(1)F2中纯合子占1/2即556×1/2=278(株)。

(2)F2中杂合子占1/2即556×1/2=278(株)。高茎植株有两种类型DD、Dd,分别占1/3、2/3,即杂合高茎植株占高茎植株的2/3即556×3/4×2/3=278(株)。

(3)矮茎为隐性性状,故全为纯合子。

(4)F2中高茎植株可能为AA(1/3)、Aa(2/3),而且可用简单的自交法予以鉴别。

[走进高考]

14.(2014·海南卷,25)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答案 B

解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有:①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进行正反交,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对应的为隐性性状;②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间杂交,子

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新新新学案(教案和课时练习含详解)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引言》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2.了解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原子和分子、解开许多物质的构成之迷、合成与开发新物质、新材料。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①实验性较强;②有特定的概念和理论;③有独特的学科语言;④与生产、生活、社会联系密切。 (二)过程与方法 1.查阅20世纪化学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资料(或观看录像),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 2.通过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化学史,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知道化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3.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热爱化学这门学科。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重视实验,尊重实验事实的良好品质和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6.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初步建立学习化学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高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学习和思维方法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 微粒与物质的量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⑥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5.定容 6。摇匀7 装瓶贴签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

定远三中高一化学期末复习试卷 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 定远三中 高一化学组 一、选择题 1.过滤时不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漏斗 D.试管 2. 提纯含有少量Ba(NO 3)2杂质的KNO 3溶液,可使用的方法为( ) A.加入过量Na 2CO 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K 2SO 4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Na 2CO 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K 2CO 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补加适量硝酸 3.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干布擦,后边洗边眨眼睛。 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 .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用水扑灭火焰。 D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4.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g 氢气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 0.5moL/L 、2L 的AlCl 3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数为N A C.32g 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A D.1moL/L 、500mL 的H 2SO 4溶液中 SO 42— 的数目为0. 5 N A 5. 两份质量相同的CH 4和NH 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分子个数比为17:16 B.原子个数比为17:16 C.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 D.氢原子质量比为 17:12 6. 下列各溶液中,Na + 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 A.4L0.5mol/LNaCl 溶液 B.1L0.3mol/LNa 2SO 4溶液 C.5L0.4mol/LNaOH D.2L0.15mol/LNa 3PO 4 7. V mLAl 2(SO 4)3溶液中含有Al 3+ a g ,取 4 1 V mL 溶液稀释到4V mL ,则稀释后溶液中 S042-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本内容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从实验学化学知识点归纳

从实验学化学知识点归 纳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知识结构: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 2CO 3 (或NaHCO 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 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仪器 : 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步骤 :

