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训练(二)有关多边形的边数或角的计算

专题训练(二)有关多边形的边数或角的计算

专题训练(二)有关多边形的边数或角的计算
专题训练(二)有关多边形的边数或角的计算

专题训练(二)有关多边形的边数或角的计算

一、利用“内角和”求多边形的边数

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可知:正确的内角和应该能被180 °整除,而错误的内角和除以180°时会有余数,根据这个余数即可分析出多加或少加的那个角的度数,从而也可确定多边形的边数.

1?若n边形的所有内角与某一个外角的总和为1297 °,则n等于()

A 6 B. 7 C 8 D. 9

2?小明在求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时,由于疏忽,把一个内角加了两遍,而求出结果是2017 °,则这个内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多边形是 _________ 边形.

3?某同学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得到的答案是1125。,老师指出他少加了一个内角?这个同学计算的是几边形的内角和?他少加的那个内角是多少度?

二、“ 8”字的性质及应用

我们把有一组对顶角的两个三角形组成的图形叫做“ 8”字?如图 2 —ZT—1 , AD, BC 相交于点0,连接AB, CD得到一个“8字” ABCD容易证明“ 8”字具有以下性质:/ A+/B

=Z C+Z D.利用“8”字的这一性质,可把两个角的和转化为与之相等的另外两个角的和,从而可把分散的多个角的和转化为多边形的内角和.

图 2— ZT —

4

如图 2— ZT — 5,/ A +/ B +/ C +/ D +/ E +/ F +/ G+/ H=

4.如图 2— ZT —

2,Z a = _________

图 2 — ZT — 1

图 2— ZT — 2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

图2 — ZT — 3,/ A ,/ B ,/ C,/ D,/ E 的度数的和为 _________________

图 2— ZT — 3

6.

(1)图

2 — ZT -4①中,/ A +/B +/C +/D +/ E +/F = _________________

(2)图 2— ZT — 4②中,/ A +/B +/C +/D +/ E +/F = _________________ ° .

7. B

图 2 -ZT—5

&如图2—ZT—6,求/ A+Z B+Z C+Z E—

Z F—/G 的度数.

1. [解析]D 因为1297- 180= 7……37,所以被加上去的这个外角是37° .由内角和公式得(n —2) X 180= 1297 —37,解得n= 9.故选D.

2. [答案]37 十三

[解析]因为2017- 180= 11……37,即2017被180除时有余数37,所以被加了两遍的这个内角的度数是37°,于是可知正确的内角和是2017°—37°= 1980° .由内角和公式得(n —2) ? 180= 1980,解得n= 13.所以这个多边形是十三边形.

3. 解:因为1125除以180时商是6,余数是45,而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80的倍数,所以少加的那个角是45°的补角,为135° .

9.如图2—ZT—7,求Z A+Z B+Z C+Z D+Z E+Z F+Z G+ZH 的度数.

图2—ZT—

6

图2—ZT—

7

答:这个同学计算的是九边形的内角和,他少加的那个内角是

135°

4. 15

5.180 °

6. [答案](1)360 (2)360 [解析]⑴ 连接AD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对顶角相等, 得/ E +Z F =Z FA 內/ EDA 于是题中六个角的和转化为四边形

ABC 啲内角和,即为 360° . 7. [答案]360

[解析]连接BG CF,则将所求8个角的和转化为四边形 BCFG 勺内角和,即360° .

& 解:方法一:连接 BE AE,则Z GA +Z ABC +Z C +Z D+Z FED-Z F -Z G= ( Z GAB + Z FED-Z F -Z G +Z AB(+Z CBEb Z DEB=Z EAB^Z AED^Z DEB F Z CBE F Z ABC= △ ABE 的内角和=180° .

方法二:连接 BE 设 EF 与 AG 相交于点 O,则Z A +Z ABC +Z C +Z D +Z FED-Z F -Z G =四边形 ABEO 的内角和一Z EOA-Z F -Z G= 360°-^ OFG 的内角和=360°- 180° = 180° .

9?解:连接AE FH,则所求八个角的和转化为五边形 ABCD 的内角和加△ FGH 的内角 和,所以Z BAF +Z B +Z C +Z D +Z DEF +Z GFEb Z G+Z GH = (5 -2) X 180°+ 180° = 720° . 于是边数= 1125+135 180

卜 2= 9.

计算题专项练习

计算题专项练习 1、质量为2kg 的开水,自然冷却后其温度降低了50℃,求:在此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c 水=4.2×103焦/(千克.℃),且当时为标准大气压下]。 2、初二某班进行阳光体育锻炼,其中一项体能测试项目是“跳绳”运动。小华同学体重为500牛,他1分钟能跳180次,假定每次双脚抬离地面的最大高度均为5厘米,则每上升一次,他对鞋子做功多少?若上升所用的时间占每次跳跃时间的3/10,则每上升一次,他做功的功率多大? 3、如图1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面上(容器足够高),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容器的底面积为1×10-2米2,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1米(已知ρ水=1000kg/m 3,ρ铝=2700kg/m 3,ρ冰=900kg/m 3)求: ①容器甲中水的质量。 ②如果酒精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求乙容器中酒精的体积。 ③将2700克铝块浸没在酒精中,将一块冰块放入水中,质量未 知的冰块全部融化变成水时,发现两个容器中液面一样高,求 冰块的质量。 4、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小李同学利用高速路旁边的标识测出汽车匀速通过200米所用时间为8秒。汽车在这段路上的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小时? 图1

