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院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我院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我院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我院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我院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张琴1胡茂平1王亚非1吴永文1欧阳爱军2方丽君3

(1.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景德镇市3330000)

(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南昌市330000)

(3.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办,景德镇市3330000)

【摘要】: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用药情况,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0 月- 2009年12 月住院患者病历200份,统计与分析药物使用情况。结果200份病历有81份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0.5%。81例患者中共有使用了121人次的抗菌药物,平均每例使用抗菌药物1.5种。一线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偏低,二线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偏高。同时三代头孢的过度使用诱导了产ESBLs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使用了8种中成药注射剂,在溶媒的选择及药物剂量的使用存在不合理性。结论我院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在抗菌药物及中成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上还存在不合理性。

关键词: 住院病历;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我院为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为提高临床药物的治疗水平,加强对我院药物的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笔者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0月-2009年12月份200份归档病历,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抽查我院2009 年10月-2009年12月200份住院病历,对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中男性81例,女性119例,平均年龄49.3岁,年龄最大为83岁,最小为0.5岁。

1.2调查内容

将所抽查病历按设计好的表格(包括住院号、性别、年龄、入院时间、诊断、药物品种、剂量、给药方法、起止时间、应用指针、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药敏检测、经治医生、用药合理性分析与评价等)逐项填写,并统计分析,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科室经治医生和医院质管科。

1.3评价标准

采用选药评价、药动学指标、联合用药评价、药效学指标4个方面、21个分解点进行评价。并依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2005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同时结合我院实际进行分析评价。

2 结果

200份病历有81份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0.5%。单用一种抗菌药物43例,占53.08%;应用两种抗菌药物35例,占43.20%;应用3种抗菌药物3例,占3.70%。其中应用一种抗菌药物50例,占61.72%,两种抗菌药物联用为31例,占38.27%。主要使用了12种辅助用药,其中中成药注射剂有8种。

3.分析

3.1 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81例患者中共有使用了121人次的抗菌药物,平均每例使用抗菌药物1.5种,其中头孢曲松28例,左氧氟沙星为11例,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为10例,阿奇霉素7例,哌拉西林/舒巴坦13例,美洛西林8例,头孢噻肟7例,青霉素5例,头孢美唑5例,洛美沙星4例,夫西地酸4例,头孢硫咪4例,五水头孢唑啉3例,头孢啉唑3例,环丙沙星3例,林可霉素3例,替硝唑3例。一线抗菌药物使用47例,二线抗菌药物使用65例,三线抗菌药物使用9例。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一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二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三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不符合文献报道的(一线抗菌药物50~60%、二线30%、三线10~20%)使用比例,一线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偏低,二线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偏高。

3.2 抗菌药物的选用不合理

各种抗菌药物的分布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脂溶性或水溶性,蛋白结合率,使不同抗菌药物在各组织体液中分布特点也有不同。一般而言,血供丰富的组织,如肝、肾、肺组织中药物浓度较高,而血供较差的部位如脑、骨、前列腺等组织中浓度则低。在大多数药物不易达到的骨,前列腺,脑脊液等部位感染时,应根据抗菌药物在这些感染部位分布特点选用抗菌药物。比如骨组织感染时,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氟喹诺酮类的多数品种,骨组织药物浓度可达到血浓度

的0.3-2倍,这时选用这些品种抗感染效果更好。在本次调查中一位掌骨和耻骨骨折的患者共使用了3种抗菌药物,第1天到第4天使用了哌拉西林/舒巴坦,第5天到第12天使用了头孢美唑,第13天到21天使用了夫西地酸。这三种抗菌药物在骨组织中浓度均不高,频繁换药意义不大。

3.3 药敏试验阳性率低,选药缺乏依据

121份病历只有21份做病原学检查,病原学送检率有17%,而且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不高,检出率为30%。病原学阳性率低与病原学标本质量好坏、送检及时与否、实验室质控如何有关,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细菌的分离率和结果解释,必须加以规范。我院的标本的采集存在不规范之处,入院病人一般入院就使用抗菌药物,再送病原学标本。标本的采集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后,会影响病原学的结果,甚至无结果。标本的采集须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比如痰标本的采集应嘱病人先行嗽口,并指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留取脓性痰。尽快送检,不得超过不得超过2h。延迟送检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 4 ℃保存(疑为肺炎链球菌感染不在此列) ,保存标本应在24h 内处理。实验室处理:挑取脓性部分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筛选合格标本(鳞状上皮细胞< 10 个/低倍视野、多核白细胞> 25个/低倍视野,或两者比例<1∶2.5) [1]。只有按规范合理采集标本才能得到准确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3.4 头孢曲松的不合理使用

3.4.1诱导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调查中发现,53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使用了头孢曲松,使用频次为43%,平均疗程为6.4天。头孢曲松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特别是肠杆菌属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明显超过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但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抗菌作用不如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对于膈肌以上的感染主要为阳性菌感染居多,使用头孢曲松的抗菌效果不如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而且大量盲目使用三代头孢极易造成耐药菌的产生。2009年(1-10月),我院微生物实验室合格的各种标本细菌药敏试验统计结果显示,共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为67株,主要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27株,占多重耐药菌的40.29%。产ESBLs酶的耐药菌主要为三代头孢使用过量诱导产生,应控制医院三代头孢的用量,避免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如果一经确定产ESBLs酶的菌株,则不能使用包括头孢三代在内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从国内外的文献报道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来看即使体外实验敏感,体内治疗也往往无效。对于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也达到20.51%,也不提倡使用。我们可以使用β-

