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测量技术作业答案2

电子测量技术作业答案2

电子测量技术作业答案2
电子测量技术作业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5道小题)

1. 某台测量仪器说明书中列出一项性能指标为±0.1μV,该性能指标是指仪器的( )。

(A)示值误差

(B)引用误差

(C)随机误差

(D)最大允许误差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2. 极差法确定测量值的实验标准差的公式为s(xk)=R/C ,其中C表示( )。

(A)自由度

(B)极差

(C)极差系数

(D)相关系数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3. 若B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是已知扩展不确定度情况下的评定且没有特别说明,则包含因子按( )确定。

(A)正态分布

(B)均匀分布

(C)三角分布

(D)梯形分布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4. 当 y=x1+2x2,且x1与x2完全正相关,u(x1)=17mm,u(x2)=3mm ,则uc(y) 为( )。

(A)20mm

(B)18mm

(C)17mm

(D)23mm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5. 某功率的测量结果为5.778W,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24W(置信概率为95%),有效自由度为10,则该功率的完整测量结果为( )。

(A)P=5.778W,U95=0.24W,νeff=10

(B)P=5.778W,U95=0.3W,νeff=10

(C)P=5.78W,U95=0.24W,νeff=10

(D)P=5.8W,U95=0.2W,νeff=10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二、不定项选择题(有不定个选项正确,共4道小题)

6. 下面哪些情况会产生系统误差?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测量设备有缺陷。

(B)测量环境条件不合要求。

(C)测量方法不完善。

(D)测量人员的不良习惯及生理条件限制。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A B C D

解答参考:

7. 在实际测量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引入粗大误差?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测量操作失误。

(B)测量方法错误。

(C)测量仪器缺陷。

(D)测量条件突然变化。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A B C D

解答参考:

8. 在实际测量中,下列因素哪些是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

(B)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恰如其分或对环境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C)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移。

(D)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E)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测量中的变化。

(F)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和假设。

正确答案:A B C D E F

解答参考:

9. A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可以采用下面的哪些方法?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莱特准则

(B)贝塞尔法

(C)格拉布斯准则

(D)极差法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B D

解答参考: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共7道小题)

10.贝塞尔公式用于计算测量值的实验标准差。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11.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是由自由度来进行评价的。自由度越小,测量结果越可靠。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2.在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前,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异常数据判别,一旦发现有异常数据应先剔除之。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13.A 类标准不确定度对应随机误差, B 类标准不确定度对应系统误差。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4.B 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是利用直接测量所获得的数据,而A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则是利用已知的信息来源。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5.若对基本物理常量进行测量,则采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报告方式。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16.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就是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

观题答案。)

四、主观题(共12道小题)

17.示值相对误差定义为()与()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参考答案:

绝对误差 | 被测量示值

18.测量值的数学期望,就是当测量次数n趋近无穷大时,它的各次测量值的()。

参考答案:

算术平均值

19.测量误差按性质和特点的不同,分为()误差、( )误差和( )误差。

参考答案:

随机误差 | 系统误差 | 粗大误差 \粗差

20.有界性、对称性、( )性、()性是随机误差的重要特性,我们可通过()的办法来削弱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参考答案:

抵偿性 | 单峰性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1.在测量数据为正态分布时,如果测量次数足够多,习惯上采用()准则判别异常数据。

参考答案:

莱特

22.对某电压的测量数据如下:

试用格拉布斯检验法判别测量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值。

参考答

案:

23.不确定度是反映被测量之值( )的参数,其大小可利用( )或其倍数表示,也可以用( )的半宽来定量表征。

参考答案:

分散性 | 标准差 | 置信区间

24.( )不确定度等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与一个数字因子的乘积,该数字因子称为( )。

参考答案:

扩展 | 包含因子

25.已知某被测量X的9次等精度测量值如下:

52.953,52.959,52.961,52.950,52.955,52.950,52.949,52.954,52.955

求测量列的平均值、实验标准差以及测量列的A类标准不确定度。

参考答案:

26.某校准证书说明,标称值为10 W的标准电阻器的电阻R在20°C时为10.000 742 W±29 mW(p=99%),求该电阻器的标准不确定度,并说明是属于哪一类评定的不确定度。

参考答案:

27.测量某电路的电流I=22.5mA,电压U=12.6V,I和U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u(I)=0.5 mA,u(U)=0.3V,求所耗功率及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I和U互不相关)

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罗利文课后习题答案

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罗利文课后习题答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第3章常用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3-1 从使用材料、测温范围、线性度、响应时间几个方面比较,Pt100、K型热电偶、热敏电阻有什么不同? 解: 3-2在下列几种测温场合,应该选用哪种温度传感器?为什么? (1)电气设备的过载保护或热保护电路; (2)温度范围为-100~800℃,温度变化缓慢; (3)温度范围为-100~800℃,温度波动周期在每秒5~10次; 解: (1)热敏电阻;测量范围满足电力设备过载时温度范围,并且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响应快,适合电气设备过载保护,以减少经济措施 (2)Pt热电阻;测温范围符合要求,并且对响应速度要求不高 (3)用热电偶;测温范围符合要求,并且响应时间适应温度波动周期为100ms到200ms的情况 3-3 热电偶测温为什么一定做冷端温度补偿?冷端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 解:热电偶输出的电动势是两结点温度差的函数。T为被测端温度, T为参考端温 度,热电偶特性分度表中只给出了 T为0℃时热电偶的静态特性,但在实际中做到这 一点很困难,于是产生了热电偶冷端补偿问题。目前常用的冷端温度补偿法包括:0℃恒温法;

