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阿伏加德罗定律及相关计算

高一化学阿伏加德罗定律及相关计算

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一、春天是流感的多发季节,民间有很多治疗流感的土方法,其中多吃大蒜能预防感冒.大蒜中的大蒜素硫化丙烯是杀菌的有效成分,1千克大蒜中含大蒜素125克,已知大蒜素由C、H、S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4,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48.6%,氢元素质量分数8.1%,求: (1)大蒜素硫化丙烯属于____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1千克大蒜中含硫元素质量为多少克? (3)硫化丙烯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二、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 (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比). (3)11.1g黄酮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g. 三.某火力发电厂常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空气污染. (1)补全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2CaSO4+2X .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2)若该发电厂每天要处理含有3.2吨二氧化硫的废气,计算每天至少需含碳酸钙 90%的石灰石多少吨才能满足处理废气所需?(写出计算过程,保留1位小数) 四.舟山虾蟹资源丰富,利用虾蟹等甲壳动物的废弃甲壳开发生产的可溶性甲壳素,是研制生物医药、化妆品等新产品的重要原料. 但甲壳素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盐酸,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如图是某工厂所用盐酸容器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1)已知甲壳素的化学式为(C8H13NO5)n,它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甲壳素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取上述20%盐酸10ml,加水稀释至100ml,问稀释后的稀盐酸中含溶质多少克?

高中化学会考计算题专题

高中会考复习计算题练习 1.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产生的放射性氡(222 86Rn)对人体有危害。该原子中的中子数为 A .86 B .222 C .136 D .无法确定 2.有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CO ,另一份是CO 2,这两份气体样品 中,CO 和CO 2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A .1:2 B .2:1 C .1:1 D .1:4 3.今有0.1mol/L Na 2SO 4溶液300mL ,0.1mol/L MgSO 4溶液200mL 和0.1mol/L Al 2(SO 4)3溶 液100mL ,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是 A 1︰1︰1 B 3︰2︰1 C 3︰2︰3 D 1︰1︰3 4.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 2,则 A . x =2,y =2 B . x =2,y =4 C . x =3,y =6 D . x =3,y =8 5.在N 2+3H 2 2NH 3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υ(N 2) = 0.5mol ·L -1·S -1 B .υ(H 2) = 1.0 mol ·L -1·S - 1 C .υ(NH 3) = 0.8mol ·L -1·S -1 D .υ(H 2)= 20.0 mol ·L -1·min - 1 6.下列液体pH >7的是 A 、人体血液 B 、蔗糖溶液 C 、橙汁 D 、胃液 7.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恰好完全中和时,它们一定相等的是: A 、体积 B 、质量 C 、物质的量浓度 D 、H +和OH – 的物质的量 8.在48mL0.1mol/LCH 3COOH 溶液中加入12mL0.4mol/LKOH 溶液时,所得到的溶液是: A 、弱酸性 B 、中性 C 、强酸性 D 、碱性 9.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 大于7的是 A.SO 2 B . NH 3 C .NH 4Cl D . Na 2SO 4 10. 63%的硝酸(密度为1.40g/cm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 1L g/m ol 6363% 1.40g/m L m L 1000??? B . 1L g/mL 6363% g/mL 40.1?? C .1000mL×1.40g/mL×63% D . 1L g/mol 63% 63mL 1000?? 11.在0.5mol O 2中 A .含0.5mol 氧原子 B .含1个氧分子 C .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 D .质量为16g 12.m L 硫酸铝溶液含有n mol Al 3+,则溶液中SO 42-物质的量浓度为 A . m n 32mol/L B . m n 23mol/L C . m n 2mol/L D . m n 3mol/L 13.将10mL 5mol/L 的HCl 溶液加水稀释至200mL ,再从中取出10mL ,则此10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为mol/L ) A .0.25 B .0.1 C .0.5 D .0.05 14.用氢气还原某+2价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使其成为单质,每40g 此氧化物需1g 氢气,则此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的计算专题讲练附答案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的计算专题讲练附答案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高一化学-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专题讲 练 一讲:1n:先求中介n,再求最终问。 解题六关键2式:关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所体现出的有关粒子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3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 二练: (一)选择题 1.(2 式)有BaCl 2和NaCl 的混合溶液aL ,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 Ba 2+离子完 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 3溶液,使Cl —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H 2SO 4、ymolAgNO 3。 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 +)(为()。 A .(y-2x )/a B .(y-x)/a C .(2y-2x)/a D .(2y-4x)/a 2. (1n)在标准状况下,将 VL 气体A (摩尔质量为Mg ·mol -1)溶于水中,所得溶液密 度为dg ·cm -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 ?+mol MV Vd 2240+mol MV Vd 22401000?式(化学式)]将 1L0.2mol/LNaCl 溶液和1L0.2mL/LNa 2SO 4溶液混合,若溶液的体积 变为二者体积之和,则混合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 A .0.2mol/LB .0.3mol/LC .0.6mol/LD .0.8mol/L 4.[3恒(电荷守恒)或2式(化学式)易]某溶液中含K 2SO 4和Fe 2(SO 4)3,测得溶液 中K +的浓度是 ·L -1,Fe 3+的浓度为·L -1,则溶液中SO42-的浓度为()。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课堂学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回顾 1、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关系式 2、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质量关系式 3、气体摩尔体积定义,单位 ,影响气体的体积的主要因素、、。 标况下气体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 标况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物质的量的关系 4、巩固练习: (1)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为() A. 16:9 B. 23:9 C. 32:9 D. 46:9 (2)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2C原子的质量为bg,A原子的质量为a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2a/b B. aNa C. 12b/a D. 12aN A 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新知识要点 1、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相同,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含有数目的分子。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2、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推论。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气体的压强,单位Pa;V—气体在给定条件下的体积,单位m3;T—绝对温度,单位K;n—物质的量,单位mol;R—摩尔气体常数,数值为8.314J·m ol-1·K-1)。 根据气态状态方程PV=nRT,结合n=N/N A、n=m/M、V=m/ρ,阿伏加德罗定律有多个推论,下面重点练习四个重要推论: 推论1 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之比,等于其之比。用关系式表达即T、P相同。 例1、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有氮气和氧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 原子总数 B. 质子总数 C. 分子总数 D. 质量 例2、化合物A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它的分子组成可用OxFy表示,10mLA气体能分解生成15mL O2和10mL F2(同温同压)。A的化学式是________,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注意相关规律: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等于个()之比,也等于()之比。练习:

高一化学计算题专题学生

)一(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守恒法如化合价数、正负电荷(利用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为基础,就是巧妙地选择化学式中某两数总数)始终保持相等,或几个连续的化学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原子、电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样不用计算中间产物的数量,从而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一)原子个数守恒 【例题1】某无水混合物由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组成,测知该混合物中的硫的质量分数为a ,求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2--的HCO0.8molCO,求所得的溶液中CO 和的【例题2】用1L 1mol/LNaOH溶液吸收323物质的量之比为(二)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和物、溶液等,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 +2-+]=y L, [K ]= x mol/[Na,]=0.2mol/L[SO的混和溶液中,Na【例题3】在SO 和KSO如果42244mol/L,则x和y的关系是 ) ( 0.1 (D)y=2x-(B)x=0.1+0.5y (C)y=2(x-0.1) )(Ax=0.5y 3--HCO和,求所得的溶液中0.8molCONaOH1mol/L】用4【例题】1L 的溶液吸收CO32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三)电子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无论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原电池或电解池中均如此。 【例题5】将纯铁丝5.21克溶于过量稀盐酸中,在加热条件下,用2.53克KNO 去氧化溶32+2+溶液才能完全氧化,0.3mol/L KMnO离子尚需液中Fe12ml ,待反应后剩余的Fe4完全反应的方程式。和FeCl写出KNO23(标况)氯气,反应完全后,溶液中有2.24L溶液中缓缓通入6】往150mLFeBr【例题2的物质的量浓度。FeBr21/3的溴离子被氧化成溴单质。求原溶液(四)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

