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备战中考化学 推断题 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化学 推断题 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化学 推断题 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化学 推断题 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金属氧化物,E、F为金属单质,且F为紫红色,化学反应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请按要求填空:

(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F和氢由强到弱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 Fe + CuSO4= FeSO4+ Cu 置换反应 E 氢 F

【解析】

【分析】

【详解】

(1)A为金属氧化物,那么B为酸,可以是硫酸,因为D可以和金属单质E反应生成紫红色的金属单质F,所以可以判断C为水,根据金属单质F的颜色可以判断F为铜,所以D 就是硫酸铜,故本题答案为:H2O。

(2)根据(1)的分析可知E可以把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E是比铜活泼的金属,我们可以定为铁,故本题答案为:Fe+CuSO4=FeSO4+Cu。

(3)反应③是酸与铁等活泼金属的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故本题答案为:置换反应。(4)F为铜,E的活动性比铜强,并且能够和酸反应,所以应该在氢前,故本题答案为:E 氢 F。

2.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________;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它的可能组成有____________种。

(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X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g,固体粉末由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组成,其中质量小于10g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或“碳酸钙”) Na2CO3(或“碳酸钠”) 3 11.7 CaCO3、CaO、Na2CO3 CaCO3、CaO

【解析】

【分析】

把固体粉末加入水中,得到白色沉淀,根据题给的物质可以判断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得到无色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可以判断在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而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那么X就可能是氯化钠的溶液。

【详解】

(1)在白色粉末中能产生白色沉淀,可知该白色沉淀应该为碳酸钙,又得到的无色溶液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知道在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它可能的组合为:①碳酸钠,氧化钙;②碳酸钠,碳酸钙;③碳酸钠,氧化钙,碳酸钙等三种可能的组成;(2)根据(1)的解答可知X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质量为:200g×5.85%=11.7g,根据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固体粉末的组成为:CaCO3、CaO、Na2CO3 ,进而可以判断若白色沉淀质量小于10g,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为氧化钙和碳酸钙,计算过程如下: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2322

Na CO+2HCl=2NaCl+H O+CO

106117

x11.7g

106 x =

117 11.7g

x=10.6g

这里我们求得的只是和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总质量为20g,所以假如白色沉淀是固体粉末中的,则只有20g-10.6g=9.4g,而题目中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是10g,也就是说白色沉淀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原固体粉末中,而是有一部分是反应中生成的,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从而可以判断在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钙.

故本题答案为:(1)CaCO3(或“碳酸钙”); Na2CO3(或“碳酸钠”); 3;

(2)11.7; CaCO3、CaO、Na2CO3;CaCO3、CaO.

3.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请用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序号填空(装置

可以重复使用,除杂试剂均足量)。提示:CO+CuO Cu+ CO2, H2+CuO Cu+ H2O;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_____。

(2)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

(4)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答案】④;①②;②⑤①;④①②③⑤④①

【解析】

(1)根据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解答;(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解答;(3)根据先要除去二氧化碳,再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在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解答;(4)根据各气体的性质分析解答。(1)由于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④;(2)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①②,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首先要除去二氧化碳,再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在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所以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②⑤①;(4)要验证该气体的成分,应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再通过过氢氧化钠溶液将二氧化碳除干净,然后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反应的气体先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判断氢气的存在,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判断一氧化碳的存在;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④①②③⑤④①,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4.实验室内有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含有的杂质可能是氯化铜、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许该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只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杂质一定不含______。

(2)取(1)中无色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杂质一定含有______。

(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则杂质还一定含有______。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还不能确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

【答案】氯化铜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钾

【解析】

【详解】

(1)氯化铜溶于水,溶液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硝酸钠,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所以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溶液中一定不含氯化铜,碳酸钠和硝酸钙只能含有其中的一种;故填:氯化铜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硝酸钙;故填:碳酸钠

(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KCl+AgNO=AgCl+KNO

33

74.5143.5

14.9g28.7g

NaCl+AgNO=AgCl+NaNO

33

58.5143.5

11.7g28.7g

由计算可知,14.9g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11.7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所以由(1)可知,杂质中一定没有氯化铜、硝酸钙,由(2)可知,杂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由(3)可知,杂质中一定还有氯化钠,杂质中不能确定的是硝酸钾。故填:氯化钠;硝酸钾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5.现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五种溶液。鉴别它

