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体会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体会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体会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体会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临床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接收诊治的56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对患儿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发展,针对性护理患儿出现发热、口腔、皮肤以及心理等问题,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6例患者经针对性护理后,患儿痊愈情况良好,所有患儿全部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度高达964%(54/56)。讨论在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护理中注意对患儿病情变化的

观察,及时对出现的临床现象进行治疗处理,加强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进行护理对提高患儿治愈率有显著效果,对提高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合并脑炎;针对性护理;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5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02-01

手足口病属于儿童传染病,是由肠道病毒导致的疾病,患者年龄大多小于5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粘膜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可并发导致无菌性脑膜脑炎、肺气肿以及心肌炎[1]。导致患儿患病的常见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16型与肠道病毒71型,由于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较快,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儿死亡,所以在临床上除通过及时治疗外,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笔者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之间接收诊治的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组4、5、7、9、10、16型和B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人群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手足口病怎样传播 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被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

左右,并出现丘疹或疱疹,好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有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的“四不像”特征,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点。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丘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 手足口病的危害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在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怎样护理手足口病患儿 对手足口病患儿要加强护理,注意加强营养、休息,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避免日光曝晒时间过长,防止过度疲劳引发机体

抵抗力降低,出现心肌炎、脑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手足口病的预防 1、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 2、手足口病常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发生,因此,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要做好晨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5、该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重症手足口病--完整版

手足口病讲义——含重症(完整版) 病例1:患儿徐俊哲,男,2岁8月个月。于2010年5月以发热二天、手、足、口腔疱疹入院,入院T:38.8度,神清,精神尚可,心肺末闻及异常,入院后给予退热、抗炎抗病毒治疗。入院第二天上午8时查房时见患儿精神萎靡,肢冷汗出,肢体抖动,皮肤花纹,脑膜刺激征(+),立即查ECG 提示HR147次/分,WBC13.4*109/L,GLU6.65mmol/L,心肌酶谱增高,考虑手足口病重症,经市专家会诊后专人专车送入随州中心医院,于第二天凌晨死亡。 问:从这个病例中你对手足口病有些什么直观了解?能获得什么经验教训?重症手足口的早期诊断指证是什么?重症手足口病如何转诊? 病例二:患儿,男,1岁9个月,以“发热皮疹2天,伴呼吸困难1小时”为主诉由乡卫生院转入省手足口病重症定点医院。入院查体:T 38℃,HR 216/min,R 44次/min,BP 158/104mmHg。神志清,烦躁不安,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迟钝。可见呼吸三凹症,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音低钝,四肢末梢发凉,双掌心及臀部可见数个疱疹。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21.7x109,N 76.3,L 17.5,M 6.2 血糖:18.6mmol/L,胸部X线:肺水肿,血气:PH 7.25,PaO265mmHg,PaCO2 55mmHg,SaO292%,BE -7mmol/L 入院诊断:手足口病重症并肺水肿

问:重症手足口的诊断、分期及治疗? 近年来,手足口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报道也越来越多,这都引起了广大家长及医务工作者对于手足口病的关注,这里我就手足口病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一:疾病概述 (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急性传染病。以口腔溃疡性损伤和皮肤斑丘疹为特征性病变。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干脑炎、闹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重症病例大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2)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形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通常感染一周后传染性最强。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形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各型间无交叉免疫。 (3)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 A组16、4、5、7、9、10 型, B组2、5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其中以EV 71及Cox Al6型最为

手足口病护理常规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手足口病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护理措施】 1、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

