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情绪特征比较

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情绪特征比较

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情绪特征比较
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情绪特征比较

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情绪特征比较

许璇;王维清;刘晓加;陈东;王心宇

【期刊名称】《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1(020)002

【摘要】目的比较卒中后失语患者与非失语患者抑郁情绪的特征.方法纳入70例卒中后失语患者和70例卒中后非失语患者.对失语组采用标准化汉语失语检查量表(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ABC)进行失语评估,并用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医院版)(Stroke Aphasic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 Hospital Version,SADQ-H)比较卒中后失语患者和非失语患者的抑郁情绪.结果失语组的SADQ-H总分[(22.03±9.55)分]显著高于非失语组[(16.81±10.4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卒中后失语患者在兴趣缺乏、乐趣丧失、社交回避、易怒、情绪低落、注意力下降等方面较卒中后非失语患者严重.失语组抑郁发生率[64.28%]高于非失语组[50.00%];失语组中完全性失语抑郁发生率最高[78.26%];经皮质混合性失语[62.5%]、Broca[61.53%]、Werincke[62.50%]发生率相近为[62.00%]左右;抑郁严重程度与失语严重程度相关,卡方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卒中后失语患者较非失语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率高,尤其是完全性失语、经皮质混合性失语、Broca、Werincke等类型的失语患者,并且抑郁发生率与失语严重程度相关.%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aphasia.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on the first infarction with aphasia and 70 stroke patients without aphasia were recruited.The aphasia deficits in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the Aphasia Battery of

脑卒中失语症的恢复和治疗

脑卒中失语症得恢复与治疗 熊静综述朱榆红审校 失语症就是由于脑损害引起得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脑卒中就是引起失语症得主要原因,失语症也就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后遗症之一。对失语症得科学研究已进行了一个多世纪。有关失语症恢复得早期研究,多为报道性临床观察。近20年来,随着各种现代技术得显著进步,对失语症恢复进行了更多深入得研究,得出了许多新观点,进一步指导了失语症治疗,并为其它认知功能研究提供了线索。 一、失语症得自然恢复 失语症得自然恢复就是指没有进行正规语言治疗,仅用常规得挽救生命措施,药物治疗及家庭与社会支持下,就能瞧到得语言能力得改善[1]。 目前对失语症自然恢复得时间进程缺乏统一得意见。多数研究认为,失语症改善最明显在脑卒中后头3月。Sands等[2]论述了失语症得自然恢复期可以持续3-6月。Holland等[3]发现语言功能得恢复在经历最初一个恢复较快得时期后,进展变得缓慢,但在一年之后仍可观察到微小得进步。Sample[4]报道了1例完全性失语症患者在3年间语言能力仍逐步恢复。对失语症自然恢复得研究,得出了以下共同得结论:(1)越早开始出现恢复,预后越好。(2)语言功能恢复较运动功能恢复晚。(3)听理解恢复比语言输出能力恢复早。(4)病初失语越严重,恢复越差。 许多因素影响失语症得恢复。 (1)脑卒中类型脑出血后失语症开始恢复比脑梗塞后失语症晚,但其更有可能自然恢复达更高级。 (2)病灶大小与部位普遍认为病灶大小影响恢复,病灶越大,恢复越差。病灶部位若位于Wernicke区或颞叶后部与顶叶下部及临近部位,则恢复较差[5]。也有研究认为[6]卒中后大脑损伤得总体积大小与语言恢复无关,但关键性语言区如颞上回后部,颞枕结合区局限性损害体积与语言恢复有关。 (3)失语症最初得严重与预后有关。 (4)失语症得类型在失语症恢复过程中,语言形式功能随时间而变化,即失语症得演变。Kertesz等[7、8]复习了“演变论”得文献,得出结论:①完全性失语可能恢复为永久得Broca 失语②Broca失语可以恢复至比较轻微地找词困难或语言失流利③Wernicke失语常永久存在或演变成传导性失语与命名性失语。④传导性失语与经皮质性失语可演变为命名性失语,且常可得到完全恢复。⑤命名性失语常为各种失语恢复得最后阶段且可完全恢复。 (5)年龄研究表明,年龄就是影响失语症预后得独立因素,患者得年龄越大,预后越差。也有研究表明[9],老年病人得失语症常为较严重得类型。 (6)性别与利手在已有得文献中,性别与利手在失语症得严重性与类型方面很少有差别,对失语症也无明显得影响。 (7)失语症患者病前特征如智力,社会经济情况,职业等因素对语言恢复得影响,目前得研究未得出明确得证据。 (8)情绪障碍如抑郁与焦虑与失语症恢复呈负相关。 (9)患者一般健康状况得好坏,无疑对失语症恢复有积极或消极得影响。 必须注意得就是,在失语症恢复过程中,上述因素常相互作用。因此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获得失语症自然恢复中多个因素相互作用得清晰图像对失语症自然恢复研究就是重要得。 对失语症自然恢复得评价,应尽早尽可能通过对功能评测来研究,并且随访重测,以确定

