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主题转换与未来走向

来源:社会学视野网作者:汪萍时间:2010-07-01 Tag:点击:

摘要:中国失地农民问题发生着由生存矛盾到发展矛盾的内在演变,相关研究因此而在不同阶段转换所关注的主题。分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现状及原因、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探讨失地农民市民化途径是研究者依次在不同阶段重点探讨的内容。但目前研究的基调仍主要定位在“保护弱者”的单一立场,研究的视点多投射于失地农民之所“失”。失地农民问题后续研究如果要进入以探讨失地农民发展问题为主的新阶段,如何让失地农民分享城市化成果而于城市化过程有所“得”是研究者拓新专题和拓展视角的重要指引。研究发现,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将着眼于其城市生活空间公平的获得。帮助失地农民在城市构筑能满足其就业、收入与保障需要,并享受公平、正义与福利条件的新生活空间或许是解决其发展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失地农民主题转换研究走向

在当前,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战略路径——“推进城市化”的合法性与必然性在一片“开发主义”和“城市主义”的呼声中似乎毋容质疑。而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因经济开发与社会开发不同步而造成的被动城市化人群的生存和发展困境。在由地方政府与开发商作为主要参与者而推动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利益受损最多的群体之一是失地农民。“三无”②和“六失”②曾经是对城市化后失地者生存状态最有代表性的概括,本世纪初学术界掀起的解决失地后农民生存问题的研究热潮也持续至今。无论学术界提出解决失地农民城市生存困境的策略是否奏效,失地者都必需在新的生活空间内应对自己所面临的现实。随着失地农民城市生活实践不断被展开,与其利益相关的制度、政策乃至观念不断发生着变化与调整,以“三无”和“六失”为表征的失地农民问题因此也发生着内在矛盾的持续演变。如果要继续相关研究,研究者对失地农民问题的演变过程要有准确的把握,因为这不仅涉及后续研究在同类研究中的学术定位,更涉及后续研究的实践价值。本文试图以研究主题为线索,梳理近十年来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的成果,厘清问题发生和演变的过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展望失地农民问题后续研究的一个走向。

一、从“生存”到“发展”——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所关注

以研究主题为线索梳理失地农民问题研究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一种是遵循时序性逻辑纵向考察每一特定阶段研究者所关注的内容;而另一种则是遵照相关性逻辑横向比较和归纳研究者所关注主题的异同。若以历史时序可以将中国失地农民研究划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从“分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现状及原因”到“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再到“探讨失地农民市民化途径”,每一阶段都有着相对集中的主题。各阶段研究主题之所以不同,正说明中国失地农民问题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性质与表征。失地农民问题从产生至今发生怎样

的演变?研究者围绕它在不同阶段又如何转换探讨的主题,这是本文以纵向方式梳理相关文献试图要回答的问题。

(一)研究的前期阶段:失地农民的利益如何受损以及为何受损?

分析失地农民利益如何以及为何受损的一个前提是分析“农民为什么容易失地”?一些学者将农民失地的原因直接作为其利益受损的原因,而事实上失地并不必然导致农民的利益受损。利益受损作为农民失地的一种后果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提出区分农民失地原因与利益受损的原因在于两点:其一,农民失地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但解释失地现象之形成还要说明农民为什么“容易失去土地”和“愿意失地”。提出和回答这两个问题能看到失地现象发生的主观原因,至少“愿意失去土地”体现了失地者在城市化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其二,如果直接以失地的原因去解释农民因失地而利益受损的现象,就容易得出“失地引起农民利益受损”的观点。而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的某些缺陷又容易导致农民失地,由此进一步推理更容易得出“城市化必然造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结论——这虽然与我国失地农民问题中一些事实并不相背,但显然缺少了城市化过程对失地者所产生正面效应的讨论。

农民为什么容易失地?一个为学界所公认的原因是城市化的兴起与推进。在说明失地农民群体如何为人们日益所关注时,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将失地农民的数量与被征土地面积两组数据并举示例,可见失地农民的大规模化与各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趋势同步。城市化并不必然导致失地农民问题的发生,但城市化仍然是农民大规模失地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农民大量减少是各国在城市化过程中都曾有过的现象,而各国城市化的具体过程并非相同,我国农民失地的原因也有着本国的特点。政府征地是我国农民失地现象发生的一个普遍性前提,农地征用制度与政策就成为失地原因分析的首要着眼点。一般认为,我国原有农用征地制度框架内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存在着“实际征地行为混淆法律文本中‘征收’与‘征用’两概念、‘公共利益界定不清’”〔1〕13-15等问题从而引起农民大量失地。与国外土地征用制度相比较后更多学者发现,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中“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权能残缺”、“所有权主体虚位”以及“政府职能缺位”〔2〕21-22等是农民失地现象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缺陷、征地政策法规操作的模糊性以及征地行为的不规范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民容易失去土地。

农民为什么愿意失去土地?一些经济学者认为,农民失地后的收入预期和就业前景是其愿意失地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种田亏本,很容易使农民产生土地未来收入减少的预期,而放弃耕种土地,出外打工就成为一种相对理性的选择。所以一旦出现政府征地,开发商圈地等情况,哪怕安排不够妥当,也可不遇到任何阻力,轻易获得农民土地,甚至受到欢迎”〔3〕。当农民既面临失地的客观原因又持有失地的主观倾向,城市化就为大规模失地现象的发生提供了现实条件。由此可以看到,农民失地是包含主观原因的,事实上失地意愿不仅会影响农民的失地行为还会影响到农民对城市的适应。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如何以及为何受损?学界普遍认为,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涉及生活保障、就业、土地使用、政治参与、政策支持及受教育各方面,而并非完善的土地交易市场、失地农民的福利保障缺失以及政府在

征地过程中的“寻租”行为是导致失地农民权益流失的直接原因〔4〕。近年来全国各地探索进行的征地制度改革、规范征地行为以及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成效有力地证明了学界关于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原因分析结论的科学性③。追问失地农民权益流失的原因,目的正在于从源头上更正不利于失地农民的条件与环境,我国现行征地制度与失地补偿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说明理论层面的探讨有助于指导实践,它对于解决失地农民在城市中的生存问题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研究的中期阶段:失地农民安置模式和保障机制构建的设想与实践

如果将农民大量失地的原因和失地后其利益受损的原因分析作为失地农民问题探讨的开端,那么如何解决农民失地后的生存困境则可以视为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的继续。

在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著述和论说中,如何安置失地农民以及如何构建失地农民的保障机制成为学者们大泼笔墨的专题。“安置”和“保障”之所以为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是城市化进程中需要现实解决失地农民生存问题使然,各地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实践模式成为学者们从理论上评析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构想。目前失地农民的安置模式主要包括货币安置、留地安置、社会保险安置、参股或租赁安置、住房安置、综合安置等形式〔5〕48-49〔6〕16-18。货币安置是将征地补偿费直接支付给失地者由其自主支配解决就业和生活来源,和其它各种安置模式相比该种安置模式的操作程序相对简单,在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初期多数地区对被征地农民主要采取了货币安置模式。货币安置的“一次性偿付”虽然能解决失地农民“眼前的困难”但显然难以发挥社会安置的长远效用,尤其是对于不具备劳动年龄和技术优势的失地群体而言,手持货币而不能自谋职业就等于“坐山吃空”。货币安置政策的施行效果不仅受限于征地补偿测算具体依据和补偿分配原则,而且还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政策与环境的影响,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城市开发主导方与失地者之间博弈的结果。

