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锐角三角函数1》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锐角三角函数1》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锐角三角函数1》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锐角三角函数1》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切的意义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能够用tan 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坡度等,并能够用正切进行简单的计算.

3.经历观察?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4.体验数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习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从现实情境中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理解正切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如图,在Rt △ABC 中,如果锐角A 确定,那么∠A 的对边与邻边之比便随之确定,这个比叫做∠A 的正切(tangent ),记作tan A ,即

tan A =的邻边

的对边A A ∠∠. 注意:

1.tan 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 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2.tan A 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

3.tan A 不表示“tan ”乘以“A ”.

4.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直角三角形中,∠A 是锐角的正切.

如图,有一山坡在水平方向上每前进100m ,就升高60m ,那么山坡的坡度(即坡角α的

正切——tan α)就是tan α=5

310060=.

这里要注意区分坡度和坡角.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即坡角的正切称为坡度.坡度越大,坡面就越陡.

二.例题讲解

多媒体演示

[例1]如图是甲?乙两个自动扶梯,哪一个自动扶梯比较陡?

分析:比较甲?乙两个自动电梯哪一个陡,只需分别求出tan α?tan β的值,比较大小,越大,扶梯就越陡.

解:甲梯中,

tan α=12

5513522=-=α∠α∠的邻边的对边 乙梯中,

tan β=4

386==β∠β∠的邻边的对边 因为tan β>tan α,所以乙梯更陡.

[例2]在△ABC 中,∠C =90°,BC =12c m ,AB =20c m ,求tan A 和tan B 的值.

分析:要求tan A ,tan B 的值,根据勾股定理先求出直角边AC 的长度.

解:在△ABC 中,∠C =90°,

所以AC =

22221220-=-BC AB =16(c m ), tan A =4

31612===∠∠AC BC A A 的邻边的对边 tan B =

341216===∠∠BC AC 的邻边的对边ββ 所以tan A =43,tan B =3

4. 三.随堂练习

1.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你能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求出tan C 吗?

分析:要求tan C ,需从图中找到∠C 所在的直角三角形.因为BD ⊥AC ,所以∠C 在Rt △B DC 中.然后求出∠C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即DC

BD 的值. 解:∵△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 ⊥AC ,

∴CD =21AC =2

1×3=1.5. 在Rt △BDC 中,tan C =

5151..DC BD ==1. 2.如图,某人从山脚下的点A 走了200m 后到达山顶的点B ,已知点B 到山脚的垂直距离为55m ,求山的坡度.(结果精确到0.001)

分析:由图可知,∠A 是坡角,∠A 的正切即tan A 为山的坡度.

解:根据题意:

在Rt △ABC 中,AB =200m ,BC =55m ,

AC =147955520022=-≈5×38.46=192.30(m ).

tan A =30

19255.AC BC =≈0.286. 所以山的坡度为0.286.

课时小结

本节课探索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得出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确定之后,它的对边与邻边之比也随之确定,并以此为基础,在“Rt △”中定义了tan A =的邻边

的对边A A ∠∠. 接着,我们研究了梯子的倾斜程度,工程中的问题坡度与正切的关系,了解了正切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鲁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汇总)

鲁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 编辑人:鲁东大学08级经济系 李建鹏 第一章 分式 一、分式 1.分式的概念:如果整式A 除以整式B, 可以表示成B A 的形式,且除式 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式子B A 为分式。其中, A 叫分式的分子, B 叫分式的分母。 注意:①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为分式,不能将它变形,不能约分后去判断,即使它约分后是整式 也不能说它就是整式,约分之前是分式这个式子就是分式。如:x 2/x 是分式,虽然约 分之后等于x 是整式,但约分前是分式。 ②π是常数,所以a/π不是分式而是整式。 2.有理式: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整式的分母中不含有字母) 3.关于分式的几点说明: (1)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未知数; (2)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式,对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为零; (3)分数线有除号和括号的作用,如:d c b a -+表示(a +b )÷(c - d ); (4)“分式的值为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分式有意义(分母≠0),二是分子的值为零,不要误解为“只要分子的值为零,分式的值就是零”。 4.一般的,对分式A /B 都有:①分式有意义 B ≠0; ②分式无意义 B=0; ③分式的值为0A=0且B ≠0; ④分式的值大于0分子分母同号; ⑤分式的值小于0分子分母异号。 5.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值不变。 二、分式的乘除法 1.分式的乘除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的乘方是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各自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除。 2.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 注意:①当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或者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时,直接约分; ②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时,将分子和分母分解因式再约分。 3.最简分式: 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 一般要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三、分式的加减法 1.通分: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 ,把异分母的分式化为同分分母的过程。 通分原则:异分母通分时, 通常取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作为它们的共同分母。 通分步骤:先求出所有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再将所有分式的分母变为最简公分 母,同时各分式按照分母所扩大的倍数,相应扩大各自的分子。 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系数取各因式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幂及

