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253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方式

8253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方式

8253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方式
8253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方式

8253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方式

8253具有3个独立的计数通道,采用减1计数方式。在门控信号有效时,每输入1个计数脉冲,通道作1次计数操作。当计数脉冲是已知周期的时钟信号时,计数就成为定时。

一、8253内部结构

8253芯片有24条引脚,封装在双列直插式陶瓷管壳内。

1.数据总线缓冲器

数据总线缓冲器与系统总线连接,8位双向,与CPU交换信息的通道。这是8253与CPU之间的数据接口,它由8位双向三态缓冲存储器构成,是CPU与8253之间交换信息的必经之路。

2.读/写控制

读/写控制分别连接系统的IOR#和IOW#,由CPU控制着访问8253的内部通道。接收CPU送入的读/写控制信号,并完成对芯片内部各功能部件的控制功能,因此,它实际上是8253芯片内部的控制器。A1A0:端口选择信号,由CPU输入。8253内部有3个独立的通道和一个控制字寄存器,它们构成8253芯片的4个端口,CPU可对3个通道进行读/写操作3对控制字寄存器进行写操作。这4个端口地址由最低2位地址码A1A0来选择。如表9.3.1所示。

3.通道选择

(1) CS#——片选信号,由CPU输入,低电平有效,通常由端口地址的高位地址译码形成。

(2) RD#、WR#——读/写控制命令,由CPU输入,低电平有效。RD#效时,CPU读取由A1A0所选定的通道内计数器的内容。WR#有效时,CPU将计数值写入各个通道的计数器中,或者是将方式控制字写入控制字寄存器中。CPU对8253的读/写操作如表9.3.2所示。

4.计数通道0~2

每个计数通道内含1个16位的初值寄存器、减1计数器和1个16位的(输出)锁存器。8253内部包含3个功能完全相同的通道,每个通道内部设有一个16位计数器,可进行二进制或十进制(BCD码)计数。采用二进制计数时,最大计数值是FFFFH,采用BCD码计数时。最大计数值是9999。与此计数器相对应,每个通道内设有一个16位计数值锁存器。必要时可用来锁存计数值。

当某通道用作计数器时,应将要求计数的次数预置到该通道的计数器中、被计数的事件应以脉冲方式从CLK端输入,每输入一个计数脉冲,计数器内容减“1”,待计数值计到“0”。OUT端将有输出。表示计数次数到。当某个通道用作定时器时。由CLK输入一定频率的时钟脉冲。根据要求定时的时间长短确定所需的计数值。并预置到计数器中,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计数器内容减“1”,待计数值计到“0”。OUT将有输出,表示定时时间到。允许从CLK输入的时钟频在1~2MHz范围内。因此,任一通道作计数器用或作定时器用,其内部操作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前者是由计数脉冲进行减“1”计数。而后者是内时钟脉冲进行减“1”计数。作计数器时,要求计数的次数可直接作为计数器的初值预置到减“1”计数器中。作定时器时,计数器的初值即定时系数应根据要求定时的时间进行如下运算才能得到:定时系数=需要定时的时间/时钟脉冲周期

①设置通道:向方式控制字寄存器端口写入方式选择控制字,用于确定要设置的通道及工作方式;

②计数/定时:向通道写入计数值,启动计数操作;

③读取当前的计数值:向指定通道读取当前计数器值时,8253将计数器值存入锁存器,从锁存器向外提供当前的计数器值,计数器则继续作计数操作。

④计数到:当计数器减1为0时,通过引脚OUT i向外输出“到”的脉冲信号。

计数初值输入存放在初值寄存器中,计数开始或重装入时被复制到计数器中。

锁存器在非锁存状态,其值随计数器的变化而变化;一旦锁存了计数器的当前值,直到锁存器值被读取后才能解除锁存状态。

5.方式选择控制字

二、8253的通道工作方式

8253中各通道可有6种可供选择的工作方式,以完成定时、计数或脉冲发生器等多种功能。8253的各种工作方式如下:

1.方式0:计数结束则中断

工作方式0被称为计数结束中断方式,它的定时波形如图9.3.4所示。当任一通道被定义为工作方式0时,OUT i输出为低电平;若门控信号GATE为高电平,当CPU利用输出指令向该通道写入计数值WR#有效时,OUT i仍保持低电平,然后计数器开始减“1”计数,直到计数值为“0”,此刻OUT i将输出由低电平向高电平跳变,可用它向CPU发出中断请求,OUT i端输出的高电平一直维持到下次再写入计数值为止。

在工作方式0情况下,门控信号GATE用来控制减“1”计数操作是否进行。当GATE=1时,允许减“1”计数;GATE=0时,禁止减“1”计数;计数值将保持GATE有效时的数值不变,待GATE重新有效后,减“1”计数继续进行。

显然,利用工作方式0既可完成计数功能,也可完成定时功能。当用作计数器时,应将要求计数的次数预置到计数器中,将要求计数的事件以脉冲方式从CLK i端输入,由它对计数器进行减“1”计数,直到计数值为0,此刻OUT i输出正跳变,表示计数次数到。当用作定时器时,应把根据要求定时的时间和CLK i的周期计算出定时系数,预置到计数器中。从CLK i,输入的应是一定频率的时钟脉冲,由它对计数器进行减“1”计数,定时时间从写入计数值开始,到计数值计到“0”为止,这时OUT i输出正跳变,表示定时时间到。

有一点需要说明,任一通道工作在方式0情况下,计数器初值一次有效,经过一次计

数或定时后如果需要继续完成计数或定时功能,必须重新写入计数器的初值。

2.方式1:单脉冲发生器

工作方式1被称作可编程单脉冲发生器,其定义波形如图9.3.5。进入这种工作方式,CPU装入计数值n后OUT i输出高电平,不管此时的GATE输入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都不开始减“1”计数,必须等到GATE由低电平向高电平跳变形成一个上升沿后,计数过程才会开始。与此同时,OUT i输出由高电平向低电平跳变,形成了输出单脉冲的前沿,待计数值计到“0”,OUT i输出由低电平向高电平跳变,形成输出单脉冲的后沿,因此,由方式l 所能输出单脉冲的宽度为CLK i周期的n倍。

如果在减“1”计数过程中,GATE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乎,这并不影响计数过程,仍继续计数;但若重新遇到GATE的上升沿,则从初值开始重新计数,其效果会使输出的单脉冲加宽,如教材图9-22(b)中的第2个单脉冲。

