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质量管理分析表

产品质量管理分析表

产品质量管理分析表
产品质量管理分析表

产品质量改进分析表

质量异常报告单

品质异常处理登记表

成品质量不良联络单

零件不合格处理单

质量记录报表填写意义与要求

一、记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记录是记载过程状态和过程结果的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过程状态主要针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和体系的运行过程,而过程结果则是指体系运行效果和产品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根据记录的上述特性,记录在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在记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盲:记录的设置、设计目的、功能不明,不是为管理、改进所用,而是为了应付检查。(例如:我们在填写质量报表时,本来该真实记录的而为了应付检查而进行更改) (2)乱:记录的设置、设计随意性强,缺乏体系考虑,记录的填写,保管收集混乱,责任不清。 (3)散:保存、管理分散,未作统一的规定。 (4)松:记录填写、传递、保管不严,日常疏于检查,达不到要求,无人考核,且丢失和涂改现象严重。 (5)空:该填不填,空格很多,缺乏严肃性,法定性。 (6)错:写错别字,语言表达不清,填写错误。(例如:豉油“豉”字写成了“鼓”字〈错别字〉。) 2 、记录的设计和编制意义: (1)记录的充分性和必要性:记录作为基础性和依据性文件,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和结果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态和结果。为此,组织既要从总体上评价记录的充分性,力求使原始记录完整,同时又要对每一记录的必要性进行逐一评审和取舍,要

注意并非记录越多越好,正确的做法是只选择那些必要的原始数据作为记录。 (2)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真实准确的记载质量信息,才能为有效地运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实现持续改进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在确定记录的格式和内容的同时,应考虑使用者填写方便并保证能够在现有条件下准确地获取所需的质量信息。填写记录应实事求是、严肃认真。 (3)记录的规X化和标准化:应尽量采用国际、国内或行业标准,参考先进组织的成功经验以使记录更加规X化和标准化,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应当对现行的进行清理,废立多余的记录,修改不适用的记录,沿用有价值的并增补必需的,应使用适当的表格或图表格式加以规定,按要求统一编号,使各项活动的记录更加系统和协调,实现记录的标准化管理。对于同一种活动的记录格式应当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更,造成混乱,即使需要修改,也应规定一个统一的时间开始使用新表格。 3、记录的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 (1)记录用笔要求:记录用笔可以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不应用红笔,这些笔能够确保记录永不褪色。用笔一定要考虑其字迹的持久性和可靠性。 (2)记录的原始性:记录要保持现场运作,如实记录,这就是原始性。原始就是最初的第一手的。原始性就是当天的运作当天记,当周的活动当周记。做到及时和真实,不允许添加点滴水分,使记录真实可靠。记录保持其原始性,不可以重新抄写和复印,更不可以在过程进行完后加以修饰和装点。 (3)记录的清晰准确:记录是作为阐明质量管理体系所取得结果或提供体系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而策划设置的,即是证据,首先要属实,要做到属实,就要将过程做到位并运作事实记得正确和清晰,语言和用字都要规X。不但使自己能看清楚,也能使别人都看清楚。 (4)笔误的处理:在填写记录出现笔误后,不要在笔误处乱写乱画,甚至涂成黑色或用修整液加以掩盖,正确的处理笔误的方法,是在笔误的文字或数据上,用原使用的笔墨画一横

2016年产品质量情况分析报告

2016年产品质量情况分析报告

2016年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质量管理部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近年来,随着公司技改开发的大力投入,产业布局的系统优化和整合完善,形成了以202车间为代表的南方矿分离体系和以204车间焙烧工序为龙头、201车间萃取分离工序为承接、218车间沉淀煅烧为收尾的北方矿分离体系,形成了稀土加工分离、稀土金属、稀土研磨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氯碱化工等七大产业链。公司严把质量关,从原材料的入厂、中间品的控制到产成品出厂都严格按内部标准执行,在各工序间制定了质量控制标准,细化了关键岗位控制标准,编制了质量岗位巡视路线图,强化质量巡视工作,从而使公司的产品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提升,确保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面就公司产品质量做如下具体分析: 一、原材料方面 目前公司所用稀土原料全部来自外购,南方矿多采购自江西和广东,稀土总量为92%左右,稀土配分、放射性大小由于产地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202车间在萃取分离过程中及时调整萃取工艺指令同时做好镧产品中放射性的去除工作;北方矿主要为包头高矿,兼顾山东矿和四川矿,矿型差异较大,204车间联合研究所做好实验工作,研究焙烧工艺,做好各类矿型混合焙烧的技术策划;碳铵做为公司沉淀工序的重要原料,由于市场原因,采购自不同厂家,2016年合格率为89.69%,不合格原因除总量偏低外,不同厂家的产品对沉淀过程

