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复习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复习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复习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复习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复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作业1(绪论——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教育:一是作为学科范畴的科学教育,二是作为教学建议改革范畴的科学教育

2、学前儿童学前儿童指的是进入小学之前的儿童,即0-6岁的儿童;包括婴儿期、幼儿前期和幼儿期三个阶段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探究,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活动。

4、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具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即潜在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为最近发展区。

5、完整儿童是指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是指儿童的身体、情感、人之、道德和社会的整合型发展。

6、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

是以观察为主要认知手段,让学前儿童探索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发展儿童的科学认知、培养科学情感、形成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的一种科学启蒙教育活动

7、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

是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仪器和材料,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关系的科学活动。

8、区域活动:指教师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出发,融合教育目标和正在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的要求,将活动场地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区域,如阅读区、表演区、自然角、科学活动区或专门的活动室等,在其中投放各种活动材料,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让儿童自由

选择活动。,在不同的区域内儿童通过与材料环境及同伴的相互作用,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获得发展的一类教育活动。

9、自然角:是在幼儿园活动室内向阳的角落、廊沿、安放一张桌子或设置一个分层木架,将一些适于在室内生长和照料的动植物,或手机来的非生物,有秩序的布置在上面的场所。

10、科学游戏活动: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11、教育评价:教育评价包括两层含义:评判和价值。评判是指对评价对象作出判断,具体说是对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环境及教师、儿童等评价对象作出判断;所谓价值,则是做出评判的基础和标准,也是说评价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对象作出的各种判断。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是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标准,采取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方式、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家与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及教师、幼儿等进行测定并加以分析、最终作相互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

1、科学的三个内涵是指科学是知识体系、是过程、是态度。

2、科学知识的特点是真理性、经验性、可重复性。

3、美国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包括:语言、音乐、逻辑、数学能力、空间、身体动觉智力、内省智力、交往智力和自然智力。

4、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主张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及学校和教学做合

一。

5、无意注意是新生儿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定向探究反射。

6、3-6岁儿童在掌握空间方位的过程中,最早分出的是垂直轴的上下方向,然后是水平面的两对方向,即前后、左右。

7、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四个环节:观察发现问题、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和表达交流。

8、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具体方法是论理的组织法和心理的组织法。

9、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设计是导入、进、结束、延伸。

10、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的分类为演示探究类、引导探究类和验证探究类。

11、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为生理价值、心理价值、智力价值、道德价值和美育价值

12、区域科学教育活动对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

13、自然角是幼儿学科学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处所,具有如下功能:自然角是幼儿了解自然界的窗口,自然角能使幼儿萌发探究的欲望,自然角能增强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责任感。

14、自然角应设置丰富多样的内容,一般来讲,应安排如下基本内容:动物,植物,非生物及工具,学习档案。

15、小班幼儿观察力较差,为他们提供的观察物,应以具有明显特征的物体为主。

16、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区按用途、场地及管理归属等的不同,可分为班级的科学活动区(角)和全园共用的科学活动区。

17、班级科学活动区的设计原则应满足七方面的要求: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为幼儿提供多功能性的材料,为幼儿提供有层次的材料,为幼儿提供有序列性的材

料,为幼儿提供有结构性的材料,为幼儿提供有滚动性的材料,让每个幼儿有足够的材料。

18、谢尔曼认为科学是有规则的游戏,可以把科学编程好玩的游戏。

19、科学游戏有哪些种类:感知游戏,操作性游戏,情景性游戏,运动性游戏,竞赛游戏,智力游戏,

20、科学游戏中教师的角色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进展的支持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21、主题单元活动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凸显了生活化的特点和循序渐进的特征。

22、项目活动是以问题为基础的生成性教育活动。

2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资源的种类有玩玩具、媒体资源、自然资源、教师、儿童资源、社会资源和幼儿园科学活动园地。

24、幼儿园内可利用的资源:幼儿资源、教师资源、物资资源、

信息资源、偶发性的科学教育资源。

25、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本身的评价主要包括对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法、活动过程、活动环境以及或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关系等方面的综合评价。2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一般步骤:确定评价目标、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27、对学前儿童发展的评价包括对学前儿童知识经验的评价、对学前儿童探究方式和方法的评价、对学前儿童情感、态度的评价。

三、问答题

1、现代科学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1、在教学目标上以科学素养为中心、

2、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

3、在教学过程上强调实践性

2、皮亚杰把儿童的发展分为哪四个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的发展分为既相互连接,又具有质的差异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3、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启示是什么

美国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包括:语言、音乐、逻辑、数学能力、空间、身体动觉智力、内省智力、交往智力和自然智力。

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启示(一)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展示多种治理的过程,教师应发现和培养儿童的智力强项;(二)提供多元化的操作材料,为幼儿创造探索的空间;(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评价儿童

4、当代社会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三)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5、培养学前儿童的科学情感和态度,要注重哪些方面

1、发展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

2、培养学前儿童关爱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3、培养学前儿童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4、尊重他人、乐于合作、分享与交流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一、依据《纲要》、《指南》的主要精神;

二、符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三、适应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

四、遵循科学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7、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注重内容的科学性、教育的启蒙性;

2、与时俱进,勿忘历史民族文化;

3、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各领域教育内容的统整;

4、照顾科学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与典型代表性;