这种工作方式下,计数值也是一次有效,每输入一次计数值,只产生一个负极性单脉冲。

3.方式2:速率波发生器

工作方式2被称作速率波发生器,其定时波形如图9.3.6所示。进入这种工作方式,OUT i 输出高电平,装入计数值n后如果GATE为高电平,则立即开始计数,OUT i保持为高电平不变;待计数值减到“1”和“0”之间,OUT i将输出宽度为一个CLK i周期的负脉冲,计数值为“0”时,自动重新装入计数初值n,实现循环计数,OUT i将输出一定频率的负脉冲序列,其脉冲宽度固定为一个CLK i周期,重复周期为CLK i周期的n倍。

如果在减“1”计数过程中,GATE变为无效(输入0电平),则暂停减“1”计数,待GATE 恢复有效后,从初值n开始重新计数。这样会改变输出脉冲的速率。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改变输出脉冲的速率,CPU可在任何时候,重新写人新的计数值,它不会影响正在进行的减“1”计数过程,而是从下一个计数操作用期开始按新的计数值改变输出脉冲的速率。

4.方式3:方波发生器

工作方式3被称作方波发生器,其定时波型如图9.3.7所示。任一通道工作在方式3,只在计数值n为偶数,则可输出重复周期为n、占空比为1:1的方波。

进入工作方式3,OUT i输出低电平,装入计数值后,OUT i立即跳变为高电平。如果当GATE为高电平,则立即开始减“1”计数,OUT i保持为高电平,若n为偶数,则当计数值减到n/2时,OUT i跳变为低电平,一直保持到计数值为“0”,系统才自动重新置入计数值n,实现循环计数。这时OUT i端输出的周期为n×CLK i周期,占空比为1:1的方波序列;若n为奇数,则OUT i端输出周期为n×CLK i周期,占空比为((n+1)/2)/((n-1)/2)的近似方波序列。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GATE变为无效,则暂停减“1”计数过程,直到GATE再次有效,重新从初值n开始减“l”计数。

如果要求改变输出方波的速率,则CPU可在任何时候重新装入新的计数初值n,并从

下一个计数操作周期开始改变输出方波的速率。

5.方式4:软件触发方式计数

工作方式4被称作软件触发方式,其定时波形如图9.3.8所示。进入工作方式4,OUT i 输出高电平。装入计数值n后,如果GATE为高电平,则立即开始减“1”计数,直到计数值减到“0”为止,OUT i输出宽度为一个CLK i周期的负脉冲。由软件装入的计数值只有一次有效,如果要继续操作,必须重新置入计数初值n。如果在操作的过程中,GATE变为无效,则停止减“1”计数,到GATE再次有效时,重新从初值开始减“1”计数。

显然,利用这种工作方式可以完成定时功能,定时时间从装入计数值n开始,则OUT i 输出负脉冲(表示定时时间到),其定时时间=n×CLK周期。这种工作方式也可完成计数功能,它要求计数的事件以脉冲的方式从CLK i输入,将计数次数作为计数初值装入后,由CLK i端输入的计数脉冲进行减“1”计数,直到计数值为“0”,由OUT t端输出负脉冲(表示计数次数到)。当然也可利用OUT j向CFU发出中断请求。因此工作方式4与工作方式0很相似,只是方式0在OUT i端输出正阶跃信号、方式4在OUT i端输出负脉冲信号。

6.方式5:硬件触发方式计数

工作方式5被称为硬件触发方式,其定时波形如图9.3.9所示。进入工作方式5,OUT i 输出高电平,硬件触发信号由GATE端引入。因此,开始时GATE应输入为0,装入计数初值n后,减“1”计数并不工作,一定要等到硬件触发信号由GATE端引入一个正阶跃信号,减“1”计数才会开始,待计数值计到“0”,OUT i将输出负脉冲,其宽度固定为一个CLK i 周期,表示定时时间到或计数次数到。

这种工作方式下,当计数值计到“0”后,系统将自动重新装入计数值n,但并不开始计数,一定要等到由GATE端引入的正跳沿,才会开始进行减“1”计数,因此这是一种完全由GATE端引入的触发信号控制下的计数或定时功能。如果由CLK i输入的是一定频率的时钟脉冲,那么可完成定时功能,定时时间从GATE上升沿开始,到OUT i端输出负脉冲结束。如果从CLK i端输入的是要求计数的事件,则可完成计数功能,计数过程从GATE上升沿开始,到OUT i输出负脉冲结束。GATE可由外部电路或控制现场产生,故硬件触发方式由此而得名。

如果需要改变计数初值,CPU可在任何时候用输出指令装入新的计数初值m,它将不影响正在进行的操作过程,而是到下一个计数操作周期才会按新的计数值进行操作。

从上述各工作方式可看出,GATE作为各通道的门控信号,对于各种不同的工作方式,它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在8253的应用中,必须正确使用GATE信号,才能保证各通道的正常操作。

7.读取计数器的当前值

⑴直接读计数器:输出锁存器在非锁存状态会跟随计数器计数的变化而变化,直接读计数器是从锁存器得到计数器的当前值。但由于计数器处于工作状态,读出值不一定能稳定。

⑵先锁存再读取:①通过方式选择控制字对指定通道(SC1、SC0)的计数值锁入锁存器(RL1RL0=00),锁存器一旦锁存了当前计数值,就不再随计数器变化直到被读取。②读计数器通道(有锁存器)。

8253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8253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掌握8253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 按下图虚线连接电路,将计数器0设置为方式0,计数器初值为N(N≤0FH),用手动逐个输入单脉冲,编程使计数值在屏幕上显示,并同时用逻辑笔观察OUT0电平变化(当输入N+1个脉冲后OUT0变高电平)。 三:硬件电路 四:源程序 汇编程序 ioport equ 0d400h-0280h io8253a equ ioport+283h io8253b equ ioport+280h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mov al,14h ;设置8253通道0为工作方式2,二进制计数mov dx,io8253a out dx,al mov dx,io8253b ;送计数初值为0FH mov al,0fh out dx,al lll: in al,dx ;读计数初值 call disp ;调显示子程序 push dx mov ah,06h

mov dl,0ffh int 21h pop dx jz lll mov ah,4ch ;退出 int 21h disp proc near ;显示子程序 push dx and al,0fh ;首先取低四位 mov dl,al cmp dl,9 ;判断是否<=9 jle num ;若是则为'0'-'9',ASCII码加30H add dl,7 ;否则为'A'-'F',ASCII码加37H num: add dl,30h mov ah,02h ;显示 int 21h mov dl,0dh ;加回车符 int 21h mov dl,0ah ;加换行符 int 21h pop dx ret ;子程序返回 disp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五:实验难点与重点 8253的工作方式有六种,如何理解和运用这六种工作方式是个难点。8253具有3个独立的计数器,每个计数器必须单独编程进行初始化后才能使用,使用时有时会忘记初始化。 程序流程图:

8253问答题

1、8253可编程计数器有两种启动方式,在软件启动时,要使计数正常进行,GA TE端必须为()电平,如果是硬件启动呢? 答:8253可编程计数器有两种启动方式,在软件启动时,要使计数正常进行,GA TE端必须为(高)电平;如果是硬件启动,则要在写入计数初值后使GA TE端出现一个由低到高的正跳变,以启动计数。 2、某个计算机应用系统采用8253的计数器0作频率发生器,输出频率为500Hz;用计数器1产生1000Hz的连续方波信号,输入8253的时钟频率为1.19MHz。试问:初始化时送到计数器0和计数器1计数初值分别为多少?计数器工作在什么方式下? 解:计数器0工作在方式2,其计数初值为=1.19MHz/500Hz=2380 计数器1工作在方式3,其计数初值为=1.19MHz/1000Hz=1190 3、若要求8253用软件产生一次性中断,最好采用哪种工作方式?现在用计数器0对外部脉冲计数,每计满10 000个产生一次中断,请写出工作方式控制字及计数值。 解:若8253用软件产生一次性中断,最好采用方式0,即计数结束后产生中断的工作方式。但若要求每计满10 000个产生一次中断,则表示具有重复中断的功能,因此,此时应使用计数器0工作于方式3,即连续方波输出方式。其工作方式控制字为0011X111B,计数初值=10 000 4、试编写一段程序,按下列要求设置如下图中8254的三个计数器 计数器0:二进制计数,在操作方式0下操作,计数初值为1234H 计数器1:BCD计数,在操作方式2下操作,计数初值为100H 计数器2:二进制计数,在操作方式4下操作,计数初值为1FFFH 解:计数器0的方式字=00110000B 计数器1的方式字=01010101B 计数器2的方式字=10111000B MOV AL , 30H OUT 4CH , AL MOV AL , 55H OUT 4CH , AL MOV AL , 0B8H OUT 4CH , AL MOV AL , 34H OUT 40H , AL MOV AL , 12H OUT 40H , AL

8253的内部结构与工作方式

8253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方式 8253具有3个独立的计数通道,采用减1计数方式。在门控信号有效时,每输入1个计数脉冲,通道作1次计数操作。当计数脉冲是已知周期的时钟信号时,计数就成为定时。 一、8253内部结构 8253芯片有24条引脚,封装在双列直插式陶瓷管壳内。 1.数据总线缓冲器 数据总线缓冲器与系统总线连接,8位双向,与CPU交换信息的通道。这是8253与CPU 之间的数据接口,它由8位双向三态缓冲存储器构成,是CPU与8253之间交换信息的必经之路。 2.读/写控制 读/写控制分别连接系统的IOR#和IOW#,由CPU控制着访问8253的内部通道。接收CPU送入的读/写控制信号,并完成对芯片内部各功能部件的控制功能,因此,它实际上是8253芯片内部的控制器。A1A0:端口选择信号,由CPU输入。8253内部有3个独立的通道和一个控制字寄存器,它们构成8253芯片的4个端口,CPU可对3个通道进行读/写操作3对控制字寄存器进行写操作。这4个端口地址由最低2位地址码A1A0来选择。如表9.3.1所示。

3.通道选择 (1) CS#——片选信号,由CPU输入,低电平有效,通常由端口地址的高位地址译码形成。 (2) RD#、WR#——读/写控制命令,由CPU输入,低电平有效。RD#效时,CPU读取由A1A0所选定的通道内计数器的内容。WR#有效时,CPU将计数值写入各个通道的计数器中,或者是将方式控制字写入控制字寄存器中。CPU对8253的读/写操作如表9.3.2所示。 4.计数通道0~2 每个计数通道内含1个16位的初值寄存器、减1计数器和1个16位的(输出)锁存器。8253内部包含3个功能完全相同的通道,每个通道内部设有一个16位计数器,可进行二进制或十进制(BCD码)计数。采用二进制计数时,最大计数值是FFFFH,采用BCD码计数时。最大计数值是9999。与此计数器相对应,每个通道内设有一个16位计数值锁存器。必要时可用来锁存计数值。

硬盘内部结构图解

硬盘内部结构图解 平时大家在论坛上对硬盘的认识和选购,大都是通过产品的外型、性能指标特征和网站公布的性能评测报告等方面去了解,但是硬盘的内部结构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所谓的磁头、盘片、主轴电机又是长什么样子呢,硬盘的读写原理是什么,估计就不是那么多人清楚了。所以我就以一块二手西数硬盘WD200BB为例向大家讲解一下硬盘的内部结构,让硬件初学者们能够对硬盘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在动手之前,先了解一些硬盘的结构理论知识。总得来说,硬盘主要包括:盘片、磁头、盘片主轴、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份。所有的盘片都固定在一个旋转轴上,这个轴即盘片主轴。而所有盘片之间是绝对平行的,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都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所有的磁头连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动作,而盘片以每分钟数千转到上万转的速度在高速旋转,这样磁头就能对盘片上的指定位置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由于硬盘是精密设备,尘埃是其大敌,所以必须完全密封。现在先贴上今日的主角西数WD200BB硬盘的“玉照”,它是容量为20G的7200转的普通3.5寸IDE硬盘,属于比较常见的产品,也是用户最经常接触的。除此之外,硬盘还有许多种类,例如老式的普通IDE硬盘是5.25英寸,高度有半高型和全高型,还有体积小巧玲珑的笔记本电脑,块头巨大的高端SCSI硬盘及非常特殊的微型硬盘。

在硬盘的正面都贴有硬盘的标签,标签上一般都标注着与硬盘相关的信息,例如产品型号、产地、出厂日期、产品序列号等,上图所示的就是WD200BB的产品标签。在硬盘的一端有电源接口插座、主从设置跳线器和数据线接口插座,而硬盘的背面则是控制电路板。从下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件的位置。总得来说,硬盘外部结构可以分成如下几个部份: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2015-1-7

实验六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 一、实验目的 掌握8253芯片和微机接口原理和方法,掌握825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原理。 二、实验内容 1.设计8253定时器/技术器仿真电路图; 2.根据仿真电路图,编写代码,对8253定时器/计数器进行仿真。 三、实验要求 1.要求计数器2工作于模式1(暂稳态触发器),计数初值为1250; 2.计数器0工作于方式3(方波模式),输出一个1KHz的方波,8253的 输入时钟为1MHz,计数初始值格式为BCD。 3.8253与系统的连接如图1所示。 图1计数器8253与8086连接原理图