注意事项:(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蒸馏和萃取(1)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处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现象: 随着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度后沸腾,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⑤溶液不可蒸干。 (2)萃取 原理: 用一种溶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仪器: 分液漏斗, 烧杯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使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2.知道对含有Ca2+、Mg2+、 2 SO杂质的物质提纯的方法 4 3.能够利用溶解性表格选取检验和提纯常见物质的试剂 4.能够合作设计提纯含有多种杂质的物质的实验方案,能够考滤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用量及试剂过量后的处理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等方式,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并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提纯含有多种杂质的物质的实验方案设计 教学手段:实验、投影 教学过程: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第一课时) 1.遵守实验室规则。 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1.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场所,必须严肃、认真。 2.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熟悉和遵守实验安全总则。 3.了解实验室水、电、气(煤气)总开关的地方,了解消防器材(消火栓、灭火器等)、紧急急救箱、紧急淋洗器、洗眼装置等的位置和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安全通道。 4.了解实验室的主要设施及布局,主要仪器设备以及通风实验橱的位置、开关和安全使用方法。 5.做化学实验期间必须穿长袖、长裤,戴防护眼镜或自己的近视眼镜。长发必须扎短或藏民于帽内,不准穿脱鞋。 6.严禁将任何灼热物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7.产生危险和难闻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8.取用化学试剂必须小心,在使用腐蚀性、有毒、易燃、易爆试剂(特别是有机试剂)前必须仔细阅读有关安全说明。 9.一切废弃物必须放在指定的废物收集器内。 10.使用玻璃仪器必须小心操作,以免打碎、划伤自己或他人。 11.禁止在实验室内吃食品、喝水、咀嚼口香糖。实验后,吃饭前必须洗手。 12.实验后要将实验仪器清洗干净,关好水、电、气开关和做好清洁卫生,实验室备有公用手套供学生使用。 13.一旦出现实验事故,如灼伤、化学试剂溅撒在皮肤上,应及时用药处理或立即用冷水冲洗,被污染的衣服尽快脱掉。 14.实验室所有药品不得携带出室外。用剩的有毒药品要还给教师。 15.在化学实验室里进行实验不允许嬉闹、大声喧哗,也不允许带耳机边听边做实验。 16.实验结束后,由老师签字,方可离开实验室。 17.任何有关实验安全问题,皆可问老师。发生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及时处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实验安全与基本操作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本节主要内容是实验安全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解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实验室了解无机物性质的最好方法,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最佳途径;通过实验可以感受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认识并研究能量的利用问题;通过实验还能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等问题。 本章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反应的教学理念。把它安排在第一章第一节,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的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二、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规则、安全措施以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认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3)学会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知道防液体倒吸的方法。 2.解析 本节课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并能正确的实验操作,在此基础上,对于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对于化学实验安全和基本操作应注意: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2.对于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和防液体倒吸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在理解其原理的基础上来帮助记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安全的认识,将以一些不注意实验安全而导致的事故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比较顺利的建立安全意识,借助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实物和实验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概念,克服由于概念比较抽象而理解时可能遇到的障碍。 五、教学过程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将下列图片中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所代表的意义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通过阅读教材上的插图,并结合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或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的关于化学危险品的知识,就会对以上标志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记忆也才能更牢固。 答案:A.爆炸品 B.易燃气体 C.易燃液体 D.易燃固体 E.自燃物品 F.氧化剂 G.剧毒品 H.腐蚀品 2.小明无意中将小铁钉掉在尘土中,小铁钉的颜色与尘土很接近,而体积又很小,他费力找也没找到,你能帮他出个好主意吗? 思路解析:铁能被磁铁吸引,所以可以考虑用吸铁石吸附小铁钉来找。 答案:用吸铁石来找。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2010重庆高考理综,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B.用镊子取出白磷并置于水中切割 C.把氯酸钾制氧气后的残渣倒入垃圾桶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再通氢气 思路解析:浓硫酸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A错;白磷易燃,切割时要用镊子取出置于水中,B正确;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后的残渣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燃烧(含强氧化剂),应妥善处理,C错;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先通氢气后点燃酒精灯,反应完成后,先撤酒精灯,后停止加热,故D也错误。

