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育种学考试资料

育种学考试资料

育种学考试资料
育种学考试资料

(一)

1.家畜生长发育的阶段可分为(B)。

A胎儿期和生后期B胚胎期和生后期C胚期和胎儿期D胎前期和胎后期

2.营养供不应求时,动物机体会分解自身某些组织以维持生命,其分解顺序为(A)。

A脂肪→肌肉→骨→胚胎B胚胎→肌肉→骨→脂肪C肌肉→脂肪→骨→胚胎D脂肪→肌肉→胚胎→骨

3.以下那种留种方式下的群体有效含量最大(C)。

A公母数量不等,随机留种B公母各半,随机留种

C公母各半,各家系等数留种D公少母多,各家系等比例留种

4.两个半同胞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A)

A25%B50%C12.5%D 6.25%

5.品质选配是根据交配双方(C)进行。

A亲缘关系B体型C品质D外貌

6.形成合子的两个配子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的概率称为(B)。

A亲缘系数B近交系数C相关系数D回归系数

7.为了获取最大的杂种优势用于商品生产,应采用(D)。

A育成杂交B级进杂交C导入杂交D经济杂交

8.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A)。

A繁育体系B杂交C选择D繁殖9.在下列品种中,采用杂交的方法建立的品系是(A)。A合成品系B近交系C专门化品系D群系

10.发源于一头优秀种公畜的畜群称为(A)

A单系B品族C近交系D群系

11.在下列品种中,属于培育品种的是(B)

A藏鸡B新疆细毛羊C荣昌猪D四川白鹅

12.轮回杂交中母本群除第一次使用纯种外,以后各代均用( A )。

A 杂交所产生的杂种母畜

B 杂种母畜

C 上代亲本

D 纯种母畜

13. 杂种优势在( B )表现最明显。

A 亲代

B 子一代(F1)

C 子二代(F2)

D 子三代(F3)

14. 选择差与留种率之间呈( B )相关。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不相关

D 偏相关

15. 结合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进行的选择叫( D )。

A个体选择B家系选择C家系内选择D合并选择

16. 育种值是指基因的( A )。

A加性效应值B显性效应值C上位效应值D互作效应值

17. 畜群大小一般用( C )表示。

A个体数B实际含量C有效含量D公母比例

18. 选择的最大作用是( C )。

A选优去劣B打破了平衡C定向地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 创造变异

19. 猪的瘦肉率与背膘厚之间的关系是( B )。

A呈正相关B呈负相关C不相关D呈偏相关

20. 产生选择极限的原因在于( B )A、选择间隔太长B、无可利用的遗传变异C、选择强度太小D、育种值估计不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生物遗传多样越丰富,说明其变异程度越大,适应性越广。(T )

2.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就是近交个体( F )

3.品质选配与亲缘选配是彼此独立的两种选配方法。( F )

4.同质选配导致纯合子频率增加,杂合子频率减少。(T )

5.同一品种可以有不同的来源。( F )

6.杂种优势利用就是将具有不同优点的群体杂交以进行商品代生产。( F )

7.通过选择的作用,群体中可以产生更多的新型有利基因。( F )8.小群体中配子的抽样误差是是造成群体随机遗传漂变的根本原因。(T )

9.猪的瘦肉率与背膘厚呈强的正相关. ( F )

10.BLUP法可以在估计育种值的同时对系统环境效应进行估计和校正。(T )

三、名词对比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 驯养与驯化: 驯养指人类对野生动物的饲养;驯化指人类在野生动物驯养过程中,经过长期饲养、选择和培育,使动物的体型外貌、生活习性、生产性能等发生根本性变化(遗传基础发生改变),完全丧失野性而依赖于人类生存繁衍的过程。驯养和驯化是野生动物成为家畜所经历的两个阶段。

2. 生长波与生长中心:体轴骨骼和四肢骨骼的生长强度有顺序地依次移行的现象,称为生长波。体轴骨骼和四肢骨骼的生长波中,最后生长的部位,称为生长中心。支配畜体各类骨骼生长的有主要生长波和次要生长波。两个生长波汇合之处即生长中心。

3. 家系选择与同胞选择:家系选择指在选种时根据家系均值的高低予以选留;同胞选择指在选种时根据同胞测定的成绩进行选留。家系选择所依据的家系均值包含了备选个体本身的生产成绩,而同胞选择所依据的同胞成绩不包括备选个体本身成绩。

4.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5. QTL与MAS: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Loci) ,指数量性状基因座,是对数量性状产生影响的基因座或基因簇(染色体片段);MAS:Marker-Assisted Selection,指标记辅助选择,是借助(分子)遗传标记信息选择种用个体(个体遗传评定)。QTL和MAS是现代分子育种中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要说明生产性能测定有何意义?

为家畜个体的遗传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为估计群体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提供信

息;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为牧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为各类杂交组合类型的配合力测定提供信息;为制定育种规划提供基础信息。

2.多性状选择有哪些方法?

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综合选择(选择指数)法,多性状BLUP法等。

3.与传统的选择指数法相比,BLUP育种值估计法有何优越性?

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按照最佳线性无偏的原则去估计线性模型中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BLUP的实质是选择指数法的推广,但它有别于选择指数法,它可以在估计育种值的同时对系统环境误差进行估计和矫正,因而,在传统育种值估计的假设不成立的情况下,其估计值也具有理想值的性质。

4.群体继代选育法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组建基础群、闭锁繁育、选种选配。

5.影响杂交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亲本群体的纯度;亲本群基因频率的差异大小;亲本是否含优质高产基因;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是否明显;遗传力的高低等

6.家畜遗传资源枯竭的原因是什么?

高产品种对低产品种的排挤;盲目杂交;掠夺性开发利用。

五、论述题(共15分)

要提高一个育种群的遗传进展,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有哪些具体育种措施?公式L

riLGGAI

表明,为了增加选育进展,必需考虑:可利用的遗传变异、选择强度、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世代间隔等因素。

具体育种措施从:增加可利用的遗传变异、提高选择强度、增加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缩短世代间隔的措施方面进行论述。

(二)

1.生物遗传多样性越丰富,说明其变异程度越大,适应性越广。(T)

2.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就是近交个体。(F)

3.如同时选择n个性状,则每个性状的选择反应只有选择单个性状时的选择反应的1/n(F)

4.同质选配导致纯合子频率增加,杂合子频率减少。(T)5.同一品种可以有不同的来源。(F)

6.轮回杂交中母本群除第一次使用纯种外,以后各代均用杂交所产生的杂种母畜(T)。

7.通过选择的作用,群体中可以产生更多的新型有利基因。(F)8.小群体中配子的抽样误差是造成群体随机遗传漂变的根本原因。(T)

9.分化生长率a<1时,表示局部生长速度小于整体生长速度,该局部为晚熟部位.(F)

10.当需要改变原有品种的主要生产力方向时,应采用导入杂交。(F)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选择强度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为统一标准,都除以各自的标准差,使之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称为选择强度。

2.杂种优势不同种群(品种或品系)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3.估计育种值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

4.配合力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种群间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包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5.家系选择比较全群若干家系的均值,根据家系平均值的高低选留名次在前的家系的全体。该法只考虑家系均值,而不考虑家系内偏差,个体的表型值除对家系均值起作用外,对选择并不起独立的作用。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家畜的品种应具备哪些条件?