们可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_____,可以鉴别出硫酸铜溶液。

(2)步骤③用试剂Y鉴别氢氧化钾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时,试剂Y可以选用不同类别的物质。

①若试剂Y为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若试剂Y为碱,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溶液的颜色2HCl+Na2CO3=2NaCl+H2O+CO2↑(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即可)

Ca(OH)2+ Na2CO3=CaCO3↓+2NaOH

[或Ba(OH)2+ Na2CO3=BaCO3↓+2NaOH]

【解析】

【分析】

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和溶液酸碱性及性质的不同可以鉴别物质。

【详解】

(1)五种溶液中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其他四种溶液都是无色的,可以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进行鉴别;(2)若试剂Y为酸(稀盐酸或稀硫酸),碳酸钠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Na2CO3=2NaCl+H2O+CO2↑,若试剂Y为碱(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碳酸钠能和碱反应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 Na2CO3=CaCO3↓+2NaOH 或

Ba(OH)2+ Na2CO3=BaCO3↓+2NaOH。

【点睛】

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一般是复分解反应,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或者水生成。

6.下列图示中 A 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C 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 为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 溶液中的阴离子是_____,E 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

(4)H 的一种用途_____

【答案】氢氧根 H2O Fe+CuCl2=FeCl2+Cu ③④燃料、清洁能源、还原剂

【解析】

(1)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所以A为金属铁,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C为HCl,G为蓝色沉淀,所以G为氢氧化铜,铁和盐酸反应生成H和I,铁和D反应生成J和I,所以I为氯化亚铁,H为氢气,B和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G和F,所以D为氯化铜,B

为可溶性碱,可以是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F是氯化钠,E 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溶液中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E的化学式为

H2O;

(2)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3)①是铁和盐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④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所以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4)H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燃烧无污染,所以H(氢气)可以作燃料、清洁能源、还原剂。

7.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铜、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鉴定它们,做如下实验:

(1)将该固体物质全部溶解于水中,得到无色溶液a。

(2)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硫酸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3)另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据此推断,该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以下写化学式,下同)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

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请写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OH、Na2SO4Mg(NO3)2、CuSO4KClFe 2(SO4)3+6NaOH= 2Fe(OH)3↓+3Na2SO4,

Na2SO4+ Ba(NO3)2= BaSO4↓+2NaNO3

【解析】

【详解】

(1)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将该固体物质全部溶解于水中,得到无色溶液a,说明无硫酸铜,同时不可能同时含有氢氧化钠和硝酸镁,因二者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2)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硫酸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有氢氧化钠,同时说明一定不含硝酸镁;(3)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钠;据此推断,该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NaOH、Na2SO4,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Cl,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Mg(NO3)2、CuSO4。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 2(SO4)3+6NaOH= 2Fe(OH)3↓+3Na2SO4,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4+ Ba(NO3)2= BaSO4↓+2NaNO3。

8.A~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A和X反应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则A为____,B为____,D与E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2)若A、B、C、D、E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和X反应的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D为_____,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氧化铁,碳,不是;(2)二氧化碳,Ca(OH)2+2HCl=CaCl2+2H2O。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A~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结合图框,则:(1)若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则推测可能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且A和X反应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则推测A为氧化铁,B为碳,而D与E发生的化学反应,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高温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单+化=单+化”,故不是置换反应;(2)若A、B、C、D、E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和X反应的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推测A可能为氢氧化钙、B为稀盐酸、C为碳酸钙、D为二氧化碳、E为水,代入检验,符合题意.则A﹣B反应,即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其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9.图中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D含相同的阴离子,C、D、E、F 含有同一种元素,C、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C之间的反应可用于检验铵态氮肥,B、E之间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框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的名称:,F的化学式:.

