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密封机箱的EMC设计计算

密封机箱的EMC设计计算

密封机箱的EMC设计计算
密封机箱的EMC设计计算

桩基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随 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房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城市土地有限,要满足民众不断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就必须向空中发展,因此,高层住宅不断涌现。作为高层建筑中最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桩基设计与施工质量显得更为重要。但在房屋开发及质检过程中发现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设计及施工人员注意。 1目前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 1.1桩基设计和施工程序不清 在上海地区,有的设计单位桩基正式施工前由于各种原因不要求做静载试验,许多设计单位在桩位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时没有给出试桩桩位,在打桩结束后只要求做动测试验即可。静载荷试验和动测试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静载试验是获取单桩承载力大 小的手段之一,而动测试验是检查桩身质量的方法之一。在桩基础设计上,按国家规范规定需要做静荷试验的工程应有1%的试桩,并且不小于二根。但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设计单位的做法是不要求做试桩,以至于在设计桩基时对单桩的设计承载力究竟多大心中无数。 在我们的质量监督中常见到在许多单位桩基施工中都是先打(灌)桩,打完桩后才做测试。按规范规定必须做试桩的工程应先打桩,再做静载试验,当试桩测试曲线图出来后,将测试结果返回设计单位,设计人员校对修改后,方可出桩位平面施工图。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桩的承载能力,确保设计安全可靠,又不造成浪费。 如果是先打工程桩(不含灌注桩),后做静载试验,这种作法对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均没有什么好处:①可能没有充分发挥工程桩的有效作用而造成工程桩的浪费,增加工程造价,这 对建设单位而言损失更大。试桩的费用对整个工程或基础而言,只是一笔很小的费用,但许多建设单位不理解;②可能出现单桩承载力不够,导致工程不安全。如进行补桩,可造成施工单位二次进场,既延误工期又造成工程费用上升。 还有些设计单位,在设计桩基施工图时单桩设计承载力都不给出,测试单位对单桩进行测试后没有对比数据。 上述桩基施工前设计和施工中存在问题是没有按照《规范》有关静载试验的规定,导致桩基承载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或不足 。1.2桩基锚固长度不足 桩基大样设计图纸中桩顶伸入基础锚固长度在实际施工中不能滿足规范要求。 (1)桩顶标高。目前绝大部分送桩深度普遍低于基础底板高度。在桩基质检过程中,我们发现普遍的现象 Problems in Pile Founda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桩基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陈俊辉 Chen Junhui 【摘 要】文章指出当前高层住宅桩基普遍存在的设计与施工中的问题, 及其避免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和注意事项。【关键词】高层住宅;桩基;设计;施工〖Abs trac t 〗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urrent multi-storeyed residential building pile foundation and offer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preca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Key wo rd s 〗multi-storeyed resid ential bu ilding; pile foun dation;design; construction HOUSING SCIENCE 施 工 2007.12 56 住宅科技

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参考版)

设计指标: A V >250,R i ≥10kΩ,R L =5.1kΩ, BW=50Hz~50kHz ,D<5% 。 设计条件: 输入信号(正弦信号):2mV≤V i ≤5mV ,信号源内阻:R s =50Ω,电源电压:V CC =12V ; 半导体三极管9013,参数:β=100,r bb ’=300Ω,C μ=5pF ,f T =150MHz ,3V≤V CC ≤20V , P CM =625mW ,I CM =500mA ,V (BR)CEO =40V 。 1.电路选型: 小信号放大电路选用如图1所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偏置电路采用射极偏置方式,为了提高输入电阻及减小失真,满足失真度D<5%的要求,各级射极引入了交流串联负反馈电阻。 2.指标分配: 要求A V >250,设计计算取A V =300,其中T 1级A V1=12,A V2=25;R i ≥10kΩ要求较高,一般,T 1级需引入交流串联负反馈。 3.半导体器件的选定 指标中,对电路噪声没有特别要求,无需选低噪声管;电路为小信号放大,上限频率f H =50kHz ,要求不高,故可选一般的小功率管。现选取NPN 型管9013,取β=100。 4.各级静态工作点设定 动态范围估算:T 1级:im1imax V1252mV, 12,V V A === om1V1im1125284mV V A V ==?=。 T 2级:im2om1V284mV , 25V V A ===, om2V2im22584 2.1V V A V ==?=。

为避免饱和失真,应选:CEQ om CE(sat)C V V ≥+ ;可见 T 1级V CEQ1可选小些,T 2级V CEQ2可选大些。 CQ CQ CM CEQ CM T T I I I I I ≥+12取值考虑:设定主要根据,由于小信号电压放大电路较小; 另从减小噪声及降低直流功率损耗出发,、工作电流应选小些。 T 1级静态工作点确定: T CQ1 T CQ1T CQ1CQ1CQ1BQ1CEQ13k Ω, ',100'30026mV ' 10026 0.963mA 3000300 0.7mA 0.07mA , V 2V>0.12V V r r r I V I r V r r I I I I ββββ ≥=+= ===-?≤ =-====be1be1bb bb be1bb 取依可推得其中,,可求得选, T 2级静态工作点确定: 一般应取CQ2CQ1I I > ,CEQ2CEQ1V V > 选 :CQ2 CQ2BQ2CEQ21.2mA , 0.012mA , V 4V>3V I I I β == == 5.偏置电路设计计算(设BEQ 0.7V V =) T 1级偏置电路计算: Rb1BQ1BQ1CC 10100.0070.07mA 11 124V 33I I V V ==?===?=取 故:CC BQ1 b1b1 124 114.286k Ω0.07 V V R I --= = = 取标称值120 kΩ 22Rb1b1b110.071200.588mW

