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八单元第25课好的故事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八单元第25课好的故事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八单元第25课好的故事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八单元第25课好的故事

第25课好的故事

教材解析

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创作于1925年。当时鲁迅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就像处于异常“昏沉的夜”。鲁迅在梦境中看见了远方水乡的美丽风景,但这一风景刚出现即消逝,表现出他的怅惘和失望,而课文中对梦境里那“好的故事”的描绘,则表现出鲁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2自然段,写“我”在“昏沉的夜”闭目养神的情状;第二部分是第3~9自然段,写“我”在梦境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水乡各种奇妙的景物以及“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依次展现开来;第三部分是第10~12自然段,写“我”骤然惊醒,梦境中“好的故事”消失了,重新回到“昏沉的夜”。

本文在表达方面很有特色,主要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昏沉的夜”,形成呼应,营造出一种昏沉、悲凉的氛围,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低沉、消极的情绪。中间描绘了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境,反映出作者开朗的心境。两种截然不同的情调和情绪,形成了鲜明对比,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作者对梦境的描绘十分精彩,先概述了“好的故事”的特点是“美丽,幽雅,有趣”,接着,第5自然段具体描绘了山阴道两岸风景倒映水中的景象,第7自然段具体描绘了景物倒影交织的景象,无论是“蒙胧”中的回忆,还是梦中所见,作者都没有描绘水乡的真实情景,而是具体写了水中幻影,从而突出了梦境“美丽,幽雅,有趣”的特点。第4自然段“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

一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营造出强烈的动感;第5自然段“两岸边的乌……”和第7自然段“茅屋,狗……”等,全是名词连排,不仅语句简洁,而且很有画面感;第5自然段“边缘都……”一句,借用比喻,写出了水中倒影的形、色变幻;第7自然段“带织入狗中……”一句,上一句末尾与下一句开头采用相同的字词,写出了富有水乡特征的事物倒影在水中交织融合、起伏变幻的景象,真是美丽而有趣。

本文在表达方面的另一个特色是运用了象征手法。从表面看,“昏沉的夜”是指作者写作的夜晚时分,其实另有深意,暗指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鲁迅后来回忆当年在北京生活时的感受,说“实在黑暗的可以”,其时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政治混乱,民生凋散,身处其中的正直知识分子倍感压抑。因此,文中“昏沉的夜”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而文中梦境里的美好幻象则象征着遥不可及的愿景。课后“阅读链接”中的材料,很好地阐释了文中事物的象征意义。

由于本文写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早期,其遣词造句仍留有那个时代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痕迹:有的词语现在已无此说法,如“石油”指“煤油”;有的词语是文言词,如“伽蓝”指“寺庙”;有的词语生僻难懂,如“泼刺奔进的红锦带”中的“泼刺奔进”不是一个词,“泼刺”是拟声词,“奔进”则形容水的动态;还有几个词的用法需要注意,如“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中的“并”是“并同”的意思,“他们又将退缩了”“我正要凝视他们时”中的“他们”现在多写作“它们”;有的语句可能受外来语的影响,其言语表达与今天的用法有差异,如“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中的“的”是多余的。

本课的“阅读链接”分别选取了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和鲁迅研究奠基者李何林关于此文的论述及注解,两则材料都挖掘了课文的深刻内涵,点明了作者写作的深层意图,即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第二则材料还阐释了文中“昏沉的夜”及“美的人和美的事”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补充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厌恶。这篇课文的插图描绘了第7自然段梦中所见的景象,那些具体的景物,如狗、树、村女、船、鸡等,全都倒映在水中,起伏变幻,交织融合,有助于学生体会梦境中“好的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

教学目标

1.会写“搁、综”等13个字,会写“预告、烟雾”等15个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理解难懂的词语,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梦境的美好。

4.能结合“阅读链接”中的资料,进一步读懂课文。

教学建议

本课在内容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初读环节,应重点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方法,帮助学生大体理解文中较为陌生的词语。细读课文,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可以引入相关课外资料及课后“阅读链接”,帮助学生进一步读懂课文。

一、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整体朗读,交流对课文的初步了解。

揭示课题及作者后,可以先组织学生结合前一课的学习,简单谈谈对鲁迅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单元篇章页上有关鲁迅的介绍,初步了解其文学方面的成就。接着,让学生借助文中注音,通读全文,在学生整体朗读前,可以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知道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强调“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组织学生简单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哪些词句不能理解。

2.明确方法,尝试理解不懂的词语。

借助课后第一题,让学生明确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还可以关联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交流平台”,补充提示以下几点:①有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先猜一猜意思,再借助注释准确理解;②有些较难理解的词语,不用反复琢磨,具体解释,只要联系上下文知道其大概意思即可;③有些词语如果联系上下文无法理解,可以在旁边作上记号。

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尝试联系上下文理解。

随后,可以分层组织交流:第一层次,组织交流学生不理解、但注释中已解释的词语,如“石油”;第二层次,组织交流联系上下文能够猜出具体意思的词语,如“四近”“膝课”“云头”“皱蹙”;第三层次,组织交流虽然不知道具体意思,但联系上下文能够猜出大概意思的词

语,如“伽蓝”,学生联系上下文可以猜出是一种建筑物,教师可以随机补充介绍是“寺庙”,再如“乌柏”“一丈红”“大红花”“斑红花”,学生联系上下文可以猜出是植物,教师可以随机补充相关图片,并强调“一丈红”“大红花”“斑红花”指的是同一种花;第四层次,组织交流联系上下文也无法理解的词语,如“泼刺奔迸”,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和学生一起上网查找解释,也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工具书查找,要提示学生这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应该分开理解。在组织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准确认读

“膝髁”“皱鉴”“伽蓝”“参差”等生词。

3.指导难句,练习朗读重点语段。

聚焦课文重点段落,先组织学生读好以下几个句子;