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

高一化学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卷2 班别:座号:姓名:分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O—16 H—1 K—39 S—32 Ca—40 C—12 N—14 Cl—35.5 Mn—55 Cu—64 Mg—24 P—31 Zn—65 1、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2、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一个物理量 B、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D、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 2SO 4 的物质的量是98g·mol-1 B、 H 2 SO 4 的摩尔质量为98 C、9.8g H 2SO 4 含有N A 个 H 2 SO 4 分子 D、6.02×1022个 H 2 SO 4 分子的质量为9.8g 4、在0.5L某浓度的 NaCl 溶液中含有0.5mol Na+,对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 B、该溶液中含有58.5g NaCl C、配制100 mL该溶液需用5.85g NaCl D、量取100 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 Na+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5、与50 mL 0.1 mol-1 Na 2CO 3 溶液中 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是 A、50mL 0.2mol·L-1的 NaCl 溶液 B、100mL 0.1mol·L-1的 NaCl 溶液 C、25mL 0.2mol·L-1的 Na 2SO 4 溶液 D、10mL 0.5mol·L-1的 Na 2 CO 3 溶液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分子大小决定。 B、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 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7、将40克NaOH溶于水中,配制成1L溶液,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1mol/L B、 0.5mol/L C、 4mol/L D、 1mol/L 8、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 B、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C、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到0.1g。 D、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 9、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 NH 4+含有的电子总数为10N A B、1mol Mg 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失去N A 个电子 C、28g N 2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D、在101KPa、25℃条件下,11.2L H 2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 10、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泥沙 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用水冲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11、所含分子数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A、 1gH 2 和1gN 2 B、 1molH 2 O和1gH 2 O C、 3.2gO 2 和4.8gO 3 D、 44gCO 2 和16gO 2 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最终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A、容量瓶事先未烘干 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C、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D、定容后,摇匀时有少量液体流出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任何气体都约是22.4L B、气体的摩尔体积是22.4L C、0℃ 1.01×105Pa时,2g H 2 的体积约是22.4L D、标准状况下1mol水体积约为22.4L 14、下列关于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②使用前要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③容量瓶可以用来加热④不能用容量瓶贮存配制好的溶液⑤可以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 溶液 A、①和② B、①②④ C、除了③ D、除了③⑤ 15、1mol CO 和 1mol CO 2 具有相同的 ①分子数②原子数③ C原子数④ O原子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 16、现有下列仪器:烧杯、铁架台(带铁圈)、三角架、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和蒸 馏烧瓶,从缺少仪器的角度分析,不能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A、过滤 B、蒸发 C、分液 D、萃取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磷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中磷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 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之比为14:1 C、32g氧气所含原子数目约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为11.2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2分,但只要错选一个,该小题为0分。)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只要它们的分子数相同,所占体积也一定相同 C、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的物质都是1mol D、在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是22.4L 19、若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常压下22.4 LH2含2N A个电子 B、N A个O2和N A个H2的质量比为16 : 1 C、1molH2O总共含有3N A个原子 D、71g Cl2变为Cl-可得到N A个电子 20、标准状况下,①6.72L NH 3 ②1.24×1023个 H 2 S ③5.6g CH 4 ④0.5mol HCl ,下列关 系正确的是 A、体积大小: ④>③>②>① B、原子数目: ③>①>④>② C、密度大小:④>②>③>① D、质量大小:④>③>②>① 21、在标准状况下,1L的密闭容器中恰好可盛放n个N 2 分子和m个H 2 分子组成的混合气体,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为()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1.要做到实验安全,应注意以下问题: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化学实验安全知识(1)防中毒事故: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五官以及皮肤的伤口侵入人体而引起中毒。为防止中毒,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应设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使空气畅通。使用、制备有毒气体和有烟雾的实验应在密闭系统或通风橱中进行,外加尾气吸收处理装置。②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存放食品,餐具不准带进实验室,实验完毕后要用水把手洗净。③皮肤上有伤口时,不能接触有毒物质,否则会经伤口进入人体而造成中毒。④不可品尝药品的味道。⑤误食重金属盐应立即服生蛋白或生牛奶。 (2) 防火灾事故: ①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②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③会用干粉及泡沫灭火器。④火警电话“ 119,急救电话“ 120”也可拨“ 110”助。 ⑤因电失火应先切断电源,再实施救火。 (3) 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玻璃割伤等其他“机械类”创伤,应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等,再用双氧水擦洗消毒,尔后敷药包扎。 ②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③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 拭去,再用水冲净;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 s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④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⑤液溴滴到手上,要立即擦去,再用酒精或苯擦洗。 ⑥汞洒落后,应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墙下部的排气扇。 ⑦磷灼伤,用CuSO4溶液涂抹伤处。⑧苯酚灼伤,先用乙醇洗涤,再用水冲洗。 (4) 常用急救方法: ①若吸入有毒气体,中毒较轻时,可把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温暖和安静,必要时可输氧,但不能随便进行人工呼吸;若中毒较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②若误服毒物,常用的方法是引起呕吐。催吐剂有肥皂水、1%硫酸铜溶液。误服毒物的急救和治疗一般由医务人员进行。 ③若有毒物质落在皮肤上,要立即用棉花或纱布擦掉,再用大量水冲洗。 (5)实验应该安全操作:首先应该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有关规章制度。其次在操作中应特别注意防爆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防倒吸。另外要注意废液的处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 复习1(学案)

单元复习 【知识框架】 【专题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涵义: 混合物的分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各种物质一一分开成为纯净物,并要求恢复物质的原来状态;物质的提纯则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杂质,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二者要求不同,这也是两种题型在解题中的区别。 2.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原则 在用化学进行分离与提纯时,所选用的试剂一般只能与杂质反应,提纯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试剂与杂质反应的生成物要易于与被提纯的物质分离。被提纯的物质要复原,尽量不减少。所选用试剂应尽可能易得到。即符合“多得”、“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的原则。 【注意】(1)在实际操作中,加入“适量”的试剂除去杂质是很难的。要彻底除去杂质,所选择的试剂必须过量。所以由所选择试剂过量而引入的新杂质也必须除去。 (2)对于分离与提纯的全过程,要求做到选择试剂合理,加入顺序正确,操作步骤简便,除去杂质彻底,并且尽可能地将杂质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1.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1)过滤法;2)蒸发法;(3)蒸馏法;(4)萃取和