(鲁教版初四)九年级上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鲁教版初四知识点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 1.定义:一般地,形如 y=k/x (k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k是比例系数。若y=k/nx 此时比例系数为:k/n,如y=2/3x的比例系数为2/3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中需要注意什么? (1)常数 k 称为比例系数,k是非零常数; (2)自变量x次数不是1,x 与 y 的积是非零常数; (3)除 k、x 、y三项以外,不含其他项。 反比例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2.反比例函数的三种表现形式:(k为常数,k≠0) (1)y=k/x (2)xy=k (3)y=kx-1(即:y等于x的负一次方,此处x必须为一次方) 2.K的几何含义: 反比例函数y=k/x (k≠0)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y=k/x (k≠0)上任意一点P作x轴、y轴垂线,设垂足分别为A、B,则所得矩形OAPB的面积为|k|,所得三角形面积|k|/2。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图像: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他们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双曲线只能与坐标轴无限靠近,永远不能与坐标轴相交。因为在y=k/x(k≠0)中,x不能为0,y也不能为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可能与x轴相交,也不可能与y 轴相交。 2.性质: 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三、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一般步骤: ⑴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y=k/x⑵将已知条件代入得到关于k的方程⑶解方程求出k的值 ⑷把k的值代入反比例函数y=k/x中 四、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1.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2.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结合函数解析式图像性质做出解答,特别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第二章解直角三角形 一、锐角三角函数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C为直角。则定义以下运算方式: sin ∠A=∠A的对边长/斜边长,sin A记为∠A的正弦;sinA=a/c cos∠ A=∠A的邻边长/斜边长,cos A记为∠A的余弦;cosA=b/c tan∠ A=∠A的对边长/∠A的邻边长, tanA=sinA/cosA=a/ b tan A记为∠A的正切 1.sin=对/斜 cos=邻/斜 tan=对/邻 2.sinA=cos(90°-A) cos A=sin(90°-A) tanA=sinA/cosA sin2A+cos2A=1 3.增减性(A为锐角) sinA 、tanA随着∠A的增大而增大,cosA、随着∠A的增大而减小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x+k与y=(k为常数,k≠0)的图象大致是()A.B. C.D.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10,底边长为x,底边上的高为y,则y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 A.y=B.y=C.y=D.y= 3.甲、乙、丙三人直立在相同大小的平板上,平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y(帕)与平板面积x(m)的关系分别如图中的y=,y=,y=,则当平板面积增加量相同时,甲、乙、丙三人所站的平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的关系是() A.甲的压强增加量>乙压强增加量>丙压强增加量 B.甲的压强减少量>丙压强减少量>乙压强减少量 C.乙的压强减少量>甲压强减少量>丙的压强减少量

D.丙的压强减少量>乙压强减少量>甲压强减少量 4.在Rt△ABC中,∠C=90°,AB=4,AC=1,则cosB的值为() A.B.C.D. 5.如图是教学用直角三角板,边AC=30cm,∠C=90°,tan∠BAC=,则边BC的长为() A.30cm B.20cm C.10cm D.5cm 6.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距离灯塔60n mile的A处,它沿正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30°方向上的B处,这时,B处与灯塔P 的距离为() A.60 n mile B.60 n mile C.30 n mile D.30 n mile 7.在下列y关于x的函数中,一定是二次函数的是() A.y=2x2B.y=2x﹣2 C.y=ax2D. 8.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给出下列结论: ①b2=4ac;②abc>0;③a>c;④4a﹣2b+c>0,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9.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当x=1时,y有最大值8,其图象的形状、开口方向与抛物线y=﹣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数学期末考试题

