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春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单元测试卷(3份)

2020春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单元测试卷(3份)

2020春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单元测试卷(3份)
2020春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单元测试卷(3份)

第四单元跟踪检测卷

一、填空。(每题2分,共16分)

1.在比例尺是1 ∶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

离( )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1( )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用线段比例尺表示为( )。

2.把一个图形的每条边缩小到原来的14,就是将图形按( )的比缩

小,图形的( )不变。

3.小明的身高是1.56米,在毕业前夕,他拍了一张全身照,照片上

的他身高是4厘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 )。

4.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是8毫米,画在比例尺是10 ∶1的图纸上的

长度是( )。

5.在比例尺是1 ∶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烟台到青岛的距离约是

2.2厘米,烟台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6.将一枚硬币用薄纸盖上后用铅笔涂出硬币表面的图案。这幅图的

比例尺是( )。

7.超市到中心广场的实际距离是800米,邮局到中心广场的实际距

离是( )米。

8.把一个长4cm、宽2cm的长方形按5 ∶1的比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cm2。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比例尺是1 ∶5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500厘米。

() 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一定小于1。() 3.在比例尺是10 ∶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长度20厘米。() 4.小华在绘制学校操场平面图时,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40米的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 ∶2。() 5.在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比例尺是一种尺子

B.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叫作比例尺

C.由于图纸上的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所以比例尺小于1

D.比例尺实际上就是一个比

2.比例尺表示()。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

2400000 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C.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为1 ∶8 D.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为1 ∶24

3.在比例尺是1 ∶8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 ∶3,那么甲、乙两个圆的实际的直径比是()。

A.1 ∶8 B.4 ∶9 C.2 ∶3 D.8 ∶1 4.一条长5米的线段画在比例尺是1 ∶100的图中,要比画在比例尺是1 ∶1000的图中()。

A.长B.短C.一样长D.无法判断长短5.一块正方形手帕,边长10厘米,将其按()的比放大加工后,边长变为30厘米。

A.1 ∶3B.1 ∶30C.3 ∶1D.30 ∶1 四、量一量、算一算、画一画。(共21分)

1.按2 ∶1的比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4分)

2.星华公园在学校正北200米处,文都书店在学校正东,春光动物园在学校正西400米处。请你在图中标出比例尺,并画出春光动物园的位置。(7分)

3.下图是新华镇城区的示意图,取整厘米数。(10分)

(1)镇政府位于十字街()边大约()米处。

(2)实验小学在镇政府的正东面,离镇政府500米处,请用“·”在图中

画出实验小学的位置。

五、填表。(每空4分,共12分)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8厘米120千米

5厘米 1 ∶60000

40米 1 ∶200

六、解决问题。(共31分)

1.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75千米,在比例尺是1 ∶5000000的中国地图上,上海到杭州有多少厘米?(7分)

2.在一幅比例尺是1 ∶4000000的图纸上,济青高铁全线长7.7厘

米。一列动车以每小时350千米的速度从青岛站开出,这列动车到达济南需要多长时间?(8分)

3.在一幅比例尺为1 ∶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块长方形空地的周长是1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 ∶2。这块空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8分)

4.原比例尺为

1

50000的一幅地图,现在改为用

1

20000的比例尺重新绘

画,原地图中 4.8厘米的距离,在新地图中应该画多少厘米?(8分)

附加题:(10分)

在比例尺是1 ∶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15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 ∶7,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时?

答案

一、1.4040000004000000

2.1 ∶4形状 3.1 ∶39 4.8厘米

5.220 6.1 ∶17.12008.200

二、1.√ 2.× 3.× 4.× 5.√

三、1.D 2.B 3.C 4.A 5.C

四、1.略 2.1 ∶10000画图略3.(1)北200(2)略

五、1 ∶15000003千米20厘米

六、1.5000000厘米=50千米175÷50=3.5(厘米)

答:上海到杭州有3.5厘米。

2.7.7×4000000=30800000(厘米)=308(千米) 308÷350=0.88(小时)

答:这列动车到达济南需要0.88小时。

3.10÷2÷(3+2)=1(厘米)

1×3=3(厘米)1×2=2(厘米)

(3×500)×(2×500)=1500000(平方厘米)=150(平方米) 答:这块空地的实际面积是150平方米。

4.4.8÷1

50000×1

20000=12(厘米)

答:在新地图中应该画12厘米。

附加题:15×4000000=60000000(厘米)=600(千米)

600÷5÷(5+7)=10(千米/时)

10×5=50(千米/时)

10×7=70(千米/时)

答:甲车的速度是5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点拨] 先求出两地的实际距离,再除以相遇的时间算出两车的速度和,然后按比例分配,分别计算出甲、乙两车的速度。

第四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4分)

1.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

()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把它改写为数值比例尺是()。

3.大庆的身高是1.56米,在毕业前夕,他拍了一张全身照,照片上的他身高是3厘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

