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少版、人美版等版本七年级美术全册多套试题及复习资料

苏少版、人美版等版本七年级美术全册多套试题及复习资料

苏少版、人美版等版本七年级美术全册多套试题及复习资料
苏少版、人美版等版本七年级美术全册多套试题及复习资料

七年级美术期末试卷

一、连线:将作品与作者正确连线(10分)

《格尔尼卡》莫奈(法国)

《拜克托瓦尔山》毕加索(西班牙)

《夜咖啡馆》马列维奇(苏联)

《池塘》凡高(荷兰)

《雨后乡间之晨》塞尚(法国)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毕家索是西方现代美术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出生于西班牙马拉加,他的著名作品是()

A、《格尔尼卡》

B、《向日葵》

C、《大卫》

D、《桃花飞雁》

2、橙色是由()两组原色调合而成的。

A、蓝+紫

B、红+黄

C、红+黑

3、中国画又称()

A、艺术

B、造型艺术

C、水墨画 D 、绘画

4、油画《开国大典》的作者是()

A、董希文

B、罗中立

C、徐悲鸿

5、宋代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属于中国画中的()表现形式

A、工笔画

B、写意画

C、白描画

三、填空(每空3分,共30分)

1、中国画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墨分五色即()、()、()、()、()。

2、色彩的三要素是()、明度、()。

3、透视的一般规律是()。

4、《出水芙蓉图》属于()画

5、有关赛龙舟的中国传统节日是()节

三、绘画(35分)

请你用线描画1种生活用品。

七年级美术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不包括()

A 叙事

B 说明

C 交流

D 欣赏

2.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

A.鲜艳

B.强烈

C.强对比搭配

D.同类色搭配

3.《捣练图》这幅作品的作者是()

A.梵高

B.毕加索

C.张萱

D.周昉

4.《簪花仕女图》是什么朝代的作品()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南北朝

5.立体图像的表达()

A.物象的直观感受

B.物象的反向表达

C.物象的主观理解

D.物象的结构分析

6、《泼墨仙人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

A米芾 B吴昌硕 C梁楷 D 唐伯虎

7、美术所讲的三原色是指()

A 红黄绿

B 红黄蓝

C 绿橙紫

D 黑白灰

8、下列颜色明度最高的是()

A 淡黄

B 深红

C 褐色

D 黑色

9、下列颜色最冷的是()

A 淡黄

B 淡绿

C 白色

D 深蓝

10、中国画的造型语言是()

A 光影

B 色彩

C 笔墨

D 空间

二、填空(每空3分,共30分)

1、《格尔尼卡》的作者(),是()国籍画家。

2、美术的四大种类是()、雕塑、工艺美术、()。

3、艺术源于生活()生活。

4、()是人类除口语、文字以外的第三种语言。

5、中国画笔法有四种:()()()()。

三、绘画(50分)

请你用线描画1种学习用品。

答案

七年级美术期末试卷

一、连线:将作品与作者正确连线(10分)

《格尔尼卡》毕加索(西班牙)

《拜克托瓦尔山》塞尚(法国)

《夜咖啡馆》凡高(荷兰)

《池塘》莫奈(法国)

《雨后乡间之晨》马列维奇(苏联)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毕家索是西方现代美术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出生于西班牙马拉加,他的著名作品是( A )

A、《格尔尼卡》

B、《向日葵》

C、《大卫》

D、《桃花飞雁》

2、橙色是由( B )两组原色调合而成的。

A、蓝+紫

B、红+黄

C、红+黑

3、中国画又称( C )

A、艺术

B、造型艺术

C、水墨画 D 、绘画

4、油画《开国大典》的作者是( A )

A、董希文

B、罗中立

C、徐悲鸿

5、宋代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属于中国画中的( B )表现形式

A、工笔画

B、写意画

C、白描画

三、填空(每空3分,共30分)

1、中国画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轻)。

2、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

3、透视的一般规律是(近大远小)。

4、《出水芙蓉图》属于(中国)画

5、有关赛龙舟的中国传统节日是(端午)节

三、绘画(35分)

请你用线描画1种生活用品。

七年级美术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不包括(D )

A 叙事

B 说明

C 交流

D 欣赏

2.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C)

A.鲜艳

B.强烈

C.强对比搭配

D.同类色搭配

3.《捣练图》这幅作品的作者是(D )

A.梵高

B.毕加索

C.张萱

D.周昉

4.《簪花仕女图》是什么朝代的作品(B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南北朝

5.立体图像的表达( ACD )

A.物象的直观感受

B.物象的反向表达

C.物象的主观理解

D.物象的结构分析

6、《泼墨仙人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C)

A米芾 B吴昌硕 C梁楷 D 唐伯虎

7、美术所讲的三原色是指( B )

A 红黄绿

B 红黄蓝

C 绿橙紫

D 黑白灰

8、下列颜色明度最高的是( A )

A 淡黄

B 深红

C 褐色

D 黑色

9、下列颜色最冷的是( D)

A 淡黄

B 淡绿

C 白色

D 深蓝

10、中国画的造型语言是(C )

A 光影

B 色彩

C 笔墨

D 空间

二、填空(每空3分,共30分)

1、《格尔尼卡》的作者(毕加索),是(西班牙)国籍画家。

2、美术的四大种类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

3、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4、(手绘线条图像/ 绘画)是人类除口语、文字以外的第三种语言。

5、中国画笔法有四种:(中锋用笔)(侧锋用笔)(拖笔)(逆锋)。

三、略

七年级下学期试题姓名____

一、选择题

1、色彩三原色是()

A 红黄绿

B 蓝绿紫

C 红黄蓝

D 红绿蓝

2、《寒江独钓图》的作者是()

A 马远

B 吴冠中

C 李可染

D 陈居中

3、下列哪幅画的作者是齐白石()

A 《梅石溪凫图》

B 《春牧图》 C《四羊图》 D 《青蛙》

4、《散昂蒂布的夜渔》是一幅()

A 中国画

B 油画

C 水粉画

D 水彩画

5 、纯度指的是色彩的()

A 明暗程度

B 深浅程度

C 相貌

D 饱和度

6、色相是指不同色的()

A 饱和度

B 明暗度

C 深浅度

D 相貌

7、招贴设计的灵魂是()

A 图形

B 文字

C 色彩

D 创意

8、标志设计的要素是()

A构思、构图、色彩 B 巧妙、新颖、独特 C凝练、美观、适形 D单纯、强烈、醒目

9、《格尔尼卡》的作者是西班牙的()

A 凡高 B里特维年科 C 毕加索 D 夏加尔

10、《梅石溪凫图》的作者是马远,他是()

A 唐朝人

B 南宋人

C 北宋人

D 清朝人

11、美术作品是如何选材和艺术加工的( )

A 深入生活

B 主观表现

C 凭空想象

D 因材施艺

12、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离不开()

A 生活情趣

B 情景交融

C 高雅品位

D 精湛技艺

13、优秀的标志设计应具有的特点()

A 表意准确

B 内容繁杂

C 易于记忆

D 简洁凝练

二、填空题

1、美术作品来源于(),但美术作品不是机械地反映生活,而是经过画家的()、(),能动地反映生活,因而美术作品又(),并充实丰富了生活的内涵。

2、所谓“因材施艺”,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挥物质材料()的特质,进行巧妙的()和(),出现()般的独特艺术效果。

3、《格尔尼卡》作者是()的()。作者运用()的色彩,()、()以及()的手法,表现出法西斯暴行所制造的血腥景象,刻画了无辜平民所遭受的灾难、死亡和痛苦,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4、在美术创作中能否营造健康而又高雅的()和(),是美术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5、美术家表现某种形象或景色,如果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进去,就会创造出一种包含着自己情思的艺术境界,那就是()。也就是说,意境是()相结合的结果,它具有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艺术感染力,也是历代中国美术家所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

6、色彩三要素分别是()、()、()。色相:指不同色的()。

明度:指色的()程度。纯度:指色的()。

7、色调:( ),表达一定的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8、淡彩写生方法:认真观察,明确()的基本关系,突出()。同时,思考该对哪些影响画面表现的细节进行取舍。用铅笔或钢笔等工具,画出景物的()和()关系,然后渲染上()的水彩色。注意用色不宜过于复杂多样,且要掌握好水分,要体现出淡彩画线条简练、形体自然、色彩明快、湿润淡雅的特点。

