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投资的产生发展及发展趋势

国际投资的产生发展及发展趋势

国际投资的产生发展及发展趋势
国际投资的产生发展及发展趋势

国际投资的产生、发展及发展趋势

(Ⅰ)国际投资的产生、发展

形成过程:国际商品资本---国际货币资本---国际生产资本

一、初始阶段(1914年以前)(1870--1914)

标志:1870年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

1、从投资规模来看,整个19世纪的国际投资规模不大,投资形式以私人投资为主。

2、从投资格局来看,英、法、德、美、荷是就主要的对外投资国

3、从投资流向来看,国际投资主要流向欧洲大陆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4、从投资行业来看,重心在发达国家的殖民地的初级产品产业和运输业。

5、从投资形式来看,这一时期国际直接投资只占10%左右,国际间接投资是当时的主要投资形

式。

6、借贷资本和证券投资形式占主导地位,约占国际投资总额的90%左右。

7、东东道国主要是当时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国家。

8、投资产业主要是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

二、低迷徘徊阶段(1914年~1945年)

1、国际投资的总额下降(国际投资总额有所增长,但幅度不大)

2、国际投资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投资国地位发生变化)

3、国际投资方式仍然以国际间接投资为主(官方投资规模扩大)

三、恢复增长阶段(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1945--1979)

1、国际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投资所占比重逐渐提高。

2、国际投资的格局再次发生变化。美国对外投资霸主地位进一步确立,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步走

上对外投资舞台。

截止1960年底,美国、英国、法国、原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对外投资累计额分别为662亿美元、220亿美元、115亿美元、31亿美元、5亿美元;到1970年底,美国、英国、法国、原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对外投资累计额分别为1486亿美元、490亿美元、200亿美元、190亿美元、36亿美元。

到1969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跨国公司达到1100个。印度、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巴西、墨西哥、阿根廷、中国台湾省以及中东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了对外投资。

3、国际投资的方式转变为国际直接投资为主。

四、迅猛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

(一)投资规模: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在科技进步、金融创新、投资自由化和跨国公司全球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国际投资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就活跃角色。

上表反映了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率大大超过了世界同期的出口和总产出增长率,成为国际经济联系中更主要的载体。

(二)投资格局

1、“大三角”国家对外投资集聚化

(1)战后到2000年,美国在国际投资中处于绝对主导。

(2)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加速了对外投资的步伐。

80年代后期,日本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债权国,而美国在1985年结束了其长达67年的债权国地位而沦为债务国,其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相对下降。

(3)20世纪80年代西欧对外投资增长速度增快。2000年,英法德三国分别对外投资为2497.9亿美元、1724.8亿美元和485.6亿美元。

2、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不断增加(发达国家资本对流形成大趋势)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也称交叉投资)增长迅速,不仅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占据2/3比重,成为国际投资主体,而且在全球投资中形成以德国为中心的欧盟圈、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圈和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圈,占据了发达国家之间资本输出的91%和资本输入的93%。 (2)“大三角”内部的国际投资比重较大。 (3)“大三角”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十分活跃。

(4)在1998~2000年间,以美国、日本和欧盟三极主导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的75%和流出量的85%。 (三)投资方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直接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1989~1999年,全球国际投资流量总额占GDP 的比重从8.5%提高到18.3%,其中国际直接投资由2%提高到4.6%,国际间接投资由6.5%提高到13.7%。 (四)投资行业

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重点进一步转向第二产业,但20世纪中期以后,国际投资行业分布转向第三产业——服务业。

五、 调量整理阶段(2001年以来)

(一)投资规模(国际投资的规模剧烈波动)

1、进入21世纪之初,伴随着全球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放缓和复苏前景不乐观,国际直接投资规模不断下滑。

2、2002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为6510亿美元,只有创纪录的2000年的一半。2003年连续第三年下滑,跌至5600亿美元,但2004年出现反弹后连续三年出现增长,2006年达13060,非常接近2000年的纪录。

01000

20003000

1985199019952000美国吸收投

美国对外投资

日本吸收投资

日本对外投

资英国吸收投

(二)投资分布

1、外商投资地理分布正在改变。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世界投资前景调查”,63%的跨国公司对2007年以来的外国直接投资表示乐观,其中,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区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最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是中国和印度。

2、经济高速增长地区成为国际投资的热点

90年代,美国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再度上升,成为世界头号对外投资国,而日本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则下降。 (三)投资方式

21世纪国际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发生了剧烈的分化。

1、国际债券市场发展迅速。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到2002年9月底,国际债务工具净发行累计为87774亿美元,其中,债券净发行由1998年的6811亿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13488亿美元。特别是政府债券发展迅速。这是因为国际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担忧,资金开始撤离股票市场,转向政府债券市场这一传统的避难所。

2、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条件恶化,特别是以美国三大股票指数为代表的全球股市连续低迷,直接遏制了融资规模的扩张。

3、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中所承担的角色日益突出

4、国际投资的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

5、跨国并购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方式。 (四)投资行业

1、外国直接投资的结构已转向服务业。

(1)20世纪70年代,服务业仅占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1/4;1990年不到1/2;到了2006年,上升到60%,估计为4万亿美元左右。 (2)同一时期,初级产品部门占且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比例由9%下降到6%。制造业由42%下降至34%,降幅更大。

2、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构成也在发生变化。 主要集中在贸易和金融领域,两者2002年仍占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47%(1990年为65%)和35%。