液、镧铈液、镨钕液稀土组分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受生产工艺影响,在萃取稀土过程中,温度、酸度、流量等条件稍微控制不当,容易使产品配分引起波动。产品中非稀土杂质超标的主要原因是201车间高纯线除杂不彻底,下游218车间需加强在沉淀环节和煅烧环节对稀土杂质的控制,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关注外接稀土料液、生产用水、沉淀剂碳铵中Fe、CaO、Mg、Na、等非稀土杂质的含量以及生产设备、搅拌装置等腐蚀程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车间生产技术人员在追求稀土产品相对纯度满足的前提下应足够重视对非稀土杂质的控制。三、产成品方面 202车间2016年产品一次合格率为99.82%,较2015年上升 0.65%,产品质量有明显提升;218车间2016年产品一次合格率为99.95%,较2015年上升0.05%,产品质量与2015年基本持平;205车间、磁材车间、贮氢车间、应用型产品质量一次合格率均为100%;金属车间2016年产品一次合格率为96.31%,较2015年降低1.5%,产品质量有所下降。其中202车间氧化钆松装比重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沉淀过程控制不当,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要把单纯控制产品化学指标转变为为产品晶形晶貌的控制;218车间氧化镨钕稀土杂质La2O3不合格,主要原因为为转产前未彻底清理炉膛导致煅烧过程污染使产品中组分La2O3超标,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车间技术人员应提高质量意识,做好生产前的质量策划;金属镧、金属铈、金属钕、镧铈金镨钕金属中稀土杂质AL、C、Si、Mo等超标,主要原因电解过程控制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报告两篇汇总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报告两篇 主体是分析报告的主要部分,一般是写调查分析的主要情况、做法、经验或问题。下面职场范文网的就给大家分享下关于产品质量问题分析报告,欢迎阅读!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报告篇一 一、中国葡萄酒质量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葡萄酒产业经历了几起几落的发展阶段,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期,十多年来,中国葡萄酒的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观,产品结构有了根本的调整,原料基地已初具规模,管理体系已逐步形成,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这些都为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外部环境的优化,力促葡萄酒产业发展和质量的提高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重点发展葡萄酒、水果酒,限制粮食酒等措施的落实,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葡萄酒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的实施,新的《葡萄酒》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都为葡萄酒质量的提高、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重视基地建设,为提高葡萄酒质量提供了保障目前许多新建企业,首先

建基地,然后建工厂,企业对原料质量有了完全自主的掌控权,这种经营理念的改变、经营模式的改变都为葡萄酒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这也是近年来中国葡萄酒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3、国家监督抽查,对葡萄酒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1997年至2006年,连续十年国家监督抽查的结果表明,中国葡萄酒的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通过抽查,反映出行业存在的带倾向性的问题,然后进行集中整治,使违反质量规定的行为得到了及时的纠正,同时,生产者也越来越自觉地重视产品质量,自我监控的意识加强,对葡萄酒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葡萄酒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原料基地建设仍然薄弱,导致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 2、生产技术水平不高,质量同质化现象突出。 3、生产者缺少诚信理念,随意进行虚假宣传。 三、中国葡萄酒质量提升的措施 1、抓好基地建设是质量提升的必备基础

质量记录表格大全

x x x x x x x x有限公司 质量记录 版本:A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审核: 批准: 颁布日期:2008-03-03 实施日期:2008-04-03

章节文件名称文件编号 1 《考核表》 2 《文件记录发放登记表》 3 《改进计划》 4 《不符合项报告》 5 《不合格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6 《改正、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7 《生产通知单》 8 《物资收发卡》 9 《设施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10 《人员培训计划表》 11 《培训考核登记表》 12 《采购计划》 13 《供方评定记录表》 14 《合格供方名录》 15 《进货验收记录》 16 《不合格品登记评审表》 17 《检验报告》 18 《检验原始记录》 19 《检验设备周期校准计划》 20 《产品召回记录》 21 《内部审核计划》 22 《内部审核报告》 23 《会议签到表》 24 《管理评审计划》 25 《管理评审报告》 26 《防蝇防鼠检查记录》 27 《每日卫生检查记录》 28 《员工健康登记表》 29 《交接班记录》

章节文件名称文件编号 30 《工作服清洗发放记录》 31 《消毒液配制记录》 32 《设备清洗消毒验收记录》 33 《人员档案总目录》 34 《人员基本情况表》 35 《各类证书目录》 36 《历年学习考核登记表》 37 《任命文件目录》 38 《培训需求申请表》 39 《人员培训》 40 《岗考核申请表》 41 《工作人员登记表》 42 《采购文件审批表》 43 《仪器使用记录》 44 《质量记录登记表》 45 《质量记录借阅表》 46 《质量记录销毁表》 47 《物资设备入库出库台账》 48 《检验设备清单》 49 《检验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50 《检定和效验记录表》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导读:本文产品质量分析报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一) 在国家鼓励政策延续的强力推动下,我国经济逐渐回暖,轴承行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产品,紧紧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近三年来,承接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汽车、农机、家电、风电等主机配套方面的轴承产品具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轴承行业概况 轴承作为机械基础产业和骨干行业中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配套件,其质量水平的高低,往往代表或制约着一个国家机械工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轴承产品己广泛应用于汽车、农机、家电、风电等各个领域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三年随着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全面落实,全国轴承行业的景气度得到持续的提升,2009年,全国轴承年产量110亿套,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销售收入920亿元,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出口创汇20.2亿美元,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目前全国约有3000余家轴承及配件生产企业,从业人数约30多万人,其中年产值超30亿元企业5家。轴承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己成为世界轴承制造大国。但轴承产业结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长期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产业的集中度低,CR10、CR30长期在30%、45%左右徘徊,最终导致国产轴承在国内外中低