5、正方形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内装1.5×10-3米3的水,容器高为0.1米,如图2(a )所示。另有质量为0.4千克,密度为8×103千克/米3的实心正方体A ,如图2(b )所示。 (1)求实心正方体的体积。 (2)如果将正方体A 全部熔化后水面达到最高。求冰块的体积V冰。(ρ冰=900千克/米3) 6、小新和小芳用螺丝刀将如图3(甲)中木板上的骑马钉撬起。小新的器材摆放如图3(乙),小芳的器材摆放如图3(丙)。已知AB 长3厘米,BD 长15厘米,BC 长3厘米,CD 长12 厘米,螺丝刀的重力忽略不计。 (1)若小新用了40牛的力将骑马钉撬起,则小芳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将骑马钉撬起? (2)图3(乙)中,小新在撬骑马钉时,0.5秒内在F A (40牛)的方向上移动 了1 图3(甲) 图3(乙) 图3(丙) 7、如图4所示,已知薄壁圆柱形玻璃杯的底面积为0.02米2 ,高为0.12米,现盛有0.1米高的水。求:(1)玻璃杯中水的质量。(2)小李同学 把冰块放入玻璃杯中,当冰块全部融化变成水时,玻璃杯中水恰好 盛满。通过计算说明该同学放了多大体积的冰块。(ρ冰=0.9×103 千克/米3) 图2 B 图4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30题.doc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 1.计算:⑴36 4236 42⑵(3)2 (3)0 2732 【答案】 (1)22; (2) 6 4 3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平方差公式,把括号展开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 . (2) 分别根据平方、非零数的零次幂、二次根式、绝对值的意义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 试题解析: (1) 3 6 4 2 3 6 4 2 (3 6) 2 (4 2) 2 =54- 32 =22. (2)( 3)2 ( 3) 0 27 3 2 3 1 3 3 2 3 6 4 3 考点 : 实数的混合运算 . 2.计算( 1) ﹣ × (2)( 6﹣ 2x )÷3. 【答案】( 1) 1;( 2) 1 3 【解析】 试题分析:先把二次根式化简后,再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即可得出答案 . 试题解析: (1) 20 5 1 5 12 3 2 5 5 3 3 5 2 3 3 2 1; (2)(6 x 2x 1 ) 3 x 4 x ( 6 x 2x x ) 3 x 2 x (3 x 2 x ) 3 x x 3 x

1 . 3 考点 :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 3.计算: 3 12 2 1 48 2 3 . 3 【答案】 14 . 3 【解析】 试题分析: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再算括号里面的 ,最后算除法. 试 题 解 析 : 3 12 2 1 48 2 3 =(6 3 2 3 4 3) 2 3 28 3 2 3 14 . 3 3 3 3 考点:二次根式运算. 6 4.计算: 3 6 2 3 2 【答案】 2 2. 【解析】 试题分析:先算乘除、去绝对值符号 ,再算加减 . 试题解析:原式 =3 2 3 3 2 = 2 2 考点:二次根式运算 . 5.计算: 2 18 3( 3 2) 【答案】 3 3 . 【解析】 试题分析: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再化简. 试题解析: 2 18 3( 3 2)= 2 32 33 6 33. 考点:二次根式化简. 6.计算: 323 1 4 . 2 2 【答案】 2 . 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 试题解析: 32 1 4 4 3 2 2 2 2 3 2 2 2 . 2 2 考点:二次根式的计算 .

知识专题3_角度计算的专项训练

《小专题3 角度计算的专项训练》 类型1 直接利用三角形的内、外角的性质求角度 1.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如果∠A=50°,那么∠1+∠2的大小为() A.130 B.180 C.230 D.260 2.如图,已知DE分别交△ABC的边AB,AC于点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若∠B=67°,∠ACB=74°,∠AED=48°,则∠BDF的度数为___________. 类型2 借助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的性质求角度 3.如图,在△ABC中,∠ABC=50°,∠ACB=70°,AD平分∠BAC.过点D作DE⊥AB于点E,则∠ADE的度数是( ) A.45° B.50 C.60° D.70° 4.已知,如图,AD是BC边上的高,AE平分∠BAC,试探究∠DAE与∠B,∠C 之间的数量关系

类型3 借助平行线的性质求角度 5.(葫芦岛中考)如图,在△ABC中,∠C=90°,点D在AC上,DE∥AB,若∠CDE=165°,则∠B的度数为() A.15° B.55° C.65° D.75° 6.(重庆中考)如图,直线EF∥GH,点A在EF上,AC交GH于点B.若∠FAC=72°,∠ACD=58°,点D在GH上,则∠BDC的度数为__________. 类型4 借助学具的特征求角度 7.(泰安中考)如图,将一张含有30°角的三角形纸片的两个顶点叠放在矩形的两条对边上.若∠2=44°,则∠1的大小为( ) A.14° B.16° C.90°- D.-44° 8.(眉山中考)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的度