(1)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第7自然段第三句和最后一句,指导学生关注逗号的停顿,将句中罗列的事物读清楚。

(2)第7自然段中“带织入狗中”一句,要提醒学生注意“泼刺奔进的红锦带”这个短语要读得紧凑一些。

在读好句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练习课文重点段落,即第5和第7自然段的朗读。朗读后,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描述的“好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梦境。

二、品读描绘梦境的语段,借助关键词句,感受梦境的美好

在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之后,引导学生聚焦叙述梦境的3~9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梦境的美好。

1.整体感知梦境,把握基调。

让学生默读这几个自然段,整体感知“好的故事”,找到可以概括这一梦境,或者说是这个“好的故事”的词语,也就是“美丽,幽雅,有趣”。

2.勾画关键词句,感受美好。

借助课后第二题,再次默读这几个自然段,并运用勾画批注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读后,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可以相机指导以下几个句段:

(1)“我仿佛记得……一同荡漾”和“茅屋……也都浮动着”。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一连串名词的罗列,不仅令语句简洁,而且画面感极强。

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文字展开想象,说说读着这样的文字,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最后,借助书中插图丰富自己的想象,再次朗读相关语段,进一步感受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

(2)“大红花一朵朵……村女中”。

出示语句,并标记“红锦带、带、狗、白云”等词语,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话中,上一句末尾与下一句开头采用了相同的字词,并通过朗读,体会这样表达产生的节奏感。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文字和插图展开想象,说说这两句话描绘的奇幻景象,从而进一步体会梦境的有趣、神奇。最后,组织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3)“边缘都参差……水银色焰”。

先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是将诸物的水中倒影比作了夏云头。然

后,可以追问学生两者有何相似之处,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这句话是从水中倒影的形和色两方面来具体描写的。最后,可以组织学生朗读这句话,体会江南水乡景色的美丽。

组织交流关键词句后,可以让学生再次自读3~9自然段,从整体上感受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这段文字写法上的特点:如梦境的开头和结束,作者都写了这个故事“美丽,幽雅,有趣”,还反复写到“美的人和美的事”;再如,描绘蒙胧中回忆的第5自然段和描绘梦中所见的第7自然段所写景致很相似,都是在描绘江南水乡。在此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如,“为何反复提到‘美的人和美的事’?”“为何要花大量笔墨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致?”让学生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觉文章也许另有深意,产生进一步读懂文章内容的内在需要,不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解答提出的问题。

三、研读课文,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1.梳理问题,产生阅读资料的需要。

在学生针对第3~9自然段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后,可以让其再次默读全文,并把读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继续发现问题。然后,组织学生交流问题,如,“开头和结尾为何都提到了‘昏沉的夜’?”“最后两个自然段为何说‘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接着,引导学生将针对第3~9自然段提出的问题和针对文章头尾提出的问题加以梳理整合,教师可以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并出指向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理解的两个大问题:①为何作者说真爱这好的故

事?总记得这好的故事?②这美好的梦境和昏

出示图示后,教师要提示学生,方框内填写“梦境”和“昏沉的夜”象征什么,括号内填写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情感或者思想。学生填写后,组织交流,左侧方框可以填写“理想”“美好的生活”“向往的生活”等词语,右侧方框可以填写“现实”“黑暗的现实”等词语。括号内填写的内容可以分层要求,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填写出其表面意思“对故乡的眷恋”即可,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填写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或“对黑暗现实的厌恶”等深层意思。待学生对最后两个自然段中的关键词句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组织其结合图示,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学生借助资料,理解了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之后,可以引导其再读“阅读链接”,并联系本课和上一课所学,梳理归纳阅读时可以借助的资料类型及指向:关于作者生活经历的资料;关于作者创作背景的资料;别人对这一作品的评论或注解,等等。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探

寻关于《野草》创作背景的资料,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

四、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13个字,其中11个字为左右结构,2个字为上下结构。

“搁、综、澄、漾、焰、瞬、凝、骤、掷、陡”等字都是左窄右宽型。“瞬、凝、骤”

这三个字的笔画较多,书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熟字及拆分部件的方法记忆,正确书写。应提醒这三个字的易错部件:“瞬”要注意“舛”左边的“夕”中间只有一点,右边部件的第二笔是撇折;“凝”最右边的部件上半部分不要少一点;“骤”的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

“萍”和“藻”这两个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草字头舒展,遮盖下半部分,下半部分中的三点水书写时要注意窄而长,和“平”“桑”高度相当,这样整个字才能显得平稳。

本课要求写的字中,结构复杂、易写错的字较多,建议教师在第一课时安排时间进行易错字的书写指导,并结合书后词语表的识写、听写,落实本课生字的书写。

教学资源

★词语解释。膝髁:膝盖。

云头:看起来成团成堆的云。“夏云头”是指夏天成团成堆的,边缘参差不齐的云朵。

伽蓝:寺庙。皱蹙:收缩。

泼刺:拟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

奔进:表示水的动态的动词。“泼刺奔进”描绘出了大红花倒影被拉长时的声音和动态。

*《野草》简介。

《野草》中的23篇作品,作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这期间,鲁迅经受了一场持久、广泛、深刻、严峻的考验;先是1925年1月的女师大风潮,接着是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这中间贯串了他同反动军阀及其形形色色走狗们的斗争。这期间,他还同许广平发生了爱情。所有这些,在他的心灵深处形成了一股风暴,这风暴旋转着,升腾着,啸叫着,化作了《野草》。这是一组心灵的交响乐,是研究鲁迅1925年前后思想情绪,甚至是研究鲁迅全部哲学的一本最有价值的著作。这组交响乐的主旋律充满了骚动,充满了矛盾: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有希望与绝望的矛盾,有光明与黑暗的矛盾,有偏要向黑暗与虚无“作绝望的抗战”的硬骨头精神。《野草》洋溢着作家的人格力量,激荡着批判的浪花,磅礴着无畏的气概,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充满了向上的精神,响动着“求索”的鼓点。虽然也蒙上了阴暗的气氛,夹杂着颓唐的干扰,但其基本精神是积极的,体现了人民的情绪和希望。正如胡绳所说的那样:《野草》这一散文诗的结集最深刻地表现着他在大革命过程中的悲观、绝望、矛盾、愤慨和苦痛的追求的心情。…….整个中国都沸腾在大矛盾、大分裂中,鲁迅的苦痛是与整个时代相关联着的。这不是引向退婴萎缩的失败主义者的心情,恰恰相反,倒是向前跨进更大一步的新的因素,虽然里面包含着

