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波兰尼意会理论的深层内涵及其意义

波兰尼意会理论的深层内涵及其意义

波兰尼意会理论的深层内涵及其意义
波兰尼意会理论的深层内涵及其意义

※哲学研究※

 6 

波兰尼意会理论的深层内涵及其意义

李弘毅

(无锡轻工大学社会科学系 无锡 214000)

内容提要:波兰尼个人知识论的立论基础是意会理论。他指出知觉中存在着意会认知结构。

意会认识的觉察连续统一体使经验具有功能关系、现象结构、语义和本体映射等特性。概念化与身体化是认知活动连续统一体,通过这种双向的内居使知与在同一。意会知识是任何知识的基础,通过意会认识可以融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本文指出波兰尼发展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理论,从知与在统合的角度审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方法论上的片面性,对融合当代两大社会思潮具有启迪意义。

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是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他首倡的个人认识论在当代思想界引起很大反响。誉之者曰,他的哲学是认识论的第三次“哥白尼革命”,毁之者嗤之为“蒙味主义者”,“不入学院哲学之流”。笔者以为,尽管其理论本身并非尽善尽美,但他的个人认识论无疑提供了一个融合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的新视角。

立论基石———意会认知与个人知识

波兰尼的被誉为第三次“哥白尼革命”的后批判哲学,是对笛卡尔的唯理主义怀疑论和休谟的经验主义怀疑论的辩证否定,又与康德的折衷主义的批判哲学有别,更不同于非理性主义。波氏认识论革命的要旨在于从个人之知的深层重新发现人之存在。危机中的人怎样从人可以建构自己的经验这个发现中自赎呢?他认为:“知觉统合的逻辑可以作为发现的逻辑的模式。”〔1〕

他借用格式塔心理学一则实验:取两张不同照片,透过立体镜双孔各看一张,我们立刻见到一幅立体景像。波氏认为知觉活动中存在着意会认知结构。“当我们由于注意某种另外的东西(B)而相信我们觉察了某种东西(A)时,我们不过是对A的附带觉察。因此我们集中注意的东西B有A的意义。我们集中注意的对象B通常是可辨认的,而附带觉察的东西,象A,可能是不可辨认的。这两种类型的觉察相互排斥。当我们转移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一直附带觉察的东西时,它就失去了先前的意义。简言之,这就是意会认识的结构。”〔2〕他举例说明道,人们学骑自行车时,注意焦点是看前方并保持平衡,此时可以觉察到自己手脚的肌肉活动却不能同时注意肌肉如何运动,否则就跌倒。因此在学骑车的认知活动中人对保持方向和平衡感的认知与对肌肉活动的认知之间存在着一种意会认知结构。

意会认知是认识者心领神会却默然不能或无意以言语形式表达的致知活动。它具有三元结构即认知者、附带觉察和集中觉察。认知个人在注意立体景像的同时对两张不同照片、视觉活动等的觉察就是附带觉察,而对

由附带线索统合而成的在注意焦点上的立体景像的觉察就是集中觉察。立体景像这个知觉经验是由意向性活动将附带部分的线索如不同照片等进行完形。建构的方式是统合。因此,人是认识和知识的建构者;整个认知和知识始终围绕着人这轴心。

波氏分析意会认知结构道:“意会认知统合一个连续统一体的所有成分使我们明了这些成分构成了这个连续统一体。通过集中觉察对附带觉察的边际作用可以认识如何统合,这就是意会认知的功能结构。这也使人们明白了连续统一体怎样起作用的,这揭示了其部分意义。我们就有了意会认知的语义层面。由于连续统一体是有较高原理作为一个整体而非其孤立的部分来控制,连续统一体就被看作不同于其部分的集合。其较高原理赋予连续统一体以形状和活力,通常也会产生附加的新特征。我们就有了意会认知的现象学的层面。”〔3〕“由近端项向远端项的注意在现象上引起了一个转换:这两种表象统合为一个表象。被感知的对象反映了实在的大小,颜色和形状;这就是意会认知的现象学的伴物———它告知我们的面前存在一个真实的连续统一体。这就是意会认知的形而上学的意义。因此,意会认知的活动意味着承认其认知结果是实在的一个方面,并以不可言传的方式揭示了无穷的未知的真理。”〔4〕这就是说经验结构由四个层面建构:

一、功能关系。经验的建构是个人在注意焦点对象的同时对附带觉察部分的统合,因此在作为远端项的焦点的整体与作为近端项的附带部分之间有一种统合的功能关系。这种功能关系是不可还原(不可逆)的。例如如果注意转注于附带部分(照片)则经验整体(立体图景)就立刻消解了。二、现象结构。我们注意焦点所见的经验(立体景像)具有与其附带线索不同的新的感觉质地(明显的深度、立体感等)的型式。附带部分隐于其统合

而成的型式的现象之中,对此我们意会而知。

三、语义。经验现象的意义是在我们注意焦点上明示出的“接合意义”,它不是自生自在的,而是由人在统合附带部分时赋予现象整体的。现象的意义又是对其部分线索隐示的意义的诠释。四、认知个人的意会认知活动不单纯是知觉的认知活动,而且也是实在的“本体映射”。“我对未尽显其自身的实在的定义是实在乃是如何关于实在的知识的难以界定的期望的表达。”〔5〕这种“本体映射”的普遍意向使个人的建构经验的意会认知中具有超越个体的普遍的客观性,因此,波氏称个人知识为客观知识。

总之,个人认识结构首先是觉察连续统一体,由人对对象的集中觉察和附带觉察统合而成个人经验。个人经验中具有功能关系、现象和语义以及内蕴于表象中的实在本质映射的意向性。在作为客观世界的“本体映射”于人的意向性的边际控制下,并且在作为附带部分的积淀于主体的个人存在如知识、情感、价值等参与下,个人通过意会认知结构将主体的个人存在如知识、情感、价值等参与下,个人通过意会认知结构将主体和客体统合形成人的初始经验。这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知识的基础。

视界融合———“我一它、我—你、我—我”

人类的认知操作活动中还存在着活动连续统一体结构即概念化与身体化的同一。以往认识论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中抽象的概念化活动,而波兰尼则着重分析了身体化,“知觉中的身体活动方式可以进一步概括为所有知识和思想的生理基础。只有当注意其它事物时我们才觉察到身体,而身体也只是被感知事物的集合。我们身体的各部分是观察外界客观事物的工具和操作外物的工具。我们对世界的每次意识都依赖于身体与接触时的意会认知以及我们身体对这些接触的复杂反

应。这就是我们身体在宇宙中的独特地位。”〔6〕波氏举例道,当我们用探针测穴时,在集中觉察洞穴的同时附带觉察到探针刺激手掌的感觉。操作熟练后,我们感觉针触及洞穴时尤如手指直接触摸。作为线索和工具是意会结构的近侧项;而集中觉察的对象是远侧项。意会认知结构是认知个人由近及远建构经验的前延性致知结构。每个人都首先以自身存在为基本工具。身是自在的自然存在,由生理、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的原则支配。身也是自在的社会存在,它包括以文化形式如习惯、信念等和积淀于个人存在中的传统以及人的情感、价值等,它可以决定个人认知操作的特定方式以及个人知识的特点。身体又是自为的,在心的边际控制下如在普遍意向的引领下,人承负起道德义务和责任,介入情感和价值等,进行身体体验活动。