高一化学计算题(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有一份气体样品的质量是14.2 g,体积是4.48 L(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28.4 B.28.4 g / mol C.71 D.71 g / mol D 解析:先据体积计算出n=0.2 mol,再据M=m/n ,计算出摩尔质量M=71 g / mol。 2、20 ℃时,KCl的溶解度为34 g,若忽略固体溶解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则在该温度下,所配KCl溶液中K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是( ) A.2 mol /L B.3 mol /L C.4 mol /L D.5 mol /L D 解析:设溶液为0.1L,则该条件下溶液最浓时为饱和溶液:(34g/74.5g/mol) /0.1L=4.6 mol /L。 3、有一真空瓶质量为m1,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m2。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时,总质量为m3。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9 B.29 C.29 D.29 C 解析:依据mA / mB=MA / MB进行计算,即:相同条件下,两种气体的体积相同,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其质量比等于相应的摩尔质量比。 4、300 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 g溶质。现欲配制1 mol /L 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A.1∶4 B.1∶5 C.2∶1 D.2∶3 A 解析:原溶液浓度为5 mol /L,根据c1V1=c2V2,原溶液体积与稀溶液体积比为1∶5,则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1∶4。 5、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 /L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 /L的NaCl B.75 mL 3 mol /L的NH4Cl C.150 mL 2 mol /L的KCl D.75 mL 2 mol /L的CaCl2 B解析:注意本题考查的是浓度,与体积无关。 6、某10% 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水后得到80 mL 20%的溶液,则该20%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6.25 mol /L B.12.5 mol /L C.7 mol /L D.7.5 mol /L A 解析:根据m1w1=m2w2,,得原溶液质量为200 g。溶质质量为20 g,即0.5 mol,则浓缩后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0.08L=6.25 mol /L。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的计算专题讲练附答案

高一化学-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专题讲练 一讲:1n:先求中介n,再求最终问。 解题六关键2式:关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所体现出的有关粒子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3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 二练: (一)选择题 1.(2式)有BaCl 2和NaCl 的混合溶液aL ,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 2+离子完 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 3溶液,使Cl —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H 2SO 4、ymolAgNO 3。 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 +)(为()。 A .(y-2x )/a B .(y-x)/a C .(2y-2x)/a D .(2y-4x)/a 2. (1n)在标准状况下,将VL 气体A (摩尔质量为Mg ·mol -1)溶于水中,所得溶液密 度为dg ·cm -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mol MV Vd 2240+mol MV Vd 22401000?式(化学式)]将1L0.2mol/LNaCl 溶液和1L0.2mL/LNa 2SO 4溶液混合,若溶液的体积 变为二者体积之和,则混合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 A .0.2mol/L B .0.3mol/L C .0.6mol/L D .0.8mol/L 4.[3恒(电荷守恒)或2式(化学式)易]某溶液中含K 2SO 4和Fe 2(SO 4)3,测得溶液中K +的浓度是 ·L -1,Fe 3+的浓度为·L -1,则溶液中SO42-的浓度为()。 恒(元素守恒或电荷守恒)]中·L -1Na 2SO 4溶液和·L -1 的Al 2(SO 4)3溶液混合 后,溶液中SO 4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L -1 ·L -1·L -1·L -1 6.[2式3恒(电荷守恒)]把500ml 含有BaCl 2和KCl 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b-2a )mol·(2a-b )mol·L -1 (b-a )mol·(b-2a )mol·L -1 (二)填空题 7.(1n)将密度为·mL -1、溶质质量分数为87%的硫酸溶液和密度为·mL -1、溶质质量分数为27%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密度为·mL -1 ,则混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三)计算题 8.(1n2式)取和Na 2SO 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 2溶液后得到白色沉淀,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质量减少到,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高一上学期化学计算题及答案(1)

