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核时代的阿姆达尔定律

多核时代的阿姆达尔定律

多核时代的阿姆达尔定律
多核时代的阿姆达尔定律

世界著名效应/定律/法则

世界著名效应/定律/法则 150定律(Rule Of 150) 罗宾·丹巴是一名人类学家,他研究了各种不同形态的原始社会,并发现在那些村落中的人。大约都在 150 名左右,人们把他的研究理论称之为" 150 人定律"。现在我们许多人都远离村庄生活,但是却没有脱离这个概念:罗宾让一些居住在大都市的人们列出一张与其交往的所有人的名单,结果他们名单上的人数大约都在150名。 一些其他对经济和军事团体的研究显示,人们在多出这一数字的团体中合作的效率会有所降低,人数太多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这一理论也显示出,当个体的生活圈子过于狭小时就会感到孤独。作为个体我们需要他人的协助来发挥潜能。 150定律还告诉每一人身后,大致有150名亲朋好友。如果您赢得了一个人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1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个人,也就意味着得罪了150 个人。在求职过程中,接触不同的人,赢得对方的好感,从而快速积累人脉资源,扩大人脉关系网。 手表定律(Watch Law) 又称为两只手表定律、矛盾选择定律。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带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 1,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这件事情无法完成; 2,对于一个人,也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 3,而对于一个企业,更是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法发展。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

自然法则之三大定律

自然法则之三大定律 自然法则 自然法则是无所在无所不在,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统御宇宙一切万有的隐性秩序。 其作用范围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覆盖一切的时空界域:无始无终,无边无际。 它是宇宙的驱动程式、宇宙的运行规律、宇宙的游戏规则。 它界定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内在联系与互动关系。 它界定了”力”的关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自然法则的三大定律: 吸引定律Law of Attraction 自主创造定律Law of Deliberate Creation放任自流定律Law of Allowing 自然法则的三大本质: 一切的本质都是能量Everything is about energy 一切的本质都是振动Everything is about vibration 一切的本质都是吸引定律在运动Everything is about Law of Attraction 创造定律 创造定律说:你会得到你所聚焦的,不管你要还是不要!不管你是否察觉这聚焦的过程!我们的意念本身是能量,能够召唤能量,并且启动能量的循环。 当我们聚焦在一样东西(某种想法,某个人,某件事,某项物),我们的心灵就会与之产生共振。根据吸引定律,同频共振同质相吸,于是我们与我们所聚焦的,开始互相吸引,彼此往对方互相靠拢在一起。 所以,如果你聚焦在你想要的财富、健康、爱情,你会得到;如果你聚焦在你所不要的贫困、疾病、孤单,你也会得到! 绝大部分的人所要的得不到,不要的却恰恰得到了,正是因为他们聚焦在自己不要的,多过聚焦在自己想要的,却浑然不觉。 吸引定律是独立存在的,不因为你的不了解、不认同、不留意而转移。所以,就算你不知道它的存在,它依然坚稳一贯的作用到你的身上去,你依然受其影响! 当你有意识地选择你所想的,你所聚焦的,则你就是一个自主创造者。你创造一切你想要的经验,没有意外。你是一个顺心自主,心想事成的魔法师,你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能够作主。你会得到你所要的,而避开一切你所不要的。 当你总是被动地任由外在的世界牵动你的思绪,无意识地想东想西,则你就是一个默许创造者。你创造你要的经验,你也创造你所不要的经验,人生显得很随机起伏。你要的经验有一些,你不要的经验也有一些,而你对这一切似乎无可奈何,束手无策,毫无办法。 放任定律 放任定律说:如果我要享有自己的自由,我就必须放任别人享有他们自己的自由。 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吸引定律,他就无法相信创造定律;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创造定律,他就不可能相信放任定律。每一个定律是下一个定律的基础。 每一个人创造自己的实相,没有任何人能够未经邀请而擅自闯入他人的经验造案,没有任何人能够强塞不要的经验给另一个人。 吸引定律与创造定律明定了:你所想的就是你所创造的,一切都是还归己身的,一切都是“包含性的”而不是“排他性的”,任何你所聚焦的都会被你的磁场包含进来。 所以,如果你放任别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其实你就是放任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你放任别人自由选择他们所要的,你就是放任自己自由选择自己所要的。 反过来说,当你不能够放任别人,你同时也失去自己的自由了!因为,

