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启示_吕俊

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启示_吕俊

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启示_吕俊
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启示_吕俊

2000年第5期 外 国 语 总第129期 No.5, September 2000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 Serial No.129

49文章编号2000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摘 要指出这一转向实质上是人类认知方式的

一次变革

即从独白话语走向对话话语

翻译批评将成为批评家对上述对话的积极参与

翻译研究

语言论转向

哲学的语言论转向

即从认识论的主体哲学转向了语言论的

解释哲学

它不仅仅是指人们开始

对语言给予普遍性的关注和重新审视

它颠覆了许多传统的理

论和观念

尤其对

人文科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使之成为

哲学研究的对象

也使人文科学获得了新生

认识论的科学主义占据

了霸权地位

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知识

在他们看来只能称为学科

是完全处于从属和附庸地位的笛卡尔确立了一个所谓的哲学

概念而把思想之外视为

对象

这就形成了主

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人是主

只有当这个客观物质世界以某种形式转移到人这一思维主体中时

这种思

维活动是一种以语言的表征功能实现的

所谓

就是确切地再现大脑以外的世界以某种形式

主要是指通过语言符号

表征功

能这样就要求语言必须是有着十分精确的表征功能和再现功能的

一一对应的关系

人可以透过语言的意义而对客观世界一目了然透明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唯一性与精确性其研究对象精神产品也都变成了与客观物质世界一样纯粹的客体读者也成了当然的主体语言则成了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的意义

忠实

也就出现了所谓之类的评判译文的标准人文科学的研究受到了扭曲整个人文科学的活动被科学主义的迷雾所笼罩

冲破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统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这种批判是以作为突破口的

语言真的是忠实地再现了客观世界吗

人的认识活动远不是那么简单其承载的意义也不是那么确定和精确

意义和本体这三者之间互相作用才逐渐形成并得以扩大和加深的如海德格尔所说语言凭借给存在物的初次命名69]也就是说

它本身是抽象的它与本体没有什么联系索绪尔说它是任意性的

所谓是人们对符号的解释和说明

即通过意义使符号指向本体

本体因为凡是可以界定的就不再是本体

在符号指向本体之后

从而构成了我们全部世界的可见部分

我们领会到的存在只是语言中的存在

也是人类存在的家园

意义是不能穷尽本体的它只是表征媒介意象

这种意象是在表征层面上再现的一种

幻象

即大脑的一个

它们之间存在着永久性的鸿沟

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我们也无法用有限去组织这种无限语言符号与存在物之间也不会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而绝非某具体存在物本身

意义和本体这三者关系是相当复杂的

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

它们不可能存在完美的融合

语言的透明性

是根本不存在的

那文学语言则有很多不同于它的特点

文学语言从符号学角度来看不同于日常语言

而文学语言符号具有返回能指性

透明性而更有多义性

无限衍义性等特点

而不像日常语言那样可以

而文学语言把我们引向一个虚构世界

改变我们传统的观念

从上面的

50

简单叙述

首先是语言不再是一种外在的工具我们所说的存在实际上是一种语言中的存在

我们总是早已被我们自己的语言所包围着

我们都不得不再一次落入语言的窠臼

语言不仅承载文化

这样一来

其次它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不是那么简单明了

更不具透明性具有多义性

模糊性隐喻性甚至离散性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在符号特征上和语言功能上都有较大区别

要找到人文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上述这些观念的变化势必影响到翻译研究

例如在哲学的语言论转向之后

如何看待翻译的实践问题

目前在人文科学的其他领域

在这一新的转向影响下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从独白走向对话

解释哲学的出现宣告了主体性的黄昏和主体间性的出场

在翻译研究方面也应从独白走向对话人们在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下表达思想的镜像工具在阅读中在翻译中

似乎谁发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时原作者对他的作品有着最权威的解释权

只要作者站出来否认

这实际就是作者的独白话语译者都是些被动的接受者

作者所写出来的东西未必就是他所要表达的东西

但它们并不就是一回事

而作品却体现了另一种含义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英美新批评派把这种追求作者原意的做法称之为