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2019年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计算: (1); (2). 2.计算: (1)lg1000+log342﹣log314﹣log48; (2). 3.(1)解方程:lg(x+1)+lg(x﹣2)=lg4; (2)解不等式:21﹣2x>. 4.(1)计算:2×× (2)计算:2log510+log50.25. 5.计算: (1); (2). 6.求log89×log332﹣log1255的值. 7.(1)计算. (2)若,求的值. 8.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0.064﹣(﹣)0+160.75+0.25 (2)lg5+(log32)?(log89)+lg2. 9.计算: (1)lg22+lg5?lg20﹣1;

(2). 10.若lga、lgb是方程2x2﹣4x+1=0的两个实根,求的值. 11.计算(Ⅰ) (Ⅱ). 12.解方程:. 13.计算: (Ⅰ) (Ⅱ). 14.求值:(log62)2+log63×log612. 15.(1)计算 (2)已知,求的值. 16.计算 (Ⅰ); (Ⅱ)0.0081﹣()+??. 17.(Ⅰ)已知全集U={1,2,3,4,5,6},A={1,4,5},B={2,3,5},记M=(?U A)∩B,求集合M,并写出M的所有子集; (Ⅱ)求值:. 18.解方程:log2(4x﹣4)=x+log2(2x+1﹣5) 19.(Ⅰ)计算(lg2)2+lg2?lg50+lg25;

(Ⅱ)已知a=,求÷. 20.求值: (1)lg14﹣+lg7﹣lg18 (2). 21.计算下列各题: (1)(lg5)2+lg2×lg50; (2)已知a﹣a﹣1=1,求的值. 22.(1)计算; (2)关于x的方程3x2﹣10x+k=0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的实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3.计算题 (1) (2) 24.计算下列各式:(式中字母都是正数) (1) (2). 25.计算:(1); (2)lg25+lg2×lg50+(lg2)2. 26.已知x+y=12,xy=27且x<y,求的值. 27.(1)计算:;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30题(教师版含答案解析)(20190515075641)

完美 WORD 格式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 1.计算: ⑴ 3 6 4 2 3 6 4 2 ⑵ ( 3) 2 (3) 0 273 2 【答案】 (1)22; (2) 6 4 3 【解析】 试题分析: (1) 根据平方差公式,把括号展开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 案. (2) 分别根据平方、非零数的零次幂、二次根式、绝对值的意义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 试题解析: (1) 3 6 4 2 3 6 4 2 (3 6) 2 (4 2) 2 =54- 32 =22. ( 2) ( 3) 2 ( 3) 0 27 3 2 3 1 3 3 2 3 6 4 3 考点 : 实数的混合运算 . 2.计算( 1) ﹣ × ( 2)( 6 ﹣ 2x )÷3 . 【答案】( 1) 1;( 2) 1 3 【解析】 试题分析:先把二次根式化简后,再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即可得出答案 . 试题解析: (1) 20 5 1 5 1 2 3 2 5 5 3 3 5 2 3 3 2 1 ; ( 2) (6 x 2x 1 ) 3 x 4 x (6 x 2x x ) 3 x 2 x ( 3 x 2 x ) 3 x x 3 x

专业知识分享

1 . 3 考点 :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3.计 算: 3 12 2 1 48 2 3 . 3 【答案】14. 3 【解 析】 试题分析: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 根式, 再算括号里面的 , 最后算 除法. 试题解析: 3 12 2 1 48 2 3 =(6 3 2 3 4 3) 2 3 28 3 2 3 14 . 3 3 3 3 考点:二次根式运算. 4.计算: 3 6 6 23 2 【答案】 2 2 . 【解析】 试题分析:先算乘除、去绝对值符号, 再算加减 . 试题解析:原式= 3 2 3 3 2 =2 2 考点:二次根式运算. 5.计算: 2 18 3( 3 2) 【答案】 3 3 . 【解析】 试题分析: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再化简. 试题解析: 2 18 3( 3 2)= 2 3 2 3 3 6 3 3 .考点:二次根式化简. 6.计 算:32 3 1 4 . 2 2 【答案】 2 . 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试题解 析:32 1 4 4 3 2 2 2 2 3 2 2 2 . 2 2

计算题专题练习

1、一根均匀金属棒质量为81g,体积为30cm3,组成此物体的物质密度是多少? 2、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人和装备的总质量是90kg,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 0.03m2。当该士兵双脚立正时,求:(1)地面受到的压力F。(2)士兵对地面的压强p。 3、封冻的江河冰面最大能承受的压强是0.5×105Pa,一辆坦克的质量是25t,它的一 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是3.5 m2,问这辆坦克能不能从冰面上通过? 4、把体积是0.1dm3的木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有3/10的体积露出水面,求: (1)水对木块的浮力有多大? (2)木块受到的重力有多大? (3)木块的密度是多大? (4)要想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应施加多大的力?方向如何? 5.“世界第一拱”卢浦大桥共需安装钢结构桥面板15块,每块桥面板的质量为390T。2002 年12月2日,卢浦大桥第一块桥面板被专用桥面吊机提高46m后准确地安放在指定位置。求:(1)每块桥面板的重力。(2)每块桥面板所用钢材的体积。(3)吊机将第一块桥面板匀速提 高10m所做的功。(已知钢的密度为7.8×103 kg/m3) 6、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的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7、小伍同学利用密度为1.5×103kg/m3的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他所用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造成的小船最大排水体积为100cm3.求: (1)他所用的橡皮泥的重力(g取10N/Kg) (2)他所做的小船能装载的货物最重为多大?

