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十四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十四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十四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十四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概述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是导致顽固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之一。该疾病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发生病变从而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活性受抑制,典型临床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低血钾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大多数是由肾上腺醛固酮腺瘤引起,也可能是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及其他原因等。

流行病学

原醛是临床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之一。早于20世纪40年代人们已经证明肾上腺有一种具有潴钠作用的物质,1953年分离出醛固酮,1955年合成了这一激素。同年,Conn对一位34岁女性高血压、低血钾患者。否定了“失钾性肾炎”的诊断,而提出是有肾上腺皮质腺瘤分泌醛固酮增多所致,并得到了手术证实。Conn首先发现并报道这一种内分泌高血压类型,并命名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故又称Conn综合症。Conn早年曾推测约20%高血压由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致,但以后在美国其发病率占同期高血压患者的0.05%~2%,上海瑞金医院于1957~1989年共收治原醛症314例,占同期住院患者的2%。但随着肾上腺生理、生化及高精检出技术的进步,精确的实验室检查和先进的影像学诊断以及人们对该病认识的提高,使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更加容易和有效,偶发瘤患者检出率明显提高,肾上腺疾病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患病率有上升趋势,有外国学者已经提出,原醛已经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除肾脏病以外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生率可达15%~20%。按此比例推算在中国有高血压患者近1.3亿,其中应该约有1%的原醛患者,则应有130万,这部分患者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高血压,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极其重要。该症发病年龄

高峰为30~50岁,女性较男性多见。

病因及病理

根据病因病理变化和生化特征,原醛可分为以下5型:

1、肾上腺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发生在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并分泌醛固酮的良性肿瘤,即经典的Conn综合征。是原醛的主要病因,临床最多见的类型,占65%~80%,以单一腺瘤最多见,左侧多于右侧,双侧或多发性腺瘤仅占10%;个别患者可一侧是腺瘤,另一侧增生。肿瘤多为圆形或卵圆形,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边界,腺瘤主要由大透明细胞组成,这种细胞比正常束状带细胞大2~3倍。光镜下显示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网状带或致密细胞,以及大小不同的杂合细胞。杂合细胞表现了球状带和束状带细胞的特点,有些腺瘤细胞可同时存在球状带细胞弥漫增生。电镜下瘤细胞的线粒体嵴呈小板状,显示球状带细胞的特征。醛固酮瘤的成因不同,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浓度与血浆ACTH的昼夜节律呈平行关系,而对血浆肾素变化无明显反应。此型患者其生化异常及临床表现较其他类型典型。

2、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IHA),即特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发病率占成人原醛症的10~30%,占儿童原醛症之首。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其病理变化为双侧肾上腺球状带的细胞增生,可为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的皮质可见微结节和大结节。增生的肾上腺体积较大,厚度、重量增加,大结节增生于肾上腺表面可见金色结节样隆起,小如芝麻,大如黄豆,结节都无包膜,这是病理上和腺瘤的根本区别。光镜下可见充满脂质的细胞,类似正常的束状带细胞。结节大都呈散在分布,也可呈簇状。特醛症的病因尚不清楚。特醛症组织学上具有肾上腺被刺激的表现,而醛固酮合成基因并无突变,但该基因的表达增加且酶活性增加。特醛症患者的生化异常及临床症状均不如APA 患者明显,其中血浆醛固酮浓度与ACTH的昼夜节律不平行。

3、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lucocorticoid-remediable aldosteronism,GRA)又称为地塞米松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dexamethasone suppressible hyperaldosteronism,DSH)。自1966年Suther-land DjA 报道第一例以来,至1990年国外文献报道了50余例,国内也有个别报道和家系报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原醛症,约占1%。多于青少年起病,可为家族性或散发性,家族性患者多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遗传。肾上腺呈大、小结节样增生,其血浆醛固酮浓度与ACTH的昼夜节律平行。本症的特点是,外源性ACTH可持续刺激醛固酮分泌,而小剂量的地塞米松可抑制醛固酮的过量分泌,并使患者的血压、血钾和肾素活性恢复正常。其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发现,编码醛固酮合成的基因编码和编码11β羟化酶的基因发生非对等交换,并产生了一个新的嵌合基因;嵌合基因的5' 端为11β羟化酶受ACTH调节的序列,其3 ' 端为醛固酮合成酶的编码序列。嵌合基因转录翻译产物具有醛固酮合成酶的活性,但因其5' 端含有受ACTH调节的序列,可导致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受ACTH的调节并主要在束状带表达。当使用外源性皮质激素时,因反馈抑制了垂体ACTH的分泌,嵌合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醛固酮的分泌也降低,故给患者外源性的地塞米松,可较满意的控制病情。

4、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primary adrenal hyperplasia,PAH)约占原醛症的1%。Kater在1982年发现有4例介于APA和IHA之间的病理,其病理形态上与IHA相似,可为单侧或双侧肾上腺球状带增生,但其生化改变与APA相似。本症对螺内酯治疗有良好的反应,肾上腺单侧或次全切除可纠正醛固酮过多的症状和生化异常。

5、醛固酮生成腺癌(aldosterone-producing carcinoma,APC)它是肾上腺皮质腺癌(adrenal cortical carcinoma)的一种类型,约占原醛症的1%~2%,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但以30~50岁多发。在文献报道中也有将异位醛固酮分泌瘤和癌(ectopic aldosterone producing adenoma)归入原醛症中的一个类型,极为罕见,可发生于肾脏、肾上腺残余组织或卵巢。

病理生理

不论任何病因或类型所致的原醛,其病理生理变化均由超生理需要量的大量醛固酮所致,主要表现为高血钠、低血钾、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抑制、以及碱中毒。

临床上醛固酮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盐皮质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以及对钾离子的排泄。原醛患者可分泌大量醛固酮,发挥上述效应:(1)使钠离子重吸收增加,尿钠排出减少,钠代谢呈现正平衡。体内钠潴留导致细胞外液增多、血容量增多;(2)细胞外液中钠离子的浓度增高后,钠离子向细胞内转移,血管壁细胞内的钠离子浓度增高,可使管壁对血中去甲肾上腺素等加压物质的反应增强;(3)动脉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内的钠离子浓度增加,导致细胞内钠水潴留、血管壁肿胀、管腔狭窄、外周阻力增加。由于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血压顽固性升高,按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应用非醛固酮拮抗剂类降压药物不能将患者的血压控制于目标水平。

当血钠浓度增高和细胞外液扩张达到一定程度时,心房内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心房肌分泌心钠素(ANP)。ANP是一种排钠、利尿、降血压的循环激素,它的分泌受血中钠浓度和血容量的影响,血钠浓度升高或者血容量增减均能刺激心房内压力感受器,使心房肌细胞释放ANP。ANP分泌增多继而抑制肾近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使达到远曲小管的钠离子浓度增加,超过醛固酮作用下远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能力,尿钠排泄增加,从而代偿了大量醛固酮的钠潴留作用,使钠的代谢达到近乎平衡的状态,不再继续钠水潴留,因而避免或减少细胞外液进一步扩张所致的恶性高血压、水肿、心力衰竭等的发生。此种在大量醛固酮作用下,肾小管摆脱醛固酮的影响,不再继续出现显着钠潴留,成为对盐皮质激素的“脱逸”现象。ANP还可以抑制肾小球旁细胞肾素的分泌及肾上腺皮质醛固酮的分泌,并能对抗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作用。