影响世界的100个经典管理定律

影响世界的100个经典管理定律 (2013-08-13 20:07:19) 转载▼ 分类:自我管理 影响世界的100个经典管理定律 一、管人用人育人留人之道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如何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则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发展的关键。 ·1.奥格尔维定律:善用比我们自己更优秀的人 ·2.光环效应:全面正确地认识人才 ·3.不值得定律: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 ·4.蘑菇管理定律: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 ·5.贝尔效应: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6.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 ·7.首因效应:避免凭印象用人 ·8.格雷欣法则:避免一般人才驱逐优秀人才 ·9.雷尼尔效应:以亲和的文化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 ·10.适才适所法则:将恰当的人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11.特雷默定律:企业里没有无用的人才 ·12.乔布斯法则:网罗一流人才 ·13.大荣法则:企业生存的最大课题就是培养人才 ·14.海潮效应: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 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27.罗森塔尔效应:满怀期望的激励 ·28.彼得原理:晋升是最糟糕的激励措施 ·29.保龄球效应:赞赏与批评的差异 ·30.末位淘汰法则:通过竞争淘汰来发挥人的极限能力 ·31.默菲定律: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 ·32.垃圾桶理论:有效解决员工办事拖沓作风 ·33.比马龙效应:如何在“加压”中实现激励 ·34.横山法则:激励员工自发地工作 ·35.肥皂水的效应:将批评夹在赞美中 ·36.威尔逊法则:身教重于言教 ·37.麦克莱兰定律:让员工有参加决策的权力 ·38.蓝柏格定理:为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 ·39.赫勒法则:有效监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0.激励倍增法则:利用赞美激励员工 ·41.倒金字塔管理法则:赋予员工权利 ·42.古狄逊定理:不做一个被累坏的主管 四、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CPU的发展趋势

CPU的发展趋势 1. 技术发展趋势 (1)工艺的影响。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高性能微处理器基本上都是按照著名的摩尔定律在发展。根据世界半导体行业共同制订的2003年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及其2004年更新,未来15年集成电路仍将按摩尔定律持续高速发展。预测到2010年,高性能CPU 芯片上可集成的晶体管数将超过20亿个(到2018年超过140亿个)[4]。半导体技术的这些进步,为处理器的设计者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无论是晶体管的数量和种类)来实现更高性能的芯片,从而有可能在单个芯片上创造更复杂和更灵活的系统。 随着晶体管集成度的越来越高、频率和计算速度的越来越快,芯片的功耗问题、晶体管的封装、芯片的蚀刻等越来越难以处理。这些因素使得摩尔定律本身的发展及其对处理器的影响发生了一些深刻的变化。 首先,根据上述的路线图,摩尔定律指出的发展趋势已经变缓,由原来的1.5年一代变为2-3年一代。除了技术本身的难度增加以外,集成电路生产线更新换代的成本越来越昂贵,生产厂家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收回生产线成本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处理器主频正在和摩尔定律分道扬镳。摩尔定律本质上是晶体管的尺寸以及晶体管的翻转速度的变化的定律,但由于商业的原因,摩尔定律同时被赋予每1.5年主频提高一倍的含义[4,5,6]。事实

上过去每代微处理器主频是上代产品的两倍中,其中只有1.4倍来源于器件的按比例缩小,另外1.4倍来源于结构的优化,即流水级中逻辑门数目的减少。但目前的高主频处理器中,指令流水线的划分已经很细,很难再细分。例如,Pentium IV的20级流水线中有两级只进行数据的传输,没有进行任何有用的运算。另外,集成度的提高意味着线宽变窄,信号在片内传输单位距离所需的延迟也相应增大,连线延迟而不是晶体管翻转速度将越来越主导处理器的主频。功耗和散热问题也给进一步提高处理器主频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因此,摩尔定律将恢复其作为关于晶体管尺寸及其翻转速度的本来面目,摩尔定律中关于处理器主频部分将逐渐失效。 此外,虽然集成度的提高为处理器的设计者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来实现更高性能的芯片,但处理器复杂度的增加将大大增加设计周期和设计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芯片设计越来越强调结构的层次化、功能部件的模块化和分布化,即每个功能部件都相对地简单,部件内部尽可能保持通信的局部性。 (2)结构的影响。在计算机过去60年的发展历程中,工艺技术的发展和结构的进步相得益彰,推动着计算机功能和性能的不断提高。工艺技术的发展给结构的进步提供了基础,而结构的进步不仅给工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同时也是工艺技术发展的动力[3]。 在过去60年的发展历程中,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每20年左右就出现一个较大突破,已经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复杂到简单,又由简

