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N209809154U】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穿刺针的利器盒【专利】

【CN209809154U】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穿刺针的利器盒【专利】

【CN209809154U】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穿刺针的利器盒【专利】
【CN209809154U】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穿刺针的利器盒【专利】

血液透析患者的穿刺体会

血液透析患者的穿刺体会 菏泽市中医医院肾病科房巧梅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来说,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肾移植,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目前只有约10%患者靠透析延长、维持生命。目前透析方式有2种:长期血液透析(HD)和不卧床持续腹膜透析。鉴于种种原因,90%以上的患者都选择了血液透析,而建立血管通路是进行HD的首先条件。因此患者入院后一般建议患者手术造瘘以便于穿刺,未造瘘者只能选择动静脉直刺,大静脉置管。通过一年多的摸索与学习,现将穿刺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2 通过附表我们可以看出內瘘穿刺成功率最高,血流量最好,但有些患者鉴于各种原因拒绝造瘘或血管条件太差等原因不能造瘘,而只能选择动-静脉直刺或静-静脉直刺,但动脉直刺患者疼痛较明显,成功率相对较低,而静脉直刺血流量又相对较低,所以我们要根据患者情况、血管条件综合考虑,选择最有效于透析的穿刺血管。 2 內瘘应具备的条件及日常养护 2.1 內瘘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道,其应具备的条件:1)每分钟能有100~300ml的血流量。2)开发利用连接、解脱方便。3)对循环系统没有负担。4)不容易闭塞,能多次使用。5)不容易破裂出血。6)对运动、洗澡等日常生活无妨碍。 2.2 在日常生活中,嘱患者做适当的肢体运动,但不要进行过重体力活动。以防造瘘侧肢体受损伤。睡眠时,避免向造瘘侧侧卧,禁止在患侧肢体采血、注射及测血压,不要穿过紧的衣服,以防內瘘阻塞给患者带来痛苦。 3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1穿刺针的选择及进针方法多选用16号穿刺针或穿刺套管针,在血管的正上方进针,皮下浅行不低于0.5~1cm。动脉穿刺进针角度在30~40o角,见血红有搏动,顺进针达2cm 长度。对水肿、肥胖患者,则进针角度要大些,但过大则易穿透对面血管壁,小则成功率低,所以操作者需要有一定的临床穿刺经验,掌握好分寸。 3.2 掌握解剖特点要有整体认识,对血管的分布做到心中有数,哪里好穿刺哪里;对血管的走行、深浅、血流量进行判断,选择粗直、弹性好,避开关节、静脉窦,不易滑动,易于固定的血管。动脉一般选桡动脉、足背动脉、肱动脉、股动脉,一般多选桡动脉,因足背动脉较浅、细且皮厚;肱动脉周围组织松,不易固定,皱折上1~2cm穿刺最好,但易形成血肿;股动脉不便穿刺,且不能静脉回血用,压力大,易出血。 3.3 穿刺原则稳、准、狠,熟练的技术、丰富的经验是穿刺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动脉、深静脉穿刺一般疼痛较剧,对神志清醒患者除需做好解释工作,让患者配合,护士更要有过硬的操作技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3.4 在进针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选好穿刺部位,以穿刺点为中心环行消毒,直径5cm。管口接抽好肝素盐水的注射器,针尖刺入皮肤后,回抽针栓见回血后再进针0.5cm左右,回抽顺利即可固定。內瘘一般需4~6周

2020年血液透析操作流程(课件)

2020年血液透析操作流程(课 件)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 1、透析前准备 1.1物品准备:血液透析器、一次性透析用血液回路、穿刺针、透析护理包、生理盐水、碘伏、酒精、棉签、一次性手套、A、B透析液等物品。 1.2准备机器,开机,机器自检。 1.3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安装: 1。3.1认真检查血液透析器及透析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查看有效日期。 1。3.2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管路。 1.3.3按照无菌操作原则。? 1。4密闭式预冲: 1.4.1 启动透析机血泵80 - 100毫升/分钟,用生理盐水先排净透析管路和透析器血室(膜内)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一透析器一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 1.4.2将泵速调至200-300毫升/分钟,连接透析液接头与透析器旁路,排净透析器透析液室(膜外)气体; 1.4.3生理盐水预冲量,应严格按照透析器说明书

中的要求进行;进行闭式循环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应在生理盐水预冲量500毫升达到后再进行; 1.4.4推荐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人废液收集袋中,并且废液收集袋放于机器液体架上,不得低于操作者腰部以下;不建议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开放式废液桶中; 1。4.5 冲洗完毕后再次核对,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1。5动静脉内瘘穿刺: 1.5.1检查患者自身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 1。5。2选择好穿刺点,用碘伏棉签消毒穿刺部位: 1。5.3根据血管的粗细和血流量要求等选择穿刺针; 1. 5。4采用阶梯式、钮扣式等方法,以合适的角度穿刺血管;先穿刺静脉,再穿刺动脉,以动脉端穿刺点距动静脉内瘘口3厘米以上,动静脉穿刺点的距离10厘米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 1.5.5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 1。6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1.6。1 准备碘伏消毒棉签和医用垃圾袋. 1.6.2打开静脉导管外层敷料. 1.6.3 患者头偏向对侧,将无菌治疗巾垫于静

