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手组态界面设置

机械手组态界面设置

机械手组态界面设置
机械手组态界面设置

3 组态王

图1-1 工件主体上料单元

组态王实现功能

组态王要实现的是模拟上料单元的实时监控以及实时控制的作用,运用组态王软件,画出动画效果,实时模拟下位机的动作显示在组态王软件上,并且能做到对上料单元上下位机切换、启动、停止、复位等功能。

组态王模拟动画如图所示:

由于上料单元需要用到多维的旋转,所以看采用的是用每一个状态切换达到模拟下位机动作效果,因此上图显示的是多个图的组合,在运行的时候就可以一个一个状态显示,尽量接近下位机动作效果。

组态王画面功能

登陆界面

我们设置了登陆以及退出键,如果所示:

其中登陆键中我们设置了不同权限的登陆等级,有系统管理员还有管理员1,具体设置参数如图所示:

其中的画面语言为:

if(\\本站点\$访问权限>50){ShowPicture("上料单元");ClosePicture("欢迎界面");}

当按下登陆键的时候,显示上料单元画面,当按下退出键是直接退出欢迎界面。

上料单元画面

上料单元的主要内容为模仿下位机机器部件,以及报警灯还有各种所需要的按键,具体如图所示:

其中,工作台、扬臂、气缸、旋转柱都是需要动的。在我们设计的这个画面中,因为做不到柱子的旋转,因此我们用状态来表示下位机的操作。

变量设如图所示:

画面语言:

if(\\本站点\汽缸电磁阀==0){\\本站点\辅助变量1=1;} if(\\本站点\汽缸电磁阀==1){\\本站点\辅助变量1=0;} if(\\本站点\工件检测==0){\\本站点\辅助变量2=1;}

if(\\本站点\工件检测==1){\\本站点\辅助变量2=0;}

if(\\本站点\右行检测==1){\\本站点\辅助变量3=0;}

if(\\本站点\右行检测==0){\\本站点\辅助变量3=1;}

if(\\本站点\逆转检测==1){\\本站点\辅助变量5=0;}

if(\\本站点\逆转检测==0){\\本站点\辅助变量5=1;}

if(\\本站点\扬臂下行检测==1){\\本站点\辅助变量4=0;} if(\\本站点\扬臂下行检测==0){\\本站点\辅助变量4=1;}

if(\\本站点\扬臂上行&&\\本站点\工件检测&&\\本站点\右行电机==1){\\本站点\工作台=\\本站点\工作台+20;}

if(\\本站点\逆转检测&&\\本站点\辅助变量4==1){\\本站点\工作台=\\本站点\工作台-20;}

if(\\本站点\扬臂上行&&\\本站点\工件检测&&\\本站点\右行电机==1){\\本站点\旋转柱1=\\本站点\旋转柱1+20;}

if(\\本站点\逆转检测&&\\本站点\辅助变量4==1){\\本站点\旋转柱2=\\本站点\旋转柱2+9;}

动画分析

工作台的移动动画分析:

工作台的移动直接有动画链接中水平位移向导,移动我们所需要的距离,具体参数设置如图所示:

画面语言为:

if(\\本站点\扬臂上行&&\\本站点\工件检测&&\\本站点\右行电机==1){\\本站点\工作台=\\本站点\工作台+20;}

if(\\本站点\逆转检测&&\\本站点\辅助变量4==1){\\本站点\工作台=\\本站点\工作台-20;} 旋转柱的右移动动画分析:

由于我们没有将旋转柱与工作台链接成一个组合图素,因此它需要独立的动画链接,具体参数如图所示:

与工作台的移动为同步,所以参数需设置一样

画面语言:

if(\\本站点\扬臂上行&&\\本站点\工件检测&&\\本站点\右行电机==1){\\本站点\旋转柱1=\\本站点\旋转柱1+20;}

旋转柱的右移动动画分析:

我们将旋转柱的左行与右行分开来做动画,所以他需要一个反方向的移动,具体参数如图:

设置的参数应该与左行是相反的方向

画面语言;

if(\\本站点\逆转检测&&\\本站点\辅助变量4==1){\\本站点\旋转柱2=\\本站点\旋转柱2+20;}

调试过程问题与解决

三个问题:

我们这组组态王做的是第一个工位,比较特别,需要呈现的为立体的三维图像,而组态王只能画出平面的二维图像,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点,这么在一个二维软件上体现出立体效果,于是我们采用各个状态的隐藏显现,就是将各个状态所需要的条件输入,在对的时刻出现对的画面即可。

由于机器有些老旧,在组态王的编程时,有许多行程开关是失效的或者不够灵活的,这让我们在编程时遇到了许多困难,一个行程开关的失效让我们的画面不能及时显现,所以我们运用了替代法,例如左限位行程开关失效,我们则用左行电机的失电条件来代替,成功解决问题。

最后一步时,柱子需要跟着底座移动,第一次向右移动,第二次为向左移动回到初始工位。在编程时,向右移动为正常,而向左移动则不同步。由于左右采用的是一样的编程方法,所以毫无疑问编程的方法并没有问题,首先我们将软件的数据库打开,调出有关左行的属性,调快了采集频率,原本为100的采集频率被我们调到10,再改善左行的速度,将原本为20的速度降为10,写入程序后成功的解决了该问题,调试成功。

实验总结

在这次组态王的设计中,我和另一位组员齐心协力,共同解决了其中的难点,并成功做出动画效果,实现了上下位机的控制。在这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这

一组需要用到旋转,在组态王中是不能实现旋转的这一功能的,所以这个问题困扰我们

很久,在经过自己的思考以及询问马老师的意见之后,我们决定用每一个状态的切换来代替旋转的动画效果,虽然说这样没有很生动,但是已经是在组态王基础上最接近实际效果了,在确定了总体方案之后,我们便如鱼得水,将全部状态画出来之后再经过组合编程最终成功做出实验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很多知识、不仅要熟悉整个机器的运作,还要熟悉S200的编程。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这一次实验的成功不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更是老师们指导有方,也要借此感谢一直陪伴我们做课设的四位老师。