女性抑郁症病人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护理

女性抑郁症病人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护理 女性病人在心理社会应激与认知方面的能力均低于男性,且女性具有特异的性格特征。情绪不稳定,敏感多疑,人际关系紧张;价值感低,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思维缓慢甚至虚无,罪恶妄想;回避社交场合,退缩、孤独,是以持久而显著的心境低落为基本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障碍。RSHWHO渡氧专项脑细胞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疲劳、神经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的脑部核心要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对压力症状缓解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需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改善患者日常状况。 抑郁发作的典型症状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随着对认识的提高,住院病人的比例近年来大幅度提高,病人住院期间的各种意外亦时有发生。住院病人的治疗自然是最为重要的,但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对帮助病人顺利完成各种治疗、减轻抑郁情绪、消除消极意念和行为、增强生活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防止疾病复发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心理护理存在着专业化不强、缺乏针对性、策略欠恰当等问题。心理护理应根据病人状的不同程度、不同的疾病阶段与类型以及病人的不同心理特征,实施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实例:我科一位40岁的性格内向的女性病人,初中文化,平时寡言少语,因情感极度低落,思维内容障碍而入院,护士在与的交流中得知其丈夫事业心强,平时很少陪伴妻子,妻子长期在家,寂寞孤独,数年后,逐渐感到失去了自我,缺乏自信、低自尊、低价值感,甚至认为丈夫有抛弃她的思想,因而产生了严重的忧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进行了心理护理:其一,加强了与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其二,在与的多次交流中,护理人员向指出了负向想法的根源是由于生活的空虚,目标的缺乏而逐渐导致了低自尊、低价值感,缺乏自信。 RSHWHO渡氧提出了脑营养平衡学说:

2011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焦虑障碍的诊断治疗专家共识(更新版)