(2)写出C的一种用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

D→E:,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答案】(1)盐酸;CaO;

(2)改良酸性土壤;

(3)2NH4Cl+Ca(OH)2=CaCl2+H2O+2NH3↑;CaCl2+ Na2CO3=CaCO3↓+2NaCl;复分解

【解析】

试题分析:

(1)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E之间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所以B、E是盐酸、碳酸钙,A、C之间的反应可用于检验铵态氮肥,所以A、C是铵态氮肥和碱,A、B、D含相同的阴离子,所以A是氯化铵,B是盐酸,E是碳酸钙,C是氢氧化钙,盐酸会转化成D,D和碳酸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氯化钙,碳酸钙会转化成F,F会转化成氢氧化钙,所以F是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盐酸,F是CaO;

(2)通过推导可知,C是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3)A→C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H2O+2NH3↑;D→E的反应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盐酸,CaO;(2)改良酸性土壤;(3)2NH4Cl+Ca(OH)

2=CaCl2+H2O+2NH3↑;CaCl2+Na2CO3=CaCO3↓ +2NaCl;复分解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0.已知:①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氧氧化钠和氢气;②难溶于水的碱受热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A、B、C、D、E、F、G、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丙是三种金属。其中甲最活泼,乙是红色金属,丙能被磁铁吸引。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G的化学式:A_____,E_____,G_____。

(2)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

(3)①无色溶液D与蓝色溶液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金属甲与无色液体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

③蓝色沉淀H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无色气体C在点燃或加热前

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答案】H 2O CuO FeSO 4 过滤 2NaOH+CuSO 4=Na 2SO 4+Cu(OH)2↓ 2Na+2H 2O =2NaOH+H 2↑ 置换反应 ()22

Cu OH CuO+H ΔO 甲丙乙 检验气体的纯度或验纯 【解析】

【分析】

乙是红色金属,丙能被磁铁吸引,说明乙是金属铜,丙是金属铁;金属甲和无色液体A 反应生成无色气体C 和无色溶液D ,而且溶液D 还能够和蓝色溶液F 即硫酸铜溶液反应,因此无色溶液D 为碱溶液即氢氧化钠溶液,则金属甲为钠,无色液体A 为水,无色气体C 为氢气,则蓝色沉淀就为氢氧化铜,由于难溶于水的碱受热分解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则黑色粉末为氧化铜;由于水在通电条件可以生成氧气和氢气,则无色气体B 就是氧气.

【详解】

(1)根据一种无色液体可以分解得到两种气体,可推出A 是水,进而可以顺推出E 是氧化铜,而G 是浅绿色溶液,且是由硫酸铜反应所得,因此G 应为硫酸亚铁溶液,故答案为H 2O ,CuO ,FeSO 4

(2)由于操作X 把沉淀和溶液分开,因此该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3)①由于D 是氢氧化钠溶液,蓝色溶液F 是硫酸铜溶液,故答案为2NaOH+CuSO 4=Na 2SO 4+Cu(OH)2↓

②由于甲是金属钠,无色液体A 是水,而且两者发生的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答案为2Na+2H 2O=2NaOH+H 2↑,置换反应 ③由于难溶性碱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故答案为()22Cu OH CuO+H ΔO 。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的金属化学性质越活泼,因此甲(钠)、乙(铜)、丙(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丙>乙;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在点燃或加热前必须要验纯。故答案为甲、丙、乙,检验气体的纯度或验纯。

11.A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 、B 、C 、D 都是氧化物,E 、F 、G 都是金属单质,且F 为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 和G 均为红色固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 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B 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3)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从微观角度解释B和D两种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

【答案】Cu 冶炼金属(或作燃料) CO+CuO Cu+CO2分子的构成不同;1个二氧化碳(CO2)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CO)分子多1个氧原子

【解析】

F为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则F为银;G是金属单质,且G为红色固体,则G为铜;A为红色固体,且A是氧化物,故A是氧化铁;A与B反应生成D和E,B为氧化物,E为金属单质,故B为一氧化碳,E为铁,D为二氧化碳;B与C反应生成D和G,则C为氧化铜,据此分析解答。(1)由分析知,G为铜,故G物质的化学式为Cu;(2) 由分析知,B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或可燃性),可用来冶炼金属(或作燃

料);(3)反应②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4)B是CO,D是CO2,从微观角度看CO与CO2分子的构成不同;1个二氧化碳(CO2)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CO)分子多1个氧原子。

12.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乙是最常见的溶剂,则丙是_____(填化学式);若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且丙是有毒气体,则乙转化成丙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若三种物质都含有铜元素,且分别是单质、氧化物、盐中的一种,则乙、丙相互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若乙是建筑材料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且甲是纯碱,则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答案】O2吸热置换反应 Ca(OH)2+CO2═CaCO3↓+H2O