动静脉留置针的_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 一、静脉留置针的优点留置针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头皮钢针。 其优点有: 1)减轻痛苦;2)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3) 保证合理用药时间,有利于抢救患者;4)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二、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 1、穿刺前的准备: ①清洗双手。 ②备齐用物:型号合适的留置针、透明敷贴、棉签、2%碘酊、75%酒精、胶布。(注意: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③备好输液的药液,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排尽空气备用。④选择准备穿刺的血管: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 (注意: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⑤安抚患者工作: 2、静脉留置针穿刺步骤 1)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应>8cm,并反复2 次消毒。嘱患者握拳 松动针芯. 穿刺前为什么要转动针芯?

(1) 软管是经过微波处理后导管壁变薄,呈圆锥形. (2) 导管的材质不变, 在穿刺皮肤与组织时更为容易、顺利,不易劈叉, 减少耗损,减少痛苦。 (3) 处理后, 软管与针芯紧密粘合. 因此穿刺前一定要转动针芯,以便送管或拔针芯顺利,确保穿刺成功。 选择粗、直,避开关节及静脉瓣,血流丰富的血管。 2 )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拇指和示指持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于静脉的上方与皮肤呈15°~30°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15°继续进针1~2mm,松开止血带,退针芯1~2mm至外套管内,固定针芯慢慢将套管送入静脉内,防止外套管弯曲折断和损伤血管,观察周围无渗漏后拔出针芯, 3、妥善固定方法 穿刺成功后,将透明的无菌贴膜固定于穿刺部位,贴膜一端紧贴在进针点前上 方2cm处,从左向右将贴膜与皮肤拉紧,使皮肤显现轻度皱纹为宜,将贴膜另一端紧帖在皮肤上。拉紧进针部位松弛的皮肤,使静脉留置针固定更加牢固,为了便于每日换输液器,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 4、正确封管 1)常用封管液 肝素盐水:10~100 单位/ 毫升保留时间持续12小时用量5ml 生理盐水:保留时间持续8 小时用量5~10ml 2)封管的技术 A、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 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 B、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 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头。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 一、工作目标: 正确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二、操作要点 1、评估和观察要点:①评估病情、年龄、意识、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过敏史等。②评估穿刺点皮肤、血管的状况。 2、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静脉输液的原则。 3、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弹性适当的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置针的封闭及护理。 5、留置针穿刺:消毒皮肤,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再进入少许,保证外套管在静脉内,将针尖退入套管内,连针带管送入血管内,松开止血带,撤出针芯,连接无针输液装置,用透明敷料妥善固定,注明置管日期、时间并签名。 6、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 7、嘱患者穿刺处勿沾水,敷料潮湿应随时更换,留置针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等。 8、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

9、采取有效封管方法,保持输液通道通畅。 10、根据药物及病情调节滴速。 三、标准 1、患者或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四、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或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3、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 4、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五、注意事项 1、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2、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留置针。 3、输注2种以上药液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4、不应在输液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 5、定期换药,如果患者出汗多,或局部有出血或渗血,可选用纱布敷料。 6、敷料、无针接头或肝素帽的更换及固定均应以不影响观察为基础。 7、发生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应拔管重新穿刺,留置针保留时间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而定。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 物品准备→开机自检→安装管路及透析器→密闭式管路预冲→建立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 操作步骤(费森机型) 1.物品准备 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生理盐水、无菌治疗巾、穿刺针、碘伏、棉签等消毒物品、创可贴、肝素、胶布、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2、开机自检 (1)打开水处理机器电源,启动制水模式。(查三个罐子时间为当前北京时间) (2)检查透析机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 (3)检查A、B液包装、浓度、有效期。 (4)打开机器电源开关,连接A、B液,进入自检程序。 注意:严禁在机器自检过程中,安装管路。否则会影响机器顺利自检、影响治疗过程中各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安装血液透析器、管路 (1)根据医嘱和机器类型选择透析器和透析管路。 (2)检查生理盐水、一次性使用物品(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包装、型号、有效日期。 (3)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4)安装流程:安装透析器,静脉端朝上→安装管路(取出管路前,