万方数据

?800-史堡出赶苤查!Q!!生!旦笙iQ鲞筮里塑坚!也』!!!!婴丛生:墨!P!!塑曼笪!Q!!。Y!!:!Q:丛!:1 4.Ms伴发的抑郁焦虑障碍Ⅲ驯:Ms患者终牛的抑郁障碍患病率为19%~54%。在社区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4l%的患者有抑郁,其中29%为中一重度抑郁。对11507l例社区人群调查,发现332例Ms患者,抑郁的患病率为25.7%。对3000例16岁以上MS患者的死因调查显示,15%的患者死于自杀。约35.7%的Ms患者伴发各种焦虑障碍,其中18.6%为广泛性焦虑、10%为惊恐发作。 伴随抑郁障碍的Ms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和认知功能差、重返T作的比例低、长期健康结局差、生命质量低下。MS患者的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7倍(自杀观念30%,自杀尝试6%一12%)。 5.癫痫伴发的抑郁焦虑障碍Ⅲ…:癫痫患者的抑郁障碍患病率为8%一48%(平均29%)。难治性复杂部分性发作患者中,58%有抑郁发作、32%有焦虑障碍。医院或社区的调查均表明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的焦虑障碍患病率为10%~25%。癫痫控制不良者容易伴发抑郁障碍,在适于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更高。 癫痫患者伴发的抑郁焦虑障碍会显著地增加患者及照料者的痛苦、增加医疗资源的使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且此现象在难治性癫痫患者中最为突出。伴发的抑郁焦虑障碍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远超过癫痫发作频率或程度。癫痫患者的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伴发焦虑障碍达12倍,伴发抑郁障碍则达34倍。 6.原发性头痛伴发的抑郁焦虑障碍皑…J:对712例在头痛门诊就诊的原发性头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27%的患者有中-重度抑郁,其中偏头痛人群为17.1%、转化型偏头痛为36.1%、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headache,TTH)为28.3%。偏头痛患者终身的抑郁障碍患病率约为30%~80%,是普通人群的3~4倍。有先兆的偏头痛和转化型偏头痛者的抑郁焦虑伴发率更高。频发型和慢性rI-rH者抑郁焦虑障碍的伴发率可达2/3。对J2l例青少年慢性每日头痛者调查,有抑郁障碍者为30%、焦虑障碍为36%、高度自杀危险者占20%。研究证实抑郁障碍是偏头痛发生慢性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二、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焦虑障碍的机制 几乎所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都会伴发精神症状,从情感(抑郁、躁狂)到认知(痴呆)和感知(幻觉、错觉),且其症状轻重常与神经系统症状相平行。早期的研究认为癫痫、卒中、痴呆和PD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情感障碍主要是对疾病所导致的神经功能损害的心理反映。以后的研究提示社会、经济、文化、家庭支持、应激、认知行为、神经系统疾病患病前的个人精神病史、精神病家族史等冈素也是影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情感障碍发生及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证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情感障碍存在明确的生物学基础。不难理解,能引起神经系统症状(运动、感觉、语言、癫痫)的脑的功能或结构的异常自然也会引起情感、认知或感知的功能异常¨^“。 1.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破坏:一些研究认为PSD为直接的脑损害所致,并提示优势半球和前部半球损害更容易发生PsD。虽然早期的荟萃分析未见PsD与卒中部位存在相关性,但近期一项荟萃分析认为PsD与左侧前额叶-皮质下环路损害有关∞㈨J。研究认为卒中后早期发生的抑郁障碍可能多与心理反应有关,而卒中后6~24个月迟发的抑郁障碍,则主要与脑的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重组有关。 近年来提出的“血管性抑郁”(vaf;culardepression)是老年期抑郁的重要病因,容易伴随有执行功能损害和淡漠,主要是额叶和底节部位的脑向质病变、小血管病变及“无症状卒中”等累及了情感调节中枢结构(基底节、丘脑、额叶、边缘系统)旧引。炎性脱髓鞘病变累及这些部位也是MS伴发抑郁的机制之一。起源于边缘系统的或左侧颞叶的癫痫患者容易发生抑郁,而且抑郁障碍本身就町以是癫痫发作的一部分。 2.单胺能神经传递损害:在AD及PD的早期,甚至是认知或运动症状出现前,30%~50%的患者即可有情感障碍,认为与疾病病理过程累及脑干的5.羟色胺(5-HT)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有关。除此之外,1-氨基丁酸能神经传递损害是癫痫患者伴发抑郁焦虑障碍的重要机制。在PD中,多巴胺能神经递质损害可能与淡漠、忧郁及缺乏始动性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缺乏的致抑郁作用nr能比5?HT重要[圳。 3.其他机制:已有初步的研究提示神经系统疾病与情感障碍可能具有共同的遗传背景或易感性口”“。50%的伴发抑郁障碍的癫痫患者有家族史。炎症、免疫异常等复杂机制参与了卒中、PD、MS的抑郁障碍的发病一。4娜1。常见的各种治疗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癫痫药、B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也会诱发或加重情感障碍。 三、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的抑郁焦虑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抑郁障碍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或情感障碍。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焦虑障碍是自发、持续、痛苦的,并且会影响日常功能,从而导致异常行为。本共识中所用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术语主要是指抑郁和焦虑状态,即严重程度达中等或以上,超出患者所能承受或自我调整能力,并且对其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影响,但并不一定达到或符合精神疾病的具体诊断标准。 (一)抑郁障碍的主要I临床表现 1.核心症状:(1)大部分时间内总是感到不开心、闷闷不乐,甚至痛苦;(2)兴趣及愉快感减退或丧失,对平时所爱好、有兴趣的活动或事情不能像以往一样愿意去做并从中获得愉悦;(3)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感到生活枯燥无意义。感到度日如年;经常想到活在世上没有什么意义、甚至生不如死;严重者有自杀的危险。 2.非核心症状:(1)生理症状,如体重减轻、入睡困难、眠浅多梦、易惊醒和早醒、食欲减退或缺乏、闭经等;(2)焦虑症状,如明显的紧张不安、焦虑和运动性激越等;(3)其他 万方数据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说明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说明 整体注意事项 1对象:成人失语症患者。 前提条件:标准失语症的打分是由参加过失语症班井熟悉检杏内赛的俭杏者来进行使用前要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不要自行对患者的反应进行解释,而要依据检查的规则进行。 3.患者的状态:尽量使患者在自然状态下接受检查,不要过于死板,要在过程整个注意此点。 4.检查者的说话方式和态度:检六者与患者接触时,说话的要零乱方式不要零乱和死板.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病前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态度要亲切,以求得患者放松安心检查。 5.对患者进行有关检查方面的说明:事先不对患者说明就进行检查会使患者反感,检查者要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求得理解,检杏之后,多数患者关心自己的结果,因此,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适当的说明。 6.检查场所:选择能使患者情绪稳定接受检查的场所,避开噪音及人多的地方; 7.陪同人员;失语症患者通常不愿让人知道白己的语言缺陷i,所以即使妻子或丈夫有时,也要尽量不要赔伴,采取一对一的检查方式。 8.甲患者的疲劳情况:失语症检查中,在超过30分钟以上,患者常出现疲劳不能表现出实标的问题,此时宜中断,采取分数次进

行 9.止检查:有时出现失败或拒绝局面,此时暂时终止,待安静下来再继续检查,出现保持状态时,通常是由于患者疲劳过度引起的,这时可改时间进行。 10.检查顺序:由开始到结束两周时间 11.检查顺序:此检查是通过不用语言模式来观察患者的反应,在一些项目中使用相同的词语,为尽量减少由此造成的对内容的熟悉,在图位置的安排上有一些变化,并设了终止标准。 12.用具 (1)使用说明 (2)记录用表(包括计算用纸) (3)图片,词卡 (4)实物(手帕,牙刷,硬币,钢笔,梳子,钥匙,剪子,镜子,牙膏 ) (5)铅笔〔在文字检杏时提示用) 13.记录:如实记录患者的反映,身体姿势.表情的反应,这些对以后的判断和训练有帮助,另外要考虑到以后别人可能会看,尽量能让别人看明白。 为便于记录最好给提示和自己修正制定一个符号,而且要明确符号的意思,要记录提示前患者的反应,在什么地方给提示以及提