【解析】

【详解】

(1)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乙是最常见的溶剂,则乙为水,甲为过氧化氢。甲可转化为乙和丙,则丙为氧气,若乙、丙的组成元素相同,且丙是有毒气体,则丙为一氧化碳,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转化为一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填:O2;吸热

(2)若三种物质都古有铜元素,且分别是单质、氧化物和盐,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可知,甲为氧化铜,乙、丙为铜单质和铜盐,则乙、丙相互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3)乙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乙为碳酸钙,甲为碳酸钠,则丙为二氧化碳。则丙转化成

乙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 (OH )2+CO 2═CaCO 3↓+H 2O 。故填:Ca (OH )2+CO 2═CaCO 3↓+H 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二、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

13.以绿矾(FeSO 4?7H 2O)为原料制备高铁酸钾(K 2FeO 4)的流程如下:

(1)“氧化”是将FeSO 4,转化为Fe 2(SO 4)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合成”时发生的反应为Fe 2(SO 4)3+3NaClO +10NaOH=2Na 2FeO 4+3NaCl +3X+5H 2O ,X 的化学式为____。

(3)不同温度和pH 下FeO 42-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如图所示。

图中纵坐标表示单位体积内FeO 42-离子数目的多少,数值越小,表明FeO 42-离子数目越少,在该条件下越不稳定。为了提高“合成”时Na 2FeO 4的产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 A 充分搅拌反应液

B 控制反应在60℃左右进行

C 控制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4)“滤渣”呈红褐色,推测其主要成分为____(填化学式)。

(5)常温下向“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饱和KOH 溶液,即可析出K 2FeO 4晶体,由以上信息可知K 2FeO 4的溶解度比Na 2FeO 4的溶解度_______(填“大”或“小”)。

【答案】()4222424232FeSO +H O H SO ++=Fe SO 2H O Na 2SO 4 AC Fe(OH)3 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FeSO 4与硫酸、过氧化氢反应生成Fe 2(SO 4)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铁、硫、氧、氢元素,生成物中含铁、硫、氧元素,故生成物中还应含氢元素,还应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22424232FeSO +H O H SO ++=Fe SO 2H O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2个铁原子、3个硫原子,13个钠原子,3个氯原子,10个氢原子,25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7个钠原子、2个铁原子、3个氯原子、10个氢原子、13个氧原子,故生成物中还应含有6个钠原子、3个硫原子、12个氧原子,故X 的化学式为:Na 2SO 4;

(3)由图可知,温度越高、pH 值越小,FeO 42-离子数目越少,故为了提高“合成”时Na 2FeO 4的产率,应将温度控制在30℃,碱性环境,充分搅拌可以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产率。故选AC ;

(4)氢氧化铁呈红褐色,故“滤渣”主要成分为:Fe(OH)3;

(5)由图可知,向滤液中加入饱和氢氧化钾,有K 2FeO 4晶体析出,应是钾离子与FeO 42-结合生成了K 2FeO 4,有K 2FeO 4晶体析出,说明K 2FeO 4比Na 2FeO 4溶解度小。

14.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在海水、盐湖和盐矿中广泛存在。

(1)如图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2)含氯元素的物质大多具有消毒杀菌功能。如:a 醋酸氯己定[C 22H 34C l2N 10O 2] b 氯化钠 c 二氧化氯[ClO 2] d.次氯酸钠[NaClO]等。

①醋酸氯己定属于______(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1个醋酸氯己定分子由______个原子构成。

②b 、d 物质溶于水都能解离出钠离子,但阴离子不同。写出d 中阴离子符号______。

(3)次氯酸钠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生产流程如图:

①X、Y都是气体单质,Y具有可燃性。步骤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实现步骤Ⅱ的操作方法是______、过滤。

③步骤Ⅲ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NaOH+X=NaClO+NaCl+H2O.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水和______。

④制取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的原理与步骤Ⅲ相似,将气体X 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熟石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⑤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二者混用易产生危险

b 反应前后离子种类不变

c 反应中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反应中氯元素全部变成了有毒气体

【答案】7 三有机 70 ClO- 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蒸发结晶氯化

钠、氯气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ac

【解析】

【分析】

【详解】

(1)如图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故填:7;三。

(2)①醋酸氯己定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1个醋酸氯己定分子由:22+34+2+10+2=70个原子构成,故填:有机;70。

②d中阴离子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次氯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ClO-,故填:ClO-。