针对货币安置模式长远性、公平与公正性效用发挥乏力的弊端,各地在安置实践中又探索了出其它类型的安置模式。如留地安置就为失地农民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土地用于村集体经济开发和村民宅居,尽管可能因土地产权和划地纠纷带来一些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比起货币安置的“买断性”,留地安置模式更为充分地在为村民失地后的安居和就业利益诉求作考虑。其它安置模式如社会保险安置、参股或租赁安置、住房安置也都在尝试着眼于失地农民“未来的利益”而将一些长效机制注入到现实的安置政策之中。当然,这些安置模式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实施困境:社会保险安置可能解决的主要是失地者被征地之前的保险偿付,而失地之后更长期的生活保障不易实现;参股安置则可能因村集体经济运营亏损和经营者违法而夭折;住房安置中失地者可能为增加家庭收入而将住房出租从而缩小居住空间导致生活质量降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为深圳特区所实践的留地安置模式也因为“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而不宜为多数地区效仿。

各种安置模式的运作效果会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划政策、

社会福利资源、失地农民自身条件的影响,因此评价各种安置模式的好坏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标准。当前为学界所认可的评价标准就是:失地农民在安置后是否能就业稳定、收入增长以及社会保障到位。符合该评价标准的安置模式应当是一个怎样的架构呢?早在2003年,学者卢海元在总结20世纪80年代后期失地农民安置实践效果时就曾提出了以“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5〕48-49。该设想首次将“让失地农民分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成果”作为制定和完善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的基本取向,“以民为本”、“就业优先”、“社会保险为重”等政策要旨构成了当前失地农民安置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后很多学者对失地农民安置模式实施效果的评价以及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研究都从“以土地换保障”理念中寻找理论依据。“以土地换保障”观点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它也对失地农民安置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③。在此基础上,学者张汝立提出了“有发展的安置”设想〔7〕44-48更明确化了未来失地农民社会安置的理论思路和操作指南。“有发展的安置”将失地者的就业、收入、社会保险以及知情权、自主权和秩序生活保障需求充分考虑进安置模式的政策设计,强调构建一种综合性安置模式从而将安置政策指向了让失地农民真正以城市居民的身份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的目标。

“有发展的安置”设想提出后并未成为“空中楼阁”,按照该理念设计的失地农民安置政策开始在一些地区实践试点,苏州工业园区所采取的将失地农民的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三统筹”的安置模式可以说是“有发展的安置”设想实践模式的一个典型。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所征用土地一律实行“先征后用”原则,这就为失地农民参与被征土地的经营开发增加收入提供了可能。除了必要的货币补偿之外,园区政府帮助失地者对被征用土地进行了有序开发,如帮助农民建设标准厂房用于出租并鼓励农民采取股份合作、劳股混合等形式参与等等。就业方面,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失地农民园区采取了发放保养费和医疗补助、待业生活费、技能培训和直接吸纳企业就业多种形式。社会保障方面,当地政府出台专门的政策与管理规定,参照苏州市城镇养老保险缴纳标准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统一纳入苏州工业园区的社会保障体系。“三统筹”的失地农民安置模式不免要面对具体实施细节上的困难,但其立足于失地农民城市生存的基本需求(就业、收入和保障)且着眼于失地农民城市发展利益诉求的政策旨意已尽显无疑。目前虽然在一些地区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还未能得以妥善解决,另一些地区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才露端倪,但帮助失地农民在城市获得稳定而有发展的生活条件而不仅仅是在城市维持农村原有的生存水平已是社会安置政策设计者与实施者的共识。就学界的相关研究而言,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已被纳入到“有发展的安置”思路框架之下,毋容质疑“安置”首先要实现失地农民的就业稳定、收入增长和社会保障,而“发展”的内涵除以上安置成效之外是否更应当包括涉及失地农民获得城市社会身份与权利的内容?回答是肯定的,学界追问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依此而持续。

(三)研究的后期阶段: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

如果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后不能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生存条件与发展空间,城市化的经验是失败的,这必然引起新的不平等和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

失地农民获得城市居民身份与相应的权利是他们在生存之外得以发展、真正享有城市化成果的一个关键。此外,失地农民还必须是内在意义上的“城里人”,从生活方式到思维观念。这正是学界对失地农民问题研究后期阶段所关注的热点——失地农民的市民化问题。中国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的研究一般围绕着“失地农民市民化概念澄清”、“制约失地农民市民化因素分析”、“失地农民市民化策略探讨”等主题来展开,也有学者着手一个具有综合性的研究专题“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与社会认同”。

澄清市民的概念和市民化的涵义是分析失地农民市民化程度的前提。由于市民的概念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各界的话语情境中,市民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适用条件容易被忽略。在政治学研究中,“市民”是一个来自于西方城市文化背景下的概念,“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④是市民产生的土壤,个人本位、自治精神、公益观念、社团主义和法制原则是“市民”具有的一般性特征。社会学者视野里,市民的特征以“都市人格”来体现,理性、契约化、自主、个性化使现代市民区别于传统人。而经济学界会将从事非农产业,长期或固定居住在城市的居民或劳动者定义为市民。我们的日常生活领域里“市民”被理解为居住于城市并拥有城市户籍身份、城市职业地位、城市福利待遇的居民。受西方发达国家农民市民化一般规律理论的影响,早期一些学者在研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向市民转变问题时,将户籍、职业和地域作为区分农民和市民的标志。我国曾有过的城乡二元体制也客观上促成这一观念的形成。然而,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理论界和生活领域中“市民”以及“市民化”的涵义都得以深化和扩展。在户籍、职业和地域对确认“市民”身份仍产生一定影响的同时,居民的价值观、社会权利、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组织方式〔8〕48-49〔9〕72[10]64开始成为评估农民市民化程度的显性标志。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美国学者总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经验时指出,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国民的现代化,并且应当是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11〕15。这里人的现代化即指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市民化。

当前学界对“市民化”逐步认同以下理解:农民市民化的实质在于其思想意识、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本质性转变,是现有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与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面向城市居民的转化,是农民社会文化属性与角色内涵的转型过程(市民化)和各种社会关系的重构过程(结构化)〔12〕。根据中国现代化转型实践,经历市民化过程的农民主要包括两类群体:农民工与失地农民。不过也有学者基于中国农民为我国人口主体的现实提出了“在农村就地实现市民化”的设想,并认为现居农村的居民更属于需要市民化的主体〔10〕64-65。依据相关研究,制约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因素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失地农民的自身素质(包括年龄、知识与技术、思想意识等)、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社会适应能力是制约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内因;而征地安置政策、社区环境、社会保障体系则成为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外部制约。在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中,以“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与社会认同”为专题的研究是“一支独秀”,近两年不仅学界有专项的研究课题⑤,政府层面、社会领域也不断有专门的社会调研活动⑥。日益丰富的研究成果表明,失地农民城市适应与社会认同状况对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