注塑机机械手编程操作方法要领

650注塑机机械手编程操作方法 1.先原点复归,按“原点复归”后,按下“?□”(开始/停止键),机械手自动原点复归; 2.动作顺序编程: 原点直线移动等待点(X轴、Y轴的值要设置,Z轴为0)姿势复归姿势复归时间(),姿势监控(5S) 开模完成直线移动下降点1(X轴、Y轴值和等待点一样,Z轴要设置)直线移动前行点1(模具)(X轴、Z轴的值不变和下降点1一样,Y轴值要设置)计时()治具闭(吸着1使用或夹具1使用)计时T13() 直线移动后退点1(X轴、Z轴的值不变;Y轴的值可以和等待点的一样)直线移动上升点1(X轴和Y轴的值不变,Z的值为0)姿势动作(姿势时间1S,姿势监控5S)允许合模直线移动前行点2(X轴不变,和等待点一样,Z值为0,Y轴值变大,要设置)直线移动横出点1(X轴的值变大,到达工作台上方,Y轴不变和前行点一样,Z轴为0)直线移动下降点2(到工作台面,X轴和Y轴的值不变,Z轴的值变大)治具开(吸着1使用或夹取1使用)计时直线移动上升点2(和横出点1的值一样,X轴,Y轴不变,Z值为0)直线移动 横入点(Y轴、Z轴的值不变,X轴变小,这里可以取等待点的X,Y,Z 轴点的数值)返回

3.设置要领 原点复归 等待点(最好是在开模后动、定模之间距离的一半的上方,以不挂到零件为好,这里X值、Y值都设置[X1,Y1],Z值为[Z1=0]) 姿势复归(不用设置) 开模完成 下降点1(下降高度以能吸住零件为准,X、Y值和等待点一样[X2=X1,Y2=Y1],Z值要设置[Z2]) 前行点1(X轴值X3=X1,Z轴值Z3=Z2,Y轴的值要设置[Y3]) 计时(),主要防止吸不住零件; 治具闭(选择吸着1使用或者夹取1使用) 计时T13 后退点1(X轴值X4=X2=X1,Y轴值Y4=Y2,Z轴值Z4=Z2) 上升点1(X轴值X5=X1,Y5=Y1,Z5=Z1=0) 姿势动作 允许合模 前行点2(X轴值X6=X1,Z轴值Z6=Z1=0,Y轴值[Y6]要设置) 横出点(X轴值要设置[X7],Y轴值Y7=Y6,Z轴值Z7=Z1=0) 下降点2(X轴值X8=X7,Y轴值Y8=Y7=Y6,Z轴值要设置[Z8]) 治具开(选择吸着1使用或者夹取1使用) 上升点2(X轴值X9=X8=X7,Y轴值Y9=Y8=Y7=Y6,Z轴值Z9=Z1=0)横入点=前行点2(X轴值X10=X6=X1,Y轴值Y10=Y6,Z轴值Z10=Z1=0)返回 Y轴 X轴 Z轴

组态人机界面与单片机通信案例

组态人机界面与单片机通信案例 很多时候,工业控制或者产品设计方面受到PLC这种功能确定,扩展麻烦,成本昂贵等方面的制约因素,需要独立开发一种特殊功能,但是又需要连接触摸屏通讯,工程师在这个方面往往需要花费很大功夫,现在我要帮大家解决的问题就是单片机与人机界面触摸屏通讯的最简单,最有效的2种方法,其实就是分为2种通讯协议,即工业标准的Modbus RTU协议和工程师自己定义的自由协议。 本实例采用微嵌组态软件,因为公司提供一系列的技术支持和公布单片机源代码,加上公司的人机界面支持自由协议等等先天优势,开发工程方便有效。方案比较: 方案一modbus—rtu协议: 优点:工业标准通讯协议,具有通用性,,传输数据量大 缺点:需要时间去了解协议的格式和以及按照规定编写通讯程序(需要MODBU S-RTU源代码) 方案二自由协议: 优点:数据格式客户自己定义,灵活多变,定制性强,可以模拟任何已知报文的通讯协议 缺点:传输数据量不大,通用性不强,移植不方便 工程师可以根据以上两种通讯协议的优缺点来选择理想的方案;

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型号对应的是公司出产产品型号。新增一个通信口,微嵌的人机界面有两个通讯口COM1,COM2,这两个串口既可以做RS232,又可以做RS485,通讯协议对应的是单片机工程师需要用到的协议,其中有modbus RTU协议,自由协议Free Protocol,当然还包括西门子S7-200,台达PLC,欧姆龙,三菱等协议,这里我们选择COM1自由协议Free Protocol,通讯速率57600,数据位8,1位停止位,偶校验:

首先我们随便建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画面,用位按钮开关控制单片机的指示灯,采集单片机的模拟数据显示在组态软件的数码管(可以通过电脑串口连接单片机在线模拟实际应用)

界面设计风格

界面设计规范 1.引言 (2) 1.1概述 (2) 1.2信息位置的安排原则 (2) 2.规范基本规定 (4) 2.1环境 (4) 2.2文字与颜色 (4) 2.3数据格式与显示 (4) 2.4 键盘控制与无鼠标操作 (4) 3.窗口控件 (5) 3.1 MDI与SDI (5) 3.2 快闪窗口(SPLASH) (6) 3.3 登录窗口(LOGIN) (7) 3.4关于窗口(ABOUT) (8) 3.5 响应窗口(RESPONSE) (8) 3.6 系统主窗口 (9) 3.7 业务办理类窗口 (10) 3.8 数据查询类窗口 (12) 4.数据窗口控件 (14) 5.菜单控件 (17) 6. 按钮控件 (17) 7. 输入域 (17) 8. 帮助 (17)