卒中后失语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最新版】

卒中后失语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 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血管因素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卒中是其最主要的原因。卒中发病后 6 个月内有44%-74%的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认知损害,其中约半数在 5 年内发展为痴呆。认知功能评定包括总体认知、记忆、语言、执行和视空间结构能力,其中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复杂认知心理活动,与其他认知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研究显示,约21%-38%的卒中存活者存在失语。目前用于认知损害和痴呆筛查的量表,如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表(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ubscale,ADAS-cog)、Mattis 痴呆评估量表(Mattis Dementia Rating Scale,DRS)等在认知功能评估中具有很强的语言依赖性,难以用于失语患者。不过,一些学者研制的认知功能筛查量表包含了非语言项目,以尽可能降低对语言的依赖性,有助于识别卒中后失语等语言交流障碍患者的认知损害。这些非语言依赖性认知功能筛查量表有些主要针对某些特殊人群(如儿童、聋哑人、受教育程度较低者),有些针对脑损伤后患者,有些则专门用于失语患者。现就这些认知功能筛查量表做一简要综述。 1主要针对某些特殊人群的认知功能量表

1.1Kohs 立方体组合测验 1920 年,Kohs 设计出Kohs 立方体组合测验(The Kohs Block-design Test),旨在对一般智能进行评定。由于它是一种操作性智能测验,几乎不用借助语言即可进行,因此适用于聋哑人以及严重听力障碍者。Kohs 立方体组合测验包括16 个立方体,每个立方体涂有红、白、蓝、黄以及红白、蓝黄各半的 6 种颜色,共18 个模式图版,包括 1 个练习图版和17 个测试图版。在测验前先由测验者摆成练习图版,然后让受试者自行摆成练习图版的图形,正确后开始测验,要求受试者仿照图版按次序摆成相应的图形。超过时间或失败时中断并进行下一项,连续2 次失败或超时则中止测验。 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Kohs 立方体组合测验可广泛应用于儿童、成年人、老年人以及脑功能障碍者的智能测查,且该测验与韦氏成人智力测查呈良好的正相关。国内王荫华等对50 名无器质性脑疾病的中老年人以及16 例急性卒中患者进行的Kohs 立方体组合测验显示,该测验与长谷川痴呆量表(Hasegawa's Dementia Scale,HDS)和MMSE 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6 和0.71,表明其的确为一种有效的智能测查工具。 Kohs 立方体组合测验具有简便、省时、无需语言介入、可计算

失语症的康复训练

. 1 运动性失语的康复训练运动性失语的患者,通常都能很好地理解语言,但不能用口语表达,应以语言训练为主。(1)发音器官的训练:先做简单的张口、伸舌、龇牙、鼓腮动作,再进行软腭提高训练,指导患者将嘴张大,教其发a音;舌部训练,让患者尽量向外伸舌,反复做伸缩舌运动,由慢到快,逐步提高其运动速度,舌尖舔上下唇、左右唇角,再做顺向及逆向舔全舌动作;唇部训练,指导患者反复进行抿嘴、撅嘴训练。本组患者经1周训练,均能完成训练动作。(2)发音训练:采用示教―模仿方法,从英语音标元音a-e-i-o-u开始,然后学喉音h、ha,唇音b、p音,舌齿音d、t音。对本组患者训练1周后,元音发音效果好,而喉音、唇音、舌齿音训练有一定难度,1个月后14例患者基本掌握,7例患者只能达到有时发音准确但有时困难。(3)词、句训练:单音训练1周后逐步训练患者单词―词组―短句发音。从简单的单词开始,如“西瓜”、“床”、“鸡”、“吃饭”等。适当提示,如说“吃”,患者多会接着说“饭”,最后说出完整单词“吃饭”;如模仿吃水果动作,诱导患者主动说出“吃苹果”。0~1级患者以单词训练为主,2~3级患者以词组、短句为主。(4)阅读训练:本组患者失语程度达2级以上者,经过1~2周时间训练,掌握一般词组、短句即能接受跟读或阅读短文的训练。(5)书写训练:0~1级患者从简单字开始如“火”、“水”,逐步到单词―句子;2~3级患者进行单词―句子―短文的训练。这种训练每天10次,每次10min。 2.2 感觉性失语的康复训练感觉性失语的口语及书面语理解困难,应以提高理解能力训练为主。(1)听觉训练:声音刺激。让患者听广播、听音乐、听他人读报,每天2次,每次20min,刺激思维,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2)手势训练:通过对患者较熟悉的手势激发其理解能力。如喝水,护士或家属做喝水动作,让患者模仿、重复,9例患者经7周训练能基本掌握,5例患者不稳定。(3)实物刺激:让患者说出所看见实物名称,护士可适当提醒,反复训练。(4)记忆训练:让患者回忆印象深刻的往事,对这些问题本组患者大多积极配合,回答较正确。(5)兴趣训练:从患者兴趣爱好着手,如打麻将、唱歌、下象棋等,由于记忆深刻,患者常容易接受。 2.3 完全性失语的康复训练完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其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严重障碍,一般仅会发出单音。训练应以听、理解为主,辅以语音训练。此类患者对眼神、语调、表情、手势较为敏感,应以非语言交流训练为主,如以张开嘴表示喝水、吃饭、吃水果,闭眼表示睡觉,手指便器表示大小便,同时发出“吃”、“喝”、“尿”的音,本组患者经7周训练,能用简单的字词及简单的体语表达基本需求。 总之,上述训练方法需要医护人员耐心指导及患者家属密切配合;规范的训练方法,对于失语症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明显效果。 精选文档