(1)具有相同的来源;(2)具有相似的性状和适应性;(3)具有遗传稳定性和高种用价值;(4)具有一定的结构:由若干各具特点的品系或类群构成;(5)有足够的数量;(6)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2.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意义是什么?

(1)经济意义:保护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当畜产品消费结构和生产条件发生改变,借助品种资源,生产者能够迅速地作出相关的反应。(2)科学意义:畜禽遗传多样性是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利用群体间以及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研究动物的发育和生理机制分析动物进化、驯化、品种形成过程。(3)文化和历史意义: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的保存也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遗产提供了活的见证。对于濒危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应该象对待一个国家其它文化遗产一样给予高度的重视

3.培育配套系选育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其中关键步骤是什么?

步骤:(1)育种素材的收集与评估;(2)培育若干个专门化的父系和母系;(3)开展杂交杂交组合试验,筛选“最佳”组合;(4)配套杂交制度,将种畜禽推向市场。关键步骤为(2)培育若干个专门化的父系和母系。

4.何谓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杂交育种也叫育成杂交,是指利用多品种间杂交能使彼此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而创造新品种的杂交方法。一般包括1)杂交创新、2)自繁

定型、3)扩群提高三个阶段、4)推广应用。

2.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一些?如何提高选择效果?

(1)增加可利用的遗传变异(2)提高选择强度(3)增加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4)缩短世代间隔(5)遗传率;(6)性状间的相关性;(7)选择方案中目的性状数目;(8)近交;(9)环境。提高选择效果的措施(5.5分,任意答对5点即可):(1)保持群体内有可利用的遗传变异a、选育基础群保持一定的规模;b、基础群内具有足够的遗传变异:基础群的组建应保持尽可能多的血统和较远的亲缘关系; c、在育种群内经常估计遗传参数,尤其是加性遗传方差;d、采用育种方法扩大群体的遗传变异:导入杂交:从外群体导入外血可引入有利基因和

扩大群体的遗传变异度。

(2)提高选择强度

a、建立足够大规模的育种群:强调地区间的联合育种

b、尽量扩大性能测定的规模:目的:降低留种率

c、实施特殊的育种措施,改善留种率:

d、降低留种数量,增加后备个体数;

e、缩短胎间距;

f、分品系培育:强调父系亲本的选择;

g、使用人工受精、胚移、胚胎分割等新技术以降低公畜需要量。(3)提高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a、提高遗传率估计的准确性;

b、校正环境效应对遗传率估计的影响;

c、扩大可利用的数据量:强调系谱记录和性能测定记录

d、改进育种值估计的方法:如BLUP法。(4)缩短世代间隔:

a、尽可能缩短种畜的使用年限;

b、在保证选择的准确性的前提下,选用世代间隔较短的选种方法;

c、实施早期选种措施:早期辅助选择、间接选择(遗传相关)(5)控制选择性状的数量

(三)

1.人类驯化动物的顺序是( A )。

A狗→羊→猪、牛→马B狗→羊→马→猪、牛C狗→马→猪、牛→羊D狗→猪、牛→羊→马

2. 在下列品种中,属于原始品种的是( A )

A 藏鸡

B 新疆细毛羊

C 荣昌猪

D 四川白鹅

3. 家畜四肢骨的生长波是( D )。

A从上到下B从左到右C从前到后D从下到上

4. 选择差与留种率之间呈( B )相关。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不相关

D 偏相关

5. 种或亚种是( B )的单位。

A育种学B分类学C畜牧学D遗传学

6. 猪的瘦肉率与背膘厚之间的关系是( B )。

A呈正相关B呈负相关C不相关D呈偏相关

7. 纯合的相同等位基因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的概率称为( B )。A亲缘系数B近交系数C相关系数D回归系数8.畜牧学中,通常将到共同祖先的距离在( C )代以内的个体间交配称为近交。

A 5

B 6

C 7

D 8

9. 如果A与B两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20%,且这两个个体均非近交个体,则这两个个体交配所生后代的近交系数是( B ) A 40% B 10% C 20% D 12.5%

10. 在下列品种中,采用杂交的方法建立的品系是( A )。

A 合成品系

B 近交系

C 专门化品系

D 群系

11. 当需要改变原有品种的主要生产力方向时,应采用( B )。A导入杂交 B 级进杂交C 配套杂交 D 经济杂交

12. 育种值是指基因的( A )。

A加性效应值B显性效应值C上位效应值D互作效应值

13. 选择的最大作用是( C )。A选优去劣B打破了平衡C定向地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创造变异

14. ( C )留种方式下群体有效含量最大。

A公母数量不等,随机留种B公母各半,随机留种、C公母各半,各家系等数留种D公少母多,各家系等比例留种

15. 以下哪一个不是配套系( A )。

A DLY

B PI

C C 迪卡猪

D 天府肉鸭

二、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15分)

1.如果群体中没有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则育种不可能取得进展。判断:判断为正确或错误均可

理由:如果判断为正确,则从变异是选择有效的前提、或影响选择成

效的因素的计算公式进行阐述。

如果判断为错误,则可从以下两方面阐述,均算正确。1)可以创造变异;2)育种还包括杂种优势利用,尽管群体中没有可利用的遗传变异,但通过不同群体的杂交,可使后代获得性状的改良。

2.杂种优势利用就是将具有不同优点的群体杂交以进行商品代生产。判断:错误

理由::杂种优势利用不仅仅是杂交,还包括亲本选优提纯、亲本筛选、配合力测定与杂交组合筛选、杂种后代培育、随机抽样性能测定等环节。

3.BLUP法可以在估计育种值的同时对系统环境效应进行估计和校正。判断:正确

理由:从什么是BLUP;BLUP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系统环境效应等方面阐述。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选择强度

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为统一标准,都除以各自的标准差,使之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称为选择强度

2.近交衰退近交使繁殖性能、生理活动及与适应性相关的性状都降低的现象。

3. 配套系利用若干个品系,通过杂交组合试验,选出具有最佳特殊配合力的2系、3系、4系或多系间的杂交组合,以期获得最佳生

产效果,这种固定的杂交体系称为配套系。

4. 配合力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种群间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包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5. MAS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指标记辅助选择,是借助(分子)遗传标记信息选择种用个体(个体遗传评定)。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家畜的品种应具备哪些条件?