,以及仓储运输增长迅速。 部门 行业 1990 2002

发达国家 发展中经济体

全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经济体 中欧东欧

全世界

全部服务业83 17 100 72 25 3 100

供水、电和气70 30 100 63 32 6 100

建筑77 23 100 47 45 8 100

贸易90 10 100 78 19 4 100

餐馆和旅馆87 13 100 70 27 3 100

运输、仓储和交通58 43 100 71 22 7 100

金融76 24 100 77 20 3 100

商务活动93 7 100 61 38 1 100

其他85 15 100 61 36 3 100

1 科技革命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决定性因素

2 生产资本的高度集中和垄断——物质基础

3 追求更高的资本利润率——内在动因。

4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扶持和保护

(1)纳税优惠政策

?税收抵免(Tax Credit)

?税收饶让(Tax Sparing)或税收豁免(Tax Exemption)

?税收延付(Tax Deferral)。即投资国对海外公司的投资收入,在汇回本国之前不予征税。(2)提供信息服务和情报

(3)实行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5 东道国利用外资政策变化——国际投资的助推器

A、财政激励

B、金融优惠(赠款、贷款担保与补贴等)

C、建立经济特区、科学园区等

D、提供法律保障和投资承诺

E、其它措施:如提供信息、为技术合作与技术扩散提供便利等。

6 金融市场一体化和交通通讯国际化——重要条件

7 国际投资环境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

◆发达国家相互投资的原因

1、外部原因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20世纪80年代,区域经济集团的迅速发展。这必然对投资一体化具有促进作用。

①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间的关税同盟或类似协定造成“贸易转移”,使区域外企业产品进入困难,这样引起大量非成员国的直接投资涌入区内,形成“投资创造”。

②作为区域一体化的直接成果,国家间的贸易壁垒消除和交易规则的统一带来了交易空间的扩大和交易成本的下降,从而区内企业可以重新布局,更有效的配置资源以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起到引致投资的作用,称为“投资转移”。

(2)发达国家东道国的投资环境的吸引:

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人力资源,拥有健全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开放的市场环境,从而吸引大量“效率导向型”的外国直接投资,并产生“群集经济”。

2、内部原因

(1)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影响:

从最初的雏形发展到现在,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不断演变和深化,经历了多国国内战略、简单一体化战略到复合一体化战略。从而投资发达国家必然是全球战略中的一个环节。

复合一体化战略:指将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等活动按照最有利的区位分布于世界各地,使每个分支机构及其所联系的企业在职能专门化的前提下统一成一个一体化网络,从而使分散在各地的生产、销售以及研发等服务于母公司的全球战略,实现企业整体利润最大化。

(2)跨国公司寻求竞争优势动机的驱使: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为维持其竞争优势和全球战略目标实现,如为了解决高昂的研发费用等,跨国公司通过联合,共同分享资源、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实现“共赢”。于是跨国并购和建立战略同盟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这必然引发发达国家间的大规模投资对流。

(Ⅱ)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1、总体上持续增长,但势头有所减缓

1990年OFDI存量为17214.6亿美元

2000年OFDI存量为60864.3亿美元

2003年OFDI存量为81968.6亿美元

2、流出地将继续集中在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将有所增长。发达国家资本双向

渗透占主流,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很不平衡。流入地将仍会以发达国家为主,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将持续增长

FDI inflows, global and by group of countries, 1980–2005 (Billions of dollars)

1995-1998年FDI流出额所占比重(%)

年份1995 1996 1997 1998

1、发达国家85.3 84.2 85.6 91.6

西欧48.9 53.7 50.6 62.6

美国25.7 19.7 23.1 20.5

日本 6.3 6.2 5.5 3.7

2、发展中国家14.5 15.5 13.7 8.1

3、中东欧国家0.2 0.3 0.7 0.3

1995-1998年FDI流入额所占比重(%)

年份1995 1996 1997 1998

1、发达国家63.4 58.8 58.9 71.5

西欧37 32.1 29.1 36.9

美国17.9 21.3 23.5 30

日本(不详)0.1 0.7 0.5

2、发展中国家32.3 37.7 37.1 25.8

3、中东欧国家 4.3 3.5 4 2.7

原因:

(1)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

(2)集团内部相互投资增加。

(3)发达国家投资环境优越。

3、国际直接投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受到青睐(见下图)

4、服务行业将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5、跨国并购投资潮起潮落,跨国购并所占的地位可能会下降

(1)跨国并购投资金额巨大。

(2)跨国并购涉及领域广泛。

(3)跨国并购区位分布不平衡,欧美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并购较多。

(4)跨国并购动机趋向长期化,善意并购呈现上升趋势。

(5)跨国并购方式多样化,“强强”联合逐步取代“强弱”联合。

6、国际投资方式灵活多变,跨国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的新形式

跨国战略联盟(Trans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跨国企业,在共同投入互补性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在某些方面形成协调运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按形式分:(1)合并式联盟(2)互补式联盟(3)项目式联盟

按具体内容分:(1)股权式联盟(2)产销式联盟(3)技术式联盟

组成战略联盟的原因:(1)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的结果(2)分摊巨额研发费用和投资风险(3)增加新的市场机会,提高国际竞争地位。

7、国际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中国家对外FDI能力增强

典型代表:(1)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较富有的国家和地区

(2)以中国、印度、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海尔案例)