图 9、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 ,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6A ,电流表A 2的示数为0.4A 。求: (1)电源电压; (2)电流表A 的示数; (3)电阻R 2的阻值。 10、如图9所示电路中,小灯泡L 标有“6V 6W ”字样,R 2=3Ω,当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2A ,这时小灯泡L 正常发光,求: (1)电源电压U (2)电阻R 1的阻值 (3)当S 1、S 2都断开时,小灯泡L 消耗的功率 11、电源电压保持12V 不变,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 求:(1)R 1和R 2的阻值; (2)开关S 断开时,电阻R 1在1min 内消耗的电能. 12、张可最近注意到家中的灯泡比平常亮,他猜测可能是电压超过了220V 。为了证实猜想,他做了如下的实验,关闭家中其它电器,只开一只“220V100W”的电灯,观察家中标有“3000R /KW·h”的电能表在20min 内转了121转。求:⑴这只电灯的电阻多大?⑵在20min 内这只电灯消耗的电能是多少?⑶张可家此时的实际电压多少?⑷为了使这只灯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8、如图所示,小华同学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500m ,所用时间为100s.假设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120N.请你解答: (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 (2)在这段过程中,该同学做功的功率? (3)若小华和自行车总质量为60kg ,每个车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 2 ,则该同学骑车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g 取10N/kg )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训练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训练 解答题(共30小题) 1.计算: (1)+;(2)(+)+(﹣). 2.计算: (1)(π﹣3.14)0+|﹣2|﹣+()﹣2.(2)﹣4﹣(﹣).(3)(x﹣3)(3﹣x)﹣(x﹣2)2. 3.计算化简: (1)++(2)2﹣6+3. 4.计算 (1)+﹣(2)÷×.

(1)×+3×2(2)2﹣6+3. 6.计算: (1)()2﹣20+|﹣| (2)(﹣)× (3)2﹣3+;(4)(7+4)(2﹣)2+(2+)(2﹣) 7.计算 (1)?(a≥0)(2)÷ (3)+﹣﹣(4)(3+)(﹣)

(1)+﹣(2)3+(﹣)+÷. 9.计算 (1)﹣4+÷(2)(1﹣)(1+)+(1+)2. 10.计算: (1)﹣4+(2)+2﹣(﹣)(3)(2+)(2﹣);(4)+﹣(﹣1)0. 11.计算: (1)(3+﹣4)÷(2)+9﹣2x2?.

①4+﹣+4;②(7+4)(7﹣4)﹣(3﹣1)2. 13.计算题 (1)××(2)﹣+2 (3)(﹣1﹣)(﹣+1)(4)÷(﹣) (5)÷﹣×+(6). 14.已知:a=,b=,求a2+3ab+b2的值. 15.已知x,y都是有理数,并且满足,求的值.

16.化简:﹣a. 17.计算: (1)9+5﹣3;(2)2;(3)()2016(﹣)2015. 18.计算:. 19.已知y=+﹣4,计算x﹣y2的值. 20.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

21.已知1<x<5,化简:﹣|x﹣5|. 22.观察下列等式: ①==; ②==; ③==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你观察到的规律,化简: (2)计算:+++…+. 23.观察下面的变形规律: =,=,=,=,…解答下面的问题: (1)若n为正整数,请你猜想=; (2)计算: (++…+)×() 24.阅读下面的材料,并解答后面的问题: ==﹣1

角的计算专项练习题

乘岗马中心学校2019年秋学期角的计算专项练习题 (整理人:金大雷审题人:七年级数学组) 类型1 直接计算. 1.如图,已知∠AOC=∠BOD=75°,∠BOC=30°,求∠AOD的度数. 2.如图,点A,O,E在同一直线上,∠AOB=40°,∠EOD=28°46′,OD平分∠COE,求 ∠COB的度数. 3.已知∠AOB=40°,OD是∠BOC的平分线. (1)如图1,当∠AOB与∠BOC互补时,求 ∠COD的度数; (2)如图2,当∠AOB与∠BOC互余时,求∠COD的度数. 类型2 方程思想 4.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 2 3 还少40°,求这个角的度数. 5.如图,已知∠AOE是平角,∠DOE=20°,OB平分∠AOC,且∠COD∶∠BOC= 2∶3,求∠BOC的度数. 6.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 (1)若∠BOD=68°,∠DOF=90°,求∠EOF的度数. (2)若OF平分∠COE,∠BOF=30°,求∠BOD的度数. 类型3 分类思想 7.下面是小明做的一道题目以及他的解题过程: 题目:在同一平面上,若∠BOA=75°,∠BOC=22°,求∠AOC的度数, 解:根据题意可画图,所以∠AOC=∠BOA-∠BO C=75°-22°=53°. 如果你是老师,能判小明满分吗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将错误指出来,并给出你认为正确 的解法.