(3)①X、Y都是气体单质,Y具有可燃性,即Y是氢气,X是氯气,步骤I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故填: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

②实现步骤Ⅱ的操作方法是蒸发结晶、过滤,故填:蒸发结晶。

③由2NaOH+X=NaClO+NaCl+H2O可知,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2个,氧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氯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X中,则X是氯气,因此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水和氯化钠、氯气,故填:氯化钠、氯气。

④将气体氯气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熟石灰)中,氢氧化钙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

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⑤a.二者混用产生有毒气体氯气,易产生危险,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前后离子种类改变,例如反应前有次氯酸根,反应后没有次氯酸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中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例如反应前氯元素化合价是-1、+1,反应后是0、-1,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中氯元素部分变成了有毒气体,部分变成了氯化钠中的氯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ac。

15.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目前,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图1是我国目前与十三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重要调整是_____。

(2)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如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图2是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的部分流程(已知反应室内有Ca(OH)2,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 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 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 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

D 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3)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写出反应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氢化镁(MgH 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H 2O 混合时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甲醇(CH 4O ) B 甲酸(CH 2O 2) C 乙醇(C 2H 6O ) D 乙酸(C 2H 4O 2) (6)偏二甲肼(C 2H 8N 2)和四氧化二氮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空气中含量最大的气体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减少煤和石油的使用、增加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 CD

22224SO +I +2H O=H SO +2HI 2222MgH +2H O=Mg OH +2H ↑() AD

28224

222 C H N +2N O 2CO +3N +4H O 点燃

【解析】

【详解】 (1)重要调整是:减少煤和石油的使用、增加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

(2)有关用NaOH 溶液来“捕捉”CO 2并将CO 2储存或利用的部分流程的叙述: A 、该过程中有二氧化碳合理低的气体排放,不能实现CO 2零排放,选项A 不正确; B 、该过程有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钠等物质可以循环利用,选项B 不正确;

C 、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固液分离,是过滤,选项C 正确;

D 、该过程至少发生: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3、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4、碳酸钙高温分解等4个化学反应。选项D 正确。故选CD 。 (3)二氧化硫与碘单质和水反应产生硫酸和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

22224SO +I +2H O=H SO +2HI ;

(4)氢化镁(MgH 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H 2O 混合时释放出氢气,同时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是:2222MgH +2H O=Mg OH +2H ↑();

(5)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则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这种产物可能是:

A 、甲醇(CH 4O )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正确;

B 、甲酸(CH 2O 2)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故选项错误;

C 、乙醇(C 2H 6O )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故选项错误;

D 、乙酸(C 2H 4O 2)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正确。

故选AD 。

(6)偏二甲肼(C 2H 8N 2)和四氧化二氮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氮气和水的化

学方程式:28224222 C H N +2N O 2CO +3N +4H O 点燃;

16.二氧化锰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用废锂电池的正极材料(LiMn 2O 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制备纳米MnO 2,并进行锂资源回收,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2A1+2NaOH+2H 2O=2NaAlO 2+3H 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

(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MnO 2与碳粉可经下列三步反应制得纳米MnO 2

① 222MnO +C 2MnO+CO ↑高温

②2442MnO+H SO =MnSO +H O

③3MnSO 4+2KMnO 4+2H 2O=5MnO 2↓+K 2SO 4+2H 2SO 4

上述反应中,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有_____(填序号)。

(4) 请设计实验除去二氧化锰中混有的碳粉_____。

【答案】NaAlO 2 漏斗 引流 ①③ 将混合物固体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解析】

【分析】

【详解】

(1)已知:2A1+2NaOH+2H 2O=2NaAlO 2+3H 2↑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AlO 2(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飞溅;

(3)① 22 2MnO +C 2MnO+CO ↑高温 中锰元素有+4价变为+2价;

②2442MnO+H SO =MnSO +H O 中没哟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③3MnSO 4+2KMnO 4+2H 2O=5MnO 2↓+K 2SO 4+2H 2SO 4中锰元素由+2价变为+4价,由+7价变为+4价;

上述反应中,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有①③

(4)请设计实验除去二氧化锰中混有的碳粉:混合物固体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碳燃烧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只剩下二氧化锰固体。

17.粗盐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泥沙),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Na2SO4、CaCl2、MgCl2)。现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

