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下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2020

七下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2020

七下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2020
七下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2020

七下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2020一:选择题

1 ----------5:ACADC 6 -------------10:ADBDB 二:填空题

11、-5℃ 12、 13、-1,0,1,2,3 14、右 15、25 16、-117 17、略 18、 19、 20、122

三:解答题

21、(1)-900(2)-10(3)(4)31

22、图略④ > ⑤ > ⑥ >

(2)当时,

(3)>

四:附加题

1、C

2、0或-2

一、选择题

1、A

2、D

3、C

4、A

5、C

6、B

7、A 8、C 9、D 10、B

二、填空题

11、±8 12、m=3,n=2 13、(1-12%)a 14、

三、15(略) 16、①17 ②-12 ③-

17、①+13x2y-13xy2 ②-2x2+7xy-24

18、化简结果为:-4x+2y,代入得:原式=10

19、①15-2+5-10+10-3-8+12+4-5+6=24(千米)

∴小李距下午出车时的出发点的距离为24千米

②行车里程为:15-(-2)+5-(-10)+10-(-3)-(-8)+12+4-(-

5)+6=80(千米)

共耗油80×3升官240升

剪的次数

1

2

3

4

5

正方形个数

4

7

10

13

16

20、①

② 3×100+1=301(个)

③ 小正方形个数:3n+1

④ 每剪一次,所得正方形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等

B卷

四、填空题

21、xy=-6 22、m+n=7 23、-2 24、2020

五、解答题

25、①-13 ②(-x2+3xy-y2)-(-x2+4xy-y2)=- x2-xy+y2

26、①+0.4-0.3-0.4-0.3+0.2+0.1+0.2=-0.1

即周末水位与上周日12时相比下降了0.1米

星期

水位/米

3.4

3.1

2.7

2.4

2.6

2.7

2.9

③ (略)

27、(略)

28、(1)①52×275=572×25

②63×396=693×36

(2)一般规律的式子为:

(10a+b)[100b+(a+b)+a]=[100a+10(a+b)+b]×(10b+a)

八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导学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导学答案

?神机妙算显身手:38% 1、直接写出得数。5% 9+7.8 —3.8 = 5^2X0.8 = 0.7+0.4 >1.5 = 2.4 —2.4 勻.2 = 0.8+0.8 X = 0.73+0.27 X0 = 8.4 X.2+1.6 X.2 = (1.5+0.25 ) >4 = 5.3 X00+1000+0.17 = 0.4 XX0.1+0.2 -0.2 =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9% _L 7.8-1.9+8.2-8.1 0.45 X78.2+20.8 X0.45+0.45 27-0.25 3、脱式计算下面各题。12% I 0.1 -+1-0.8 —0.1 3.6 X1.25+0.32 —).4 (0.25+0.125 ) -( 0.75 ?.4) 58.8 - (0.6 X0.7) -).02 4、解方程。6% I 9.4x —0.4x = 16.2 0.2x —0.4 + 0.5 = 3.7

5、文字题。6% (1)6减0.5的差乘1.4所得的积除9.24,商是多少? ⑵9.75减7.29除以0.81的商,所得的差被0.03除,商是多少? 二?知识宫里奥秘多:15% (第4、5题各2分,其余每空1分。) I 1、将50.95缩小10倍是(),3.025扩大()倍是302.5。 I 2、5.04 >2.1的积估计比10 ()。4.495精确到百分位是() _L . 3、一个两位数除351,余数是21,这个两位数最小是()。 丄一一一一 4、7.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0.06千克=()克 3米9厘米=(1)米8.08 吨=()吨()千克 5、在下面的O中填入〉、V和=。 5.08 >.01 5.08 3.9 £.98 3.9 3.2 £.01 3.2 >000.76 X3.7 3.7 6、一块三角形地的底边长是450米,高是120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地的面积是( _L )公顷。 I 7、甲、乙两数的积是4.4,如果甲数扩大5倍,乙数也扩大5倍,那么,甲、乙两数的积是( ) I 8、被减数比差大3.6,减数比被减数小4.5,被减数是()。 I 9、有两种长度的线段,一种长5厘米,另一种长11厘米,用这两种线段围成的一个三角形的周 I 长是()厘米。 _L . 10、小明在计算某数除以3.75时,把除号看成了乘号,结果是225,求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 _L ()。 - — 11、王飞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行了24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王飞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三?当回法官判对错:(对的在括号内打“V,错的打“>)”5%