5、因地制宜,因季节而变

8、如何有效的运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一、讲解法:教师通过语言向学前儿童讲述或解释某事某物的一种方法

二、指导探究法:教师来确定科学活动的内容、主题,提供研究探索的材料、框架,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的一种方法。

三、自由发现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幼儿自己确立活动的内容并进行探究的一种方法

9、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有什么

1、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主动形式

2、观察能促进学前儿童多元智慧的发展

3、观察能促进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10、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1、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2、让幼儿亲历过程的探究性原则;

3、与幼儿的合作性原则

11、教幼儿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有哪些要求(教材P119,3大点,需分别阐述)

12、如何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辨别时间(教材P128,共4点)

13、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一)是一种幼儿自由探索的活动

(二)是一种幼儿自主操作的活动

(三)是一种教师成为隐性要素的活动

14、教师在数学角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要做哪些

(一)及时提供并补充调整操作材料

(二)使幼儿明确活动的规则

(三)观察和适时指导幼儿活动

(四)增进幼儿间的相互交流

15、科学游戏活动有哪些特点

1)科学游戏是由孕育在活动中能引起幼儿个人动机的因素而发起的,而不由基本需要和动机或者这回要求所控制

2)在科学游戏中幼儿往往是对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对象金鑫和探索后,给予游戏以他们自己的意义,并由自己控制游戏。

3)科学游戏中幼儿的情感是积极愉悦的,这是科学游戏娱乐功能的体现

4)科学游戏中幼儿在不断地重复动作

16、科学游戏活动的价值是什么

(一)科学游戏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能满足幼儿的自主需要

(二)科学游戏使幼儿“玩中学”,能满足幼儿情绪的需要

(三)科学游戏中幼儿不断同化与顺应,能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

17、教师在科学游戏活动的组织指导步骤有哪些

(一)营造游戏氛围

(二)理解游戏规则

(三)组织游戏活动

(四)参与游戏过程

(五)评价游戏活动

18、主题单元活动的设计步骤有哪些

1)主题的选择:源于幼儿的实际活动、源于学科领域的内容、源于现有的作品或材料

2)主题价值的审视

3)主题名称确定

4)主题目标设计

5)主题单元活动框架设计

19、项目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1)项目活动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或问题,围绕这个话题或问题,孩子们可以进行持续的、深入的探索活动

2)项目活动必导致探究性学习

3)项目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所持续的时间不是有教师的课程表来控制,而是有孩子的学习进展状况来决定,教师不能急于求成

4)项目活动强调活动信息管理,并透过形成性评价推动活动的发展

2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资源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前儿童学习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二)有益于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三)有助于教师的教和学

2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的选择要注意哪些

(一)能达到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

(二)从学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三)与学前儿童生活联系密切

(四)适合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

(五)就地取材

(六)保证安全与卫生

22、种植园地的有哪些作用

1)为幼儿提供了接触、了解自然的环境,可丰富幼儿对大自然的感性认识2)为幼儿提供了科学探究和劳动的场所,可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学习劳动技能3)锻炼幼儿坚强的毅力,为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认真态度和参与工作的坚持性23、玩沙玩水活动的作用有哪些

1)在千变万化的玩法中儿童的创造力得到发展

2)在自由建构中获得情绪上的满足

3)在与沙、水的互动中获得关于沙和水的知识,促进了感知觉的发展

4)在幼儿尽情玩耍时练习大小肌肉的动作

24、家庭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一)家庭是儿童科学启蒙的起始地与阵地

(二)家庭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素材

(三)为幼儿园科学教育奠定基础,与幼儿园科学教育相互补充

25、为什么要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进行评价

(一)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各个要素进行鉴别

(二)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作出诊断

(三)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加以改进

(四)更好地实施个别教育、因材施教

2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确定评价目标

1、制定评价方案

3、实施评价方案

4、处理评价结果

四、设计题

1、如果你是一名幼儿教师,你应如何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一)常见的动植物

1、能说出常见动植物的名称,通过饲养、护理等方式观察、发现其典型的外部特征,知道其主要用途,观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注意并发现动植物的多样性

3、感知和初步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规律

4、关注、体验和探索动植物与人、自然环境的依赖关系

(二)常见的物体和材料

1、自然物体:水、沙、石、土、空气、日、月、星

1、人造物体

(三)常见的物理、化学现象

1、常见的、有趣的物理现象

(1)、多种多样的光

(2)、美妙的声音

(3)、感受冷、热现象

(4)、探究、体验力

(5)、有趣的磁

(6)、电

2、奇妙的化学现象

(四)、天气与季节变化

(五)、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

2、了解、熟悉着名的科学家,感受、体验科学家的探索、发明创造的过程

3、增强儿童的环保意识,培养其环保行为

(六)、自然环境与人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1、观察人主要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摸觉,能探索、感受其各自的功能,体验风、雨、阳光等对感觉器官的影响

2、初步了解人的差异性及其种类

3、认识人基本的外部结构,发现并感受其各自的功能

4、初步感受和体验人的内部生理和心理活动

5、初步了解人体的生长、发育到衰老是一个自然的生命发展过程。

6、教育幼儿从小珍爱生命,锻炼身体,预防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7、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七)、数学认知

1、掌握物体分类的方法,尝试进行简单的分类概括(如按颜色、大小、长短、形状、高矮、厚薄、粗细、轻重等),能对熟悉的物体进行分类,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探索“1”和“许多”及其关系。

