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的饲养技术

马的饲养技术

马的饲养技术
马的饲养技术

马的饲养技术

观众朋友们,您现在看到的这匹马形体高大,躯体结实,四肢修长,身体各部位棱角分明,轮廓流畅,简直就是一尊“活的艺术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隔断片花:轻松快节奏画面

马是人类亲密的朋友,是最善解人意的动物之一,同时也是吉祥的象征,自古便有“马到成功”、“龙马精神”等说法。马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代步,还是耕作、运输,乃至娱乐休闲、竞技运动,都有马的功劳。

但是对于马来说,无论是役用、还是休闲娱乐用,都得精心饲养,才能达到最佳的使用寿命和效果。

今天,我们以休闲运动马为主,向大家介绍《马的饲养技术》

一、马的品种及生理特性(不读)

马作为一个古老的物种,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6000万年以前,进入人类社会以后,受到各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对马的驯养要求,马逐步融入人类社会,形成了具有不同适应性的品种。

目前,世界上的马约有300多个品种,如纯血马、阿拉伯马,以及我国的伊犁马、蒙古马、西南马等。

它们都具备马匹共同的生理特点,所以,只有了解并掌握马的生理特点,才能做到正确地饲养管理。

首先要特别注意他们的感官特点:

视觉(不读)

马眼位于头部两侧,其视野呈圆弧,全景视野可达330—360度,所以,马除了能看到正面、侧面外,对其后部也可兼顾,这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马后眼”,在接近马匹时,对其后肢可要小心呀。

听觉(不读)

马耳的听觉非常灵敏,对于距离远和分贝低的声音,判断能力比较强。此外,过强的音响对马是不良刺激,甚至会使马受惊。

嗅觉(不读)

马的嗅觉非常发达。马主要依靠嗅觉识别主人、同伴、母子、性别、路途、马厩、饲料种类等。

味觉(不读)

马的味觉不是很灵敏,对苦味和酸性的食物不敏感,因此,马槽应经常清洗,否则,残余的酸败饲料会影响马的健康。

触觉(不读)

马触觉比较敏感,像四肢、腹部、口唇、耳朵等部位,神经较为丰富、敏感程度高,人在接触这些部位时要注意安全,不可冒然行事。

竞争和争斗性(不读)

除了感官上的不同特点之外,马的竞争心理非常强,彼此互不相让,赛马就是利用了这一特点。

马是个性很强的动物。外表显得很温顺,安静,但在马的内心深处那种强烈的争斗意识是其他动物所不及的。在战争中,许多马并不是在枪林弹雨中倒下的,而是由于剧烈奔跑,劳累过度而死。

记忆力和模仿力(不读)

马的大脑较发达。可记住道路、水源、厩舍、饲喂和伤害等。“老马识途”讲的就是马有较强的记忆力,即使离群数月,甚至数年,它仍可返回原地。

二、马厩的设计(不读)

了解了马的生理特性,就像是驾驶中把握住了方向盘,根据马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设置,比如马厩的设计就很有讲究。

马厩是马匹生活的小环境,以适合马匹生理需要为原则、以经济、实用、坚固为标准。

马厩要干燥、通风采光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配备供水与排水设施。

马厩的类型(不读)

马要求精细的饲养管理,所以,多为单间饲养,也就是封闭式饲养。

封闭式的马厩在北方可抵御寒冷,在南方可防太阳辐射。它最适宜的温度是6-12℃。单间的面积因马匹形体不同可大可小,一般情况下,体高1米5以下的马,单间面积保持在8-9平方米,体高1米5以上的马,则应提供12平方米的马厩。

马厩地面(不读)

马厩的地面非常重要,要求防滑、防潮、耐用。通常采用水泥地面,既坚固、耐用、又经济、方便,便于卫生消毒、防疫等。

马厩门窗(不读)

门窗的大小、高低与马厩的通风采光有直接关系。窗的大小应与地面面积成一定比例,一般以1:10为好,窗高在1.5-1.8米左右。门高约2.5米,宽约1.2米。

固定装置(不读)

马厩内的固定装置包括饲槽、喂草架、水槽。

饲槽应位于门旁的夹角处。

饲槽与水槽应分开,水槽一般使用水桶,可将水桶支架固定在墙壁一角,以防被马弄倒。

用喂草架给马喂草。

饲槽、喂草架、水桶架的外形设计上要求没有棱角,以免对马造成伤害。

附属建筑与设施(不读)

鞍具室(不读)

鞍具室,要干燥防潮,大小应能装下所需要的马具物品,需要设置固定的鞍具架。

运动场(不读)

马善奔跑,所以需要设置较大的运动场,运动场面积以养殖户的管理承受能力为度,越大越好。

马匹运动场的地面一般为土壤和沙子的混合地面,这样会减少马匹蹄部的磨损,起到蹄部保护作用。

运动场也可以种植一些适口的青草,供马匹在散步时食用。

三、饲料的准备(不读)

马的饲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脂肪不能太多,否则马的生理功能、功用性就会大大下降,因此马通常以粗饲料为主、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为辅,适当添加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

四、选择种马(不读)

有了饲料的准备,我们还要学会如何选择种马。

选择种马,重点应放在马的外型结构和体质气质上。从马匹外貌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与选择。

选马的技巧可以总结为“五看”,即看长相、看毛色、看走相、看年龄、看体质与气质。

看长相(不读)

看长相包括马的外部形态、身体的结实程度和对外界的敏感程度等。

马的头要大小适中,呈方圆形。

颈部要求:细长、肌肉丰满。颈长的马重心易前移,颈的摆动幅度大,利于发挥速度。

背腰宽广平直,肌肉强实,有利于负重和发挥速度。

俗话说“好马长在腿上”,说明四肢的重要性。前肢支持体重,要求大膀头,上粗下细。

看走相(不读)

选择马时,还要注意马的走相。看走相,就是检查马的肢势和蹄形,可以在马慢步前进时进行检查,必要时,可让其快步行走。

一般肢势和蹄形正的马,在运步时,前后肢保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

看毛色(不读)

识别马的毛色是养马的基础知识。看毛色也是选择马的重要步骤和依据。

马的毛色可分为单毛色和复毛色两大类,全身被毛只一种颜色为单毛色;被毛由两种以上颜色构成为复毛色,如青毛、沙毛、花毛、斑毛等。

比如,广大农牧民都喜欢深色的马,军马的要求更严格,一般白色、花色、斑毛是不准入伍的。

看年龄(不读)

马的自然寿命一般为25—30年。在4—15岁时劳役能力最强。

马的老幼从外观上可以知道个大概。如幼龄马,皮肤紧而有弹性,肌肉丰满,被毛有光泽,身短而腿长;

老龄马的嘴唇下垂,多皱纹、眼窝塌陷,皮肤缺乏弹性,动作不灵活。

随着年龄的变化,马匹牙齿的生长、脱换和磨损都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马匹牙齿的变化,来判定马的年龄。

如:3岁时,永久门齿完全长出

4岁时,永久中间齿完全长出

5岁时,所有的隅齿完全长出,俗称“齐口”

看体质与气质(不读)

体质是马的外部形态和生理机能的综合体现,也就是结实程度。

一般将马的体质分为湿润型、干燥型、细致型、粗糙型和结实型五个类型。但是在实践中,很少见到单一体质类型的马匹,一般都是以某种类型为主的混合型。

气质指的是马的性格,是马匹对外界敏感性反应的一种表现,养马学上称为悍威。通常可分为烈悍、上悍、中悍和下悍四种。

五、马的饲养技术(不读)

