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山大学多措并举推进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建设

中山大学多措并举推进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建设

中山大学多措并举推进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建设
中山大学多措并举推进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建设

中山大学:多措并举推进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建设

中山大学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尤其是聘期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考核评价机制的建设检验和巩固了教师聘任制改革的成果,促进了教师人力资源与岗位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推动了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建设目标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实现。

教师评价和考核体系的建立实质上是一个制度建设的问题,教师考核评价工作涉及学校的理念和组织设计,需要一系列制度配合。中山大学在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度过程中,重视加强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师聘期考核制度。学校遵循“人心向学”的工作理念,通过建立规范的聘期考核制度,鼓励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工作绩效,从而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为学校事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的支撑,为学校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制度的保证。

一、基本情况

中山大学从年正式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如何强化聘后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聘期考核制度,保证教师职务聘任制不断完善和顺利实施成为学校思考和实践的重点。学校在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通过签订聘任合同、校院二级考核机制、沟通反馈、差异化管理、后续工作跟进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套符合学校阶段性发展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学校以每三年为一个考核期,根据聘任合同规定的条款,对每个教师进行聘期考核,目前已经分别于年、年和年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教师聘期考核工作。同时,根据聘任合同到期的情况按一定周期有序开展了多次零星的聘期考核工作。通过聘期考核,严肃了制度的执行,强调了程序的公平与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师的流转。

二、主要做法

、确立基本理念,指导工作开展。中山大学在教师聘任和考核评价的方案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始终贯穿“为中才立规矩,给天才留空间”的基本内涵。学校对不同学科不同职位教师的工作量做了既详细明确又有一定灵活性的规定,在对大多数教师的工作业绩提出基本要求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的支持和保护,在进行量化管理的同时加强对教案质量的监控和评价,在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和潜能的同时强化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彰显学校对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关心。

、签订个性化合同,加强合同管理。教师职务聘任是考核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学校逐步完善以教师职务聘任合同为依据的考核制度。聘任合同中明确规定学校、院系与每位受聘者的责权利等相关条款。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明确受聘教师的基本任务要求。各院系可以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岗位需求,对受聘教师的教案、科研任务提出个性化要求,使教师了解岗位所要求的工作内容,通过合同管理来规范教师的教案科研活动。在此基础上,院系对与学校签订聘任合同的教师,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以聘任合同约定的内容为基础,每满三年进行一次聘期考核。有固定期限聘任职务的教师续聘期满如未能晋升到更高职务,其与学校的人事关系即按聘任合同处理。

. 合理设计考核指标,客观评价教师绩效。院系根据教师职务聘任规程、考核标准和聘任合同对教师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职业操守、教案工作、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工作态度、工作效果等六个方面,每个考核指标下分为若干个二级指标,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在教案、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努力达到鼓励教师作出更多成绩、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的目的。学校坚持差异化管理,在考核制度设计中,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科长远发展的需要,设计了免考核的条款,对部分优秀教师的教案科研工作发给固定津贴并免予年度工作量考核,不机械地规

定他们的教案或科研任务,充分体现人才评价机制的灵活性,为人才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术环境。

.规范考核程序,确保制度有效执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更强调程序的公平与规范。学校实行校院二级考核机制,学校对院系进行总体评估,院系对教师进行综合考核。学校根据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按照各院系教师的岗位数及规划数核定一定时期内(通常为年)需完成的教案、科研、社会服务以及学科建设的具体指标;各院系根据学校核定的工作量指标制定相应的考核实施方案,及时调整院内各级职务教师的教案、科研及社会服务要求。院系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设立教师考核小组,负责教师的具体考核工作,提出教师考核等级建议及评估报告。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下设的教师聘期考核小组对院系的总体业绩进行考核,审议确定教师聘期考核结果。最后,学校将考核意见和结果向院系、教师反馈,续签聘任合同或其他处理。

.严格执行考核结果,探索建立退出机制。学校加强对考核结果的反馈和运用,对每位教师的工作表现和专业发展作出反馈、提供意见或建议,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位续聘、薪酬调整、奖惩和职位晋升的重要依据。通过严格考核,对少数工作表现差、未能完成聘任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的教师,视情况分别给予院系警示、学校警告乃至不予续聘的处理,一方面使表现不称职的教师能认清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及时地改进工作或另谋出路,另一方面也使努力工作的教师享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在三次大规模聘期考核中,考核称职、合同自然终止、不再续聘者人;考核称职、院内书面警告者人;考核不称职、校内书面警告、调整薪酬者人;考核不称职、合同终止、不再续聘者人。对于年月前入职的至年满三个聘期且未能受聘高一级职位的讲师,学校本着既维护学校聘任制实施的严肃性,又考虑历史原因,并兼顾学科特点和教案任务差异的原则,为这部分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发展路径,包括应聘专任教员职位、校本部党政