(3)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

8、国际投资政策自由化成为大趋势,双边和多边投资协调合作取得新进展。

全球范围有关FDI政策法规变化

1991-2002 年各国政策的变化趋势

年份199

5

199

6

199

7

199

8

199

9

2000

发达国家164

6

188

7

234

7

445

1

881

1

1057

2

欧盟751 819 114

6

187

9

357

3

5865

美国532 681 817 209

5

251

9

3244

发展中国家180 347 646 808 736 697

中东欧59 36 55 51 91 169

投资政策法规变化的影响:(1)改善了市场进入的条件

(2)改善了外国投资者的待遇标准

(3)改善了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

(4)相对降低了国际直接投资风险。

二、国际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1、总体规模将持续扩大

2、国际间接投资将继续大量流向发达国家,新兴市场也将受到投资者青睐

3、国际间接投资主体机构化趋势

4、国际间接投资种类衍生化趋势(双刃剑)

5、国际间接投资方式的证券化趋势(虚拟化趋势)(银行信贷比重下降,债券、股票融资增多)

◆国际投资的作用和影响

一、国际投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有利影响:

(1)国际投资可推动生产国际化,促进世界生产力加速发展

(2)可扩大国际贸易规模,改变国际贸易的结构

(3)可促进科技的国际传播和运用,推动世界产业结构高级化

(4)能加强国际间金融联系,促进世界金融市场一体化。

国际直接投资与生产要素配置

排名 公司名称 营业收入(亿美元) 1 沃尔玛公司(美国) 2630.09 2 英国石油公司(英国) 2325.71 3 埃克森美孚公司(美国) 2228.83 4 壳牌石油公司(英/荷) 2017.28 5 通用汽车公司(美国) 1953.24 6 福特汽车公司(美国) 1645.05 7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德国) 1566.02 8 丰田汽车公司(日本) 1531.11 9 通用电气公司(美国) 1341.87 10

道达尔公司(法国)

1184.41

(1) 发达国家资本输出占主导地位,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国内扩展到国外 (2) 跨国公司往往按其全球利益来统一安排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对东道国发展民族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3)国际投资会引起大量资本跨国移动,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 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1、有利影响:

(1) 有利于解决资金短缺困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多马增长模型) (2) 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 (3)有利于增强本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改善国际收支 (4) 有利于开辟新的就业领域,提高工资水平。 年份 实际利用外资额 年份 外商直接投资量 1992

111.6

1999

403.2

转移沉没生产要素

释放其余生产要素 带动国内服务业

利润返回

其它产业发展

边际产业被转

业结构优化

边际产业

F D I

1993 275.2 2000 407.2

1994 337.9 2001 468

1995 375.2 2002 527

1996 417.3 2003 535

1997 452.6 2004 606

1998 454.6 2005 603

(1)东道国在经济上受资本输出国的剥削

(2)东道国某些工业部门易受外资控制

(3)一国若过多举借外债,会导致债务危机。

应对措施:

(1)禁止外商直接投资到本国的关键部门

(2)规定外商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权比例

(3)限制外国公司并购本国企业

(4)在必要时对外资企业实行征用。

三、国际投资对投资输出国的影响

1、有利影响:

(1)能绕开各种贸易和关税壁垒

(2)利用东道国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3)获取巨额利润,加速本国资本积累

(4)以资本输出带动商品出口

(5)及时掌握国外科技和经济发展动向。

产业互动演进示意图

2、不利影响:

(1)对外投资使本国资本相对减少,影响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甚至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见下页图示)

(2)海外投资环境复杂多变,投资风险比国内大。

(3)海外企业要向东道国政府交税,使本国税收减少。

(4)对外投资会相应减少本国就业机会。

一国产业外移导致空心化示意图

金融危机对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启示

金融危机对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启示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投资银行业务的简单介绍,投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规模、主要类型和目前存在的不足;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从某个角度来讲投资银行扮演了金融危机的肇事者(或叫发起者),同时也是危机的受害者;金融危机对投资银行发展造成的影响,迫使政府出台救市措施,引发了信用紧缩,业务难开展,经营模式发生了改变,市场主体结构的重新洗牌;以及金融危机对我国投资银行未来发展的启示,在风险的转移中控制和管理风险,加强信息披露,规范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活动建设合理的竞争环境,促进行业整合等等。 【关键字】金融危机;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业务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investment banking's simple introduction, the investment bank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cale, the main types and disadvantages; Investment Banks in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role of, from a certain Angle investment Banks play a financial crisis (or so that sponsors) threats, but also of the victims of the crisis; The financial crisis to investment Banks, the impact of development, forcing the government to come help city measures, causing the credit crunch, difficult to carry out business, business model change and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market to shuffle;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to our country investment Bank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enlightenment, in the transfer of ris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risk and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 standard investment bank's financi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asonable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promote consolidation in the industry, and so on. 【Key words】the finacial crisis;investment bank;investment banking business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汇报的题目是“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步入调整发展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总体判断,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按照中央总体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判断分析 本轮金融危机是西方国家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属于系统性危机,具有明显长周期特征。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虽已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主要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内生的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尤其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失衡、债务危机、财政赤字等问题频出。主要发达国家非但没有认真反思其政策失误,反而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结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导致了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合作动力不足,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很不牢固,复苏进程仍面临多重矛盾,致使中国面临的国际经贸环境更趋复杂。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新兴经济体基本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增强。20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经济的份额比2009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欧盟下降了2.4个百分点,而“金砖五国”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占全球经济的份额达到18.3%,新兴经济体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趋势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格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短期内仍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表一 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GDP份额比例表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 贸易投资增长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1985-2005年间,国际贸易出口额从2万亿美元激增到10万亿美元。金融危机使全球的贸易投资受到重创,国际贸易急剧萎缩,跨国资本流动骤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12.2%,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从2008年的15.8万亿美元降至12.2万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报告,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锐减39%,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2010 年虽然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幅将从2010年的12.5%降至7%。在过去的10年里,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方向 四大因素支撑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把对外贸易作为发展本国经 济的最初推动力。世界自由化政策的效果,世界经济保持较高增长 速度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 济体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以及9%左右的实际增长率为外贸发展 创造了良好内部环境,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政策的改革。我国在劳动力资源、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潜力上又具 有比较优 势。外资对我国增加出口,改善国际贸易地位起了积极作 用。 利用世界产业转移的契机我国外贸从初级产品出口转换为轻工 纺织品的出口,再到机电制品的出口,目前利用世界高科技产业转 移的机遇正向高科技制品为支撑点转变。改革开放以前一般贸易一 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加工贸易异军突起,超 过一般贸易的增长,目前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 55%,进口总额的39% 尤其是进料加工贸易发展尤为迅速。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升级,人 们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遍及各个传统服务 部门和新兴服务行业,从商务、旅游、运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 , 到信息、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经纪、通讯和各种专业服务,都 成为各国谈判和扩大市场准入的对象。由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 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政府逐步开放服务市场,服务贸易自由化程 度的提高,服务贸易将越来越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货物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 , 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制造业在世界 范围内正在朝着更高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增长,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 货物贸易正在萎缩,高知识密集型产业贸易的上升诱发当代知识贸 易。知识不再仅仅是生产要素,而是一种重要的企业战略资源,在 价值创造活动中正逐渐显示其核心地位 ,日益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 争所必要的核心优势资源。 世界产业结构信息化进一步刺激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全球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 的可贸易性,产生了大量新的服务贸易门类,刺激了整个 世界服务 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将使世界服务结构进一步朝着技术、知识密集 型的方向发展,与信息高速公路等高新技术有关的服务业和以高新 技术为手段的服务贸易将会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造,而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又 离不开科中国加快了贸易和投资 科技产业化浪潮中