悲观绝望的成分:鲁迅的伟大就在于他能够通过大悲观而走向真实的大希望,通过绝望而开始去学习‘别种方法的战斗’。”(《鲁迅思想发展的道路》)

《野草》在艺术上的最大特征,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如,《秋夜》中的天空与月亮象征反动势力及其帮闲们,写他们的变幻莫测、冷酷、卑鄙、怯弱;枣树象征同反动势力坚决斗争的英雄,写他们备受摧残却顽强不屈,做韧的战斗;小粉红花象征一般的人,他们善良、无力,有着美的憧憬;小青虫象征着无数不惜牺牲生命追求光明的革命青年,他们不畏险难,前仆后继,死而后已。两篇《复仇》的象征意味更浓,而且都是总体意境的象征。其他如《求乞》《影的告别》《雪》《好的故事》《过客》《死火》《失掉的好地狱》等篇,象征意味也非常分明。

诗情和哲理的结合,是《野草》艺术上的第二个特征。鲁迅最具有诗人气质,而在《野草》中,这种诗情又常常巧妙、和谐地同哲理交织在一起。如《过客》中的一段场景:“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西,是荒凉破败的丛葬;其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一间小土屋向这痕迹开着一扇门;门侧有一段枯树根。”由生到死,由生之门走向死之坟,这是生命的必然。作家通过这场景提出了这样的哲理思考:人们应该如何走完这条通向“丛葬”的若明若暗、“似路非路的痕迹”呢?其他如《秋夜》《影的告别》《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死火》《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腊叶》《淡淡的血痕中》等,莫不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诗情与哲理相统一的特征。

《野草》艺术上的第三个特征,是语言精练、隽永而富于生命力。如一篇短短的《秋夜》,竟塑造了那么众多、丰富的艺术形象,给人印象极深;《希望》中不仅有隽永得似格言式的警句,如“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而且有关心灵和“身外的青春”的描绘也实在令人倾倒;还有《雪》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传神描写,《风筝》对故乡风筝时节的回忆,《好的故事》对美如云锦般的故事的展开,《死火》对“死火”的形、色、温的刻画,等等。《野草》的语言成就,令每一个想传达它的人都有此种感觉:“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野草·题辞》)

教学设计举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体会梦境的美好。

2.能结合“阅读链接”中的资料,进一步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错综澄碧萍藻荡漾瘦削一瞬间骤然陡然

2.学生对照批改、订正。

二、品读《好的故事》

1.整体感知,初步感受梦境的美好。

(1)默读文段,圈画关键词。

出示要求:默读3-9自然段,想一想这个梦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圈画出可以概括这一印象的词语。

(2)汇报交流,相机板书。

梦境:美丽、幽雅、有趣

2.聚焦关键词句,具体感受梦境的美好。

(1)默读文段,勾画批注。

出示要求:“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运用勾画批注的方式简单写下自己的感受。

(2)组内交流。

3.想象画面,揣摩表达,进一步感受梦境的美好。

(1)品读“我仿佛记得……一同荡漾”“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

①思考:作者描写景物和我们平常描写景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一连串名词的罗列)

②教师读句子,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

③学生结合插图,汇报自己看到的画面。

④再次朗读,读出画面的美丽、幽雅、有趣。

⑤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会一连串名词的罗列,不仅语句简洁,而且画面感极强。)

(2)品读“大红花一朵朵…….白云织入村女中。”

①出示语句,并标记“红锦带、带、狗、白云”等词语,读一读,发现

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上一句末尾与下一句开头采用了相同的字词)

②男女生上下句对读,师生上下句对读,体会这样表达产生的节奏感。

③再次朗读,边读边想象,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④指导学生读出画面感。

(3)品读“边缘都参差……水银色焰。”

①思考:这一部分写了什么?

②出示水中景物倒影和夏云头图片,对比有哪些相似之处。(引导发现这句话是从水中倒影的形和色两方面来具体描写的)

③指导读出江南水乡景色的美丽。

4.配乐朗读,整体感受梦境美丽、幽雅、有趣。

5.对比阅读,进一步发现写法上的特点。

(1)组织交流:作者是怎么写“好的故事”的?(引导学生发现梦境的开头和结束,作者都写了这个故事“美丽,幽雅,有趣”,还写了“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

(2)对比阅读第5和第7自然段,思考:作者的梦境里分别回忆和看到了哪些景物?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所写景致很相似,都是在描绘江南水乡)

(3)此时此刻,你的头脑中产生了什么问题?

预设:“为何反复提到‘美的人和美的事’?”“为何要花大量笔墨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致?”等。

(4)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不求标准答案,重在激发探索欲望)

三、研读《好的故事》

1.语段比较,产生阅读资料的需要。

(1)再次默读文段,产生问题。

师:读完3到9自然段,同学们发现了许多问题,再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的段落,在你不理解的地方标记问号。

(2)指名交流,梳理问题。

重点归并:①为何作者说真爱这好的故事?总记得这好的故事?②这美好的梦境和昏沉的夜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3)聚焦问题,寻找方法。

师:看来,要读懂鲁迅的散文诗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自己读懂文章呢?