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头霉素类,拉氧头孢类。目前对产ESBLs酶最有效的抗生素依然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2]。

3.4.2不合理的联用

调查中出现了头孢曲松与注射用血栓通和头孢曲松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联用的情况。头孢曲松钠制剂说明书明确指出:“本品不能加入哈特曼氏以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本品与含钙剂或含钙产品合并用药有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这是因为头孢曲松钠为阴离子,极易与阳离子钙形成不溶性沉淀,属化学配伍禁忌。而含有“沉淀或微粒”的药液绝对不能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中国药典对此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因微粒可阻塞毛细血管,还可在组织中沉积并形成肉芽肿,如发生在心、脑、肾、肺等重要器官,则可导致患者死亡。头孢曲松钠主要由肾脏排泄(占给药剂量的33%~67%,平均40%),其余部分经胆道系统排泄。故头孢曲松钠在胆汁与肾脏中浓度很高,如与钙离子结合后,可形成不溶性头孢曲松钙沉淀,并很快在胆管或胆囊及肾收集系统形成结石(或泥沙)。

头孢曲松与注射用血栓通联用也不合理,极易引起患者面色潮红、头痛、眩晕等双硫仑样反应。头孢曲松钠可影响乙醇代谢,使血中乙酰醛浓度上升,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故应用本品期间饮酒或使用含酒精药物时在个别患者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3]。而注射用血栓通为五加科植物三七主根提取的三七总皂甙的灭菌水溶液。三七总皂甙的制法是取三七主根粗粉用95%乙醇作溶剂,浸渍40小时后,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处理而得。故注射用血栓通为含乙醇的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联用极易引起不良反应。

3.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林可霉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3.5.1给药频次不合理

本次调查显示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林可类药物的使用的患者为一日一次给药,不符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林可类药物给药方法。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林可类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且半衰期较短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作用与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而与峰浓度关系较小,主要评价参数为T>MIC和AUC>MIC。T>MIC:指给药后,血药浓度大于MIC的持续时间。临床病例观察该时间大于给药间隔时间的50%,临床疗效较好。AUC>MIC:指MIC值以上的AUC 部分,是评价时间依赖性药物给药方案的重要参数[4]。因此这些药物用药方案的目标是尽可能增加药物和细菌的接触时间,当接触时间大于给药间隔时间40%时,细菌治愈率就会增高。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除头孢曲松外,头孢曲松的半衰期为7-8小时,是唯一能qd给药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林可类药物的pk/pD特

征决定了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最佳给药方案是小剂量均匀分次给药、甚至持续给药。

3.5.2溶媒的使用不合理

调查中还出现了青霉素钠盐与250ml10%的GS的不合理配伍(病历号102265)。青霉素类在近中性(PH=6-7)的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增强,均可使之加速分解。而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3.2-5.5,两者联用,前者不稳定,易分解,药效降低。应用时最好用等渗氯化钠溶解青霉素。

青霉素类药物系杀菌性抗生素,只有在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壁形成的短时间内有效。它们的杀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短时间内有较高的血药浓度时对治疗有利。若采取静脉滴注给药,宜将一次剂量的药物溶于约100ml输液中,于0.5-1小时内滴完。一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二则可减少药物分解并产生致敏物质。

3.6 中成药注射剂溶媒使用不合理

此次调查显示部分中成药注射剂使用了0.9%的氯化钠为溶媒,除说明书有规定可使用0.9%的氯化钠为溶媒和糖尿病患者外,一般而言中药注射剂应该使用葡萄糖为溶媒更为合适。因为中草药针剂其内含物较为复杂,多含大分子有机物,与生理盐水混配后常可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含离子成份较多的林格注射液等也可因与它药混配而产生较多的不溶性微粒,从而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如参麦注射液按说明书用法用量静脉滴注,一次20~10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一日1次。但有部分医师依旧以盐为溶媒。

3.7 红花注射剂超剂量使用

本次调查出现了超最大剂量使用注射剂的情况。红花注射液最大剂量为20ml,qd。一位眩晕症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共使用了30ml,qd ,10天。红花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增幅随着红花注射液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红花注射液从5ml增加20ml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增加到25ml时,不溶性微粒超过《中国药典》规定。随意增大剂量或超剂量使用该药,可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增加[5]。

4.结论

由以上分析表明,我院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在抗菌药物及中成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上还存在不合理性。部分医师在药物选择及用药剂量上有随意性,未严格按药品说明书用药。随着我院对《抗菌药物指导原则》的贯彻实施,在对临床医生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的同时,应定期进行临床用药督导和专科用药指南的学习,使我院药物的应用更趋于合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提高了我院的医疗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一),全科医学

临床与教育(J)2007,4(5):271

[2]王睿,陈良安,郭代红 .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198

[3]邵立明,郑筱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需知[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90