自然法则:吸引、创造、放任三大定律

自然法则是什么?(转载) 自然法则是无所在无所不在,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统御宇宙一切万有的隐性秩序。其作用范围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覆盖一切的时空界域: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它是宇宙的驱动程式、宇宙的运行规律、宇宙的游戏规则。 它界定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内在联系与互动关系。 它界定了”力”的关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自然法则的三大定律: 吸引定律Law of Attraction 自主创造定律Law of Deliberate Creation 放任自流定律Law of Allowing 自然法则的三大本质: 一切的本质都是能量 Everything is about energy 一切的本质都是振动 Everything is about vibration 一切的本质都是吸引定律在运动 Everything is about Law of Attraction

信念没有对错,同频吸引-创造实相的信念(转载) 这个宇宙,并不是一个你对我错,或我对你错的二分世界,只能二选一。 因为吸引定律让每一个人都是”对”的。 你相信什么,你就会创造什么;你创造什么,你就会看见什么;你看见什么,就会回过头来证明自己原先的想法是”对”的…… 你的信念总是自我证明的,你所不相信的总是自我证伪的。 你的信念总是创造实相(事实)回过头来支撑自己,自己是对的。 吸引定律说:同频共振,同质相吸。 创造定律说:你得到你所聚焦的。 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想法形成不同的信念,不同的信念创造不同的实相,不同的实相都各自回过头来证明自己原先的想法是对的。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各执一辞,言之凿凿地向别人强调:”我说的是真的,我是有事实依据的,我是有统计数据的……我是有证据的!”。 其实,在吸引定律之下,每个人都是对的,因为每个人都能够找到事实依据支撑自己的想法。 其实,我的对不会使你变成错,你的对也不会使我变成错。 因为,我们各自创造不同的实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吸引定律底下,宇宙可以同时容纳不同并且互相矛盾的实相并存并行! 吸引定律让我们每个人,住在同一个地球上,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这就是吸引定律在玩的把戏。 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如此……

帕金森定律、墨菲法则、彼得原理-20世界三大发现

“墨菲法则”、“帕金森定理”和“彼得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Law)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源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的标题。 帕金森定律常常被人们转载传诵,用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帕金森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1]帕金森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2]具体定律 定律一 冗员增加原理:官员数量增加与工作量并无关系,而是由两个源动因 帕金森定律中反映的官僚主义现象[7] 造成的。每一个官员都希望增加部属而不是对手(如“投票”);官员们彼此为对方制造工作(如行政审批,工商、税务、审计、公安,既得利益驱使)。[8] 定律二

中间派决定原理:中间派是指对决定的内容不十分清楚的、意志薄弱、耳朵不大灵光的人,他们在组织的“票决制”议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争取中间派的支持,双方颇费心机进行争取,特别是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所以,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中间派成了主角。 [8] 定律三 鸡毛蒜皮定律:大部分官员由不懂得百万、千万元而只懂得千元的人组成,以至于讨论各种财政议案所费的时间与涉及的金额呈反比,即涉及的金额越大,讨论的时间越短,反之时间则越长,越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越花费很多时间。[8] 定律四 无效率系数:由于复杂的利益关系,决策性委员会多的非必要成员愈来愈多,以至于会议开始变质,变得效率低下。于是,不得不在委员会重新设立核心决策委员会或核心决策团体。[9] 定律五 认识遴选庸才:人们设计了许多的认识遴选方法,但大部分测试都是徒劳无功的,最终不得不靠偶然性标准遴选。[9] 定律六 办公场合的豪华程度与机关的事业和效率呈反比:事业处于成长期的机关一般没有足够的兴趣和时间设计完美无缺的总部。所以,“设计完美乃是凋零的象征”,“完美就是结局,结局就是死亡”。[8] 定律七 鸡尾酒会公式:会议与鸡尾酒会(饭局)同在,不同重要性的人物参加鸡尾酒会,会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并站在不同的位置上。把会场从左到右分为A-F六段,从进门处到最远端分为1-8八段,则可划分出48个区域;在假定酒会开始的时间为H,且最后一名客人离开的时间是最初一名客人进场后2小时20分钟,则,重要人物都会在H+75至H+90的时间在E/7区域集合,最重要的人物自然会在其中。[8] 定律八 嫉妒症(分三个时期):在嫉妒症流行的机关里,高级主管辛苦而迟钝,中层干部勾心斗角,底层人员垂头丧气而不务正业。 第一阶段,出现了既无能又好嫉妒的人物,即患上了“庸妒症(平庸而嫉妒)”; 第二阶段,这些庸妒症患者不幸进入或原本就在高层,尽一切可能手段排斥比自己强的人,拒绝提升能力强的人;“愚蠢比赛”; 第三阶段,机关仿佛被喷了DDT,凡才智者一概不得入内,机关病入膏肓,此时的机关已经无药可救了。[8] 定律九 财不外露。[9] 定律十 退休混乱(50岁现象):一般退休的年龄是R,在前3年(R-3)人的精力会开始减退;