管理、实验工程、图书资料等岗位、后勤或产业集团岗位、所在院系过渡性管理或教辅岗位、独立学院或附属医院岗位、校外岗位或自主择业等,并组织开展有关岗位的集中招聘工作。学校聘请法律专家指导工作开展,安排专人跟进问题咨询、教师投诉等事宜,引导教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职业选择,有序地完成了这批教师的后续管理工作。这种人员能进能出的机制充分体现了学校办学过程中所倡导的“对学术的敬畏、对人的尊重、对规则的服从”的理念。

三、经验启示

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强调对教师的考核,目的并不是要辞退多少不合格的教师,而是强调对聘期职责的履行职责,将被动的事后考核转变为主动的事前规划,减少对教师评价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形式化。学校在考核过程中强调程序的公平与规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达到改进教案,激励进取,使教师队伍始终保持新鲜活力目的。同时评估院系的整体工作状态、完成教案和科研任务的数量和质量、学科发展状况和办学特色。

中山大学结合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实施,探索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检验和巩固了教师聘任制推行的成果。使学校的教案和科研工作走上一个更为良性发展的轨道的机制,推动学校、院系和教师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共同努力。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及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适应性原则: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应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它能力。 3、多元性原则: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所得出的结论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发现教师变化的轨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积极实践,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 1、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能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的要求,结合教材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适合学生学习实际: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科认知水平及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3)基本能按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2、学习知识 (1)教师在课堂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能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从中去感悟知识、学习知识,并能掌握知识。 (2)改变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乐于探究知识的生成、变化和发展。 3、培养技能 (1)能根据学科特点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情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过程 (1)学习活动的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创造学习环境。教师应紧扣学习主题,有序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引导:课堂能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过程要真实、自然,具有实效。 (3)思维的发展:课堂上的问题设计、实验操作、作业布置等,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助于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反思意识。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自考科目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自考科目 深圳160信息网资讯https://www.doczj.com/doc/a42347425.html,2010年2月25日来源/作者深圳160 中山大学,原名广东大学,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将广东的几所公立学校——国立高等师范、广东法科大学和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合并而成,并亲笔题写了校训。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传承中山先生的办学思想,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中山大学一代代学人一如既往地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中山大学已是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 行政管理专业前景: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行政管理专业的就业领域大大的拓宽。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可以从事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部门,也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检查等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及实际工作。另外,也可以在学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或者进入中外大中型企业做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 本班特色: 1.广东省考委自批准,全市就近开班 2.全程由中山大学教授授课 3.高校化管理、设专职班主任 4.一年4次考试机会(1月、4月、7月、10月)、通过率高、毕业周期短 5.专业课程少、可不考英语、高数 招生对象: 凡在广东省居住和工作的公民(不含及港、澳、台同胞)。不受年龄、学历、身体健康情况、居住地等限制,均可报读、报考,免试入学。 专业介绍: 类型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类型考试方式 001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 2必考笔试 002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概论 4必考笔试 0034729大学语文4必考笔试0040040法学概论6必考笔试005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6必考笔试006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6必考笔试0070312政治学概论6必考笔试

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教育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义务,教师要自觉遵守有关规定要求,服从学校及上一级培训部门的安排,努力完成所规定的任务达到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加速我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中职学生,特制定如下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一、加强领导、注重宣传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以分管校长为常务组长,负责学校校本培训组织、管理、服务、教学、教研、科研资料积累等项工作 2、学校教务处要把推进课改作为中心工作,为课改服好务,负责教师学科培训、教研、科研组织管理工作;要搞好《课题研究》,及时搜集、总结、报道、推广学校、教师在课改中的经验,积累、整理课改相关资料。 3、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课改,让社会、家长、学生了解课改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努力争取社会、家长、学生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4、建立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对工作中涌现的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课改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及时推广。 二、培训目标与任务 根据学校发展战略的需要,教师队伍应该进一步“充实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学校将以校本培训为主渠道,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班主任和教研组长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适应课改能力的重点,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精良、充满活力的科研型和创新型教师队伍。 1、全员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每学年完成每个教师不少于12课时的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

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和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到2016年,任课教师90%达到本科学历;45周岁以下的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 2、青年教师培训。 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考核细则,形成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加快实施青年教师培养的“一年适应、两年合格、三年胜任、五年内成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3、教研组长培训。 加强教研组长培训,形成教研组长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真正发挥教研组长的教研带头作用,每学年完成对教研组长不少于10课时的各类培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4、班主任培训 完善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考核。政教处要制定班主任培训方案,每学年完成对班主任不少于10课时的培训,建立一支工作扎实,风格独特的班主任队伍。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暑假和平时周五,具体内容和时间见教务处学年度培训计划。 5、骨干教师培训。 制定骨干教师培训措施和评选细则,研究骨干教师考核奖励办法,形成骨干教师培训体系,创造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环境。在全员培训的过程中,每年对中层以上干部、班主任、教研组长及学科带头人进行不少于10课时的骨干教师培训,努力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充分发挥他们在新课改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力争在五年内培养1~2名骨干教师,2~3名学科带头人,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骨干教师每学年开一次校级示范课或研讨课。 三、培训内容