醛固酮的排钾作用与其钠重吸收的作用密切相关。醛固酮促进肾远曲小管排钾作用,

受到远曲小管钠离子浓度的影响,远曲小管内钠离子含量越高,尿中钾离子排除越多。反之肾远曲小管内钠离子的含量减少,钾离子分泌减少,尿中的钾离子排出亦减少。所以当钠摄入减少或近曲小管钠重吸收增加,达到远曲小管的钠减少时,醛固酮的排钾作用即明显减弱。尿钾排出是一个被动过程,当远曲小管腔内的钠离子被重吸收后,肾小管腔内液的电离子呈负性状态,此时,小管细胞内的阳离子钾离子和氢离子即随着电化学梯度被分泌至小管腔内液中而随尿排出。原醛患者由于大量醛固酮促进远曲小管的钠重吸收增加,故钾排泄亦增加,尿中大量失钾,导致机体严重缺钾,出现一系列因缺钾而引起的神经、肌肉、心脏、肾脏及胰腺的功能障碍。而且,钾的排泄不受“脱逸”的影响而减少,这是由于钠“脱逸”是在ANP的作用下,近曲小管的钠重吸收减少,而并非远曲小管中钠重吸收减少所致,故远曲小管中钠重吸收以及钠-钾交换不变,钾仍然不断丢失。因此原醛患者高血钠不明显,但低血钾却非常普遍。细胞内大量钾离子丢失后,此时细胞外液的钠离子和氢离子进入细胞内,钠离子和氢离子由细胞内排除的效能降低,故细胞内钠离子和氢离子增加,细胞外液氢离子减少,引起细胞内液pH下降呈酸性,细胞外液的pH上升,呈碱性。

在临床常见由其他原因(如厌食、呕吐、腹泻)引起体内缺钾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钾离子含量减少,于是远曲小管内的钠-钾交换减少,钠-氢交换增加,尿呈酸性,而在原醛患者中,尽管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缺钾,但由于醛固酮的保钠排钾作用,远曲小管中钠-钾交换仍被促进,钠-氢交换则被抑制,肾小管细胞分泌氢离子减少,故尿不成酸性,而呈中性,甚至弱碱性。因此细胞内液酸中毒,细胞外液碱中毒及碱性尿就成为原醛症的特征之一。碱中毒是细胞外液游离钙减少,加上醛固酮促进尿镁排除,故血镁降低。同时原醛症患者高血容量,使入球小动脉的球旁细胞的压力感受器兴奋性增高,抑制肾小球旁器细胞分泌肾素,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的生成。故呈现典型的低肾素原醛症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不论何种原因的原醛症,其临床表现均是由于醛固酮分泌过量所致。原醛症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早期,仅有高血压期,此期无低血钾症状,醛固酮分泌增多及肾素系统活性受抑制,导致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上升,利用此指标在高血压人群中记性筛查,可能发现早期原醛症病例;(2)高血压、轻度钾缺乏期,血钾轻度下降或呈间歇性低血钾或在某种诱因下(如使用利尿剂、或因腹泻)出现低血钾;(3)高血压、严重钾缺乏期。出现肌麻痹。

1、高血压是原醛症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临床表现酷似原发性高血压,有头痛、头晕、乏力、耳鸣、弱视等,患者多在门诊内科就诊,较易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可早于低血钾症2~7年出现,大多表现为缓慢发展的良性高血压过程,早期呈轻-中度高血压(150~170/90~109mmHg),随着病程的进展,血压逐渐升高,典型患者的血压呈现顽固性高血压,有的患者舒张压可高达120~150mmHg。少数表现为恶性进展,使用除安体舒通以外的常规降压药物通常疗效不明显。眼底病变常与高血压程度不相平行,但同样可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原醛患者虽然因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增高,但因“脱逸”现象的产生,使多数原醛患者的高血压呈良性经过,且不出现水肿。APA患者夜间血压呈“杓型”下降,似乎存仍存在昼夜节律,GRA型患者常有母系高血压病史。

2、低血钾在顽固性高血压病例中伴有自发性低血钾,且不明原因尿钾异常增高者,应首先考虑原醛的诊断。血钾在疾病早期可正常或持续在正常低限,临床无低血钾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病程延长,血钾持续下降,80%~90%的患者有自发性低血钾,在APA型患者中较为突出,而在IHA和地塞米松可抑制型的原醛患者中可不明显或缺如。部分患者血钾正常,但很少>4.0mmol/L,进高钠饮食或服用含利尿剂的降压药物后,可诱发低血钾发生。在临床可见到原醛的患者由于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或吲哒帕胺而诱发的严重低血钾。多数患者由于低血钾缓慢发生,临床无任何低血钾的症状出现,仅少数患者有低血钾临床症状发生,血钾多低于3.0mmol/L。

(1)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低血钾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为肌无力和周期性麻痹。常突然发生,初发有麻木感、蚁走感,继而多在清晨起床时突然感双下肢不能自主移动,反射降低或消失,双侧对称,重则可累及双上肢甚至发生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及吞咽困难。当胃肠平滑肌也呈迟缓状态,患者有食欲不振、腹胀、嗳气,亦为低血钾的常见症状。上述症状持续时间不定,短则数小时,长则数日至数周不等,发作较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必须及时抢救,给予口服或静脉补钾治疗,方可缓解。血钾越低,麻痹发生的概率越大。当细胞外液低钾明显,细胞内液低钾不明显时,则更容易出现麻痹。部分患者可以有肢端麻木,手足搐搦及肌肉痉挛,亦可与阵发性麻痹交替出现。在低血钾严重时,由于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上述症状不出现或比较轻微,而经过补钾后,神经肌肉应激功能恢复,手足搐搦和痉挛变得明显。体检可见Trousseaus征及Chvostek征阳性。这是由于低钾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使血中游离钙减少,加之醛固酮有促进钙镁排泄的作用。

(2)肾脏表现:由于长期大量失钾。细胞内低钾、高钠和酸中毒,使近曲小管细胞空泡变性,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颗粒样变性,形成失钾性肾病。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引起多尿、夜尿增多。夜尿增多还与原醛患者尿钠排泄的昼夜规律颠倒有关。正常状态下,因体位关系,大多数钠在白天排泄,而原醛患者多在夜间排泄。醛固酮过多使尿钙及尿酸排泄增多,易发生肾结石及泌尿系感染。

(3)心血管系统表现

①心肌肥厚:原醛患者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左心室肥厚,而且发生早于其他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与患者年龄、平均血压及血浆醛固酮浓度相关。有研究者发现原醛患者血浆中内源性洋地黄物质(EDLS)升高,而病因去除后,EDLS恢复正常,心肌肥厚亦逐渐得到改善,因此认为EDLS可能与心肌肥厚有关。