小结:我们在阅读时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一些拓展资料。2.阅读资料,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资料引入,了解《野草》。

出示:《野草》相关资料。

师:同学们,阅读了这段资料,请你再次默读这篇课文。

你是否对有些语句产生了新的理解或感受?可以简单批注在旁边。(自主阅读理解,记录再读感受,不做交流)

(2)资料引入,感受对比和象征的表达特色,进一步理解课文。师:正如刚刚看到的资料所述,《野草》这部散文诗集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就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结合刚刚的阅读感受,再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材料,完成下面的图示。

提示:方框内填写“梦境”和“昏沉的夜”象征什么,括号内填写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情感或者思想。

附:精美文章欣赏

01

家乡xx县盛产红枣,尤其xx镇这一带,是很重要的经济作物。农业部于1998年命名xx镇为「中国红枣第一镇」。

对我们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人而言,它比所有其它瓜果零食都好看,美味。

这种感受是属于儿童的,儿童的感受又往往伴随终身,不可磨灭。02

柳林虽算不上荒僻苦寒之地,但与雨水繁密的南方不同,此地干旱,贫瘠的土地物产有数,除夏秋之际的瓜果桃梨外,整个冬春季节没什么零食。唯有两样东西可以过冬,枣和核桃。储存得当的话,可以越二三年不坏。

这两样东西就常年扮演了儿童零食的角色,不可撼动。有意思的是,现在的小孩比我们当年多了一种选择,可以把这两种零食一起吃了,因为聪明的老家人后来发明了一种新品种,叫「枣夹核桃」,把枣核去掉,用核桃填充进去。

在枣还是枣,核桃还是核桃,枣夹核桃还没有发明出来的那些年月,枣比核桃更受小朋友喜爱。

因为枣在初熟时是清脆可口的水果,放在簸箕里随着水分的缓慢流失,又成了美味的干果,随时可以抓起来嚼。真可谓成长路上的甜蜜好伙伴!

枣还能包入油糕做成枣糕,那是我小时候梦寐以求的美食,通常只有红白喜事才能吃到。个中味道复杂无以形容,食之如甘饴入口,且韧性十足,叫人感觉生活异常充实。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村里有人家办喜事,我连吃了13个枣糕,但感觉经由人(老家方言:红白喜事主人家请来的总管)老拿眼镜在瞟我,

就不好意思继续吃了。后来母亲告诉我,那个经由人是个斜眼,并不是针对我。把我后悔的呀。

03

鲁迅先生有篇脍炙人口的《秋夜》,开篇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两株枣树象征着晦暗人生时期的倔强和希望。

的确,枣树的生命异常顽强,它们不太挑剔,放到北方任何干旱的山区都能长成,成熟期短,还很矮小的时候,就开始挂果。

枣树还特别善解人意,如果遇上干旱,粮食减产,果实会结的十分稠密,产量上升,无形中弥补了庄户人家的损失。尤其柳林县的沿河乡镇,家家户户都有几株乃至更多枣树。

04

那两颗枣树,是我们兄妹四人童年记忆的精髓所在。它们不仅是我们对红枣记忆的源头,也是很多故事的缘起处。

或许是由于祖祖辈辈的精心照料,所以总感觉这两颗树上结的枣,比别人的枣,颜色更深,个头更大,果肉更甜。小时候的我,每年都从清明节开始盼起,一直会垂涎欲滴到中秋节。

四月十五枣开花,五月十五捻捻转,六月十五青蛋蛋,七月十五红圈圈,八月十五枣上杆。」这是我记忆深处的民谣,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吃枣的最佳时节。

然而等枣红了,父母却不让我们吃,小时候家里穷,打枣后是要卖了换钱贴补家用的。每到枣红时,父母就会对这两棵树严防死守。

再好的防守,也会有漏洞。于是童年最大的乐趣就是偷偷爬上树摘枣吃。在我还不会爬树的年月,就等着哥哥姐姐们偷来给我吃。二哥刘继兴给我偷的次数最多,姐姐刘香芝次之。大哥刘照兴虽然次数最少,但量最足。

05

世界上有很多品种的枣树。记得初中地理书上写伊拉克盛产椰枣,蜜糖成分极重,是世界名产……

不管有多少,这些枣都没有柳林的枣好吃,挂在树上从青涩到酸爽再到酸甜大甜,放到冬天的红枣,有一部分虽然水分减少但由于糖分足,肉会软化变密,吃起来异常甜美,沾满口腔绵绵不绝。

红枣是北方地区少有的富含糖分的水果,与鸭梨苹果等不同,又易于存储,用处很大,在人们的日常饮食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红枣到了冬天会变得干瘪,除了小孩子用作零食直接吃,通常要蒸或煮,让它们再变得饱满。

有的人家相对讲究,在秋天用闲置的罐头瓶泡酒枣,数月之后,无论何时打开,红枣都保持着丰腴的形状,入口后水分充足别是风味。酒枣是居家饮食的美味,也是馈赠亲友的好礼。只不过,孩子吃酒枣,要适可而止,以防酣醉。