运动用马一般品质较好,最好让它们个个都“住上”单间,依据马匹的个体特性实施针对性饲喂。

请您往这儿看,在每个马厩的墙上都有一张特制的“身份证”,上面明确注明:马主、马名、性别、身高、血统、出生日期、饲料配比、教练等信息,这样在日常饲喂管理时可就方便多了。

我们可以从马匹的生理特性和运动强度两方面采取个体饲养。

选择优秀饲养员(不读)

马匹良好的饲养效果首先取决于饲养员。

诚实可靠、热爱马匹、有责任心、努力工作是饲养员最可贵的品质。优秀的饲养员,善于观察并总结出每匹马的行为特点和习惯,以此为依据合理调整和改善饲养管理。

按生理特性饲喂(不读)

在根据马匹的生理特性饲喂时,要注意种马、妊娠马、幼驹和育成马的生理特点,并在饲喂时区别对待。

(一)种公马的饲养管理(不读)

先来看一下种公马。

为了保证种公马体质健壮,性欲旺盛,精液量多且品质好,延长使用年限,必须要有正确的饲养管理方法。

在饲养上,首先要保证种公马的营养需要。

粗饲料主要是由优质干苜蓿和羊草混合而成。

除了饲喂精料和粗饲料以外,为了提高精液品质,最好补充一些维生素进行“特殊关照”。

在非配种期间,精料参考配方为:燕麦50%、黄豆10%、黑豆10%、麸皮10%、玉米10%、葵花籽8%、矿物质2%。

其中,矿物质包括:盐、钙粉等。另外,黄豆要用水泡透,黑豆要煮熟。

在配种期间,可以降低燕麦5%的比例,增加鸡蛋、酸奶、红米等营养饲料。

(二)种母马的饲养管理(不读)

种母马主要分为空怀期和妊娠期。

空怀期母马(不读)

空怀期母马体重下降较快,需要提高营养,促进发情。

粗料为8-12千克/天,精料为3-4千克/天。粗料可以是优质苜蓿、羊草。

其中精料参考配方为:燕麦35%、黄豆15%、黑豆12%、麸皮10%、玉米15%、葵花籽10%、矿物质3%。

妊娠母马(不读)

妊娠母马的饲养管理,除满足母马本身的营养需要外,还要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及产后泌乳的需要,所以怀孕母马的日粮必须含有丰富的营养。

妊娠期应增加富含钙、磷、维生素的食物。推荐使用胡萝卜、马铃薯和甜菜,这些食物可以提高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消化、还可以预防流产。

妊娠期最后1~2个月的饲养管理对泌乳量的提高非常重要,要加强饲

养,但在分娩前2~3周应适当减少饲料,给予质地优良、松软、易消化的饲料。

(三)幼驹的饲养管理(不读)

幼驹出生后,对外界适应能力比较差,而其发育又同以后成年马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重视幼驹的饲养管理。整个幼驹期为6个月。

幼驹出生3天内,如果天气好,可让幼驹随母马做户外运动。

10~15天时,幼驹开始自行吃草,一个月开始补料。准备易消化的麸皮和压扁的大麦、燕麦等,加适量豆饼,饲喂时加水、浸湿拌匀,开始每日50克,分两次喂,以后逐渐增加饲喂次数至每日三次。

(四)育成马的饲养管理(不读)

幼驹满6月龄时,就可以从幼驹舍转入育成马舍,进入育成马阶段,育成马阶段时间为6-30月龄。

这一阶段是幼驹全面生长发育的时期,应补充肌肉骨骼生长素、奶粉等营养物质。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是依据生理特性进行的区别饲喂,另外,在马匹的实践使用中,运动强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所以,也要结合马匹不同程度的运动强度进行个性化饲喂。

根据不同运动强度饲喂(不读)

总体来讲,若马匹运动强度加大了,日粮也必须随之调整,以满足其能量所需,运动量减少了或马匹受伤、患病、休息,应适当减少精饲料,增加粗饲料。

马匹不运动时,每天只喂给优质干草就可以维持马匹的正常生理所需。

轻度运动时,每日运动时间在4小时以下,通常将日粮中的精料控制在15%左右就可以了。

中度运动时,每日运动时间在4—8小时,日粮的精料比例为30%。

重度运动时,每天运动时间在8小时以上,日粮的45-55%为精料。

如果马太瘦,需要增加营养丰富的饲料,太胖则减少营养饲料;

有些马逐渐反应变得迟钝,可以通过改换饲料来进行调节,比如多饲喂燕麦等高能量饲料,马吃了燕麦后,容易兴奋,可促使其活动。

老龄马消化功能减弱,体质逐渐下降,这就需要酌情增加容易消化的饲料。

马在饲喂时还要注意以下要点:

饲喂注意事项(不读)

饲喂次数(不读)

马匹通常日喂3-4次,每天要定时饲喂,不得随意更改饲喂时间,以免破坏马的饮食规律而导致消化系统紊乱。

每日的精料在白天分2-3次饲喂,每次饲喂时,应本着先粗后精的原则,即先喂粗饲料,后喂精饲料。

提倡晚上补饲,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这可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因为,在白天,马大多处于运动或者劳役状态,没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和吸收饲料,所以,可以把每天饲喂干草量的一半以上放在晚上饲喂。

饲喂品质良好的饲料(不读)

马对饲料的要求比较高,要求草的质量好,粗纤维含量少,没有被雨水淋泡。精料要保持干净无杂质,无发霉变质。

饮水(不读)

水对马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马匹缺水,会严重影响马的健康。马厩内要常备清洁、新鲜饮水,保证马匹可以随时饮用。

马匹饮水后,不能立即作剧烈运动。同样,剧烈运动后的马也不要立即饮水。

六、日常管理(不读)

马在日常管理时,应注意以下几项工作

马体刷拭(不读)

马体刷拭是舍饲马的一项重要日常护理,主要是对马匹的被毛、鬃毛、尾毛和蹄部进行刷拭护理。

抠蹄(不读)

抠蹄可在马体刷拭前进行,使用蹄钩抠去蹄底脏物或石子,再用水洗净马蹄。抠蹄时,要用蹄钩尖从蹄踵向蹄尖方向抠,以避免钩尖损伤蹄叉。

钉蹄(不读)

马蹄会不断的生长,每隔一个多月,就要将蹄铁拆下来,修剪,重新钉上马蹄。

钉蹄时,一定要选一副大小适中的蹄铁,不然马会感觉不舒服。

洗浴(不读)

马在运动后会出汗,需要洗浴。

选择在晴朗无风的天气、使用温度在15℃以上的水给马洗浴,之后将马牵至烘干房进行烘干。

气温、水温偏低、有大风天气、病马或者训练后,出汗未干的马不能洗浴。

马厩的日常管理(不读)

马厩也需要精心呵护,每天清晨要清厩一次。为了保持厩内干燥,应

以清扫为主,减少用水冲洗的次数。

每隔两到三天给单间消毒。消毒后需要在厩床上铺垫15-20厘米厚的垫料,垫料可选择锯末、刨花或稻草等。

厩舍周围应避免有马达轰响、车声隆隆等噪音,尤其是在马匹采食和休息时间,严禁闲杂人员在马厩内嬉戏、喧哗。

七、疾病防治(不读)

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关于马匹的疾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由于马经常要运动,所以马的常见疾病主要是外伤

临床表现(不读)

出现外伤的马,患处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擦伤,有血液渗出。发生于四肢的外伤,常因疼痛而出现跛行。

防治措施(不读)