手足口病护理查房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病因 有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1.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2)呼吸系统表现并发肺水肿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并发心肌炎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 王素华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王素华 发表时间:2018-11-21T11:23:16.057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作者:王素华[导读] 目的:观察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小儿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湖南郴州永兴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南郴州 423300 【摘要】目的:观察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小儿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8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与分析组,参照组患儿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分析组患儿则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临床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分析组患儿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且各项指标 优于参照组患儿,具体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同时患有手足口病以及脑炎的患儿护理工作,选择循证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脑炎;循证护理;手足口病;小儿;效果;合并 在临床儿科疾病中,手足口病十分常见,患儿的主要病变症状表现为口部疼痛、厌食、疱疹以及低热等[1]。手足口病患儿多因肠道病毒或者柯萨奇病毒感染发病,主要发病群体集中在5岁以下患儿,绝大多数患儿病情可以自愈,但是仍有部分患儿病情会出现恶化,情况严重的患儿甚至会死亡[2]。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如果无法及时得到控制,患儿的神经系统就会受到损伤,并且合并有脑炎症状,这对于患儿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3]。我院针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分别选择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模式,现根据实验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5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中选择58例合并脑炎患儿进行研究,本次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且征得患儿家属同意。患儿纳入标准为:符合手足口病与脑炎诊断标准、一般资料完整、入院时体温超过39℃、有家属监护。我院将如下对象排除;意识障碍患儿、精神功能紊乱患儿、肝肾功能不全患儿、疱疹性咽颊炎患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心肺疾病患儿、个人资料不全患儿。将其随机均分成参照组与分析组,每组各29例对象。参照组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13例,患儿年龄4个月—5岁;分析组患儿中男性15例,女性为14例,年龄为5个月—5岁,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对比后无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做好相应的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对患儿生命体征与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并且严格观察其体温变化,对其用药进行指导,还要为其创造较为舒适的病房环境等。分析组患儿则接受循证护理干预,主要方法如下:护理人员与护士长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提出循证问题,对患儿的实际情况与病变程度进行评估分析,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小组成员需要依据提出的问题查找相应的参考文献与临床研究资料,收集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相关理论依据,进而获得循证依据[4]。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相应的循证支持,做好患儿的早期护理干预,严格进行监测,对患儿实施物理降温等。如果患儿出现呕吐、精神萎靡等状态改变,护理人员需及时告知医生。护理人员会对患儿家属开展健康宣教,将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原因以及可能出现的症状、恶化情况等告知对方,让患儿家属不要过于紧张,而是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护理人员保证患儿病房环境的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合理控制温度与湿度,做好患儿的保护隔离。患儿进食后,护理人员需及时清洁患儿口腔,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易于消化与清淡饮食,并定期更换患儿被褥等。此外,护理人员需保证患儿指甲不过长,以免抓伤皮肤等[5]。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根据患儿相关症状好转程度分为无效、有效以及显效,患儿护理干预总有效为有效+显效。无效:患儿各项症状无任何改善,部分患儿甚至出现病情加重情况,引发重症脑膜炎等;有效:患儿体温在72h内恢复正常,相关症状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得到较好控制;显效: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后48h内体温正常,相关症状基本消失,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此外,针对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包括退热时间、呕吐停止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需接受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患儿计数资料表示为n(%),接受X2检验,计量质量则表示为(),接受t值验算。若数据对比后显示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护理效果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分析n(%)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考试试卷(答案)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考试试卷 科(所)姓名 一、选择题(30分) 1、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手足口病在须申报疾病(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中居第位()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起,将手足口病列为类传染病管理。() A. 甲 B. 乙 C. 丙 D. 特级 3、目前引起国内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A.EV72和Cox A16 B.EV 71和Cox A16 C.埃可病毒D.Cox A4 4、柯萨奇病毒A 组16型(COXA16)属于:() A呼吸道病毒B逆转录病毒C虫媒病毒D肠道病毒 5、肠道病毒71型的核酸为下列哪种类型:() A 单股负链RNA B单股正链RNA C双链RNA D单链DNA 6、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出现的肺水肿属于() A. 心源性肺水肿 B. 肾源性肺水肿 C. 神经源性肺水肿 D. 高原性肺水肿 7、重症EV71感染者,病变主要累犯的人体系统为() 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 神经系统 D. 循环系统 8、关于手足口病的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常伴口痛 B.可伴发热 C.皮疹表现斑丘疹或疱疹 D.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9、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加上以下并发症一项以上者可诊断重症手足口病,除了:() A. 脑炎; B.心肌炎; C.肾炎; D.肺水肿 10、手足口病病人应用“米力农”以下哪项描写正确() A.该药物具有正性肌力及血管扩张作用