xxxXXXXX 学校XXXX 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 年级xx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计算题 (每空? 分,共? 分) 1、稀硝酸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 3(稀)=3Cu (NO 3)2+2NO ↑+4H 2O ,如果有3.2克铜和硝酸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1)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2)将所得溶液加水配成200mL 溶液,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将一块质量为8.5g 的铁合金(成分为铁和碳)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91.9g 稀H 2SO 4,恰好与铁合金中的铁完全反应(碳不溶于稀H 2SO 4),所得氢气的质量为0.3g .已知含碳量高于2%的铁合金为生铁,含碳量低于2%的铁合金为钢,试根据计算回答: (1)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某100mL 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其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 ,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向混合液中加入1.92g 铜粉,微热,待充分反应后,试求产生气体的体积以及Cu 2+ 的物质的量浓度。 4、有一种白色粉末是无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称取4.42g 灼烧至恒重,把放出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2.00g 沉淀,灼烧后的残渣能与30mL 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试求: (1)该白色粉末灼烧后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原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 (3)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5、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的体积为3.36L (标准状况下).已知:Cu+2H 2SO 4 (浓)CuSO 4+SO 2 ↑+2H 2O 试计算: (1)反应后生成硫酸铜的物质的量;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41265

阿伏加德罗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训练 ○1定义: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 1.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 T1=T2;P1=P2 ;V1=V2 ;n1 = n2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1)三正比: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即V1/V2=n1/n2 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 即p1/p2=n1/n2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即M1/M2=ρ1/ρ2 (2)二反比: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V1/V2=M2/M1同温同体积时,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它们的摩尔质量的反比. 即p1/p2=M2/M1。

(3)一连比: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也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即 m 1/m 2=M 1/M 2=ρ1/ρ2 (注:以上用到的符号:ρ为密度,p 为压强,n 为物质的量,M 为摩尔质量,m 为质量,V 为体积, T 为温度;上述定律及其推论仅适用于气体,不适用于固体或液体。) 阿佛加德罗常数考点命题陷阱归类分析: 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 A 表示)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强,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主要以选择题的 形式(选择正确的或错误的)进行考查。分析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特别注意一些细微的知识点,容易 引起学生错误的有以下几点: 1、物质的状态和摩尔体积的应用:mol 是在标准状况(0 ℃,×105Pa )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命 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让考生与mol 进行转换,或者把一些标准状况下容 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作为气体来命题,让考生落入陷阱。如标准状况下,无机物中常见的SO 3、 H 2O 、Br 2等为非气态物质;有机物中,碳原子数4以内的烃为气态,戊烷、辛烷等是液态,烃的衍生 物中只有甲醛、一氯甲烷为气体。因此考生答题时务必注意物质是否为气体以及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2、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如Na 2O 2与H 2O 、Cl 2和NaOH 反应,电解AgNO 3溶液 等。一些物质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考生若不注意挖掘隐含变化往往会误入陷阱。如NO 2中存 在NO 2与N 2O 4的平衡。 3、单质的组成和粒子数目的计算: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 稀有气体)、三原子分子(如O 3)、四原子分子(如P 4)等。粒子种类一般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 中子、电子等,命题者往往通过N A 与粒子数目的转换,巧设陷阱,考生如不注意这点,极容易误入陷 阱。 4、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的计算:如SiO 2、Si 、CH 4、P 4、CO 2等。 5.溶液中离子数目的计算:盐中某些离子或原子团会发生水解,如Na 2CO 3溶液中的CO 32+、AlCl 3 溶液中的Al 3+;而弱电解质在溶液中是不完全电离的,如氨水、醋酸、氢氟酸等,在计算溶液中离子 数目时,必须考虑离子的水解或电离的特殊情况,否则会计算错误。关于求解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还 应注意浓度与体积数据是否齐全。 6.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或电子数的计算:如D 2O 、T 2O 、18O 2的摩尔质量,CH 4、NH 3、Ne 、He 、OH —、NH 4 —等粒子的电子数的计算。比如“18 g 重水D 2O 含有10 N A 个电子”,其错误在于认为其相对分子质量 为18。有些物质中阴阳离子个数的比值易混淆,BaO 2中Ba 2+与O 22-之比为1︰1,Na 2O 2中Na +与O 22-为 2︰1。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0上海卷,7)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的N 2和CO 所含分子数均为N A ; B . H 2O 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N A C .1mol Na 2O 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 A ; D .标准状况下,戊烷所含分子数为 N A 2、(2010广东理综卷,8)设 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CH 中含有4A n 个C-H 键; ·1L -NaCl 溶液含有A n 个Na + Cu 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 A n 个NO 分子 D.常温常压下, 2CO 中含有 A n 个2CO 分子 3、(2010江苏卷,5)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1 1L0.1mol?L -的43NH NO 溶液中氮原子数为A N B .1mol 羟基中电子数为10A N ; C .常温常压下,乙烯中C H —键数为4A N D .在酸性条件下KIO 3和KI 发生反应,每生成3mol 2I 转移的电子数为6A N 9.(03全国,7)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 气体,另一个盛有H 2和Cl 2的混合气体。