注:实验过程中,发现图1有误。应将8253定时器/计数器右边部分的电阻R2与按钮交换位置。 四、实验原理 8253具有3个独立的计数通道,采用减1计数方式。在门控信号有效时,每输入1个计数脉冲,通道作1次计数操作。当计数脉冲是已知周期的时钟信号时,计数就成为定时。 8253的工作方式3被称作方波发生器。任一通道工作在方式3,只在计数值n为偶数,则可输出重复周期为n、占空比为1:1的方波。 进入工作方式3,OUTi输出低电平,装入计数值后,OUTi立即跳变为高电平。如果当GATE为高电平,则立即开始减“1”计数,OUTi保持为高电平,若n为偶数,则当计数值减到n/2时,OUTi跳变为低电平,一直保持到计数值为“0”,系统才自动重新置入计数值n,实现循环计数。这时OUTi端输出的周期为n×CLKi周期,占空比为1:1的方波序列;若n为奇数,则OUTi端输出周期为n×CLKi周期,占空比为((n+1)/2)/((n-1)/2)的近似方波序列。 8253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字决定这定时器0,1,2的工作模式。一旦CPU对控制字进行写操作,且对相应的定时器有效,则相应定时器改变工作模式,可能准备接收计时初值。控制字的格式如图2所示。

14281030_方学毅_8253A不同工作方式的实验

实验一8253A不同工作方式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生在课堂上仅仅通过了理论的学习,还需要对所学知识有个直观而生动的了解,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8253A定时/计数器的各种工作方式的特点;通过观察实验波形,可直观地了解这几种工作方式的异同。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分别显示0,2,3几种工作方式下的波形。要求2方式的输出频率为1000Hz,3方式的输出频率为2000Hz,0方式的定时长度为。 本实验使用8253A的定时/计数器2,GATE2通过K1接到+5V或地,CLK2接1MHZ的时钟脉冲,OUT2接示波器观测输出波形,并在数码管上显示“8253---A”。 三、实验线路连接 图1-1 实验连线图 注意:8253的片选信号设备已经连接好。 四、实验编程 2方式 循环计数初值为1MHZ/1000Hz=1000=3E8H MOV AL,10110100B 计数器2,方式2 MOV DX,203H 将命令寄存器地址送到DX OUT DX,AL MOV AX,3E8H 写入计数器初值 MOV DX,202H 选择计数器2 OUT DX,AL 先写低字节 MOV AL,AH OUT DX,AL 再写高字节

●3方式 输出频率2000Hz 循环计数初值为1MHz/2000H=500=1F4H MOV AL,10110110B 计数器2,方式3 MOV DX,203H 把寄存器的地址送到DX OUT DX,AL MOV AX,1F4H写入循环计数初值 MOV DX,202H 计数器2 OUT DX,AL 先写低字节 MOV AL,AH OUT DX,AL 再写高字节 ●0方式 MOV AL,10110000B 计数器2,方式0 MOV DX,203H 将命令寄存器地址送给DX OUT DX,AL MOV AX,00H MOV DX,202H OUT DX,AL 先写低字节 MOV AL,AH OUT DX,AL 再写高字节 ●在数码管上显示“8253-A” .model small .386 data segment led_csequ 200h ledcodedb 77H,40H,4FH,6DH,5BH,7FH // 7段数码管显示16进制数字形的编码

IR2130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IR2130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引脚定义VCC为输入电源, HIN1、HIN2、HIN3、LIN1、LIN2、LIN3为输入端,FALUT为故障输出端, ITRIP为电流比较器输入端,CA O为电流放大器输出端, CA-为电流放大器反向输入端,VSS为电源地,VSD为驱动输出地,L01、L02、L03为三路低侧输出,VB1、VB2、VB3为三路高侧电源端,HO1、HO2、HO3为三路高侧输出端,VS1、VS2、VS3为高端侧电源地。 图1 IR2130内部原理图 正常工作时,输入的6 路逻辑控制信号经内部的3个输入信号处理器处理,下桥臂信号L1-L3经输出驱动器功放后,直接送往被驱动功率器件。而上桥臂功率管的信号H1-H3先经集成于IR2130内部的3 个电平移位器中的自举电路进行电位变换, 变为3 路电位悬浮的驱动信号, 再经对应的3路输出锁存器锁存并经严格的电压检验之后, 送到输出驱动器后才加到被驱动的功率管。 当外部电流发生过流时,电流检测单元送来的信号高于内部给定电压0.5V,IR2130内部的电流比较器迅速翻转,使故障逻辑处理单元输出低电平,快速封锁3路输入脉冲信号处理器的输出,使IR2130的输出全为低电平,保护功率管;同时IR2130的FAULT脚电平拉低,输出故障指示。若发生工作电源欠压,则欠压检测器迅速翻转,也会进行类似动作。发生故障后,IR2130内的故障逻辑处理单元的输出将保持故障闭锁状态,直到故障清除。在信号输入端LIN1-LIN3同时被输入高电平时,才可以解除故障闭锁状态。 3 IR2130在电机驱动中的应用 本文将IR2130作为信号的前级驱动,将其应用在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系统中做驱动信号的转换。三相逆变桥中的一个桥的典型连接如图2所示,系统主供电电压为220VAC,经整流滤波得到的近310V的直流母线电压,图中C1是自举电容,为上桥臂功率管驱动的悬浮电源存储能量,当开关频率大于5kHz 时, 该电容值应不小于0.1UF, 且选低漏电流的瓷片电容为好;D1为自举二极管,其作用是防止上桥臂导通时的直流电压母线电压加到IR2130的电源上而使器件损坏,因此D1应有足够的反向耐压,为了满足主电路功率管开关频率的要求,D1还应选超快速恢复型二极管。R1和R2是IGBT的栅极限流电阻, 一般可采用十几到几十欧。不同电阻值对IGBT的动态特性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数值较小的栅极电

8253定时计数器知识点总结

8253定时/计数器知识点总结 1、8253简介 8253是用来测量时间或者脉冲的个数,通过计量一个固定频率的脉冲个数,将时间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供计算机系统使用。8253有着较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几乎可以在所有由微处理器组成的系统中使用。 2、性能描述 (1)每个8253芯片有3个独立的16位计数器通道; (2)每个计数器通道都可以按照二进制或二—十进制计数; (3)每个计数器的计数速率可以高达2MHz; (4)每个通道有6种工作方式,可以由程序设定和改变; (5)所有的输入、输出电平都与TTL兼容。 3、结构组成 结构框图如下 (1)数据总线缓冲器 8253内部实现与CPU数据总线连接的8位双向三态缓冲器,用以传送CPU向8253的控制信息、数据信息以及CPU从8253读取的状态信息,包括某一时刻的实时计数值。(2)读写逻辑控制 控制8253的片选及对内部相关寄存器的读/写操作,它接收CPU发来的址地信号以实现片选、内部通道选择以及对读/写操作进行控制。 (3)控制寄存器 在8253的初始化编程时,由CPU写入控制字,以决定通道的工作方式,此寄存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 (4)计数通道0号、1号、2号 三个独立的、结构相同的计数器/定时器通道,每个通道包含一个16位计数寄存器存放计数初始值,一个16位的减法计数器,一个16位的锁存器。 锁存器在计数器工作的过程中,跟随计数值的变化。 接收到CPU的读计数值命令时,锁存计数值,供CPU读取。