9、标志,是人们用来()和()信息的()视觉符号,具有()、()和()等功能。

10、标志的设计要素:()、()、()。标志的表现形式:()、()、()。标志的形式组合:()、()、()。

11、()一词,指能带来吉祥、好运的人或物。它是一种国家文化的象征,从各个层面反映了历史发展、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以及社会背景,传递了不同国家、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并在体育、政治、经济文化多个领域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2、招贴又名()或(),属于户外广告。招贴的类型主要有()、()、()、()、()、()等。

13、一幅优秀的招贴作品,一定要有(),()是招贴设计的灵魂。

14、招贴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15、请柬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有()、()等多种表现方法。请柬一般由()、()、

()、()、()构成。“请柬”两字要写在封面显要处。

16、面具是指在文娱表演或化妆会上,为表演需要,把面孔遮住,使人改变为()的用具。

17、我国传统的面具形式包括()、()、()等。

18、利用视觉符号并通过视觉媒介进行信息表现和传达的设计称之为()。

三判断题

1、优秀的标志设计应具有内容繁杂的特点。()

2、原色:理论上绘画中用其他颜色无法混合出的颜色,但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能混合出其他颜色,它包括红色、蓝色、黄色。()

3、色相环中180度正对的颜色,互为类似色。()

4、色相环中30——90度范围内的颜色,互为对比色。()

5、招贴的类型主要有政治类、文化类、公益类、商业类、娱乐类、比赛类等。()

6、广告设计是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可以保护、介绍、美化商品。()

7、在古代,面具广泛应用于祭祀仪式、戏剧表演。()

8、随着社会的变迁,面具的主要功能逐步演化为艺术装饰和审美欣赏。()

9、明度指色的饱和度程度。()

10、《春牧图》的作者是现代的李可染,是一幅油画。()

四连线

1、《血衣》黏土捏塑现代

《格尔尼卡》玉雕清毕加索

《伏虎》油画素描稿现代张德华

《三猴》竹雕现代张希和

《竹节毛驴》油画荷兰胡振昆

《向往》霍去病墓石雕西汉王式廓

《翠玉白菜》木雕现代凡高

《白色的果园》壁画西班牙

2、

《四羊图》里特维年科

《秋天的田野》现代家具设计德国石涛

《杂画册之一》油画法籍俄裔马

《春牧图》中国画南宋吴凡

《青蛙》油画西班牙齐白石

《斑猫》中国画现代毕加索

《“一家人”椅》版画现代李可染

《散昂蒂布的夜渔》版画乌克兰夏加尔

《蒲公英》中国画山水册页之一清陈居中

《散步》中国画清雅克

《寒江独钓图》虚谷

《李白诗意图》

3、

《梅石溪凫图》水彩现代王克举

《桥之春》油画现代俄罗斯张德峰

《初春》雕塑现代马远

《春如线》中国画南宋吴冠中

《春风》版画现代赵云龙

《初春的阳光》中国画现代邬继德

《桃花谷》油画现代彼得·季莫菲耶维奇·福明

4、

标志设计运用视觉设计手段,使企业形成一种整体形象。

包装设计对书籍的封面及排版等进行艺术化的设计。

字体设计简明、直观、易识别的符号。

图像设计可以获取大量信息,且很大程度影响自己的生活观念

和生活方式。

广告设计对文字的笔画、结构、造型、色彩以及编排等方面进

行艺术处理。

书籍设计运用手工或电脑的绘画手段或影像技术进行创造性

的图像设计。

视觉形象识

别系统设计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可以保护、介绍、美化商品。

17、绘画中,三原色是指() A 红、黄、蓝 B 红、绿、蓝 C 红、黄、绿

18、不同色的“相貌”是指色彩的(),色的明暗、深浅程度是指色的(),色的饱和程度是指色的()。 A色相 B 明度 C 纯度

19、色彩的三要素包括()A 色相、明度、纯度 B 对比色、类似色、色调

20、对比色的概念:色环中()度正对的颜色,互为对比色。A 180 B 90 C 45 D 30--90

21、类似色的概念:色环中()度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A 180 B 90

C 45

D 30--90

22、色调是指( ),表达一定的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A 色彩总倾向

B 色彩冷暖

C 色彩的情调

23、下列色彩中,属于暖色的有(),属于冷色的有()。

A 红、黄、橙

B 蓝、紫、蓝紫

C 黑、白、灰

24、表现春天的景色,可以采用的美术表现手法有()

A 色彩、线条、构图、笔触等

B 热烈的情感

C 细致的观察

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试题姓名____

一、选择题

1、色彩三原色是( C )

A 红黄绿

B 蓝绿紫

C 红黄蓝

D 红绿蓝

2、《寒江独钓图》的作者是( A )

A 马远

B 吴冠中

C 李可染

D 陈居中

3、下列哪幅画的作者是齐白石( D )

A 《梅石溪凫图》

B 《春牧图》 C《四羊图》 D 《青蛙》

4、《散昂蒂布的夜渔》是一幅( B )

A 中国画

B 油画

C 水粉画

D 水彩画

5 、纯度指的是色彩的( D )

A 明暗程度

B 深浅程度

C 相貌

D 饱和度

6、色相是指不同色的( D )

A 饱和度

B 明暗度

C 深浅度

D 相貌

7、招贴设计的灵魂是( D )

A 图形

B 文字

C 色彩

D 创意

8、标志设计的要素是( A )

A构思、构图、色彩 B 巧妙、新颖、独特 C凝练、美观、适形 D 单纯、强烈、醒目

9、《格尔尼卡》的作者是西班牙的( C )

A 凡高 B里特维年科 C 毕加索 D 夏加尔

10、《梅石溪凫图》的作者是马远,他是( B )

A 唐朝人

B 南宋人

C 北宋人

D 清朝人

11、美术作品是如何选材和艺术加工的( ABD )

A 深入生活

B 主观表现

C 凭空想象

D 因材施艺

12、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离不开( ABC )

A 生活情趣

B 情景交融

C 高雅品位

D 精湛技艺

13、优秀的标志设计应具有的特点( D )

A 表意准确

B 内容繁杂

C 易于记忆

D 简洁凝练

二、填空题

1、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但美术作品不是机械地反映生活,而是经过画家的(提炼)、(加工),能动地反映生活,因而美术作品又(高于生活),并充实丰富了生活的内涵。

2、所谓“因材施艺”,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挥物质材料(自然属性)的特质,进行巧妙的(加工)和(制作),出现(宛如天成)般的独特艺术效果。

3、《格尔尼卡》作者是(西班牙)的(毕加索)。作者运用(阴冷)的色彩,(夸张)、(变形)以及(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法西斯暴行所制造的血腥景象,刻画了无辜平民所遭受的灾难、死亡和痛苦,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4、在美术创作中能否营造健康而又高雅的(情趣)和(意境),是美

术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5、美术家表现某种形象或景色,如果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进去,就会创造出一种包含着自己情思的艺术境界,那就是(意境)。也就是说,意境是(情和景)相结合的结果,它具有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艺术感染力,也是历代中国美术家所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

6、色彩三要素分别是(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

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纯度:指色的(饱和度)。

7、色调:(色彩总倾向 ),表达一定的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8、淡彩写生方法:认真观察,明确(近景、中景、远景)的基本关系,突出(主题景物)。同时,思考该对哪些影响画面表现的细节进行取舍。用铅笔或钢笔等工具,画出景物的(大体轮廓)和(基本明暗)关系,然后渲染上(薄而透明)的水彩色。注意用色不宜过于复杂多样,且要掌握好水分,要体现出淡彩画线条简练、形体自然、色彩明快、湿润淡雅的特点。

9、标志,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视觉符号,具有(认识)、(象征)和(审美)等功能。

10、标志的设计要素:(构思)、(构图)、(色彩)。标志的表现形式:(具象)、(意象)、(抽象)。标志的形式组合:(图形组合)、(文字组合)、(图文组合)。

11、(吉祥物)一词,指能带来吉祥、好运的人或物。它是一种国家文化的象征,从各个层面反映了历史发展、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以及社会背景,传递了不同国家、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并在体育、政治、经济文化多个领域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2、招贴又名(海报)或(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招贴的类型主要有(政治类)、(文化类)、(公益类)、(商业类)、(娱乐类)、(比赛类)等。