影响世界的一百个经典管理定律

影响世界的100个经典管理定律 一、管人用人育人留人之道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如何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则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发展的关键。 1.奥格尔维定律:善用比我们自己更优秀的人 2.光环效应:全面正确地认识人才 3.不值得定律: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 4.蘑菇管理定律: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 5.贝尔效应: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6.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 7.首因效应:避免凭印象用人 8.格雷欣法则:避免一般人才驱逐优秀人才 9.雷尼尔效应:以亲和的文化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 10.适才适所法则:将恰当的人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11.特雷默定律:企业里没有无用的人才 12.乔布斯法则:网罗一流人才 13.大荣法则:企业生存的最大课题就是培养人才 14.海潮效应:以待遇吸引人,以事业激励人 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在企业管理中多点人情味,有助于赢得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只有真正俘获了员工心灵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无往而不胜。 15.南风法则:真诚温暖员工 16.同仁法则:把员工当合伙人 18.蓝斯登定律: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 19.柔性管理法则:“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20.坎特法则:管理从尊重开始 21.波特定律: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 22.刺猬法则:与员工保持“适度距离” 23.热炉法则: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4.金鱼缸效应:增加管理的透明度 三、灵活有效的激励手段 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

第1章:多核技术导论习题

第1 章:多核技术导论习题 1.全世界第一台全自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于哪一年研制成功?() A.1944 年 B.1945 年 C.1946 年 D.1947 年 2.计算机的硬件工艺发展顺序是:() A.电子管数字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B.晶体管数字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C.电子管数字计算机、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D.电子管数字计算机、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3.下面关于Intel 8086 芯片于8088 芯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8086 是第一个16 位的微处理器。 B. 8088 是第一个16 位的微处理器。 C. 8086 每周期能传送或接收16 位数据 D. 8088 每周期能传送或接收16 位数据 4.针对内存的速度瓶颈,英特尔为80386 设计了_______来解决这个速度瓶颈:() A. 虚拟86 B. 高速缓存(Cache) C. 浮点运算单元 D. 多媒体扩展指令集 5.为了提高电脑在多媒体、3D 图形方面的应用能力,产生了许多新指令集,以下不属于这类指令集的是:() A.MMX B.SSE C.浮点运算集 D.3D NOW! 6.以下关于超线程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减少了CPU 的闲置时间,提高的CPU 的运行效率。 B. 采用超线程技术可在同一时间里,使应用程序能够使用芯片的不同部分。 C. 超线程技术可以使芯片同时进行多线程处理,使芯片性能得到提升。 D. 是一种多核技术,揭开x86 处理器多核心时代。 7. 总线共享Cache 结构的缺点是:() A. 结构简单 B. 通信速度高 C. 总线的结构可扩展性较差 D. 以上都是 8.为什么说从单核到多核的转变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 A. 指令级并行的局限 B. 能耗与散热 C. 内存墙问题

浅析多核计算机系统结构

浅析多核计算机系统结构 摘要:多核技术成为当今处理器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已经是计算机系统设计者必须直面的现实。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角度探讨了同构与异构、通用与多用等多核处理器的类型,讨论了多核处理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多核;结构设计;系统结构 引言 多核技术最早应用于数字信号处理的 DSP 处理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信号处理、网络信息处理等专业方向针对多路信号处理普遍采用的技术。本世纪初多核技术在通用处理器上开始应用,IBM 的Power4 成为首个双核通用处理器,成为处理器芯片能力继续按摩定律提升的新的技术手段。 多核技术的普遍采用,引发了系统设计的新局面。其一,处理器芯片的单位性能增长,使系统的能力随之提高;其二,获取芯片性能的方法发生变化,如何使多个核心发挥出效益成为新的问题;其三,处理器芯片内核心个数的增加使得系统一下子进入多核的并行局面,并行技术从系统层面、部件层面进入了芯片层面,如,芯片内的核间通信、多 cache 一致性已经成为通用处理器必需面对的技术,也致使处理器结构复杂性大大增加。 本文试图从多核处理器技术的诞生、发展趋势、结构设计以及所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对多和计算机系统结构进行浅析。 一、多核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1996年,斯坦福大学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款多核处理器的原型系统Hydra。此后,多核处理器的相关研究与商业应用开始蓬勃发展。短短10年时间,双核(Daul-Core)处理器芯片成为通用微处理器市场的主流产品,2005年4月,英特尔推出简单封装双核的奔腾D和奔腾4至尊版840处理器;AMD在之后也发布了双核皓龙(Opteron)和速龙(Athlon)64×2和处理器。但真正的“双核元年”则被认为是2006年7月23日,英特尔基于酷睿(CORE)架构发布的处理器。同年11月,英特尔又推出面向服务器、工作站和高端个人电脑的至强(Xeon)5300和酷睿双核、四核的至尊版系列处理器。与上一代台式机处理器相比,酷睿2双核处理器在性能方面提高40%,功耗反而降低40%;AMD也推出了双核、三核以及四核的“皓龙”芯片;IBM多核(Multi-Core)开始向众核(Many-core)的方向发展。Sony与IBM等公司合作研发的针对图形运算的CELL芯片拥有9个核;SUN 公司的Ultrasparc T1有8个核;Clearspeed的Cx600达到96个核;CISCO