_________、玻璃棒;

(2)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过量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滤,漏斗;BaCl2+ Na2SO4 = BaSO4↓+ 2NaCl ;除尽溶液中的CaCl2 和过量的BaCl2 (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 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通过过滤能够把液体和固体分离,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玻璃棒;(2) I中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3)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18.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有Fe;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一定有Cu;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只有C;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Fe。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④

【答案】D

【解析】

根据C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Fe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Fe、FeO与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不一定含有Fe,FeO也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错误;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了溶液中无硫酸铜,没有剩余的硫酸,则固体乙中一定有Cu,正确;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了硫酸是过量的,则固体乙可能含有铜,不一定是碳,错误;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了溶液中含有

硫酸铜,铁与硫酸铜反应所以,固体乙中一定无Fe,正确。故选C。

19.工业上用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烧碱的简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能与下列_______(填字母)发生化学反应。

A水 B盐酸 C二氧化碳

(2)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想检验上述工艺中的烧碱溶液里是否含有纯碱,甲同学选择了一种酸溶液,乙同学选择了一种碱溶液,丙同学也选择了一种溶液,该溶液中溶质与甲、乙同学所用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类别不同,他们都能达到检验目的。你认为丙同学所选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____(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4)在室温下,向盛有3000克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3%的

Na2CO3溶液,烧杯中溶液质量变化与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NaOH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答案】B CaO+H2O=Ca(OH)2 CaCl2(或 BaCl2等) 4.0g

【解析】

【分析】

【详解】

(1)石灰石、氧化钙不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石灰石不会与水反应,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都会与盐酸反应,故选:B;

(2)步骤②发生的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 (OH)2;

(3)甲同学选择了一种酸溶液,乙同学选择了一种碱溶液,丙同学也选择了一种溶液,该溶液中溶质与甲、乙同学所用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类别不同,所以丙同学选择的是盐溶液,可以是氯化钙,化学式为:CaCl2,因为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如果观察到由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4)100g质量分数为5.3%的Na2CO3溶液中含Na2CO3的质量为:100g×5.3%=5.3g,

设反应中生成NaOH的质量为x

2323

Na CO Ca(OH)=CaCO2NaOH

10680

5.3g

80

=

106 5.3g

x

x

++

x=4.0g

答: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NaOH的质量是4.0g.

故答案为:(1)B;

(2)CaO+H2O=Ca(OH)2;

(3)CaCl2(或 BaCl2等);

(4)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NaOH的质量是4.0g.

20.肼(NH)是氮和氢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易溶于水。工业上利用尿素法生产肼,同时得到副产品十水合碳酸钠,其工艺流程如下:

制肼过程的反应为:

()

224232

2

CO NH+NaClO +2NaOH== N H+Na CO+NaO +H O

(1)实验室若配制30%烧碱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_____(填标号)。

A 漏斗

B 烧杯

C 烧瓶

D 量筒

(2)已知:22

Cl H O= HC1HClO

++。请推测Cl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从后续反应过程来看,若要使原料不浪费,合成次氯酸钠时投入的液氯与烧碱的质量之比为71:_____。

(3)实验室中,欲从母液中分离出十水合碳酸钠晶体。可采用的操作依次为_____(填标号)。

A 蒸馏

B 蒸发

C 灼烧

D 过滤 E冷却结晶

(4)肼具有很好的还原性,且还原产物无污染,故可用于除去锅炉等设备供水中的溶解氧等。请写出肼除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BD 22

Cl+2NaOH=NaCl+ NaClO+H O 80 BED

24222

N H+O=N+2H O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室若配制30%烧碱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除玻璃棒外,还有烧杯和漏斗,故填:BD 。

(2)22Cl H O= HC1HClO ++,盐酸和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水,次氯酸和氢氧化钠生成次氯酸钠和水,则Cl 2与NaOH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Cl +2NaOH=NaCl+ NaClO+H O ,若要使原料不浪费,合成次氯酸钠时投入的液氯与烧碱的质量之比为71:(2×40)=71:80,故填:22Cl +2NaOH=NaCl+ NaClO+H O :80。

(3)实验室中,欲从母液中分离出十水合碳酸钠晶体。可采用的操作依次为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故填:BED 。

(4)肼具有很好的还原性,且还原产物无污染,故除去锅炉等设备供水中的溶解氧还原产物为水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24222N H +O =N +2H O ,故填:24222N H +O =N +2H O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