8.已知: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 (1)当∠AOB=60°时,求∠AOC的度数; (2)在(1)的条件下,∠EOC=90°,请在图中补全图形,并求∠AOE的度数; (3)当∠AOB=α时,∠EOC=90°,直接写出∠AOE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类型4 角度的旋转 9.已知,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D是直角,OE平分∠BOC. (1)如图1. ①若∠AOC=60°,求∠DOE的度数; ②若∠AOC=α,直接写出∠DOE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将图1中的∠DOC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2的位置,试探究∠DOE和∠AOC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比较与运算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5分) 1.(5分)1°等于() A.10′ B.12′ C.60′ D.100′ 2.(5分)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35°5′B.°=35°50′C.°<35°5′D.°>35°5′ 3.(5分)如果从甲船看乙船,乙船在甲船的北偏东30°方向,那么从乙船看甲船,甲船在乙船的()A.南偏西30°方向B.南偏西60°方向 C.南偏东30°方向D.南偏东60°方向 4.(5分)已知∠AOB=70°,以O为端点作射线OC,使∠AOC=42°,则∠BOC的度数为() A.28° B.112°C.28°或112°D.68° 5.(5分)如图所示的是一个长方形纸片ABCD沿其上一条线EF折叠后的图形,已知∠BEF=105°,则∠B′EA等于() A.15° B.30° C.45° D.60° 6.(5分)如图,OB平分∠AOD,OC平分∠BOD,∠AOC=45°,则∠BOC=()

初一计算题专题训练

(4)?? ? ??-+??? ??-++??? ??-+??? ??-+12738115341251872522

(5)2011 120121....415131412131121-++-+-+-+- (6)|-1|-2÷31+(-2)2 (7)(-2)2-|-7|+3-2×(-2 1 ) (8) 1×231+1÷2 (9)(41-31+2 1 )×72 (10)632-(532+75) (11)2241×4 1 +÷4

(12)(65)×(103×54) (13)[2-(32)÷112 5 ]×683 (14)27 5 185********--+ (15)??????÷-+?21)41167(161598 (16)3+50+22×(-51)-1 (17)[1-(×2 1 )]×[2-(-3)2] (18)-()??? ? ??-?-÷+ 1452528 2 5 (19)4×(-3)2 -5×(-3)+6

(20)(-81)÷2()169 44 1-÷+ (21) ?? ? ??????? ??----215414321 (22)-34÷9 4 49+ ÷(-24) (23)(251 81-)×24-(-3-3)2÷(-6÷3)2 (24)(××4)÷(32 1 4.153??) (25)(32)2×(?121)?(?32)2?2 1 ÷(? (26)(-10)3+[(-4)2-(1-32)×2]; (27)-24×( 3 1 161+?

(27) (28) (28)×1513 9 86.713236.7137?-?+ (29)?3?[?5+(1?×53)÷(?2)] (30)(?8 5 )×(?4)2?×(?5)×(?4)3 (31)???? ??-++??? ??-+34652143 (32)(?2)2?|?6|+2?3×(?3 1 ) (33) ()()2 352948.46.032501-??? ? ??-+??? ??+-+--??? ??--

(完整)初中数学基础计算专题训练.doc

初中数学基础计算专题训练 专题一:有理数的计算 1. ( 3) 2 2 2. 1 ( 2 ) 4 ( 1 ) ( 1 ) 2 3 5 2 3 3. 1 1 4. 8 ( 5) 63 ( 1.5) 4 2.75 ( 5 ) 4 2 5. 4 5 ( 1 )3 6. ( 2 ) ( 5 ) ( 4.9) 0.6 2 5 6 7 ( 10) 2 5 ( 2) 8. ( 5) 3 ( 3 ) 2 5 5 9. 5 ( 6) ( 4) 2 ( 8) 10. 2 1 ( 6) (1 2) 4 7 2 11.( 16 50 3 2 ) ( 2) 12. ( 6) 8 ( 2)3 ( 4) 2 5 5

13. (1 )2 1 ( 2 2 2 ) 14. 11997 (1 0.5) 1 2 2 3 3 3 15. 3 [ 32 ( 2)2 2] 16. (3 )2 ( 2 1) 0 2 3 4 3 17. 14 (1 0.5) 1 [2 ( 3)2 ] 18. ( 81) ( 2.25) ( 4 ) 16 3 9 19. 52[ 4 (1 0.21 ) ( 2)] 20. ( 5) ( 3 6 ) ( 7) ( 3 6 ) 12 ( 3 6 ) 5 7 7 7 21.( 5 ) ( 4) 2 0.25 ( 5) ( 4) 3 22. ( 3)2 (11 )3 2 6 2 8 2 9 3