抑郁症的表现测试题

抑郁症的表现测试题 以下是关于抑郁症的表现测试题,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抑郁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疾病,假如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抑郁症,就会严重影响患者和家人的正常生活,抑郁症情绪埋在内心深处,常常会使疾病长时期耽误,得不到解决,所以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对于抑郁症及时的治疗也是非常关键的。 抑郁症的表现 1、消极悲观: 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2、精力丧失: 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是轻度抑郁症的症状。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3、情绪症状: 情绪症状是抑郁症的最显著、最普遍的症状。抑郁症病人的情绪症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抑郁心情和兴趣的消失。抑郁症病人的生活中,似乎充满了无助和绝望。抑郁心境,病人感 ·

到情绪低落,悲观绝望,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丧失兴趣,对日常活动、平日的爱好都感到没有兴趣,尤其是体验不到乐趣。 4、动机症状: 抑郁症病人的动机症状体现在做任何事情都缺乏动力。语调低沉,言语行动迟钝缓慢,感到头脑迟钝,变笨了;严重时不语、不动、不食。某些病人可出现自杀意念及行为。我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机水平。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早晨按时起床,按时去工作或上学,能够积极寻找各种方法来娱乐我们自己以及他人。 5、认知症状: 认知症状是抑郁症的另外一大症状。自我评价低,贬低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责,觉得自己对不起家人朋友,严重者出现妄想,如感到自己有严重罪过,或严重的不能治疗的某种疾病,或一贫如洗,甚至感到自己及世界已经不存在了。某些极度抑郁的患者,甚至相信他们应该为世上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负责,他们应该为自己的“罪恶”而受到惩罚。 ·