影响世界的经典管理学定律

影响世界的经典管理定律 1、奥格威法则(美国奥格威·马瑟公司总裁,广告业创始人奥格威提出) 含义:你要是永远都只任用比自己水平差的人,那么我们的公司就会沦为侏儒;你要是敢于启用比自己水平高的人,我们就会成长为巨人公司! 启示:每个人都雇用比我们自己更强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么他们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 2、不值得定律 含义: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启示: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 3、蘑菇管理定律 含义:“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心态,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启示: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当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出更加实际。 4、贝尔效应(美国布道家、学者贝尔提出) 含义: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有了成功的信心,成功就有了一半把握。他天赋极高,曾经不止一个人预计说,如果他毕业后进行晶体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一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了另一条道路----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 启示:论环境如何,在我们的生命里,均潜伏着改变现时环境的力量。如果你满怀信心,积极地想着成功的景象,那么世界就会变成你想要的模样。你可以达到成功的最高峰,也可能在庸庸碌碌中悲叹。而这一切的不同,仅仅在于你是否有成功的信念!很多事情我们不敢做,并不在于它们难,而在于我们不敢做。

影响世界的一百条管理定律之木桶定律

影响世界的一百条管理定律之木桶定律 木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他用管理理论对木桶效应作了形象的说明。木桶定律阐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此外,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 这是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自然界现象,然而往往越简单的道理总会饱含更深层的道理。不管是一个团队还是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缺点和不足,任何一个区域都有“最短的木板”。对于团队而言,个人如同组成木桶的木板,各司其职,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团队必然会受到影响;而对个人而言,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许我们没有察觉到,也许虽然有所察觉,却听之任之,于是,这也就成为我们原地踏步或每况愈下的原因。 由此可以启发我们对构成一个系统各个要素的思考:一道好菜,要求添加的各种佐料必须都是最好的,否则这道菜烧出来就不那么可口了。一个生产流程、一种商业运作模式、一个组织系统中,如果少了一个或是某个流程不合格,那么出来的肯定是废品。因此,在一个过程中必须要下工夫抓薄弱环节,否则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取长补短”,加强对每一个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只取长而不补短,是很难提高工作整体效应的;“均衡发展”,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努力提高团队的状况和实力,提高团队整体战斗力,才能在竞争中不被淘汰。 若仅仅作为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木桶定律”可谓是极为巧妙和别致的。但随着它被应用得越来越频繁,应用场合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基本由一个单纯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如果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比做三长两短的一只木桶,而把企业的生产率或者经营业绩比做桶里装的水,那影响这家企业的生产率或绩效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最短的那块板。企业的板就是各种资源,如研发、生产、市场、行销、管理、

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校名)?毕业生 毕业设计(论文)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分类号: 单位代码: 学号: 密级: 姓名:念轩媛 院系: 专业: 指导老师:

论文摘要 计算机科学技术自二十世纪产生以来已经经历了各方面的进步和革新,计算机科技能力是表现社会力量以及国家实力的一个方面。在网络时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推进系统的更新,加入多核微处理器,以及虚拟化技术以及网络安全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充,从传统的军事医疗,到如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科技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相应方法等