13、一幅优秀的招贴作品,一定要有(独特的创意),(创意)是招贴设计的灵魂。

14、招贴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图形)、(文字)、(色彩)。

15、请柬一般有(平面单面式)、(立体折叠式)两种表现形式。有(镂空)、(异形)等多种表现方法。请柬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构成。“请柬”两字要写在封面显要处。

16、面具是指在文娱表演或化妆会上,为表演需要,把面孔遮住,使人改变为(特定形象)的用具。

17、我国传统的面具形式包括(傩舞面具)、(社火面具)、(藏戏面具)等。

18、利用视觉符号并通过视觉媒介进行信息表现和传达的设计称之为(视觉传达设计)。

三判断题

1、优秀的标志设计应具有内容繁杂的特点。(×)

2、原色:理论上绘画中用其他颜色无法混合出的颜色,但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能混合出其他颜色,它包括红色、蓝色、黄色。(√)

3、色相环中180度正对的颜色,互为类似色。(×)

4、色相环中30——90度范围内的颜色,互为对比色。(×)

5、招贴的类型主要有政治类、文化类、公益类、商业类、娱乐类、比赛类等。(√)

6、广告设计是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可以保护、介绍、美化商品。(×)

7、在古代,面具广泛应用于祭祀仪式、戏剧表演。(√)

8、随着社会的变迁,面具的主要功能逐步演化为艺术装饰和审美欣赏。(√)

9、明度指色的饱和度程度。(×)

10、《春牧图》的作者是现代的李可染,是一幅油画。(×)四连线

1、《血衣》油画素描稿现代王式廓

《格尔尼卡》壁画西班牙毕加索

《伏虎》霍去病墓石雕西汉

《三猴》黏土捏塑现代张希和

《竹节毛驴》竹雕现代胡振昆

《向往》木雕现代张德华

《翠玉白菜》玉雕清

《白色的果园》油画荷兰凡高

2、

《四羊图》中国画南宋陈居中《秋天的田野》版画乌克兰里特维年科

《杂画册之一》中国画清虚谷《春牧图》中国画现代李可染《青蛙》中国画现代齐白石《斑猫》版画现代美国雅克《“一家人”椅》现代家具设计德国

《散昂蒂布的夜渔》油画西班牙毕加索《蒲公英》版画现代吴凡《散步》油画法籍俄裔夏加尔《寒江独钓图》中国画南宋马远《李白诗意图》中国画山水册页之一清石涛3、

《梅石溪凫图》中国画南宋马远

《桥之春》版画现代邬继德《初春》油画现代俄罗斯彼得·季莫菲耶维奇·福明

《春如线》中国画现代吴冠中《春风》雕塑现代张德峰《初春的阳光》水彩现代赵云龙《桃花谷》油画现代王克举4、

标志设计简明、直观、易识别的符号。

包装设计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可以保护、介绍、美化商品。

字体设计对文字的笔画、结构、造型、色彩以及编排等方面进行艺术处理。

图像设计运用手工或电脑的绘画手段或影像技术进

行创造性的图像设计。

广告设计可以获取大量信息,且很大程度影响自己的

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书籍设计对书籍的封面及排版等进行艺术化的设计。视觉形象识运用视觉设计手段,使企业形成一种整

体形象。

别系统设计

17、绘画中,三原色是指( A ) A 红、黄、蓝 B 红、绿、蓝 C 红、黄、绿

18、不同色的“相貌”是指色彩的(A ),色的明暗、深浅程度是指色的( B ),色的饱和程度是指色的( C )。 A色相 B 明度 C 纯度

19、色彩的三要素包括( A )A 色相、明度、纯度 B 对比色、类似色、色调

20、对比色的概念:色环中( A )度正对的颜色,互为对比色。A 180

B 90

C 45

D 30--90

21、类似色的概念:色环中( D )度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A

180 B 90 C 45 D 30--90

22、色调是指( A ),表达一定的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A 色彩总倾向

B 色彩冷暖

C 色彩的情调

23、下列色彩中,属于暖色的有( A ),属于冷色的有( B )。

A 红、黄、橙

B 蓝、紫、蓝紫

C 黑、白、灰

24、表现春天的景色,可以采用的美术表现手法有( A )

A 色彩、线条、构图、笔触等

B 热烈的情感

C 细致的观察

第二学期七年级美术期末理论测试

姓名:()年级(班)得分:

一、填空。(每空分,共50分)

1、美术作品来源于(),是社会生活在美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2、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需要借助一定的()来塑造。

3、()是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4、色的饱和度是()。

5、标志,是人们用来()的象征性视觉符号,具有认识、象征和()等功能。

6、标志的表现形式有()、()、抽象。

7、“吉祥物”一词,指能带来吉祥、好运的()。

8、招贴的类型主要有政治类、文化类、()、商业类、()、比赛类等。

9、招贴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和()。

10、面具是指在文娱表演或化装会上,为表演需要,把面孔遮住,使人改变为()的用具。

11、请柬一般由()、()、正文、()、()。“请柬”两字要写在()。

二、简答题。(每题5分)

1、什么是标志

2.什么是三原色

3.什么是因材施艺

4、什么是图像设计

三、选择

1、美术家的艺术创作源于对生命与自然的关注,中国现代画家通过毕生观察,表现虾的生命的能力达到了极致,“苦把流光换画禅,功夫深处渐天然”,是他一生艺术生涯的真实写照。()

A 吴冠中

B 李可染 C齐白石 D 石涛

2、原色是指按一定的比例相互混合,可以混合出全部色彩,而自身不能被别的色彩混合成的三种色,我们使用的颜料的三原色是()A红、绿、蓝 B红、黄、蓝 C黄、橙、蓝 D红、黄、绿

3、色相性质相反、光度明暗悬殊的两种颜色,叫()

A相邻色 B对比色 C间色 D原色

4、对文字的笔画、结构、造型、色彩以及编排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使其形成鲜明个性的设计,称为()

A图像设计 B字体设计 C书籍设计 D包装设计

5、海报的主要功能是()A审美 B宣传 C装饰 D象征

6、校园中的海报主要是各种文体活动的招贴。所以我们在为某项活动设计海报时除了要配以醒目的标语和运用明亮的色彩,还要()A标明活动的时间、地点等 B内容丰富多彩 C有形式感D构思新颖

7、在邀请客人时用的、简便的书面通知,我们称它()

A海报 B请柬 C标志 D信件

答案

第二学期七年级美术期末理论测试

二、填空。(每空分,共50分)

12、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在美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13、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来塑造。

14、(明度)是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15、色的饱和度是(纯度)。

16、标志,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视觉符号,具有认识、象征和(审美)等功能。

17、标志的表现形式有(具象型)、(文字型)、抽象型。

18、“吉祥物”一词,指能带来吉祥、好运的(人、物或东西)。

19、招贴的类型主要有政治类、文化类、(公益类)、商业类、(娱乐类)、比赛类等。

20、招贴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色彩)、(图形)和(文字)。

21、面具是指在文娱表演或化装会上,为表演需要,把面孔遮住,使

人改变为(特定形象)的用具。

22、请柬一般由(名称)、(称呼)、正文、(习惯结尾语)、(落款)。“请柬”两字要写在(第一行中间)。

三、简答题。(每题5分)

1、什么是标志

标志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形式。它是以装饰图案为手段来传递,代表和象征某一特定概念的图形符号;标志也是一种视觉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什么是三原色

三原色是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我们通常说的三原色即红、黄、蓝。

3.什么是因材施艺

所谓“因材施艺”,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挥物质材料自然属性的特质,进行巧妙的加工和制作出现宛如天成般的独特艺术效果。

4、什么是图像设计

图像设计是运用各种手工或电脑的绘画手段或影像技术,以及利用复合方式进行创造性的图像设计,并将它们应用于广告、包装,展示和影视等信息载体中,使其不仅以直观、生动的形象加强文字内容的传播力度,而且以巧妙的构思,独特的表现,使人赏心悦目,过目不忘。

三、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单选,每题3分,共30分)