②心律失常:低血钾引起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严重者可发生心室纤颤。心电图主要为低血钾表现,如Q-T间期延长、T波增宽、低平或倒置、U 波明显、T-U融合成双峰等。

③心肌纤维化与心力衰竭;研究表明,醛固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会引起心肌重构、心腔扩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4)糖耐量异常:低血钾可抑制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20%~50%的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多数表现为糖耐量降低,少数可出现糖尿病。有研究表明,醛固酮过多可接影响胰岛素活性,即使血钾正常,增多的醛固酮亦可使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5)儿童原醛症:可因长期缺钾而出现生长发育障碍,患儿瘦小、肌力差。一半高血压较为严重,病情往往呈恶性发展,除视网膜血管病变外,还可以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诊断

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患者,继发性高血压较多见。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如果应用常规降压药物效果不佳;同时伴有多饮,夜尿多;特别是伴有自发性低血钾及周期性麻痹等临床表现时;高血压患者使用排钾利尿剂易诱发低血钾者;以上几种情况应高度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做进一步检查予以确诊或排除原醛。

由于许多药物和激素可影响RAAS系统的调节,故在检查前须停服所有药物,包括安体舒通和雌激素6周以上,赛庚啶、吲哚美辛、其他利尿剂2周以上,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拟交感神经药、肾上腺素能阻滞剂1周以上。个别病人如果血压过高,在检查期间可选用α受体拮抗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等药物控制血压,以确保患者安全。

1、确诊条件当患者具有高血压(一般血压呈现顽固性升高)、影象学有或无肾上腺形态的改变,又同时具备以下三项条件则原醛症可确诊:

(1)低血钾及不适当的尿钾排泄增多:实验室检查,大多数患者的血钾在2~3mmol/L 或略低于3.5mmol./L,但病程短且病情较轻者,血钾可在正常范围内。血钠多处于正常范围或略高于正常。血氯化物正常或偏低,但总钙正常。血镁常轻度下降。

①平衡餐试验:由于发病早期或病情较轻及钠盐摄入量的不足,血钾水平可明显波动。高钠摄入时血钾偏低,严格限制钠时血钾上升。为排除不同饮食习惯的干扰,可采用本试验。即普通饮食条件下,将每日钠、钾摄入量分别控制在160mmol和60mmol共8天。于第5、6、7日抽血检测,查电解质等,分别留24h尿检测尿钾、尿钠、ph值;第8日清晨抽血测血浆醛固酮浓度及尿醛固酮浓度。原醛患者血钠为正常高水平或略高于正常,尿钠小于150mmol/L,也可大于160mmol/L,表现为脱逸现象。同时血钾代谢呈现负平衡,血钾小于3.5mmol/L、尿钾大于25mmol/24h(或血钾小于3.0mmol/L、尿钾大于25mmol/24h)提示患者存在不适当尿钾排泄增多,尿路失钾。此外血中PH值可高于正常,而尿pH值呈中性或弱碱性,表现为反常性碱性尿。

②高钠试验;有资料报道,在APA患者中有12%和在IHA患者中有50%血钾水平可高于

3.5mmol/L,故平衡餐试验如无明显低血钾,但又高度怀疑原醛时,应采取高钠试验激发低钾发生。将每日钠摄入量增加至240mmol,血钾仍为60mmol,连续7天,每日监测血压,第5、6、7天抽血,测血中电解质,并留24h尿检测尿中的钠、钾、pH值,第七天同时测血及24h尿中的醛固酮含量。原醛患者醛固酮的分泌呈高度自主性,不受钠摄入的抑制,当钠摄入量增加时,到达肾远曲小管的钠离子量增加,在醛固酮作用下钠重吸收增加,钠-钾交换促进尿钾排泌增加,血钾下降,血压增高,原醛的症状及生化变化变得显着,血及24h尿醛固酮不受抑制。严重高血压患者给予高钠试验时应注意监测血压及心功能,避免发生危险。

③低钠试验;低尿钾或平衡餐试验有明显低血钾,则应进行低钠试验。将患者每日的钠摄入量限制在10~20mmol,钾为正常摄入量60mmol,连续7天,每日监测血压,第5、6、

7天抽血,测血中电解质,并留24h尿检测尿中的钠、钾、pH值,第七天同时测血及24h 尿中的醛固酮含量。原醛患者在低钠条件下到达肾远曲小管的钠量很少,钠-钾交换减少,尿钾排出减少,血钾有所上升。单纯肾脏疾病而伴有失钠失钾症状的患者,因肾小管功能已经破坏,无能力潴钠,故即使限制钠的摄入量,尿钠排泄仍不减少,尿钾排泄的较少也不显着。

④安体舒通试验;在平衡餐试验后,如患者低钾,则应进行此试验。口服安体舒通25~75mg,4次/日,连续7日,每日监测血压,第5、6、7天抽血,测血中电解质,并留24h尿检测尿中的钠、钾、pH值,第七天同时测血及24h尿中的醛固酮含量。安体舒通可拮抗醛固酮对远曲小管的作用,醛固酮增多的患者通常在服药近1周时就有尿钾明显减少,血钾上升,血钠下降,同时肌无力症状缓解。在服药3~5周后,原醛患者血压多可下降。

(2)醛固酮分泌增多且不受抑制:由于醛固酮分泌易受体位、血容量及钠浓度的影响,单独测定基础醛固酮水平由于假阳性的结果,对原醛的诊断价值有限,需要采取抑制试验,以证实醛固酮分泌增多且不受抑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①高钠抑制试验:正常人尿醛固酮小于28nmol/(L ·24h),血醛固酮小于276.7pmol/L (10ng/dl)原醛患者高于此值。比较平衡餐及高钠试验期间患者血及尿醛固酮的测定值,如两者之间无明显变化,则提示该患者醛固酮分泌不受高钠抑制。

②盐水抑制试验:在平衡餐基础上,清晨患者于平卧位抽血测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ATⅡ及血钾,然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00ml静脉滴注,在4小时内滴注完毕,患者保持平卧位抽血复查上述项目。正常人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注射液后,血浆醛固酮水平下降50%以上,血浆肾素活性也被抑制,但原醛患者,特别是APA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仍大于276.7pmol/L(10ng/dl),不被抑制;而IHA患者,可出现假阴性反应,即醛固酮的分泌受到抑制。在进行此试验时,必须先将血钾补充至3.5mmol/L以上才能进行,因为严重低钾

可抑制醛固酮分泌,使醛固酮测定值处于临界水平,甚至正常范围。对恶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宜进行此试验。

③氟氢可的松试验:测血中基础醛固酮水平及24h尿中的醛固酮排泄量,口服氟氢可的松1mg/24h,共3d,复查血及尿中的醛固酮水平,与服药前对照。正常人服药后血、尿醛固酮水平显着降低,而原醛患者则无明显变化。

④卡托普利抑制试验:清晨卧位抽血测血中醛固酮及血浆中肾素活性,给予卡托普利25mg口服,2h后于坐位抽血复查血中醛固酮及肾素活性。由于卡托普利抑制了ATⅡ的生成,正常人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被抑制到416pmol/L(15ng/dl)以下,而原醛患者则不被抑制。