冷端温度实时测量计算修正法; 补偿导线法; 自动补偿法。 3-4 采用Pt100的测温调理电路如图3-5所示,设Pt100的静态特性为:R t =R 0(1+At ),A =0.0039/℃,三运放构成的仪表放大电路输出送0~3V 的10位ADC ,恒流源电流I 0= 1mA ,如测温电路的测温范围为0~512℃,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应为多少?可分辨的最小温度是多少度? 解:V AT R I u R 19968.05120039.010*******=????==?- 024.1519968.03==?=V V u u k R out ,放大倍数应为15倍。 可分辨的最小温度为 3-5 霍尔电流传感器有直测式和磁平衡式两种,为什么说后者的测量精度更高? 解:霍尔直测式电流传感器按照安培环路定理,只要有电流I C 流过导线,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磁场的大小与流过的电流I C 成正比,由电流I C 产生的磁场可以通过软磁材料来聚磁产生磁通Φ=BS ,那么加有激励电流的霍尔片会产生霍尔电压U H 。通过放大检测获得U H ,已知k H 、H =B/μ、磁芯面积S 、磁路长度L 以及匝数N ,由 H H U k IB =,可获得磁场B 的大小,由安培环路定律H·L =N·IC ,可直接计算出被测电流I C 。不过由于k H 与温度有关,难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而磁平衡式传感器利用磁平衡原理,N P I P =ISNS ,因此只要测得I S 便可计算出被测电流I P ,没有依赖性,精度更高。 3-6 某磁平衡式霍尔电流传感器的原边结构为穿孔式(N 1=1),额定电流为25A ,二次侧输出额定电流为25mA ,二次侧绕匝数为多少?用该传感器测量0~30A 的工频交流电流,检流电阻R M 阻值为多大,才能使电阻上的电压为0~3V ?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上1,2,5,6,7,8

习题一 1.1 解释名词:①测量;②电子测量。 答:测量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量与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与单位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最后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测量结果。从广义上说,凡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的测量都可以说是电子测量;从狭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指在电子学中测量有关电的量值的测量。 1.2 叙述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的特点,并各举一两个测量实例。 答:直接测量:它是指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获取被测量量值的方法。如: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电阻中的电流。 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如: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消耗的直流功率P,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电压U,电流I,而后根据函数关系P=UI,经过计算,间接获得电阻消耗的功耗P;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用多个参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试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组合测量。例如,电阻器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 1.3 解释偏差式、零位式和微差式测量法的含义,并列举测量实例。 答:偏差式测量法:在测量过程中,用仪器仪表指针的位移(偏差)表示被测量大小的测量方法,称为偏差式测量法。例如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等。 零位式测量法:测量时用被测量与标准量相比较,用零示器指示被测量与标准量相等(平衡),从而获得被测量从而获得被测量。如利用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 微差式测量法:通过测量待测量与基准量之差来得到待测量量值。如用微差法测量直流稳压源的稳定度。 1.4 叙述电子测量的主要内容。 答:电子测量内容包括:(1)电能量的测量如:电压,电流电功率等;(2)电信号的特性的测量如:信号的波形和失真度,频率,相位,调制度等;(3)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电阻,电容,电感,阻抗,品质因数,电子器件的参数等:(4)电子电路性能的测量如:放大倍数,衰减量,灵敏度,噪声指数,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等。 1.5 列举电子测量的主要特点.。 答:(1)测量频率范围宽;(2)测试动态范围广;(3)测量的准确度高;(4)测量速度

电气测量复习题库.(DOC)

电气测量 (一)单项选择题: 1、表征系统误差大小程度的量称为(A)。 A、准确度 B、精确度 C、精密度 D、确定度 2、精密度是表征( A )的大小程度。 A、偶然误差 B、疏忽误差 C、附加误差 D、引用误差 3、准确度是表征( B )的大小程度。 A、附加误差 B、系统误差 C、偶然误差 D、引用误差 4、检流计下量限可达到(B )A。 A、10-3 B、10-11 C、10-5 D、10-7 5、直流电位差计量限一般不超过(A )V。 A、2 B、5 C、8 D、10 6、电动系仪表的转动力矩由被测量的(D )决定。 A、平均值 B、峰值 C、峰-峰值 D、有效值 7、电磁系仪表的转动力矩由被测量的(C )决定。 A、平均值 B、峰值 C、有效值 D、峰-峰值 8、整流系仪表的转动力矩由被测量的(B )决定。 A、峰值 B、平均值 C、有效值 D、峰-峰值 9、通常,( C )级以下的电测仪表用于一般工程测量。 A、0.5 B、1.0 C、1.5 D、2.5 10、准确度超过(A )级的测量需要选用比较仪器。 A、0.1 B、0.2 C、0.5 D、5.0 11、配套用的扩大量程的装置(分流器、互感器等),它们的准确度选择要求比测 量仪器本身高( B )级。 A、1 B、2~3 C、4~5 D、6 12、测量电能普遍使用(C )表。 A、电压 B、电流 C、电度 D、功率 13、直流电度表多为(C )系 A、磁电 B、电磁 C、电动 D、感应 14、精确测量电路参数可以使用(C )。 A、电压表 B、电流表 C、电桥 D、万用表 15、直流单电桥适用于测量(B )电阻。 A、接地 B、中值 C、高值 D、绝缘 16、直流双电桥适用于测量(B )电阻。 A、中值 B、低值 C、高值 D、绝缘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题库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 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计量的主要特征是、和。 2、计量器具按用途可分为、和。 3、计量基准一般分为、和。 4、计量标准是按国家规定的作为检定依据用的或, 它的量值由传递。 5、计量标准有两类:一类是,一类是。 6、电子测量通常包括的测量,的测量以及的 测量。 7、目前利用电子仪器对进行测量精确度最高。 8、目前,电压测量仪器能测出从级到的电压,量程达个 数量级。 9、智能仪器的核心是。 10、仪器中采用微处理器后,许多传统的硬件逻辑可用取代,其实质 是实现了。 11、智能仪器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其二是。 12、虚拟仪器实质上是和相结合的产物。 13、虚拟仪器的硬件部分通常应包括及和变 换器。 14、虚拟仪器的软、硬件具有、、及等 特点。 15、LabVIEW是一种软件开发平台。 16、测量电信号的仪器可分为仪器、仪器及仪 器三大类。 17、数据域测试仪器测试的不是电信号的特性,而主要是。 二、名词解释 1、电子测量 2、计量