端市场形成同质化的恶性竟争,而在一些高端领域,如大飞机、高速铁路、精密数控机床、高速、高精度轧机和高可靠性风力发电机组等领域,由于稳定性、一致性不够,寿命可靠性较差,未得到用户认可,仍全部或极大部分依赖进口。近几年轴承进出口额均在20亿美元以上,虽然出口与进口产品数量之比约在2~3倍,但由于我国出口的大多为低中档产品而进口的是高档产品,近几年轴承行业出现贸易逆差,据资料报导2009年贸易逆差达到8.1亿美元,为历史之最。 江苏省是全国轴承的生产大省,与其他省份相比,发展时间比较早,速度也较快,在70年代,我省已有轴承骨干生产企业16余家,产品结构主要为深沟球轴承、调心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滚针轴承、推力轴承等,生产品种比较齐全。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机械制造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了迅猛发展,作为基础配套件的轴承,市场供不应求,企业盈利能力很高,良好的投资前景使得轴承行业在短短的几年内生产企业就达到数百家之多。其中绝大多数以生产深沟球轴承、滚针轴承、调心滚子轴承等传统品种居多。但随着十多年来超常规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产能相对过剩,过度饱和的市场使得经营竞争无序紊乱,企业难以获取维持正常发展的利润。与此同时,国际资本开始强势进入我省,先后有多家国外著名轴承生产企业(如NSK、KOYO、TIMKEN、INA 等)先后组建了合资、独资公司。民族轴承工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综合实力成为轴承生产企业的共识。一段期间,轿车轴承、精密轴承、风电轴承、电动工具专用轴承

质量问题分析流程

质量问题分析流程及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准确、快速分析质量问题的真正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工厂型号产品质量问题分析。 3、职责: 型号两总主持质量问题分析,核心团队人员参与问题分析,技术人员负责作图并撰写分析报告,质量主管负责会议组织和流程监管,并会签分析报告。 4、分析流程 质量主管组织会议 型号两总主持会议 列出可能的因素,技 术人员负责作图 质量主管负责记录 用单站点问答法深 入进行分析,直到找 到真正原因 技术人员确定验证 试验方案 技术人员撰写分析报告,质量主管会签 生产主管负责实施 会议纪要 验证试验方案 质量问题分析报告 图表

5、具体要求 5.1当质量问题出现时,由型号两总集合核本型号核心团队人员,必要时也可扩大到二级团队人员参与,先利用头脑风暴法展开讨论,绘制鱼刺图。 5.1.1绘制鱼刺图要点: 主干箭头所指的为质量问题,主干上的大枝表示大原因,中枝、小枝芽表示原因的依此展开。 因果图作图步骤: (1)确定要研究分析的质量问题和对象,既确定要解决的质量特性是什么。 将分析对象用肯定语气(不标问号)写在图的右边,最好定量表示, 以便判断采取措施后的效果。 (2)确定造成这个结果和质量问题的因素分类项目。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分为人员、设备、材料、工艺方法、环境等;再依次细分,画大枝, 箭头指向主干,箭尾端记上分类项目,并用方框框上。 (3)把到会者发言、讨论、分析的意见归纳起来,按相互的相依隶属关系,由大到小,从粗到细,逐步深入,直到能够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为止。

将上述项目分别展开:中枝表示对应的项目中造成质量问题的一个或几个原因;一个原因画一个箭头,使它平行于主干而指向大枝;把讨论、意见归纳为短语,应言简意准,记在箭干的上面或下面,再展开,画小枝,小枝是造成中枝的原因。如此展开下去,越具体越细致,就越好。 (4)确定因果图中的主要、关键原因,并用符号明显的标出,再去现场调查研究,验证所确定的主要、关键原因是否找对、找准。以此作为制订质量改进措施的重点项目。一般情况下,主要、关键原因不应超过所提出的原因总数的三分之一 (5)注明本因果图的名称、日期、参加分析的人员、绘制人和参考查询事项。 做因果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而许多信息是靠人们主观想象和思维得到的。 作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要充分发扬民主,把各种意见都记录、整理入图。一定要请当事人、知情人到会并发言,介绍情况,发表意见。 (2)主要、关键原因越具体,改进措施的针对性就越强。主要、关键原因初步确定后,应到现场去落实、验证主要原因,在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去解决。 (3)不要过分的追究个人责任,而要注意从组织上、管理上找原因。实事求是的提供质量数据和信息,不互相推托责任。 (4)尽可能用数据反映、说明问题。 (5)作完因果图后,应检查下列几项:图名、应标明主要原因是哪些等、

