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

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

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
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

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

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从2008年7月16日宣告建成并示范运行以来,该工程经过近半年的试运行后,已经成功捕集出纯度为99.99%的二氧化碳,达到了设计标准。这是二氧化碳气体减排技术在我国燃煤发电领域的首次应用。

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是中澳两国政府2007年《关于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的联合声明》中的国际合作项目。该工程于2007年12月开工,年可回收二氧化碳3000吨,回收率大于85%。回收的二氧化碳将提纯为食品级二氧化碳,可用于饮料、食品等行业。该示范工程全部采用了国产设备。

目前,华能北京热电厂成为全国第一家安装有脱硫、脱硝、二氧化碳捕集以及利用城市中水的热电联供的清洁高效环保型绿色电厂,各项环保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燃煤电厂烟气CO2捕集及利用技术简介

火力发电是排放二氧化碳的最大行业。火力发电厂燃烧化石燃料后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燃烧同种燃料排放量的30%。因此,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燃煤电厂成为最具潜力实施二氧化碳捕集的行业。

该技术针对燃煤电厂烟气中CO2浓度低、O2含量和粉尘浓度高等特点,采用化学吸收法进行CO2的捕集。在低温条件下用化学溶剂吸收烟气中的CO2;溶液加热时,CO2从化学溶剂中解析出来,得到高浓度的CO2,溶液循环使用。

该技术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018343.5),并应用于我国首个燃煤电厂CO2捕集装置——华能北京热电厂3000~5000t/a CO2捕集示范装置。

?技术特色与优势

?采用化学吸收法进行燃烧后CO2捕集,具有吸收速度快、吸收能力强、处理量大、回收CO2纯度高等优点;

?设置烟气预处理系统,脱除烟气脱硫后携带的粉尘、水等杂质,同时使用抗氧化剂和缓蚀剂,吸收剂消耗低,设备腐蚀小;

?CO2捕集工艺采用贫富液换热器、CO2冷却器等多级换热,热量综合利用,系统能耗低;

?采用尾气洗涤、气液分离等系统,充分回收尾气中的胺溶液,并保持整个捕集系统的水平衡,胺溶液和水消耗量低。

?工艺流程

烟气CO2捕集系统由烟气预处理系统、填料吸收塔、填料再生塔、排气洗涤系统、溶液煮沸器、胺回收加热器、产品气处理系统(包括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以及系统水平衡维持系统组成。

脱硫后的烟道气由引风机送入吸收塔,其中CO2被胺溶液吸收,尾气由塔顶排入大气。吸收CO2后的富液由塔底经泵送入换热器,回收热量后送入再生塔。解吸出的CO2气,经处理后送入精处理系统。经过压缩加压、除湿、脱硫、制冷等工序,得到最终产品——液态CO2。

?CO2应用前景

CO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CO2及其衍生产品应用广泛、前景广阔。回收的二氧化碳可以广泛用于制造碳酸饮料、烟丝膨化处理、金属保护焊接、合成有机化合物、灭火、制冷等,也可用于强化石油开采(EOR)和强化煤层气开采(ECBM)。

?碳酸饮料生产。CO2可用作汽水、啤酒、可乐、碳酸饮料等充气添加剂。目前,我国碳酸饮料的人均年消费量不到5kg,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如西欧为110kg,美国为150kg)有较大的差距,发展潜力较大。

?烟丝膨松剂。液体CO2用于烟丝膨化处理,可使每箱香烟节约5%-6%的烟丝,并提高烟丝的质量。我国每年生产香烟2000万箱左右,如10%用CO2膨化处理,则年CO2耗量达60万t,如全部使用CO2膨化处理,则年CO2耗量达600万t,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焊接保护气。CO2保护焊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低成本、省时省力的焊接方法,已经在集装箱、船舶、汽车以及金属结构的焊接中得到应用。我国CO2气体保护焊接仅占全部焊接的5%,发达国家67%,全球平均23%,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强化石油开采(EOR)。通过向油藏注入CO2来提高油田采收率,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相对比较成熟,且在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以美国为例,2004年美国国内有71个CO2 EOR

项目运行,采用CO2 EOR技术每日生产原油206000桶,占全部原油产量的约4%。我国

在利用EOR技术上也有很大潜力。据测算,我国低渗油藏中约有32亿t适合用于CO2EOR,占全部低渗油藏的50.6%。

强化煤层气开采(ECBM)。向不宜开采的深煤层中注入CO2,利用CO2在煤体表面的被吸附能力是CH4的2倍的特点来驱替吸附在煤层中的煤层气,可以同时达到提高煤层气的采收率和埋存CO2的目的。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

附件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Technical Guideline on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for Carbon Dioxide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on Trial)

目次 前言 (5) 1总则 (6) 1.1适用范围 (6)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6) 1.3术语与定义 (6) 2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程序 (7) 2.1评估流程 (7) 2.2评估范围 (8) 3主要环境风险源 (8) 3.1捕集环节的环境风险源 (8) 3.2运输环节的环境风险源 (9) 3.3地质利用与封存环节的环境风险源 (9) 4环境风险受体 (10) 5确定环境本底值 (10) 6环境风险评估 (10) 6.1环境风险可能性界定 (10) 6.2影响界定 (10) 6.3环境风险水平评估 (11) 7环境风险管理 (11)

前言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办[2013]101号)要求,规范和指导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以当前技术发展和应用状况为依据,规定了一般性的原则、内容以及框架性程序、方法和要求,可作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的参考技术资料。 本指南为首次发布,将根据环境管理要求及技术发展情况适时修订。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定。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本指南自2016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4 号炉尿素热解制氨系统总承包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TX008AC 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1-4号炉尿素热解制氨系统总承包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书 检索号:TX008AC-A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二○○七年一月