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的实践指向十分明确,制约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因素正是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的突破点,文献所提供的解决策略大多围绕这些因素来设计。概括地来看,学界提出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的策略主要在制度与政策、失地农民自身和社会环境三个层面。首先,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仍在失地农民手中,努力转变传统的生存观念、自主参与学习获得技术与能力的提升、积极应对新生活的挑战都是失地农民主动市民化的策略选择。政府作为城市化的直接推动者理应承担解决失地农民生存问题和满足失地农民发展需要的重任,在制度创新、政策扶持和完善服务方面真正做到公平和公正。而社会环境的改善则有赖于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公众意识的提升与社会行为的普遍化。

二、由“所失”到“所得” ——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的未来走向

失地农民问题从产生至今发生怎样的演变?研究者围绕它在不同阶段又如何转换探讨的主题?这是本文遵循时序性逻辑纵向梳理近十年来的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试图回答的。“分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现状及原因”、“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与“探讨失地农民市民化途径”是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分别于前、中、后三个阶段所关注的主题,而贯穿这三个阶段引导研究主题不断发生转换的重要线索则是失地农民问题从生存矛盾到发展矛盾的内在演变。把握住失地农民问题自身演变趋势并为后续研究寻找探索的方向是通过梳理相关研究而获得的一条重要的思路,它将研究者当前与未来的视点毫不犹豫地转向了对失地农民发展问题的关注。然而这还只是失地农民问题研究新篇章展开伊始,有很多涉及研究实施的具体细节仍不能轻易地在纵向梳理中获得。比如,中国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涵盖哪些内容?对它的研究应当选择怎样的研究视角更为合适或有创新?有哪些因素制约失地农民的发展以及如何制约?甚至,探讨失地农民在城市发展问题有怎样的实践意义等等。回答清楚上述问题,还需要对相关研究作进一步的归纳与梳理。本文尝试另一种方式即遵照相关性逻辑横向比较和归纳研究者所关注主题的异同。如果说纵向梳理文献的目的在于厘清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主题之转换,其意在“述”,那么横向梳理文献其意在“评”,目的则在于从主题转换的角度评价相关研究从而明确未来的研究走向。

在纵向梳理所看到的多个研究主题中,如果我们横向比较它们并找寻主题间的关联不难发现,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的即有成果对失地农民之所“失”的著述甚多。一项简单的统计数据从某个侧面印证这一事实:2002年⑦至2007年五年间,单是涉及失地农民权益流失问题的研究论文(包括少量的学位论文)共千篇有余⑧。在这些研究成果中虽然我们不能肯定每篇著述都对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产生实际的效用,但如前述,关乎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的理论构想已得到普遍认同并且已予以实施,即便实际操作中有偏误,我们的探索仍可以被肯定,因为能为弱者呼吁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当然,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中为弱者呼吁,强调失地农民之所失还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研究应当还帮助“弱者”在城市中获得发展而于城市化过程能有所“得”。“有发展的安置”设想的实践与“失地农民市民化”策略的提出是对失地农民于城市化有“所得”探索的初步成果,后续的研究要进入关注失地农民之“所得”的新阶段还面临三个方面的阻力:

首先,受一些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客观原因的影响,多数农民因城市化被

迫失地后都不得不遭遇对生存问题的顾虑乃至是“挣扎”,这导致研究者关注失地农民之所失以及如何所失显得“天经地义”而讨论失地者在城市化后之所得似显“底气不足”。加之一些研究者将农民的失地原因等同于农民因失地其权益受损的原因予以分析,更促使研究者们形成了一种“城市化毁坏农民家园,工业化剥夺农民利益,现代化破坏农村传统”的单一立场,容易将研究的重点仅放在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的解决,而将研究的基调定位于对“弱者”绝对的“保护”。但我们又无法否认的是,农民离开了土地,身处城市就必然面临挑战和可能获得的机会与希望,无论此前每个个体是否具备向上流动的潜力与条件。我们并不减弱对弱者的同情,城市开发运动的合法性也还会有质疑的声音,当务之急是除了保障失地者能在城市得以生存之外,还要帮助已经失去土地的农民尽快在城市重新确认身份、重获应有权利以及重筑新生活空间。失地者在城市同时要解决生存与发展两重矛盾,我们需要从新的角度来解读失地农民问题。在笔者看来研究基调应该定位于即有对“弱者”绝对的“保护”也有对“弱者”应有的“鼓励”——探讨城市化对失地农民产生的正面效应、分析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能动性、挖掘失地农民在城市获得发展的潜能。

其次,什么是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目前学界对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有着基本一致的概括:就业不稳定、收入增长缓慢或趋降和社会保障缺失〔13〕5,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相对于其生存问题而提出,但还没有专门的概括,这无疑会导致失地农民发展问题的探讨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研究的后期阶段所关注的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在发展的范畴之列,但不是全部。本文认为,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应着眼于其城市生活空间公平的获得。城市化后,农民在乡村生活里遭遇的人地矛盾转化为失地农民在城市谋生存所面临的人与资源(就业、收入和保障资源)的矛盾,随着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继续,在人与资源的矛盾困扰失地农民城市生存的同时,城市生活空间被压缩甚至是被剥夺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更会阻碍失地农民公平感的获得。正是这个“生活空间”决定了失地农民在城市的社会发展。失地后农民在城市新的物质环境下重构生活空间,其就业、收入与保障资源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只是这一空间形成的初始条件,城市生活空间如何拓展,如何成为失地者脱离乡村社会生活空间后在城市享受公平、正义与福利的重要条件——这才是解决失地农民发展问题的关键。就当前来讲,失地农民保留下来或重建起来的社会联系,以及由此确认的身份认同、阶层归属和社会行动构成了失地农民城市生活空间的要件。因此本文将失地农民面临的发展问题概括为:失地农民的自我成长(知识与技能)、自主意识的提升、组织能力的增强和社会支持网络的扩展。

反思以往研究并确立新的研究基调与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将后续研究推向新阶段的前提。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审视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成为后续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研究的基调还不能只停留于对“弱者”绝对的“保护”——发挥失地农民城市适应过程中主观能动性一面寻找其在城市获得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潜力,从保障失地者在城市获得生活空间的公平性一面创造失地农民谋发展的外部条件与环境,中国失地农民问题探讨将走向以失地农民共享城市化成果而获发展为主题的研究。

确定后续研究的方向之后我们还要尽可能找到新阶段研究可能有的突

破点,研究的理论视角是通常要考虑的内容之一。横向比较相关研究不难发现,经济学、法学以及政治学者的研究占到多数。这些研究成果强调借助对制度的完善或者是对规则的修改来直接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其成效已为各地的实践成果所证实。但失地农民发展环境的改善(甚至包括部分生存的需求)在还不能完全寄望于“规则的修改”:第一,规则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是否能依照人们理想的方向被制定?第二,即便有了合理的规则,适宜规则运作的环境条件是否已具备,规则的运用又是否得当?第三,在规则下谋发展的对象(失地农民)是否已准备好资源与能力去维护应得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提出这三问似乎“具有消极主义嫌疑”,而笔者破解“嫌疑”的理据是:三条发问或说“担忧”并非宣称解决失地农民发展问题已无前景可言,理想的制度框架对保护失地农民权益是至关重要的,但在理想的制度框架之下,学者们更多应该是深入失地农民的生活场景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贴近失地农民真实需求去帮助他们在城市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这一角度讲,对于失地农民发展问题的探讨社会学理论或许能够更为充分地介入。我们反对以所谓“填补研究空白”的笼统论调去简单化研究视角选取的理由。运用何种理论研究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不同理论视域下投射到失地农民问题的侧面不同,据此提出的解决问题途径有差异而已,所以选择社会学理论考察失地农民问题也谈不上是理论运用的创新,只是在研究视角的选取上可以有一点不同。