[4]王睿,陈良安,郭代红 .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63

[5]谢本树. 红花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的观察[J].中国

药物与临床杂志,2006,6(7):550

中医院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检查制度及措施

中医院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检查制度及措施XX县中医医院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管理制度 为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和用药行为~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以科学诊治为原则~以合理为核心~以规范行为为目的~以降低费用为目标~重点针对诊治过程中对医疗费用影响较大的检查、用药、耗材及治疗措施制定本制度。 1、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和《医院临床路径工作规范》进行检查、用药和治疗。 2、某些单纯或典型的疾病~检查项目要适可而止~能不做的检查不做~如最常见的普通感冒、临床症状典型~胸部摄片检查并非必须。 3、对疑难复杂患者的申请检查应有针对性、阶梯性~可检查可不检查的~尽量不检查或少检查~以降低病人不合理检查费用。如病人确需进行CT等大型仪器检查~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方可实施。 4、在诊疗过程中~给病人的检查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费用较低的检查能明确诊断的~不得再进行同一性质的其他检查项目。 5、严格落实“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制”~在同级医院已作的检查认可~不再进行该检查~尽量为患者节省检查费用。 6、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医生在手术和诊疗过程中要有计划地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低中值耗材~以减少浪费~降低耗材费用~凡包括在手术费以内的消耗材料~不另行收费。 7、在检查、诊断和手术过程中的特殊材料和高值耗材~应掌握适应症~保证质量~不可滥用~且预先要将使用的必要性和材料的价格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清楚~征得其同意并签字后报医务科审批方可使用。

8、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对各类药物的使用应坚持“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对临床用药应进行动态监控。 9、医生应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正确诊断、正确选用、合理使用~提高药物使用效益~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同一类或同一性质的药品应严格控制重复使用。 10、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11、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12、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13、医生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要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 14、抗菌药物使用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分级应用管理办法》执行。各临床科室严格掌握抗菌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严格抗菌药物分类分线管理~严格二线、三线抗菌药物审批签字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和重复使用。

最新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精品收藏)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法律、规章和指南,经院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院办公会研究决定,制定此办法。 一、组织管理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成立“临床合理用药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小组",负责全院的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 工作小组设在办公室设于医务科,由黄勇兼任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对日常事务的处理。 2.工作小组职责: (1)工作小组应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3)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监督实施; (4)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检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5)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教育; (6)定期向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 二、监督管理基本原则 1.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比例≦30% 2.自费药品采购金额比例占总药品采购金额≦5% 3.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强度不得高于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制定的目标值,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静脉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7%,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基本药物使用率(品规和金额)不低于50%。 4.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是为了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的同时,尽量避免或

医院住院药品使用情况分析报告

医院住院药品使用情况 分析报告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2014年度我院药品使用动态分析及超常预警年度总结 为了保障我院药品使用的安全、合理、经济,监督临床合理使用药品,我科根据我院制定的《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2010年修订),对我院每月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并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提出了整改措施,有效的促进了我院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现对2014年度我院药品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对每月使用金额排名前20位的药品进行排名并全院公示,并与前月前20位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连续3月排名前三位的药品(排除专科医院专科用药因素)进行通报。2014年度我院每月排名前三位药品均为神经、精神等专科药物;排名前20位药品均以西医神经、精神科药物以及中医安神剂、理血剂和治风剂等为主。 二、对每月单品种使用金额波动幅度大于50%的药品进行统计分析: (一)对每月单品种使用金额波动幅度大于50%的药品进行全院公示,2014年度我院药品波动幅度大于50%的药品统计见附件1。 (二)每月对波动幅度幅度大于50%的药品结合医院当月整体业务量及临床用药合理性检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将异常情况及时反馈职能部门及临床,并提出整改措施。 (三)对连续3月波动幅度大于50%的药品进行通报,并报相关部门整改。本年度有2个品种(注射用血塞通针0.2g、三七通舒胶囊)连续3月波动异常。经调查该药为专科用药,其波动幅度超范围主要与医院整体业务量增减有关,无不合理用药现象。

三、对每月使用金额排名前10位的药品品种进行重点监测、分析。2014年度药品排名前十位品种汇总表见附件2。由表2可以看出,我院药品用量排名比较固定,其原因主要与我院为专科医院临床用药相对单一有关。 四、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控:对进入排名前20位抗菌药物进行重点监测。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明显好转,抗菌药物用量大幅下降。本年度进入前20位抗菌药物仅个别品种。 五、对进入前10位的中药注射剂进行监测,并对其临床使用情况进行重点监控(适应症、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 六、每季度对全院药品动态监测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波动异常品种在《医院药事药管理信息》中公示。 综上所述,2014年度(2663.44万元)全院用药总金额与2013年度(2466.91万元)有所增涨,增幅为7.97%,这主要与医院整体业务增涨有关,涨幅在正常范围内。每月中、西药品品种及用量变化幅度整体均在正常范围内。排名前十位品种较固定,主要为神经、精神等专科药物;前20位药品大致分为西医神经、精神科药物以及中医安神剂、理血剂和治风剂等;这与我院是专科医院用药情况相符。排名前20位中抗菌药物所占比例比上年度明显下降。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整体好转。 我院已将药品使用动态分析及超常预警工作常态化,并形成一套完整的PDCA 模式的管理、落实机制,有效的促进了我院的合理医疗、合理用药,有力的保障了用药的安全、合理、经济,全面的提高了我院的医疗质量。 报医院药事管理与治疗委员会,医务科 药剂科临床药学室 2015-1-12