1.引言 用户界面是应用系统的外在表现,是用户工作的接口,它的质量会直接影响系统的友好性与可用性。 本规范用于说明进行管理信息系统(MIS)设计开发时,所应遵循的用户界面开发规范,旨在描述设计怎样的界面风格,为用户所接收。该规范主要针对PowerBuilder开发工具的进行设计。由于PowerBuilde所倡导并提供的风格是基于图形化用户界面GUI的,是与Windows的界面风格相一致的,因此该规范同样可以适用于其他的前台开发工具。 系统界面如果采用WEB页面的方式,则设计原则另行规定。 规范中未做声明的内容,以满足开发总则为准。 1.1概述 有资料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希望的最佳屏幕特点为: ●一个规整、清晰、毫不混乱的外观。 ●对于将要显示的内容以及对其将进行的操作有一个明确的提示。 ●所希望的信息出现在其应该出现的位置。 ●清楚地指明标题、小标题、数据、指示、选择等各种项目的关系。 ●平白、简单的文字。 ●通过简单的途径找到系统所含内容及得到它的方法。 ●明确地指出什么时候某个操作能引起数据或系统运行的永久性改变 这样就要求我们所设计的用户界面,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充分性:用户界面应充分满足功能要求 *一致性:用户界面应满足一致性要求,包括本模块内与分系统之间 *简洁性:用户界面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保持简洁 *合理性:用户界面的布局与设置应满足合理的功能要求 美观性:用户界面应满足美观性要求 1.2信息位置的安排原则 1.在屏幕左上角提供明显的起动点。 2.在屏幕上为诸如菜单、按钮、错误信息、标题、数据区等特定信息保留特定的区域, 并使这些区域在所有屏幕上保持一致。 3.对各种区域的编排应保持均衡、规整、对称、简明、比例协调、整体性。 ●屏幕标题位于上中部,有利于产生对称感;菜单置于屏幕顶部,仅在标题 之下;按钮置于屏幕底部,在信息区之下。

污水处理人机界面组态

污水处理人机界面组态 监控软件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管理,完成过程监视(工艺状况显示)、监视控制、报警、报表、数据存储归档。 (1)画面包括系统总图,污水处理总工艺图,药剂储罐区、一沉池、芬顿反应池、凝絮反应池、难降解水调节池、化废调节池、废水调节池、物化污泥浓缩池、生化污泥浓缩池、厌氧池、二沉池、二沉池污泥泵房、好氧池2区、缺氧池、出水提升泵房、三沉池、三沉池污泥泵房、事故池、深度处理车间等工艺图及参数显示、报警画面,趋势图,报表等。 (2)在工艺画面上可以显示阀位、温度、压力、流量等信号,同时可以对阀门、电机等设备进行操作,对于重要设备的操作需要确认对话框认可,以避免误操作。 (3)配有一台打印机用于生产实时打印。 监控软件为基于Windows2003操作系统的开放型全图形化人机操作界面,具有组态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 (4)上位机为两台工业控制计算机,设在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上位机可显示整个厂区的模拟画面;监控生产作业过程,包括显示控制过程画面和实时数据,显示系统总体框图;绘制重要参数的变化趋势图;显示设备的工作状态;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存储,提供决策参考。 现场控制站上位机除具有以上功能外,还可对污水处理厂数据采集及控制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设置;完成数据采集及控制自动化系统的组态;进行在线、离线编程及设定参数的修改。 (5)中控室内设投影仪和电动投影屏幕,投影仪与计算机通讯口连接,可实时显示全厂工艺流程图,取代了模拟屏的作用,并有便于修改的优势。 (6)画面显示的形式 显示器上显示的各种信息以报告、图形、声音等形式及时提供给运行人员。 报告显示: 报告显示内容包括报警、事故和正常运行所必要的全部数据。报告分类 报告内容有状态变化、测量值越限、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异常、就地监控

(完整word版)注塑机机械手

目录 题目:模具注塑机机械手控制电路设计 (1) 前言 (3) 引言 (3) 一、机械手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3) 二、机械手的前景及方向 (5) 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6) 第一章机械手硬件设计 (7) 一、机械手的总体设计 (7) 二、机械手的动作过程 (8) 三、主要部件及零件及要求 (8) 四、运动方式和工作过程 (8) 五、PLC控制方式 (8) 第二章电路设计 (9) 一、主线路 (9) 二、PLC控制及I/O分配 (9) 第三章软件设计 (12) 一、编程工具 (12) 二、梯形图如下 (13) 三、指语句令表 (15) 第四章整机调试 (18) 一、手动控制过程 (18) 二、自动运行控制过程 (18) 总结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题目:模具注塑机机械手控制电路设计 作者:王家欢 【摘要】 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机械手被广泛的运用于自动生产线中,机械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邻域内,迅速发殿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力大的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 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机械手是一种能自动化定位控制并可重新编程序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它有多个自由度,可用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各个不同环境中工作。 机械手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气动式、电动式和机械式机械手。本文设计的机械手属于混合式机械手,它综合了电动式和气动式机械手的优点,既节省了行程开关和PLC的I/O 端口,又达到了简便操作和精确定位的目的。 【关键字】 气动机械手、注塑机机械手、机械手控制电路设计、PLC控制

上位机人机界面组态软件HMIMaker

上位机人机界面组态软件HMIMaker HMIMaker专为易显工控机(工控电脑),VGA工控机开发的的界面编辑设计软件! 具有绘图、按钮、位开关、字符控件、数据监控、实时曲线、动态图片、用户与密码设置等功能,完善的界面设计控件和通讯协议,使用简单,灵活,方便。只需用单机机或PLC通过串口简单发送指令,您的显示部分就一切轻松搞定!"所见即所得"、"0"代码!快速生成超炫图形界面设计,如"制作PPT"一样容易、快速!支持离线和在线模拟,快速验证您的设计效果,方便设计和调试,大大减轻软件开发人员在人机界面开发的负担和提高开发效率,专心于专业产品的开发,避免重复性劳动。为您大大地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HMIMaker组态软件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强大的界面显示组态功能。可视化的风格界面、丰富的工具栏,操作人员可以直接进人开发状态,节省时间。丰富的图形控仵和工况图库,既提供所需的组件,又是界面制作向导。提供给用户丰富的作图工具,丰富的动画连接方式,如隐含、闪烁、移动等等,使界面生动、直观。可随心所欲地绘制出各种工业界面,并可任意编辑,从而将开发人员从繁重的界面设计中解放出来。 (2)良好的开放性。指组态软件能与多种通信协议互联,支持多种硬件设备。开放性是衡量一个组态软件好坏的重要指标。组态软件向下应能与低层的数据采集设备通信,向上能与管理层通信,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的双向通信。 (3) 丰富的功能模块。提供丰富的控件功能库,满足用户的测控要求和现场需求。利用各种功能模块,完成实时监控产生功能报表显示历史曲线、实时曲线、提示报警等功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易于操作,系统既叫适用于单机集中式控制、DCS分布式控制,也可以是带远程遇信能力的远程测控系统. (4)强大的数据库。配有实时数据库,可存储各种数据,如模拟量、离散量、字符型等,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