专题二:整式的加减 1、化简( 40 分) (1) 12( x- 0.5)(2)3x+ (5y-2x)(3)8y-(-2x+3y) ( 4) -5a+(3a-2)-(3a-7)(5)7-3 x-4x2+ 4x-8x2-15 (6) 2(2a2-9b)-3(-4a2+b)(7)-2(8a+2b)+4(5a+b) ( 8) 3 ( 5a-3c )- 2(a-c) (9)8x 2-[-3x-(2x 2-7x-5)+3]+4x (10)(5a-3b) – 3(a 2-2b)+7(3b+2a) 2、先化简,后求值; ( 1) (5x-3y-2xy)-(6x+5y-2xy),其中x 5 ,y 1 ( 2) 1 1 3 1 ) x 2( x y) ( x 3 y ,其中 x1, y 2 2 3 2 ( 3)若a2b 3 20 ,求3a2b-[2ab2-2(ab-1.5a2b)+ab]+3ab2的值;

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项训练

第一章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项训练 1、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 2、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标志处到南 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是72km/h, 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v空=340m/s) (1)火车速度是多少m/s?(写出运算过程) (2)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前行多远? (3)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4、汽车出厂前要进行安全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6、图中为“捷马”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参数: (1)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充电一次可正常行驶多长时间? (2)小李骑电动车以正常速度到工厂至少需要30min,则小李到工厂的距离大约是多少km? 7、一学生以4m/s的速度用50s跑过一座桥,一列以队伍以2m/s的速度急行走过这座桥用了130s,则该队伍有多长? 8、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 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9、(列车运行时刻表对于合理安排旅行非常重要,学生应该学会使用。下表是由青岛开往北京的T2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通过分析此运行时刻表,请你计算: ⑴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距离为多少? ⑵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时间为多少? ⑶该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

有机计算专题训练

有机计算专题训练 一、已知分子量求分子式 例1.已知某有机物的分子量为58。试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1)若该有机物只由碳、氢元素组成, 则可能有的结构简式。 (2)若该有机物为含氧衍生物, 且分子中有一个—CH3, 则可能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若该有机物分子中无—CH3、又无—OH, 但能发生银镜反应, 那么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 练1:相同状况下9升甲烷与6升某烯烃混合, 所得混合气的密度等于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 该烯烃的分子式,可能的结构简式 二、最简式法求分子式 例2.某有机物组成中含碳54.5%, 含氢9.1%,其余为氧又知其蒸汽在标况下的密度为3.94g/L,试求其分子式,若该有机物能发生水解反应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练2:某有机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测得其中含碳为70.59%、含氢为 5.88%,其余含有氧。现用下列方法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 方法一:用质谱法分析得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 方法二:核磁共振仪测出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2∶2∶3。如下图A。方法三: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得A分子的红外光谱如下图B。 (1) A 的分子式为。 (2)A的结构简式为。 练3:A是一种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已知: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A中只含有一种官能团,且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A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但不能在两个相邻碳原子上发生消去反应。 (1)A的分子式是,其结构简式是。 (2)写出A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所有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属直链化合物;②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③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这些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三、用差量法求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 例3.常温常压下一体积某气态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缩小了2体积。则该烃可能的分子式是 练4:在同温同压下,10ml某种气态烃在50ml O2中完全燃烧,得到液态水和35ml的混合气体,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A.C4H6B.C2H6 C.C3H8D.C3H6

(完整版)二次根式计算专题训练(附答案)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训练 一、解答题(共30 小题) 1.计算: (1)+ ;(2)(+ )+(﹣). 2.计算: (1)(π﹣3.14)0+| ﹣2| ﹣+()-2.(2)﹣4﹣(﹣).(3)( x﹣ 3)(3﹣x)﹣( x﹣ 2)2. 3.计算化简: (1)++ (2)2﹣6 +3. 4.计算 (1)+ ﹣(2)÷×. 5.计算: (1)×+3 ×2 (2)2 ﹣6 +3 . 6.计算: (1)()2﹣20+| ﹣| (2)(﹣)×

(3)2 ﹣3 + ;(4)(7+4 )(2﹣)2+(2+ )(2﹣) 7.计算 (1)? ( a≥ 0)(2)÷ (3)+ ﹣﹣(4)(3+ )(﹣) 8.计算:: (1)+ ﹣(2)3 + (﹣)+ ÷. 9.计算 (1)﹣4 + ÷(2)(1﹣)(1+ )+(1+ )2. 10.计算: (1)﹣4 + (2)+2 ﹣(﹣)

(3)( 2 + )(2 ﹣);(4)+ ﹣(﹣1)0. 11.计算: (1)(3 + ﹣4 )÷( 2)+9 ﹣2x2? . 12.计算: ①4+﹣+4;②( 7+4 )( 7﹣ 4 )﹣( 3 ﹣1)2. 13.计算题 (1)××(2)﹣ +2 (3)(﹣ 1﹣)(﹣+1)(4)÷(﹣) (5)÷﹣×+ (6).

.已知: a=, b=,求2+3ab+b2的值. 14 a 15.已知 x, y 都是有理数,并且满足,求的值. 16.化简:﹣a . 17.计算: (1)9 +5 ﹣3 ;(2)2 ; (3)()2016(﹣)2015. 18.计算:. 19.已知 y= + ﹣4,计算 x﹣y2的值. 20.已知: a、 b、 c 是△ ABC的三边长,化简.21.已知 1< x<5,化简:﹣| x﹣5| .