4.一个精密零件的长是5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长应画()。

5.在比例尺是1∶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济南到烟台的距离约是

2.2厘米,济南到烟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千米。

6.右图中,超市到中心广场的实际距离是800米,邮局到中心广场

的实际距离是()米。

7.一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按4∶1的比放大,放大后的长方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把原来的长方形按1∶3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方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在比例尺为10∶1的图纸上,2厘米长的线段相当于实际长度20

(

) 2.把比例尺写成分数形式时,分子有可能大于分母。() 3.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反比例。() 4.小华在绘制学校操场平面图时,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40米的距离,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为1∶200。

()

5.某种零件的设计图所用的比例尺是1∶1,说明该种零件的实际长

度与图上长度是相等的。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比例尺就是画图用的尺子

B.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叫作比例尺

C.图上距离一定小于实际距离

D.比例尺实际上就是一个比

2.比例尺表示()。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

2400000

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

C.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为1∶8

D.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为1∶24

3.在同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越大,实际距离()。

A.越小B.越大C.不变D.无法判断4.把一条长5米的线段画在比例尺是1∶100的图中,要比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1000的图中()。

A.长B.短C.一样长D.无法判断5.把一个长方形按3∶1 的比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 .周长扩大到原来的9倍

B .周长缩小到原来的19

C .面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

D .面积缩小到原来的19

四、量一量,算一算,画一画。(共19分)

1.把下面正方形按2∶1的比放大;长方形按1∶2的比缩小;三角

形按3∶1的比放大, 画出得到的图形。(8分)

2.燕塔公园在实验小学正北方向200米处,书店在实验小学正东方

向上,春光植物园在实验小学正西方向400米处。请你在图中标出比例尺,并画出春光植物园的位置。(7分)

3.学校新建一个排球场地,长是18米,宽是9米,请按1∶300的

比例尺画出这个排球场地的平面图。(4分)

五、填表。(12分)

六、解决问题。(共35分)

1.一个精密零件的长是4毫米,把它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12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7分)

2.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全长大约1956千米,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中国地图上,它的长大约是多少厘米?(7分)

3.在一幅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济青高速铁路长7.7厘米。一列动车以每小时350千米的速度从青岛站开出,这列动车到达济南站需要多长时间?(7分)

4.在一幅比例尺为1∶40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块三角形小麦试验田的底边长是12厘米,对应的高是8厘米。这块试验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7分)

5.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是6厘米,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7,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7分)

答案

一、1.50 5000000 5000000 2.1∶4000

3.1∶52 4.4厘米 5.220 6.1200

7.24 12 288 2 1 2

二、1.×2.√3.×4.√5.√

三、1.D 2.B 3.B 4.A 5.C

四、1.画图略2.1∶10000画图略

3.18米=1800厘米1800÷300=6(厘米)

9米=900厘米900÷300=3(厘米)画图略

五、1∶1500000 40千米8厘米

六、1.12厘米=120毫米120∶4=30∶1

答: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30∶1。

2.5000000厘米=50千米1956÷50=39.12(厘米) 答:它的长大约是39.12厘米。

3.7.7×4000000=30800000(厘米)

30800000厘米=308千米308÷350=0.88(小时)

答:这列动车到达济南站需要0.88小时。

4.12×4000=48000(厘米) 48000厘米=480米

8×4000=32000(厘米) 32000厘米=320米

480×320÷2=76800(平方米)

答:这块试验田的实际面积是76800平方米。

5.6×8000000=48000000(厘米)

48000000厘米=480千米

480÷5÷(5+7)=8(千米/小时)

8×5=40(千米/小时) 8×7=56(千米/小时)

答:甲车的速度是4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56千米/小

时。

点拨:先求出两地的实际距离,再除以相遇的时间算出两车

的速度和,然后按比例分配分别计算出甲、乙两车的速度。

周测培优卷6

比例尺的应用

一、填空。(每空2分,共12分)

1.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 ∶4000000。济南到威海大约520 km,画在这幅图上约是()cm。

3.一个精密零件长2毫米,画在图上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4.在一幅地图上,线段比例尺是,这幅地图上的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5.某建筑工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地基,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 ∶2000的平面图上,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地基的面积是()

平方米。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2分) 1.比例尺是1 ∶5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A.50千米B.500千米C.5千米D.5000米

2.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是8毫米,画在比例尺是10 ∶1的图纸上的长度是()。

A.8分米B.8毫米C.8厘米D.8米

3.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A.1 ∶50 B.1 ∶5000C.1 ∶5000000 D.1 ∶20000000 4.扬州到南京的路程大约是1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0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1000000 ∶1 B.1 ∶1000000 C.1 ∶10000000 D.1 ∶10 三、按要求做一做。(共18分)

1.按比例缩放。(每小题3分,共6分)

(1)将三角形A按4 ∶1的比放大,得到三角形B。

(2)再将三角形B按1 ∶2的比缩小,得到三角形C。

2.下面是几个同学观察学校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的建筑物的

记录,请根据方向和比例尺画出简单示意图。(每小题3分,共12分)

(1)学校的东面150米处是成和商厦。

(2)学校南偏东45°方向200米处是市政府。

(3)学校的南面250米处是儿童医院。

(4)图书馆的南面100米处是学校。

四、解决问题。(11+11+12+12+12=58分)

1.埃菲尔铁塔的高度约是320米,画在图纸上只有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2.青岛栈桥全长440米,宽8米,把它画在1 ∶200的图纸上,长

多少厘米?宽多少厘米?