七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

七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 第一章 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一) 一、1. D 2. B 3. C 二、1. 5米 2. -8℃ 3. 正西面600米 4. 90 三、1. 正数有:1,,68,+123;负数有:,3 1 ,-11 2.记作-3毫米,有1张不合格 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 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正数和负数(二) 一、1. B 2. C 3. B 二、1. 3℃ 2. 3℃ 3. -2米 4. -18m 三、1.最大不超过, 最小不小于; 2.甲地最高,丙地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 3. 70分 §有理数 一、1. D 2. C 3. D 二、1. 0 2. 1,-1 3. 0,1,2,3 4. -10 三、1.自然数的集合:{6,0,+5,+10…} 整数集合:

{-30,6,0,+5,-302,+10…} 负整数集合:{-30,-302… } 分数集合: {2 1-,,,322,11 10-,…} 负分数集合:{2 1-,, 1110-… } 非负有理数集合:{, 3 22,6,0,,+5,+10…}; 2. 有31人可以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 3. (1) 10 1 - (2) 2009 1 0 §数轴 一、1. D 2. C 3. C 二、1. 右 5 左 3 2.2 14± 3. -3 4. 10 三、1. 略 2.(1)依次是-3,-1,,4 (2)1 3. ±1,±3 §相反数 一、1. B 2. C 3. D 二、1. 3,-7 2. 非正数 3. 3 4. -9 三、1. (1) -3 (2) -4 (3) (4) -6 2. -3 3. 提示:原式 =3)122(2 1+++z y x =33)1242(2 1=+++-z y y x §绝对值 一、1. A 2. D 3. D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学案及答案

一、动脑思考,认真填写(共22分,每空2分) 1. 五百八十亿三千零六万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记作( )。 2. 桌子上有一个不透明的盒子,盒子里装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红球6个,白球4个, 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30次,摸出( )球的可能性大。 3. “比德文”电动车属于家电下乡补贴品牌,每购买一辆“比德文”电动车,国家补 贴电动车售价的13%,李淼要购买一辆售价为2500元的“比德文”电动车可节省 ( )元。 4. 一个圆柱削去6dm 3,正好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 )。 5. 手工课上,王强把一个长方体木块恰好截成两个正方体木块,这样表面积增加了 6.4 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6. 10个人合租一艘船,如果租船的人再加5个,平均每人所花的租金就减少1元,则 租一艘船的租金为( )元。 7. 商场里现有奶糖、酥糖和水果糖各50千克,按1 :2 :5的比例混合成什锦糖。最 多能混合成什锦糖( )千克。 8. 已知1÷A =0.0909……; 2÷A =0.1818……; 3÷A =0.2727……; 4÷ A =0.3636……; 那么9÷A 的商是( )。 9. 右图表示的是教育专线公交车从A 站到B 站到终点C 站以及返回时路 与 时间的关系。去时在B 站停车,而返回时B 站不停,去时的行驶速度 为 每分钟600米。那么此公交车往返时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 ) 米 二、仔细审题,正确判断(共5分) 1.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高缩小为原来的12 ,圆锥的体积不变。……………………( ) 2. 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并且所有的都相等。………………………………………………………………( ) 3. 正方体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写有1~6六个数字,掷一次骰子一定能得到数字“6”。………………( ) 4. 一种商品先降价20%,过了段时间又涨价20%。这两个20%的单位“1”相同。…………………… ( ) 5. 小玲用20分钟的时间做计算题,她平均做一道题的时间和做题的数量成正比 例。………………… ( ) 三、精心比较,对号入座(共10分) 1. 把5件相同的礼物全部分给小朋友,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到礼物,分礼物的不同方法一共有( )种。 A 、3 B 、4 C 、5 D 、6 2. 一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如右图挖掉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后,它的表面积( )。 A 、比原来大 B 、比原来小 C 、不变 D 、在能确定 3. 大圆的半径正好是小圆的直径,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倍。

七年级上册基础训练数学答案

七年级上册基础训练数学答案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名称 (课课练) 学科 类型 大小 年级 教材 添加 时间 点击 评价数学试题|试卷 0.57 mb 初一|七年级新课标人教版 2012-08- 26 11:53 20393 ☆☆☆☆☆审核 admin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1一元一次方程(1) 知识检测 1.若4xm-1-2=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 2.某正方形的边长为8cm,某长方形的宽为4cm,且正方形与长 方形面积相等,?则长方形长为______cm. 3.已知(2m-3)x2-(2-3m)x=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则m=______. 4.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3x+2y=5 b.y2-6y+5=0 c.x-3=d.4x-3=0 5.已知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为2:1?周长为20cm,?设宽为xcm,得方程:________. 7.某班外出军训,若每间房住6人,还有两间没人住,若每间住4人,恰好少了两间宿舍,设房间为x,两个式子分别为(x-2)6人,(x+2)4,得方程_______. 8.某农户2006年种植稻谷x亩,2007?年比2006增加10%,2008年比2006年减少5%,三年共种植稻谷120亩,得方程 _______.