分液法。 【例题1】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Zn2+、Hg2+、Fe2+、Ag+等四种离子。某学生利用实验室可以提供的药品和仪器,综合考虑有关因素(如反应速率、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设计从该污水中回收金属银的方案为: 实验室可以提供的药品:锌粉、铜粉、铁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提供的仪器:试管、烧杯、导管、铁架台(包括铁夹、铁圈、石棉网等)、酒精灯、U形管、启普发生器等。试填写下列空白: (1)第①、②步操作中需要的药品为:①;②。 (2)第③步操作的仪器必须连接装置,理由是。 (3)第④步操作必须的玻璃仪器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现象 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第④步操作开始时应该,结束时应该。实验过程中对多余氢气的处理方法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混合物的分离除杂质知识,对于汞的易挥发而引起的环境污染,要充分注意。银是不活泼的金属,可以用活泼的金属从溶液中置换出来,由于汞也不活泼,因此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汞,虽然汞易挥发,但汞蒸汽有毒。所以在加热回收时必须加一个冷凝装置。因为加热时银将变成氧化银,所以需要用氢气还原。 【答案】:⑴①铁粉;②稀盐酸或稀硫酸。⑵冷却回收;回收金属汞,防止汞蒸气污染环境。 ⑶试管、导管、酒精灯;棕褐色固体变为银白色,试管口有水滴;H2+Ag2O △ 2Ag+H2O。 ⑷先通H2,待H2充满试管后,再加热;先停止加热,继续通H2,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点燃。 【专题2】.物质的鉴别 1.物质的检验分为物质的鉴别、鉴定和推断三种情况。 物质的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征,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分析,将它们区分开来。物质的鉴定是指对未知物进行分析,确定物质的组成。进而确定它是什么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

高一必修一知识点一览表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滤一帖、二低、三靠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蒸发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 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 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 蒸馏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 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 体暴沸 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 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 萃取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 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 剂;③要易于挥发。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 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分 液漏斗 分液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从上 口倒出 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 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 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 作数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用的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主要步骤:⑴计算⑵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⑶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⑷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⑸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⑹振摇⑺定容⑻摇匀 容量瓶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②容 量瓶上只有刻线而无刻度。 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 或久贮溶液;③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左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3 标准状况STP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 5 摩尔质量M1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 6 气体摩尔体积V m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 7 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 推导出)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8 物质的量浓度C 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 B=n B/V n B=C B×V V=n B/C B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1.掌握规范的基本实验操作,会判断基本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2.学会选择适当的分离和提纯方法(物理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主要根据各种方法的应用条 件来选择。 3.注意基本仪器(如过滤器、冷凝管、分液漏斗、容量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4.能根据除杂原理和要求,正确选择试剂和设计试剂的顺序以及实验步骤。 5.学会有关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及相关概念的判断以及一些简单的计算。 6.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仪器、步骤和误差分析)。 7.能进行有关的简单计算。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过滤:除去溶液中的。如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1)操作要点 ①“一贴”:将折叠后的滤纸放入漏斗后,用食指按住,加入少量蒸馏水润湿,使紧贴,滤纸和漏斗内壁之间不留空隙。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以防止未过滤的 液体外溢。 ③“三靠”:漏斗颈末端紧靠,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玻璃 棒要抵住,使液体充分过滤;倾倒液体的烧杯嘴紧靠,使欲过滤的液体在玻璃棒的引流下流入漏斗。 (2)注意:若过滤后要得到洁净的不溶物,则需对沉淀物进行洗涤,方法是:向过滤器里加入适 量,使水面,待水滤去后,再加水洗涤,连续操作2~3次,直至沉淀物洗净为止。 2.蒸发原理:加热使溶剂蒸发而析出晶体,以得到溶质。 注意事项:(1)进行蒸发时,液体放置在蒸发皿中的量不要太多,以免加热时溶液溅出。 (2)在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以免。 (3)加热时,不能把水蒸干后再停止加热,待时停止加热,用余热把剩余的水蒸干。