总工程师:赵禹 设计总工程师:吴敌 校核:沈滨马汉军 刘科伟徐明磊编写:吴敌马学东 王利左艳峰 王禹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工程设计证书建设部甲级第0175号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国家计委工咨甲第9707007号

目录 第1章总则 (1) 1.1 前言 (1) 1.2 工程概述 (1) 1.3 节能、节水、节约用地 (7) 1.4 安全保护及工业卫生 (8) 1.5 设计定员 (9) 1.6 主要技术经技指标 (9) 第2章工艺部分 (11) 2.1 工艺说明 (11) 2.2 工艺系统及主要设备选择 (13) 2.3 系统运行方式 (16) 2.4 设备布置 (17) 2.5 辅助设施 (17) 2.6 检修与起吊设施 (17) 2.7 保温、油漆、防腐 (17) 2.8 物料消耗表 (18) 2.9 存在问题和建议 (18) 第3章总图及土建部分 (19) 3.1 项目场地条件和自然条件 (19) 3.2 建筑、结构 (23) 第4章电气部分 (27) 4.1 概述 (27) 4.2 供配电系统 (27) 4.3 本工程与业主及清华同方的分界 (27) 4.4 其它 (27)

第5章仪表与控制部分 (30) 5.1 概述 (30) 5.2 控制方式 (30) 5.3 设备选型 (30) 5.4 气源和电源 (32) 第6章环保部分 (33) 6.1 采用的环保设计标准 (33) 6.2 主要污染物源及防治措施 (33) 第7章施工组织大纲 (35) 7.1 概述 (35) 7.2 施工总平面 (36) 7.3 主要施工方案与大型机具配备 (37) 7.4 工程文件、资料交付计划 (40) 7.5 工程进度计划 (42) 第8章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49) 8.1 工艺部分设备清册 (49) 8.2 电气部分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52) 8.3 热控设备材料清册 (54)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0404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人类正在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以及国家间合作,从技术、经济、政策、法律等层面探寻长期有效地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解决途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自身扔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艰巨情况下仍然对世界做出了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承诺,这将会给中国的能源结构产生深渊的影响,也将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二、CCUS技术与CCS技术对比 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是指通过碳捕捉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生产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通过碳储存手段。潜在的技术封存方式有:地质封存(在地质构造种,例如石油和天然气田、不可开采的煤田以及深盐沼池构造),海洋封存(直接释放到海洋水体中或海底)以及将CO2固化成无机碳酸盐。 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CCS技术新的发展趋势,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再利用,而不是简单地封存。与CCS相比,可以将二氧化碳资源化,能产生经济效益,更具有现实操作性。 中国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发展,CCS技术建立在高能耗和高成本的基础上,该技术在中国的大范围推广与应用是不可取的,中国当前应当更加重视拓展二氧化碳资源性利用技术的研发。 三、二氧化碳主要捕集方法 目前主流的碳捕集工艺按操作时间可分为3类———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富氧燃烧捕集(燃烧中捕集)。三者个有优势,却又各有技术难题尚待解决,目前呈并行发展之势。 燃烧前捕集技术以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技术为基础,先将煤炭气化呈清洁气体能源,从而把二氧化碳在燃烧前就分离出来,捕进入燃烧过程。而且二氧化碳的浓度和压力会因此提高,分离起来较为方便,是目前运行成本最低廉的捕集技术,问题在于,传统电厂无法用这项技术,而是需要重新建造专门的OGCC电站,其建造成本是现有传统发电厂的2倍以上。 燃烧后捕集可以直接应用于传统电厂,这一技术路线对传统电厂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投入相对较少。这项技术分支较多,可分为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膜分离法、化学链分离法等等。其中,化学吸收法被认为市场前景最好,受厂商重视程度也最高,但设备

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及综合利用

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与综合利用

前言 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问题使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引起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二氧化碳的减排技术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如何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成为挑战人类智慧的难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主要以煤炭的消费为主,主要的CO2排放源为燃煤的发电厂。从总量上看,目前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CO2总排放量很可能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因此,我国急需对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研究,以缓解我国的空气污染压力。目前CO2的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开拓,除了众所周知的碳酸饮料、消防灭火外,工业、农业、国防、医疗等部门都在使用CO2。科学研究己经证明,CO2具有较高的民用和工业价值:以CO2为原料可合成基本化工原料;以CO2为溶剂进行超临界萃取;还可应用于食物工程、激光技术、核工业等尖端高科技领域;近年来开发出的新用途如棚菜气肥、保鲜、生产可降解塑料等也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1]