9.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数字为a,个位数字比a大2,且十位上数 与个位上数和为6,列方程为______. 10.某幼儿园买中、小型椅子共50把,中型椅子每把8元,小型 椅子每把4?元,?买50把中型、小型椅子共花288元,问中、小型 椅子各买了多少把??若设中型椅子买了x把,则可列方程为 ______. 11.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人民币存款 利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到3.06%,某人于2007年6月5日存入定期为1年的人民币5000元(到期后银行将扣除5%的利息税).设到期后银行向储户支付现金x元,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12.足球比赛的计分方法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 场得0分,一个队共打了14场比赛,负了5场,得19分,设该队 共平x场,则得方程() a.3x+9-x=19b.2(9-x)+x=19 c.x(9-x)=19 d.3(9-x)+x=19 13.已知方程(m-2)x|m|-1+3=m-5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的值,?并写出其方程. 拓展提高 14.小明爸爸把家里的空啤酒瓶让小明去换饮料,现有40个空啤 酒瓶,1个空啤酒瓶回收是0.5元,一瓶饮料是2元,4个饮料瓶可 换一瓶饮料,问小明可换回多少瓶饮料? 【篇二:七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答案】 xt>1.1正数和负数(一) 一、1. d 2. b3. c 二、1. 5米 2. -8℃3. 正西面600米 4. 90 三、1. 正数有:1,2.3,68,+123;负数有:-5.5, ,-112.记作-3毫米,有1张 不合格 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1.1正数和负数(二) 一、1. b2. c 3. b 二、1. 3℃ 2. 3℃ 3. -2米 4. -18m 三、1.最大不超过9.05cm, 最小不小于8.95cm; 2.甲地最高,丙地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 3. 70分 1.2.1有理数

七下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

七下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公共,反向延长线. 2.公共,反向延长线. 3.对顶角相 等. 4.略. 5.(1)∠BOC,∠AOD;(2)∠AOE;(3)∠AOC,∠BOD;(4)137°43′,90°,47°43′. 6.A. 7.D. 8.B. 9.D. 10.×,11.×,12.×,13.√,14.√,15.×. 16.∠2=60°. 17.∠4=43°. 18.120°.提示:设∠DOE=x°,由∠AOB=∠AOD+∠DOB=6x=180°,可得x=30°,∠AOF=4x=120°. 19.只要延长BO(或AO)至C,测出∠AOB的邻补角∠AOC(或∠BOC)的 大小后,就可知道∠AOB的度数. 20.∠AOC与∠BOD是对顶角,说理提示:只要说明A,O,B三点共线.证明:∵射线OA的端点在直线CD上, ∴∠AOC与∠AOD互为邻补角,即∠AOC+∠AOD=180°, 又∵∠BOD=∠AOC,从而∠BOD+∠AOD=180°, ∴∠AOB是平角,从而A,O,B三点共线.∴∠AOC与∠BOD是对顶角. 21.(1)有6对对顶角,12对邻补角.(2)有12对对顶角,24对邻补角. (3)有m(m-1)对对顶角,2m(m-1)对邻补角. 1.互相垂直,垂,垂足.

2.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所有线段,垂线段. 3.垂线段的长度. 4.AB⊥CD;AB⊥CD,垂足是O(或简写成AB⊥CD于O);P;CD;线段MO的长度. 5~8.略. 9.√,10.√,11.×,12.√,13.√,14.√,15.×,16.√. 17.B. 18.B. 19.D. 20.C. 21.D. 22.30°或150°. 23.55°. 24.如图所示,不同的垂足为三个或两个或一个.这是因为: (1)当A,B,C三点中任何两点的连线都不与直线m垂直时,则分别过A,B,C三点作直线m的垂线时,有三个不同的垂足. (2)当A,B,C三点中有且只有两点的连线与直线m垂直时,则分别过A,B,C三点作直线m的垂线时,有两个不同的垂足. (3)当A,B,C三点共线,且该线与直线m垂直时,则只有一个垂足. 25.以点M为圆心,以R=1.5cm长为半径画圆M,在圆M上任取四点A,B,C,D,依次连接AM,BM,CM,DM,再分别过A,B,C,D点作半径AM,BM,CM,DM的垂线l1,l2,l3,l4,则这四条直线为所求.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题全册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题,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题全套 答案在最后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基础检测 1.中,正数有,负数有。 2.如果水位升高5m时水位变化记作+5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 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m。 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的意义。 4.2010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减少24㎜.2009年比上年增长8㎜.2008年比上年减少20㎜。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三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的增长量。 拓展提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 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 6.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 A.向东行进30米 B.向东行进-30米 C.向西行进30米 D.向西行进-30米 7.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则乙向北走32m,记为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m. 8.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至℃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9.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右移动5m记作移动-5m,那么这个物体又移动+5m是什么意思?这时物体离它两次移动前的位置多远? 1.2.1有理数测试