检查所有接头并拧紧,所有夹子处于打开状态),先取动脉管路,动脉管路病人连接端(起始端)连接生理盐水→安装血泵管→动脉管路透析器连接端(末端)连接透析器→再取出静脉管路,静脉管路透析器连接端(起始端)连接透析器→静脉管路病人连接端(末端)连接动静脉管路连接管(盖好帽子)。 注意:①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②所有安装步骤一次完成,所有监测安装到位,如动、静脉压力监测、静脉壶下段管路放入安全阀内;③严禁同时拿出动、静脉管路,挂在手腕上。 4、体外循环系统预冲(排气、冲洗) (1)启动血泵,以100ml/min排气。 (2)排净透析器膜内气体后,安装透析液旁路,按液体流向安装,与血流方向相反。 (3)将透析器翻转180°,静脉端向下。 (4)以200—300ml/min冲洗,使用液体不少于800ml。 注意:①预冲过程中,所有管路上的给液口(动脉管路泵前的侧支管、肝素给液口)随液体充满一个管路,夹闭一个,并盖好保护帽(不含动静脉壶开口)。②膜内排气时,透析器所有旁路开口不得打开,要使用无菌帽保护,避免暴露于空气中。 5、建立体外循环(上机) 查对姓名、年龄、机号→血管通路准备→设置血泵流速<100ml/min→连接动脉端→打开血泵→连接静脉端→开始透析治疗→测量生命体征→记录透析机参数

血液透析穿刺针

穿刺针针头自动组装线 本设备采用了微型计算机PLC嵌入模块控制技术,通过执行机构将不锈钢针头(15G,16G, 17G)、蝴蝶柱基座、以及帽套按一定的工序,依据零件特征,自动进行零件拾取、输送、定位、对位、组合装配等过程,在计算机编程程序的控制下实现一次性完成产品的全自动组装过程。 设备主要由固定基座送料机构、插针机构、环氧树脂胶点胶机构、对位定位机构、烘烤隧道炉、自动检测毛刺-针尖机构、硅化机构、硅化效果检测机构,不合格产品自动剔除机构、上护套机构以及分料下料机构组成。它采用集中按钮控制,控制核心采用最先进的工控机变频技术。其特点是采用柔性单元逻辑控制,具有故障自动诊断与防护功能。具有运行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生产效率高、噪音低、造价低、维修方便等诸多优点。 设备的自动组装速度6000个/小时,以人工成本折算,一年内便可收回设备全部投资成本。 设备适合生产的产品 本设备适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针15G、16G、17G针头的组装。 设备空间尺寸:6800mm x 3800mm x 1600mm 设备展示图 整体效果图

血液透析穿刺针针头自动组装线应用对象血液透析穿刺针针头 基本情况: 1.本设备专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针针头的组装 2.本设备为全自动的生产线; 3.设备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铝合金,不锈钢,有机玻璃,表面防锈处理 材料等,能够达到不能生锈,安全无菌等要求,适用用于三类医疗产 品的生产; 4.噪声小于60分贝,符合生产车间适用要求; 5.本设备需要电源为380V、气源为0.6MPa,采用微型计算机PLC嵌入模块控制技术,实现一次性完成产品的全自动组装过程。 使用性能: 1.本设备自动上料、自动组装、自动卸料 2.整机为一体式结构,为全自动机械 3.生产能力6000支/台/小时 4.产品合格率:99.5%以上(包含了自动剔除的不良品)。 5. 功率 4KW 6. 用气量 4m3/min 基本条件: 环境温度:0~50摄氏度 环境海拔:低于3000m 环境湿度:≤95% 电源:380V±10%,50HZ 气源:0.4—0.6Mpa 换气系统:500W功率 依据的标准、法律法规及技术协议的主要内容: 1. ISO 9000: 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方法 2. ISO 9001: 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注:以上机器性能的参数,视产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血液透析滤过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滤过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 血液透析滤过器、血液透析滤过管路、安全导管补液装置、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一次性冲洗管、消毒物品、一次性手套、一次性护理包、透析液等。 2、开机自检 2、1 检查透析机电源线连接就是否正常。 2、2打开机器电源总开关。 2、3按照要求进行机器自检。 3、血液透析滤过器与管路得安装 3、1 检查血液透析滤过器及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就是否完好。 3、2查瞧有效日期、型号。 3、3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3、4安装管路顺序按照体外循环得血流方向依次安装。 3、5 置换液连接管安装接曼置换液流向顺序安装。 4、密闭式预冲 4、1启动透析机血泵80—lOOml/min用生理盐水先排净管路与血液透析滤过器血室膜内、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 4、2将泵速调至200~ 300ml/min,连接透析液接头与血

液透析滤过器旁路,排净透析器透析液室膜外、气体。 4、3 机器在线预冲通过置换液连接管,使用机器在线产生得置换液,按照体外循环血流方向密闭冲洗。 4、4生理盐水预冲量应严格按照血液透析滤过器说明书中得要求;若需要进行闭式循环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应在生理盐水预冲量达到后再进行。 4、5 推荐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袋中,并且废液收集袋放于机器液体架上,不得低于操作者腰部以下;不建议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开放式废液桶中。 4、6 冲洗完毕后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5、建立体外循环上机、 5、1 血管通路准备 5、2动静脉内瘘穿刺 5、3检查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与搏动。 5、4选择穿刺点后,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 5、5根据血管得粗细与血流量要求等选择穿刺针。 5、6采用阶梯式、纽扣式等方法,以合适得角度穿刺血管。先穿刺静脉,再穿刺动脉,动脉端穿刺点距动静脉内瘘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得距离lOcm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 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1],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化疗患者也可降低药物外渗的可能,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1.穿刺前护理人员准备 用肥皂水清洗双手及戴口罩,一般采用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污染,减少感染的机会。 2.用物准备 型号合适的留置针、3M透明敷贴、棉签、安尔碘、3条9cm的胶布,备好输液的药液、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输液器并排尽空气,检查并打开留置针,然后再将输液管针头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再次排尽空气(这样可防止进针后留置针管内有空气)。 3.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的静脉。如有血栓性静脉炎则血管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易通畅。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2]. 4.做好卫生宣教 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更衣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后脱患侧。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或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护士。 5.穿刺方法 按常规选择血管及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进1~2cm,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为止,左手紧固定穿刺部位血管,这样血管不易滑脱,也不易穿破血管,穿刺成功率较高。证实回血通畅后用3M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用一条胶布固定肝素帽及皮肤,胶布分别固定针柄及延长管。 6.封管液的选择