对于马匹外伤,从根本上,要加强饲养管理,合理使役,避免发生各种损伤。药物治疗的原则是“镇痛消炎、防止感染”。

先用氯化钠溶液对伤口进行喷洒消毒,然后再涂上消炎药膏。经过几个月的休养,马匹伤势可逐渐好转。

结语

好了,马的养殖技术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收获。同时,由于马的种类较多、用途和个体特性都有所不同,所以,大家在养殖马匹的具体实践中,一定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认真总结养殖经验,最终达到养殖效应的充分实现。

[前景,生态,技术]生态猪养殖前景及技术研究

生态猪养殖前景及技术研究 摘要:生态猪属于健康、无公害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生态猪的养殖技术也开始受到重视,绿色健康的养殖技术被更多人所采用。生态猪的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与改善,引用最先进养殖技术使猪肉的肉质更加健康与营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生态猪的养殖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生态猪;养猪技术;分析 生态猪的养殖和普通猪不同,生态猪在养殖过程中要尽量少地使用抗生素,降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程度。现在人们对身体健康比较关注,因而对猪肉的品质和安全问题也较为关心。生态猪的肉产品相对健康,符合人们的食用要求,在未来猪肉市场中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因此,生态猪的养殖将会形成趋势。本文主要对生态猪养殖技术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具体论述。 1生态猪的养殖技术 (1)养殖环境。 在猪的饲养过程中为了减少发病几率,要为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一般要选择干燥、通风的环境。养殖场内容易积尿、积水,因此养殖场的地面尽量使用利于排水的材料。对于通风不好的猪圈要添加换气设备,定期通风换气。粪便不仅能够造成地面污染,还会产生臭气,滋生细菌,导致猪生病。因此要定期运出粪便,清洁地面。单位面积的猪圈内如果猪的饲养数量过多,猪圈拥挤,不利于猪的健康生长。因此要按照猪生长的特点,合理控制好猪圈内单位面积的养殖数量。 (2)养猪饲料。 生态猪和普通猪的饲料有所不同。普通猪主要饲喂加工饲料,而生态猪主要饲喂天然食物。但是仅仅饲喂天然饲料容易造成猪生长缓慢,从经济角度来讲不利于收益。因而要将不同的饲料原料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置,制成营养丰富的配合饲料进行饲喂。而从猪圈内运出的粪便是一种绿色肥料,可以将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形成良性循环。如果饲料中的营养缺少微量元素,猪也容易生病。因而要在饲喂的同时适量添加矿物质,增加微量元素的摄入。暴饮暴食会造成机体负荷过重,容易导致生病,因此在饲喂时要注意按时、按量进行。 (3)防治疾病。 养殖过程中如果猪生病,将会造成肉质不佳或猪的死亡,因此要重视疾病防治。日常的防治主要是在饲养时合理用药,对于病猪要及时隔离,并积极治疗。为了防止疫情扩散,要及时将病猪的情况上报有关部门。另外,免疫接种是预防疾病的好方法,因而要按时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 (4)供水处理。

生猪养殖技术

规模化猪场健康养殖技术 规模化种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就是通过各种手段以排除疫病威胁,保护猪群健康,保证猪场正常生产发展,发挥最大生产优势的方法集合体系总称。总体包括: 猪场环境控制,猪群的健康管理,饲料营养,饲养管理,卫生防疫、药物保健、免疫监测等兽医管理几个方面。 1.猪场的环境控制 1.1场址的整体规划。场址决定着猪场未来的生产难度系数和未来经济效益,是猪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猪场位置的确定,在养猪生产中建立生物安全防范体系上至关重要,场址的选择要充分利用生态养猪,符合动物的防病规则,避免交叉感染,远离养殖场、屠宰加工厂、居民区、工厂,交通便利,水电饲料供应便利,地势要背风向阳,地势要高、干燥、通风良好、水质良好,易使猪只保持干燥和良好卫生环境,最好建在山边或鱼塘、果林、耕地边,利于排污和污水净化。 1.2.猪场建设布局要合理。生活区、生产区与办公区严格分开,必须有围墙、最好是围墙外有防疫沟,设浴室、更衣室、消毒间,由上风向到下风向。饲料贮存库、保育舍应建在猪场的上风向,病猪隔离舍、粪便堆积池设在猪场的下风头。场内道路要划分净道和脏道,饲料车、工作人员走净道,粪车走脏道。场外运输车辆不能进入生产区,生产区内的运输,另由专用车辆解决。各段安排依次为保育-产房- 配种、妊娠-育成-育肥-出猪台。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剖检室应放在猪场的下风处。主干路需要硬化,场内道路布局合理,进料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做好场区绿化工作。设有种猪运动场,便于公猪、母猪的运动。化粪池必须建在下风向,化粪池要及时处理、除臭,防止蚊蝇孳生。 1.3.温度。温度在养猪生产中也是关键一环。猪舍要求冬暖夏凉,有利于种猪发情、配种、仔猪的存活和增重。温度太高导致公猪因热应激会降低精液的活力,从而增加配种难度,出现返情多,产仔少,影响繁殖成绩。仔猪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仔猪不同周龄适宜温度见 表1),适宜的温度可以减少死亡,加快增重,降低料肉比。低温使 仔猪抗病力降低、死亡率升高,料肉比升高。因此对仔猪进行防寒保暖为生产中的重中之重。(不同阶段种猪适宜温度见表2) 1.4.猪场绿化。要重视猪场周围和场区内环境的绿化,这对改善 小气候有重要的作用。植树造林可使冬季有效降低风速,使夏季的气

生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兴农牧业公司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 隔离舍(后备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工作目标 保证后备母猪使用前合格率在90%以上,后备公猪使用前合格率80%以上。 二、工作日程 上午7:30—11:30,下午14:00—17:30 7:30~8:00观察猪群 8:00~8:30喂饲 8:30~9:30治疗 9:30~11:30清理卫生、其它工作 14:00~15:30冲洗猪栏、清理卫生 15:30~17:00治疗、其它工作 17:00~17:30喂饲 三、操作规程 1、按进猪日龄,分批次做好免疫计划、限饲优饲计划、驱虫计划并予以实施。后备母猪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进行乙脑、细小病毒、猪瘟、口蹄疫等疫苗的注射。 2、日喂料两次。限饲优饲计划:母猪6月龄以前自由采食,7月龄适当限制,配种使用前一月或半个月优饲。限饲时喂料量控制在2㎏以下,优饲时2.5㎏以上或自由采食。 3、做好后备猪发情记录,并将该记录移交配种舍人员。母猪发情记录从6月龄时开始。仔细观察初次发情期,以便在第二~三次发情时及时配种,并做好记录。 4、后备公猪单栏饲养,圈舍不够时可2~3头一栏,配

前一个月单栏饲养。后备母猪小群饲养,5~8头一栏。 5、引入后备猪头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Vc,、多维,矿物质添加剂等。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呼诺玢、呼肠舒、泰灭净、强力霉素、利高霉素、土霉素等。 6、外引猪的有郊隔离期约六周(40天),即引入后备猪至少在隔离舍饲养40天。若能周转开,最好饲养到配种前一个月,即母猪7月龄、公猪8月龄。转入生产线前最好与本场老母猪或老公猪混养二周以上。 7、后备猪每天每头喂2.0~2.5公斤,根据不同体况、配种计划增减喂料量。后备母猪在第一个发情期开始,要安排喂催情料,比规定料量多1/3,配种后料量减到1.8~2.2Kg。 8、进入配种区的后备母猪每天放到运动场1-2小时并用公猪试情检查。 9、以下方法可以刺激母猪发情:调圈;和不同的公猪接触;尽量放在靠近发情的母猪;进行适当的运动;限饲与优饲;应用激素。 10、凡进入配种区后超过60天不发情的小母猪应淘汰。 11、对患有气喘病、胃肠炎、肢蹄病等病的后备母猪,应隔离单独饲养在一栏内;此栏应位于猪舍的最后。观察治疗两个疗程仍未见有好转的,应及时淘汰。 12、后备母猪在7月龄转入配种舍。后备母猪的初配月龄须达到7.5月龄,体重要达到110K g以上。公猪初配月龄须达到8.5月龄,体重要达到130K g以上. 第二节配种妊娠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工作目标 1.按计划完成每周配种任务,保证全年均衡生产。 2.保证配种分娩率在85%以上。