3.在比例尺是1 ∶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25厘米,求两地间的实际距离。若一架飞机以每小时75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飞往乙地,需要多少小时?

4.在比例尺是1 ∶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4厘米。在比例尺是1 ∶8000000的地图上,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5.在比例尺是1 ∶30000的图纸上量得长是5厘米的一条公路,由甲和乙两个队共同修需要6天完成。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比

是2 ∶3,如果共同修5天,乙队要比甲队多修多少米?

答案

一、1.实际距离比 2.13 3.20 ∶1 4.40 5.9600

二、1.A 2.C 3.C 4.B

三、略

四、1.320米=32000厘米8∶32000=1 ∶4000

答: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1 ∶4000。

2.解:设长x厘米。

440米=44000厘米

x∶44000=1 ∶200x=220

设宽y厘米。

8米=800厘米

y∶800=1 ∶200y=4

答:长220厘米,宽4厘米。

3.解:设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

25 x=1

6000000

x=150000000

150000000厘米=1500千米

答: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500千米。1500÷750=2(小时)

答:需要2小时。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三。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图片,提取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展开对加法结合律的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用字目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及加法运算律的作用,能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自觉、合理应用运算律使解答过程简便。 2.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比较合适的问题;能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综合和合理、有序的思考。 3.学生在利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课前,先让我们来欣赏一段中央综艺台的节目录象片断。 课件录像片段:播放《挑战主持人》录像片段。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挑战主持人) 你们知道挑战主持人的选手都要参加哪些项目的评比吗?举例说说看!(普通话、表演、采访……) 看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个节目,了解得也不少。今天这节课我们也来搞一次挑战主持人的活动好不好? 板书课题:挑战主持人 课件播放比赛规则: 下面我先来介绍一下比赛规则:全班分为五组进行比赛,五组选手每轮成绩

带入下一轮,实行累计加分,第一轮比赛抢答,每次只能答一题,每答对一题的10分,答错不得分。第二轮比赛每队一题的一分,多对多得,答错不扣分,准备好了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综艺节目《挑战主持人》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挑战练习。 1.挑战记忆力(课件播放比赛题目) 现在让我们进入第一轮比赛——挑战记忆力 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 ②你能说出它们的字母公式吗? ③我们还学习了哪些字母公式? ④学习了本单元知识后对大家有什么帮助? 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简洁,运用运算律,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还能使我们的计算速度变快。 刚才四个小组顺利通过挑战,还有一个小组也不要气馁,争取后边的比赛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设计意图]回顾整理学过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2.速算挑战 ①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②各组用自己喜欢的运算律设计一个算式,让其他小组的选手猜一猜运用了什么运算律,猜对组得分,猜错组出题组得分。 各小组选手请把你们的算式展贴在黑板上。 你们能说出这些同学是根据什么运算律来设计的吗? ③你们能快速说出每组三个数的和吗? (1)43 38 57 (2)126 69 31 (3)235 47 65 作这一组题你们主要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刚才大家在做这几组题的时候,运用加法结合律先将其中两个数凑成整百数,这样计算简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23分) 1.-5.4读作( ),+14 5读作( )。 2.在+3、-56、+1.8、0、-12、8、-7 8中,正数有( ),负数有 ( )。 3.在表示数的直线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负数都比0( ); 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正数都比0( )。 4.寒假中某天,北京市白天最高气温零上3 ℃,记作( );晚上最低气温 零下4 ℃,记作( )。 5.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如果把这个高度表示为+8844 米,那么比海平面高出1524米的东岳泰山的高度应表示为( )米;我国的艾丁湖湖面比海平面低154米,应记作( )米。 6.2017年某市校园足球赛决赛中,二小队以20战胜一小队获得冠军。若这 场比赛二小队的净胜球记作+2,则一小队的净胜球记作( )。 7.在存折上“存入(+)”或“支出(-)”栏目中,“+1000”表示( ),“-800” 表示( )。 8.一袋饼干的标准净重是350克,质检人员为了解每袋饼干与标准净重的误差,