引言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这个世纪之交,知识经济时代呼啸而来,作为知识和信息的处理、传输和存储之载体的计算机。 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将会不断地开发出新的品种,而这些新颖的多种多样的计算机,将以其更强大的功能,为世人所瞩目,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新宠儿。 21世纪是人类走向信息社会的世纪,是网络的时代,是超高速信息公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并进入应用的年代。当前计算机正朝着巨型化、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计算机本身的性能越来越优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而使计算机成为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目录 引言 (1) 第1章计算机发展概述 (3) 第2章计算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特点 (5) 2.1总概 (5) 2.2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状特点 (5) 2.2.1 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 (5) 2.2.2 多领域的渗入 (5) 2.2.3 技术人才的增多 (6) 2.3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 (6) 2.3.1 多极化 (6) 2.3.2 智能化 (6) 2.3.3 网络化 (6) 2.3.4 多媒体化 (7) 第3章计算机具体技术发展趋势浅析 (8) 3.1芯片技术析 (8) 3.2并行处理技术析 (8) 3.3分布式客户/服务器模式 (8) 3.464位操作系统 (8) 3.5千兆位网络 (9) 3.6网络计算 (9) 3.7多媒体技术 (9) 第4章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1) 4.1技术方面 (11) 4.2构架方面 (11) 4.3人机交互 (12) 4.4模块化 (12) 4.5无线化 (12) 4.6专门化 (12) 4.7网络化 (13) 4.8环保化 (13) 4.9人性化 (13) 4.10智能化 (14) 4.11个性化 (14) 第5章结束语 (15) 致谢 (15) 第6章参考文献 (16)

影响世界的经典管理学定律

影响世界的经典管理定律 1、奥格威法则(美国奥格威·马瑟公司总裁,广告业创始人奥格威提出) 含义:你要是永远都只任用比自己水平差的人,那么我们的公司就会沦为侏儒;你要是敢于启用比自己水平高的人,我们就会成长为巨人公司! 启示:每个人都雇用比我们自己更强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么他们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 2、不值得定律 含义: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启示: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 3、蘑菇管理定律 含义:“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心态,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启示: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当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出更加实际。 4、贝尔效应(美国布道家、学者贝尔提出) 含义: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有了成功的信心,成功就有了一半把握。他天赋极高,曾经不止一个人预计说,如果他毕业后进行晶体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一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了另一条道路----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 启示:论环境如何,在我们的生命里,均潜伏着改变现时环境的力量。如果你满怀信心,积极地想着成功的景象,那么世界就会变成你想要的模样。你可以达到成功的最高峰,也可能在庸庸碌碌中悲叹。而这一切的不同,仅仅在于你是否有成功的信念!很多事情我们不敢做,并不在于它们难,而在于我们不敢做。 5、酒与污水定律

浅议多核处理器技术

浅议多核处理器技术 00748712 荣振 摘要:多核处理器以其高性能、低功耗优势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单处理器成为市场的主流。随着应用需求的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多核必将展示出其强大的性能优势。但目前多核处理器技术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多核处理器发展的关键技术并对多核处理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多核;同构异构;片上通信;I/O结构;低功耗 1多核处理器介绍 多核处理器也称为片上多处理器(chip multi-processor,CMP),或单芯片多处理器。自1996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首次提出片上多处理器(CMP)思想和首个多核结构原型,到2001 年IBM推出第一个商用多核处理器POWER4,再到2005 年Intel和AMD多核处理器的大规模应用,最后到现在多核成为市场主流,多核处理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多核处理器的应用范围已覆盖了多媒体计算、嵌入式设备、个人计算机、商用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机等众多领域,多核技术及其相关研究也迅速发展。 多核处理器将多个完全功能的核心集成在同一个芯片内,整个芯片作为一个统一的结构对外提供服务,输出性能。多核处理器首先通过集成多个单线程处理核心或者集成多个同时多线程处理核心,使得整个处理器可同时执行的线程数或任务数是单处理器的数倍,这极大地提升了处理器的并行性能。其次,多个核集成在片内,极大地缩短了核间的互连线,核间通信延迟变低,提高了通信效率,数据传输带宽也得到提高。再者,多核结构有效共享资源,片上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功耗也随着器件的减少得到了降低。最后,多核结构简单,易于优化设计,扩展性强。这些优势最终推动了多核的发展并逐渐取代单处理器成为主流。 2 多核发展的关键技术 多核处理器结构不仅有性能潜力大、集成度高、并行度高、结构简单和设计验证方便等诸多优势,而且它还能继承传统单处理器研究中的某些成果,例如同时多线程、宽发射指令、降压低功耗技术等。但多核处理器毕竟是一种新的结构,在多核结构设计和应用开发中出现了以前未曾遇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给多核处理器的未来提出了挑战。