并把文本视为一个独立的自足体

层次性与语言的多义性

这一点对翻译研究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也有可操作性

但是由于这一批评模式在切断与作者联系的同时把文本看成了独立自足的封闭系统

我们知道文学活动应由三方面要素构成

没有读者的审美参与

所以

但读者的作用在早期的接受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那里得到了过分的强调

这种否定文本本身也存在意义的看法必然会导致强调个人印象的主观主义和意义的相对主义

也就是说

这种观点影响到翻译那么

又不在作品到底存在在哪里

不是静止的

它是在从主体的对象化

再到对象的主体化

51

过程中形成的

即在主体间的互相作用过程中生成的

它不可能脱离主体而存在只有当人们使用它时才显现了它的存在作者写下作品不在场了

所以我们说一部作品同样可以看作一个主体

而作品写出来是为人们去解读的

说的关系

没有听

作品也一样那么

他的心目中也有隐含读者

理想读者成功的儿童作家所写出来的作品一定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和文化程度

在读者进行阅读时是以另一个主体的身份去参与与作者的对话和交流因为接受美学已把读者从完全被动的接受者的地位中解放了出来

翻译活动不是独白式的

译者面对的不是无生命的文字符号

作者的言说和感情表达

即话语

在场与不在场

即文本内容双方的呼应问答就组成了一个生动的对话和交流无论双方是否达成一致性的见解

作品的意义总是在对话的关系中不断被理解被深化

文本的潜能才有可能从作者的意图背后穿越而出

使一部作品的意义由一个人创作后又经千万人的传承接递而得到逐渐扩大和不断深化

所以

而这也正是我们说翻译即再创造的根本性原因

这也很容易解释了

只有这样

在这一点

因为这样的作品往往有着更大的开放性和阐释空间

是因为它的意义是封闭的

这正是文学文本与科学文本的根本区别

就不再把一己之见的主观看法视为客观真理

而且也不再把文本视为无生命的文字符号

是作者情感之所系

读者和译者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努力发掘新的意义你不能主观地对它作机械化的文字处理

是你对话交流的对象

争论最后达到一种视域的融合

文本构成中话语的潜在意义和译者或读者在解读时所发现的意义形成一种新的意义

翻译的过程

那么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实质上是一种对话的参与我认为

我们知道

即创作主体(即作者)

ò???μ±è?ò2±?D?ê×?èê??á??这三者缺一不可翻译者面

52

对的并不是作者本人但这绝不意

味着他面对着一些无生命的文字

是他审美创造主体性的对象化和语符化想象

文本语符一旦被作者审美创造的生气所灌注

但这种特质在未经审美接受之前只是潜在性的它潜藏在文本结构的各个层次之中

等待读者的审美参与也即对话文本就成了联结作者和读者的纽带就是在同隐含的作者进行对话和交流

接受美学曾提出过十分精辟的见解

空白不确定性

各语义单位之间也存在着连接的

这种否定会引起读者心理上的

而这一过程也正是读者不断地与作者对话争论他们或达成一致性的见解但总有新的意义的生成

也在文本从语音语调

修辞形而上质等各个层次上发生

也就是为对话提供更多的契机和空间

如果是那样

他有着先有和先在的知识结构

前结构前理解伽达默尔干脆把这种前结构称作哲学解释学

并非不可避免地会歪曲真理

我们存在的历史性包含着从词义上所说的偏见

偏见就是我们对世界开放的倾向性

9]接受美学的奠基人尧斯把这种

的概念发展为的概念人生观

艺术文化素养和文学能力都归纳到这种前结构和心理图式之中

定向期待表现为一种习惯倾向文化素养

一种内化为心理机制的文化习惯

是一种主体本质的对象化

在阅读中起着选择

但是真正的读者往往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作品信息的灌输

调整自身视界结构

以开放的姿态接受作品中与原有视野不一的这就是一种创新期待它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创新作用

读者不会满足于那些程式化的陈词滥调而是寻找与自己不同的

即新奇这就会引起视界的变化和视域的扩大

从而增加对话的机会

从中领悟新的意义

也使翻译更具创造性

翻译活动就是译者的这种期待视域与作品召唤结构互相作用下形成的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间的对话翻译的整个过程都是译者在通过文本中介与隐含的作者的对话