把饼干净重360克记作+10克,那么净重345克就可以记作()克。9.如果小明跳绳108下,成绩记作+8下,那么小红跳绳120下,成绩记作()下;小亮跳绳成绩记作0下,表示小亮跳绳()下。 10.六(1)班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共20道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赵亮答对16道题,应得()分,记作()分;答错4道题,倒扣()分,记作()分,那么赵亮最后得分为()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如果超过平均分5分,记作+5分,那么等于平均分可记作0分。 () 3.因为30>20,所以-30>-20。() 4.在表示数的直线上,+5和-5所对应的点与0所对应的点距离相等,所以+5和-5相等。() 5.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正数。()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有意义,负数没有意义 B.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C.温度计上显示0 ℃,表示没有温度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复习资料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计算器知识点 1、拿到计算器,认识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课本第3页)。 2、记住计算器计算的步骤。(课本第3页) 3、会用计算器计算一些有规律的算式并找出规律。 第二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知识点 1、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a×a简写成(a2),a+a可写成(2a),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3、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 求速度v=s÷t 4、正方形面积:s=a.a或a2 周长:c=4a 长方形面积:s=ab 周长:c=2(a+b) 5、用c表示总价,a表示单价,x表示数量,计算总价可以写成:c=ax 第三单元运算律知识点 1、加法运算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种规律叫加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 3、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这种规律叫加法结合律。字母公式: (a+b) +c=a+(b+c) 4、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这种规律叫减法的运算性质。字母公式:a-b-c=a-(b+c)或a-(b+c) = a-b-c 5、乘法运算定律有(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6、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种规律叫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 7、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这种规律叫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b)×c=a·(b·c) 8、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乘积。这种规律叫除法的运算性质。字母公式:a÷b÷c=a÷(b×c)。 9、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积相加。这个规律叫乘法分配律。字母公式:(a+b)·c=a·c+b·c 或a·(b+c) =a·b+a·c 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积相减。这个规律叫乘法分配律的拓展。字母公式:(a-b)·c=a·c-b·c 或a·(b-c) =a·b-a·c 1)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125×8=1000 2)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3)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50+98+50 488+40+60 =50+50+98 =488+(40+60) =100+98 =488+100 =198 =588 4)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5)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25×56×4 99×125×8 =25×4×56 =99×(125×8) =100×56 =99×1000 =5600 =99000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全册)

第1课时计算器

答案提示: 1.开关;清除屏;清除;清除 2. (1).ON/C;(2).1;7;8;(3).×;(4).6;9;(5).= 第2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先用计算器计算出每组前三道算式的结果,再按照规律写出后两道算式的结果。 1. 9×9= 99×99= 999×999= 9999×9999= 99999×99999= 2. 19+9×9= 118+98×9=

1117+987×9= 11116+9876×9= 111115+98765×9= 答案提示: 1. (1).81(2).9801(3).998001(4).99980001(5).9999800001 2. (1).100(2).1000(3).10000(4).100000(5).1000000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1.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到欢乐谷玩。车上有男同学m人,女同学15人,共( )人。看到路边红花有50盆,黄花有n盆,红花比黄花多( )盆。欢乐谷的成人票价为w元,儿童票价为成人的一半,儿童票价为( )元 2.已知2,4,6,8,10,…第(n+1)个数是()。 3.小小有n元,淘淘的钱比小小的3倍还多4元,淘淘有 ()元。 4.小明今年m岁,小刚今年(m+4)岁,五年后,他们相差()岁。

答案提示: 1. (m+15);(50-n);w÷2 2.2n+2 3. 3n+4 4.4 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等量关系

1.今年妈妈a岁,小明b岁,妈妈和小明相差岁。 A.ab B.(a+b)C.(a-b) 2. 小红家本月的用电量是70千瓦时,交电费c元,那么电费每千瓦时是元。 A.c÷70 B.(c+70)C.70 c 3. 汽车每小时行x千米,8小时行千米。 A.(8-x)B.(8+x)C.8x 4.每袋有a条鱼,3袋有条鱼。 A.3a B.(a+3)C.(a-3) 5.汉口到上海的水路长1125千米,一艘轮船以每小时26千米的速度从汉口开往上海。开出t小时后,当t=12时,离开汉口有()千米。 答案提示:

六年级数学单元测试

六年级数学单元测试 一、想一想,填一填。 1、2/7 +2/7 +2/7 +2/7 =()×() 2、12个5/6是(),24的2/3 是()。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4分米,它的周长是()分米。 4、一堆煤,每天用去1/9吨,3天一共用去()吨。 5、在○内填上>、<或= 21×5/7○5/7×21 1/5×10○1/5 0×6/11○6/11 6、()和1/8 互为倒数,11/13的倒数是()。 7、1/2×()= 5/6×()=14×() 8、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2/5,女生有()人,男生有()人。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 1、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2、1吨的4/5和4吨1/5同样重。 3、食堂买来100千克大米,吃了1/5 ,还剩99千克。 4、0的倒数是它本身。 5、4×2/5= 4/5×2=4/10 6、同样长的绳子,分别剪去1/4和1/4米后,剩下的绳子一定一样长。 7、因为2/5+2/3=1,所以2/5和3/5互为倒数。()