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发表时间:2019-02-11T16:57:07.13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作者:陶安琪 [导读]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壮大中,金融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形势影响越来越重要,在我国当下的金融系统之中,投资银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投资银行可以说是我国现代资本市场的核心内容,它在我国金融系统的发展壮大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武汉市汉口学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壮大中,金融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形势影响越来越重要,在我国当下的金融系统之中,投资银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投资银行可以说是我国现代资本市场的核心内容,它在我国金融系统的发展壮大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是,在发展壮大中,我们也要注意,只有健康的金融行业才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促进效果。这就要在发展投资银行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关注,对健康的金融投资予以注意,因此,要想使得金融投资行业得到全面的发展以及顺利运行,就一定要注重金融领域的监管工作,才能保证我国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对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从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投资银行的业务措施和风险防范机制进行简单的阐述。以便能发现行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增添一份力量。 关键词:投资银行;发展趋势;分析 一、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投资银行资本规模小、竞争弱 由于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较晚,资本及经验技术积累的不如国外投资银行。目前我国的金融资金规模较少,在需要大量资金的时候无法更好的保证资金的供应, 这就不能起到投资银行业应该起到的作用,不能承担其所对应的责任。同时也正是因为投资银行的资金规模较小,在遇到突发事件是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这就会造成投资银行无法更好进行运营决策,资金的规模问题直接限制了投资银行的发展。我国企业目前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进行资金流动,但是随着不良贷款越来越多,现在的我国企业的不良贷款金额越来越大,而又因为投资银行没有足够资金来处理这些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融资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我国投资银行的资金实力有限,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这已经成为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一个痛点和难点。当投资银行长期不能满足企业的市场融资需求的时候,势必会给外国的投资银行机会,就会丢失本国的业务市场。因此通过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投资银行资金规模过小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是我国投资银行的一个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运营中对此进行改进。 2.投资银行经营经验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 因为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时间尚短,投资银行的运营以及相应的管理方法还是较为落后,经验更是有所不足。同时,投资银行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更是很高。投资银行对企业的投融资工作不只是相应的资金投资活动,更主要的是要为客户提供公司经营的方针和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公司得到更完善的发展空间,还要对公司经营工程中的各种问题因素加以解决,这就要求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要较为丰富,才能保证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因此,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完善的管理经验以及较全面的综合素质人才是投资银行所需要的。然而,对于我国来说,这部分人员的人数还是十分稀少的,对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有着较大的阻碍。 3.我国当前的投资银行业法律体系和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 投资银行在进行投资及其他工作时所面临的风险远高于传统企业的经营风险,投资银行作为高风险的行业。通过由于投资银行相比于其他金融机构掌握这更多的社会资源,投资银行一旦出现问题将会极大的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关系着国家的金融体系安全和社会稳定。但是,我国目前对投资银行的操作规范及管理还是比较宽泛,不能很好的运用法律体系和监督管理体制对投资银行业进行监管工作。我国目前的关于投资银行业的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存在一些漏洞,仍然需加强立法。这就需要我国的金融执法与监督部门,比如中国证监会在监督执法的力度和效率上进行较大的提升,只有执法与监管部门能够有效的实行执法和监督权力,将工作做到实处,这样才能在金融机构出现违规现象的时候,在第一时间就能够发现并给出及时的查处。在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上也应该加强,如果处罚力度太小,不能给金融结构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当金融企业的违规收益大于处罚损失的时候,金融企业就会毫不犹豫的践踏法律,进行违规操作,这样执法与监管部门就无法进一步的做好违规的预防工作。 二、提升投资银行业务的政策措施及风险防范机制 1.完善传统型业务的政策措施 中国投资银行这一行业想要与国外的投资银行进行互相之间的抗衡较量,并且保证本国的资源不被别国银行抢占。政府应该实施相对应的政策,应该逐渐减少人为的资本垄断,让本国投资银行逐渐形成行业的自然性的垄断或者资本集中,利用业内的兼并、重组或者增加资金扩大股分,还能够利用公司上市等多种方法来完成投资银行的规模化的发展。从全球范围的投资银行所供应的业务服务来分析,针对那些数量不多的综合性的投资银行,一方面投资银行的业务形成方式多种多样,并且投资银行进行交叉发展,另一方面又由于投资银行自身的规模以及业务的特征,各具特征地向更具专业化的方向进行发展。 2.在承销业务方面,注重形式创新 一是进行证券发行方式的创新。这是根据市场中的供求关系来确定的。这要求证券商在培养战略性的投资伙伴的基本上,在证券的推行方案、路演、问询价格、承销以及超额的配售都必须进行创新。二是进行证券服务内容的创新。投资银行应该推行保荐人制度,扩展证券商的承销服务时间。三是进行证券承销业务品种的创新。对投资银行来说,主要是依靠资产重组、公司的收购兼并、财务顾问以及一系列证券产品等具策略性的服务来开展银行业务。 3.建立多远化的业务结构 相比国外成熟投资银行,我国的投行业务结构还比较单一,经纪业务和上市保荐承销业务占业务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业务结构不合理。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等相关法规的出台,未来企业将会迎来一股并购浪潮。业内普遍认为并购业务在不承担资本风险的同时,反映了一家投行的专业性。因此,投行应大力发展并购业务,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在市场上树立投行自