意会认知是人与外界进行理智交流和行为交流的双向摄悟活动,人通过对对象的体验将自己的个人存在内居于对象之中(身体化),同时也是将对象内化为我们的存在(身体)的一部分(概念化)。对一幅画的鉴赏、一项技巧的学习、人心灵的沟通,都是人意会地进行着体验、摄悟、内居等身体化操作,是“我—你”的对话,是我的个人存在———知识构架、信念、情感、价值等投注于对象,与它交融贯通,是创造性的发现。通过我的存在与对象统合突现出新意义之际也正是我顿然间意会悟解对象之时———直观到物我同一的共通存在。因此,身体化不仅是意会认知方式而且是一种生命的方式、存在的方式,它不仅关联着个人存在而且其结果———知识的增扩最终构成人类的理智圈。波兰尼说:“意会认知理论建立起从自然科学不间断地过渡到对人性的研究。通过使我—它与我—你都根植于主体对自己身体的我—我(I—Me)觉察,它填平了我—它与我—你之间的鸿沟。这代表了最高层次内居。”〔7〕

意会知识———意义的意义

作为认知活动的结果,知识连续统一体由言传知识与意会知识统合而成。意会知识是言传知识的基础。对知识和意义的理解依赖于个人的意会知识并且只能通过意会认知的活动过程。

波兰尼将人参与意义建构的方式分为三种。一、指示。指示的认知方式主要是能指与所指是否相符的真假问题。主体通过已有知识和经验的附带觉察而集中觉察对象是否与实在相符。二、象征。象征是“自我给予”的认知方式。对象作为象征符号是主体集中觉察的焦点,将主体个人生活中的有关记忆、印象、情感、想象等都自我给予其中,赋予对象以个人存在的指归意义。三、隐喻。作为注意焦点的对象具有隐喻结构,它由喻指和喻体构成所指和能指的结构。对对象本身的隐喻结构的意会认知有两层次:首先是隐喻结构中的喻指与喻体之间是否有类似关系的真假问题,即文本是否与对象相符的判断,其次是主体通过体验的身体化将个人存在如观念、知识经验、印象、记忆、情感等融入并统合于隐喻结构中,形成价值评估即意义的意义问题。意会认识通过附带觉察,身体化体验和直觉的内居,“理解”客观知识、对象等文本,并通过将个人存在融入文本而与他人“视界融合”。语言作为特殊的隐喻结构的喻体构架具有普遍化功能,它可聚摄个人存在的附带觉察如人生经验知识、情感、想象于其内,使隐示的意会知识转换成为明示的言传知识:而语言符号的普遍性可以使个人知识为人们所交流所理解。

波兰尼意会理论的意义

波兰尼的意会理论对融合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具有有启迪意义。

波兰尼在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研究中发

现了知觉结构中蕴涵人的知与在的统一,并以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理论作为融合两大思潮视界的认识论原点,避免了经验主义的感觉论和唯理主义的直觉论和还原论的立论方法。波兰尼没有简单地回到康德主义的先天构架的知觉理论,而是在从知觉的意会认知结构分析出科学发现的思维逻辑以及人类认知的基本结构和过程。

波兰尼的意会理论发展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印入视网膜或脑的刺激或视觉线索具有自发均衡的倾向,通过这种自发均衡可认知对象的关系或范型。视觉的自发均衡的完形倾向证明意会认知中的统合是客观的必然的。但波兰尼从知觉结构中发现了意会认知结构,并把认知与存在的统合关系作为认识来源与活动的机制。他进一步指出主体意向性统合了主体的存在如以往的个人经验知识、身体活动等才有认识的活动过程。在这点上,波氏的思路与康德有近似之点。但他认为人的认知建构所凭的并非先天范畴,而是一种意会的统合能力以及作为个人存在积淀的以往的经验或知识以及情感、价值等因素。附带觉察是在我们注意的同时对参与线索的意会觉察,并非潜意识更非无意识。这与非理性主义的观点区别开来。总之,波兰尼的意会认知结构的观点揭示出认知和知识中隐示的个人存在,昭示了人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波氏的意会理论否定了唯科学主义的还原论。还原论将复杂整体化为简单要素的观点是错误的思维方式。人的认识的本真状态以意会知识为基础,统合于经验整体中的附带部分是隐示的、模糊的,也难以还原,其中的功能关系是不可逆的,当人的注意转向附带觉察的线索时原建构的知觉经验就消解了,因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在认识论上站不住脚。

波氏的观点否定了唯科学主义的客观主义原则。唯科学主义的经验主义的客观原则是虚假的,它拒斥人在认识中的参与和作用以寻求纯客观的经验。其实,离开人的建构就不会有经验产生,也无法解释经验的关系、现象和意义如何形成以及经验的实在性。经验主义的客观原则在经验的相对性和易谬性的沙基上难以立足而滑向约定主义,终致破产。唯理主义的客观原则也是虚假的。普遍必然性恰与个人信念程度有关。根据波氏观点,普遍必然的客观性既不能由归纳主义得出也非天赋的演绎所得,它恰与个人意会认知参与有关。传统认识论割裂意会知识与言传知识。将个体性与普遍性分离,客观性与主体意向性分离,抽象理性与体验直觉分离,信仰与理性分离等。波氏揭示出一切认识与知识的本真状态就是知与在的同一。

波兰尼学说对当代两大思潮的冲突溯本探源,指出:当代人的危机的根源在于源于古希腊的怀疑的科学传统与基督教的信仰主义传统之间的内在矛盾,即知与在的内在矛盾。唯科学主义将人的知与人的存在分离,是造成非人时代的认识论的和方法论的根源。然而,在如何解答这些时代的最艰深费解的问题上,他受自己存在的“支援意识”和意向性的局限。他避开认识来源于经验或天赋的问题,而代之以主体参与建构经验的问题导致理论上的许多逻辑裂隙如个人存在何以统合而突现出普遍知识(即个体性如何一跃而为普遍性)、层系结构何以突现等。波氏凭籍信仰主义作为确立假设的根据和逻辑的桥梁以跨越个人知识和普遍知识之间的逻辑裂隙,甚至把信念和承诺视为统合建构发生的必要前提和因素,重祭奥古斯丁的“无信仰即无理解”的信条。他的层系创化的方法论走上与亚历山大和L?摩根相同的道路———神学目的论,他甚至把上帝奉为层创进化和意义阶梯的终极即实在大全。他的社会模式及其渐进改良机制则以英国政体为蓝本,具有保守

主义色彩。

注:

〔1〕M.Polanyi:《The Logic of Tacit Inference》, Philosophy,Vol.XL I,No.155,January1966,P2。