(3)血浆肾素活性降低及对刺激试验无反应:血、尿醛固酮水平增加和肾素活性降低是原醛的特征性改变。但正常情况下肾素活性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立位、血容量减少及低钠等均能刺激其增高,所以必须动态观察血浆肾素活性的变化,体位及速尿激发试验以及低钠试验是较为常用的的激发试验方法。

①体位及速尿激发试验:普食卧位过夜,次日8:00空腹卧位采血后,立即静脉推注速尿40mg(正常体重者,体重较轻者或儿童严格按0.7mg/kg计算,超重者亦不超过40mg),然后嘱患者站立位活动2h后再次采血,分别测定两次样本中肾素活性。

②低钠试验:清晨平卧位采血测定血浆肾素活性作为对照,给患者低钠饮食(钠摄入量20mmol/d)共5d,并于第五天让患者站立4h后再次采血。原醛患者血浆肾素活性不受体位、利尿剂及低钠饮食影响,于激发试验后肾素活性无明显变化。

但仅依靠PRA或血、尿醛固酮水平还不足以明确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故1981年日本学者就提出利用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来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临床观察资料显示ARR比值(血浆肾素活性/血浆醛固酮)比单独肾素活性和血浆醛固酮更有诊断原醛的参考价值,2003和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推荐ARR比值大于50应做为筛查原醛的条件。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病因诊断因大多数原醛患者不需要手术治疗,而肾上腺醛固酮腺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故病因类型诊断十分重要。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程序,须综合分析多种检查结果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1)整体病情:通常APA、APC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生化变化较IHA患者明显,而PAH患者则介于两型之间。GRA患者有家族病史,临床表现较轻,较少出现自发性低血钾。

(2)体位试验:平衡饮食1周后,与上午8:00卧位取血,然后站立4h,再取血测醛固酮浓度。APA患者基础血浆醛固酮明显升高,多超过554pml/L(20ng/dl),取立位后无明显上升或反而下降。这是由于APA患者醛固酮大量分泌,血容量明显扩张,强烈抑制RAAS系统的活性,即使站立4h也不足以激发肾素活性的增加。IHA患者基础血浆醛固酮仅轻度升高,立位后明显升高,至少超过基础值的33.3%。PAH和GRA患者的体位表现与APA 患者相似,少数对肾素有反应的APA也可能与IHA相同。

(3)血浆中18-羟皮质酮测定:APA患者于上午8:00抽血查血浆中18-羟皮质酮基础水平大于28.86nmol/L(100ng/dl)(正常人为10.1±6.5ng/dl),IHA患者低于此值。这是因为APA患者钾严重缺乏,使得醛固酮合成的最后步骤18-羟皮质酮脱氢变为醛固酮的速度减慢,使18-羟皮质酮增高,而IHA患者缺钾相对较轻,受此影响较小。

(4)赛庚啶试验:患者清晨卧位顿服赛庚啶8mg,于服药前30min及服药后30、60、90、120min抽血检测血浆醛固酮浓度。如服药后,血浆醛固酮浓度下降0.11nmol/L(4ng/dl)或较基础值下降30%以上者为阳性,多数IHA患者在服药后90min下降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赛庚啶为血清素拮抗剂,而血清素可兴奋醛固酮分泌。原醛患者,血清素能使神经元的

活性增高,导致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的醛固酮分泌增加,当口服赛庚啶后血清素受到抑制,故血浆醛固酮浓度下降。而APA患者的醛固酮分泌有自主性,不受血清素调节,服药后血浆醛固酮浓度无明显变化。

(5)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当已明确诊断为原醛患者又考虑为GRA型患者,进行此项试验。每日给患者口服地塞米松2mg,数日后血中醛固酮浓度就可下降至正常水平,高血压和低血钾的表现可在服药10d内达到改善甚至恢复正常。以后给患者小剂量的地塞米松(0.5mg/d)治疗,可使患者维持正常状态。有的学者认为以服药后血浆醛固酮水平低于4ng/dl为临界点,诊断G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和100%。APA及IHA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也可一过性被抑制,但一般不能降至正常水平,而且被抑制的时间较短,服药2周后,醛固酮的分泌即不能再被地塞米松抑制,血中醛固酮浓度又恢复正常。

此外原醛患者如CT检查正常,体位试验时血浆中醛固酮的水平与APA相仿,呈下降趋势,且地塞米松不能抑制时则应考虑PAH。

辅助检查

1、肾上腺薄层CT扫描:诊断肾上腺形态学改变特异性较高,尤其薄层增强螺旋CT扫描更增加了诊断的特异性。并被推荐用于鉴别原醛的类型。可观察肾上腺形态,并能检测出直径为10mm左右的APA。APA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完整,由于腺瘤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脂质,所以表现为低密度(-33~28Hu)。当发现单侧肾上腺直径大于1cm的等密度或低密度占位影时,提示APA,但应注意鉴别突出于肾上极的小囊肿。扭曲的脾脏血管、由于部分容积效应产生的结节影等。肾上腺增强CT扫描其诊断准确率在70%~90%。如果占位直径大于3cm(尤其大于6cm),外形不规则,流体内部不均质,则APC可能极大。分泌醛固酮的腺瘤的CT值低于分泌皮质醇的腺瘤和嗜铬细胞瘤。多数IHA患者可显示肾上腺正常或一侧、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边缘平直或饱满,其密度较致密。如为结节样增生则与腺瘤难以

鉴别。

2、双侧肾上腺静脉插管分别采血测定醛固酮:此项检查已成为原醛分型定侧的金标准。对于激发试验阴性的原醛症,包括ATⅡ反应型APA,或CT扫描为直径小于5mm的微小APA,需进行此项检查。若一侧肾上腺静脉血中的醛固酮是对侧的2倍以上,或两侧浓度相差554pmol/L(20ng/dl),则高的一侧为APA。若双侧肾上腺静脉中的醛固酮均增高,但浓度仅仅相差20%~50%,可诊断为IHA。但因该项检查属有创检查,操作难度较大,会有血栓形成、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尤其基层医院尚无法开展此项检查,故对于有典型临床表现及CT等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定位诊断的病例,则无需做此项检查。

3、肾上腺彩超:据我科临床经验,B超对于较小的肾上腺占位(直径小于1-1.5cm)检测率较低,对于较大直径的占位诊断阳性率较高。B超若做为体检项目筛查肾上腺有无病变时即使已生长有直径小于1-1.5cm的病变,通常阳性率也较低。所以B超检查不能做为排除或确定肾上腺病变的唯一检测手段。

4、MRI:对APA的诊断特异性高,准确性为85%。但MRI检查并不优于薄层增强CT扫描。

5、131I化胆固醇肾上腺扫描:此项检查适用于对生化检查提示原醛,而CT检查不能确诊的患者,并对APA与IHA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根据131I标记的胆固醇在肾上腺内转化为皮质激素的原理,用核素扫描法可显示腺瘤及增生组织中131I浓集的部位。如一侧肾上腺有放射性浓集,提示该侧有腺瘤。一般腺瘤在1cm以上者,90%能做出正确定位。如两侧均有放射性浓集,提示为双侧增生,符合率70%。有时两侧肾上腺的放射性浓集不对称,一浓一淡,可给予地塞米松1mg qid po,3d后再给予核素示踪剂,检查期间继续口服地塞米松。APA患者于48~72h,患侧肾上腺有放射性浓集而对侧没有。原醛患者72~120h后多