基础检测 1、_____、______和______统称为整数;_____和_____统称为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统称为有理数; ______和______统称为非负数;______和______统称为非正数;______和______统称为非正整数;______和______统称为非负整数. 2、下列不是正有理数的是() A、-3.14 B、0 C、 D、3 3、既是分数又是正数的是() A、+2 B、- C、0 D、2.3 拓展提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0、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B、分数和整数统称为有理数 C、正有理数、负有理数统称为有理数 D、以上都不对 5、-a一定是() A、正数 B、负数 C、正数或负数 D、正数或零或负数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①是负分数;②1.5不是整数;③非负有理数不包括0;④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⑤0是最小的有理数;⑥-1是最小的负整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自然数集合{…}; 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2020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2020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参考答案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一) 一、1. D 2. B 3. C 二、1. 5米 2. -8℃ 3. 正西面600米 4. 90 三、1. 正数有:1,2.3,68,+123;负数有:-5.5, 13 ,-11 2.记作-3毫米,有1张不合格 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1.1正数和负数(二) 一、1. B 2. C 3. B 二、1. 3℃ 2. 3℃ 3. -2米 4. -18m 三、1.不超过9.05cm, 最小不小于8.95cm; 2.甲地,丙地最低,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 3. 70分§1.2.1有理数 一、1. D 2. C 3. D 二、1. 0 2. 1,-1 3. 0,1,2,3 4. -10 三、1.自然数的集合:{6,0,+5,+10…}整数集合:{- 30,6,0,+5,-302,+10…} 负分数集合:{负整数集合:{-30,-302… }分数集合:{ 12

12 23 ,0.02,-7.2,2, 1011 ,2.1…} ,-7.2, 1011 … } 非负有理数集合:{0.02, 2 23 ,6,0,2.1,+5,+10…}; 110 §1.2.2数轴2. 有31人能够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 3. (1) 4一、1. D 2. C 3. C 二、1. 右 5 左 3 2. 12 (2) 12009 3. -3 4. 10 三、1. 略 2.(1)依次是-3,-1,2.5,4 (2)1 3. ±1,±3 §1.2.3相反数 一、1. B 2. C 3. D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同步练习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同步练习全套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同步练习 能力提升 1.团团和圆圆共同写了下列四组数:①-3, 2.3,1 4;②3 4 ,0,21 2 ;③11 3 ,0.3,7;④ 1 2,1 5 ,2.其中,3个数都不是负数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A.增加14% B.增加6% C.减少6% D.减少26%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a一定不为0;②-a一定不为0;③a>0;④a<0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都不正确 4.观察下列一组数:-1,2,-3,4,-5,6,…,则第100个数是( ) A.100 B.-100 C.101 D.-101 ★5.小嘉全班在操场上围坐成一圈.若以班长为第1人,依顺时针方向算人 数,小嘉是第17人;若以班长为第1人,依逆时针方向算人数,小嘉是第21人,则小嘉班的人数共有( ) A.36 B.37 C.38 D.39 6.已知一个乒乓球的标准质量为 2.70 g,把质量为 2.72 g的乒乓球记为+0.02 g,则质量为2.69 g的乒乓球应记为. 7.墨西哥素有“仙人掌王国”之称.每食100 g仙人掌可以产生 27-2+3千焦的热量,27-2+3千焦的含义是产生的热量在千焦至千焦之间. 8.前进 5 m记为+5 m,再前进-5 m,则总共走了m,这时距离出发地m. 9.张老师以班级平均分为基准成绩,超过基准成绩记为正,不足记为负.他把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8,-6,+12,-3(单位:分).又知道甲同学的成绩为85分,问其他三名同学的成绩是多少? 10.某条河某星期周一至周日的水位变化量(单位:m)分别为+0.1,+0.4,-0.25,-0.1,+0.05,+0.25,-0.1,其中正数表示当天水位比前一天上升了,且上周日的水位是50 m. (1)水位哪天最高,哪天最低,分别为多少? (2)与上周日相比,本周日的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上升(下降)了多少? 创新应用 ★11.观察下面一列数,探究其规律: -1,1 2,-13,1 4,-15,1 6,…. 请问: (1)第7个数、第8个数、第9个数分别是什么? (2)第100个数是多少?它是正数还是负数? (3)分数1 2016,1 2017是不是这列数中的数?如果是,是第几个数? (4)如果把这一列数无限地排列下去,将与哪个数越来越接近? 参考答案 能力提升 1.D 2.C 3.D a 可正、可负、可为0. 4.A 5.A 6.-0.01 g 7.25 30 8.10 0 前进-5m 相当于后退5m,所以总共走了10m,又回到出发地,即距离