(1)具有相同的来源;(2)具有相似的性状和适应性;(3)具有遗传稳定性和高种用价值;(4)具有一定的结构:由若干各具特点的品系或类群构成;(5)有足够的数量;(6)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2.怎样提高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

(1)提高遗传力估计的准确性;(2)校正环境效应对遗传力估计的影响;(3)扩大可利用的信息来源和信息量;(4)改进育种值估计的方法:如BLUP法

3.建立品系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系祖建系法;(2)近交建系法;(3)群体继代选育法;(4)正反交反复选择法;(5)合成系建系法。

4.何谓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杂交育种也叫育成杂交,是指利用多品种间杂交能使彼此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而创造新品种的杂交方法。一般包括1)杂交创新、2)自繁定型、3)扩群提高三个阶段。

五、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

简述:怎样合理开发利用我国地方畜禽品种的优良特性?

(1)我国地方畜禽有哪些优良特性(3分);

(2)进行种质特性研究,明确各地方品种的优良特性(1分);(3)做好品种资源保护(2分)

(4)用作育种素材进行新品系、新品种的培育(2分)

(5)用作杂交亲本,进行肉质、适应性等改良(2分)

(四)

1.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近交衰退指近交使繁殖性能、生理活动及与适应性相关的性状降低的现象; 杂种优势指不同种群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主要在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2. 个体育种值与EBV:个体育种值的简称育种值,指的是种用个体某一性状上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的加性效应值。虽然育种值可以稳定遗传,但不能直接度量的,只能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即EBV。

3.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4. 育种与保种:育种指利用现有畜禽资源,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家畜的遗传素质,以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保种指人类管理和利用家畜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持续利益,并保持满足未来需求的潜力。育种是不断打破群体遗传平衡的过程,而保种需要尽量维持群体遗传结构的稳定。

5.专门化品系与配套系:专门化品系指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按育种目标分化选择育成,每个品系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系内不同层次指定位置,承担专门任务。配套系指利用若干个品系,通过杂交组合试验,所筛选出的具有最佳特殊配合力的杂交组合。

四、简答题(共25分)

1.与常规选择方法相比,MAS具有哪些优越性?(5分)

增加遗传评定的准确性;进行早期遗传评定;降低遗传评定的成本;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

2.生产性能测定中,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各自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测定站测定(station test):指将所有待测个体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性能测定站或某一特定牧场来统一测定。优点:1)控制了环境条件的变异;2)客观性强;3)便于特殊设备的配备和管理(如自动计料器)。缺点:1)成本较高;2)测定规模有限;3)易传播疾病;4)由于“遗传-环境互作”,使测定结果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代表性不强。场内测定(on-farm test):指直接在各个生产场内进行性能测定,不要求时间的一致。通常强调建立场间遗传联系,以便于进行

跨场际间的遗传评估。

3.畜禽育种过程中,影响选择成效的因素有哪些?(7分)

可利用的遗传变异、选择强度、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世代间隔等,此外遗传力、性状间的相关性、选择方案中的性状数目、近交、环境等也会影响到选择的效果。

4.什么是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一般步骤是什么?(7分)

杂交育种即育成杂交,指利用多品种间杂交能使彼此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而创造新品种的杂交方法。杂交育种的步骤主要包括1)杂交创新(采用杂交使基因重组,创造新的理想型个体)、2)自繁定型(将理想型个体停止杂交,改用杂种群内理想型个体自群繁育,稳定遗传基础获得固定的理想型)、3)扩群提高(迅速增加理想型个体数量和扩大其分布范围,培育新品系,建立品种整体结构和提高品种品质)等几个主要阶段。

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总结知识点

1、品种:经人类培育选择和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的遗传上相似而稳定的植物群体。 2、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3、种质;决定生物性状遗传,能把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4、种质资源(遗传资源);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 5、无性繁殖:生物不是通过有性生殖,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或体细胞等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 6、有性繁殖;生物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胚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繁殖后代,有完整的个体发育周期 7、无融合生殖:指一种近似有性繁殖由无融合生殖胚发育成植株的无性繁殖方式。 8、自花授粉;在自然条件下,雄蕊的花粉一般不借助外力即可直接授到本花雌蕊的柱头上,一般自然异交率在5%以内。 9、异花授粉;在天然授粉情况下,雌蕊主要依靠异株或同株异花的花粉完成授粉、受精。天 然异交率50%以上。 10、品质性状;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与品质有关的性状为品质性状。 11、目标性状;各类作物品种都具有一系列性状,其中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这些性状又各有其组成因素及生理生化基础。 12、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 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13、选择差;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与原始群体平均值将有一定差距为选 择差 14、饰变;由环境条件(土壤、气候、栽培措施)变化引起的变异 15、芽变:指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16、选择育种;利用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17、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使之性状固定,通过比较鉴定,选出 优系,培育成新品种的选择。 18、实生选种;针对实生繁殖的群体为改进其经济性状,提高品质而进行的选种育种 19、引种驯化;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的迁到其它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与品种。 21、分子标记;基于DNA水平多态性的遗传标记,它通过检测基因组的一批识别位点来估测基因组的变异性或多样性。 22、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借助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基因分析鉴定分离群体中含有 目标基因的个体,以提高选择的效率,即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手段,减少育种 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加速育种的进程。 23、自交不亲和性;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花期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性。 24、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选择,可育成自交不亲和性特点且能稳定遗传的自交系 25、杂交不亲和性;远缘杂交表现不能结籽或结籽不正常的现象 26、自交系;由一个单株经过连续数代自交和严格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基因型纯合,遗传性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27、自交衰退;异化授粉植物在进行连续多代自交后会出现生理机能的衰退,表现为长势弱,抗性差,产量低。 28、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相互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在经过人

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1*-201*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植物育种学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10级农生、农信、农贸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空,每空分,共15分) 1、自然异交率≤4%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100%之间的是典型的 作物,自然异交率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作物。 2、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是、、、适应机械化。 3、下列作物的品种间杂交第一代是否分离?(在空白处注明是或否)小麦; 甘薯;玉米。 4、根据瓦维洛夫的学说,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 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和中心。 5、杂交育种中,单交组合代分离最大,复交组合代分离最大。 6、〔(甲×乙)×甲〕×甲的杂交式中,甲为亲本,乙为亲本。 7、诱变育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育成大量和提供大 量。 8、诱变育种的M1代应采取方法控制分蘖,只收获上的种子。 9、远缘杂交主要有两方面的障碍:和。 10、同源多倍体无论植株、器官还是细胞的最大特征是。 11、遗传的雄性不育分为:和两种类型。 12、环境胁迫可分为:、和三大类。 13、作(植)物抗病性机制有:、、