但译者的对话活动与阅读者的对话活动又不都是完全随意的

空白与空缺

图式结构你可以在不确定点

即使之具体

53

否则你就违背了对话的原则

阅读与翻译的对话活动又有很大区别

不必考虑留有什么余地

因为他并不能把他阐释中的所有联想

他必须留给他的译文读者以充分的阐释空间如果一位译者不注意这样的区别

他就实际上是封闭了原文文本的阐释空间

变原来的对话为独白

从这一意义上讲

又有自由开放的性质也有受文本制约性的一面

四一种参与对话的对话

如果说翻译活动是一种对话的参与

翻译批评就是一种参与对话的对话

而不是一种独白话语活动

如以寻找作者意图为佐证来进行翻译批评的传统批评模式

把意义仅限定在文本构成之中

或后来的等效论批评模式

这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感受强加于他人的主观主义做法

其次是作为批评者必须也以对话者的身份参与到译者与原作者的对话中去

以及是否合乎知识的客观性

但这只是人类美学素质的一面

即在对话及其验证中达到的知识的客观性

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曾指出

它是一种理性的可接受性也就是说

也同时存在着理解的共同性

而这个文本是有一定定向性和限制性的

都视为是阐释者的权利

又是被决定了的

所以

可见翻译批评既要有一种开放式的胸怀接受那些不同于自己观点的不同阐释这个客观参照就是知识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生活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

语言

1991.

收稿日期

吕俊(1945男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54

翻译哲学

“翻译哲学”这个概念是近年才出现的,准确地说,是黄忠廉①先生在1998年第1期《外语研究》上首问“什么是翻译哲学”而开始的。当然,对翻译活动的哲学思考是更早一些的:稍远一点,约半个世纪前,先后有艾思奇(1937②)、贺麟(1940③)、陈康(1942④)、朱光潜(1944⑤)、金岳霖(1948⑥/1983)等数位哲学家对翻译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哲学思辨;近十年,柯飞(1987⑦/1996⑧)、孙致礼(1996⑨)、但冰洁(1996[10])、阎德胜(1997[11])、刘邦凡(1998[12])、杨炳钧(1998[12])等人都对翻译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哲学思考。但总的来讲,尽管半个世纪前关于翻译的哲学思考就已引起几位哲学泰斗的重视,可“翻译哲学”并没有形成气候。近年来,对翻译进行过哲学思考的几人还都是搞语言研究的,足见,“翻译哲学”还是“小菜一碟”,没有引起哲学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因 此,数十年前哲学家倡导并身体力行对翻译的哲学认识,足见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当然,搞语言的人(包括搞翻译的人)对翻译搞哲学认识并不是没有长处的,事实上,在某些方面的确是有先见之明的,单就他们对语言及语言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的熟悉程度而言就是如此。搞哲学的人去研究翻译哲学,其重大的长处(对比于纯粹只从事过语言及语言翻译的人)就在于他们多一些哲学的技巧与思辨。因此,搞语言的人与搞哲学的人联合起来,(如果有一些既搞语言,尤其是搞语言翻译的,又搞哲学的人,那另当别论),才是振兴翻译哲学研究的最佳选择。 五十年前哲学家们对翻译的哲学思辨并没有产生持久的回应,原因是多方面的,恐怕社会变革而带来的学术转移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而近几年来,语言翻译界的人士回忆起翻译哲学来,原因也不外三点:一是改革开发的深入使学术研究掀起对以往学术成果的回忆与再现,产生新一轮的学术转移;二是近二十年来改革开放后的语言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的哲学认识的必然;三是西方语言哲学在国内广泛的传播与发展,为翻译的哲学认识提供直接的借鉴。总之,翻译哲学不是泊来品,而是一个地道的中国货。而这地道的中国货也必须要“卖”出去、走出国门的。因为只有“卖”了出去,才能让外国人认识它,才能使“翻译哲学”走向世界,才能使“翻译哲学国际化”。要把这个地道的中国货“卖”出去,首先要取一个洋名,不要让外国人来个先“注册”。我们取的名是Translation-philosophy(简称Trans-philosophy),而不是Philosophy of Translation。因为,我们主张,翻译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需要研究翻译的意义(价值)、真理、必然性、可能性、社会性、文化性等一般性质;需要形成关于翻译的一般理论,这些理论具有哲学的意义与功能,有助于哲学问题解决。同时我们也主张,翻译哲学也是一内容提要:“翻译哲学”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学术新概念,围绕这一概念本文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讨论,给出:翻译哲学就是关于翻译、翻译理论的精深分析及其总和的一般的看法。翻译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翻译和翻译理论。翻译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译者思维与文本之间的关系问题。翻译哲学的根本任务是确立译者思维与文本、译者与原文之间的关系。理论探讨个方法论和认识论,具有深刻的方法功能,要研究翻译的实际运用过程,对翻译在言语活动和语言实践的作用与性质作实际的尽可能详尽的分析(精深的分析就是哲学)。弄清翻译的意义(价值)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保证用正确的语言去实现翻译,以免除由于误用语言而造成翻译失败及其由此而造成的种种无休止的争论。另外,我们还主张,翻译哲学不仅仅针对不同语言间的翻译活动,而且针对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时代或地域而不得不进行的翻译工作,例如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和汉语方言与通用汉语的转译,以及同一语言或符合系统的不同形式之间所作的解释(interpretation)或翻译工作,例如把三段论的AAA式变成一个含具体语言的推理形式,又如通常语言中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即”等等语句都属于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的翻译问题。 二 尽管如此,我们在谈论“翻译哲学”时,首先是把它作为哲学来论的。什么是哲学呢?这是我们必须表明的态度。事实上,凡属搞哲学的人都可能面临这个问题,只不过有些人(而且历