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对策

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2-11-15T11:22:27.4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6期供稿作者:繆云红[导读] 为避免医患纠纷发生,同时避免医院人力物力的浪费,现就常见的退药原因做分析总结,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繆云红(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医院病区药房 226041)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药品的质量关系到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第28 条规定: “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1]。但在基层医院,退药现象时有发生,为避免医患纠纷发生,同时避免医院人力物力的浪费,现就常见的退药原因做分析总结,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收集2010年1月-12月病区药房退药106人次,基本每周都有退药发生,表明退药情况很普遍[2],应引起重视。 1.2 对退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整理 2 结果 106张退药处方分类统计 3 原因分析 3.1 由医生的原因导致退药处方40张,占退药总数的37.7%,说明医生是造成退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构成因素有:a与患者沟通不良;未询问过敏史、未考虑患者经济因素、患者需转科转院;b 医嘱录入错误—注射剂误录为片剂、病人出院忘记停医嘱;c因病情变化需更改用药。 3.2 由护士的原因导致的退药处方23张,占退药的21.7%,亦是主要退药原因之一,常见原因主要为医用软件操作不熟练、误操作造成。 3.3 患者因素导致的退药占13.2%的比例,常见原因为治疗依从性差,对昂贵自费药物不接受,自动出院,个别患者迟发过敏造成的退药;还有病人认为病区药房的药品价格比外面药房高出许多,不合算或者认为医生开药量较多,转而向药店购买或者放弃使用。 3.4 其他因素药师发出有质量问题药物;个别的错发药物;药物不良反应—抗生素和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3];未及时补充库存;电脑系统错误;药物更换剂型批号等。 4 退药的危害 退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为:a.药品可能被污染,无法保证其退回药品的质量,因有些药品未按要求贮存。例生物制品需低温保存,应放冰箱冷藏,一般药品也应放在干燥、通风处,温度不宜过高。b.退药发生于医生、护士、药房、收费处之间,影响正常工作,易产生纠纷、引发抱怨。c.药师处理大量退药,浪费药师资源。 5 应对策略 5.1 增强责任心,提高医护人员服务理念,提高医生诊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熟悉剂量规格、不良反应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做到合理用药,规范行医,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必须疗程”的用药原则。建议医生开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过敏史,根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对老幼患者、肝肾功能不良者慎重选药.护士严格执行核心制度,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认真查对医嘱,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微机操作时要严谨认真, 避免操作失误。这样把医、护、药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将会大大减低退药现象的发生。 同时加强医生职业道德的医德教育医生要有仁爱之心,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真正为患者着想,不为个人利益所为,医院定期开展问卷或“暗访式”调查住院患者对医生用药满意度,避免大处方,人情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药师还应积极开展药学服务,主动与临床科室保持良好沟通与互动,向医师提供相关的药物情报,介绍新药的适应症、不良反应,以供医师诊疗时借鉴。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消除患者的顾虑,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感和依从性。 5.2建立完善的退药制度我院有严格退药制度,原则上不许退药,每张退药处方必须写明退药原因,护士与药师执行退药时核准药品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后方可以退药。由护士长、药房主任共同签字负责。冷藏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生物制品、拆零包装口服药品均不得退药。 6 小结 退药处方涉及到医师、护士、患者、药师及其他多个方面,为妥善解决退药问题,应多方查找原因并分析处理,把“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灌输给每位医务人员,维护患者权益,使患者的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构建和谐医患、医护、护患关系,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关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S].2002. [2] 帅瑗,张晓乐,李美英.北京15家医疗机构退药问题调查与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7,5(5):49. [3] 任粉玲,王会明.药房退药现象与解决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 2): 174.

临床合理用药检查督导小组工作方案

邵阳市中医医院 临床合理用药检查督导小组工作方案 各科室: 为认真保证《邵阳市中医医院关于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暂行规定》(邵中医发〔2011〕51号)落实到实处,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分工及职责 组长:罗博:负责全面工作。 副组长:曾立清:协助组长执行全面工作。 成员: 1、谢小兰:负责督查医德医风督查及监管检查督导小组工作的公平性; 2、蒋晓艳:负责提供被抽查的归档病历; 3、肖祥书、肖新辉、陈少丽及临床科室主任:负责对临床用药情况为主的临床工作进行检查;肖新辉还负责准备一定时间段的门诊处方; 4、陈少丽:负责对院感情况进行检查; 5、陈萍:负责对医保、新农合等总费用控制情况的检查; 6、岳邵新:负责所有被抽查病历费用清单的收集、药品占比的计算; 7、质控办周核:负责对临床用药等情况进行检查、分析、

评价并提出改进、处罚建议; 8、徐安:负责经济管理措施的执行落实; 二、掌握“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基本原则”、“临床合理用药监管细则”和“重点监管的主要不合理用药情况” (一)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基本原则 1、按照《邵阳市中医医院关于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暂行规定》(邵中医发〔2011〕51号)的要求,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药品费用占医疗总费用比例控制在“标准”以内。见表1。 2、医保患者自费药品费用不得超过该患者该次住院总药品费用的4%;新农合患者自费药品费用不得超过该患者该次住院总药品费用的5%。 3、中药饮片、院内专科制剂暂不纳入科室药品费用比例控制计算范围。 表1: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药费占比(西药+中成药/总住院费用)控制标准