3.蒸馏原理:蒸馏一般用于分离沸点较低的液体跟固体的混合物。使液体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1)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胶塞、牛角管(尾接管、接受器)、、胶管。 (2)操作步骤:加热蒸发,冷凝收集。 (3)蒸馏时的注意事项: ①蒸馏烧瓶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烧瓶中还要加入防止暴沸。 ②温度计下端水银泡应置于,测量逸出气体的温度。 ③冷凝水进出。 ④实验开始时,先开,后。实验结束时,先,后。溶液不可蒸干。 4.萃取与分液 (1)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 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 萃取剂要求: ①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要易于挥发。 (2)分液:下层的液体从放出,上层的液体从倒出,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 (3)分液漏斗的组成:分液漏斗的活塞、塞子及漏斗。分液漏斗上面的塞子同漏斗本身是配套的。使用分液漏斗前要检查。 (4)萃取与分液的步骤:①;②先加入溶液,再加入萃取剂,振荡;③静置分层; ④分液。 5.写出玻璃仪器的名称 图1-3-6 6.粗盐的提纯(填写空白)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讲义)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在实验中要注意防火灾、防爆炸、防倒吸、防污染、防暴沸、防堵塞等。 ※防倒吸安全装置 在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的处理;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2)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3)药品的存放一般遵循: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见光易分解药品放在棕色瓶中,少量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药品取用一般遵循“三不”原则、少量原则、不污染原则(3)气体收集方法有: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尾气处理方法有吸收法、燃烧法、收集法。(4)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有:液差法和加热法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分离与提纯分离提纯时的三个必须:加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必须最佳实验方案。四个原则:不增(新杂质);不减(被提纯物);易分(被提纯物与杂质);复原(被提纯物)。 知识点一:过滤:是分离不相溶的固体和液体物质的基本方法。 1.实验用品:漏斗架(或铁架台)、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 2.实验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滤纸贴紧漏斗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混合液低于滤纸边缘;小烧杯出液嘴靠近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颈紧靠大烧杯内壁。 知识点二:蒸发:蒸发是将溶液中的溶剂蒸发掉,得到溶质的分离方法 1.实验用品: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火柴。 2.注意事项: 液体放置在蒸发皿中的量不得超过容器体积的2/3,以免加热时溶液溅出;加热过程中一定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液体,以免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加热到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可停止加热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 实例:粗盐提纯和离子的检验 1.粗盐的提纯 说明:以上操作中第②和③两步可以调换,每步加入的试剂都是过量的,目的是要将杂质离子除干净。2.几种离子的检验 1.实验用品:铁架台、石棉网、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橡胶塞、橡胶管、木块、自来水等。 2.说明: (1)蒸馏烧瓶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球部容积的1/2,加热时不得将液体全部蒸干; (2)温度计的感温泡(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内的支管下沿处; (3)冷却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 (4)加几块碎瓷片可以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而剧烈跳动。 (5)开始收集到的液体因与某些器壁接触可能会引入杂质,因而弃去。 知识点四:萃取和分液 1.原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人教)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人教新课标)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思维导图】 推荐下载

推荐下载 【微试题】 1. [2014·全国卷]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B .2 L 0.5 mol·L -1 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推荐下载 C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 【答案】D 2.[2014·江苏卷]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 g 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 A B .0.1 mol 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 , D .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 【答案】A

3. 设n A为阿伏伽德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H2O含有10n A个质子 B.1 mol甲苯含有6n A个C—H键 C.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水含有n A个NH3分子 D.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 【答案】A 推荐下载

通过如下简化流程既脱除燃煤尾气中的SO2,又制得电池材料MnO2(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脱硫实现了____(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废弃物的综合利用B.白色污染的减少C.酸雨的减少 (2)用MnCO3能除去溶液中的Al3+和Fe3+,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25 ℃、101 kPa时, Mn(s)+O2(g)===MnO2(s)ΔH=-520 kJ/mol S(s)+O2(g)===SO2(g)ΔH=-297 kJ/mol Mn(s)+S(s)+2O2(g)===MnSO4(s)ΔH=-1065 kJ/mol 推荐下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