第一章答案 一、填空 1、统一性;准确性;法制性 2、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用计量器具 3、国家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 4、准确度等级;计量器具;物质;工作基准 5、标准器具;标准物质 6、电能量;信号特性及所受干扰;元件和电路参数 7、频率和时间 8、纳伏;千伏;12 9、微处理器 10、软件;硬件软化 11、操作自动化;具有对外接口功能 12、软件;硬件 13、微型计算机;A/D;D/A 14、开放性;模块化;重复使用;互换性 15、虚拟仪器图形化 16、时域;频域;调制域 17、二进制数据流 二、名词解释(略) 第二章误差理论与测量不确定性 一、填空 1、测量值与之间的差别称为测量误差。 2、计量标准的三种类型分别是、和。 3、绝对误差在用测量值与真值表示时,其表达式为;在用测量值与 约定真值表示时,其表达式为。 4、在绝对值相等的情况下,测量值越小,测量的准确程度;测量值 越大,测量的准确程度。 5、相对误差是和之比,表示为。 6、通常相对误差又可分为、、和。 7、满度相对误差又称为引用误差,它定义为绝对误差ΔX和仪器满度值X m之 比,记为。 8、满度相对误差给出的是在其量程下的的大小。 9、满度相对误差适合用来表示电表或仪器的。 10、电工仪表是按的值来进行分级的。

《电子测量技术》练习题参考答案

《电子测量技术》CH1-CH5 习题参考答案 第 1 章 一、选择题 1 2 3 4 B C A B 11 12 13 14 C C C C 二、填空题参考答案 1、恒定系差 2、国家、工作 3、绝对误差、真值 4、标准偏差(或 σ(X ) 、精密度 ) 5、 ± 0 . %(三级) 5 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 5 6 7 8 9 10 C C B B B C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B 6、实际值相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满度相对误差 7、±0.25 8、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抵偿性 9、 ± 1 . mA 10、15.12 三、判断题参考答案 1 √ 11 × 2 √ 12 × 3 × 13 × 4 √ 5 √ 6 7 8 9 10 √ × × √ √ 四、综合题 1、用准确度 S=0.5 级(γ m =±0.5%) 时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绝对误差: ? x = γ m ? x = ± 0 . % ? 10 = ± 0 05 A m m ? x 0 05 . m ①示值为 8A 时,相对误差: γ x 1 = x 1 ? x m ②示值为 2A 时,相对误差: γ x 1 = x 1 ? 100 = ± % ? 100 = ± 0 625 % . % 8 0 05 . ? 100 = ± % ? 100 = ± 2 5 % . % 2 2、按有效数字的舍入规则,将下面各个数据保留四位有效数字进行凑整,写出结果。

原有数据 3.14159 舍入后 3.142 2.71 729 2.717 4.51050 4.510 3.21550 3.216 6.378501 6.379 7.691499 7.691 5.43460 5.435 3、有一个 100V 的被测电压,若用 0.5 级、量程为 0-300V 和 1.0 级、量程为 0-100V 的两只 电压表测量,问哪只电压表测得更准些?为什么? 解: 要判断哪块电压表测得更准确,即判断哪块表的测量准确度更高。 (1)对量程为 0-300V 、±0.5 级电压表,根据公式有 x ? s ? 100 = 300 ? 0 . 5 ? 100 % = 1 . 5 % x x 100 (2)对量程为 0-100V 、±1.0 级电压表,同样根据公式有 x ? s ? 100 ≤ m x x 100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用量程为 0-100V 、±1.0 级电压表测量所产生的示值相对误差小, 所以选用量程为 0-100V 、±1.0 级电压表测量更准确。 4、准确度为0.5 级、量程为 0-100V 的电压表,其最大允许的绝对误差为多少? 解:最大允许的绝对误差为: ?x ≤ x s = 100 ? 0 5 = 0 5 m % 5、测量上限为 500V 的电压表,在示值 450V 处的实际值为 445V ,求该示值的: (1)绝对误差(2)相对误差(3)引用误差(4)修正值 解: (1)绝对误差 ? x = x - A = 450 V - 445 V = 5 ? x (2)相对误差 γ x = ? 100 % = x ? x (3)引用误差 γ m = ? 100 % = x m (4)修正值 c = - ? x = - 5 V 5 ? 100 % = 1 12 % . 450 5 ? 100 % = 1 00 % . 500 6. 求: (1)如 E 、R 1、R 2 都是标准的,不接万用表时 A 、B 两点间的电压实际值 U A 为多大? (2) (3) R 1 5KΩ A R V E R 2 12V 20KΩ B V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