12血液透析上机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上机操作流程 1.透析前准备: 物品准备 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络合碘、棉签、止血带、手套、快速手消毒剂、5ml注射器、废液桶、弯盘。 透析用药准备 1.透析用药: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钙,肝素盐水100mL (0.5mg/ml)、生理盐水1000ml。 2. 急救用药:地塞米 松5mg、50%葡萄糖40ml、10%葡萄糖酸钙20ml。 3. 透 析液 2.透析机准备 1. 检查透析机电源连线是否正常。 2. 打开机器电源总开关,连接透析液接头。 3. 按照要求进行机器自检。 3.病人评估 1.. 查对姓名,床号。 2.评估患者透析间期有无特殊不适,观察有无出血,有特殊情况立即报告医生。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及体重。 4.评估患者内瘘震颤是否良好,内瘘侧肢体有无红肿,渗血,硬结。 4.血液透析器和管路安装 1.检查血液透析器及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检查有效日期、型号。 2.按照无菌原则依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管路。

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预冲 1.将所有管路和透析器安装在血透机上,夹闭所有侧管夹子。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排净透析管路及其侧管内和透析器血室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当生理盐水到达静脉壶时,按压液面上升键,使生理盐水充盈静脉壶,关泵。 2.将泵速调制200—300ml/min,连接透析器旁路,排净透析器透析液室气体。 3.一次性透析器预冲量为生理盐水1000ml。 5.冲洗完毕后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6.建立体外循环(上机) (1)查对姓名、床号 (2)血管通路准备 1.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或更换手套。 2.检查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内瘘震颤是否良好,并摸清血管走向。 3.根据血管粗细和血流量要求选择穿刺针。 4.选择穿刺点,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 5.选择绳梯式以合适角度穿刺血管,先穿刺静脉,再穿刺动脉,以动脉穿刺点距内瘘吻合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的距离10cm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6.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 (3)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或更换手套 (4)设置血泵流速100ml/分 (5)连接动脉端 (6)打开血泵

《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与技巧

《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与技巧 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 头皮静脉穿刺方法 头皮静脉的选择 首选用正中静脉,此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粗短而直,不易滑动,易固定,其次颞浅静脉,(此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暴露明显)、耳后静脉(较为固定,且稍粗直,或略带弯曲,但易破) 以5ml注射器抽取0.9%生理盐水3ml~4ml,与套管针相连。消毒穿刺部位,左手绷紧头部皮肤,右手持套管针与皮肤成5°角,快速刺皮后,降低穿刺角度,视血管情况在皮下潜行约0.5厘米,针头与血管平行,缓慢直刺血管,见回血后,立即停止进针,向血管内试推入少量0.9%生理盐水,针头部无肿胀左手固定针柄,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针翼,缓慢退出内针芯,将外套管送入血管。以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头皮针塑料管以“S”或“U”型固定在针翼同侧。 头皮静脉穿刺技巧 新生儿头皮静脉丰富,但管腔小、管壁薄、表浅、弯曲,较直部分短,加之患儿无主动配合能力,末梢循环不良,头部常呈暗紫色且皮肤松弛,静脉穿刺难度较大。穿刺的部位、进针的角度、深浅度及手法都要控制在适当的程度。刺皮要快,皮下潜行要稳,探血管动作要轻柔、缓慢,见回血后要立即停止进针,送管要适当,切忌不要过深,以免穿破血管。 固定方法 ?良好的固定方法可提高留置时间. 固定是整个穿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固定不当可引起外套管的滚动、滑脱,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致患儿哭闹,重者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 ?我们在穿刺点的两侧均给与固定,这样就增加了套管针的稳定性,降低了药液对血管的压力,减少了对血管壁的损伤。头皮针塑料管与延长管间的“U”、“S”型固定,减轻了外力对延长管的牵拉。 四肢静脉穿刺法 方法 同头皮静脉穿刺法,采取斜刺法在欲穿刺的静脉旁侧距静脉约1 cm~1.5 cm处,针头与皮肤成20°~30°,将针头刺入皮下,然后在皮下潜行0.8 cm~1 cm后再剌入静脉,适于肘静脉、大隐静脉及较大静脉等。最后小夹板固定关节处(夹板外包裹纱布),松紧适宜,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达不到固定的作用。敷贴固定时避免张力性粘贴 腋下静脉穿刺法 先将留置针排气,将患儿置开放式抢救台上,将一侧手臂轻轻拉直背伸,使穿刺上肢肢体与躯干成110°~145°角,暴露腋窝,协助者固定躯干使患儿与床面呈30°~45°角。左手拇指及其余四指轻握该侧三角肌下缘使腋窝处皮肤绷紧。腋静脉位于腋下动脉的内侧,颜色呈蓝色无波动。 ?常规消毒后操作者右手食指和拇指持套管针针翼,左手稍抬高肩部并绷紧腋窝外皮肤,与皮肤呈现出10°~25°角进针留置针在腋下静脉下方0.5~1.0cm处进针,见回血后将留置针针芯拔出,软芯轻轻送入,接肝素帽,用3M透明敷料固定,手臂恢复自然位置,注明穿刺时间。