1.CO2捕集系统 CO2捕获技术发展的方向是降低技术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能耗。依据捕获系统的技术基础和适用性,通常将火电厂CO2的捕集系统分为以下4种:燃烧后脱碳、燃烧前脱碳、富氧燃烧技术以及化学链燃烧技术。 1.1 燃烧后脱碳 燃烧后脱碳是指采用适当的方法在燃烧设备后,如电厂的锅炉或者燃气轮机,从排放的烟气中脱除CO2的过程。 在燃烧后捕集技术中,由于烟气中CO2分压通常小于0. 15个大气压,因此需要与CO2结合力较强的化学吸收剂分离捕集CO2,用于CO2捕集的化学吸收剂主要是能与CO2反应生成水溶性复合物的有机醇胺类。目前在CO2捕集方面研究和采用较多是醇胺法(MEA法)。[2] 燃烧后捕集技术是一种成熟的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适用范围广,系统原理简单,对现有电站继承性好。但捕集系统因烟气体积流量大、CO2的分压小,脱碳 的捕集成本较高。 过程的能耗较大,设备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而造成CO 2 1.2 燃烧前脱碳 燃烧前脱碳就是在碳基原料燃烧前,采用合适的方法将化学能从碳中转移出来,然后将碳与携带能量的其他物质分离,从而达到脱碳的目的。燃烧前分离捕集CO2实质上是H2和CO2的分离,由于合成气的压力一般在2. 7MPa以上(取决于气化工艺),CO2的分压远高于化石燃料在空气燃烧后烟气中的CO2分压。典型的燃烧前CO2捕集流程分三步实施: (1)合成气的制取:将煤炭、石油焦、天然气等燃料与水蒸气、氧气进行不完全的燃烧反应,生成CO和H2的合成气。 (2)水煤气变换:将合成气的CO进一步与水蒸气发生CO变换反应,生成CO2和H2。 (3)H2/CO2分离:将不含能量的CO2同能量载体H2分离,为后续的氢能量利用和CO2封存等作准备。[3] 燃烧前捕集技术的成本比燃烧后捕集技术的成本低,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技术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点项目 “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技术”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热点问题,二氧化碳因具有温室效应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研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高效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推动二氧化碳减排,对于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针对二氧化碳减排的迫切需求,瞄准国际技术前沿,研发吸附、吸收等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探索二氧化碳封存技术,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提供科技支撑,项目下设3个课题。 二、指南内容 课题一、二氧化碳的吸收法捕集技术 研究目标: 研发先进实用的CO2高效吸收溶剂、吸收塔填料以及新型高效吸收分离设备和分离技术,发展CO2吸收分离过程模拟和集成优化新技术,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着重研究解决CO2捕集的高能耗和高费用问题,进行中间试验并进行技术经济与风险评价,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吸收法捕集CO2的技术方案。 研究内容: (1)新型高效吸收溶剂的研制 针对燃煤电厂等工业的CO2排放源,采用分子模拟、分子设计和

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发高性能、低能耗和低腐蚀性的化学、物理及化学物理耦合吸收溶剂。测定其中CO2的吸收溶解度和吸收-解吸动力学,建立相应的溶解度和动力学模型,研究吸收性能和溶剂分子结构的定量关系,根据不同气体情况研制和优化溶剂体系,并进行硫、碳一体化脱除、以及膜—吸收耦合等新技术的探索性研究。 (2)特大型吸收设备强化和过程优化 通过先进的实验测量技术、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特大型分离设备强化的途径,研制高效吸收塔填料等塔内构件;发展CO2吸收分离过程模拟优化技术,研究节能降耗的新流程,继而形成吸收法捕集CO2的集成技术方案及开发平台。进行中间试验,获取工艺和能耗数据,进行技术经济与风险评价。 主要考核指标: (1)针对燃煤电厂等工业的CO2排放源,研发1~2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效吸收溶剂。 (2)研发1~2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效吸收塔填料。 (3)通过过程模拟优化和中间实验,形成1~2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吸收法捕集CO2的新技术。 (4)中间试验规模和指标: 常压(1bar),试验规模为吸收塔径≥200mm,气体处理量≥60万标准立方米/年,对溶剂的指标要求是在气体含8-15%的CO2的情况下对CO2的循环吸收量≥50~60克/升; 中高压(≥20bar),试验规模为吸收塔径≥60mm,气体处理量≥60万标准立方米/年,对溶剂的指标要求是在气体含30~40%CO2的情况下对CO2的吸收量≥37~50克/升;

华能北京热电“3.13”氢爆事故调查报告

华能北京热电“3.13”氢爆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原因:叶轮轮缘断裂与叶片脱落123千克,机组轴系发生剧烈振动,导致轴和轴瓦严重磨损、轴封和氢气密封系统失效,润滑油和氢气发生大量泄漏,与励磁系统火花接触后发生爆炸和燃烧。 2015年3月13日14时47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观音堂村100号的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汽轮发电机组突然发生爆炸燃烧,火势迅速蔓延,并产生大量浓烟。本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88.46万元。 事故发生后,国家能源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北京市副市长张延昆同志对做好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能源局委托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组织调查。经请示北京市政府,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牵头,会同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华能华北分公司,组成了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3?13”2号机组事故调查组,依据《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599号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条例)开展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查阅资料、调查取证、实验测试、检测鉴定和专家分析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并针对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 一、基本情况