(二)临床合理用药监管细则 1、临床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⑴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必须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使用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医师、护士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医师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门诊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⑵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范围,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由科室向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申报、业务院长审批、医务科同意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⑶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个体化用药。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 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及患者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严格按照《邵阳市中医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邵中医发[2011]43号)执行。

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干预

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干预 发表时间:2014-01-14T11:49:30.9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作者:张妙英[导读] 药品也是一种商品,但其具有特殊性[1],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用药者的健康和生命。 张妙英 (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 355000) 【摘要】目的:对医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住院药房被退回的4325张药单的金额、原因、品种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发现,退药的品种以注射液居多,主要以头孢替安注射液、注射用拉氧头孢钠以及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主;退药原因主要有患者出院(17.3%)、患者拒用(31.2%)、医嘱错误(13.6%)以及患者转科、患者死亡等。退药频次主 要为普外科、综内科以及儿科;退药金额较大,平均每月24.7万,其中以八、九月份最高。结论:我院住院药房腿要数量大、品种多,每个科室都有发生,鉴于此,医院对退药的管理力度要加强,以对病人的用药安全和有效进行保证。【关键词】住院药房退药干预【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368-02 药品也是一种商品,但其具有特殊性[1],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用药者的健康和生命。随着人类对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有效、安全的用药也有了跟高的要求。在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中规定:在保证患者用药的前提下,药品一旦发出,概不退换[2]。然而,医院住院药房的退药情况却还是经常发生,而且发生率较高,这给药房的药品管理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给药房人力资源带来了浪费,同时还会使患者与药房发生纠纷,使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下降。因此,在药房管理上,如何将患者退药问题妥善处理是重中之重。现就我院各科室病区4325份退药单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出一定的干预措施。 一、资料 选取我院各科室住院药房被退回的4325张药单,对其退药金额、原因以及品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二、结果 1.退药情况 各科室均存在退药情况,从退药医嘱单的数量来分析,有11个科室超过一百张,共计2899张,占总退药单的67%;其中普外科、综内科以及儿科为前三位,见表1。表1 各科室退药频次 2.退药金额 退药金额较大,平均每月24.7万,其中以八、九月份最高。见表2。表2 退药金额情况 3.退药品种情况 退药品种较多,数量较大。主要以注射液居多,排名前十的有七种为注射液,头孢替安注射液、注射用拉氧头孢钠以及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排前三位,见表3。表3 退药前十品种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药品管理,因病施治,合理使用药品,减少患者的负担,减少药品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制定本规定。 一.总则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国务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医院的有关文件,认真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提高合理用药的认识,做好相关的工作。保证药品使用过程中因病施治,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负担以及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止药害事件的发生。 二.管理措施 1.认真学习业务 全院职工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药物的使用水平。由医务科、组织有关医疗及药物知识的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2.监管组织落实 充实完善药物合理应用评价领导小组。 3.完善管理制度 (1)医院重点对抗菌药物、心脑血管药物、抗肿瘤药物及肿瘤辅助治疗药物、生物制品等药物进行监控,依据规定合理使用上述药物。 (2)完善合理用药的点评制度,作好合理用药的点评工作。

4.临床医生使用药品时,应合理用药,合理施治,严禁大剂量、超范围、超适应症、超疗程使用药品,使药物选择合理,给药途径合理,使用方法合理,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合理用药评价工作应重点检查上述内容。 5.提高全院业务人员的知识水平,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的方式掌握药品知识,掌握上级有关合理用药的规定。认真开展三基训练,掌握知识技能,服务临床,服务患者。 6.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工作 (1)医院药物合理应用评价专家组不定期的下临床检查病历,并且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上级。 (2)医院每周行政查房时,专家组成员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检查运行病历医嘱用药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医院 。(3)临床科室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加强有关药物知识的学习,并且开展用药自评,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的倾向。 (4)按照卫生部的指示每月开展药物使用情况点评。 (5)药剂科临床药学室不定期的专题检查调研临床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6)药剂科、门诊办公室不定期检查医师门诊处方的合理性,提交医院。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 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法律、规章和指南,经院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院办公会研究决定,制定此办法。 一、组织管理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成立“临床合理用药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小组”,负责全院的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 工作小组设在办公室设于医务科,由黄勇兼任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对日常事务的处理。 2.工作小组职责: (1)工作小组应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3)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监督实施; (4)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检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5)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教育; (6)定期向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 二、监督管理基本原则 1.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比例≦30% 2.自费药品采购金额比例占总药品采购金额≦5% 3.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强度不得高于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制定的目标值,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静脉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7%,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基本药物使用率(品规和金额)不低于50%。 4.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是为了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的同时,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应当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四大用药原则。 5.遵循药品说明书、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等。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必须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可参考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等,使用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医师、护士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医师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三、合理用药检查范围与判断标准 检查范围:我院所有具有处方权医师开具的门诊处方和所有管床医师所下达的医嘱,以抗菌药物、中成药及专科用药等的临床应用是否合理为主要内容。