读取完毕之后,输出锁存器又跟随减1计数器变化。 另外,计数器的值为0的状态,还反映在状态锁存器中,可供读取。 4、引脚说明 与CPU 的接口信号: (1)D0—D7:双向三态数据线,与CPU 相连用以传送数据、控制字以及状态信息。 (2)CS :片选输入信号,低电平有效。 (3)W R RD ,:读/写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 (4)10,A A :8253的内部计数器和一个控制寄存器的编码选择信号,其功能如下: 10,A A 与其他控制信号,如CS ,W R RD ,共同实现对8253的寻址,如下图: 8253寻址读写操作逻辑表

8253的内部结构与工作方式

8253的部结构和工作方式 8253具有3个独立的计数通道,采用减1计数方式。在门控信号有效时,每输入1个计数脉冲,通道作1次计数操作。当计数脉冲是已知周期的时钟信号时,计数就成为定时。 一、8253部结构 8253芯片有24条引脚,封装在双列直插式瓷管壳。 1.数据总线缓冲器 数据总线缓冲器与系统总线连接,8位双向,与CPU交换信息的通道。这是8253与CPU之间的数据接口,它由8位双向三态缓冲存储器构成,是CPU与8253之间交换信息的必经之路。 2.读/写控制 读/写控制分别连接系统的IOR#和IOW#,由CPU控制着访问8253的部通道。接收CPU送入的读/写控制信号,并完成对芯片部各功能部件的控制功能,因此,它实际上是8253芯片部的控制器。A1A0:端口选择信号,由CPU输入。8253部有3个独立的通道和一个控制字寄存器,它们构成8253芯片的4个端口,CPU可对3个通道进行读/写操作3对控制字寄存器进行写操作。这4个端口地址由最低2位地址码A1A0来选择。如表9.3.1所示。

3.通道选择 (1) CS#——片选信号,由CPU输入,低电平有效,通常由端口地址的高位地址译码形成。 (2) RD#、WR#——读/写控制命令,由CPU输入,低电平有效。RD#效时,CPU 读取由A1A0所选定的通道计数器的容。WR#有效时,CPU将计数值写入各个通道的计数器中,或者是将方式控制字写入控制字寄存器中。CPU对8253的读/写操作如表9.3.2所示。 4.计数通道0~2 每个计数通道含1个16位的初值寄存器、减1计数器和1个16位的(输出)锁存器。8253部包含3个功能完全相同的通道,每个通道部设有一个16位计数器,可进行二进制或十进制(BCD码)计数。采用二进制计数时,最大计数值是FFFFH,采用BCD码计数时。最大计数值是9999。与此计数器相对应,每个通道设有一个16位计数值锁存器。必要时可用来锁存计数值。

微机原理考试题型

2012微机原理考试题型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 二、判断题(15分,每小题1分) 三、填充(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名词解释(15分,每小题3分) 五、综合设计题(共40分) (1)软件编程题 (2)8086系统存储器设计题 (3)8253简单编程题 (4)8255综合编程题 微机原理复习要点(作业),不包含考试的全部要求,考试要求见考试大纲 1、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包括二、八、十、十六进制数及相互之间的转换;有符号数 的原码、反码、补码的表示以及表示范围(指定字长)。字符的ASCII码,要求熟知 字符0~9,A~Z,a~z的ASCII码值。 2、存储器的分段,存储器分段的目的,每段的大小小于等于64K;20位物理地址是 如何形成的;段地址、偏移地址、物理地址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寻址方式的概念,7种与数据相关的寻址方式,存储器寻址方式EA和PA的计算。 4、汇编指令的功能、执行过程及相关指令对CF、SF、OF、ZF标志位的影响。其中: NOT指令不影响标志位,INC,DEC不影响CF标志位;熟知有符号、无符号比较指令 的不同;哪些指令的执行对堆栈有影响(如:CALL、RET、IRET、INT等)。串传送、 串比较指令的执行过程以及前缀符的使用(REP,REPE、REPNE)。LOOP、LOOPZ、LOOPNZ 以及J指令实现跳转的判断条件。能判断指令格式的对错。 5、熟知数据定义、段定义、过程定义、明确段与段寄存器建立关系(ASSUME)、源 程序结束(END)等伪操作指令;熟知利用“$”自动计算数据个数的方法、AT和ORG 的作用,熟知字符显示、字符串显示、键盘输入等常用DOS功能调用(1、2、9号 功能)。 6、掌握用编写汇编语言编写源程序。 7、时钟周期、总线周期、指令周期的概念。总线周期的4个T状态以及Tw状态的 插入位置。 8、8086CPU有由哪大部分组成,什么是EU和BIU,EU中包含哪些寄存器,BIU 中包含哪些寄存器 9、深刻理解最大模式、最小模式的含义及扩展图。8086相关引脚功能及作用(ALE、 WR、RD、NMI、INTR、INTA、M/IO、MN/MX、READY)。 10、指令执行时,WR、RD、M/IO的电平情况 11、半导体存储器分类(RAM和ROM)以及它们的区别。 12、RAM(SRAM、DRAM必须定时刷新)及ROM(掩膜ROM、PROM、EPROM、 EEPROM)的分类 13、常用静态RAM、ROM芯片以及它们的容量,能根据芯片容量判断地址线、数 据线的根数。 14、存储器与系统的连接(包括地址线、数据线、控制线的连接,特别是片选信号 的产生(方法一:用三八译码器;方法二:用逻辑门);该类题包括两种,一是根据 要求画出系统连接图,二是根据联接图分析芯片的地址范围。(8086奇偶片的连接)。 15、I/O接口的功能,独立编址(PC机采用该法),统一编址;CPU与外设数据传

8253工作方式以及应用举例

第27课 8253工作方式以及应用举例 8253的六种工作方式,8253的实际应用举例。本课主题: 教学目的:掌握8253六种工作方式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通过实际应用举例强化8253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8253的硬件连接和软件初始化方法。 教学难点:8253的在系统中的应用。 授课内容: 8253的每个通道都有6种不同的工作方式,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方式0--计数结束中断方式(Interrupt on Terminal Count) 2.方式1--可编程单稳态输出方式(Programmable One-short) 3.方式2--比率发生器(Rate Generator) 4.方式3--方波发生器(Square Wave Generator)