表现为双侧肾上腺均有轻度的放射性浓集。本项检查对直径小于1~1.5cm的肾上腺结节缺乏敏感性。而APC患者因瘤体中无核素浓集,故不能诊断。

鉴别诊断

1、原发性高血压:在使用排钾利尿剂,又未及时补钾,或因腹泻。呕吐等病因出现低血钾,尤其是低肾素型患者,需与原醛进行鉴别诊断。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醛固酮不高,普通降压药物治疗有效,由利尿剂引起的低血钾,停药后血钾可恢复正常。

2、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肾动脉狭窄及恶性高血压:此类患者一般血压比原醛患者更高,病情进展快,常伴有明显的视网膜损害。恶性高血压患者往往于短期内发展为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狭窄的患者约1/3在脐上2cm~7cm及脐两侧各2.5cm范围内可听到血管杂音,怀疑肾动脉狭窄时可选用肾动脉增强CT扫描,该项检查诊断肾动脉狭窄阳性率较高,属无创检查,与DSA阳性符合率达95%双肾ECT、彩色B超均可协助诊断。肾动脉DSA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另外,此类患者的肾素活性一般是高于正常的,可与原醛相鉴别。

(2)失盐性肾炎或肾盂肾炎晚期:常有高血压伴低血钾,故有时与原醛不易区别,尤其是原醛后期有上述并发症者。但肾炎或肾盂肾炎晚期往往肾功能损害严重,伴有酸中毒和低钠血症。低钠试验不能减少尿钾,不能引起血钾上升,血压也不会下降。安体舒通试验不能纠正低钾与高血压。血浆肾素活性增高可证实诊断为继发性醛固酮增高。

3、其他肾上腺疾病

(1)皮质醇增多症:尤其是腺癌或异位ACTH综合征所致者,但有其原发病的各种症状、体征及恶病质可以鉴别。

(2)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如11β-羟化酶和17α-羟化酶缺陷者都有高血压和低血钾。前者高血压、低血钾系大量脱氧皮质酮引起,于女性引起男性化,于男性引起性早熟。后者雌雄激素、皮质醇均降低。女性性发育不全,男性呈假两性畸形。

4、其他:假性醛固酮增多症(Liddle综合征)、肾素分泌瘤、Battery综合征、服甘草制剂及避孕药等均可引起高血压和低血钾。RAAS系统检查,现病史和家族史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

原醛的治疗取决于病因。APA应及早手术治疗,术后大部分患者可治愈。PAH单侧或次全切除术亦有效,但术后部分患者症状复发,所以近年来多采用药物治疗。APC早期发现、病变局限、无转移者,手术可有望提高生存率。IHA及GRA宜采用药物治疗。如临床难以确定是腺瘤还是增生,可行手术探查,亦可药物治疗,并随访病情发展、演变,根据最后的确诊诊断决定最终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APA首选手术治疗,患者年龄越小。PRA越低、术前血压对安体舒通反应越敏感,手术治疗效果越好。术后血钾可在数日内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改善,术后有部分患者的血压仍需要降压药物控制,原因可能系病程较久,心脏肥厚,血管硬化较重等造成血压升高。有报道称治愈率达90%,但远期治愈率仅为69%。对PAH患者做肾上腺次全切除术的效果不如腺瘤效果好,只有一部分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对病情不能缓解或一度好转后又复发者,宜采用药物治疗。APC首选手术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15%~47%,术后可用顺铂进行化疗。

2、药物治疗。凡确诊IHA、GRA及手术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或不愿手术、不能耐受手术的APA患者均可用药物治疗。

(1)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是治疗原醛的首选药物,它在远曲小管远端和皮质集合管与肾小管细胞胞浆及核内的受体结合,与醛固酮竞争抑制,干扰醛固酮的作用,抑制钠的重吸收并减少钾的分泌,拮抗醛固酮保钠排钾的作用,最终缓解由醛固酮增多所致体内钠水潴留进而有效循环血量增加而引发的血压升高。但安体舒通并不影响醛固酮的分泌,当体内醛固酮过多时,安体舒通作用特别明显,但血浆中的醛固酮浓度基本没有变化。

(2)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可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并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减少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3)ACEI:可使醛固酮分泌减少,改善钾的平衡并使血压下降。与安体舒通联合应用时,可能会引起高钾血症。我们在临床上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联合应用安体舒通与ACEI或ARB类降压药控制患者的血压,最初严密观察患者的血钾、血尿素氮和肌酐,前2周每3天检查1次,之后可每2周检查1次,若正常可每1-2月检查1次。对于未手术治疗的APA, 我们应用维持剂量的安体舒通如每天20-40mg,与常规剂量的ACEI或ARB类合用3-4年,随访中并未发现有高血钾情况的发生,也未见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的情况。可能与患者体内长期缺钾或排泄钾过多有关。

(4)抑制醛固酮合成的药物:氨基导眠能,能阻断胆固醇转变为孕烯醇酮,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受抑制。酮康唑,为咪唑衍生物,大剂量时可阻断细胞色素P450酶,干扰肾上腺皮质的11β-羟化酶和胆固醇酶链裂酶的活性,可减少醛固酮的生成,但此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大,长期应用有待观察。

(5)垂体因子抑制剂:赛庚啶为血清素抑制剂,可抑制垂体POMC类衍生物的产生,使患者醛固酮水平明显降低,用于治疗增生型原醛症。但对血钾和血压的影响极其长期疗效仍有待观察。

(6)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对GRA患者有效。但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测电解质的变化,

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参考文献

(1)佟万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见:郑德裕主编,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44~255

(2)王建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伯生,肾上腺切除术。见马腾骥主编,现代泌尿外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61~775,1036~1040

(3)苏欣,廖二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见:廖二元,楚超主编,内分泌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08~920

(4)罗邦尧,赵永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见:陈国伟主编,高级临床内科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765~1777

(5)赵勇,刘力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见:刘力生主编,高血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33~651

(6)Thakkar RB,oparil S. Primary aldosteronism: apractical approach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clin Hypertens,2001,3:189

(7)Davil N O,Willian J K .The adrenal cortex,In Wilson JD,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9th ed Philadelphia:WB Saunders Company,1998:595~598

(8)Loriaux DL,the adrenal cortex. In:Goldman and Bennet,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21th ed.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Company ,2000:1250~1257

(9)Reincke M.Adrenocotrical Tumors and oncogenes.in Margiois A N ,chrousos G

P, Contemporary Endocrinology Adrenal Disorders.Totowa,NewJersay:Human Press Inc 2001:219~230

(10) Racine Mc,Douville P, Lebel M. Functional tests for primary aldosteronism: Value of Captopil supprension ,Cur Hypertens Rep,2002,4(3) :245