1、美术家的艺术创作源于对生命与自然的关注,中国现代画家通过毕生观察,表现虾的生命的能力达到了极致,“苦把流光换画禅,功夫深处渐天然”,是他一生艺术生涯的真实写照。( C )

A 吴冠中

B 李可染 C齐白石 D 石涛

2、原色是指按一定的比例相互混合,可以混合出全部色彩,而自身不能被别的色彩混合成的三种色,我们使用的颜料的三原色是( B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黄、橙、蓝 D红、黄、绿3、色相性质相反、光度明暗悬殊的两种颜色,叫(B )

A相邻色 B对比色 C间色 D原色

4、对文字的笔画、结构、造型、色彩以及编排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使其形成鲜明个性的设计,称为(B )

A图像设计 B字体设计 C书籍设计 D包装设计

5、海报的主要功能是( B)A审美 B宣传 C装饰 D象征

6、校园中的海报主要是各种文体活动的招贴。所以我们在为某项活动设计海报时除了要配以醒目的标语和运用明亮的色彩,还要( A )

A标明活动的时间、地点等 B内容丰富多彩 C有形式感D构思新颖

7、在邀请客人时用的、简便的书面通知,我们称它( B )

A海报 B请柬 C标志 D信件

七年级下册美术期末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洛神赋图》是中国画早期人物画中的杰作,是东晋画家()根据曹植的文学名篇《洛神赋》创作的。P1

A.顾恺之

B.阎立本

C.顾闳中

D.梁楷

2. 唐代画家()所作《》,记录了从汉代至隋代十三位帝王的肖像。P1

A.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B.阎立本,《步辇图》

C.顾恺之,《历代帝王图》

D.顾恺之,《步辇图》

3. 南唐画家顾闳中所作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杰出的人物画作品,他用长卷记录了大臣韩熙载在家大宴宾客、听乐观舞的场面。观画时是一段段地看,我们甚至可以给每一段起一个名字依次是()。P2

A.观舞、休憩、听乐、清吹、告别

B.清吹、观舞、休憩、听乐、告别

C.听乐、观舞、休憩、清吹、告别

D.清吹、休憩、清吹、听乐、告别

4. 一个单独的形,我们称其为。P30

A对称 B渐变 C复形 D单形

5. 北宋画家李公麟的《免胄图》,是一张表现金戈铁马的()作品。 P3

A.白描

B.写意

C.兼工带写

D.工笔

6. 大写意人物画的开山鼻祖是南宋的画家()。P4

A.顾恺之

B.阎立本

C.顾闳中

D.梁楷

7. 徐悲鸿的油画作品《》,取材于列子中的故事,意思是说选马的人注重的不是马的皮毛外表,而是马的内在精神品质。P5

A.千里马

B.愚公移山

C.九方皋

D.相马

8. 董希文的油画作品《》,成功地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P7

A.女娲补天图

B.九方皋

C.开国大典

D.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

9. 幼儿的眼睛通常在头部()以下的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逐步的变化。成年人的眼睛位置通常在头部的1/2处。P10

5 4 3 2

10.绘画中人体的比例是以头的长度为单位的。亚洲成人的身体通常是()的高度。P13

A.八个半头

B.八个头

C.七个半头

D.七个头

11. 下列关于头与人体的比例,正确的是()。P13

A. 头一、肩三、身三头

B. 站七、坐五、蹲三半

C. 头一、肩三、身四头

D. 站七、坐六、蹲三半

12.荷兰画家凡·高的油画作品《午休》是由法国画家()的油画作品《酣睡的收割者全家》变体而来的。P14

A.米勒

B.毕加索

C.高更

D.毕沙罗

13.临摹时加入了自我的理解和表现以后,就从学习行为变成了一种创作行为,产生的作品就叫做()。P14

A.创作

B.临摹

C.习作

D.变体画

14.中国传统饰物按照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发饰、()、配饰,手镯,戒指等。P21

A.耳环

B.耳钉

C.手链

D.耳饰

15.牛顿色环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被称为“色相”。在这些色相中,我们把()三种基本色称为“三原色”。P27

A.红、黄、蓝

B.红、绿、蓝

C.黄、绿、紫

D.橙、黄、青

16.色彩有明暗的差别,例如橙色看上去很亮,棕色就比较暗。我们把色彩的这一特性叫做()。P27

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试题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每空0.5分,共8分。 1我们可以用 、 、 、 、这四种颜色形容它们。 2、我们学习了生活中冷暖色,其中暖色有 、 等颜色,冷色中有 、 等颜色。 3、《在快乐的节日里》这一刻当中我们学习的一种全新的绘画类型是 。 4、设计靠垫的时候我们根据 和 两种对称式确定骨式。 5、对生活日用品进行联想可以使用 、 、 、 、 等五种方法。 二、每题2分,共14分。 1、秋天色彩以( )为基调,非常热烈艳丽。 A.暖色 B.冷色 2、《红色的房子》是( )的作品。 A.杜菲 B.马蒂斯 3、都属于冷色的颜色是( )。 A.蓝、黄、绿 B.蓝、绿、紫 4、在绘画中,线条有曲直、粗细和( )的不同形态。 A.平斜 B.大小 5、下列这幅作品的名称是( ) A.《未来世界》 B.《世界多美好》

6、我国有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它的制作工艺主要是用剪刀剪和()两种形式,我们把它统称为“剪纸”。 A.绘制 B.手撕 7、给制作好的泥玩具上色时用哪种染色工具最好?() A.油画棒 B.水粉颜料 每题1分,共8分。 1、以暖色为主的画只能有暖色。() 2、秋天是以黄色、红色、绿色为主要色彩。因此,秋天是美丽的。() 3、绘画时只能用直线进行绘画。() 《阿西西附近的风景》的作者是法国的克罗斯。()4、 5、剪纸都必须用对称式的构图使画面更加饱满、充实。() 6、背面人物写生主要抓住人物的发誓和服装进行绘画。() 7、自行车主要由车座和车筐组成。() 8、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相对,比较而言的。()

四、 分。 作画:笔的世界。 1、作品主题鲜明 2、绘画形式独特,能表现自己的感受 3、绘画作品中表现大胆的想象和创新。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 教学计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为使初一新生更好地适应初中美术教学,充分调动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特长,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发展健康个性,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全面地发展。 二、教材分析 “美术学科要给学生奠定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继续学习和发展之基础的美术能力”,教材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块,且相互穿插设置,内容松弛有度,贴近生活,源于生活,力图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三、学情分析 所教班级学生美术知识与能力参差不齐。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对学生思维的激发,问题探讨重视不够。 2.有囫囵吞枣现象。以本文为载体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多角度分析总结概括上欠缺较多。 3.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是关键。 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养成学习美术的良好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并积累一定的绘画能力和创作能力。认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良好的学习和创作习惯。 六、提高质量的措施: 1.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并结合具体实际运用,采用竞赛、多媒体等,形象、直观、大容量,扎扎实实上好美术课。 2.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经验,生活世界和社会、科学世界紧密联系。将学习美术富有时代生活气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不断吸纳先进的美术教学理论和方法,深入挖掘文本,借助资料分析教材,驾驭教材,对文章把握有自己独到见解,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实,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 4.欣赏课部分,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引导学生自觉的去感知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年级美术试题上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美术 基础知识测试题(卷) 一、选择题(10 分) 1、美术字的基础字体属于哪种字体?() A 黑体 B 宋体 C 变形美术字 2、荷兰著名画家凡高的作品是。() A、《粮食》 B、《在激流中前进》 C、《播种者》 3、《清明上河图》作者是宋代画家()。 A 张萱 B 张择端 C 杜建 4、平行透视有()个消失点。 A 1个 B 2个C3个 5、人体站立时身高大约是几个头长?() A 5个 B 7个C9个 二、判断题(10 分) 1 、《北方的九月》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出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2、校园环境整体设计理念要体现学校的地域、文化和教书育人的精神。() 3、壁报的主题要明确,要充分考虑栏目与栏目之间的关系。() 4、中国有句俗话叫“物以致用”,所以,产品的设计只须考虑它的用途,不必考虑人对物质产品还有精神方面的即审美的要求。()