〔2〕M.Polanyi:《Personal Knowledge》,London, 1976,Preface。

〔3〕M.Polanyi:《The Structure of Conscious2ness》,Brain,V.88,1965,P805。

〔4〕M.Polanyi:《Logical of Tacit Infernce》,Phi2 losophy,Vol.XL I,No.155,P4。

〔5〕M.Polanyi:ibid,P4。

〔6〕M.Polanyi:ibid,P10。

〔7〕M.Polanyi:《Clue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Mind and Body》,The Scientist S peculates,Heine2 mann,1962,P78。

〔责任编辑:金 宁〕

(上接第27页)

以上两种人类中心主义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反映了人类自身对主体性力量的觉醒和认识,但后来却被资产阶级从其本性和利益出发做了事实上的歪曲,从而受到攻击。作者提出第三种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即人类现在应当走进的是生态人类中心主义。这类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以人和自然为中心,强调人类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这第三种人类中心主义当然有其正确的一面,但根据本文所做的有关分析,我认为还有必要对人类中心主义做进一步的说明:

11人类中心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意蕴。在现时代,它仍然强调人类理性的力量,同时也更强调人类整体的利益和平等的发展权。

21人类中心主义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到目前为止,人类是迄今发现的唯一智慧生物,唯一的主体性力量。其次,人类仍面临许多重大的问题,包括社会问题、生态、能源问题、自然灾害、探索宇宙奥秘,还需要整个人类的协调合作,以自我为中心去面对,而这正是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直接原因。

31生态人类中心主义,在强调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同时绝不能忽视人类自身的关系,应该首先强调人类整体的发展而不是部分人的发展。这就要求建立合理、平等的国际秩序,保证占人类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看到,如果这一点不能做到,真正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源就不会消除!

注:

〔1〕黄顺基、刘宗超:“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4年第9期。

〔2〕〔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971年版,第517—520页。

〔5〕潘玉君、王丽华:“走进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4期。

〔6〕张理海:“人类中心主义:一种哲学观念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精神”,《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9期。

〔责任编辑:金 宁〕

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摘要】历史认识是历史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历史教育的认识论问题长期以来被隐没、曲解和忽视。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融合认知主义、默会知识论、解释学等哲学与心理学理论,从“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三个角度论述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一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关键词】历史教育认识论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长期以来,历史科或者由于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支撑,或者成为为政治运动服务的附庸,或者因为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大潮下被冷落,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原理也随之被隐没、曲解、忽视。因此,当中学生纷纷提出“最喜欢历史、但最不喜欢历史课”时,当传统被“戏说”、“外传”取代、历史成了大众消遣时,当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意识”、“历史感”等概念时,我们不禁要反思:应该教给现在和未来的公民什么样的历史?我们应该怎样教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归根到底,这些问题都是历史教育的认识论问题。而今,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要摆脱过往的“斗争思维”和“冷战哲学”,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了解和思考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并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论从史出”、“探究学习”等。毋庸质疑,它们为我们重新反思和确立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提供了条件。那么,历史认识论的基础(或任务)是什么?笔者认为,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可以概括为:“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本文试从“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三个角度加以论述。 一、概念的界定 “史由证来”是指在获得事实时寻求证据的支持,或由材料得出事实的“确证性溯源”意识,它着眼于历史事实或历史知识由来的证据观念以及寻求证据的基本方法,包括证据由来的可靠性、翔实性和逻辑一致性。“论从史出”是指获得结论时依据事实的理解,或由事实得出结论的“脉络化诠释”意识,它着眼于历史理解或历史结论由来的综合分析以及理解历史的基本方法,包括结论得出时史料的充分性、观点的包容性以及论述的脉络性。 “史由证来”与“论从史出”是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史由证来”是历史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论从史出”是历史认识的升华和目的。也就是说,历史认识先是具体的证据,再是正确的理解。“证据”提供了知识的来源,“理解”发展了求知的方法。因此,从“史由证来”到“论从史出”,是一个从“求证”到“诠释”的过程。同时,“求证”为“诠释”提供了前提,反过来,“诠释”智慧和技能也促进或修正“求证”的途径和方法。从哲学认识论上,从“史由证来”到“论从史出”符合“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从无知到知,从知识到智慧的辨证运动。”[1]。

波兰尼大转型读书笔记

读书随笔—波兰尼的《大转型》 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出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奥匈帝国。他终其一生致力于寻找一种人道主义的新社会:一个欣欣向荣、但经济标准和价值并非至高无上的社会,一个公有共享且不是马克思集体 主义的社会。 波兰尼努力破译他所处时代问题的答案,首先因为他是一个艰难时世的见证者。他目睹了金本位制的崩溃、充分就业的瓦解、法西斯独裁的崛起、两次世界大战的惨剧、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五年计划,以及自由放任主义的损害和凯恩斯预算干涉主义的胜利。经历了众多的灾难,热情而富于使命感的波拉尼转向历史和比较的证据以确认社会 脱节的经济原因。 波兰尼揭示了市场资本主义并非仅凭演化力量就可以实现。其实,市场资本主义的起源是由于国家权力的占有者一方出于有意的努力和战略利益的考虑,创造出了最适合于市场经济的各种制度及管理上的安排,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劳动力的市场化。因而,资本主义以及作为其必要条件的劳动力的商品化都是一种政治上的建构。在波兰尼眼中,“市场是政府一方有意的、并且常常是暴力介入的结果。这个

政府出于非经济的目的把市场组织强加于社会之上。”波兰尼根据人类学研究成果指出,市场虽然是调节经济生活的一个非常古老的制度,但是在现代社会之前,从未成为社会经济组织的中心,甚至很少成为重要的制度。19世纪之前的人类经济活动史表明,除了体现市场功能的交换之外,人类经济活动方式还有互惠、再分配以及家庭, 后三者甚至是主导性的。 在此,波兰尼的矛头直指亚当·斯密开启的古典经济学。正是亚当·斯密这样的思想家提出,社会劳动分工依赖于市场的存在,或者,像他所说的那样,社会劳动分工依赖于人类“以此物换彼物的倾向”。这句话后来产生了经济人的概念。而实际上,亚当·斯密关于早期人类之经济心理的见解,与卢梭关于原始人之政治心理的观点一样,都是错误的。劳动分工,作为一个与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现象,源自于性别、地理和个人禀赋这些事实上的固有差异;而所谓的人类天生倾向于交换的说法,几乎完全是虚假之言。波兰尼认为,在传统社会里,利润的想法是受到禁止的;临机应变和讨价还价行为会被谴责;慷慨的赠予是一种美德;所谓的以物易物、实物交换和对换的自然倾向是不会出现的。经济制度实际上仅仅是社会组织的一个职能而已。“尽管19世纪的学术界主旋律如此执着,但通过交换获益和得到利润从未在人类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自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市场制度相当普遍,但其对于经济生活来说不过是偶尔发挥作用。”

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89分)

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89 分)1. 本讲认为,()实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闻道”。( 3.0 分) A. 理论自信 B. 文化自信 C. 道路自信 D. 制度自信 我的答案: C √答对 2. 本讲提到,()是最基本、最持久、最根本的自信。( 3.0 分) A. 道路自信 B. 理论自信 C. 制度自信 D. 文化自信 3. ()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区别的最根本标志。( 3.0 分) A. 谦虚谨慎精神 B. 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 C. 实事求是精神