浅谈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

浅谈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 发表时间:2013-03-06T13:25:31.8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9期作者:盘秀蓉蒲蓉吴桂芳[导读] 结果 56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留置时间为3~5天。 盘秀蓉蒲蓉吴桂芳(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9-0317-01 【摘要】通过对562例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护理 静脉输液是病人常用的治疗手段,静脉留置针的应用避免了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能有效的保护病人的血管。笔者结合日常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提高了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了病人痛苦,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1 临床资料 2011年8月-2012年7月,我科共对562例患者采用了静脉留置针输液,年龄从6个月到78岁,小儿97例,成人465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2 穿刺方法 2.1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选择相对较粗、直、有弹性、远离关节、无静脉瓣、利于固定的静脉[1]。成人多选用上肢静脉,以前臂静脉、肘正中静脉为宜,婴幼儿多选用头皮静脉。 2.2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根据穿刺部位、血管直径及年龄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在满足输液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最短最细的留置针,成人一般选用22G,小儿一般选用24G[2]。 2.3穿刺要点穿刺时患者前臂、手腕、手背自然放松使手部肌肉松弛。止血带扎于穿刺部位近心端10~15CM处[3],时间不超过 2分钟,松紧适度。常规消毒皮肤8~10cm范围,对留置针针芯进行适当的旋转、松动,使针头的斜面向上[4]。待消毒剂自然风干后,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穿刺部位血管,左手绷紧穿刺部远端皮肤,右手拇指、食指持静脉留置针的针翼,针头斜面朝上,外套管借助针芯一起从血管的正上方皮肤以 30°~45°角刺入血管[5], 见回血后压低持针角度(至15°左右)将套管针继续沿血管前行约0.5-1cm[6],采用一边置入外套管一边退针芯的方法,将针芯回退0.5cm,同时,沿着血管平行的方向,将外套管送入到静脉当中。 2.4留置针的固定采用以进针点为中心无张力固定法固定。撕开敷贴,单手持膜敷贴对准穿刺点,按压穿刺点两侧,撕除边框边撕边抚平[7]。 2.5注意事项仔细观察是否在穿刺处周围出现渗漏现象。在针芯回退的时候,不能够回退过多以免软管腔不能够继续支撑,而导致在进行送管的时候,针体出现折曲。穿刺时动作要轻、稳、准,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伤。一次穿刺不成功,必须更换留置针,严禁重复使用。 结果 562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留置时间为3~5天。 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与头皮针穿刺输液相比具有损伤小,留置时间长,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其操作方法与操作流程也与头皮针有所不同,我们在不断进行相关知识学习,总结经验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的同时,还应加强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的了解及留置针相关知识的宣教。 参考文献 [1] 郝雁.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与成功率的探讨[B].内蒙古中医药,1006-0979-(2012)01-0158-02. [2] 庞继艾.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研究进展[A].解放军护理杂志,1008-9993--(2012)1A-0039-03. [3] 肖庆,文礼红.留置针敷贴的九步固定法[B].检验医学与临床,1672-9455(2012)03-0371-01.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的操作流程 一、物品准备: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碘伏和棉签等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二、护理治疗前应核对A、B浓缩透析液浓度、有效期,检查A、B透析液连接。 三、检查透析机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 1、检查透析机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 2、打开机器电源总开关。 3、按照要求进行机器自检。 4、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安装。 (1)检查血液透析器及透析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 (2)查看有效日期、型号。 (3)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4)安装管路顺序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 四、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先排净透析管路和透析器血室(膜内)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一透析器一静脉端,不得逆行预冲。