电磁兼容测量 ————通信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 学院: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08电信一班 姓名:邢潘龙 学号:271060143 摘要 简要介绍了通信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国内外标准、电磁兼容性的成因、研究解决方法及国内通信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现状。 关键词:通信开关电源电磁兼容性标准 正文 通信开关电源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工作可靠、可远程监控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程控交换、光数据传输、无线基站、有线电视系统及IP网络中,是信息技术设备正常

工作的动力核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设备遍布大江南北,从发达的中心城市至偏远山区,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及信息传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由于城乡间的差异,通信设备的供电网既有稳定的大电网供电方式,也有独立的小水电供电方式。在小水电站供电方式下,因水量的变化、用户用电量的变化较大及发电设备工作的不稳定,造成电网波形失真严重及电压波动大,同时因配电系统的接线不规范,对通信用开关电源形成了严峻的考验。 铁路通信及电力通信正在发展壮大。由于电力机车经过之处,产生很强的感应电压,使地线电压产生很大的波动,从而引起电网电压的很大波动,强大的电场容易引起开关电源设备工作的瞬时不稳定。在高压电网附近运行的通信开关电源,虽然电网电压稳定,但容易受电网负载变化等引起的强电磁场的干扰影响。 用于基站的通信开关电源,由于多安装在较高的建筑物上或山顶,更易受到雷电的袭击。 因此,通信开关电源要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特别是对雷击、浪涌、电网电压波动的适应能力,而对静电干扰、电场、磁场及电磁波等也要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保证自身能够正常工作以及对通信设备供电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因通信开关电源内部的功率开关管、整流或续流二极管及主功率变压器,是在高压、大电流及高频开关的方式下工作,其电压电流波形多为方波。在高压大电流的方波切换过程中,将产生严重的谐波电压及电流。这些谐波电压及电流一方面通过电源输入线或开关电源的输出线传出,对与通信电源在同一电网上供电的其它设备及电网产生干扰,同时对由通信电源供电的设备如程控交换设备、无线基站、光传输设备及有线电视设备等产生干扰,使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严重的谐波电压电流在开关电源内部产生电磁干扰,从而造成开关电源内部工作的不稳定,使电源的性能降低。还有部分电磁场通过开关电源机壳的缝隙,向周围空间辐射,与通过电源线、直流输出线产生的辐射电磁场,一起通过空间传播的方式,对其它高频设备及对电磁场比较敏感的设备造成干扰,引起其它设备工作异常。 因此,对通信开关电源,要限制由负载线、电源线产生的传导干扰及由辐射传播的电磁场干扰,使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的电信设备均能够正常工作,互不干扰。 2国内外电磁兼容性标准 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的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要彻底消除设备的电磁干扰及对外部一切电磁干扰信号不敏感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系统地制订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相互允许产生的电磁干扰大小及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的标准,才能使电气设备及系统间达到电磁兼容性的要求。国内外大量的电磁兼容性标准,为系统内的设备相互达到电磁兼容性制订了约束条件。 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下属的一个电磁兼容标准化组织,早在1934年就开展EMC标准的研究,下设六个分会。其中第六分会(SCC)主要负责制订关于干扰测量接收机及测量方法的标准。CISPR16《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题库

绪论 一、填空 1、计量的主要特征是、和。 2、计量器具按用途可分为、和。 3、计量基准一般分为、和。 4、计量标准是按国家规定的作为检定依据用的或,它的量值由传递。 5、计量标准有两类:一类是,一类是。 6、电子测量通常包括的测量,的测量以及的测量。 7、目前利用电子仪器对进行测量精确度最高。 8、目前,电压测量仪器能测出从级到的电压,量程达个数量级。 9、智能仪器的核心是。 10、仪器中采用微处理器后,许多传统的硬件逻辑可用取代,其实质是实现了。 11、智能仪器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其二是。 12、虚拟仪器实质上是和相结合的产物。 13、虚拟仪器的硬件部分通常应包括及和变换器。 14、虚拟仪器的软、硬件具有、、及等特点。 15、LabVIEW是一种软件开发平台。 16、测量电信号的仪器可分为仪器、仪器及仪器三大类。 17、数据域测试仪器测试的不是电信号的特性,而主要是。 二、名词解释 1、电子测量 2、计量 第一章答案 一、填空 1、统一性;准确性;法制性 2、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用计量器具 3、国家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 4、准确度等级;计量器具;物质;工作基准 5、标准器具;标准物质 6、电能量;信号特性及所受干扰;元件和电路参数 7、频率和时间 8、纳伏;千伏;12 9、微处理器 10、软件;硬件软化 11、操作自动化;具有对外接口功能 12、软件;硬件 13、微型计算机;A/D;D/A 14、开放性;模块化;重复使用;互换性 15、虚拟仪器图形化 16、时域;频域;调制域 17、二进制数据流 第一章误差理论与测量不确定性 一、填空 1、测量值与之间的差别称为测量误差。 2、计量标准的三种类型分别是、和。 3、绝对误差在用测量值与真值表示时,其表达式为;在用测量值与约定真值表示时,其表达式为。 4、在绝对值相等的情况下,测量值越小,测量的准确程度;测量值越大,测量的准确程度。 5、相对误差是和之比,表示为。 6、通常相对误差又可分为、、和。 7、满度相对误差又称为引用误差,它定义为绝对误差ΔX和仪器满度值X m之比,记为。 8、满度相对误差给出的是在其量程下的的大小。 9、满度相对误差适合用来表示电表或仪器的。 10、电工仪表是按的值来进行分级的。 11、常用电工仪表分为七个等级,它们是。 12、1.0级的电表表明r m。 13、根据满度相对误差及仪表等级的定义,若仪表等级为S级,则用该表测量所引起的绝对误差|ΔX| ;若被测量实际 值为X0,则测量的相对误差|ΔX| 。 14、当一个仪表的等级选定以后,所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与量程成。 15、在选择仪表量程时,一般应使被测量值尽可能在仪表满量程值的以上。