presscad设计模具步骤及注意事项

presscad设计模具步骤及注意事项

附录二运用PressCAD软件设计模具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载入或绘制产品图( 如图一) 图一 二﹒产品图展开 使用者可运用接合法展开将产品图展开﹐再运用单断面展开校核展开长度﹒ 图二 【注】 1.运用PressCAD软件之接合法展开与运用一般CAD功能展开之区别: PressCAD软件之接合法展开可自动加补正值,而一般CAD功能展开则需设计

者手动加补正值. 2. 运用接合法展开,若图面复杂,删除料厚(圆角)容易出错, 可运用单断面展开 之长度校核. 3. 运用接合法展开,选择基准点宜选择其基准边之中点. 三﹒材料使用率计算 图三 【注】1.必须将成品之外形串接成复线图元, 再执行本功能。 2.每次步进角度必须设>0, 若设定为<=0则系统会自动改成1。 3.执行本指令产生的数据资料, 系统将自动储存, 供给<料条排列>指令 抓取使用。 四﹒料带排列

图四 【注】 1) 执行本指令, 不必将成品展开图之外形串接成复线(Pline)图元。 2) 执行本指令, 须先执行使用率计算指令, 求出最佳"节距"及"旋转角度"值供 系统进行料条排列。 3) 系统即依所有设定值自动于料带层(MATER)绘出料带图。 五﹒料带制作 图五 料带制作是连续模设计之核心环节,需要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来完成,任何设计软件都不能替代,当料条排列好后,设计师开始构思工站布置,依照料带图于辅助图层绘制辅助线, 定出冲头之外形。

【注】以下是工站布置过程中应考虑的事项(仅供参考): (1)配合制品之形状及精度等要求,选择适正的冲压加工方法. (2)配合制品形状及精度要求规划加工工程之顺序. (3)冲压加工制程条件及模具强度或刚性等之检讨. (4)冲压加工进行时,制品取出及废料排出之对策处理检讨. (5)模具之调整性和维护保护便利性等方面之考虑及检讨. (6) 考虑模具设计之变更及工程追加之可能性. 六﹒模具总设定 料带制作OK后,设计师开始构思模具结构,设定模板厚度、材质和硬度, 设定模板零件的固定方式、位置排列及其间隙配合。 七﹒模板绘制 模具总设定OK后,设计师开始绘制模板。

桩基础施工控制要点

桩基础施工控制要点 提要:本文结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总结桩基工程施工监理中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的实践活动特点。浅述加强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安全性控制是施工监理重要内容。 桩基工程属于隐蔽工程,施工技术复杂、造价高、工期长,这就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在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采用以旁站监理为主,加强巡视和平行检验的监理方法,做到事前、事中控制,及时消除隐患。这里我们通过对桩基工程的施工监理,并结合国家标准强制性条文,谈一谈桩基工程中的几种常见工程桩(主要有泥浆护壁灌注桩、沉管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预制方桩和预制管桩)的监理要点。 一、几种常见工程桩质量控制的共同点: 1、事前控制阶段 1)根据不同的工程编制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 2)认真做好图纸自审、会审工作。这项工作很重要不可轻视,例如:某工程基础采用冲(钻)孔泥浆护壁灌注桩,我监理人员在图纸自审时发现桩的长细比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这时应及时与设计人员取得联系及时修正。 3)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桩基施工方案;“地质勘察报告”是桩基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也应该认真阅读,并对地质剖面图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4)现场项目监理部人员组织机构配置要合理,测量检测仪器、工具书要到位。 5)检查三通一平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现场原始地形、地貌、标高等应进行认真复核,必须处理架空线(高压线)和地下障碍物,场地应平整,排水应通畅,并满足打桩所需的地面承载力;检查桩基施工是否对周边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 6)审核施工设备报验单:了解和验算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及有关参数,成桩机械必须经鉴定合格,不合格机械不得使用。 7)报验材料的审校:在开工前应对施工单位报验的建筑材料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同意投入使用。 8)协助业主在桩基现场正式施工前做好试打桩工作,目的有二:一,检验施工能力是否符合要求;二,提取和确定桩的有关技术参数。要做好试桩记录并防止试桩工作走过场。 2、事中控制阶段: 1)对桩基轴线进行复核,无误后,再对桩位进行复核,桩位放样允许偏差为:群桩≤20mm、