吴伯箫学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第三次月月清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以下是回收、绿色包装、节水、低碳四个标志,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从左到右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x 2-3x +1=x (x -3)+1 B. x 2 +2x -3=x (x +2-x 3 ) C. (x -y )2-(y -x )3=(x -y )2(x -y +1) D. (x +2y )(x -2y )=x 2 -4y 2 3.已知a +b =3,ab =2,则代数式-a 2b -ab 2的值为( ) C.-6 4.若、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分式值保持不变的是 ( ) A . B . C . D . 5、若已知分式9 61 |2|2+---x x x 的值为0,则x -2的值为( ) A.91或-1 B. 9 1 或1 C.-1 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v km ,t 小时可以到达,如果每小时多行驶2v km ,那么可以提前到达的时间为(小时) ( ) (A ) 212v t v v + (B ) 112v t v v + (C )1212 v v v v + (D )1221v t v t v v - 7.吴伯箫学校初三级部校合唱团共有40名学生,他们的年龄如下表所示: 则合唱团成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3, B .13,12 C .12,13 D .12, 8.将点A (3,2)沿x 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点A′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3,2) B .(-1,2) C .(1,2) D .(1,-2) 9. 如图,将△ABC 绕点C (0,1)旋转180°得到△A'B'C ,设点A 的坐标为(,)a b ,则点A '的坐标为( ) A.(,)a b -- B.(,1)a b --- C.(,1)a b --+ D.(,2)a b --+ 10. 如图,△ABC 的周长为18,点D ,E 都在边BC 上,∠ABC 的平分线垂直于AE ,垂足为Q ,∠ACB 的平分线垂直于AD ,垂足为P ,若PQ=2,则BC 的长为( ) A .6 B .7 C .8 D .9 11.如图,在ABCD 中,∠DAB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G ,∠ABC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H ,AG 与BH 交于点O ,连接BE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O=OH B .DF=CE C .DH=CG D .AB=AE 12. 如图,在ABCD 中,AD=2AB ,F 是AD 的中点,作CE ⊥AB ,垂足E 在线段AB 上,连接EF 、CF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个数有( ) ①∠DCF =∠BCD ;②EF =CF ;③S △ABC =2S △CEF ; ④∠DFE =3∠AEF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分解因式:(a +b ) 3 -4(a +b )= . 16.关于x 的分式方程111x x +=--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17.一个多边形除一个内角外其余内角的和为1510°,则这个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是 18.如图,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1个平行四边形,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5个平行四边形,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1个平行四边形,……则第⑩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60分。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推演步骤) 19、(8分)先化简 ÷(﹣x+1),然后从﹣<x <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 20.(8分)吴伯箫学校为使明年初四新生入校后及时穿上合身的校服,现提前对八年级某班学生即将所穿校服型号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校服型号以身高作为标准,共分为6种型号).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其中穿175型校服的学生有多少 (2)在条形统计图中,请把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3)在扇形统计图中,请计算185型校服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 (4)求该班学生所穿校服型号的众数和中位数. 21、(10分)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F 分别在线段BC 、AB 上,∠EFB=60°,DC=EF . (1)求证:四边形EFCD 是平行四边形; (2)若BF=EF ,求证:AE=AD . 22.(10分)如图,长方形ABCD 中,cm AB 4=,cm BC 8=,动点M 从点D 出发,按折线DCBAD 方向以2cm/s 的速度运动,动点N 从点D 出发,按折线DABCD 方向以1cm/s 的速度运动. (1)若动点M 、N 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两点相遇 (2)若点E 在线段BC 上,cm 2=BE ,动点M 、N 同时出发且相遇时均停止运动,那么点M 运动到第几秒钟时,与点A 、E 、M 、N 恰好能组成平行四边形 23.(12分)今年我市某公司分两次采购了一批生姜,第一次花费40万元,第二次花费60万元.已知第一次采购时每吨生姜的价格比去年的平均价格上涨了500元,第二次采购时每吨生姜的价格比去年的平均价格下降了500元,第二次的采购数量是第一次采购数量的两倍. (1)试问去年每吨生姜的平均价格是多少元 (2)该公司可将生姜加工成姜酒或姜茶,若单独加工成姜酒,每天可加工8吨,每吨获利2000元;若单独加工成姜茶,每天可加工12吨,每吨获利1500元.由于客户需要,所有采购的生姜必需在30天内加工完毕,且加工姜酒的生姜数量不少于加工姜茶的生姜数量的一半,为获得最大利润,应将多少吨生姜加工成姜酒最大利润为多少 24.(12分)如图1所示,将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和一个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CEFD 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大的长方形ABEF .现将小长方形CEF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至CE′F′D′,旋转角为a . (1)当点D′恰好落在EF 边上时,求旋转角a 的值; (2)如图2,G 为BC 中点,且0°<a <90°,求证:GD′=E′D; (3)小长方形CEF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周的过程中,△DCD′与△CBD′能否全等若能,直接写出旋转角a 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一、选择题(3×12=36分).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视图(2) 教学设计