(11) Bernini G, Moretti A ,Argenio G,et al.primary aldosteronism without discontinuing hypertensive medications:plasma aldosterone_renin ratio.Am J Kidney DIS,2001,37:699

(12) Minowada S,Fujimura T,Takanashi N, et alcomputed tomography-guided percutaneous acetic acid injection therapy for functioning adrenocortical adenoma.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3,88(12):5814

第十四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十四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概述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是导致顽固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之一。该疾病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发生病变从而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活性受抑制,典型临床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低血钾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大多数是由肾上腺醛固酮腺瘤引起,也可能是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及其他原因等。 流行病学 原醛是临床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之一。早于20世纪40年代人们已经证明肾上腺有一种具有潴钠作用的物质,1953年分离出醛固酮,1955年合成了这一激素。同年,Conn对一位34岁女性高血压、低血钾患者。否定了“失钾性肾炎”的诊断,而提出是有肾上腺皮质腺瘤分泌醛固酮增多所致,并得到了手术证实。Conn首先发现并报道这一种内分泌高血压类型,并命名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故又称Conn综合症。Conn早年曾推测约20%高血压由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致,但以后在美国其发病率占同期高血压患者的0.05%~2%,上海瑞金医院于1957~1989年共收治原醛症314例,占同期住院患者的2%。但随着肾上腺生理、生化及高精检出技术的进步,精确的实验室检查和先进的影像学诊断以及人们对该病认识的提高,使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更加容易和有效,偶发瘤患者检出率明显提高,肾上腺疾病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患病率有上升趋势,有外国学者已经提出,原醛已经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除肾脏病以外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生率可达15%~20%。按此比例推算在中国有高血压患者近1.3亿,其中应该约有1%的原醛患者,则应有130万,这部分患者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高血压,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极其重要。该症发病年龄高峰为30~50岁,女性较男性多见。 病因及病理 根据病因病理变化和生化特征,原醛可分为以下5型: 1、肾上腺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发生在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并分泌醛固酮的良性肿瘤,即经典的Conn综合征。是原醛的主要病因,临床最多见的类型,占65%~80%,以单一腺瘤最多见,左侧多于右侧,双侧或多发性腺瘤仅占10%;个别患者可一侧是腺瘤,另一侧增生。肿瘤多为圆形或卵圆形,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边界,腺瘤主要由大透明细胞组成,这种细胞比正常束状带细胞大2~3倍。光镜下显示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网状带或致密细胞,以及大小不同的杂合细胞。杂合细胞表现了球状带和束状带细胞的特点,有些腺瘤细胞可同时存在球状带细胞弥漫增生。电镜下瘤细胞的线粒体嵴呈小板状,显示球状带细胞的特征。醛固酮瘤的成因不同,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浓度与血浆ACTH 的昼夜节律呈平行关系,而对血浆肾素变化无明显反应。此型患者其生化异常及临床表现较其他类型典型。 2、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IHA),即特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发病率占成人原醛症的10~30%,占儿童原醛症之首。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思路详解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思路 患者中年男性,既往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病史,在常规健康评估期间发现,尽管已使用赖诺普利(40mg/d)和维拉帕米(180mg/d)治疗,但患者血压仍高达183/116mmHg。患者既往曾使用过氢氯噻嗪治疗,大约1月前因低钾血症停用,此外,也曾使用阿替洛尔治疗,2个月前停用。 作为继发性高血压实验室检查的一部分,给予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和血浆肾素活性检查(表1)。 表1 患者最初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你如何解释这些检查结果? A 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B 提示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但仍需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来确诊。 C 提示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但确诊需要进行醛固酮抑制试验。 D 这个结果不可靠,ARR应在停用赖诺普利1月后再测量。 答案是C,提示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但确诊需要进行醛固酮抑制试验。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以醛固酮过度分泌为特征,所有高血压患者中5%–13%可能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当前推荐的筛查试验是测量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和血浆肾素活性(PRA),计算醛固酮–肾素比值(ARR或PAC/PRA比值)。尽管尚无异常PAC/PRA比值的确切阈值,目前最常采用患者PAC>15ng/dl 时,PAC/PRA比值>30来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这些阈值是基于1993年一项回顾性研究,该研究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使用这些阈值筛查肾上腺腺瘤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1%。然而,由于PAC和ARR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性别、月经周期、体位、时辰、饮食和是否有肾脏疾病等,因此,美国内分泌协会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CD-10:E26.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的病例检测、诊断和治疗: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欧洲内分泌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国际内分泌学会、国际高血压学会和日本高血压学会,2008年)。 1.临床表现:中重度高血压(Ⅱ-Ⅲ级,血压>160/100mmH g),出现药物抵抗或者合并阵发性肌无力、肌麻痹、多尿、多饮等症状。 2.辅助检查 (1)血钾:一般在2–3mmol/L,常呈持续性,但约有