学界曾提出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的策略主要在制度与政策、失地农民自身和社会环境三个层面。近两年一些学者开始在失地农民社区层面寻求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如强调利用社区的整合功能为失地农民解决就业、生活困难等问题〔14〕83;以社区为纽带,改造失地农民的精神意识〔13〕164;通过社区互助,形成社区支持系统〔11〕272-273。事实上即使学理层面还未能获得一致认同,失地农民的日常生活就已经在城市社区中现实的展开了。以“社区”的视角切入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有新意的理由是:第一,在社区层面关注失地农民发展问题已有少数的研究,但借助社区理论、运用社区研究方法专门研究失地农民社区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第二,社区视角的综合性能帮助作者尝试对失地农民社区作全景式观察,了解失地农民如何适应生活空间的变迁,如何以城市社区重构起“后失地”时期生活的意义——这是对失地农民在城市中如何获得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所得途径探讨的一个新思路。

失地农民在城市的发展包括他们未来在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所有层面的提升,以通俗的话语来表述就是:他们还要能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加“体面”:有稳定的工作,有充足的收入,有尚好的居所,有充分的教育,有坚实的保障,还有他们对社会积极的参与。

注释:

①“三无”一般表述为:“种田无地、就业无路(岗)、保障无门(份)”,是指中国失地农民所面临的完全失去土地,在城市中不易获得工作机会、社会保障机制薄弱等不良生存现状的概括性描述。这一说法已得到学界、政界及民间的普遍认同。失地农民问题最大特征在于上述“三无”状态,因此与“农民工”和“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群体所面临的问题相区别,参见王凯.关注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民失地现象[J/OL],经济导刊,互联网,2006(4)。

②“六失”具体表述为:“失地、失业、失屋、失保、失教、失身(份)”,此为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任平教授所归纳。参见殷杰等.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OL],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互联网,2005(3)。

③当前“以土地换保障”的失地农民安置与保障试点工作已经在成都、沈阳、苏州等地进行,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与肯定。2006年4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把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努力促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④学界对“civil society”仍有不同理解,就译法来说目前较多认同“公民社会”,相关讨论参见黄杰.公民社会与社区建设[J],探索,2002(6),52~55页。

⑤以南京大学童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农民与郊区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研究”和宁波大学陈传锋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策略研究”为例。

⑥有关调研信息散见于关注失地农民民生状况的期刊、报纸和视频报道中。

⑦“中国学者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始于2002年”,参见林添福. 林添福.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J],农业经济,2005(9).

⑧本数据结论综合参考了“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库”、“万方数据资源”等相关数据库统计结果。

参考文献:

〔1〕王翠英.失地农民的边缘化的原因何在?[J],调研世界,2007(2). 〔2〕沈关宝,王慧博.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地的深层次分析[J],探索与争鸣,2006(2).

〔3〕王凯.关注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民失地现象[J],经济导刊,2006(4). 〔4〕万朝林,喻国华.失地农民权益流失与保障[J],理论与改革,2004(1). 〔5〕卢海元.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J],中国农村观察,2003(6).

〔6〕蔡传斌,方竞.失地农民安置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乡镇经

济,2006(12).

〔7〕张汝立.建设征地与‘有发展的安置’——安置失地农民的一种思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6(5).

〔8〕陈传锋等.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心理与市民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9〕王慧博.失地农民社会排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2).

〔10〕葛正鹏.“市民”概念的重构与我国市民化道路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9).

〔11〕叶继红.生存与适应——南京城郊失地农民生活考察[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2〕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

——以上海市郊区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13〕王作安.中国农村近郊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4〕胡平.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安全网[J],农村经济,2006(12).

〔15〕廖小军.妥善解决当前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的若干思考[J],东南学

术,2006(1).

〔16〕林添福.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J],农业经济,2005(9).

〔17〕孙文华.失地农民问题:本质、成因与政策涵义[J],唯实2007(12). 〔18〕杨涛,施国庆.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失地农民[J],农业经济,2006(10). 〔19〕张明,徐成华.影响失地农民角色转换的因素[J],社会,2004(9).

〔20〕刘海云.边缘化与分异:失地农民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1〕殷杰,王常雄,张宇玮.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以江苏发达地区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22〕时立荣.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J],新视野,2005(4). 〔23〕吴国庆.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课题组: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3(7)

〔24〕彭穗宁.论失地农民到市民的再社会化[J],理论与改革,2005(6). 〔25〕廖小军.中国失地农民研究[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

〔27〕付少平.城乡发展失调的历史演变:生活实体农民与社会设置农民分离的历史过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1)。

〔28〕张友琴, 李一君.城市化政策与农民的主体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29〕王如渊,孟凌.对我国失地农民“留地安置” 模式几个问题的思考:以深圳特区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5(10).

〔30〕张海波,童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J],社会科学研究,2006(1).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论文参考】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摘要】自古以来,农民从出生到死亡都是自己一力承担,但如今,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靠土地为生的农民他们失去土地,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来源与生活保障。对于日益突出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中,如何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使其老有所依,成了影响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关键,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使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 土地对于农民而言,不仅仅只是土地,更多的是土地所带来的各种权益。失去赖以安生立命的土地,使失去土地农民形成一个特殊的人群在社会中游离不定。据有关方面的预测:1997年至2010年,耕地减少面积至少1.6亿亩,其中建设占用4500万亩,生态退耕6000万亩,灾毁2500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3000万亩。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超过1亿。在全国众多的城市中,浙江省台州市也在这进程中不断繁荣发展, 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物质利益同时,失地农民问题也随之而来,那么台州这个城市又是怎么来看待该问题,如何对这样一个问题进行妥善解决呢? 1.1失地农民的形成与发展 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部分群体。失地农民,即具有农村户籍,因失去土地及土地上着的包括财产权利、基本生活保障权利、就业权以及一系相关权利,被人雇佣从事非农职业的一类特殊社会群体。在我国主要是因指那些因城镇建设、经济发展、公益性事业所需依法征占土地后由于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而失去基本生活保障的农业户籍人员。需要说明的是文所写的失地农民包括全部失地和部分失地两种。被征收的土地全都属于基本农田。 1.1.1城市发展与失地农民的形成 土地是城市的依托,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作为保障。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部分农民必然失去土地,向城市转移。城市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城市数量的扩大,另一方面表现为原有城市规模的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据统计,2002年,我国城市人口为5.02亿,城市化水平为39.09%。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建立大量的新城市,而且也要求现有的许多城市不同程度地扩大规模,调整城市行政区化,将一些城市的郊区、郊县变成城市的市区。 在这样的前提下,城市不断向外扩大、延伸,城市周围的农村则不断被吞并吞没,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转往城市发展。因此,城市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的必然现象和普遍规律。 1.1.2开发区建设与失地农民的形成 为了经济的建设与繁荣,国家积极鼓励招商引资,开发建立各个开发区。 在我国的开发区主要是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园区等各类区域的总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发区建设便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虽然各级各类的开发区在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尤其是耕地与农田,从而导致了大量失地农民的产生。据建设部公布的资料,截至1993年,中国大陆县级以上的开发区已达6000多个,占地1.5万平方公里,比当时中国城市用地面积总量1.34万平方公里还多出0.16万平方公里。近