视图(2)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本节共分3课时,这是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画出直棱柱的三种视图。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小立方块图形,又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正投影,本节的第一课时学习了圆柱、圆锥、球及其组合图形的三种视图,初步了解了视图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较复杂图形三种视图的画法打好了基础。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经过7、8年级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形式也已经从一般的操作层面上升到了理性思考的层面,对平面与空间的感受更加深刻,具备了将空间图形从不同方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这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任务分析: 教科书基于学生对简单几何体三种视图认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掌握棱柱(主要是三棱柱和四棱柱)的三种视图的画法,这是本课时主要的教学目标,或者说是一个近期目标。本课《视图》的内容与立体几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课时的教学不能仅仅是学生掌握最终的结果,还应注重得到结果的过程和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想象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的三种视图,经历由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到其三种视图的转化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几何体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 能根据几何体的俯视图尝试画出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知识回顾;第二环节:探索实践;第三环节:延伸提高;第四环节:巩固练习;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知识回顾 活动内容:复习上一节课所学过的常见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画法, 请你找出下列物体所对应的主视图

数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内容有四部分: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象.本章是在已经学习了图形与坐标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次进入函数范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并感受世界存在的各种函数及应用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主要内容有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解直角三角线、三角函数的应用等。本章将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探索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章二次函数:本章的主要内容有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次函数的应用等。本章将探索和研究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新模型二次函数,借助图像发现二次函数的性质,并利用二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四章投影与视图:本章的内容包括投影与视图。本章将探究灯光下影子的特点、太阳光下影子的特点,学习如何画一个物体的视图。 四、教材特点: 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使学生能够在教材提供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探索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必要的发展。 2、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提供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展开探究。 3、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4、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材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使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等。 5、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材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还提供了有关的数学史料或背景知识、数学在现实世界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实例、有趣的或富有挑

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下册期末考试题

初四数学期末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左图是一个水管的三叉接头,其左视图是 ( ) 2.若⊙O的直径为10,圆心O 为坐标原点,点P 的坐标为(4,3),则点P 与⊙O的位置关系是 ( ) A .点P 在⊙O上 B .点P 在⊙O内 C .点P 在⊙O外 D .以上都有可能 3.在一个晴朗的上午,小丽拿着一块矩形木板在阳光下做投影实验,矩形木板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 ) 4.P 是⊙O外一点,PA 、PB 分别与⊙O相切于点A 、B ,点C 是劣弧AB 上任意一点,经过点C 作⊙O的切线,分别交PA 、PB 于点D 、E .若PA=4,则PDE ?的周长是( ) A .4 B .8 C .12 D .不能确定 5.在ABC ?中,?=∠90C ,?=∠30BAC ,AD 是中线,则CDA ∠tan 的值为( ) A .33 B .32 C .3 D . 3 3 6.如图,⊙O的半径为2,以O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点A 的坐标为(2,32),直线AB 为⊙O 的切线,B 为切点,则B 点的坐标为( ) A .(23-,5 8 )B.(3-,1)C .(54-,59)D .(一1,3) 7.如图,晚上小明在路灯下散步,在小明由A 处走到B 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的长度 ( ) A .逐渐变短 B .逐渐变长C .先变短后变长D .先变长后变短 8.如图,ABC ?内接于⊙O,⊙O的半径为l ,BC=3,则A ∠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60 D .?75 9.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长为5,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母线长为( ) A .2.5 B .5 C .10 D .15 10.二次函数a ax y +-=2与反比例函数x a y = 的图象大致是( ) 11、如图,AB 是⊙O的直径,AB =6,点C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CD 是⊙O的切线,点D 是切点,过点B 作⊙O的切线,交CD 于点E 若CD =4,则点E 到⊙O的切线长ED 等于( ) A . 23 B .7 12 C .2 D .5.2 11题 13题 15题 12. 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则二次函数2 22k x kx y +-=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13.如图.⊙l 为△ABC 的内切圆,点D ,E 分别为边AB ,AC 上的点,且DE 为O l 的切线,若△ABC 的周长为19,BC 边的长为5,则△ADE 的周长为( ) A .3 B .4.5 C .9 D . 12