头部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患者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417570860.html, 头部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患者的影响 作者:方素珠刘芳陈松李中元陈星余李强林楠聂平英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8期 【摘 ;要】目的:探究头部穴位按摩对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试验对30例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的患者头部百会穴、太阳穴、神庭穴、四神聪穴进行为期3个月的头部穴位按摩,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头部穴位按摩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部穴位按摩可以改善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患者的症状。 【关键词】焦虑;抑郁;头部穴位按摩;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088-02 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是脑卒中患者严重且常见并发症,国外发病率27.81%[1],国内发病率可达40.69%[2]。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且增加脑卒中患者的自杀风险[3],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针对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药物疗法见效快[4-5],但长期服用易引起依赖性。非药物疗法包括针灸、心理干预、艾灸等,可改善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6-7],但其受医院康复周期、治疗成本和场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满足患者出院后的需求。头部穴位按摩作为一种简、便、廉、验的中医护理技术,对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运用头部穴位按摩干预脑卒中后焦虑及抑郁患者,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神经内科脑卒中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神经内科脑卒中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表时间:2016-05-12T11:45:51.69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8期供稿作者:张永慧 [导读] 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在神经内科发病史上,脑卒中一直处于高发阶段,也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根本原因之一。 张永慧 (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患者,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表现,随之展开细致的调查研究。结果:经调查显示,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症状与患者的性别、性格以及卒中性质及其结局有关(P<0.05)。结论: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对脑卒中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改善其心理状态,消除其抑郁和焦虑情绪,以辅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焦虑;抑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123-01 在神经内科发病史上,脑卒中一直处于高发阶段,也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根本原因之一。据调查显示,脑卒中患者通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严重阻碍了其康复治疗[1]。为此,我院医护人员对导致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展开了全面的调查研究,以下便是本次调查详细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患者,68例为男性,52例为女性,年龄在35~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31±22.52)岁;经检查,59例患者脑出血,61例患者脑梗死。以上所有患者均经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且无一例患者表现以下特征:1严重性失语及认知功能障碍;2精神障碍及家族病;3伴严重性躯体疾病。 1.2 调查研究方法 首先,对120例脑卒中患者均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获得患者的焦虑、抑郁病情程度,以便比较和甄别。其次,对照调查结果,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制定性格评价表,将其分发给患者及其家属,用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自评。最后,结合美国心脏病学会卒中结局评价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残损程度[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用%具体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平均值±标准差),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差异显著,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当P<0.01时,则组间差异极显著,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2.1 影响因素之一:性别 68例男性的抑郁情绪平均得分:(5.14±3.29)分,52例女性的抑郁情绪平均得分:(7.17±3.09)分,二者相比(P<0.05, t=3.44);68例男性的焦虑情绪平均得分:82.41分,52例女性的抑郁情绪平均得分:100.19分,二者相比(P<0.05,Z=2.187)。因此,女性患者更易表现抑郁与焦虑情绪。 2.2 影响因素之二:性别 120例患者中,其性格特点归结为三大类:内向型、外向型、中间型。据得分情况来看,内向型为(18.54±9.65)分,外向型为(13.28±9.02)分,中间型为(13.64±8.12)分,三者相比(P<0.05),且内向型得分最高,更易表现抑郁和焦虑情绪。 2.3 影响因素之三:卒中性质 59例脑出血患者抑郁平均得分为(6.65±3.32)分,61例脑梗死患者抑郁平均得分为(5.44±3.28)分,二者相比(P<0.05, t=2.04)。脑出血患者焦虑平均得分为119.45分,脑梗死患者焦虑平均得分为85.86分,二者相比(P<0.05,Z=2.905)。因此,脑出血患者更易表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2.4 影响因素之四:卒中结局 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残损程度越大,其抑郁与焦虑情绪得分越高,因此,神经功能残损程度越大,脑卒中患者更易表现焦虑和抑郁情绪。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卒中结局(神经功能残损程度)与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相关性 3.讨论 通过以上调查可知,女性患者表现出抑郁和焦虑情绪的概率较大,可能与女性自身特点有关。众所周知,女性为社会弱势群体,对外在刺激更为敏感,导致其情绪更易产生波动。另据相关研究显示,内分泌对女性的情绪也具有干预作用。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女性患者更易产生负性情绪。另外,患者性格内向,不愿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导致负性情绪积压,得不到及时缓解,最终引起抑郁和焦虑[3]。 以上属于外在因素或先天性因素,但内在因素或后天性因素,也会导致患者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比如脑出血和神经功能残损程度较

针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感觉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针刺配合语言康复治疗中风后感觉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周蕾1 胡浩宇2郑水红2徐雪2 作者单位:321000 金华,金华市中医院针灸科(周蕾);金华市中医院神经科(胡浩宇、郑水红、徐雪) 通信作者:周蕾, Email:zjjhzhoulei@https://www.doczj.com/doc/a417570860.html,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语言康复治疗中风后感觉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 法将66例中风后感觉性失语患者按就诊单双日分为治疗组32例(针刺加语 言康复,单)和对照组34例(语言康复组,双)。针刺组采用头皮针(语言二区、三区、运用区及视区)、舌针、体针相结合,并在头皮针留针时进行语言 训练,对照组仅予语言康复训练。两组治疗前后予《汉语失语检查法》评定失 语状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感觉性失语与对照组相 比总有效率及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命名功能都有差异(P

神经外科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研究

神经外科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研究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失语症患者,基于患者失语程度以及种类实施语言康复训练。结果经语言康复训练,40例患者中,有20例为显效,有16例为有效,有4例无效,其总有效率为90.0%。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对神经外科失语症病实施语言康复训练,可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标签:语言;神经外科;康复训练;失语症 在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脑肿瘤以及脑血管畸形手术后容易引发严重的偏瘫或者失语,造成患者和外界的交流产生障碍,继而影响其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1]。我院对神经外科失语症患者实施了语言康复训练,获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失语症患者,患者年龄为25~75岁,其中有28例患者为男性,有12例患者为女性;有18例患者为混合性失语,有10例患者为运动性失语,有7例患者为感觉行失语,有5例患者为命名性失语,所有患者均满足神经外科失语症诊断标准。其中运动性失语的突出特点为口语表达障碍,听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好,属于非流利性口语;感觉性失语的突出特点为听理解障碍,其主要表现为患者语量多,短语长短正确、发音清晰且语调正确,但是缺乏实质词;命名性失语又称之为健忘性失语,即命名不可为唯一的或者主要症状的一种失语症,其主要特征为命名不可,口语表达找词比较困难,且缺乏实质词;混合性失语兼具感觉性失语和运动性失语的特征,这种类型的患者自身不会说话,且不可理解他人所说的话。 1.2方法语言康复训练如下:①运动性失语患者:对于轻度患者指导其反复进行日常用语的训练,使其掌握语言的速度;对于中度患者主要实施口语的练习;对于重度患者则首先应教于其正确的发音,指导患者对着镜子来纠正口型,且充分利用患者自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在练习过程中,首先可练习比较容易见效的声母或者韵母;利用简单的是或者不是来让患者回答,在说话时,语速应缓慢,留于患者充足的时间来回答相关问题。②命名性失语患者:其轻度患者和中度患者语言康复训练和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相同,于护理以及治疗期间,要求患者自己说出各种器具名称,并反复进行训练;对于重度患者则采取强行的方式来帮助患者回忆各种词汇,充分利用周围的事物。③感觉性失语症和混合性失语症患者:对于轻度患者应反复训练容易接受的语言;对于中度患者则予以语言刺激,在训练听力的同时予以嗅觉、视觉以及触觉等刺激;在实施读音训练时,应从喉部发音训练开始,指导患者先发”啊”或者刺激患者的腋下和脚心来诱导患者发音;对于重度患者,可借助于线条画或者形状来替代语言,改善患者理解能力以及表达