康德社会哲学翻译

3. Social Contract Kant provides two distinct discussions of social contract. One concerns property and will be treated in more detail in section 5 below. The second discussion of social contract comes in the essay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context of an a priori restriction on the legitimate policies the sovereign may pursue. The sovereign must recognize the “original contract” as an idea of reason that forces the sovereign to “give his laws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could have arisen from the united will of a whole people and to regard each subject, insofar as he wants to be a citizen, as if he has joined in voting for such a will” (8:297). This original contract, Kant stresses, is only an idea of reason and not a historical event. Any rights and duties stemming from an original contract do so not because of any particular historical provenance, but because of the rightful relations embodied in the original contract. No empirical act, as a historical act would be, could be the foundation of any rightful duties or rights. The idea of an original contract limits the sovereign as legislator. No law may be promulgated that “a whole people could not possibly give its consent to” (8:297). The consent at issue, however, is also not an empirical consent based upon any actual act. The set of actual particular desires of citizens is not the basis of determining whether they could possibly consent to a law. Rather, the kind of possibility at issue is one of rational possible unanimity based upon fair distributions of burdens and rights in abstraction from empirical facts or desires. Kant's two examples both exemplify this consideration of possible rational unanimity. His first example is a law that would provide hereditary privileges to members of a certain class of subjects. This law would be unjust because it would be irrational for those who would not be members of this class to agree to accept fewer privileges than members of the class. One might say that no possible empirical information could cause all individuals to agree to this law. Kant's second example concerns a war tax. If the tax is administered fairly, it would not be unjust. Kant adds that even if the actual citizens opposed the war, the war tax would be just because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war is being waged for legitimate reasons that the state but not the citizens know about. Here possible empirical information might cause all citizens to approve the law. In both these examples, the conception of “possible consent” abstracts from actual desires individual citizens have. The possible consent is not based upon a hypothetical vote given actual preferences but is based on a rational conception of agreement given any possible empirical information. Kant's view is similar to the social contract theory of Hobbes in a few important respects. The social contract is not a historical document and does not involve a historical act. In fact it can be dangerous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state to even search history for such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of state power (6:318). The current state must be understood, regardless of its origin, to embody the social contact. The social contract is a rational justification for state power, not a result of actual deal-making among individuals or between them and a government. Another link to Hobbes is that the social contract is not voluntary. Individuals may be forced into the civil condition

860中国哲学

860 529 2012北大860中国哲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虚壹而静 2.人副天数 3崇本息末 4.理一分殊 5.淮南格物 二、简答 1.老子无为思想 2.韩非子法家思想 3.郭象独化论 4.王阳明知行合一 三、论述 1.张载气本论 2.朱子理气观 2011年北大628外国哲学综合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 1.忠恕 2.四端 3.一物两体

4.理一分殊 5.四句教 6.尚同 7.能必附其所 8.大故、小故 9.坐忘 10.四法界 二、论述 试述郭象的独化论 2011年857中哲 一、名词解释(6*5) 1.玄德 2.守母存子 3.一物两体 4.淮南格物说 5.质测与通几 二、论述(30*4) 1.后期墨家对于辩论的看法 2.僧肇对般若空宗三家义的批评及其不真空论 3.朱熹关于太极与四德的看法 4.黄宗羲的理气论与“盈天地皆心”