2019鲁教版九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题(上下册最新)

2019鲁教版九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题(上下册最新) 一、选择题: 1.下列左图是一个水管的三叉接头,其左视图是 ( ) 2.若⊙O的直径为10,圆心O 为坐标原点,点P 的坐标为(4,3),则点P 与⊙O的位置关系是 ( ) A .点P 在⊙O上 B .点P 在⊙O内 C .点P 在⊙O外 D .以上都有可能 3.在一个晴朗的上午,小丽拿着一块矩形木板在阳光下做投影实验,矩形木板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 ) 4.P 是⊙O外一点,PA 、PB 分别与⊙O相切于点A 、B ,点C 是劣弧AB 上任意一点,经过点C 作⊙O的切线,分别交PA 、PB 于点D 、E .若PA=4,则PDE ?的周长是( ) A .4 B .8 C .12 D .不能确定 5.在ABC ?中,?=∠90C ,?=∠30BAC ,AD 是中线,则CDA ∠tan 的值为( ) A .33 B .32 C .3 D . 3 3 6.如图,⊙O的半径为2,以O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点A 的坐标为(2,32),直线AB 为⊙O的切线,B 为切点,则B 点的坐标为( ) A .(2 3-,58 ) B.(3-,1) C .(54-,59) D .(一1,3) 7.如图,晚上小明在路灯下散步,在小明由A 处走到B 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的长 度 ( ) A .逐渐变短 B .逐渐变长 C .先变短后变长 D .先变长后变短 8.如图,ABC ?内接于⊙O,⊙O的半径为l ,BC=3,则A ∠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60 D .?75 9.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长为5,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母线长为( ) A .2.5 B .5 C .10 D .15 10.二次函数a ax y +-=2与反比例函数x a y = 的图象大致是( ) 11、如图,AB 是⊙O的直径,AB =6,点C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CD 是⊙O的切线,点D 是切点,过点B 作⊙O的切线,交CD 于点E 若CD =4,则点E 到⊙O的切线长ED 等于( ) A . 23 B .7 12 C .2 D .5.2 11题 13题 15题 12. 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则二次函数222k x kx y +-=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13.如图.⊙l 为△ABC 的内切圆,点D ,E 分别为边AB ,AC 上的点,且DE 为O l 的切线,若△ABC 的周长为19,BC 边的长为5,则△ADE 的周长为( ) A .3 B .4.5 C .9 D .12 14.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与半径之比为( ) A .2:3 B .3:4 C .3:2 D .1:2 15.如图,以正六边形的顶点为圆心,2cm 为半径的六个圆中,相邻两圆外切,在正六边形内部的阴影部分能画出最大圆的半径等于( ) A .2cm B .3cm C .4cm D .2cm

鲁教版初四九年级上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鲁教版初四九年级上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鲁教版初四知识点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 1.定义: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 是x的函数,k是比例系数。若y=k/nx此时比例系数为:k/n,如y=2/3x的比例系数为2/3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中需要注意什么? (1)常数k称为比例系数,k是非零常数; (2)自变量x次数不是1,x与y的积是非零常数; (3)除k、x、y三项以外,不含其他项。 反比例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2.反比例函数的三种表现形式:(k为常数,k≠0) (1)y=k/x (2)xy=k (3)y=kx-1(即:y等于x的负一次方,此处x必须为一次方) 2.K的几何含义: 反比例函数y=k/x(k≠0)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y=k/x(k≠0)上任意一点P作x轴、y轴垂线,设垂足分别为A、B,则所得矩形OAPB的面积为|k|,所得三角形面积|k|/2。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图像: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他们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双曲线只能与坐标轴无限靠近,永远不能与坐标轴相交。因为在y=k/x(k≠0)中,x不能为0,y也不能为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可能与x轴相交,也不可能与y轴相交。 2.性质: 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三、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一般步骤: ⑴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y=k/x⑵将已知条件代入得到关于k的方程⑶解方程求出k的值⑷把k的值代入反比例函数y=k/x中 四、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1.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2.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结合函数解析式图像性质做出解答, 特别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第二章解直角三角形 一、锐角三角函数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C为。则定义以下运算方式: sin∠A=∠A的对边长/斜边长,sinA记为∠A的;sinA=a/c cos∠A=∠A的邻边长/斜边长,cosA记为∠A的;cosA=b/c tan∠A=∠A的对边长/∠A的邻边长,tanA=sinA/cosA=a/btanA记为∠A的 1.sin=对/斜cos=邻/斜tan=对/邻 2.sinA=cos(90°-A) cosA=sin(90°-A) tanA=sinA/cosA sin2A+cos2A=1 3.增减性(A为锐角)