电子测量技术(第二版)林占江课后答案

电子测量原理 林占江 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1.1 答:电子测量是以电子技术理论为依据,以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为手段,以电量和非电量为测量对象的测量过程。属于电子测量的是(2)、(3)。 1.2 答:见1.2节与1.3节。 1.3 答:主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 第2章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2.1 绝对误差:0.05V 修正值:-0.05V 实际相对误差:1.01% 示值相对误差:1.00% 电压表应定为0.5级 2.2 15V,2.5级 2.3 ±10% 2.4 绝对误差:-0.2mA;修正值:0.2mA 实际相对误差:0.25% 0.5级 2.5 14.8V,40.8% 2.6 1.15V,0.99V;23%,19.8% 2.7 5%,0.42dB 2.8 200k,266.7k,25% 2.9 200k,199.973k,0.014% 2.10 微差法、替代法、零示法 2.11 2.5级 2.12 1000.82125, 0.047 2.13 0.9926 ±0.0008 2.14 正态分布,1215.01±6.11, 2.15 86.4, 3.18, 0.00312, 5.84E4 2.16 3.3, 38 2.17 mγA+n γB, ±9.5% 2.18 ±4% 2.19 160±0.16%, 9.4±1.0%, 2.20 ±5%, ±5% 2.21 2级 第3章模拟测量方法 3.1 20%, 4.8%, 4V, 4.76 3.2 1.414, 1.11, 1; 1, 1, 1; 1.73, 1.15, 1 3.3 7.07, 10, 5.78 3.4 2格 3.5 输入已知参数的方波、三角波 3.6 不同,波形系数不同 3.7 平均值表,波形系数更接近1 3.8 见P89 3.9见P108 3.10 0.5%, 2%, 5% 3.11 27.4%, 23.1%, 20.2% 第4章数字测量方法 4.1见P115 4.2见P119 4.3见P115 4.4 4位,4位半,3位半,3位半,0.01mV 4.5 0.005%, 4.6 0.0008V, 8个字 4.7 0.000058V, 0.0032%,0.0000418,0.023% 4.8见P135 4.9见P143 4.10 0.00002%, 0.0002%, 0.002% 4.11 1.01s 4.12 100kHz 4.13 75μs 4.1见P115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张永瑞)(第二版)

1 电子测量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测量误差就是测量结果与被测量________的差别,通常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 2.多次测量中随机误差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412 位DVM 测量某仪器两组电源读数分别为5.825V 、15.736V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分别应为________、________。 4.示波器Y 轴前置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一方面引至触发电路,作为________信号;另一方面经过________引至输出放大器。 5.示波器X 轴放大器可能用来放大________信号,也可能用来放大________信号。 6.在示波器中通常用改变________作为“扫描速度”粗调,用改变________作为“扫描速度”微调。 7.所谓触发极性不是指触发信号本身的正负,而是指由它的________或________触发。 8.测量频率时,通用计数器采用的闸门时间越________,测量准确度越高。 9.通用计数器测量周期时,被测信号周期越大,________误差对测周精确度的影响越小。 10.在均值电压表中,检波器对被测电平的平均值产生响应,一般都采用________电路作为检波器。 11.所有电压测量仪器都有一个________问题,对DVM 尤为重要。 12.________判据是常用的判别累进性系差的方法。 13.________分配是指分配给各分项的误差彼此相同。 14.当观测两个频率较低的信号时,为避免闪烁可采用双踪显示的________方式。 15.频谱仪的分辨力是指能够分辨的________,它表征了频谱仪能将________紧挨在一起的信号区分开来的能力。 二、改错题(每小题3分,共15分。要求在错误处的下方划线,并将正确答案写出) 1.系统误差的大小可用测量值的标准偏差σ(x)来衡量。 2.绝对值合成法通常用于估计分项数目较多的总合不确定度。 3.示波器电子枪中调节A 2电位的旋钮称为“聚焦”旋钮。 4.阴极输出器探头既可起到低电容探头的作用,同时引入了衰减。 5.积分式DVM 的共同特点是具有高的CMR 。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根据测量误差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 )三大类。 A.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B.固有误差、工作误差、影响误差 C.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D.稳定误差、基本误差、附加误差 2.用通用示波器观测正弦波形,已知示波器良好,测试电路正常,但在荧光屏上却出现了如下波形,应调整示波器( )旋钮或开关才能正常观测。 A.偏转灵敏度粗调 B.Y 轴位移 C.X 轴位移 D.扫描速度粗调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_1-8章张永瑞(第二版)_

习题一 1.1 解释名词:① 测量;② 电子测量。 答:测量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量与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与单位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最后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测量结果。从广义上说,凡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的测量都可以说是电子测量;从狭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指在电子学中测量有关电的量值的测量。 1.2 叙述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的特点,并各举一两个测量实例。 答:直接测量:它是指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获取被测量量值的方法。如: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电阻中的电流。 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如: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消耗的直流功率P,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电压U,电流I,而后根据函数关系P=UI,经过计算,间接获得电阻消耗的功耗P;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用多个参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试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组合测量。例如,电阻器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 1.3 解释偏差式、零位式和微差式测量法的含义,并列举测量实例。 答:偏差式测量法:在测量过程中,用仪器仪表指针的位移(偏差)表示被测量大小的测量方法,称为偏差式测量法。例如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等。