西方文化三大发现-墨菲定律

西方文化三大发现-墨菲定律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 “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编辑] 墨菲定律的起源 墨菲是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减速超重试验中,因仪器失灵发生了事故。墨菲发现,测量仪表被一个技术人员装反了。由此,他得出的教训是: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有人会按这种方法去做。换种说法:假定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地毯上,这片面包的两面均可能着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层果酱的面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带有果酱的一面落在地毯上(麻烦)。在事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斯塔普将其称为“墨菲法则”,并以极为简洁的方式作了重新表述: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会出岔子。墨菲法则在技术界不胫而走,因为它道出了一个铁的事实:技术风险能够由可能性变为突发性的事实。 墨菲定律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及自然现象。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 西方的“墨菲定律”(Murphy's Law)是这样说的: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

多核技术概述

多核技术进展 辅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摘要】本文以多核技术的发展简史为线索,简略的描述分析了日前多核技术的概念、与相似技术的比较、多核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将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多核技术超线程 【正文】 众所周知,评价计算机性能好坏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即是CPU主频和RAM大小,两者相辅相成。然而,RAM的大小早已可随意增减,但CPU的主频却往往填不满RAM 的“胃口”,在对计算机似乎永无止境的“提速”研发中,结构已经精密得不能再精密的CPU其主频速率能否有飞跃性的提升,无疑成为了继续提高计算机性能的一个研究瓶颈。Microsoft公司主管Carlson指出,CPU核心主频在未来的几年中很难有大幅的增长,而多核技术是唯一可以提升性能的方法。 2005年4月,英特尔的第一款双核处理器平台诞生了,此款处理器平台包括采用英特尔955X 高速芯片组、主频为3.2 GHz 的两枚英特尔奔腾处理器至尊版840,该产品的问世标志着一个新时代来临了。5月,带有两个处理内核的英特尔奔腾D处理器随英特尔945高速芯片组家族一同推出,从此,我们熟知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由单处理器系统逐步发展成为了多处理器系统,乃至多核系统。 从2006年开始,消费者和市场都将焦点目光放在了“双核”“多核”上,“双核”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曾经风光无限的“奔腾”系列产品也将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到07年底,40%的英特尔台式CPU、70%的笔记本电脑CPU和85%的服务器CPU都已向多内核设计发展。酷睿,酷睿2,奔腾双核,AMD三核速龙,最新的词汇更是几乎同时来自于Intel和AMD公司的四核处理器,但如果你关注高端服务器,就不能不提到Sun的产品,在2008年8月6日发布的八核心64线程Niagara 2处理器,也就是UltraSparc T2即将揭开面纱。2009年移动通信世界大会上,重量级手机芯片厂商ARM已展示了一款代号为Sparrow的Cortex A9多核处理器,据称其性能“至少相当于目前iPhone 和T-Mobile G1手机上所采用的ARM11处理器的三倍计算性能”。 世界正在走入一个“双核”“多核”的时代,那么,多核究竟是什么呢? <一>多核,多核技术 多内核是指在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计算引擎(内核),多核处理器是单枚芯片(也称为“硅核”),能够直接插入单一的处理器插槽中,但操作系统会利用所有相关的资源,将它的每个执行内核作为分立的逻辑处理器。通过在两个执行内核之间划分任务,多核处理器可在特定的时钟周期内执行更多任务。 多核技术能够使服务器并行处理任务,多核系统更易于扩充,并且能够在更纤巧的外形中融入更强大的处理性能,这种外形所用的功耗更低、计算功耗产生的热量更少。多核架构能够使目前的软件更出色地运行,并创建一个促进未来的软件编写更趋完善的架构。尽管认真的软件厂商还在探索全新的软件并发处理模式,随着向多核处理器的移植,现有软件无需被修改就可支持多核平台。 操作系统专为充分利用多个处理器而设计,且无需修改就可运行。为了充分利用多核技术,应用开发人员需要在程序设计中融入更多思路,但设计流程与目前对称多处理(SMP) 系统的设计流程相同,并且现有的单线程应用也将继续运行。得益于线程技术的应用在多核处理器上运行时将显示出卓越的性能可扩充性,此类软件包括多媒体应用(内容创建、编辑,以及本地和数据流回放)、工程和其他技术计算应用以及诸如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等中间层与后层服务器应用。 <二>多核技术与超线程技术的区别 多核处理器即是基于单个半导体的一个处理器上拥有两个乃至多个一样功能的处理器核心。换句话说,将两个物理处理器核心整合入一个核中。因而能够增进性能而不用提高实际硬件覆盖区的方法。

影响世界的100个经典管理定律.

