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问题意识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问题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55936904.html,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问题意识作者:李玮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6期

传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问题意识不强,在学习中提不出带有个人见解性的问题,甚至有许多学生没有提问的意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和组成部分。

一、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纵观科学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科学进步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思维科学也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创造、发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否提出问题是判断一个人思维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依据。有了问题才会思考,问题是推动思维发展的原动力,是思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大力营造开放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问题意识及形成的意义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好奇、怀疑、困惑、焦虑、矛盾、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来。强烈的问题意识能激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领略到学习的快乐。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问题意识

1.培养学生产生“想问”的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问生答,形式单一,思路限定在教师制定的框架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围着”教师转,教师有“问”,学生才有“答”,而且答案最好跟教师的一致;教师不“问”,学生只乖乖地听,课堂上不能体现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就没了求异思维、求新思维,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被扼杀。导致许多学生不仅不会思考,而且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普遍缺乏问题意识。

2.培养学生养成“爱问”的习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