高中有机化学计算题方法总结

方程式通式 CXHY +(x+ 4y )O2 →xCO2+ 2y H2O CXHYOz +(x+2 4z y ) O2 →xCO2+2y H2O 注意 1、有机物的状态:一般地,常温C 1—C 4气态; C 5—C 8液态(新戊烷C 5常温气态, 标况液态); C 9以上固态(不严格) 1、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 【引例】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在相同条件下,需要O 2最多的是( B ) A. 乙酸乙酯 CH 3COOC 2H 5 B. 异丁烷 CH(CH 3)3 C. 乙醇 C 2H 5OH D. 葡萄糖 C 6H 12O 6 ①等物质的量的烃C X H Y 完全燃烧时,耗氧

量决定于的x+ 4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 越多; ②等物质的量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 完全燃烧耗氧量决定于的x+2 4z 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注】C X H Y 和C X H Y O Z 混搭比较——把衍生物C X H Y O Z 分子式写成残基·不耗氧的 CO 2 · H 2O 后,剩余残基再跟烃C X H Y 比较。如比较乙烯C 2H 4和乳酸C 3H 6O 3,后者就可写成 C 2H 41CO 21H 2O ,故等物质的量的二者耗氧量相同。 【练习】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B ) A .乙烷CH 3CH 3与丙酸C 2H 5COOH B .乙烯CH 2=CH 2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C .乙炔HC ≡CH 与乙醛CH 3CHO D .乙炔HC ≡CH 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高一化学方程计算专题

计算专题 【方法讲解】 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是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方程式系数)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即可理解为:方程式系数表示参加反应粒子个数例: 2 Na + 2H2O == 2 NaOH + H2↑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2 : 2 : 1 扩大6.02×1023倍:2×6.02×1023 :2×6.02×1023 :2×6.02×1023 :6.02×1023物质的量之比: 2 mol : 2 mol : 2 mol : 1 mol 化学计量数之比== 物质的量之比 【例题】 1、把6.5g Zn放入足量盐酸中,锌完全反应。计算: (1) 6.5g Zn的物质的量; (2) 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3) 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 2、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用氯化钯(PdCl2)可以测定微量CO的存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dCl 2+CO+H2O Pd↓+2HCl+CO2。(已知P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 (1)若反应后得到Pd的质量为1.06 g,则测得CO的质量为多少克?多少摩尔? (2)若存在标况下4.48 L的CO,则反应后会得到Pb的物质的量?质量? 3、(中考09)钛(Ti)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得: TiCl4+2Mg Ti+2MgCl2,(已知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 (1)若要制得24 g钛,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克?需要镁的物质的量? (2)若要制得2 mol钛,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克?需要镁的物质的量? (3)若反应生成了MgCl2 3 mol,则制得钛多少摩尔?

高一化学计算题专题(学生)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法归纳

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一) 一、守恒法 利用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为基础,就是巧妙地选择化学式中某两数(如化合价数、正负电荷 总数)始终保持相等,或几个连续的化学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原子、电子、离子)的物质的量 保持不变,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样不用计算中间产物的数量,从而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一)原子个数守恒 【例题1】某无水混合物由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组成,测知该混合物中的硫的质量分数为a ,求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例题2】用1L 1mol/L的NaOH溶液吸收,求所得的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二)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和物、溶液等,电荷的代