(完整版)整式计算题专项训练

整式计算题专项训练 1. 3(a﹣2b)﹣2(a﹣b) 2、2a-3b+[4a-(3a-b)]; 3、 4、3b﹣2a2﹣(﹣4a+a2+3b)+a2 5、.当x=-0.2时,求代数式2x2-3x+5-7x2+3x-5的值. 6、已知:,,求下列式的值. 7、化简: 8、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9、已知,求的值. 10、(2a+3b)(3a﹣2b) 11、12、(x+2y﹣3)(x+2y+3)

13、5x(2x2﹣3x+4) 14、已知2x+3y﹣3=0,求9x?27y的值. 15、 16、计算: 17、计算: a3·a5+(-a2)4-3a8 18、.先化简,再求值:x(x﹣1)+2x(x+1)﹣(3x﹣1)(2x﹣5),其中x=2. 19、﹣5a2(3ab2﹣6a3)20、计算:(x+1)(x+2) 21、(x﹣2)(x2+4) 22、2x 23、计算:(x﹣1)(x+3)﹣x(x﹣2) 24、﹣(﹣a)2?(﹣a)5?(﹣a)3 25、(﹣)×(﹣)2×(﹣)3; 26、(﹣)×(﹣)2×(﹣)3; 27、已知x n=2,y n=3,求(x2y)2n的值. 28、.计算(﹣xy2)3. 29、(3x+y﹣2)(3x﹣y+2)

30、x(x+2y)﹣(x﹣y)2+y2 31、(x+2)2﹣(x+1)(x﹣3) 32、(4x﹣3y)2 33、. 34、计算[(3a+2)(3a﹣2)﹣(2a﹣1)(a+4)]+7a. 35、化简: 36、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37、计算:(x+1)(x﹣1)+2x(x+1)﹣3x2. 38、先化简,再求值:(2x5+x3)÷x2﹣(x+1)2÷(x+1),其中x=﹣1. 39、(3a+1)2﹣(3a﹣1)2 40、简便运算:20012﹣2002×2000. 参考答案

(完整版)二次根式计算专题训练.doc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训练 解答题(共 30 小题) 1.计算: ( 1)+;(2)(+)+(﹣).2.计算: ﹣ 2| ﹣+()﹣2 .(2)﹣4 ﹣(﹣). ( 1)(π﹣3.14) +| ( 3)( x﹣ 3)(3﹣x)﹣( x﹣ 2)2. 3.计算化简: ( 1) ++ ( 2)2﹣6 +3. 4.计算 ( 1)+﹣(2)÷×.

( 1)×+3×2(2)2﹣6+3. 6.计算: ( 1)()2﹣20+|﹣|(2)(﹣)× ( 3) 2﹣3+;(4)(7+4)(2﹣)2+(2+)(2﹣) 7.计算 ( 1)?(a≥0)(2)÷ ( 3)+﹣﹣(4)(3+)(﹣)

( 1)+﹣(2)3+(﹣)+÷. 9.计算 ( 1)﹣4+÷(2)(1﹣)(1+)+(1+)2. 10.计算: ( 1)﹣4+(2)+2﹣(﹣) ( 3)( 2 +)(2﹣);(4)+﹣(﹣1)0. 11.计算: ( 1)(3+﹣4)÷(2)+9﹣2x2?.

① 4 +﹣+4;②(7+4)(7﹣4)﹣(3﹣1)2. 13.计算题 ( 1)××(2)﹣+2 ( 3)(﹣ 1﹣)(﹣+1)(4)÷(﹣) ( 5)÷﹣×+(6). 14.已知: a=,b=,求a2+3ab+b2的值.

15.已知 x, y 都是有理数,并且满足,求的值.16.化简:﹣a. 17.计算: ( 1) 9 +5﹣3;(2)2;( 3)()2016(﹣)2015. 18.计算:. 19.已知 y=+﹣4,计算x﹣y2的值.

20.已知:a、b、c 是△ ABC的三,化.21.已知 1<x< 5,化:| x 5| . 22.察下列等式: ①==; ②==; ③== ?回答下列: ( 1)利用你察到的律,化: ( 2)算:+++?+. 23.察下面的形律: =,=,=,=,? 解答下面的: ( 1)若 n 正整数,你猜想=; ( 2)算: (++?+)×()

七年级数学线段计算、角度计算专题练习(20200710110832)

七年级数学线段计算、角度计算专题练习 一日一练 周一 1、若点B 在直线AC 上,AB=12,BC=7,则A ,C 两点的距离是。答案:5或19 提示:关键点是点B 在直线AC 上,分两种情况: ①点B 在线段AC 上,AC=AB-BC=12-7=5 ②点B 在线段AC 的延长线上,则AC=AB+BC=12+7=19 2、已知点B 在直线AC 上,线段AB=8cm ,AC=18cm ,P 、Q 分别是线段AB 、 AC 的中点,则线段PQ= 。 答案:13cm 或5cm 当点B 在线段CA 的延长线上时 AP=AB=4cm,AQ=AC=9cm 121 2 PQ=AQ+AP=9+4=13cm ∴当点B 在线段AC 上时 AC=18cm,AB=8cm AP=AB=4cm, AQ=AC=9cm 121 2 PQ=AQ-AP=9-4=5cm ∴周三