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促进全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借鉴部分开发建设、施工、监理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成功经验,决定在全市实行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搞好前期策划,实行质量预控标准化管理 (一)搞好图纸会审,解决设计缺陷问题 建设单位要切实组织好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解决图纸本身的缺陷、节点遗漏和平立剖图纸不符等矛盾,重点核查: 1、是否满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如:栏杆安全高度、安全玻璃使用部位、节能保温防火要求,窗户的选择,以及楼梯、消防楼梯的空间尺寸等。 2、是否影响使用功能,如:空调插座与空调穿墙预留洞位置问题,暖气片与开关、插座间距问题,厨房、卫生间的排烟(气)口的朝向、高度问题,设备管道标高及各种管线标高控制问题等。 (二)进行二次深化设计,解决设计深度和精细化施工问题 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对原图纸进行深化设计,绘制各阶段施工协调综合图纸,解决设计图纸和使用功能需求之间的关系及设计深度不能满足精细化施工要求的问题。 1、在结构施工阶段,应绘制各专业预留预埋管线、箱、盒等综合布置图,协调土建与安装专业预留预埋的关系,做到位置准确,不错不漏,不影响结构安全。 2、在设备安装阶段,应绘制各专业管线安装综合布置图及管线交叉布置节点详图。统筹考虑各管线标高、走向、交叉、支吊架的做法,确定专业交叉部位的安装方法,明确管线布置等。 3、在装饰装修阶段,应绘制各专业末端安装综合布置图。确定各末端设备安装位置,如吊顶上的灯具、烟感探头、消防喷淋、空调风口、音响喇叭等,做到布局合理、居中对称、美观大方,不影响使用功能。 (三)进行图文并茂的技术交底,解决施工操作问题 施工单位必须对每一道工序的班组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内容,要针对操作工人的特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要说明操作的要领、应注意的问题和必须要达到的标

关于实行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的通知

青建管质字〔2011〕36号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 关于实行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的通知 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开发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促进全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借鉴部分开发建设、施工、监理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成功经验,决定在全市实行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搞好前期策划,实行质量预控标准化管理 (一)搞好图纸会审,解决设计缺陷问题 建设单位要切实组织好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解决图纸本身的缺陷、节点遗漏和平立剖图纸不符等矛盾,重点核查: 1、是否满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如:栏杆安全高度、安全玻璃使用部位、节能保温防火要求,窗户的选择,以及楼梯、消防楼梯的空间尺寸等。 2、是否影响使用功能,如:空调插座与空调穿墙预留洞位置问题,暖气片与开关、插座间距问题,厨房、卫生间的排烟(气)口的朝向、高度问题,设备管道标高及各种管线标高控制问题等。 (二)进行二次深化设计,解决设计深度和精细化施工问题

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对原图纸进行深化设计,绘制各阶段施工协调综合图纸,解决设计图纸和使用功能需求之间的关系及设计深度不能满足精细化施工要求的问题。 1、在结构施工阶段,应绘制各专业预留预埋管线、箱、盒等综合布置图,协调土建与安装专业预留预埋的关系,做到位置准确,不错不漏,不影响结构安全。 2、在设备安装阶段,应绘制各专业管线安装综合布置图及管线交叉布置节点详图。统筹考虑各管线标高、走向、交叉、支吊架的做法,确定专业交叉部位的安装方法,明确管线布置等。 3、在装饰装修阶段,应绘制各专业末端安装综合布置图。确定各末端设备安装位置,如吊顶上的灯具、烟感探头、消防喷淋、空调风口、音响喇叭等,做到布局合理、居中对称、美观大方,不影响使用功能。 (三)进行图文并茂的技术交底,解决施工操作问题 施工单位必须对每一道工序的班组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内容,要针对操作工人的特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要说明操作的要领、应注意的问题和必须要达到的标准,并对每个节点绘制简图,采用图片结合文字的方式进行交底,做到图文并茂、一目了然,解决施工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 二、强化现场管理,实行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 (一)建立材料设备样品库,封样存放材料设备样品 建设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建立专用的建筑材料设备样品库,对确认的建筑材料设备样品封样存放,并在每件样品对应部位粘贴展板,说明材料名称、规格、批次、产地、供货单位、使用部位、使用数量、确认意见等,作为大批量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的依据。封样的主要建筑材料为各种规格的钢筋、墙体砌筑材料、室内外装饰材料、围护系统保温材料、防水材料、铝合金型材、阳台栏杆、电线电缆、配电箱、水暖管材管件、散热器等。对于数量较少、

郑州市质量标准化指导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 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质量行为,推进全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化,促进全省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和工程实体质量水平整体提升,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3〕149号)和《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建市〔2014〕130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在我省行政区域从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及实施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应遵守本实施办法。 第三条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支持、鼓励、督促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 第四条施工单位是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实施主体,要成立企业质量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企业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标准。(一)工程开工前,需制定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要求图文并茂,应包括结构工程和装饰、安装工程等,措施要明确、具体,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二)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标识要齐全、清晰,在施工全过程落实质量责任制和样板施工,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及精品细部做法,实现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标准化管理。 第五条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质量标准