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又名华能北京热电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毗邻东五环,隶属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目前电厂总装机容量1768兆瓦,为热电联产企业,被北京市确定为东南热电中心。电厂分两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安装4台前苏联(俄罗斯)产燃煤发电机组,1999年全部投产,发电装机容量845兆瓦,供热能力1300兆瓦;二期工程安装“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2011年底投产,发电装机容量923兆瓦,供热能力650兆瓦。电厂还建有供热专用燃气热水炉,全厂供热能力占北京市集中管网供热的三分之一,供热面积5000余万平方米,是北京市发电能力最大、国内供热能力最大的热电厂。 (二)事故设备情况。 发生事故的是华能北京热电厂2号机组,机组容量165兆瓦,供热能力133兆瓦,于1998年1月21日投产。2号机组锅炉采用德国巴布科克生产的W型火焰带飞灰复燃装置的液态排渣塔式直流炉,型号为WGZ830/13.7-1;汽轮机为俄罗斯乌拉尔汽轮发动机厂制造的带工业抽汽及采暖供热的双抽机组,型号为PT-140/165-130/15-2;发电机由俄罗斯圣彼得堡电力工厂制造,额定功率165兆瓦,型号为ТВВ-167-2ЕУ3。机组自投产至今大修过3次,最近一次大修在2010年5月完成。主厂房为单层大跨度彩钢结构厂房,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4885平方米,建筑高度27米。 二、事故发生经过、应急救援情况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成本估算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成本估算 一、假想项目 在我国,化石燃料主要用于电力、交通运输和化工等行业。而交通运输业用能较分 散,不易大规模捕集二氧化碳;所以,电力和化工是我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点行业。由于海洋封存还仅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在本文中也未考虑,仅考虑EOR(强化石油开采)、ECBM(强化煤层气开采)和Aqufier(深部盐水层封存)。本文共假想了8 个中国CCS 项目。这些CCS 项目有如下假设:1. 原料均为煤;2. 所有CCS 项目都采用燃烧后脱碳技术,吸收剂为MEA;3. 国内燃煤机组的运行小时数为5500 小时,即负荷运行系数为5500/(24×365)=0.63;4. 合成氨厂负荷运行系数为0.85;5. 燃煤电厂的CO2 排放因子为0.81kg/KWh,合成氨厂的CO2 排放因子为3.8t/t 氨;6. 采用管道运输CO2;7. EOR和ECBM的封存量不大于现行项目的最大封存量,100Mt/y,深部含盐水层封存则不受此限制。 表1假想ccs项目 注释:EOR 二、CCS 项目成本分析 2.1总论 CCS 项目按照过程可分为捕集、压缩、运输和封存四个主要过程。有些文献也将压缩过程合并到捕集过程中。IPCC、Hendriks、David等对CCS 项目进行了经济性分析, 本文将主要参考这些研究成果对中国假想的CCS 项目进行成本分析。 Hendriks研究了燃烧后脱除CO2 的各种过程的碳捕集成本,得出: 对于煤基合成氨厂,变换后的合成气要进行脱硫、脱碳处理而获得氢气,脱硫、脱碳剂均为MEA。脱硫过程中,合成气中大约30-40%的CO2 也会随着H2S 和SO2 等硫化物一起脱除;而在随后的脱碳过程中60-70% 的CO2 会以纯CO2 的形式被脱除。对于60 万吨 合成氨厂,仅有52%的CO2 被捕集,所有的CO2 均可以来自脱碳过程产生的纯CO2,因

华能北京热电厂新建燃气热电机组工程第二批辅机设备公开招

华能北京热电厂新建燃气热电机组工程第二批辅机设备公开招标采购 资格预审二次公告 华能北京热电厂新建燃气热电机组工程第二批辅机设备已具备招标条件,项目单位为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受招标人的委托,华能招标有限公司对其进行公开招标采购,其中固定灭火系统、可拆卸式保温、制氢机三个标段在第一次资格预审评审中通过资格预审的合格投标人不足三家,现将三标段资格预审有关事宜二次公告如下: 1.招标范围 项目概况: 华能北京热电厂新建燃气热电机组工程: 本项目厂址位于北京市东南朝阳区王四营乡境内。 电厂一期工程安装有4×830t/h燃煤锅炉和2×167MW+2×220MW蒸汽轮发电机组,一期4台机组已于1999年全部投产发电;电厂于2003年完成了后置机改造工程,使全厂最大发电能力达到845MW,供热能力为1300MW。2004年完成了燃油尖峰热水炉改天然气工程,共建设4台燃气热水炉。2011年底,二期工程1套“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投产,二期工程安装2台M701F4型燃机组成的燃气轮发电机组+2台余热锅炉+1台蒸汽轮发电供热机组。 本期工程新建一套“二拖一” 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每套联合循环机组包括两台F级的燃气轮机、两台燃气轮机发电机、两台余热锅炉、一台蒸汽轮机和一台蒸汽轮机发电机机组,蒸汽轮机高中压缸与低压缸之间采用SSS离合器连接,通过SSS离合器可使汽轮机实现纯凝、抽凝、背压工况自由切换。 交流动力及控制电源电压为380/220V(三相四线制),直流动力电源电压为220V,直流控制电源电压为220V。设备照明电压380/220V,50Hz。设备内部照明或设备本身的局部照明由设备成套厂家通过降压隔离变自行取得电源。资格预审申请人如需其它等级电压,由资格预审申请人自行解决。

北京市物价局关于调整我市民用供热价格和热电厂热力出厂价格的通知

《北京市物价局关于调整我市民用供热价格和热电厂热力出厂价格的通知》京价(商)字[2001]372号 市各有关局、总公司、集团公司、各区县物价局: 为促进北京市供热事业的发展,缓解企业亏损的矛盾,进一步理顺供暖价格,经专家论证委员会论证和价格听证会听证并经市政府批准,我市自2001年至2002年采暖期起适当调整我市供暖价格,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市热力集团供应的民用供暖价格及生活热水加热费 市热力集团供应的民用供暖价格由每建筑平方米、采暖季20元调整为24元;供应旅游饭店、使馆、出租公寓的供暖价格仍为每建筑平方米、采暖季30元;除上述两类供应对象以外的用户供暖价格也由每建筑平方米,采暖季20元调整为24元。 以上价格均含热力点运行费用2.5元、室外管网维护费1元,楼口到散热片维护费1元。 生活热水加热费由每吨2.5元调整为5元。 云岗地区使用热电厂热力供暖的收费标准按照市热力集团的收费标准执行。 二、锅炉供暖价格 1、燃煤锅炉(直供方式)供应的民用供暖价格由每建筑平方米,采暖季16元调整为16.5元;供应旅游饭店、出租公寓的供暖价格仍为每建筑平方米、采暖季28元;除上述两类供应对象以外的用户供暖价格也由每建筑平方米、采暖季16元调整为16.5元。 以上价格均含室外管网维护费1元、楼口到散热片维护费1元。 2、燃煤锅炉(间供方式)供应的民用供暖价格由每建筑平方米、采暖季18元调整为19元;供应旅游饭店、出租公寓的供暖价格仍为每建筑平方米、采暖季28元;除上述两类供应对象以外的用户供暖价格也由每建筑平方米、采暖季18元调整为19元。 以上价格均含热力点运行费用2.5元、室外管网维护费1元,楼口到散热片维护费1元。 3、燃油(柴油)燃气(天然气、煤气),电锅炉供应的民用供暖价格由每建筑平方米、采暖季28元调整为30元,其它供应对象仍为每建筑平方米、采暖季35元。 以上价格均含室外管网维护费1元、楼口到散热片维护费1元。 三、热电厂热力出厂价格