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详解

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 “农民工”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自相矛盾的称谓,但深刻反映了他们的“边缘人”状态。他们在农村有地,但离开了;他们在城市工作,但没有城市户口,不享受社会保障;他们为城市贡献巨大,向往城市,但不被城市接纳,游离于 主流社会之外。 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 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 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 我们的城市政府不愿意接纳农民工,使之成为与城市原住民一样的权利平等的居民,主要是担心他们成为城市的负担。有的城市领导人还说,若对农民 工开放了城市,城市财政就会破产。笔者以为,这种看法是短视的、错误的。 最近几个月,国内几座大城市在这方面有重大举措,会给改革的后进者形成压力。但话说回来,解决农民工问题如果仅仅靠地方政府,的确有很大局限性。 必须有国家层面上的综合改革,才能最终解决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问题。 首先,城市政府自己要降低和规范农民进城落户的门槛。只要合理设置城市门槛,辅以适当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到城市落户完全不会成为城市的负担。所谓合理的城市门槛其实很简单:只要一个人或包括其家庭成员在一个城市拥有或租用合法、合规住房,并在这个城市工作或长期居住,就可以登记为

这个城市的居民,并拥有这个城市的所谓“户口”。 其次要创造条件降低房价。要以更大的力度在全国范围征收房产税,并尽快推出赠与税、遗产税,以加强房产税的威力。房价降下来后,保障房建设的 成本就会降低。这样一来,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再次,要建立既有灵活性又有统一性的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基本养老 制度。成都市和其他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实现了基本医保和基本养老的全辖区一 体化。为了不显着增加财政支出,可将目前的新农保和农村养老标准作为全民 基本医保标准和基本养老标准。一些城市居民甚至没有任何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可以让他们适用农民的医保和养老保险,形成全国不分城乡的统一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体制。允许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在各地有一定差异, 但中央政府应支持一些落后城市逐步提升保障水平,最后形成全国体制机制统一、数量标准一致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在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以外,可允许形成和收入挂钩的、保障程度高的医保和养老保险层次。任何 一个农民都有这样的基本社会保障险,他走到哪里都不占便宜,因此他们也未必要挤到“北上广”这类城市落户;只要有社保账户转移接续制度,各地政府 也不会怎么吃亏,不会产生财政压力。这个变革没有什么太难的地方,一些城 市政府在目前的条件下都能做,其他城市有国家层面的改革推动,会更容易做。国家只要对落户地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即可。 最后一个影响户籍制度改革的因素是大学考试录取制度。应下决心革除这种极不公正的大学考试与录取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命题、考试和录取制度; 自主招生的院校更不能按省区设置不同的录取标准。目前,大学招考适龄人口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生了失地农民这个迅速膨胀的特殊群体,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由于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土地,加之当前征地工作中的问题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为维护失地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标签: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补偿标准;法律援助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作为农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数量迅速增加,目前我国的失地农民数量在4000万人以上,据预计,2020年我国的失地农民将达到1亿。由于我国目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现状以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原因,农民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附着于土地的一系列权益,因此,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1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 1.1 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 在对失地农民的安置上,大部分地区采取货币安置方式,对于征地补偿标准,《土地管理法》规定,征地补偿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土地补偿费,二是青苗及其地上附着物补偿费,三是劳动力安置补偿费。我国只是按被征用地的原有用途进行补偿,而没有考虑土地的未来用途和地价,因此对征地实行的是部分补偿原则,这种补偿方式的特征:(1)补偿金低于土地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土地的位置、人均耕地面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土地价值的经济因素,(2)征地补偿费远远不能保障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难以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活之计。有的地方采用的是留地安置方式,即留出一定面积土地给失地农民,帮助其生活保障,这种方法能够使失地农民长久享受土地增值收益,但是这只能在人均耕地较多的地方才能实行。还有的地方采取住房安置的方法,即统一规划,为失地农民提供住宅,这种方法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居住问题,但是其他方面难以保障。 1.2 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 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招工安置,还有一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征地补偿费开办一些经营实体,让失地农民在其中工作,但这些企业产权不明晰,抵御不了市场风险,一旦企业亏损倒闭,将造成失地农民既失地又失钱。由于安置方式单一,加上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很多农民失地的同时也失业了。据调查,失地农民在土地征用的同时能获得就业安置的比重不超过10%。随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计划用工方式逐渐为市场主导的就业形式所替代,企业用人自主,劳动保障部门一无就业岗位,二无权安置农民就业,三无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政

农村养老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养老保障研究文献综述 学生:曹文献指导老师:文先明 (2007级经济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号b20070009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农村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农村老年人的规模越来越大。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超过5930万人,约占全国全部老年人口总数的70% 。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92,高出城市1.24个百分点,进入了老年社会,并且中国农村老年人口规模还继续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农村目前的老龄化发展趋势状况所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便是农村养老需求加大,要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的基本要求,维护社会安定,实现和谐社会,仅靠传统养老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另外,从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的相关指标表明,我国正向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快速迈进。但与此同时,我国在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由于受“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基本还是靠农民家庭和农村集体经济来提供农村最简单的社会保障。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受到很大冲击,绝大部分农村的集体经济已全面萎缩,逐渐无力承担提供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至此,农村的社会保障不仅没有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向前迈进,反而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倒退的情况,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形成鲜明反差。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城乡之间的不和谐,而且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尤其是限制了广大农村消费欲望的扩张,成为我国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可喜的是,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中央已经在逐步加大支持农村的力度,尤其是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时要基本建立起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认为在新形势下,按照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要不断加强农村制度建设、通过公共财政支农的积极效应和农村一系列的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从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效激活农村各种生产要素,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以上所述:对于如何妥善解决中国数以亿万计的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是基于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国家稳定以及基本的公平正义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将对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动态综述如下。 二、关于养老保障制度的相关理论 国内外养老保障理论诸多,尤其是自20世纪50年代起,出现了一批关于养老保障制度理论的经典文献,这是因为随着养老保障制度变成一种国家制度并在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中占有了更大比重,它已越来越大地影响了经济增长

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308 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完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地农民和就业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工作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农民只有循序从土地剥离出来,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党的xx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