8、60的2/5相当于80的3/10。() 三、选一选。(将准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的倒数一定大于1。 A、任何数 B、真分数 C、假分数 2、比35的2/7多8的数是()。 A、20 B、10 C、18 3、打一份书稿,每天完成3/16,5天完成书稿的几分之几?准确的算式是()。 A、1-3/16 B、3/16+5 C、3/16×5 4、客车的速度是货车速度的7/8,()是单位“1”。 A、货车速度 B、客车速度 C、无法确定 5、6×(2+2/3)=12+4=16,这是根据()计算的。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四、计算。 1、3/4×12=2/7+2/7+1=3/5×1/3= 7/9-1/3=1/10×1/2=9×7/18=3/4×1/3= 2、能简算的要简算 12×(3/4+5/6)15×3/14 1/6+4/9×3/4 2/9×3/5+2/9×2/5 270-144×5/6 3/4×5/8×32 3、列综合算式计算。

六年级数学下册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用心思考,准确填空。(每小题2分,计24分) 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cm,高是10cm,它的底面积是()cm2,侧面积是()cm2,体积是()cm3 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8.84cm,高是10cm,它的侧面积是()cm2,表面积是()cm2。 3、用一张长4.5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制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最多是()平方分米。(接口处不计) 4、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cm,高是4.5cm,它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5、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cm,它的体积是( )cm3。 6、一个圆柱形水桶的容积是20L,量得这个水桶的高是5dm,水桶的底面积是()。 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已知它们的体积之和是20立方分米,则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是()。 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体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9cm,圆锥的高是()cm。 9、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62.8 cm2,高是4cm,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cm2,体积是()cm3。 10、把一个体积是72dm3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要削去()dm3。 11、敏敏把一些土豆放在底面半径是20cm的圆柱形容器里清洗,原来水深30cm,拿出土豆后,水面下降了3cm。这些土豆的体积是()。 12、一个圆柱形水杯,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6厘米,倒入的饮料是水杯容积的80

﹪,倒入饮料()毫升。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对的打“√”,错的打“×”,计10分) ()1、圆柱的体积一般比它的表面积大。 ()2、底面积相等的两个圆锥,体积也相等。 ()3、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 ()4、“做圆柱形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是求这个圆柱的侧面积。 ()5、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6、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7、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体,表面积也相等。 ()8、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也扩大2倍,圆柱的体积就扩大8倍。()9、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10、把一根底面半径是4厘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两小段一样的圆柱形木料,则表面积增加了50.24平方厘米。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计10分) 1、一个圆锥的体积是36dm3,它的底面积是18dm2,它的高是()dm。 A、3 B、2 C、6 D、18 2、下面()图形是圆柱的展开图。(单位:cm) 3、下面()杯中的饮料最多。 4、一个圆锥有()条高,一个圆柱有()条高。 A、一 B、二 C、三 D、无数条 5、如图:这个杯子( )装下3000ml牛奶。 A、能 B、不能 C、无法判断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测 试题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单元测试 一、认真审题,准确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数一数下面的物体各有几个正方体组成。 ( )个 ( )个 ( )个 ( )个 2、摆一摆,填一填。 ① ② ③ 观察上面的三个物体可以知道:第①个物体从上面看到( )个正方形,第②个物体从正面看到( )个正方形,第③个物体从侧面看到( )个正方形。 2、从( )面和( )面看到三个物体的形状完全相同;从( )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二、请说出下面四张照片分别是在房子的哪一面拍的。( 12分) ( ) 面 ( ) 面 ( ) 面 ( ) 面 三、 观察连线。(6分)

从正面看从右面看从左面看 四、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8分) 1、如右图,数数它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 ① 9 ② 10 ③ 11 ④ 12 2、 左图是四个小正方体堆成的,从侧面看到的是() ①②③④ 3、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右边的物体,下面的图 形是从( )看到的。 4、下列图形,从上面和侧面看,形状完全相同的是()。 ①②③ 5 的是()。 ①②③ 6 )。 ①②③ 五、仔细看图,填图号。(8分) ①②③ ④ ⑤⑥⑦⑧ (1)从正面看到的是C的有( (2)从侧面看到的是B的有( (3)从上面看到的是A的有() ①正面②侧面③上面 B C

六、下面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请你 在方格纸上画出来。(18分) 七、创新提高。(18分) 1、用4个同样的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从上面看到的是,共有多少种摆法试一试,自己摆出来。 2、下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若是由3个正方体摆放,该如何摆若是由4个正方体该如何摆试一试,自己摆出来。 3、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如果从前面、侧面 是看到的形状都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吗试一试。 (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目标检测题(一) 班别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字母表。(14分) A 在第3列第2行,表示为(3,2)。 1、E 的位置在第( )列、第( )行,表示为( , )。 X 、J 和V 的位置分别是( , ),( , )和( , )。 2、在横线上写出下面这些格中的字母。 (1,2) (8,5) (7,3) (9,1) (3,5) (2,3) (9,4) (4,3) 二、座位表。(18分) 5 4 3 2 1 尹方 方明 邱实 张真