半数的患者血钾在正常范围。 (2)尿钾:尿钾排泄量增高(>20mmol/24h),尤在低血钾时,尿钾仍在25mmol/24h以上。 (3)血、尿醛固酮:血、尿醛固酮水平增高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患者普食,在没有服用或停用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大于1周的情况下,早晨空腹卧位取血,然后起床立位2h 后再取血。血浆醛固酮(卧位)>10ng/dl和/或(立位)>15ng/dl。尿醛固酮排泄≥12μg/24h。 (4)血醛固酮/肾素比值(ARR):血浆醛固酮(ng/dl)/肾素活性(ng/ml/h)比值<2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能性小;25–50可疑;>50可能性大。目前认为,ARR测定只是一种筛查试验,低ARR(<25)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比较可靠,对于ARR增高(>25)的患者来说,特异性差,需要进一步进行证实试验。 (5)证实试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证实试验的基本原理是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充分抑制的前提下,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仍然存在醛固酮自主分泌外,其他生理或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护理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护理 一:定义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发生病变从而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受抑制,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 二:病因: 1、肾上腺醛固酮腺瘤 2、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 4、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5、醛固酮生成腺癌 三:临床表现 1、高血压:患者都有高血压,且出现较早,舒张压升高较明显。BP:170/100mmHg 左右,早期:高血压、醛固酮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被抑制,第二期:高血压、轻度低钾,第三期:高血压、严重低钾、肌麻痹。 2、低血钾:80%~90%患者有自发性低血钾,部分患者血钾正常,但很少>4.0mmol/L。 3、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1)肌无力(典型者为周期性麻痹) 诱因:劳累、久坐、利尿剂、呕吐、腹泻,肌无力常见在下肢,可累及四肢,呼吸、吞咽困难,低钾程度重、细胞内外钾浓度差大者症状愈重 2)肢端麻木、手足搐搦:游离钙和血镁(随尿排出过多)减低。严重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手足搐搦不明显,补钾后加重 4、心脏表现: 1)心电图为低血钾表现: QT延长、T波增宽、减低、倒置,U 波上升 2)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室性早搏多见)、室上性心动过速 四: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 (1)低血钾:大多数患者血钾低于正常,多在2~3mmol/L (2)高血钠:轻度增高 (3)碱血症:细胞内pH下降,细胞外pH升高 (4)尿钾高:在低钾情况下每天尿钾排泄量仍>25mmol (5)尿比重及尿渗透压降低:肾脏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多大于750ml 2、特殊检查: (1)血浆醛固酮(PAC) (2)肾素活性(PRA)测定及卧 (3)卧立位试验 (4)尿醛固酮水平测定 (5)生理盐水滴注试验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 导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发生病变从而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发生病变从而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受抑制而造成的。目前这种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有办法可以诊断出来知否是该疾病。具体的诊断条件如下文所示。 确诊条件如能证实患者具备下述三个条件,则原醛症可以确诊。 (1)低血钾及不适当的尿钾排泄增多:实验室检查,大多数患者血钾在2~3mmol/L,或略低于 3.5mmol/L,但病程短且病情较轻者,血钾可在正常范围内。如将血钾筛选标准定在低于4.0mmol/L,则可使诊断敏感性增至100%,而特异性下降至64%;血钠多处于正常范围或略高于正常;血氯化物正常或偏低。血钙、磷多正常,有手足搐搦症者游离Ca2常偏低,但总钙正常;血镁常轻度下降。 (2)醛固酮分泌增高及不受抑制:由于醛固酮分泌易受体位、血容量及钠浓度的影响,因此单独测定基础醛固酮水平对原醛的诊断价值有限,需采用抑制试验,以证实醛固酮分泌增多且不受抑制,则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3)血浆肾素活性降低及不受兴奋:血、尿醛固酮水平增加和肾素活性的降低是原醛症的特征性改变。但肾素活性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立位、血容量降低及低钠等均能刺激其增高,因此单凭基础肾素活性或血浆醛固酮浓度(ng/dl)与血浆肾素活性[ng/(ml·h)]的比值(A/PRA)的单次测定结果正常,仍不足排除原醛症,需动态观察血浆肾素活性变化,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00037 北京解放军304医院咸力明佟万仁 人民军医2003年第46卷第4期(总第521期)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因肾上腺皮质发生肿瘤或增生,使醛固酮分泌过多,以高血压、低血钾、肌无力、高醛固酮和低肾素活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 1 流行病学 原醛症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为O.5%-2%。随着腹部B超、CT和MRI的广泛应用,许多无特征的病人也能被早期检出。Lim等从高血压465例中筛检出原醛症43例(占9.2%)。该症从新生儿至老人均可发病,但好发年龄为30-50岁,其发病率在性别中没有差别,腺瘤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1.2-1.5,国外报告为1:2.3。 2 病因及病理 2.1 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腺瘤(APA) 1955年由Conn首先描述,故又称Conn综合征,是原醛症主要病因,占70%一80%,绝大多数腺瘤位于一侧,左侧多于右侧,常为单个,仅1%左右为双侧或一侧有两个腺瘤,70%腺瘤见于女性。多数直径l-2cm,包膜完整,切面为桔黄色,均质实性,60%

-70%的腺瘤重量小于6g,光镜下显示为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网状带或质密细胞,以及大小不同的“杂合细胞”。“杂合细胞”表现出球状带和束状带细胞的特点,有些腺瘤可同时存在球状带细胞弥漫性增生。电镜下可见瘤细胞内线粒体嵴为血小板。 2.2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 占成人原醛症的10% -20%,在儿童原醛症中最常见。其病理变化为双侧肾上腺球状带增生,伴或不伴结节,切面见肾上腺皮质增厚,厚度在0.15cm以上,光镜下可见大量透明细胞增生,多为弥漫性,偶为局灶性。组织学上具有肾上腺被刺激物质,即在人垂体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和另一γ促黑素原相关因子,而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并无突变,但该基因表达增多且酶活性增加。2.3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PAH) 约占原醛症的1%。Kater等在1982年发现有4例介于APA和IHA之间的病例,其病理形态上与IHA相似,可为单侧或双侧增生,但生化特征与APA更相似,行肾上腺单侧或次全切除可纠正醛固酮过多的症状和生化异常。 2.4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RA) 又称地塞米松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DSH),自1966年Sutherland报告以来,国内也有个例和家系报道。GRA发病年龄轻,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本病特点是,外源性ACTH可持续刺激醛固酮分泌,而小剂量地塞米松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流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流程 (STEP1-5) STEP1 明确疑诊人群: 1.二级以上高血压患者(≥160/100); 2.使用三种及以上降压药物(均为最大治疗量,且包括一种利尿剂),血压不能达标者 (>140/90mmHg); 3.高血压发现年龄<20岁; 4.高血压合并低血钾; 5.高血压合并利尿剂诱发低血钾的患者; 6.高血压伴有偶然发现的肾上腺包块者; 7.合并早发高血压或早发脑血管意外家族史者(<40岁); 8.所有原醛的一级亲属; 9.任何疑诊为继发性高血压者; STEP2 明确筛查前注意事项 1.停用或选择降压药物 1-1下列药物必须停药4周以上: a. 安体舒通、依普利酮、阿米洛利、氨苯喋啶; b. 排钾利尿剂 c. 甘草制剂(甘草片、甘草合剂、甘草糖、嚼用烟草) 1-2 下列药物最好停药2周以上: a. β受体阻滞剂、中枢性α受体阻滞剂(如可乐定、甲基多巴)、非甾体类抗炎药; b. ACEI、ARB、肾素拮抗剂、二氢吡啶类CCB。 1-3 对血压明显升高患者(≥160/100mmHg),优先选用如下药物控制血压: a.首选哌唑嗪,从0.5-1mg 2-3次/日,根据疗效逐渐加量; b.维拉帕米缓释片、肼苯哒嗪等可选用(但因维拉帕米心脏传导系统的副作用,及肼本哒 嗪我院无储备,故不主张选用) c.可选静脉用药硝酸甘油、硝普钠、乌拉地尔等,但应注意目前无临床证据说明其对RAAS 有无影响。 2.补钾:

尽量纠正低钾血症至正常水平,血钾难以补充至正常水平时,解读结果时需注意低钾对 RAAS 3.饮食: 自由饮食,避免限制钠盐摄入。 STEP3 初筛指标- 醛固酮肾素比值(ARR) 方法: 清晨起床后至少2小时,期间可进食、静坐、站立或散步,然后坐位休息5-15分钟,取血。 结果判读: ARR< 20,排除PA(临床特征、生化特点及影像学检查阴性者),或随访(临床特征、生化特点及影像学检查有可疑发现者) ARR≥20,且PRA <1ng/mL/H、或PAC≥15ng/dL考虑PA;或ARR≥30,可充分考虑PA,进入下一步确诊试验。 STEP 4 确诊试验 生理盐水负荷试验(首选) 方法: 在早8点至9点半开始,患者试验前后卧位至少1小时,2升生理盐水静滴4小时以上(容泵控制滴速),整个过程监测心率、血压;试验初及4小时后(输液完)后取血测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皮质醇、血钾。 结果解释: 醛固酮<5ng/dL基本排除PA,醛固酮水平>10ng/dL,考虑诊断PA,5- 10ng/dL结果不确定。结果不确定者:结合ARR的水平、临床特征综合判断。该法宜首选,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接近95%。 禁忌症: 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心率失常,严重低钾者。 卡托普利试验(不宜做生理盐水负荷试验者) 方法: 患者坐位至少一小时后,口服卡托普利25-50mg,服药前及服药后1或2小时取血查测肾素、醛固酮、皮质醇,嘱患者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取坐位。 结果解释: 正常人血浆醛固酮被抑制30%以上,而PA患者醛固酮不被抑制、肾素持续被抑制,但特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外科)【概述】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而引起的高血压和低血钾综合征。Conn于1955年首先指出肾上腺皮质腺瘤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是本病的原因,因此又称此病为Conn综合征。本病占住院的高血压病例的1~2%,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但若病程过长,长期高血压和严重低血钾也可造成严重的危害。醛固酮分泌增多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醛症是由肾上腺病变分泌过多醛固酮所致,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肾上腺以外的疾病引起肾上腺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所致,如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肾性高血压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血、尿生化测定和有关试验进行原醛症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主要应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高血压服用失钾性利尿剂或持续慢性腹泻所致失钾的情况相鉴别。 虽然大部分病例均由肾上腺皮质腺瘤引起,但术前仍应尽可能明确病理和定位诊断,以利手术。