影响世界的100个经典管理定律 管人用人育人留人之道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所在,如何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则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发展的关键。 1.奥格尔维定律:善用比我们自己更优秀的人 2.光环效应:全面正确地认识人才 3.不值得定律: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 4.蘑菇管理定律: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 5.贝尔效应: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6.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 7.首因效应:避免凭印象用人 8.格雷欣法则:避免一般人才驱逐优秀人才 9.雷尼尔效应:以亲和的文化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 10.适才适所法则:将恰当的人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11.特雷默定律:企业里没有无用的人才 12.乔布斯法则:网罗一流人才 13.大荣法则:企业生存的最大课题就是培养人才

14.海潮效应: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在企业管理中多点人情味,有助于赢得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只有真正俘获了员工心灵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无往而不胜。 15.南风法则:真诚温暖员工 16.同仁法则:把员工当合伙人 17.互惠关系定律:爱你的员工,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 18.蓝斯登定律: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 19.柔性管理法则:“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20.坎特法则:管理从尊重开始 21.波特定律: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 22.刺猬法则:与员工保持“适度距离” 23.热炉法则: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4.金鱼缸效应:增加管理的透明度 灵活有效的激励手段 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 25.鲶鱼效应:激活员工队伍 26.马蝇效应:激起员工的竞争意识

多核处理技术的原理与发展

多核处理技术的原理与发展 关键词:多核;性能;Amdahl定律;并行;体系结构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处理器的运算速度与性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提高处理器性能的各项技术。 影响处理器性能的技术指标很多,在体系结构上能采取的主要方法有:提高主频,多线程,提高IPC(每拍的指令数),2Bump技术等。在当前处理器大都采用相同的体系结构的情况下,发展并行算法,即多核处理技术,是解决当前问题最主流的趋势。 从英特尔在2005年推出第一代双核处理器,到如今每秒峰值运算速度超过200万亿次,拥有上万核心的超级计算机,多核技术以不可阻挡的速度迅猛发展。 1多核技术的产生背景 我们知道:处理器性能= 主频x IPC 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衡量处理器性能的主要指标是每个时钟周期内可以执行的指令数(IPC: Instruction Per Clock)和处理器的主频。 因此,提高处理器性能就是两个途径:提高主频和提高每个时钟周期内执行的指令数(IPC)。处理器微架构的变化就可以提高IPC从而提高处理器的性能。但是,对于同一代的架构,改良架构来提高IPC的幅度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单核处理器时代通过提高处理器的主频来提高性能就成了唯一的手段。 不幸的是,给处理器提高主频不是没有止境的,从下面的推导中可以看出,处理器的功耗和处理器内部的电流、电压的平方和主频成正比,而主频和电压成正比。 因为:“处理器功耗正比于电流x 电压x 电压x 主频”,“主频正比于电压” 所以:“处理器功耗正比于主频的三次方”。如果通过提高主频来提高处理器的性能,就会使处理器的功耗以指数(三次方)而非线性(一次方)的速度急剧上升,很快就会触及所谓的“频率的墙”(frequency wall)。 功耗问题限制了单核处理器不断提高性能的发展途径。过快的能耗上升,使得业界的多数厂商寻找另外一个提高处理器性能的因子,提高IPC。 提高IPC可以通过提高指令执行的并行度来实现,而提高并行度有两种途径:一是提高处理器微架构的并行度;二是采用多核架构。 在采用同样的微架构的情况下,为了达到处理器IPC的目的,我们可以采用多核的方法,同时有效地控制功耗的急剧上升。看看下面的推导。 因为:“处理器功耗正比于电流x 电压x 电压x 主频”,“IPC 正比于电流” 所以:“处理器功耗正比于IPC” 由单核处理器增加到多核处理器,如果主频不变的话,IPC理论上可以提高一倍,功耗理论上也就最多提高一倍,因为功耗的增加是线性的。而实际情况是,双核处理器性能达到单核处理器同等性能的时候,前者的主频可以更低,因此功耗的下降也是指数方(三次方)下降的。反映到产品中就是双核处理器的起跳主频可以比单核处理器更低,性能更好。 由此可见,处理器发展的趋势是:为了达到更高的性能,在采用相同微架构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处理器的内核数量同时维持较低的主频。较低的主频也有效地控制了功耗的上升。 2多核处理器基于Amdahl定律的性能分析 阿姆达尔(Amdahl)定律:系统优化某部件所获得的系统性能的改善程度,取决于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