脑卒中失语症的恢复和治疗(内容清晰)

脑卒中失语症的恢复和治疗 熊静综述朱榆红审校 失语症是由于脑损害引起的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脑卒中是引起失语症的主要原因,失语症也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后遗症之一。对失语症的科学研究已进行了一个多世纪。有关失语症恢复的早期研究,多为报道性临床观察。近20年来,随着各种现代技术的显著进步,对失语症恢复进行了更多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新观点,进一步指导了失语症治疗,并为其它认知功能研究提供了线索。 一、失语症的自然恢复 失语症的自然恢复是指没有进行正规语言治疗,仅用常规的挽救生命措施,药物治疗及家庭和社会支持下,就能看到的语言能力的改善[1]。 目前对失语症自然恢复的时间进程缺乏统一的意见。多数研究认为,失语症改善最明显在脑卒中后头3月。Sands等[2]论述了失语症的自然恢复期可以持续3-6月。Holland等[3]发现语言功能的恢复在经历最初一个恢复较快的时期后,进展变得缓慢,但在一年之后仍可观察到微小的进步。Sample[4]报道了1例完全性失语症患者在3年间语言能力仍逐步恢复。对失语症自然恢复的研究,得出了以下共同的结论:(1)越早开始出现恢复,预后越好。(2)语言功能恢复较运动功能恢复晚。(3)听理解恢复比语言输出能力恢复早。(4)病初失语越严重,恢复越差。 许多因素影响失语症的恢复。 (1)脑卒中类型脑出血后失语症开始恢复比脑梗塞后失语症晚,但其更有可能自然恢复达更高级。 (2)病灶大小和部位普遍认为病灶大小影响恢复,病灶越大,恢复越差。病灶部位若位于Wernicke区或颞叶后部和顶叶下部及临近部位,则恢复较差[5]。也有研究认为[6]卒中后大脑损伤的总体积大小与语言恢复无关,但关键性语言区如颞上回后部,颞枕结合区局限性损害体积与语言恢复有关。 (3)失语症最初的严重与预后有关。 (4)失语症的类型在失语症恢复过程中,语言形式功能随时间而变化,即失语症的演变。Kertesz等[7、8]复习了“演变论”的文献,得出结论:①完全性失语可能恢复为永久的Broca失语②Broca失语可以恢复至比较轻微地找词困难或语言失流利③Wernicke失语常永久存在或演变成传导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④传导性失语和经皮质性失语可演变为命名性失语,且常可得到完全恢复。⑤命名性失语常为各种失语恢复的最后阶段且可完全恢复。 (5)年龄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失语症预后的独立因素,患者的年龄越大,预后越差。也有研究表明[9],老年病人的失语症常为较严重的类型。 (6)性别和利手在已有的文献中,性别和利手在失语症的严重性和类型方面很少有差别,对失语症也无明显的影响。 (7)失语症患者病前特征如智力,社会经济情况,职业等因素对语言恢复的影响,目前的研究未得出明确的证据。 (8)情绪障碍如抑郁和焦虑与失语症恢复呈负相关。 (9)患者一般健康状况的好坏,无疑对失语症恢复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必须注意的是,在失语症恢复过程中,上述因素常相互作用。因此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

