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大球盖菇在我国属于引进品种,栽培历史只有20余年时间,而大规模商业化栽培仅仅只有3~5年时间。据不完全统计,大球盖菇目前在我国的河南、安徽、山西等十几个省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栽培,2019年全国大球盖菇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万亩。据调查,大球盖菇的主要出口国为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等欧美国家。就国内而言,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北京、上海、山东和江苏等地。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兴起,除鲜销外,各类干制品、清水软包装、速冻加工、盐渍品在国内外市场均有销售,提取多糖生产保健品或药品等深加工或成为可能,未来,大球盖菇的发展潜力巨大。

大球盖菇可直接利用多种农作物秸秆进行栽培,如稻草、麦秸、稻壳、玉米秸秆、大豆秆等,还可利用栽培过食用菌的菌渣进行栽培,栽培原料非常丰富。大球盖菇栽培场地灵活,不仅可利用温室大棚进行反季节栽培,还可利用成年混杂林地、杨树林地、果园、葡萄架下、玉米地、大田小弓矮棚等进行间作或套种。大球盖菇由于其种植投资小,见

效快,效益高,栽培场所灵活,栽培过大球盖菇的废料还能得到综合开发利用,大球盖菇已成为农村种植结构调整的一个主要食用菌品种。

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简便粗放,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具有很强的抗杂能力,容易获得成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大球盖菇快速地成为各地精准扶贫、种植结构调整的优势品种。据测算,一亩大球盖菇会用到秸秆约15吨,每亩能产出2吨以上的大球盖菇。在栽培出菇的同时也有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使其成为生态农业的生力军,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但在大球盖菇栽培过程中,还存在着栽培技术不规范,随意性强,病虫害防控不及时,采收和包装不标准等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了菇农种植大球盖菇的积极性和效益,严重阻碍了大球盖菇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为改变这个现状,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黄桃阁同志,多年来带领周口市农科院食用菌科研团队,通过对农户和大球盖基地的全面调查和分析,潜心研究大球盖菇栽培的一系列技术,并把研究的成果组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球菇栽培技术规程。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标准制订计划下达部门、年度和项目编号:

该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河南省经济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2019年8月31日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向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网站上传了项目建议书和该标准起草的草稿。2019年11月28日由河南省经济作物栽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该立项的标准进行了立项初审,2019年12月16日通过了河南省标准化处对该标准进行的立项评估,2019年12月18日通过了河南省标准化处对该标准进行的立项批准,立项编号20193110060。

(二)主要起草单位:该标准由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为主要起草单位。

(三)标准制修订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的制定,适应了当前河南省大力发展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产业的方针和政策。适应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农业产业化高效建设需要,达到以规程(标准)促发展、增效益的目的。

2.通用性原则

本标准引用了同产业(行业)相关标准,具有一定的相同生态气候条件的区域通用性。

3.科学性原则

该规程中的有关技术是在进行了多方面、深层次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不断完善的科研成果,并且对相关技术

进行推广应用,试验手段严谨、科学。

4.先进性原则

该规程的制定,既立足现实生产需要,又融入当前先进的、科学的操作手段,理论与实际结合,尽可能做到技术上的先进性。

5.可操作性原则

该规程是在河南省大球盖菇生产区域内进行严格的多年多点试验,并对规程适宜使用范围进行了严格界定后制定的,充分体现了可操作性原则。

6.安全可靠原则

该规程对河南省大球盖菇生产区域内全方位各生产环节做了详尽的说明和规定,引用了当前国内大球盖菇生产中主要的技术标准,该规程的实施安全可靠。

三、编制过程

(一)精心研究和推广应用,为该规程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该规程针对大球盖菇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生态条件,开展了生产技术试验研究,主要从产地环境、季节选择、品种选择、配方选择、生产管理和产品保鲜等技术环节进行了系统、科学的研究,为规程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成立规程制定起草组,部署《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草稿的起草工作;

该规程起草工作由周口市农业科学院牵头,联合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河南金隆实业有限公司、淮阳县农业广播学校、三门峡市陕州区蔬菜生产服务中心、鹿邑县农业机械化学校等有关单位的人员组成规程起草工作组,具体承担《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的草拟工作。标准起草组在经过广泛征求食用菌专家、生产企业、基层技术人员的意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走访大球盖菇栽培户和经销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多次修改,编写了《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草稿。

(三)广泛征求意见,对《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草稿进行反复修改;

2020年5月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和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河南金隆实业有限公司通过网络把标准的初稿共同进行了多次讨论并修改,形成了《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四、主要内容的确定

本规程是依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国家标准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中规程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制定的。同时还参考了相关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总结引用部分内容,参考的主要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确定大球盖栽培环境时,强调栽培大球盖菇环境需满足NY 5358-2007《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且周边5km以内无化学污染源。1km之内无扬尘源。距公路主干线200m以上。500m之内无禽畜舍、垃圾场、死水池塘等危害大球盖菇生产的病虫害滋生地。远离医院和学校等公共场所。以使大球盖菇产品达到安全优质,提高鲜菇的品质,进而提高栽培效益。