七年级上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一) 一、1. D 2. B 3. C 二、1. 5米 2. -8℃ 3. 正西面600米 4. 90 三、1. 正数有:1,2.3,68,+123;负数有:-5.5, 13 ,-11 2.记作-3毫米,有1张不合格 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1.1正数和负数(二) 一、1. B 2. C 3. B 二、1. 3℃ 2. 3℃ 3. -2米 4. -18m 三、1.不超过9.05cm, 最小不小于8.95cm; 2.甲地,丙地最低,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 3. 70分§1.2.1有理数 一、1. D 2. C 3. D 二、1. 0 2. 1,-1 3. 0,1,2,3 4. -10 三、1.自然数的集合:{6,0,+5,+10…}整数集合:{- 30,6,0,+5,-302,+10…} 负整数集合:{-30,-302… }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12

12 23 ,0.02,-7.2,2, 1011 ,2.1…} ,-7.2, 1011 … } 非负有理数集合:{0.02, 2 23 ,6,0,2.1,+5,+10…}; 110 2. 有31人能够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 3. (1) §1.2.2数轴 一、1. D 2. C 3. C 二、1. 右 5 左 3 2.4 12 (2) 12009 3. -3 4. 10 三、1. 略 2.(1)依次是-3,-1,2.5,4 (2)1 3. ±1,±3 §1.2.3相反数 一、1. B 2. C 3. D

高一数学下册同步导学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数学下册同步导学测试题(附答案)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已知角α是第四象限角,则角α的正弦线是______中的MP.( ) 解析:∵α为第四象限角,故其终边与 单位圆交点在第四象限.答案: C 2.用五点法作y=2sin2x的图象时,首先应描出的五点的横坐标可以是( ) A.0,π2,π,3π2,2π B.0,π4,π2,3π4,πC.0,π,2π,3π,4πD.0,π6,π3,π2,2π3 解析:令2x=0,π2,π,3π2,2π分别得到x=0,π4,π2,3π4,π. 答案: B 3.下列函数 图象相同的是( ) A.y=sin x与y=sin(π+x) B.y=sinx-π2与y=sinπ2-x C.y=sin x与y=sin(-x) D.y=sin(2π+x)与y=sin x 解析:A中,y=sin(π+x)=-sin x, B中,y =sin(x-π2)=-cos x,y=sin(π2-x)=cos x, C中,y=sin(-x)=-sin x,其解析式不同,图像也不同.答案: D 4.函数y =1-sin x,x∈[0,2π]的大致图象是图中的( ) 解析:由五 点作图法知y=1-sin x过点(0,1),(π2,0),(π,1),(32π,2),(2π,1).答案: B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5.在“五点作图法”中,函数y=sin x+1的“第4点是________.解析:当x=32π时,y=sin 32π+1=-1+1=0,∴第4点为(32π,0).答案:(32π,0) 6.若sin x=2m-1,且x∈R,则m的取 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sin x|≤1,∴-1≤2m-1≤1, ∴0≤m≤1. 答案:[0,1]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7.作出函数y=-sin x,x∈[-π,π]的简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函数图象,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区间:①sin x>0;②sin x<0. (2)直线y=12与y=-sin x的图象有几个交点?解析:利用“五点法”作图, (1)根据图象可知图象在x轴上方的部分sin x>0,在 x轴下方的部分sin x<0,所以当x∈(-π,0)时, sin x>0;当x∈(0,π)时,sin x<0. (2)画出直线y=12,可知有两个交点. 8.用“五点法”作出函数f(x)=sinx+π4一个周期的图像.解析:列表: x+π4 0 π2 π 3π2 2π x -π4 π4 3π4 5π4 7π4 y=sinx+π4 0 1 0 -1 0 图像如图.?H尖子生题库?H☆☆☆

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2019)

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人教版(2019)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21.1二次根式(一) 一、1. C 2. D 3. D 二、1. ,9 2. , 3. 4. 1 三、1.50m 2.(1) (2) >-1 (3) (4) §21.1二次根式(二) 一、1. C 2.B 3.D 4. D 二、1. , 2.1 3. ; 三、1. 或-3 2.(1) ;(2)5; (3) ; (4) ; (5) ;(6) ; 3. 原式= §21.2二次根式的乘除(一) 一、1.C 2. D 3.B 二、1.3 2. 3.(1) ; (2) ; 4. 6 三、1.(1) (2) (3) 5 2.(1) (2) (3) 3. ,所以是倍. §21.2二次根式的乘除(三) 一、1.D 2.A 3.B 二、1. 2. , , 3.1 4. 三、1.(1) (2)10 2. 3.( ,0) (0, ); §21.3二次根式的加减(一) 一、1.C 2.A 3.C 二、1.(答案不,如:、 ) 2. 45