教师发展性考核评价制度学习资料

果园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制度 为促进我校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的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探索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我校将着力构建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化评估机制,建立和推行科学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一、评价目的 通过完善的制度,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教师在师德、教育、教学及科研等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素质和做出的成绩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评定,我们的目的是: 1、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2、为了学校领导能够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评价原则 为使我校的评价制度做到科学、合理、民主、公正,使广大教师心悦诚服,扬长避短、知不足然后进,真正起到了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迈上新的台阶,我们将遵循以下几大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重发展轻奖惩原则 3、全员评价与全面评价原则

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5、科学性原则 三、评价周期(一学年) 1、评价周期为一学年时间。 2、为了便于管理,评价周期在每年9月份开始 3、当第一个周期完成后,第二个周期将立即继续启动。 四、评价内容 1、师德师风,权重分10分。 2、德育工作,权重分20分。 3、教学常规与教学业绩,权重分50分。 4、教育科研,权重分20分。 五、评价步骤 对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评价分三步: 1、月考评。教师师德师风、德育工作月考评由学校行政和德育处负责,值周教师参与。教师教学常规及业绩、教育科研月考评由教导处负责,各教研组长参与。 2、学期考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学期考评由教师发展性评价各工作小组负责。 3、学年考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学年考评由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领导小组负责。教导处、德育处及学校教师德育工作评价工作小组负责提供该项考评的资料、数据等,供领导小组参考评价。 六、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工作小组机构

熊明辉教授网课《法律逻辑学》第一、二章课堂笔记

《法律逻辑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引论:走进逻辑学 1.1逻辑学是什么? 1、逻辑学含义:逻辑学是研究论证的分析与评价的科学。 2、历史: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古印度的《吠陀fei tuo经》、波斯的阿维森纳逻辑以及中国古代墨翟(di)以及弟子所写的《墨经》等。 3、定理:一般来说,逻辑形式是逻辑学的核心概念,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是逻辑学讲究的最常见的推理类型,一致性定理、有效性定理、可靠性定理和完全性定理是逻辑系统的四大定理。 4、类型:逻辑学类型的常见区分是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像亚里士多德逻辑、符号逻辑、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模拟逻辑、哲学逻辑、辩论逻辑等都是逻辑学的经典范例。 5、争论问题:逻辑学中还有许多问题至今仍存在争论,主要有“二值逻辑与排中律问题”、“严格蕴含、实质蕴涵与逻辑蕴涵”、“逻辑是经验吗?“不一致可逆以容忍吗?”以及“逻辑真理可以拒斥吗?”。 6、逻辑学是什么?(https://www.doczj.com/doc/a42347425.html,)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逻辑(logcis)学是关于推理(reasoning)或论证(argument)的学问。*推论:inference 7、人物:*严复翻译著作:John Stuart Mill(穆勒或弥尔英国哲学家、公务员)的著作《A System of Logic》即《逻辑体系演绎与归纳》,名字为翻译成《穆勒名学》;William Stanley Jevons(耶方斯)的著作《Logic paino》为《名学浅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确立了逻辑学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 8、四大数学流派:四大数学流流派是围绕数学基础问题进行的不同探讨尔形成的四大学派为:柏拉图主义(代表为哥德尔)、逻辑主义(波特兰·罗素)、形式主义(大卫·希尔伯特)、直觉主义(L.E.J.布劳威尔)。 *形式主义者如大卫·希尔伯特,他们认为数学基于集合论和逻辑的组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把做数学的过程视为根据某些既定规则所作的本质

教师培训及考核制度

教师培训、入职、转正、离职 一、教师培训: 1.新教师入职前需经教学部培训老师对其课及上课流程进行培训。 2.新教师课培训合格后,进入为期2个月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签订劳动合同。 3.试用期内,首先需到业务部进行1至2周的实习。 4.新教师在业务部实习期间需锻炼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课实际演练。 5.新教师在实习期满,经教学部考核通过后正式进入教学部。 二、教师入职: 1. 新教师入职时应持相关资料复印件及原件到人事主管处办理入职手续。 2. 提交入职申请表,并需交1寸照片2张,身份证复印件1张,学历复印件一份,由公司统一发放 工号牌,办公用品等。 3. 到主管处签合同,一式两份,自留一份,入职期从合同签定之日算起。 4. 新教师入职后试用期为2个月。 三.教师转正 1. 2个月后转为正式教师,由个人填写转正申请由主管教师签字交人事部计算薪水。 2. 新教师如在试用期工作不合格,不符合正式教师标准,试用期将顺延或辞退。 3. 新教师如在试用期内,各方面表现十分优异,可申请提前转为正式教师。