2011年中哲/2010年859 一、名词解释(15×4=20) 1、正名 2、玄览 3、三表 4、四端说 5、静因之道 6、坐忘 7、大故、小故 8、十翼 9、三统、三正 10、崇本息末 11、四法界 12、四句教 13、淮南格物说 14、质测、通几 15、能必副其所 二、简答题(5×10=50) 1、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2、郭象的独化论 3、僧肇的物不迁论 4、张载的太虚即气

5、程颐对格物的解释 三、论述题(2×20=40) 1、详论朱陆之争的思想内涵 2、试论明代的气本论思 2009年中国哲学史 一、名解: 1.先知先觉 2.心斋 3.二柄 4.越名教而任自然 5.太虚即气 6.致良知 二、简答: 1.试述荀子批判孟子性善说的主要内容。 2.韩非子论法与术之区别。 3.慧能“无念为宗”的主要内容。 4.戴震论理欲关系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三、论述: 1.以王弼.裴頠和郭象为例,说明魏晋玄学的有无问题。 2.试论朱熹与陆九渊主要思想区别。

中国翻译研究中的_转向 李林波

[收稿日期]2011-03-1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XYY00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J005Z [作者简介]李林波(1978-),女,陕西米脂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学翻译与翻译 理论研究。 20世纪末是各学科集中发生“转向”的时期。“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已成常谈,其他学科的各种新转向也相继迭出,如历史学的语言学转向、哲学的人文转向、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等等。在西方翻译研究中,继20世纪50年代的语言学转向之后,80年代又出现了文化转向,近年来又有社会—心理学转向之说。在中国翻译研究中,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分别成为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及20世纪末的两个主要动态。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所发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各自的功用与特色也截然不同。但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的翻译研究中,语言学转向都是翻译研究“科学化”诉求的结果,文化转向则是顺应翻译研究“跨学科”需求的必然趋向。本文将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针对中国翻译研究中部分标志性研究成果,回顾两次转向的背景、原因、动力及具体表现。 一、“转向”概述 在本文中,“转向”指的是一种在研究模式上的显著变化,标志着一种新的、力量强大研究模式的形成。中国翻译研究中的转向在方向上与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轨迹基本一致,即先有语言学转向,之后出现文化转向。但在时间上却晚于西方,原因一方面在于西方译学是转向的先行者,而中国译学是后继者,另一方面在于中国学界在翻译研究领域基础较弱、创新性仍嫌不足。 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奈达、费道罗夫等人把现代语言学的‘科学’概 念引入翻译研究”[1]287,这是西方翻译理论从古典和近代的语文学翻译研究向语言学转向之后的第一次 研究飞跃。以奈达、纽马克、维奈和达贝尔内、卡特福德等理论家为代表的研究者以“对应”或“对等”、“转换”等为核心概念进行翻译研究。之后,哈蒂姆与梅森将语篇引入翻译研究,奈达也将语境在翻译中的地位予以更多的强调,格特用关联理论来解释翻译中的一系列问题,这些研究将语言学各领域的成果都加以应用,使得语言学成为翻译研究的理论来源与学科基础。在中国情况类似,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指的是以语义学、语用学、篇章语言学等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翻译研究,其肇起缘于1979年之后奈达、纽马克等人翻译理论的译介,在中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90年代,一方面随着英汉语比较研究的大规模、深层次展开,语言学各个层次的理论———语义学、句法学、语用学、篇章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 中国翻译研究中的“转向” 李林波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中国翻译研究中出现过两次显著的转向: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语言学转向,及始于20世纪末的 文化转向。语言学转向顺应了中国翻译研究“学科化”与“科学化”的需求,是对传统翻译研究经验性、零散性不足的克服;文化转向顺应了中国翻译研究“跨学科”与“拓展”的需求,是对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微观性、静态性局限的超越。语言学转向的实质是学科化,文化转向的实质是学科融合,二者都是中国翻译研究在不同阶段所必需经历的过程。 [关键词]中国翻译研究;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12)02-0085-05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3月第39卷第2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Mar .,2012Vol.39No.2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总结 一、(辩证)唯物论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方法论】:(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2)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物质和运动的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1)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错误观点。 4、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区别:二者含义不同;二者性质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1)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7、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原理方法论总结