和等。 14、根据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特征,可以将花粉败育分为:无花粉型、、圆败和染败等四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培育符合()的新品种。 A.自然条件B.生产条件C.经济条件D.人类需要 2、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 A.所有品种B.地方品种C.新品种D.一切基因资源 3、水稻品种南种北引时,以()易于成功。 A.早熟品种B.晚熟品种C.高产品种D.所有品种 4、自花授粉作物纯系会产生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 A.自交分离B.基因杂合性C.基因型纯合化D.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5、杂交育种后代的选育方法中,集团混合选择法是在()。 A.早代不选,F4-F8代才开始选株建系 B.分离世代每株只留一粒种子混合播种,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 C.在第一分离世代开始按成熟期,株高等相近类型归类,混收混播,至F4-F8代才选株建系 D.分离世代选优株混收混播,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 6、在花粉培养中,所培养的外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 A.单倍体B.双倍体C.一倍体D.二倍体 7、生产上有意义的计算杂种优势大小的指标是()。

花卉学期末考试试题

花卉学期末作业 1、常用的无土栽培基质有哪些?(5分) 2、一、二年生鲜切花繁殖与栽培管理要点。(12分) 3、试述优质切花香石竹栽培技术。(10) 4、以兰花为例,说明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9分) 5、试述如何通过栽培技术措施控制花期。(10分) 6、简述插花的构图原则。(12分) 7、目前世界花卉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是什么?(14分) 8、我国的花卉业的特点,我国鲜切花生产和市场,发展趋势如何?(28分) 学号:姓名:班级: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讯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花卉业愈来愈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国外如南北美洲及澳大利亚等地区的农业种植面积大,大宗农产品如小麦、大米等已实现机械化耕作,品质好,成本低,富有竞争优势。作为对策,我国应进一步寻求高附加值、创汇型的种植业。花卉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品种改良、贮存、运输等环节的问题,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全国花卉生产面积已达14.75万公顷(包括花卉及苗木等所有相关行业,而国际上花卉业与苗圃业等是分开统计的,如荷兰生产面积8000公顷仅指切花、盆花和观叶植物),销售额160亿元,鲜切花产量达38亿枝(1991年全国鲜切花产量仅2.2亿枝),销售额24亿元;盆栽植物8.1亿盆,销售额 52.5亿元;观赏苗木18亿株,销售额65亿元;出口创汇2.8亿美元。 中国幅源辽阔,气候地跨三带,是世界公认的‘花卉宝库’。因此无论从我国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还是从市场的广阔前景分析,花卉产业必将成为新兴的“效益农业”之一。著名花卉专家、中科院院士陈俊愉教授提出,中国要从被动贡献的“世界园林之母”,努力转变成主动向国内外奉献中华名花的“全球花卉王国”,“21世纪中国必将成为世界花卉强国”。 中国目前的花卉生产力水平仍十分低下,平均每公顷产值为11万元(约合1.34万美元),单位面积产值仅仅是荷兰的10.36%。花卉种植中普遍存在品种单一化,档次、质量低,各地生产基地低水平重复建设,设施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市场上往往出现生产旺季产品滞销,冬、春节日消费旺季缺货的现象。为迅速摆脱简单的农事化操作模式,向集约化、现代化生产过渡,取得花卉业应有的经济效益,结合分析国内鲜切花生产和市场现状和发展对策,可见以下趋势: 1、品种结构向高档化发展,价格日趋合理: 近年来大量引进并生产优新品种,鲜切花如非洲菊、鹤望兰、百合、郁金香、鸢尾、热带兰、高档切叶等;盆花如凤梨类、一品红、安祖花、蝴蝶兰、大花蕙兰等,品种逐渐高档化,花色则多样、淡雅。花卉市场的价格稳中有降,尤以香石竹、月季等大宗鲜切花产品的降幅较大(应视为合理性的降价),分别达30%和 50%。 2、产业化区域性分工,花卉流通形成大市场: 从国内花卉的生产格局和中远期发展趋势来看,鲜切花生产将以云南、广东、上海、北京、四川、河北为主;浙江、江苏等地的绿化苗木在国内占有重要份额;盆花则遍地开花,并涌

花卉学习题(附答案)

花卉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露地花卉:在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能完成其全部的生长发育过程而不需要其他的保护措施。 水生花卉:在水中或沼泽地生长的花卉,包括湿生、沼生和两栖植物。 旱生花卉:这类花卉耐旱性强,能忍受较长期空气或土壤的干燥而继续生长。 湿生花卉:该类花卉抗旱性弱,生长期间要求经常有大量水分存在或有饱和水的土壤和空气,它们的根茎叶内多有通气组织的气腔与外界相互通气,吸收氧气以供给根系需要。 岩生花卉:指耐旱性强,适合在岩石园栽培的花卉。 春播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秋播花卉:又叫二年生花卉,指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春植球根花卉:春季种植,春夏开花,秋冬地上部分枯死,地下根茎为球星或块状的多年生花卉, 喜较高的温度,不耐寒冷。 秋植球根花卉:秋季栽植,春季开花,夏季休眠度过高温,地下根茎变态成为球形或块状的多年生 花卉,较耐寒冷。 宿根花卉:地下部分的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多年生花卉。 温室花卉:在当地需要在温室中栽培,提供保护方能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花卉。 2、春化作用:某些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获得成花的能力,这个低 温周期就是春化作用,也叫植物的感温性。 光周期:指以日中日出日落的时数(一天的光照长度)或指一日中明暗交替的时数。 光照强度:单位面积上接受可见光的能量。 光质:即为照射光中包含的不同波长的光,不同波长的的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 年周期:植物在一年内其植株个体所经历的休眠、萌发、生长、开花、结实的过程。 生命周期:植物从种子萌发时起,经过营养生长变成植株,然后经历生殖发育阶段(开花、结果或 贮藏器官形成),最后死亡的全过程成为植物的生命周期。 景天植物代谢途径:一些旱生植物夜间气孔开放吸收二氧化碳,白天关闭气孔,并利用夜间吸收和 固定在苹果酸内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以减少水分损失。由于这种代谢方式最早在景天科植物中发现, 所以叫景天植物代谢途径。 有效积温: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下限温度,当温度高于下限温度时,植物才能生长发育;对植物 生长发育其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积温,是植物在生个生育期的有效温度的总和。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点时,再增加光照强度也不会提高植物的光合强度,这一点的光 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花芽分化: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在外界环境满足其生理要求植物由营养到生殖生长的整个过程。 3、分株:将根际或地下茎发生萌蘖切下栽培使其形成独立的植株。 扦插:利用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再生能力或分生机能将其从母体上切取,在适宜条件下,促使其发生不定芽和不定根,成为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压条:将接近地面的枝条,在其基部堆土或将其下部压入土中;较高的枝条则采用高压法,即以湿 润土壤或青苔包围被切伤枝条部分,给予生根的环境条件,待生根后剪离,重新栽植成独立植株。 嫁接:将植物的一部分(接穗)嫁接到另外一个植物体(砧木)上,其组织相互愈合后,培养成独 立个体的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又称种子繁殖,是雌雄两配子结合形成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得到新的个体的方法。 营养繁殖:又称无性繁殖,利用花卉植物体(根、茎、叶、芽)的一部分进行繁殖,培育成新的植 物体的方法。 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外植体),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 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 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 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 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 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 (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一般低于1%,不超过4%。 (2)异花授粉是指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代表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大麻、三叶草等。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 (3)常异花授粉是指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代表作物是棉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高粱、蚕豆等,常异花授粉的天然异交率在5%-50%之间。 2、论述作物品种的类型和各类作物的育种特点 作物品种的类型: (1)自交系品种: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结合群体。