2.在选择大球盖菇栽培品种时,引用《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2006年农业部令第62号公布),强调“菌种的来源应是由菌业管理部门,按照农业部2006年3月16日发布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审查批准的厂家生产,而且是登记注册的优良品种。先后引入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培育的“大球盖菇1号(国品认菌2008049)”,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培育的“山农球盖3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培育的“黑农球盖菇1号(原代号Hsr-1007,证书编号2015054)”,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培育的“明大128(国品认菌2008050)”,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培育的“球盖菇5号(国品认菌2008051)”,河南金隆菇业有限公司“兴农一号”等全国各地的认定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并推广应用。最终选出“山农球盖3号”、“兴农一号”适宜河南当地的气候条件,而且优质高产,商品性好,抗逆力、抗杂力强,菌丝速生健壮,出

菇早,整齐,各种性状良好、稳定。

3.在确定大球盖菇栽培使用的培养料时,引用NY 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强调栽培大球盖菇的培养料以河南的主要农作物下脚料为主,选择麦秸、玉米秸、玉米芯、花生秧、花生壳、豆秸、食用菌菌渣、阔叶树木屑等为主要原料,可根据栽培时期和栽培地区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料。

4.在确定大球盖栽培配方时,按照优质配方并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确定大球盖菇种植原料的玉米秸秆正常用量不宜超过50%,超过产量会下降,麦麸的用量也不宜超过10%,一般是5~7%,太多了会造成营养成份偏高,杂菌增加,菌丝徒长,推迟出菇。棉籽壳在食用菌行业被称为万能培养原料,但也不宜在大球盖种植原料中添加,如果使用需要彻底发酵后添加到原料中,生料和发酵料种植一般只加石灰不需要添加石膏,如果特殊情况需要添加,正常是石膏粉1%。

5.在确定大球盖菇整地作畦宽度和形状时,多年的试验和示范证明,畦床宽度90 cm~110 cm,两潮菇后易造成中间塌陷,喷水或者下雨很容易造成底部水分过多菌丝自溶。播种前将畦床土壤整成龟背形,背高12 cm~15 cm,铺料畦床宽70 cm~80 cm,畦间留40 cm宽的操作道,低于畦床底部地面。栽培场地撒一层石灰粉或用漂白粉、植物源杀虫剂等药液对畦床及周边走道进行全面喷洒,浇灌一次透水,待

积水渗下后进行铺料播种。

6.在确定大球盖菇覆土管理技术时,强调了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覆土的时机应有所不同。多地推广经验证明,露地规模种植的大球盖菇尽量采取种植后立即覆土,加盖覆盖物有利于原料的保湿,如果大规模露地种植采取种植20天左右再覆土,会使劳动量大大增加。但是在大棚内种植的大球盖菇菌丝在适宜温度下,播种后20天左右,菌丝长至料层2/3以上时进行出菇覆土。在大球盖菇播种后要在畦床表面喷洒杀虫杀菌剂,以及早防控病虫的发生。使用的药品应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要求。覆土时土壤的湿度,调节含水量为25%~30%。覆土厚度为3 cm~4 cm。覆土后保持土层湿润。生产中应用指标为前期手握成团,落地能散,出菇期需要达到捏得扁,能搓圆的状态。

7.在确定大球盖菇出菇温度管理时,把出菇期间环境温度在2 ℃~25 ℃范围内。调整为出菇期2 ℃~32 ℃,料内温度12 ℃~25 ℃范围内。气温低于2 ℃时,采取增设拱棚、料内低于12℃,高于25℃不易成子实体,应采取通风、喷水等降温措施。气温低于2 ℃时,采取增设拱棚、增厚覆盖物、减少喷水等措施以提高出菇温度。在空间温度偏低的前提下菇体生长缓慢,菇质好。进入霜冻期,在增加覆盖物的同时停止喷水,使菇蕾安全越冬。

8.在对本规程进行规范的同时,我们还深入基层将不同地区不同生产条件的一线生产人员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所提供的宝贵经验也作为编写依据写进了本规程,使其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提高了该规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9.为了制订和完善该标准,我们还建立了多个综合高产试验与示范基地。

在我省食用菌重点优势区域扶持建立了多个高标准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年示范投料100万公斤以上。科研人员经常与示范区和示范基地经常联系,紧密配合,做好试验、示范与技术推广工作,研究和推广过程中,在驻马店市平舆县李芳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平顶山宝丰县周庄镇中和寨村、河南省虞城县金隆菇业种植示范基地,河南省社旗县福元菌业示范基地等示范基地,召开了2次河南省大球菇现场观摩研讨会,展示新技术的示范效果,充分调动示范区群众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观念的积极性,常态化培养行业带头人和农民技术骨干,推广先进的栽培模式,采取培育高产典型,以点带面的推广方式,加快推广速度,提高推广效果,形成规模化发展。

五、采标情况

本标准未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

无。

七、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规标准是依据国家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因此与现行法律法规是一致的。

八、标准实施的建议

1.首先应在实施该规程前保证纸质文本和电子版文本的充足供应和网络宣传,让每个使用者都能及时了解该规程。这是保证新规程贯彻实施的基础。

2.该规程发布后,应及时在各种媒体上广泛宣传。

3.该规程技术性强,建议在广泛宣传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举办大球盖菇生产技术人员及农户参加的培训班,针对具体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和答疑。并及时跟踪规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和解决。

九、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该规程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建议先在当前比较大的生产基地上试点实施,然后再逐步扩大推广面积。

《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起草组

二0二0年五月二十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