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论总结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既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 (2)方法论: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②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5.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2)方法论: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②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哲学翻译词汇整理

哲学翻译词汇整理 一.哲学家名称 Acient Greek philosophers pythagoras n.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 Socrates n.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 Plato 柏拉图 Aristotles亚里斯多德 Leucippus流西普斯 Democritus 德谟克利特 Epicurus 伊壁鸠鲁(公元前341-270) Italian philosophers Petrarch彼特拉克(意)(1304~1374) Bruno (Giordano) (意)布鲁诺(1548年-1600) Galileo伽利略(意)(1564~1642) (Niccolo) Machiavelli马基雅维里(意)(1469—1527) Polish philosophers Copernicus哥白尼(波兰)(1473~1543) German philosophers Kant: 康德(德) Nietzsche n. 尼采(德,1844-1900) (Ludwig) Feuerbach 费尔巴哈 (Arthur) Schopenhauer 叔本华 Hegel: 黑格尔,Hegelian,黑格尔的 The Young Hegelians 青年黑格尔学派 Marx 马克思 Engels 恩格斯 English and Scottish philosophers Francis Bacon 培根(英)(1561—1626) John Locke 洛克(英) Thomas Hobbes托马斯.霍布斯(英) Adam Smith 亚当.斯密斯(苏格兰) David Hume 休谟(苏格兰) Thomas Malthus托马斯.马尔萨斯 Isaac Newton艾萨克.牛顿 (Bertrand) Russell 罗素 Ricardo 李嘉图 French Philosophers (Rene) Descartes笛卡尔(法) Cartesian adj.笛卡尔的 (Baruch) Spinoza 斯宾诺莎(法) (Denis) Diderot 狄德罗(法) (Charles) Montesquieu 孟德斯鸠(法)(1689年至1755年),

13年翻译真题 哲学

一、中译英 中国哲学的精神 冯友兰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儿童入学,首先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新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课本。有时候,儿童刚刚开始识字,就读一种课本,名叫《三字经》.每句三个宇,偶句押韵,朗诵起来便于记忆。这本书实际上是个识字课本,就是它,开头两句也是“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孟子哲学的基本观念之一。 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中国人的生活,就觉得儒家是宗教。可是实事求是地说,儒家并不比柏拉图或亚力士多德的学说更像宗教。“四书”诚然曾经是中国人的“圣经”,但是“四书”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 当然,哲学、宗教都是多义的名词。对于不同的人,哲学、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人们谈到哲学或宗教时,心中所想的与之相关的观念,可能大不相同。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 这种思想,所以谓之反思的,因为它以人生为对象。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产生的。宇宙论的产生,是因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戏剧演出的舞台。知识论的出现,是因为思想本身就是知识。照西方某些哲学家所说,为了思想,我们必须首先明了我们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我们对人生开始思想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思想我们的思想”。 凡此种种“论”,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就连人生的概念本身,宇宙的概念本身,知识的概念本身,也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无论我们是否思人生,是否谈人生,我们都是在人生之中。也无论我们是否思宇宙,是否谈宇宙,我们都是宇宙的一部分。不过哲学家说宇宙,物理学家也说宇宙,他们心中所指的并不相同。哲学家所说的宇宙是一切存在之全,相当于古代中国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一”,其定义是“至大无外”。所以每个人、每个事物都应当看作宇宙的部分。当一个人思想宇宙的时候,他是在反思地思想。 二、英译中死活传不上来怎么回事,只好附件了…… 顺便说一下今年综英题型:

中国哲学史翻译题库

中国哲学史翻译题库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原意为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在我幼年那时候,人们不用服兵役;在我成年这岁月,各种苦难竟齐集.长睡但把嘴闭起! 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遇到该喝酒的时候就要喝酒,碰到要高声歌唱的时候便权且高声歌唱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古时候,包牺氏作为天下的君王,仰头观察天象,低头观察地理,观看鸟兽的斑纹和土地所宜,近处取自于自身,远处取自于万物,于是开始创作八卦,用来领会神明的道

德,用来表达万物的情状。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此不蔽之福也孔子仁德明智而且不被蒙蔽,所以多方学习,集其大成而足以用来辅助古代圣王的政治原则。只有孔子这一派掌握了周备全面的道,推崇并运用它,而不被成见旧习所蒙蔽。所以他的德行与周公相等同,名声和三代开国之王相并列,这就是不被蒙蔽的幸福啊。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陈良出生于楚国,爱好周公、孔子的学说,到北边的中原地区来学习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证,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说:“卫君等待老师去治理国政,老师打算先从哪儿入手呢?” 孔子说:“必须辨正名称!”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