5、在校园里设置艺术品,应考虑这些艺术品与自然或人工环境的 和谐。() 三、连线题(10 分) 把下列几幅作品分类。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 《捣练图》 《北方的九月》套色木刻 《粮食》 《清明上河图》《北方的九月》中国画 四、简答题 1、设计制作学生装应注意哪些方面?(10 分) 2、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消失规律?(10 分) 五、造型表现(50) 画一幅风景画,内容为我国标志性建筑,或家乡风景。(构图合理10 分,造型准确30,表达热爱生活的思想10 分。)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美术 基础知识测试题(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0 分) 1、1、美术字的基础字体属于哪种字体?(B ) A 黑体 B 宋体 C 变形美术字【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对美术字源流的认识,相关知识见人美版教材工艺设计。 2、荷兰著名画家凡高的作品是。(C ) A、《粮食》 B、《在激流中前进》 C、《播种者》【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对西方美术基础知识把握。相关知识见人美版七年级教材欣赏内容。 3、《清明上河图》作者是宋代画家(B )。 A 张萱 B 张择端 C 杜建【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古代美术知识的了解。相关知识见人美版七年级教材欣赏内容。 4、平行透视有(A)个消失点。 A 1个 B 2个C3个【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线描画理论的 把握。相关知识见人美版七年级教材手绘线内容。 5、人体站立时身高大约是几个头长?(B ) A 5个 B 7个C9个【命题意图及解析】:考察学生对人物速 第3/7 页写基础知识的把握。相关知识见人美版七年级教材手绘线内容。 二、判断题(10 分) 1、《北方的九月》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测试题

六年级下册美术测试题 、选择题 1色食品包装一般应呈现的内容有:品名和产地等 ()以及绿色食品 3 制作建筑模型的方法的顺序正确的是:( ) (1)折压纸张,黏合成建筑模型的基本型 (2) 根据建筑造型的基本特点,灵活处理折压剪切的位置 (3) 根据基本型的转折特点,剪切转折面 (4) 注意切割后折起的方向,可以折出更多的造型变化。 A 1-3-2-4 B 、3-2-4-1 C 、2-1-3-4 D 、4-3-1-2 4 20世纪,在世界画坛上有两位特别耀眼的巨匠,他们是中国画家 ( )和西班牙画家( )。 学校: 姓名: 学号: 标志等。 A 、文字 B 、相关图像 C 2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可运用( 图形与图形之间视觉要素的( A 、抽象图形 B 、对比 C 、画画 D 、商标 )或具象图形表现,要注意( ) , )与( )。

A、齐白石B 、徐悲鸿C、梵高D、毕加索 )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书籍”、“有形的诗歌” A、房屋—/■ B、建筑 C、故宫 r -T- i-rz r / . 、 . ?■ r r r、r、 6给文章配画,又叫(),是指插附在文章中艺术地再现文意 的 图画。 A 、 插图B、插画C、图画 7 画水彩画时,通过色彩的(),可以表现出物体的体积感。 A 、冷暖B、明暗C、深浅变化 8 音乐会海报中的图片,图形,图案,字体表现都应恰到好处的表达音乐乐感和气氛。注意将(),()与(底色配合),以达到()。 A、标题B 、对比效果C、统一效果D 、图形 9 多个纸筒进行(),()的变化与音乐中各种单音的长短,高低,强弱形式旋律的道理。 A、有秩序 B、有起伏C 、有规律D、有目的 10 绘画构图遵循(),运用点、线、面来达到画面的黑白灰效果。 A、上松下紧 B、上紧下松 C、左松右紧 D、左紧右松 11 彩画的画法分为(干画法)和(湿画法),笔法有( A、刷B 、勾C 、摆D 、点 12 水彩画的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七年级美术上册试题 人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试题 一、选择题(10分) 1、图中的美术字属于哪种字体?() A 黑体 B 宋体 C 变形美术字 2、荷兰著名画家凡高的作品是。() A、《粮食》 B、《在激流中前进》 C、《播种者》 3、《清明上河图》作者是宋代画家()。 A 张萱 B张择端 C 杜建 4、平行透视有()个消失点。 A 1个 B 2个 C3个 5、人体站立时身高大约是几个头长?() A 5个 B 7个 C9个 二、判断题(10分) 1、《北方的九月》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出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2、校园环境整体设计理念要体现学校的地域、文化和教书育人的精神。() 3、壁报的主题要明确,要充分考虑栏目与栏目之间的关系。() 4、中国有句俗话叫“物以致用”,所以,产品的设计只须考虑它的用途,不必考虑人对物质产品还有精神方面的即审美的要求。() 5、在校园里设置艺术品,应考虑这些艺术品与自然或人工环境的和谐。() 三、连线题(5分) 把下列几幅作品分类。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 《捣练图》 《北方的九月》套色木刻 《粮食》 《清明上河图》《北方的九月》中国画 四、简答题 1、设计制作学生装应注意哪些方面?(3分) 2、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消失规律?(2分)

答案 一、ACBAB 二、×√√×√ 三、连线题(5分) 把下列几幅作品分类。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 《捣练图》 《北方的九月》套色木刻 《粮食》 《清明上河图》中国画 四、(合理即可) 1、反映学生的身份 体现学生的年龄特征 符合学生身体生长的要求 2、平行透视有一个消失点,向正前方消失在视平线上。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向两侧消失在视平线上。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资料(6---10) 教辅资源2010-06-20 16:06:22 阅读12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六) 一、填写合适的答案: 1、素描就是()画,其主要表现方法有()、()、()。本学期你所接触的素描作品中,《》作品给你的印象 很深。 2、在色彩画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欣赏的画种有()和(),其中,水彩画具有()、()和()感。 3、创新的水墨画效果,正如清代画家石涛说过的“()”,就是此意。 4、好画常常洋溢着诗情,好诗总是充满了画意。请用一句概括的话来叙述:(),()。此赞美之语曾经是苏东坡 用来称赞()的。 5、一般来说,设计插图可画()插图,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节画出几个()的插图。 6、书籍装帧设计包括()、()、()设计和()设计。其中,封面设计必须有()、()和()等文字内容。 往往一本精美的书,封面还会配上生动的()。 7、木版画俗称(),源于我国()。它是用刻刀在平整的木板上()出凹凸不平的(),然后()、(),制成 版画作品。 8、在还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人类曾用简洁的()来作标记。后来,有些图形渐渐演化成为()。在今天的日常生活 中,用图形传递信息的()太重要了,它的主要特点是造型很(),色彩(),很富有现代()情趣。 9、街头标识物设计时注意造型()、寓意(),使人()。在生活与学习中你所接触或熟悉的街头标识物有()。 10、在风景写生中,要注意画面之间()、()和()等对比关系。 11、招贴画又称()和(),主要的表现风格与手法有()、()和()等。 12、欣赏雕塑作品,不仅要欣赏外在的(),还要领悟内在的()。 二、连一连: 《静物》毕加索荷兰抽象派《向日葵》塞尚西班牙写实派《坐着的游泳者》凡高法国印象派 三、畅所欲言: 试以自主选择本学期书本上欣赏到的一件现代雕塑作品,或者在你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令你印象较深的一件艺术雕塑作 品,谈谈你的感想与体会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七) 一、一、填空题。20% 1、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称为()。 2、形的()的变化叫形的渐变。 3、在色相环中,位置相对的两种颜色叫(),也是相互对比最强烈的两种颜色。 4、世界上海拔最高,保存最好,历史最悠久的木结构宗教建筑是我国的()。 5、雕塑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一般分为()和()两种。 6、油画《星夜》的作者是(),他的另一代表作是()。 7、素描作品《血衣》创作者是(),拉斐尔的代表作是()。 二、判断题。20% 1、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四位代表人物是:刘海粟、徐悲鸿、齐白石、林风眠。 ------------------------------------------------------------------------------------------------() 2、明朝的北京城分皇城、宫城、内城和外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故宫博物馆就是曾经的皇城,又称为紫禁城。 ---------------------------------------------------------------------() 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个杰出人物分别是: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 ------------------------------------------------------------------------------------------------() 4、火花图案是贴在火柴盒上的商标图案,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它的设计并非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 ---------------------------------------------------------------------------------() 5、意大利比萨斜塔是世界闻名的建筑,是当时能工巧匠花费5年时间精心建造成“斜”状的。 ------------------------------------------------------------------------------------------() 三、填空题:24 1、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他认为建筑像音乐一样有节奏、有旋律、有美感。 2、京剧有四个行当()、()、()、()。 3、()通常指的是色彩的量比关系和秩序关系应该符合视觉审美的心理要求。 4、文房四宝是指()、()、()、()这四宝。 5、我了解的宁波特色小吃有()、()、()等。