GUI界面设计

4.2 图形用户界面的打开和初步设计 在Matlab命令行运行guide命令打开图形用户启动界面GUIDE Quick Start对话框,选择Blank GUI(Default),单击“OK”按钮,新建一个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界面,如图4-1所示。 图4-1 图形用户界面的新建 根据本实验的具体要求和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原则,将主界面命名为“kaishi”,如图4-2Static Text,双击控件可引出图形窗和相应控件的属性编辑框“Property Inspector”,其属性设置为欢迎进入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字体大小可设置为16号,另外在工作区放置两个“Push Button”按钮,分别双击这两个控件可引出图形窗和相应控件的属编辑框“Property Inspector”,在String一栏中修改各个控件的名称分别为进入和关闭,字体大小可设置为16号。如图4-3示的主界面和属编辑框“Property Inspector”。

图4-2 总界面 图4-3 设置开始界面

4.3 主界面的激活和回调函数的生成 经以上操作后,工作台上所制作的界面外形及所含构件已经符合设计要求,但这个界面各构件之间的通讯还没有建立,为此必须激活处理。 激活方式为:选中其中的一个控件,如“眼图”控件,右击控件选择“View Callback”中的“callback”可出现一个可以(待填写回调指令的)M函数文件的文件编辑器界面,在待填写回调指令处填写语句figure(yantu),其余控件依此类推分别在指令处填写figure(digital),figure(digital_receive),figure(mjcr),figure(raise),figure(partrespond)其中digital,digital_receive,mjcr,raise,yantu,partrespond为显示数字基带传输过程中各过程波形的图形用户界面,这样就和其他的子界面之间建立了通信,回调函数如下填写: function pushbutton1_Callback(hObject, eventdata, handles) % hObject handle to pushbutton1 (see GCBO) % eventdata reserved - to be defined in a future version of MATLAB % handles structure with handles and user data (see GUIDATA) figure(digital) 回调函数编写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进行保存,点击工作台上的“Activate Figure”工具图标,便可以看到链接关系,如图4-4示。 图4-4 写完成的总界面

注塑机机械手编程操作方法要领

注塑机机械手编程操作 方法要领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650注塑机机械手编程操作方法 1.先原点复归,按“原点复归”后,按下“?□”(开始/停止键),机械手自动原点复归; 2.动作顺序编程: 原点直线移动等待点(X轴、Y轴的值要设置,Z轴为0) 姿势复归姿势复归时间(),姿势监控(5S) 开模完成直线移动下降点1(X轴、Y轴值和等待点一样,Z轴要设置)直线移动前行点1(模具)(X轴、Z轴的值不变和下降点1一样,Y轴值要设置)计时()治具闭(吸着1使用或夹具1使用)计时T13() 直线移动后退点1(X轴、Z轴的值不变;Y轴的值可以和等待点的一样)直线移动上升点1(X轴和Y轴的值不变,Z的值为0) 姿势动作(姿势时间1S,姿势监控5S)允许合模直线移动前行点2(X轴不变,和等待点一样,Z值为0,Y轴值变大,要设置)直线移动横出点1(X轴的值变大,到达工作台上方,Y轴不变和前行点一样,Z轴为0)直线移动下降点2(到工作台面,X轴和Y轴的值不变,Z轴的值变大) 治具开(吸着1使用或夹取1使用)计时直线移动上升点2(和横出点1的值一样,X轴,Y轴不变,Z值为0)直线移动

横入点(Y轴、Z轴的值不变,X轴变小,这里可以取等待点的X,Y,Z轴点的数值)返回 3.设置要领 原点复归 等待点(最好是在开模后动、定模之间距离的一半的上方,以不挂到零件为好,这里X值、Y值都设置[X1,Y1],Z值为[Z1=0]) 姿势复归(不用设置) 开模完成 下降点1(下降高度以能吸住零件为准,X、Y值和等待点一样 [X2=X1,Y2=Y1],Z值要设置[Z2]) 前行点1(X轴值X3=X1,Z轴值Z3=Z2,Y轴的值要设置[Y3]) 计时(),主要防止吸不住零件; 治具闭(选择吸着1使用或者夹取1使用) 计时T13 后退点1(X轴值X4=X2=X1,Y轴值Y4=Y2,Z轴值Z4=Z2) 上升点1(X轴值X5=X1,Y5=Y1,Z5=Z1=0) 姿势动作 允许合模 前行点2(X轴值X6=X1,Z轴值Z6=Z1=0,Y轴值[Y6]要设置) 横出点(X轴值要设置[X7],Y轴值Y7=Y6,Z轴值Z7=Z1=0) 下降点2(X轴值X8=X7,Y轴值Y8=Y7=Y6,Z轴值要设置[Z8])治具开(选择吸着1使用或者夹取1使用) 上升点2(X轴值X9=X8=X7,Y轴值Y9=Y8=Y7=Y6,Z轴值 Z9=Z1=0) 横入点=前行点2(X轴值X10=X6=X1,Y轴值Y10=Y6,Z轴值 Z10=Z1=0) 返回 Y轴

界面设计(参考)