D.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4. ()代表延安精神的核心。(3.0 分) A.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B.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革命精神 C.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我的答案: B √答对 5. 根据本讲,()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延安精神的科学精神、 实效精神。( 3.0 分) A. 谦虚谨慎 B. 联系群众 C. 实事求是 D. 批评与自我批评 我的答案: C √答对 6. ()是中国革命精神之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集大成。( A. 长征精神 B. 延安精神 C. 红船精神 D. 井冈山精神理性精神、3.0 分)

7. 根据本讲,()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 3.0 分) A. 延安整风精神 B. 抗大精神 C. 南泥湾精神 D. 愚公移山精神 8. 本讲提到,()是延安精神最显著的、最根本的精神。( 3.0 分) A. 为人民服务 B. 理论联系实际 C. 批评与自我批评 D. 艰苦奋斗 我的答案: D √答对 9. 根据本讲,()就是对真理自信,对科学自信。( 3.0 分) A. 文化自信 B. 道路自信 C. 理论自信 D. 制度自信

身体的认识论地位-论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身体性维度

身体的认识论地位——论波兰尼默会认识论 的身体性维度 【内容提要】在身体性这个维度上,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和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之间存在着某种思想的会聚。从知觉的身体性出发,通过对“身体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关于身体的辅助意识的核心地位、“通过寓居而认识”等思想的阐发,默会认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知识的身体根源。在关于他人之心的知识和身心关系问题上,波兰尼在强调心灵的身体性的同时,对心灵与其外在表现、心灵与身体作了区分,得出了心灵是其外在表现的意义,心灵是身体的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默会认识论/身体性/波兰尼/梅洛-庞蒂 一、默会认识论和现象学传统 波兰尼在哲学上最具原创性的贡献是在两种意识的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默会认识的结构。比如,在用锤子敲钉子的活动中,我们既意识到钉子,也意识到锤子和握锤子的手掌、手指中的感觉。在此,我们注意的中心是钉子,而不是握锤子的手掌、手指中的感觉,我们对于后者的意识不是为了其本身,而是为了前者。波兰尼认为,我们对钉子的意识是焦点意识(focal awareness),而对握锤子的手掌、手指中的感觉的意识是一种辅助意识(subsidiary awareness)。默会认识就建立在两种意识的动态关系之上。为了把握某一对象,我们需要将有关的各种线索、细节整合为一个综合体来加以认识,这就涉及到了默会认识的两个项目。我们对各种线索、细节、部分的辅助意识是默会认识的第一个项目,关于对象的焦点意识是第二个项目,为了认

识后者,我们必须依赖于前者,我们从前者出发来关注后者。默会认识就具体地展开于从(from)第一个项目转向(to)第二个项目的动态过程之中,“默会认识是一种from-to的认识”[1—p34]。 20世纪60年代,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已趋成熟。在阐发默会认识论的各种理论意蕴,展示默会认识论解决一系列哲学问题的潜力的同时,波兰尼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学说和其他哲学传统之间的关联,现象学传统就是其中之一。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和现象学传统的关联,具体表现为它与现象学的三大观念的交接。这三大观念是:意向性、在世和身体性。 关于默会认识和意向性的关系,波兰尼说:“布伦坦诺指出,意识必然关注一个对象,只有有意识的心灵活动才会关注一个对象。我对默会认识的分析,扩展了对意识的这种看法。它告诉我们,意识不仅是意向性的,而且它总是具有各种根源,由此出发去关注其对象。它包括对其辅助项的默会意识。”[2—p32] 在波兰尼看来,默会认识的from-to结构比起布伦坦诺的意向性理论,更充分地阐明了意识的本性。它不仅展示了意向性,即意识的向量性质,而且表明,意识的指向性是以对辅助项的默会意识为基础的。①意识除了有其“to”的方面之外,还有其“from”的方面。 波兰尼从默会认识论的from-to结构引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认识是通过寓居而展开的(knowing by indwelling)。正是在这一点上,波兰尼看到了默会认识论和海德格尔的“在世”思想的关联。在《个人知识》火炬丛书版(1964年)的序言中,波兰尼说:“所有理解都

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1.本讲认为,()实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闻道”。(3.0分) A.理论自信 B.文化自信 C.道路自信 D.制度自信 我的答案:C√答对 2.本讲提到,()是最基本、最持久、最根本的自信。( 3.0分)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我的答案:D√答对 3.()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区别的最根本标志。(3.0分) A.谦虚谨慎精神 B.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 C.实事求是精神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我的答案:C×答错 4.()代表延安精神的核心。(3.0分) A.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B.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革命精神 C.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我的答案:B√答对 5.根据本讲,()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延安精神的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实效精神。(3.0分) A.谦虚谨慎 B.联系群众 C.实事求是 D.批评与自我批评 我的答案:C√答对 6.()是中国革命精神之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集大成。(3.0分) A.长征精神 B.延安精神 C.红船精神 D.井冈山精神 我的答案:B√答对 7.根据本讲,()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3.0分) A.延安整风精神 B.抗大精神

C.南泥湾精神 D.愚公移山精神 我的答案:C√答对 8.本讲提到,()是延安精神最显著的、最根本的精神。(3.0分) A.为人民服务 B.理论联系实际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艰苦奋斗 我的答案:D√答对 9.根据本讲,()就是对真理自信,对科学自信。(3.0分) A.文化自信 B.道路自信 C.理论自信 D.制度自信 我的答案:C√答对 10.()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智慧,既讲科学、讲理性、讲真理,也讲实际、讲实效、讲善行。(3.0分) A.为人民服务精神 B.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革命精神 C.实事求是精神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蕴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蕴 一、背景 (1)个人背景:默会知识的概念与理论最初是由匈牙利裔的英国哲学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个体知识》一书中提出的。波本是一个卓有建树的化学家,后来转向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该理论不只是在哲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波及到人类文化几乎所有重要的方面。如科学、伦理、政治、法、经济、教育等。 (2)理智背景:挑战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所形成的“完全明确的知识理想”(真正的知识应是明确的、客观的、超然的、非个体的)。 “完全明确的知识理想”,其根源可追溯到柏拉图对话《拉凯斯篇》,该对话的主题是“勇敢”。在关于“勇敢”的对话讨论中,苏格拉底提出,“我们既然知道,那么也一定能够说出来”。作为将军的拉凯斯说,“我认为自己对勇敢的性质是知道的,但不知怎么地,我总是抓不住它,无法说出它的性质。”按照苏的看法,拉凯斯既然不能说出勇敢的性质,那么,实质上他不知道什么是勇敢。 “凡是知道的就一定能言说,不能说出来的就不是真正的知道。”这个思想在近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形成“完全明确的知识理想。”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能够言说的。”这一观点与上述“凡是知道的就一定能言说”正好相对。它肯定了默会知识相对于明确知识的独立性与合法性。 (3)知识界的广泛认同 波兰尼提出的默会知识理论,现已得到国际社会科学界广泛的认同。例如,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即关于事实的知识。(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如有关自然法则与原理方面的科学理论。(3)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指做某些事情、完成某种活动的技艺与能力。(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如何某些事的信息。 在这里,前两类知识主要通过书籍、报刊、光盘、数据库等载体,能够用语言、文字、数字和图表清楚地表达的知识,属显性知识,后两类往往难于编码和度量,是存储于人们头脑中的属于个人经验、诀窍、灵感的那部分知识,常隐含于人的行动之中,属难以量化处理的隐性知识。 二、何谓默会知识理论? (一)什么是默会知识? 1、定义:“默会的知识”(又称“缄默的知识”,又称“内隐的知识”),主要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这种知识即是所谓的“行动中的知识” ( knowledge inaction),或者“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 (action-inherentknowledge)。 “对知识的表达而言,行动是和语言同样根本的表达方式。”(挪威哲 学家格里门)