论文化转向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HUNAN UNIVERSITY 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 翻译学概论 课程学期论文 论文题目:论文化转向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学生姓名:马小芳 学生学号:20111301415 专业班级:英语四班 任课老师:朱健平 2013年 1 月 4 日

摘要: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越来越冲击着世界各国的文化,在本土主流文化的强势主导下,外国文化的引进与传播为本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文学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媒介,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尤其是翻译界提出“文化转向”的翻译理论后,打破了原来译介专注于语言研究的课题,转而从文化这个更深的层面上探讨翻译。文学作为文化的载体,其源于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并高于社会现实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而文学翻译是将这一意义落实到各国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文化转向东西方文化差异跨文化文学翻译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culture, local culture has been influenced a lot. Foreign culture adds fresh vigour to original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media, literary transl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the proposal of “cultural turn” break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Originally, translators focused on language translation, but now the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elements during translating. Literature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carrier of culture, so literary translation has great effect on culture transmission. Key words:cultural turn;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ross-culture ; literary translation 第一章引言 1990年,Susan Bassnett 和 Andre Lefevere 提出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主张翻译研究应该实现从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向关于语境、历史和习俗等更大范围的研究的转变。[1]这一翻译研究方向的转变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文化层面上对翻译进行重新定位,突破了对字、词、篇章研究的局限性。同时,文学作为文化的良好载体,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势必造成文学翻译过程中对文本文化因素的重新估量。这也为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第二章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对语言的研究,着重强调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位置和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和影响。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也不仅仅是两种文本极其文本内在价值的转换,而是蕴含着两种文化的转换与交流。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学习时应把握以下范畴: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认识、实践、真理、联系、发展、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及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创造与实现。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8、唯物辩证法19、认识论3)(共30条原理)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意识具有计划性、目的性、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否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以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期刊:点此访问>>> 2007年第5期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 作者:金敬红张艳新 字体:【大中小】 摘要:福柯权力话语理论阐述了权力、知识和话语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知识是权力的象征,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控制知识权力话语的文化力量能够实 现其文化控制地位。强势文化凭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文化交流中获取说 话的权力,并对弱势文化进行操控。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势必会受到这种文化霸权的影响,这体现在译者对翻译题材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中。翻译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工具,而是一种在不同的权力话语制约下的对 话与交流。弱势文化通过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介绍自己本民族的优质文化,有利于 抵制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 关键词:权力话语;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异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H 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758(2007)05-0451-05 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这种文化转向强调了翻译与目标语体系中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关系,这使得研究者们越来越深刻地 体会到翻译已不再是一种中性的远离政治及意识形态斗争和利益冲突的纯粹的文字转换活动,而是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话语在另一种文化、思想、意 识形态中的改写、变形或再创造。与此同时,异化翻译也逐渐成为当今翻译理论 的热门话题之一。作为文化转向的产物,异化翻译包含了深刻的文化、文学乃至 政治的内涵。在此背景下,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异化翻译进行了客观的 解释。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宏观视角,将社会之维、历史之维 引入翻译研究,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权力话语理论深刻揭示 了翻译活动的社会性、背后的操控因素和它在文化建构中的重大作用。因此,采 用权力话语理论的视角,将异化翻译置于广阔的国际政治文化框架内进行审视,注重探讨异化翻译的真正含义及其在文化交流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权力话语理论 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被公认为是西方结构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受 马克思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以及尼采关于真理、知识和权力关系观念的影响,福柯在对文学和哲学领域、精神分析领域、政治经济领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 出了著名的权力话语理论。权力、知识和话语是这个理论的核心概念,而且权力 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1 权力和知识的关系 在权力话语理论中,福柯认为权力是社会理论的重要课题。权力是指一切控 制力和支配力。这其中有有形的,如政权机构、法律条文;也有无形的,如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文化传统与习俗的影响。这些都可以视为权力,它们是一种对人 们思想行为的控制力、支配力。它们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

政治必修四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二、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

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 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

中国哲学一些重要概念解释

中国哲学一些重要概念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