B.能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但可增加心率及心肌氧耗量 C.米力农主要对慢性心衰有较好效果 D.小儿用量静脉首次剂量 2.5-5.0µg/kg,10min后以0.25~ 0.5µg/kg.min静脉维持 11、下列哪个消毒方法对肠道病毒无效:() A.含氯和含碘消毒液 B.煮沸消毒 C.阳光下曝晒 D.5%来苏儿消毒液 12、手足口病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我们保持室内空气卫生的首选方法应该是: () A.开窗通风换气 B.紫外线照射 C.过氧乙酸喷雾 D.臭氧消毒 13、Chong等分析新加坡暴发流行手足口病病例时发现以下哪个因素不是死亡病例预测因素?() A心动过速B、高血压C、神经系统异常D、口腔溃疡 14、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重要危险因素不包括()A高血糖B、高血压C、白细胞升高D、急性弛缓性瘫痪 15、EV71感染最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是:()A肺炎B胸腔积液C神经源性肺水肿D心源性肺水肿。 二、填空题(30分) 1、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引起的传染病,以引起者最为严重。 2、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主要通过传播。 3、手足口病属于中医的范畴。 4、典型手足口病主要表现是、、、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 5、用于手足口病病毒分离的标本包括。 6、手足口病严重者白细胞总数,其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与预后密切相关。 7、手足口病的皮疹具有四不特征,是指、、、。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综合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综合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60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以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实验组的退热、皮疹消退、神经症状消失、意识恢复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可促进患儿早期康复,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脑炎;综合护理;效果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EV71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之一,资料显示,其发生率已高达14.3%~35.1%[1]。本病以手、足、口腔斑丘疹、疱疹等为主要特征,多数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患儿转为重症,并伴发严重的脑水肿、脑炎、神经麻痹等,危及患儿生命安全。目前,临床认为,有效的抗病毒处理与积极的护理干预为提高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预后的有效方式[2]。本文对在本院治疗的30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均满足相关诊断标准,患儿表现为发热(38~40℃)、疱疹、嗜睡、呕吐、呼吸加快、全身无力、肢体抽搐等。以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年龄( 2.38±0.32)岁;病程1~13 d,平均病程(5.25±1.12)d;实验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个月~6岁,平均年龄(2.44±0.30)岁;病程1~12 d,平均病程(5.32±1.07)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保持患儿绝对卧床、为患儿补充电解质、向家长宣教、定期病房消毒等。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成立综合护理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责任护士及护士担任组员,根据患儿情况查阅资料,获得可靠的护理支持数据,从而制定综合护理干预计划,并定时讨论纠正,具体护理措施为:①消毒隔离:每日对病房行2次紫外线照射消毒,并对病房床栏、门把手、床头柜及地面行消毒液擦拭,减少陪护人员,所有人员均勤洗手,严格执行消毒杀菌制度。 ②病情观察: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每小时监测1次,如发现发热,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③对症护理:保持患儿卫生,衣被清洁,及时为患儿剪短指甲,避免抓破皮疹,皮肤破溃处使用抗生素软膏;为患儿提供清淡、质软及易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④心理护理:患儿对医院存在恐惧感,护士应多陪