所以王师傅的钢材不够用. §21.3二次根式的加减(三) 一、1. C 2.B 3.D 二、 1. ; 2. 0, 3. 1 (4) 三、 1.(1) (2)5 2.(1) (2) 3. 6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22.1一元二次方程(一) 一、1.C 2.D 3.D 二、1. 2 2. 3 3. –1 三、1.略 2. 一般形式: §22.1一元二次方程(二) 一、1.C 2.D 3.C 二、1. 1(答案不) 2. 3. 2 三、1.(1) (2) (3) (4) 2.以1为根的方程为,以1和2为根的方程为 3.依题 意得,∴ .∵ 不合题意,∴ .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 一、1.C 2.C 3.D 二、1. 2. 3. 1 三、1.(1) (2) (3) (4) 2.解:设靠墙一边的长为米,则整理,得, 解得∵墙长为25米,∴ 都符合题意. 答:略.

《同步导学案》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 第四课时 平行线

第四课时平行线 1. 知道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并能应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 论证. 2. 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3.重难点:掌握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并理解平行公理. 知识导入 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的许多知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还有一种——平行.如图 5.2-1所示,分别将木条a,b 与木条c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三条直线.转动a,直线a从在c的左侧与直线b 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相交.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直线b不想交的位置呢?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平行线的认识 例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②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 ③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④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线段必相交.解析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由平行线的定义可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所以①②正确.线段不能延伸

所以③④是错误的.所以答案为:B. 点拨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知识点二:平行线的画法与平行公理 例如图5.2-2过直线AB外一点P,画直线AB的平行线CD,能画出几条? 在过直线外任意一点画直线AB的平行线,它和前面画过的直线CD平行吗? 分析利用三角板的平移画平行线,其画法可以总结为:“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 二靠:靠紧三角板的另一边放上直尺(或三角板); 三移:使第一块三角板沿着直尺移动,使其经过原直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一边画出直线.这时所画直线就一定与已知直线平行. 通过观察和画图可以体验一个基本事实(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还可得到: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即如果a∥b,c∥a,那么吧∥c. 解析如图5.2-3所示,按照“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点拨如果a∥b,c∥a,那么吧∥c.即平行线具有传递性. 知识探究 平行公理的理解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例比较平行公理与垂线第一性质的异同. 解析共同点:都是“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表明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存在并且是唯一的.

七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练习册答案

七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练习册答案 【导语】学习不光要有不怕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还有有勤奋的努力,科学家爱迪生 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即使我们的成绩不是很好,但只要有心想要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笨 鸟先飞,所谓"勤能补拙“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天才,他们都是经过秦风的努力,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不能坐等自己那天突然变成天才,而是要点燃自己的力量之火,寻找自己的天才之路,努力奋斗。以下是wo为您整理的《七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练习册答案》,供大 家查阅。 【线段的比较和作法第2课时】 1、略 2、C 3、D 4、(1)-(2)略; (3)0.5厘米 5、略 6、P是AB的中点,因为AP=AC+CP=BD+DP=PB 7、建在C.假设建在点D,当D在线段CB上时,CD=x, 则所有员工到停车点所行总路程为10(100+x)+8x+13(200-x)=3600+5x. 当x=0时,路程最小. 同理,当D在线段AC上时,总路程也不是最小. 【线段、射线和直线第2课时】

3、3;1 4、B 5、略 6、(1)8; (2)1,10 7、四部分;七部分 【相反数与绝对值】 1、C 2、略 3、<,=,<,< 4、略 5、(1)2/5,-2/5,2/5; (2)1,1; (3)-3;+3; (4)-3,-2,-1,0,1,2,3 6、与标准质量相差-0.6克的排球最接近标准.这个排球的质量与标准质量只相差0.6克 7、A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略 2、0

4、D 5、(1)-140; (2)-8; (3)-8; (4)60; (5)38; (6)37.5 6、如:(1)3×[4+10+(-6)]; (2)4-10×(-6)÷3; (3)10-(-6)×3-4;[(-13)×(-5)+7]÷3 7、1 【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1、略 2、(1)4715; (2)28352.87 3、(1)113.0; (2)372,116.8; (3)3.8 4、(1)略; (2)当n<3时,nn+1<(n+1)n, 当n≥3时,nn+1>(n+1)n;