国际投资法

国际投资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国际投资概述 一、国际投资的概念与类型 *国际投资是投资者为获得一定经济效益而将其资本投向国外的一种经济活动。 *直接投资是指伴有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投资者在海外直接经营企业,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较大的控制权。 *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不参加企业经营管理,也不享有企业的控制权或支配权,而仅持有的能提供收入的股票或证券进行的投资。 二、国际投资的历史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发达国家间投资的双向“对流”仍是国际投资的主流,但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持续上升;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步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亚洲地区与拉丁美洲已成为国际投资趋向的热点。 三、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是指能有效地影响国际资本的运行和效益的一切外部条件和因素。 (一)物质环境: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基础设施 (二)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法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条件,意识环境 四、国际投资的性质与作用 国际投资兼有积极性和消极性:一方面资本具有固有的消极性,它唯利是图,不会顾及东道国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又具有积极作用,资本输入国通过利用外资可以解决国内资金困难,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知识,提高国内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改造老企业,建设技术先进型和出口型企业,加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增加就业、扩大出口,改善国际收支,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国际投资法的概念、渊源与体系 一、国际投资法的概念 *国际投资法是指调整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特征:1、国际投资法调整国际私人投资关系。2、国际投资法调整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3国际投资法调整的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既包括国内法关系,又包括国际法关系。 二、国际投资法的渊源 (一)国内立法(二)国际条约(三)其他渊源1联合国大会的规范性决议2国际惯例三、国际投资法的体系 国际投资法是由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有关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综合形成的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 国际投资法的体系是由其客观基础——国际投资关系的统一性决定的。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主体不仅有位于不同国家的法人和自然人,而且包括国家和国际组织,从而构成了多层次、立体交叉的统一国际投资关系。 第三节国际投资法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对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 每个国家对本国的全部财富、自然资源以及全部经济活动,都享有并自由行使完整的、永久的主权,其中包括占有、使用和处置的权利。 二、平等互利原则平等是指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互利是指相互关系中

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43615216.html, 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刘雅慧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07期 摘要:目前,世界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定程度上的全新形势,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贸易活动不断冲击着规模的高点,各个国家、地区和企业进入世纪贸易市场,积极参加博弈,尝试获取更多利益。在这一情况下,对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基准点出发,对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的发展趋势着手,分析其具有多元化、自由化、规范化、科技化、区域化、知识化和高速化的特点,并尝试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a43615216.html,ki.1672-3198.2018.07.035 1引言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带来了愈发深入的经济全球化趋向,这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经济思潮的发展,不断改变着当今世界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未来趋向。为了配合这一经济发展的全新形势,世界各国不断加强自身对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视程度,不断从自身的贸易手段和贸易策略上着手,从而保证本国经济的发展能够完全适应现今新贸易形式之下的国际市场变化。可以说,目前世界各国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引发了一系列诸如人民币国际化、贸易多元化等等的全新趋势,所以,对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政策的正确性,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2发展趋势分析 对目前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进行分析,主要从如下的几点出发。 2.1多元化 多元化,即国际贸易过程和参与者成分的复杂性不断加强。目前,世界各国积极参加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直接造成了现有较为激烈的竞争形势,各个国家及其代表性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竞争意识,不断基于现有资源优化参加贸易主体的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模式。同时,考虑到现今先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各个国家和企业主体不断尝试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更使得现今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模式愈发多元化。考虑到互联网本身类似于现有的贸易活动,具有全球性的特性,在其应用过程中,能够实现各国企业之间信息的快速传递,交流和贸易变得更加便捷,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使其国际贸易利润得以提升。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为现今的国际与贸易活动带来不断拓展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2.2自由化