4. 新教师试用期满,经教学部主管考核合格后,转为正式教师。 5. 转正考核要求:A、家长对教师上课情况的评价。B、问题解析,包括家长问题。C.对工作的认 同感及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和表现力 四.教师离职 1. 教师合同期满正常离职,校方将提前一个月通知教师,教师决定是否与学校继续签定合同。 2. 合同期内教师如无正当理由不得离职,如教师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离职,须向公司支付违约 金3000元整。 3、教师如因特殊原因必须离开长春方可提请离职,离职须提前一个半月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 办理离职前交接工作。 4. 教师离职前工作交接:A、与新带班教师做好教学情况、学生情况交接。 B、与新带班老师共同上课至少3次,做好交接。 C、教材及教学用具完整归还。 5. 教师工作交接完毕,持离职表到行政部完善离职手续后方可离职。 教师考勤 作息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 下午3:00——6:00 一、1、员工每日须准时到办公室,并到人事部签到,不得请他人代签,如有发现双向罚款,每人50 元。 2、迟到、早退、旷工:一次记罚岗位工资一半的10%,二次记罚岗位工资一半的30%,三次记罚

小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木咱镇中心小学教师考核 奖惩制度 为了正确评价教师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激 励督促教师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认真履行职责,并为其晋升、聘任、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工资待遇提供依据,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考核奖惩制度。 、考核评价目的和原则 (一)目的 用新的教育观念评价,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利于发挥教 师 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等,帮助全体教师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原则 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政治思想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注 重实绩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必须关注教师发展的要求,将教师的参与、变化 和 发展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评价过程成为全体教师主动、终身发展提高的过程。也成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 2、全面性原则。既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也重视教师的职业 道 德修养和提高,既要评估教师的工作业绩,又要重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既要体现教师的群体协作,共性发展,又要尊重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个体差异。

3、多元性原则。评价主体要多元化,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建立 以 教师自评为准,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多向沟通的教师评价机制;评价方法,途径多样化,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岗位工作评价方式,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4、可行性原则。既体现评价目标的共性要求,又考虑到地域环境 和 学校条件的差异,探索利于教师自评和他评的评价方法。 、考核内容和标准: 一)对工作人员的考核,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重点考 核 工作实绩。 德:是指政治、思想、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的表现。 能:是指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及实际处理解决 问题的能力。 勤:是指工作态度,勤奋敬业及出缺勤情况。 绩:是指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 二)考核标准以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质量、工作任务 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为基本依据。 三)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及政策,模范遵守单位的 各项规章制度,精通本职工作业务,工作勤奋,有改革创新精神,教育

指导教师考核制度

社团活动指导教师考核制度 我校学生社团活动已初具规模,目前已经完成了社团的组建及活动的开展。为了更好地组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成 效,特制订社团活动指导教师聘用、考核制度,明确社团指导教师职责,督促各指导教师认真履行职责,同时对指导教师进行岗位考核,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发放津贴,保证我校学生社团活动长期、健康发展。 一.指导思想 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原则,以提升社团活动层次,深化学生社团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规范学生社团指导教师聘任方法,鼓励社团教师积极参与指导活动,利用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津贴的杠杆作用,激励指导教师扎实工作,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社团活动任务,推进我校社团全面发展,为实现我校特色教育提供助力。 二.社团指导教师的聘任条件 依据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聘任社团指导教师时,我们要以下面几个条件为准则,择优选用。 1、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熟悉教育规律和一定的教学方法,能给学生恰当、正确的引导。 2、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品德高尚,关心学生成长,关心社团活动的发展。 3、具有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工作认真,对社团工作有自己的理解,能解决社团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在社团发展所需专业领域或相关领域内有一定造诣,能给予学生专业方面的指导,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

三.指导教师的聘任程序 1、一个社团原则上只能聘请1名指导教师,可由本校具有一定资质和能力的教师担任,个别专业性较强的社团,可从校外择优聘用。 2、社团指导教师在校内公开招聘,各教师可向年级部申请社团指导教师岗位,经年级部确认,填写《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登记表》,由体艺卫处审核确定,造册备案。 3、指导教师一经聘任后,不得随意更改,如有特殊情况,须向年级部提交书面说明,报体艺卫处进行调整。 四.指导教师工作职责 指导教师承担着社团活动顺利开展的重任,作为保障社团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力量,指导教师要发挥自身作用,履行工作职责,切实保证本社团活动取得成效。在社团活动期间,各社团指导教师应承担以下职责。 1 .辅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社团运作能力与观念指导,拟定社团各项活动与工作计划总结。 2.负责对学生社团发展及社务运作进行指导,了解学生社团活动举办情况,考察与监督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工作。 3.培养、推荐与考核学生社团负责人,每月至少与社团负责人进 行一次深入的沟通交流。 4.发掘学生中有体育、艺术等特长的学生,鼓励并指导学生社团 参与各类有益的体育文化活动和竞赛。 5.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辅导教师应在活动开始前进行点名,核查 参与活动的人数。如果社团学生没有参加活动,要查明原因,并上报班主任。 6.指导教师要安排好活动场所的管理和卫生工作,合理分发活动用品,不浪费,不闲置活动器材。如果用到多媒体设备,应安排好多媒体设备的开关工作。