五、将泵速调整至200-300ml/min,连接透析液接头与透析器旁边,排净透析器透析液室(膜外)气体。 六、生理盐水预冲量应严格按照透析器说明书中的要求需要进行闭式循环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应在生理盐水冲量达到后在进行。 七、推荐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袋中,并且废液收集袋放于机器液体架上,不得低于操作者腰部以下,不建议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开放式废液桶中。冲洗完毕后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八、建立体外循环 1、动静脉内瘘穿刺 (1)检查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 (2)选择穿刺点后,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 (3)根据血管的粗细和血流量要求等选择穿刺针。 (4)采取阶梯式、纽扣式等方法,以合适的角度穿刺血管。先穿刺静脉、在穿刺动脉,以动脉端穿刺点距动静脉内瘘口3厘米以上、动静脉穿刺点的距离10厘米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 2、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连接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 物品准备→开机自检→安装管路及透析器→密闭式管路预冲→建立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 操作步骤(费森机型) 1.物品准备 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生理盐水、无菌治疗巾、穿刺针、碘伏、棉签等消毒物品、创可贴、肝素、胶布、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2、开机自检 (1)打开水处理机器电源,启动制水模式。(查三个罐子时间为当前北京时间) (2)检查透析机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 (3)检查A、B液包装、浓度、有效期。 (4)打开机器电源开关,连接A、B液,进入自检程序。 注意:严禁在机器自检过程中,安装管路。否则会影响机器顺利自检、影响治疗过程中各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安装血液透析器、管路 (1)根据医嘱和机器类型选择透析器和透析管路。 (2)检查生理盐水、一次性使用物品(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包装、型号、有效日期。 (3)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4)安装流程:安装透析器,静脉端朝上→安装管路(取出管路前,检查所有接头并拧紧,所有夹子处于打开状态),先取动脉管路,动脉管路病人连接端(起始端)连接生理盐水→安装血泵管→动脉管路透析器连接端(末端)连接透析器→再取出静脉管路,静脉管路透析器连接端(起始端)连接透析器→静脉管路病人连接端(末端)连接动静脉管路连接管(盖好帽子)。 注意:①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②所有安装步骤一次完成,所有监测安装到位,如动、静脉压力监测、静脉壶下段管路放入安全阀内;③严禁同时拿出动、静脉管路,挂在手腕上。4、体外循环系统预冲(排气、冲洗) (1)启动血泵,以100ml/min排气。 (2)排净透析器膜内气体后,安装透析液旁路,按液体流向安装,与血流方向相反。 (3)将透析器翻转180°,静脉端向下。 (4)以200—300ml/min冲洗,使用液体不少于800ml。 注意:①预冲过程中,所有管路上的给液口(动脉管路泵前的侧支管、肝素给液口)随液体充满一个管路,夹闭一个,并盖好保护帽(不含动静脉壶开口)。②膜内排气时,透析器所有旁路开口不得打开,要使用无菌帽保护,避免暴露于空气中。 5、建立体外循环(上机)

血液透析操作规范

血液透析操作规范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血液透析操作规范 操作环境要求:干净、整洁、宽敞,操作前30分种内不得清洁打扫,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治疗间。 操作者进入清洁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在操作前按照六步清洁双手,戴好帽子、口罩。 一、操作流程 (一)血液透析治疗物品的准备 1、物品: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一次性冲洗管、14—17G穿刺针、无菌治疗巾、1L生理盐水、废液收集袋、消毒剂、止血钳、止血带、清洁手套等。 2、检查项目:按照医嘱检查各种物品型号、规格,包装是否完好、有效日期,核对病人姓名。 (二)血液透析机开机自检 1、首先检查透析机电路连接是否正常,有无漏电或电路连接不牢固等问题;打开透析机电源总开关;按照要求进行机器自检。 2、检查A、B浓缩透析液有效期及含钾、钙等离子的浓度,是否与医嘱的要求一致。自配浓度的单位应现用现配,24小时内使用。 3、检查A、B浓缩透析液连接,确保连接正确。 (三)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安装 1、打开外包装,将血液透析器固定在透析机架上; 2、首先安装动脉管路,将动脉壶倒置后固定;

3、安装驱动泵管,连接动脉监测; 4、安装静脉管路、静脉壶,连接静脉监测; 5、关闭管路中除静脉传感器、动脉传感器之外的所有夹子; 6、将1L袋装生理盐水挂于输液架上,把废液收集袋挂于输液架上。将袋装生理盐水与动脉管路连接,将废液收集袋与静脉管路连接。 注意事项: 1、按照血流方向顺序连接,一次操作到位; 2、连接时按照操作顺序逐一打开一个小帽连接一个接头,避免暴露时间过长。 (四)预冲 采用密闭式预冲法,从袋装或瓶装生理盐水→透析管路(动脉端)→透析器→透析管路(静脉端)→废液收集袋形成闭式体外循环系统。不得逆向预冲。预冲时,先冲膜内,透析机启动泵速<100ml/min,排冲透析器膜内气体后,将泵速提高,但<300ml/min,膜内预冲完成后再连接旁路。连接方法:根据不同的透析管路,有下述三种方法: 1、当使用动脉端带有连接头的透析管路时,将预冲管直接与动脉端管路连接。 2、当使用动脉端带有连接预冲液大针头的管路时,将动脉大针头与预冲液直接连接。 3、当使用湿膜透析器和灌流器时,首先将动脉端管路排气,充满液体后,停血泵,与灌流器或滤器连接,再打开血泵,继续预冲。