3、通过实物操作、比较、游戏等方法来学习十位或百位以内的数;先学习基数,再学习序数、倒数等,探索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学习数的组成、认读、书写、加减运算,初步理解总数与部分的关系;探索数的守恒,以进一步理解数和对数的抽象。

4、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知道其名称、明显的外形特征及其简单的关系;先

5、能用各种方法(包括自然测量)进行量的比较,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和量的守恒。

6、在空间方位上,能分清上下、左右、前后、里外、远近等,知道空间的运动方向,例如,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等;在时间上,能区分早晨、中午、晚上,白天、黑夜,今天、明天、昨天,知道星期、日、月、年及其关系。认识时钟,能判定整点、半点。

2、制定一份“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教材P120)

3、怎样合理利用家庭资源,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

(一)充分发挥家长自身人力资源的作用

1、重视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

2、正确对待幼儿提出的问题

3、引导幼儿学会观察

4、激发、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

5、注重幼儿的探索过程、积累丰富经验

6、注重随机的科学教育与有目的的科学训练有机结合

(二)充分发挥各种家庭物质资源的作用,避免资源浪费

4、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设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

(一)利用社区资源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家庭、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补充

1、利用物力资源,拓宽教育内容

2、利用自然资源,丰富活动材料与活动形式

3、利用人力资源,提供有力保障

(二)利用社区资源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让幼儿在社区小社会中亲自感受、体验,获得更加广泛的感性经验

(三)利用社区资源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

(一)根据教育的目的要求、年龄特点等选择合适的资源

(二)制定具体活动方案

1、时间的确定

2、必要的练习、准备工作

3、路线的选择

4、活动的步骤安排

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

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知。幼儿在有关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和学习的基本前提。针对幼儿这一特点,近年来,我们从培养幼儿爱科学、学科学,激发幼儿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入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活动。 首先,我们要树立“时时处处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学”的观念。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有效地组织科学活动。例如,金秋时节,向日葵成熟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田间观察向日葵,让他们在观察中有所发现。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为什么向日葵的花盘总朝着太阳?”让幼儿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对向日葵的果实进行观察,幼儿会发现原来向日葵的果实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瓜子,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想进一步了解向日葵的欲望。 其次,我们要有一颗细致观察的心,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春天来了,我便带孩子们去寻找春天,这时候,有几个孩子发现了蜗牛,他们高声地喊了起来:“我找到了蜗牛!我找到了蜗牛!”其他孩子立刻一窝蜂地围了过去,于是,我把蜗牛请到了班里,先请幼儿观察蜗牛的样子,并让幼儿说一说它的眼睛在哪里、嘴巴在哪里等等,然后建议把它养起来,紧接着又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蜗牛喜欢生活

在哪里?它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蜗牛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等等问题,先让幼儿自己观察、猜测,再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资料,然后带到幼儿园分享交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对蜗牛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究兴趣。 最后,我们要迅速作出反应,调整教育策略。如夏天雨过天晴,有时小朋友会高兴地叫起来:“快看,天上有座彩色的桥。”按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课”才是学习的时间,以前教师会忽略幼儿偶发事件中提出的问题和想法,现在教师能及时抓住偶发性活动的契机,不嫌麻烦,立足幼儿的日常生活,重视随机引导,及时果断地处理偶发事件,告诉小朋友:“那不是桥,是彩虹。因为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组成的,太阳光照到这些水雾里,小水滴会把太阳光的七种颜色折射出来。”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40年代就说过:“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好场所。让幼儿亲临大自然,充分运用他们的感官,看看、闻闻、听听、摸摸,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知。 我们的幼儿园种了很多的花和树,我经常带幼儿到户外,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当幼儿投身于大自然怀抱观察和认识事物时,启发他们提出问题。秋去冬来时,我引导幼儿进行常青树与落叶树的比较观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docx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科学的含义与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2、了解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要求。 3、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及范围。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及范围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 一、科学的含义 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与规律的知识。 2、科学是获取反映客观事实与规律知识的过程。 3、科学是看待世界的一种精神与态度。 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1、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 2、通过直接经验认识世界 3、探索过程与探索方法的试误性 4、所获经验的非科学性 (1)幼儿总是用原有经验解释世界 (2)幼儿的经验还具有主观性和泛灵性 三、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要求 1、科学性和启蒙性 2、广泛性和代表性 3、地方性和季节性 4、时代性和民族性 四、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及范围 《纲要》提出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6.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7.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一)了解自然环境及其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第三章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

第三章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 上一章我们讨论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也就是“为什么教”的问题,这一章讨论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第一节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要求 一、科学性和启蒙性 科学性是指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应符合科学原理。不违背科学事实(例:为了让幼儿养成刷牙的习惯,教师用黑色水彩笔描画后代表牙齿上的细菌,让幼儿观察这是不科学的) 启蒙性是指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应是粗浅的而不是系统的科学知识,内容应是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科学探索、启示幼儿科学学习的媒介,不能超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 一是科学知识的“科学”,二是科学知识获得过程的科学 二、广泛性和代表性 1.科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呈现领域的广泛性 2.幼儿科学探索领域的宽广性 3.幼儿科学教育的奠基作用 根据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要求选择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1.从广泛的范围中选择内容 2.衡量所选内容的代表性 3.考虑各部分内容的均衡性 三、地方性和季节性 1.幼儿一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特点 2.自然现象的地域性和季候性 根据地方性和季节性的要求选择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1.要注重从当地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中挖掘和选择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不要照搬 现成的材料。 2.要灵活地当地事物替换离幼儿较远或难以搜集的材料 3.根据当地季节变化特点,恰当地编排教育内容,而不要固守统一的计划。 四、时代性和民族性 根据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要求选择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1.结合幼儿生活选择介绍先进科学技术的内容 2.选择介绍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内容 3.引导幼儿认识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物产,或当地有名的物产 第二节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范围 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 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综合练习及答案