人美版 最新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集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自学;格尔尼卡 一、教学目标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二、教学重点: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 五、教学方法:欣赏法.理解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1、联系学生在生活中绘画时对情绪的体现和认识,体味情绪与作品风格的关系。 2、提出问题“这节课我们也来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你来设想一下,他们是在什么情绪下创作绘画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学习新内容: 1、直观感受作品,并描述其带来的心理感受。 2、探究:理解作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https://www.doczj.com/doc/a512746213.html,品内涵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作者、作品、背景资料。 4、欣赏作者其他作品和同一时期画家作品,认识立体主义的作画方法,及其形成的 原因。 (三)赏析作品: 1、结合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牛、马、母亲、灯、举灯的人、跳楼的人、逃生人的表情、姿态,用形容词或短句描述其带来的心理感受,并讨论、分析画面形象的象征意义。 2、理解象征性艺术手法的应用。 3、分析作品色彩、构图对作品主题表达所起的作用,对作品进行归纳性评价。(四)、总结赏析办法: 1、在深入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说出现在对作品的感受及学习收获。 2、总结赏析这类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 (五)练习活动: 联系1937我国人民生活的悲惨状况,激起学生的情绪,尝试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半抽象的绘画方法表现自己对战争的感受 (六)、展示作品: 1、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与解 释。 2、拓展知识,表达战争感受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戏剧文学、音乐等。 七、板书设计 格尔尼卡

七年级美术理论试题及答案(人美版)

七年级美术理论试题 一、填空 1美术又称(造型艺术).按其存在形态与用途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设计 艺术)和(建筑艺术)等门类. 2工艺美术是指以(美术技巧)制成的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一般分两类:一类是(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另一类是(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 3雕塑是用固体材料制作的占有三维空间的实体艺术.从形态和可观赏的角度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从材料上分类,有(泥塑)(石雕)(木雕)(金属雕塑)和各种新材料雕塑. 4、美术中所说的三原色是指(红)(黄)(蓝)。间色是指(橙)、(绿)、(紫)。人们根据经验,把色彩分为(冷) 、( 暖)两大调。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相)(明度)(纯度)。 5、手绘线条图像具有(叙事),(说明),(交流)(记录),(抒情)等多种功能. 6、现代画家(齐白石)是以画虾著称,而(徐悲鸿)则是以画马出名的。 7、凡高是(荷兰)国家的著名油画家,他的代表作有(《向日葵》)(《星月夜》)。 8、《蒙特芳丹回忆》作者是法国的(柯罗)。 9、漫画是可以用于(讽刺)或用于(愉悦),但必须具有幽默感的图画。漫画的类别有(讽刺画)(幽默画)(肖像漫画)。 10、以头为单位来衡量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盘腿(三个半)头长,坐约(五)头长,站约(七)头长。 11、陶瓷艺术是(工艺)与(绘画)的艺术。 12、中国木版年画的著名产地有(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河北武强)、(四川绵竹)等。 13、招贴,也称(海报),具有发布信息烘托活动气氛、强化活动主题的作用。招贴包含(文字)、(标志)、(图案)和(色彩)等,设计要从(主题)出发,同时注意加强(视觉冲击力)。14、中国画大致可分为(山水)、(花鸟) 和(人物)三大画科。 15﹑明暗五调子是指 (高光)、(亮灰 )、(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五种。构成物体明暗度的两大系统是(亮面)和(暗面)。明暗法重在表现物体的 (质)感和(空间)感。 16﹑法国印象主义代表画家 (莫奈)开拓了表现外光的道路,色彩成了他的主要艺术表现语言,其代表作品《印象? 日出》。 17、石窟艺术是一种包括(建筑)(雕塑)(壁画)等的佛教艺术。它源于印度。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极为兴盛。我国的四大石窟艺术分别是(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 18、宣传品在学校主题活动中的作用是(强化主题)(烘托气氛)(增加知晓程度)以及(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等 19、龙的制作主要分为(身体)和(头)两部分。 20、手绘线条图像常用(指示线)、(箭头)、(排列)、(循环)等方法。 二、判断 1、优秀的美术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有表现力的情节,精心设计的构图,人物的深入刻画,环境气氛的渲染等。总之,要表达画家的独特感受,引发观赏者的思索﹙√﹚ 2、日用品在设计的候,只要考虑给人以美的感受就可以了,不用考虑其他的。(×) 3、优秀的美术作品不是停留在对劳动情节的描绘上﹙×) 4、优秀的美术作品,要选择有表现力的情节,精心设计的构图和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环境氛围的渲染等艺术手段,表达画家对所描绘对象的独特感受。(√) 5、产品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它的用途即功能。(√) 6、凡高作品的特点是强烈明亮的色彩,粗狂的笔触,如《播种者》。(√) 7、在对劳动的描绘上只要把劳动场面细致刻画就是一副优秀作品。(×) 8、《筛谷的女人》和《播种者》的作者都是荷兰人。(×) 9、《拾穗》是一副油画,作者是米勒。(√) 10、我们学过两种透视关系,其中我们在马路上看到路边的树越来越小的现象,成角透视规律。(×) 11、平行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12、人体比例随着动作的不同会有变化。(√) 13、设计日用品只要美观就行了。(×) 14、平面构成的基本方式有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密集、对比、肌理等。(×) 15、中国山水画中的“三远”指:高远、深远、平远。(√) 16、《寒江独钓图》是我国南宋画家马远的作品。(√) 17、标志是一种视觉识别符号,要有强烈的标识性,使人过目难忘。(√) 18、敦煌莫高窟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出水芙蓉图》属于中国画。(√) 三、连线题,请把以下左右两边相关联的 油画《父亲》张择端 国画《向日葵》罗中立 书法《清明上河图》梵高 《兰亭序》王羲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素养测查试卷

海安市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美术素养测查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说明:本卷包含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评,总分100分,请在100分钟内完成。 一.单项选择题,(32分,每题4分) 1.()是法国点彩派画家修拉的作品,他把各种颜料不经过调和直接用点排列作画,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图画。 A.《向日葵》 B.《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C.《塞夫勒道路》 D.《自画像》 2.下列不属于透视现象的是()。 A.近大远小 B.近方远圆 C.近宽远窄 D.近长远短 3.右图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用铜铸成,它由 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 巨大的钟架上。 A.管弦乐器 B.弹拨乐器 C.打击乐器 D.吹奏乐器. 4.中国画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画家常将诗、书、画、()融为一体,扩展了画面的艺术境界。 A.文 B.墨 C.笔 D.印 5.中国画按表现手法可以分为() A.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 B.写意画、工笔画和兼工带写 C.写意画、工笔画和花鸟画 6.用颜料中的黄和蓝色进行调和,可以调和出()色 A.红 B.绿 C.紫 D.橙 7.皮影戏最早产生于2000年前,俗称“影子戏”,是我国古老而神奇的()艺术。A.戏曲 B.造型C.表演 D.手工 8.文物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以下哪个不属于文物?()A.韩国均故居B.海安七星湖公园C.青墩遗址 D.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二.连线题(8分) 《麟桥烟柳图》梵高

《捣练图》徐悲鸿 《自画像》齐白石 《田横五百士》张萱 三.创作题(60分) 请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绘制一幅有路的风景画。(可另附绘画用纸)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期末试卷

四年级美术下册期末测试题(卷) 一、判断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 1、《鸢尾花》是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他是美国人。() 2、我们可以采用冷暖色对比的方式来体现大公鸡的艳丽。() 3、巧妙地应用对称形制作小饰品,可以美化生活。() 4、凡·高是19世纪荷兰的伟大画家,《向日葵》是他的代表作品。 () 5、不同的材质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其中青玉带给人质朴、粗糙有力的感 觉。() 6、《紫藤鹦鹉》是王雪涛的一幅油画。() 7、标志的用途有:警示、识别、引导、提示。() 8、农民画就是农民画的画。() 9、降落伞是利用了空气阻力的原理,可以让人从很高的空中安然无恙的 降落到地面上。() 10、《金鸡展翅》是陕西朱光莲的一幅农民画。() 二、选择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 1、色彩的冷暖对比能使色彩明快,活泼,红颜色的对比色是( )。 A、绿色 B、黄色 C、紫色 2、水彩画属于下列哪个画种( )。