准确把握文化自信内涵 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意识

准确把握文化自信内涵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意识21625098 郭生辉机械工程学院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赖。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根本、吸收外来、着眼将来。 一、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中华民族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中华文化持久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不自轻自贱、妄自菲薄,我们才能在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保持镇定从容、不卑不亢,才能以包容的气度对待西方文化,理性批判并学习借鉴西方文化,才能不断创新中华文化并将之传播开来。 一方面,文化自信表现为对先进文化或优秀文化因素的一种自觉追求,它能够自信地吸纳各种文化中的有利因素为己所用,而不担心在进行这种文化交流时会被对方吞噬。另一方面,文化自信表现为大胆地推介和宣扬自己的文化,并且注意认真研究其他文化的内在发展需求,以使自己所推介的文化要素正好契合了对方发展的文化需求。 二、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文化自信是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近代

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与创造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片面求洋、全盘西化的错误文化观有所蔓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不忘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历史来源。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认同和自豪,只有肯定自身文化的合理价值和正能量,才能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能够在不同文化的价值比较中产生由衷的自豪感,从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超越与创新。 文化自信是应对外来文化冲击与侵蚀的核心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越演越烈,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交织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信仰体系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扩展,新一轮的文化冲击将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而文化自信正是甄别文化优劣,应对文化冲击的核心力量,只有在准确把握自身社会本质以及社会发展阶段与方位,掌握自己所处时代特点,并以此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从现实与具体的条件和环境出发,选择适应与满足当下实践要求的文化观,才能应对多元文化的渗透与侵蚀。 文化自信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行动。坚持中国特

走向后批判哲学

?《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 走向后批判哲学 ———论波兰尼对“批判哲学”的超越 郁 振 华 内容提要 波兰尼的后批判哲学从科学研究的实际出发,对近代批判哲学所竭 力排斥的“信念”、 “传统”和“权威”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进行了细致分析,揭示了它们对于科学研究的构成性意义。波兰尼从而以自己的后批判哲学实现了对批判哲学的 超越,和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对启蒙运动原则的扬弃有着相同的理论旨趣。 关键词 波兰尼 信念 传统 权威 后批判哲学 作者郁振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 在波兰尼(Michael Polanyi)那里,“批判哲学”这个词和一般通常的用法不完全一致,指的是自笛卡尔以来的那种贬斥信仰、传统、权威,推崇批判、怀疑的整个哲学倾向。波兰尼充分肯定了批判哲学的历史功绩,认为批判哲学也许是人类心智最富有成果的努力,但他认为,批判哲学一味强调批判、怀疑,对于信仰(念)、传统、权威等只见其消极面,未能认识到这些因素在科学研究乃至一般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在理论上未免失之偏颇。他以一种“走向后批判的哲学”,试图对批判哲学作一番理论上纠偏补正的工作。 一 西方近代文化是在反叛基督教中世纪文化的过程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中世纪文化的特征是信仰,而近代文化的核心精神则是批判。最能体现批判哲学之精神的是怀疑原则。批判哲学无条件地信赖怀疑原则:“真理是经由笔直而狭窄的怀疑之路而被逼近的”①。从笛卡尔提出普遍怀疑的口号以来,休谟、康德、穆勒、罗素等都主张,若要避免谬误,确立真理,必须诉诸怀疑原则。因此,对于波兰尼来说,在走向一种后批判的哲学的道路上,首先必须对集中体现了批判哲学之精神的普遍怀疑原则作一番检讨。 波兰尼追问道:普遍怀疑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以彻底的逻辑来贯彻怀疑原则,即拒绝接受任何未经批判的信念,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由于在我们最基本的感性知觉中,在我 ①Michael Polanyi:Personal Know ledge,Routledge,London,1958,p.269.

波兰尼从科学家向后批判哲学家的转变

波兰尼:从科学家向后批判哲学家的转变 王靖华 (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南京 210093) 摘要:本文详细地阐述了著名思想家波兰尼从科学家向具有后批判意蕴的哲学家的转变历程,旨在从波兰尼这一视角,来审视对客观主义科学观的批判与后批判哲学的认识论之间的发生学关系,并从中领略后批 判认识论,尤其是波兰尼以“个人知识”为核心的新认识论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波兰尼;科学;哲学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3)10-0033-06 作为20世纪欧洲卓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的专业生涯颇为传奇。在前30年的科学工作中,波兰尼声名显赫,但较之同时代的科学家们他无疑更为热情和浪漫,即便是在因成功解决纤维素纤维X射线衍射方面的难题而声誉鹊起的时候,波兰尼对科学之外的整个世界的真诚志趣与人文关怀亦没有丝毫削减;而就其晚期的哲学家角色而言,波兰尼又显得犹为严谨与深邃,由科学而哲学的道路与背景成就了他独特的理论视角与严密的逻辑思路,令他在科学哲学领域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最终凭其著名的意会(tacit)认知理论和富有人性的科学哲学观引发了认识论上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可以说,波兰尼一只脚坚实地站在科学共和国的门槛上,另一只脚则义无返顾地涉入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的旋涡中,再没有人能比他更为深刻而无私地洞悉这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里的奥秘了。不过,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非正统的视角与思考理路,波兰尼的思想在其生前并未能在主流学界中取得广泛的共鸣,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波兰尼方才受到瞩目,人们越来越将波氏的思想看成“哲学思想迈向后现代语境”的重要代表,而波氏本人也与哈耶克和波普尔同被誉为自由主义“朝圣山三巨星”和“当代认识论中的哥白尼”。 (一) 19岁的时候,波兰尼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脑积水液体化学》,并于1913年获得布达佩斯大学授予的医学学位。接着,他又连续在匈牙利和德国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多篇量子理论的应用及热力学与热力学吸附领域的文章。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波兰尼成为奥匈帝国军队里的一名军医。军医波兰尼习惯于超时工作,他一刻不停地思考着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化学问题,籍籍无名的年轻军官甚至曾鼓足勇气致信爱因斯坦,向他阐述自己的科学理念,而爱因斯坦也亲笔给他回了一些热情洋溢的信,虽没有更进一步的深入交流,但这已经足以使青年波兰尼深受鼓舞了,他似乎看到了自己在物理化学领域里的康庄大道。不过好景不长,艰苦的行军生活和恶劣的工作条件使波兰尼患上了白喉,他不得不住院修养。养病期间,波兰尼着手将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的思考整理成一篇题为《固态非挥发性吸附剂对气体的吸收作用》的论文,并在1917年凭此获得了布达佩斯大学的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然而,波兰尼吸附作用理论的成功如同昙花一现,其中的因由恰恰体现了科学领域里正统思想对科学实践的统治和对异端的限制,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来详细介绍1917年以后围绕着波兰尼的热力