1、如图,已知点C 为AB 上一点,AC=12cm ,CB=AC ,D 、E 分别为AC 、AB 1 2的中点,求DE 的长. 解:AC=12cm,CB=∵12 AC CB=6cm ∴AB=AC+BC=12+6=18cm ∴E 是AB 的中点 ∵AE=BE=9cm ∴D 是AC 的中点 ∵DC=AD=6cm ∴所以DE=AE-AD=3cm 2、已知线段AB 上顺次有三个点C 、D 、E ,把线段AB 分成2:3:4:5四部分,且AB=56cm .(1)求线段AE 的长;(2)若M 、N 分别是DE 、EB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度. 解(1)设AC=2x,则CD 、DE 、EB 分别为3x 、4x 、5x , 由题意得,2x+3x+4x+5x=56, 解得,x=4, AC 、CD 、DE 、EB 分别为8cm 、12cm 、16cm 、20cm , 则AE= AC+CD+DE=36cm; (2)M 是DE 的中点 ∵ME==8cm, ∴1 2DE N 是EB 的中点∵

(完整word)初一数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1、写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 a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23 a bc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237 x y π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23xy z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3 2 5x y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2 3 x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3、如果1 2b x -是一个关于x 的3次单项式,则b=________ 变式1:若1 6 m ab --是一个4次单项式,则m=_____ 变式2:已知2 8m x y -是一个6次单项式,求210m -+的值。 4、写出一个三次单项式______________ ,它的系数是________,(答案不唯一) 变式1、写一个系数为3,含有两个字母a ,b 的四次单项式_______________ 5、根据题意列式,并写出所列式子的系数、次数 (1)、每包书有12册,n 包书有 册; (2)、底边长为a ,高为h 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3)、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a ,高是h ,它的体积________ ; (4)、产量由m 千克增长10%,就达到_______ 千克; (5)、一台电视机原价a 元,现按原价的9折出售,这台电视机现在的售价为 元; (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9,宽是a ,这个长方形面积是 6、写出下列各个多项式的项几和次数 1222--+-xz xy yz x 有__ 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数是___ ; 7 7y x +有___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数是___ ; 122++x x 有___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数是__ ; 173252223-+-b a ab b a 有___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数是___ 2、多项式3(5)2m x n x +--是关于x 的二次二项式,则m=_____;n=______; 变式1、已知关于x 的多项式()2 23a x ax --+中x 的一次项系数为2,求这个多项式。

化学计算专题训练

化学计算专题训练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Ca---40 Cu---64 Fe---56 Zn---65 S---32 Cl---35.5 1、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________g (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g时,还没有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 (3)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2、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多少克? (2)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计算原混合物样品中CaCl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下同) (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某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Na2CO3和NaOH。为了测定废水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废水100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 (2)该废水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5、某兴趣小组对生锈废铁锅中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生锈的铁锅中除Fe、Fe2O3外,还含有碳、硅、锰等元素(除Fe、Fe2O3以外的物质都不与稀硫酸反应)。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33g废铁锅片放入特制容器中,缓慢加入39.2%的稀硫酸,直到反应完全(假设硫酸先与表面的铁锈发生反应),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角度考虑,我们应选用铁锅还是铝锅,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废铁锅片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3)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溶液中硫酸铁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6、某同学为测定12g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利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的实验探究(提示:3H2+Fe2O3===2Fe+3H2O杂质不参加反应,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或吸收)。请回答有关问题:

【精华版】二次根式计算专题训练(附答案)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训练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计算: (1)+;(2)(+)+(﹣). 2.计算: (1)(π﹣)0+|﹣2|﹣+()-2.(2)﹣4﹣(﹣).(3)(x﹣3)(3﹣x)﹣(x﹣2)2. 3.计算化简: (1)++(2)2﹣6+3. 4.计算 (1)+﹣(2)÷×.

5.计算: (1)×+3×2(2)2﹣6+3. 6.计算: (1)()2﹣20+|﹣| (2)(﹣)× (3)2﹣3+;(4)(7+4)(2﹣)2+(2+)(2﹣) 7.计算 (1)?(a≥0)(2)÷

(3)+﹣﹣(4)(3+)(﹣) 8.计算:: (1)+﹣(2)3+(﹣)+÷. 9.计算 (1)﹣4+÷(2)(1﹣)(1+)+(1+)2. 10.计算: (1)﹣4+(2)+2﹣(﹣)

(3)(2+)(2﹣);(4)+﹣(﹣1)0. 11.计算: (1)(3+﹣4)÷(2)+9﹣2x2?. 12.计算: ①4+﹣+4;②(7+4)(7﹣4)﹣(3﹣1)2. 13.计算题 (1)××(2)﹣+2

(3)(﹣1﹣)(﹣+1)(4)÷(﹣)(5)÷﹣×+(6).14.已知:a=,b=,求a2+3ab+b2的值. 15.已知x,y都是有理数,并且满足,求的值.16.化简:﹣a. 17.计算: (1)9+5﹣3;(2)2;

(3)()2016(﹣)2015. 18.计算:. 19.已知y=+﹣4,计算x﹣y2的值. 20.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21.已知1<x<5,化简:﹣|x﹣5|. 22.观察下列等式: ①==;②==; ③==………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