A、西洋画 B、版画 C、漫画 3、下列京剧脸谱中能表现关羽特征的是( )。 A、黑色脸谱 B、白色脸谱 C、红色脸谱 4、中国花鸟画从表现技法上,分为( )两大类。 A、写实和写意 B、工笔和写意 C、写实和工笔 5、《阿尔附近的吊桥》是荷兰画家()的作品。 A、毕加索 B、达芬奇 C、凡·高 6、属于冷色调的颜色是()。 A、橙 B、黄 C、蓝 7、中国画的主要工具材料有()。 A、白纸、铅笔和彩色颜料。 B、铅笔和油画棒。 C、毛笔、墨、颜料和宣纸等。 8、下列不属于泥塑的基本技法的是:()。 A、搓 B、捏 C、拧 9、油画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 A、水彩画 B、版画 C、中国画 10、蓝色加红色调出的是() A、黄色 B、紫色 C、黑色 三、连线(满分10分)。 禁止烟火 节约用水 垃圾集中处理 四、绘画创作(50分)。 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 评分标准:1、构图大小适中。(10分) 2、色彩搭配合理。(15分) 3、花纹别致多样、大方美观。(25分)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期末测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美术期末测试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20分) 1、《格尔尼卡》的作者(),是()国籍画家。 2、美术的四大种类是()、雕塑、工艺美术、()。 3、艺术源于生活()生活。 4、绘画中,在画稿上合理安排物象的()和()的过程,就叫做构图 5、(),称为同类色; 6、()是人类除口语、文字以外的第三种语言。 7、中国画笔法有四种:()。 8、设计标志的方法有三种:()。 9、三原色是指:()。 10、民间刺绣有:例举三种(), 二、选择题( 30分) 1、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有() A平摆式B前后遮挡C透视D平视 2.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 A.鲜艳 B.强烈 C.强对比搭配 D.同类色搭配 3.《捣练图》这幅作品的作者是() A.梵高 B.毕加索 C.张萱 D.周昉 4.《簪花仕女图》是什么朝代的作品()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南北朝 5.立体图像的表达() A.物象的直观感受 B.物象的反向表达 C.物象的主管理解 D.物象的结构分析 6、立体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 A毕加索、勃拉客B梵高、米罗 C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D塞尚、莫奈 7、《泼墨仙人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 A米芾B吴昌硕C梁楷 D 唐伯虎 8. 平遥古建筑是属于哪个省() A 张家界B湖南C陕西D山西 9.下面是齐白石的画是() A 牵牛花B山花双鸡 C 荷花小鸟D葫芦 10.座椅具有实用、舒适与()的特色。 A.稳定 B.固定 C.稳固 D.牢固 三、绘画(50分) 请你用画告诉大家你常用的几种学习、生活用品或喜欢的服装。(列出3种以上)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测试题

六年级下册美术测试题 学校: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 1 色食品包装一般应呈现的内容有:品名和产地等()以及绿色食品标志等。 A、文字 B、相关图像 C 、画画 D、商标 2 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可运用()或具象图形表现,要注意(),图形与图形之间视觉要素的()与()。 A、抽象图形 B、对比 C 、统一 D、图形与文字 3 制作建筑模型的方法的顺序正确的是:() (1) 折压纸张,黏合成建筑模型的基本型 (2) 根据建筑造型的基本特点,灵活处理折压剪切的位置 (3) 根据基本型的转折特点,剪切转折面 (4) 注意切割后折起的方向,可以折出更多的造型变化。 A、1-3-2-4 B、3-2-4-1 C、2-1-3-4 D、4-3-1-2 4 20世纪,在世界画坛上有两位特别耀眼的巨匠,他们是中国画家()和西班牙画家()。 A、齐白石 B、徐悲鸿 C、梵高 D、毕加索 5 ()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书籍”、“有形的诗歌”。

A、房屋 B、建筑 C、故宫 6 给文章配画,又叫(),是指插附在文章中艺术地再现文意的图画。 A、插图 B、插画 C、图画 7 画水彩画时,通过色彩的(),可以表现出物体的体积感。 A、冷暖 B、明暗 C、深浅变化 8 音乐会海报中的图片,图形,图案,字体表现都应恰到好处的表达音乐乐感和气氛。注意将(),()与(底色配合),以达到()。 A、标题 B、对比效果 C、统一效果 D、图形 9 多个纸筒进行(),()的变化与音乐中各种单音的长短,高低,强弱形式旋律的道理。 A、有秩序 B、有起伏 C、有规律 D、有目的 10 绘画构图遵循(),运用点、线、面来达到画面的黑白灰效果。 A、上松下紧 B、上紧下松 C、左松右紧 D、左紧右松 11 彩画的画法分为(干画法)和(湿画法),笔法有()。 A、刷 B、勾 C、摆 D、点 12 水彩画的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1)用铅笔画出物体的轮廓。(2)用平涂的方法给物体画上清淡而明快的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试题

一、填空(30分,每空3分) 1、在宣纸上运用墨和色来作画是()画的特点。 2、墨的( )、( )变化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手段之一 3、例举三种暖色:()()()。 4、学习了《生活中的线条》我们知道了()的线条,会让我们联想到蜿 蜒的河流,产生运动的感觉。 5、邮票的五要素有发行时间、()、()、()齿孔。 二、判断题(20分) 1、“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2、重复是指形状、大小、颜色相同的物像反复排列。() 3、中国的墨色可分为五种:焦、浓、重、淡、清。() 4、手工课常用的方法是:剪、撕、粘、折。() 5、三间色是指:桔、绿、紫。() 三、绘画题(50分) 题目:《海底世界》

一、填空(26分,每空2分) 1、文房四宝是指()、()、()、()。 2、墨的( )( )变化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手段之一。 3、例举三种冷色:()、()、()。 4、学习《最受尊敬的人》后,我们知道了《父亲》的作者是()。 5、邮票的五要素有发行时间、()、()、()齿孔。 二、判断题(24分) 1、“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2、三间色是指:桔、绿、紫。() 3、中国的墨色可分为五种:焦、浓、重、淡、清。() 4、手工课常用的方法是:剪、撕、粘、折。() 5、美术创作中重复是一种变化的形式。() 6、重复是指形状、大小、颜色相同的物像反复排列。() 三、绘画题(50分) 题目:《海底世界》

一、填空(35分) 1、墨的( )( )变化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手段之一 2、学习《最受尊敬的人》后,知道了人物的脸型有方形、()、()等。 3、例举三种冷色:()、()、()。例举三种暖色:()()()。 4、学习了《生活中的线条》我们知道了()的线条,会让我们联想到地 平线,产生静止的感觉。 5、中国最早的邮票是()邮票。 三、判断题(15分) 1、“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2、三间色是指:桔、绿、紫。() 3、中国的墨色可分为五种:焦、浓、重、淡、清。() 4、手工课常用的方法是:剪、撕、粘、折。() 5、重复是指形状、大小、颜色相同的物像反复排列。() 三、绘画题(50分) 题目:《海底世界》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14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3)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4)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 (2)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特别是唐代仕女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教学难点: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学习任务。 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网页、网站,收集、整理和《捣练图》相关的信息资料。(可制成读书卡片) 二、播放影视剧《大明宫词》片段,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对唐代妇女的社会生活状况有个直观印象。 导入《捣练图》。 三、尝试以制作简单网页的形式学习《捣练图》及唐代仕女画: 以网页设计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一)版块设计: 学生在掌握一定制作网页方法和要求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网页版块组成。教师给予适当指导。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确定。