花卉学复习资料

绪论 1.花卉:指供观赏的花和草,及以花材为题材的中国画。 狭义的花卉: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广义的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还包括草坪、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果等。 2.花卉学:论述花卉的分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繁殖、栽培管理以及园 林应用等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生态学特征:指花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适应,也就是对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空气的要求与适应。 生物学特征:指花卉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也就是从种子萌发到长成幼苗、幼树、开花、结果直到衰老死亡的生长发育过程。 3.花卉种类资源:指能将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能有效表达花卉的遗传物质的总称,包括具有各种遗传特性的野生种、半野生种和人工栽培种。 我国十大名花:牡丹、杜鹃、菊花、兰花、月季、梅花、山茶、荷花、桂花、水仙花。 我国三大野生花卉:报春花、杜鹃花、龙胆花。 地一章花卉的分类 第一节 1.分类的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亲属关系越近,嫁接成活率越高。 第二节按生物学性状分类 1.1草本花卉 1.1.1 一、二年生花卉 (1)一年生花卉是指个体生长发育在一年内完成其生命周期的花卉,如鸡冠花、凤仙花、孔雀草等(春播花卉) (2)二年生花卉是指个体生长发育需跨年度才能完成生命周期的花卉,如金鱼草、金盏菊等。 1.1.2 宿根花卉 特点:多年生、地下根和茎没有发生变态,翌年重新萌发。 1.1.3 球根花卉 多年生花卉,地下根和茎发生变态、膨大,以便贮藏水分、养分、度过休眠期。 (1)鳞茎类:水仙,百合。 (2)球茎类:菖蒲、香雪兰。 (3)根茎类:美人蕉、荷花。 (4)块茎类:马蹄莲。 (5)块根类:大丽花。 1.1.4 多年生常绿花卉 植株叶片多年常绿,无落叶休眠现象,地下根系发达的花卉,如君子兰、万年青。 1.1.5 水生花卉 常年生长在水中或沼泽地中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按其生态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 1.1.6 蕨类植物

花卉学复习(期末)

花卉学复习 题型:一、中拉互译(10分)二、填空三、选择四、判断五、简答六、论述一、中拉互译(10分) (二)宿根花卉: (三)球根花卉: (六)兰科花卉:

二、概念: 1、花卉的广义概念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植物; 狭义概念是仅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2、园林花卉:广义是指适用于园林和环境绿化、美化的观赏植物; 狭义仅指广义园林花卉中的草本植物,有时也称草花。 3、花卉品种:人类经过人工培育选择而形成的变异类型,其经济性状及其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需要,要进行买卖,成为商品后,才能称为品种,否则叫品系。 4、春化作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花作用。(P27) 5、宿根花卉是指能够“冬眠”的花卉,即在冬天到来时,宿根花卉的地下部分可以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天地上部分还可以重新生长。 6、球根花卉是指根部呈球状,或者具有膨大地下茎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7、营养生长是指种子萌发及根、茎、叶营养器官的出现和生长。(P23) 8、生殖生长是指成花、开花、结实的过程。(P23) 9、光照长度是指一天中日出到日落的时数。(P29) 10、光周期:昼夜之间黑暗交替成为光周期。(P29) 11、光周期现象:植物对光照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P29) 12、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P39) 13、保护地:花卉栽培设施和设备所创造的环境。(P50) 14、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环境。 三、填空题: 1、依花卉栽培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可分为三大类:观赏栽培、生产栽培、科研栽培。(P1) 2、花卉是最多样化的一类植物:种类多样、栽培目的、栽培方式多样、观赏特性、应用方式多样。(P12) 3、一般草本花卉的个体发育过程(生活周期如下) 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实——死亡(一二年生) ——休眠(多年生)——芽萌发——生长——开花——结实 4、植物开花需要经过花发生、花芽分化与发育才能开花。(P24) 5、温度三基点:花卉生长发育的最低、最高、最适温度。(P25) 6、温度五基点:冷死点、最低、最适、最高、热死点。(P25) 7、花卉所在环境的温度包括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叶表温度。(P27) 8、秋植球根类花芽分化最适温度与花芽伸长最适温度常常不一致。(P27) 9、光合作用研究采用光合量子通量密度,单位为umol/(m`2·s)【微摩尔/(平方米·秒)】(P31) 10、花卉必须有适当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才能正常地生长和发育。(P33) 11、不同种类的花卉需水量差别很大,这种差异与花卉原产地的降水量与空气湿度有关。(P33) 12、浇灌花卉用水的可溶性含盐量和酸碱度对花卉生长发育有影响。(P32) 13、水中可溶性总盐量和主要成分是水质的重要因子之一。(P33) 14、氮(N):生命元素、成长;磷(P):促进花卉成熟;钾(K):抗性。(P34) 15、土壤质地:砂土(扦插繁殖、球根花卉、多肉植物)、黏土(水生植物)、壤土(大多数花卉、理想的)。(P39) 16、保护地设施有:温室、风障、冷床和温床、冷窖、荫棚、塑料大棚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设备。(P50)

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

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选择反应:通过人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使性状向着育种目标方向改进的 程度。 2、选择强度: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选择差之间不能相互比 较。为统一标准,都除以各自的标准差,使之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称为选择强度(i)。 3、系内选择:在家系中选留表型值高的个体。 4、家系选择:根据家系均值的高低选留选留名次在前的家系的全部个体。 5、育种值:指一个个体作为亲本(种畜)的价值。 6、遗传力:指某一性状受遗传控制的强度。等于性状的遗传方差与表型方差的 比值。 7、配合力:亲本性状相互配合的能力。 8、质量性状:表型呈不连续性分布,各变异类型间存在明显区别,能够直接加 以描述的性状。符合孟德尔经典遗传学理论。有无角、花的颜色、血型 9、数量性状:表型呈连续性分布,各变异类型间无明显区别,不能直接加以描 述,只能用数字来描绘其变异特性的性状。 10、顺序选择法:指对育种目标中待选择的几个性状逐一进行选择。 11、独立淘汰法:指育种目标中包含的每个性状都有一个最低选择标准,各性状 全都满足相应标准的个体留种。 12、综合指数法:按育种目标中各性状的遗传基础和经济重要性,分别给各性状 制定加权系数,得到一个综合指数,根据指数的大小留种。 13、异质选配:选取表型不同的公母畜交配,也称选异交配。 14、同质选配:选用性状、性能表现一致,或育种值相似的公母畜配种,以获得 与亲代品质相似的优秀后代。 15、亲缘选配:根据个体间亲缘关系进行选配,分为近交和远交。 16、弥补选配:选择具有相反缺点的公母畜交配,以获得中间类型。(不可取) 17、二元杂交:简单杂交,即用两个品种或品系进行杂交,所得一代杂种。 18、双杂交(四元杂交):是用四个种群分别两两杂交,然后再在两种二元杂种 间进行杂交,产生四元杂种商品畜。 19、引入杂交:在保留地方品种主要优良特性的同时,针对其某种缺陷或待提高 的生产性能,引入相应的外来优良品种与当地品种杂交一次。 20、级进杂交:改良品种的优秀公畜与被改良品种的母畜交配,所得杂种母畜又 与改良品种的优秀公畜交配,连续几代将杂种母畜与改良品种的优秀公畜回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 期末复习经典题