养殖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鸡

土鸡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项目报告书 目录 一、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1 1、项目的意义 2、项目的必要性 二、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3 1、国内外技术现状 2、我国土鸡的发展趋势 三、项目的市场需求分析-----------------------------------------------------4 1、市场调查 2、市场预测 3、市场竞争力 四、项目攻关预期目标,具体的考核指标(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 1、预期目标 2、技术人才 3、精选良种 4、注重放牧 5、巧喂饲料 6、严格防疫

7、适时销售 五、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工艺路线、关键技术-----------------------7 1、项目的研究内容 2、项目的工艺路线 3、生态条件 六、项目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点,可能取得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和取得国外专利)及知识产权分析------------------------------------------8 1、主要技术要点 2、创新点 七、项目实施年限及年度计划安排------------------------------------------9 八、项目总投资预算,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9 1、总投资预算 2、资金来源 九、预期成果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竞争力分析,成果应用和产业前景分析。----------------------------------------10 1、预期成果效益 2、前景分析 十、项目的风险分析(含技术、市场的风险分析等)------------------11十一、项目的基础条件(与课题相关的现有技术,设备基础和工作基础)---------------------------------------------------------------------------------12 1、现有技术 2、设备基础

肉猪养殖技术

肉猪养殖技术 本人饲养30几头母猪,养猪十几年了,下面是我养殖过程中总结的几个小办法,现在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对有此困扰的猪友有所帮助。 一、关于咬尾 大家都知道,猪即使断了尾,咬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我的办法:沥青适量备用、柴油适量备用、碾碎的天鹰椒粉适量备用。 用一个容器把沥青放在里面,在火上烤化,加上柴油和天鹰椒粉混匀,在沥青还没有凝固前把混合物蘸到被咬猪的尾巴上,这样柴油的异味在加上天鹰椒的辣味可使咬尾的猪望尾兴叹。 二、关于母猪并栏 1 此法适用于急等圈用的猪友 先用细铁丝和8号铅丝编一个猪嘴形状的笼头备用,把要并圈的两头母猪赶到一个圈里,待分出强弱后(这是关键),把事先备好的笼头戴在强者的嘴上固定好,这样它就咬不到另一头猪了,而且它会不断的摇头、在地上摩擦也无暇再去咬架。 2 此法适用于不急等圈用的猪友 把一个大圈中间用铁栅栏隔开(这是关键),把要并圈的两头母猪分别赶到中间有铁栅栏的两个小圈里,这样让它们在里边熟悉4-5天后,在并到一起,他们就会像老相识一样即不咬架,也不斗嘴。我就有这样一个“团结友爱圈”。 三、肥猪出栏后猪圈地面巧清理 肥猪出栏后,空圈舍地面的那层厚厚的粪垢最让人头疼(每日用水冲圈和育肥舍全漏缝地面的猪友可能无此困扰),有时一间圈舍就累得你呲牙咧嘴,汗流浃背。我的做法是:肥猪出栏前的1-2天,往猪舍的地面上泼水,然后在放些皮球、空饮料瓶之类玩儿的东西,利用猪猪的探究欲,让它们争夺玩具,再加上踩踏、拱

翻和水的浸润(如果粪垢太厚可多泼几次水),地面上的粪垢很快就会被弄起来,然后再用平掀铲走就可以了。这样做省时省力,各位不妨试试。 1 造成仔猪咬尾症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营养、环境、管理和疾病等几个方面,如,当饲粮营养失衡时,会刺激猪只发生咬尾症;当舍内有害气体、温度和光照超标,或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时会引起咬尾现象;当猪只患贫血和体内外寄生虫时,也会发生咬尾现象。针对各种不同的原因可采用相应措施预防咬尾症,上文中作者利用异味减轻猪咬尾,这是个很不错的方法,但是提醒猪友同时要注意消除咬尾的原因,比如营养不良或缺乏引起的咬尾,不仅要减轻咬尾症状,还要调整日粮满足其营养需求,否则即使不咬尾了,猪的生长也受限。另外“在沥青还没有凝固前把混合物蘸到被咬猪的尾巴上”这样会不会烫伤猪尾巴,希望想用此方法的朋友可以跟作者深沟通一下。 2 关于母猪并栏,上文的第一个方法确实能解决问题,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疑问:强者攻击弱者是本性,那个龙头不可能总带着,去掉以后,它还会攻击其它弱者母猪吗,第二个方法:熟悉了彼此的气味,确实能减少攻击,但是有些强者还是攻击弱者,所以建议把强者和弱者分开,当然如果没有那么多栏,就只好想别的办法。

肉猪的饲养技术修订稿

肉猪的饲养技术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肉猪的饲养技术 肉猪的喂养是养猪生产中最后的一个环节。喂养肉猪占用的资金多、耗料多。因此对整个养猪生产关系重大,又与经济效益所系。养肉猪的目的是最少的饲料和劳动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成本最低、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猪肉,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满足人们的肉猪和外贸的需要。影响肉猪生长发育的因素较多,单靠某一种技术是难以达到下述目的的,只有采用综合的技术措施,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成本最低,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猪肉。才能提高肉猪的出栏水平。第一节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生长的因素 一、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增重及组织的生长是不同的,也是有规律的。 1、体重的增长规律:在正常的饲料条件、饲养管理条件下,猪体的每月绝对增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每月的相对增重(当月增重÷月初增重×100),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了成年则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就是说,小猪的生长速度比大猪快,一般猪在100公斤前,猪的日增重由少到多,而在100公斤以后,猪的日增重由多到少,至成年时停止生长。也就是说,猪的绝对增长呈

现慢枣快枣慢的增长的趋势,而相对生长率则以幼年时最高,然后逐渐下降。 2、猪体内组织增长规律:猪体骨骼、肌肉内、脂肪、皮肤的生长强度也是不平衡的。一般骨骼是最先发育,也是最先停止的。骨骼是先向纵行方向长(即向长度长),后向横行方向长。肌肉继骨骼的生长之后而生长。脂肪在幼年沉积很少,而后期加强,直至成年。脂肪先长网油,再长板油。从出生到6月龄(体重100公斤)猪体脂肪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水分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矿物质从小到大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水平;蛋白质,在20~100公斤这个主要生长阶段沉积,实际变化不大,每日沉积蛋白质80~120克。小肠生长强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大肠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胃则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总的来说,育肥期20~60公斤为骨骼发育的高峰期,60~90公斤肌肉发育高峰期,100公斤以后为脂肪发育的高峰期。所以,一般杂交商品猪应于90~110公斤进行屠宰为适宜。 二、影响高产肥育的因素 1、猪种:不同品种在育肥过程中,在饲料、饲养管理、饲养时间、方法、措施等条件都相同,它的增重是不同的,如东山猪要比陆川猪日增重快10~15%,不同杂交猪,其增重速度也不同,例如

