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侗族款约文化中的民族认同研究——以黎平“十洞”十三寨为对象

侗族款约文化中的民族认同研究——以黎平“十洞”十三寨为对象

目录

摘要...........................................................................................................................I Summary........................................................................................................................II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选题背景 (1)

一、关于认同的研究梳理 (1)

二、关于侗族款约文化的研究梳理 (3)

第二节选题依据 (4)

一、研究缘起 (4)

二、理论依据 (5)

三、研究方法 (6)

第三节选题意义 (6)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视阈下的民族认同 (8)

第一节民族认同的文化内涵 (8)

一、认同与认同感 (8)

二、认同的文化内涵 (9)

三、共同文化中的心理认同 (10)

第二节民族认同的理论建构 (11)

一、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 (11)

二、弗雷德里克.巴斯:形成族群的因素最主要的是边界 (11)

三、费孝通:多元一体,和而不同 (12)

第三节款约文化中的认同结构 (13)

一、款约与款约文化 (13)

二、款约文化中的认同圈 (15)

三、款约文化认同建构与民族国家认同和谐 (18)

第三章地方语境下的“十洞”十三寨款约文化认同 (20)

第一节“十洞”十三寨款约文化滥觞 (20)

一、“十洞”缘起 (20)

二、“十洞”款约文化区村寨传统交往圈 (22)

三、历史上“十洞”地区的款约与款组织 (28)

第二节“十洞”十三寨款约文化认同价值 (33)

一、对行为规范的认同价值 (34)

二、对调解社会关系的认同价值 (35)

三、对宣传教育的认同价值 (36)

四、对改革社会旧俗的认同价值 (37)

第四章国家语境下“十洞”十三寨款约文化的认同整合 (39)

第一节“十洞”十三寨款约文化的认同“转向” (39)

一、治理背景沿革 (39)

二、款众态度“转向” (41)

三、民族-国家双重认同 (44)

第二节款约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重叠共识 (46)

一、“朴素民主”与民族平等观 (47)

二、“患难与共”与民族团结观 (49)

三、“互帮互济”与民族互助观 (50)

四、“和谐相安”与民族和谐观 (52)

第五章结论民族国家认同和谐 (55)

致谢 (57)

参考文献 (59)

附录 (63)

摘要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国家和谐关系的建构,对于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及国家整体安全大局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于拥有一整套自我平衡、自我维系的生存智慧的(南部)侗族款约文化区来说,其价值取向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提倡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相得益彰,是当下民族国家关系有效统和的关键。本文以黎平“十洞”十三寨款约文化区为研究对象,将款约文化还原到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民族认同状况的考察。

论文首先介绍了文化人类学视阈下的民族认同内涵、理论建构,以及款约文化的认同圈结构,随后从款约文化滥觞和款约文化认同价值两个角度切入,探讨了侗民内部认同感的生成机制,并从地方和国家两个语境开展对“十洞”十三寨款约文化中的民族认同分析与讨论。在地方语境下,笔者认为款约文化组织纽带和价值观纽带的规范行为功能、调解关系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和改革社会惯习功能,形成了强有力的民族内部认同。在国家语境下,中国共产党奉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策,正确处理好国内的民族关系,有效维护了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款约“互相盟誓、真诚结交”内涵在当代民族关系领域的重构和再现,所以侗民的内部认同又反作用于其自身,呈现出民族国家双重认同趋向。进而得出了本文的论点:建国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确立及其与款约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共识,使得款约文化极具当下整合民族国家双向认同的意义空间。同时,笔者认为,在各种重叠共识的交织与互动中,民族政策的正确落实最为关键。只有符合侗民切身利益,才能赢得其对国家的认同感。

关键词:民族认同;款约文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重叠共识;

I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