临床合理用药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制度 目的: 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责任人: 医务处、药学部、各临床及医技科室相关医护人员。 内容: 第一条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第二条各科室应把合理用药作为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遵循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按照“临床诊疗指南”、“临床途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本规定的要求,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相关科室应积极开展门诊、住院病人合理使用药物的评价工作,切实推进临床药物合理使用。 第三条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药物治疗情况应在病历上做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第四条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第五条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的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要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的药就不用高档的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对较易导致严重耐药性或不良反应较大以及价格昂贵的药物应实行使用审批制度。 第六条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使用抗菌药物,规范用药品种与给药方案。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

医院年度住院药品使用情况分析报告

2014年度我院药品使用动态分析及超常预警年度总结 为了保障我院药品使用的安全、合理、经济,监督临床合理使用药品,我科根据我院制定的《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2010年修订),对我院每月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并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提出了整改措施,有效的促进了我院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现对2014年度我院药品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对每月使用金额排名前20位的药品进行排名并全院公示,并与前月前20位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连续3月排名前三位的药品(排除专科医院专科用药因素)进行通报。2014年度我院每月排名前三位药品均为神经、精神等专科药物;排名前20位药品均以西医神经、精神科药物以及中医安神剂、理血剂和治风剂等为主。 二、对每月单品种使用金额波动幅度大于50%的药品进行统计分析: (一)对每月单品种使用金额波动幅度大于50%的药品进行全院公示,2014年度我院药品波动幅度大于50%的药品统计见附件1。 (二)每月对波动幅度幅度大于50%的药品结合医院当月整体业务量及临床用药合理性检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将异常情况及时反馈职能部门及临床,并提出整改措施。 (三)对连续3月波动幅度大于50%的药品进行通报,并报相关部门整改。本年度有2个品种(注射用血塞通针 0.2g、三七通舒胶囊)连续3月波动异常。经调查该药为专科用药,其波动幅度超范围主要与医院整体业务量增减有关,无不合理用药现象。 三、对每月使用金额排名前10位的药品品种进行重点监测、分析。2014年度药

品排名前十位品种汇总表见附件2。由表2可以看出,我院药品用量排名比较固定,其原因主要与我院为专科医院临床用药相对单一有关。 四、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控:对进入排名前20位抗菌药物进行重点监测。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明显好转,抗菌药物用量大幅下降。本年度进入前20位抗菌药物仅个别品种。 五、对进入前10位的中药注射剂进行监测,并对其临床使用情况进行重点监控(适应症、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 六、每季度对全院药品动态监测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波动异常品种在《医院药事药管理信息》中公示。 综上所述,2014年度(2663.44万元)全院用药总金额与2013年度(2466.91万元)有所增涨,增幅为7.97%,这主要与医院整体业务增涨有关,涨幅在正常范围内。每月中、西药品品种及用量变化幅度整体均在正常范围内。排名前十位品种较固定,主要为神经、精神等专科药物;前20位药品大致分为西医神经、精神科药物以及中医安神剂、理血剂和治风剂等;这与我院是专科医院用药情况相符。排名前20位中抗菌药物所占比例比上年度明显下降。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整体好转。 我院已将药品使用动态分析及超常预警工作常态化,并形成一套完整的PDCA模式的管理、落实机制,有效的促进了我院的合理医疗、合理用药,有力的保障了用药的安全、合理、经济,全面的提高了我院的医疗质量。 报医院药事管理与治疗委员会,医务科 药剂科临床药学室 2015-1-12

我院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我院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本院住院患者的退药情况与退药原因,为患者合理用药与降低退药量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本院2013年7~9月退药的住院患者共1562例,对其退药原因与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内科退药现象较普遍,因医嘱变更退药所占比例最高,退药品种以抗微生物药物居多。结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不合理退药情况,以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用药,减少医院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ituation and cause of inp atient′s drug return in our hospital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rational drug use and reduction of drug return. Methods It was calculated that 1562 inpatients returned drugs from July 2013 to September 2013 in our hospital.The cause and situation of drug return were analyzed. Results It was a common phenomenon to return drugs i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Drug return due to doctor′s advice took the highest proportion.Variety of drug return was mostly classified into antimicrobial agents. Conclusion On reduction of irrational drug return,it is required to take targeted measures in order to ensure safe and effective medications in patients and avoid unnecessary resource consumptions in hospital. [Key words] Inpatient;Drug return;Analysis 药品是一种具有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作用的特殊商品,原卫生部在最新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1],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也能保证医院药品的质量与安全。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本院对住院患者在一定范围内给予退药,随着患者自我意识增强,本院的退药现象日益增多。从病区或患者手中退回药房的药品有可能被污染变质,甚至可能被人利用退药掉包,从而导致药品真假难辨,质量难以保证。退药不仅给住院患者和临床医师造成许多不便,而且增加了药房的工作量、工作难度及医患纠纷隐患。本文对本院住院患者的退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并寻找对策,为减少退药现象、加强药品安全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7~9月住院药房HIS系统退药1562例。 1.2 方法 将退药分别按退药原因、退药品种、退药科室加以统计并分析。