波兰尼意会理论的深层内涵及其意义

※哲学研究※  6  波兰尼意会理论的深层内涵及其意义 李弘毅 (无锡轻工大学社会科学系 无锡 214000) 内容提要:波兰尼个人知识论的立论基础是意会理论。他指出知觉中存在着意会认知结构。 意会认识的觉察连续统一体使经验具有功能关系、现象结构、语义和本体映射等特性。概念化与身体化是认知活动连续统一体,通过这种双向的内居使知与在同一。意会知识是任何知识的基础,通过意会认识可以融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本文指出波兰尼发展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理论,从知与在统合的角度审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方法论上的片面性,对融合当代两大社会思潮具有启迪意义。 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是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他首倡的个人认识论在当代思想界引起很大反响。誉之者曰,他的哲学是认识论的第三次“哥白尼革命”,毁之者嗤之为“蒙味主义者”,“不入学院哲学之流”。笔者以为,尽管其理论本身并非尽善尽美,但他的个人认识论无疑提供了一个融合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的新视角。 立论基石———意会认知与个人知识 波兰尼的被誉为第三次“哥白尼革命”的后批判哲学,是对笛卡尔的唯理主义怀疑论和休谟的经验主义怀疑论的辩证否定,又与康德的折衷主义的批判哲学有别,更不同于非理性主义。波氏认识论革命的要旨在于从个人之知的深层重新发现人之存在。危机中的人怎样从人可以建构自己的经验这个发现中自赎呢?他认为:“知觉统合的逻辑可以作为发现的逻辑的模式。”〔1〕 他借用格式塔心理学一则实验:取两张不同照片,透过立体镜双孔各看一张,我们立刻见到一幅立体景像。波氏认为知觉活动中存在着意会认知结构。“当我们由于注意某种另外的东西(B)而相信我们觉察了某种东西(A)时,我们不过是对A的附带觉察。因此我们集中注意的东西B有A的意义。我们集中注意的对象B通常是可辨认的,而附带觉察的东西,象A,可能是不可辨认的。这两种类型的觉察相互排斥。当我们转移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一直附带觉察的东西时,它就失去了先前的意义。简言之,这就是意会认识的结构。”〔2〕他举例说明道,人们学骑自行车时,注意焦点是看前方并保持平衡,此时可以觉察到自己手脚的肌肉活动却不能同时注意肌肉如何运动,否则就跌倒。因此在学骑车的认知活动中人对保持方向和平衡感的认知与对肌肉活动的认知之间存在着一种意会认知结构。 意会认知是认识者心领神会却默然不能或无意以言语形式表达的致知活动。它具有三元结构即认知者、附带觉察和集中觉察。认知个人在注意立体景像的同时对两张不同照片、视觉活动等的觉察就是附带觉察,而对

知识定义与默会识——从“盖梯尔问题”谈起

知识定义与默会知识——从“盖梯尔问题” 谈起-哲学 知识定义与默会知识——从“盖梯尔问题” 谈起 陈晓平作者简介:陈晓平,山西昔阳人,(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Gettier, E., “Is Justified True Belief Knowledge?”, Analysis, Vol23 (1963), pp121-123. 【摘要】 传统知识定义JTB受到盖梯尔问题的困扰,试图解决盖梯尔问题的努力集中于修改JTB的辩护条件和真实条件,但却几乎都归于失败。消除盖梯尔的反例的另一个思路是指出JTB定义过窄,其对象只包括命题知识,而未包括非命题知识即“默会知识”。本文对波兰尼的“默会知识”概念给以分析,并得出结论:“默会知识”实际上只是一种信念,而信念不等于知识。知识必须具有公共性,非语言的“默会知识”由于不具有公共性而失去作为知识的资格。 关键词 盖梯尔问题;知识分析;命题知识;默会知识 中图分类号:B0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3)06-0078-06 一、“知识”的传统定义及其困境 在传统的知识论中,“知识”(knowledge)被定义为“得到辩护的真实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f),缩写为“JTB”。JTB在文献中更多地被称为“知识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knowledge),它是关于“知识”的分析性定义,给出了知识的三个必要条件,通常称之为“真实条件”(the truth condition)、

“信念条件”(the belief condition)和“辩护条件”(the Justification Condition)。这三个必要条件合起来构成知识的充分条件。因此,关于“知识”的这一传统定义又被称为“三元定义”(the tripartite definition)。现把表达某一知识的命题记为“P”,JTB也可这样来表达: S知道P,当且仅当:1、P是真的;2、S相信P;3、S的这一信念得到辩护。请注意,此定义只涉及可用命题形式表达的知识,即所谓“命题知识”(propositional knowledge)。这立即引起一个问题:有没有不以命题形式表达的知识,更一般地说,有没有不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即不可言说的知识?如果有,那么这个知识定义就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如果没有,那么人所具有的一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属于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将给予讨论,在此先给出笔者的结论:不可言说的知识是不存在的;人们心中所具有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说的东西属于信念,而信念只是知识的构成要素,而不是知识。所谓的“默会知识”实际上是把信念混同于知识,因此,以上的知识定义并未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即使如此,这个传统的知识定义仍然面临困境,集中体现于著名的“盖梯尔问题”(the Gettier problem),也叫做“盖梯尔悖论”。盖梯尔(Edmund L. Gettier)在其1963年发表的一篇短文中针对传统知识定义即JTB提出两个反例①,具体如下: 反例1 史密斯和琼斯都在向某公司申请一份工作,该公司老板十分肯定地对史密斯说,琼斯将被录用。就在十分钟之前史密斯还发现琼斯的衣服口袋里有十枚硬币,于是,史密斯有充分的证据相信以下命题:

波兰尼提出他的隐性知识理论

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4.20 在制造领域,模具是基础。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在历史上主要靠一个个模具师傅的经验、判断和个人知觉,所以要开一个新模具,需要让这些师傅满意:陪笑脸、递烟倒茶拍马屁。富士康也是这么做的,但富士康之所有能有今天的成就,在于他们下了很大的决心去建立模具设计的数据库来支持,经过数年数百人团队的努力,将大部分模具设计的工作显性化,这样子富士康才能迅速发展壮大。 全聚德的烤鸭也是靠师傅的,但也可以做成电子傻瓜炉烤鸭,其实也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成果。中医主要靠隐性知识诊病,所以比较难复制和推广。 这说明,隐性知识并非是永远的隐性知识,知识有一个成熟的过程!今天的许多显性知识,在当年也是隐性知识,可能经过几百年实践、学习、反思,最后可以显性化成文章、判断、农谚、行业俚语等。 但在某个历史阶段,对于特定的人、组织,一定是存在隐性知识,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又分两种情况: 一、对于单个人或单个组织的隐性知识,可能在别的人、别的组织已经成为了显性知识,这就要求要有广泛的学习渠道去学习。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触,原来觉得某个事情是这样子的,但让你说明白你很难说清楚,当看到某个书籍或文章的时候会感觉“心有戚戚焉”,这其实就是在你这里还是隐性在别人的地方已经是显性了。对于整个行业或者人类都没有显性化的知识,那么谁能最先显性化,谁就可以先发论文、先写书、先出产品和服务,可以先赚钱。 二、虽然已经有组织、个人显性化了,但我们得不到。或者整个行业、人类都没有显性化,这个时候只能在一个组织内部、个人想办法去管理。这个时候注意:对于个体的组织和个人,在某个阶段内可能有一些知识永远没有办法显性化或者显性化的成本过高。