综合练习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教育:一是作为学科范畴的科学教育,二是作为教学建议改革范畴的科学教育。 2、学前儿童:指的是进入小学之前的儿童,即0-6岁的儿童;包括婴儿期、幼儿前期和幼儿期三个阶段。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探究,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活动。 4、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具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即潜在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为最近发展区。 5、完整儿童:是指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是指儿童的身体、情感、人之、道德和社会的整合型发展。 6、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是以观察为主要认知手段,让学前儿童探索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发展儿童的科学认知、培养科学情感、形成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的一种科学启蒙教育活动 7、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仪器和材料,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关系的科学活动。 8、区域活动:指教师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出发,融合教育目标和正在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的要求,将活动场地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区域,如阅读区、表演区、自然角、科学活动区或专门的活动室等,在其中投放各种活动材料,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让儿童自由选择活动。,

在不同的区域内儿童通过与材料环境及同伴的相互作用,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获得发展的一类教育活动。 9、自然角:是在幼儿园活动室内向阳的角落、廊沿、安放一张桌子或设置一个分层木架,将一些适于在室内生长和照料的动植物,或手机来的非生物,有秩序的布置在上面的场所。 10、科学游戏活动: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11、教育评价:评判和价值。评判是指对评价对象作出判断,具体说是对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环境及教师、儿童等评价对象作出判断;所谓价值,则是做出评判的基础和标准,也是说评价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对象作出的各种判断。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是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标准,采取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方式、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家与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及教师、幼儿等进行测定并加以分析、最终作相互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 1、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具体方法是论理组织法和心理组织法。 2、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设计是导入、进行、结束、延伸。 3、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的分类为演示探究类、引导探究类和验证探究类。

【9A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环节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环节 1活动准备:不仅决定了教师对教育内容的安排、难易程度的把握,更能够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它包括了经验准备和材料准备两个方面的内容。经验准备指的是幼儿已经获得的和本次教学活动内容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经验等。每次活动前让幼儿获得相关的经验准备,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幼儿更有效的地进行活动。材料准备指的是活动前教师将活动需要用到的材料准备好。做好材料准备,能够使得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不至于手忙脚乱,同时提高活动的效率。 2.活动过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开始部分、展开部分和结束部分。开始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导入部分,教师可以采用生动和有趣的形式进行导入,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进而烘托活跃的探究气氛。常用的导入方法有谜语、儿歌、故事导入,演示现象导入,简短的指令导入,根据已有经验的问题导入和让幼儿直接操作材料导入的方法。 展开部分。展开部分是整个活动最主要的部分,所占时间也是最长的。在这一部分,主要以幼儿进行探究,教师给予帮助为主,要避免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模式”。应该在提出的启发性问题的基础上,由幼儿充当活动的主导者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进行观察,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架”支持和回应,帮助幼儿完成探究活动。 结束部分。结束部分既要使这一次活动圆满的结束,又不能就此结束幼儿的探索。活动结束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在形式上不必拘于常规。 3.活动的延续。活动延续,主要是指在一个活动结束之后,为了帮助孩子更加深入和全面理解活动内容,而延伸出来的活动,有活动到活动、活动到区角、活动到生活等多种形式。活动延续也可以由教师发起。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选题贴近幼儿生活的原则。选题是活动设计的首要步骤,对整个活动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因为,科学本身是抽象而不易懂的,如果在选择科学教育活动主题的时候选择的是幼儿生涩的内容,无疑会让幼儿一头雾水,无法达到活动的目的。 具体操作的原则。主要指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具体的材料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因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因此要为幼儿提供可观察、可操作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地调动幼儿多感官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应尽量避免抽象水平的口头式传授知识和概念,而应以让幼儿动手操作具体材料为主。 发展思维的原则。在幼儿园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以提供材料、提问等方式,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意向,让幼儿养成积极动脑思考和表达的习惯,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幼儿主体和教师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和传统的“说教式教学”以及“小学式教学”不同的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要体现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材料进行科学探究,教师只提供材料、启发性提问、及时回馈和有效引导的方式提供“支架”。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幼儿去进行探究和摸索,让幼儿在其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 案例引导 提问: 1.本案例中,幼儿运用了哪些感官来观察雨? 2.教师为什么把观察的地点从走廊移向室外? 3.活动中教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观察认识活动应如何设计? 一观察认识活动概述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它是从一定的任务出发,有计划、比较持久地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某种对象的过程。观察也是科学教育中幼儿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在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及其变化时,观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方法。 观察对幼儿学习科学的意义表现在: 科学观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直接与周围世界接触的机会,使幼儿获得最直接、最具体的科学经验,把幼儿引入科学之门。 科学观察也是一项基本的科学技能,幼儿通过观察,可以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 科学观察可以提高感觉器官,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还可以锻炼大脑的信息加工,幼儿通过观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