学校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

学校教师考核与评价制 度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小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激励教师忠于职守、积极进取、钻研业务、教书育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据本办法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评定职称、奖惩和进修培训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李原乡后营小学全体教师。 第二章考核内容 第四条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 第五条政治思想指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道德修养等。即是否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第六条业务水平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即是否有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是否具有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是否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能力;是否掌握和了解所任学科教育教学发展的动态。

第七条工作态度指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工作积极性、事业心和责任感。对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对教学业务是否勤于探索钻研并精益求精。 第八条工作效果指教师的工作实效和贡献。教师是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是否做出贡献。 第三章考核原则 第九条客观性原则。考核要以教师各方面的表现情况为考核基础,以事实为依据,以各种量化指标为凭证,坚持实事求是。 第十条公正性原则。考核教师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坚持同一标准,不能有亲有疏,宽严不一。 第十一条准确性原则。考核工作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根据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作出与其实际表现相符的评价,防止千人一面。考核工作不走过场。 第四章考核方法 第十二条教师考核是学校规范化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成立教师考核工作小组。考核小组由校长担任,成员由副校长、教务处、学生处、教研组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组成。教师代表应不少于考核小组人数的30%。

中山大学外科学试题集

中山大学外科学试题集 二、名词解释: 1、绞窄性肠梗阻:肠梗阻并伴有肠壁血运障碍者。 2、乳腺癌“酒窝征”: 答案:肿瘤细胞累及 Cooper 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 3、Brodie 脓肿 Brodie 脓肿:是局限性骨脓肿,通常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 4、PCNL:经皮肾镜取石或碎石术。经腰背部细针穿刺直达肾盂或肾盏,扩张皮肤至肾内通道,放入肾镜;于直视下取石或碎石。 5、法乐氏四联症:是指肺动脉口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大等联合心脏畸形。 三、问答题: 1、试述缺水的分度及临床表现 答案:a 轻度缺水:缺水量占体重的 2~4%,表现为口渴。 b 中度缺水:缺水量占体重的 4~6%,表现为极度口渴,舌干,眼窝凹隐,皮肤弹性 差,尿少。 c 重度缺水:缺水量占体重的 6%以上,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躁狂、幻觉、谵妄甚 至昏迷等神经志改变。 2、腹部闭合性损伤,什么情况下考虑有腹内脏器损伤? 答:(1)早期出现休克征象者; (2)持续性或进行性腹痛加重伴消化道症状; (3)明显腹膜炎刺激征者; (4)有气腹表现; (5)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 (6)有便血、呕血或血尿者; (7)直肠指检前壁有压痛或波动感,或指套有血染者。 3、骨折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案:骨折的并发症可分为早期、晚期两大类。 早期并发症(5 项):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 伤(血管、神经、脊髓等),骨筋膜室综合症。 晚期并发症(10项):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损伤性骨化 (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急性骨萎缩,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 挛缩。 4、请叙述诱发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因素。 答:(1)梗阻因素:先天性泌尿生殖系异常、结石、肿瘤、狭窄、前列腺增生等。 (2)机体抗病能力减弱:如糖尿病、妊娠、贫血、肝病、肾病、营养不良、肿瘤、先天 性免疫缺陷,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3)医源性因素:留置导尿管、造瘘管、尿道扩张、膀胱镜检、前列腺穿刺活检等。 (4)解剖因素:女性尿道较短易发生上行感染。尿道口畸形等。 5、试述门脉高压后可引起那些交通支扩张? 答:门脉高压后可引起下列交通支扩张 ⑴、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扩张。 ⑵、直肠下段、肛管交通支扩张。

教师考核和评价制度

教师考核和评价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激励教师忠于职守、积极进取、钻研业务、教书育人,依据《中华人民 __教师法》等有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据本办法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评定职称、奖惩和进修培训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xxxx初级中学校全体教师,包括代课教师。 第四条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 第五条政治思想指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道德修养等。即是否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第六条业务水平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即是否有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是否具有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是否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能力;是否掌 握和了解所任学科教育教学发展的动态。

第七条工作态度指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工作积极性、事业心和责任感。对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对教学业务是否勤于探索钻研并精益求精。 第八条工作效果指教师的工作实效和贡献。教师是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是否做出贡献。 第九条客观性原则。考核要以教师各方面的表现情况为考核基础,以事实为依据,以各种量化指标为凭证,坚持实事求是。 第十条公正性原则。考核教师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坚持同一标准,不能有亲有疏,宽严不一。 第十一条准确性原则。考核工作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根据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作出与其实际表现相符的评价,防止千人一面。考核工作不走过场。 第十二条教师考核是学校规范化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成立教师考核工作小组。考核小组由校长担任,成员由副校长、教学处、德育处、级组、科组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组成。教师代表应不少于考核小组人数的30%。