数学七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2020

数学七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2020§1.1正数和负数(一) 一、1. D 2. B 3. C 二、1. 5米 2. -8℃ 3. 正西面600米 4. 90 三、1. 正数有:1,2.3,68,+123;负数有:-5.5, 13 ,-11 2.记作-3毫米,有1张不合格 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1.1正数和负数(二) 一、1. B 2. C 3. B 二、1. 3℃ 2. 3℃ 3. -2米 4. -18m 三、1.不超过9.05cm, 最小不小于8.95cm; 2.甲地,丙地最低,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 3. 70分§1.2.1有理数 一、1. D 2. C 3. D 二、1. 0 2. 1,-1 3. 0,1,2,3 4. -10 三、1.自然数的集合:{6,0,+5,+10…}整数集合:{- 30,6,0,+5,-302,+10…} 负整数集合:{-30,-302… }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12 12

23 ,0.02,-7.2,2, 1011 ,2.1…} ,-7.2, 1011 … } 非负有理数集合:{0.02, 2 23 ,6,0,2.1,+5,+10…}; 110 2. 有31人能够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 3. (1) §1.2.2数轴 一、1. D 2. C 3. C 二、1. 右 5 左 3 2.4 12 (2) 12009 3. -3 4. 10 三、1. 略 2.(1)依次是-3,-1,2.5,4 (2)1 3. ±1,±3 §1.2.3相反数 一、1. B 2. C 3. D 二、1. 3,-7 2. 非正数 3. 3 4. -9 三、1. (1) -3 (2) -4 (3) 2.5 (4) -6

七年级上册数学基础训练答案

选择题 1、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有理数相乘,积为() A、正数 B、负数 C、零 D、负数或零 考点:有理数的乘法。 分析: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0. 2、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有两种情况,一正一负或都为0. 解答:解:∵正数的相反数为负数,负数的相反数为正数,根据异号两数相乘得负,∴积为负. 又∵0的相反数是0,∴积为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注意互为相反数的数有两种情况. 2、绝对值不大于4的整数的积是() A、16 B、0 C、576 D、﹣1 考点:有理数的乘法;绝对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找出绝对值不大于4的整数,再求它们的乘积. 解答:解:绝对值不大于4的整数有,0、1、2、3、4、﹣1、﹣2、﹣3、﹣4.,所以它们的乘积为0. 故选B. 点评:绝对值的不大于4的整数,除正数外,还有负数.掌握0与任何数相乘的积都是0. 3、五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则五个数中负数的个数是() A、1 B、3 C、5 D、1或3或5 考点:有理数的乘法。 分析: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解答:解:五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负数的个数是奇数个,则五个数中负数的个数是1、3、5.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4、现有四种说法: ①几个有理数相乘,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②几个有理数相乘,积为负时,负因数有奇数个; ③当x<0时,|x|=﹣x; ④当|x|=﹣x时,x<0.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有理数的乘法;绝对值。 分析:根据0乘以任意数都得0和0的绝对值还是0知,①④错误.

七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 参考答案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一) 一、1. D 2. B 3. C 二、1. 5米 2. -8℃ 3. 正西面600米 4. 90 三、1. 正数有:1,2.3,68,+123;负数有:-5.5,3 1- ,-11 2.记作-3毫米,有1张不合格 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1.1正数和负数(二) 一、1. B 2. C 3. B 二、1. 3℃ 2. 3℃ 3. -2米 4. -18m 三、1.最大不超过9.05cm, 最小不小于8.95cm ; 2.甲地最高,丙地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 3. 70分 §1.2.1有理数 一、1. D 2. C 3. D 二、1. 0 2. 1,-1 3. 0,1,2,3 4. -10 三、1.自然数的集合:{6,0,+5,+10…} 整数集合:{-30,6,0,+5,-302,+10…} 负整数集合:{-30,-302… } 分数集合:{2 1-,0.02,-7.2,3 22,11 10- ,2.1…} 负分数集合:{2 1- ,-7.2, 11 10- … } 非负有理数集合:{0.02, 3 22 ,6,0,2.1,+5,+10…}; 2. 有31人可以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 3. (1) 10 1- (2) 2009 1 0 §1.2.2数轴 一、1. D 2. C 3. C 二、1. 右 5 左 3 2.2 14 ± 3. -3 4. 10 三、1. 略 2.(1)依次是-3,-1,2.5,4 (2)1 3. ±1,±3 §1.2.3相反数 一、1. B 2. C 3. D 二、1. 3,-7 2. 非正数 3. 3 4. -9 三、1. (1) -3 (2) -4 (3) 2.5 (4) -6 2. -3 3. 提示:原式= 3)122(2 1+++z y x = 33)1242(2 1=+++-z y y x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 练习册参考答案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 参考答案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一) 一、1. D 2. B 3. C 二、1. 5米 2. -8℃ 3. 正西面600米 4. 90 三、1. 正数有:1,2.3,68,+123;负数有:-5.5,,-11 2.记作-3毫米,有1张不合格 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