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急救和护理

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急救和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通过对23例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急救,探讨手足口病危重症的抢救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21日至5月24日以来收治的23例手足口病危重患儿的治疗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抢救的23例患儿危重病例17例,死亡3例,放弃1例,仍在治疗2例。结论手足口病危重患儿经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手足口病;危重症;急救;护理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多发于5岁以下幼儿,主要病原菌是柯萨奇病毒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以手、足、口腔部位出现疱疹或水疱为特征,重者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引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肺水肿。有文献报道HFMD流行时伴随较高的死亡率[1]。2008年4月21日至5月24日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危重患儿23例,经积极抢救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23例,年龄5个月~3岁,女6例,男17例,发病时间为3~5天,机械通气14例,机械通气天数1~20天。 1.2 临床表现患儿有持续高热、肛温39 ℃~40 ℃,昏迷、抽搐、口吐白沫,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绀,呼吸急促或不规则,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减弱或消失。 2 急救和护理 2.1 做好急救的各项准备工作(1)物品:每个床单元基本配置:监护仪;吸引装置、给氧装置、多功能插座;输液泵两台,注射泵两台,呼吸机一台,简易呼吸器一个;床头柜用物;电极片、吸氧管、吸痰管、约束带。另备小儿喉镜两副,气管插管用物,除颤仪,心电图机,眼底镜,亚低温治疗仪,冰帽等。(2)药物:镇痛、镇静、激素类、止血剂、血管活性药物和常用抢救药。 2.2 外观预测指标在护理方面的重要性本组EV71感染危重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变化快,临床物理检查是预测病情的主要手段,血压、脉搏常用于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脉氧监测血氧饱和度,反映呼吸功能,且患儿多存在四肢末梢循环差,手足发冷表现明显。应尽早筛选出患儿病情加剧的发生,缩短患者与抢救的时间差。 2.3 抢救措施(1)氧疗;(2)大剂量激素冲击;(3)丙球使用;(4)抗病毒;(5)改善末梢循环(多巴胺,654-2 );(6)脱水降颅压;(7)危重患儿CPR机械通气。 2.4 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儿情况给予吸氧吸痰,有14例患儿紧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持续正压机械通气,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发病率为37.01/10万~205.06/10万,近年报告病死率在6.46/10万~51.00/10万之间。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有效推进手足口病诊疗工作,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新进展制定本指南。《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同时废止。 一、病原学 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近年部分地区CV-A6、CV-A10有增多趋势。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二)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三)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一)发病机制 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其中EV-A71和CV-A16的主要病毒受体为人类清道夫受体B2 (Human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2,SCARB2)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等。病毒和受体结合后经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浆内脱衣壳、转录、组装成病毒颗粒。肠道病毒主要在扁桃体、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结大量复制后释放入血液,可进一步播散到皮肤及黏膜、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肝脏、胰脏、肾上腺等,引起相应组织和器官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少数病例因神经系统受累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及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要点与护理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要点与护理 【摘要】目的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要点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共收治的11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对其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并给予精心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116例患儿中,7例抢救无效死亡(均因送我科就治时间晚所致),109例对症处理后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手足口病患儿,对其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并给予精心护理,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观察;护理 手足口病在儿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有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发热等、呕吐、精神萎靡等,严重时可出现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1]。因此,对患儿病情的早期观察及护理至关重要。我院对本次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了严密观察,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作如下具体报告。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行实验室肠道病毒确诊。116例患儿中,男性70例,女性46例;年龄范围0.6~5岁,平均年龄2.8±0.2岁,发病时间2~4.5d,平均3.2±0.3d。 1.2观察及护理措施 1.2.1病情观察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特别是重症者,应注意观察其病症,做到早期识别。一般来说,3岁以下患儿会出现以下症状:①高热持续不退;②呼吸、心率加快;③精神萎靡、呕吐、肢体抖动、无力;④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⑤出冷汗或末梢循环不良等[2]。这类型患儿极可能在短期内转变为重症病例,故必须24小时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并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以便开展救治工作。