化管理实施方案,做到“事前预控、事中监控、事后验控”,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监理。 第六条 2015年1月1日后新开工的工程均应实施质量标准化管理。 第七条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机构是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实施单位,应成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组长为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成员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监理单位项目总监、项目监理工程师。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计划安排、指挥调度、检查落实,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质量标准化管理检查表》中(见附件1)。 第八条现场显著部位必须悬挂《工程质量责任承诺书》公示牌(见附件2)。公示牌不小于1.0m×1.2m。 第九条技术交底要求图文并茂,落到实处。 (一)在施工现场设置班前讲评台。通过讲评台,向工人宣讲施工工艺好的做法和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现场依据实物样板进行技术交底。 (二)实施技术交底或《作业指导书》挂牌。在工序施工开始前,针对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现场挂牌,简图、图片、文字相结合,注明作业条件及质量要求、施工准备、操作流程、操作工艺及要点、检查的手段方法及标准、成品保护要点、责任人和执行人。 第十条施工过程中资料和工程进度必须同步,签字不得早签、迟签、代签,其中需项目经理、总监、设计负责人签字的,除本人签名外,还要加盖个人执业章。 第十一条施工过程必须留存影像资料。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与对策

产品质量问题分析与对策 所谓品质,也称质量,表示产品所具备的特质或属性。它是以最经济的方法,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品质有优有劣,或者说有高有低。然而人们往往将品质优的产品(或服务)视为有“品质”,将品质低劣的产品(或服务)视为没有“品质”。品管界有一句名言,即“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人的工作态度及方法是决定产品与服务品质的主要因素。优质的工作态度与方法,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来自不断的训练。 此次质量事故发生在07年4月上旬,胡付总在检查工作时,发现原材料厚度不均匀,后经查时原材料已进入成品加工,原材料直筋铝型材(规格:22*22*2)购入时间为3月中旬,进料检验员未严格把关,并将原材料流入金工、电焊两车间造成批量性报废,造成直接损失上万元。原材料的厚度不均匀或硬度不均匀等,都可引起产品安全性能的变化,从而影响产品可靠性。 一、影响质量的因素:人、机、料、法、环简称4M1E。 此次质量事故的引发点:进料检验、制程检验。造成的直接原因:人为因素;技术标准及工艺标准的不完善。 1、人为因素 造成人为失误的主要原因: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差;操作时粗心大意;对制造图纸的不理解或误解;管理人员的监督不力或不充分。 2、技术标准、工艺标准不完善 设计与规范含糊或不充分;图纸尺寸公差设计不合理。 技术标准及工艺标准是实现加工制造的关键,正确的技术标准及工艺标准可以指导生产出合格的零件。但由于不严格贯彻执行正确的技术标准及工艺标准则容易造成产品质量波动。 二、品质要持续不断的改善 1、遵循PDCA管理循环进行改善。PDCA法是一种动态的方法,首先要找出所有可能存在的品质 问题,并一一列出来,分析其产生原因。其次要分析问题的变化状态,潜在的品质问题和变化的情况,会影响到发展的最终结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是一次PDCA循环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将PDCA循环持续下去,即使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不断涌现在出来。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的寻找品质问题,以便产品的品质得到不断的提高。事实上,问题就是拿标准与现状进行比较,如果现状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就需要加以改进。 2、运用QC—STORY的步骤(解决问题步骤)与技巧。任何问题的产生均有其原因,这些原因又 有重要原因与非重要原因,抓住重要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抓住问题、解决问题,不只可以让你跳出日常管理的旋涡,更可让你的工作更具有挑战性,更丰富化。抓住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累积更多的经验。 3、活用SQC统计技巧(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特性要因图(鱼骨图)、散步图、 直方图、管制图、流程图)

标准化项目部检查表.docx

附件 3 : 标准化项目部检查评分表表1建设项目:标段:项目部: 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分值检查扣分标准扣分备注一管理制度标准化 1管理制度现场核查25 各项管理制度缺 1 项扣 1 分;未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无针对性,每项扣 1 分。 二人员配备标准化 (一)总体要求现场核查 未根据投标承诺和工程项目实际,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特点,组建满足工程建 设需要的项目部,取消评比资格。 (二)机构设置 项目部设置的现场核查, 项目部设置不符合铁道部、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的要求,取消评比资格。 1 检查台账 原则和要求 作业队设置的现场核查, 作业队设置不符合铁道部、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的要求,扣10 分。 210 原则和要求检查台账 (三)人员配备 (1)根据铁道部有关规定及投标承诺,结合项目的特点,配置人员满足现场施工 需要,至少应配备:项目经理 1 人,项目副经理按照工作需要配备(必须有专职 项目部的人员现场核查,负责征地拆迁等外部协调的专职领导 1 名),总工 1 人,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环检查台账、15保部、物资设备部、综合管理部、计划财务部部长各 1 人,造价工程师 1 人,财 1 配备 人员资质务 2 人,中心试验室主任 1 人,其余各部室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和现场施工管理的 需要设置。项目部负责人、总工程师、部门负责人等主要工作人员,以及质量、安 全、技术、财务、验工、计价等专业岗位人员必须是项目部的正式职工。不符