临床药师与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与临床合理用药 发表时间:2011-08-08T09:39:16.03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于亲德[导读] 临床药师应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任务,积极参与药学监护并深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于亲德 【摘要】自从合理用药提出至今,全球每年约有近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不合理用药已经成为医疗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师的工作重点,也是难点。临床药师应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任务,积极参与药学监护并深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临床;药师;合理用药;药物 【中图分类号】R3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85-02 1临床药师的工作特点 临床药师是医疗服务团队的重要角色,也是促进合理用药工作必不可少的角色。从定义上讲,他是具备系统药学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临床医学、医疗文书、药物治疗学和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能直接参与临床用药,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保障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学专业人才。 药学监护是医院开展医疗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而药师是则是实施药学服务的主题。药师参与药学监护,并深入临床,参与合理用药,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参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信息咨询。临床药师的中心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的合理,安全和有效。药师参与临床,将使药师直接与病人建立联系,直接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这是药师职能的一个根本性转变,意味着要使要承担起对病人治疗全过程用药的监护职责。每个医院都应重视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使医师、药师、患者之间形成一个互联的循环体系,最终确立一套最符合患者治疗方案,即治疗方案个体化,尽量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危害。 2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所发挥的作用 2.1参与临床用药:临床药师的主要职责是深入临床,参与临床查房及药物治疗,加强医嘱用药监督。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主要是通过参加交班、查房、会诊、病历分析讨论等专业活动,以便于了解患者病情,全面了解疾病的特点,了解医生的用药思路并参与重点患者药物治疗。并通过阅读病历,书写典型病例药历查阅服药与治疗用药医嘱记录,对医生的用药方案进行评价,对不合理用药给予指出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此外,药师要进行专科用药调查分析,收集与反馈有关药物信息,学习和了解专科疾病的特点与用药规律,并协助处置专科的合理用药工作,与医生讨论药物治疗方案,监测药物治疗过程和效果,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不良相互作用。 2.2 收集药物信息,提供药学指导:临床药师平时应该注意收集、整理最新医学及药学信息,编制医院基本药物目录和处方集。临床药师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药物的最新动态,药物治疗中最新成果以及那些最适合临床需要的信息,并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定期通过专题讲座向临床医生、护士进行介绍。另外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通过参考国家基本药物和国家处方集,并根据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定期补充和修改,为临床治疗选择所需药品,为医师及药师制定合理用药方案提供依据,使临床用药更趋合理化。此外,对病人采取直接服务,包括用药教育、临床治疗会诊等。 2.3 参与药学监测和报告制度:临床药师要参与药学监测,坚持报告制度。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用药情况监测,根据病人的疾病种类、性质、发病时间、以往用药史、有无药物过敏等情况,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适当的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监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对一些重点药物和重点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根据测定结果随时调整用药剂量或用药间隔,观察患者用药后药效及不良反应。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由于我国不合理用药较多,导致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率高且严重,故应坚持监测报告制度,反馈合理用药即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 2.4对医院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管:临床药师必须积极参与完善医院的合理用药,并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负责医院药物的合理应用和临床用药监督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应按照国家及卫生部关于临床合理用药的规章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参与制定医院用药的管理方法和具体措施,如: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范,处方合理用药评价办法,不合理用药责任追究制度,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制度,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等,并参与检查和监督。此外,临床药师参与组织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和考核,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使医务人员掌握合理用药的原则和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的用药进展和要求,培养合理用药的意识。 3临床药师如何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 3.1通过再学习,提升用药水平:由于药师在医院工作中长期从事药品的调剂、制剂及药品的质量控制,临床诊断方面的知识相对比较缺乏。因此,在不断巩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需加强补充临床知识的学习,以适应直接面对患者的药学服务需要。同时,随着医药事业发展的趋势,临床药师要正确把握专业发展的方向,重新调整认识,将其工作职责、工作重点转向临床。为了进一步提升用药的专业化水平,医院药师在全面了解药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某医疗专科的诊疗内容及实践方法,掌握并擅长该临床专科药物的理论基础、发展动态及应用实践,熟练地运用临床药学的工作方法为该专科医师及病人提供药物应用指导、监督、咨询及宣传等药学服务,从而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与经济。 3.2做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报告。由于医护人员工作繁忙,对不良反应呈报工作也不够重视,导致很多不良反应漏报情况,质量也有待提高。临床药师药学知识比较全面,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程度较医护人员高,也有时间去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在临床药师的参与下,药物不良反应呈报工作会有很大提高。 3.3注意药患沟通与药医沟通:临床药师在工作中要注重与患者沟通,让患者信任,同时给患者有用的药物信息,并注意用药的注意事项,出现什么情况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临床药师要积极主动多与医师交流,并提供有用的药学知识,携手共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常见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形式有:无明确指征、违反禁忌症与慎用症、疗程过长或过短、剂量过大或不足、剂型不适当等。其中选药不当、用药品种过多、配伍错误最为突出。药师在病人诊疗过程中根据用药情况及时提醒医师和病人,进行药品治疗效果评价,减少不良反应,推动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孙志强. 合理用药策略是药学监护的良好开端[J]. 中国卫生资源,2007,10(6)