5.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Software Triggered Strobe) 6.方式5--硬件触发选通(Hardware Triggered Strobe) 由上面的讨论可知,6种工作方式各有特点,因而适用的场合也不一样。现将各种方式的主要特点概括如下: 对于方式0,在写入控制字后,输出端即变低,计数结束后,输出端由低变高,常用该输出信号作为中断源。其余5种方式写入控制字后,输出均变高。方式0可用来实现定时或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 方式1用来产生单脉冲。 方式2用来产生序列负脉冲,每个负脉冲的宽度与CLK脉冲的周期相同。 方式3用于产生连续的方波。方式2和方式3都实现对时钟脉冲进行n分频。

方式4和方式5的波形相同,都在计数器回0后,从OUT端输出一个负脉冲,其宽度等于一个时钟周期。但方式4由软件(设置计数值)触发计数,而方式5由硬件(门控信号GATE)触发计数。 这6种工作方式中,方式0、1和4,计数初值装进计数器后,仅一次有效。如果要通道再次按此方式工作,必须重新装入计数值。对于方式2、3和5,在减1计数到0值后,8253会自动将计数值重装进计数器。 8.2 8253的应用举例 一、8253定时功能的应用例子 1(用8253产生各种定时波形 在某个以8086为CPU的系统中使用了一块8253芯片,通道的基地址为310H,所用的时钟脉冲频率为1MHz。要求3个计数通道分别完成以下功能: (1)通道0工作于方式3,输出频率为2kHz的方波; (2)通道l产生宽度为480us的单脉冲; (3)通道2用硬件方式触发,输出单脉冲,时间常数为26。 2.控制LED的点亮或熄灭 用8253来控制一个LED发光二极管的点亮和熄灭的例子,要求点亮10秒钟后再让它熄灭10秒钟,并重复上述过程。假设这是一个8086系统,8253的各端口地址为81H、83H、85H和87H。

下图为蛋的内部构造汇总

一.題組50% 1.下圖為蛋的內部構造,請回答下列問題(以代號作答) (1)哪一部份可決定小雞的羽毛顏色?答: 1 (2) 2 可供給受精卵發育時所需的養份(複選) (3)欲判斷蛋是否新鮮可由何處得知?答 3 (4)關在籠內的母雞沒有和公雞交配,則母雞 (A)要有公雞才會生蛋(B)不會生蛋(C)所生的蛋 可孵化出小雞(D)大部份會生蛋答: 4 (5)B部份相當於雞卵細胞的(A)細胞膜(B)細胞質 (C)液胞(D)細胞核答: 5 2.請參照下圖,並以代號回答下列問題 (1)請選出細胞分裂所需之圖,並按先後順序排列 答: 6 (2)把精子形成的過程按先後順序加以排列 答: 7 3.下圖為某胎生動物的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情形,試 回答下列問題 (1)己的名稱為何?答8 (2)胚胎可由9 從母體血液中獲得養份(填代號) (3)可使胎兒免於受到震盪的是何種構造?答: 10 〈填 代號〉 (4)人類子代性別決定於下列哪一過程? (A)受精卵的 發育(B)卵和精子的受精(C) 減數分裂的過程(D) 該受精卵的細胞分裂答: 11 4.參照下圖花的構造,回答下列問題(以代號作答) (1)植物的胚珠位於12 處 (2)欲觀察花粉粒,應取圖中的13 部份 (3)花的最外層且為綠色的構造是14 (4)卵受精後15 部份發育成果實 (5)花粉到達圖中的B處後,可萌發長出16 (填文字) 5.一隻長翅雄果蠅和一隻長翅雌果蠅交配,產生的子代 中有65隻長翅,21隻短翅,若以A代表長翅顯性基 因,a代表短翅隱性基因,試問 (1)親代雌果蠅其基因型為何?答: 17 (2)若親代長翅雄果蠅再和一短翅雌果蠅交配,產110雙子 代,其中,短翅子代的數目應接近下列何者? (A)88隻(B)0隻(C)51隻(D)26隻答: 18 6.大雄和宜靜都有酒窩,他們的基因型都是Rr,酒窩為顯 性基因(以R表示),無酒窩為隱性基因(以r表示),若已 知前三個小孩都無酒窩則將出生的第四個小孩出現酒窩的機率為何? 答19 7.有一黑毛老鼠與白毛老鼠交配,生下六隻老鼠全部黑毛 請問 (1)兩隻子代黑毛老鼠互相交配,其產生的後代為白毛 的機會是20 (2)其子代老鼠的基因組合為21 (以B、.b表示) (3)控制子代毛色基因來自何處? (A)一半得自精細胞, 一半得自卵細胞(B)全部得自精細胞(C)全部得自卵細 胞(D)以上三者皆有可能答: 22 8.大雄和美惠的族譜如下圖,他們已有一男一女,耳垂皆 緊貼,試回答下列問題(註:人耳垂分離的基因為顯性) (1)大雄的基因型為何? 答: 23 (以A、.a表示) (2)試問他們的第三個小孩耳垂分離之機率為何? 答: 24 (3)他們的第三個孩子是男孩的機會是多少? (A)1/2 (B)0 (C)1/4 (D)1 答: 25 二.選擇題20﹪ ( )1.下列哪一種動物的卵細胞最小,所含的養份少 (1)蛇(2)鮭魚(3)駱駝(4)蛙 ( )2.承上題,此動物應行(1)卵生,因受精卵發育時需太多養份(2)卵生,因卵小可順利生產(3)胎生,因 受精卵發育時,可由母親供給養份(4)胎生,因幼兒

硬盘的内部结构图解

硬盘的内部结构图解 平时大家在论坛上对硬盘的认识和选购,大都是通过产品的外型、性能指标特征和网站公布的性能评测报告等方面去了解,但是硬盘的内部结构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所谓的磁头、盘片、主轴电机又是长什么样子呢,硬盘的读写原理是什么,估计就不是那么多人清楚了。所以我就以一块二手西数硬盘WD200BB为例向大家讲解一下硬盘的内部结构,让硬件初学者们能够对硬盘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在动手之前,先了解一些硬盘的结构理论知识。总得来说,硬盘主要包括:盘片、磁头、盘片主轴、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份。所有的盘片都固定在一个旋转轴上,这个轴即盘片主轴。而所有盘片之间是绝对平行的,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都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所有的磁头连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动作,而盘片以每分钟数千转到上万转的速度在高速旋转,这样磁头就能对盘片上的指定位置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由于硬盘是精密设备,尘埃是其大敌,所以必须完全密封。 现在先贴上今日的主角西数WD200BB硬盘的“玉照”,它是容量为20G的7200转的普通3.5寸IDE硬盘,属于比较常见的产品,也是用户最经常接触的。除此之外,硬盘还有许多种类,例如老式的普通IDE硬盘是5.25英寸,高度有半高型和全高型,还有体积小巧玲珑的笔记本电脑,块头巨大的高端SCSI硬盘及非常特殊的微型硬盘。