第一章绪论(一~三章5分) 1.良种的属性包括: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简称优、适、齐稳特。 2.良种的作用:增加产量、增加抗逆性、延长产品的供应和运用时间、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动力。 3.育种目标总趋势:高产、优质、高效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型和育种特点 4.纯育品种:由遗传背景相同和基因型纯和的一群植物组成、包括有性繁殖植物从杂交育种、突变育种中经过系普法育成的品种。 5.杂交种品种:由遗传上纯和的亲本在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特异组合的一代杂种群体叫做杂交种品种。 第三章育种对象和目标 6.遗传可塑性:指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适应性变异的潜在可能,取决于遗传变异性的高低 第四章种质资源(四~五章15分) 7.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8.中国果树起源中心:苹果、梨、桃、李、杏、樱桃、枣、柿、板栗、猕猴桃、柑橘类、琵琶、龙眼、荔枝。 9.种质资源的分类: ①按栽培学分类:种、变种、品种群、品种、品系、群体品种 ②按来源分类:本地种质资源(地方品种、过时品种、主栽品种)、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9.种质资源的保存:就地和迁地保存、种子保存、种植保存、离体试管保存、利用保存、基因文库保存。 10.种质资源的管理基本要求:防止种质资源流失、加强和研究运用部门的联系。及时发挥种质资源的利用。 第五章引种 11.引种: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把植物原来的分布范围引种到新地区的实践活动叫做植物引种。 12.引种的材料选择:德国林学家Mayr教授提出在树木引种时应遵循“气候相似法则。” 13.引种的方法:①种源实验②品种比较实验和区域试验③栽培试验 14.引种方式:依据是否改变对象遗传适应性可分为简单引种、驯化引种,后者是引种和实生选种的结合。依据引种对象的类别和引种计划的长短可分为:个别引种和类别引种。 15.引种成败的的标准:①能在不加保护的条件下生长②引种后的品种对产量、品质不减少 ③繁殖方式和引种前的不变 16.引种的生态限制因子: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构成生态环境的各种因子、对植物来说同等重要,彼此不可替代。温度通常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主导因子。 17.米丘林学说:米丘林学说的基本思想认为生物体与其生活条件是统一的,生物体的遗传性是其祖先所同化的全部生活条件的总和。如果生活条件能满足其遗传性的要求时,遗传性保持不变;如果被迫同化非其遗传性所要求的生活条件时,则导致遗传性发生变异,由此获得的性状与其生活条件相适应,并在相应的生活条件中遗传下去。从而主张生活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变异具有定向性,获得性状能够遗传。这个学说中关于无性杂交、辅导法和媒介法、杂交亲本组的选择、春化法、改造秋播作物为春播作物、气候驯化法、阶段发育理论等 第六章选择育种(12分) 18.选择育种:利用现有的种类、品种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的手段育成新品种的途径叫做选择育种。 19.混合选择法:又称表现选择法,是依据蜘蛛的表现性状,从原始的群体中选择符合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单株混合留种,下一代混合播种,相邻进行种植对照品种和原始对照品种的

《花卉学》考试试题库(附答案)

花卉学试题 一、花卉植物拉丁名: 牡丹(Peaonia suffruticosa)芍药(Paeonia lactiflora)月季(Rosa chinensis)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三色堇(Viola tricolor)百日草(Zinnia elegans)万寿菊(Tagetes erecta)孔雀草(Tagetes patula)石竹(Dianthus chinensis)须苞石竹(Dianthus barbatus)美女樱(Verbena x hybrida)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霞草(Gypsophlia elegans)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雏菊(Bellis perennis)花菱草(Eschscholzia californica)茑萝(Quamoclit spp.)虞美人(Papaver rhoeas)矢车菊(Centaurea app.)萱草属(Hemerocallis spp.)鸢尾(Iris tectorum)德国鸢尾(Iris germannica)银苞鸢尾(Iris pallida)荷包牡丹(Dicentra spectabilis)漏斗菜属(Aquilegia spp.)美国紫菀(Aster novae-angliae)荷兰菊(Aster novi-belgii)蜀葵(Althaea rosea)大丽花(Dahlia hybrids)百合(Lilium brownii)山丹(Lilium concolor)卷丹(Lilium lancifolium)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喇叭水仙(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美人蕉(Canna indica)大花美人蕉(Canna generalis)郁金香(Tulipa hybrids)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大岩桐(Sinningia hybrida)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报春花属(Primula app.)瓜叶菊(Senecio cruentus)大花君子兰(Clivia miniata)垂笑君子兰(Clivia nobilis)四季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蕙兰(Cymbidium foberi)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卡特兰(Cattleya)石斛(Dendrobium)荷花(Nelumbo nucifera)睡莲属(Nymphaep)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王莲(Victoria amazonica)芡实(Euryale ferox)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天竺葵(Pelargonium x hortorum)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 var.pictum)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仙人掌(Opumtia dillenii)金琥(Echinocactus grusonii)昙花(Epiphyllum oxypetalum)令箭荷花(Nopalxochia ackermannii) 二、名词解释: 1、露地花卉:在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能完成其全部的生长发育过程而不需要其他的保护措施。 水生花卉:在水中或沼泽地生长的花卉,包括湿生、沼生和两栖植物。 旱生花卉:这类花卉耐旱性强,能忍受较长期空气或土壤的干燥而继续生长。 湿生花卉:该类花卉抗旱性弱,生长期间要求经常有大量水分存在或有饱和水的土壤和空气,它们的根茎叶内多有通气组织的气腔与外界相互通气,吸收氧气以供给根系需要。 岩生花卉:指耐旱性强,适合在岩石园栽培的花卉。 春播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秋播花卉:又叫二年生花卉,指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春植球根花卉:春季种植,春夏开花,秋冬地上部分枯死,地下根茎为球星或块状的多年生花卉,喜较高的温度,不耐寒冷。 秋植球根花卉:秋季栽植,春季开花,夏季休眠度过高温,地下根茎变态成为球形或块状的多年生花卉,较耐寒冷。 宿根花卉:地下部分的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多年生花卉。 温室花卉:在当地需要在温室中栽培,提供保护方能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花卉。 2、春化作用:某些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获得成花的能力,这个低