北京2018年投7亿建热电厂余热回收项目

北京投7亿建热电厂余热回收项目!每年可省燃气1.8亿m32018-07-12 21:10 近日,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北京将建一批余热回收项目,建成后可增加供热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约燃气约1.8亿立方米,相当于135万户普通居民生活全年用量。 项目将分4年建成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会同北京市城管委制定出台了《北京市中心热网热源余热利用工作方案(2018-2021年)》。按照安排,北京将分4年时间建成一批余热回收项目。 据悉,今年和明年将要进行余热利用改造的热电厂包括太阳宫燃气热电厂、华能二期、华能三期、京能草桥、大唐高井和郑常庄燃气热电厂等。 据介绍,北京市政府将对这批余热回收项目加快审批流程。方案重点任务中的余热利用项目,将列入各区当年重点推进项目,按照审批权限由项目所在区加快办理各项前期手续。 同时,对于这些余热回收项目,北京市政府加大了资金支持。其中,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热源和一次管网给予30%的资金补助,同步配套建设的水蓄热项目享受同比例的资金支持。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将累计支持约7亿元。 烟气余热回收为主要利用形式 据媒体报道,热电厂的余热利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个是烟气余热利用,另一个是循环水余热利用。 “结合北京市热电厂实际情况,烟气余热资源在供暖季稳定性相对较好,因此北京地区的热电厂就将采用烟气余热回收为余热利用的主要形式。”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我国首次在燃气电厂大规模建设烟气余热热泵系统。 那么这些“余热”价格如何确定呢?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实施的余热利用项目供热价格参照北京现行价格政策执行,其中燃气热电厂余热利用项目参照北京燃气热电厂热力出厂价格相关政策执行。

华能集团介绍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中文全称: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文简称:华能集团公司 英文全称:China Huaneng Group 英文简称:CHINA HUANENG 英文缩写:CHNG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法定住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40号。 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三十六,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三十八。 公司简介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是世界500强企业。 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经营电力产业为主,综合发展的企业法人实体。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依照[公司法],对其全资、控股、参股企业进行改建和规范,建立资本纽带关系,实行母子公司体制,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根据业务需要,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在境内外投资设立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以及分公司、办事处等分支机构。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经营宗旨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国家政策,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市场需求,依法自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坚持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改善产业结构,发挥集团整体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电为主,综合发展,逐步成为实力雄厚、管理一流、服务国家、走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中国华能注册资本200亿元,主要包括:电源的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电力(热力)的生产和销售,金融、交通运输、新能源、环保相关产业及产品的开发、投资、建设、生产、销售,实业投资经营及管理。 中国华能从1985年创立第一家公司至今,历经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电力工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逐步形成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的“三色”公司理念和“坚持诚信、注重合作、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创造业绩、服务国家”的核心价值观。 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华能在全国26个省、市、区及海外拥有运营的全资、控股电厂130 座,装机容量8896.7万千瓦,煤炭、金融、科技研发、交通运输等产业初具规模。

二氧化碳的捕集

常用的CO2回收利用方法有: (1)溶剂吸收法:使用溶剂对CO2进行吸收和解吸,CO2浓度可达98%以上。该法只适合于从低浓度 CO2废气中回收CO2,且流程复杂,操作成本高。 (2)变压吸附法:采用固体吸附剂吸附混合气中的 CO2,浓度可达60%以上。该法只适合于从化肥厂变换气中脱除CO2,且CO2浓度太低不能作为产品使用。 (3)有机膜分离法:利用中空纤维膜在高压下分离 CO2,只适用于气源干净、需用CO2浓度不高于90%的场合,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处于开发阶段。 (4)催化燃烧法:利用催化剂和纯氧气把CO2中的可燃烧杂质转换成CO2和水。该法只能脱除可燃杂质,能耗和成本高,已被淘汰。 上述方法生产的CO2都是气态,都需经吸附精馏法进一步提纯净化、精馏液化,才能进行液态储存和运输。吸附精馏技术是上述方法在接续过程中必须使用的通用技术。 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所作的研究指出,在发电厂中采用氨洗涤可使CO2减少10%,而较老式的MEA(胺洗涤)法可使CO2减少29%。 世界新的CO2回收和捕集技术正在加快发展之中。 1? 脱除CO2新溶剂 巴斯夫公司和日本JGC公司已开始联合开发一种新技术,可使天然气中含有的CO2脱除和贮存费用削减 20%。该项目得到日本经济、贸易和工业省的支持。 CO2可利用吸收剂如单乙醇胺(MEA)从燃烧过程产生的烟气中加以捕集,然而,再生吸收剂需额外耗能,对于MEA,从烟气中回收CO2需耗能约 900kcal/kgCO2,通常这是不经济的。日本三菱重工公司(MHI)与关西电力公司(KEPCO)合作,开发了新工艺,可给CO2回收途径带来新的变化。MHI发现的CO2新吸收剂是称为KS-1和KS-2的位阻胺类,其回收所需能量比MEA所需能量约少20%。因为KS-1和 KS-2对热更稳定、腐蚀性也比MEA小,因此操作时胺类的总损失约为常规吸收剂的1/20。对于能量费用不昂贵的地区,大规模装置使用新的工艺,CO2回收费用(包括压缩所需费用)约为20美元/tCO2,它比基于MEA的常规方法低约30%。MHI已在马来西亚一套尿素装置上验证了这一技术,可从烟气中回收 200tCO2/d。 巴斯夫公司实验室试验表明,采用新型溶剂从发电厂排放物中脱除CO2,具有耐用和耗能少的优点。这种溶剂由巴斯夫公司与欧盟“捕集CO2并贮存”开发项目组共同开发。2006年3月已在位于丹麦Esbjerg(埃斯比约)的世界最大的中型煤发电装置上试用。首次试验采用MEA作为参比溶剂。捕集CO2所用溶剂的重点在于减少脱除CO2所需的能量,如果需要能量太高,会减少电厂的电力产量。例如,燃煤电站使用常规的MEA溶剂捕集CO2,会使发电量减少30%~45%。新开发的溶剂可除去或收集燃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CO2。从电厂排放气中除去CO2,先是用化学溶剂把CO2结合住,然后,溶剂在返回到工艺前释放出这种CO2。为防止CO2跑到大气中,需要将它冷凝和储存,例如,存放在岩石的含水层(砂石含水层)中、矿层中或原来的石油天然气矿层中。但常规的溶剂容易被电厂废气中夹带的氧气分解,这种工艺要达到吸收、释放和储存CO2,需要很大的能量输入。实验室试验表明,巴斯夫开发的胺基新溶剂比常规溶剂要稳定得多,并可使用较长时间,在吸收和释放CO2过程中,耗能也比较低,用新溶剂进行气体洗涤能大大降低除去CO2的费用。 巴斯夫公司、RWE电力公司和林德集团2007年9月底宣布,联手开发并将推广使用从燃煤电厂烟气中捕集CO2的新工艺。目标是先去除,然后在地下贮存超过 90%的CO2。这些公司的合作包括在RWE电力公司德国 Niederaussem的褐煤燃烧发电厂建设和运作中型装置,试验巴斯夫公司用于CO2洗涤的新溶剂。林德公司进行该中型装置的工程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在褐煤燃烧发电厂上商业化应用CO2捕集。一旦中型试验完成,合作方将于2010年对此进行验证,为新工艺的商业化应用提供可靠的设计基准。RWE和巴斯夫公司是30家CO2从捕集到贮存(CASTOR)合作项目的成员,该项目得到了欧盟的资助。2005年,巴斯夫开发了新的