06

枣花还可以酿蜜。

每当枣树开花的时候,养蜂人带着封箱在山间安营扎寨,蜜蜂忙忙碌碌,会有很大收获。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知识大全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知识大全 汉语拼音 23个声母 b、p、m、f、d、t、n、l、g、k、h、j、q、x、zh、ch、sh、r、z、 c、s、y、w 注意: ① 平舌音:以z c s为声母的音节 翘舌音:以zh ch sh r为声母的音节 ② zh ch sh r和z c s的位置,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 ③ 分清b和d、p和q。 ④ 特别注意f、t、j三个字母小弯的方向,别拐错弯。 24个韵母 单韵母(6个)a、o、e、i、u、ü 单韵母都只有一个字母 复韵母(9个)ai、ei、ui、ao、ou、iu、ie、üe、er 复韵母由两个字母构成 前鼻韵母(5个)an、en、in、un、ün 后鼻韵母(4个)ang、eng、ing、ong 注意: (1)分清ei和ie、ui和iu、üe和ün. (2)特别注意“ou和er”,很容易出错。 (3)介母:i u ü 16个整体认读音节 zhi、chi、shi、ri、zi、ci、si yi、wu、yu ye、yue、yuan yin、yun、ying 注意: (1)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要直接读出。 (2)分解开需注意:yu(y——ü) yue(y——üe) yuɑn(y——ü——ɑn)yun(y——ün) 音节的拼读

1.能直接成音节的(零声母音节)有:a、ai、ao、an、ang e、en、o、ou、er 2. 二拼音节:声母+韵母。 3.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 ①u-o(除bo、po、mo、fo、wo外,其余声母与o拼都要加介音u)。 拼音的标调规则 有ɑ先找ɑ,没ɑ再找o、 e,i、u并列标在后。 1.按照六个单韵母(ɑ o e i u ü)的先后顺序,有ɑ声调就标在ɑ头上,没ɑ就标在o或者e的头上,以此类推。 2.特别注意:i和u都有,哪个在后面就标在哪个头上。 易错点 1、易写错的字母: ① 声母:b-d, p-q, t-f 三组字母易混淆写错。 ② f的第一笔写反,t 的第一笔写反,j的第一笔写反,成了右弯,s写反。 ③ ai-uiei-ie ui-iu ou-iu ie-ue un-ün几组韵母的字形要分清。 ④ 整体认读音节:yu ye yue yuan yun 中的去掉两点的ü要写成u,不要写成原来的ü。 2、易错的知识点: ① 整体认读音节只有 16 个,不要把 yan, you, wo, ya, er 等误认为整体认读音节。 ② 声调易错的地方:第二声与第三声容易混淆,特别是在音节词中第三声会标成第二声。 ③ 复韵母及音节中的声调容易标错位置,要牢记标调规则:有a不放过;没a 找o,e; i, u并列标在后。 ④ j, q, x 只和ü相拼,不与 u 相拼,j, q, x 和ü在一起时,ü上两点要去掉,如ju, qu, xu, jue, que, xue, juan, quan, xuan中的都是去掉两点的ü,不是 u 。在这些音节中要写成u,分开时要记住写成ü。 ⑤ 同样记住, yu, yue, yun,yuan 中的u 其实是去掉两点的ü,不要加上两点还写成u。 ⑥ 音节拼写要注意:声调不要忘记标,有的轻声音节不要标调。三拼音节中的介母不要忘记写,如jia, qia, xia, jian, qian, xian, jiang,qiang,

(完整版)2019小学语文部编版课程标准(2020051817285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

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 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 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 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 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 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 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 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 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 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

2020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试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基础达标。(23分) (考察学生对多音字和易错字的掌握)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四个是错误的,请用“____”标出并改正。 (4分) 假.期(ji ǎ) 散.步(s àn) 中.计(zh ōng) 一切.(qi è) 似.乎(s ì) 几.乎(j ī) 钥匙.(chi) 挨. 打(āi)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正确书写词语。(8分)(考察学生对本册书中必须会写的一类字的掌握) hu āng y ě zh ǎng sh ēng cu ì ni ǎo k ǎn sh ù li ú l èi c ōng m íng z èng s òng gu ī z é 3.辨字组词。(8分)(考察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准( )推( ) ?????悄( )哨( )?????洞( )同( ) ? ????臂( ) 壁( ) ?????怒( )努( ) ?????晾( )凉( )?????径( )经( ) ? ????猎( ) 惜( ) 4.查字典,选择正确的字义,将序号填进括号里。(3分)(考察学生查字典 的能力) 【装】①穿着的衣物;②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面貌;③ 假作,故意做作。 ①特务化装.成游击队员混进了革命队伍。( ) ②那鲜艳的服装. ,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 ③我和小王以前是同学,可前天见到他时,他却假装.不认识我。( ) 二、积累与运用。(32分) 5.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其中的两个各说一句话。(8分)(考察学生对四字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 )( )累累 ( )心( )胆 七( )八( ) 百( )百( ) 五( )( )登 ( )( )手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句子补充完整。(6分)(考察学生课文内容的掌握) ①______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_________。 ③众皆____________,光____________击瓮破之。 7.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4分)(考察学生对关联词语的掌握) 一边……一边…… 只要……就……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①( )冬天要来了,( )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的地方。 ②红头蟋蟀( )一答应,( )会被青头蟋蟀发现。 ③手推车( )这么想着,( )费力地跑来跑去。 ④蚂蚁队长( )很想吃地上的奶酪渣子,( )他还是遵守了禁令。 8.句子训练。(8分)(考察学生对基本句式变换的掌握和仿写能力) ①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用。(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男孩把灰雀带走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 把身体缩成一团。(双重否定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1 1.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

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5.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作用: A、引起下文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作用: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汇总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释义: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赏析: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优质)

鹿城区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期末模拟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写得正确、端正。(10分) xióng māo gù shi píng jiǎn wúbiān wújì lìyòng kè rén fān g x iàn g 二、多音字组词。(4分) 三、根据查字典的要求,填一填,选一选(正确的打“√”)。(6分) “骗”字应先查部首(),再查()画,读音是(biànpiàn); “傍”字应先查部首(),再查()画,读音是(bàngpáng)。 四、填一填,再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4分) 在“钅、艹、氵、扌”这四个部首中,与植物有关的部首是,带有这个 部首的字有();和手有关的部首是,带有这个部首的字有()。 五、比一比,再组词。(12分) 梯()课()纷() 姓 名 班 级 _ _ _ _ _ _ _ _ _ _ _ 座 位 号 … … … … … … … … … 装 … … … … 订 … … … … 线 … … … … 内 … … … … 不 … … … … 要 … … … … 答 … … … … 题 … … … … … … … … … z h òng() 种 zhǒng() chénɡ() 盛 shènɡ()