合上述要求,每岗位扣 1 分,项目经理不符合要求取消评比资格;

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方法 现场核查,项目部的人员 1检查台账、配备 人员资质 现场核查,作业队的人员 2检查台账、配备 人员资质 标准化项目部检查评分表表 2分值检查扣分标准扣分备注(2)项目部主要负责人、总工程师、财务负责人一般不得调整;确需调整的, 新配备的人员必须符合任职条件并按规定程序任免;人员调整 20 天内报建设单位 项目管理机构审批,不符合上述要求,每次扣 2 分。 (1)作业队按架子队的模式组建,架子队设置一个专职队长、一个技术负责人,技 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五大关键人员以及领工员和工班长等主要人员,由施 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应具有相应的作业技能,并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上 15岗。操作工人配备以满足施工需要为准,不符合上述要求,每岗位扣 1 分; (2)技术工种、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使用 外聘劳动力仅限施工一线,大型机械设备操作、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保管、爆 炸物品保管等重要岗位,不得使用外聘人员,不符合上述要求,每岗位扣 1 分。 三现场管理标准化 选址满足安全要求,远离地质灾害、易燃、易爆区,锅炉房、发电机房、厨房1项目部选址现场核查10满足防火、防爆、卫生要求,项目部靠近现场、交通便利、通信畅通、封闭管 理。不符合上述要求,每项扣 1 分。 2项目部硬件现场核查10会议室、资料室、试验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和办公室等“三室五小”设施满足标准要求。不符合上述要求,每项扣 1 分。 驻地室外设工程揭示牌、企务公开栏、宣传栏和读报栏;会议室设置组织机构 项目部标示标框图、工地党组织和文明工地建设架构图、工地安全生产责任制、工程质量创 3现场核查10优规划、“三标一体”(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职责分配表、管理人员牌 岗位责任制、项目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等 7块牌,悬挂施工平面图(包含线路 平、纵断面图)、工程形象进度图和晴雨表。不符合上述要求,每项扣 1 分。

质量记录报表填写意义与要求及注意事项

质量记录报表填写意义与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记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记录是记载过程状态和过程结果的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过程状态主要针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和体系的运行过程,而过程结果则是指体系运行效果和产品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根据记录的上述特性,记录在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在记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盲:记录的设置、设计目的、功能不明,不是为管理、改进所用,而是为了应付检查。(例如:我们在填写质量报表时,本来该真实记录的而为了应付检查而进行更改) (2)乱:记录的设置、设计随意性强,缺乏体系考虑,记录的填写,保管收集混乱,责任不清。 (3)散:保存、管理分散,未作统一的规定。 (4)松:记录填写、传递、保管不严,日常疏于检查,达不到要求,无人考核,且丢失和涂改现象严重。 (5)空:该填不填,空格很多,缺乏严肃性,法定性。 (6)错:写错别字,语言表达不清,填写错误。(例如:豉油“豉”字写成了“鼓”字〈错别字〉。) 2 、记录的设计和编制意义: (1)记录的充分性和必要性:记录作为基础性和依据性文件,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和结果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态和结果。为此,组织既要从总体上评价记录的充分性,力求使原始记录完整,同时又要对每一记录的必要性进行逐一评审和取舍,要注意并非记录越多越好,正确的做法是只选择那些必要的原始数据作为记录。 (2)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真实准确的记载质量信息,才能为有效地运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实现持续改进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在确定记录的格式和内容的同时,应考虑使用者

填写方便并保证能够在现有条件下准确地获取所需的质量信息。填写记录应实事求是、严肃认真。 (3)记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应尽量采用国际、国内或行业标准,参考先进组织的成功经验以使记录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应当对现行的进行清理,废立多余的记录,修改不适用的记录,沿用有价值的并增补必需的,应使用适当的表格或图表格式加以规定,按要求统一编号,使各项活动的记录更加系统和协调,实现记录的标准化管理。对于同一种活动的记录格式应当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更,造成混乱,即使需要修改,也应规定一个统一的时间开始使用新表格。 3、记录的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 (1)记录用笔要求:记录用笔可以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不应用红笔,这些笔能够确保记录永不褪色。用笔一定要考虑其字迹的持久性和可靠性。 (2)记录的原始性:记录要保持现场运作,如实记录,这就是原始性。原始就是最初的第一手的。原始性就是当天的运作当天记,当周的活动当周记。做到及时和真实,不允许添加点滴水分,使记录真实可靠。记录保持其原始性,不可以重新抄写和复印,更不可以在过程进行完后加以修饰和装点。 (3)记录的清晰准确:记录是作为阐明质量管理体系所取得结果或提供体系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而策划设置的,即是证据,首先要属实,要做到属实,就要将过程做到位并运作事实记得正确和清晰,语言和用字都要规范。不但使自己能看清楚,也能使别人都看清楚。 (4)笔误的处理:在填写记录出现笔误后,不要在笔误处乱写乱画,甚至涂成黑色或用修整液加以掩盖,正确的处理笔误的方法,是在笔误的文字或数据上,用原使用的笔墨画一横线,再在笔误处的上行间或下行间填上正确的文字和数值。 (5)空白栏目的填写:有些记录在运作的情况下所有的栏目无内容可填。怎么处置呢?空白栏目不能不填,其填写的方法是在空白的适中位置画一横线,表示记录者已经关注到这一栏目,只是无内容可填,就以一横线代之,如果纵向有几行均无内容填写,亦可用一斜线代之。 (6)签署要求:记录中会包含各种类型的签署,有作业后的签署,有认可、审定、批准等签署,这些签署都是这原则、权限和相互关系的体现,是记录运作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任何签署都