我院2014年第一季度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株洲市中心医院 2015年第一季度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基本药物制度是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卫生部令第93号)等有关文件要求与精神。对我院2015年第一季度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一、基本情况 我院2015年第一季度的化学药品基本品种数、销售金额和中成药基本药品品种数、品规数所占比例详见表1 化学药品中成药合计 基本药物品种数197 39 236 药品总品种数317 203 520 所占比例62% 19% 46% 基本药物品规数279 44 323 销售金额所占比例详见表2 所占比例合计 基本药物销售金额9647861.74 药品总销售金额50670177.40 所占比例19%

科室基本药物使用比例排名前十见表3 科室名药品收入基药药物收入比例 (%)心内科二病区1018791.26 432543.32 42 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512503.37 208079.48 41 儿科934343.44 349189.71 37 心内科一病区711911.18 238084.82 33 泌尿外科928491.62 288473.91 31 中西医结合科1039535.84 320088.26 31 代谢内分泌科913135.01 275588.65 30 消化内科二病区1135317.11 318266.94 28 心内科三病区1142904.43 285094.17 25 创伤骨科879627.42 213169.23 24 门诊使用情况: 每月在16日门诊处方中,抽查100张处方,统计100张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数和所有药物品种数。 1月2月3月 基本药物处方数17 15 12 抽查处方数100 100 100 所占比例17% 15% 12%

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退药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

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退药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目的探讨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退药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改进对策,以提高 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采用在该院住院药房退药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退药资料,总结在医院药房中存在的退药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对策。结果主要药房退药的原因有医嘱调整、处方输入错误、患者死亡、患者出院、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或患者家属拒绝用药等,通过制定对应的改进对策,可改善住院药房的合理用药。结论对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退药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改进对策,可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住院药房的退药情况,值得深入开展。 标签:住院药房管理;退药问题;对策 药品作为一种具有时效性、安全性的特殊商品,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性,避免劣质药、过期药进入医院,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中规定:药品经医院售出后,如果不是医院责任,是不可退还的[1]。医院住院药房作为医院分销药品的科室,为病人以及病人家属提供了药品管理、药品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工作的优质与否与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目前医院药房在实际工作中却常会因为医患之间的矛盾而对患者进行退药,这样固然可以提高医院的对外形象和保障患者的权益,但是退药问题的发生同样会造成药品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隐患[2-3]。因此,探讨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退药问题并给予解决是提升医院服务、保障药品安全性的有效途径之一。该院对以往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退药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制定有效的相关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采用在该院住院药房退药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672例,女性328例;年龄范围在7~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1.3)岁。对其退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医院住院药房中存在的退药问题。 2 结果 2.1 退药情况 对1000份退药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导致退药的原因最多是医嘱调整,有334例(33.4%),最少的是药物不良反应,有42例(4.2%),见表1。 2.2 原因分析 2.2.1医嘱调整导致医院住院药房发生退药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医嘱调整,占3 3.4%,存在的问题有,①临床医师在查房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发生加重

临床合理用药策略及监管

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的策略及监管 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指出:“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药物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对药学服务作了明确的解释,明确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药学服务的任务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因而研究和指导合理用药是其核心。我院合理用药监管工作开展和全国一样,起步较晚,但是随着领导的重视及全体医、药工作者的努力,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现将我们在合理用药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我院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分别用行政及业务手段来干预合理用药的监管工作。 合理用药监管工作行政措施是: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临床用药管理领导小组; 召开了医院药事委员会,筛选并确立符合医院临床需求的用药目 录品种,制定了各科的用药比例; 严格目标管理,控制药品收入比例,制定各科药品占业务收入比例、中药占药品比例、饮片占中药比例指标,并把该指标纳入科室考核,并同科室最终绩效考核指标挂钩。做到每月一考核,每月一分析。不断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完善措施; 坚持临床合理用药制度。狠抓合理用药的培训、处方点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和评价、临床药物的管理和评价、临床药师查房、药物

不良反应监测等五项管理制度和临床用药“双十”制度的落实。对每个季度及每个月单品种用量排名前十位的药物和用量排名前十位的医师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评价,并进行通报。对于每个季度列入前三名的药品及抗生素使用金额前三名的药品,根据我院的处方评析及处理办法,给予停止采购及使用二个月的处罚。对于每种药品前十名的开方医师,责成其写出用药分析报告。医院处方点评专家组对开方医师所提交的用药分析报告进行审核,结合我院的特点及收治病人的情况,对其作出综合点评。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并在院内进行公示,每月的处方点评情况要在院周会上进行通报;监督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我院制定了抗生素应用评价制度,医院成立"临床用药管理领导小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标准和要求,对院内医师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以确定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程度。根据本院特点,将无指征或超范围使用、无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长期使用、方法不当使用(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时间间隔及重复用药、不合理配伍、药物配伍禁忌)、超权限使用等作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评判项目。每月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综合评价、院内公示,医院每季度举行一次全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专题分析和监测报告,并在全院通报,对违规 科室和有关医师给予相应处罚。 严格处方评析管理制度,制定了我院的“处方点评及管理办法”, 并将点评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指标。按照方案制定的主要目标,药品收入占业务比例不高于45%基本药物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大于50%中药使用比例大于50% 临床药师工作开展情况 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是医院药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药剂科的工作模式逐渐从传统的药品供应管理型向药学技术服务型转变的重要标志。但是,目前国内的临床药学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对于临床药学的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