第()棵()份() 六、照样子,写词语。(12分) 雪白的(小花)一只只(小猫) 火红的()一把把() 金黄的()一片片() 碧绿的()一条条() 粗——(细)紧紧地(握手) 阴——()轻轻地() 黑——()仔细地() 正——()高兴地() 七、照样子,写句子。(12分) 1.例: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 小鱼被他扔进大海里。 大水把车子冲走了。 2.他一会儿 ...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用上加点词...转来转去,一会儿 造句) 3.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用加点字写一个比喻句) 4.例: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美丽的)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 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细长的) 八、给句子加上标点。(3分) 1.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2.马为什么是红色的() 3.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

第一单元识字1《天地人》 天地人 您我她 第一单元识字2《金木水火土》 一二三四五,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 日月照今古。 第一单元识字3《口耳目》 口耳目, 耳目口手足。 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第一单元识字4《日月水火》 日,月, 水,火, 山,石, 田,禾。 第一单元识字5《对韵歌》 云对雨, 雪对风。 花对树, 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 柳绿对桃红。

第一单元识字口语交际《我说您做》 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一个人发指令,其她人做动作。 请您抬起一条腿。 把铅笔放到文具盒里,把书合上,然后坐端正。 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 注意听别人说话。 第一单元识字《语文园地一》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水中都不见。 第四单元课文1《秋天》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啊!秋天来了! 第四单元课文2《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瞧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第四单元课文3《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第四单元课文4《四季》 草芽尖尖, 她对小鸟说: “我就是春天。” 荷叶圆圆, 她对青蛙说: “我就是夏天。” 谷穗弯弯, 她鞠着躬说: “我就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 她顽皮地说: “我就就是冬天。” 第四单元课文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班里有些同学您还不太熟悉吧?去做个自我介绍,跟她们聊聊天,成为新朋友吧! 第五单元识字6《画》 远瞧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第五单元识字7《大小多少》 一个大,一个小, 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 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杏子一个桃。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在线(29分) 1.读拼音,写词语。(4分) (1)可怜的小女孩儿两sāi()通红,冷得直duōsuò(),用几乎冻jiānɡ()的小手擦燃了一根火柴。 (2)妈妈一直细心伺候着tān huàn()在床的奶奶,给她洗脸、梳头、擦身,还经常包奶奶爱吃的肉xiàn()jiǎo()子。 2.形近字组词。(6分) 侍()驼()楼() 诗()鸵()偻() 塞()趟()捡() 赛()躺()检() 3.用“然”字组词,填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2.5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特色,建筑风格()不同。 (2)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毫不混乱。 (3)傣家人至今()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4)客家民居的土楼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无数次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无恙。 (5)()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却已经被其中包含的热烈激昂的感情而撼动。 4.给黑体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3.5分) 大小:A.指大小的程度;B.辈分的高低;C.大人、小孩儿。 (1)这双鞋我穿上大小正合适。() (2)我们全家大小五口人。() (3)你这孩子真没大小。() 世界: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B.地球上所有地方; C.指社会的形势、风气; D.佛教用语,指宇宙。 (4)现在是什么世界,还允许你不讲理?() (5)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6)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 (7)佛语有大千世界之说。()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两个词语造句。(7分) ()吃()用因()施() ()()洋洋()往()前 身()其()()()翼翼 心()胆()()然而() 积()成()波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写成语。(6分) (1)转眼间我们就要小学毕业了,时间过得真快呀,我想用成语“、、”来形容时间的飞逝。 (2)看到公园里长得茂盛的树木,我想到了成语“、、”。 (3)露天杂技场里的人好多呀,真是、、。 (4)十指相连,密不可分,它们很团结,真是、、。 二、句子长廊。(15分) 1.按要求写诗句。(4分) 写春天的诗句:,。 写秋天的诗句:,。 写山水的诗句:,。 写思乡的诗句:,。 2.按要求写句子。(2分) (1)花瓣里飘出清香。(扩句,至少扩两处) (2)以“时间”为内容,写一个比喻句。 3.改写句子。(6分) (1)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给句子换种说法,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册)

识字 1 春夏秋冬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2 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3 小青蛙 河水清清天气晴, 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护禾苗吃害虫, 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爱护小青蛙, 好让禾苗不生病。

4 猜字谜 (一) 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二)“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