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 【例题3】在Na2SO4和K2SO4的混和溶液中,如果[Na+]=/L,[SO42-]= x mol/L, [K+]=y mol/L,则x和y的关系是( ) (A)x= (B)x=+ (C)y=2(x- (D)y=2x- 【例题4】】用1L 1mol/L的NaOH溶液吸收,求所得的溶液中CO23-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三)电子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无论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原电池或电解池中均如此。【例题5】将纯铁丝克溶于过量稀盐酸中,在加热条件下,用克KNO3去氧化溶液中Fe2+,待反应后剩余的Fe2+离子尚需12ml L KMnO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 写出KNO3和FeCl2完全反应的方程式。 【例题6】往150mLFeBr2溶液中缓缓通入(标况)氯气,反应完全后,溶液中有 1/3的溴离子被氧化成溴单质。求原溶液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

突破高中化学计算题

突破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和思路) 上了高中许多的学生都会发觉化学越来越难了,尤其是化学中的计算题.正因为这样,他们一看到化学计算题就马上想到先放弃,先去做其他的,计算题最后做.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化学计算题很难,也都坚持”先其他,后计算”的解题路线.其实这样的想法很盲目,太过于绝对了.我个人认为化学计算题是很简单的,关键是解题的人有没有把问题简单化,分析化,也可以说是”干脆点理解”吧.其实我们想想也知道,在化学的计算题目中,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或者数据都不过是从那些长长的或者简短的句子中简化分析而来的.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要把那些句子用这种方式表示出来呢,而不干脆点直接告诉我们?”在我看来,这也许就是一中老套的障眼法和耐力战吧,想用这或长或短句子把信息藏起来,也想用这些句子,让我们看得不耐烦了,把我们”打倒”.所以咯!狭路相逢,勇者胜!看你是不是勇者了! 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所总结的解题方法,希望对同学们可以有一点帮助吧. 一..列方程组求解: 这是我认为最简单的解题方法,比如: 1.标准状况下,CO2和CO的混合气体15g.体积为10.08L,则此混合气体中的CO2和CO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所谓求什么设什么,我们就设CO2的物质的量为X ; CO的物质的量为Y (当然我们一定要在计算时熟知n (物质的量) M(摩尔质量) m(一般的质量) V(标况下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一定要知道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找关系了,这道题目中的信息给得非常的全面了,直白点说就是单纯的初中数学题目---列方程组求解,不用我说都知道怎么列(根据”混合气体15g.体积为10.08L”) 可以得到两个方程| 44X + 28Y =15 | 22.4(X + Y) = 10.08 这样就很快了解出来了,再看看这道题,题目给到了总质量,和总体积,都有牵涉到两个未知数,这样就可以列出等式,并解出来了.但是有时候为了方便,也可以先设两种物质的其他的量为未知数最后化成所求的量. 还有一种更简练的题型,就像我的原创题目一样 2.标况下SO2和SO3混合气体在不考虑化学变化时,其中含O的质量分数是60%,求SO2的含量(质量分数). (我个人认为这道题目可以用”看似条件唯一,却蕴涵条件无数来形容) 这道题目如果也是用列方程组求解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从题目中可以知道要求的和已知的都和质量有关系,但是总质量不知道,乍看下最后所要的答案也没有总质量,这说明了总质量最后可以消去. 于是我们就可以设总质量为100 g,那么O的质量就是60 g SO2的含量为X ; SO3的含量为Y 就有X + Y=1 ; 也可以知道SO2 , SO3的质量分别是100X , 100Y 这里又会用到”分子中各原子的质量分数”于是我们就可以很快找到O的质量的表示关系 1/2 * 100X + 3/5 * 100Y =60 这样两个方程就都出来了,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解决 还有一种类型是牵涉到化学变化的,不过也是非常简单的 3.KCl 和KBr的混合物共3.87 g全部溶解在水中,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银和溴化银共6.63 g , 则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钾的质量是多少? 这个看上去好像是和前面的不一样,但是实际上还是一样的. 从这道题目中牵涉到的方程式,我们可以发现有多少物质的量的KCl 和KBr就可以生成多少物质的量的氯化银和溴化银,也同样设两个为知数,设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 ; 原混合物中的溴化钾的质量为Y,可以得到:

(完整)2018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项训练

化学二卷计算专项练习 1、[2011全国卷]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毫克的碘酸钾(M=214g·mol-1)。为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的合格食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克,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0.030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有关反应如下: IO3-+5I-+6 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2、[2015·全国卷Ⅰ36]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m g,将其置于过量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a mol·L-1的K2Cr2O7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b mL,反应中Cr2O72—被还原为Cr3+。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__ __%。 3、[2017全国卷Ⅰ26]凯氏定氨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 NH4Cl+ H3BO3。 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 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mo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4、[2017全国卷Ⅲ27]某工厂用m1kg铬铁矿粉(含Cr2O340%,M=152g·mol-1)制备K2Cr2O7(M=294g·mol-1),最终得到产品m2kg,产率为 5、[2017全国卷Ⅱ28]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 S2O32?+I2=2I?+ S4O62?)。 取100.00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若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mg·L?1。 6、[2017北京卷27]尿素[CO(NH2)2]溶液浓度影响NO2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g?mol-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a g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3,所得NH3用过量的v1mL c1mol·L ?1H SO4溶液吸收完全,剩余H2SO4用v2mL c2mol·L?1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2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7、[2016全国卷Ⅱ26]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计算题归纳总结.docx

高一化学必修一计算题练习 1. 将 6g 和 9g 溶于 50mL M mol/L 的酸(量),再往上述溶液中加入 溶液中的沉淀量达到最大,加入NaOH溶液的度 A. M mol/L B. 2M mol/L C.M/2 mol/L D.无法确定 100mL 的NaOH溶液, 2.已知氮的氧化物和碱溶液生反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3NO2+2NaOH→ 2NaNO3+NO↑ +H2 O NO+NO2+2NaOH→ 2NaNO2+H2O有 Mmol 二氧化氮和 Nmol 一氧化氮成的混合气体,用 度 VL 的 NaOH溶液完全吸收,NaOH溶液的度最小( mol/L) A.M/V B. 2M/3V C.2(M+N)/3V D.(M+N) /V ++-- ) 3. 三种正的混合溶液中含有 0.2molNa 、0.25molMg2、 0.4molCl , SO42?( A.0.1mol B. 0.3mol C.0.5mol D.0.15mol 4.硫酸、硫酸、明三种物成的混合物中,当2 - 的度 0.4mol/L ,加入等体的 SO4 0.4 mol/L 的 KOH溶液 (混合溶液体化忽略不),使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那么反后溶液 + 中 K 的度 () A. 0.20 mol/L B.0.25 mol/L C.0.225 mol/L D.0.45 mol/L 5.在一定条件下, PbO2与 Cr3+反,物是 Cr2O72-和 Pb2+,与 1molCr3+反所需 PbO2的物的 量() A. 3.0mol B. 1.5mol C. 1.0mol D.0.75mol 6.某温度下,将Cl2通入 NaOH溶液中,反得到NaCl、NaClO、 NaClO3的混合溶液,定ClO-与ClO3-的度之比 1∶ 3,此反中被原的元素与被氧化的元素原子的物的量之比 A.21∶ 5B.11∶ 3C.3∶1D.4∶1 7. 含 8.0 g 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H2S 后,将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干,称得无水物7.9 g,无水 物中一定含有的物是() A. Na2S B.NaHS C. Na2S和NaHS D.NaOH和NaHS 8. 将盛NO2、O2的管倒扣在水槽中,其充分反,果剩余 NO2和 O2的体比可能是() A.18 : 7B.3 : 2C. 9 : 1D.43 : 7 1/10体气体。原混合气体中 9.向一定量的 Fe、 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 100mL 1mol/L 的酸 ,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 ,放出224mL(准状况)的气体 .所得溶液中 ,加入 KSCN溶液无学色出 ,那么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原相同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 A、11.2g B、 5.6g C、 2.8g D、无法确定 10.将一定量的 Mg 和 Al 混合物投入 500mL 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生气体 .待反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的量与加入 NaOH 溶液的体关系如所示 .下列 法正确的是() A. Mg 和 Al 的量 8g B. 硫酸的物的量度5mol?L-1 C. 生成的 H2在准状况下的体11.2 L D. NaOH溶液的物的量度5mol?L-1 11.有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 20 毫升 ,其中含有硫酸的度 2mol 硝酸的度 1mol/L, 向其中加入 0.96g 粉 ,充分反后(假只生成 NO) ,最多可收集到准状下气体的体是 A.89.6ml B.112ml C.168ml D.224ml 12.将 5.6LCO2气体慢通一定量的 Na2O2 固体后,得到 3.36L 气体(气体体均在准状况下 定),所得气体的量() A. 3.8g B. 4.8g C. 5.4g D. 6.6g