疫情之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

疫情之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 各位农民工兄弟,父老乡亲们,2020年马上就要过半了,下半 年即将开始,你找到满意的工作了吗?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只有少部分人在安稳的上班,大部分人在骑驴找马,另一部分 仍然在求职的路上,再晃悠晃悠,2020年结束了….你挣到钱了吗?是否有勇气清点一下你个人资产?是否有勇气看一眼银行卡的存款 数字?是否有勇气翻一下你的钱包?余额还有多少?房贷还有多少?小孩的学费准备好了吗?白发苍苍父母的医药费准备好了吗?吃喝 拉撒、柴米油盐、鸡鸭鱼肉、青菜萝卜、水电物业采暖…是你在支 撑全家的生活,还是全家在支撑你的生活?…所有的生活开销,都 是真金白银的往外掏,挣回来多少? 不多问,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今年找工作有多难,相信各位大 家都体验了,但是对很多人来说,找个工作挣点钱一点都不难,其 实难的不是工作,而是在自身,三百六十行,再不好的工作,也有 人做的很好,再难挣的钱,也有人能挣到。现在是中国五千年历史 上发展最好的时期,正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路上,这年头饿不死人, 工作机会大把,如果一个人的主观意识就是强烈的挣钱欲望,无论 酸甜苦辣都不算事,那不可能赚不到钱,相反,如果主观意识就是 养尊处优,那可能再容易的钱也很难赚到。总之,决定你是否过得 好的不是社会,而是你自己。 我在上一篇《致广大务工朋友的一封信》中提到了自身定位以 及心态的问题,在此,做一个更加详细深入的阐述,顺便给大家提 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1、关于“好活” 什么叫“好活”?简言之就是“钱多活少离家近,早八晚五双 休日,五险一金法定假”,你看,多么完美的工作,而且这样的工 作铺天盖地,比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人员,但是他们 的招聘要求是什么呢?我就不必多说了。 人人都想找“好工作”,这本没有错,但是作为一个基层务工者,有些想法我觉得还是先放一放,想要好的待遇,前提是自身得 有这个资本,跟企业讨价还价,你有多少筹码?因为你所从事的工种,在企业里是有严格限制的,是工作性质决定的,生产一线的员工,就是靠加班加点并且倒班来创造价值的,很多人都是年年换工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研究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面临失地又失业的困境。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点问题,也是关系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解决,将严重影响城市化进程,进而阻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本文就失地农民就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政策对农民的保护不足、政府有关部门认识不到位、失地农民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不能提供有效劳动供给、社会就业环境不利于失地农民再就业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完善现行的有关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完善就业服务措施、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力度、积极拓展劳务输出等对策,就解决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及生活出路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就业

目录 一、失地农民就业情况 (1) 二、失地农民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分析 (1) (一)政策对农民的保护不足 (1) (二)政府有关部门认识不到位 (2) (三)失地农民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不能提供有效劳动供给 (2) (四)社会就业环境不利于失地农民再就业 (2) 三、解决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 (一)必须改革完善现行的有关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 (2) (二)完善就业服务措施,创造有利于失地农民就业的机制和环境 (3) (三)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力度 (3) (四)刺激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带动就业增加 (3) (五)积极拓展劳务输出 (4) 参考文献 (5)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研究 失地农民是现代化城市的产物,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产生的社会现象。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失地农民问题,而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又是重中之重,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城市化就很难成功。如果城市化不能顺利进行,就势必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尽快实现的问题,关系到我国能否实践科学的发展观的问题。 一、失地农民就业情况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兴起大办开发区的热潮,最高峰时达8000多个,使我国的耕地每年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失血”,失地农民大幅增加。专家通过测算估计目前全国各地失地农民的数量约在4000万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里,我国城市化率提高9.86个百分点,农村失地人口约4300万,一般每征用1亩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业。造成这多的农民失地又失业,给社会稳定留下了隐患。2004年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调查。调查主要以人均耕地面积在0.3亩以下的农户为主要对象,总共调查了2942户。调查的一些情况如下:43%的调查户完全丧失了耕地。在这2942户中,共有家庭人口12170人,其中劳动力7187人,平均每户4.14人,劳动力2.44人;原有耕地13740.15亩,平均每户4.67亩,平均每人1.13亩。2000年以来,这些农户的耕地共被占用9400.15亩,占原有耕地的68.4%。平均每户被占有3.2亩。尚余耕地4340亩,平均每户1.48亩,平均每人0.36亩。其中,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上的有442户,占调查总数的15%;人均耕地不足0.3亩的有1237户,占42%;完全丧失耕地的有1263户,约占43%。调查显示,失地农民最担心的就是就业问题,大多数的失地农民对自己的就业没有信心,对就业形势也不看好,在7187名劳动力中,征地时安置就业197人,约占劳动力总数的2.7%;外出务工1784人,约占24.8%;经营二三产业1965人,约占27.3%;从事农业1807人,约占25.2%;赋闲在家失业的1434人,约占20%。其中河北农民耕地减少甚至完全失去土地后,就业非常困难,生活出现危机,河北迁安、高碑店市的失地农民有80%以上就业很困难;河南漯河市源汇区和孟津县的失地农民赋闲失业在家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分别高达43.5%和47.8%;在经济发达的广东省失地农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赋闲在家的也有10%;陕西省的失地农村劳动力只有38%找到工作。① 从上面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在失地农民中,他们的就业率很低,而且他们很多人对自己的就业失去信心,在就业的结构中在第三产业中的比例要大一点。而且很多人认为失去土地后自己的生活来源失去保障,当务之急就是要实现就业找到工作,政府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保障,为他们就业服务。 二、失地农民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分析 (一)政策对农民的保护不足 首先,土地征用制度不尽合理,现有法律限制了农村土地所有者,使其无法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相应收益,侵害 了农民权益。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如果要进入市场或通过转变用途获得增值,只能先将集体土地征用为国有土地,此后其使用权才可以有偿出让。恰恰在土地征用的过程中,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 之间的分配被滞后的法律法规扭曲,不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受到侵害,而且失地农民再就业 问题目前也尚属政策上的“盲区”。其次,土地征用补偿标准过低,不利于失地农民生存和创业。按照《土地征管理法》规定,承包地被用后,农民“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而补偿费过低, ①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最新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 摘要: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固有的道德体系的崩溃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通过构建和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法律体系来规范农村养老已是大势所趋,“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价值定位既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又有利于操作和实施。 关键词:养老农村养老家庭养老养老保险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养老问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拥有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迅速出现家庭小型化的倾向。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下降等因素,都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难想象,在新的世纪,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农村养老这个被我们回避了半个世纪的课题,在人权制度逐渐完善、社会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已经没有了回避理由。 一、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基础分析 养儿防老是中国农村几千年的传统养老方式,这种以家庭作为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得以长期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深层次研究将成为我们设计今天的农村养老制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家庭养老的客观条件分析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家庭养老的前提条件 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两千多年中,中国农村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一种不发达的经济形态,低下的生产力将农民紧紧地束缚在一块块土地上而无其它谋生手段,封闭的交往形式又使农民只能依靠自身积累经验而无其它获取知识的途径。于是,对土地和耕作知识的拥有就成了社会继承与世代交替的重要内容。土地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退出生产领域后,并不放弃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子女要想获得土地必须以赡养父母为代价。同时,子承父业是传统农民家庭的突出特点,后代不仅由父母抚养成人,而且还从父祖那里学会谋生的技能,继承一定的产业和土地,这种生活上经济上的高度依赖使得他们自觉服从父辈祖辈的制约,不敢有丝毫违抗。 父辈们靠土地生产生育,培育后代;子辈们靠土地维持生活,赡养老人,土地构成百姓们家庭养老的重要经济来源。为了确保农民拥有土地,历代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土地分配政策,如井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等。除了土地制度之外,政府还通过法律条文,严禁子孙与父母分家分财。《唐律 #8226;户婚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律》规定,“凡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一百。”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其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家庭养老的经济基础。 2.非货币经济是家庭养老的必要条件(二)家庭养老的主观条件分析 1.传统的孝道思想是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内在动力 在任何年代里,老人的赡养不仅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而且还受到建立在这种生产力基础上的赡养观念的制约。历史上,我国的老年赡养是以孝为核心