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报告

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责任主体质量行为,推进全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促进全省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和工程实体质量水平整体提升,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及实施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应遵守本实施办法。 第三条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支持、鼓励、督促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 第四条施工单位是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实施主体,要成立企业质量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企业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标准。 (一)工程开工前,需制定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要求图文并茂,应包括结构工程和装饰、安装工程等,措施要明确、具体,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二)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标识要齐全、清晰,在施工全过程落实质量责任制和样板施工,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及精品细部做法,实现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标准化管理。 第五条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做到“事前预控、事中监控、事后验控”,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监理。 第六条2015年1月1日后新开工的工程均应实施质量标准化管理。 第七条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机构是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实施单位,应成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组长为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成员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监理单位项目总监、项目监理工程师。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计划安排、指挥调度、检查落实,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质量标准化管理检查表》中(见附件1)。

质量问题分析报告范文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分析的报告 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巨大损失。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为排除事故提供依据,有必要探讨质量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大量的工程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虽然事故的类型各有不同,但发生事故的原因有不少相同或相似之处,对这些引发事故的原因,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本文对造成各类质量事故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详细剖析了由于施工操作质量问题引起的质量事故原因。 1.事故原因概述 1.1事故原因要素 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有4种:人、物、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所谓人,是因为人与人存在的差异。例如:知识、技术、技能、经验、行为特点,以及生物规律所造成的反复无常的表现等等。物的因素更为复杂和繁多。例如:建筑材料与制品、机械设备、建筑物和结构件、工具仪器等存在着千差万别。事故的发生也与某种自然环境有关。例如:大风、暴雨、大雪等恶劣气候等。社会条件系指不正确的长官意志,施工队伍的管理水平差、素质低。由于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到设计、施工、建设、使用、监督管理等许多单位或部门,因此在分析质量事故时,必须对以上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找到构成事故的每一个具体原因。 1.2 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构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例如:设计人员不遵照国家规范设计,操做工人违反规程作业等都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又如:结构吊装中,柱、屋架等构件缺少必要的临时固定措施等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是指事故发生场所以外的社会环境因素,如施工管理混乱,质量检查监督工作人员失责,规章制度不健全等等。事故的间接原因,导致直接原因的发生。 1.3 事故链及其分析 工程质量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由单纯一种原因造成的事故很少。如果我们把各种原因与结果连起来,就形成一个链条,通常我们称之为事故链。由于原因与结果、原因与原因之间逻辑关系不同,则形成事故链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多因素集中型:各自独立的几个原因,共同导致事故发生,称为“集中型”。②因果连锁型:某一因素促成下一要素发生,这些因果连锁发生而造成事故,称为“连锁型”。③复合形:从质量事故的调查中发现,单纯的集中型或单纯的连锁型均较少,常见的往往是某些因果连锁,又一些原因集中,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称为“复合形”。在事故的调查与分析中都涉及到人(设计者等)和(建筑物、材料、机具等) ,开始接触到的大多是直接原因,如不深入分析和进一步调查就很难发现问题的更深层原因,不能找出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就难以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因此,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质量事故,应采用逻辑推理,通过事故的分析,追寻事故的本质原因。 1.4事故的原点和事故的源点 ①事故原点:事故原点是事故发生的初始点,如房屋倒塌在某根柱的某个部位等。事故原点在质量事故分析中有关键作用,它是一系列事故原因最后汇集起来形成事故的爆发点,同时它又是事故后果产生的起始点。如某柱某部位有严重缺陷而导致柱破坏,由此又引起一系列与已有联系的结构构件的倒塌。事故原点

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计划方案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责任主体质量行为,推进全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促进全省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和工程实体质量水平整体提升,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及实施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应遵守本实施办法。 第三条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支持、鼓励、督促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 第四条施工单位是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实施主体,要成立企业质量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企业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标准。 (一)工程开工前,需制定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要求图文并茂,应包括结构工程和装饰、安装工程等,措施要明确、具体,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二)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标识要齐全、清晰,在施工全过程落实质量责任制和样板施工,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及精品细部做法,实现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标准化管理。 第五条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做到“事前预控、事中监控、事后验控”,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监理。 第六条2015年1月1日后新开工的工程均应实施质量标准化管理。 第七条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机构是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实施单位,应成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组长为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成员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监理单位项目总监、项目监理工程师。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计划安排、指挥调度、检查落实,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质量标准化管理检查表》中(见附件1)。 第八条现场显著部位必须悬挂《工程质量责任承诺书》公示牌(见附件2)。公示牌不小于1.0m ×1.2m。 第九条技术交底要求图文并茂,落到实处。