尹方的位置在第4列,第1行,可以表示为(4,1) 1、方明、张真和邱实的位置可以分别用( , )、( , )和( , )表示。 2、伍飞的位置可以用(1,2)表示,(1,2)中的1表示( ), 2表示( )。请你在图上圈出伍飞。 3、王帅的位置可以用(5,3)表示,李园的位置可以用(4,5)表示,请你在图中找出他们并在旁边写出他们的名字。 三、小区平面图。(30分) 下面是华晖小区的平面图,大门的位置是(5,1) 1、请你用数对表示下面场所的位置。 便利店( , ) 人工湖( , ) 竹 园( , ) 花 园( , ) 运动场( , ) 会 所( , ) 2、4号楼的位置是(9,8),5号楼的位置是(13,10),请你在平面图上把它 们标出来。 3、小叶从6号楼走到便利店,可先向( )走( )格,再向( ) 走( )格。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0 15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北

4、小力沿(3,2)→(3,6)→(4,6)→(4,4)的路径从1号楼到达 运动场,请你沿方格线画出他行走的路线。 5、3号楼在会所的( )面,运动场的( )面是竹园。儿童乐园在幼儿园的西北面,图上A 、B 、C 、D 四个点,( )点是儿童乐园的位置。 四、画图形。(18分) 1、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 A (6,7) B (9,5) C (9,3) D (6,3) 2、画出所连图形向左平移5个单位后的图形。 3、用数对写出平移后的图形四个顶点A 1、B 1、C 1、D 1的位置。 A 1( , ) B 1( , ) C 1( , ) D 1( , ) 五、行程图。(20分)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北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一、小小知识窗;显我本领强。(20分) 1、0.8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这样的个计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2、图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是( )。 3、3分米=()米4角=()元 2.5千克=()克 4、已知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7;十分位上的数字是8;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是()。 5、若a×10=b÷0.1(a、b都不等于0);则a()b。(填上“>”、“<”或“=”) 6、0.30是( )位小数;读作();它与0.3的大小()。 7、2.7×2.8的积;小数部分有()位。 8、0.25扩大它的100倍是();再扩大它100倍是()。 9、把4.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也就是把原来的数()倍。 10、把6.068去掉小数点;原数就( )。 1 / 38

二、小小审判员(对的打上“√”;错的打上“ד。)(10分) 1、一个小数要扩大3倍;小数点要向右移动3位。() 2、近似数是5.38的三位小数不止一个。() 3、5.29在自然数5和6之间;它近似于5。() 4、四位小数一定比三位小数大。() 5、在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我来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 1、比较大小:3.105 ( ) 3.15 A、> B、< C、= 2、大于2.109而小于2.209的数( )。 A、只有一个 B、只有两个 C、有无数个 3、把84.6缩小到原来的()分之一是0.846 2 / 38

A、10 B、100 C、1000 4、30个0.01和3个0.1相比较( ) A、30个0.01大 B、3个0.1大 C、它们大小相等 5、≈( )亿(保留整数) A、75 B、76 C、75.54 6、把0.5改写成大小不变;以百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是( )。 A、0.05 B、0.50 C、0.500 7、5.384中的“8”在 A、十位上 B、百位上 C、百分位上 8、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的大小() A、不变 B、发生变化 C、可能变;也可能不变 四、把下列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 / 38

(完整word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2017)

第一单元备课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 难点: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计算器(1)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 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信息窗1:小数的读写和意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 49~55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小数的读写和意义。它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教材呈现了四种不同的鸟及鸟蛋的质量,通过引导学生提出与鸟蛋质量有关的问题引入对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的学习。小数的意义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则、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名数改写的方法的基础,因此是本信息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在合作探索中,掌握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计数单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除了整数外,你还知道哪些数?你能举一个我们学过的小数的例子,并说出它表示的意义吗?

(学生举例回答,师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组一位小数:0.1 1/10;0.4 4/10……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这些小数有哪些共同特征?(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归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谈话: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作为奖励,老师带来一组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伴随音乐,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本课是在学习了一位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再带领学生欣赏信息窗1,引入新知,培养情感,激发兴趣。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学习小数的读写。 谈话: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1根据以前的知识,请你从中任选两种蛋的数据试着把它们读或写在练习本上。 (2全班交流订正。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读、写情况引导学生概括小数读、写的基本方法。 谈话:对于这些小数,你还想了解它们哪些知识?(学生自由提问。 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书:

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备课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 难点: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计算器(1)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1、师、生自备计算器。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计算器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课前小研究