2020年农民工就业问题调研报告

2020年农民工就业问题调研报告为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我省农民工就业、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工融入城镇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趋势,省委农工委联合省人社厅组成调研组,分赴xxxx、xxxx、xxxx3市6个县(市、区)实地调研,深入农村,走访企业,与农民工、企业负责人和基层干部广泛交流座谈。同时,安排仁寿等16个劳务输出大县也同步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和材料汇总、部门会商和数据分析相结合,对农民工回流、就近就地就业、回乡创业和市民化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民工在xxxx地位举足轻重 xxxx农业人口多,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历来都是劳务输出大省,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保持在2000万人以上,占农村劳动力的50%以上,对促进我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农民工转移就业、大众创业、技能培训的支持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478.9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339.7万人、省外输出1136.2万人、外派劳务3万人。全省实现劳务收入3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全省农村人口人均工资性收入达5503.1元,比上年增加500元。今年一季度,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289.8

万人,同比增长0.2%,其中,省内转移1211.6万人,同比增长2.9%;省外输出1076.6万人,同比下降2.7%;外派劳务1.6万人,与去年同期持平。实现劳务收入930.5亿元,同比增长9.8%;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31.5元,同比增长141.7元。 二、新形势下农民工就业呈现出新特点 (一)农民工数量外出略减、返乡略增。由于受经济下行影响,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部分企业倒闭停产、工资下降等,对我省外出务工造成一定影响,致使农民工返乡时间提前、返乡人数增加。春节期间,全省返乡农民工有1753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70%,与2015年同期相比,数量上有所增加,同比增长3%。春节后,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我省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政策支持,全省农民工外出务工数量略有下降,回乡就地就近就业和创业将逐步呈现增长的趋势。截止2016年3月底,全省转移和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省外输出1076.6万人,同比下降2.7%。 (二)农民工就业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分析一季度各方面的情况:一是从就业区域看,省内和省外转移就业平分秋色。省内转移占52.9%,同比增长3.3%,主要分布在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和川西北经济区;省外转移占47.1%,同比下降2.7%,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西藏、x地区。二是从组织方式看,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资料

目录 一、引言 (2) 二、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3) (一)失地农民结构性失业严重,隐性失业现象极为普遍 (4) (二)就业转失业比例过高 (4) 三、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因素 (4) (一)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激烈 (4) (二)失地农民文化素质低,缺乏就业培训 (5) (三)失地农民思想落后,观念保守,缺乏就业和创业意识 (5) (四)现行征地安置方式单一 (5) (五)政府政策因素的制约 (6) (六)征地过多过急 (6) 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6) (一)建立就业保障基金 (6) (二)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7) (三)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7) (四)强化农民就业观念 (7) (五)多种安置方式相结合,拓宽就业门路 (7) (六)消除就业障碍,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8) 五、小结 (9) 参考文献 (9)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扩张,农村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社会就业形势、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加上失地农民本身素质不高、知识水平有限,使得失地农民陷入就业困境。就业状况不容乐观,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率低下、就业质量不高、结构性失业严重、再失业现象普遍等。失地农民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保障其生存权利责无旁贷。而保障失地农民生存权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这也是要义根本所在。本文对失地农民就业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寻找成因症结所在,并针对成因症结提出对策建议以化解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保障其基本生存权利。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市化;结构性失业;社会保障;就业现状;和谐社会 一、引言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中国农村的耕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还具有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功能。但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大量土地被征用,由此失地农民的数量激增。失地农民是被动城市化的主要类型,从人口数量来看,这种进城方式的最大特点不是所占的比例最大,而是其被动化的特征。无论从现实情况还是从心理上,失地农民都还没有做好城市化的准备,由于土地被征用,他们的身份被迫的从农民强行过渡到了非农或者是城市居民。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据预测2000年至2020年的30年间占用耕地将达到5450万亩以上,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的总和将达到一亿以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全国约有4000多万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失地大军”。

农村养老问题研究(封面、目录、任务书、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姓名:詹仁富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与管理 年级: 2004级 指导老师:(签名) 二00六年十月十七日

目录 一、引言 (1) 二、正文 (2) 第一章当前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2~3 1 家庭养老 (2) 2 集体养老 (2) 3 养老保险 (2) 4 储蓄养老 (3) 第二章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基础和面临的挑战………………………4~7 1 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基础…………………………………………4~5 1.1 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客观条件 (4) 1.1.1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家庭养老的前提条件 (4) 1.1.2 非货币经济是家庭养老存在的必要条件 (4) 1.2 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主观条件 (5) 1.2.1 孝道思想是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内在动力 (5) 1.2.2 享受天伦之乐的本能是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精神动 (5) 1.2.3 政府的强力推行是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外在动力 (5) 2 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的挑战……………………………6~7 2.1 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家庭功能弱化 (6) 2.2 竞争压力增加、人口流动加快、代际倾斜严重 (6) 2.3 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 (7) 第三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基础、现状、意义及注意事项………8~11 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基础………………………………8~9 1.1 货币经济的发展 (8) 1.2 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 (8) 1.3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9) 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9) 3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10~11 3.1 是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需要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 (10) 3.2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11)

(开题报告)我国农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以A市为例

我国农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以A市为例 行政0809(08730543)李晶 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明显加快,城市的快速扩张侵占了大量的良田,导致了短时间内产生大批失地农民。中国农民世代依靠土地维持生计,受制于中国农民的知识结构和生产生活技巧,加上生活习惯被改变,农民失去土地导致的问题十分突出,失地农民知识能力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步伐,加上国家政策和相应保障机制的缺失,农民在获得城市户口的同时却无法享受城市户口的待遇,农民权益的侵害时有发生,导致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甚至有部分农民因此而难以维持生计。 A市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东连嘉兴市,南邻海宁,西毗德清县,杭州余杭区,西北接湖州南浔地区,北界江苏吴江。至2008年底A市辖9个镇,3个街道,178个村民委员会,41个社区。A市地处东南沿海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日照充足。但是,由于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尤其是桥梁道路建设等公益事业用地以及越发火热的发地产开发项目和大型工厂的建设,A市失地农民越来越多,政府在增加了财政收入的同时给社会的治安稳定带来了新问题。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保障,没有依靠,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成为种田无地、投资无钱、就业无路、保障无门的“四无”状态的农民,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更不利于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本文所指的失地农民多指因失去土地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农民,如何保障这部分群体的利益以及成为这个社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文献综述 2.1我国失地农民的概念 康岚在《失地农民被征用土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指出,失地农民是指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乡建设征用农用地所产生的失去土地集体所有权或经营权的农业人口。综观目前对这一类失地农民社会问题的研究,大多数研究建立在“社会排斥”和“社会融入”这两个相互补充的理论概念之上。有关失地农民社会排斥的研究,