生猪养殖技术指导实施方案

生猪养殖技术指导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我区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提升农民养殖水平,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入户,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结合我区发展生猪产业项目,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1、按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要求,每个技术指导员负责培育 10 户生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 10 户养殖户产业发展与产业增收。 2、示范推广生猪主导品种:长白猪、约克猪、杜洛克猪;主推技术: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猪人工授精、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治,以及地方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 3、全面开展生猪科技入户工作,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 95%以上,群众满意度达 100%,生猪存栏率及出栏率分别提高 20%。 二、实施内容 1、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三农”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的猪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工作。 2、组织开展科技示范户、农民养猪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工作,推广普及科学养猪技术: ( 1)、推广猪优良主导品种,利用猪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杂交改良,公猪良种化、母猪本地化、仔猪杂交化;( 2)、推广饲喂猪全价配合饲料,降低生产成本,缩短育肥期,提高养殖效益;( 3)、

推广猪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按照免疫程序与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猪 瘟、猪蓝耳病、、口蹄疫、猪肺疫防治,消毒灭源及定期驱虫等工作,减少猪疫病死亡;( 4)、推广适度规模养殖和规范化、标准化饲养技术,“全出全进”,加强猪的饲养管理,改善猪的饲养环境,抓好基地养猪示范村、户建设。通过采取“种、料、防、管、训”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不断提高农户生猪产品质量和养殖技术水平。 3、搞好畜牧生产调查,分户制定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搞好示范户所在村组的农民科技培训和指导工作,定期向上级业务部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送和发布农事信息,完成有关调查统计。 4、建立技术指导档案,做好《技术指导员手册》记录,指导示范户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 5、推进畜牧技术服务信息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书刊等现代服务手段的作用,加强信息勾通,并通过现场培训、指导或电话咨询及时答复责任区农户提出的各类养殖技术问题,大力推行便民服务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履行技术指导员职责,通过畜牧科技培育养殖示范户,发挥养殖示范的示范带动作 用,从而促进我区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精品文档

有机猪的养殖技术

有机藏香猪养殖技术规程 一、猪场建设 1.1应远离交通要道(如公路、国道)、屠宰场、饲养场、水源保护区、居民区、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食品加工厂、工厂(有有害物质、烟雾、粉尘等物质的工厂)、药厂及仓库等,应处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处。 1.2应交通方便,电源稳定,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环境卫生条件良好,无污浊水及其他污染源。 1.3分区合理 猪场的生产区和行政管理区、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 饲料库应建于场内的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处。 猪场应建引进种猪隔离舍、病猪隔离舍。 二、仔猪引入 养殖场以自繁仔猪为主。 所有引入的常规畜禽必须经过相应的转换期。 允许引入常规种公畜,引入后应立即按照有机方式饲养。 所有引入的畜禽都不能受到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污染,包括涉及基因工程的育种材料、疫苗、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 三、养殖操作 (一)产房工作守则 1、产房的猪只实行全进全出,当一批母猪和仔猪转出后,即对产房床位、食槽、栏杆、保育箱、垫板、门窗、地面及产房内外的环境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冲洗和擦试,待干燥后用消毒剂喷洒消毒,并闲置净化2天后才能进猪。 2、妊娠母猪于临产前5-7天转入产房待产,进产房前对母猪的体表进行喷洒消毒,并要检查母猪的档案卡,了解其品系、胎次、健康状况和预产期。 3、对母猪饲喂湿料,要求拌和均匀,现拌现喂,若上一餐饲料没有吃完,必须清除剩料,清洗食槽后才能加下一餐的饲料,防止霉变饲料饲喂。对体况膘情较好的母猪,可适当减少精料,可补充一些青绿饲料,对膘情较瘦的母猪可酌情增加精料。

4、当待产母猪出现乳房膨胀、潮红,用手挤之,有乳汁流出时,这是临产的预兆,如果母猪频频排尿,站立不安,食欲下降等表现,说明即将分娩,这时要派专人值班观察。一旦羊水膜破裂,流出粘性的羊水时,则仔猪就要出世,此时应做好一切接产的准备工作,如消毒药液、毛巾、碘酊棉球及剪刀等,并用消毒药液擦洗和消毒母猪的乳房。在寒冷的季节要注意调节产房和保育箱的温度,夜间分娩时要有照明。 5、仔猪出生后,接产员要及时清除新生仔猪口腔、鼻腔内的粘液,用抹布擦去体表的胎衣及粘膜,并将脐带内的血液挤入仔猪体内后,在离脐孔5厘米处剪断脐带,同时用碘酊等消毒药液消毒断面,对于弱小的仔猪应人为地将其固定在母猪胸部乳头吮乳,若需寄养的仔猪,应吮足初乳,至少经6小时后才能转给保姆猪寄养,为避免排异,寄养时应涂上寄养母猪的乳汁,并安排夜间进行。 6、当分娩结束后,饲养员要检查胎衣数和胎儿是否一致。并如实填表上报产仔数,包括健活数、弱仔数和死胎数。要给产后的母猪喂含食盐的温水,并给予少量麸皮等易消化的饲料。 7、仔猪出生后,在哺乳期间,饲养员要配合技术人员做好以下几件工作: 20日龄:猪瘟疫苗接种 40日龄:小公猪去势 随时注意母猪的起卧,食欲和奶汁,精心护理仔猪,当听到仔猪被压的呼声,要迅速地将母猪赶起,救出仔猪,避免或减少意外死亡。仔猪1周龄即可开食,喂以本农场自产的或者外购的有机饲料,至20日龄时,基本能主动吃料,通常于42日龄前后断奶,即能独立生活,断奶时应先将母猪迁出,让仔猪在原栏位内逗留数天后再转入保育猪舍。 8、产房的环境:产房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湿度60-70%,风速0.2米/秒。仔猪保育箱内的温度要求0-7日龄32-34℃。8-20日龄20-28℃。 为防止仔猪黄、白痢病的发生,在不同的季节应注意以下事项: 寒冷冬季注意产房的增温和保温,夜间防止贼风吹入,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 炎热季节避免湿度过高,保持仔猪栏内清洁干燥,忌用水冲洗仔猪圈,母仔栏的除湿措施是在栏圈四周放置生石灰吸水份,加大通风力度。 春秋季节昼夜温差较大,要注意并重视仔猪在夜间的防寒保暖。

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及会议记录

生猪养殖技术 一、实行保护性饲养 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或者封闭式圈,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二、推行高密度养成猪 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三、育肥猪超90公斤后 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四、饲料要廉 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在此,我建议大家使用全价料,也是生猪养殖的发展趋势,饲料生产企业的配方都比较成熟,都能分到五个阶段左右,营养均衡,适合换季节等要求。如资金充裕,最好不要赊账,那样就会有一大块利润被经销商拿走了,能到饲

料生产企业的当地办事处订货或者厂家直接发货,会省去一部分中间费用,从而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五、防疫要严 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1 防疫管理 1.1 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各项规定,落实动物防疫措施。 1.2 提倡“全进全出”的猪群流动模式,建有隔离猪舍。 1.3 建立场长、兽医技术人员和饲养员防疫卫生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 l.4 猪场应具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更衣消毒室、兽医诊断室、药房等防疫设施,有条件的场应开展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监测工作。 1.5 建立免疫接种、抗体监测、疾病诊疗、检疫、消毒、疫苗和药品的进货、保管和使用记录以及病死猪剖检(送指定单位)、无害化处理记录等资料档案。记录应保持完整、整洁,并有相关人员的签名。 1.6 落实灭鼠、灭蚊、灭蝇工作计划和措施,禁止其它家畜、禽、犬、猫等动物进入场内。 1.7 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区(县)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尽快控制、扑灭疫情。