界面设计 (一)界面设计(15分) 新建表单myform001,表单的标题为“假期旅游”,在表单中添加四个标签(Label1、Label2、Label3、Label4),标签label4的背景色为RGB(100,200,200),字体颜色为RGB(200,0,0)两个文本框(Text1、Text2),一个下拉式组合框(Combo1),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1),一个图像控件(Image1)。要求标签Label1、Label2、Label3的标题文字分别为“姓名”、“性别”、“旅游目的地”,运行时在文本框Text1、Text2中分别输入姓名和性别,通过属性窗口将Combo1数据值的源内容设置为“桂林,青岛,西安,海南岛”,指定Image1控件显示的图片内容,图像采用变比例填充,高120,宽200。当改变下拉组合框的值时,在标签Label4中显示“姓名”+空格+“性别”+空格+“旅游目的地”,单击“退出”按钮,则结束表单的运行。所有字体采用隶书,16号字。表单设计图如下: 注意:表单设计中,不需要设置事件代码,控件和属性必须设置,在属性窗口选择相关属性,则在窗口下面会有说明。 (二)界面设计(10分) 新建表单myform001,表单的标题为“学生基本情况”,在表单中添加五个标签(Label1、Label2、Label3、Label4、label5),标签的标题文字分别为“学号”、“姓名”、“年龄”、“省份”、“备注”,三个文本框(Text1、Text2、text3),一个下拉式组合框(Combo1),一个命令按钮组包括五个命令按钮,按钮的标题分别为“首记录”,“上一条”,“下一条”,“末记录”,

艾尔发注塑机机械手使用说明

2.操作说明 2.1 开机启动程序流程 1、检查气源是否接上; 2、检查IMM联机是否接上; 3、检查紧急停止是否正常; 4、将总电源开关转向ON; 5、将控制面板控制电源开关转向ON; 6、再按下电源开关,系统电源自保ON; 7、等后操作画面显示为 系统正常后进入归原点画页:

8、依划面显示指示,按Home 键,系统开始归原点; 9、若有异常发生(会碰撞机构),可按停止键立即停止动作后,需关电源并 重新启动电源; 10、归原点完成,表示系统已经正常,画面自动切至手动操。

2.2 关机程序流程 1、机器已停止各项操作后; 2、将控制面板控制电源开关转向OFF; 3、将总电源开关转向OFF; 4、开启机器电源与关闭机器电源间隔不可过短,至少要一分钟以上时间,否则会减短控制系统寿 命。 2.3 IMM信号处理说明 1、安全门信号:当IMM信号OFF则机器立即停止动作。 2、紧急停止信号:当紧急停止信号OFF则机器立即停止动作。 3、全自动信号:机器自动运转需配和IMM自动信号ON,若IMM自动信号由ON→OFF则机器 运转动作完成后立即退出。机器手动操作须将要IMM自动信号OFF否则机器无法手动操作。

2.4归原点动作说明 在此画面可以调整归原点时速度,侧姿状态,先后循序。 正臂上下归完原点后侧姿执行侧姿还是回正由此选择。 键把归原点速度按不同比例降低键把归原点速度按不同比例升高。 选择归原点个轴先后循序。正常情况下先MZ,SZ再Mx,Sx,最后Y轴。 归原点循序更改一定要注意各轴安全。 发现归原点如果与模具等有干涉,进入手动画页,操作到安全位置后再归原点。 开机后警报或警告处理完成,按此键。 机器正常,按此键归原点。

界面设计模块

界面设计模块 一、界面设计模块: 本章讲解界面的设计方法以及基本的界面创建方法,如果需要创建类似的界面,可以在这些基础之上进行修改。 用户界面是一个应用程序最重要的部分,对用户而言,界面就是应用程序,他们感觉不到幕后正在执行的代码。无论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编制和优化代码、代码编写得如何出色、运行性能如何高,用户总是要与应用程序界面进行交互操作,而不是与代码进行交互操作,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在很大程序上仍然依赖于界面的好坏。因此,界面设计是软件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1、界面设计原则 在设计应用程序用户界面的过程中,需要时时想到用户。一般需要遵守一下原则: (1)界面设计初步规划: 设计一个应用程序界面时,应该先对整个系统界面进行初步规划。考虑应该使用单文档还是多文档样式,需要多少个不同的窗体,菜单中将包含什么命令,要不要使用工具栏重复菜单的功能,提供什么对话框与用户交互,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2)符合Windows界面准则: 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用户的增加,用户更容易接受基于Windwos的应用程序。如果创建的界面与此相差太远的话,不容易让人接受。比如菜单的设计,大多数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都遵循这样的标准,即“文件”菜单在最左边,然后是“编辑”、“工具”等可选菜单,最右边是“帮助”菜单。如果把“帮助”菜单放在最前面,便会降低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子菜单的位置也很重要,用户本期望在“编辑”菜单下找到“复制”、“剪贴”与“粘贴”等子菜单,若将它们移到“文件”菜单下会使用户不可理解。 (3)使用颜色:一般来说,最好采用一些柔和的、中性化的颜色。 (4)选取字体:一般来说,使用标准的Windows字体,如Arial、New Times Roman、System 等。如果用户的系统没有包含指定的字体,系统会使用替代的字体,其效果可能与设想的完全不一样。大多数情况下,不应当在应用程序中使用两种以上的字体。注意不要在应用程序中使用太多的字体,也不要设置太小的字体,以免影响用户阅读。 (5)合理的控件布局,保持界面的简明 2、初始屏幕窗体设计 初始屏幕又称为Splash窗体。Splash窗体的主要作用如下:

艾尔发注塑机机械手说明方案

2.操作说明 2.1开机启动程序流程 1、检查气源是否接上; 2、检查IMM联机是否接上; 3、检查紧急停止是否正常; 4、将总电源开关转向ON; 5、将控制面板控制电源开关转向ON; 6、再按下电源开关,系统电源自保ON; 7、等后操作画面显示为 系统正常后进入归原点画页: 8、依划面显示指示,按Home键,系统开始归原点; 9、若有异常发生(会碰撞机构),可按停止键立即停止动作后,需关电源并 重新启动电源; 10、归原点完成,表示系统已经正常,画面自动切至手动操。 2.2关机程序流程 1、机器已停止各项操作后; 2、将控制面板控制电源开关转向OFF; 3、将总电源开关转向OFF; 4、开启机器电源与关闭机器电源间隔不可过短,至少要一分钟以上时间,否则会减短控制系统寿 命。 2.3IMM信号处理说明 1、安全门信号:当IMM信号OFF则机器立即停止动作。 2、紧急停止信号:当紧急停止信号OFF则机器立即停止动作。 3、全自动信号:机器自动运转需配和IMM自动信号ON,若IMM自动信号由ON→OFF则机器运转动 作完成后立即退出。机器手动操作须将要IMM自动信号OFF否则机器无法手动操作。 2.4归原点动作说明 在此画面可以调整归原点时速度,侧姿状态,先后循序。 正臂上下归完原点后侧姿执行侧姿还是回正由此选择。 键把归原点速度按不同比例降低键把归原点速度按不同比例升高。