若重症患儿存在年龄小、食欲差、持续发热、肢体抖动等情况,提示可能合并神经系统损伤,必须及时进行恰当处理[3]。 1.2.2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对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对其进行持续性的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并注意结合患儿年龄与病情设定相应的报警参数。另外,还应定期对患儿进行血常规、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等检测。 1.2.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手足口护理常规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基A-16病毒引起的手足部皮肤及口腔粘膜的疱疹疾患。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儿童多见。其临床特征为前驱症状有低热、困倦、淋巴结肿大,随后在手掌、足底和口腔粘膜发生散在性的水疱、丘疹或斑疹,数量不等。口腔损害表现为唇、颊、舌、腭等处起很多小水疱,并迅速形成溃疡。 【诊断】 1.流行病学注意当地流行情况,病前1周内有无接触史。 2.病史注意发热、有无拒食、流涎、口腔疼痛、呕吐、腹泻,注意皮疹出现部位和演变,有无脑膜炎、脑炎及心肌炎症状。 3.体检注意手、足、臀及其他体表部位有无斑丘疹及疱疹,形状及大小,周围有无红晕及化脓感染。注意唇、口腔粘膜有无红斑、疱疹及溃疡。有无局部淋巴结肿大。 4.检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咽拭子培养。疱疹如有继发感染,必要时取其内容物送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咽拭子病毒分离;疱疹液以标记抗体染色检测病毒特异抗原,或PCR 技术检测病毒RNA。如有神经系症状应作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病毒RNA。必要时取血清检测病毒抗体。 5.特殊检查疑有心肌炎者检查心电图。 【治疗】 1.一般治疗服用维生素B1、B2、C。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口腔溃疡以溃疡散或锡类散涂布患处,疼痛甚者局部涂以2%利多卡因或3%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呕吐或难以进食者适当静脉补液。 2.伴发症的治疗伴发脑膜脑炎者,早期可试用病毒唑治疗;有心肌炎者按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参见第十二篇第二章)。 3.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可用复方板蓝根合剂(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连翘、木通、竹叶)。 附:接触者处理:医学观察1周,每日测体温,检查口腔及皮肤,疑有发病及时隔离治疗。 【护理】 1.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按呼吸道、消化道及接触隔离。 3.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防止疱疹继发感染。 4.给予温流食,减轻口腔刺激。 【治愈出院标准】 自发病日起隔离1周,体温正常,皮疹消退、疱疹结痂,口腔溃疡痊愈,并发症基本治愈。 护理体会 1、消毒隔离消毒期1周,手足口病以皮肤、粘膜特别是口腔粘膜损害为重,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应尽量穿软底鞋,少活动,减轻皮疹破损,凡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应用消毒液擦手,听诊器经初步消毒后放入熏箱。 2、皮肤护理以外用药为主,擦药前清洗局部,然后用呋芦水擦患处,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用药五天,擦药期间嘱患者勿洗澡,第6天用温水擦澡,慎防损伤皮肤及水疱。勤剪指甲,嘱患者不要抓挠皮肤和水疱,以免引起疼痛和继发感染。 3、口腔护理病人因口腔溃疡、疼痛、张口困难,可用吸管给予朵贝氏液漱口,每两小时一次,然后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擦拭,拭去坏死组织,再涂以锡类散,以促进溃疡愈合。口腔涂药后,嘱病人闭口十分钟,不可马上漱口及饮水、进食,以保证疗效,避免用刺激性、腐蚀性溶液漱口。口唇溃疡用红霉素软膏涂布,以防止感染并软化结痂,减轻疼痛。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手足口病作为一种以皮疹和发热为主要特征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婴幼儿是其主要的发病主体,如何做好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是否出现重复感染的可能。本文通过探讨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 标签:手足口病;患儿;护理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皮疹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在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者病症轻微,少数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因此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严密隔离,做好皮肤、口腔、心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尤为重要[1]。本文抽取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在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现对其进行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1999年6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我院共收治的30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抽取120例,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10个月~13岁,平均7.6岁,潜伏期为4~5个月,病程6~23d。在120例患者中,66例患儿首发症状为发热,体温37.5~39.3℃,平均38.1℃;49例患儿首发症状为皮疹,主要发生在手、足、口腔等部位,手足部皮疹1~3mm,压之不退色,口腔粘膜皮疹多在软腭、硬腭、颊粘膜上,为红色丘疹并伴有溃疡,初期有咽部出血,口腔内出现1~6mm的粘膜疱疹,边缘充血;5例患儿入院时抽搐。本组患儿在入院后1~2d 均出现病情加重,患儿在经过严格消毒隔离、陪护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和心理疏导等措施后均康复出院。 1.2 病程特点 本组120例患儿在病程方面的特点是:①起病急,进展快,病症重:本组患儿病程进展迅速,66例患儿首发症状为发热,经过对症处理后无明显效果,1~3d后出现皮疹,继而伴精神萎靡,嗜睡表现,49例首发症状为皮疹,1~3d后发热,体温37.5~38.8℃,其中5例患儿发病2d后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②120例患儿在发病1~2d后在手、口腔均有皮疹,范围广,所有皮疹在1~2d后破溃,形成表面覆盖黄色假膜的小溃疡,边缘充血,退热后2~3d 皮疹消退;③累及多个器官:5例首发症状为发热的患儿,入院3小时后出现恶心厌食、精神萎靡、嗜睡、抽搐、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吐出粉红色泡沫样痰,判断可能累及心、肺、脑及消化道;④合作性差:由于患儿年龄小,身心发育未成熟,发病急,病情重和进到医院的陌生环境,缺乏适应能力,有依赖性,合作性差;⑤静脉穿刺困难:由于手足部布满皮疹和皮疹破溃成溃疡,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加之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增加了静脉保护的难度;⑥传染性强: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学检查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感染或柯萨奇病毒感染,本病传