国际投资银行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国际投资银行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2012-10-29 第08版:学习纵横 作者:林立来源:学习时报字数:4076 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银行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宏观经济的增长及金融体系的变革。很明显,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长模式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及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为中国投资银行(或者说证券公司)的发展、转型及国际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尤其是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这将为投资银行业务规模及范围的不断扩大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预计未来中国金融体系将发生重大变革,包括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国际金融中心将初步形成、金融产品将会日益多元化等等,这也为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但尽管如此,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传统的投资银行经营模式几乎遭受到是覆灭性的打击,这也给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经验及启示。与国外成熟市场国家的投资银行相比,中国的投资银行发展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而且伴随着市场竞争程度日益激烈及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在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何去何从,成为当前中国投资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国际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 投资银行起源于欧洲,其雏形可以追溯到 15世纪欧洲的商人

银行。伴随而来的欧洲工业革命,逐渐扩大了商人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帮助公司筹集股本金,进行资产管理,协助公司融资,以及提供投资顾问咨询服务等。20世纪初期,商人银行业务中的证券承销、证券自营、债券交易等业务的比重有所增大,称谓也由“商人银行”转变为“投资银行”,而这个转变过程中,以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最为典型。尽管美国的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历程并不很长,但其发展的速度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在全球是首屈一指的,近几十年来,美国的投资银行在全球一直处于霸主地位。 总的来看,美国投资银行大概经历了混业、分业及综合化经营等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分业经营制度的影响下,业务结构比较单一,投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因此一些现代金融工具纷纷涌现,投资银行兼并重组步伐也明显加快。20世纪8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结束后,美国的利率开始从历史最高水平回落,大量的新发行股票与债券充斥市场,也就出现了不够投资级别的垃圾债券。大量垃圾债券的发行给投资银行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并影响了美国投资银行的历程,也成为投资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如前所述,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投资银行主要是分业经营,因此经营范围相对较小,特点相对单一。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金融综合化经营趋势的日益明显,国际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应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借鉴意义。

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新特点及中国应对策略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发展形势 班级:830112 姓名:周晓刚 引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在走过新生发展的六十年,我国已将“缓和与稳定”列为维持国家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主流;然而,总体稳定的局面下局部依然动荡或者存在潜在的威胁,这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的稳步发展。在如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特点是什么?我们应当坚持和实施怎样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新特点 (一)当前国际局势多极化发展明显,总体来讲是稳定中有动荡 当前的国际局势发展是逐步走向多极化,虽然美国称霸一方的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但是世界上很多其他的国际政治力量也逐步发展成为了世界多极中的一极,比如有迅速崛起的中国,国力得到大大恢复的俄罗斯及不断壮大崛起的印度及欧盟等等。可以说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朗。另外,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大趋势中,我们可以断定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发展的

主流趋势,但是国际局势还是呈现出了稳定中有动荡的局面,尤其是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还是不断出现,甚至说很多地域性的动荡和不稳定还在有所加剧,这样的国际局势也严重影响到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合作化深入发展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及生物技术等高科技的日益突破,各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有效配置和优化,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合作化也得以深入发展,这将会为各国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另外,经济区域合作化也不但对于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自身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还非常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多元化及多极化发展。当然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的合作化也给世界各国增加了风险和挑战,同时还加剧了部分国家内部的贫富差别,甚至因此还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冲突。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贯强调文明对话的重要性,主张各国在面对冲突或问题的时候都能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都能通过谈话来解决争端。 (三)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地位也得以稳步提升 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我国的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这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大的拉动作用,同时这也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浅析国际投资法律制度

浅析国际投资法律制度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各国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和联系日益加强,并且逐渐地、越来越广泛地被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轨道,从而最终形成了经济国际化的趋势。经济国际化发展使国际投资加大,而国际投资领域一直欠缺一个南北国家共同认可的全球性实体法条约、没有一个共同遵从的法律体系加以约束,国际社会一直为建立国际投资法律体系而努力。WTO法律规则体系出现以前,两个已经达成的全球性多边投资公约只涉及到了投资争议解决和投资中非商业性风险防范的有限范围,没有就投资准入、投资待遇、投资保护等一系列实体问题做出规定。笔者认为借鉴WTO法律体系的立法方法、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国际投资实体法成为必要。同时,与其适应提出完善我国公司法、外资法的建议,以期对国际投资法体系的建立有所参考。一、国际投资法概述国际投资法主要是调整国际投资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和规范的总和。国际投资法的渊源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法。①国内法主要是指国内立法及判例,在英美普通法国家,法院判例作为先例对下级法院具有约束力。我国原则上不承认判例是法的渊源。②国际法主要指国际条约及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决议和文件。此外,国际惯例也是国际投资法的渊源。国际投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跨国公司、国家及国际经济组织。作为国际投资主体,必须具有从事国际投资活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此外,主体不同,其从事国际投资活动的能力范围也有不同的规定。如外国法人到他国的法律人格必须由该国承认。主要采取登记制、许可制、互相认可制等形式。国际投资者的待遇即外资待遇,指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从事投资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状况,它明确了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标准,投资及其收益等管理上的保护程度,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征用投资财产时的补偿标准。目前主要有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差别待遇和国际标准待遇等。主体待遇是投资主体法律地位的重要体现,是一国投资法律环境的基础和核心,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投资待遇的正确选择和确定,对于吸引国际投资并刺激外资向健康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国际投资方式及法律运作国际投资的主要方式是直接投资,其在国际投资中占重要地位。国际直接投资的规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 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 1%; 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 4%; 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 9%。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8%; 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2%; 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 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 (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 见表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 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 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 8 倍。其中,出口额从2660. 98 亿美元增长到15779. 3 亿美元,出口规模扩大近6 倍,进口额从2435. 53 亿美元增长到13948. 3 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约5. 7 倍,进出口贸易差额从225. 45 亿美元增长到1831 亿美元,扩大约8. 1 倍。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遭遇了空前的困难和挑战,