逻辑学导论课程简介

开课单位哲学系课程编号02330030 中文名称逻辑导论周学时 3 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Logic 学分 3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所属领域C(哲学与心理学) 教师姓名陈波出生年月1957.8 职称教授 课程简介: 此课程试图教给学生关于逻辑学的一般观念,逻辑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的大致的整体形象,一些最基本的逻辑技术和技巧,以及隐藏在逻辑技术背后的思想和精神。具体内容包括:逻辑学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提供识别正确的(有效的)推理、论证与错误的(无效的)推理、论证的标准,并教会人们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识别、揭露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推理由命题组成,因此对命题的不同分析就导致对推理和论证的不同分析,并最终导致不同的逻辑理论。有三种不同的命题分析方法,于是也有三种基本的逻辑类型:命题逻辑、词项逻辑和谓词逻辑。其中,命题逻辑研究由联结词决定的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以及复合命题之间的推理关系;词项逻辑研究直言命题(性质命题)的逻辑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推理关系;谓词逻辑研究量化命题的逻辑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推理关系。这三种最基本的逻辑类型是此课程的讲授和学习重点。除此之外,本课程还要讲授归纳逻辑、非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 本课程要求学生交四次期中作业,算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教材: 陈波,《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 周礼全主编,《逻辑》,人民出版社,1994 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宋文坚主编,《逻辑学》,人民出版社,1998 宋文坚主编,《新逻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诸葛殷同等著,《形式逻辑原理》,人民出版社,1982 人大哲学系,《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汉密尔顿,《数理逻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王宪均,《数理逻辑引论》,北大出版社,1982 宋文淦,《符号逻辑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张尚水,《数理逻辑导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陈慕泽,《数理逻辑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任课教师简历: 陈波,1957年生,哲学博士。1984年底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任教,1992年调北京大学 哲学系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哲学学院主办的杂志《哲学文献》(法国巴黎)中国编委(从2000年始),教育部逻辑学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和认知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97—1998年应邀到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作访问研究;2001年,应邀到台 湾东吴大学哲学系讲学;2002-2003年,由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国家科学院、社会科学研

中山大学药学综合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药学综合考研真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20题共60分;请选择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 1、下述哪个结构的化合物不具有镇痛作用( ) 2、磺胺类药物之所以具有抗菌作用,主要是因为磺胺类药物在分子大小和电荷分布上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底物产生竞争作用,该底物是( ) A、对氨基苯甲酸 B、叶酸 C、二氢叶酸 D、四氢叶酸 3、青霉素不可以口服原因是( ) A、手性中心发生消旋失活 B、β—内酰胺环易水解失活 C、青霉素容易氧化 D、青霉素不易吸收 4、下列化合物在临床上不作为抗菌药使用的是() 5、硫酸一荧光反应为地西洋的特征鉴别反应之一,地西洋加硫酸溶解后,在紫外光下显( ) A、红色荧光 B、澄色荧光 C、黄绿色荧光 D、浅蓝色荧光 E、黄色荧光6、溶剂提取时,水相pH的选择很重要,因为它决定药物的存在状态。一般来说,碱性药物最佳pH值要高于pKa值,而酸性药物则要低于pKa 值,这样就能使90%的药物以非电离形式存在而更易被有机溶剂提取( ) A、1-2个pH单位,1-2个pH单位 B、1-2个pH单位,3-4个pH单位 C、3-4个pH单位,1-2个pH单位 D、3-4个pH单位,4、5-5个pH单位 E、2-3个pH单位,2-3个pH单位 7、银量法钡9定苯巴比妥钠含量时,若用自身指示法来判断终点,样品消耗标准溶液的摩尔比应为: A、1:2 B、2:1 C、1:1 D、1 :4 E、4:1

8、下列药物中不可用三氯化铁显色鉴别的是( ) A水杨酸B、对乙酰氨基酚C阿莫西林D、阿司匹林E、维生素9、HPLC法的系统适应性实验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规叮定拖尾因子B、测定保留时间C测定色谱柱的理论板数 D、测定分离度 E、测定重复性 10、下列有关蓖若烷类药物托烷生物碱的鉴别反应(Vitaili反应)描述错误的是( ) A、只要托烷类生物碱水解后能生成莨菪酸,就能用此方法来鉴别 B、此法可用于鉴别阿托品 C、此法可用于鉴别莨菪碱 D、与发烟硝酸共热,得到黄色三硝基衍生物,放冷,加醇制氢氧化钾少许,生成具有共扼结构的阳离子而显鲜红色 E、Vitaili反应的最终显深紫色 11、下列药物的碱性溶液,加入铁氰化钾后,再加正丁醇,显蓝色荧光的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E、维生素B2 12、具有环戊烷并多氢菲母核的药物是( ) A、维生素A B、黄体酮 C、氯丙嗪 D、氯贝丁酯E硝苯地平 13、Kober反应是( ) A、雌性激素与硫酸-乙醇共热呈色 B、皮质激素与硫酸-乙醇共热呈色 C、雄性激素与硫酸-乙醇共热呈色 D维生素A与无水三氯化锑的无醇氯仿溶液呈色 E、异丙嗦于酸性条件下与把离子呈色 14、为获得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方法,可查找USP中() A、Front Matter B、General Notices C、USP Monographs DGeneral Tests and Assay E、General Chapters 15、药物的含量规定按干燥品计算的是( ) A、供试品经烘干后测定 B、供试品经烘干后称定 C、按干燥失重(或水分)的限制折干计算 D、供试品直接测定,按干燥失重(或水分)测定结果折干计算 E、供试品经烘干后称定,然后再测定 16、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是指( ) A、其血浆半衰期恒定 B、消除速率常数随血药浓度高低而变 C、药物消除量恒定 D、增加剂量可使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按比例延长 E、代谢及排泄药物的能力已饱和 17、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的药效是由于( ) A与青霉素竞争结合血浆蛋白,提高后者浓度B、减少青霉素代谢 C、竞争性抑制青霉素从肾小管分泌 D、减少青霉素酶对青霉素的破坏 E抑制肝药酶 18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原因是() A、吸收快慢 B、作用强弱 C、体内消除速度 D体内转化速度E、体内分布速度