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过流保护电路如上图所示。此电路是过流保护电路,其中100kΩ电阻用来限流,通过比较器LM311 对电流互感器采样转化的电压进行比较,LM311的3脚接一10kΩ电位器来调比较基准电压,输出后接一100Ω的电阻限流它与后面的220μF的电容形成保护时间控制。当电流过流时比较器输出是高电平产生保护,使SPWM不输出,控制场效应管关闭,等故障消除,比较器输出低电平,逆变器又自动恢复工作。 1.第一个部分是电阻取样...负载和R1串联...大家都知道.串联的电流相等...R2上的电压随着负载的电流变化而变化...电流大,R2两端电压也高...R3 D1组成运放保护电路...防止过高的电压进入运放导致运放损坏...C1是防止干扰用的... 2.第二部分是一个大家相当熟悉的同相放大器...由于前级的电阻取样的信号很小...所以得要用放大电 路放大.才能用...放大倍数由VR1 R4决定... 3.第三部分是一个比较器电路...放大器把取样的信号放大...然后经过这级比较...从而去控制后级的动作...是否切断电源或别的操作...比较器是开路输出.所以要加上上位电阻...不然无法输出高电平... 4.第四部分是一个驱动继电器的电路...这个电路和一般所不同的是...这个是一个自锁电路... 一段保护 信号过来后...这个电路就会一直工作...直到断掉电源再开机...这个自锁电路结构和单向可控硅差不多. 1 采用电流传感器进行电流检测过流检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变流器所获得的变流器次级电流经I/V转换成电压,该电压直流化后,由电压比较器与设定值相比较,若直流电压大于设定值,则发出辨别信号。但是这种检测传感器一般多用于监视感应电源的负载电流,为此需采取如下措施。由于感应电源启动时,启动电流为额定值的数倍,与启动结束时的电流相比大得多,所以在单纯监视电流电瓶的情况下,感应电源启动时应得到必要的输出信号,必须用定时器设定禁止时间,使感应电源启动结束前不输出不必要的信号,定时结束后,转入预定的监视状态。 2 启动浪涌电流限制电路开关电源在加电时,会产生较高的浪涌电流,因此必须在电源的输入端安装防止浪涌电流的软启动装置,才能有效地将浪涌电流减小到允许的范围内。浪涌电流主要是由滤波电容充电引起,在开关管开始导通的瞬间,电容对交流呈现出较低的阻抗。如果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浪涌电流可接近数百A。 开关电源的输入一般采用电容整流滤波电路如图2所示,滤波电容C可选用低频或高频电容器,若用低频电容器则需并联同容量高频电容器来承担充放电电流。图中在整流和滤波之间串入的限流电阻Rsc是为了防止浪涌电流的冲击。合闸时Rsc限制了电容C的充电电流,经过一段时间,C上的电压达到预置值或电容C1上电压达到继电器T动作电压时,Rsc被短路完成了启动。同时还可以采用可控硅等电路来短接Rsc。当合闸时,由于可控硅截止,通过Rsc对电容C进行充电,经一段时间后,触发可控硅导通,从而短接了限流电阻Rsc。 3 采用基极驱动电路的限流电路在一般情况下,利用基极驱动电路将电源的控制电路和开关晶体管隔离开。控制电路与输出电路共地,限流电路可以直接与输出电路连接,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当输出过载或者短路时,V1导通,R3两端电压增大,并与比较器反相端的基准电压比较。控制PWM信号通断。 4 通过检测IGBT的Vce 当电源输出过载或者短路时,IGBT的Vce值则变大,根据此原理可以对电路采取保护措施。对此通常使用专用的驱动器EXB841,其内部电路能够很好地完成降栅以及软关断,并具有内部延迟功能,可以消除干扰产生的误动作。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含有IGBT过流信息的Vce不直接发送到EXB841 的集电极电压监视脚6,而是经快速恢复二极管VD1,通过比较器IC1输出接到EXB841的脚6,从而消除正向压降随电流不同而异的情况,采用阈值比较器,提高电流检测的准确性。假如发生了过流,驱动器:EXB841的低速切断电路会缓慢关断IGBT,从而避免集电极电流尖峰脉冲损坏IGBT器件。 为避免在使用中因非正常原因造成输出短路或过载,致使调整管流过很大的电流,使之损坏。故需有快速保护措施。过流保护电路有限流型和截流型两种。 限流型:当调整管的电流超过额定值时,对调整管的基极电流进行分流,使发射极电流不至于过大。图4-2为其简要电路图。图中R为一小电阻,用于检测负载电流。当IL不超过额定值时,T1、截止;当IL 超过额定值时,T'1导通,其集电极从T1的基极分流。从而实现对T1管的保护