离线考核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科学精神 答:科学精神包括:求真精神、探究精神、怀疑精神、理性精神。 2.观察 答: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知觉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3. 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观察 答: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观察,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初步概念的教育方 4.自然角 答:自然角是在幼儿园活动室的一角,幼儿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进行科学小实验的场所。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幼儿园科学教育对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答:①幼儿科学教育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发展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 ②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智力; ③幼儿科学教育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 2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原则有哪些? 答:①目的性原则 ②可接受性原则 ③科学性原则

④系统性原则 ⑤全面性原则。 3.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是什么? 答:(1)启蒙性。 (2)综合性。 (3)地方性。 (4)各年龄班在认识内容与要求上不断扩大,逐渐提高。. 4. 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比较性观察? 答: ①做好幼儿观察的准备工作 ②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③善于运用语言指导幼儿的观察 ④在观察中,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 ⑤教给幼儿观察方法 ⑥注意发展幼儿的语言,丰富幼儿的词汇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论述幼儿小实验的特点? 答:(1)幼儿实验的目的不是进行科学发现,而是重复前人的部分实验。 小实验的目的是使幼儿直观地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获得科学经验,发展幼儿的智能。在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实验就是幼儿的一种探索,探索本身比通过探索获得的知识更为重要。 (2)幼儿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简单,幼儿能在短时间内观察到实验结果。 2.以“收获的秋天”为例,论述教师如何组织总结性谈话? 答:①幼儿必须具有较丰富的生动的直接经验 ②教师要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深入了解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③准备有助于幼儿回忆的教具 ④在谈话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有顺序性和启发性 ⑤谈话结束时,要总结谈话内容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启示 1.“生活即教育”对科学教育的启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科学”教育领域强调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应紧密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而进行。这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高度一致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用眼睛去观察,幼儿们一定会惊喜地发现生活中一定会时时刻刻、时时处处隐藏着科学的影子,比如,小朋友每人都有一个书包,都有一块小手帕,小朋友们做操时通常都要排成方阵。小朋友在家里睡的床有矮的、有高的,吃饭的碗有大的、有小的。只要小朋友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会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到“比较”的科学方法。幼儿教育工作者还应该鼓励小朋友用耳朵去倾听,倾听生活中一切动物的鸣叫,以学会用耳朵去辨别不同的动物,去了解不同动物的不同生活习性。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幼儿用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耳朵去倾听生活,将生活中隐藏的科学元素引入科学教育活动之中,真正让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变得鲜活、灵动起来,从而让幼儿们真正明白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社会即学校”对科学教育的启示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 ,主张将学校的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拓展延伸至社会上,以真正实现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融通、有机统一。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拓展延伸至社会上能给幼儿的科学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会对幼儿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以进一步提升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更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科学的认识兴趣,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强烈欲望,使幼儿受到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幼儿走向社会,去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应引导幼儿广泛接触社会自然环境,让幼儿们感受到社会自然环境的美妙,激发幼儿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以进一步让幼儿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幼儿对科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3.“教学做合一”对科学教育的启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具操作性、最富有建设性的内容便是“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 强调教、学、做是生活的三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而非孤立的三个方面。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应科学、合理、有效地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之间的关系,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并非是教幼儿“学” ,而是教会幼儿学做事,真正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学做合一” 。这就鼓励幼儿 教育工作者在“教”与“做”上应以幼儿为“主角”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应多给幼儿们动手实践锻炼的时机,以真正解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以真正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六大”解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幼儿科学教育得目标与内容 一、幼儿科学教育得目标结构 1、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得层次结构 幼儿科学教育得目标按其层次,可以分解为幼儿科学教育得总目标、年龄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1)幼儿科学教育总目标 《幼儿圆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得科学领域得目标就是:①对周围得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与求知欲;②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③能用适当得方式表达、交流探索得过程与结果;能从生活与游戏中感受事物得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得重要与有趣;⑤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得环保意识。 (2)幼儿科学教育得年龄阶段目标 (3)幼儿科学教育单元目标 幼儿科学教育得单元目标一般有“时间单元”与“主题活动单元”两种。 ①“时间单元”,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如一个月或一周内要达到得目标,相当于“月计划”或“周计划”中得科学教育目标。例如:幼儿园中班九月份得科学教育目标。 ②“主题活动单元”,就是在一组有关联得科学教育活动全部结束后所要达到得目标。例如,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有趣得气味”。 (4)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得目标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目标一般就是指一次具体得科学教育活动所要达到得目标,例如:幼儿园小班“可爱得蚕豆荚”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以上四个层次,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式得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得层次结构。各阶段性目标之间就是相互衔接得,体现了幼儿心理发展得渐进性。 2、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得分类结构 (1)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例如,“知道生物得生长、人类得生活离不开水”。用词“知道”、“了解” (2)科学方法教育目标 例如,“能够根据豆荚得大小进行简单得比较与分类”。用词“能够” (3)科学情感与态度教育目标。 例如,“喜欢探究周围得自然现象”。用词“喜欢”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得内容 1、关爱、探究身边得有生命物质,探索无生命物质及其环境与人们生活得关系。 (1)动植物与环境及人们生活得关系。 能说出常见动植物得名称。 (2)无生命物质与人、自然环境得关系。 ①水;②沙、石、土;③空气 (3)人体及人与自然环境得关系 2、关注、感受、探究身边得自然科学现象 (1)多种多样得光 (2)美妙得声音 (3)冷、热现象 (4)力。有推力、拉力、浮力、重力、摩擦力、弹力、吸引力、电力、风力等 (5)电 (6)奇妙得化学现象