花卉学大纲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狭义)花卉: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即草本观赏植物。包括观花的草本植物和非观花的草本植物。 2、(广义)花卉:花、果、叶、枝等器官或植株整体具有观赏价值的各类植物。 3、花卉学:是以草本花卉为主要对象,研究其分类方法、应用方式、生育条件、繁殖手段及栽培与养护技术等综合性知识的科学,也称花卉园艺学。 一、名词解释 1、四大切花:菊花、月季(所谓的玫瑰)、唐菖蒲(剑兰)和康乃馨(香石竹)是世界四大切花。(非洲菊为第五大) 2、切花花卉:花枝或茎叶等可供剪切作离体装饰利用的观赏植物,即其材料可供瓶插水养或制作花束、花篮、花圈的花卉 一、名词解释 1、温度三基点:花卉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被统称为温度三基点。 2、有效积温:是指某时期内日有效温度(植物开始生长的温度)的总和。即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乘以持续天数所得的数值。 3、春化作用:植物在个体发育的某一时期需要经历特殊的低温刺激才能正常生长与开花,这种低温对植物成花的促进作用称春化作用。 4、光周期现象:每日光照时间长短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尤其是影响花芽分化与开花的现象叫光周期现象。 5、长日照花卉:在每天光照时间长于一定时数且达一定天数的条件下分化花芽或开花的花卉。 6、必要元素: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有60余种,但只有N、P、K、Ca、S、Mg、Mn、B、Cu、Zn、Mo、Cl、Fe、及C、H、O共16种是植株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称必要元素。 一、名词解释 1、花卉栽培设施:指具有改善花卉生长环境作用的人工建筑和设备等。也称保护地。 2、温室:覆盖着透光材料,具有调控温度作用、且用于栽培植物的人工建筑。 3、冷床:冷床(含塑料拱棚)又叫阳畦,是完全利用太阳的光照和地温,而无任何人工加温设备的苗床。 一、名词解释 1、中耕:在花卉生长期间对植株株行间的表土进行锄松。

育种学复习题

《育种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品种更换: 参考答案:用新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替换生产上表现不良的另一品种。 2、引种: 参考答案:所谓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或有价值的品种资源,经过试验成功后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作为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3、诱变育种: 参考答案:是指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发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细胞质突变等改良品种。 4、一般配合力: 参考答案:指一个被测自交系和其他自交系组配的一系列杂交组合的产量 ( 或其他数量性状 ) 的平均表现5、自交不亲和性: 参考答案:同一植株上机能正常的雌、雄两性器官和配子 , 不能进行正常交配的特性 , 称为自交不亲和性。。 6、单倍体育种: 参考答案:用杂种F1或F2花药培育出单倍培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而选育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7、水平抗病性: 参考答案:寄主品种对各小种的抗病性反应性大体上接近同一水平 8、品种 参考答案:是指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所创造的某种作物的一种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特定的遗传性,相对稳定一致的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在一定的地区和一定栽培条件下,在产量、品质、抗性、生育期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人类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并通过简单的繁殖手段保持具群体的恒定性。 9、垂直抗性 参考答案:又称小种特异性抗病性或专化性抗病性。指同一寄主品种对同一病菌的不同生理小种具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如果将具有这类抗病性的品种对某一病原菌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绘成柱形图时,可以看到各助顶端的高低相差悬殊,所以称为垂直抗病性。 10、种质资源 参考答案: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栽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的总称。 11、杂种优势 参考答案:一般是指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繁殖力、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品种(系)的现象。 12、转基因育种 参考答案:根据育种目标,从供体生物中分离目的基因,经DNA重组与遗传转化或直接运载进入受体作物,经过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遗传工程体,在经过田间试验与大田选择育成转基因新品种或种质资源。 13、杂交育种

最新花卉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讲课教案

花卉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春播花卉 2.花卉的生命周期 3.春化作用 4.生态因子 5.花芽分化 6.分生繁殖 7.温度三基点 8.间苗 9.花镜 10.莲座化 二.单项选择 1.下列属于草本花卉的是() A.月季 B.牡丹 C.二月兰 D.樱花 2.天下第一香花是指() A.菊花 B.兰花 C.桂花 D.夜来香 3.下列属于观叶花卉的是() A.金鱼草 B.无花果 C.马蹄莲 D.猪笼草 4.兰科植物按其生长习性分类中属于附生兰的是() A.剑兰 B.兜兰 C.春兰 D.惠兰 5.下列花前成熟期最短的为() A.牡丹 B.牵牛花 C.瓜叶菊 D.欧洲落叶松 6.郁金香的地下部分形态类型为() A.块茎类B.球茎类C.根茎类D.鳞茎类 7.下列花卉通过春化的阶段的方式为种子春花的是() A.紫罗兰B.月见草C.香豌豆D.毛地黄 8.短日照可促进其开花的植物是() A.一品红B.福禄考C.瓜叶菊D.紫罗 9.下列不属于花芽分化的阶段的是() A.生理分化期B.形态分化期C.花前成熟期D.性细胞形成期

10. 月季一般采用的催芽方法为() A.锉伤种皮B.温水浸种催芽C.去蜡浸种D.低温沙藏11.适于细小种子的播种方法是() A.撒播法B.条播法C.双盆法D.点播 12下列植物中一般采用的吸芽分生繁殖方式的是() A.春兰B.芦荟C.狗牙根D.香蒲 13.嫁接方法中不包括() A.茎接B.枝接C.芽接D.根接 14.一二年生花卉的整地深度大致为() A.20—30cm B.35—45cm C.40—50 cm D.45—55cm 1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摘心的作用() A.促进分枝生长,增加枝条数目B.幼苗期间早摘心促其分枝 C.抑制枝条徒长,使枝梢充实D.抑制新梢的徒长,而促进花芽的形成16.以下花卉进行长日照处理可推迟开花的是() A.紫罗兰B.秋菊C.三色堇D.四季报春 17.以下不属于赤霉素的作用的是() A.打破休眠B.使茎叶伸长生长,促进开花C.促进花芽分化D.延迟开花 18.依下哪项不属于花镜依设计形式的分类() A.单面观赏花镜B.双面观赏花镜C.混合式花镜D.对应式花境19.以下花卉中只有生长期没有休眠期的是() A.万年青B.水仙C.郁金香D.芍药 20.以下植物类别通过春化阶段时所需的温度由低到高依次为() A.春性植物、半冬性植物、冬性植物 B.半冬性植物、冬性植物、春性植物 C.春性植物、冬性植物、半冬性植物 D.冬性植物、半冬性植物、春性植物 三. 多项选择 1.下列属于一年生花卉的有() A.万寿菊B.百日草C.紫罗兰D.鸡冠E.芍药2.下列属于观果类花卉的有() A.代代B.佛手C.山影拳D.石蒜E.冬珊瑚3.四大切花花卉是指() A.唐菖蒲B.康乃馨C.玫瑰D.非洲菊E.百合 4.光周期作用对植物的影响有() A.影响植物的成花B.影响花卉种类的分布C.影响器官的衰老、脱落和休眠D.影响分枝习性E.影响块根、球茎、块茎等地下器官的形成5.随温度的升高和光强的减弱,花色会变浅的植物是() A.落地生根B.矮牵牛C.月季D.蟹爪兰E.倒挂金钟 6.增强植物耐寒力的措施有() A.早播B.地面覆盖C.施磷钾肥D.晚播E.炼苗 7.以下属于培养土特点的是()