选择归原点个轴先后循序。正常情况下先MZ,SZ再Mx,Sx,最后Y轴。 归原点循序更改一定要注意各轴安全。 发现归原点如果与模具等有干涉,进入手动画页,操作到安全位置后再归原点。 开机后警报或警告处理完成,按此键。 机器正常,按此键归原点。 系统归原点中。归完原点后切至手动画页。 2.5手动操作说明 2.5.1画面按键介绍 画页切换到顶页 画页切换到上一页 画页切换到下一页 画页切换到末页 选择O点输出ON 选择O点输出OFF 各轴寸动操作。操作过程中碰到极限开关勾选“马达强制激磁”,按键,反方向操作轴寸动。 寸动时轴运行速度快慢调整。

界面设计几个要点

界面设计的几个要点 1.易用性: 按钮名称应该易懂,用词准确,屏弃没楞两可的字眼,要与同一界面上的其他按钮易于区分,能望文知意最好。理想的情况是用户不用查阅帮助就能知道该界面的功能并进行相关的正确操作。 易用性细则: 完成相同或相近功能的按钮用Frame框起来,常用按钮要支持快捷方式。 完成同一功能或任务的元素放在集中位置,减少鼠标移动的距离。按功能将界面划分局域块,用Frame框括起来,并要有功能说明或标题。 界面要支持键盘自动浏览按钮功能,即按Tab键的自动切换功能。界面上首先应输入的和重要信息的控件在Tab顺序中应当靠前,位置也应放在窗口上较醒目的位置。 同一界面上的控件数最好不要超过劳过度10个,多于10个时可以考虑使用分页界面显示。 分页界面要支持在页面间的快捷切换,常用组合快捷键Ctrl+Tab 默认按钮要支持Enter及选操作,即按Enter后自动执行默认按钮对应操作。 可写控件检测到非法输入后应给出说明并能自动获得焦点。 Tab键的顺序与控件排列顺序要一直,目前流行总体从上到下,同时行间从左到右的方式。

复选框和选项框按选择几率的高底而先后排列。 复选框和选项框要有默认选项,并支持Tab选择。 选项数相同时多用选项框而不用下拉列表框。 界面空间较小时使用下拉框而不用选项框。 选项数叫少时使用选项框,相反使用下拉列表框。 专业性强的软件要使用相关的专业术语,通用性界面则提倡使用通用性词眼。 2.规范性: 通常界面设计都按Windows界面的规范来设计,即包含"菜单条、工具栏、工具厢、状态栏、滚动条、右键快捷菜单"的标准格式,可以说:界面遵循规范化的程度越高,则易用性相应的就越好。 规范性细则: 常用菜单要有命令快捷方式。 完成相同或相近功能的菜单用横线隔开放在同一位置。 菜单前的图标能直观的代表要完成的操作。 菜单深度一般要求最多控制在三层以内。 工具栏要求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自己选择定制。 相同或相近功能的工具栏放在一起。 工具栏中的每一个按钮要有及时提示信息。 一条工具栏的长度最长不能超出屏幕宽度。 工具栏的图标能直观的代表要完成的操作。 系统常用的工具栏设置默认放置位置。

注塑机机械手编程操作方法要领

注塑机机械手编程操作方 法要领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650注塑机机械手编程操作方法 1.先原点复归,按“原点复归”后,按下“□”(开始/停止键),机械手自动原点复归; 2.动作顺序编程: 原点直线移动等待点(X轴、Y轴的值要设置,Z轴为0) 姿势复归姿势复归时间(),姿势监控(5S) 开模完成直线移动下降点1(X轴、Y轴值和等待点一样,Z轴要设置)直线移动前行点1(模具)(X轴、Z轴的值不变和下降点1一样,Y轴值要设置)计时()治具闭(吸着1使用或夹具1使用)计时T13() 直线移动后退点1(X轴、Z轴的值不变;Y轴的值可以和等待点的一样)直线移动上升点1(X轴和Y轴的值不变,Z的值为0) 姿势动作(姿势时间1S,姿势监控5S)允许合模直线移动前行点2(X轴不变,和等待点一样,Z值为0,Y轴值变大,要设置)直线移动横出点1(X轴的值变大,到达工作台上方,Y轴不变和前行点一样,Z轴为0)直线移动下降点2(到工作台面,X轴和Y轴的值不变,Z轴的值变大) 治具开(吸着1使用或夹取1使用)计时直线移动上升点2(和横出点1的值一样,X轴,Y轴不变,Z值为0)直线移动

横入点(Y轴、Z轴的值不变,X轴变小,这里可以取等待点的X,Y,Z轴点的数值)返回 3.设置要领 原点复归 等待点(最好是在开模后动、定模之间距离的一半的上方,以不挂到零件为好,这里X值、Y值都设置[X1,Y1],Z值为[Z1=0]) 姿势复归(不用设置) 开模完成 下降点1(下降高度以能吸住零件为准,X、Y值和等待点一样 [X2=X1,Y2=Y1],Z值要设置[Z2]) 前行点1(X轴值X3=X1,Z轴值Z3=Z2,Y轴的值要设置[Y3]) 计时(),主要防止吸不住零件; 治具闭(选择吸着1使用或者夹取1使用) 计时T13 后退点1(X轴值X4=X2=X1,Y轴值Y4=Y2,Z轴值Z4=Z2) 上升点1(X轴值X5=X1,Y5=Y1,Z5=Z1=0) 姿势动作 允许合模 前行点2(X轴值X6=X1,Z轴值Z6=Z1=0,Y轴值[Y6]要设置) 横出点(X轴值要设置[X7],Y轴值Y7=Y6,Z轴值Z7=Z1=0) 下降点2(X轴值X8=X7,Y轴值Y8=Y7=Y6,Z轴值要设置[Z8])治具开(选择吸着1使用或者夹取1使用) 上升点2(X轴值X9=X8=X7,Y轴值Y9=Y8=Y7=Y6,Z轴值 Z9=Z1=0) 横入点=前行点2(X轴值X10=X6=X1,Y轴值Y10=Y6,Z轴值 Z10=Z1=0) 返回 Y轴