在硬盘的正面都贴有硬盘的标签,标签上一般都标注着与硬盘相关的信息,例如产品型号、产地、出厂日期、产品序列号等,上图所示的就是WD200BB的产品标签。在硬盘的一端有电源接口插座、主从设置跳线器和数据线接口插座,而硬盘的背面则是控制电路板。从下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件的位置。总得来说,硬盘外部结构可以分成如下几个部份: 一、硬盘接口、控制电路板及固定面板: (1)、接口。接口包括电源接口插座和数据接口插座两部份,其中电源插座就是与主机电源相连接,为硬盘正常工作提供电力保证。数据接口插座则是硬盘数据与主板控制芯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交换的通道,使用时是用一根数据电缆将其与主板IDE接口或与其它控制适配器的接口相连接,经常听说的40针、80芯的接口电缆也就是指数据电缆,数据接口主要分成IDE接口、SATA接口和SCSI接口三大派系。 (2)、控制电路板。大多数的控制电路板都采用贴片式焊接,它包括主轴调速电路、磁头驱动与伺服定位电路、读写电路、控制与接口电路等。在电路板上还有一块ROM芯片,里面固化的程序可以进行硬盘的初始化,执行加电和启动主轴电机,加电初始寻道、定位以及故障检测等。在电路板上还安装有容量不等的高速数据缓存芯片,在此块硬盘内结合有2MB 的高速缓存。 (3)、固定面板。就是硬盘正面的面板,它与底板结合成一个密封的整体,保证了硬盘盘片和机构的稳定运行。在面板上最显眼的莫过于产品标签,上面印着产品型号、产品序列号、产品、生产日期等信息,这在上面已提到了。除此,还有一个透气孔,它的作用就是使硬盘内部气压与大气气压保持一致。

控制字格式

附:各芯片控制字及操作字格式 1.8253模式设置控制字格式: 2.8259 ICW 及OCW 格式: (1)ICW 1——芯片控制初始化命令字: X X X 1 LTIM SNGL IC 4 D 0 D 7 A 0

(2)ICW 2——设置中断类型号初始化命令字: (3)ICW 3——标识主片/从片初始化命令字: 8259A 主片格式: 8259A (从片INT 接主片的IR i ) (4)ICW 4——方式控制初始化命令字: T 7 T 6 T 5 T 4 T 3 D 0 D 7 1 A 0 S 7 S 6 S 5 S 4 S 3 S 2 S 1 S 0 D 0 D 7 1 A 0 0 ID 2 ID 1 ID 0 D 0 D 7 1 A 0 1 A 0

(5)OCW 1——中断屏蔽操作命令字: (6)OCW 2——优先权循环方式和中断结束方式操作字: (7)OCW 3——特殊屏蔽方式和查询方式操作字: M 7 M 6 M 5 M 4 M 3 M 2 M 1 M 0 D 0 D 7 1 A 0 R SL EOI L 2 L 1 L 0 D 0 D 7 0 A 0 X ESMM SMM 1 P RR RIS D 0 D 7 0 A 0

(1)方式选择控制字格式: (2)端口C 置位/复位控制字: 1 D 6 D 5 D 4 D 3 D 2 D 1 D 0 D 0 D 7 D 6 D 5 D 4 D 3 D 2 D 1 D 0 D 0 D 7

(1)模式寄存器格式: (2)控制寄存器格式: (2)状态寄存器格式: DSR SYNDE T FE OE PE TxE RxRDY TxRDY

微机接口第七章6种工作方式

8253A定时计数器的每一个计数通道都有6种可编程选择的工作方式。每一种工作方式不仅与计数初值有关,而且受时钟输入信号CLK和门控GA TE信号的控制,CLK信号确定计数器减1计数的速率,GA TE信号允许/禁止计数器工作或决定计数器的启动。下面分别讨论这些工作方式,并结合波形图说明各种方式的操作过程 1. 方式0—计数结束产生中断方式 方式0被称为计数结束中断方式,工作波形图如图8.4所示。 (1) 计数过程 8253A工作在方式0时,当控制字写入控制字寄存器之后,输出端OUT立即变成低电平。当CPU写入计数初值后的第一个时钟脉冲CLK下降沿出现时,计数初值寄存器CR的值被送到计数执行单元CE中。随后的每一个时钟脉冲CLK下降沿都使计数执行单元CE 的内容减1。当计数执行单元的值减到0时,输出端OUT变成高电平,并一直保持高电平,直到写入新的计数值或重新设置新的工作方式为止。当输出端OUT变成高电平时,可以利用其上升沿作为中断请求信号向CPU发出一次中断请求。 (2) 门控信号的影响 对方式0来说,门控信号GA TE为高电平时,允许计数;门控信号GA TE为低电平时,禁止计数。GA TE的变化不影响OUT的电平。因此,在计数过程中,如果有一段时间GA TE 变成了低电平,后来又恢复为高电平,那么,输出端OUT的低电平持续时间会因此而延长相应的时间。如果在门控信号GA TE处于低电平时,写入计数初值时,下一个CLK脉冲也将初值从初值寄存器移入计数执行单元CE,但不计数。当GA TE变为高电平才开始计数,经过N 个脉冲OUT变成高电平。 (3) 新的计数初值对计数过程的影响 方式0是写一次计数值,计一遍数,计数器不会自动恢复初值重新开始计数,而且在计数过程中改变计数值,则在输入新值后的下一个时钟下降沿按新的计数初值计数。

单反相机内部结构(实物解剖分析图)

单反相机内部结构(实物解剖) 单以结构性上来看,数码单反相机(DSLR)和一般数码相机(DC)最大区别,在于数码单反相机的感光组件前方有设置一个反光镜,而一般数码相机则是直接透过液晶屏幕(LCD)取景。除此之外,DSLR还有哪些特殊设计?以下我们就来介绍数码单反相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吧! 按下数码单反相机的快门前,光线从镜头进入相机内部,透过斜斜的反光板,将那道光向上反射给五棱镜,其作用最终射入观景窗内,而我们便是经由观景窗来观察拍摄物体以及决定构图。相较于一般数码相机的电子观景窗,数码单反相机的光学观景窗更为精确,即便在昏暗的光线条件下也能拍摄出清晰影像,而且色彩也更加真实。 当按下快门时,数码单反相机的反光板向上翻转,位于感光组件前方的快门帘开启,感光组件在感光后透过对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将影像信息储存于记忆卡内,一张数字照片就此产生。反光板是个很特殊的配备,却也阻碍了数码单反相机小型化的发展,这也是数码单反相机无法拥有如同消费机般轻巧便利外型的最重要原因。