版块二:宋徽宗赵佶(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三:唐女性形象(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四:画家小传(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五:思考与讨论 (二)围绕《捣练图》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实网页版块。 1、分组讨论以上前四个版块。通过汇总已备学习资料,查阅书籍,上网等形式,将和本专题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归并,经讨论一致同意后整理成文,由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观点。 2、重点分析第五版块,确定研究内容。 教师点拨学生从不同角度确定“思考与讨论”版块的内容。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解决,总结。 (1)从美术的角度(《捣练图》传达的直接信息) 内容分析;构图样式;绘画技法;色彩;细节描写;艺术风格等 (2)从历史的角度(《捣练图》传达的间接信息) 主要通过画中唐代妇女经济; 文化;政治;民族关系:地理角度(信息综合) 《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收集西方古代人物画资料。 三、学习结果检测、呈示。 1、随堂检测 由教师出题或学生出题,学生抢答,检验学习结果。(题目如下:) 作者及年代;《捣练图》属于什么画种; 采用什么构图样式;采用哪些绘画技法; 色彩特点;作品风格等 2、版块评比。 将网页上传到校网站或因特网,对各小组设计制作的版面进行评比,设以下几个奖项:组织奖、创意奖和技术奖,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3、撰写感受或美术论文。 将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结论及制作网页的经过等记叙下来 将研究性学习的结果或对其中较感兴趣的一点撰写成美术论文。

【教案】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案】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的是六年级三个班的美术课,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对美术的要求有所不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他们更多地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显得成熟,线条也十分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缺少童趣。但他们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 这学期是他们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地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平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他们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知识要点: 该教材贴近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

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习、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特点。“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 【课时建议】1课时【教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叫文化遗产,能说出7-10处世界文化遗产。能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期末试卷资料讲解

四年级美术下册期末测试题(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判断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 1、《鸢尾花》是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他是美国人。() 2、我们可以采用冷暖色对比的方式来体现大公鸡的艳丽。() 3、巧妙地应用对称形制作小饰品,可以美化生活。() 4、凡·高是19世纪荷兰的伟大画家,《向日葵》是他的代表作品。 () 5、不同的材质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其中青玉带给人质朴、粗糙有力的感 觉。() 6、《紫藤鹦鹉》是王雪涛的一幅油画。() 7、标志的用途有:警示、识别、引导、提示。() 8、农民画就是农民画的画。() 9、降落伞是利用了空气阻力的原理,可以让人从很高的空中安然无恙的 降落到地面上。() 10、《金鸡展翅》是陕西朱光莲的一幅农民画。() 二、选择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 1、色彩的冷暖对比能使色彩明快,活泼,红颜色的对比色是( )。 A、绿色 B、黄色 C、紫色 2、水彩画属于下列哪个画种( )。

A、西洋画 B、版画 C、漫画 3、下列京剧脸谱中能表现关羽特征的是( )。 A、黑色脸谱 B、白色脸谱 C、红色脸谱 4、中国花鸟画从表现技法上,分为( )两大类。 A、写实和写意 B、工笔和写意 C、写实和工笔 5、《阿尔附近的吊桥》是荷兰画家()的作品。 A、毕加索 B、达芬奇 C、凡·高 6、属于冷色调的颜色是()。 A、橙 B、黄 C、蓝 7、中国画的主要工具材料有()。 A、白纸、铅笔和彩色颜料。 B、铅笔和油画棒。 C、毛笔、墨、颜料和宣纸等。 8、下列不属于泥塑的基本技法的是:()。 A、搓 B、捏 C、拧 9、油画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 A、水彩画 B、版画 C、中国画 10、蓝色加红色调出的是() A、黄色 B、紫色 C、黑色 三、连线(满分10分)。 禁止烟火 节约用水 垃圾集中处理 四、绘画创作(50分)。 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 评分标准:1、构图大小适中。(10分) 2、色彩搭配合理。(15分) 3、花纹别致多样、大方美观。(25分)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1.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教学时间: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能力点:培养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情感目标:不断更新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分析美术作品的制作材料。 教学难点:能独立地、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解决方法:针对重点, 难点运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大量的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 教学用具:资料、课本、光盘、图片 教学方法:探究式、自主学习等 板书设计: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一.美术的分类 1. 绘画2.雕塑3工艺4.建筑5.现代艺术 二.分类的原因——原材料的不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批注教师放映幻灯 教师引导听取学生讨论意见 一、课前准备:把图片、资料准备好 二、上课过程: 1.问题:同学们以前都看到过那些种类的美术作品? 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置身于美术作品中的氛围引发学习兴趣。 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 (1)不同画种的效果看出不同的材质,具体分析教材中的范图材质的不同。 将《父亲》和《秋瑾》对照,同是人物画,他们有何不同?(可从光

线、色彩、立体感等方面对照) 2.自学:解决美术作品的分类原因是什么? 美术因材质的不同分为以下种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及现代艺术。 绘画按材质分为: 油画:油画颜料、油画布。 中国画:纸、墨、笔、砚。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仔细观察资料图片并讨论,发言。 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和教师发的资料自主学习。 通过讨论加深对作品分类的理解。 在自学的过程中,使其明白美术作品属于那一类别,听取学生讨论意见,教师展示一些绘画实物。 版画:石版画、木刻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 雕塑分为:浮雕和圆雕(固体材料) 工艺:传统工艺:铜、木、石、陶、布、丝、琉璃 现代工艺:塑料、不锈钢、聚合材料、光导纤维等。 建筑: 古代:石、木、瓦 现代:水泥、钢材、玻璃、铝合金等。 现代艺术:金属、废弃物、灯光等。 教师给学生传看一些画种的材料实物,增强直观感受。 三.练习 曼陀铃和吉他素描 玉兰黄鹂雕塑 磨镰刀油画 血衣国画 山东长清灵岩寺罗汉像版画 评价:在美术世界里绘画种类的不同,根本是源与材料的不同。但不论是何种质地的材料都能反映出艺术家的真实的思想感情。 自学: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和教师发的资料自主学习,学生感受实物,

2014人教版初中美术测试题(附答案)

二、填空题: 1、 美术的四大门类是:绘画、设计、 雕塑 、 建筑 。 2、 雕塑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 圆雕_ 、.浮雕_ 和透雕。 3、 现代建筑分为 公共建筑 ______ 、 纟己念性建筑 __________ 和民用建 筑。 4、 整体观察人物的动作,通过找出 _头部_、 胸部_、骨盆 三大体块的 方向,确定人物的基本动作关系。 5、 头部八格是以 田、国、―甲_、_申_、_由_、用、目、风,八个字的外 形比喻八种头部基本形。 6服装设计要兼具 实用性和审美性 。 7、服装设计的三要素 款式 ______ 、 颜色 、面料。 8学生装主要分为—制服式 ________ 和运动式学生装两大类。 9、 字体设计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形象化___、 意象化___、装饰化。 10、 中国汉字经过几千年的锤炼,派生出了各种各样的书体和风格,典型代表 有楷体、一行书__、_篆书—、―隶书__、草书等书体。 11、 版式设计基本法贝则: .对称与均衡_ 、变异与秩序、空白与疏密、 _____ 比例与分害U 、 对比与调和 _____________ 、 节奏与韵律 _________ 。 12、 描绘时一般将景物归纳为_近景 、 ■中景 __ 、 远景 ________ 三个层 次。 人教版初中美术理论知识试题(1) 一、 选择题 1、 《开国大典》的作者是:(A A 董希文 B 李可染 C 陈绍华 2、 李可染的作品是(B A 《开国大典》 B 《万山红遍》 3、 下列作品属于版画的是:(B A 《江山如此多娇》 B 《松谷》 4、 《江山如此多娇》的作者是:( D 晁楣 C ) C C 《松谷》 D 《江山如此多娇》 《万山红遍》 D 《开国大典》 A 董希文 B 李可染 C 傅抱石、 5、 苏州拙政园属于(C A 宫殿建筑 B 坛庙建筑C 6下列作品属于雕塑艺术的是( A 《开国大典》 B 《松谷》C 7、 成年人头部的二分之一处是( ) 关山月 D 晁楣 园林建筑D 公共建筑 D ) 《帝后礼佛图》 D “贝耐力”摩托车 B A 耳朵 B 眼睛 C 鼻子 D 8、 成年人站立时约为(A )个头长 四又三分之一 D 没有边角、醒目有力, )的位置。 嘴巴 A 七 B 五 C 9、 笔画方头方尾、 是:(B ) A 宋体 B 黑体 10、 平行透视又称 三又二分之一 用笔直起直落、无需勾挑顿挫的字体 A 两点透视B 散点透视 C 仿宋体 D 楷体 :C ) C 焦点透视 D 成角透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