高一化学计算专题之差量法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计算专题之差量法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质量差、物质的量差、气体体积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比例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此法实际上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变形。 一、基本方法 将“差量”看做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从反应方程式中准确找出“理论差量”和对应于题目的实际差量。 二、适用条件 (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在这种情况下,差量法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能够求出,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只有在差量易求出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其它方法来解。 三、原理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和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这是根据差量法进行化学计算的原理。 四、基本步骤 (1)审清题意,分析产生差量的原因。 (2)将差量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以此作为关系量。 (3)写出比例式,求出未知量。 【示例】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解析: 解得x=,将其带入下式可得: w(Na2CO3)==,故A项正确。 答案:A。

点拨:本题用常规的计算方法来解答会比较繁琐,差量法是解答隐含有差量问题计算的一种求解捷径。 五、差量法解题示例 (1)质量差量法 【例题1】在1L 2mol·L-1的稀硝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问:(1)加入铜粉的质量是多少(2)理论上产生NO的体积是多少(标况下)。 解析:根据题意知:硝酸过量,不能用酸性来求解。 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 4H2O △m 3mol 2mol (192-60)g n(Cu) n(NO) 解得:n(Cu)=, n(NO)=. 加入铜粉的质量:m(Cu)=×64g·mol-1= g 产生NO的体积:V(NO)=×·mol-1= L 答案:加入铜粉的质量是 g,理论上产生NO的体积是 L。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我们设定:T .温度;p .气体夺强;n .物质的量;V .气体的体积;m .气体的质量;M .气体的摩尔质量; .气体的密度N .气体的分子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1)111T V p =222T V p ;(2)pV =nRT =RT M m (R 为常数)。 对(2)若p 的单位为大气压(atm ),V 为升(L ),T 为绝对温度时,R =0.082。若p 为帕斯卡(Pa ),V 为立方米(m 3),T 为绝对温度时,R =8.31。 2.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 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数。这是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最早提出的,因此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理解时注意: 在该定律中有“四同”: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目,有“三同”就可定“一同”。如,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必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同温同压下,同分子数目的两种气体必然同体积;再如,在同温下,两种气体同体积又同分子数目,则必然同压。 3.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气态方程(pV =nRT )限定不同的条件,便可得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多种形式,熟练并掌握了它们,解答有关问题时,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条件结论语言叙述

T 、p 相同 21N N =2 1V V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数与其体积成正比 T 、V 相同21p p =21N N 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压强与其分子数成正比 n 、p 相同21V V =2 1T T 分子数相等、压强相同的气体,体积与其温度成正比 n 、T 相同 21p p =12V V 分子数相等、温度相同的气体,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 T 、p 、m 相同 21M M =1 2V V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其体积成反比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高中化学必修一练习题带答案和解析

绝密★启用前 必修一第一章 试卷副标题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A A.0.8 mol氧气 B.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 C.3.6g水(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1)D.含N A个氢分子的氢气 2.由CO2、H2S、CO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在同温、同压下是氢气密度的17倍,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 A.3∶7∶8 B.5∶11∶3 C.3∶11∶5 D.7∶2∶13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CH4)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D.同温同压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 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碳烯(:CH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6N A B、标准状况下,1L苯完全燃烧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6/22.4N A C、4.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15N A D、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5N A 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2gO2中含有的氧分子个数为2N A B.1摩尔CH4所含质子数目为10N A C.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分子数目为N A D.0.1 mol/L 稀硫酸中含有H+个数为0.1 N A 7.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 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 N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