电子工程师应具备的电路设计常识及几十个经典电路解析

电子工程师应具备的电路设计常识及几十个经典电路解析一、接地技术 PCB设计—接地技术 1、接地设计的基本原理 好的接地系统是抑制电磁干扰的一种技术措施,其电路和设备地线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与线路中的任何功能部分相比较,都可以忽略不计;差的接地系统,可以通过地线产生寄生电压和电流偶合进电路,地线或接地平面总有一定的阻抗,该公共阻抗使两两接地点间形成一定的压降,引起接地干扰,使系统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2、接地目的 接地的目的主要有三个: ◆接地使整个电路系统中所有单元电路都有一个公共的参考零电位,保证电路系统能稳 定地工作。 ◆防止外界电磁场的干扰。机壳接地可以使得由于静电感应而积累在机壳上的大量电荷 通过大地泄放,否则这些电荷形成的高压可能引起设备内部的火花放电而造成干扰。 另外,对于电路的屏蔽体,若选择合适的接地,也可获得良好的屏蔽效果。 ◆保证安全作。当发生直接雷电的电磁感应时,可避免电子设备的毁坏;当工频交流 电源的输入电压因绝缘不良或其它原因直接与机壳相通时,可避免操作人员的触电事故发生。 3、接地分类 ◆ 防雷接地(LGND) 防雷接地是将可能受到雷击的物体与大地相连。当物体位置较高,距离雷云较近时,一定要将物体进行防雷接地。由于雷电的放电电流是脉冲性的,放电电流也较大,所以防雷接地时的接地电阻要小。为了避免由于雷击而造成机房里设备之间的高压差,特别是有电气连接或距离较近的设备之间要采用低电感和电阻搭接。 ★接地电阻:接地电阻不是普通的电阻而是一个阻值,是指电流由接地装置流向大地再由 大地流向无穷远处或是另一个接地装置所需克服的总电阻。接地电阻包括接 地线、接地装置本身电阻、接地装置与大地之间的接触电阻和两接地装置之 间的大地电阻或接地装置与无线远处的大地电阻。接地电阻越小,当有漏电 流或是雷电电流时,可以将其导入大地,不至于伤害人或损坏设备。如果接 地电阻变大,会造成应该导入大地的电流导不下去,因此,接地电阻越小越 安全。 ◆ 保护接地(PGND/PE/FG) 为了保护设备、装置和人身的安全。保护接地主要用于保护工频故障电压对人身造成的伤害。保护接地的工作原理:一是并联分流,当人体接触故障设备时,如果故障设备有保护接地,这时人体和保护接地线呈并联关系,保护接地线的电阻和人体相比是很小的,所以流过人体的电流很小,就会保护人身安全;二是当设备发生碰壳事件后,由于设备有保护接地,事故电流会使相线上得保护装置动作,从而切断电源,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 ★相线:通常工业用电,三根正弦交流电。电流相位(反映电流的方向 大小)相互相差

地基基础设计的注意事项

地基基础设计的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地勘报告,基础选型由自己定,而不能地勘报告建议什么基础型式就用什么型式,总的来说,结构设计人员对地基基础设计比地勘人员内行。 2、冲击振动沉管灌注桩慎用:缩颈现象较普遍。 3、人工挖孔桩:在砂夹卵石层内施工(特别是扩孔)跨孔的可能性较大,施工有危险。桩太短(如小于6m),不能按桩算,应按墩算。 4、地基处理:换填、振冲、CFG桩(应算沉降,地基处理规范9.1.3条)。 5、地下室底板不按筏板设计,而采用所谓“抗水板”,其厚度不宜小于300,除地下水浮力,还有地基反力,应计算其配筋及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第4.1.6条2款)。 6、伸缩缝、抗震缝处可不必设沉降缝。笔者见有一砌体结构6层住宅,设有100mm宽抗震缝兼沉降缝,因此抗震缝两边的条形基础为大偏心基础,极为不妥。 7、地下室底板下的垫层应采用C15混凝土(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4.1.5条)。 8、地下室墙竖筋及水平筋应注意最小配筋率ρmin。 9、地下室墙应有水平施工缝。 10、超长地下室只留后浇带不能解决使用期间的温度及混凝土收缩问题,应采取加强配筋、加防裂剂、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等措施。地下室

外墙、底板、顶板的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 11、沉降观测点应布置并应有观测点大样,观测方法应有说明,不能只说按某规范。 12、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可用《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5.2.7条简化公式(应力扩散角θ),但Es1/Es2<3时查不到θ,也可用基底应力公式计算。 13、桩基(包括桩身质量、单桩承载力)检测,应有检测方法、检测数量等说明,不能只说按某规范。 14、无上部结构的纯地下室在地震区应不应该进行抗震设计?这个问题本来规范已有明确说法,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6.1.3条3款规定“……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4.8.5条也规定“……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9度抗震设计时,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众所周知,地震发生时,地震作用(能量)是以地震波的形式由地面传播的,而不是由空气传播的,地表以下也都会出现破坏现象,如“滑坡、崩塌、液化(喷砂)、震陷”和地表撕裂等,说明地表以下仍然存在地震的破坏作用,所以基础工程也会受到破坏。

emc结构设计

[导读]电磁屏蔽是利用金属板、网、盖、罩、盒等屏蔽体阻止或减小电磁能量传播所采取的一种结构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李永梅(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南京210088)【摘要】EMC设计是电子设备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依据EMC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了屏蔽材料、屏蔽方式、缝隙和孔的处理等诸多因素,结合机械加工的手段和工艺,对机箱EMC的结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关键词】机箱;电磁屏蔽;结构设计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各种电子、电气、信息设备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先进,其使用场合和数量密度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电子设备工作时常受到各种电磁干扰,包括自身干扰和来自其它设备的干扰,同时也对其它设备产生干扰[1]。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设备在各种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则在结构设计阶段就必须认真考虑电磁兼容性设计。如果忽视了这一问题,到新产品使用时,干扰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因此及早地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是电子设备机箱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环节。 2.理论基础电子设备结构中常见的电磁干扰方式主要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因此电磁兼容(EMC)设计的主要方法有屏蔽、滤波、接地等。 2.1屏蔽电磁屏蔽是利用金属板、网、盖、罩、盒等屏蔽体阻止或减小电磁能量传播所采取的一种结构措施。常用的方法有静电屏蔽,磁屏蔽和电磁屏蔽。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人员在着手电磁兼容性设计时,必须根据产品所提出的抗