三清开题报告

波兰尼“整体学习”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一对波兰尼及其默会认识理论的研究 1.国内的研究成果 1.1.哲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国内对波兰尼理论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主要集中于哲学领域的研究。刘仲林于1983年发表了《认识论的新课题—意会知识—波兰尼学说评介》①,开始在国内推介波兰尼的认识论理论。1984年,他翻译并发表波兰尼《人类的意会知识》,在此文中,波兰尼把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认识论,并指出默会认识的结构“在理解活动中表现得极为清楚,这是一个领悟过程:把不连贯的局部理解为完整的整体。”此后,哲学界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深入探讨波兰尼的认识论思想。张一兵、黄瑞雄、郁振华、钱振华等学者相继发表了相关论文,并将研究推向深入。主要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介绍波兰尼本人及其他的默会认识论。郁振华在《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②中集中探讨了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和理论特征。他认为,在波兰尼看来,默会认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understanding),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实现对它的理智控制的能力。他在另外一篇文章《从表达问题看默会知识》③指出,默会知识是语言不可穷尽的,在逻辑上不可言说的。默会知识是人的一种认识技能。洪晓楠、俞胜在《也谈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兼与郁振华先生商榷》④一文中反驳了郁文中的观点,他们认为,郁文把“默会知识”等同于“默会认识”是错误的,通过“默会能力”得出的知识并不就是默会知识,每一种知识的形成都是可言传知识和默会知识的混合物。李白鹤的《波兰尼默会认识思想研究》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概括了波兰尼默会认识思想的基本内容,并表示默会认识实际上就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对象身心合一的整体理解。默会认识是一种身心合一的认识活动,是一种对象的整体认识活动。这 ①刘仲林.认识论的新课题—意会知识—波兰尼学说评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5. ②郁振华.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8. ③郁振华.从表达问题看默会知识[J].哲学研究,2003,5. ④洪晓楠,俞胜.也谈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兼与郁振华先生商榷[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⑤李白鹤.波兰尼默会认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身体的认识论地位论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身体性维度15

身体的认识论地位——论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身体性维度 15 内容提要】在身体性这个维度上,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和梅洛- 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之间存在着某种思想的会聚。从知觉的身体性出发,通过对“身体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关于身体的辅助意识的核心地位、“通过寓居而认识”等思想的阐发,默会认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知识的身体根源。在关于他人之心的知识和身心关系问题上,波兰尼在强调心灵的身体性的同时,对心灵与其外在表现、心灵与身体作了区分,得出了心灵是其外在表现的意义,心灵是身体的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默会认识论/ 身体性/ 波兰尼/ 梅洛- 庞蒂 、默会认识论和现象学传统 波兰尼在哲学上最具原创性的贡献是在两种意识的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默会 认识的结构。比如,在用锤子敲钉子的活动中,我们既意识到钉子,也意识到锤子和握锤子的手掌、手指中的感觉。在此,我们注意的中心是钉子,而不是握锤子的手掌、手指中的感觉,我们对于后者的意识不是为了其本身,而是为了前者。波兰尼认为,我们对钉子的意识是焦点意识(focal awareness) ,而对握锤子的手掌、手指中的感觉的意识是一种辅助意识(subsidiary awareness) 。默会认识就建立在两种意识的动态关系之上。为了把握某一对象,我们需要将有关的各种线索、细节整合为一个综合体来加以认识,这就涉及到了默会认识的两个项目。我们对各种线索、细节、部分的辅助意识是默会认识的第一个项目,关于对象的焦点意识是第二个项目,为了认识后者,我们必须依赖于前者,我们从前者出发来关注后者。默会认识就具体地展开于从(from) 第一个项目转向(to) 第二个项目的动态过程之中, 默会认识是一种from-to 的认识” [1 —p34] 。

理解卡尔 波兰尼的《大转型》社会与市场的博弈

社会与市场的博弈理论及其历史 ——理解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 【摘要】本文从社会与经济二者博弈的视角,系统介绍了卡尔·波兰尼对于社会与经济二者关系的论述,探讨了波兰尼的“嵌入”理论、“双重运动”理论以及国家的作用等理论,从而为社会与经济的博弈关系奠定理论基础;文中根据劳动力、货币、自然的商品化过程将历史上社会与经济二者博弈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阐述了其博弈过程,并指出其博弈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最后根据博弈历史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且总结了对于自由主义思想的应该持有的理性态度。 【关键词】社会与市场《大转型》自由主义博弈历史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一)引言 卡尔·波兰尼被公认为是杰出的经济史家,在他的《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s,以下简称《大转型》)中,开创性的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分析的历史的视角,也为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提供了一个渠道。时至今日,阅读这本具有著作仍然是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当代资本主义新问题的一个新的切入点。波兰尼的思想广泛而且深入,涵盖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等领域。虽然其理论却较少地被各个学科的正统和主流派别所提及和研读,同时其作为社会主义者的身份似乎也从未得到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正式承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思想在世界学术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大转型》这门书中,波兰尼开创性的将市场的分析视角扩展到“市场与社会”两者之间关系的框架里面(以前的理论为纯粹的经济学市场理论或者社会学方面的思想理论),并且发掘二者之间的互动规律。作为人类社会两个有着截