鲁教版初三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供参考)

初三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把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写在答题栏的对应位置) 1.对于x +2y ,112+a ,6a ,26+x , x y x +其中分式有 A.1个 B. 2个 C.3个 D.4个 2.使分式 1 -x 21x 2+ 有意义的x 的范围是 A. 21 x ≠ B. 21-x ≠ C. 21x = D. 21-x = 3.解分式方程3x 1x 2-x 31=+,去分母后所得的方程是 A 、13(21)3x -+= B 、 13(21)3x x -+= C 、 13(21)9x x -+= D 、1639x x -+= 4.“十一”黄金周,几名同学乘坐一辆客车前去“方特欢乐世界”游玩,客车的租价为180元,出发时,又增加了两名同学,结果每个同学比原来少分摊了3元车费,若设参加游览的学生共有x 人,则所列方程为 A . 18018032x x -=+ B .18018032x x -=+ C .18018032x x -=- D .18018032x x -=- 5.下列各式是分式的是( ) A.213x - B. x y x y -+ C. 312x - D. x y π - 6.无论m 取何值时,分式都有意义的是( ) A. ()21 1m + B. 11m - C. 22m m + D. 24 m m - 7.若分式2 a a b +中,a b n 和都扩大倍,则分式的值是( ) A.扩大n 倍 B.扩大2n 倍 C.扩大2n 倍 D.不变 8.在实数范围内规定a ※11,b x a b = -若※()22,x x x +=则为( ) A. 1 B. -1 C. 2 D. 3 初三数学试题第1页(共8页)

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年教学计划

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年教学计划 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年教学计划 如果要想做出高效、实效,务必先从自身的工作计划开始。有了计划,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下文为您准备了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年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二、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80分,总体来看,成绩只能算一般。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

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内容有五部分: 第一章因式分解;第二章分式与分式方程;第三章数据的分析;第四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第五章平行四边形期考试前两章,后半学期后三章。 因式分解是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分式是“整式”之后对代数式的进一步研究,研究方法与整式相同.如: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分式、分式方程)的过程,经历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猜想获得分式基本性质以及分式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体会分式、分式方程的`模型思想,发展符号感.分式既是前面学习的数与式的知识的引申,又是后续学习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的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数据收集—表示—处理—评判的顺序展开教学.在素材呈现上,注意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知识间的前后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来源渠道和呈现方式日趋多样化,因此,教科书有意识的安排了一些例习题,以条形统计图、折线图、扇形统计图等多种方式呈现数据.这样,既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巩固了学生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识别与获取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生活中所见到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和评判的主动意识.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数学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吴伯箫学校2017-2018学 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第三次月月清作 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以下是回收、绿色包装、节水、低碳四个标志,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从左到右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x 2-3x +1=x (x -3)+1 B. x 2 +2x -3=x (x +2-x 3) C. (x -y )2-(y -x )3=(x -y )2(x -y +1) D. (x +2y )(x -2y )=x 2-4y 2 3.已知a +b =3,ab =2,则代数式- a 2 b -ab 2的值为( ) A.2 B.3 C.-6 D.6 4.若x 、y 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分式值保持不变的是 ( ) A . y x 23 B .2 23y x C .y x 232 D .23 23y x 5、若已知分式 9 61 |2|2 +---x x x 的值为0,则x -2 的值为( ) A.91或-1 B. 91 或1 C.-1 D.1 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v km ,t 小时可以到达,如果每小时多行驶2v km ,那么可以提前到达的时间为(小时) ( ) (A ) 212v t v v + (B ) 112 v t v v + (C ) 12 12 v v v v + (D )1221v t v t v v - 7.吴伯箫学校初三级部校合唱团共 有40名学生,他们的年龄如下表所 示: 年龄/ 岁 11 12 13 14 人数/ 人 8 12 17 3 则合唱团成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测试卷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试卷 (四套单元测试卷+一套期末测试卷) 第一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中,表示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x(y+1)=1B.y= 1 x-1 C.y=- 1 x2D.y= 1 2x 2.反比例函数y=k x的图象经过点(3,-2),下列各点在图象上的是() A.(-3,-2) B.(3,2) C.(-2,-3) D.(-2,3) 3.已知反比例函数y=3 x,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其图象经过点(3,1) B.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C.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D.当x>1时,y>3 4.为了更好保护水资源,造福人类,某工厂计划建一个容积V(m3)一定的污水处理池,池的底面积S(m2)与其深度h(m)满足关系式V=Sh(V≠0),则S关于h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5.若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y=k1x与反比例函数y=k2 x的图象无交 点,则有() A.k1+k2>0 B.k1+k2<0 C.k1k2>0 D.k1k2<0 6.已知点A(-1,y1),B(2,y2)都在双曲线y=3+m x上,且y1>y2,则m的取值 范围是() A.m<0 B.m>0 C.m>-3 D.m<-3 7.y=ax+b与y=a-b x,其中ab<0,a,b为常数,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 象可以是()