零位式测量法:测量时用被测量与标准量相比较,用零示器指示被测量与标准量相等(平衡),从而获得被测量从而获得被测量。如利用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 微差式测量法:通过测量待测量与基准量之差来得到待测量量值。如用微差法测量直流稳压源的稳定度。 1.4 叙述电子测量的主要内容。 答:电子测量内容包括:(1)电能量的测量如:电压,电流电功率等;(2)电信号的特性的测量如:信号的波形和失真度,频率,相位,调制度等;(3)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电阻,电容,电感,阻抗,品质因数,电子器件的参数等:(4)电子电路性能的测量如:放大倍数,衰减量,灵敏度,噪声指数,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等。 1.5 列举电子测量的主要特点.。 答:(1)测量频率范围宽;(2)测试动态范围广;(3)测量的准确度高;(4)测量速度快;(5)易于实现遥测和长期不间断的测量;(6)易于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测量仪器的智能化;(7)影响因素众多,误差处理复杂。 1.6 选择测量方法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选择测量方法时,要综合考虑下列主要因素:① 被测量本身的特性; ② 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③ 测量环境;④ 现有测量设备等。 1.7 设某待测量的真值为土0.00,用不同的方法和仪器得到下列三组测量数据。试用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说明三组测量结果的特点: ① 10.10,l0.07,10.l2,l0.06,l0.07,l0.12,10.11,10.08,l0.09, 10.11;

电子测量技术.doc

模拟式万用表在电子测量中的应用 冯黎光 (湖北宜昌三峡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通信工程) 摘要:模拟式万用表与数字万用表的比较,数字式万用表为何不能取代模拟表。本文重点介绍模拟式万用表在的电工电子测量中的 相关应用和原理。 关键词:万用表模拟式万用表电子测量 从电的初学者到电气工程师,万用表是身边必备的测量器具之一。在电工测量仪表中,最大众化的万用表是一种集元器件的检验、电路的导通试验、电源电压检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仪表,应用起来十分便利。万用表具有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压、交流电流(模拟万用表中没有)以及电阻等五种基本测量功能。还可以具有蓄电池检验、温度测量和晶体三极管hFE特性检验等测量功能。 万用表中,有指针型的模拟式万用表和数字显示的数字式万用表。 指针表和数字表的比较和选用: 1、指针表读取精度较差,但指针摆动的过程比较直观,其摆动速度幅度有时也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被测量的大小;数字表读数直观,但数字变化的过程看起来很杂乱,不太容易观看。 2、指针表内一般有两块电池,一块低电压的1.5V,一块是高电

压的9V或15V,其黑表笔相对红表笔来说是正端。数字表则常用一块6V或9V的电池。在电阻档,指针表的表笔输出电流相对数字表来说要大很多,用R×1Ω档可以使扬声器发出响亮的“哒”声,用R×10kΩ档甚至可以点亮发光二极管(LED)。 3、指针表内阻一般在20KΩ/V左右,相对数字表来说比较小,测量精度相比较差。某些高电压微电流的场合甚至无法测准,因为其内阻会对被测电路造成影响。数字表电压档的内阻很大,一般在11M,使流入仪表的电流近似为零,其电池内阻引起的电压降可以忽略。但极高的输出阻抗使其易受感应电压的影响,在一些电磁干扰比较强的场合测出的数据可能是虚的。 4、模拟式指针表的标尺盘上很多,使用时也要注意档位转换和测量量程的切换,使用复杂。数字式表使用简单,即使没有电学知识亦可以放心使用 总之,在相对来说大电流高电压的模拟电路测量中适用指针表,比如电视机、音响功放。在低电压小电流的数字电路测量中适用数字表,比如BP机、手机等。不是绝对的,可根据情况选用指针表和数字表。 指针表不能被数字表取代的原因: 由前面的介绍可知,如果把模拟式万用表与数字式万用表进行比较,在所有的项目上数字式万用表都占有优势。但是,作为常用测量仪表的指针式目前仍被大量使用着。这是因为数字万用表在其诸多优点的反面也有不足之处,可以列举如下: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 电子测量的特点不包括 。 A.测量频率范围窄 B.测量量程宽 C.测量准确度高低相差悬殊 D.测量速度快 2. 电子测量按测量方式分类,不包括 。 A.偏差式测量法 B.零位式测量法 C.微差式测量法 D.等差式测量法 3. 按照误差的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三类,不包括 。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粗大误差 D.小误差 4. 随机误差正态分布标准差越小,则正态分布曲线越 ,说明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几率 。 A.宽,大 B.窄,小 C.窄,大 D.宽,小 5. 电阻R1=1K 欧,R2=2K 欧,相对误差均为±5%,则串联后的相对误差为 。 A.±5% B.±4% C.±3% D.±2% 解:相对误差=[R1/(R1+R2)*5%]+[R2/(R1+R2)*5%] 6.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主振器通常使用 。 A.RC 振荡器 B.LC 振荡器 C.石英晶体振荡器 D.高频振荡器 7. 示波管的组成不包括 。 A.电子枪 B.电子偏转系统 C.荧光屏 D.恒流源 8. 示波管偏转系统水平偏转板X 板上所加锯齿电压称为 。 A.时基信号 或扫描信号 B.电压信号 C.触发信号 D.电流信号 9. 示波器荧光屏的颜色一般选 。 A.红色 B.蓝色 C.黄绿色 D.黄色 10. 根据测量误差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_________三大类。 A.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B.固有误差、工作误差、影响误差 C.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D.稳定误差、基本误差、附加误差 11.在利用拍频法测频率时,随着被测信号与标准信号频率的接近,在示波器上幅度 。 A.逐渐接近而趋于一条直线 B.趋于两条直线 C.呈周期性变化 D.无规律变化 12.利用李沙育法测量频率时x f 和y f 分别是加在X 通道和Y 通道上的信号,图形与Y 轴交点为4个,与X 轴交点为2个,则x f /y f 等于 。 A.2 B.0.5 C.4 D.1 解:fx/fy=ny/nx 13. 设某待测量的真值为10.00,测量过程中得到下列测量数据(10.10,l0.07,10.l2,l0.06,l0.07,l0.12,10.11,10.08,l0.09,10.11),测量结果的特点为 A .不精密,不正确,准确度低 B.精密欠正确 C.正确但不精密 D.即精密又正确,准确度高 14.示波器的线性时基扫描方式包括 。 A.触发扫描 或连续扫描 B.间断扫描 C.脉冲扫描 D.直流扫描 15.电子计数法测量频率如果想要减小误差,以下不可行的是 。 A.提高晶振频率的准确度 B.扩大闸门时间T C.倍频被测信号频率 D .减小闸门时间T