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

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 头皮静脉穿刺方法 头皮静脉的选择 首选用正中静脉,此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粗短而直,不易滑动,易固定,其次颞浅静脉,(此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暴露明显)、耳后静脉(较为固定 ,且稍粗直,或略带弯曲,但易破) 以5ml注射器抽取0.9%生理盐水3ml~4ml,与套管针相连。消毒穿刺部位,左手绷紧头部皮肤,右手持套管针与皮肤成5°角,快速刺皮后,降低穿刺角度,视血管情况在皮下潜行约0.5厘米,针头与血管平行,缓慢直刺血管,见回血后,立即停止进针,向血管内试推入少量0.9%生理盐水,针头部无肿胀 左手固定针柄,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针翼,缓慢退出内针芯,将外套管送入血管。以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头皮针塑料管以“S”或“U”型固定在针翼同侧。 头皮静脉穿刺技巧 新生儿头皮静脉丰富,但管腔小、管壁薄、表浅、弯曲,较直部分短,加之患儿无主动配合能力,末梢循环不良,头部常呈暗紫色且皮肤松弛,静脉穿刺难度较大。穿刺的部位、进针的角度、深浅度及手法都要控制在适当的程度。刺皮要快,皮下潜行要稳,探血管动作要轻柔、缓慢,见回血后要立即停止进针,送管要适当,切忌不要过深,以免穿破血管。固定方法 ←良好的固定方法可提高留置时间. 固定是整个穿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固定不当可引起外套管的滚动、滑脱,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致患儿哭闹,重者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 ←我们在穿刺点的两侧均给与固定,这样就增加了套管针的稳定性,降低了药液对血管的压力,减少了对血管壁的损伤。头皮针塑料管与延长管间的“U”、“S”型固定,减轻了外力对延长管的牵拉。 四肢静脉穿刺法 方法 同头皮静脉穿刺法,采取斜刺法在欲穿刺的静脉旁侧距静脉约1 cm~1.5 cm处,针头与皮肤成20°~30°,将针头刺入皮下,然后在皮下潜行0.8 cm~1 cm后再剌入静脉,适于肘静脉、大隐静脉及较大静脉等。最后小夹板固定关节处(夹板外包裹纱布),松紧适宜,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达不到固定的作用。敷贴固定时避免张力性粘贴 腋下静脉穿刺法 先将留置针排气,将患儿置开放式抢救台上,将一侧手臂轻轻拉直背伸,使穿刺上肢肢体与躯干成110°~145°角,暴露腋窝,协助者固定躯干使患儿与床面呈30°~45°角。左手拇指及其余四指轻握该侧三角肌下缘使腋窝处皮肤绷紧。腋静脉位于腋下动脉的内侧,颜色呈蓝色无波动。 ←常规消毒后操作者右手食指和拇指持套管针针翼,左手稍抬高肩部并绷紧腋窝外皮肤,与皮肤呈现出10°~25°角进针留置针在腋下静脉下方0.5~1.0cm处进针,见回血后将留置针针芯拔出,软芯轻轻送入,接肝素帽,用3M透明敷料固定,手臂恢复自然位置,注明穿刺时间。 检验方法 ←证明穿刺成功与否的方法。将留置针软管送入腋静脉内,拔出硬芯回血顺畅,接液体后滴注顺利,患儿安静无不良反应,证明穿刺成功。

血液透析操作规范

血液透析操作规范 操作环境要求:干净、整洁、宽敞,操作前30分种内不得清洁打扫,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治疗间。 操作者进入清洁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在操作前按照六步清洁双手,戴好帽子、口罩。 一、操作流程 (一)血液透析治疗物品的准备 1、物品: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一次性冲洗管、14—17G穿刺针、无菌治疗巾、1L生理盐水、废液收集袋、消毒剂、止血钳、止血带、清洁手套等。 2、检查项目:按照医嘱检查各种物品型号、规格,包装是否完好、有效日期,核对病人姓名。 (二)血液透析机开机自检 1、首先检查透析机电路连接是否正常,有无漏电或电路连接不牢固等问题;打开透析机电源总开关;按照要求进行机器自检。 2、检查A、B浓缩透析液有效期及含钾、钙等离子的浓度,是否与医嘱的要求一致。自配浓度的单位应现用现配,24小时内使用。 3、检查A、B浓缩透析液连接,确保连接正确。 (三)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安装 1、打开外包装,将血液透析器固定在透析机架上; 2、首先安装动脉管路,将动脉壶倒置后固定; 3、安装驱动泵管,连接动脉监测;