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

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 发表时间:2018-04-12T15:17:40.89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上作者:范海峰 [导读] 本文将通过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探究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周口,466000 摘要: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立国之本,也是发展之基,而各国之间的贸易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所以在新形势下应当高度关注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如此我国才能做出应对策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探究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国际贸易发展利于促进国际经济的增长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根本是国家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国家从传统的内部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国际范围的多元经济发展体系中来,扩大了国际贸易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国家经济发展,间接的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增长。所以,国际贸易发展能够促进国际经济增长。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利于强化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可以从根本上激发企业和人才的创新潜力,使得经济整体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将得到明显提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让企业充分的认识到自身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距离或在国际市场之中生存的困难性,如此企业将会深人的了解国际市场形势及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发展情况,进而优化、调整、创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以便企业向国际市场迈进或在国际市场之中生存。当然,这一过程中给予企业最大的启迪便是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作用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能够发挥以上重大意义,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及工作经验总结,确定是因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作用的发挥,即带动经济增长、增强竞争意识、促进科技创新等。具体表现为: (一)带动经济增长 新形势下,传统的单一体制国民经济增长越来越不适用,而是要想多元化经济发展结构靠拢,如此才能实现全面面向经济全球化的目标。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利用贸易往来的手段,也就是了解新形势,合理的优化国际贸易,进而协调好与国际经济之间的关系,那么将推动各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增强竞争意识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往来越加频繁的今天,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此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向国际市场迈进或在国际市场内立足,需要不断创新,即从科学技术研发团队的整体素质到营销员的基础技能上都要提升,让企业处于良h}循环的状态,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就我国经济发展来看,在我国加人世贸组织之后,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之根本是企业发展。为此,贯彻落实国际竞争思想,进行宏观调控,使国内市场呈现竞争之态,以便增强企业的竞争意识,让企业不断创新与发展,在国内市场脱颖而出,努力向国际市场迈进。所以,国际经济的发展,利于增加各个国家及国家企业的竞争意识。 (三)促进科技创新 从科技创新的层面来说,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还具备更为长远的价值。因为回顾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科学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创新发展科学技术,并将其有效的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能够改变企业以往的生产经营状态,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国经济与贸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将有更多的企业加人到科学技术研究之中,意在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但同时也是促进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贸易呈现极速增长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进人极速发展阶段。近些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机会日渐加强,使得各国纷纷敞开国门,积极与其他国家搞好关系,进行贸易往来,满足国民生产生活需要,同时为国家不断创造经济。此种情况下,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国际贸易将呈现极速发展的状态。 (二)多元化贸易模式 从目前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看,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们通过互联网的应用,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为人们之间进行贸易往来提供方便。当然,有很多人对互联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存在质疑,但从目前互联网运行实际情况来看,互联网是由特定的机构把控,人们严格遵守互联网相关交往准则,这保证了互联网的安全性。又因互联网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所以人们越来越频繁的应用互联网。此种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来支撑国际贸易是非常可行的,并且现在已经逐渐的运用互联网来进行国际贸易,那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多元化贸易模式将应用于国际贸易之中。 (三)加速区域性合作 在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今天,贸易大国普遍安排并运用区域贸易,来提升国家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国际贸易主导地位,其中绝大多数国家利用加强区域合作的方针政策,这也导致国际贸易体系面临新难题。此种情况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之一将是加速区域合作发展。因为以区域合作为核心来发展国际贸易,可以使国际贸易适应新形势,并且在新形势下稳步发展。相关数据显示,近些年世界范围内区域成员的经济发展较快,而促使这一现象实现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区域贸易合作。 (四)自由贸易往来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国际经济与贸易正处于事端的高发期,时常出现市场缺陷的情况。此种情况下,各国为了保证本

中美投资银行比较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美投资银行比较及未来发展趋势 20世纪后期,美国华尔街引领了全球的金融创新。然而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华尔街五大投行轰然倒塌,华尔街的投资理念、经营模式乃至现代金融技术,引起了全球金融界的反思。一直把美国投行作为学习典范的中国证券行业也感到困惑和迷惘。在这种情况下,对中美投资银行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吸取美国投行发展的经验教训,这对中国证券公司探索未来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美投资银行发展路径、经营及监管模式比较 沿着不同的发展路径,中美投行在市场规模、经营模式、业务结构、竞争格局、监管模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发展路径比较 美国投资银行产生于19世纪,当时的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相互渗透,实行混业经营。1929年大萧条后出台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确立了分业经营体制,促成了华尔街投行模式的诞生。1980年以后,金融全球化使得混业经营再次成为一种趋势,但混业经营的发展并未改变美国投资银行的独立地位。特别是在1980年初至2007年间美国投资银行经历了迅速扩张,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美国投资银行业的格局彻底改变。随着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华尔街五大投行的破产、转型或被收购,盛极一时的华尔街独立投行模式宣告终结。 比较而言,中国证券公司发展历史很短,在经历了初创期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2002?2004年期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多家证券公司纷纷倒闭或被行政接管,证券行业多年累积的风险集中爆发,证券行业面临严重的系统性危机。经过2004?2007年间的综合治理,建立了以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的分类监管体系,优质证券公司得到政策支持做大做强,一批高风险证券公司被处置。券商步入全新的规范发展时期。券商的经营环境明显改善,经营业绩大幅提升,但是新问题、新矛盾也层出不穷。 市场规模比较 从市场规模来看,美国股票市场规模是我国的7倍,证券化率(股市市值/GDP)是我国的2倍,上市公司家数是我国的3.7倍,说明我国证券市场与美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存在较大差距。 经营模式比较 美国投资银行采用集团化模式,业务多元化,利润来源多样化。在美国投行的利润来源中,经纪、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成为主体,基于资产证券化的衍生产品业务规模占一定比重。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实施以后,以华尔街大投行为主体的投资银行以其雄厚的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服务体系优势,经过对一些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财务公司的并购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分析