山东省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山东省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所以农村养老服务是我省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重要难题。随着农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我省的农村养老服务也由传统的单一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向多种养老模式转变,它对维护我省的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农村养老服务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试图探讨这些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改进我省的农村养老服务工作。 【关键词】农村养老服务;社会保障;老龄工作 0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认真探讨了“改善民生”的问题,论述了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养老服务系统的开发和建立,要基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把改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提高生活水平作为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这表明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事业、改善民生,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比例高、规模大的农村,民生问题更亟待关注和改善。迄今为止,山东省老年人口已占总农村人口的16%。十二五期间我国老龄化人口将出现增长高峰,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从1.78亿增长到2.21亿,占总人口的16%。预计到2015年山东省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1923万,占总人口的19.7%。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将达1000万人,80岁以上老人达到308万人。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许多老年人面临困难和问题,如生活条件差,健康状况不佳,不能自理,缺少资金等。自1991以来,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国家扶持的模式”,山东省已开始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到2010年底,1065万农民加入了山东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00万人领取了养老金。去年年底,山东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涉及51个县,覆盖率为36%。然而新建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不成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和解决。 1 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许多农村年轻人要在城市和城镇找工作,以谋求更多的发展机遇,摆脱单一的农耕生活;因此农村“空巢老人”的数目大大增加。这些老人独自留在家中,生活艰难。 1.1 来自精神和生活的压力 老年人和他们的孩子住在一起会担心年轻一代抱怨他们失能。有些甚至会遭受孩子的冷遇;更有甚者,有些老年人会受到孩子身体和精神的虐待。为了生存,他们不仅要耕地还要做家务。特别令人痛心的是,当年轻的父母外出在城镇和城市里工作时,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他们年老的父母身上,他们要负责种田,做家务和抚养自己的孙辈。孙辈的安全、教育问题也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这些“空巢老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问题研究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03T15:09:52.1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蒋洪明望佳琪贾乐天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在此过程中城市和工业占地也随之增加,导致农民征地情况加重,失地农民数量增加并逐渐成为了新的社会问题群体之一。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在此过程中城市和工业占地也随之增加,导致农民征地情况加重,失地农民数量增加并逐渐成为了新的社会问题群体之一。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的来源,逐渐成为了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的重要途径。养老保险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造成了较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资金来源是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重要保证,为了促进养老保险工作的合理进展,资金问题急需得到妥善的解决。本文就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善与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养老保险;资金问题;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随着养老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对于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的问题思考也逐渐成为了新的社会热点话题。而失业农民面临着较多的社会生活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和深刻的社会聚焦,在人们将目光凝聚在这些问题上时,就会发现问题的最大焦点便是在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上,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获取养老保险的资金也自然成为了目前的热点社会问题之一。 一、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现状 根据我国目前实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主要由个人、集体和政府三部分组成。失地农民个人资金部分可以通过土地补偿费解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困难的问题,但就目前的养老保险资金筹集现状而言,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依旧存在问题。[1] (一)筹集渠道过于单一 筹集渠道过于单一一直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问题的重要制约因素。对于失地农民而言,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资金来源,农民自身很难解决自身的养老保险资金来源问题,而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的筹集组成中,个人缴费又占据的主要部分,相比较而言集体经济资助和政府政策以及财政支持过少。同时,政府政策和财政支持的渠道也过于单一,金额类别有限,很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金力量,导致财政支持的力度严重不足,进而使得只有较少的失地农民能够享受到政策的支持和财政的支持作用,个人缴费成为了主要的养老保险资金来源,造成了筹集渠道过于单一的现状。 (二)资金筹集规模较小 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需求上仍然有着较大缺口,想要弥补需要大规模的筹集资金。但目前来讲,我国失地农民由于受到资金的制约,大多数地区农民养老保险所选择的每月缴费都是较低水平的投档标准,这样的保险水平显然很难达到促进养老保险发展的重要目的,使得养老制度的执行成为了一种流于形式的制度。而由于参保人员较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规模较小,目前已经成为了导致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短缺的重要原因,是当前养老保险资金筹集的现状之一。[2] (三)集体组织筹集资金困难 集体组织资助一直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而集体组织筹集资金困难也成为了当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短缺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的筹集组成中集体组织资助占据了一定的比重,所以集体组织筹集资金的规模和程度,对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资金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而言,在征收农民土地之后,集体组织大多为了安抚农民都会选择为农民提供安抚补偿金来安置失地农民,这样一来,使得集体组织的土地补偿费没有剩余,同时又由于资金筹集渠道的单一,很难再找到新的资金筹集方式来保证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资金。[3] (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空账问题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空账问题存在已久,是限制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的又一问题现状,对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城市和工业占地也随之增加,而我国养老制度也在逐渐的完善,在这样背景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基金应运而生。但是由于个人缴费较少、集体资金筹集困难、以及政府财政支持较难到位等问题,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基金账户一直出现空账问题,造成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短缺的隐患,是较为复杂的资金现状的一种客观体现。 二、资金筹集困难的原因 就目前的养老保险资金筹集现状而言,资金来源问题依旧较为严重,而想要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困难的问题,便需要尽可能地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的问题原因制定不同的对策。 (一)失地农民缴费比例较高 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的筹集组成中,个人缴费占据主要部分,相比较而言集体经济资助和政府政策以及财政支持过少,没有资金来源的失地农民很难担负起养老保险的缴费压力。而较高的失地农民缴费比例正是导致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地方政府的财政基础较差 地方政府的财力基础较差正是导致集体组织筹资困难的重要原因,只有良好的财力基础才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相比于发达的大城市政府而言,一些偏僻落后的地方政府财政很难到达收支盈余,自身的财力基础较差,对于失地农民的财政补贴支持力度自然也较弱。 (三)筹资渠道单一 目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筹资渠道主要是个人、集体和政府。较为狭窄的筹资渠道也是筹资困难的原因之一。 三、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对策 针对不同的原因和问题,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需要制定针对性对策。 (一)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 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需求上具有一个较大的缺口,想要弥补这样的缺口便需要大规模的筹集资金。这需要政府主导养老资金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讨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的规模越来越大,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着补偿标准低、分配混乱、部分失地农民丧失“国民待遇”等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使他们平等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0)05-0062-0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土地被征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失地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庞大,由于各种原因,因征地而引起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一、我国失地农民的基本状况 失地农民一般是指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去全部或大部分

土地的农民。农民失地的问题早就存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都征用了大量的农地。但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集体经营土地方式,没有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曾发生过两次“圈地热”,失地农民问题就已经产生,但在政府计划安置下,农民失地的问题和矛盾没有激化。直到2000年以后发生了第三次大规模“圈地热”,城镇扩张、工业区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膨胀,加之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多的土地以种种合法的或非法的、公开或隐蔽的形式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并形成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由于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他们成为一个弱势群体和被边缘化的群体,同时,也成为产生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农民失地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后,便成为各界关注的社会问题。 严格地说,农民失去土地的途径很多,而城镇化是农民失地的主要根源。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失地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两种:一是城市近郊大量土地被征用。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土地被征用,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被剥离出来,成为失地农民,并且规模迅速扩大。土地被征用是当前农民失地的主要途径,也是产生失地农民的主要原因。二是隐形市场化带来的土地流失。主要是指由于法律上某种“漏洞”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