8.如图所示,直线y=x+2与双曲线y=k x相交于点A,点A的纵坐标为3,则k 的值为() A.1 B.2 C.3 D.4 9.如图,A,B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k1 x的图象上,C,D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 k2 x的图象上,AC⊥x轴于点E,BD⊥x轴于点F,AC=2,BD=3,EF=10 3, 则k2-k1的值为() A.4 B.14 3 C. 16 3D.6 10.反比例函数y=a x(a>0,a为常数)和y= 2 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 M在y=a x的图象上,MC⊥x轴于点C,交y= 2 x的图象于点A;MD⊥y轴于点 D,交y=2 x的图象于点B.当点M在y= a x(x>0)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 ①S△ODB=S△OCA;②四边形OAMB的面积不变;③当点A是MC的中点时,点B是MD的中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0个B.1个C.2个D.3个

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 一、课题:二次函数 二、教学目标: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能利用二次函数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实 根分布条件;能求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 三、教学重点: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灵活转化. 四、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一般式,顶点式,两根式. 2.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3.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二)主要方法: 1.讨论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问题:①注意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②函数在此区间上 的单调性; 2.讨论二次函数的区间根的分布情况一般需从三方面考虑:①判别式;②区间端点的函 数值的符号;③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 (三)例题分析: 例1.函数2 ([0,))y x bx c x =++∈+∞是单调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 A ) ()A 0b ≥ ()B 0b ≤ ()C 0b > ()D 0b < 分析:对称轴2b x =-,∵函数2([0,)y x bx c x =++∈+∞是单调函数,∴对称轴2 b x =-在区间[0,)+∞的左边,即02 b -≤,得0b ≥. 例2 .已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x =x 轴上的弦长为4,且过点(0,1)-,求函数的解 析式. 解:∵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x = 2()(f x a x b =+,又∵()f x 截x 轴上的弦长为4,∴()f x 过点(2,0),()f x 又过点(0,1)-, ∴4021a b a b +=??+=-?, 122 a b ?=???=-?, ∴21()(22 f x x =-. 例3.已知函数21sin sin 42 a y x a x =-+-+的最大值为2,求a 的值 . 分析:令sin t x =,问题就转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问题. 解:令sin t x =,[1,1]t ∈-, ∴221()(2)24a y t a a =--+-+,对称轴为2 a t =, (1)当112a -≤≤,即22a -≤≤时,2max 1(2)24 y a a =-+=,得2a =-或3a =(舍去). (2)当12 a >,即2a >时,函数221()(2)24a y t a a =--+-+在[1,1]-单调递增, 由max 111242y a a =-+-+=,得103 a =.