干扰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电磁屏蔽设计。屏蔽通常有静电屏蔽、磁屏蔽和电磁屏蔽三种。 2.2滤波电路中的干扰信号常常通过电源线、信号线、控制线等进入电路造成干扰,所以对公用电源线及通过干扰环境的导线一般均要设置滤波电路。 2.3接地接地问题在电磁兼容性设计中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正确的接地方法可以减少或避免电路间的互相干扰。根据不同的电路可用不同的接地方法。通常组合单元电路接地有串联一点接地、并联一点接地和多点接地三种方式。整机接地方式也是保障产品电磁兼容性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其功能不同,故电路差别甚大,接地状况也不大相同。一般常用的方法是: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机壳分开,各自独立接地,避免相互间的干扰,最后三地合一接入大地,这种方式较好地抑制了电磁噪声,减少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的干扰。 3.机箱EMC 的结构设计一电子设备中的机箱,机箱有电源线、信号线、控制线等的穿入及穿出以及散热用的通风孔、调节用的调节孔、显示窗等,同时机箱也是由多个零件组合而成,各部分的连接处难免有泄漏。如何抑制电磁能从上述因素中泄漏,就成了电磁兼容性的关键。在这里仅介绍几种结构设计中比较简单可行的方法: 3.1缝隙的屏蔽 缝隙指的是连接后要拆卸的,如机箱上下盖、前后面板和箱体的连接缝,这类连接通常用螺钉来紧固。这类情形增加屏蔽效能的途径有如下:(1)增加缝隙深度,也就是增加箱体及盖板的配合宽度。(2)在结合处加入导电衬垫或者提高结合面的加工精度,即减少缝隙长度。一般比较经济的办法是在接合面安装导电衬垫。这样既可以

USB电路保护图..

车载ECU的安全性能要求很高,在电气、物理、化学等各方面,各大汽车厂商通常都有自己严格的标准。一般情况下,车载ECU的外部接口都要有各种故障保护电路,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对车载12V电源或对地发生短路时的保护电路。由于USB接口可以直接输出5伏电源,所以短路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设计的保护电路可以实现对USB电源输出线的有效保护,无论USB电源输出线VBUS发生对12V电源还是对地短路,均不影响车载ECU内部电路的正常工作,实现了本质安全级的短路保护。 1、前言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车载ECU的安全性能要求很高,在设计时便要保证故障发生率尽量低。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外设与主机间通讯接口,USB(Universal Serial Bus)具有成本低、使用简单、支持即插即用、易于扩展等特点,在车载娱乐和存储设备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因为USB接口提供了内置电源,可提供 500mA以上的电流,对于一些功率较大的设备,如移动硬盘等,其瞬时驱动电流则可达到1A以上。如果车载ECU上带有像USB总线这种可以直接输出电源的接口,为防止接口电路发生对电源或对地短路时损坏机体,其接口部分通常都应具有保护电路,以便执行故障自诊断和保护功能。当系统产生故障时,它能在存储体中自动记录故障代码并采用保护措施,防止系统损坏,避免引起安全事故。 2、电路设计 利用比较器并结合外围电路,本文设计了一种可以自动探测USB电源输出线是否发了对12V电源或地短路,并且可以在短路故障发生时自动切断电源供应的保护电路。另外,如果探测到联接设备不在支持的USB设备之列,系统也可以借助本电路主动断开电源供应,并自动根据设备的连接状态实现对电源供应的控制。具体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USB VBUS短路保护电路 图中MN1和MN2是USB电源通道上的两个MOSFET,用于控制5伏电源的输出,它们的G端都连接到比较器的输出端上。比较器的正端电位值受 3.3伏和VBUS共同影响,负端电位值由Umid通过电阻分压来决定,Umid的值总是与VCC5V和VBUS中的大者相同。本充分发挥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的作用,并对MOS管中快恢复二极管加以利用,利用一个比较器便可以构成一个窗口比较器。如果VBUS上的电压落在窗口之外(例如12V供电电压或地电平),那么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关断供电线的MOS管。这样既使12V电压无法进入系统内部,也防止了系统5V供电因为对地短路而发生过流,起到了保护系统不受短路侵扰的作用。 3、功能论证

A20唤醒电路设计参考

A20唤醒电路设计参考 V1.0 2013-06-04

Version Date Changes compared to previous issue V1.020130604

目录 1.概述 (4) 1.1.目的 (4) 1.2.适用范围 (4) 2.硬件电路设计 (4) https://www.doczj.com/doc/a514725354.html,B插入唤醒 (4) 2.2.RTC唤醒电路设计 (5) 3.Declaration (6)

1.概述 1.1.目的 用于指导客户进行A20的唤醒电路设计。 1.2.适用范围 本文针对A20平台,因而非A20平台请不要参考该文档进行设计。 2.硬件电路设计 https://www.doczj.com/doc/a514725354.html,B插入唤醒 USB插入唤醒电路设计如图1所示:

图1USB插入唤醒电路 注意:USB插入唤醒电路中USB-WAKEUP的电压必须大于2.5V,AXP209才能正确的识别到此时有USB插入。且USB-WAKEUP请接到到AXP209的GPIO1,不要随意更改。 2.2.RTC唤醒电路设计 RTC唤醒电路设计如图2所示: 图2RTC唤醒电路设计 注意:使用RTC唤醒时,二极管的上拉电源为AVCC,且将NMI#多拉一根线到AXP209的GPIO2,IO口请不要随意更改。