渔业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渔业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王申 摘要:文章概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渔业养殖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国内外渔业养殖技术的发展状况,从养殖类型、深海网箱设施、新型渔业三个方面阐述我国现在渔业技术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渔业养殖;深海网箱;新型渔业 我国是海水养殖大国,约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二。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持与引领,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马广鹏2011)。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养殖技术也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据我国2015年渔业统计年鉴数据:2014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461.52万吨,比上年增长4.69%。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296.22万吨;淡水产品产量3165.3万吨。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海洋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将是海洋渔业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海洋渔业实现高效生产的重要技术支撑(谷坚, 徐皓et al. 2011)。水产品已占据现代人类生活的主要蛋白质来源的80%,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与未来人类的食物来源问题息息相关。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绿色生态环境的向往,优质、高效、健康、绿色、生态的新型养殖理念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徐皓, 张建华et al. 2010)。 1.我国渔业养殖技术发展状况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渔业养殖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与美国、日本、挪威等渔业发展强国相比,差距逐渐缩小。中国渔业从最初的粗放式的传统养殖模式,到规模化、自动化养殖,到今天的新型生态化养殖,养殖管理模式的完善的同时,相应的养殖技术也越来越高。一系列养殖配套设施的研发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渔业养殖水平。如研发了在线自动水质检测系统,实现单机多点自动监测和自动报警;自动投饵机、工程化养殖池水面污物清除器、万吨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水质在线检测设备、溶氧自动调控仪、便携式细菌总数检测仪等多种配套设施设备,实现系统的技术集成、设施耦合和自动化控制。然而,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以色列等渔业发达国家在重视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节粮、节地、节水、节能的现代水产养殖方面,还有很大的(张建华and 丁建乐2013)。1.1传统渔业养殖 渔业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产业。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渔业养殖技术发展缓慢,主要是天然捕捞和人工培育,是比较粗放的一种养殖模式。传统渔业是一种生产先导型渔业,它把生产放在第一的位置,生产手段是原始的、粗放的、落后的;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观念野蛮(非理性),推进生产主要依靠简单的数量递增,没有考虑可持续、优质和环保,盲目的追求产量和效益。传统渔业面临着渔业资源日益枯竭,水产品质量和品种不符合市场需求,渔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短的挑战。因此,为解决和应对传统渔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发展以科技为先导的新型渔业,采用新技术和现代装备提高生产效率,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将生产的重心放在质量的提高等措施的实施是必不可少的(徐胜and 吕广朋2006)。 1.3产业规模化养殖 规模化养殖是改变传统粗放式养殖模式,解决资源空间减少,提升水产养殖效益的重要途径,对推动水产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于晓 2010)。规模化养殖投入成本高,承担风险大,对养殖人员技术要求较高,限于这些原因,目前我国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主要集中在靠近发达城市的沿海。高技术,自动化的产业化养殖还不是很普遍,规模化养殖技术还有待完善。

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吃足初乳 由于出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必须通过吸允初乳方能获得。仔猪消化佳能[微博]较弱,胃消化液缺少盐酸,而初乳的营养极其丰富,内含大量的蛋白质、乳脂,酸度较高,这样有利于促进仔猪消化道的活动,可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若有弱小仔猪吸奶不足,可进行人工补喂,以便提高整窝仔猪的成活率。因此,在仔猪出生后,应当让仔猪尽早能吃上和吃足初乳。 2、保证环境温度 初生仔猪的环境最佳温度32度,1周龄内的适宜温度为25-30度,达不到条件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简易的保温室。如果是在冬季,保温室的建造材料可就地取材。一般要求长1.2米,宽0.75米,高1米左右,并在保温室的一侧底部留可供仔猪初乳的小门。可通过悬挂红外线灯或用热水袋提高温度,病在保温室中间离底部0.5米处悬挂干湿温度计,以便准确掌握温度和湿度。另外,可在室内放一些松软垫草,并注意勤换。尽量使母猪和仔猪分开睡,防止母猪压死仔猪。 3、补充微量元素 铁是血红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初生仔猪体内储备的铁很少,每天的需要量为7~8毫克,而从母乳中能得到的数量也有限,所以若不能给仔猪及时补铁,必将导致仔猪患上贫血症。 4、寄养与并窝 寄养是指母猪产后死亡或产后无乳,或者所产仔猪数超过了有效乳头数时,将那些无奶吃的仔猪叫由其他的母猪哺育。并窝是指母猪产仔偏少或者所产仔猪中的部分因某些原因死亡,为了提高母猪的利用率,可将这些仔猪进行合并饲养,并窝前一定要让仔猪吃足初乳。 在寄窝并养前,用寄养母猪的乳汁(不提倡用母猪的尿液)涂擦仔猪全身,并选择在夜间进行混群,使母猪无法区分自产和寄养的仔猪。之后要注意观察,防止母猪拒绝哺乳或咬伤过寄仔猪。寄养与并窝的仔猪要求产期相似,最好不要超过3-4天。 5、疾病预防 吃初乳前,可按常规剂量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2小时后再让仔猪自由吃奶。另外,可给母猪服用土霉素,以防仔猪发生红、黄痢。对圈舍每日要进行清扫,使舍内保持卫生干燥,给仔猪提供清洁、安静、空气新鲜的生活环境。每日要细心注意观察,发现下痢时,要及时进行治疗。

高产奶牛饲养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产奶牛饲养技术研究与应用 1、高产奶牛的营养需要 1 1干物质与纤维需要量千物质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DMI)是奶牛配合日粮巾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最大干物质采食量发生在产后1O~14周。最大干物质采食量相对滞后于泌乳高峰期(产后4~8周),引起奶牛泌乳早期能量代谢负平衡,进而导致体重下降。 卢德勋(2001)对高产奶牛提出如下方案 1、2 能量需要 奶牛的产奶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量的供应。能量进食量不能满茫游乳需要,可限制奶牛遗传潜力的发挥。根据我国奶牛饲养标准计算,体重600千克,乳脂率3.5%的奶牛. 日产奶3O千克、40千克和5O千克. 日需NND数量分别为41.6个(13O.5兆焦NEI)、50.9(159 7兆焦NEd个和6o 2个f188.9兆焦NEt).分别相当于2 16NND/千克DM(6.78兆焦NEd千克DM)、2.2O NN1)/千克DM (6 89兆焦NE1/千克DM)、2.23NND/千克DM (6.99 兆焦NE /千克DM)。Johnson等(2003)调查发现,美国单产l3吨左右奶牛场的奶牛TMR 中的能量浓度为6.73兆焦NB,千克DM。 许多研究表明,添加脂肪能够提高日粮能量浓度以增加产奶量.但有报道添加脂肪会降低干物质采食量。刘艳琴(2oo0)研究表明,给产后lO~加天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日粮中添加200克脂肪酸钙.对于物质采食量没有影响. 对干物质、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的全消化道消化率没有影响.使血糖含量显著升高. 日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r 2 33千克。因此,建议在高产奶牛泌乳高峰期在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效果明显。1 3 蛋白质需要NRC(2001)认为反刍动物小肠的代谢蛋白质(MP)主要来源于三部分.即瘤胃微生物蛋白fMCP)、瘤胃未降解蛋白fRUP1和内源蛋白fECP)。奶牛维持高产要保持日粮能量和蛋白的比例.对于高产奶牛要提高过瘤胃蛋白和可吸收必需氨基酸的数量.日粮蛋白中适宜的赖、蛋氨