用户界面设计风格说明 (参考模版)

用户界面设计风格说明(参考模版) 1引言 1.1设计说明 本文档是对系统界面设计风格进行描述,和用户交互的最终界面在《详细设计说明书》中设计和解释。 1.2概念和定义 用户界面:又称人机界面,实现用户与计算机之间得通信,以控制计算机或进行用户和计算机之间得数据传送得系统部件。 GUI:即图形用户界面,一种可视化得用户界面,它使用图形界面代替正文界面。 1.3用户假定 将使用本系统的用户定义为:对应用程序或计算机的一般用法有一定了解,用户希望界面符合WINDOWS9X特别是OFFICE97风格,对易用性、简洁性有比较高的要求,对界面快速交互没有很强的要求(即不希望通过命令方式快速交互)。 2用户界面设计规范 2.1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本系统坚持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原则,界面直观、对用户透明:用户接触软件后对界面上对应的功能一目了然、不需要多少培训就可以方便使用本应用系统。 界面设计员应该明白软件中用户是所有处理的核心,不应该有应用程序来决定处理过程,所以用户界面应当由用户来控制应用如何工作、如何响应,而不是由开发者按自己的意愿把*作流程强加给用户。 界面设计必须经过确认才能完成。 2.2界面一致性 在界面设计中应该保持界面的一致性。一致性既包括使用标准的控件,也指使用相同的信息表现方法,如在字体、标签风格、颜色、术语、显示错误信息等方面确保一致。 1)显示信息一致性标准 (1)标签提示:字体为不加重、宋体、黑色、灰底或透明、无边框、右对齐、不带冒号、一般情况为五号(10号); (2)日期:正常字体、宋体、白底黑字、3-D lowered; (3)对齐方法: l 左对齐:一般文字、单个数字、日期等 l 右对齐:数字、时间、日期加时间。 (4)分辨率为800*600,增强色16色 (5)字体缺省为宋体、五号、黑色 (6)底色缺省采用灰色 这些信息的排列显示风格供参考, 在同一个应用中,这些信息的表现方式不一致,会使得用户分散注意力,影响这一软件的使用,因此开发者应当注意在同一软件中表现形式的一致性。 2)布局合理化原则 应注意在一个窗口内部所有控件的布局和信息组织的艺术性,使得用户界面美观。 在一个窗口中按tab键,移动聚焦的顺序不能杂乱无章,tab 的顺序是先从上至下,再从左至右。一屏中首先应输入的和重要信息的控件在tab顺序中应当靠前,位置也应放在窗口上较醒目的位置。布局力求简洁、

注塑机机械手

注塑机机械手 注塑机械手是为注塑生产自动化专门配备的机械,它可以在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生产;能够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可以对其进行自动控制使其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制品或操持工具进行生产操作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注塑成型机的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等方面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一、注塑机械手分类 在注塑工业中适用的机械手按其智能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基本型注塑机械手:该类型机械手一般包括固定模式程序和按生产工艺需求的教导模式程序。固定模式程序涵盖了目前注塑生产的几种标准工艺,利用工业控制器来做简单、规则和重复的动作。教导模式程序是特意为生产工艺特殊的注塑机适用,通过把基本动作的有序而安全的编排达到成功取物的目的。 2、智能型注塑机械手:该类型机械手一般包括多点记忆置放、任意点待机、较多自由度等功能,一般采用伺服驱动,能够进行最大限度的仿人执行比较复杂的操作,还可以通过配备先进的传感器,让其具有视觉、触觉和热觉功能,使其成为具有很高智能。 二、日本注塑机机械手发展趋势: 由于注塑机专用机械手能够大幅度的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机械手能够稳定和提高注塑产品的质量,机械手避免因人为的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因此,注塑机械手在注塑生产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国内的机械手类型比较简单,且大都用于取件。随着注塑成型工业的发展,以后将有越来越多的机械手用于上料、混合、自动装卸模具、回收废料等各个工序上,而且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市场注胶机械手的品牌 德国:肖根福罗格(Scheugenpflug)、RAMPF、Sonderhoff等 美国:EFD、飞士能、Asymtek、CAMALOT 等 亚洲:韩国MARO、特盈自动化、世椿、武藏MUSASHI、 IEI、LILE、等 中国:深圳世椿、厦门特盈自动化、昆山沃椿、深圳奥松、广州大创等等 四、注塑机如何配置机械手 大型横走机

用户界面设计及标准答案

1.用户满意度=功能+___人机界面_____+响应时间+可靠性+易安装性+____信息____+可维护性+其他因素 2. ____人机交互(人机对话)____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语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为了完成任务进行的一系列信息交换过程。 3.软件界面设计分为____功能性设计界面____、____情感性设计界面____、____环境性设计界面____。 4.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第一步是___用户分析_____。 5.使用较早,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人机交互方式是____交互方式____。 6.软件界面开发流程包括____系统分析____、____系统设计____、____系统实施____三个阶段 7.设计阶段包括界面的____概念设计____、____详细设计____、____原型建立____与界面实现以及综合测试与评估等8.VB 是以结构化___Basic_____语言为基础、以____事件驱动作____为运行机制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 9.菜单使用形式主要有____菜单操作____和____Tba控件操作____两种。 10.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以直接操纵、桌面隐喻以及所见即所得为特征的____图形用户界面____技术广泛被计算机系统采用。 11.在用VB 开发应用程序时,一般要布置窗体、设置控件的属性、___编写代码___。 12. 假定在窗体上有一个通用对话框,其名称为CommonDialog1,为建立一个保存文件对话框,则需要把Action 属性设置为__value__。 13. 计时器事件之间的间隔通过__interval__属性设置。 14. 语句“Print “5+65=”;5+65”的输出结果为__5+65=70__。 15. 设有下列循环体,要进行4次循环操作,请填空。 x = 1 Do x = x * 2 Print x Loop Until__x<=32__ 16. 下列程序段的执行结果为__2 3 5__。 x = 1 y = 1 For I = 1 To 3 F= x + y x = y y = F Print F; Next I 17. 以下为3个列表框联动的程序,试补充完整。 Private Sub Dir1_Change() File1.Path=Dir1.Path End Sub Private Sub Drive1_Change() Drivel.Path=File1.Path;Dir1.Path=Drivel.Path__[7]__ End Sub 18. 在下列事件过程中则响应该过程的对象名是cmdl,事件过程名是__窗口标题事件__。 Private Sub cmd1_Click() Form1.Caption=“VisualBasic Example” End Sub 19. 当将文本框的SelStar 属性设置为0时,表示选择第开始位置在第一个字符之前,设置为1时表示__[9]__。 20. 以下程序代码实现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1 时形成并输出一个主对角线上元素值为“-”,其他元素值为“+”第6*6 阶方阵。 Privas Sub Command1_Click() DimA(6,6) For I = 1 To 6 For J = 1 To 6 If I = J Then Print “-” Else __[10]__ End If Print A (I,J); Next J Print Next I