反光板升起前/后,数码单反相机工作示意图。

左边为DSLR金属机壳架构图,右边的则是机身透视图。 透过结构透视图和数码单反相机的金属机壳架构图可以看出,数码单反相机是由各式各样的电子和光学零件所组成,为了能更有效地保护这些零件,数码单反相机大多拥有一个轻质金属材质的机身骨架,因此数码单反相机相较一般数码相机更加坚固耐用。 五棱镜 五棱镜和反光板一样,都是数码单反相机特有的零件。五棱镜位于相机的前端,而也正是数位单眼相机前端突起的原因,即便目前市面上的数码单反相机所使用的五棱镜,有着体积上或大或小的差异,但工作方式和原理却仍是相通的。

8253A不同工作方式的实验

实验一、8253A不同工作方式的实验姓名:李尔楠学号:11281008 班级:计科1101 第五组 实验目的 通过了理论的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对所学知识有个直观而生动的了解,通过此次实验可以加深刻的理解8253A定时/计数器的各种工作方式的特点;通过观察实验波形,可直观地了解这几种工作方式的异同。 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分别显示0,2,3几种工作方式下的波形。要求2方式的输出频率为1000Hz,3方式的输出频率为2000Hz,0方式的定时长度为。 本实验使用8253A的定时/计数器2,GATE2通过K1接到+5V或地,CLK2接1MHZ 的时钟脉冲,OUT2接示波器观测输出波形,并在数码管上显示“8253---A”。 实验线路连接

代码分析 2方式 。。。由于灯闪烁速度过快将初值设为00H更有助于观察.Model small .386 CODES SEGMENT DA TA SEGMENT DA TA ENDS ASSUME CS: CODES, DS: DA TA START: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DX, 203H MOV AL, 10110100B OUT DX, AL MOV DX, 202H MOV AL, 0E8H OUT DX, AL MOV AL, 3H OUT DX, AL CODES ENDS

END START 初值=1MHz/1000Hz=1000=3E8H,因此需要高低位,读写顺序命令字选11。计数器2选用10, 方式2选用010,2进制计数。因此命令字为10110100B。203H为命令字入口,202H 为计数器2入口。分两次分别打入高低位。 3方式 由输出频率为2000Hz, 初值T= 1MHz/2000Hz=500=1F4H.。。。由于灯闪烁速度过快将初值设为00H更有助于观察代码如下: .Model small .386 DA TA SEGMENT DA TA ENDS CODES SEGMENT ASSUME CS: CODES, DS: DA TA START: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DX, 203H MOV AL, 10010110B OUT DX, AL MOV DX, 202H MOV AL, 0F4H OUT DX, AL MOV AL, 1H OUT DX, AL MOV AH, 4CH INT 21H CODES ENDS END START 初值=1MHz/2000Hz=500=1F4H,因此需要高低位,读写顺序命令字选11。计数器2选用10, 方式3选用011,2进制计数。因此命令字为10110110B。203H为命令字入口,202H 为计数器2入口。分两次分别打入高低位。 0方式 由定时长=1ms得 初值T C= 1ms * 1MHz = 1000 = 3E8H .Model small .386 DA TA SEGMENT DA TA ENDS CODES SEGMENT

8253的工作方式解析

8253的工作方式 1.方式0 计数结束产生中断 8253用作计数器时一般工作在方式0。所谓计数结束产生中断,是指在计数值减到0时,输出端(OUT)产生的输出信号可作为中断申请信号,要求CPU进行相应的处理。方式0有如下特点: ① 当控制字写进控制字寄存器确定了方式0时,计数器的输出(OUT端口)保持低电平,一直保持到计数值减到0。 ② 计数初值装入计数器之后,在门控GATE信号为高电平时计数器开始减1计数。当计数器减到0时输出端OUT才由低变高,此高电平输出一直保持到该计数器装入新的计数值或再次写入方式0控制字为止。若要使用中断,可以计数到0的输出信号向CPU发出中断请求,申请中断。 ③ GATE为计数控制门,方式0的计数过程可由GATE控制暂停,即GATE=1时,允许计数;GATE=0时,停止计数。GATE 信号的变化不影响输出OUT端口的状态。 ④ 计数过程中,可重新装入计数初值。如果在计数过程中,重新写入某一计数初值,则在写完新计数值后,计数器将从该值重新开始作减1计数。

2.方式1 可编程的单拍负脉冲 可编程的单拍负脉冲又称为单稳态输出方式,简称单稳定时。方式1的特点是: ① CPU写入控制字后,计数器输出OUT端为高电平作为起始电平,在写入计数值后计数器并不开始计数(不管此时GATE 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而要由外部门控GATE脉冲上升沿启动,并在上升沿之后的下一个CLK输入脉冲的下降沿开始计数。 ② GATE上升沿启动计数的同时,使输出OUT变低,每来一个计数脉冲,计数器作减一计数,直到计数减为 0时,OUT 输出端再变为高电平。OUT端输出的单拍负脉冲的宽度为计数初值乘以CLK端脉冲周期。设计数初值为N,则单拍脉冲宽度为N个CLK时钟脉冲周期。 ③ 如果在计数器未减到0时,GATE又来一触发脉冲,则由下一个时钟脉冲开始,计数器将从初始值重新作减1计数。当减至0时,输出端又变为高电平。这样,使输出脉冲宽度延长。 3. 方式2 分频脉冲发生器 方式2是一种具有自动予置计数初值N的脉冲发生器。从OUT

各芯片控制字及操作字格式

附:各芯片控制字及操作字格式 1.8253控制字格式: 2.8259 ICW 及OCW 格式: (1)ICW 1——芯片控制初始化命令字: X X X 1 LTIM SNGL IC 4 D 0 D 7 A 0

(2)ICW 2——设置中断类型号初始化命令字: (3)ICW 3 8259A 主片格式: 8259A (从片INT 接主片的IR (4)ICW 4——方式控制初始化命令字: T 7 T 6 T 5 T 4 T 3 D 0 D 7 1 A 0 S 7 S 6 S 5 S 4 S 3 S 2 S 1 S 0 D 0 D 7 1 A 0 0 ID 2 ID 1 ID 0 D 0 D 7 1 A 0 1 A 0

(5)OCW 1——中断屏蔽操作命令字: (6)OCW 2——优先权循环方式和中断结束方式操作字: (7)OCW 3——特殊屏蔽方式和查询方式操作字: M 7 M 6 M 5 M 4 M 3 M 2 M 1 M D 0 D 7 1 A 0 R SL EOI L 2 L 1 L 0 D 0 D 7 0 A 0 X ESMM SMM 1 P RR RIS D 0 D 7 0 A 0

(1) 方式选择控制字: (2)置位/复位控制字: 1 D 6 D 5 D 4 D 3 D 2 D 1 D 0 D 0 D 7 D 6 D 5 D 4 D 3 D 2 D 1 D 0 D 0 D 7

(1)方式字格式: (2)命令字格式: (3)状态字格式: DSR SYNDET FE OE PE TxE RxRDY TxRD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