(完整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所有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背诵或默写知识点 知识点一:用字母表示数第1点能理解,第2点要会背得分: 1、用字母表示数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 可以省略不写。省略时,通常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数字1与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字母按顺序写。如:a×b=ab、5×a=5a、1×a=a、a×a= a2 注意: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结果时要注意格式:首先写出字母等于几,再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脱式计算的形式,将字母换成数再计算即可。 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如:s=vt;计算公式,如: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a或s= a2 ; 3、正方形的周长:C=4a 长方形的面积:S=ab ;长方形的周长:C=2.(a+b)=2(a+b) 注意:2 a与a2学习时注意区分,不能混淆。2 a表示两个a相加,a2两个a相乘。当a等于0或2时,2 a=a2 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 (1)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那么,s=v×t ;v=s÷t ;t=s÷v (2)用a表示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 表示求总价的公式是:(c=a×b ); 表示求单价的公式是:(a=c÷b ); 表示求数量的公式是:(b=c÷a )。 (3)用a表示工作效率,t表示工作时间,c表示工作总量。 表示求工作总量的公式是:(c=a×t ) 表示求工作时间的公式是:(t=c÷a ) 表示求工作效率的公式是:(a=c÷t ) 3、用字母表示平面图形公式: (1)长方形: 周长=(长+宽)×2 C 长 =(a+b)×2 面积=长×宽 S 长 =a ×b (2)正方形: 周长=边长×4 C 正 =a×4=4a 面积=边长×边长 S 正=a×a 或S 正 = a 2

六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 一、填空。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 2、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 3、+8.7读作( ),-25 读作( )。 4、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 ),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 5、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18分表示( ),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 6、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 )边。 7、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 8、比较大小。 -7()-5 1.5()52 0()-2.4 -3.1()3.1 二、判断对错。 1、零上12℃(+12℃)和零下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

2、0是正数。( ) 3、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 4、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记作+400米。( ) 5、在8.2、-4、0、 6、-27中,负数有3个。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低于正常水位0.16米记为-0.16,高于正常水位0.02米记作( )。 A、+0.02 B、-0.02 C、+0.18 D、-0.14 2、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米。 A、30 B、-30 C、60 D、0 3、数轴上,-12 在-18 的( )边。 A、左 B、右 C、北 D、无法确定 4、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8吨记为-8吨 B、15吨记为+5吨 C、6吨记为-4吨 D、+3吨表示重量为13吨 5、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 )克。 A、155 B、150 C、145 D、160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黄河掠影 ——————用字母表示数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几何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 1、用字母表示数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3、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 4、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5、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5、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

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四、教学难点: 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五、课时安排:8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窗1: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情景图) 师: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目前的面积已达5450平方千米。 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形成的原因。 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平均每年向渤海推进2——3千米。 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黄河三角洲。 二、新授: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测试卷综合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1) 1.我会填。 (1)在-6、3、0、-25%、-10.8、50、+1.6、-9、+7中,( )是正数,( )是负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其中-10.8读作( ),+7读作( )。 (2)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m,高于海平面为正。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4.43m,它的海拔高度是( )m;中国的艾丁湖比海平面低155m,海拔是( )m。 (3)如果李红过年获得压岁钱300元,记作+300元,那么她为残疾人捐款100元,记作( )元 (4)陈刚同学测得一天早、午、晚的温度分别是零下8摄氏度、零上3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如果用正、负数表示,这三个温度分别写作( )℃、( )℃、( )℃,其中温度最低的是( )℃。 (5)下面是同一时刻不同地区的时间。 5:00罗马7:00莫斯科12:00北京 13:00首尔14:00悉尼 与北京时间相比,首尔早1个小时,记为+1时;莫斯科晚5个小时,记为-5时。以北京时间为标准,罗马时间记为( )时,悉尼时间记为( )时。 2.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果规定前进、收入、增加为正,那么下面错误的语句是( )。 A.-18米表示后退18米 B.-42人表示增加42人 C.-4万元表示支出4万元 (2)关于“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是正数 B.0是负数 C.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3)学校举行数学知识竞赛,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如果把加10分记作+10分,那么扣10分应记作( )分。 A.10 B.0 C.-10 (4)如果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8吨记为-8吨 B.15吨记为+5吨 C.+3吨表示质量为13吨 (5)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的标准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 )克。 A.155 B.145 C.150 3.我会判。(对的画“√”,错的画“?”) (1)零上12℃和零下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青岛版四年级下 一、填空题:(10 分) 1、在计算 567-67×5 时,先算( ),再算( ),结果是( ) 2、一个数加上 0,得( );0 除以一个( ),得 0 3、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4、0.53 里面有( )个 0.01 ,如果把它保留一位小数是( ) 5、98400200=( )亿 ≈( )亿 (保留一位小数) 6、把 3.14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 ),小数( )到原数的( );如果把 3.14 小数点向( )移动两位,小数扩大到原数的( ) 7、按角分,三角形可分为( )、( )、( ) 8、小明在计 算( 2 8+22)×□时,漏 看了小括号,算出 的结果是 35 8,他现了错 二、判断题:(4 分) 1、 有一个角是 60°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 ) 2、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却有最大的小数。 ( ) 3、5 千克 30 克=5.3 千克。 ( ) 4、8 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 0.08 。 ( ) 三题:(4 分 1、把小数点先向右移三位,再向左移二位,这个小数( ) ① 大② 扩大 10倍 ③ 缩小 10 倍 ④ 扩大 1000 倍 2、98×101=98×100+98×1=9898,这是根据乘法( )进行简便运算的 。 ① 分配律 ② 交换律 ③ 结合律 3、下面每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①2 厘米 16 厘米 17 厘米 ②3 厘米 8 厘米 5 厘米 ③5 米 7 米 9 米 4、0.1 和 0.9 之间有( )个小数 ① 7 ② 8 ③ 9 ④ 无数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4 分) 150×6= 0.72-0.28= 0.57+0.9= 3.8+0.12= 10-0.09= 5÷1000= 10-6.5+3.5= 15.3+15.3= 2、用竖式计算: (4 分) 3.906+0.66 28.56-14.76 3、用简便方法计算: (6 分) 1.29+3.7+0.71+6.3 125×89×8 57×101– 57 4、计算下面各题:(6 分)