幼儿园科学教育复习重点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特点(辨析、论述、理解) 1、简答:幼儿探究过程的特点 1)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最初关心的问题都和自然有关,是基本的科学问题 3)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 4)探究方法有试误性 5)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非科学性” 第三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概念与特性 1、简答:现代科学教育的特征 1)在教育目标上以科学素养为中心 2)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 3)在教学过程上强调实践性和探究过程 2、论述、辨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性 1.教育内容要生活化和具有生成性 1)教育内容要生活化 2)内容的兴趣性和生成性 2.教育过程能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1)幼儿产生疑问或疑惑 2)幼儿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想和解释 3)幼儿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体,作用于结果和事实调节了幼儿的认识、验证了 幼儿的解释是否适宜 3.教育活动的结果要使幼儿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 4.教育价值的可持续性和多项性 5.教育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1)注重幼儿自发的个别探究和小组探究活动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应灵活地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 第二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目标构成 1、论述、案例分析:第二节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及价值取向 《纲要》中科学领域的总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价值取向:终身发展 可以概括为为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会用这些有益于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大价值。 2、简答、案例分析:第三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三要素的内涵 1.情感态度目标: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有初步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1)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关爱和保护周围环境 (4)创造精神 (5)尊重他人,乐于合作、分享与交流 2.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目标: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感性认识 第一,探究未知的能力。 幼儿探究未知的能力主要包括观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推理和预测的能力、实验验证和记录有关信息的能力、解释与交流的能力等。 (1)观察探索和发现问题。 对于幼儿来说,科学思维的第一步是用感官观察和探究周围环境,逐渐地对使 用工具发生兴趣,并体验到工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探究事物的细节。 (2)推理和预测。 科学思维的第二步,就是针对观察和探索时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问,用已经 观察到的特定事物和有关现象,并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推理,作出猜想和预测。 (3)实验验证和记录有关的信息。 通过做实验来证实预测是否正确,这是科学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 原来的预想可能得到支持和证实,也可能被推翻。 (4)解释与交流 科学探究过程的关键是用观察和信息建构合理解释的能力。同样,幼儿也需要 有机会在讨论中描述和分析他们的发现。 第二,技术设计的能力。 技术设计方面的目标主要是让幼儿体验创造的价值和乐趣,体验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并尝试着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程序。 3.知识经验目标: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其关系的经验,并有使用的倾向 (1)幼儿期不可能有真正的科学概念。 (2)经验性的知识是幼儿能够获得的最有价值的知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与内容知识讲解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与内容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与内容、 [导读]: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具体表现为: 1.引导幼儿……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具体表现为: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家的崇敬。 6.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二、阶段目标: 三月份: 1. 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第一周: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 第二周: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完整版)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教学目的: 1、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及年龄阶段目标。 2、能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能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1、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是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所期望幼儿获得某些发展,所以,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原有水平和能力以及教育活动的内容来确定具体的活动目标。在教育实践中,设计、表述教育活动目标时应该把握以下注意事项: (1)活动目标应定位在最近发展区域内。 (2)活动目标的制定应该尽可能具体、清晰。 (3)目标的表述主题应一致。 四、案例分析 指出下列案例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 案例一 大班科学活动“小石头漂流记”的目标 1、能积极进行各种实验,并大胆表述实验结果。 2、乐意接受挑战,体验成功的快乐。 问题所在:目标过于笼统、概括,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 修改后: 1、能借助不同工具,尝试让小石头浮起来。 2、能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记录,并向同伴介绍实验结果。 3、乐意接受挑战,体验成功的快乐。 案例二 大班科学活动“运水游戏”的目标 1、提供多种运水的工具和材料,能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水中遇到的问题。 2、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初步掌握统计的方法。 问题所在:目标表述主题不一致。 修改后: 1、积极探索多种运水方法,能运用已有经验解决运水中遇到的问题。 2、初步掌握画“正”字的统计方法。 五、作业 为下列活动拟写活动目标 1、可爱的小白兔(小班) 2、动物的分类(中班)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一:一、活动题目 苏打喷泉 二、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苏打喷泉,培养幼儿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4~5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塑料盖的瓶子、吸管、胶带、白醋、小苏打、水、纸、笔。 五、活动过程 看一看。有趣的实验。 教师演示: (1)在瓶盖上插入吸管,吸管离瓶底距离约2厘米。 (2)在塑料瓶中倒入30毫升的水,并加入50毫升的醋。 (3)瓶内放人两勺小苏打,迅速将瓶盖盖上。 幼儿讨论观察到的现象。 (1)这个实验真有趣,水从吸管中喷出来了。 (2)像喷泉一样,瓶子里有许多小泡泡。 (3)喷泉真好看!我也想做一个小喷泉。