北京华能热电厂“3.13”氢爆事故调查报告

北京华能热电厂“3.13”氢爆 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回顾: 2015年3月13日14时47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观音堂村100号的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汽轮发电机组突然发生爆炸燃烧,火势迅速蔓延,并产生大量浓烟。本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88.46万元。 事故原因: 叶轮轮缘断裂与叶片脱落123千克,机组轴系发生剧烈振动,导致轴和轴瓦严重磨损、轴封和氢气密封系统失效,润滑油和氢气发生大量泄漏,与励磁系统火花接触后发生爆炸和燃烧。

事故发生后,国家能源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北京市副市长张延昆同志对做好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能源局委托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组织调查。经请示北京市政府,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牵头,会同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华能华北分公司,组成了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3?13”2号机组事故调查组,依据《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599号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条例)开展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查阅资料、调查取证、实验测试、检测鉴定和专家分析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并针对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 一、基本情况 (一)事故单位情况。 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又名华能北京热电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毗邻东五环,隶属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目前电厂总装机容量1768兆瓦,为热电联产企业,被北京市确定为东南热电中心。电厂分两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安

某发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及利用项目可行报告

某发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及利用项目可行报告

大唐户县第二发电厂 烟气CO2捕集及利用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燃煤电厂烟气CO2捕集及利用项目背景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2020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的碳减排工作压力巨大,任重道远。我国有近40%-5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燃煤发电,即便到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仅有望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15%左右,而更大的份额仍然为传统化石能源所占据。因此在电厂开展二氧化碳捕集是我国最重要的碳减排技术路径之一。 目前,电厂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路线主要有3种:燃烧前脱碳、燃烧后脱碳及富氧燃烧技术。其中,基于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的燃烧前捕集技术可能是能耗最低的路线,但我国没有商业运行的IGCC电站,且超过6亿千瓦的发电装机是传统燃煤电站。而燃烧后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是最适合传统燃煤电厂并且已经实现商业化示范的技术。因此,燃烧后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是我国近期降低单位GDP碳排放量的最佳及最有效手段之一。 二、燃煤电厂烟气CO2捕集及利用技术简介 燃煤电厂烟气CO2捕集系统由烟气预处理系统、填料吸收塔、填料再生塔、排气洗涤系统、溶液煮沸器、胺回收加热器、产品气处理系统(包括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以及系统水平衡维持系统组成。

脱硫后的烟道气由脱碳引风机送入吸收塔,其中CO2被胺溶液吸收,尾气由塔顶排入大气。吸收CO2后的富液由塔底经泵送入换热器,回收热量后送入再生塔。解析出的CO2气,经处理后送入精处理系统。经过压缩加压、除湿、脱硫、制冷等工序,得到最终产品——液态CO2。 烟气CO2捕集系统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目前国际上燃煤电厂烟气CO2捕集及利用项目少之又少。美国和日本在上世纪末通过燃烧后捕集,并生产二氧化碳,生产的规模在1万~3万吨/年,主要在化工厂的自备电厂开展。我国在运行的燃煤电厂烟气CO2捕集及利用项目仅有2个,均由西安热工研究院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所属发电企业开发建设。 三、西安热工研究院开发能力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我国电力行业国家级热能动力科学