重症手足口患儿的临床护理与体会

重症手足口患儿的临床护理与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重点及特点。方法:回顾本院收住的101例重症手足口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护理要点。结果:101例患儿中1例死亡其他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重症手足口患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执行医嘱,积极配合抢救,做好全面消毒隔离及全面细致的护理是治愈的关键。 标签:重症手足口病;护理;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4年4月21日至6月30日我科共收治手足口病病人101例,其中:男57例,女44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9岁1个月,其中高发年龄为1~3岁72例。临床诊断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1.2 治疗原则对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治疗主要通过静脉输注抗病毒药物及重组人干扰素氧气雾化抗病毒治疗、适量剂量的激素及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对症治疗及营养支持。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患儿因疾病及对住院环境不熟悉,易产生紧张、恐惧、烦躁或哭闹不安等情绪,予1个家属陪伴,同时医护人员以关心、和蔼的态度,鼓励、表扬的方法关爱患儿,消除患儿紧张、恐惧心理,达到稳定情绪,配合各种治疗,争取疾病早日康复的目的。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积极接待家属,介绍住院环境及医院的相关制度,针对不同民族和文化程度的家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沟通,让他们充分了解疾病的过程及患儿的病情[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家属的信任与配合。 2.2 发热护理 住院患儿中83例有发热。采取的护理措施:保持室温24°以下;嘱患儿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给患儿穿宽松的衣服。体温37.5 ℃~38.5℃的患儿可予物理降温,38.5 ℃以上的患儿遵医嘱予药物降温,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要做好预防措施。患儿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对于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要随时测量并记录。 2.3 皮疹护理 有皮疹的患儿,予保持皮肤清洁,穿着柔软、宽松的棉质衣裤。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戴棉质手套,避免患儿抓破皮疹引起继发感染;臀部有皮疹的患儿要勤换尿布,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指导家属给患儿洗澡时动作轻柔,禁用碱性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通海口中心卫生院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测试题 单位:通海口中心卫生院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手足口病是由引起的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2、能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是、、、。 3、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和最常见。 4、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和。 5、潜伏期一般是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6、手足口病的皮疹具有四不特征,是指、、、。 二、选择题 1、下面哪种病毒不能引起手足口病?() A、小RNA病毒科 B、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 C、埃可病毒 D、痢疾杆菌 2、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于几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3、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下面哪项不是?() A、病人 B、隐性感染者 C、健康携带者 D、牲畜 4、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出现的肺水肿属于() A. 心源性肺水肿; B. 肾源性肺水肿 C. 神经源性肺水肿; D. 高原性肺水肿 5、手足口病属于《传染病防治法》中的哪类传染病?() A、不属于法定传染病 B、甲类 C、乙类 D、丙类 6、关于手足口病的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常伴口痛 B.可伴发热 C.皮疹表现斑丘疹或疱疹 D.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三、判断题 1、手足口病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多发于5岁以下幼儿。() 2、手足口病是以冬季发病较为多见。() 3、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 4、手足口病病程不长,一般为2-5天。() 5、手足口病潜伏期为7-10天,伴有38度左右的发热。() 6、手足口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等四个部位。() 7、手足口病并发无菌性脑膜脑炎时,中枢神经系统不存在广泛的血管周围和实质细胞炎症。() 8、严重手足口病伴脑炎患儿脑脊液白细胞增多,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含量下降。() 9、严重手足口病中晚期胸片可出现双肺大片浸润影及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进一步发展为双侧对称性非心源性肺水肿。() 四、简答题 1、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什么?(9分) 2、手足口病主要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9分) 3、为预防手足口病应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10分)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32例临床分析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3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26T11:42:53.3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下第8期作者:蒋红梅杜清邓超曾明全陈红张玲[导读] 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病情凶险,早发现,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重症医学科成都 610061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临床特征,探讨其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014年11月~2017年12月我科诊断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32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以精神萎靡(100%)、意识障碍(75%)、频繁惊跳(100%)、四肢抖动(50%)多见。