引起原醛症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大多比较小,B超、CT、同位素标记胆固醇作肾上腺扫描等辅助检查有遗漏小腺瘤的可能。选择性肾上腺静脉造影不但能显示肾上腺的影像,还可通过静脉导管采血测定醛固酮,以明确定位。但有肾上腺出血、肾上腺周围粘连、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等饼发症可能。 【治疗措施】 原醛症适合手术治疗。因绝大多数病例由肾上腺皮质腺瘤所致,切除肿瘤可望完全康复。如由双侧肾上腺增生引起,则需作肾上腺次全切除(一侧全切除,一侧大部分切除)。也可先切除一侧肾上腺,如术后仍不恢复,再作对侧大部或半切除。其效果不如腺瘤摘除病例。腺癌及病程较久已有肾功能严重损害者,预后较差。先天性醛固酮增多症则不能用手术治疗,可试用氟美松等药物。 关于手术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切口的选择。如腺瘤定位明确,可选用同侧11肋间切口。如不能明确病理及定位诊断,因原醛症患者大多较瘦小故可选用腹部切口探查(图1)。当然也可经背部切口探查。②由于左侧肾上腺皮质腺瘤的发病率比右侧为高(2∶1),故常首先探查左侧肾上腺。这与皮质醇症时正好相反。③低血钾易诱发心跳骤停,故术前应予纠正。可口服安替舒通200~400mg/d至少2周以上,并口服补钾,达到控制高血压和低血钾后再行手术。④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作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流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流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流程 (STEP1-5) STEP1 明确疑诊人群: 1.二级以上高血压患者(≥160/100); 2.使用三种及以上降压药物(均为最大治疗量,且包括一种利尿剂),血压不能达标者 (>140/90mmHg); 3.高血压发现年龄<20岁; 4.高血压合并低血钾; 5.高血压合并利尿剂诱发低血钾的患者; 6.高血压伴有偶然发现的肾上腺包块者; 7.合并早发高血压或早发脑血管意外家族史者(<40岁); 8.所有原醛的一级亲属; 9.任何疑诊为继发性高血压者; STEP2 明确筛查前注意事项 1.停用或选择降压药物 1-1 下列药物必须停药4周以上: a. 安体舒通、依普利酮、阿米洛利、氨苯喋啶; b. 排钾利尿剂 c. 甘草制剂(甘草片、甘草合剂、甘草糖、嚼用烟草) 1-2 下列药物最好停药2周以上: a. β受体阻滞剂、中枢性α受体阻滞剂(如可乐定、甲基多巴)、非甾体类抗炎药; b. ACEI、ARB、肾素拮抗剂、二氢吡啶类CCB。 注意:对于血压明显升高(≥160/100mmHg)的患者,使用对RAAS影响小的药物(见1-3项)降压效果欠佳时,1-2项中的降压药物可酌情选用,但需了解其对结果的影响(见附表1) 1-3 对血压明显升高患者(≥160/100mmHg),优先选用如下药物控制血压: a.首选哌唑嗪,从0.5-1mg 2-3次/日,根据疗效逐渐加量; b.维拉帕米缓释片、肼苯哒嗪等可选用(但因维拉帕米心脏传导系统的副作用,及肼本哒嗪 我院无储备,故不主张选用) c.可选静脉用药硝酸甘油、硝普钠、乌拉地尔等,但应注意目前无临床证据说明其对RAAS 有无影响。 2.补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a51758274.html,/ 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钙离于是多种调节因宏刺激醛固酮产生的最后共同通道,所以钙离子阻滞药常可使一部分原醛症的醒固困生成减少,血钾和血压恢复正常。可以与保钾利尿药合用。 一、手术治疗 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必须作术前准备。术前应纠正电解质紊乱、低血钾性碱中毒,以免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对血压特别高、高钠低钾严重者,宜用低盐饮食,适当补充氯化钾4~6g/d ,分次口服,或用螺内酯40~60mg/次(微粒型)3~4次/d ,用螺内酯时不必补钾。在上述治疗期间,应监测血钾,尤其对病程长伴肾功能减退者,以免发生高血钾。术前不宜用利血平类使体内儿茶酚胺耗损的药物,以免在手术时血压突然下降。 单独切除APA ,不必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在手术时探查两侧肾上腺,可能引起暂时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而且有时需作两侧肾上腺切除,对这类患者还是以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为妥。可于手术前夕,每侧臀部肌注醋酸可的松50mg(共100mg),切除腺瘤手术当天静脉滴入氢化可的松100mg ,如切除两侧肾上腺,静滴氢化可的松200~300mg 。术后第1天静滴氢化可的松100mg ,第2~4天改为口服可的松25mg ,4次/d ,以后每3天递减25mg ,到11天以后服用可的松12.5mg ,2次/d ,数天后可停服。 二、药物治疗 凡确诊IHA 、GRA 、及手术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或不愿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的APA 患者均可用药物治疗。IHA 的治疗可选用以下药物: 1、醛固酮拮抗药:螺内酯是原醛症治疗的首选药物,它与肾小管细胞质及核内的受体结合,与醛固酮起竞争性抑制作用,致使潴钾排钠。当体内醛固酮过多时,螺内酯作用特别明显,但醛固酮的合成不受影响,用药期间,醛固酮的含量不变。 2、钙通道阻滞药:可抑制醛固酮分泌,并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减少血管阻力,降低血压。硝苯地平(硝苯吡啶)20mg ,3次/d ,服药4周后血中醛固酮水平降低,血压及血钾恢复正常。有面红、头痛、嗜睡、踝部水肿、心悸等反应。与螺内酯联合应用可使血钾过度升高,故合用时需慎重。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使醛固酮分泌减少,改善钾的平衡并使血压降至正常。临床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西拉普利、贝那普利等,具体用法同高血压的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咳嗽、皮疹、头痛、胃肠道不适等。本药与保钾利尿药合用时可引起高血钾,应慎重。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a51758274.html,/86yfxggtzdz/2014/0807/189082.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