教师考核评价办法

青春小学教师考核评价办法 为加强我校教职工队伍管理,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正确评价教职工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并为其晋升、聘任、调整工资待遇以及奖优罚劣提供依据,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教师考核办法: 一、考核原则 (一)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凡能量化的要全部量化,按量计分。不能量化的,先定性,后定量。 (二)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要明确考核的责任人,认真抓好平时考核,为学期考核及年终考核积累资料,提供依据。 (三)注重实绩的原则。要把教育教学实绩作为考核的主要方面,真正把教职工的注意力吸引到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 二、考核的内容与方法 教职工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德、能、勤、绩,具体包括思想政治表现、工作能力、工作出勤、工作实绩等。 (一)思想政治表现的考核(10分)。 思想政治表现实行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考核等次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可在本人自评、教职工互评的基础上,由学校考核小组确定等次,并折算成相应的分数。 考核的内容为:遵纪守法;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心学生;事业心与责任感;学习态度;服从分配等。 (二)工作能力的考核(30),采取量化计分的方法。着重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科研能力。 (1)备课与上课(10):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及课程标准,准确理解、把握教学目标和实施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认真

实施课堂教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布置、批改作业和辅导(6分):适量、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批改作业;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辅导。 (3)学生评价与教科研任务(5分):根据教学要求,科学地评定学生的成绩;根据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确定、承担教科研课题,参加、组织教科研活动;完成听课和应承担的公开课任务等。 (4)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4分)。结合本职工作,积极参加培训、进修,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和校本培训内容,不断更新知识和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教研科研能力。 (5)课改理论与实践。(5分) (三)工作出勤(10分) 按教师一学年实际出勤的分值(不含早到)计算,公式为出勤分值=实际出勤的分值÷应出勤分值×10 有下列情形的,工作出勤不给分: (1)旷工半天及以上 (2)事假七天及以上 (3)病假半年及以上 (四)工作实绩的考核(50分)。采取量化计分的方法,考核内容与分值如下: (1)教育(10分):以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为主要考核内容。对班主任的考核包括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班集体建设情况以及家访、后进生转化等;对科任教师的考核包括教书育人、后进生转化、与班主任配合等。 (2)教学(30分):根据所任教班级和学科的具体情况,以一年来的教学成绩(进、退)为主要考核内容,也包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素质发展状况和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等(根据调查)。每上升一个名次,加2分;每后退一个名次,减1分。保持的,加1

大学课程《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参考书目(刘汉民教授推荐)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参考书目 1、形式逻辑金岳霖著人民出版社 2、法律逻辑学法学教材编辑部群众出版社 3、演讲、论辩与逻辑谭大容著重庆大学出版社 4、说话写文章中的逻辑陈宗明著求实出版社 5、辨证逻辑原理赵总宽等著人民大学出版社 6、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吴格明著语文出版社 7、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论林定夷著 8、逻辑与语言运用艺术刘汉民著贵州出版社 9、身边的逻辑黄岳明主编香港银河出版社 10、认知逻辑导论周昌乐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11、普通逻辑教程刘汉民主编吉林人民林出版社 12、逻辑与智慧湖南人民出版社 13、思维与语言运用广东教育出版社 14、法律思维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15 、思维科学苏富忠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6、逻辑哲学导论陈波著人民大学出版社 17、司法逻辑基础王仁法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 18、论辩取胜妙诀刘汉民著贵州人民出版社 19、思维必须更新王颖著解放军出版社 20、聪明能够再造王颖著解放军出版社 21、跳出思维的陷阱新经典文库