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分析 【摘要】贸易,早在古代就出现了萌芽,随后慢慢地在我国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国际贸易蓬勃发展。但是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了出口商品价格低廉、外贸增长额主要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与新兴市场贸易加快和贸易出口额主要依靠外资企业拉动等问题和特点。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从这些问题点出发,研究制定出一些针对我国贸易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贸易市场产业结构进出口额区域合作人才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 (一)古代经济的对外交往 古时候的中国,虽然历代朝廷不太看得起商人,但是并不轻视贸易,很早就开始了与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公元前963年,周穆王曾携带丝绸金银等贵重物品西行至里海沿岸,并将和田玉带回。及其后最具盛名的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我国开启了与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的新纪元。秦汉时期以及宋元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都是比较发达的。而到了明朝统治者过度依赖农业生产,中国就逐渐走向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二)近现代贸易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改变了闭关锁国情况,大力发展生产力,慢慢打开国门与其他国家发展经济贸易。自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我国的贸易就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几个历史新阶段。从而使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历了从初代产品为主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到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 第一阶段:1978—1991年,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快速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它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板和经验,支撑我国度过了经济体制改革最为关键和艰难的时期。 第二阶段:1992—2000年,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发展。在这一阶段,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外转移的机遇,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实施一系列鼓励扩大开放的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的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对外贸易发展步入历史新阶段。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信息服务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以IT为代表的高科技出口产业。这一阶段是我国30年来外贸发展最快的时期,我国不仅顺利度过了WTO过渡期,而且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不仅出口贸易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的进口商品结构也明显优化。从最初的初级原材料产品占大多数到之后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和技术的不足,而且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创造了条件。 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_郭双梅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53 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加大信息资源收集力度,能够将更加全面的产品信息提供给消费者,同时,也能够将更加详尽的信息提供给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的整合运作中[7]。这样一来,消费者在购物中,将会感受到生产厂家的专业性,也将对产品性能等产生深刻的认知,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大营销宣传 这是提升销售量的关键环节,在实际加大营销宣传力度的过程中,应对传统的营销渠道进行充分的利用,包括各个分店以及销售人员,增加对产品的推广力度。同时,还应当加强对企业网站的利用率,实施营销的拓展。在这一过程中,应根据自身企业和产品特点,对网页进行合理的设计,同时,网页应当划分成不同的板块,包括能够根据用户需求,量身定做产品板块以及信息资讯板块等,确保浏览者能够对产品的所有信息进行掌握,从而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主动营销的实现 在有效整合网络营销渠道和传统营销渠道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将传统营销渠道中能够同客户进行充分沟通的优势发挥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掌握,对消费取向进行分析,从而为网络主动营销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过程中,应构建起一个同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的网络平台。促使消费者能够在浏览的网页中及时了解产品信息,并将自身的意见留在上面。而企业方面应将用户的信息、意见等内容储存到统一的资料数据库中,对消费者不同的信息进行详细分析,为提升自身服务全面性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合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的过程中,要想提升主动营销的效果,可以实施会员制营销测量,搜集消费者的联系方式等,并将自身更新的产品信息发送给消费者,在推广自身产品信息的基础上,拉近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企业运行中需要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科学的营销渠道选择和应用的重要性凸现出来。现阶段,企业必须从自身产品以及生产特点入手,对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应用过程中给自身带来的利弊进行详细的掌握,科学的进行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的整合,才能够为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俐.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整合发展研究及其价值[J].现代商业,2015(24):33-34. [2]刘慧华.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整合发展研究及其价值分析[J].中国市场,2016(9):20,22. [3]方强,凌宇.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渠道的冲突及整合探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11(4):29-32. [4]陶燕,夏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营销体系有关问题的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8(8):17-18. [5]古永红.论制造商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渠道冲突的管理策略[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52-54. [6]于宝琴.从4P'S到4C'S:从传统营销到现代营销的转变[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14,21(4):59-61. [7]刘文静,陈一飞.铜工艺品行业的网络营销策略探讨——以铜陵铜官府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6(13):66-68. 作者简介: 高凤荣,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经济师、教研室主任,本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 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 郭双梅 赵越 云南工商学院 651700 摘要: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立国之本,也是发展之基,而各国之间的贸易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所以在新形势下应当高度关注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如此我国才能做出应对策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探究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家经济总收入,如此才能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当然,要想良好的发展我国经济,需要了解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尤其是新形势下,这才能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适当的调整,使我国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与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提高商品的出口率,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所以,新形势下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是非常必要的。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国际贸易发展利于促进国际经济的增长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根本是国家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国家从传统的内部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国际范围的多元经济发展体系中来,扩大了国际贸易范 围,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国家经济发展,间接的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增长。所以,国际贸易发展能够促进国际经济增长。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利于强化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可以从根本上激发企业和人才的创新潜力,使得经济整体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将得到明显提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让企业充分的认识到自身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距离或在国际市场之中生存的困难性,如此企业将会深入的了解国际市场形势及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发展情况,进而优化、调整、创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以便企业向国际市场迈进或在国际市场之中生存。当然,这一过程中给予企业最大的启迪便是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作用 DOI:10.14097/https://www.doczj.com/doc/a43615216.html,ki.5392/2017.01.0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