我来做小喷泉。 (1)先在瓶里放入水,再放醋和1勺苏打,喷泉没有做成功。 (2)盖子没盖好,泡泡都跑出来了。 (3)将吸管插入瓶盖中,用胶带将吸管固定在瓶盖上。先在瓶子里放人一些水,再放入一些醋,最后放人2勺苏打,迅速盖上带有吸管的瓶盖。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1)放l勺苏打不成功,醋要多放一些,再放2勺苏打,水就喷出来了。 (2)瓶盖没有盖严,泡泡都跑出来了,一定要盖严瓶盖。 (3)先放一些水,再放一些醋,最后放了2勺苏打,喷泉就做成了。 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使用药品的量: 第一次水醋苏打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六、注意事项 1.教师提醒幼儿要进行分工:负责记录的幼儿要将醋、小苏打的用量记录清楚。

2.检查醋和小苏打的比例是否适当,瓶盖密封是否严紧。 3.盖瓶盖的速度要快。 4.要将小苏打碾碎后放入瓶内。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二: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沉浮》 孩子们对玩水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会看到他们把一粒石子、一片树叶等投进水里,百玩不厌。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我结合大班《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一书设计了此活动——《沉浮》。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大胆探索、尝试便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发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学习两人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活动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记录表(见附图)、铅笔;盛水的水盆若干个,积木块若干,塑料插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二、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如果把这些材料放进水中,会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复习资料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作业1(绪论——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教育:一是作为学科范畴的科学教育,二是作为教学建议改革范畴的科学教育 2、学前儿童学前儿童指的是进入小学之前的儿童,即0-6岁的儿童;包括婴儿期、幼儿前期和幼儿期三个阶段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探究,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活动。 4、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具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即潜在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为最近发展区。 5、完整儿童是指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是指儿童的身体、情感、人之、道德和社会的整合型发展。 6、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 是以观察为主要认知手段,让学前儿童探索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发展儿童的科学认知、培养科学情感、形成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的一种科学启蒙教育活动 7、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 是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仪器和材料,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关系的科学活动。 8、区域活动:指教师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出发,融合教育目标和正在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的要求,将活动场地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区域,如阅读区、表演区、自然角、科学活动区或专门的活动室等,在其中投放各种活动材料,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让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在不同的区域内儿童通过与材料环境及同伴的相互作用,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获得发展的一类教育活动。 9、自然角:是在幼儿园活动室内向阳的角落、廊沿、安放一张桌子或设置一个分层木架,将一些适于在室内生长和照料的动植物,或手机来的非生物,有秩序的布置在上面的场所。 10、科学游戏活动: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11、教育评价:教育评价包括两层含义:评判和价值。评判是指对评价对象作出判断,具体说是对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环境及教师、儿童等评价对象作出判断;所谓价值,则是做出评判的基础和标准,也是说评价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对象作出的各种判断。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是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标准,采取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方式、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家与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及教师、幼儿等进行测定并加以分析、最终作相互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 1、科学的三个内涵是指科学是知识体系、是过程、是态度。 2、科学知识的特点是真理性、经验性、可重复性。 3、美国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包括:语言、音乐、逻辑、数学能力、空间、身体动觉智力、内省智力、交往智力和自然智力。 4、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主张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及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5、无意注意是新生儿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定向探究反射。 6、3-6岁儿童在掌握空间方位的过程中,最早分出的是垂直轴的上下方向,然后是水平面的两对方向,即前后、左右。 7、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四个环节:观察发现问题、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环节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环节 1 活动准备:不仅决定了教师对教育内容的安排、难易程度的把握,更能够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它包括了经验准备和材料准备两个方面的内容。经验准备指的是幼儿已经获得的和本次教学活动内容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经验等。每次活动前让幼儿获得相关的经验准备,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幼儿更有效的地进行活动。材料准备指的是活动前教师将活动需要用到的材料准备好。做好材料准备,能够使得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不至于手忙脚乱,同时提高活动的效率。 2.活动过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开始部分、展开部分和结束部分。开始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导入部分,教师可以采用生动和有趣的形式进行导入,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进而烘托活跃的探究气氛。常用的导入方法有谜语、儿歌、故事导入,演示现象导入,简短的指令导入,根据已有经验的问题导入和让幼儿直接操作材料导入的方法。 展开部分。展开部分是整个活动最主要的部分,所占时间也是最长的。在这一部分,主要以幼儿进行探究,教师给予帮助为主,要避免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模式”。应该在提出的启发性问题的基础上,由幼儿充当活动的主导者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进行观察,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架”支持和回应,帮助幼儿完成探究活动。 结束部分。结束部分既要使这一次活动圆满的结束,又不能就此结束幼儿的探索。活动结束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在形式上不必拘于常规。 3.活动的延续。活动延续,主要是指在一个活动结束之后,为了帮助孩子更加深入和全面理解活动内容,而延伸出来的活动,有活动到活动、活动到区角、活动到生活等多种形式。活动延续也可以由教师发起。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选题贴近幼儿生活的原则。选题是活动设计的首要步骤,对整个活动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因为,科学本身是抽象而不易懂的,如果在选择科学教育活动主题的时候选择的是幼儿生涩的内容,无疑会让幼儿一头雾水,无法达到活动的目的。 具体操作的原则。主要指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具体的材料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因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因此要为幼儿提供可观察、可操作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地调动幼儿多感官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应尽量避免抽象水平的口头式传授知识和概念,而应以让幼儿动手操作具体材料为主。 发展思维的原则。在幼儿园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以提供材料、提问等方式,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意向,让幼儿养成积极动脑思考和表达的习惯,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幼儿主体和教师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和传统的“说教式教学”以及“小学式教学”不同的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要体现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材料进行科学探究,教师只提供材料、启发性提问、及时回馈和有效引导的方式提供“支架”。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幼儿去进行探究和摸索,让幼儿在其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 案例引导 提问: 1.本案例中,幼儿运用了哪些感官来观察雨? 2.教师为什么把观察的地点从走廊移向室外?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途径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途径 (一)在专门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科学教育 1.观察认识型活动 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就是以观察为主要认知手段,让学前儿童探索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发展儿童的科学认知、培养科学情感、形成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的一种科学启蒙教育活动。 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通过观察,能促进学前儿童多元智慧和观察力的发展。教师在组织这类活动时,首先应该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明确观察的目的,用生动简练的语言或游戏的口吻、游戏的方法开始观察活动;接着尽量让幼儿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感知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适当地讲解,以帮助幼儿加深印象。结束时要巩固加深幼儿所获得的印象。 2.实验操作类活动 实验操作类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仪器和材料,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关系的科学活动。它强调的是,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过程。实验操作对于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真正引导幼儿亲身经历和感受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并享受到科学带来的乐趣,比获取科学知识更为重要,更为本质;能最大限度调动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满足探究欲望,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使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探究和思维能力得到综合训练和提高。 教师在组织这一类活动的时候,首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其次,根据活动,充足、多样的材料,让幼儿有充足的机会与材料接触,同时引导每一个幼儿积极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主动建构认识。 3.科学讨论型活动 科学讨论型活动是指在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集中的讨论交流等手段获取科学知识的活动。尽管它不是一种直接探究活动,但也是幼儿获取科学知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是幼儿科学教育实践中一种较为普遍的活动类型。