22、10大探案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23、趣味逻辑学湖南人民出版社 24、方法论全书李志才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5、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理论)周礼全主编 24、破案与逻辑云南人民出版社 25、审判逻辑学雍奇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26、法律专业逻辑学石子坚主编法律出版社 27、创新思维修炼何名申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8、现代逻辑与传统逻辑暨南大学出版社 29、日常论辩与司法论辩技巧刘汉民著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 30 、思维实践与思维能力培养研究刘汉民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31、公安情报信息研判思维功能与警情通报写作 32、逻辑(双月刊)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附:网站 1、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网站 2、中国法律逻辑网站 3、法律语言学网站

学校教师评价方案(细则)

教师评价方案(细则) 一、指导思想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的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它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因此,教师评价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教师主体地位的发挥,注重全面性,注重分析性,注重内部导向。强调评价的形成性功能的发挥,强调评价信息的广泛沟通,强调教师过去的表现与未来发展的结合,强调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着眼于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二、评价目的 通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覆盖教师教育全过程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用客观的标准,科学的方法,规范的程序对教师的工作全面做出价值判断,从而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师工作绩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评价方法 1、精心设计评价工具。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生评教,同行评价,家长评教,考核小组评议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

2、强调过程评价。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与活动,每学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对教师工作进行全过程监控,且将评价信息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及时了解工作中的得失,不断调整教育教学行为。 3、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对教师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现实水平做出分析判断的同时,也看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注重其发展的潜能和趋势,做到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工作。 4、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学校在原有教师业务档案的基础上,建立教师个人发展档案,随时收集教师工作成果,记录发展状况。 5、正确处理评价结果。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后,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选先、评职、晋级、聘用和发放效益工资的依据,作为能力层次认定的主要条件之一。 四、评价内容 (一)教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20分) (1)、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及奉献精神;正直诚信,遵纪守法,公正廉洁;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团结协作。(3分)

中山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暂行办法

中山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规范和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我校本科教学的整体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中山大学关于加强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基本措施》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常规性工作之一。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以全面了解我校教学质量的现状与问题,也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较为客观、全面的定量依据和分析性意见。 第三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全面提升我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水平。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是一种诊断性评估或发展性评估,学校可依据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和自我完善,扭转教学优劣不分的倾向。 第四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包括学生评估、专家(院系领导、同行、教学督导员等)评估、教师自我评估等三个方面。 第五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采用教务处制定的《中山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三个方面的评估将分别采用相应的评估表,以便评估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对一些较特殊的学科和专业(例如外语、体育等)将另行采用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估表。 第六条评估的基本指标由单项选择和开放式问题两部分组成。 第七条教务处组织各学院(系)教务员、学生辅导员协助完成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专家(院系领导、教学督导员等)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师自我评估由各院系组织安排。

第八条教务处及各院(系)通过学校数字化教务管理系统,对评估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整理,最后形成评估结论。 第九条教务处将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反馈给有关校领导、各院系领导和被评教师。教务处将公布评估结果为“优”的教师姓名和所担任课程;书面通知评估结果为“差”的教师并附上被评教师的各项评估指标得分与专家、学生的意见。 第十条课程考试及其评卷工作完成后,教师可凭本人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学校数字化校务管理系统的“学生评教”栏目,查询自己的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各项二级指标得分及开放性问题的情况。 第十一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将作为教师教学职称的聘任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十二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反映了被评教师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受到学生、领导、同行(教学督导员)等的认可程度。为表彰先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和教学改革,教务处拟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为“优”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十三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结果连续两次达“优”的教师可优先参加学校和上级部门的教师评优项目的选拔。 第十四条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为“差”者,教务处将把其列入下次需重点考评的名单,并安排有关专家和教学督导员与其面谈,制定适应该教师的培训项目,以协助被评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五条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结果连续两次为“差”且综合素质确实较差者,教务处可建议有关院系对该教师给予缓聘或暂缓晋升教学职称的处理。 第十六条对在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中认真负责,做出较大成绩的院系和个人,教务处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教师评价制度

教师评价制度 为了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自我修正,自我完善,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为了能用客观的标准,科学的方法,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价值判断,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向着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继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倡有效教学,大力推进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管理效能,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 二、评价对象 全体在职在岗教师。 三、组织管理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党支部委员为副组长,各处室中层干部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为委员的评价领导组。具体领导、组织教师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评价目的和原则 1目的:用新的教育观念评价,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帮助全体教师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原则;(1)全面性原则,既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也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提高,既要评估教师的工作业绩,又要重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既要体现教师的群体协作,共性发展,又要尊重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个体差异。(2)发展性原则,必须关注教师发展的要求,将教师的参与、变化和发展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评价过程成为全体教师主动、终身发展提高的过程。也成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3)多元性原则,评价主体要多元化,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建立以教师自评为准,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多向沟通的教师评价机制;评价方法,途径多样化,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岗位工作评价方式,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4)可行性原则,既体现评价目标的共性要求,又考虑到地域环境和学校条件的差异,探索利于教师自评和他评的评价方法。 五、评价内容和标准: (一)评价内容: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重点考评价内容工作实绩。 德:是指政治、思想、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的表现。 能:是指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及实际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勤:是指工作态度,勤奋敬业及出缺勤情况。 绩:是指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