华能北京热电厂环保亮点

华能北京热电厂环保亮点 华能北京热电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一期工程安装了四台俄产汽轮发电机组,工程于1995年4月开工,1999年6月全部建成投产。二期燃气扩建工程于2010年7月开工,2011年12月26日“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 华能北京热电厂是中国华能集团在北京建设运营的 热电联产企业,是国内供热容量最大的电厂,发电装机容量1775兆瓦(845+930),约占北京市火电装机容量的30%,占北京市用电量的20%;供热能力1900(1340+560)百万大卡/小时,约占北京市集中管网供热量的1/3,供热面积约4000万平方米。2009年,电厂完成供电煤耗281.65克/千瓦时,比全国平均供电煤耗低54克/千瓦时。 在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电热能源保障的同时,电厂在节能环保工作上不断探索,推陈出新,勇创第一,成为全方位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燃煤电厂的典范,拥有10项国内乃至世界之最技术: 1、国内领先的热电联产技术。 电厂全年平均热效率在60%以上,比常规的凝汽式电厂高出约20个百分点,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与常规30

万千瓦纯凝汽式发电机组和集中供热锅炉相比,按年发电量50亿度、年供热量1300万吉焦计算,每年可节约40 万吨标准煤,电厂投产以来已累计节约标准煤400多万吨。 2、国内第一家城市污水利用。 为节约北京市新鲜水资源,电厂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了二级污水系统,是国内第一家采用中水回用的城市热电厂。自2000年6月污水回用以来,电厂年节约新鲜水量约1200万立方米,大大缓解了北京市用水紧张的局面。 3、国内率先采用液态排渣和飞灰复燃技术 电厂锅炉采用德国液态排渣和飞灰复燃技术,使大约65%的烟尘成为液态渣,进入除尘器的烟尘浓度大约只有普通固态排渣方式的35%,大幅度减少了烟尘排放量。在飞灰复燃全部投入时,锅炉无飞灰外排。 每台锅炉配有二台四电场高效率静电除尘器。在脱硫及烟塔合一工程投产后,烟尘排放浓度下降至10~15毫克/立方米,烟尘控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4、国内第一家不设灰场的电厂,副产品全部实现100%综合利用。 电厂投产至今,灰、渣、脱硫石膏和二氧化碳等副产品全部实现100%综合利用,电厂未设灰场,节约了占地和

CO2的捕集与封存

CO2的捕集与封存技术 摘要:温室气体过量排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CO2的减排措施迫在眉睫。近年来兴起的碳捕集与碳封存(CCS)技术被看做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解决方案之一。本文从燃烧前、富氧燃烧、燃烧后捕集技术和封存技术介绍全球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发展现状及示范项目实施情况。针对传统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不足,介绍了目前最具发展潜能的新兴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关键词:温室气体;CO2;碳捕集与封存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占60%以上,而人类活动中CO2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据调查显示:近几年CO2平均每年放量在300亿吨以上,其中40%来自电厂,23%来自运输行业,22%来自水泥厂[1]。CO2由于其生命期可长达200年,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因此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肇事者,成为全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首要目标。近年来兴起的CO2捕集封存技术则日趋得到人们关注,成为各个国家竞相研究的热点以及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碳捕获和存储技术是一种将工业和能源排放源产生的CO2进行收集、运输并安全存储到某处使其长期与大气隔离的过程,从而减少CO2的排放。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CCS 技术可以减少全球20%的碳排放。 1CCS技术的发展现状 CCS技术是指将二氧化碳从相关排放燃烧源捕获并分离出来,输送到油气田、海洋等地点进行长期(几千年)封存,从而阻止或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轻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工业试验或工业化应用的封存场所主要有深度含盐水层、枯竭或开采到后期的油气田、不可采的贫瘠煤层和海洋[2]。 目前按燃烧工艺划分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可以有燃烧前、富氧燃烧、燃烧后等三个主要发展方向。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可分为陆上咸水层封存、海底咸水层封存、CO2 驱油、CO2驱煤层气、枯竭气田注入、天然气生产酸气回注等六个方向。现有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各具特点同时也都有其发展的局限性,每个发展方向都有与之对应的大规模集成示范项目。目前全球很多地方都开展了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大规模集成

火电厂CO2 捕集技术路线

火电厂CO2 捕集技术路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是由CO2 为主导因子的温室效应引发的。CO2 的排放速度正随着人类利用能源速度的增长而迅速增长,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预测, 人类活动产生的CO2 将从1997年的271亿t/ a至2100年的950亿t/ a,而大气中CO2 也将从现有的360 ×10- 6增长到2050年的720 ×10- 6。欧盟委员会在2006年发表的《欧洲安全、竞争、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中,明确地将“加大研发CO2 捕集和埋存新技术、努力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作为其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之一。 在人类排放的CO2 中,电厂是最大的排放源。电厂烟气是CO2 长期、稳定、集中的排放源,其CO2 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7. 5%。从电厂烟气中捕集回收CO2 不仅是缓解CO2 排放危机的有效手段,还能通过回收有价值副产品而降低减排成本。控制电厂CO2 的排放是人类减少CO2 进入大气最重要的切入点。 针对火电厂排放的CO2 ,考虑到燃料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而空气是助燃气体,从燃烧的不同阶段划分, CO2 捕集技术路线主要可以分为4种:燃烧后脱碳、燃烧前脱碳、富氧燃烧以及化学链燃烧技术。 燃烧后脱碳技术是在燃烧后的烟气中捕集或分离CO2。由于火电厂排放烟气中CO2 分压低、处理量大,投资和运行成本比较高。 燃烧前脱碳是在碳基燃料燃烧前,将其化学能从碳转移到其他物质中,再将其分离。 作为当今国际上最引人注目的高效清洁发电技术之一, IGCC是最典型的可以进行燃烧前脱碳的系统。它将煤炭气化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将煤中的化学能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电能,极大地提高了机组发电效率。燃料进入气化炉气化,生产出煤气,然后再将煤气重整为CO2和H2 ,将燃料化学能转到H2 中,然后再分离CO2 和H2。一般IGCC系统的气化炉都采用富氧或纯氧技术,所需气体体积大幅度减小、CO2 体积分数显著变大,从而大大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目前世界上已经运行的IGCC机组,其供电效率已经达到43%左右,随着相关关键技术的不断发展,还能进一步提高到50%左右。 富氧燃烧技术技术是利用空气分离系统获得富氧,然后燃料与O2 共同进入专门的富氧燃烧炉进行燃烧,一般需要将燃烧后的烟气重新回注燃烧炉,这一方面降低了燃烧温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CO2 的体积分数。由于惰性成分氮气浓度大大降低,无谓的能源消耗大幅度降低, 30% ~40%的富氧空气燃烧就可以降低燃料消费20% ~30% ,提高了热效率,同时,