电子测量(夏哲磊)课后习题答案(部分)

1.1 解释名词:①测量;②电子测量。 答:测量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量与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与单位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最后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测量结果。 从广义上说,凡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的测量都可以说是电子测量;从狭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指在电子学中测量有关电的量值的测量。 1.2解释名词:①计量基准;②主基准;③副基准;④工作基准。 答:①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以最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建立起来的专门用以规定、保持和复现物理量计量单位的特殊量具或仪器装置等。 ②主基准也称作原始基准,是用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的计量器具,经国家鉴定批准,作为统一全国计量单位量值的最高依据。因此,主基准也叫国家基准。 ③副基准:通过直接或间接与国家基准比对,确定其量值并经国家鉴定批准的计量器具。其地位仅次于国家基准,平时用来代替国家基准使用或验证国家基准的变化。 ④工作基准:经与主基准或副基准校准或比对,并经国家鉴定批准,实际用以检定下属计量标准的计量器具 1.3(找不到啊!)(见作业本) 1.4比较测量和计量的类同和区别。 答:测量是把被测量与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与单位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最后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测量结果。 计量是利用技术·阳法制手段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计量可看作测量的特殊形式,在计量过程中,认为所使用的量具和仪器是标准的,用它们来校准、检定受检量具和仪器设备,以衡量和保证使用受检量具仪器进行测量时所获得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因此,计量又是测量的基础和依据。 1.5列举电子测量的主要特点.。 答:(1)测量频率范围宽;(2)测试动态范围广;(3)测量的准确度高;(4)测量速度快;(5)易于实现遥测和长期不间断的测量;(6)易于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测量仪器的智能化;(7)影响因素众多,误差处理复杂。 1.6叙述电子测量的主要内容。 答:电子测量内容包括:(1)电能量的测量如:电压,电流电功率等;(2)电信号的特性的测量如:信号的波形和失真度,频率,相位,调制度等;(3)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电阻,电容,电感,阻抗,品质因数,电子器件的参数等:(4)电子电路性能的测量如:放大倍数,衰减量,灵敏度,噪声指数,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等。

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罗利文)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常用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 3-1 从使用材料、测温围、线性度、响应时间几个方面比较,Pt100、K 型热电偶、热敏电阻有什么不同? Pt100 K 型热电偶 热敏电阻 使用材料 铂 镍铬-镍硅(镍铝) 半导体材料 测温围 -200℃~+850℃ -200℃~+1300℃ -100~+300℃ 线性度 线性度较好 线性度好 非线性大 响应时间 10s~180s 级别 20ms ~400ms 级别 ms 级别 3-2在下列几种测温场合,应该选用哪种温度传感器?为什么? (1)电气设备的过载保护或热保护电路; (2)温度围为100~800℃,温度变化缓慢; (3)温度围为100~800℃,温度波动周期在每秒5~10次; 解: (1)热敏电阻;测量围满足电力设备过载时温度围,并且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响应快,适合电气设备过载保护,以减少经济措施 (2)Pt 热电阻;测温围符合要求,并且对响应速度要求不高 (3)用热电偶;测温围符合要求,并且响应时间适应温度波动周期为100ms 到200ms 的情况 3-3 热电偶测温为什么一定做冷端温度补偿?冷端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 解:热电偶输出的电动势是两结点温度差的函数。T 为被测端温度,0T 为参考端温度,热电偶特性分度表中只给出了0T 为0℃时热电偶的静态特性,但在实际中做到这一点很困难,于是产生了热电偶冷端补偿问题。目前常用的冷端温度补偿法包括: 0℃恒温法; 冷端温度实时测量计算修正法; 补偿导线法; 自动补偿法。 3-4 采用Pt100的测温调理电路如图3-5所示,设Pt100的静态特性为:R t =R 0(1+At ),A =0.0039/℃,三运放构成的仪表放大电路输出送0~3V 的10位ADC ,恒流源电流I 0= 1mA ,如测温电路的测温围为0~512℃,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应为多少?可分辨的最小温度是多少度? 解:V AT R I u R 19968.05120039.01001013 00=????==?- 024.1519968.03==?= V V u u k R out ,放大倍数应为15倍。 可分辨的最小温度为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_1-8章张永瑞