猪的养殖技术范文

猪的养殖技术范文 猪养殖技术水平与养殖质量及养殖户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若想保证猪养殖的顺利进行,做好猪疫病预防工作也非常关键。 摘要:猪肉是我国食用量最多的一种肉类,随着人们对肉食品需求量的增加,为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养殖猪逐渐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掌握猪的养殖技术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猪的养殖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猪;养殖技术;措施 对猪养殖户而言,掌握猪的养殖技术可有效减少饲料成本、动物疫病及猪种等因素造成的损失。传统的养殖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市场对猪肉产品的需求,必须改变以往的养殖观念,积极引入或采用现代养殖技术才能保证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注重猪场建设 一般来说,猪舍场地应选在排水好、地势高、背风向阳的地带,且要求电力供应正常,利于防疫卫生。布局猪场时可分成4个部分: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与隔离区[1]。生产区为猪场核心,所在位置一般环境较好,且防疫安全;管理区和社会联系密切,应用围墙和生产区隔开;隔离区和生产区应有一定距离,防止疾病蔓延。在设计猪舍时应综合考虑猪只的年龄、性别、体重及饲养密度等因素。猪舍跨度在8~13m左右,舍内净高在2.3~2.6m左右。 2合理选择猪品种

猪成长速度快或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猪的品种。实践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不同品种的猪产生的经济效益会存在很大差异。所以,猪养殖户必须结合气候、地质等条件选择最佳的猪品种,做到因地制宜地选择猪品种。比如,在东北地区气候以温度季风性气候为主,所选猪的品种既要满足一般要求,如饲料摄入量少、生长周期短、瘦肉率高等,又要考虑猪种是否能够适应当地气候。 3注意猪饮食及配料的均衡 猪饮食营养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猪的生长情况。猪饮食相对较杂,故在配料上应注意多重营养,保证营养均衡才能促进猪增肥。在配料选择方面,应以小麦、高粱、米糠及玉米等膳食纤维为主,辅以胡萝卜、野菜、南瓜等蔬菜类饲料,有助消化,并适当添加一些豆饼、鱼粉及花生粉等蛋白质饲料。一般来说,在喂养饲料方面,除了避免营养成分流失外,也要考虑到有助于猪的消化。饲料不可过粗,一般要求直径值区间在1.2~1.8mm左右,以免影响猪对食物的吸收与消化;但也不能过细,防止发生胃溃疡。 4注重猪的疫病预防 若想保证猪养殖的顺利进行,做好猪疫病预防工作也非常关键。首先,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在选择猪品种时,应尽可能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并进行疾病检查,确认仔猪健康后再购买,从根源上防止猪疫病发生。在养殖期间,可让杂交猪育肥或是选黑猪、野猪杂交育肥。其次,增加猪在舍外的活动时间与次数,从而有利于确定饲养密度与管理方式,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最后,做好

肉猪的科学饲养技术

肉猪的饲养技术 肉猪的喂养是养猪生产中最后的一个环节。喂养肉猪占用的资金多、耗料多。因此对整个养猪生产关系重大,又与经济效益所系。养肉猪的目的是最少的饲料和劳动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成本最低、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猪肉,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满足人们的肉猪和外贸的需要。影响肉猪生长发育的因素较多,单靠某一种技术是难以达到下述目的的,只有采用综合的技术措施,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成本最低,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猪肉。才能提高肉猪的出栏水平。第一节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生长的因素一、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增重及组织的生长是不同的,也是有规律的。 1、体重的增长规律:在正常的饲料条件、饲养经管条件下,猪体的每月绝对增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每月的相对增重(当月增重÷月初增重×100),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了成年则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就是说,小猪的生长速度比大猪快,一般猪在100公斤前,猪的日增重由少到多,而在100公斤以后,猪的日增重由多到少,至成年时停止生长。也就是说,猪的绝对增长呈现慢棗快棗慢的增长的趋势,而相对生长率则以幼年时最高,然后逐渐下降。 2、猪体内组织增长规律:猪体骨骼、肌肉内、脂肪、皮肤的生长强度也是不平衡的。一般骨骼是最先发育,也是最先停止的。骨骼是先向纵行

方向长(即向长度长),后向横行方向长。肌肉继骨骼的生长之后而生长。脂肪在幼年沉积很少,而后期加强,直至成年。脂肪先长网油,再长板油。从出生到6月龄(体重100公斤)猪体脂肪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水分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矿物质从小到大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水平;蛋白质,在2 0~100公斤这个主要生长阶段沉积,实际变化不大,每日沉积蛋白质80~1 20克。小肠生长强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大肠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胃则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总的来说,育肥期20~60公斤为骨骼发育的高峰期,60~90公斤肌肉发育高峰期,100公斤以后为脂肪发育的高峰期。所以,一般杂交商品猪应于90~110公斤进行屠宰为适宜。 二、影响高产肥育的因素 1、猪种:不同品种在育肥过程中,在饲料、饲养经管、饲养时间、方法、措施等条件都相同,它的增重是不同的,如东山猪要比陆川猪日增重快10~15%,不同杂交猪,其增重速度也不同,例如陆川母猪×约克公猪,平均日增重500克,约杂1代母猪×长白公猪,平均日重600克,一般杂种后代,比本地亲本的增重平均值提高1 5~25%。 2、饲料:饲料对增重影响很大。一是饲料数量的影响,猪吃的多,生长快,如60斤的小猪,日食5斤精料可长2斤体重,吃4斤料,只能长1. 4斤。当然过多也会造成浪费。另一个是饲料品质的影响,如小猪日粮中所含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的种类,比例是否完全平衡。如粗蛋白水平18%,比14%的增重快,同时用混合饲料比单一饲料喂猪增重快。

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

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 一、购买仔猪前的准备 1、运输车辆的准备 运载车辆最好不要使用拉过动物的车辆,确保车况良好,并对车辆和猪笼等消毒,可以用2%的烧碱水、2%~10%的来苏儿或10%的过氧乙酸等。在车厢底部铺上细沙或锯末等,寒冷季节要有防寒保暖措施、夏季要有降温措施。 2、圈舍准备 首先检查维修门窗、房顶以及各种设备、设施等。在准备买仔猪2周前,首先将圈舍清扫干净,尤其是发生过疫病的圈舍,更应彻底冲洗干净并消毒。首先清扫、然后用水冲洗、再用药物喷洒(可根据病原选用2%的烧碱水、2%~10%的来苏儿或10%的过氧乙酸等)最后用福尔马林熏蒸。熏蒸方法: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21℃以上温度、70%以上相对湿度,密封熏蒸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空1周。寒冷季节进猪前给圈舍加温至23-26℃。 3、物资准备 准备好常用的药品,如治疗腹泻的、消炎的、外伤用的碘酊等。准备好仔猪所需的饲料最好先从养殖户那里购买3天~5天仔猪吃的饲料,让其在饲料上有个适应过程,以防因饲料不适应造成腹泻;同时,为增强仔猪胃肠适应能力,可在饲料中添加酵母粉或苏打片,也可以加入预防量的抗生素。准备好常用的器具,如铁锨、雨鞋、消毒设备等。