华能北京热电厂申报国家优质工程创新成果总结

华能北京热电厂 “二拖一”923.4MW燃气热电联产扩建工程申报国家优质工程奖创新成果总结 项目名称: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拖一”923.4MW燃气热电联产扩建工程申报单位: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工程背景 (2) 三、工程“五新”应用亮点及创新成果 (4) 工程设计、技术创新成果 工程管理创新成果 工程施工创新成果 工程调试创新成果 四、工程质量控制成果 (29)

华能北京热电厂 “二拖一”923.4MW燃气热电联产扩建工程 创新成果总结 一、工程概况 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拖一”923.4MW燃气热电联产扩建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是北京市“十二五”能源规划中的主要电源和热源支撑点。北京市发改委于2010年7月28日以京发改【2010】1190号文核准开工建设。由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单位共同出资兴建,由华能北京热电厂承建,由天津电力建设公司等四家单位参建。工程静态投资30.68亿元,动态投资31.94亿元,决算造价31.89亿元。 工程采用两台东方电气与日本三菱合作生产的M701F4燃机和一台背压供热-凝汽式汽轮机,组成一套“二拖一”联合循环供热机组。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供热能力最大、全年热效率最高的燃气热电联产机组。 联合循环机组发电出力952MW,供热能力662MW,供热面积1300万m2,全年平均热效率73.16%,采暖期最大热效率88.77%,机组热耗率4055.6KJ/KWh,发电煤耗138g/KWh,发电厂用电率1.378%,补水率0.55%,经济性能指标居国内同类型机组领先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有机统一。 工程于2010年8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12月26日一次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并移交生产。是北京市率先开工建设并投产的热电中心。

CO2的捕集技术的研究进展

CO2的捕集技术的研究进展 能科1306王雪颖学号:1131540619 摘要:主要内容是介绍二氧化碳的捕集技术。首先通过对气候变化的相关背景进行综述,引出对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重视,接下来对现有主要的二氧化碳捕集进行全面介绍,最后对发展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前景和潜力进行展望。 关键字:二氧化碳捕捉收集减排 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问题使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引起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二氧化碳的减排技术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如何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成为挑战人类智慧的难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主要以煤炭的消费为主,主要的CO2排放源为燃煤的发电厂。从总量上看,目前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CO2总排放量很可能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因此,我国急需对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研究,以缓解我国的空气污染压力。1.含胺基官能团化合物溶液吸附 溶液吸附法主要是利用含胺基官能团的化合物对二氧化碳进行化学吸附。化学吸附法是利用CO2和吸附液之间的化学反应将CO2从排气中分离回收的方法。典型的化学吸收剂有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和甲基二乙醇胺(MDEA)等。此法为湿式吸收法可与湿式脱硫装置联合使用。其反应式为: - CO 此反应为一可逆反应,温度对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反应一般在38℃左右吸收CO2,吸收CO2,反应向右进行,当温度在100℃,反应向左进行,放出CO2。化学吸收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由于在吸收塔内有起泡、夹带等现象,使烟气净化系统复杂,能量消耗和投资都很大;②由于烟气中含有少量的O2、CO、SO2等气体,在再生塔的高温条件下,一方面会与吸收液反应,使吸收液浓度下降,吸收效率降低,另一方面会腐蚀再生塔,影响设备寿命。③处理高炉咽气时,由于反应的温度是在100℃以下,就要对高温气体换热,处理的设备增多,加大了投资。 2.基于氨的新工艺 美国Powerspan公司开发了ECO2捕集工艺,可使用含水的氨溶液从电厂烟气(FG)中捕集CO2。这是该公司与美国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共同研究的成果。BP替代能源公司与Powerspan公司正在开发和验证Powerspan公司称为ECO2基于氨的CO2捕集技术,并将使其用于燃煤电厂推向商业化。这种后燃烧CO2捕集工艺适用于改造现有的燃煤发电机组和新建的燃煤电厂。ECO2捕集工艺与Powerspan公司的电催化氧化技术组合在一起,使用氨水吸收大量二氧化硫(SO2)、氮氧化合物(NO x)和汞。CO2加工步骤设置在ECO的SO2、NO x和汞脱除步骤的下游。 根据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等对使用含水的氨吸收CO2进行的研究表明,传统的单乙醇胺(MEA)工艺用于CO2脱除,CO2负荷能力(吸收每kg CO2/ks吸收剂)低,有高的设备腐蚀率,胺类会被其他烟气成分降解,同时吸收剂再生时能耗高。比较而言,氨水加工有较高的负荷能力,无腐蚀问题,在烟气环境下不会降解,可使吸收剂补充量减少到最小,再生所需能量很少,而且成本大大低于MEA。尤其是,NETL采用Powerspan公司开发的氨水工艺与常规胺类相比,有4大优点:蒸汽负荷小;产生较浓缩的CO2携带物;较低的化学品成本;产生可供销售的副产物实现多污染物控制。[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