花卉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及答案(汇编)

◆复习重点 ◆温度三基点 ◆保护地栽培:用花卉栽培设施创建的栽培环境,叫保护地;在保护地中进行栽培叫 保护地栽培 ◆胚培养(属有性繁殖,是广义的组织培养) ◆远缘杂交不亲合(生殖隔离)。在杂交不亲合的组合中,有的是胚乳发育不良(胚 正常)。把正常幼胚从种子中取出,并在人工培养基中培育,获得杂种植株,从而克服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实生苗 ◆花台:高出地面栽植花木的种植地。一般是高40~60cm的台上填土栽植观赏植物, 又称高设花坛。我国常布置成“盆景式”花台。 ◆二年生花卉: 秋播后,以幼苗越冬休眠或半休眠。 ◆换盆 ◆长日照花卉: ◆春化作用 ◆半活期 ◆倒盆:把花盆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 ◆花坛:按照设计意图在一定立体范围内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群体美的设施。 ◆幼期 ◆花芽分化 ◆缩剪 1.花卉的自然分布中心(按原产地分类) 1)中国气候型(大陆东岸气候型):冬冷夏热,气温差异较大,夏季降雨多。 包括中国大部分省区,以及日本、北美洲东部、巴西南部、大洋洲东南部、非洲东南部。温暖型:长江以南的低纬度地区及冬季较温暖的地区,生长的植物包括喜温球根花卉及不耐寒的宿根花卉。 冷凉型:华北、东北等高纬度地区及冬季较冷的地区,以耐寒宿根花卉居多。 如:非洲菊(扶郎花) 2 ) 欧洲气候型(大陆西岸气候型) ?包括欧洲大部分区域、北美西海岸、南美洲西南部、及新西兰南部。 ?气候特点:冬不太冷,夏不太热,冬夏温差较小,雨量四季分布,但降水总体偏少。 ?如三色堇、雏菊、勿忘草、紫罗兰。 3) 地中海气候型 ?包括地中海沿岸地区、南部非洲、大洋州西南部、北美西南部及智利中部。 ?气候特点:冬春多雨,冬季较温暖,最低温6~7度;夏季干燥,20~25度。属比较温暖地区,但无高温。 ?秋植球根花卉种类多,如仙客来、风信子、小苍兰;及不耐寒的一、二年生花卉如瓜叶菊、风铃草。 4)墨西哥气候型(高原热带气候型) ?包括墨西哥地区、南美和非洲中部的山地及喜马拉雅山北部到中国云南的山岳地带。 ?气候特点:年温差小,周年气候14~17度,雨量丰富,多集中在夏季。 ?原产花卉喜冬暖夏凉,如晚香玉、大丽花、百日草。

育种学复习资料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1、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育种目标:育种目标就是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也就是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3、种质资源:把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同成为种质资源。 4、大白菜育种的总的目标为优质、丰产、抗病和抗逆。 5、目前大白菜育种的主要方法是利用优势育种。 6、四倍体大白菜具有品质优良、抗病性、抗逆性强及耐贮性好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创造优良的四倍体材料是四倍体育种的关键技术之一。 7、目前,大白菜生长期至少有六大病害,为害程度依次为霜霉病、软腐病、黑斑病、病毒病、白班病和黑腐病。 设计白菜有性杂交技术规程。 8、甘蓝按叶色和叶形可分为白球、红球和皱叶三个类型。 9、萝卜属于多型种,包括二年生大型肉质根和一年生类型及油料萝卜。 10、萝卜普通种包括3个变种:短细长萝卜、黑萝卜、及中国一年生油料萝卜。 11、萝卜属近缘植物有4个种:长角萝卜、陆地萝卜、海萝卜、野萝卜。 12、以鲜食为主的黄瓜育种目标是:色泽青绿、刺瘤少,果实中型,肉质嫩脆,品质佳。心室小,皮薄,瓜把短,生食、煮食均适宜。早熟、丰产,种子多。耐贮运,抗病力强。 13、生物技术在番茄上的运用。P67 某一优良番茄地方品种,但不抗病毒病,如何选育出抗病的新品种?设计育种方案 14、番茄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青枯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等。 15、按植物学划分,一般将茄子划分为三个变种:圆茄、长茄、矮茄。 16、茄子的主要病害有:黄萎病、褐纹病、早疫病、病毒病、青枯病。 17、豇豆主要质量和数量性状遗传如下:荚色遗传、荚长、籽粒颜色、生长习性、熟性、光周期、豇豆龙性不育的遗传、营养成分。

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试 卷及答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1*-201*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植物育种学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10级农生、农信、农贸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空,每空0.5分,共15分) 1、自然异交率≤4%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100%之间的是典 型的作物,自然异交率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作物。 2、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是、、、适应机械化。 3、下列作物的品种间杂交第一代是否分离?(在空白处注明是或否)小 麦;甘薯;玉米。 4、根据瓦维洛夫的学说,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 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和中心。 5、杂交育种中,单交组合代分离最大,复交组合代分离最大。 6、〔(甲×乙)×甲〕×甲的杂交式中,甲为亲本,乙为亲 本。 7、诱变育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育成大量和提供大 量。

8、诱变育种的M 代应采取方法控制分蘖,只收获上的种 1 子。 9、远缘杂交主要有两方面的障碍:和。 10、同源多倍体无论植株、器官还是细胞的最大特征是。 11、遗传的雄性不育分为:和两种类型。 12、环境胁迫可分为:、和三大类。 13、作(植)物抗病性机制有:、、 和等。 14、根据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特征,可以将花粉败育分为:无花粉 型、、圆败和染败等四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培育符合()的新品种。 A.自然条件 B.生产条件 C.经济条件 D.人类需要 2、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 A.所有品种 B.地方品种 C.新品种 D.一切基因资源 3、水稻品种南种北引时,以()易于成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