产品质量检测中“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分析

产品质量检测中“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产品质量检测中技术标准存在问题将使得质量检测工作成为无稽之谈,毕竟技术标准都出现了问题还有什么是可以参照的标准?本文主要分析产品质量检测中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标准问题分析 技术标准是产品质量检测的依据,有了这个依据,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才能够有效的实施,然而现行的技术标准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技术标准的执行过程不严格。这些技术标准中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给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1 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技术标准的起草者专业素养欠缺 产品质量检测中技术标准的起草工作并不是随便的几个人或一个单位能够独立胜任的,它首先必须有相关的部门提出制定技术标准的文件,然后交由有一定资质的技术人员所在的产品质量技术监管部门着手起草,这些个人或单位不仅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能够承担技术标准起草工作,而且熟悉GB1.1系列标准所规定的技术规范及具备相当的语言组织能力。总之产品质量检测中技术标准的起草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担纲。然而有些技术标准的起草人员由于个人专业知识技能的欠缺使得所起草的技术标准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 1.2 技术标准的起草制定缺乏实验依据 技术标准的制定起草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数据基础之上的,这些实验数据都是经过相关的技术人员反复实验、举例、论证、再实验才获得的,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被广泛认可接纳的。只有建立在实验数据基础之上的起草的技术标准才能够真正的称之为技术标准并被准许应用于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中。然而现实中很多的技术标准没有实验数据做支撑,往往是通过复制其他的标准再稍加改动而成,这类标准常见于小型个体企业自定的技术标准中,无疑会出现问题、矛盾重重的怪现象,根本就不符合自己的产品的类型与特质。 1.3 技术标准的出版校对工作不严谨 技术标准起草之后的出版校对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技术标准的出版校对工作需要技术员认真仔细,否则很容易犯低级错误,比如在SY5093-92标准中的取代公式错把0.08印刷为0.80,这些细节的错误很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很多工作人员在技术标准出版校对工作中不够严谨使得在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难以参照技术标准。

产品质量问题报告

产品质量问题报告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产品质量问题报告范文一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本,品牌之本,是企业其他一切的基础。产品质量好坏直接关系企业形象和企业效益。一个企业要长久生存并发展,必须严抓质量,以质量保证效益,以质量促进发展。 纵观20xx年我公司产品质量,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1.员工质量意识不强:认为不管产品好坏,质检会检查,只管按件计酬,不管产品质量好坏。这种只管数量不管质量的思想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员工没有下一道工序意识,出了质量问题都推脱责任,在找别人毛病,甚至有认为是质检员的问题。产品做的不好就返工,返工不行继续返,一直返到不能再返就报废。 2.质检工作不负责:认为只要员工把产品交到我手上,我区分好合格、不合格就可以,对于废品很多质检不敢下定论。而公司目前的巡检几乎处于可有可无状态,根本就不会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一系列大的质量问题出现之前,巡检都在检什么?为什么不能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一些废品大量出现之时,巡检又在干什么?为什么往往要废品积累到一定可观数量的时候才会有人发现?有加班费的质检不停的加班是因为生产需要,没加班费的巡检鲜少加班,难道生产就不需要了吗?这种只顾个人收入不计产品质量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3.质量管理失控,这个跟生产有关系,计划下发后,各生产车间看计划时间总以为来得及,往往又在到时间还没完成任务,然后赶货,然后加班,整个生产就一直处于前松后紧、疲于奔命的状态,到实在要出货,来不及的情况下,就不管质量了,我先出货再说,结果呢?退货!我们对自己放松,但客户不会对我们的产品放松,该退的照退,检验不合格就是不合格。而我们的质检这一关又是如何签单发货的呢?在签下这个字的同时就不用对质量负责吗? 4.对质量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各项质量制度均不能落实:针对各种书面质量报告采取临时赶场形式,碰到验厂就大批量的补,专门叫员工放下工作来补,这些质检平时都做什么去了?每天要上交的验收单也不及时,更有根本没开的,质检员平时的加班加点都在忙什么? 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根本的解决,关键在于领导班子质量意识有待提高,不能放任员工生产,不管产品质量,同时更应关注产品质量,对于质检提出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判定,不能采用能用就用、能拖就拖或者给模棱两可的答案,各个巡检要主要出击,不要被动的等待质量问题来找上门,要积极下一线,仔细查看,对每一个质量疑点均不放过。对于质检员,该考核的就加以考核,不能无限制纵容质检出现工作失误。 关于质量的重要性,我们的大部分员工都有认识,但关键是怎么样用具体可操作的措施落实到企业每一位员工之中,现在产品质量不仅仅是质量管理部的事情,更要有TQC的意识,既全员质量意识,公司的质量意识应贯彻到每一位员工心中,形成全员关心质量的良好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