3.Declaration This document is the original work and copyrighted property of Allwinner Technology (“Allwinner”).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must obtain the written approval of Allwinner and give clear acknowledgement to the copyright owner. The information furnished by Allwinner is believed to be accurate and reliable.Allwinner reserves the right to make changes in circuit design and/or specifications at any time without notice.Allwinner does not assume any responsibility and liability for its use.Nor for any infringements of patents or other rights of the third parties which may result from its use.No license is granted by implication or otherwise under any patent or patent rights of Allwinner. This datasheet neither states nor implies warranty of any kind,including fitness for any particular application.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 m值法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 1.本章的核心及分析方法 本节将介绍考虑桩与桩侧土共同抵抗外荷载作用时桩身的内力计算,从而解决桩的强度问题。重点是桩受横轴向力时的内力计算问题。 桩在横轴向荷载作用下桩身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目前较为普遍的是桩侧土采用文克尔假定,通过求解挠曲微分方程,再结合力的平衡条件,求出桩各部位的内力和位移,该方法称为弹性地基梁法。 以文克尔假定为基础的弹性地基梁法从土力学观点看是不够严密的,但其基本概念明确,方法简单,所得结果一般较安全,在国内外工程界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公路、铁路在桩基础的设计中常用的"m"法、就属此种方法,本节将主要介绍"m"法。 2.学习要求 本章应掌握桩单桩按桩身材料强度确定桩的承载力的方法," "法计算单桩内力的各种计算参数的使用方法,多排桩的主要计算参数及其各自的含义。掌握承台计算方法,群桩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了解桩基设计的一般程序及步骤。本专科生均应能独立完成单排桩和多排桩的课程设计。 第一节单排桩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 一、基本概念 (一)土的弹性抗力及其分布规律

1.土抗力的概念及定义式 (1)概念 桩基础在荷载(包括轴向荷载、横轴向荷载和力矩)作用下产生位移及转角,使桩挤压桩侧土体,桩侧土必然对桩产生一横向土抗力,它起抵抗外力和稳定桩基础的作用。土的这种作用力称为土的弹性抗力。 (2)定义式 (4-1) 式中:--横向土抗力,kN/m2; --地基系数,kN/m3; --深度Z处桩的横向位移,m。 2.影响土抗力的因素 (1)土体性质 (2)桩身刚度 (3)桩的入土深度 (4)桩的截面形状 (5)桩距及荷载等因素 3.地基系数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1)概念

电子产品EMC设计

电子产品EMC设计 1、EMC概述 EMC术语、EMC试验项目、EMC测试标准、EMC认证(CE、FCC、3C) 2、辐射发射RE 2.1基本设计方法 辐射发射原理、差模辐射和共模辐射模型、共模辐射场强计算公式、差模辐射场强计算公式、减小共模和差模干扰关键、EMC三要素、RE整改:电缆(信号/电源)是否超标、结构屏蔽是否致超标、单板是否致超标。 2.2信号电缆电缆辐射原理、同轴电缆设计、平衡电缆设计、USB电缆设计、屏蔽电缆转接介质、屏蔽线进出屏蔽体设计。 2.3结构屏蔽设计如何进行缝隙的屏蔽设计、信号线进出屏蔽体设计、屏蔽机箱设计、屏蔽搭接设计案例。 2.4接口滤波接口滤波、滤波器设计、电源接口滤波电路、接口滤波器件参数调整、一般信号接口滤波设计、电源接口滤波设计。 2.5EMI预防性设计单板滤波设计、晶振电源滤波电路、时钟输出匹配滤波设计、总线信号输出匹配滤波设计、主芯片电源滤波设计。 2.6电路板级EMC设计走线减小环路、接口地处理、滤波器前后走线、改善晶振布线、双面单板设计。 2.7其它设计方法 3、传导发射CE 3.1传导干扰源头分析差模干扰的测试原理、共模干扰的测试原理、开关电源产生电磁干扰点、如何定位差模和共模干扰。 3.2传导耦合途径分析差模噪声耦合途径、共模发射由分布参数形成耦合途径、分布电容。 3.3传导发射整改方法对干扰源的抑制、传导差模噪声的抑制方法、传导共模噪声的抑制方法。 4、静电抗扰度ESD 4.1ESD基本知识 静电干扰与危害原理、静电放电敏感分级、常见半导体器件的ESD易损值、电磁脉冲效应。 4.2常见静电整改器件常见静电整改器件、TVS管原理、压敏电阻。 4.3静电问题整改思路静电试验介绍、静电放电的传导方式、静电的强电场效应、静电放电的发射方式。 4.4静电问题整改思路空气放电问题定位空气放电的定位、结构处理、关键电路处理、PCB布线处理、软件处理、键盘空气放电ESD问题定位。 4.5接触放电问题定位器件设计注意、器件PCB布局设计注意、敏感电路局部屏蔽处理。 5、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5.1EFT干扰现象介绍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起因、容易出现问题场合、干扰的特点。 5.2EFT干扰机理分析