鲁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鲁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初四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个小题均给出A 、B 、C 、D 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选择题的答题表的相应位置.本题共48分). 1. 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sin α的值是( ) A.34 B.43 C.35 D.45 2、如图2,某飞机于空中A 处探测到地平面目标B ,此时从飞机上看目标B 的俯角α=30°,飞行高度AC=1200米,则飞机到目标B 的距离AB 为( ) A 、1200m B 、2400m C 、4003m D 、12003m 3、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cos ∠B 的值为( ) A.12 B .22 C .32 D .33 4、在Rt △ABC 中,∠C=90°,若tanA=4 3,则sinA=( ) A、3 4 B 、43 C 、3 5 D 、53 5.若点(2,5),(4,5)是抛物线c bx ax y ++=2上的两个点,那么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 A .直线1=x B .直线2=x C .直线3=x D .直线4=x 6.若抛物线c bx ax y ++=2的顶点在第一象限,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布在原点两侧,则点(a , a c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7.若双曲线)0(≠=k x k y 的两个分支在第二、四象限内,则抛物线222k x kx y +-= 的图象大致是图中的( ) _x _y _O _x _y _O _x _y _O _O _y _x _D _C _B _A α 图1 α图3 A B C ( 图2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Rt ABC ?中,AC BC =,52AB =,以AB 为斜边向上作Rt ABD ?, 90ADB ∠=?.连接CD ,若7CD =,则AD 的长度为( ) A .32或42 B .3或4 C .22或42 D .2或4 2.一元二次方程x 2=-3x 的解是( ) A .x =0 B .x =3 C .x 1=0,x 2=3 D .x 1=0,x 2=-3 3.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M ,若CD =8 cm ,MB =2 cm ,则直径AB 的 长为( ) A .9 cm B .10 cm C .11 cm D .12 cm 4.如图,OA 是⊙O 的半径,弦BC ⊥OA ,D 是优弧BC 上一点,如果∠AOB =58o,那么∠ADC 的度数为( ) A .32o B .29o C .58o D .116o 5.如图,AB 是⊙O 的弦,半径OC ⊥AB ,D 为圆周上一点,若BC 的度数为50°,则∠ADC 的度数为 ( ) A .20° B .25° C .30° D .50°

6.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若抛掷6次都是正面朝上,则抛掷第7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 A .小于 12 B .等于 12 C .大于 12 D .无法确定 7.已知Rt △ABC 中,∠C=900,AC=2,BC=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2sin 3 B = ; B .2cos 3 B = ; C .2tan 3 B =; D .以上都不对; 8.如图,△ABC 内接于⊙O ,若∠A=α,则∠OBC 等于( ) A .180°﹣2α B .2α C .90°+α D .90°﹣α 9.已知一组数据共有20个数,前面14个数的平均数是10,后面6个数的平均数是15,则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 ) A .23 B .1.15 C .11.5 D .12.5 10.已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2221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αβ+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2 11.抛物线y =x 2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新的抛物线解析式是 ( ) A .y =(x+1)2+3 B .y =(x+1)2﹣3 C .y =(x ﹣1)2﹣3 D .y =(x ﹣1)2+3 12.如图,PA 是⊙O 的切线,切点为A ,PO 的延长线交⊙O 于点B ,连接AB ,若∠B = 25°,则∠P 的度数为( ) A .25° B .40° C .45° D .50° 13.如图,△AOB 为等腰三角形,顶点A 的坐标(2,5),底边OB 在x 轴上.将△AOB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A′O′B ,点A 的对应点A′在x 轴上,则点O′的坐标为( )

2020-2021学年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面四个关系式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y= B .yx=﹣ C .y=5x +6 D .= 2. y=(m 2﹣m ) 是反比例函数,则( ) A .m ≠0 B .m ≠0且m ≠1 C .m=2 D .m=1或2 3.已知反比例函数y=﹣,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必经过点(﹣1,2) B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C .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 D .若x >1,则0>y >﹣2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1,4)、Q (m ,n )在函数y=(x >0)的图象上,当m >1时,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A ,B ;过点Q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C 、D .QD 交PA 于点E ,随着m 的增大,四边形ACQE 的面积( ) A .减小 B .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5.在△ABC 中,∠C=90°,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 A.a=b ?cosA B.a=c ?cosB C.c=A a sin D.a= b ?tanA 6.如图,为了测量河岸A ,B 两点的距离,在与AB 垂直的方向上取点C ,测得AC=a ,∠ABC=α,那么AB 等于( )

A .a?sinα B .a?cosα C .a?tanα D . 7.如图,某水库堤坝横断面迎水坡AB 的斜面坡度(BC:AC)是1:,堤坝高 BC=50m ,则迎水坡面AB 的长度是( ) A .100m B .120m C .50m D .100m 8. 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对应a ,k 的符号正确的是( ) A. B. C. D. 9. 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其对称轴为直线 ,给出下列结论: (1) ;(2)>0;(3); (4);(5)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1)(2)(3)(4) B.(2)(4)(5) C.(2)(3)(4) D.(1)(4)(5) 10.一次函数(a ≠0)与二次函数 在同一坐标 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1.若反比例函数x k y 3-=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12.已知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蓄电池时,电流I (单位:A )与电阻R x 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