课文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2 我多想去看看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天山,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爸爸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北京。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3 一个接一个 月夜,正玩着踩影子, 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 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不过,回家睡着了, 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正做着好梦, 又听见大人在叫:“该起床上学啦!” 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 不过,去了学校, 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跳房子, 操场上却响起了上课铃声。 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 不过,听老师讲故事, 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 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吗?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2X-202X学年上学期六年级期末检测卷 一、基础知识。(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登山队员们心中fèi ténɡ()了,他们惊喜地看到,在长满tái xiǎn()的xuán yá()上,一个个色彩鲜艳的bāo lěi()犹如一位位xiūsè()的chánɡé()仙子,在páo xiào()的山风中翩翩起舞……这是大自然kānɡkǎi()赠予奋斗者的礼物! (二)用“ ”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1.夏天,柏.(bái bó)油路被太阳晒得软绵绵的,路旁的农作.(zuōzuò)物都垂下了头。 2.看到好不容易才打到的猎物掉进了高山深涧.(jiān jiàn),年强的猎人显得十分沮.(jǔjū)丧。 (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4分) A.飞弛衣裳天奈之音余音绕粱 B.爆布纯熟轻歌慢舞画龙点晴 C.伶俐萍藻粉末登场字正腔园 D.批阅袖筒曲终人散有板有眼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20分)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8分) (1)改变语序,意思不变: (2)仿写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古诗文的意思。(4分)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4分) 温暖的阳光温暖的怀抱温暖的目光温暖的记忆 4.改成陈述句。(2分)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5.“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2分) A.比喻 B.对比 C.对偶 D.排比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三黑和土地》一课中的主人公“三黑”是解放后土地失而复得的新中国农民的代表之一。() 2.“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种树老人发出的感叹。() 3.从“伯牙鼓琴”这则故事中,引申出的一个成语是“高山流水”。() 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录,课文采用的是倒叙的写法。() 二、积累运用。(10分) 1.课文原文填空。(4分)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的浪花,朝着岸边涌过来…… 2.古诗文填空。(6分) (1)《浪淘沙》中,描写黄河气势雄伟的诗句:,。 (2)《江南春》中,描写春天优美景色的诗句:,。 (3)读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我想到了其他古诗里这样的诗句:,。 三、阅读感悟。(20分)

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技巧及解答1

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 1.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5.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作用: A、引起下文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作用: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作用: A、总结全文 B、揭示文章主旨 C、照应前文 D、照应题目 E、引人深思 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2018年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全部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学期辅导-部编版 2018部编版小学语文第四册课文 1.古诗诵读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找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经绍珍,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3.开满鲜花的小路 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先生,你有包裹单。” 原来,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襄。 鼹鼠先生赶紧骑着摩托车,到邮局去领包裹。他回家后打开包裹,看见一堆小颗粒,可认不出是什么东西。 鼹鼠先生拿着包裹,来到松鼠太太家。他问松鼠太太:“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请您看看是什么东西?” 松鼠太太拿过来一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原来,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看来都漏在来时的路上啦!鼹鼠先生很懊丧。 春天来了,鼹鼠先生要去松鼠太太家做客。啊,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鼹鼠先生路过刺猬太太家,正巧,刺猬太太走出门。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她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 鼹鼠先生回答:“我不知道!” 鼹鼠先生经过狐狸太太家,正巧,狐狸太太走出门。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她奇怪地问:“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鼹鼠先生回答:“我不知道!” 鼹鼠先生来到松鼠太太门前。松鼠太太走出门,花香扑鼻,她看见门前的小路上花朵簇簇。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松鼠太太对鼹鼠先生说:“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4.邓小平爷爷植树 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万里无云,春风拂面。在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溪说: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年级(上)语文期末统考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拼一拼,写xi ě一写xi ě。(10分) huǒ chē xià yǔ zì j ǐ w ěi bɑ shān yáng 二、拼一拼,连li á n 一连li án 。( 8分) 云 雪 找 早 放 短 森 步 三、数一数, 填ti á n 一填 ti á n 。( 4分) 1.“马”字共有( )画,第2画是( )。 2.“四”字共有( )画,“丿”是第( )画。 四、想一想,连li án 一连li án 。( 28分) 1.影 衣 同 水 书 服 学 子 本 果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 …… … … … … … 装 … … … … 订 … … … … 线 … … …… 内 … … … … 不 … … … … 要… … … … 答 … … … … 题 … … … … … … … … … 远 后 多 反 右

3.一串 一把 一只 一面 一幅 雨伞 图画 水珠 国旗 乌鸦 4.穿 坐 搭 摘 升 骑 积木 衣服 国旗 小船 自行车 草莓 树 乌鸦 转笔刀 青草 黄牛 作业本 五、读一读,圈qu ān 一圈qu ān 。(8分) (化 花)朵 桌(子 了) (办 半)法 (立 力)正 (尘 尖)土 (采 彩)莲 (座 坐)下 (里 礼)边 (公 工)厂 六、比一比,组z ǔ词c í语。(8分) 天( ) 几( ) 日( ) 山( ) 大( ) 儿( ) 口( ) 出( ) 七、照样子,组z ǔ句j ù子。(写序号)(8分) 例:①一棵 ②小树 ③门口 ④种着 ③ ④ ① ② 1.①从 ②数不清的 ③飘落下来 ④云彩里 ⑤雨点儿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龙湾区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期末模拟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我 会用端正、漂亮的字正确抄写下面的句子。(标点占一格)(4分) 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二、我有火眼金睛。(16分) 1.我会拼,我会圈。(圈出正确的读音)(4分) 水沟.(ɡuō ɡōu) 空调.(tiáo d iào) 楼梯.(tī d ī) 淹没. (méi mò) 2.我会辨,我会划。(用“\”划去不正确的字)(4分) 一(只 支)笔 猴子(现 观)海 一(座 坐)山 群山(坏 环)绕 3.我会认,我会连。(8分) 吸取 江面 好客的 老乡 驶过 教训 可爱的 叫着 开通 天空 不停地 变黄 升上 河道 慢慢地 小猫 三、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3分) 1. ”,一片欢笑。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2.开花满院香。 3.观察。那里有许许 多 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4.。 5.;遇到冷 风, 下来。 四、句子百花园。(12分) 1.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给句子换种说法,使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吹走了树叶。(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上的垃圾被小红扫干净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句子加标点。 (1)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2)秋天的田野真美啊() (3)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五、我能给句子排排队。(填序号)(10分)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手纸。 ()看着干净的操场,他笑了。 ()下课了,小刚到操场上去玩。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