波兰尼《大转型》读书笔记相关

波兰尼:《巨变——现代政治、经济的起源》 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 1886-1964)生于维也纳,一个匈牙利犹太中产阶级家庭,十几岁时随家迁回布达佩斯,1906年入布达佩斯大学学习法律。1908年波兰尼被选举为新成立的布达佩斯大学学生思想政治团体“伽利略学圈”的首任主席,此后他一直积极参与政治活动,1914年,参与组建了了“国家公民激进党”。一战爆发后,他参军上前线,1917年带伤回到布达佩斯。1919年,他离开匈牙利前往维也纳,开始他长期的流亡生活。在维也纳期间,他参与编辑中欧最重要的经济和金融杂志《奥地利国民经济》。1933年希特勒上台,波兰尼又被迫流亡去了英国,成为工人教育协会的讲师。1941-1943年间,他得到一笔研究资金,在美国福蒙特州伯灵顿学院完成了《大转型》,这本书1944年首先在美国出版。二战结束之后,波兰尼到美国,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经济史的副教授。退休后,波兰尼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与妻子一起颐养天年,1964年逝世。 本书写作背景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全球经济的转折时期。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世界文明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19世纪的以自由市场经济为纲领的旧工业文明的垮台和20世纪以保护主义、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新工业文明的建立。 波兰尼亲身经历这个变革,并认为对这场变革,尤其是经济和政治秩序的变革,影响最重要的四个因素是: 一、政治权利的平衡; 二、国际金本位制度; 三、自我规范的市场机制; 四、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这本书则主要针对第三点自我规范的市场机制而写。其中一核心观点是,现代国家的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的发展是相辅相成,说白了,也就是政治结构和经济制度往往会相互作用。在18-19世纪时期,工业革命引发经济变革,即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形成。而经济变革要求政治结构调整,于是出现了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主体,因为后者能够保障前者快速的发展。但是,当前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造成社会结构失调、阶层差距扩大,这时候后者为维护稳定反过来限制前者。书中,波兰尼用了一个词“double movement”,我的理解下它就是社会和政治因素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反向作用。 走完整本书,印象最深的是波兰尼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完全自我规范的自由主义市场机制是一个时代下的特殊产物,而且该机制过于理想化。 书中,波兰尼认为通过政府和其他机构对市场的控制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非常常见,而自我规范的市场机制只是在工业革命后才第一次出现。他的这个观点直接和自由主义经济学者们唱了反调,因为后者认为市场自我约束的特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自然属性。波兰尼认为,人是社会动物,而且纯粹、平等而且不受其他社会因素影响的经济利益交换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没有出现过。他认为,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市场中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行为就一直被血缘、社群关系、阶级关系等社会关系所左右。但是,波兰尼同时也承认,在进入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的生产和分配被市场无形的手所支配。 可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18世纪末尾到19世纪初夜,全球经济发生了两件事:一、工业革命诞生了以工厂为主的生产体系,使得商业和工业间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生产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这种投入同时产生了较大的商业风险,因此生产商、企业主越来越希

默会知识带来的厚实认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412594783.html, 默会知识带来的厚实认识论 作者:谭笑 来源:《读书》2013年第10期 随着近年来哲学领域中认知哲学、现象学等方向的发展,亦随着其在人工智能、组织管理、技术转移、知识创新等实用领域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日渐成为研究热点。而默会知识的研究长久以来就如同其名称“默会”一般,带着禅宗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随着越来越多领域发现这种不可言说的关键性知识,这种神秘性变得更加浓厚。逐渐地,默会知识成为一个边际模糊的词语,一切不可言说或暂时说不清楚的内容都被扫进这一杂货筐。因此,对于“默会知识是什么”、“默会属性的原因”等问题,很多依然还只是从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那里简单地拿来的一些想法,无论是对波兰尼及其后续学者的理解,还是对问题本身的推进都还存有大量研究空间。 《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下引此书只标页码)是华东师范大学郁振华先生的新作,也是其潜心研究默会知识十余年的心血之作。这本书在为学的态度和方式上坚守“为我所用”,一是体现在对于各种理论资源的融会贯通上,二是体现在以精当考究的中文来刻画一个西方语境的问题上,这份功力和诚恳是笔者作为后生晚辈难望其项背的。 在哲学的英美传统和欧陆传统中,默会知识很妙地同时成为两种传统都感兴趣的话题,但研究的旨趣或方式却大相径庭,并且多少有些相互睥睨。英美分析传统倾向于用自然化的方式,例如借用心理学等的资源来讨论默会知识的基础和来源,以波兰尼、赖尔为主要代表;而欧陆传统倾向于用相对诗意、比喻的方式,从身心关系等角度讨论默会知识,以海德格尔、梅洛-庞蒂为主要代表。而在郁振华的研究中,我们会发现这两种传统毫无偏见、平等地放在了一起,此书中极其纯熟地糅合了各种传统和资源。可以看出,作者是波兰尼和赖尔的忠实拥护者——无论是在学术观点还是研究方式上,因此这一研究是用异常清晰的分析式语言完成的。然而对于现象学关于知识具身问题的讨论、诠释学关于传统和背景问题的讨论,他都用问题关注的方式将这些独特的见解与默会知识的相关属性结合起来。同时,由于这一研究大部分是其在挪威卑尔根大学留学时完成的,所以其中还涵盖了大量国内关注较少的北欧学界对默会知识问题的研究积累。另外,在这本纯粹讨论西学的论著中,可以看出作者中国哲学的修养,其思考和表述明显地受到了中国义理之学传统的影响。郁振华第一个博士学位念的就是中国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形上学(参见《形上的智慧如何可能?》,华东师大出版社二零零零年版)也正是在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形上学的过程中,“超名言之域”的问题吸引他在卑尔根大学求学时一头扎进了默会知识论的研究。 这一研究是基于郁振华六年前英文写就的博士论文而发展出来的著作,但是从字里行间完全感受不到这一转移。这一从英文到中文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翻译过程,而是一个重新写作的过程。正如他自己在后记中所说:“思想在中英文媒介中穿行,换一副笔墨,就像是换了一副心胸。语言间的搓揉切换,费时费力,充满了理智上的紧张,但我相信,这是一种创造性的紧张。”每一个专业术语都进行了精心的翻译,中文择词的细致甚至涉及不同语境中该术语

波兰尼的制度经济学思想及其启示

波兰尼的制度经济学思想及其启示 作者:林义 来源: 《财经科学》200103 [内容摘要]波兰尼是制度经济学值得重视的代表人物之一, 但波兰尼的制度经济学思想及其影响尚未受到足够重视。本文对波兰尼的制度经济学思想做了概要介绍。作者认为, 波兰尼的制度经济学经济思想及其方法, 对于我国经济学界和社会科学界构建中国经济学和探索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波兰尼制度经济学制度分析 或许是偶然,亦或是必然,1944年同时出版了对20世纪经济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三部著作: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艾尔斯的《经济进步理论》及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变》。迄今为止,波兰尼的经济思想及其影响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波兰尼的学说及其重要价值,将在人们冷静反思西方市场经济模式的21世纪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匈牙利藉犹太经济学家卡尔.波兰尼(Karl . Polanyi) (1886~1964)出生于维也纳,在布达佩斯度过青年时代。受曼海姆等人的影响,波兰尼的思想较为激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流放俄罗斯前线,回到维也纳后,从事新闻记者工作。1933年波兰尼移居到英国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1940年在美国讲学期间,担任Benniton学院的教职。1944年,波兰尼在英国出版了他的不朽之作《大转变: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根源》 (The Geat Trans 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 ime)。1947年,波兰尼应哥伦比亚大学之邀,作为客座教授主持制度演进的经济方面的研究课题,直至退休。1957年,波兰尼出版了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早期帝国的贸易与市场》。波兰尼的其他著作《原人与现代经济》、《人的经济》则分别由他的两位学生乔治.多尔顿和皮尔逊在他1964年逝世后编辑出版。波兰尼的《大转变》自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德文、法文、西班牙文、匈牙利文、中文、日文及巴西文等多种文字,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波兰尼的研究也构成国外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制度经济学开始重视的研究领域,并将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一、波兰尼制度经济学思想及其贡献 (一)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阶段性 波兰尼在其巨著《大转变》中,以经济史学家的睿智眼光,从经济、社会及文化的互动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非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自然历史过程,而是西方文明史上具有某种突变意义的特殊的文明断代。通过对前资本主义经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