逆变器保护电路设计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设计报告逆变器保护电路设计 作者秦文 系(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2008级专升本 学号 081852080 指导教师潘三博 日期 2010.06.02 成绩

学生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以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逆变器保护电路设计 秦文 (安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河南安阳 455002) 摘要:本文针对SPWM逆变器工作中的安全性问题,阐述了如何利用电路实现保护复位和死区调节。在PWM三相逆变器中,由于开关管存在一定的开通和关断时间,为防止同一桥臂上两个开关器件的直通现象,控制信号中必须设定几个微秒的死区时间。尽管死区时间非常短暂,引起的输出电压误差较小,但由于开关频率较高,死区引起误差的叠加值将会引起电机负载电流的波形畸变,使电磁力矩产生较大的脉动现象,从而使动静态性能下降,降低了开关器件的实际应用效果,但是却对逆变器的安全运行意义重大。 关键词:保护电路;复位电路;死区调节 1 引言 在现在的系统中电力器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而与此同时对器件的保护也被认识了其重要性。电子器件很易被损坏,保护电路的要求也很苛刻。在工程应用中,为了使SPWM 逆变器安全地工作,需要有可靠的保护系统。一个功能完善的保护系统既要保证逆变器本身的安全运行,同时又要对负载提供可靠的保护。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功率器件如IGBT、MOSFET等广泛应用于PWM变流电路中。对于任何固态的功率开关器件来讲,都具有一定的固有开通和关断时间,对于确定的开关器件,固有开通和关断时间内输入的信号是不可控的,称为开关死区时间,它引起开关死区效应,简称为死区效应。在电压型PWM逆变电路中,为避免同一桥臂上的开关器件直通,必须插入死区时间,这势必导致输出电压的误差。该误差是谐波的重要来源,它不但增加了系统的损耗,甚至还可能造成系统失稳。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逆变器主电路、控制电路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性能不断改善,当然,保护电路也应随之作相应完善。逆变器保护电路主要包括过压保护、过载(过流) 保护、过热保护等几个方面。 本文仅就保护复位电路与死区控制电路与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2 保护电路设计 较之电工产品,电力电子器件承受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要弱得多,极短时间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就会导致器件永久性的损坏。因此电力电子电路中过电压和过电流的保护装置是必不可少的,有时还要采取多重的保护措施。 2.1 死区控制电路的结构设计 死区控制电路的电路拓扑结构如图所示,其主要功能是确保主电路中的开关管S 1、S 2 不能同时导通。死区电路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开关管S 1和S 2 的驱 动信号没有使S 1与 S 2 同时导通的重叠部分,这就是两个主开关管之间存在所谓的“死区”。 而通过改变HEF4528芯片的输出信号脉宽,就可以调节驱动信号的脉宽。(具体的方式是 通过改变HEF4528芯片的外接RC电路的参数值实现的,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R t 、C t 的值与输出脉宽的关系在本文中,选择电位器P2的阻值为10kΩ,电容C237的容值为103pF,因此由图3可知,输出信号的脉宽大约为10μs 。

电路设计常用集成电路参考表

常用集成电路速查表 AN115?锁相环调频立体声解码电路1 AN260?FM中频放大及AM高、中频放大电路2 AN262?音频前置放大电路3 AN278?FM中频放大电路4 AN360?低噪声音频前置放大电路5 AN362/AN362L?锁相环调频立体声解码电路6 AN366/AN366P?FM/AM中频及AM高频放大电路8 AN426510 AN5265?音频功率放大电路10 AN5270?音频功率放大电路11 AN5274?音频功率放大电路12 AN5743?音频前置及功率放大电路13 AN5836〖KG1]双声道音频前置放大电路14 AN6210?录/放音双声道音频前置放大电路15 AN6612S?电机稳速控制电路16 AN6650?微型电机速度控制电路17 AN6875?LED电平显示驱动电路18 AN6884?LED电平显示驱动电路19 AN7060?音频前置放大电路20 AN7085N5?单片录/放音电路21 AN7105?双声道音频前置及0 3W×2功率放大电路22 AN7106K?双声道音频功率放大电路23 AN7108?单片立体声放音电路24 AN7110?1 2W音频功率放大电路26 AN7120?音频功率放大电路27 AN7147N〖KG1]5 8W×2音频功率放大电路28 AN7161N?20W音频功率放大电路29 AN7168?双声道音频功率放大电路30 AN7169〖KG1]5 8W音频功率放大电路31 AN7178?双声道音频功率放大电路32 AN7222?FM/AM中频放大电路33 AN7273?FM/AM中频放大电路34 AN7310?双声道音频前置放大电路35 AN7311?双声道音频前置放大电路36 AN7312?具有ALC的双声道音频前置放大电路37 AN7338K?CD唱机声音效果处理电路38 AN7420?锁相环调频立体声解码电路39 AN8389SE1?CD唱机主轴和进给电机、聚焦和跟踪线圈伺服驱动电路40 AN8802CE1V?CD唱机电机伺服驱动电路41