部编版课外阅读专项训练题 (一)晨雾 一大早,我便来到外面感受大自然的诱惑。 我见过茫茫的大雪,欣赏过如丝的细雨,却很少看到这样迷人的晨雾。晨雾把大地遮挡得严严实实的,没有一丝缝隙。它虽然没有大雪壮观,没有小雨缠绵,却流露出独特的温柔。它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爱抚自己的儿女一样,抚摸着你的面颊,给你一种轻柔、湿润之感,令你回味,让你陶醉;它像一道白色的幕布,披在山川、河流、树木、房屋上,没有一道花纹,给人一种朴实无华之感;它像一位仙女,总是用一层薄薄的白纱裹着自己的躯体,不争奇斗艳,却自有一种清纯,一种风韵。 东方出现了一道红霞,才使我回过神来。 在一片橘红色的朝霞中,一轮又圆又大又可爱的红日,一跃一跃地冉冉升起。太阳散发着柔和的光,披着一层淡淡的纱,悬挂在东方的天空。它像活力无边的神仙,把周围的云块都变成了令人神往的海浪;像一个大力士,把周围的云推开,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像被老师表扬过的小学生,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兴致勃勃地向前走。 太阳徐徐上升,雾渐渐消失了。花草的叶子上收藏着晨雾留给大地的礼物,在太阳照射下化作无数颗晶莹的小珍珠。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朝霞()的海浪()的神仙 ()的晨雾()的母亲()的大雪 2.联系文章,理解下面的句子并填空。 (1)“我见过茫茫的大雪,欣赏过如丝的细雨,却很少看到这样迷人的晨雾。”

这句话把晨雾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2)“花草的叶子上收藏着晨雾留给大地的礼物,在太阳照射下化作无数颗晶莹的小珍珠。”“晨雾留给大地的礼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东方出现了一道红霞,才使我回过神来。”从“才使我回过神来”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第2自然段中有__________个“它像”,这样的句子叫__________句。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用“”画出来。请你模仿这样的写法再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文章第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大早,我便来到外面感受大自然的诱惑。”结合文章,写出“大自然的诱惑”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巧取花瓶 今天我们搬家。当我们来到新居门口时,奶奶一失手,小花瓶掉到了阴沟里。阴沟很深,里面都是淤泥,花瓶已经陷进去了三分之一,爸爸对我说:“还是你来想办法吧!” 我看了看花瓶,拿来一把火钳。可是钳子很短,够不着。我又拿来一根绳子,放下去,可是绳子怎么也缠不住瓶子。瓶子纹丝不动,怎么办呢我忽然想起挤水玩的橡皮管子,只要把它接在气球口上…… 于是,我找来了橡皮管子和一个还没充气的气球,用线把气球固定在橡皮管上,再慢慢地把气球放进花瓶里。我用力吹气,估计气球胀了起来,就用手捏紧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标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说课标说教材文稿 柳丽艳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为大家研说的内容是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上册。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与大家交谈。 一、说课标 总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能正确的书写汉字,能说普通话。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主动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阅读、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1.识字写字,(1)主动识字,认字300个,会写100个生字。 (2)掌握汉字常用的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书写美观汉字。(3)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写字习惯。(4)学习独立识字。借助拼音识字。2.阅读,(1)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不同标点符号的语气。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4)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体验情感。3.口语交际,(1)能使用普通话简要讲诉自己心中的想法。(2)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4.写话, 4.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积累的词汇。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5.综合性学习,有好奇心,主动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热爱。 二、说教材。 我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来谈。本册设计了七个板块:分别是我上学了;集中识字;汉语拼音;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集中识字两个单元共10课,汉语拼音两个单元共13课,课文四个单元共14课,四个口语交际,八个语文园地,本册还编排一个快乐读书吧,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最后是两个生字表,还有常用的笔画及偏旁名称表。 (一)编排体例: 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内容结构:1.入学教育以孩子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学生走进学校生活。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三部分。三部分内容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认同,再到“我爱学语文”情感的定位。“我爱学语文”中,有一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

小学语文“阅读与理解”归类与方法指导 第一类:写人类文章 写人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这类文章,主要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通过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的叙述,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 阅读写人类文章时,学生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感悟人物的外在形象。2.读懂人物语言。 3.分析人物动作。4.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 5.关注人物所处环境。6.分析细节描写。 7.抓住文章主要情节。 【例文一】 做事讲究效率的爸爸 ①我的爸爸是一个会抓紧时间,做事讲究效率的人。 ②元旦那天早上,爸爸带我去买菜。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爸爸忽然对我说:“咱们先到电影院去看看有没有好电影的票吧!”我虽然疑惑不解,但还是跟着他向电影院走去。路上,爸爸向我解释道:“现在刚早上8点,电影院买票的人还不多,咱们就趁这个时候去。要是等买完菜再去,买票的人多了,提着菜又不方便,工作效率不就低了吗?”我这才恍然大悟,爸爸又用这个实例给我讲了“运筹学”,告诉我刚才我讲的那些就是生活中的运筹学。这样,我又接触了一门科学,并对它有了初步认识。 ③来到菜市场,爸爸排到了买鸡的行列中。他见我没事干,就叫我到别的柜台转转,看看哪个柜台人多,哪个柜台人少。我在菜市场里东瞅瞅,西看看。当看到顾客们一张张的笑脸和售货员一个个忙碌的样子时,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爸爸让我到各柜台转转,不也是运筹学吗?一来让我看看节日的气氛,为我增加写作素材;二来让我看看各柜台的售货情况,回去告诉他,他好决定再买点什么。嘿,爸爸的运筹学用得真妙!我转回来,把自己的想法和见到的情况仔仔细细告诉了爸爸。他见我把学到的知识掌握了,满意地笑了。 ④平日,爸爸下班一回家就开始做饭。他在厨房里来回忙碌着,一会剁肉,一会煮饭,一会炒菜,厨房里传出连续不断的“劈劈啪啪”的声音。不到一个小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2花的学校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 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是印度的泰戈尔,译者郑振铎,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