成计划的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1.1正数和负数(二) 一、1. B 2. C 3. B 二、1. 3℃ 2. 3℃ 3. -2米 4. -18m 三、1.最大不超过9.05cm, 最小不小于8.95cm; 2.甲地最高,丙地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 3. 70分 §1.2.1有理数 一、1. D 2. C 3. D 二、1. 0 2. 1,-1 3. 0,1,2,3 4. -10

三、1.自然数的集合:{6,0,+5,+10…}整数集合:{-30,6,0,+5,-302,+10…} 负整数集合:{-30,-302…}分数集合:{,0.02,-7.2,,,2.1…} 负分数集合:{,-7.2, …} 非负有理数集合:{0.02, ,6,0,2.1,+5,+10…}; 2. 有31人可以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 3. (1) (2) 0 §1.2.2数轴 一、1. D 2. C 3. C 二、1. 右5左 3 2. 3. -3 4. 10

三、1. 略 2.(1)依次是-3,-1,2.5,4 (2)1 3. ±1,±3 §1.2.3相反数 一、1. B 2. C 3. D 二、1. 3,-7 2. 非正数 3. 3 4. -9 三、1.(1) -3 (2) -4 (3) 2.5 (4) -6 2. -3 3. 提示:原式== §1.2.4绝对值 一、1. A 2. D 3. D 二、1. 2. 3. 7 4. ±4

7年级上册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参考

7年级上册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参考§1.1正数和负数(一) 一、1. D 2. B 3. C 二、1. 5米 2. -8℃ 3. 正西面600米 4. 90 三、1. 正数有:1,2.3,68,+123;负数有:-5.5, 13 ,-11 2.记作-3毫米,有1张不合格 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1.1正数和负数(二) 一、1. B 2. C 3. B 二、1. 3℃ 2. 3℃ 3. -2米 4. -18m 三、1.不超过9.05cm, 最小不小于8.95cm; 2.甲地,丙地最低,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 3. 70分§1.2.1有理数 一、1. D 2. C 3. D 二、1. 0 2. 1,-1 3. 0,1,2,3 4. -10 三、1.自然数的集合:{6,0,+5,+10…}整数集合:{- 30,6,0,+5,-302,+10…} 负整数集合:{-30,-302… }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12 12

23 ,0.02,-7.2,2, 1011 ,2.1…} ,-7.2, 1011 … } 非负有理数集合:{0.02, 2 23 ,6,0,2.1,+5,+10…}; 110 2. 有31人能够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 3. (1) §1.2.2数轴 一、1. D 2. C 3. C 二、1. 右 5 左 3 2.4 12 (2) 12009 3. -3 4. 10 三、1. 略 2.(1)依次是-3,-1,2.5,4 (2)1 3. ±1,±3 §1.2.3相反数 一、1. B 2. C 3. D 二、1. 3,-7 2. 非正数 3. 3 4. -9 三、1. (1) -3 (2) -4 (3) 2.5 (4) -6

数学同步导学案

数学同步导学案——19.3 梯形(一) 学习目标: 1.知道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 2.会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 3.通过添加辅助线,学会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学习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一、预习新知 1.【观察】(教材106P 中的思考)右图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画一画: 在下列所给图中的每个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 【思考】(1)怎样画才能得到一个梯形? (2)在哪些三角形中,能够得到一个等腰梯形? 梯形定义 : 基本概念(如图):底: 腰: 高: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3.做—做:在一张方格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 【问题二】 这个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等腰梯形的性质:①等腰梯形是 图形,上下底的 是对称轴. ②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 . ③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 . 4.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 (1)“平移腰”: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图1); (2)“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图2); (3)“平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图3); (4)“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图4);

(5)“等积变形”,连结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图5).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综上所述:解决梯形问题就是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二、课堂展示: 例1(教材 P的例1). 107 例2如图,梯形ABCD中,AD∥BC,∠B=70°,∠C=40°,AD=6cm,BC=15cm.求CD的长. 例3:已知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它的两底分别为15cm和49cm,求它的腰长。 三、随堂练习 1、填空 (1)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B=50°,∠C=80°,AD=a,BC=b,,则DC= 。(2)直角梯形的高为6cm,有一个角是30°,则这个梯形的两腰分别是和。(3)等腰梯形 ABCD中,AB∥DC,A C平分∠DAB,∠DAB=60°,若梯形周长为8cm,则AD= 。 2、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B>CD,AD=BC,BD平分∠ABC,∠A=60°,梯形周长是20cm,求梯形的各边的长. 四、课堂检测 1、已知直角梯形的两腰之比是1∶2,那么该梯形的最大角为,最小角为.3、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DE⊥CE,求证:AD+BC=D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