界面设计一些原则

显示一控制界面的布局设计基本原则 1.视觉显示器布置的一般原则 (1)考虑人眼的视野和视区面板上显示器的布置应考 虑人眼的视野和视区。显示器应根据其使用的频数和重要性,依次布置在良好视区、有效视区和条件视区中。 (2)考虑人眼的视线流动特点 1)人观察物体习惯于从左到右和从上往下运行(如人的看书习惯);观察圆形结构,以沿顺时针方向看最为迅速。眼睛做水平方向运动比垂直方向运动要容易和迅速,因此,先观察水平方向的东西(或形体),后注意垂直方向的东西(或形体),所以,许多机器设备(包括面板)一般设计成横向长方形。 2)根据上述视觉的运动规律,面板上的连续的数字排列采取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顺序;需顺序操作的元器件,其排列顺序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面板上的装饰线条和色带采用横向走向,显得平展、流畅。 3)人眼观察速度和认读有效性的优先次序依次为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象限,所以台式仪器面板上的主要显示器件一般都装在中间或左上角。 4)由于人眼水平方向的扫视比垂直方向要快、不易疲劳、幅度也宽,并且对水平方向的尺寸比例和节拍的估测要比垂直方向的更为准确、迢速和省劲,所以,面板上的元器件在水平方向上的排列应多于垂直方向的排列,较长的数字排列(如收录机的频率选择指示)则采用水平的从左到右的布置。 5)眼睛对直线的感受比对曲线的感受更容易,因而面板用的拉丁字母采用大写印刷体,而汉字则不宜于采用行书。 2.控制器布置的一般原则 (1)考虑手的可及范围及操作区面板上控制器的布置应考虑人体手臂的活动范围。控制器应根据其使用频数和重要性,依次布置在舒适操作区、有效操作区和扩展操作区中。 (2)考虑人的操作习惯 1)面板上控制器的布置,本应使操作人员两手的工作量适当平衡,但由于人体机能的不对称现象,一般右手比左手灵活,即右手是优势手(少数人是左手为优势手)。因而,在面板操纵器布局中,在考虑最佳区域时,人的操作习惯与视觉习惯相反,对于小型面板,最优操作区是在右下方。需作精密而准确调整的旋钮、主要控制器、紧急操作开关或按钮、频繁操作的元件等,应尽可能布置在右下方或中下方的位置。 2)人手的动作习惯是从左向右操作比从右向左快;从上向下比从下向上快;向前伸展比向后快;顺时针操纵动作比逆时针操纵动作方便;水平操纵动作比垂直操纵动作速度大;手在水平面内动作比在垂直面内动作准确。这些都是面板空间位置布置和控制器布局中应考虑的因素。一般有顺序操作要求的元件排列次序应是由左向右,由上向下。紧急开关的关断方向应是由上向下。 3)在面板的布局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上述人的生理特点所形成的动作习惯,违反这一习惯将引起人心理上的别扭感,不仅会降低效率,而且可能增加差错。遵循这些习惯所形成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动作的速度和准确性。 3.显示一控制系统布置的一般原则 (1)考虑显示一控制的相应性显示与控制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应刻考虑显示一控制的逻辑位置相应性,运动相应性和信息相应性。这有利于提高效率和减

西门子人机界面(触摸屏)组态与应用技术(第2

西门子人机界面(触摸屏)组态与应用技术(第2 版)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系列教材) 作者: 廖常初 价格:40元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111-19896-3 出版日期:2008年7月 ----------------------------------------------------------------------------------------------------------------------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人机界面与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通过大量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使用组态软件WinCC flexible对西门子的人机界面进行组态和模拟调试的方法,包括对变量、画面、动画、报警、用户管理、数据记录、趋势图、配方、报表、运行脚本、以太网通信的组态方法,以及文本显示器TD200的使用方法。介绍了在控制系统中应用人机界面的工程实例和用WinCCflexible对人机界面的运行进行离线模拟和在线模拟的方法,以及用WinCC flexible和STEP7来模拟人机界面和S7-300/400组成的控制系统的运行的方法。随书光盘提供了大量西门子人机界面产品和组态软件的用户手册,还提供了作者编写的与教材配套的例程,读者用例程在计算机上做模拟实验,可以较快地掌握人机界面组态的方法。本书各章配有思考题,附录中有实验指导书。 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电类、机电一体化专业和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录 前言 第1 章概述 1.1 人机界面概述 1.1.1 人机界面的基本概念 1.1.2 人机界面的分类 1.1.3 液晶显示器 1.1.4 人机界而的工作原理 1.1.5 人机界面的操作与维护 1.2 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1.2.1 触摸屏的基本工作原理 1.2.2 电阻式触摸屏 1.2.3 表面声波触摸屏 1.2.4 电容式触摸屏 l.2.5 红外线触摸屏 1.3 思考题 第2 章西门子人机界面设备简介 2.1 按钮面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