二、仔猪的选购 1、品种的选择:做为商品猪生产,建议选择瘦肉型品种或品系,如杜长大三元仔猪、PIC配套系等。 2、种猪场的选择:选择没有疫病流行的地区、选择正规的种猪场(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兽医卫生防疫合格证),最好就近购买,一是了解情况二可以避免长途运输。到县外购买需要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经审批后方可调入。 3、群体选择:整个猪群活泼好动,眼睛明亮,粪便正常,采食积极,这一般是健康群,群体大小均匀的较好。如果有少数猪离群独处,精神不佳,一定要坚持挑出来。一次购买2-3头仔猪苗,或更多些,最好选择同窝的仔猪苗,因同窝仔猪苗不咬架,易养,长得快,省料。如果买的少,在同窝中选择个头大的。大的肯吃,长的快。 4、个体选择:(1)“八看”一看精神。健康的仔猪眼大有神,反应敏捷,行走轻健,一见生人接近,就会警视地凝望四周。二看体型。仔猪应是身腰长,前胸宽,嘴短,后臀丰满,四肢粗壮而有力,体长与体宽比例合理。三看饮食。健康仔猪的食欲与日增重成正比,也就是说,吃得多,长得快。喂食时,表现有饥饿感、乱叫,争先恐后地抢食吃,嘴巴伸入槽底,大口吞食,并发出有节奏的清脆的嗄声响,吃食有力而快,时间不长,就腹部圆满,离槽而去。四看饮水。健康仔猪在采食后会有规律地饮水;无规律或饮水量过大、不饮水均为病态。五看呼吸。健康仔猪呼吸深长、平和、气流均匀,呼出的气不烫手,呈现胸腹式呼吸,每分钟10-20次。六看粪、尿。健康猪粪成团

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一节肉猪生产 一.仔猪的培育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的任务是使哺乳仔猪获得最高的成活率和最大的断奶重。 仔猪成活增重的饲养关键措施 (1)抓好仔猪初生、开食补料、旺食关 早吃初奶,固定乳头 仔猪出生时缺乏先天性免疫力,而母猪初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等物质,可以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力;初乳中蛋白质含量高,且含有轻泻作用的镁盐,可促进胎粪排出;初乳酸度较高,可弥补初生仔猪消化道不发达和消化腺机能不完善的缺陷;初乳的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内几乎全被吸收,有利于增长体力和御寒。因此,仔猪应早吃初乳,出生到首次吃初乳的间隔时间最好不超过2小时。仔猪天生有固定乳头吸乳的习惯,开始几次吸食某个乳头,一经认定就不肯改变。如不人为干预,强壮的仔猪就先占领最前边的乳头,而弱小的仔猪难以占到理想的乳头,因此,必须人工辅助固定。一般可让仔猪先自寻乳头,再对弱小和强壮的仔猪作个别调整。 抓开食 仔猪开口吃料叫开食。仔猪2周龄后母乳即不能满足仔猪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解决办法就是补给高营养的乳猪料。同时,提早补料可以锻炼仔猪的消化器官及其机能,促进胃肠发育,防止下痢,为

断奶打好基础。一般在5~7日龄时开始诱食,可在仔猪吃奶前,将料涂在母猪乳头上;或将炒香的高粱、玉米或大小麦撒在干净地面上,让母猪带仔舔食;也可在乳猪料中加调味剂如乳猪香,让仔猪自由采食。补料由少到多,逐日增量。在训练仔猪开食的同时,应训练仔猪饮清洁水,否则仔猪就会饮脏水或尿液,导致下痢。 (C)抓旺食 仔猪20日龄以后随着消化机能渐趋完善和体重的迅速增加,食量也大增,进入旺食阶段。为了提高仔猪的断奶重和断奶后对成年猪饲料类型的适应能力,应加强这一时期的补料。此时必须喂给接近母乳营养水平的配合料,才能满足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要求高能量、高蛋白、营养全面、适口性好、容易消化,每千克饲料含粗蛋白18%以上,必需氨基酸品种齐全,赖氨酸达1.15%以上。仔猪进入旺食阶段,可适当增加喂食次数,每天5~6次,注意夜间补料一次。 (2)加强保温,防冻防压 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冬季或早春寒冷季节应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常用红外线灯、暖床、电热板等办法给予加温。最初每隔1小时让仔猪哺母乳一次,逐渐延至2小时或稍长时间,3天后可让母猪带仔哺乳。仔猪在出生后2~3天,行动不灵活,同时母猪体力也未恢复,初产母猪又常缺乏护仔经验,常因起卧不当压死仔猪,所以栏内除安装护仔栏外,还应建立昼夜值班制,注意检查观察,做好护理工作。 (3)均窝寄养

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工作目标 1、育肥阶段成活率≥98% 2、料肉比(15—90 Kg阶段)—:1 3、日增重(15—90 Kg阶段)≥㎏ 4、生长肥育阶段(16—120 Kg以上)饲养天数100天左右 5、上市均重≥115 Kg 二、工作日程 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工作日程作相应的前移或后移。 7:30~8:30 喂饲 8:30~9:30 巡查及治疗 9: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00~15:00 治疗 15:00~16: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6: 00~17: 00 饲喂 17:00~17:30 报表 (如须采取限料、控料则上午饲喂时减料,下午饲喂量不变,时间提前。)三、操作步骤 (1)进猪前准备:进猪前对栏舍及栏舍周围清理干净,并做好消毒工作。空栏、彻底冲洗消毒,具体要求程序是:打扫卫生→清水冲洗→2—3%烧碱消毒→晾干后再用清水冲洗→空栏(不少于3天)。 (2)进猪一周内的管理 ①转入猪群按强弱、大小合理分群(头)。 ②进猪头3天要进行调教:定时定量定餐,定点采食、定点排粪、定点睡觉。

③定点排便、排尿的调教操作:进猪时将猪栏的一个角落淋湿,引导小猪到那里排粪、排尿,及时清理非排粪点的粪便至排粪点,发现小猪在睡觉的地方排粪、排尿,要及时驱赶。 ④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防应激药物,如开食补盐、维生素C等。 ⑤从第4天起,日喂三餐,逐渐增加喂料量,直至自由采食,即每次吃料后料槽内都要剩余一点饲料,每天应有1至2次1小时左右的空槽时间。 (3)进猪一周后的管理 冬春季温度低于20°C时仅在周三对全群带猪消毒一次(中、大猪两次),夏秋季在周二、周五对全群带猪消毒两次,每周换一次消毒药。喷洒消毒水时要以全部地面湿润为准,消毒后将猪栏打扫干净。 ①视猪群体表寄生虫发病情况,定期对猪身喷洒驱虫药。 ②进猪45天进行体内外驱虫。 ③从进猪第20天起要加强观察,出现大小不均时,要及时对猪群进行再次分 栏,将每栏较小的猪只合并到预留的空栏内。视情况对这部分小猪可适当 延长小猪料使用时间,或添加多维等营养物。 ④进猪42和70天左右,根据猪健康情况,适当在猪群饮水或饲料中添加至 少两天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以预防疾病发生。 (4)猪舍环境控制 ①密度:体重15—30㎏ ~㎡/头 体重30—60㎏ ~㎡/头 体重60—90㎏ ~㎡/头 ②温度控制:育肥舍最适宜温度为18~22℃,每栋生长舍应挂一个温度计, 经常观察气温变化,当气温高于27—28℃时应开风扇降温,高于30℃时,应至少保持一天一次的淋体降温;当气温低于18℃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一般通过降帐幕、遮挡北面迎风带等。 ③空气:栏舍要通风,空气要流通,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 ④减少有害气体的措施:a.视情况每天增加清粪次数。B.夏季:每天冲栏一 次。冬季:体重大于90Kg的猪只,其所在的栏舍每周冲排粪点一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