我院总工要求结构设计人员的一些注意事项

我院总工要求结构设计人员的一些注意事项 根据建设部要求2003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规范,相应的89系列规范废止。为正确理解、有效执行各有关2000系列规范,提出以下要点,请各结构设计人员予以注意: 一.一般规定 1、设计说明应注明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安全等级,选用的建筑材料,应注明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2003年签订合同的设计项目,一律采用与新规范配套的软件作计算分析,TBSA用6.0版,SATWE用2003.1及以后的版本。 3、用新版本软件计算结果用钢量将会提高,我院规定用新版本软件计算梁、柱主筋,钢材优先采用HRB400。一级柱箍筋优先采用HRB400. 4、风荷载取值,南京地区设计周期50年,w0=0.40Kpa,设计周期100年w0=0.45,对风荷载敏感的建筑以及6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按w0=0.45取值。 5、基本雪压,南京地区设计周期50年,取0.65Kpa,设计周期100年取0.75Kpa。 6、对小塔楼的界定应慎重,当塔楼高度对房屋结构适宜高度有影响时,小塔楼应报院结构专业委员会确定。 7、施工图涉及到钢网架、电梯及其它设备予留的孔洞、机坑、基础、予埋件等一定要写明:“有关尺寸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得到设备厂家签字认可方可施工。” 8、砌体结构不允许设转角飘窗。 9、钢结构工程设计必须注明:焊缝质量等级,耐火等级,除锈等级,及涂装要求。 10、砌体工程设计必须注明设计采用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一般采用B级)。 11、砌体结构不宜设置少量的钢筋混凝土墙。 12、砌体结构楼面有高差时,其高差不应超过一个梁高(一般不超过500mm)。超过时,应将错层当两个楼层计入总楼层中。 二.结构计算 13、结构整体计算总体信息的取值: (1)混凝土容重(KN/m3)取26~27,全剪结构取27,若取25,对于剪力墙需输入双面粉层荷载。

电磁兼容EMC设计指南

EDP电磁兼容设计平台专注EMC解决方案,规范EMC设计流程; 打造智能化的EMC设计平台。 1、企业面临的EMC设计应用现状 ?投入成本高,解决问题周期长;为解决产品EMC问题,不断进行测试验证, 反复的进行改版设计。 ?企业设计人员EMC知识储备不全面;解决EMC问题往往靠设计人员过去的 工作经验。 ?EMC设计流程不规范,EMC设计没有参透于电子产品开发过程各个阶段(总 体方案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阶段、测试阶段、认证阶段等)。 ?公司技术文献和多年积累的产品开发经验不能良好的共享、消化,没有一个 系统将公司无形的技术经验转化为有形的产品开发技术要求。 2、企业面临的EMC问题 ?激烈的产品竞争要求企业开发的产品有更高的品质。 ?快速的市场变化要求企业有更高的产品开发效率。 ?高规格的EMC认证和EMC设计技术要求企业有更高的产品开发能力。 ?规范化的企业文化要求有更高效的产品开发流程。 3、EDP电磁兼容设计平台优势 ?赛盛技术多位专家10多年的经验融合荟萃; ?赛盛技术多项产品电磁兼容设计专利技术; ?智能化标准化项目管理设计平台 ?几十种典型接口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上百种PCB层叠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完整的电磁兼容布线设计规则; ?完整的结构屏蔽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多行业电缆与连接器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多行业、近百个产品实际电磁兼容设计验证与经验总结;

4、EMC设计平台介绍 利用计算机技术,整合人工智能、数据库、互联网等开发手段,对于现有的电磁兼容技术资源(包括各种设计规则,解决方案等)以及企业产品研发积累的技术检验等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应用,实现现阶段对于企业电磁兼容的研发流程规范化和研发工程师电磁兼容设计的技术支持和辅助开发;未来电磁兼容专家系统一提供智能化技术支持(包括产品开发电磁兼容风险评估功能,自动检查和纠正电磁兼容设计功能、产品设计系统仿真和功能电路仿真等)为主要目标和发展方向。 电磁兼容设计平台:主要包括PCB设计、原理图设计、结构设计、电缆设计等四部分组成;系统依据用户设计要求和EMC设计要素,智能化输出相应的产品PCB设计方案、产品原理图设计方案、产品结构设计方案、产品电缆设计方案,然后用户依据产品信息保存方案(方案为标准技术设计模板,内容依据设计内容自动生成格式化的文件)。 使用电磁兼容设计(EDP)软件,会让我们很轻松的完成这些复杂困难的工作,用户输入产品产品设计的相关要素,软件就能够智能化输出产品EMC设计方案。 不管企业之前是否有电磁兼容设计经验?是否有电磁兼容设计规范?是否有电磁兼容标准化设计流程?是否有电磁兼容技术专家?企业在应用EDP软件后,EDP软件能够快速帮助企业解决以下方面问题: 1、快速提升企业产品电磁兼容性能:系统一旦使用上就能够快速地指导企业产品进行电磁兼容有效的设计工作,迅速提升企业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能; 2、能够解决企业多型号产品同时开发,技术专家资源不够使用的情况:智能化的软件可以同时多款多个型号产品,不用设计阶段并行进行开发;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相应的设计方案,结合产品设计要求指导设计人员进行设计,不耽误产品由于专家资源不足而造成正常设计进度延误; 3、提高产品研发人员EMC技术设计水平:由于有规范化、标准化的方案输出,设计人员在进行新产品开发的时候,能够参考、学习标准化的技术方案;提升自身EMC设计知识水平,减少后期类似设计问题; EDP软件在手,EMC设计得心应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