论当今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

论当今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 对策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论当今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 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园身心发展的必然需要,更强调幼儿亲自参与和幼儿动手操作,它主张幼儿通过自身和周围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获得经验,注重幼儿主动的建构过程,其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当今科学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误区,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关键及其在幼儿园中如何实施,才能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首先,教师要了解幼儿科学教育领域的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其次,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合理安排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相关物质材料的提供、巧妙地组织教育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适当的指导,重视抓住生活契机进行教育。最后,要重视对科学教育或顶的评价。科学教育活动要想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完成科学教育的任务。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发展 “幼儿园科学教育”在我国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它是对过去幼儿园常识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近二十年来,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发生了很大变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主要针对幼儿园教学以灌输为主的状况,提出以幼儿的探究和发现为基本方法,以科学经验的获得、科学技能的发展和科学兴趣的萌发为目标,建立幼儿科学教育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基本上是一种学科取向的课程。至90年代中期,科学课程在全国很多地方已取代了传统的常识课程。第二阶段,从90年代后期开始,以主张科学教育生活化和课程整合为特征,针对科学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内容偏多偏深、过于学科性和学术性、脱离幼儿生活等),同时借鉴国外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尤其是生成课程理念、瑞吉欧教育经验等)。这一阶段的改革强调从幼儿生活中产生科学教育的内容,并以主题的方式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整合的学习。这些观点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有所体现。新《纲要》在强调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及科学教育要回归生活之外,更将科学和数学合并为一个领域,充分体现了渗透整合的思想。第三阶段,可以以2001年以来"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在我国的逐步开展为标志,中法合作项目—“做中学”更加掀起了幼儿科学教育的热潮,使得幼儿科学教育成为幼儿教育领域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但它并不意味着第二阶段到此结束,而这正是本文需要讨论的问题之一。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幼儿园科学教育--(科学部分)

幼儿园科学教育--(科学部分)

课题:第四节幼儿园科学教育(科学部分)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 课时分配:共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学科学的特点,明确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2.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要求及不同年龄班的阶段目标、内容; 3.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学会设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重能力的培养,能实施科学教 育。 教学难点: 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重能力的培养,能实施科学教 育。 教学过程: 一、科学的含义 1.《辞海》中对科学的解释: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 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 和发展。 备注

举例说明2.当今社会对科学的解释:科学既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 种正确认识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世界、 获取知识的过程。 3.幼儿科学教育的概念: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 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 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学生实践活动: 每人搜集一份有关动植物或自然现象或科学发明等方面的资 料进行讲演。要求图文并茂、讲解简明清楚生动。 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学生自读《指导纲要》,教师提问:科学教育的关键目标是 科学知识吗? 明确: 1.幼儿学科学开始于好奇心。 2.幼儿好活动,在活动中学科学。 3.幼儿学科学具有把周围事物拟人化的特点。 4.幼儿敏感于成人对他们学科学的态度。 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幼儿好奇心的发展及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周围世界积极 态度的培养。有助于幼儿积累科学经验,发展智力技能,掌握学 科学的方法和技能。有利于年幼儿童主动性、自信心、独立性、 创造性等品质的发展。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解读 (一)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探索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兴 趣,培养幼儿关心、爱护自然和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二)科学方法和科学过程目标 帮助幼儿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技能—观察力、 分类、测量、操作、思考、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等。发展幼儿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