4、安装静脉管路、静脉壶,连接静脉监测; 5、关闭管路中除静脉传感器、动脉传感器之外的所有夹子; 6、将1L袋装生理盐水挂于输液架上,把废液收集袋挂于输液架上。将袋装生理盐水与动脉管路连接,将废液收集袋与静脉管路连接。 注意事项: 1、按照血流方向顺序连接,一次操作到位; 2、连接时按照操作顺序逐一打开一个小帽连接一个接头,避免暴露时间过长。 (四)预冲 采用密闭式预冲法,从袋装或瓶装生理盐水→透析管路(动脉端)→透析器→透析管路(静脉端)→废液收集袋形成闭式体外循环系统。不得逆向预冲。预冲时,先冲膜内,透析机启动泵速<100ml/min,排冲透析器膜内气体后,将泵速提高,但<300ml/min,膜内预冲完成后再连接旁路。 连接方法:根据不同的透析管路,有下述三种方法: 1、当使用动脉端带有连接头的透析管路时,将预冲管直接与动脉端管路连接。 2、当使用动脉端带有连接预冲液大针头的管路时,将动脉大针头与预冲液直接连接。 3、当使用湿膜透析器和灌流器时,首先将动脉端管路排气,充满液体后,停血泵,与灌流器或滤器连接,再打开血泵,继续预冲。 预冲量:严格按照透析器和透析管路说明书中的要求使用合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预冲。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和技巧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技巧 摘要:探索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及恐惧,减轻家长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提高治疗和抢救的效率,提升家长对护理操作技术的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临床治疗、抢救最常用的技术操作[1]。由于婴幼儿血管细,加之其家长对操作要求高,操作过程中患儿不合作,易出现穿刺失败,很容易引起家长的不满,既影响护士情绪,也影响医院声誉[2]。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能高效率保持静脉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得到了患儿家属和护理工作者的青眯。但因小儿好动,不配合,血管细,弯曲等多方面原因,其成功率较成人低[3]。自2007年以来,我院总结了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和留置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得到了家长的好评,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入住我院需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共48例,年龄3个月~4岁。 1.2材料选用江西洪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4G静脉留置针,3M透明敷贴,一次性注射器,可来福接头等。

1.3方法 1.3.1准备工作备齐用物后输液管头皮针直接穿刺于留置针“Y”型管一端的肝素冒上,排出留置针导管内空气,拧紧另一端肝素帽,以防松动脱落。 1.3.2选择血管选择较粗、直、清晰且富有弹性,易于固定的头皮或手、足静脉,可选择额正中静脉、耳后静脉,颞浅静脉、上肢前臂桡静脉、前臂尺静脉,下肢内踝静脉、足背静脉等,避开静脉瓣及关节,皮肤不完整处的静脉。如果四肢末梢凉,循环差,看不清也摸不到血管可采用保暖或热敷的方法使血管充盈、扩张,然后再穿刺,这样穿刺成功率较大。 1.3.3穿刺方法及技巧护士热情接待患儿,哄逗,抚摸,关爱患儿,向家长讲解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消除患儿的恐惧及陌生感,使患儿尽量配合操作。选择头皮静脉:剃净毛发,使用碘酒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要大于穿刺点5cm,由内向外擦拭。为了避免静脉炎的发生,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助手护士固定患儿体位,教会家长协助方法。穿刺前再次排气,轻轻转动针芯转柄部,使针芯针尖部斜面向上,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紧蝶翼,沿血管走向缓缓刺入,见回血后,再平行进针2~3cm,助手一手固定患儿头部,一手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操作者右手向后退针芯,同时左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这样一退一进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朱田芳 摘要:目的:讨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2013年10月至12月的住院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116名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对调查后导致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因素进行干预。结果:干预后护士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是由特殊材料制成。外套管较柔软,胶体活动方便,便于留置。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它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化疗患者较多,留置针使用广泛。多年以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一直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外科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穿刺前预防,穿刺中指导,穿刺后生效。的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预期效果指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段资料:选择2013年10月至12月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后126例患者为对照组,男65例女46例,年龄36岁至82岁,2014年1月至3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98例为观察组,男51例女47例,年龄32岁至78岁均为化疗患者,查找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然后制定出具体措施和解决方案。 1.2方法 成立品管圈:成员包括1名主管护理担任团长,两名组长,四名责任护士,担任组员,全名为,爱心圈,圈徽为7只手托一颗爱心,意为,通过品管圈,7个组员的共同努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患者奉献爱心,团长全权负责活动的规划,每月组织开会一次,汇报工作,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实施步骤: 确定活动主题,鼓励每个组员根据临床工作经验,提供最需要的解决问题,然后进行,打分,最后确定得分最高的,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被列为本次活动的主题,选题理由: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的带来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静脉并发症,减少医患纠纷,融洽护患关系。 原因分析,经过组员讨论分析归纳总结,提出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与外界环境,病人血管的条件,穿刺用具的选择,穿刺方法和部位,以及穿刺后用法技巧。针对以上原因,制定出了三个提高静脉留置针成功率的解决办法 干预措施: 穿刺前预防: 静脉留置针的选择:选用,型号小、细、短的留置针。将相对小的,静脉留置针,进入血管内,从而减少血管阻力,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穿刺部位的选择,从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宜选用粗直弹性好,无静脉瓣,避开关节处,易于固定的静脉,患者血管条件不好时,应在穿刺前,嘱咐患者热敷穿刺部位三十分钟,促进静脉扩张,易于穿刺。, 环境的选择:温度适宜光线充足,保持病房的温度在22到24摄氏度,相对湿度在百分之44到55之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