32例行咽拭子鉴定,检出肠道病毒7l型26例(81.25%)。32例均予有创机械通气,静脉人免疫球蛋白短程冲击,糖皮质激素冲击等治疗,29例治愈(90.6%)且均无后遗症发生,3例死亡(9.4%)。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病情凶险,早发现,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关键词】重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病情特点;预后 Clinical analysis of 32 cases of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encephalitis Jiang Hongmei,Du Qing,Deng Chao,Zeng Mingquan,Chen Hong,Zhang Ling.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 Of Chengdu,Chengdu 61006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encephalitis were analyzed and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and prognosis were discussed.Methods: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laboratory examination,treatment and return of 32 children with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encephalitis diagnos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Nov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Mental malaise(100%),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75%),frequent startle(100%)and limb shake(50%)were common in 32 patients. 32 cases of enterovirus type 7l (81.25%)were identified by pharyngeal swab. All 32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ntravenous human immunoglobulin short-course shock,glucocorticoid shock,etc. 29 cases were cured(90.6%)without sequelae,and 3 cases died (9.4%).Conclusion:Severe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encephalitis is dangerous,early detection,timely treatment is crucial. [Key words] Severe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with encephalitis;Characteristics of illness;The prognosis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儿临床症状轻微,表现发热,手掌、足底、肛周皮肤及口腔黏膜出现皮疹,少数患儿可并发严重的中枢神经损害,预后不良,甚至死亡。为提高临床医师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认识水平,现将我科诊断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3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4年11月~2017年12月我科诊断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3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8月-3岁1月。重症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1]。病毒性脑炎诊断参照《小儿内科学》关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2]。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2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典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2结果 32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见表1。 表1 32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 3治疗及预后 32例均予有创机械通气,静脉人免疫球蛋白短程冲击,糖皮质激素冲击等治疗,29例治愈(90.6%)且均无后遗症发生,3例死亡(9.4%)。 4讨论 手足口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等,但以柯萨奇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EV71是一种高度嗜神经性病毒,易侵犯脑干部位,EV71损伤神经系统后,使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等物质失衡,随即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伤后综合征,如:神经源性肺水肿、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3]。 积极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十分重要。本文搜集病例中,EV71感染居多,合并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常见,患儿表现为精神萎靡,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睡及昏迷居多),病程中均有频繁惊跳、四肢抖动表现,脑脊液压力升高不常见,脑脊液性质异常符合病毒性感染特点。一旦有上述异常表现患儿需要高度警惕。 手足口病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以综合治疗为主:(1)脑脊液压力升高患儿给予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必要时加用呋塞米,减轻脑水肿和高颅压对机体的危害。但需注意电解质、低颅压的可能。(2)及早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机体免疫反应,减少炎性渗出,降低微血管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但需注意血糖监测,并注意防止胃溃疡和继发细菌感染可能。(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可有效地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并可中和肠道病毒,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确切。(4)意识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