女性抑郁症的几大异常表现

女性抑郁症的几大异常表现 意志消沉 这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特征,轻者心情不佳、苦恼、忧伤,终日唉声叹气;重者情绪低沉、悲观、绝望,有自杀倾向。 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不能自拨。有些病人也可出现焦虑、易激动、紧张不安。 患者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意志消沉,几乎每天如此,通过两种方式得到证明,一个是主观表达(如感到空虚、无助、悲伤等),另一个是别人的观察(爱哭泣等)。 自我评价低 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疑病观念,甚至选择自杀作为自我惩罚的途径。 自杀观念和行为,是抑郁症最危险的行为。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常选择自杀来摆脱自己的痛苦。 快感缺失 丧失兴趣是抑郁病人常见症状之一。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丧失,对各种娱乐或令人高兴的事体验不到乐趣。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病人常主诉“没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兴不起来了”。 疲劳感 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疲劳感。轻者感觉自己身体疲倦,力不从心,生活和工作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者甚至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能顾及。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睡眠障碍 约有70%~8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碍,患者通常入睡无困难,但几小时后即醒,醒后又处于抑郁心情之中,比平时早2~3小时,醒后不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故称为清晨失眠症、中途觉醒及末期失眠症。伴有焦虑症者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恶梦多,还有少数的抑郁症患者睡眠过多,称为“多睡性抑郁”。 食欲改变 表现为进食减少,体重减轻,多数病人都有食欲不振,胃纳差症状,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诱惑力,病人不思茶饭或食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但也有少数患者有食欲增强的现象。 对抑郁症、排解抑郁情绪的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心理调节,必要时应求助于心理医生。当面就诊是最佳的治疗方式,如在特殊情况下,不方便及时就诊(特别是重度抑郁患者)请及时电话咨询相关医生,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获得帮助,或服用抗抑郁药。为此要学会正视现实,发泄消极情绪,或走向大自然调整心境。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

---------------------------------------------------------------范文最新推荐------------------------------------------------------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4.6月-2005.9月在某三级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PSD患者45例,所有患者全部经CT或MRI检查确诊,并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及符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标准(总分8分)。其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43~86岁,病程<6个月者26例,6个月-1年者14例,>1年者5例。患者神志清醒,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智力障碍,内源性抑郁或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是类实验研究的自身对照法,其方法是由经过培训的研究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日常生活评定(ADL)Barthel指数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定,作为初评,然后进行护理干预,时间为1个月,再由该研究者为患者做上述评定,作为末评。1.2.1心理护理(1)沟通交往与心理护理发病阶段,首先全面收集资料,评估患者情况,制定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在了解了心理需求和动向之后,应多与患者接触,注意与他们的感情沟通。根据职业注意恰当的称呼,切忌以床号相称。(2)在了解了心理需要和动向之后,多与患者接触,注意与其感情沟通。以坦诚的态度与他们交谈,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详尽耐心地解释患者的疑问,声音要大而不急,语调要柔和,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3)以下是对各类型患者的心理交流与沟通技巧对生活不能自理、心境抑郁(心境低落)悲观厌世的患者,为其讲解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注意事 1 / 7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 失语的分类,有以下四种:(1)运动性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病人不能说话,心里明白,对别人的话能理解。(2)感觉性失语(又称接受性失语):病人能表达,但出现逻辑错误,也不能理解别人的话。(3)命名性失语(又称健忘性失语):对某件物品能说出用途,就是说不出名称。(4)混合性失语:既有运动性失语又有感觉性失语,病人既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又不会说。 失语证的病变都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目尚无特效药物专门作用于语言中枢。因此,语言的康复训练就十分重要。方法如下 运动性失语对完全失语症病人的康复训练要像教小孩说话一样从学发音开始,由简单到复杂,如让病人用喉部发“啊”音,然后再说常用单字,如“吃”、“喝”、“好”到“吃饭”、“喝水”、“好人”等单词,也可出示卡片,让病人读出上面的字,会说的词了,再练习简单的语句,他人说上半句,病人接下半句,慢慢过渡到说整句话,然后再训练复杂的句子,最后可让病人读简单的文章。训练时说话与视觉刺激结合,如说“吃”时与饭菜结合起来,或以看图识字法,说与看图结合起来。不完全性失语病人能说出一些单字、词组、句子或说话不流利,病人常有词汇贫乏、讲话缓慢、重复语言等对类病人要耐心地教,反复复述阅读的句子,练习灵活性、锻炼语言的运用技巧。 感觉性失语这类病人的训练要比运动性失语困难些,可运用视觉逻辑法、手势法进行训练,如给病人端上脸盆,放好毛巾,并对病人说“洗脸”,病人虽不理解“洗脸”二字之意,但从逻辑上他会理解你是让他洗脸。如此反复多日进行,久而久之,就会使语言与视觉结合,语言功能得以恢复,手势法即家属用手势与语言结合的方法来训练病人,如让病人“吃饭”,训练者拿筷子以吃饭的动作多次示范,病人很快就会理解,从而主动拿筷子吃饭。 命名性失语即看到实物而叫不出名字。可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给他看,并说出名称和用途,到较少见的物品,同时还要注意反复强化已掌握的词汇。 混合性失语此类病人语言康复训练困难,必须采取说、视、听三结合的方法反复多次进行,如让病人穿毛衣,则必须既说“穿毛衣”让病人听,又要指着准备好的毛衣,并作出手势示意让病人看。 2 如何了解失语病人的感受及需要 可从病人手势及表情中理解其需要,并利用实物图片法、手势法、文字书写法等,结合病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与病人沟通,具体方法如下。 手势法手捂前额表示头痛,手在腹部移动表示肚子不舒服,手掌上下翻动表示要翻身,抬高臀部表示大小便。 实物图片法利用常用物品或自制图片,手指水杯表示口渴,手指头表示头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