一 解释名词:①测量;②电子测量。 答:测量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量与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与单位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最后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测量结果。从广义上说,凡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的测量都可以说是电子测量;从狭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指在电子学中测量有关电的量值的测量。 叙述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的特点,并各举一两个测量实例。 答:直接测量:它是指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获取被测量量值的方法。如: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电阻中的电流。 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如: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消耗的直流功率P,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电压U,电流I,而后根据函数关系P=UI,经过计算,间接获得电阻消耗的功耗P;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用多个参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试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组合测量。例如,电阻器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 解释偏差式、零位式和微差式测量法的含义,并列举测量实例。 答:偏差式测量法:在测量过程中,用仪器仪表指针的位移(偏差)表示被测量大小的测量方法,称为偏差式测量法。例如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等。 零位式测量法:测量时用被测量与标准量相比较,用零示器指示被测量与

标准量相等(平衡),从而获得被测量从而获得被测量。如利用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 微差式测量法:通过测量待测量与基准量之差来得到待测量量值。如用微差法测量直流稳压源的稳定度。 叙述电子测量的主要内容。 答:电子测量内容包括:(1)电能量的测量如:电压,电流电功率等;(2)电信号的特性的测量如:信号的波形和失真度,频率,相位,调制度等;(3)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电阻,电容,电感,阻抗,品质因数,电子器件的参数等:(4)电子电路性能的测量如:放大倍数,衰减量,灵敏度,噪声指数,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等。 列举电子测量的主要特点.。 答:(1)测量频率范围宽;(2)测试动态范围广;(3)测量的准确度高;(4)测量速度快;(5)易于实现遥测和长期不间断的测量;(6)易于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测量仪器的智能化;(7)影响因素众多,误差处理复杂。 选择测量方法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选择测量方法时,要综合考虑下列主要因素:①被测量本身的特性; ②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③测量环境;④现有测量设备等。 设某待测量的真值为土0.00,用不同的方法和仪器得到下列三组测量数据。试用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说明三组测量结果的特点: ①,,,,,,,,,; ② ,,1 ,,,,,.,,;

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罗利文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常用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3-1 从使用材料、测温范围、线性度、响应时间几个方面比较,Pt100、K型热电偶、热敏电阻有什么不同 解: 3-2在下列几种测温场合,应该选用哪种温度传感器为什么 (1)电气设备的过载保护或热保护电路; (2)温度范围为100~800℃,温度变化缓慢; (3)温度范围为100~800℃,温度波动周期在每秒5~10次; 解: (1)热敏电阻;测量范围满足电力设备过载时温度范围,并且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响

应快,适合电气设备过载保护,以减少经济措施 (2)Pt 热电阻;测温范围符合要求,并且对响应速度要求不高 (3)用热电偶;测温范围符合要求,并且响应时间适应温度波动周期为100ms 到200ms 的情况 3-3 热电偶测温为什么一定做冷端温度补偿冷端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 解:热电偶输出的电动势是两结点温度差的函数。T 为被测端温度,0T 为参考端温度,热 电偶特性分度表中只给出了0T 为0℃时热电偶的静态特性,但在实际中做到这一点很困难, 于是产生了热电偶冷端补偿问题。目前常用的冷端温度补偿法包括: 0℃恒温法; 冷端温度实时测量计算修正法; 补偿导线法; 自动补偿法。 3-4 采用Pt100的测温调理电路如图3-5所示,设Pt100的静态特性为:R t =R 0(1+At ),A =℃, 三运放构成的仪表放大电路输出送0~3V 的10位ADC ,恒流源电流I 0= 1mA ,如测温电路 的测温范围为0~512℃,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应为多少可分辨的最小温度是多少度 解:V AT R I u R 19968.05120039.010*******=????==?- 024.1519968.03==?=V V u u k R out ,放大倍数应为15倍。

电子测量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 谈判题(10分) VXXX 5,使用数字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时,红表笔接COM 端带负电,黑表笔接V ?Ω端带正电。 ( X ) 6、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多个电阻时,只需选出择合适量程档,进行一次机械调零、欧姆 调零即可。 ( X ) 7、使用万用表测量过程中,若需更换量程档则应先将万用表与被测电路断开,量程档转换完毕再接入电路测量 ( V ) 8、在示波测量中,若显示波形不在荧光屏有效面积内,可通过Y 移位旋钮对被测波形幅度 进行调 ( X ) 9、若要使示波器显示波形明亮清晰,可通过辉度,聚焦旋钮的调节达到要求。 ( V ) 10示波器要观察到稳定的波形,其两个偏转板上所加信号的周期y x T T ,必须满足条件T y =nT x 。 ( ? ) 11, 逐次逼近A/D 转换的速度比积分式A/D 转换的速度慢。 ( ? ) 12, 一般规定,在300Ω的负载电阻上得到1mW 功率时的电平为零电平。 ( ? ) 13,在直流单电桥中,电源与指零仪互换位置,电桥平衡状态不变。 ( √ ) 13, 比较释抑电路的作用是控制锯齿波的幅度,实现等幅扫描,并保证扫描的稳定。 ( √ ) 1、双踪示波器显示方式有1、ABCD 几种方式,其中C ;方式可能产生相位误差,若要修正 相位误差则应将显示方式调节到D 方式;若被测信号频率较低,则应选择 D 方式;若 信号频率较高,则应选择 C 方式。 A.Y A 、Y B B. Y A ±Y B C.交替 D.断续 2、示波测量中,触发方式选择为 CA 时,屏幕显示为一条亮线;触发方式选择为时, 屏幕不显示亮线。 A.普通触发 B. 固定触发 C.自动触发 D.其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