六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六年级数学测试卷 一、填空题。 1.( )∶20=( )4=2÷( )=0.5 2.学校有足球24个,篮球6个,足球和篮球的个数比是( ),足球个数和两种球总个数的比是( )。 3.0.3∶1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0.9∶1.2的比值是( )。 4.“甲数是乙数的25”。就是把( )看作单位“1”,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5.将4∶9的前项乘2,后项应增加( ),比值不变。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杯盐水,盐的质量是水的质量的119,盐和盐水的质量比是( )。 A. 1∶19 B. 1∶20 C. 1∶18 2.一本书,已看了总页数的35,剩下的页数与已看的页数的比是( )。 A. 3∶5 B. 2∶5 C. 2∶3 3.比的前项不变,比的后项乘3,比值就( )。 A.扩大到原来的3倍 B.缩小到原来的13 C.扩大到原来的9倍 4.同修一条路,甲队2时修7千米,乙队3时修10千米,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比是( )。 A. 20∶21 B. 21∶20 C. 7∶10 5.棱长分别为2厘米和3厘米的两个正方体,它们的体积比是( )。 A. 2∶3 B. 4∶9 C. 8∶27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 ) 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乘或同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 ( ) 3.某班今天出勤55人,请假2人,出勤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53∶55。 ( ) 4.4∶5可以写作45,读作五分之四。 ( ) 5.比值是0.5的比有无数个。 ( ) 6.5分∶0.6时,化简后比是5∶6。 ( )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4÷13= 5÷15= 34×23= 8÷2= 14×15= 100÷2= 88÷223= 4×34= 13×34= 2.先化简,再求比值。 14︰18 0.16︰25 34∶0.25 200厘米∶6米

(完整版)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小小知识窗,显我本领强。(20分) 1、0.8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这样的个计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2、图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是( )。 3、3分米=()米4角=()元 2.5千克=()克 4、已知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7,十分位上的数字是8,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是()。 5、若a×10=b÷0.1(a、b都不等于0),则a()b。(填上“>”、“<”或“=”) 6、0.30是( )位小数,读作(),它与0.3的大小()。 7、2.7×2.8的积,小数部分有()位。 8、0.25扩大它的100倍是(),再扩大它100倍是()。 9、把4.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也就是把原来的数()倍。 10、把6.068去掉小数点,原数就( )。 二、小小审判员(对的打上“√”,错的打上“ד。)(10分) 1、一个小数要扩大3倍,小数点要向右移动3位。() 2、近似数是5.38的三位小数不止一个。() 3、5.29在自然数5和6之间,它近似于5。() 4、四位小数一定比三位小数大。() 5、在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我来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 1、比较大小:3.105 ( ) 3.15 A、> B、< C、= 2、大于2.109而小于2.209的数( )。 A、只有一个 B、只有两个 C、有无数个 3、把84.6缩小到原来的()分之一是0.846 A、10 B、100 C、1000

4、30个0.01和3个0.1相比较( ) A、30个0.01大 B、3个0.1大 C、它们大小相等 5、7554000000≈( )亿(保留整数) A、75 B、76 C、75.54 6、把0.5改写成大小不变,以百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是( )。 A、0.05 B、0.50 C、0.500 7、5.384中的“8”在 A、十位上 B、百位上 C、百分位上 8、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的大小() A、不变 B、发生变化 C、可能变,也可能不变 四、把下列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6.18 6.17 6.099 6.176 2、7.009 7.09 7.901 7.109 3、4.57 4.75 4.55 4.77 4、0.205 1.025 5.102 2.510 五、按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6分)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5.06 20.249 1.995 六、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8分) 8.7○7.8 2.63○2.629 570厘米○5.70米 4.6千米○4603米70克○0.7千克 2.3千克○230克 1.09米○180厘米3元○30分 七、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8分) 1、5.064(精确到十分位) 2、3.1449(精确到百分位) 3、2.905(保留一位小数) 4、25498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两位小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